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重点)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如图所示
3.空心阴极灯的原理
•施加适当电压时,电子将从空心阴极内壁加速飞向阳极; 在加速飞行过程与充入的惰性气体分子碰撞而使之电离, 产生正电荷,其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内壁猛烈轰击;使 阴极表面的金属原子溅射出来,溅射出来的金属原子再与 电子、惰性气体原子及离子发生撞碰而被激发,发出被测 元素特征的共振线。 • 用不同待测元素作阴极材料,可制成相应空心阴极灯。 • 空心阴极灯的辐射强度与灯的工作电流有关。
劳伦兹变宽:指被测元素原子和其它粒子碰撞引起 的变宽;
赫鲁兹马克变宽:指同种原子碰撞引起的变宽。通 常忽略不计。只有在待测元素浓度很高时才出现。
四、积分吸收和峰值吸收
1.积分吸收 与分子吸收不同的是,原子吸收轮廓是同种基态原
子在吸收其共振辐射时被展宽的吸收带,原子吸收线轮 廓上的任意一点都与相同的能级跃迁相联系。因此,在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使测量气态原子吸收共振线的总 能量,即积分吸收。
如:光电池、光电倍增管、光敏晶体管等。
分光后的光照射到光敏阴极K上,轰击出的光电子又射向
光敏阴极,轰击出更多的光电子,依次倍增,在最后放出的 光电子比最初多到106倍以上,最大电流可达10μA,电流经 负载电阻转变为电压信号送入放大器。 2.放大器---将光电倍增管输出的较弱信号,经电子线路进 一
步放大。 3. 对数变换器---光强度与吸光度之间的转换。 4. 显示、记录
(1)待测元素与其共存物质作用生成难挥发的化合物,致 使参与吸收的基态原子减少。
例:a、钴、硅、硼、钛、铍在火焰中易生成难熔化合物
b、硫酸盐、硅酸盐与铝生成难挥发物。
(2)待测离子发生电离反应,生成离子,不产生吸收,总 吸收强度减弱,电离电位≤6eV的元素易发生电离,火焰温 度越高,干扰越严重,(如碱及碱土元素)。
用较小通带或更换灯
(二) 物理干扰
试样在转移、蒸发过程中物 理因素变化引起的干扰效应,主 要影响试样喷入火焰的速度、雾 化效率、雾滴大小等。
可通过控制试液与标准溶液的 组成尽量一致的方法来消除。
(三) 化学干扰
指待测元素与其它组分之间的化学作用所引起的干扰效 应。主要影响到待测元素的原子化效率,是主要干扰源。 1. 化学干扰的类型
优缺点:
(1)辐射光强度大,稳定,谱线窄,灯容易更换。 (2)每测一种元素需更换相应的灯。
三、原子化系统
1.作用
将试样中离子转变成原子蒸气。
2.原子化方法
火焰法
无火焰法—电热高温石墨管,激光。
3.火焰原子化装置—雾化器和燃烧器。
(1)雾化器:结构如图所示:
主要缺点:雾化效率
低。
(2)火焰
试样雾滴在火焰中,经蒸发,干燥,离解(还原)等过 程产生大量基态原子。
Kν可近似认为不变,并近似等于峰值时的吸收系数 K0根据经典理论,可推导得到:
第二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一、流程
二、光源
1.作用 提供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获得较高的灵敏度
和准确度。光源应满足如下要求; (1)能发射待测元素的共振线; (2)能发射锐线光谱; (3)辐射光强度大,
稳定性好。 2.空心阴极灯
2.化学干扰的抑制
通过在标准溶液和试液中加入某种光谱化学缓冲剂来抑 制或减少化学干扰: (1)释放剂—与干扰元素生成更稳定化合物使待测元素释 放出来。
分析 3.有些元素的检出能力差。
第一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一、原子的量子能级和能级图
原子由原子核及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的外层电子按一定规律分布在各能级上, 每个电子的能量是由它所处的能级所决定。 不同能级间的能量差是不同的,而且是量子化 的。 原子光谱是由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跃迁所产生的, 因此在原子光谱中,用原子的价电子表征整个原子 的状态。
1.准确度高(火焰法:RSD <1%,石墨炉 RSD =35%)
2.检测限低(火焰法:1 ng/ml,石墨炉:100-0.1 pg/ml)
3.选择性高 谱线简单,可测元素达70个,相互干扰小
4.分析速度快,仪器简单,操作方便,应用范围广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局限性
1.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窄,一般为一个数量级范围。 2.使用不方便,一次只能测一个元素,不能多元素同时
(3)优缺点
优点:原子化程度高,试样用量少(1~100μL),可测固体 及粘稠试样,灵敏度高,检测限10-12 g/L。
缺点:精密度差,测定速度慢,操作不够简便,装置复杂。
四、单色器
1.作用 将待测元素的共振线与邻近线分开。 2.组件 色散元件(棱镜、光栅),凹凸镜、狭缝等。 3.单色器性能参数 (1)线色散率(D):两条谱线间的距离与波长差的比值
3.测定条件的选择
(1) 分析线 一般选待测元素的共振线作为分析线,测量高浓度时,
也可选次灵敏线 (2) 通带(调节狭缝宽度)
无邻近干扰线(如测碱及碱土金属)时,选较大的通带 ,反之(如测过渡及稀土金属),宜选较小通带。 (3) 空心阴极灯电流
在保证有稳定和足够的辐射光通量的情况下,尽量选较 低的电流。 (4) 火焰
二、原子在各能级的分布
原子吸收光谱是利用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中基 态原子与共振线吸收之间的关系来测定的。
需要考虑原子化过程中,原子蒸气中基态原子 与待测元素原子总数之间的定量关系。
热力学平衡时,两者符合Boltzmann分布定律。
三、原子吸收线的轮廓和变宽
(一)原子吸收线的产生 当通过基态原子的光辐射具有的能量hν恰好等于
第三节 实验方法
一、测定条件的选择
1.试样取量及处理 应根据待测元素的性质、含 量、分析方法及要求的精度来确定。
2.分析线 3.狭缝宽度 4.空心阴极灯的工作电流 5.原子化条件的选择
一、分析条件的选择
1. 灵敏度
(1)灵敏度(S)—指在一定浓度时,测定值(吸光度)的增 量(ΔA)与相应的待测元素浓度(或质量)的增量(Δc或 Δm)的比值:
(一)光谱干扰 (二)物理干扰 (三)化学干扰
(一)光谱干扰
待测元素的共振线与干扰物质谱线分离不完全,这类 干扰主要来自光源和原子化装置,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在分析线附近有单色器不能分离的待测元素的邻近线
可以通过调小狭缝的方法来抑制这种干扰。 2.空心阴极灯内有单色器不能分离的干扰元素的辐射
换用纯度较高的单元素灯减小干扰。 3.灯的辐射中有连续背景辐射
火焰温度的选择: (a)保证待测元素充分离解为基态原子的前提下,尽量采 用低温火焰; (b)火焰温度越高,产生的热激发态原子越多; (c)火焰温度取决于燃气与助燃气类型,常用空气—乙炔 ,最高温度2600K能测35种元素。 火焰类型: 化学计量火焰:温度高,干扰少,稳定,背景低,常用。 富燃火焰:还原性火焰,燃烧不完全,测定较易形成难熔氧 化物的元素Mo、Cr稀土等。 贫燃火焰:火焰温度低,氧化性气氛,适用于碱金属测定。
4.石墨炉原子化装置
(1)结构,如图所示: 外气路中Ar气体沿石墨管外壁流动,冷却保护石墨管;内
气路中Ar气体由管两端流向管中心,从中心孔流出,用来保 护原子不被氧化,同时排除干燥和灰化过程中产生的蒸汽。
(2)原子化过程
原子化过程:四个阶段,干燥、灰化(去除基体)、原子化 、净化(去除残渣),待测元素在高温下生成基态原子。
(略)
2.标准加入法
取若干份体积相同的试液(cX),依次按比例加 入不同量的待测物的标准溶液(cO),定容后浓度依
次为:
cX, cX+cO,cX+2cO,cX+3cO,cX+4 cO ……
分别测得吸光度为:
AX,A1,A2,A3,A4……
以A对浓度c 做图 得一直线,图中cX点即
待测溶液浓度。
四、干扰及其抑制
原子在基态与第一激发态之间跃迁产生的谱线 称共振吸收线(简称共振线)--原子吸收光谱 元素的特征谱线
1)各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外层电子排布不同, 基态→第一激发态:
跃迁吸收能量不同——具有特征性。 2)各种元素的基态→第一激发态
最易发生,吸收最强,最灵敏线。特征谱线。 3)利用特征谱线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Sc=ΔA/Δc 或 Sm=ΔA/Δm (2)特征浓度—指对应与1%净吸收( IT -IS)/IT=1/100的待测 物浓度(cc),或对应与0.0044吸光度的待测元素浓度.
cc=0.0044Δc/ΔA 单位: μg⋅(mol 1%)-1
( 3) 特征质量
mc=0.0044Δm/ΔA 单位: g ⋅ (mol 1%)-1
原子由基态→激发态所含有的能量ΔE时,基态原子 吸收光辐射产生原子吸收光谱(线)
ΔE=hν=hc/λ 不同种类的原子有不同的原子结构,由基态→激发态 所需的能量差不同,吸收的光辐射的频率或波长不 同。
Na(基态)吸收波长为589.0 nm Mg(基态)吸收波长为285.2 nm
(二)原子吸收线的轮廓与变宽
第十三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AAS)
从光源辐射出的具有待测元素特征 谱线的光,通过样品的原子蒸气时,被 蒸气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吸收,依光 波被吸收前后强度的变化,对欲测组分 进行定量的方法就叫原子吸收分光光度 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优点
中心波长:λ(nm) 半宽度:ΔνO
吸收峰变宽原因
♣ 自然宽度:照射光具有一定的宽度。
♣ 多普勒变宽(温度变宽):热运动产生, ΔVD
ΔVD = 7.162 ×10−7 ⋅V0
T M
♣ 压力变宽 随着气体压力增大,粒子定向碰撞机会增多,使
原子或分子的能级稍有变化,能量发生变化,吸收 频率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谱线变宽。分为:
♦原子结构较分子结构简 单,理论上应产生线状光 谱吸收线。
♦实际上用特征吸收频率 左右范围的辐射光照射时 ,获得一峰形吸收(具有 一定宽度)。
♦由:It=I0e-Kvb ,透射光 强度 It和吸收系数及辐射
频率有关。
以Kv与ν 作图:
表征吸收线轮廓(峰)的参数: 中心频率νO(峰值频率); 最大吸收系数对应的频率或波长
依据不同试样元素选择不同火焰类型。 (5) 观测高度
调节观测高度(燃烧器高度),可使元素通过自由原子 浓度最大的火焰区,灵敏度高,观测稳定性好。
二、应用
1、 药品中杂质金属离子的限度检查和含量测定 2.头发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3.水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4.水果、蔬菜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三、定量分析方法
1.标准曲线法
如果将公式左边求出,即谱线下所围面积测量出 (积分吸收)。即可得到单位体积原子蒸气中吸收辐射 的基态原子数N0。
钨丝灯光源和氘灯,经分光后,光谱通带0.2nm。 而原子吸收线的半宽度:10-3nm。如图所示:
若用一般光源照射时,吸 收光的强度变化仅为0.5%。 灵敏度极差
若将原子蒸气吸收的全部 能量,即谱线下所围面积测 量出(积分吸收)。则是一 种绝对测量方法,现在的分 光装置无法实现。
2.检出极限
在适当置信度下,能检测出的待测元素的最小浓度或最
小量。用接近于空白的溶液,经若干次(10-20次)重复测
定所得吸光度的标准偏差的3倍求得。
(1)火焰法
cDL=3Sb/Sc
(2)石墨炉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单位:μg⋅ml-1
mDL=3Sb/Sm Sb:标准偏差 Sc(Sm):待测元素的灵敏度,即工作曲线的斜率。
2.锐线光源
1955年澳大利亚物理学家Walsh提出采用锐线光源 作为辐射源,用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需要使用锐线光源 何为锐线光源?
(1)光源的发射线与吸收线的V0一致 (2)发射线的ΔV1/2小于吸收线的
ΔV1/2
空心阴极灯: 可发射锐线光源。
3.峰值吸收
采用锐线光源进行测量,在辐射线宽度范围内,
光谱项(spectral term)是描述这些量子能级的形 式。
n2S+1LJ n:主量子数表示核外电子分布的层数 S:总自旋量子数表示价电子自旋量子数的矢量和 L:总角量子数表示电子轨道形状 J :内量子数表示价电子组合得到的L与S的矢量和 2S+1:光谱项的多重性。 用图解的形式表示原子中各种可能存在的光谱项能级及能级跃迁,称为原子的能级图。
ΔX/Δλ。实际工作中常用其倒数 Δλ/ΔX
(2)分辨率:仪器分开相邻两条谱线的能力。用该两条谱
线的平均波长与其波长差的比值λ/Δλ表示。
(3)通带宽度(W):指通过单色器出射狭缝的某标称波
长处的辐射范围。当倒色散率(D)一定时,可通过选择狭缝 宽度(S)来确定: W=D× S
五、检测系统
主要由检测器、放大器、对数变换器、显示记录装置组成。 1. 检测器---将单色器分出的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
3.空心阴极灯的原理
•施加适当电压时,电子将从空心阴极内壁加速飞向阳极; 在加速飞行过程与充入的惰性气体分子碰撞而使之电离, 产生正电荷,其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内壁猛烈轰击;使 阴极表面的金属原子溅射出来,溅射出来的金属原子再与 电子、惰性气体原子及离子发生撞碰而被激发,发出被测 元素特征的共振线。 • 用不同待测元素作阴极材料,可制成相应空心阴极灯。 • 空心阴极灯的辐射强度与灯的工作电流有关。
劳伦兹变宽:指被测元素原子和其它粒子碰撞引起 的变宽;
赫鲁兹马克变宽:指同种原子碰撞引起的变宽。通 常忽略不计。只有在待测元素浓度很高时才出现。
四、积分吸收和峰值吸收
1.积分吸收 与分子吸收不同的是,原子吸收轮廓是同种基态原
子在吸收其共振辐射时被展宽的吸收带,原子吸收线轮 廓上的任意一点都与相同的能级跃迁相联系。因此,在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使测量气态原子吸收共振线的总 能量,即积分吸收。
如:光电池、光电倍增管、光敏晶体管等。
分光后的光照射到光敏阴极K上,轰击出的光电子又射向
光敏阴极,轰击出更多的光电子,依次倍增,在最后放出的 光电子比最初多到106倍以上,最大电流可达10μA,电流经 负载电阻转变为电压信号送入放大器。 2.放大器---将光电倍增管输出的较弱信号,经电子线路进 一
步放大。 3. 对数变换器---光强度与吸光度之间的转换。 4. 显示、记录
(1)待测元素与其共存物质作用生成难挥发的化合物,致 使参与吸收的基态原子减少。
例:a、钴、硅、硼、钛、铍在火焰中易生成难熔化合物
b、硫酸盐、硅酸盐与铝生成难挥发物。
(2)待测离子发生电离反应,生成离子,不产生吸收,总 吸收强度减弱,电离电位≤6eV的元素易发生电离,火焰温 度越高,干扰越严重,(如碱及碱土元素)。
用较小通带或更换灯
(二) 物理干扰
试样在转移、蒸发过程中物 理因素变化引起的干扰效应,主 要影响试样喷入火焰的速度、雾 化效率、雾滴大小等。
可通过控制试液与标准溶液的 组成尽量一致的方法来消除。
(三) 化学干扰
指待测元素与其它组分之间的化学作用所引起的干扰效 应。主要影响到待测元素的原子化效率,是主要干扰源。 1. 化学干扰的类型
优缺点:
(1)辐射光强度大,稳定,谱线窄,灯容易更换。 (2)每测一种元素需更换相应的灯。
三、原子化系统
1.作用
将试样中离子转变成原子蒸气。
2.原子化方法
火焰法
无火焰法—电热高温石墨管,激光。
3.火焰原子化装置—雾化器和燃烧器。
(1)雾化器:结构如图所示:
主要缺点:雾化效率
低。
(2)火焰
试样雾滴在火焰中,经蒸发,干燥,离解(还原)等过 程产生大量基态原子。
Kν可近似认为不变,并近似等于峰值时的吸收系数 K0根据经典理论,可推导得到:
第二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一、流程
二、光源
1.作用 提供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获得较高的灵敏度
和准确度。光源应满足如下要求; (1)能发射待测元素的共振线; (2)能发射锐线光谱; (3)辐射光强度大,
稳定性好。 2.空心阴极灯
2.化学干扰的抑制
通过在标准溶液和试液中加入某种光谱化学缓冲剂来抑 制或减少化学干扰: (1)释放剂—与干扰元素生成更稳定化合物使待测元素释 放出来。
分析 3.有些元素的检出能力差。
第一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一、原子的量子能级和能级图
原子由原子核及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的外层电子按一定规律分布在各能级上, 每个电子的能量是由它所处的能级所决定。 不同能级间的能量差是不同的,而且是量子化 的。 原子光谱是由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跃迁所产生的, 因此在原子光谱中,用原子的价电子表征整个原子 的状态。
1.准确度高(火焰法:RSD <1%,石墨炉 RSD =35%)
2.检测限低(火焰法:1 ng/ml,石墨炉:100-0.1 pg/ml)
3.选择性高 谱线简单,可测元素达70个,相互干扰小
4.分析速度快,仪器简单,操作方便,应用范围广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局限性
1.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窄,一般为一个数量级范围。 2.使用不方便,一次只能测一个元素,不能多元素同时
(3)优缺点
优点:原子化程度高,试样用量少(1~100μL),可测固体 及粘稠试样,灵敏度高,检测限10-12 g/L。
缺点:精密度差,测定速度慢,操作不够简便,装置复杂。
四、单色器
1.作用 将待测元素的共振线与邻近线分开。 2.组件 色散元件(棱镜、光栅),凹凸镜、狭缝等。 3.单色器性能参数 (1)线色散率(D):两条谱线间的距离与波长差的比值
3.测定条件的选择
(1) 分析线 一般选待测元素的共振线作为分析线,测量高浓度时,
也可选次灵敏线 (2) 通带(调节狭缝宽度)
无邻近干扰线(如测碱及碱土金属)时,选较大的通带 ,反之(如测过渡及稀土金属),宜选较小通带。 (3) 空心阴极灯电流
在保证有稳定和足够的辐射光通量的情况下,尽量选较 低的电流。 (4) 火焰
二、原子在各能级的分布
原子吸收光谱是利用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中基 态原子与共振线吸收之间的关系来测定的。
需要考虑原子化过程中,原子蒸气中基态原子 与待测元素原子总数之间的定量关系。
热力学平衡时,两者符合Boltzmann分布定律。
三、原子吸收线的轮廓和变宽
(一)原子吸收线的产生 当通过基态原子的光辐射具有的能量hν恰好等于
第三节 实验方法
一、测定条件的选择
1.试样取量及处理 应根据待测元素的性质、含 量、分析方法及要求的精度来确定。
2.分析线 3.狭缝宽度 4.空心阴极灯的工作电流 5.原子化条件的选择
一、分析条件的选择
1. 灵敏度
(1)灵敏度(S)—指在一定浓度时,测定值(吸光度)的增 量(ΔA)与相应的待测元素浓度(或质量)的增量(Δc或 Δm)的比值:
(一)光谱干扰 (二)物理干扰 (三)化学干扰
(一)光谱干扰
待测元素的共振线与干扰物质谱线分离不完全,这类 干扰主要来自光源和原子化装置,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在分析线附近有单色器不能分离的待测元素的邻近线
可以通过调小狭缝的方法来抑制这种干扰。 2.空心阴极灯内有单色器不能分离的干扰元素的辐射
换用纯度较高的单元素灯减小干扰。 3.灯的辐射中有连续背景辐射
火焰温度的选择: (a)保证待测元素充分离解为基态原子的前提下,尽量采 用低温火焰; (b)火焰温度越高,产生的热激发态原子越多; (c)火焰温度取决于燃气与助燃气类型,常用空气—乙炔 ,最高温度2600K能测35种元素。 火焰类型: 化学计量火焰:温度高,干扰少,稳定,背景低,常用。 富燃火焰:还原性火焰,燃烧不完全,测定较易形成难熔氧 化物的元素Mo、Cr稀土等。 贫燃火焰:火焰温度低,氧化性气氛,适用于碱金属测定。
4.石墨炉原子化装置
(1)结构,如图所示: 外气路中Ar气体沿石墨管外壁流动,冷却保护石墨管;内
气路中Ar气体由管两端流向管中心,从中心孔流出,用来保 护原子不被氧化,同时排除干燥和灰化过程中产生的蒸汽。
(2)原子化过程
原子化过程:四个阶段,干燥、灰化(去除基体)、原子化 、净化(去除残渣),待测元素在高温下生成基态原子。
(略)
2.标准加入法
取若干份体积相同的试液(cX),依次按比例加 入不同量的待测物的标准溶液(cO),定容后浓度依
次为:
cX, cX+cO,cX+2cO,cX+3cO,cX+4 cO ……
分别测得吸光度为:
AX,A1,A2,A3,A4……
以A对浓度c 做图 得一直线,图中cX点即
待测溶液浓度。
四、干扰及其抑制
原子在基态与第一激发态之间跃迁产生的谱线 称共振吸收线(简称共振线)--原子吸收光谱 元素的特征谱线
1)各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外层电子排布不同, 基态→第一激发态:
跃迁吸收能量不同——具有特征性。 2)各种元素的基态→第一激发态
最易发生,吸收最强,最灵敏线。特征谱线。 3)利用特征谱线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Sc=ΔA/Δc 或 Sm=ΔA/Δm (2)特征浓度—指对应与1%净吸收( IT -IS)/IT=1/100的待测 物浓度(cc),或对应与0.0044吸光度的待测元素浓度.
cc=0.0044Δc/ΔA 单位: μg⋅(mol 1%)-1
( 3) 特征质量
mc=0.0044Δm/ΔA 单位: g ⋅ (mol 1%)-1
原子由基态→激发态所含有的能量ΔE时,基态原子 吸收光辐射产生原子吸收光谱(线)
ΔE=hν=hc/λ 不同种类的原子有不同的原子结构,由基态→激发态 所需的能量差不同,吸收的光辐射的频率或波长不 同。
Na(基态)吸收波长为589.0 nm Mg(基态)吸收波长为285.2 nm
(二)原子吸收线的轮廓与变宽
第十三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AAS)
从光源辐射出的具有待测元素特征 谱线的光,通过样品的原子蒸气时,被 蒸气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吸收,依光 波被吸收前后强度的变化,对欲测组分 进行定量的方法就叫原子吸收分光光度 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优点
中心波长:λ(nm) 半宽度:ΔνO
吸收峰变宽原因
♣ 自然宽度:照射光具有一定的宽度。
♣ 多普勒变宽(温度变宽):热运动产生, ΔVD
ΔVD = 7.162 ×10−7 ⋅V0
T M
♣ 压力变宽 随着气体压力增大,粒子定向碰撞机会增多,使
原子或分子的能级稍有变化,能量发生变化,吸收 频率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谱线变宽。分为:
♦原子结构较分子结构简 单,理论上应产生线状光 谱吸收线。
♦实际上用特征吸收频率 左右范围的辐射光照射时 ,获得一峰形吸收(具有 一定宽度)。
♦由:It=I0e-Kvb ,透射光 强度 It和吸收系数及辐射
频率有关。
以Kv与ν 作图:
表征吸收线轮廓(峰)的参数: 中心频率νO(峰值频率); 最大吸收系数对应的频率或波长
依据不同试样元素选择不同火焰类型。 (5) 观测高度
调节观测高度(燃烧器高度),可使元素通过自由原子 浓度最大的火焰区,灵敏度高,观测稳定性好。
二、应用
1、 药品中杂质金属离子的限度检查和含量测定 2.头发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3.水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4.水果、蔬菜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三、定量分析方法
1.标准曲线法
如果将公式左边求出,即谱线下所围面积测量出 (积分吸收)。即可得到单位体积原子蒸气中吸收辐射 的基态原子数N0。
钨丝灯光源和氘灯,经分光后,光谱通带0.2nm。 而原子吸收线的半宽度:10-3nm。如图所示:
若用一般光源照射时,吸 收光的强度变化仅为0.5%。 灵敏度极差
若将原子蒸气吸收的全部 能量,即谱线下所围面积测 量出(积分吸收)。则是一 种绝对测量方法,现在的分 光装置无法实现。
2.检出极限
在适当置信度下,能检测出的待测元素的最小浓度或最
小量。用接近于空白的溶液,经若干次(10-20次)重复测
定所得吸光度的标准偏差的3倍求得。
(1)火焰法
cDL=3Sb/Sc
(2)石墨炉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单位:μg⋅ml-1
mDL=3Sb/Sm Sb:标准偏差 Sc(Sm):待测元素的灵敏度,即工作曲线的斜率。
2.锐线光源
1955年澳大利亚物理学家Walsh提出采用锐线光源 作为辐射源,用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需要使用锐线光源 何为锐线光源?
(1)光源的发射线与吸收线的V0一致 (2)发射线的ΔV1/2小于吸收线的
ΔV1/2
空心阴极灯: 可发射锐线光源。
3.峰值吸收
采用锐线光源进行测量,在辐射线宽度范围内,
光谱项(spectral term)是描述这些量子能级的形 式。
n2S+1LJ n:主量子数表示核外电子分布的层数 S:总自旋量子数表示价电子自旋量子数的矢量和 L:总角量子数表示电子轨道形状 J :内量子数表示价电子组合得到的L与S的矢量和 2S+1:光谱项的多重性。 用图解的形式表示原子中各种可能存在的光谱项能级及能级跃迁,称为原子的能级图。
ΔX/Δλ。实际工作中常用其倒数 Δλ/ΔX
(2)分辨率:仪器分开相邻两条谱线的能力。用该两条谱
线的平均波长与其波长差的比值λ/Δλ表示。
(3)通带宽度(W):指通过单色器出射狭缝的某标称波
长处的辐射范围。当倒色散率(D)一定时,可通过选择狭缝 宽度(S)来确定: W=D× S
五、检测系统
主要由检测器、放大器、对数变换器、显示记录装置组成。 1. 检测器---将单色器分出的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