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疾病妇女的护理妇产科护理学医学

合集下载

妇产科护理学重点难点讲解

妇产科护理学重点难点讲解
03
02
01
产妇在产褥期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需关注产妇心理变化,提供心理支持。
焦虑与抑郁
产妇需要适应母亲角色的转换,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需给予指导和帮助。
角色转换
家庭关系的变化也可能对产妇心理产生影响,需关注家庭因素对产妇心理的影响。
家庭关系
母乳喂养指导
向产妇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指导正确的哺乳姿势和含接方法,协助解决母乳喂养中遇到的问题。
妇产科护理学作为医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其研究和发展对于推动整个医学领域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不断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可以不断完善妇产科护理理论和技术体系,提高护理质量和水平。
古代妇产科护理:在古代,妇产科护理主要由女性家庭成员或接生婆承担,缺乏专业的医学知识和技术支持。
妊娠期护理
子宫增大、变软,宫颈黏液增多,阴道黏膜变软等。护理上需注意会阴部清洁,避免感染。
乳房护理
保持乳房清洁,每次哺乳前用温开水清洗乳头和乳晕;按需哺乳,及时排空乳房,避免乳汁淤积;佩戴合适的胸罩,以支托乳房和改善乳房血液循环。
妇科疾病护理
包括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等,表现为瘙痒、红肿、异常分泌物等。诊断方法包括妇科检查、分泌物检查等。
炎症性疾病
如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等,症状包括月经不规律、腹部肿块、疼痛等。诊断方法包括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肿瘤标志物检测。
妇产科护理学重点难点讲解
汇报人:
2024-01-08
目录
妇产科护理学概述妊娠期护理分娩期护理产褥期护理妇科疾病护理妇产科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与监护
妇产科护理学概述
定义
妇产科护理学是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病理变化及保健护理的一门学科,涉及妇女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及妇科疾病的预防、保健和护理。

护理学基础知识:产褥感染的护理措施

护理学基础知识:产褥感染的护理措施

护理学基础知识:产褥感染的护理措施产褥感染是指产褥期内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变化,是产褥期妇女的常见疾病之一,也是妇产科护理学中的一项重要考点。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产褥护理的护理措施。

产褥感染妇女最主要的护理问题是体温过高和疼痛。

体温过高与感染因素的存在以及产后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疼痛最主要是与感染有关。

针对这两个护理问题我们的预期护理目标是控制感染、减轻疼痛、增加舒适度。

具体护理措施如下:首先在一般护理措施中,要注意持病室的安静、清洁、空气新鲜,并注意保暖。

保持床单及衣物、用物清洁。

保证产妇获得充足休息,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以增强抵抗力。

鼓励产妇多饮水,保证足够的液体摄入。

对病人出现高热、疼痛、呕吐时按症状进行护理,解除或减轻病人的不适,取半卧位,以利恶露引流。

其次密切观察产后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体温,每4小时测量1次。

观察是否有恶心、呕吐、全身乏力、腹胀、腹痛等症状。

同时观察记录恶露的颜色、性状与气味,子宫复旧情况及会阴伤口情况。

还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工作。

根据医嘱进行支持治疗。

配合做好脓肿引流术、清宫术、后穹隆穿刺术等的术前准备及护理。

注意抗生素使用的间隔时间,维持血液中有效的血药浓度。

严重病例有感染性休克或肾功能衰竭者应积极配合抢救。

除此之外还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让产妇及家属了解病情和治疗护理情况,增加治疗信心,及时以解除产妇及家属的疑虑。

最后对于出院患者要做好出院指导。

指导教会产妇自我观察,会阴部要保持清洁干净,及时更换会阴垫;治疗期间不要盆浴,可采用淋浴。

指导病人采取半卧位或抬高床头,促进恶露引流,防止感染扩散。

产褥期结束返院复查。

《妇产科护理学——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妇产科护理学——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妇产科护理学——产褥期妇女的护理》汇报人:2023-12-19•产褥期妇女的生理特点与变化•产褥期妇女的心理特点与需求•产褥期妇女的饮食与营养指导目录•产褥期妇女的日常护理与保健措施•产褥期妇女的并发症预防与处理•产褥期妇女的健康教育及随访计划目录01产褥期妇女的生理特点与变化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间。

产褥期定义产褥期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产褥期、中期产褥期和晚期产褥期。

阶段划分产褥期的定义与阶段划分产褥期子宫会逐渐收缩,恢复到孕前大小。

子宫变化阴道变化乳房变化分娩后阴道壁松弛,肌肉张力降低,阴道黏膜皱襞减少。

产后乳房会分泌乳汁,为新生儿提供营养。

030201生理变化:子宫、阴道、乳房等产后阴道会排出恶露,包括血性恶露、浆液性恶露和白色恶露。

恶露产褥期产妇容易出汗,尤其是在夜间睡眠时。

褥汗部分产妇可能会出现会阴伤口疼痛、子宫收缩痛等。

疼痛临床表现:恶露、褥汗、疼痛等02产褥期妇女的心理特点与需求产褥期妇女容易出现情绪波动,表现为易怒、烦躁、焦虑等。

情绪波动由于新生儿出生后带来的各种挑战,如喂养、睡眠等问题,使产褥期妇女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焦虑部分产褥期妇女可能出现抑郁症状,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等。

抑郁心理变化: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育儿知识产褥期妇女需要了解育儿知识和技巧,以更好地照顾新生儿。

情感支持产褥期妇女需要得到亲人的关心和支持,以缓解情绪波动和焦虑。

家庭关系家庭关系的变化和调整也是产褥期妇女的需求之一,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需求分析:情感支持、育儿知识、家庭关系等应对策略:心理疏导、家庭支持、社会资源等心理疏导针对产褥期妇女的心理变化,可以采取心理疏导的方法,如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

家庭支持家庭成员应该给予产褥期妇女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帮助她们度过这个特殊的时期。

社会资源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如母婴保健机构、社区服务等,为产褥期妇女提供全方位的帮助和支持。

复习资料-妇产科护理学第四套

复习资料-妇产科护理学第四套

复习资料-妇产科护理学第四套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学科,对于保障妇女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学习妇产科护理学的相关知识。

一、妊娠期护理(一)妊娠生理了解妊娠期间母体的生理变化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子宫会逐渐增大,以适应胎儿的生长发育;心血管系统会发生一系列改变,血容量增加,心输出量也会相应增加。

(二)妊娠期营养孕妇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来满足自身和胎儿的需求。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都要均衡摄入。

特别要注意叶酸的补充,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

(三)妊娠期常见症状及处理恶心、呕吐是常见的早期妊娠反应。

一般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可以缓解。

如果症状严重,可能需要药物治疗。

二、分娩期护理(一)分娩机制分娩过程包括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胎肩及胎儿娩出等一系列动作。

(二)产程的观察与护理第一产程要密切观察宫缩、宫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情况。

产妇的精神状态和体力消耗也要关注,适时给予鼓励和支持。

第二产程重点是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协助胎儿娩出。

第三产程要预防产后出血,及时处理胎盘娩出。

三、产褥期护理(一)产妇的生理变化产后子宫会逐渐恢复到未孕状态,这个过程称为子宫复旧。

同时,会有恶露排出,要注意观察恶露的性质、量和气味。

(二)产褥期保健产妇需要充足的休息和营养,保持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还要进行产后康复锻炼,促进身体恢复。

四、新生儿护理(一)新生儿的生理特点新生儿体温调节能力差,要注意保暖。

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也尚未发育完善,需要特别的护理。

(二)新生儿的护理要点包括皮肤护理、脐带护理、母乳喂养指导等。

要及时发现新生儿的异常情况,如黄疸、窒息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五、妇产科常见疾病的护理(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要密切监测血压、尿蛋白等指标,注意休息,必要时给予降压、解痉等治疗。

(二)妊娠期糖尿病通过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来管理血糖,严重时需要胰岛素治疗。

妇产科护理学 第四章 产褥期护理

妇产科护理学 第四章 产褥期护理
4.消化系统
分娩时产妇因大量能量消耗以及体液大量流失,产后1~2天常感口渴,喜食流食或半流质饮食,食欲稍差,约持续1周左右。产妇胃液中胃酸分泌减少,导致胃肠肌张力及蠕动减弱,产褥期间卧床为主,腹肌及盆底肌肌张力减低,易导致便秘的发生。
5.泌尿系统
妊娠期潴留在体内的水分于分娩后迅速排出体外,所以产后7~10天尿量明显增加。在分娩过程中,膀胱因过分受压,导致膀胱黏膜充血、水肿,肌张力降低,加之产后外阴伤口疼痛,不习惯卧床排尿,产后疲乏等原因,容易发生尿潴留。妊娠期扩张的的肾盂及输尿管一般于产后4~6周恢复。
3.血液循环系统
妊娠期增加的血容量,于产后2~3周恢复至未孕状态。在产后最初3天内,由于胎盘循环停止,大量血液随着子宫收缩进入体循环,使心脏负担加重。
产褥早期血液仍处于高凝状态,有利于胎盘剥离面迅速形成血栓,减少产后出血量。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凝血酶原于产后2~3周内降至正常。
产后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值增高,白细胞总数可增至(15~30)×109/L,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数也增多,淋巴细胞的比例下降,一般于产后1~2周恢复至正常水平。红细胞沉降率多于产后3~4周恢复至正常水平。
(思考:如何促进产褥期妇女的心理调适过程?)
第二节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案例引导:
某产妇,28岁,G2P0,自然分娩一健康女婴,会阴侧切缝合术后,母婴同室。
问题:
1.产妇询问多长时间可以洗澡洗头,并询问有无特殊需要注意的地方,请以科学坐月子为主题进行产褥期健康教育。
2.产妇诉会阴部疼痛,查看会阴切口无红肿、硬结,有轻微水肿,请问疼痛原因及相应护理措施?
主要参考书:
[1] 郑秀霞,妇产科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版.2012.
[2] 夏海鸥,妇产科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2014.

产褥期疾病妇女的护理妇产科护理学

产褥期疾病妇女的护理妇产科护理学
产褥期特点
产褥期是产妇身体各器官逐渐恢 复到孕前状态的过程,包括子宫 收缩、恶露排出、乳汁分泌等生 理变化。
产褥期疾病妇女的常见问题
01
02
03
04
产后感染
产褥期妇女容易发生感染,如 子宫内膜炎、乳腺炎等。
产后抑郁
部分产褥期妇女可能出现情绪 低落、焦虑、抑郁等情况。
产后疼痛
如产后的子宫收缩痛、剖腹产 伤口疼痛等。
护理措施包括提供心理支持和情感关怀,鼓励产妇表达情感,协助处理家庭矛盾和 压力。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孕期和产后的心理保健,提供社会和家庭支持,提高产妇自我调 节能力。
04
产褥期疾病妇女的预防保健
定期产检的重要性
01
02
03
确保母婴健康
定期产检可以及时发现和 解决母婴健康问题,降低 并发症的风险。
监测胎儿发育
02
产褥期疾病妇女的护理原则
心理护理
建立信任关系
与产妇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提供支持和安慰,帮 助其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
倾听与理解
耐心倾听产妇的感受和需求,理解其情绪变化,给 予积极的反馈和关怀。
健康教育
向产妇普及产褥期知识,解释常见症状和应对方法 ,提高其自我认知和应对能力。
生理护理
80%
监测生命体征
详细描述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出现的抑郁症状,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抑郁等。本案例中,产妇在产后出 现情绪低落、失眠等症状,经过及时的心理干预和护理,如提供心理支持、调整生活方式等,成功缓解了症状, 并提高了生活质量。
THANK YOU
感谢聆听
通过产检可以监测胎儿的 生长发育情况,确保胎儿 的健康。
提高分娩安全性

妇产科护理学第章--产褥期疾病妇女的护理

妇产科护理学第章--产褥期疾病妇女的护理
妇产科护理学(第5版)
【病因】
1. 分娩因素 2. 心理因素 3. 内分泌因素 4. 社会因素 5. 遗传因素
妇产科护理学(第5版)
【临床表现】
产后抑郁症多在产后2周内发病 典型症状是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
妇产科护理学(第5版)
【处理原则】
1. 心理治疗 2. 药物治疗
妇产科护理学(第5版)
【护理评估】
1. 健康史 2. 身心状况 3. 相关检查 (1)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 (2)产后抑郁筛查量表(postpartum
depression screening scale,PDSS)
技术执行不严格 4. 产后尿潴留而引起细菌感染
妇产科护理学(第5版)
【临床表现】
1. 膀胱炎 2. 肾盂肾炎
妇产科护理学(第5版)
【处理原则】
用广谱抗生素抗感染, 并保证液体入量以便冲洗膀 胱。
妇产科护理学(第5版)
【护理评估】
1. 健康史 2. 身心状况 3.Βιβλιοθήκη 相关检查妇产科护理学(第5版)
【结果评价】
1. 出院时, 产妇体温正常、疼痛减轻、舒适感增 加。
2. 出院时, 产妇产褥感染症状消失, 无并发症发生。
妇产科护理学(第5版)
第二节 泌尿系统感染
【病因】
1. 女性尿道短、直, 尿道口与肛门靠近 2. 分娩过程中, 膀胱受压引起黏膜充血、水
肿、挫伤, 容易发生膀胱炎 3. 分娩过程中导尿或过多的阴道检查、无菌
疼痛 与产褥感染有关。
妇产科护理学(第5版)
【预期目标】
1. 产妇感染得到控制, 体温正常, 舒适感增加。 2. 产妇疼痛减轻至缓解。

产褥期疾病妇女的护理医学PPT课件

产褥期疾病妇女的护理医学PPT课件

学习交流PPT
3
【病因】
• 1. 自身感染 产后机体抵抗力下降 • 2. 外来感染 污染的衣物、用具、器械、敷料等 • 3. 病原体
• (1)需氧菌 • (2)厌氧菌 • (3)支原体与衣原体
学习交流PPT
4
【临床表现】
表现:发热、腹痛、产褥期异常恶露。 1. 急性外阴、阴道、宫颈炎 表现红肿热痛 2. 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 最常见
①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②体温超过39度给予物理降温 ③做好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 • 3. 减轻疼痛 半卧位,利于恶露引流
会阴侧切患者取健侧卧位
学习交流PPT
8
第二节 晚期产后出血
学习交流PPT
9
概念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后,在PPT
10
产褥期疾病妇女的护理
学习交流PPT
1
第一节 产褥感染
学习交流PPT
2
【概念】
• 产褥感染(puerperal infection)是指产褥期内 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 变化.
• 产褥病率(puerperal morbidity)是指分娩24 小时以后的10日内,每日用口表测量体温4次, 间隔时间4小时,有2次达到或超过38℃
表现产后3-4天低热,下腹痛、恶露增多有异味 3. 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急性输卵管炎
表现一侧或双下腹持续性剧痛
学习交流PPT
5
【临床表现】
4. 急性盆腔腹膜炎及弥漫性腹膜炎 表现全身中毒症状
5. 血栓性静脉炎 表现产后1-2周产后久卧 股白肿
6. 脓毒血症及败血症 表现细菌进入血液循环
学习交流PPT
6
【治疗原则】
• 1. 支持疗法 半卧位有利于脓液引流 进食高蛋白易消化食物 多饮水

产褥期疾病妇女的护理妇产科护理学

产褥期疾病妇女的护理妇产科护理学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医生会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开具相应的 抗生素或其他药物治疗。
对于严重的产褥感染,可能需要进行手术 治疗,如切开引流、清宫术等。
心理护理
营养支持
产妇可能会因为疼痛、发热等症状而产生 焦虑、恐惧等心理,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 心理护理,缓解产妇的情绪。
产妇应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 食物,以增强身体免疫力,同时应多喝水 ,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
03
适当的锻炼
产褥期妇女可以进行适当的锻炼 ,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和血液循环

02
保持身体清洁
产褥期妇女应保持身体清洁,勤 换卫生巾和内衣,以预防感染。
04
保持良好的心态
产褥期妇女应保持良好的心态, 避免情绪波动和焦虑,以促进身 体的恢复和婴儿的生长发育。
05
产褥期妇女的心理调适
产褥期妇女的情绪变化及影响因素
04
产褥期营养及生活护理
产褥期妇女的营养需求
充足的能量
产褥期妇女每天需要摄入充足的能量 ,以满足身体恢复和哺育婴儿的需求 。
优质蛋白质
产褥期妇女需要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 质,以促进伤口愈合和维持肌肉健康 。
铁和钙
产褥期妇女需要摄入适量的铁和钙, 以补充分娩过程中的失血和预防骨质 疏松。
维生素和矿物质
产褥期疾病妇女的护理妇产 科护理学
汇报人:
日期:
• 产褥期妇女概述 • 产褥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 产褥期乳腺疾病的预防与护理 • 产褥期营养及生活护理 • 产褥期妇女的心理调适
01
产褥期妇女概述
产褥期的定义与阶段
01
产褥期是指产妇在产后恢复身体 的一个重要阶段,通常为产后6周 内。

妇产科护理学知识点

妇产科护理学知识点

引言:妇产科护理学是指对妇科和产科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的一门学科,旨在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保障妇产科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是《妇产科护理学知识点(二)》的详细阐述,旨在介绍妇产科护理学的相关知识点,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妇产科护理学的内容。

概述:1.妇产科护理学的定义和目的2.妇产科护士的角色和职责3.妇产科护理学的基本原理正文内容:一、孕妇护理1.孕妇的健康教育和宣教2.孕期体征和生理变化的观察与评估3.孕妇的营养与饮食指导4.孕期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5.预防孕期和分娩期感染的护理二、分娩期护理1.分娩前的准备工作2.分娩的观察与记录3.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管理4.紧急情况的处理与护理5.分娩后的护理及产后教育三、产褥期护理1.产褥期生理变化的观察与评估2.产妇的个人卫生护理3.产妇乳房护理与哺乳指导4.产褥期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5.产妇心理护理与产褥期家庭教育四、新生儿护理1.新生儿的基本生理特征与评估2.新生儿的喂养护理与喂养问题处理3.新生儿的个人卫生护理4.新生儿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处理5.新生儿的心理护理与家庭教育五、妇科疾病护理1.妇科疾病的基本知识与护理原则2.妇科手术的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3.妇科疾病的药物治疗与护理4.妇科疾病的辅助治疗与护理5.妇科疾病的康复护理与宣教总结: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妇产科护理学的知识点。

孕妇护理、分娩期护理、产褥期护理、新生儿护理和妇科疾病护理是妇产科护理学的重要内容,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要点。

严谨的护理操作、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妇产科护士必备的素质。

希望本文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实践妇产科护理学,为妇产科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妇产科护理学产褥期妇女的护理PPT课件

妇产科护理学产褥期妇女的护理PPT课件

七、腹壁
腹直肌不同程度分离,产后腹壁明显松弛,6-8周恢复紧 张度。紫红色妊娠纹变为银白色。
产褥期妇女的心理调适
➢依赖期 产后1~3天 ➢依赖-独立期 产后3~14天 ➢独立期 产后2周~1个月
二、 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产褥期临床表现
主要包括:生命体征 子宫复旧 产后宫缩痛 恶露 褥汗 乳房胀痛
白色恶露(3周干净)。
产褥期临床表现
乳房胀痛
产后哺乳延迟或没有及时排空乳房,导致乳腺管不通而形成 硬结,出现胀痛,乳房有坚硬感,明显触痛。
乳头皲裂:
因孕期乳房护理不当或哺乳方法不当,出现乳头红、裂 开,有时出血,哺乳时疼痛。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每天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2次。产后1h可进食流
产褥期临床表现
生命体征
➢ 产后24小时内体温稍高,不超过38℃。 ➢ 产后3-4天可有37.8-39℃泌乳热,持续4-16小时降至正常 ➢ 产后脉搏60-70次/分,一周后恢复正常 ➢ 胸式呼吸变为胸腹式呼吸,14-16次/分
产褥期临床表现
子宫复旧
➢ 胎盘娩出后,宫底在脐下一指,子宫圆而硬 ➢ 产后第一天宫颈外口升至坐骨棘水平,宫底平脐 ➢ 之后每天下降1-2cm ➢ 产后10日子宫降入骨盆腔,耻骨联合上方扪不到宫底
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一、产褥期母体的变化
产褥期
定义: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 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 称产褥期,一般为6周(42天)。
产褥期妇女的生理变化
一、生殖系统:子宫复旧、阴道、外阴、盆底组织 二、乳房 三、血液及循环系统 四、消化系统 五、泌尿系统 六、内分泌系统 七、腹壁
及会阴血肿
护理措施

2018产褥期疾病妇女的护理妇产科护理学2018医学

2018产褥期疾病妇女的护理妇产科护理学2018医学

小腿深静脉栓塞时可出现腓 肠肌及足底部疼痛和压痛。
19
6.脓毒血症及败血症
当感染血栓脱落进入血液循环可引起脓毒血症, 出现肺、脑、肾脓肿或肺栓塞。
当侵入血液循环的细菌大量繁殖引起败血症时, 可出现严重全身症状及感染性休克症状,如寒战、 高热、脉细数、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尿量减少 等可危及生命。
取半卧位有利于引流。 3、正确使用有效抗生素。
22
护理评估 (nursing assessment )
• 病史 • 身心状况 • 诊断检查
23
护理诊断
• 1.体温过高(hyperthermia)与产褥感染有关 • 2.疼痛(pain)与感染有关 • 3.焦虑(anxiety)与疾病及母子分离或护理孩子的能
25
3.保证产妇获得充足休息和睡眠;给予高 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保证足 够的液体摄入。
4.做好会阴部护理,及时更换会阴垫,保持 床单位及衣物清洁,促进舒适。
26
5.正确执行医嘱,注意抗生素使用间隔时间, 维持血液有效浓度。配合做好脓肿引流术、 清宫术、后穹窿穿刺术的准备及护理。
6.对患者出现高热、疼痛、呕吐时按症状进 行护理,解除或减轻患者的不适。
6
产褥感染与产褥病率的关系
产产褥褥感染感染
产 产 褥褥 病 病 率率
7
病因(etiology)
1.诱因 产妇体质虚弱、营养不良、孕期贫血、妊娠晚期
性生活 胎膜早破、羊膜腔感染、慢性疾病 产科手术操作、产程延长 产前产后出血过多
8
病因(etiology)
2.病原体 需氧菌:多为外源性感染 链球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 厌氧菌:多为内源性感染 消化球菌 支原体与衣原体

妇产科护理学第四章产褥期妇女护理

妇产科护理学第四章产褥期妇女护理

盆底组织
分娩造成盆底肌及筋膜弹性减弱,并伴盆底 肌纤维的部分撕裂、盆底肌松弛。导致支撑 子宫、阴道壁、肛门、尿道、膀胱的能力减 弱,如产褥期坚持盆底肌的锻炼,其收缩力 将增加,从而提高盆底肌的张力。一般在产 褥期内有可能恢复至接近未孕状态。
排卵
泌乳会刺激泌乳素的分泌,血液中的高泌乳 素会抑制排卵,因此产褥期会有相对性的不 孕。
产妇早期血液仍处于高凝状态,有利于胎盘 剥离面形成血栓,减少产后出血量。纤维蛋 白原、凝血活酶、凝血酶原产后2~4周内降
至正常,血红蛋白水平产后1周左右回升,白细 胞总数于产褥早期仍较统
孕妇潴留在体内的大量液体,产褥早期主要由 肾脏排出。产后妇女每日尿量的增加可以达到 3000ML/24H。另外,在分娩过程中,胎儿通 过产道压迫输尿管和膀胱,致使黏膜充血和水 肿,对尿液刺激敏感性下降及外阴疼痛等原因 出现一过性尿潴留,导致产后妇女膀胱充盈过 度而不被感觉,易出现残余尿增多或尿潴留。 尤其在产后最初12小时。
循环系统
妊娠期,母体血容量增加40%。胎盘娩出后, 子宫胎盘血液循环终止,大量血液从子宫进入 母体的体循环,加之妊娠期潴留的组织间液的 回吸收,产后72小时内,产妇的循环血量增加 15%~25%,心脏的负荷明显增加,原有心脏 病患者易发生心力衰竭。应注意预防心衰。产 后2~3周恢复至未孕状态。
血液系统
子宫在胎盘娩出后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过 程称为子宫复旧,需时6周。
宫体肌纤维缩复使子宫体积和重量均发生 变化:子宫下段肌纤维缩复还使子宫下段 逐渐恢复为非孕时的子宫峡部。
宫体肌纤维缩复使子宫体积发生变化情况:
分娩结束~产后6天:分娩后宫底U-1F。第一 天U平,以后每天下降1~2CM。
产后7 ~9天:妊娠12W大小,耻骨联合上方 可触及。

妇产科护理学主管护师考试辅导: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妇产科护理学主管护师考试辅导: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产褥期: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通常规定为6周。

第一节产褥期母体变化一、生殖系统1.子宫产褥期子宫变化最大。

胎盘娩出后的子宫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过程,称子宫复旧,需时6周,主要变化为宫体肌纤维缩复和子宫内膜再生。

(1)宫体肌纤维缩复:产后第一天子宫底平脐,每日下降1~2cm,产后10天,子宫降至骨盆腔内。

(2)子宫内膜再生:胎盘附着部位全部修复需至产后6周。

(3)子宫颈:产后2~3周子宫口仍能容纳两指,产后1周,宫颈内口关闭宫颈管复原,子宫颈外形及颈内口完全恢复至非孕状态,产后4周子宫颈完全恢复正常状态。

2.阴道及外阴产褥期阴道腔逐渐缩小,阴道壁肌张力逐渐恢复;分娩后外阴有轻度水肿,产后2~3日后自行消退。

3.盆底组织产褥期如能坚持产后运动,盆底肌肉可恢复至接近孕前状态,否则极少能恢复原状。

二、内分泌系统分娩后雌激素、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至产后1周时已降至未孕时水平。

胎盘生乳素于产后6小时不再被测出。

不哺乳产妇一般于产后6~10周恢复月经,平均在产后4~6个月恢复排卵。

三、乳房主要是泌乳,垂体催乳素是泌乳的基础,但乳汁分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哺乳时的吸吮刺激。

初乳:产后7日内,因富含胡萝卜素,呈浑浊淡黄色液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尤其是球蛋白较多,使婴儿在出生后的一定时期具有防御感染的能力。

过渡乳:产后7日以后,乳房开始分泌,蛋白质含量逐渐减少,脂肪和乳糖含量逐渐增加。

成熟乳:产后14日以后乳房分泌,呈白色。

四、腹壁妊娠期出现的下腹正中线色素沉着,于产褥期逐渐消退,原有的紫红色妊娠纹变为白色,成为永久性的白色妊娠纹。

五、血液及循环系统血容量于分娩后2~3周可恢复至未孕状态。

产后72小时内,由于子宫收缩,胎盘循环停止,大量血液从子宫进入体循环,以及组织间液的回吸收,使回心血量增加15%~25%,原有心脏病的产妇易发生心力衰竭。

产褥早期血液仍处于高凝状态,有利于胎盘剥离面形成血栓,减少产后出血。

皖医大妇产科护理学习题及答案13产褥期疾病妇女的护理

皖医大妇产科护理学习题及答案13产褥期疾病妇女的护理

第13章产褥期疾病妇女的护理【学习要求】1.掌握产褥感染、产褥病率、产后抑郁症的概念。

2.熟悉产褥感染和产后抑郁症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

【重点】1.产褥感染级及产褥病率的概念2.产褥感染的治疗原则。

【难点】产褥感染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练习题】一、单项单选题L产褥感染的来源,错误的是()A.产妇阴道或肠道的细菌B.妊娠末期性交C.产程延长D.产科手术操作E.滴注缩宫素3.产褥病率的定义是()A.指分娩24小时内每小时测体温,测量4次,体温有2次达到或超过38C8.产褥期内有两次体温达到或超过38℃C.产后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用口表每日测量4次,体温有2次达到或超过38℃D.产后24小时以后的1周内用口表每日测量4次,体温有2次达到或超过38℃E.产后24小时以后的1月内用口表每日测量4次,体温有2次达到或超过38℃3.在产褥病率的原因中,最常见的是()A.产褥感染B.乳腺炎C.急性上呼吸道感染D.急性胃肠炎E.泌尿系感染4.产褥感染处理原则,错误的是()A.选用有效抗生素B.半卧位以利引流C.纠正全身一般情况D.禁用缩宫素,避免感染扩散E.胎盘残留者,应控制感染后清宫5.25岁初产妇,产后4日出现下腹痛,低热,恶露量多,臭味明显,子宫平脐,最可能是下列的哪个诊断()A.急性子宫内膜炎B.急性子宫肌炎C.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D.盆腔腹膜炎E.脓毒血症6.28岁初产妇,自然分娩。

产后3天体温高于38℃,下腹痛,恶露增多.浑浊,有臭味,宫底平脐,宫旁压捕,白细胞15.8X109/L,中性粒细胞80%。

关于该产妇最有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输卵管炎B.急性子宫内膜炎及子宫肌炎C.泌尿道炎D.呼吸道感染E.急性盆腔腹膜炎7.产妇28岁,产后10天,下肢肿胀,疼痛,皮肤发白紧张。

该产妇最可能的诊断是()A,产后贫血 B.血栓性静脉炎 C.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D.脓毒血症E.子宫感染8.关于产褥感染的护理,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产妇体温达39C时;应暂停哺乳8.半卧位以利于引流C.禁用宫缩剂,避免感染扩散D.纠正全身情况E.高温患者,可进行物理降温9.产褥感染产妇最佳体位是()A.平卧位B.半坐卧位C.侧卧位D.膀胱截石位E.头低脚高位10.引起产褥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是()A.大肠杆菌B.厌氧型链球菌C.产气荚膜杆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E.阴道杆菌11.产后3~4天体温38C,子宫体轻压痛.恶露量多且臭,最可能的诊断是()A.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B.下肢性血栓性静脉炎C.急性结缔组织炎D.急性盆腔腹膜炎E.产后宫缩痛12.某产妇顺产后3天,体温37.8°C,咳嗽,肺部有湿啰音,恶露无臭味,子宫无压痛,母乳喂养好,会阴伤口愈合佳,考虑为()A.产褥感染B.呼吸道感染C.乳腺炎D.子宫内膜炎E.泌尿道炎13.外源性产褥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是()A.厌氧芽胞梭菌B.金黄色葡葡球菌C.需氧性链球菌D.消化链球菌和消化球菌E.类杆菌属14.产褥感染最常见的病理变化是()A.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B.血栓静脉炎C.急性输卵管炎D.急性盆腔腹膜炎E.弥漫性腹膜炎15 .产褥期抑郁症的诊断依据中必备的是()D.遇事皆感亳无意义或自罪感E.疲劳或乏力16 .25岁初产妇,产后4日出现下腹痛.低热,恶露量多.臭味明显,子宫平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3.保证产妇获得充足休息和睡眠;给予高 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保证足 够的液体摄入。
4.做好会阴部护理,及时更换会阴垫,保持 床单位及衣物清洁,促进舒适。
25
5.正确执行医嘱,注意抗生素使用间隔时间, 维持血液有效浓度。配合做好脓肿引流术、 清宫术、后穹窿穿刺术的准备及护理。
6.对患者出现高热、疼痛、呕吐时按症状进 行护理,解除或减轻患者的不适。
三大主要症状:发热、疼痛、异常恶露或伤口 脓血性分泌物
分类: 1、急性外阴、阴道、子宫颈炎 2、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 3、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急性输卵管炎 4、急性盆腔腹膜炎、弥漫性腹膜炎 5、血栓性静脉炎 6、脓毒血症、败血症
10
1.急性外阴、阴道、宫颈炎
分娩时会阴部损伤或手术产引起感染 局部的灼热、疼痛、下坠感 伤口边缘红肿、脓性分泌物 粘膜充血、溃疡、分泌物增多并呈脓性 轻度发热、畏寒、脉速等全身症状
内膜层
轻—低热
重—恶露量多、 混浊有臭味 下腹疼痛等
子宫肌炎
需氧链球菌、 葡萄球菌 肌层
重—寒战、高热、 白细胞增多等
轻——不明显
13
3.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急性输卵管炎
局部感染经淋巴或血液扩散到子宫周围组织; 急性炎症可形成炎性包块; 持续高热,伴寒战、全身不适、子宫复旧差,出
现单侧或双侧下腹部疼痛和压痛; 严重时可形成冰冻骨盆。
5
产褥感染与产褥病率的关系
产产褥褥感染感染
产 产 褥褥 病 病 率率
6
病因(etiology)
1.诱因 ➢ 产妇体质虚弱、营养不良、孕期贫血、妊娠晚期
性生活 ➢ 胎膜早破、羊膜腔感染、慢性疾病 ➢ 产科手术操作、产程延长 ➢ 产前产后出血过多
7
病因(etiology)
2.病原体 需氧菌:多为外源性感染 链球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 厌氧菌:多为内源性感染 消化球菌 支原体与衣原体
产褥期
保持外阴清洁,加强营养。 产后 7-10天内不宜坐浴。
8
病因(etiology)
3.感染途径
自体(内源性): ① 全身病灶细菌→血循→生殖道; ② 生殖道本身原有细菌; ③ 邻近器官直接蔓延。
外来(外源性): ①接生消毒不严; ②过频的检查(肛查、阴道检查); ③孕晚期盆浴、性交; ④产褥期清洁卫生不良。
9
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
26
7.做好心理护理,解除产妇及家属的疑问,提 供母婴接触的机会,减轻产妇的焦虑。
8.做好健康教育与出院指导:注意会阴部的 护理,产褥期后到医院检查。
27
预防与保健
妊娠期
加强孕期保健,做好健康指导。
分娩期
减少肛门检查的次数。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严密观察,防止产程延长。 做好胎膜早破的护理。 软产道撕裂应及时缝合。
实验室检查: 确定病原体
1、白细胞计数检查、红细胞沉降率检查 2、宫颈分泌物、脓肿穿刺物、后穹隆穿刺物 (血培养和厌氧性细菌培养) 3、病原体抗原和特异性抗体检测
腹部检查 妇科检查 辅助检查:B超、CT、磁共振
20
治疗原则(treatment)
1、支持疗法 加强营养,半卧位。 2、清除感染灶,脓肿切开引流、
取半卧位有利于引流。 3、正确使用有效抗生素。
21
护理评估 (nursing assessment )
• 病史 • 身心状况 • 诊断检查
22
护理诊断
• 1.体温过高(hyperthermia)与产褥感染有关 • 2.疼痛(pain)与感染有关 • 3.焦虑(anxiety)与疾病及母子分离或护理孩子的能
5.血栓性静脉炎
来自胎盘剥离处的感染性栓子,经血行播散引起盆 腔血栓性静脉炎。
患者多于产后1~2周继子宫内膜炎后出பைடு நூலகம்反复发 作寒战、高热,持续数周。
临床表现随静脉血栓形成的部位不同而有所不同, 病变常为单侧性。
17
髂总静脉或股静脉栓 塞时影响下肢静脉回 流,出现下肢水肿、 皮肤发白和疼痛(称 股白肿)
11
2.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
轻型:恶露量多,混浊有臭味;下腹疼痛、宫底 压痛、质软伴低热。
重型:高热、头痛、寒战、心率增快、白细胞 增多,下腹压痛,恶露增多有臭味。有些产妇 全身症状重,而局部症状和体征不明显。
12
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
病原菌 病变部位 全身症状
局部症状
子宫内膜炎
大肠杆菌、 厌氧链球菌
14
4.急性盆腔腹膜炎及弥漫性腹膜炎
患者出现严重全身症状及腹膜炎症状和体 征,如高热、恶心、呕吐、腹胀。
腹部压痛、反跳痛,因产妇腹壁松弛,腹肌 紧张多不明显。
15
炎症发展——盆腔腹膜炎 弥漫性腹膜炎
患者出现全身症状及腹膜炎症状和体征, 如高热、恶心、呕吐、腹胀、 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
16
3
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 感染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变化。 发病率6% 产妇死亡四大原因之一
4
产褥病率 Puerperal morbidity
指分娩24h以后10日内用口表每日测 量4次,每次间隔4小时,体温有2次 达到或超过38℃。 以产褥感染为主,泌尿系统感染、 乳腺炎、上呼吸道感染。
力受影响有关 • 4.自理能力缺陷(self care activity deficit)与高热、
卧床,产后虚弱有关 • 5.母乳喂养中断(interrupted breastfeeding)与败血
症、体温过高有关
23
护理措施
1.半卧位或抬高床头: 2.病情观察与记录: • 生命体征 • 恶露的颜色、性状与气味 • 子宫复旧 • 腹部体征 • 会阴伤口
产后并发症
• • 生理方面 •
产褥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
• 心理方面:产后心理障碍
1
第一节 产褥感染 (puerperal infection)
2
• 1、掌握产褥感染和产褥病率两个概念 的区别和联系
• 2、熟悉产褥感染的诱因及致病菌 • 3、掌握产褥感染的临床表现 • 4、掌握产褥感染的处理原则 • 5、掌握产褥感染的护理
小腿深静脉栓塞时可出现腓 肠肌及足底部疼痛和压痛。
18
6.脓毒血症及败血症
当感染血栓脱落进入血液循环可引起脓毒血症, 出现肺、脑、肾脓肿或肺栓塞。
当侵入血液循环的细菌大量繁殖引起败血症时, 可出现严重全身症状及感染性休克症状,如寒战、 高热、脉细数、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尿量减少 等可危及生命。
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