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翎《平原》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平原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平原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时代的到来,阅读变得越来越方便,数字潮流,但改变的是载体,不变的是阅读。
数字阅读将促进用户体验的进一步提升、文化交融的进一步加速、阅读服务的进一步,全场景沉浸式的数字阅读更将带来更加的精神食粮,使读者随时、随地、随身、随心获取专业优质的阅读内容。
A.势不可挡精细丰富多彩B.势如破竹精致琳琅满目C.势如破竹精细琳琅满目D.势不可挡精致丰富多彩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料想董华先生在写作《大地知道你的童年》这本书时一定是愉悦和享受的,正如① ,因为读着读着,我就会忘却钢筋水泥般的城市,逃离( )的人群,回到远方的故乡。
那个空旷的天空下,一片同样空旷的田野上,一个瘦弱的男孩,( )地走着,穿过几块摇曳的稻田,穿过水边茂密的林子,路过柳条垂落的池塘,踏上一座细窄摇晃的小木桥,爬上高高的河堤,坐在大河旁,看着立满鱼鹰的小船如何在声韵水影中缔造( )的捕鱼盛宴,看着热闹的水面重新归于平静。
白帆远去,夕阳如血,映照着散落的村庄,稀疏矮小的草房子,纵横交错的水流,阡陌相连的小道,袅娜缠绕的炊烟。
童年的生活虽然贫瘠,但是② 。
那时的孩子每日在大千世界中领略自然光影声色的变幻,日升日落,月圆月缺,四季流转。
所以,我时常感恩文学,正是因为文学,我才得以时时观照那个记忆中早已远去的故乡,那是我取之不尽的创作宝库,即使我不再写童年的乡村故事,那样的情怀却能奇迹般地使得故事具有再生长的可能,鲜活得几乎( )。
童年虽然是不可复制的,但是故乡所给予的情怀和精神却永无止境,早已成为我们创作时的血液和命脉,时时生长,历久弥新。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路翎小说
小说专题训练-----路翎小说一、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英雄的舞路翎在两条澄碧的、细瘦的、美丽的小河像亲爱的姊妹一般地汇合的地方,有一座小的村镇。
它总共不到两百户人家,然而,这个中国应有的东西,它都有了。
有穷人,当然也有富户;有据说是打过仗的将军,自然也有据说是和显贵的权威亲狎过的官员;有漂漂亮亮的小姐,自然也有读过什么艺术专科学校的少爷。
但不管这一切,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面,可爱的、和善的居民们,是生活在一种非常古旧的英雄的气氛中,而且厉害地激动着。
这种气氛,是从镇上的一座茶馆里散发出来的。
茶馆里,靠着正面的墙壁,十几年来,用一张方桌和一张小的条桌搭成了一个高台,每到黄昏,不论是冬日的严寒或是夏天的酷热,都坐满了年轻的、年老的男子们。
而天气黑下来的时候,一支蜡烛亮了,有名的说书人张小赖,爬上了高台。
张小赖在茶馆里生动地叫喊着古代的英雄们的事迹,从年轻直到年老,从他自己都忘却了的年代直到这个奇怪的、不可解的今天。
他衰老、病弱,仅剩下一副干瘪而可怕的躯体了。
十几年来他抽着鸦片,镇上的那些权威们,也觉得他有抽鸦片的特权。
在他年轻的时候,他曾经拼命地练过一下刀、枪、剑、戟之类,就是所谓十八般武艺的,而且收了不少的门徒。
即使他现在已经衰老了,却仍然抱着雄心。
他是非常地爱着他的家乡,他是被所有的人所赏识,他觉得他是被他们所喜爱。
街边上,因为要实行“新生活”,种了一棵可怜的小树,他要热烈地批评一下;挖开了一块石板,他也要热烈地批评一下。
那结果,是那棵可怜的小树,和那一块遭了厄运的石板的周围,都布满了他的黄绿色的浓痰。
深夜的时候他从茶馆里回到他的破烂的孤居来了,捧着一把茶壶,噼噼啪啪地拖着鞋子——睡下了。
不久,凄凄凉凉地,太阳升起来了,通过窗户照着他的凌乱的、污黑的板床。
他要一直睡到下午,然后就换了一个姿势躺着,点起烟灯来。
他热衷于他的这样的生活。
可是,突然有一天,在斜对面的茶馆里,一个女子拉着胡琴,一个男子用女人的声音尖厉地怪唱起来了。
【2018-2019】平原阅读答案参考-精选word文档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平原阅读答案参考1洪亮、悠扬、温暖的钟声的音韵徐徐飘落之后,玫瑰紫的曙色缤纷了天幕,太阳从幽深的草丛里滚出来,挥舞着万道金光。
顷刻,依附于树身的暗夜的岩壁轰然倒塌,道路的峡谷被悄悄的填平。
大地像一卷宽幅的毯子缓缓地铺展,一眼望不到边......这便有了平原。
就在这同时,树木、庄家、花草叶子上的露珠亮了,晶晶莹莹,像满天繁星洒下来似的。
高粱穗儿、玉米缨儿都红了,那一只只火把举得高高,那一束束彩线飘飘扬扬。
新翻的年出土闪着青铜的光泽,沉睡的种子在甜梦中伸了伸懒腰。
野兔爬出窟穴打着哈欠,喷吐心底积压了一夜的郁闷;老牛搭好套绳,急急匆匆,笨重的蹄子叩响前方的土路在平原上,谁听不见这黎明之钟?2平原是生命的本土,如温厚、慈爱的母亲,把万物当做儿女倍加呵护。
春风抚摸过平原,夏雨滋润了平原,这时候平原变成一张巨大的温床。
泥土松软、潮湿,散发着淡淡的芳香;河渠密织如网,潺潺流水乳汁一般甘美。
谁能经受住这诱惑?于是哪里有土壤,哪里就有生机,就有绿色。
常常是一夜之间,漫坡遍野绿透;几天功夫,这绿就层层叠叠搁不下了。
【甲】你不让我,我就不让你,新绿艳过老绿,后浪推着前浪。
抽叶,抽叶,抽叶;拔节,拔节,拔节,导出响彻着这激昂的旋律。
丛丛草绿、簇簇豆绿、束束葱绿、蓬蓬油绿、团团黛绿、片片墨绿千百种生灵就这样呼啦啦拥挤在一起,呼喊在一起,葳蕤、苍郁在一起。
平原,因庞杂而雄浑。
越往平原深处,你越骇异:八百里大平原竟是波澜不惊,呈现一派古朴、和谐、安详之美。
就连它的声音也那么平和、柔细。
谛听平原,叫你不酒而微醉。
那长的、短的、宽的、窄的、圆的、菱形的叶子们,一样恬静的面容,一样闲适的心情,或轻诵低吟,或窃窃私语,或默默含笑一切都是那么随性而安然。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有谁知道,平原并非一块福地,苦难就像它上面的泥坑、土堆一样多。
(全国卷)(抗美援朝)路翎《洼地上的“战役”(节选)》阅读答案
(全国卷)(抗美援朝)路翎《洼地上的“战役”(节选)》阅读答案洼地上的“战役”路翎侦察排的练兵工作紧张而平静地进行,王应洪在任何工作上都非常积极。
他渴望执行任务的日子早一天到来,他渴望跟着班长王顺去建立功绩……而这一天也终于到来了。
这天上午,在山坡上的松树林子里,农村剧团的姑娘们给战士们做了一次演出。
天气很晴朗,侦察排上阵地了。
战士们走下了山坡,一边走一边回头招手,喊叫,大家都舍不得这些已经变得如此亲爱的人们。
晚上就要出发,王应洪非常兴奋,换上了那套留了好些天的干净衣服。
换衣服的时候他发现了一条绣花手帕,用中国字在两朵红花上面绣了他的名字,又在花的下面绣了几个朝鲜字,他想那一定是她的名字。
第一个念头是想汇报给班长,但在从坑道里往外去的时候,他犹豫起来了。
他想,马上要出动了……完成任务回来再说吧。
于是他把手帕仔细地折起来,放在胸前的口袋里。
黄昏的时候,王顺就带着他的班出发到敌后去了。
任务是捉俘虏。
他们是在一片长满野花杂草的开阔地中间一点一点地匍匐前进的。
天气阴沉,吹着小风,除了树叶声,和附近什么地方有溪水的流响声以外,没有别的声音。
开阔地上长着一些春天的金达莱花。
他们停下来了。
一点声音也没有,他禁不住觉得可怕的孤独。
这样寂静,这样绝对的静止,他从来也不曾经历过。
他努力去想到连队、团参谋长、亲人们……后来他又想着母亲,想着他满十岁时候,母亲才替他做了一件新棉袄,替他试这新棉袄的时候,母亲不住地把他转过来又转过去,拍着他的胸又拍着他的背。
他又想起了金圣姬,看见了她跳舞时的坚决的、勇敢的表情……想象着这一切,一瞬间就排除了对周围的寂静的苦痛的感觉,一瞬间觉得,这并不是在敌人的旁边,而是在亲人们中间。
但这些闪电一样的想象马上就被从心底里冲出来的对于目前处境的警惕打断了,于是重新又感觉到那孤单、寂静。
多么漫长的时间呀。
但这时更紧张的情况到来了——传来了一大群皮靴踏在沙土路上、踩过草叶的声音。
敌人,美国兵正在这条路上往这边走来。
王安忆《平原上》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安忆《平原上》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三)文学类文本闽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平原上王安忆一九七七年的大学招生开始了。
地区教育局在下面设了好几个考场,老魏是负责城郊大李公社中学的考场的。
这一带,老魏挺熟的,淮海战役时,他带的一个连就在这儿和敌人交过手。
临死挣扎的敌人,是百倍的疯狂。
那次战斗,虽已过去将近三十年了,但老魏时其中每个细节都还记得。
解放后,他偏偏又转业到这个地区文教局,每次来列这里,他就要重温一次那次的战斗,一想到那次战斗,老魏眼前就会出现一个极年轻的战士,戴着顶软不拉塌的军帽,扑眨着眼睛望着他,好像在问:“我们的阵地呢?”阵地,老魏留心过,找过,他记得阵地前有一条小沟,面对着敌人的工事。
而具体的位置却想不起来了,也可能是这地方变得太快,变得太多了,你看,今儿这里立起个烟囱,是什么公社农机厂,明儿那边又破土动工,说要挖养鱼塘。
反正,老魏找不到当年那块打得翻过个的阵地了。
初试这天,天不亮,人就从四西八方涌向大李中学考场,有插队知识青年,有回乡的学生,有走来的,有骑自行车来的。
教室里开始发试卷了,老魏却发现门口一块石头上坐着个姑娘,浅蓝色的褂子上,系着块鲜亮惹眼的红围巾,她双手托着腮,在想什么。
“咋不进考场?”老魏朝她走过去问道。
“我不考,他考,我等他。
”姑娘没抬头。
“他是谁?”姑娘抬起眼睛,不满地瞅了老魏一眼,好像说,操那么多心干啥?随即又掉过脸,专心致志地等起来。
“嘀嘀!”一阵汽车喇叭声,公社粮站里驰出一辆接一辆的大卡车,车上载满了鼓鼓的粮袋,往市区方向开去。
姑娘直起身子,轻轻地数着:“一、二……十一、十二……”“是大李公社上缴国家的粮吗?”老魏惊讶地说。
“这有啥。
”姑娘说了一句,又恢复了刚才的姿势,手托着腮出神。
可老魏很高兴,一个公社,一个秋季能交给国家那么多粮食,怎么不高兴!要知道,为了这,当年和蒋介石争得可是你死我活哪!老魏又想起了他的小鬼。
2020届高考语文总温习课标版练习专题十二散文阅读124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大地毕飞宇①在村落的周围,是大地。
从某种程度上说,村落只是海上的一座孤岛。
我把大地比喻成海的平面是有依据的,在我的老家,唯一的地貌确实是平原,那种广漠的、无垠的、平整的平原。
这是横平竖直的平原,每一块土地都一样高,没有洼陷,没有隆起的地址,没有石头。
你的视线永久也没有阻隔,若是你看不到更远的地址了,那只能说,你的肉眼能看到的距离到了极限。
这句话也能够如此说,你的每一次放眼都能够抵达极限。
极限在哪里?在天上。
天高,地迥;天圆,地址。
②我想我很小就了解了什么是大。
大是迷人的,却折磨人。
那个大不是沙漠的大,也不是瀚海的大,沙漠和瀚海的大只只是是你需要跨过的距离。
平原的大却不一样了,它是你劳作的对象。
每一尺、每一寸都要通过你的手。
“在苍茫的大地上” ——每一棵麦苗都是手播的——每一棵麦苗都是手割的——每一棵水稻都是手插的——每一棵水稻都是手割的。
这是何等的艰辛,何等的艰辛。
有些情形你能够干一生,但不能想,一想就会胆怯,乃至毛骨悚然。
③有一年的大年初一,下午,家里就剩下了我和我的父亲。
咱们在喝茶,抽烟,闲聊,其乐融融。
我的父亲突然问我,若是把“此刻的你”送回到“那个时期”,让你在村子里做农人,你会如何办?我想了很长时刻,最后说:“我想我会死在我的壮年。
”父亲再也不说话,整整一个下午,他再也不说话。
我说的是我的真实感受,可是,我莽撞了,我忘记了说话的对象是父亲,我常常犯如此的错。
父亲是“那个时期”活下来的人,我的回答无疑戳到了他的疼处。
我仍是要说,父亲“活下来”了,这是一个何等了不起的壮举。
他老人家常常做噩梦,他在梦里高声地呼唤。
我能做的情形确实是把他老人家唤醒,赶紧地。
我相信,每一次醒来他都如释重负。
他老人家必然很享受大梦初醒时的轻松和快慰。
④庄稼人在艰辛地劳作,他们的劳作不断地改变大地上的色彩。
最为壮观的一种颜色是鹅黄——那是新秧苗的颜色。
我什么缘故要说新秧苗的鹅黄是“最壮观”的呢?这是由秧苗的“性质”决定的。
【小说精读】2023年高三小说阅读路翎《初雪》精批精读及阅读试题详细解析
【小说精读】2023年高三小说阅读路翎《初雪》精批精读及阅读试题详细解析小说简介1952年年底,路翎来到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实地体验、亲身感受战场上的战斗和生活,回国后创作了一组志愿军题材的小说。
不同寻常的是,路翎没有把重心放在激烈的战争大场面上,而是尽量淡化“火药味”,突出人性、人情的力量,在叙事策略上,拓展了战争题材小说表现人性的范围。
《初雪》便是发生在如火如荼战争中的“插曲”,展现了浓厚的人性美,也稀释了战争的残酷和冰冷。
小说精读>>> 和括号黑色加粗字体为精读批注内容覆巢初雪作者:路翎在十一月末的严寒的黄昏里,司机刘强和他的助手王德贵奉命从前线附近的地区往后面运送一批朝鲜老百姓。
一车全是年老的和年轻的妇女,带着一群孩子和一个八九个月的婴儿。
前沿的炮声在山谷里震荡着一阵阵的巨大的回响。
几百公里的路程,而且夜里面天气要更冷的。
于是刘强把孩子抱过来交给了驾驶室里十八岁的王德贵。
>>>开篇点出自然环境和故事发生的背景,人物出场,拉开小说序幕。
车上了大公路不久,敌机临空了,照明弹从前面一直挂过来了。
这台车在照明弹的亮闪闪的照耀下箭一般地飞奔出去了。
带着红色曳光弹的子弹不断落在他们周边,车下面的土地不时地在爆炸里震动着。
刘强坚毅地瞧着前面,脸色略微有点灰白。
他非常出色地驰过环山的公路,越过很多车辆。
王德贵感动地看着他,注意到这个老司机的大衣脱落到后面去了,伸出手来替他拉上,于是发觉他的左肩的衣服已经叫鲜血浸湿了。
刘强坚韧地从一条险陡的小路绕过了公路上堵塞着的一群车辆,来到了拥挤的桥头。
>>>营造紧张的战争氛围,通过正面刻画、侧面烘托展示英雄形象,为下文即将展开的众人与工兵连长的交集做铺垫,是小说的开端。
敌机正在云层里盘旋,找寻着目标。
江的两岸,保护桥梁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在射击着,传来急促的剧烈的声音,灰暗的云层下面布满了一阵阵的红色的火星。
车子一辆接着一辆,慢慢地驶上了刚修好的桥。
路翎《洼地上的“战役”(节选)》阅读答案
路翎《洼地上的“战役”(节选)》阅读答案文本一:洼地上的“战役”(节选)路翎王顺的这个班,住在一个姓金的老大娘家里。
这老大娘家里只有一个十九岁的、叫做金圣姬的姑娘。
侦察员们来了以后,她是这山沟里最活跃的一个姑娘。
但是忽然地,这姑娘的神气里有了一点特别的东西,变得少说话了。
班长王顺是很敏感的,他不久便觉察出来,她的这种变化是因为王应洪。
侦察员们初来的时候,她最爱和王应洪说笑,但后来她忽然地就不再和王应洪这样大笑了,见到王应洪的时候就显得激动,在他走过的时候总是痴痴地看着他。
这种情况,渐渐地使得班长王顺很担忧,当天晚上就找了王应洪到门前的土坡上去谈话了。
王顺先是表扬了王应洪,然后就说到了一个革命军人的职责,说到纪律的重要。
可是,王应洪仍然一点也不明白,王顺只好点破了。
他说:“你觉得咱们房东那姑娘怎样?”对这个问题,王应洪愣了一下。
“她挺好呀………”说到这里,他一下子明白过来了。
一定是班长不信任他。
这倔强的青年是不能忍受这种怀疑的,他痛心而愤慨了,叫着:“班长,你就这样看我么?”班长王顺也是直性子,既然把问题点破了,他就决心搞到底,一定要弄出个结果来,看这年轻人到底有没有什么。
他于是不理会他的激动,冷淡地问:“你真的是没有什么?”“你不相信你调查去好了,这么不相信同志呀。
”这种说话的腔调,叫班长王顺愤怒了。
这是孩子气的、老百姓的腔调。
这在老军人看来是断然不能许可的,于是他冷冰冰地说:“有纪律没有?你这口气是跟谁谈话啦?”王应洪一下子沉默了。
过了一下,他以含着泪、发抖的声音说:“班长,刚才我是不对……我汇报给你啦,我真的是对她一点心思也没有。
”上阵地的第三天,听说战斗任务已经交给他们班,晚上就要出发,王应洪非常兴奋,就换上了那一套留了好些天的干净衣服。
换衣服的时候他发现了一条绣花的手帕,用中国字在两朵红花的上面绣了他的名字——很可能这姑娘是从他的背包或笔记本上模仿去的,又在花朵的下面绣了几个朝鲜字,他想那一定是她的名字。
平原上阅读答案 平原上原文赏析 - 记叙文阅读及答案
平原上阅读答案平原上原文赏析- 记叙文阅读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平原上王安忆一九七七年的大学招生开始了。
地区教育局在下面设了好几个考场,老魏是负责城郊大李公社中学的考场的。
这一带,老魏挺熟的,淮海战役时,他带的一个连就在这儿和敌人交过手。
临死挣扎的敌人,是百倍的疯狂。
那次战斗,虽已过去将近三十年了,但老魏时其中每个细节都还记得。
解放后,他偏偏又转业到这个地区文教局,每次来列这里,他就要重温一次那次的战斗,一想到那次战斗,老魏眼前就会出现一个极年轻的战士,戴着顶软不拉塌的军帽,扑眨着眼睛望着他,好像在问:“我们的阵地呢?”阵地,老魏留心过,找过,他记得阵地前有一条小沟,面对着敌人的工事。
而具体的位置却想不起来了,也可能是这地方变得太快,变得太多了,你看,今儿这里立起个烟囱,是什么公社农机厂,明儿那边又破土动工,说要挖养鱼塘。
反正,老魏找不到当年那块打得翻过个的阵地了。
初试这天,天不亮,人就从四西八方涌向大李中学考场,有插队知识青年,有回乡的学生,有走来的,有骑自行车来的。
教室里开始发试卷了,老魏却发现门口一块石头上坐着个姑娘,浅蓝色的褂子上,系着块鲜亮惹眼的红围巾,她双手托着腮,在想什么。
“咋不进考场?”老魏朝她走过去问道。
“我不考,他考,我等他。
”姑娘没抬头。
“他是谁?”姑娘抬起眼睛,不满地瞅了老魏一眼,好像说,操那么多心干啥?随即又掉过脸,专心致志地等起来。
“嘀嘀!”一阵汽车喇叭声,公社粮站里驰出一辆接一辆的大卡车,车上载满了鼓鼓的粮袋,往市区方向开去。
姑娘直起身子,轻轻地数着:“一、二......十一、十二......”“是大李公社上缴国家的粮吗?”老魏惊讶地说。
“这有啥。
”姑娘说了一句,又恢复了刚才的姿势,手托着腮出神。
可老魏很高兴,一个公社,一个秋季能交给国家那么多粮食,怎么不高兴!要知道,为了这,当年和蒋介石争得可是你死我活哪!老魏又想起了他的小鬼。
帽子扣到眉毛上,腮帮子在枪托上都挤歪了,眯着眼稳稳地点射。
路翎《平原》阅读练习及答案
路翎《平原》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
平原路翎胡顺昌跟在他的女人后面吵叫着。
阳光强烈得刺眼,无边无际的平原上是笼罩着火焰一般的暑热。
一条小河在平原的中间弯曲地流着,通过那些被树荫遮着的寂静的人家而流到金黄色的田野中去。
一些精致的石桥跨在这条清澈的河上。
一个精力饱满的年轻汉子,戴着一顶大草帽,骑在一只瘦小的驴子上,从胡顺昌夫妇的后面跑了过来。
他热情洋溢地和胡顺昌夫妇打招呼,要到城里去接他当官的姐夫,也没留意两人的表情。
胡顺昌的一件白布的衣服完全被汗水浸湿了,他拿它披在肩上,不时地用它揩着脸上的和胸前的汗水。
他跟在他女人的后面走着,吵嚷着。
他的女人短小、瘦弱,然而很美丽。
她的手里提着一个很小的蓝布包袱,急急地走着,脸色惨白。
“我这个人就是不会说好话!”胡顺昌又开始说了,“你自己凭良心想想看好了!没有关系!不管怎样都没有关系!回去吧,桂英!”他擦着胸前的汗水哀求道。
他的女人不理睬他,仍旧急急地往前走着。
于是他恼怒地看了她一眼,站下来了。
他无论怎样警告自己不要发怒都不行。
她在烈日下痛苦地、艰难地走着,不时地闭起眼睛来揉着胸口,显得快要支持不住了。
“好吧!”胡顺昌大声叫着,重新又追了上来,“要是你真的要回你的娘家,老子就从今日起跟你一刀两断!不过你要晓得你娘家也并不是了不起的呀,哼!他们自己还不是没得吃的!”太阳毒辣无情地照射着他们。
“我求你听我说啊!”他拿一只手扶在她的肩上,但是被她推开了,“你想想,我不过跟你说:我不在家,你就回保长他们叫他们等一下来好了!就是征粮收来么也要等男人回来做主,你把外面桶里的两斗拿给他们还不算,连床底下的四斗也让他们给搜走了!你想想,这四斗米我们要度多久的命啊!一直要到收了稻子!就是照你说的保长是带了兵来的,你一个女人家未必还怕他们,他们真的还把你吃掉不成?再不然的话,给了他们,你也该向他们取得字据呀!不然的话,他们明天又来要了,你怎样办?”说到这里,他又不'能抑制自己的愤怒了,他又拿起衣服来狠狠地揩着汗,偷偷地看了一眼,希望能够看到她的难受的、悔过的表情。
写平原压抑的语文阅读
写平原压抑的语文阅读《平原》的开头就是一大段精彩的环境描写,收麦、打麦,农民在土地上挣扎存活,铺天盖地的麦香扑面而来。
这是他的故乡,苏北的土地。
今天上课老师说平原会限制人的想象力,我沉默着思考,不知道对不对。
主人公是一个叫端方的男子,背景是70年代。
语言有些放纵,让我想到莫言,没有《玉米》《青衣》里的精致和摄人心魄。
对话描写多,内心描写也多。
端方这个充满力量的小伙子在村里无所事事,盼望着当兵到最后还是落空。
他在村里打架斗殴、谈恋爱、养猪。
三丫这样一个地主出身的小姑娘无名生起对他的感情,最终在疯狂中失去了生命。
荒诞的是她死了端方却记不起她的样子,若是只有肉体的冲动,那该是多么让人失望。
精神是毫不交流的。
顾老师满脑袋马列跑去喂鸭,喂鸭时兢兢业业,恪守马列。
可以说,像他这样终身学习,将马列思想视为重于生命,并努力的践行着的人,在那个时代里鹤立鸡群的活着。
吴蔓玲为党奉献了一生最终因苦恋端方而发疯,端方梦里高音喇叭挟持下的与吴蔓玲的婚礼——特殊年代下的离奇想象,现在的我们看来觉得又好笑又无奈。
而高音喇叭这一特殊年代的特殊产物,让我想到了《坚硬如水》里高爱军和红梅需要喇叭助兴性爱,那是精神上莫大的刺激,有着神奇的力量。
官方的力量,政治的力量。
《平原》里,端方在高音喇叭的噩梦里"嫁给"吴蔓玲,自己被绑架,婚礼在群众大会上被宣布,一切都是盖棺定论,毫无讨论余地。
这里传递出的政治话语的力量,具有穿透一切的控制力。
吴蔓玲与狗的变态感情,混世魔王的不择手段,老骆驼与猪的交合,洪大炮的胜利演习,少男少女身上的的英雄主义色彩,每个人都是疯狂的,在这片土地上挣扎着,凄惨又激烈的活着。
《平原》不算太让我满意,因为总觉得有些漂浮,人物不够鲜明和生动,过于日常的叙事消解了作品的一部分意义。
这可能也是特殊历史描写的必然性,《坚硬如水》里最让我忍受不了的就是政治语言毫无节制的宣泄,这些话有着让人失控的力量。
小说最好像诗一样,《尘埃落定》就很好。
三年级下册 平原语文同步答案
三年级下册平原语文同步答案1、成语完形:语()词穷[单选题] *言空尽竭(正确答案)2、1叶子底下是()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朱自清《荷塘月色》)括号内应填“脉脉”。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1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徘徊(huái)嗔怪(chēn)炽热(chì)拈轻怕重(niān)B.吞噬(shì)屏息(píng)狩猎(shòu)振聋发聩(kuì)(正确答案)C.恪守(kè)栈桥(zhàn)诓骗(kuāng)戛然而止(jiá)D.稽首(qǐ)荣膺(yīng)龟裂(jūn)吹毛求疵(cī)4、袅娜中的娜读作()[单选题] *nānǎnuò5、1同事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有何见教,请说吧!”你的表达得体。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6、58. 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桃花源记》中的“记”,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往往通过叙事、状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诫子书》《陋室铭》《爱莲说》中的“书”“铭”“说”都属于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
B.《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自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的著作《新疆域》,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灭绝,可以相互参照阅读。
C.《诗经》是我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汇总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305篇诗歌。
(正确答案)D.演讲的类型很多,但大都要有鲜明的观点、明确的态度、清晰的思路、充实的内容。
7、1“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下一句是“唯见江心秋月白”。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1林黛玉是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
[判断题] *错9、补全句子:意兴()然[单选题] *卬昂盎(正确答案)醠10、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郯子tán 六艺经传zuàn 贻yíB、句读dòu 苌弘cháng 老聃ránC、阿谀yú授之书sòu 李蟠fánD、或不焉fǒu 谄媚chǎn 嗟乎jiē(正确答案)11、1“寒舍”一般用于对自己住处的谦称。
人教版2019年高中语文必修课后习题583
人教版2019年高中语文必修课后习题1、对“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祐!改日来烧纸钱。
’”一句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为后面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
B.表明了林冲已感到走投无路,只好求助于神明。
C.反映了林冲随遇而安的思想。
D.“行不上半里多路”是当时(宋元时期)的口语,和现代汉语的规范有区别。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中句子的作用。
分析句子的作用时,要遵照“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然后重点阅读该句所在的段落,然后分析该句在内容和结构方面的作用。
“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祐!改日来烧纸钱。
’”一句是说林冲路上偶然遇到古庙,于是项礼,并非“已感到走投无路,只好求助于神明”,故选B项。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京刷大师梅兰芳先生不仅在舞台上风姿绰约,在日常生活中也气度不凡,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让人为之倾倒。
②我们在学习时,要不断积累,必须厝火积薪,厚积薄发,才会学有所成。
③我没有倚马可待、下笔千言的本领,所以文章写得很慢。
每写一文,总要反复修改,以挑剔的眼光面对自己的手稿。
④荆山之巅的大禹雕像头戴栉风沐雨的斗笠,手握开山挖河的神锸,脚踏兴风作浪的蛟龙,再现了他与洪水搏斗的雄姿。
⑤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叙述,表现了她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的诚信精神。
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张军还只是个学生,犯了点小错误是不足为训的,你也不要太过责备。
A.①③⑤B.③④⑥C.①②⑤D.②④⑥【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五年级语文平原练习三答案
五年级语文平原练习三答案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5分,共60分)1.下面词语的感情色彩相同的一项是() [单选题] *A.举世闻名——臭名远扬B.兴高采烈——兴致勃勃(正确答案)C.足智多谋——阴谋诡计D.呕心沥血——处心积虑2.《白鹭》开头写“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末尾写“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种写作方法是() [单选题] *A.点明中心B.首尾呼应(正确答案)C.总结上文D.承上启下3.下列对“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单选题] *A.句中“实在是”一词是对白鹭的由衷赞叹。
B.句中“韵在骨子里”一词强调了白鹭的含蓄之美。
C.句中“一首诗”、“散文诗”有重复之意。
(正确答案)D.句中“散文诗”强调了内涵丰富,表现力强。
4.以下哪个方面不能展现了“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单选题] *A.白鹭外形精巧、匀称、和谐如诗。
B.白鹭水田钓鱼画面美丽如诗。
C.白鹭枝头眺望悠然如诗。
D.白鹭黄昏叫声意境如诗。
(正确答案)5.下面句子从写法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单选题] *A.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B.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C.船平静地在水面移动。
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正确答案)D.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
6.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下列名言中与例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人生价值的大小是按人们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来衡量的。
(正确答案)B.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C.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D.生活是一种绵延不绝的渴望,渴望不断上升,变得更伟大而高贵。
平原初二语文期末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是()A. 漫步(màn bù)舒畅(shū chàng)沉浸(chén jìn)B. 气氛(qì fēn)奔跑(bēn pǎo)舒服(shū fú)C. 赞叹(zàn tàn)舒心(shū xīn)沉默(chén mò)D. 嘴唇(zuǐ chún)拥挤(yōng jǐ)沉着(chén zhù)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这篇文章详细地介绍了我国近年来在科技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
B. 我国科学家在纳米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C.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对祖国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D. 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他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答案:B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这朵花真美,就像一位穿着红裙子的姑娘。
B. 夜晚的星空,像一张黑布,点缀着无数明亮的星星。
C. 这座山峰高耸入云,仿佛插在了天空中。
D. 那个男孩的笑声,像一阵春风,吹散了冬日的寒冷。
答案:A二、填空题1. 《桃花源记》中,渔人发现桃花源是在______的时候。
答案:误入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______》。
答案:周易3. “______,春眠不觉晓。
”(出自《春晓》)答案:春眠不觉晓4. “______,两个黄鹂鸣翠柳。
”(出自《春晓》)答案:千里莺啼绿映红三、阅读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有时候的。
月光是温柔的,如梦如幻。
荷塘里,叶子在月光下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翎《平原》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
平原
路翎
胡顺昌跟在他的女人后面吵叫着。
阳光强烈得刺眼,无边无际的平原上是笼罩着火焰一般的暑热。
一条小河在平原的中间弯曲地流着,通过那些被树荫遮着的寂静的人家而流到金黄色的田野中去。
一些精致的石桥跨在这条清澈的河上。
一个精力饱满的年轻汉子,戴着一顶大草帽,骑在一只瘦小的驴子上,从胡顺昌夫妇的后面跑了过来。
他热情洋溢地和胡顺昌夫妇打招呼,要到城里去接他当官的姐夫,也没留意两人的表情。
胡顺昌的一件白布的衣服完全被汗水浸湿了,他拿它披在肩上,不时地用它揩着脸上的和胸前的汗水。
他跟在他女人的后面走着,吵嚷着。
他的女人短小、瘦弱,然而很美丽。
她的手里提着一个很小的蓝布包袱,急急地走着,脸色惨白。
“我这个人就是不会说好话!”胡顺昌又开始说了,“你自己凭良心想想看好了!没有关系!不管怎样都没有关系!回去吧,桂英!”他擦着胸前的汗水哀求道。
他的女人不理睬他,仍旧急急地往前走着。
于是他恼怒地看了她一眼,站下来了。
他无论怎样警告自己不要发怒都不行。
她在烈日下痛苦地、艰难地走着,不时地闭起眼睛来揉着胸口,显得快要支持不住了。
“好吧!”胡顺昌大声叫着,重新又追了上来,“要是你真的要回你的娘家,老子就从今日起跟你一刀两断!不过你要晓得你娘家也并不是了不起的呀,哼!他们自己还不是没得吃的!”太阳毒辣无情地照射着他们。
“我求你听我说啊!”他拿一只手扶在她的肩上,但是被她推开了,“你想想,我不过跟你说:我不在家,你就回保长他们叫他们等一下来好了!就是征粮收来么也要等男人回来做主,你把外面桶里的两斗拿给他们还不算,连床底下的四斗也让他们给搜走了!你想想,这四斗米我们要度多久的命啊!一直要到收了稻子!就是照你说的保长是带了兵来的,你一个女人家未必还怕他们,他们真的还把你吃掉不成?再不然的话,给了他们,你也该向他们取得字据呀!不然的话,他们明天又来要了,你怎样办?”
说到这里,他又不'能抑制自己的愤怒了,他又拿起衣服来狠狠地揩着汗,偷偷地看了一眼,希望能够看到她的难受的、悔过的表情。
然而她整个的苍白的脸冰冷有如铁石。
于是他茫然地抬起头来,看向稻田的远处。
“唉,真可怜啊,我们这些庄稼人!为了几斗米!”他想。
但是想到这几斗米,他又动气了,重新憎恶地看着她。
“你走吧!你走好了,没有关系!你自己想想,这几年,有吃的总给你先吃,有穿的总给你先穿!你走好了!”他对着她悲痛地叫,希望能够感动她。
但回答他的却是暑热下的眩晕的寂静。
他的女人提着布包走过那个高而窄的石桥,走到石桥的那一边。
“唉,我这个可怜人,我怎么好哟!”胡顺昌蹲了下来,昏沉地抱着头。
然而他还是忍不住望向桥那边,走着路的她忽地倒了下去!他飞奔过去。
她微弱地喘息着,闭着眼睛躺在草地上。
他的心现在已经完全冷静了……
“桂英!”他小声喊,伏在烈日下面的草地上,“你要回娘家,你去好了,都是我不对,你去住些时好了。
”
她无力地摇摇头,又闭上了眼睛,眼泪从她的睫毛里流了出来。
这时,那个精力饱满的郭老二骑着驴子又奔回来了,和去的时候一样兴高采烈,在驴子上大声地怪叫着。
看见了河岸上的胡顺昌夫妇,他就迅速地翻下驴子来,从夫妇的表情他即刻就有些明白了,严肃地看着他们。
“喂,胡顺昌,你说什么军粮不军粮的,车站上又到了兵哩!又是机关枪,又是大炮,几百箱子弹,恐怕总有一营人,我们这街上哪里够他们吃呀!……好,你们谈心。
”他又向着他们难受地看了一眼,“我先走一步了!”
“都是我不对!”胡顺昌趴在妻子身边说,“那几斗米有什么关系呢,拿给那批狼心狗肺的东西就算了,还有个把月就收稻子了,到那时就好了……”
他抓紧了她的手,猛然抬头,河的两岸金黄而无际的稻海在他的眼前闪耀。
一九四六年九月
(有删改)
12.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小说第二段中的景物描写,点明了时节、地点以及地域特色,为下文写人物在“平原”上的活动提供了背景。
B. 征粮的保长带兵搜走了胡顺昌夫妇藏在床底下的四斗米,这一情节与小说后文“车站上又到了兵哩”相照应。
C. 郭老二进城前对胡顺昌夫妇无动于衷,回来后对胡顺昌夫妇表示同情与无奈,前后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D. 桂英从对丈夫的不理睬到后来的摇摇头、流泪,表现了她最终原谅了丈夫,这一过程也流露出她对命运的妥协。
13. 小说是如何塑造胡顺昌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小说叙写了胡顺昌夫妇的故事,请探究作者在其中寄寓的情感态度。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 (3分)C
13. (6分)① 语言描写:胡顺昌对妻子又劝又怪,表现他既疼爱妻子,又性情暴躁。
② 环境映衬:“阳光强烈得刺眼”映衬了胡顺昌的焦灼不安。
③ 细节刻画:胡顺昌自艾自怜的心理,“昏沉地抱着头”等细节凸显了他的无奈与辛酸。
④ 侧面表现:郭老二说还要征粮,侧面表现了人物处境的艰难。
(每点2分,答对三点得6分,意思对即可;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亦可。
)
14. (6分)① 对战争造成社会动乱的批判;② 对因遭受战乱而生活艰难的百姓的同情;③ 寄寓了作者对百姓过上美好生活的期望;④ 表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问题的关注。
(每点2分,答对三点得6分;意思对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