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1-2易错题、易漏题

合集下载

洛阳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易错题集锦

洛阳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易错题集锦

洛阳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易错题集锦单选题1、对句子中划线词语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忍受,艰苦支持。

)B.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C.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形容水的明净。

)D.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意见不一致。

)答案:BACD:正确;B:有误,“委屈”是指不按照儿子意愿选择,使他受到委屈的意思。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常见词汇意思的理解,学生可以结合句子的语境来分析,同时也需识记词汇的意思。

2、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等得不耐烦的父亲对儿子说:“看你妈出门还得打扮半天,真是苦心孤诣,让她不花枝招展还真不容易!”B.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只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筏子,惟恐它被巨浪打翻。

C.五岁的小侄儿戴着大檐帽,别着玩具枪,煞有介事地在房间里巡视,那模样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D.为了筹建南极长城站,他呕心沥血;长城站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也流泪了。

答案:A选A。

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词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A项“苦心孤诣”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

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

与对应的语境不符。

B、C、D正确。

【点睛】做好本题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认真阅读,多积累课文中以及课外的词语和意思,学会恰当的使用。

3、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分歧(qí)祷(dǎo)告攲(yī)斜水波粼(lín)粼B.沉寂(jì)瘫(tān)痪憔悴(cuì)狂风骤(zhòu)雨C.树杈(chà)荫(yìn)蔽匿(nì)笑满(mǎn)不在乎D.菡萏(dàn)姊(zǐ)妹脸颊(xiá)形影(yǐng)不离答案:BA项,“攲”应读“qī”;C项,“荫”应读“yīn”;D项,“颊”应读“jiá”。

郑州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重点易错题

郑州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重点易错题

郑州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重点易错题单选题1、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A.《羚羊木雕》一文通过对人物的恰当描写,成功地塑造了各具特征的人物,比如,不怒自威的妈妈,急躁严厉的爸爸。

B.《论语》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C.课文《春》描写了春天草花风雨等美好景色,既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又表现了作者在迷惘徘徊之时看到了光明和希望时的喜悦之情。

D.《秋天的怀念》一文的题目满含深意,令人回味。

母亲带儿子秋天赏菊的愿望未能实现,母亲在秋天病逝,多年以后的一个秋天赏菊时怀念母亲。

答案:B这是一道考查文学常识的记忆。

这是一道简单的记忆题型。

B项《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故选B。

【点睛】识记文学常识。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我的母亲又敖过..了一个严冬。

B.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扑着..,有的浓,有的淡。

C.后来发生了分岐..: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D.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答案:DA.敖——熬;B.扑——铺;C.岐——歧;D.正确。

故答案为:D【点睛】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怅惘”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回归到日常阅读、学习,还是应该注意汉字的正确书写,理解汉字构造和字义,拿不准的要查看字典。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B.“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C.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D.“没有……”我慢慢从口袋里掏出小刀,“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我几乎听不见自己的声音。

七年级上册语文错题及其分析

七年级上册语文错题及其分析

七年级上册语文错题及其分析七年级上册语文有哪些题会常犯的错误呢?最好我们能分析一下。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七年级上册语文的错题及其分析,供大家参考。

七年级上册语文错题及其分析一、读音1. 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惟妙惟肖(xiào)坦荡如砥(dǐ)辗转反侧(zhǎn)称心如意(chèn) B妄自菲薄(bó)潜移默化(qián)辙乱旗靡(mǐ)挑拨离间(jiàn)C装模作样(mó)峰回路转(zhuǎn)沁人心脾(qìn)赫赫有名(hè)D曲径通幽(qū)上窜下跳(cuàn)随声附和(hè)万籁俱寂(lài)错选答案:D错选原因:“装模作样”的“模”的读音是“mú”,“上窜下跳”的“窜”的读音“cuàn”。

正确答案:C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差使(chāi)颠簸(bǒ)懦弱(nuò) 随声附和(hè)B蹒跚(pán) 不屑(xiè) 热忱(chén)惟妙惟肖(xiào)C脉络(mài) 狭隘(ài) 混浊(hún)相形见绌(chù)D粘贴(zhān) 执拗(niù) 恣肆(zì) 锐不可当(dāng)错选答案:A错选原因:“颠簸”的“簸”的读“bǒ”不是“bō”。

“混浊”的“混”字读“hùn”。

正确答案:C小结:容易读错的字音多为(1)多音字,如:“处决、订正、间隙、强迫、中看、潜移默化、字帖、挑拨离间、随声附和”等;(2)易读错的字,如“卑劣、订正、逮捕、一幅、根茎、剔除、弦乐、锐不可当、膝盖、脑髓、喷香、脊梁”等;(3)生僻的字,如“蓦地、永垂不朽、觥筹交错、瓦楞、颠簸”等。

措施:学生对结构复杂字的字音、字型掌握不牢,需多加练习。

河南省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易错知识点总结

河南省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易错知识点总结

河南省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易错知识点总结单选题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技术力量特别缺乏下,这个工程也没有停下来。

B.我们就互相关心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C.纵然功课很忙,我们也要坚持体育锻炼。

D.他从没缺过课,今天下午,大约肯定是生病了。

答案:A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有一定条理。

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 A成分残缺;B前后矛盾;C用词不当;D词序颠倒;E搭配不当;F语义重复;G不合逻辑;H句式杂糅;I表意不明等。

A正确 B词序颠倒,“交换了”和“广泛的”对调。

C 关联词语用错,把“纵然“改为“即使” D前后矛盾,去掉“大约”。

故答案为:A【点睛】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注意句子的病因。

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2、下列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是()A.喷涌珠丝马迹缠绕红熟B.谰语班谰亘古申吟C.丰绕飘扬过海泛烂桨液D.镐头土穰蚱蜢原野答案:C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

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

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A 珠丝马迹——蛛丝马迹、红熟——红薯 B班谰——斑斓、申吟——呻吟 C丰绕——丰饶、飘扬过海——漂洋过海、泛烂——泛滥、桨液——浆液 D土穰——土壤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

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3、下列各项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黄河颂》在体裁上是一首颂诗,着眼于“歌颂”。

B.“望黄河滚滚”的“望”字,一直统领到“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象。

C.该诗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黄河滚滚”“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等语句,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宏大的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

D.这首歌词写得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以短句为主,兼有长句。

七年级语文1-2易错题、易漏题

七年级语文1-2易错题、易漏题

七年级语文易错题、易漏题第一、二单元第一单元第一课.《在山的那一边》1.注音:痴(chī)想隐秘(mì)凝(níng )成铁青喧(xuān)腾诱(yòu )惑一瞬(shùn )间2.解释:隐秘:隐蔽,不外露一瞬间:一眨眼第二课.《走一步,再走一步》1.注音:训诫(jiè)耸(sǒng)立迂(yūn)回啜(chuò)泣瘦骨嶙峋(lín)(xún)心惊肉跳头晕(yūn)目眩(xuàn) 小心翼翼(yì)2.解释:训诫:告诫,教导嶙峋:形容人瘦削头晕目眩:头晕眼睛昏花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纳罕:惊奇,诧异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翼翼,谨慎、严肃。

第三课.《短文两篇》1.注音:收敛(liǎn)宽恕(shǜ)卑(bēi)微零落(luò)一丝不苟(gǒu)聒聒(guō)2.解释:收敛:收拢、合拢聒聒:持续嘈杂,使人厌烦宽恕:宽容,饶恕。

恕,饶恕。

卑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苟,敷衍了事,马马虎虎。

第四课.《紫藤萝瀑布》1.注音:嚷(rāng)穗(suì)舱(cāng)绽(zhàn )凑( còu )酿(niàng )迸溅(bèng)挑(tiǎo)逗繁(fán)密伫(zhǜ)立凝(níng)望笼(lǒng)罩伶仃(dīng)稀零 (líng)忍俊不禁( jīn)仙露琼(qióng)浆盘虬( qúu )卧龙2.解释: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第五课《童趣》1.注音项为之强(jiāng)鹤唳(lì)云端怡(yí)然称快第一单元词语集锦:痴想,隐秘,凝成,铁青,喧腾,诱惑,一瞬间训诫,耸立,迂回,凝视,啜涕,瘦骨嶙峋,心惊肉跳,头晕目眩,小心翼翼收敛,宽恕,卑微,零落,聒聒,断续,一丝不苟终极,迸溅,繁密,伫立,凝望,伶仃,稀零,忍俊不禁,仙露琼浆,蜂围碟阵,盘虬卧龙明察秋毫,怡然称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雷第二单元第六课《理想》⒈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倔强..()()洗濯.()玷.污()诅.咒()碌碌.终生()缀.()连扒.()窃2. 解释下面的词语,并指出加点字的含义。

七年级语文易错题

七年级语文易错题

七年级语文第三、四单元易错题一、易错字。

suō()衣抖sǒu ()qiáocuì()liáo()阔清liâ()梦mâi ()sǒngzhì()hái()骨cōng lïng ()喧xiāo () yīn yǎ()静mì() cuàn()夺 pìn ì()piāo miǎo ()二、易错音。

应和.()黄晕.()贮.蓄()枯涸.()萧瑟.()狩.猎()窸窣..()档.案()卓.越()市肆.()潜.行()劫掠.()更胜一筹.()匀称.()悄.然()三、易错诗句。

1、水何澹澹,2、,江春入旧年。

3、,浅草才能没马蹄。

4、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次北固山下》5、表达游子之悲的诗句《天净沙.秋思》6、把对友人的思念托付明月的诗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7、讽刺上层人物不顾国家艰难,只顾吃喝玩乐的语句《泊秦淮》参考答案一、蓑、擞、憔悴、寥、洌、寐、竦峙、骸、葱茏、嚣、喑哑、谧、篡、睥睨、缥缈二、Hâ、yùn、zhù、hã、sâ、shîu、xīsū、dàng、zhuï、sì、qián、lüâ、chïu、chân、qiǎo三、1、山岛竦峙2、海日生残夜3、乱花渐欲迷人眼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7、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期终复习初一年级下学期易错题精选一、选择题:1、已知点P(3,)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的值为(D )A.4 B.3 C.-2 D.4或-22、下列说法中:①点一定在第四象限;②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一象限;③横坐标为零的点在轴上,纵坐标为零的点在轴上;④直角坐标系中,在轴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为5的点的坐标是(0,5)。

2020七年级上册语文错题及其分析

2020七年级上册语文错题及其分析

语文错题及其分析一、读音1. 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惟妙惟肖(xiào)坦荡如砥(dǐ)辗转反侧(zhǎn)称心如意(chèn)B妄自菲薄(bó)潜移默化(qián)辙乱旗靡(mǐ)挑拨离间(jiàn)C装模作样(mó)峰回路转(zhuǎn)沁人心脾(qìn)赫赫有名(hè)D曲径通幽(qū)上窜下跳(cuàn)随声附和(hè)万籁俱寂(lài)错选答案:D错选原因:“装模作样”的“模”的读音是“mú”,“上窜下跳”的“窜”的读音“cuàn”。

正确答案:C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差使(chāi)颠簸(bǒ)懦弱(nuò)随声附和(hè)B蹒跚(pán)不屑(xiè)热忱(chén)惟妙惟肖(xiào)C脉络(mài)狭隘(ài)混浊(hún)相形见绌(ch ù)D粘贴(zhān)执拗(niù)恣肆(zì)锐不可当(dāng)错选答案:A错选原因:“颠簸”的“簸”的读“bǒ”不是“bō”。

“混浊”的“混”字读“hùn”。

正确答案:C小结:容易读错的字音多为(1)多音字,如:“处决、订正、间隙、强迫、中看、潜移默化、字帖、挑拨离间、随声附和”等;(2)易读错的字,如“卑劣、订正、逮捕、一幅、根茎、剔除、弦乐、锐不可当、膝盖、脑髓、喷香、脊梁”等;(3)生僻的字,如“蓦地、永垂不朽、觥筹交错、瓦楞、颠簸”等。

措施:学生对结构复杂字的字音、字型掌握不牢,需多加练习。

二、字形1. 字形有误的一组是()A鄙薄修葺畸形竹篾B阔绰倦怠颧骨游弋C隔阂滑稽琐屑忌讳D害臊沟壑恳荒无赖错选答案:A或C错选原因:主要是没有掌握词的意思,不了解形声字。

七年级语文上册下册易错题精选+易错题易漏题大全

七年级语文上册下册易错题精选+易错题易漏题大全

七年级语文上册下册易错题精选+易错题易漏题大全七年级语文,易错字形整理一单元词语:《在山的那边》1、小时候,2/《走一步,再走一步》345《短文两篇》《紫藤萝瀑布》12沉淀(diàn)下来了。

34《理想》/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234/)《短文两篇》3《人生寓言》123(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45(突如《我的信念》12345的敏感。

6如栽花、植树、建筑,《春》(朱自清)(卖弄:炫耀。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济南的冬天》1《夏感》(梁衡)1、2命交替的旺季。

(春华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

引申为先挥汗耕耘、适时播种;后才有丰收的喜悦,这是比较多见的。

也比喻文采与德行。

多指因常识渊博,而明于修身律己,品行高洁。

)3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秋天》(何其芳)12(寥阔:天高气爽,田园在收获后显得空旷。

)四单元归纳《化石吟》(张锋)1《看云识天气》(朱永燚)234隆,电光闪闪。

5(征兆:即将出现的迹象。

)《绿色蝈蝈》(法布尔)12(弱肉强食:原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吞食。

比喻弱的被强的吞并。

)3(喑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更胜一筹:5《月亮上的足迹》(朱长超)1五单元归纳《风筝》(鲁迅)1(久经逝去的春天:指的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

荡漾:由风筝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并与北京对比。

)3、,便跑向少有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层去,推开门,现了他。

(恍然大悟:突然间一切都明白了)4(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贬义词)5、忽地在眼前展开。

而我的心也仿佛同6《散步》(莫怀戚)1、23,分成两路.(各得其所:每一个人和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置)《金色花》(泰戈尔)1、2、湿发披在两肩,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荷叶母亲》(冰心)1第六单元归纳《皇帝的新装》(安徒生)1、23(不可救药:比喻情况恶化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了。

河南省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易混淆知识点

河南省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易混淆知识点

河南省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易混淆知识点单选题1、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他父亲对他的教育概括起来说就是:潜移默化、身体力行。

②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文、史、哲、艺等无所不精。

③就这样,父子俩在那里度过了整整四个月的旅游生活。

④白天他们或步行或骑马,徜徉于自然美景和人文胜景之间;晚上则坐在星空下,听父亲讲天文知识,欣赏美丽迷人的夜色。

⑤泰戈尔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茁壮成长不但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⑥泰戈尔12岁那年,父亲就带他去喜马拉雅山旅游。

A.②①⑥④③⑤B.②①④③⑥⑤C.①⑥④③⑤②D.①③④⑥②⑤答案:A此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

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

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

②句总写泰戈尔的成就,接着分析父亲对他的巨大影响,⑥④③具体介绍父亲如何教育泰戈尔要“行万里路”,⑤是总结句,条理十分清楚。

故答案为:A。

【点睛】句子排序的题目,就像是做拼图游戏一样,我们把能连接在一起的句子首先要连在一起,有前后关系的句子,要考虑到前后的顺序,有空间,时间,逻辑顺序的要充分考虑。

在做题时,也可以根据选项注意排查,在剩下的选项中进行逐一甄别。

2、下列划线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与儿女讲论文义B.公欣然曰C.待君久不至,已去D.相委而去答案:BB项中的“欣然”古今意义相同,都是“高兴的样子”。

故答案为:B【点睛】此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中古今异义词的能力。

古今异义词指的是古汉语中一些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因其演变情形不同,故古今意义上存在差别。

解答此类题,一定要结合好词语所在的句子语境进行理解。

3、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众多市民纷纷呼朋引伴,上山赏雪。

B.春华秋实,没有那和煦的春风,又哪里会有这满野秋色的大好收成呢?C.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河南省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重点易错题

河南省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重点易错题

河南省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重点易错题单选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B.“过中不至”这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陈太丘而不是客。

C.“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辞,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后者是谦辞,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D.《世说新语》是南朝宋的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答案:B“过中不至”这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时要全面理解,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判断。

2、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我的母亲又_____过了一个严冬。

②母亲_____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③我决定_____儿子,因为我们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A.①度②无奈③屈服B.①拖②高兴③屈服C.①熬②信服③委屈D.①活②犹豫③委屈答案:C“熬”字既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又写出了“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

“度”“拖”“活”不能表达出这些意思。

“信服”是指相信并佩服。

“屈服”对外来的压力妥协让步,放弃斗争。

委屈:让人受到委屈。

故选C。

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义的辨析能力。

可以采用排除法。

要求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即可。

判断正确答案要从多角度去考虑,把语境、语法、常识、固定搭配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考虑是做好选词填空题的最佳方法。

3、下面《散步》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这句话的意思是:生活的担子已经从母亲的肩上移到了我的肩上,母亲依赖我,就像小时候我依赖她一样。

B.“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中,“浓”在这里是指颜色深。

C.文中“责任的重大”“领袖人物”“严重关头”等词语,大词小用,表现了作者无力解决眼前困难的窘境。

D.本文通过描写祖孙三代在田野散步这个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

郑州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易错知识点总结

郑州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易错知识点总结

郑州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易错知识点总结单选题1、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散步》的作者是莫怀戚,体裁是散文,运用了“小中见大”的表现手法。

B.《散步》一文对景物描写着墨不多,仅有两处,却充满了诗情画意,为“散步”提供了一个美妙的背景。

C.课文记叙的同时穿插议论,以议论为主,揭示中心。

D.课文通过散步这一件小事,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渗透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答案:C课文在记叙的同时穿插议论,以记叙为主,辅以议论揭示中心。

故答案为:C【点睛】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

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内容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内容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情感、主题、结构安排、描写方法,修辞的运用等进行分析概括。

2、下面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皇帝的新装》——童话——安徒生——丹麦B.《天上的街市》——诗歌——郭沫若——中国C.《金色花》———诗歌——泰戈尔——法国D.《济南的冬天》——散文——老舍——中国答案:C泰戈尔,是印度诗人,1913年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代表作有《吉檀迦利》《园丁集》《飞鸟集》。

【点睛】本题不难,学生比较熟悉。

阅读名著名篇是必要,阅读名著名篇,可以陶冶情操,了解各种文化,丰富知识,还可以借鉴学习,提高写作水平。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天净沙·秋思》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B.《观沧海》于苍凉中又有昂扬的情绪,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诗中既有海水荡漾、山岛竦峙的想象,也有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实景。

C.《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河南省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重点易错题

河南省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重点易错题

河南省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重点易错题单选题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但是我们走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以后,才觉得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

句中划线词语分别是连词、介词和副词。

C.“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这个句子突出了人物的动作描写。

D.一般来说,排比的各项之间是并列关系,但有时也有先后、大小、轻重等区别,这时的顺序在逻辑上有先后,不能颠倒。

答案:BB.“才”是副词,“比”是介词。

故答案为:B【点睛】每一种词性都有其典型特征与作用。

考生要在句子成分掌握的基础上,灵活掌握,在练习中熟悉,在熟悉中掌握。

2、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我有时把手放在胸膛上”一句中的“把”是介词。

B.“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一句中的“我”是代词,“一寸”是数量词。

C.“故乡的土壤是香的”一句中的“是”是动词,“香”是形容词。

D.“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一句中的“永”是形容词,“因为”是连词。

答案:DD“永”是副词。

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考查辨析词性的能力。

词性包括实词和虚词,实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拟声词、叹词。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掌握词性的种类及其特点,答题时还须结合语言环境进行分析。

3、下面各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炽热泛滥喷涌缠绕B.幽远浆液亘古跳跃C.默契埋葬蚱蜢稻穗D.奔弛田陇丰饶污秽答案:D本题考查对音形相近字形的辨析。

D项中应为“奔驰”,“田垄”。

故答案为:D【点睛】对于音形相近字形的辨析,除了强化记忆外,还需要灵活掌握。

如“奔驰”一定与奔跑和马有关,“田垄”一定会和土地有关系,这样会记忆得更牢固。

4、对“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一句中的“大”字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表明了可汗的积极性很高。

郑州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易错题集锦

郑州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易错题集锦

郑州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易错题集锦单选题1、下面对《荷叶·母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插叙九年前一个月夜祖父和“我”的谈话——三个姐妹应花瑞而生,为下文的借花喻人蓄势。

B.“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烘托出“我”烦闷的心情。

C.作者由荷叶遮蔽雨中红莲,联想到母亲对自己的呵护,表现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D.本文借物喻人,把母亲比作荷叶,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心中的雨点”指不能跟别人说的烦恼。

答案:DABC赏析正确。

D“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雨、坎坷。

故答案为:D【点睛】此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能力,涉及内容、主题、感情、写法等方面。

需在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逐一比对。

2、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

为自己的父母尽一份孝心吧!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本上一个鲜红的“优”。

在爱的天平上,它们是等值的。

A.也许是蔚蓝色天空的一朵白云,也许是汪洋大海的一叶扁舟B.也许是汪洋大海的一叶扁舟,也许是蔚蓝色天空的一朵白云C.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D.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答案:D在世人眼里,“豪宅”“博士帽”都是价值高的,代表着成功。

“砖瓦”及“鲜红的‘优’”都是价值低的。

“豪宅”“砖瓦”是可以比较的,都可以遮风挡雨。

“博士帽”“鲜红的‘优’”是可以比较的,都是学习方面的。

“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代表成功,“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和“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是可以比较的,都是信息方面的。

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连贯句子的能力。

要在理解文段内容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句子。

注意一定要分析出前后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洛阳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易错知识点总结

洛阳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易错知识点总结

洛阳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易错知识点总结单选题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天净沙·秋思》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B.《观沧海》于苍凉中又有昂扬的情绪,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诗中既有海水荡漾、山岛竦峙的想象,也有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实景。

C.《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D.《金色花》和《荷叶·母亲》都是表达母爱的:《金色花》主要表达孩童对母亲的热爱和亲昵,《荷叶·母亲》则表现少女对母亲的依恋和感激。

答案:BACD.正确。

B.有误,诗中“海水荡漾、山岛竦峙”是实景,“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想象。

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

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

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2、下列语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待君/久不至。

B.元方/入门/不顾。

C.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D.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答案:CC项的朗读停顿应为: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故答案为:C【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和断句能力。

文言文断句必须在理解整个句子的基础上进行,要注意六种情况: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还要注意的是不能把一个词划开。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及其相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金色花》通过叙述一个孩子与母亲嬉戏的过程,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爱。

B.泰戈尔是印度著名诗人,1913年,他以《新月集》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C.《荷叶·母亲》用触景生情、托物喻人的手法,引出对家庭往事的回忆,表现了母爱的力量和无私。

河南省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重点易错题

河南省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重点易错题

河南省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重点易错题单选题1、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的作者朱自清,字佩弦。

《雨的四季》的作者刘湛秋,著名诗人、翻译家。

B.“他夹着尾巴逃跑了”一句运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

C.“我们要放下思想包袱,轻装前行。

”该句中“包袱”用的是该词的比喻义。

D.“当我能正确拼写水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

”该句中“能”“拼写”“自豪”均为动词。

答案:DD.“自豪”是形容词,而不是“动词”。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文的综合素养的考查能力。

涉及到作家作品,以及语法知识、修辞手法等等,可以说没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做这种题非常棘手。

2、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A.孤山寺北贾亭西,云脚初平水面低。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B.衣沾不足惜,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C.安得广厦千万间,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过尽千帆皆不是,斜辉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温庭筠《望江南》)答案:DA句应该是“水面初平云脚低”, B句应该是“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句应该是“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答案为D。

【点睛】根据所学所记回顾作品中原句内容,注意易错字的写法和词语的顺序。

本题用反选排除法,有错的就排除。

3、下列对诗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品读有误的一项是()A.“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龙标”指王昌龄,“闻道”表示惊诧,“龙标过五溪”,可见王昌龄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

B.“左迁”是贬官的意思,古时以右为尊,所以把贬官叫“左迁”。

C.“杨花落尽子规啼”,杜鹃啼血,抒发悲苦哀怨之情。

D.“随风直到夜郎西”,王昌龄迁往古夜郎国,可见是个浪漫的好地方,作者也心驰神往。

答案:DD.有误,夜郎: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

从“左迁”可以看出赴任路途险远,并不是个浪漫的地方。

七上第一章易错题

七上第一章易错题

第一章错题一、选择题(20题,每题2分,共40分1、右图所示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A、毫米B、厘米C、米D、千米2、第1题图中所示方块长度是()A、2.4cmB、2.04cmC、4.4cmD、4.04cm3、一位同学的身高为1.58米,用来测量的尺子最小刻是()A、毫米B、厘米C、分米D、米第1题4、下列对温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B、0℃的冰跟0℃的水温度是一样低C、测量温度的仪器有很多种D、温度的单位只有吧“摄氏度”5、一般家庭用热水瓶的容积约为()A、20分米3B、2米3C、2分米3D、2厘米36、某同学出于好奇,将示数为370℃的体温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测量温度,测得的结果是()A、体温计的示数降到350℃B、体温计的示数仍为370℃C、体温计的示数降到350℃以下,无法读数D、温度太低,超出测量范围,体温计损坏7、把边长为3分米的正方体的铁块,在相同的温度下压成长2米,宽0.2米的均匀铁皮,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铁块的形状、质量和体积都改变了B、铁块的形状、体积改变,质量不变C、铁块的形状改变,体积和质量不变D、铁块的质量改变,体积和形状不变8、一个人在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不小心把被测物体放到了右盘,砝码放到了左盘,砝码有50克一个,20克两个,游码最大刻度是3克。

该物体的质量是()A、90克B、93克C、87克D、73克9、科学家之所以有许多发明和创造,因为他们能()A、关注现象,提出问题B、收集资料,发现规律C、记录结果,分析论证D、写论文报告,资源共享10、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A、1.8米=1.8×1000=1800毫米B、1.8米=1.8米×1000=1800毫米C、1.8米=1.8米×1000毫米=1800毫米D、1.8米=1.8×1000毫米=1800毫米11、一位中学生的质量最接近()A、0.5吨B、50 000克C、500 000毫克D、500千克12、在运动会的铁饼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尺测量运动员比赛的成绩,如果在测量时将皮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将会()A、偏大B、偏小C、不变D、都有可能13、上体育课时,体育老师测同学跑步的时间常用停表而不用一般的机械手表,原因是()A、手表不具备计时功能B、通过手表无法读出以秒为单位的时间C、手表计时无法看清刻度D、手表无法及时停下来14、下面是用天平称盐水质量的几个步骤,①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②称出烧杯的质量③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横梁平衡④把盐水倒入烧杯中⑤从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中减去烧杯的质量就是盐水的质量,你认为排出合理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B、③①②④⑤C、⑤①②③④D、③②④①⑤15、下列有关天平的使用,叙述不正确的是()A、拿取砝码、移动游码必须用镊子B、已经调节好的天平位置移动后,称量钱必须重新调节C、称量完毕应将砝码及时放回砝码盒子内D、可用天平称量直接放在左盘上的食盐16、有三把刻度尺,最小刻度分别是分米、厘米、毫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嬉( )戏
厄( )运 禀( )告 泯( )

行乞( ) 心旷神怡( )
险象迭( )

2. 注释
风韵:优美的姿态神情。
闲适:清闲安逸。
泯灭:灭,丧失。
厄运:不幸的命运。
3
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寓言故事的主人公都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
6
《理想》
参考答案:
1.jué jiàng dí diōn zǔ lù zhuì pá
2.绝处逢生: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获得生机。绝,尽、穷尽。
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即,靠近、接触。
3.流沙河 余勋坦
《草木篇》
《短文两篇》
1.略 2.①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②坚持
不懈,体现行道树无私奉献的精神。③留恋。④不知满足,尽

2.解释: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第五课《童趣》 1.注音 项为之强(jiāng)
鹤唳(lì)云端
怡(yí)然称快
第一单元词语集锦: 痴想 ,隐秘,凝成, 铁青, 喧腾,诱惑, 一瞬间 训诫,耸立,迂回,凝视,啜涕,瘦骨嶙峋,心惊肉跳,头晕 目眩,小心翼翼 收敛,宽恕,卑微,零落,聒聒,断续,一丝不苟 终极,迸溅,繁密,伫立,凝望,伶仃,稀零,忍俊不禁,仙 露琼浆,蜂围碟阵,盘虬卧龙 明察秋毫,怡然称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雷
1.注音:嚷(rāng)
穗(suì)
舱(cāng)
绽(zhàn )
凑( còu ) 酿(niàng )
迸溅(bèng) 挑( tiǎo )逗 繁(fán)密 伫( zhǜ)
1

凝(níng)望 笼(lǒng)罩 伶仃( dīng ) 稀零 (líng)
忍俊不禁( jīn) 仙露琼(qióng)浆
盘虬( qúu )卧
第六课《理想》
第二单元
⒈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倔.强.( )( ) 洗濯.( ) 玷.污(
( ) 碌碌.终生( )
缀.(
)连

2. 解释下面的词语,并指出加点字的含义。 绝处逢生:
) 诅.咒 扒.( )
可望不可即:
3《理想》这首诗歌的作者是我们四川著名的诗人________, 他的原名是_____,代表作是《________》
2.根据拼音写汉字。
盛.名(
() )报酬.( )
简 lòu ( ) shē( )望 róu lìn( )
ào nǎo( ) zhǎn( )新
3.解释词语。
获益匪浅:得到好多益处。
猝然:突然。
第十课.《论语》十则
4
一、注音。
论语( ) 亦( ) 罔( ) 焉( )
二、为下列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1.愠( )________ 温( )________
不被珍惜的清新。(

③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

④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
气。(

⑤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


⑥ 今 天 , 第 一 次 看 到 这 棵 果 实 如 此 丰.硕.的 柚 子 树 。


第八课《人生寓言》
1. 注音
事物。
()
②课文所选的两篇寓言故事篇幅简短,语言精练,
寓意深刻,或借此喻彼,或借远喻近,具有强烈的想
像色彩。
()
③《白兔和月亮》也可以编成“白兔和青草”的故事
或“天空和月亮”的故事,这样也可以揭示相同的寓意。
()
④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
法。
第九课《我的信念》 1.给加点字注音。
执著.( ) 鞭策.( )
迷惘。
三、1.怨恨;同“悦”,愉快 2.迷惑;疑惑 3.反
省;优点
四、1.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
的人。 2.复习了旧知识,进而又领悟了新知识
7
五、1.儒;孔子及其门徒 2.丘;仲尼;春秋;思 想;教育 3.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六、
8
情。⑤整个形体都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⑥丰满硕大
《人生寓言》
1.略 2.略 3.①×②×③×④√
《我的信念》
1.略 2.略
《论语》十则 一、lún yì wǎng yān
二、1.愠:yùn ,愠色;温:wēn ,温暖; 2.诲:
huì,教诲;悔:huǐ,后悔;3.殆:dài ,百战不殆;
冶:yě,陶冶; 4.罔:wǎng ,置若罔闻;惘:wǎng ,
2
第七课《短文两篇》 1.给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
堕落(
)点缀( )苦熬( )贪婪( )姊
妹( )冉冉( )牙龈(
)雏形( )丰硕( )
稀疏( )累累( )沉甸甸( )玲珑剔透( )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②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将下面相对应的内容用直线连起来。
5
第二单元词语集锦: 饥寒,离乱,缀连,远行,倔强,洗濯,玷污,怨恨,扒窃, 诅咒,浓阴,海天相吻,浪子回头,碌碌终生,绝处逢生,可 望不可即 贪婪,堕落,点缀,冉冉,苦熬,雏形,丰硕,稀疏,累累, 低回,沉甸甸,眼巴巴,繁弦急管,红灯绿酒,玲珑剔透,具 体而微,多姿多彩,不可磨灭,回味无穷 慧心,嬉戏,风韵,闲适,禀告,厄运,行乞,正色,落难, 归属,流落,无忧无虑,心旷神怡,阴晴圆缺,举世无双,心 痛如割,险象迭生,得失之患,多愁善感,天灾人祸,突如其 来,异国他乡 执著,鞭策,盛名,报酬,奢望,蹂躏,呵责,懊恼,沉醉, 迷醉,猝然长逝,问心无愧
1.注音:
收敛(liǎn) 宽恕(shǜ)
卑(bēi)

零落(luò) 一丝不苟(gǒu) 聒聒(guō)
2.解释:
收敛:收拢、合拢
聒聒:持续嘈杂,使人厌烦
宽恕:宽容,饶恕。恕,饶恕。
卑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苟,敷
衍了事,马马虎虎。
第四课.《紫藤萝瀑布》
2.诲( )________ 悔( )________
3.殆( )________ 冶( )________
4.罔( )________ 惘( )________
三、解释加粗的词语。
1.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说乎:
2.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
则殆:
3.三省吾身:
择其善者:
四、解释下列语句。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七年级语文易错题、易漏题
第一单元
第一课.《在山的那一边》
1.注音:痴( chī )想 隐秘(mì ) 凝(níng )成 铁
青 喧(xuān )腾 诱(yòu )惑 一瞬(shùn )间
2.解释:
隐秘:隐蔽,不外露
一瞬间:一眨眼
第二课.《走一步,再走一步》
1.注音:训诫(jiè) 耸(sǒng )立
2.温故而知新:
五、填空。
1.《论语》是_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内容主要是记
录________________的言行。
2.孔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时期鲁国
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
3.《〈论语〉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________、n) 心惊肉跳
头晕(yūn ) 目眩(xuàn) 小心翼翼(yì)
2.解释:
训诫:告诫,教导
嶙峋:形容人瘦削
头晕目眩:头晕眼睛昏花
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纳罕:惊奇,诧异
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翼翼,谨慎、
严肃。
第三课.《短文两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