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月迹》课堂教学实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迹》

师: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很多吟咏月亮的诗篇,让我们一起找寻月亮在古代星空划过的痕迹吧!

师:月光曾经洒落在李白的床前,有诗为证——(课件出示)(生齐背)

P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圆月曾经被李白呼作白玉盘,有诗为证——(课件出示)(生齐背)

P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师:这里的月儿象征着什么呢?(思念)跨越千载,月亮永恒。月亮不仅映照在古人的心中,也摇曳在今人的篇章中,让我们跟随贾平凹寻找他童年的月迹。(P课件出示课题)(B板书课题)(齐读)

师:本文的作者是著名作家,贾平凹,关于他,你们了解多少?(生答,师随评)(课件出示)

P贾平凹(1952—),当代作家,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他的作品洋溢着乡土气息,

文字简练,笔墨比较精醇,构思小巧玲珑,能以少胜多。

师:课前多预习了吧!文中有一些生词(课件出示)(生读,齐读)

P累累袅袅嫦娥嫉妒锨刃面面相觑倏忽间

师:现在,请同学们回到文中,默读课文,并思考(课件出示)(生默读,师巡视)P文章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物的一件什么事情?

师:现在开始交流吧!(生答,师随评)(课件出示)

P时间:中秋节的夜里

P地点:“中堂里”“院子里”“院子外”

P人物:奶奶、我和弟妹

P事情:寻月亮

师: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这些主要的线索,理清楚了。现在请同桌合作学习,完成表格(课件出示)(生默读,生合作学习,师巡视)

P文中的孩子们在哪些地方寻到了月亮的足迹?月亮有没什么变化呢?

P

师:开始交流吧!(生答,师随评)(课件随机出示)

P

师:通过刚才的筛选我们发现本文的线索是——(月迹),作者围绕这一线索,按什么顺序来写呢?(生答,师随评)(课件出示)

P盼月——望月——寻月——议月

师:请同学们再次回到文中,第二遍阅读,任务可就不一样了(课件出示)

P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你觉得好玩、有趣的地方,把你的理由做简单的批注。

师:先自己思考,想清楚后,前后两桌,四个人可以组成一个小组,互相分享交流4人小组分享交流。开始吧!(生默读,生思考,生交流,师巡视)

预设1:

师:(课件出示)(生读)

P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引导要点:

1.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这句话让我觉得月亮像一个淘气的孩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又让人觉得月亮像一位美丽绝伦的少女,迈着轻盈的步子缓缓走来,十分优雅。

2.“爬”——表明月亮一点点升起,越过一个个横格,就像是长了腿会爬一样。作者用“爬”字,写出了在孩子眼里月亮是十分有趣的,表现了儿童奇妙的想象力。

预设2(关注叠词的使用——加强语气、富于感情、音律和谐、朗朗上口):

师:(课件出示)(生读)

P我们都跑了出来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满满的圆了。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月里了,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引导要点:

1.“满满”“玉玉的,银银的”——“满满”写月亮的圆;“玉玉的,银银的”写月光如玉般温润,如银般灿烂,两个名词作形容词,也是一种比喻。

2.“粗粗”“疏疏的”“累累”“袅袅”“淡淡的”“痒痒的”——“粗粗”写桂树的壮;“疏疏的”写枝叶不是很繁茂,银银的月光从枝叶缝隙里穿出,影影绰绰,幽静柔美;“累累”形象地写出了花朵的多。使用叠词,写出了月光的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袅袅”形容花香,将无形赋予有形,仿佛都能看到花香在空气中弥漫、缭绕的踪迹了;“淡淡的”写出香气似有似无;“痒痒的”是从触觉的角度写。独特的联想和奇妙的通感,巧妙地将视觉形象变成了嗅觉、触觉意象,遥不可及的月形月影变成了可闻可触的,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预设3:

师: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同学们仔细品味本文的语言风格,看看有什么新发现?(有很多儿化音)眼睛真雪亮!全文总共有20多处用了儿化音。自己读读看,有什么感觉?(生读)(生答)

师:是呀!儿化音使文章语言有了口语化、方言的特点,读起来更加亲切自然。自己挑一两处再读读,谁来?(生读,师指导)

师:贾平凹的散文通过生动的语言、质朴的描写,处处体现着童心与童趣。

师:同样是描写月光、月夜,《月迹》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在描写方法上有什么异同?(生思考,生交流)(生答,师随评)(课件出示)

P

师:活学活用,才能真正将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课件出示)(生写,师巡视,生答,师随评)

P小练笔: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写出景物的一次变化过程,写一小片段即可。(如:太阳、小花、小草、树叶等)

师:寻到了月亮,充满好奇心理的孩子们不由地议论起“月亮是个什么呢”问题。月亮是个什么呢?弟弟、妹妹都是怎么说的?我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

P弟弟——月亮是我所要的

P妹妹——月亮是个好

P我——月亮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

师:那么月亮究竟是个什么呢?(月亮象征一切美好事物,孩子们寻找月亮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寻找美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