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溶液的计算专题复习一
初中科学中考复习专题——溶液中化学方程式计算(结合差量法)
![初中科学中考复习专题——溶液中化学方程式计算(结合差量法)](https://img.taocdn.com/s3/m/7af01317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ff.png)
将10.6克碳酸钠粉末加入到116.4克氯化钙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CaCl2= CaCO3↓+2NaCl)。求:(1)反应后产生沉淀的质量。(2)滤除沉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设反应后产生沉淀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氯化钠质量为y:
160:1.6克 = 98: x x= 0.98克答:反应后可以生成氢氧化铜0.98克。
(2011红河)将4克氢氧化钠固体完全溶于水中,再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铜溶液100克,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 + 2NaOH = Cu(OH)2↓ + Na2SO4 )请计算:(1)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 (2)原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学习指点 1、认真读上面题目,找出已知哪些条件和求什么。(环绕溶液质量、溶质质量还是质量分数)2、找出涉及的化学方程式及纯物质质量。
将干燥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40克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冷却后测得剩余物质量为30.4克,求:(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2)原有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多少克?
解: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生成的氧气的的质量=40克–30.4克=9.6克 2KClO3 ===== 2KCl + 3O2 245 96 x 9.6克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1.7g
10.6g+116.4g-10g
×100%
变式1
实验室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现用25g含碳酸钙80%的大理石与100g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将4克氢氧化钠固体完全溶于水中,再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铜溶液100克,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 + 2NaOH = Cu(OH)2↓ + Na2SO4 )请计算:(1)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 (2)原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设反应生成Cu(OH)2沉淀的质量为x,CuSO4的质量为y 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80 160 98 4g y x 80/98=4g/x X= 4.9 g 80/160=4g/y y= 8 g 原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8g/100g×100%=8% 答:(略)
中考化学复习---溶液的浓度计算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复习---溶液的浓度计算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207e972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2c.png)
中考化学复习---溶液的浓度计算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1、(2020•柳州)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可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C2H5OH)消毒液进行手和其他皮肤的消毒。
如图为某品牌乙醇消毒液的标签。
(纯乙醇的密度约为0.8g/mL,水的密度约为1.0g/mL)。
请回答下列问题:(1)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H2O分子中H原子与O原子的个数比为2:1 。
(2)乙醇由C、H、O 元素组成,配制乙醇消毒液需要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3:1 。
(3)乙醇消毒液中乙醇的质量分数约为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解答】解:(1)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8,H2O分子中H原子与O原子的个数比为2:1;故填:18;2:1;(2)乙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配制乙醇消毒液需要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75:25=3:1;故填:C、H、O;3:1;(3)将75mL乙醇与25mL水混合,则消毒液中,乙醇的质量为:75mL×0.8g/mL=60g消毒液中,乙醇的质量分数为:≈70.6%答:乙醇消毒液中乙醇的质量分数约为70.6%。
2、(2020•枣庄)人体所需的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主要从蔬菜、水果中摄取,计算:(1)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9:1:12 。
(2)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维生素C的溶液300g,若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0.3%的维生素C的溶液,问需要加水的质量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解答】解:(1)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6)=9:1:12,故填:9:1:12;(2)设需要加水的质量是x,根据题意可得:300g×1%=(300+x)×0.3%解得:x=700g。
答:需要加水的质量是700g。
3、(2020•海南)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公共场所可用0.5%的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溶液来消毒。
备考2020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溶液的计算
![备考2020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溶液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d4e964e51ed9ad51f11df266.png)
备考2020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溶液的计算【高效课堂】知能内化1.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动手配制50g3%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g氢氧化钠,水的体积为。
2. 将10%的盐酸溶液5g,加水稀释至250g,然后从中取出10g,则这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硝酸铵在10℃时溶解度为140g,这说明在10℃时将140g硝酸铵溶解在g水中,就可以得到g硝酸铵饱和溶液。
专题突破〖例1〗在下表格中填上合适的数思路点拨:本题实际上是对溶液的质量分数公式的灵活应用,知道四个两中的任意两个量去求另外两个量,涉及这类题要明确概念,明确各种关系,规范格式步骤。
答案: (1)5 , 5% (2)190, 5% (3) 126, 24 (4)135.7, 26.3%配套变式训练1:1.从一瓶KCl溶液中取出20g溶液蒸干后得到2.8gKCl固体,试确定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在农业生产上,有时用10%-20%的NaCl溶液来选种.如配制150kg16%的NaCl溶液,需要NaCl和水各多少千克?〖例2〗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该温度下,将40gNaCl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之后形成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41%B.26.5%C.28.6%D.36%思路点拨:从20℃时NaCl的溶解度36g可知,100g水最多溶解36gNaCl,即40gNaCl仅36g溶解在水中,还有4gNaCl不溶,而溶质与溶液的关系是饱和溶液不包括未溶解溶质的质量.答案:B配套变式训练2:3.在一定的温度下,某溶质的溶解度为Sg ,则该温度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大于S%B 等于S%C 小于S%D 无法判断4.20℃时, NaCl 的溶解度大于KCl 的溶解度,现有20℃溶质质量分数为26%的KCl 饱和溶液100g ,在恒温条件下,向其中加入20g 的KCl 和20gNaCl 的混合物,充分搅拌,所形成溶液中KCl 的质量分数是( )A20% B26.4% C22% D28.5%〖例3〗(1)向质量为A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的溶液中加入Bg 水,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向溶质质量分数为a%的某溶液mg 中加入m′g 溶质,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把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NaCl 溶液50g 和溶质质量分数为10%NaCl 溶液50g 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思路点拨:溶液的稀释,蒸发溶剂,增浓的计算遵循变化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的原则。
中考化学溶液的计算专题卷(附答案)
![中考化学溶液的计算专题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c034b00b1c59eef9c7b4c4.png)
中考化学溶液的计算专题卷(附答案)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5 g,加水稀释至250 g后取出10 g,则此10 g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0.2% B.0.5% C.1% D.2%2.将100g 98%的浓硫酸注入900g水中,所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9.8% B.10.0% C.10.9% D.11.1%3.将50g2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到200g,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20% B.10% C.5% D.1%4.实验室用一定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50g和2g二氧化锰混合反应,完全反应后称得剩余物的质量为48.8g,则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是()A.2.4% B.3.2% C.13.6% D.6.8%5.现有10%氯化钠溶液,向其中再加入1克的氯化钠和9克的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8% B.9.5% C.10% D.12%6.将100g 98%的浓硫酸注入900g水中,所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9.8% B.10.0% C.10.9% D.11.1%7.烧杯中盛有CuCl2和HCl的混合溶液100g,向其中滴加10%的NaOH溶液,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滴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b段反应产生蓝色沉淀B. bc段溶液增加70.2g4.9% D. d点溶液中溶质有2中,且PH>7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5次滴加在20g含锌铜的金属片中,测得氢气的质量如下所硫酸溶液的质量/g 20 40 60 80 100氢气的质量/g 0.1 0.2 0.3 0.4 0.4①最终生成H2的物质的量是 mol.②该金属片中含铜的质量是.③ 100g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9.某工厂化学实验室要配制10%的NaOH溶液500克,用来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1)求:配制该溶液所需氢氧化钠溶质 g,溶剂水 g;(2)配制该NaOH溶液的步骤是:①;②;③.10.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县发生了里氏7.1级大地震,该地区藏族同胞的生命和财产受到了极大的损失,全国各地大批官兵和医疗救助队迅速投入了抗震救灾.为了防止灾后疫情的发生,每天需要喷洒大量的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消毒液.请计算:(1)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要配制280kg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为kg.11.镁是叶绿素中唯一的金属元素.植物缺镁时,通常的症状表现为叶片失绿,严重时整片叶干枯.给农作物加MgSO4和NH4MgPO4(磷酸镁铵)等镁肥,可以促进光合作用,提高抗病能力.(1)NH4MgPO4中N、H、O的原子个数比是,NH4MgPO4由种元素组成(2)现要配制溶质量分数为2%的MgSO4溶液500kg进行喷施,需25%的MgSO4溶液的质量是 kg.12.烧碱和纯碱既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人教版中考化学 溶液 溶解度专题复习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中考化学 溶液 溶解度专题复习练习(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5ef56699b89680202d82501.png)
人教版中考化学溶液溶解度专题复习练习(含解析)一、溶液选择题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a2℃时仍是饱和溶液B.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C.a2℃时,在 100 g 水中加入 60 g 甲,形成 160 g 溶液D.a1℃时,甲和乙各 30 g 分别加入 100 g 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答案】D【解析】A、由图象可知,甲、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a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a2℃时变为不饱和溶液,错误;B、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a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不是a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不等,错误;C、a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在100g水中加入60g甲,形成饱和溶液,并有10g甲溶解不了,错误;D、a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g,所以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正确。
故选D。
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C.升高温度可将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答案】B【解析】【分析】由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详解】A、由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故A正确;B、将等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故B不正确;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故C正确;D、t1℃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故D正确。
故选B。
3.氯化铵和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B.a℃时,氯化铵与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C.将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会变为不饱和溶液D.40℃时,5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搅拌,得到质量分数约为39%的硝酸钾溶液【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从图中看出,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的,故A不正确;B、a℃时,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相交,此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其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否相等无法确定,故B不正确;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明显增大,将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后会析出晶体,剩余的溶液仍然是低温下的饱和溶液,故C不正确;D、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4g,则5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32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2g100%39%32g+50g⨯≈,故D正确。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溶液及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doc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溶液及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doc](https://img.taocdn.com/s3/m/d35e3034d0d233d4b04e6982.png)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溶液及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计算题(共1题)1.将100mL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缓缓倒入100mL水中,搅拌均匀,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分析】该题是将浓溶液稀释成稀溶液,可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的原则进行计算。
应注意先将溶液体积换算成溶液的质量。
浓硫酸的质量=100mL×1.84g/mL=184g浓硫酸中溶质的质量=184g×98%=180.32g稀硫酸的质量是浓硫酸质量加上水的质量184g+100mL×1g/mL=284gω(H2SO4)=(180.32g/284g)×100%=63.5%【答案】稀释后浓硫酸溶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63.5%。
难度:偏难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二、选择题(共15题)1.常温下将10g下列固体与90g水充分混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A.胆矾B.氧化钙C.氧化钠D.硝酸钾()【答案】【分析】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键在于判断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同时求出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各是多少。
物质溶解在水中有下列几种情况需要考虑:①物质在溶解时没有生成新物质且该不含有结晶水,溶质为物质本身,如KNO3,其质量分数等于[10g/(10g+90g)]×100%=10%;②结晶水合物溶于水,溶质应为无水物,结晶水成为溶剂的一部分,如CuSO4·5H2O,这种情况溶质的质量减少了,故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③物质溶解时发生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物质,溶质为生成物,如Na2O溶于水,溶质质量为NaOH,溶质的质量分数>10%;④溶质质量分数还受溶解度的影响,如常温下将10g氧化钙溶于90g水充分混合,虽然CaO 与水混合后溶液中溶质为Ca(OH)2,但其质量分数却比胆矾溶液水所得溶液得溶质质量分数小,这是因为CaO 溶于水生成的Ca(OH)2微溶于水,只有极少量的Ca(OH)2溶解于水。
中考化学有关溶液的计算
![中考化学有关溶液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dcdaf7ac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1c.png)
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C )
A.1%
B.90%
C.10%
D.11.1%
2.t℃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40 g。在该温度下,将50 g氯
化铵加入100 g水中,所得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是
(D )
A.50%
B.40%
C.33.3%
D.28.6%
➢ 课时训练
3.把500 g 30%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成20%的溶液,需
每天要换水。如果是夏天,为了保持水温不升高,还可以往花瓶里放几块冰;同时,花瓶里的水最好放满,这样不仅能使水的温度保持得长久些, 还可以增加花瓶底部的重量,保证花瓶的稳定性。 为了使鲜花开的时间长一些,还可以往花瓶里放少许啤酒,或者将两片阿司匹林研成末放进去。可延长鲜花的寿命。 在一般家庭常买的几种鲜花中,郁金香的寿命最短,康乃馨的寿命最长。如果你的主人是又想漂亮又比较节约的人,你就要少买郁金香,多买康 乃馨。尤其是夏天,郁金香很快就会枯萎。 还要注意一点,家庭中一般不要买菊花。因为菊花一般是用来上供的。 买几支绢花,与鲜花混合插入花瓶中,会使鲜花显得多而豪华。不同的绢花可与不同的鲜花相配反复使用。
➢ 典型例题解析
【例3】 一份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的氯化钠溶液蒸发掉40 g 水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10%,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 量为
( A)
A.1 g B.2 g C.5 g D.8 g
【例4】 4℃时,将150 L氯化氢气体溶解在1 L水里,所得 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9.65% (氯化氢的密度4℃时约 为1.63 g/L,水的密度为1 g/cm3)
化学计算
有关溶液的计算
➢ 要点、考点聚焦 ➢ 课前热身 ➢ 典型例题解析 ➢ 课时训练
中考化学总复习《溶液》专项试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总复习《溶液》专项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e30939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c7.png)
中考化学总复习《溶液》专项试题一、单选题1.关于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20毫升汽油放入烧杯中,加50毫升水搅拌,得到溶液B.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气体、液体或固体D.氢氧化钠溶于水形成溶液时,温度下降2.现有室温下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将10 g氯化钠溶于90 g水中,可制得该溶液B.恒温蒸发水可将此溶液转化为氯化钠的饱和溶液C.加入10 g氯化钠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D.溶解氯化钠时,钠离子和氯离子向水中扩散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3.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面粉B.乙醇C.蔗糖D.高锰酸钾4.60℃时,向100g水中加入一定量KNO3形成溶液,再降温至20℃,析出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1,结合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的KNO3质量为41.6gB.降温过程中KNO3溶液始终为饱和溶液C.蒸发溶剂可将M点的溶液转化到N点D.20℃时,100g KNO3饱和溶液中有KNO331. 6g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B.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继续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D.喝下汽水后常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6.向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100克水,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A.5%B.10%C.20%D.40%7.甲、乙试管中各盛有10.0g水,向其中一支中加入3.0gKNO3固体,另一支中加入3.0gNaCl 固体,按图1进行实验(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加入的固体是KNO3B.0℃时,甲中溶液可能饱和,乙中溶液一定饱和C.KNO3中含有少量NaCl杂质,可用冷却KNO3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D.40℃时,若使图1中甲、乙试管内的溶液恰好变为相应饱和溶液,甲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大于乙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8.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A.硝酸钾B.植物油C.面粉D.泥土9.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A.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泡沫逸出B.烧水时水沸腾前有气泡逸出C.喝下汽水打嗝D.夏季黄昏,池塘里的鱼常浮出水面10.向盛有下列物质的烧杯中分别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后能得到溶液的是A.奶粉B.食盐C.花生油D.面粉11.实验室配制50g 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配制该溶液需要称量3g 氯化钠,量取50mL 蒸馏水B.称量氯化钠时,只需在盛放氯化钠的右盘垫一张纸C.用玻璃棒搅拌是为了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D.量取蒸馏水时俯视读数,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12.如图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1℃时,将15gX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质量为65gB.将t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所得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Y>X>ZC.t2℃时,X、Z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D.若X中混有少量Y时,最好采用蒸发结晶方法提纯X13.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
中考化学总复习《溶液》专项试题附答案
![中考化学总复习《溶液》专项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8f0cc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80.png)
中考化学总复习《溶液》专项试题一、单选题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花生油B.面粉C.泥土D.食盐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蔗糖溶液的下层比上层甜B.溶质都以分子形式溶解在溶剂里C.温度不变,则某物质饱和溶液的浓度不变D.溶质溶解时均无明显的温度变化3.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KNO3溶液中加入10g KNO3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加入10g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原溶液一定是室温下的不饱和溶液B.加水前可能是室温下的饱和溶液C.加水后可能是室温下的饱和溶液D.加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原溶液的大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D.洗涤剂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原因是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B.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继续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D.喝下汽水后常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6.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面粉B.乙醇C.蔗糖D.高锰酸钾7.某同学“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的实验示意图如下,其中正确的操作是()A.取用NaCl B.称取2.5gNaClC.量取50mL水D.溶解NaCl8.下图是KC1、KNO3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NO3的溶解度大于KCl的溶解度B.t1℃时KNO3的溶解度是70C.在t1℃时,100gKNO3饱和溶液和100gKCl饱和溶液,KCl饱和溶液中的溶剂质量大于KNO3饱和溶液中的溶剂质量D.在t2℃时,欲使KNO3、KCl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降到t℃时,析出晶体的质量KCl一定小于KNO39.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
初三化学溶液的计算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溶液的计算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7bb2b83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a9.png)
初三化学溶液的计算试题答案及解析1.将50g20%的氯酸钾溶液稀释到200g,稀释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是()A.1%B.5%C.10%D.20%【答案】B【解析】抓住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稀释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50g×20%÷200g×100%=5%,故选B【考点】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2.已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
在该温度下将20g硝酸钾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A.24.0%B.28.6%C.31.6%D.40.0%【答案】A【解析】溶质质量分数等于溶质的质量除以溶液的质量。
但题目中并没有直接告诉溶质和溶液的质量。
分析知:将20 g硝酸钾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的是20℃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又知2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所以便可以用20℃硝酸钾的溶解度除以100 g与硝酸钾的溶解度之和。
3.实验室要配置100g24.5%的稀硫酸,需要取 g 98%的浓硫酸倒入 g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答案】 25 75【解析】此题属于溶液配制里的稀释问题,在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不变,故可设需要98%的浓硫酸质量为x,则100g×24.5%=x×98%,∴x=25g,则加水的质量=100g-25g=75g【考点】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4.将80 g质量分数为35%的浓盐酸,稀释成10%的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 )A.80 g B.100 g C.200 g D.280 g【答案】C【解析】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为80 g×35%="28" g,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28 g÷10%="280" g,所以加水的质量为280 g-80 g="200" g,所以选C。
5.将7.3g已部分氧化的锌粉,加入到98g10%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A.14.5g B.15.5g C.16.1g D.18.3g【答案】C【解析】设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由Zn+H2SO4═ZnSO4+H2↑、ZnO+H2SO4═ZnSO4+H2O得:H2SO4~ZnSO498 16198g×10% x解得:x=16.1g由以上计算可知,A、B、D错误,C正确.【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6.双氧水是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可用于医疗消毒。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溶液(含解析)(1)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溶液(含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c58455ef84254b35eefd34cd.png)
溶液一、填空题1.用化学符号填空:(1)稀盐酸是溶液,溶质是,溶剂是(2)汽水是溶液,溶质是,溶剂是(3)碘酒是溶液,溶质是,溶剂是.2.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KNO3溶液中加入3gKNO3和12g水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二、选择题3.下列洗涤或除污过程应用乳化原理的是()A.用刷子刷除杯子上的污垢B.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C.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D.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脂4.调味剂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将下列调味剂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盐 B.蔗糖 C.味精 D.芝麻油5.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花生油B.面粉 C.冰块 D.硝酸铵6.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可以是固态,液态,气态B.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D.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7.酒精(C2H5OH)的某种水溶液,溶质和溶剂中氢原子个数相等,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23% B.46% C.55% D.72%8.一种抗生素为粉末状固体,每瓶含0.5g,注射时应配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则使用时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A.1.5mL B.2mL C.3mL D.4mL9.某学生要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他读量筒中水的体积刻度时,视线仰视.而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左,称量食盐时天平平衡,则他配制的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A.等于10% B.小于10% C.大于10% D.无法确定10.电解水时,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现将0.1%的氢氧化钠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氢、氧元素质量分数减少了B.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减少了C.溶液中离子数目增加了D.溶液减少的体积就是产生气体的体积11.许多化学反应都可在溶液中进行的原因是()A.操作简便,设备简单B.可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C.固体物质间不能直接反应D.用料节约,减少成本12.在相同温度时,食盐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前者大于后者 B.后者大于前者 C.两者相等 D.无法比较13.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分类正确的是()A.空气、糖水、一氧化碳、铁粉B.空气、水、金刚石、氯酸钾C.空气、氮气、氢气、澄清石灰水D.空气、矿泉水、红磷、高锰酸钾14.下列物质不可能与水形成饱和溶液的是()A.酒精 B.熟石灰C.二氧化碳 D.硝酸钾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稀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C.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可相互转化D.在提到某种物质的溶解度时,一定要指明温度16.在t℃时将5克某纯净物完全溶解在95克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等于5% B.大于5%C.小于5% 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7.已知3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45.8g KNO33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 KNO3,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A.33.3% B.31.4% C.50% D.45.8 g溶液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1.用化学符号填空:(1)稀盐酸是溶液,溶质是HCl ,溶剂是H2O(2)汽水是溶液,溶质是CO2,溶剂是H2O(3)碘酒是溶液,溶质是I2,溶剂是C2H5OH .【考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方法(即气体、固体溶于液体中,液体是溶剂,气体、固体为溶质;液体和液体相溶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有水时,不管量多量少,一般把水看作溶剂;没有指明溶剂时,常把水看作溶剂),逐一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1)稀盐酸是溶液,溶质是氯化氢气体,溶剂是水,化学式是:HCl;H2O;(2)汽水是溶液,溶质是二氧化碳,溶剂是水,化学式:CO2;H2O(3)碘酒是固态碘的酒精溶液,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其化学式分别是I2;C2H5OH.故答案为:(1)HCl;H2O;(2)CO2;H2O;(3)I2;C2H5OH.【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掌握常见溶液的组成、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2.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KNO3溶液中加入3gKNO3和12g水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KNO3溶液中加入3gKNO3和12g水完全溶解后,可看做是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KNO3溶液中加入了3gKNO3溶于12g水形成的溶液,根据溶质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KNO3溶液中加入3gKNO3和12g水完全溶解后,可看做是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KNO3溶液中加入了3gKNO3溶于12g水形成的溶液;3gKNO3溶于12g水形成的溶液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0%;则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KNO3溶液中加入20%的硝酸钾溶液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为20%.故答案为:20%.【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二、选择题3.下列洗涤或除污过程应用乳化原理的是()A.用刷子刷除杯子上的污垢B.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C.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D.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脂【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乳化作用的定义分析:洗洁精或洗衣粉等物质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的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冲走,这种现象属于乳化作用.【解答】解:A、用刷子刷除杯子上的污垢,是利用了刷子的摩擦作用,不是利用了乳化作用,故选项错误.B、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是利用酒精能溶解碘污来达到目的,利用的是溶解原理,不是利用了乳化作用,故选项错误.C、用汽油洗去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来达到目的,利用的是溶解原理,不是利用了乳化作用,故选项错误.D、洗洁精是洗涤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是利用乳化作用,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常见的洗涤原理有三种,一是利用乳化作用,二是利用溶解原理,三是利用物质与油污等发生化学反应,理解洗涤过程中利用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4.调味剂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将下列调味剂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盐 B.蔗糖 C.味精 D.芝麻油【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解答】解:A、食盐溶于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错;B、蔗糖溶于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错;C、味精溶于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错;D、芝麻油与水混合形成的混合物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故D正确.故选D.【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5.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花生油B.面粉 C.冰块 D.硝酸铵【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解答】解:A、花生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不属于溶液,故A错;B、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不属于溶液,故B错;C、冰块与水混合形成的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C错;D、硝酸铵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正确.故选D.【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6.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可以是固态,液态,气态B.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D.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溶液可以是固态,液态,气态;B、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D、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解答】解:A、溶液可以是固态,液态,气态,正确;B、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正确;C、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纯净物,错误;D、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溶液的有关知识,难度不大.7.酒精(C2H5OH)的某种水溶液,溶质和溶剂中氢原子个数相等,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23% B.46% C.55% D.72%【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乙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因此需要判断溶质乙醇与溶剂水的质量关系;每个乙醇C2H5OH分子中含6个氢原子,每个水H2O分子中含2个氢原子;根据“乙醇分子里所含的氢原子总数与水分子里所含的氢原子总数相等”可推算溶液中乙醇与水的质量关系;可以据此完成解答.【解答】解:根据氢原子数相等,找出乙醇分子与水分子间的关系,进而确定出质量关系.C2H5OH~6H~3H2O46 54此乙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46%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溶液中质量分数的计算,学生应注意H原子个数是解答的关键,而利用分子的个数来计算其质量是思维转换中的难点.8.一种抗生素为粉末状固体,每瓶含0.5g,注射时应配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则使用时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A.1.5mL B.2mL C.3mL D.4mL【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根据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则一种抗生素为粉末状固体,每瓶含0.5g,注射时应配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的质量为0.5g÷20%=2.5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使用时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的质量为2.5g﹣0.5g=2g(合2mL).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某学生要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他读量筒中水的体积刻度时,视线仰视.而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左,称量食盐时天平平衡,则他配制的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A.等于10% B.小于10% C.大于10% D.无法确定【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是九年级化学的一个重要的学生实验,题目通常考查你是否做过这个实验.完成此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计算,②称量,③溶解,④装瓶存放.称取氯化钠时应注意左物右码,用量筒取水时应注意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解答】解:读量筒中水的体积刻度时,视线仰视.实际取得的水的体积偏多,而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左,相当于左盘中加入了一部分食盐,这样称得的食盐的质量小于要称值,则他配制的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10%,故答案选B.【点评】溶液的配制是中考的一个重要考点,题型多种多样,可以直接考查溶液的配制步骤、配制溶液所需仪器;可以设计安排生产和实验方案,将实验和计算相结合;可以将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让同学们对相关实验基本操作的成败原因进行分析评价,培养同学们严谨科学的态度.常见的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分析题等.10.电解水时,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现将0.1%的氢氧化钠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氢、氧元素质量分数减少了B.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减少了C.溶液中离子数目增加了D.溶液减少的体积就是产生气体的体积【考点】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电解水实验.【专题】学科交叉型;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减少的水的质量分析氢、氧元素质量分数的变化;B、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分析;C、根据氢氧化钠质量的变化分析;D、溶液的减少与生成的气体之间的关系分析.【解答】解:A、电解一段时间后,水的质量减少了,溶液中氢、氧元素的质量也减少了,溶液中氢、氧元素质量分数也减少,故A正确;B、氢氧化钠的质量不变,水的质量减少,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计算,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增加,故B错误;C、在电解过程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不变,溶液中离子来自氢氧化钠的解离,溶液中离子数目不变,故C错误;D、溶液减少的质量就是产生气体的质量,溶液减少的体积不等于产生气体的体积,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电解水时溶液中一些量的变化,解题的关键是要分清被电解的物质是什么,氢氧化钠的作用是什么,氢氧化钠的质量怎么变化.11.许多化学反应都可在溶液中进行的原因是()A.操作简便,设备简单B.可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C.固体物质间不能直接反应D.用料节约,减少成本【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影响两种物质反应的速度的因素考虑,两种物质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度越快,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物质的接触面积就大.【解答】解:两种物质相互接触的面积越大,反应的速度越快,由于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溶液中两种物质接触面积最大,化学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得很快,有些产品的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可以缩短生产时间.故选:B.【点评】因为在溶液中两种物质接触面积最大,所以许多化学反应都要在溶液中进行,反应速度最快.12.在相同温度时,食盐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前者大于后者 B.后者大于前者 C.两者相等 D.无法比较【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进行分析.【解答】解:在一定温度下,还能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量达到了最大溶解量,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溶解没有达到氯化钠的最大溶解量,所以前者质量分数大,故选A.【点评】通过本题的解答,要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同时注意温度限制,在平时的解题过程中,要加以理解.13.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分类正确的是()A.空气、糖水、一氧化碳、铁粉B.空气、水、金刚石、氯酸钾C.空气、氮气、氢气、澄清石灰水D.空气、矿泉水、红磷、高锰酸钾【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解答】解: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糖水中含有糖和水,属于混合物;一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铁粉是由铁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B、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氯酸钾是由钾元素、氯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C、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氮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水和氢氧化钙,属于混合物;D、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矿泉水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红磷是由磷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高锰酸钾是由钾元素、锰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B.【点评】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物质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14.下列物质不可能与水形成饱和溶液的是()A.酒精 B.熟石灰C.二氧化碳 D.硝酸钾【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常见的物质中不可能与水形成饱和溶液的应该是可以无限制的溶于水中的物质,属特殊的物质,所给的物质中只有酒精具备该特征.【解答】解: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物质,其特征应该是可以无限制溶解的物质,酒精能够无限制的溶解在水中,所以不能形成饱和溶液.故选A.【点评】该题是一道常见识记知识的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熟记一些物质的特殊性质.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稀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C.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可相互转化D.在提到某种物质的溶解度时,一定要指明温度【考点】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固体溶解度的概念.【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标准和浓稀溶液的判断标准进行分析.饱和、不饱和指的是溶解的量是否达到了最大,浓稀指的是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解答】解:A、溶液饱和与否与浓稀溶液没有必然联系.故A错误,B、比如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在水中溶解的质量达到了最大,是饱和溶液,但是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浓度较小,属于稀溶液,故B正确,C、只要改变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比例关系就行了,故C正确,D、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比较大,温度不同,溶解度也就不同,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饱和与不饱和、浓稀溶液的判断标准,以及概念的严密性.16.在t℃时将5克某纯净物完全溶解在95克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等于5% B.大于5%C.小于5% 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分析5g某物质投入到95g水中,完全溶解的过程,可知溶质的质量可能等于5g(溶质与放入的物质相同),也可能大于5g(溶质与水发生化合反应),也有可能小于5g(溶质中含结晶水),利用这些可能出现的情况解决.【解答】解:当溶质与放入的物质相同,如氯化钠等,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是5%;物质放入水中发生化合反应时溶质的量大于5g,例如氧化钠溶于水时会生成氢氧化钠,此时溶质质量分数会大于5%;当放入的物质含有结晶水时,溶质的质量会小于5g,如CuSO4•5H2O溶于水时溶质质量分数会小于5%.故选D.【点评】此题是对溶质质量分数的考查,解题关键点是考虑5g物质放入水中时是否发生了变化,溶质的量是否发生了改变.17.已知3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45.8g KNO33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 KNO3,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A.33.3% B.31.4% C.50% D.45.8 g【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根据溶解度的概念、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以及饱和溶液的形成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因为3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45.8g,所以在3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 KNO3,只能溶解45.8g,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1.4%.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溶解度的概念以及题干提供的数据进行.。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强化与溶液有关的计算【附答案】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强化与溶液有关的计算【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8f729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9e.png)
试卷第1页,共5页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强化-与溶液有关的计算1.实验室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H 2SO 4的溶质质量分数。
现取10g 稀硫酸样品,将32g 质量分数为5%的NaOH 溶液加入到样品中恰好完全反应。
请计算。
(1)32g 质量分数为5%的NaOH 溶液中含_____g NaOH 。
(2)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
(写出计算过程)2.某工业品碳酸钠中含有少量氯化钠,为测定其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称取11 g 样品放入烧杯,向其中逐滴加入10%的氯化钙溶液至110 g 时恰好完全反应。
请完成下列分析与计算:(1)参加反应的氯化钙的质量是______g 。
(2)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在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等作摩擦剂。
已知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CaCO 3,和SiO 2(SiO 2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化学兴趣小组用该牙膏的摩擦剂测定某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通过实验测得如图数据:(假设产生气体全部逸出)(1)生成CO 2的质量为_____g 。
(2)求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4.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它可用来制造电器零件及日用品。
将30g 稀硫酸分三次加入到10g 黄铜样品粉末中(不考虑黄铜中的其他杂质),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本次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见下表。
次数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10 1010 本次生成氢气的质量(g) 0.04m 0.02请回答。
(1)m =_______。
(2)黄铜样品中金属铜的质量_______(只写结果即可)。
(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求解过程,结果精确到0.1)5.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精炼铜生产国,随之而来也伴随着一定的环境污染。
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室模拟沉淀法除去水环境中的铜离子,并测定硫酸铜的含量。
取一定体积的CuSO 4溶液于烧杯中,逐滴滴加10%的氢氧化钠溶液,烧杯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①当滴入上述氢氧化钠溶液至图中A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为(写化学式)。
2020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溶液
![2020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溶液](https://img.taocdn.com/s3/m/5cecaf78aef8941ea66e056e.png)
溶液考点一:溶液的配制1.将1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浓度变为20%,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蒸发5g水B. 加入氯化钠固体1gC. 倒出一半溶液D. 加入10g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2..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所示仪器进行“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⑴)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按实验要求,图1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填名称);⑵完成此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①溶解②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③称量④计算⑶小婧按图2的操作称取氯化钠,小民发现小婧的操作有错误。
你认为小婧操作中的错误是;她称取的氯化钠实际质量为g;⑷小红想加快氯化钠的溶解不可采取下列操作中的(填字母)A.加热B.搅拌C.先研磨成粉末,再溶解D.振荡 E. 加入固体后静置⑸小民所取蒸馏水的体积如图3所示,则该实验小组原计划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水的密度为1g/cm3)。
(6)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3.化学实验室现有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要把50g上述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g.4.将10 g铜锌合金放入到盛有100 g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质量是109.8 g。
(提示:铜与稀硫酸不反应,也不溶于水)(1)反应后产生氢气g,合金中锌的质量是g。
(2)稀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有计算过程)(3)反应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有计算过程,结果保留0.1%)考点二:溶解度1.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O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丙中M表示b的溶解度曲线B.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bC.图乙中a、b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 30℃时a、b溶液都是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向一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渐加KNO3固体,下列图象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3.如图表示甲、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现分别向50g甲、80g乙固体中各加入150g水,并加热至完全溶解,同时各蒸发掉50g 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冷却至t℃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冷却至t℃时,甲、乙均有晶体析出C.冷却到0℃时,乙析出的晶体多D.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4.如表给出了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推断合理的是()A.20℃时,将100g水加入30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不饱和溶液B.20℃时,将100g水加入30g氯化钠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0% C.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之间应出现交点D.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二者的混合物中提纯氯化钠5.下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请回答。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有关溶液的计算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有关溶液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56b4e91f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92.png)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有关溶液的计算一、单选题1.在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的原因可能是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①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①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①氯化钠晶体不纯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2.在配制10%的硫酸铜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硫酸铜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①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①用托盘天平称取硫酸铜时,所用砝码生锈①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①装瓶时溶液洒出A.①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①3.欲将8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成10%,需加水A.20克B.80克C.40克D.8克4.如要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前后质量不变为A.溶质的质量B.溶剂的质量C.溶液的质量D.溶液的体积5.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计算得出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5gB.将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进行称量C.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洒出,会造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6.勤劳智慧的中国劳动人民在很早以前就掌握了湿法炼铜的技术。
某实验小组模拟湿法炼铜,向50.0gCuSO4溶液中加入10.0g铁粉(铁粉过量),待溶液中CuSO4反应完全后,过滤,所得滤渣的质量为10.4g。
则原溶液中CuSO4的质量分数为A.20%B.16%C.10%D.8%7.在10%的硫酸铜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之比为A.溶质:溶剂=1:10B.溶质:溶液=1:10C.溶剂:溶液=9:11D.溶质:溶液=1:118.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液中保持不变的是A.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B.溶液的质量C.溶质的质量D.溶剂的质量9.现有镁和氧化镁的混合物3.2g与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得到103.1g溶液,则该混合物中镁和氧化镁的质量比为A.3:5B.6:6C.1:1D.5:4 10.某同学需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步骤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配制过程中出现了两处操作错误B.实验操作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蒸发C.若所有操作都正确,完全溶解后有液滴溅出,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D.配制时应称量氯化钠固体质量为15g二、填空题11.将20g 某物质溶解在82g 水中,经充分搅拌,底部有2g 固体存在,所形成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倒出一半后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关于溶液的计算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关于溶液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7fdb8e7b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d9.png)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关于溶液的计算一、选择题1.84g/cm)的浓硫酸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某同学在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39.8%的稀硫酸。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量取水时选用100mL的量筒B.稀释时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C.装瓶过程中,有少量溶液溅出试剂瓶,余下溶液的浓度不变D.若用量筒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9.8%2.小朋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4%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
下列关于配制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①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7.0g②用托盘天平称氢氧化钠固体时,在两盘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③选用2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④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试剂瓶⑤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A.①③B.②③⑤C.③⑤D.②③④⑤3.工业用CaO和硝酸反应制Ca(NO3)2·4H2O晶体,为确保制备过程既不补充水分,又无水剩余,则应选用的硝酸质量分数A.30%B.63%C.70%D.84%4.用60%硫酸a与20%硫酸b来配制30%硫酸溶液,所用溶液a、b的质量比为A.2:1B.1:2C.3:1D.1:35.如图,甲、乙试管中分别盛有硝酸钾、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
向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试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少B.甲试管中溶液质量减少C.乙试管中固体量增加D.乙试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6.盛有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在空气中放置一段较长时间,该溶液中的A.氢氧化钠的质量减少B.氢氧化钠的质量保持不变C.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增大D.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7.农业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下列方法能配制出该选种溶液的是A.4g氯化钠和16g水B.16g20%的氯化钠溶液和5g水C.10g8%的氯化钠溶液蒸发4g水D.14g10%的氯化钠溶液和1g氯化钠8.化学小组的同学们在室温(20℃)时,用氯化钠和硝酸钾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兴趣实验,以下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KNO313.33264110溶解度/gNaCl35.73636.637.3A.①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5%B.②中溶质氯化钠为7.2gC.③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D.③比②中固体的质量大9.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并用于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配制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B.用到的玻璃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1g/cm)C.计算:需要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3g,量取水的体积是47mL(水的密度为3D.量取水:俯视读数会使所配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10.有40g质量分数为5%的CaCl2溶液,若将其质量分数增大到10%,应采用的方法是A.加入2g CaCl2固体B.把溶剂蒸发掉一半C.加入20g溶剂D.加入4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CaCl2溶液二、填空与简答11.将60g某固体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中考化学计算题专题训练1
![中考化学计算题专题训练1](https://img.taocdn.com/s3/m/298621c790c69ec3d5bb75fb.png)
专题一 1. 含碳酸钙80%的大理石25g 恰好与100g某盐酸溶液完全反应(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且不溶解)。
求:(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原盐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一定质量20%的烧碱溶液与一定质量的硫酸镁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42g,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
计算硫酸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0.1%)3.实验室制取氧气所用的氯酸钾通常含一定量的杂质。
小明同学称取6.00g样品与2.00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使其完全反应,冷却至室温。
将剩余固体与17.02g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的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9%。
若不考虑实验中药品的损耗,氯酸钾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结果精确到0.01g)(1)要完全回收反应生成的氯化钾,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可回收氯化钾的质量为________;(2)计算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4.加热一黑色粉末固体,并将所得气体通入50g 烧碱溶液中发现溶液变成了54.4g,再用7.3g10%的盐酸滴加剩余黑色粉末固体,黑色粉末固体全部溶解。
(1)判断黑色粉末固体的组成。
(2)黑色粉末固体中各物质的质量分数。
5.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用锌与稀硫酸反应,所得相关数据记录如下,(实验中的误差忽略不求:⑴甲同学加入金属锌的质量x。
⑵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6.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检测本地钢铁厂生铁产品的质量,在实验室中称取生铁屑样品10.0 g,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加热,使之充分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
然后冷却、称量。
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0.34 g。
计算:(1)生铁样品中杂质的含量;(2)生产100 t这种生铁,至少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多少克?7.某样品为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为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铜的含量,取用20 g此样品,分四次向其中加入稀盐酸与之充分反应。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有关溶液的计算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有关溶液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ffd566b4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11.png)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有关溶液的计算一、选择题1.将12g的铝、铁混合物加入到10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11g,则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11.1%B.12%C.33.1%D.36.5%2.有一包Zn和ZnO的混合物共16g,与一定量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32.2g,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A.3g B.6.5g C.1.6g D.14.2g3.现将10g硝酸钾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0gB.一个NO-3带3个单位负电荷C.该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是10%D.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存在可自由移动的K+、NO-34.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t2℃时,甲的溶解度是50gB.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乙,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C.在t1℃时,甲、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D.在t2℃时,25g乙溶解在50g水中可形成饱和溶液5.已知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阴影区域部分,处于不饱和状态的是BB.将t1℃时B、C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B<CC.P点表示的含义为t1℃时,B、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D.向试管中滴入2mL水后,若X中有固体析出,则X为C6.在一定温度下,向100g水中依次加入一定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加入KCl固体的质量与所得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温度下,实验②所得溶液是KCl的饱和溶液B.该温度下,KCl的溶解度为40gC.实验③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D.实验②和实验③所得溶液的浓度相同7.如图所示,用恒温蒸发氯化钠溶液来模拟海水晒盐的过程。
已知乙溶液恰好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甲到图乙,溶剂和溶质的质量都减少B.由图乙到图丙,溶质和溶质质量分数都不变C.由图丙到图丁,溶质和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D.由图甲到图丁,氯化钠的溶解度保持不变8.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溶液的计算专题复习一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中考化学溶液的计算专题复习一一、选择题1.某Mg 和MgO 的混合物,与一定量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无晶体析出),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A .B .C .D .2.下图为M 、N 两种固体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C%)随温度(t )变化的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40gM 放入150g 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B .t ℃时,M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C .80gN 放入150g 水中全部溶解,此时溶液的温度一定低于t ℃D .200gN 的溶液,蒸发60g 水、冷却至t ℃后得到40g 晶体,原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沿烧杯内壁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B .将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49%,需加水50gC .加热时所盛溶液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2/3D .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检验气体的纯度4.20℃时,KNO 3的溶解度为31.6g ,向100g KNO 3饱和溶液....中再加5克KNO 3晶体后,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 .27.6%B .24.0%C .31.6%D .34.9% 5.将50g 98%的浓硫酸溶于450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 .%B .%C .%D .%6.下图是A 、B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50℃时,把50 g A放入50 g水中能形成75 g A的饱和溶液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D.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将至20℃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C=A 7.将50g20%的氯酸钾溶液稀释到200g,稀释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是()A. 1% B. 5% C. 10% D. 20%8.下列涉及学科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根据转化观:锌和硫酸锌可相互转化C.根据结构观:氩原子和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D.根据守恒观:10mL质量分数为40%的硫酸,加10mL水后质量分数变为20%9.氧化钙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质量为120克,将其高温煅烧至碳酸钙完全分解,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4克。
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 70% B. 20% C.40% D. 50%10.已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在该温度下将20g硝酸钾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A.% B.% C.% D.%11.现有生石灰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将其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向剩余固体中加入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的稀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所得溶液恰好为中性,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A.50% B.% C.% D.40%12.KCl是一种常用的钾肥,其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Cl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B.20℃时,100gKCl饱和溶液中含有KCl 34.0g C.40℃时,K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0﹪D.60℃的KCl饱和溶液降温至20°C,有晶体析出二、填空题13.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KNO3溶液中加入3g KNO3和12g水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14.(6分)如图1所示的仪器和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请回答有关问题:(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上图中的(填标号)组合。
(2)实验室也可以用双氧水来制取氧气,实验时还需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其作用是。
现要用30%的双氧水溶液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双氧水溶液,需要加入水的体积为mL。
(3)在量取水的操作中,当水面接近所需刻度时,应改用上图中的(填标号)加水至所需刻度。
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请在如图2所示的标签内填入试剂瓶所要贴的标签内容。
15.(3分)无土栽培是一种农业高新技术,它可以显着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某品种茄子的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有6%的KNO3。
⑴KNO中钾、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⑵要使150kg该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则应该将该溶液蒸发掉 kg水。
16.回答下列问题:(1)阅读下图包装说明,这袋化肥中碳酸氢铵的质量为 g(2)欲将50kg10%的碳酸氢铵溶液稀释成1%的溶液,用于农作物的催肥,需加 g水。
17.实验室有一瓶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请回答:(1)配置200g这种溶液需 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
(2)现取10g配置好的稀硫酸,向其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是多少三、简答题18.制作“叶脉书签”需要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请问:(1)配制时需要氢氧化钠固体_________ g,需要水_________ mL.(水的密度1g/cm3)(2)配制该溶液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 (填序号).①托盘天平②烧杯③量筒④漏斗⑤玻璃棒⑥酒精灯⑦胶头滴管⑧药匙(3)若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水配制,需要20%的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_ g,此20%的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_ mL,(填正整数)(2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mL).19.(8分)为探究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小红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在稀硫酸中加入了一定量的硝酸钡溶液。
请回答:(1)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分析实验现象,溶液中减少的离子是(写离子符号)。
(2)小红同学在稀硫酸中加入硝酸钡溶液时,硝酸钡溶液可能过量,检验溶液中含有少量硝酸钡的方法是。
(3)在98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加入100g硝酸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所加硝酸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若要配制98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需要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 mL(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在实验室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的主要步骤有:计算、、混匀、冷却至室温装瓶,并贴上标签。
四、推断题20.(5分)向 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溶液中放入 g粗锌(含有不溶于稀硫酸的杂质),恰好完全反应,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氢气 L。
(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约为g/L)计算:(均保留1位小数)(1)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
(2)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渣的质量。
(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1.(6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他们为了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含量,取某种稀盐酸100 g加入到 g水垢中,产气体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计算:生CO2最多是。
(1)从图中可以看出 g水垢与盐酸反应后生成CO2(2)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3)所用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22.我市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为了测定某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样品放入烧杯,加入稀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体时消耗,放出的气体在常温下体积为。
气体的密度为L,则上述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为 g。
(1)常温下CO2(2)如石灰石中的杂质均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计算:的质量分数;①石灰石中CaCO3②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最终结果保留1位小数)。
参考答案1.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结合反应:Mg和MgO都能和硫酸反应,但都生成硫酸镁,根据题意,故硫酸镁的质量=,那么硫酸镁中镁元素的质量=×24/120×100%=,这也就意味着反应前镁元素的质量=,而Mg和MgO的组成元素只有两种:Mg和O,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故选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2.B【解析】试题分析:A、要判断溶液是否饱和,除了要有一定量的溶质和溶剂外,还要指明一定温度,而这里没有指明温度,错误,B、从溶解度曲线可看出,t℃时,M的溶解度为40g,则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M质量为40g,故t℃时,M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40g:100g=2∶5,正确,C、t℃时,N的溶解度为40g,那么150g水最多只能溶解60gN,而现在80gN放入150g水中全部溶解,说明此时溶液的温度一定高于t℃,错误,D、200gN的溶液,蒸发60g水、冷却至t℃后得到40g晶体,最终得到100g t℃时的饱和溶液,根据t℃时,N的溶解度为40g,可计算出100g t℃时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N的质量=100g×40g/140g=,则原200gN的溶液含溶质N的质量=+40g=,故原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200g×100%=%,错误,故选B考点:溶解度曲线,溶解度的意义,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3.D【解析】试题分析: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沿烧杯内壁倒入浓硫酸中,错误,B、根据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可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列式为:100g×98%=(100g+x)×49%,x=100g,错误,C、加热时所盛溶液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而不是2/3,错误,D、可燃性气体在与空气混合时,在遇到明火或高温,有可能发生爆炸,故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检验气体的纯度,正确,故选D考点:浓硫酸的稀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给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爆炸4.B【解析】试题分析: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溶质的溶液,所以向100g KNO3饱和溶液....中再加5克KNO3晶体后,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不会溶解,所以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1.6g/131.6g×100%=24.0%,故选B考点: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5.A【解析】试题分析:利用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为计算即可:5098%50450gg g⨯+×100%=%,故选A。
考点: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6.D【解析】试题分析:溶解度曲线意义:1、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进而判断结晶的方法,①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即降温结晶),②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不大,采用蒸发结晶,2、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3、可比较同温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4、可直接读出某温下,物质的溶解度,A、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正确,B、50℃时,A的溶解度为50g,表示在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所以5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最多只能溶解25g,所以形成的溶液的质量75g,正确,C、由于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正确,D、50℃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对于A、B来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会析出晶体,但仍然是20℃的饱和溶液,此时B的溶解度大于A,对C而言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质量仍然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仍然保持在50℃时的不变,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B﹥A﹥C,错误,故选D考点:溶解度的概念理解,溶解度曲线意义,溶质质量分数计算7.B【解析】试题分析:抓住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稀释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50g×20%÷200g×100%=5%,故选B考点: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8.B【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根据微粒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B选项根据转化观:锌和硫酸锌可相互转化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是不同类别的微粒;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物质的体积没有加和性,故答案选择B考点:化学观念9.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反应前物质中钙元素的质量等于反应后剩余物中钙元素的质量,故4084100%60g56ggg⨯⨯=, 原固体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100%50%120gg⨯= ,故答案选择D考点:质量分数的计算10.A【解析】溶质质量分数等于溶质的质量除以溶液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