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物料输送方法及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体物料输送方法及探讨

天津科技大学张廉10815005

摘要我们在设计物料输送方案时,要保证能够尽量满足输送的流量要求,而且要尽可能保证输送量波动小。

关键词离心泵流量输送量波动输水系统

通过对化工流体力学的学习我们知道。影响流体流动的因数很多,对于流体本身来说就具有复杂性。一方面是对象的复杂性及流体的品种多,不同的流体其性质会有很大的差别。流体自身的性质会影响流体的流动,比如流体的粘性,表面张力,密度和压缩性。另一方面是过程的复杂性,也就是在流动过程中传热,传质以及变形的过程。在流体流动过程中,流动的空间也会对流体的流动产生较大的影响,比如流体在管路中流动的时候,管路的特性,局部阻力(突然扩大,突然缩小,弯管等),沿程阻力等都会影响流体的流动。

通过对一个具体流体物料输送问题的研究,以及对不同输送方案对流体流动的分析,我们就能得出各种输送方案的优缺点以及经济性。该问题为:提出将流体物料同时输送至5个位置的输送系统方案。输送的流体粘度约为100厘泊,五个位置在垂直方向上的间距为h=1m,每个位置的输送量均为Q=10L/min。要求1、各个输送位置的流量尽可能一致;2、输送量波动较小、3、提出两种输送方案并进行比较。

对于给定的问题,我们从其中的条件可以看出,该流体的粘度为100厘泊,属于低粘度。并且总的流量为50L/min,我们采用离心泵就能满足要求。离心泵在化工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因为离心泵具有一下几个优点:○1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便于调节和控制;○2流量均匀,效率较高;○3流量和压头的适用范围较广;○4适用于输送腐蚀性或含有悬浮物的液体。由离心泵的叶轮结构可以分为闭式,半开式,开式。由于题目中的流体属于清洁性的液体,因此我们采用闭式结构。另一个原因是:对于半开式和开式,由于没有盖板,液体在叶片间流动时易产生倒流,故这两类泵效率较低。

方案一:

方案一

如上图所示,只用一台离心泵。所需仪器有离心泵一台;形状相同但高度不同的容器五个,并排的放在一起;相同的文丘里流量计五个;相同的阀门五个。所有仪器的连接如图所示。其中五个容器并排排列,当容器1装满物料后就溢流到容器2中,容器2中装满物料后就溢流到容器3中,依次类推。从离心泵输出的流量大于五个位置的流量之和及大于50L/min ,输出的流量能够保证每个容器都能溢流出来 ,也即每个容器中的物料的高度不会变。 最后从容器5中流出的物料流回到离心泵之前的管路中,实现循环。

五个容器的具体高度由以下计算得来:

设出口5为基准面,出口5的高度为Z 5,其他几个高度分别为Z 4,Z 3, Z 2,Z 1,为已知量。容器5的液面高度为H 5,其他几个依次为H 4, H 3, H 2, H 1。

由于这个方案里每条分支的局部阻力和沿程阻力差别不是太大,因此我们忽略管路的能量损失,根据每个容器的上表面和对应出口的位置面,由泊努利方程有:

ρρi

i i Hi

Hi p u gZ p u ++=++22g H 22i

其中容器上表面液体的速度2Hi u =0,容器上边面的压强Hi p =与该容器对应的出口位置的压

强i p =大气压强,各个出口位置的速度i u 相等,由于各个出口的结构是相同的,所以其横

截面积i A 相同,可求

i i A Q u =

通过计算可求得

222i i i gA Q Z H +=

根据每个H 的值设置每个容器的高度即可

方案二:

方案二

如上图所示,分别用五个离心泵输送到五个位置,其中流量通过阀门调节。所需仪器为五个离心泵,五个文丘里流量计,五个阀门。五个位置的流量仅仅通过阀门调节。

两种输送方案的比较:

方案二缺点:五台离心泵,成本较高;设备多因而故障点较多;不能确保各个输送位置的流量一致;输送量的波动较大。

优点:调节便利;若有一台离心泵出问题,其他的不受影响。

方案二缺点:一旦离心泵出问题,会影响整个系统。

优点:只用一台离心泵,成本低;由于各个容器始终保持液面不变,因此输送的波动性较好;由于每个容器与对应的出口位置的高度不变,因此各个输送

位置的流量能够保持一致

通过对方案一和方案二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方案一能够充分满足题目的要求,也即各个位置的流量尽可能一致,输送量波动性较小。其实我们在设计物料输送系统时,要尽量保持输送过程的稳定性。我们在布置管道时,首先要考虑到安装、检修、操作上的方便与人身安全;其次应尽可能减少基建费用;另外还需根据生产的特点、设备的布置、物料的性质以及建筑的结构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由以上分析,我们选择方案一。

参考文献:

[1]姜培正,过程流体机械,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2]夏清,陈常贵,化工原理,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3]张裕平,流体输送与过滤操作实训,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