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发展史

合集下载

平面设计的发展历程

平面设计的发展历程

平面设计的发展历程平面设计是一门运用视觉艺术和传播设计原理,通过文字、形象、颜色等多种元素来传递信息和创造美感的设计领域。

在这个数字化与全球化的时代,平面设计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平面设计的发展历程。

平面设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人们为了传递信息和记录历史,开始刻画符号和图案。

例如,古埃及的壁画和符号就是早期平面设计的产物。

这些设计用于装饰和传递象征含义,对后世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平面设计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15世纪的欧洲,人们开始使用木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从而可以将设计作品快速地复制和传播。

这一时期,宗教装饰艺术成为主流,平面设计的功能主要是用于宗教书籍和教堂装饰。

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花窗玻璃就是当时平面设计的杰出作品。

到了19世纪,工业革命使得平面设计得到了新的突破。

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平面设计开始了大规模的商业应用。

企业和品牌开始使用平面设计来宣传和推广产品,标志和海报成为当时最常见的设计形式。

著名的平面设计师威廉·莫里斯和查尔斯·雷纳·拉克纳成为19世纪平面设计的重要代表人物。

20世纪是平面设计发展的黄金时期。

1920年代的包豪斯学派提倡“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理念,他们强调设计应该简洁、高效、具有艺术美感。

随后,瑞士的国际式设计开始兴起,以简洁、几何的图形和排版风格著称。

著名的平面设计师比利·鲍尔斯和亨伯特·uroeteshbuhl成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到了20世纪末,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数字平面设计开始成为主流。

设计师可以使用电脑软件来创作作品,并通过互联网快速传播和分享。

与传统平面设计相比,数字平面设计具有更多的创作工具和更广阔的表现方式。

同时,特效、动画和视频等新技术也给平面设计带来了更为丰富的表达手段。

如今,平面设计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品牌推广、广告宣传还是移动应用开发,都需要平面设计师的才能。

简述世界平面设计史发展历程

简述世界平面设计史发展历程

简述世界平面设计史发展历程
世界平面设计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主要发生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以下是对世界平面设计历史发展的简要概述:
1. 印刷术的出现:15世纪的印刷术的发明为平面设计提供了基础。

在这一时期,设计师开始使用印刷技术来制作书籍、海报和宣传册等。

2. 艺术与工艺运动:在19世纪末,艺术与工艺运动在欧洲兴起。

这一运动强调设计与手工艺的结合,追求精细的手工制作和艺术性的设计。

这对平面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它从简单的信息传达转向更加注重艺术性和美学价值。

3. 包豪斯学派:20世纪初,在德国魏玛成立的包豪斯艺术学校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包豪斯学派的设计理念强调功能性、简洁性和工业化生产。

他们的设计作品采用了几何形状、纯粹的色彩和简洁的排版风格,对现代平面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瑞士国际风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瑞士平面设计师们发展出了一种被称为“国际风格”的设计风格。

国际风格的特点是简洁、直接、功能性强。

他们使用了大量的负空间、规则的网格系统和简洁的排版风格,使信息传达更加清晰和直接。

5. 数字时代的平面设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平面设计也进入
了数字时代。

设计师们开始使用计算机软件来创建和编辑图形和图像,使设计过程更加高效和灵活。

这一时期也出现了许多新的设计风格和趋势,如扁平化设计、响应式设计和动态图形等。

总的来说,世界平面设计的发展历程充满了不同的影响和转变。

从印刷术的发明到现代数字时代的到来,平面设计一直在不断演变和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技术环境。

平面设计发展简述

平面设计发展简述

德国/霍尔戈· 马蒂斯
德国/金· 凯泽
英国/马丁· 夏普
美国/卡鲁
反战主题海报/什瓦斯特
韩国/赵英济-88汉城奥运 会官正式海报
印度/海报
津巴布韦/马维亚尼· 戴卫斯
南美艺术/1992年海报
• “三色版印刷工艺”。19世纪70年代法国海报先驱朱利斯.查理德 发明,能产生丰富的效果,图文结合引人注目。
在上海开厂设店,倾销商品进行广告宣传的产物。其形
式是借鉴和运用了在中国最有群众性的民间年画中配有
月历节气的“历画”样式,融入商品广告。最初,外国
厂商聘请中国画师设计的“月份牌”画,画面除了商品 宣传外,表现的大都是中国传统题材的形象,或中国传 统山水,或仕女人物、或戏曲故事场面等。
后来则发展为画面以表现时装美女为主要形象。艺术手
• 1840年后,列强开辟通商口岸,倾销商品,在上
海、武汉、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出现外国促销的
商品广告。首先是具有国外风情的商品广告及包
装,洋人花巨资设计、印刷发布广告,在中国获
取大量利润,突出的企业是英美烟草公司。
• 入侵使民族资本家觉醒,推出了符合本民族的
一系列绘画广告。
• 外国商人也意识到必须设计符合中国民情和习 俗的广告,因此他们不惜重金聘请中国画家为
格拉斯四人设计集团 •
其设计的探索成为新艺术运动的一个极具特 点的插曲。他们主张直线、主张简单的几何造型, 讲究黑白等中性色彩计划,和新艺术运动的设计 主张相反。这种探索恰为机械化、批量化形式奠 定了可能的基础,这种探索在德国青年风格和奥 地利分离派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德国现代设计之父贝伦斯
早在本世纪初,德国的设计先驱 已经从建筑设计着手,从事现代 设计的探索和试验。

平面设计史

平面设计史

1:楔形文字是已知世界最古老的文字;2:公元前13世纪左右,古老腓尼基人创造的世界上第一套拼音字母3:古腾堡的最大贡献在于发明和运用了金属活字;4:欧洲最早利用排版方式设计,带有插图的书籍出现于15世纪中期的德国;5:1525年丢勒出版了自己撰写的关于书籍设计的理论著作《运用尺度设计艺术的课程》6:丢勒是德国文艺复兴晚期的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7:丢勒是德国第一位真正有思想的艺术家:8:托利是被当时称为“文艺复兴人”9:欧洲16世纪印刷业新的中心——(瑞士)巴塞尔和(法国)里昂:10:世界上第一份报纸,这是于1609年开始在德国的奥格斯堡每日出版的《阿维沙关系报》11:皮艾尔.西蒙.方* 勒让出版了自己的著作《比例表格》12:开创英国印刷设计和平面设计的人物是威廉—卡斯隆:13:1797年英国史坦伯爵制造了第一部用铸铁制成的手摆印刷机:14:1815年,威廉—考帕发现了新的印刷术,他把原来平的字版改成弯曲的:15:1822年,美国波士顿的威廉—邱吉发明了一种将键盘压下时,铅字便会掉入盘中,难后用手工排组并调整间距的半自动检字排版机:16:路易斯—达盖尔,1837年,他成功的拍摄了第一张银版照片:17:1888年,纽约的一个照相机干版制作商乔治—伊斯曼推出一种商标为“柯达”的新颖照相机:18:法国人纳达尔,拍摄肖像照成为纳达尔摄影工作的主要内容:19:威廉—莫里斯,英国设计家。

“工艺美术”运动最主要的代表人物。

20:野兽主义的代表人物马蒂斯21:“未来派”艺术家们的目标是一致——表现“运动”“速度”和“动能的感觉”22:“格拉斯哥派“核心人物是查理斯·R·马金托什:23:构成主义的三大要素:技术性材质结构。

24“风格派”是1917年,它的名称是取得自杜伯格,创办的杂志《风格》25:“装饰艺术”是继“新艺术”运动后一场风格独特的国际性设计运动:26:包豪斯创立1919年4月1日,是由德国著名的建筑家设计理论家现代设计教育先驱——沃尔特格罗佩斯27:国际通用设计是探求一种民主,没有文字,国际性视觉语言活动,它的对象具有较强的广泛性,从知识分子到普通社会大众,从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都成为传播对象:28:理念识别系统,从而形成“VI””BI””MI”三个系统,最终确立了非常完善的CIS企业形象系统:29:企业形象设计的成熟阶段——美国的企业形象设计:30:被日本称为“日本现代设计之父”的早期设计教育先驱龟仓雄策:问题回答:1:“工艺美术”运动的风格特征:第一,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第二,在装饰上反对娇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第三,提倡歌德风格和其他中世纪的风格,讲究简单朴素无华功能良好:第四,主张设计诚实诚恳反对设计上的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趋向:第五,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

视觉传达设计史第一章 平面设计的起源与发展

视觉传达设计史第一章  平面设计的起源与发展
新式排版是利用不同的版,即插图版和文字版拼合而成。 •欧洲15世纪中期的德国是最早利用这种方式出版书籍的国家。 •整个15世纪下半期—16世纪初期,金属活字加木刻插图排版成为德国印刷主流,并开始
影响欧洲其他国家。
•书籍的版权页、印刷厂的商标或标志代表了高度的印刷与设计水准。
印刷厂标志
1500年德国第一个出 版印刷公司的标志
欧洲各国家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平面设计欧洲各国家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平面设计11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平面设计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平面设计文艺复兴时期对外贸易中心港口城市威尼斯是意大利平面设计和印刷设计的中心
视 觉 传 达 设 计 史
各国设计风格——北欧
北欧设计重材质、重工艺、注重产品的舒适感、温暖 感,能够在现代设计中融入地方特色和民族传统,为我们 树立了现代设计形式美感的典范。
• 尼古拉·詹森:法国的造币工人。用印刷设计了大量的商业标记,是世界上最早从 事商标设计的平面设计家之一。
• 詹森设计商业标记特点:笔画刚劲有力,常采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组成,简明扼要。 他设计的字体与他设计的标志特点基本相同,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很有影响的字 体之一。
• “口袋本”袖珍书籍:1501年,玛努提斯首创“口袋本”的袖珍尺寸书 籍。书中字 体全部采用斜体,这是世界上第一本全部采用斜体的袖珍 书籍,开创了日后称为“口 袋本”的先河。
3、法国平面设计与印刷业的发展
• 16世纪被称为“法兰西版面设计的黄金时期”。 • 法国平面设计发展主要受到意大利威尼斯设计的影响。 • 代表人物:亨利·艾斯坦纳:他是法国最早投身印刷与设计的印刷家、设计家
和出版家。他热衷于所谓“大书”(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的出版。 • 克劳德·加拉蒙:1530年建立了自己的铸字工厂,这家工厂的建立开创了印刷

世界平面设计史发展历程简述

世界平面设计史发展历程简述

世界平面设计史发展历程简述一、前言平面设计是一门将文字、图形、色彩等元素结合在一起,通过排版、布局等方式传达信息的艺术与技术。

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历经了多个时期和风格。

本文将简要介绍世界平面设计史的发展历程。

二、工业革命前的平面设计在工业革命前,平面设计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

在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书籍的制作开始被视为一种艺术形式。

在那个时期,书籍通常是手工绘制的,装饰华丽,极具艺术价值。

然而,由于技术限制和制作成本高昂,这种程度的装饰成为了社会精英的专属享受。

三、现代平面设计的诞生19世纪末,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平面设计开始走向独立。

德国的“德累斯顿工艺美术学院”成立于1894年,它的创立者理论家赫曼·穆特修正了“装饰艺术”这一概念,他认为艺术应该服务于工业生产,装饰艺术更应该注意实用性。

这一理念的提出,标志着现代平面设计的诞生。

四、现代主义运动20世纪初,现代主义运动在欧洲兴起,成为了平面设计领域的一股强势力量。

现代主义追求简洁、明快、功能,它的设计特点是:排版简单明了,使用现代字体,在视觉上强调形式和色彩。

五、后现代主义20世纪中后期,后现代主义开始兴起,这一风格强调“边缘”,即在设计中强调一些本来应隐藏起来的元素,如瑕疵、纹理、手绘效果等。

六、数字时代的平面设计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字设备的发展,数字平面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数码化的平面设计更加便利、方便。

设计师可以通过电脑软件,将创意快速、高效地表现出来。

数字平面设计也拥有了更灵活的表现手段,如动画、交互等。

七、总结平面设计作为一门传达信息的艺术与技术,历经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从手工绘制的书籍,到现代主义的简洁明快,再到后现代主义的边缘特征,每个时期都有其特色和经典之处。

在数字时代的今天,平面设计已经走向了更加数字化、智能化和多样化的方向。

平面设计史

平面设计史

1.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是由“工业设计之父”威廉﹒莫里斯倡导的。

2.包豪斯历史上出现过三个校长:格罗佩斯、汉斯﹒迈耶、和密斯﹒凡﹒德罗。

3.装饰艺术运动在法国被称为现代艺术,于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4.在德国工业联盟的会员中,最著名的设计师是彼得﹒贝伦斯。

他是工业联盟的发起者之一,被称为第一位工业顾问设计师。

5.俄国构成主义风格的确立,从艺术的角度上看,与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有很大的渊源关系。

6.1956年英国画家理查德﹒汉密尔顿创作了《是什么使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具有魅力》宣告了波普时代的到来。

7.1933年,包豪斯被纳粹关闭,结束了它的14年历程。

8.俄国构成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马列维奇,成立了一个‘至上主义’小组。

9.20世纪初,就在德国现代主义设计迅速发展时,荷兰也出现了具有相同设计风格特征的运动—“风格派”运动,其核心人物有杜斯伯格、蒙德里安、和里特维尔。

10.比亚兹莱为《莎乐美》所作的插图体现出他艺术风格的成熟,也为他带来了极大的声誉,被称为“有天才的插图画家”。

11.乔尔斯查尔特是法国招贴画家,被称为“现代海报之父”,首先要把新艺术风格引入到招贴画中。

12.穆夏的作品吸引了日本木刻轮廓线的优雅刻画、拜占庭艺术明亮华美的色彩和几何装饰效果,以及巴洛克、洛可可艺术的动感和感性化描绘。

他用感性的装饰线条和简洁的轮廓线,创造了被称为“穆夏风格”的人物形象。

13.克里姆特是维也纳分离派的著名画家,他的绘画丰富了以实用艺术和装饰艺术为主的新艺术运动的内容。

14.抽象派的鼻祖是康定斯基,俄国人。

其作品运用点、线、面来形成音乐般的形式感,表达画家内心的世界。

15.《记忆的永恒》是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所画,描绘人类潜意识景象。

16.1907年,俄国成立的德意志制造联盟由影响德国现代设计发展的重要人物赫尔曼﹒穆特修斯倡议成立,其成员包括制造商、建筑师和工艺师。

17.荷兰风格派以《风格》杂志为宣传阵地,探讨现代艺术设计领域的新形式和新方法,提倡几何抽象和简洁风格,强调结构和功能。

大一平面设计史知识点总结

大一平面设计史知识点总结

大一平面设计史知识点总结在大一学习平面设计课程期间,我们学习了许多与平面设计史相关的知识点。

平面设计是一门与艺术和传媒密切相关的学科,它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本文将对大一平面设计史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回顾。

一、古代平面设计史古代平面设计史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这些文明古国的墓室壁画、陶器、硬币等艺术品都展示了当时的图案设计和组织布局。

例如,古埃及的壁画包含了象形文字,有助于进行沟通和传递信息。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平面设计文艺复兴时期是平面设计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在这一时期,平面设计开始与印刷术相结合,促使了大规模传播和交流手段的发展。

达·芬奇、拉斐尔等伟大艺术家的作品中,字体、色彩、构图等设计元素的运用已成为后来设计师们的重要参考。

三、工业革命时期的平面设计工业革命时期的平面设计史见证了印刷技术的革新和发展。

以约翰·贝尔纳斯为代表的德国版画家和设计师,提出了“形式遵循功能”的设计原则,强调设计应该满足实际需求和功能要求,以及形式和功能的统一。

四、现代主义时期的平面设计现代主义时期是平面设计史上的重要时期,见证了许多设计师的创新和成就。

以德国设计师贝尔特霍尔特·布雷希特为代表的包豪斯学派提出了“形式追求功能”的设计理念,注重几何形状、无装饰和简约风格。

此外,荷兰的“德·斯蒂尔”运动也是现代主义平面设计的重要流派之一,注重表达和传递信息的清晰性。

五、后现代主义时期的平面设计后现代主义平面设计强调对传统规范的打破和对创新的追求。

通过使用不同的字体、颜色和布局方式,设计师试图挑战传统概念,并以自由和多样性的方式表达信息。

后现代主义平面设计主要体现在海报设计和广告设计中。

六、数字化时代的平面设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平面设计进入了数字化时代。

设计师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创作与编辑,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设计效果。

同时,互联网的普及逐渐改变了设计师的传播和交流方式,使平面设计走向了全球化。

中国平面设计发展史

中国平面设计发展史

中国平面设计发展史今日中国平面设计已成为世界平面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你知道中国的平面设计发展史吗?以下是有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平面设计发展史,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平面设计发展史1.中国近代平面设计回顾中国近现代平面设计与西方相比,显得十分薄弱与空泛。

1840年以前的100年间,中国一直闭关锁国,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态。

而18世纪上叶的西方,已完成了工业革命,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一体化。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历经了近百年动荡和战乱的历史。

通过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侵略者在中国得到割地、赔款,开辟通商口岸,建立租界特权、领事谈判权、沿海及内海航行权、传教士权等等,均为列强在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物资开辟道路。

在中国上海、武汉、北京、天津等大的城市出现了不少外国促销的商品广告。

首先是一些具有国外风情的商品广告及商品包装在中国盛行。

这是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洋人广告。

外国企业采取五花八门的广告促销手段,花费巨大资金设计、印刷、绘制广告及发布广告攻势,使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获取大量销售利润,较为突出的企业之一为英美烟公司。

外国殖民企业的入侵,对中国本来薄弱的民族工业给予了几乎瓦解性的打击,但这种打击促使了中国民族资本家的觉醒,中国人自己推出了符合本民族的一系列绘画广告来振兴发展本国民族工业。

精明的外国商人也意识到要抢夺中国市场,必须设计符合中国民情和习俗的广告,因此他们不惜重金聘请中国画家为他们绘制广告。

由于市场需求,当时以上海为中心形成了中国近代广告设计家队伍。

当时最具视觉感、美感的当属20世纪20年代产生的月粉牌绘制广告。

从历史角度审视,那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月粉牌广告设计,无疑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市场状况和广告设计文化,既是我国文化历史的珍品,也是我国商业广告的开路先锋。

2.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回顾20世纪50 70年代,是中国历史大变革的重要时期。

通过土地革命、公私合营到人民公社和大跃进运动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平面设计史发展历程

平面设计史发展历程

平面设计史发展历程
平面设计史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原始平面设计:这一阶段主要是指旧石器时代的洞窟壁画,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
的平面设计作品。

这些壁画通常以动物和狩猎场景为主题,是人类记录和传达信息的一种方式。

2.古代平面设计: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左右开始,人类开始使用文字进行信息记
录和传播。

随着文字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各种符号、象形文字和字母来记录和传达信息,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平面设计的早期形式。

3.中世纪平面设计:在中世纪,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平面设计开始得到更广泛的
应用。

这一时期的平面设计作品主要包括书籍、海报、宣传册等,这些作品通常采用手绘或木刻印刷的方式制作。

4.工业革命时期的平面设计: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使得印刷技术
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为平面设计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一时期的平面设计作品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同时出现了专业的平面设计师。

5.现代平面设计:从20世纪初开始,随着现代艺术和设计思潮的兴起,平面设计
开始呈现出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这一时期的平面设计作品注重创新、实验和个性化表达,同时也更加注重传达信息的效果和影响力。

以上是平面设计史的发展历程的大致概述,不同阶段的发展都为后来的平面设计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平面设计不断向前发展。

平面设计史

平面设计史
二、18-19世纪的设计
1、维多利亚时期的平面设计特点(维多利亚时期的大众化平面设计特点:总体风格是繁琐装饰、艳俗)
答:维多利亚时期的设计,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对中世纪哥特艺术的推崇,与巴洛克风格相似,矫揉造作、繁琐装饰、异国风气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维多利亚时代的设计通常是感情奔放、色彩绚烂,显得豪华瑰丽,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但略显得轻薄、繁琐,易给人以矫揉造作之感。字体设计为了达到华贵、花哨的效果,广泛使用了类似阴影体、各种装饰体。版面编排上的繁琐、讲究版面布局的对称也是这个时期平面设计的重要特征。
3、分析平面设计家谢列特、斯坦兰(Steinlen)、劳特累克(Lautrec)在线条和色彩、构图上的特点。(“现代海报之父”的朱利斯?谢列特(法国)、比亚兹莱(Aubrey Vincent Beardsley)、穆卡(A Mucha)、马克穆多)
答:其表现形式的主要特点是写实中注意画面的平面化处理,强调大色块的对比和画面形象要素的戏剧化冲突。其构图以设计家的主观感性判断为主。
强调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即
1、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是为千千万万的人服务的,而不是为少数人的活动;2、设计工作必须是集体的活动,而不是个体劳动。 主张设计的诚实、诚恳、反对设计上的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趋向。
缺点:他们都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反对精英主义设计。但其设计思想是混乱,他一方面强调大众。另一方面主张从自然和哥特风格中找寻出路,而这种设计不是为了大众的。对于工业化的反对,对于机械的否定,对于大批量生产的否定,都没有可能成为领导潮流的主流风格,过于强调装饰,增加了产品的费用,也就没有可能为低收入的平民百姓所享有。他门的实用主义思想与以后的功能主义仍有很大区别。但是,他门的倡导和思想还是对当时的设计家们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依据。

平面设计发展历程

平面设计发展历程

平面设计发展历程一、起源与初期发展平面设计作为一门艺术和传媒领域的学科,起源于人类对视觉传达的需求。

在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人们通过绘画、雕刻等方式来传达信息和表达观点。

然而,直到工业革命时期,平面设计才开始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印刷术的发明与平面设计的崛起印刷术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平面设计的发展。

15世纪的欧洲,古老的手工书写逐渐被印刷术所取代,这使得大规模的信息传播成为可能。

平面设计师开始运用排版、字体、图形等元素来设计印刷品,使其更具吸引力和可读性。

三、现代平面设计的兴起20世纪初,随着工业化和大众传媒的兴起,平面设计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平面设计开始与广告、出版、宣传等领域紧密结合。

设计师们开始运用色彩、构图、排版等技巧,创造出独特而有吸引力的视觉形象。

四、平面设计的数字化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平面设计进入了数字化时代。

计算机软件的出现使得设计师们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创作和编辑。

数字化工具的运用使得平面设计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例如三维设计、动画效果等。

五、平面设计与用户体验的结合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平面设计与用户体验设计的结合变得越来越重要。

设计师们需要考虑用户的需求和体验,创造出简洁、直观、易用的界面和图形。

平面设计已经不再局限于印刷品,而是涉及到网页设计、移动应用界面等多个领域。

六、平面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变化,平面设计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未来,平面设计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技术和工具,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

同时,设计师们也需要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问题,创造出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设计作品。

总结:平面设计作为一门艺术和传媒学科,经历了起源与初期发展、印刷术的发明与平面设计的崛起、现代平面设计的兴起、平面设计的数字化时代、平面设计与用户体验的结合等多个阶段。

未来,平面设计将继续发展,设计师们需要不断学习和创新,以适应科技和社会的变化。

平面设计史-课件 (一)

平面设计史-课件 (一)

平面设计史-课件 (一)平面设计是一种在平面空间中进行视觉艺术和传达信息的艺术形式。

这种设计形式覆盖了广泛领域,如广告、包装设计、许多形式的数字艺术等。

自发展以来,平面设计经历了多个时期和重要的风格变化,从技术手段、设计理念和设计风格等多方面对设计师和艺术家们的创造给出了巨大的影响。

下面就让我们探究一下平面设计的历史。

1.艺术和工业运动(1890年-1920年)20世纪初,平面设计与工业革命的同时出现,并在艺术界引发了一场反对之声,认为工业的生产方式破坏了艺术的品质。

然而这场运动最终导致了艺术与工业的融合,即形成了艺术和工业运动。

2.包豪斯运动(1920年-1930年)包豪斯运动源于1919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的国际商业博览会上萌芽。

运动成员认为美术应紧密结合工业,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现代技术打造出能够为人类服务的实用、美观的产品。

3.现代主义运动(1930年-1960年)这一时期主要以开放性和抽象性的形式表现,强调无限提高视觉体验并传达信息的重要性。

减少多余的元素,降低视觉噪音,实现更为简洁明了的视觉传达目标成为主流。

4.后现代主义运动(1960年-现在)后现代主义运动的兴起可以归因于一种对过去几十年标志性风格的反叛,它表达了防止一个人或一个文化垄断所有真相的信仰。

这种设计风格不仅是简单、直白、明确的,同时还注重从广义的角度去评论当下世界的政治和社会现实。

综上所述,平面设计历经了多个时期。

虽然每个时期中涌现出的设计观点和流派不同,但在整个历程中,总体趋势倾向于简洁、明确、人性化、创新,注重对历史和文化背景的批判性思考。

在未来,随着新素材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平面设计也将继续发展。

平面设计史起源

平面设计史起源

农业的发展使得人类开始了 定居的生活,信息的沟通与 交流变得越发的频繁。图画 是人类最早用于记录和沟通 信息的手段,但对于抽象的 思想信息的表达,图画几乎 是无能为力的。于是,人类 便创造了文字。文字分为象 形和字母两大体系。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应用广泛,在象牙雕刻、石刻、壁画和纸草文书上都有大量配有精美插图 的文字记录。其中,古埃及的纸草文书对平面设计的影响最大,可视为现代平面设计的雏形。 纸草文书一般都配有精美的插图,与象形文字互相辉映、相得益彰,版面较为自由,横排和 竖排的方式都有,布局精美,并具有高度的装饰性,是平面设计和版面设计的杰作。古埃及 纸草文书中,以所谓的《死亡书》最具突出。
壹、平面设计的起源与发展
壹.壹 平面设计的起源
壹.壹.壹 文明与文字的早期 形成
农业的发展使得人类开始了 定居的生活,信息的沟通与 交流变得越发的频繁。图画 是人类最早用于记录和沟通 信息的手段,但对于抽象的 思想信息的表达,图画几乎 是无能为力的。于是,人类 便创造了文字。文字分为象 形和字母两大体系。
农业的发展使得人类开始了 定居的生活,信息的沟通与 交流变得越发的频繁。图画 是人类最早用于记录和沟通 信息的手段,但对于抽象的 思想信息的表达,图画几乎 是无能为力的。于是,人类 便创造了文字。文字分为象 形和字母两大体系。
中国公元1596年出版的《本草纲目》,图文并茂,虽然没有标点符号,但是利用字体大小的 不同标明段落,非常清楚。插图简明扼要,木刻技术娴熟。整本书基本体现了中国书籍设计 的布局体例,文字、插图和版面规范已经定型。这种体例一直到清朝末期也再没有发生过太 多的变化。一直到20世纪,受到世界印刷业的冲击,才有崭新的突破和变革。
中国东汉时期的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北宋人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公元1000年,比韩国早 200年,比欧洲古登堡早400年),对中国的印刷出版和平面设计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平面设计史

平面设计史
平面设计史
• 平面设计指什么? • 原称作装潢设计,也称为视觉传达设计,是以“视觉 ”作为沟通和表现的方式,透过多种方式来创造和结 合符号、图片和文字,借此作出用来传达想法或讯息 的视觉表现。
简单来说
就是用符号、图片和文字来表达想法
平面设计史的发展脉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印刷术的发明 才使当代平面设 计作品得以产生。
• 唐朝印刷的佛经上出现图文并茂的新局面, 是中国平面设计的一大突破。
• 2、西方字母体系的建立与字体的初步发展 • 西方的字母表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重要的创 作。
二、中世纪时期的平面设计
• 中世纪文、图设计早期的发展历程主要有哪 几个阶段? • 五个阶段,书P8-P10。 • 中世纪时期的平面设计集中体现在各种精美 的手抄本上。 • 1、文、图设计的早期发展历程 • (1)古典风格的有限发展(例) • 《梵蒂冈维吉尔》——存世最早的抄本之一
第一章 平面设计的起源与发展
一、平面设计的起源
• 1、文明与文字的早期形成
欣赏
人类最早的三类文字是哪些? 请看书P3-P5。
楔形文字
埃及象形文字
埃及壁画
埃及壁画
• 古埃及的壁画上有大量的插图和文字,布局 精美,利用竖排方式组织整体画面,这都是 早期平面设计和版面设计的杰作
• (2)凯尔特人的手抄书籍 • 凯尔特人的手抄书籍有哪些特点,代表作品 是什么? • 特点:色彩绚丽、装饰首字母、插图有花边 环绕 • 代表作:《都罗之书》
• (3)标准化出版的开端 • 查理曼努力统一手抄书籍的版面标准手书字 体标准和装饰标准,对日后印刷出版标准化 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4)西班牙的“图画表 现主义”风格 • 西班牙的“图画表现主 义”风格的特点和代表 作品是什么? • 特点:具有强烈的装饰 风格,同时具有复杂插 图装饰的表现手法。 • 代表作品:《比修斯评 圣约翰启示录文书》

平面设计的历史

平面设计的历史

平面设计的历史大家知道平面设计的发展的历史吗?以下是有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平面设计的历史,希望能帮到你。

平面设计的历史:平面设计的历史从古老的拉斯考克山洞(Lascaux)开始,横跨到现代银座的眩目霓虹灯。

在这段长远的历史中,以及二十世纪视觉传达的快速发展过程里,广告艺术、平面设计和美术之间偶尔会有界限模糊的情况。

但这些项目彼此都共享同样的要素、理论、原则、应用方式和语言,有时候也分享相同的服务对象。

在广告艺术中,最终的目标是要销售产品和服务。

在视觉设计里,“重点是要将各种资讯整理成序,将不同的想法结合,表达并感受记录人类经验的人造物品”。

早期可追溯至西元前一万四千年左右的拉斯考克山洞(Lascaux)壁画,以及在西元前三至四百万年诞生的书写语言,两者都是平面设计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对其他以平面设计为基础的相关领域来说也非常重要。

凯尔经(Book of Kells)是早期平面设计的范例之一。

这是一本有着华丽装饰文字的圣经福音手抄本,约在西元800年由凯尔特修士所制作。

印刷的发明主条目:印刷在中国唐朝(618年-906年)年间,雕刻过的木板被用来印制图案于纺织品上,随后也用于印制佛教经典。

在868年所印制的佛经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印刷书籍。

到了宋朝(960年-1279年),由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卷轴和书本能够方便的印制更多文字,因此让书籍广泛的普及。

1450年,古腾堡的活字印刷术让书籍在欧洲地区开始广泛普及。

阿图斯·曼纽修斯(Aldus Manutius)发展出的书籍结构成为西方出版设计的基础。

这个年代的平面设计被称为人文主义(Humanist)或旧式风格(Old Style)。

平面设计的转折与发展在十九世纪晚期的欧洲,特别是英国,开始将平面设计从美术(fine art)领域中分割出来。

皮特·蒙德里安被誉为平面设计之父。

他是一位艺术家,但他在格子(grids)上的使用启发了今天广告、印刷和网页版面所使用的现代格线系统(modern grid system)。

平面设计的发展历程

平面设计的发展历程

平面设计的发展历程
从传统的印刷时代到数字化的现代时代,平面设计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发展和变革。

在20世纪初,平面设计主要是通过石版印刷和木刻来实现的。

设计师们使用手绘、排版和拼贴等技巧来创作海报、杂志和书籍等印刷品。

这个时期的平面设计以艺术性和手工制作为主,注重传达情感和美学价值。

20世纪20年代,平面设计开始向现代化迈进。

大规模的印刷
技术革新如移印和照相印刷的出现,使得平面设计更加便捷和高效。

新的艺术运动如德国表现主义和俄国构成主义等对平面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以几何形状、简约排版和抽象艺术为特色,推动了平面设计的发展和实验。

随着电脑技术的进步,平面设计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了数字化时代。

设计软件的出现,如Adobe公司的Photoshop、Illustrator和InDesign,使得设计师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图
像处理、排版和设计。

数字化的崛起使得平面设计的表现方式更加多样化和创新,而且设计作品的制作和传播也变得更加便捷和快速。

21世纪以来,平面设计持续发展,并融入了移动互联网和社
交媒体的时代。

设计师们需要关注用户体验、交互设计和信息可视化等新领域。

平面设计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印刷品,扩展到网页设计、移动应用界面、动态图像和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中。

未来,平面设计将继续与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相互影响。

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将为平面设计带来更多新的可能性和挑战。

设计师们需要不断学习和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设计环境,创作出更具创意和影响力的作品。

平面设计6__平面设计发展源流

平面设计6__平面设计发展源流

2. 工艺美术运动起源
• 工艺美术运动起因是针对装饰艺术、家具、 室内产品、建筑等,因为工业革命的批量生 产、维多利亚时期繁琐的装饰所带来设计水 平下降而开始的设计改良运动。当时大规模 生产和工业化方兴为艾,工艺美术运动意在 抵抗这一趋势而重建手工艺的价值。
• 工艺美术运动是从1851年在伦敦的水晶宫中举行的 世界博览会开始的。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作家约 翰·拉斯金,而运动的主要人物则是艺术家、诗人 威廉·莫里斯,主张回溯到中世纪的传统,同时也 受到刚刚引入欧洲的日本艺术的影响,他们的目的 是诚实的艺术,主要是回复手工艺传统。他们的设 计主要集中在首饰、书籍装帧、纺织品、墙纸、家 具和其他的用品上。他们反对机器美学,主张为少 数人设计少数的产品。
二、新艺术运动(重点)
1、法国新艺术运动的平面设计
• 法国是新艺术运动发源地,新艺术运动的成就主要体 现在家具、建筑、室内、公共设施装饰设计,海报和 其他平面设计方面。
• 产生背景: • 两个中心: • 三个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代表人物:
阿 尔 丰 斯· 穆 卡
2、英国新艺术运动的平面设计 • 英国新艺术运动主要表现在平面设计与插图方面。 • 代表人物:奥伯利·比亚莱兹和查尔斯·里克茨。
• 设计原则:设计大众化,团队协作
• 工艺美术运动的意义影响: 创造了新的设计风 格,对工业化的反对,和对机械、大批量生产的 否定,注定工艺美术运动不能形成领导潮流的主 流风格。强调装饰导致成本增加,没能真正为大 众服务。但他代表了整整一代欧洲知识分子的感 受,因此工艺美术运动的探索为此后的新艺术运 动奠定了基础。
• 科学技术的普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科学书籍和 宗教书籍同时盛行,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出版业 的特点。玛努提斯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印刷和平 面设计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书籍,比较少用插图, 集中于文字的编排。比较讲究工整、简洁,首写字 母装饰是主要的因素,往往采用卷草环绕首写字母。 1501年,他首创“口袋本”,是世界上第一本采用 斜体的书籍。

世界平面设计史

世界平面设计史

19世纪上半叶字体设计上的重大发展⑴以“卡斯隆旧体”为核心的一系列字体的创造,出现简明而典雅的新字体系列。

⑵从古典的字体中进行提炼和改造,即所谓的“古董体”或者成为“埃及体”的发明和发展应用。

⑶无饰线体的发明和应用。

“卡斯隆旧体”1725年左右,卡斯隆根据17世纪末期荷兰常用字体进行改革,创造出新的字体,称为“卡斯隆旧体”。

艺术特点:字体简洁明快,具有典雅的风格,从而达到准确的视觉传达目的。

托马斯·科特利尔“十二线皮卡体”艺术特点:字体坚实、粗壮,基本上是长宽相等的方形字体,具有非常强烈的推广特点。

罗伯特·桑涅“肥胖体”艺术特点:字体的基础是罗马体,以增加宽度和以粗壮的线达到强烈的视觉效果,纵线笔画的宽度与字体的高度比例关系往往为1:2.5,有的甚至是1:2。

菲金斯“古董体”(埃及体)艺术特点:字体构造粗短、结实,具有浓厚的机械味道,富有强烈的现代气息。

“图斯坎”是古希腊文明的最早阶段。

艺术特点:字体花哨,利用饰线造成图案效果,非常具有装饰性。

“无饰线体”字体没有装饰结构。

艺术特点:威廉·卡斯隆首创,该字体由“埃及体”发展出来,字体朴实、简单、明了,传达功能强。

印刷与摄影印刷的革命蒸汽动力印刷机的发明和造纸机的改进极大降低了印刷成本,是印刷品有了大众化趋势,促进了各种平面设计的发展。

排版技术的机械化排版技术的机械化解决了手工排版速度慢、周期长,因此价格也相当的昂贵的印刷工艺上的瓶颈问题。

普及了资讯和文化,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摄影发展①感光材料和感光技术的发展②摄影机械的发展摄影的发明约瑟夫·尼泊斯(法)“阳光腐蚀法”——在白蜡投影版上,让光线透过透镜照射在沥青感光层上,利用光线的强弱不同而导致感光程度的不同,通过冲洗等程序,利用酸液进行腐蚀,制成感光腐蚀版。

代表作:《安·布鲁斯红衣主教肖像》——世界上第一个没有通过人手从新描绘的辉煌摄影复制品,开创了摄影技术的先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招贴
在宣传“征兵”、“募捐”、“保密防
谍”、“节约物资”、“生产救国”等方面,起到了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作用,为大众所瞩目,并带动了日后商业招贴的发展。

本世纪初出现的照相喷绘,从根本上提高了制作质量,也推动了插图广告的发展。

二次大战后,商品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大发展,更需广告促进商品流通和竞争,随着印厢(机械和电子帘(版的日新月异,带来了平面广告的黄金时代。

平面广告的沿革,离不了设计的变迂。

但长期的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生产低下,广告的设计牙口制作也就不必分工,画家搞广告,往往是业余,只有当十八世纪中时的蒸气机,十九世纪中叶的电报电话、无声电影、电动机等的发明和广为应用,推进了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的节奏,开创了现代设计运动的新时代。

其中设计史上杰出的先行者,
1.第一位是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舍、工艺家威廉¡莫里斯(wiilianMorris,1834一
1896)。

他为提高社会物质生活的情趣,倡导了“手工艺复兴运动”,呼吁“要为社
会考虑更多更美的设计图,使城市建筑、居住环境赏心悦目”;他晚年设计的书籍
装帧,主张画面的二度空间形式,摆脱了当时盛行的三度空间模式。

2.第二位是荷兰“新造型主义”和“风格派”的中坚彼埃特。

蒙德里安(PietMondrian,
1872-1944),他和另外两位同行于1917年创办。

《DeStiji(风格)》杂志,主张灵
活面的分隔是美学的精神,要追求明晰、功能的美学原则,强调抽象、、简洁、高
秩序的形式美。

蒙德里安表示,“新造型主义把丰富多采的自然压缩成一定关系
的造型,艺术成为如数学一样精确表达宇宙基本特征的直觉手段。

”《风格》学派反
对传统的因循守旧艺术形式,角点、线、面、色四大造型元素表现客观实体,认为
面的分割是美学精萃,为现代设计的创新起了示范作用。

3.第三位是德国“包豪斯”的奠基人戚廉¡格罗佩斯(Wa1ierGropius,1883一1969)。


19年3月,他拟定的《包豪斯宣言》中指出:“建筑家、雕刻家和画家们。

我们因
该转向应用艺术、艺术不是一门专门职业,艺术家和工艺技师之间在根本上没有任
何区别。

艺术家只是一个得意忘形的工艺技师。

在灵感出现并超出个人意志的珍贵
时刻,上苍的恩赐使他的作品变成艺术的花朵。

然工艺技师的熟练对于每一个艺术
家来说都是不可缺的。

真正想象力的创造根源即建立在这个基础上。

,让我们建立
一个新的设计家组织吧!”“包豪斯”是现代设计运动的发源地,它对20世纪设计
思想的重要贡献在于:(一)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二)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
品;(三)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

“国立包豪斯设计学校”虽只办了十四
年,毕业学生520人,但他们却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前卫设计运动的尖兵。

4.第四位是法籍匈牙利人、视错和视觉派艺术的中坚瓦萨勒利¡维克多¡德
(VasarelyVictorde,1908-)。

他以光学探索几何形成倍数变幻中大到小、虚到实的
节奏及数学比例精确性的新颖形式--“视幻艺术”,曾于六十年代风靡了欧、美、
日各国画坛。

1965年视觉派艺术在纽约展出了15个国家106位国家、设计家的精
彩杰作,为世界艺术界触目,并广泛被应用于各国现代设计的广告、服装、装饰上,至今方兴未艾。

从此,平面广告设计专业化了,广告艺术也脱颖于绘画和装饰而独具崭新的观念和理论了;。

专职的广告设计界队伍迅速扩大了。

至六十年代,美国设计界的视觉识别计划

式设计
所谓版式设计,就是在版面上,将有限的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

将理性思维,版式设计
个性化地表现出来;一种具有个人风格和艺术特色的视觉传送方式。


达信息的同时,也产生感官上的美感。

版式设计的范围,涉及到报纸、刊物、书籍(画册)、产品样本、挂历、招贴画、唱片封套和网页页面等平面设计各个领域.在当今世界版面设计的舞台上,活跃着这么一些与众不同的另类设计团体:他们愤世嫉俗、离经叛道、突显自我,勇于站在传统与现代主义设计的对立面,一反过去重功能、轻装饰的倾向,将艺术感凌驾于功能之上,突出形式美,强调艺术份额,掀起了一场设计界的大变革,奏响了新时尚版面设计领域的激烈先声,标志着后现代设计思潮的到来。

这场大变革的星期,是与美国人戴维·卡森和英国人尼维利·布迪的自由版面设计体系分不开的。

早在20实际70年代末,随着新科技领域的不断开发,电脑制版日益尖端化,促使自由版面的诞生与发展成为可能。

在这些自由设计者中,有一些是自学成才、初出茅庐的新生代,依次,不拘任何成规陋习,极端强调个性特征,追求版面自由的意向,并以此种有流向的自由作为设计界面的有力手段,引导视觉在游戏般的状态中体验最直白的情感,让受众与设计师共同反手心灵解放后灵感闪烁的快感。

这种思潮来自对概念的全面创新。

其实验性、偶发性、颠覆性、挑战性和革命性代表着反向思维的集中体现,标志着自由版面设计的全新定位。

无论是站在信息化、视觉化亦或是艺术化的视觉高度来审视,这种具有相悖性、兼容反叛的设计与自由状态的设计风格,都无疑是一种有着巨大生命力和感染力的独特空间,更有着其他版面设计元素中不可替代的审美效应,已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设计潮流。

作为版面设计师,我们只有把握时代的脉搏,这对我们关注新思潮,研究新趋势提供了极具现实意义的参考价值。

由此,很有必要对其设计的构成特征进行概要的探索。

日本是世界发达国家中唯一的非西方国家,它的工业革命比西方国家迟到有100年以上,它从1953年前后开始发展自己的现代设计,到80年代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设计强国之一。

日本设计有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特征,一种是比较民族化的、温煦的、历史的传统设计;另一种则是国际的、超前的、发展的现代设计,这种传统与现代双轨并行的体制所获得的成功,为那些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国家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样板。

理论家约·萨卡拉(John Thackara)指出,设计是以物质方式来表现人类文明进步的最主要方法。

从我们周围的设计存在来看,的确,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物质世界,同时也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思想方法、文化特点,甚至行为特征。

正因为设计牵涉到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包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行为方式),所以,人们对于设计也就越来越具有敏锐的意识和要求,人们对于设计师也就有了更高的期望和企盼。

文字在版式设计里其实是最主要的部分。

它比图形更有说服力,更让人一看就明白。

所以画面里文字的排版显得更加的重要。

文字的字号,字距,行距都要有讲究的出现在画面里,才能更好的体现和发挥它的作用。

如果我们用一个词来概括形容60年代的设计风格,那么最恰当的就应该是“波普”。

“波普”设计运动是一个反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即反对自1920年以来,以德国包豪斯为中心发展起来的现代主义设计传统。

这个运动思想的根源,其实还是从美国的大众文化中来的。

换言之,美国的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已经成为英国和欧洲“波普”设计运动的参考依据和灵感来源。

美国设计基本沿着两个不同的路径发展。

一个是国际主义的大企业行为,它代表资本主义的、主流的发展方向。

另一个发展方向是独立的设计事务所的迅速增加,并且开始进入新的设计领域:企业形象设计
三大构成
三大构成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立体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其含义是将不同形态的几个以上的单元重新组构成一个新的单元。

平面构成主要在二度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地之间的界线,描绘形象。

它所表现的立体空间并非实的三度空间,而仅仅是图形对人的视觉引导作用形成的幻觉空间。

色彩构成是使学生掌握色彩构成的基础知识,学会运用它的基本方法,并具有较强的构成表现能力。

立体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础之一,是使用各种材料将造型要素按照美的原则组成新立体的过程。

立体构成的构成要素是点、线、面、体、色彩和空间诸方面。

它的形成要素,仍然是形式美诸法则,如对比调和、对称均衡、比例、节奏、韵律、多样、统一等,重要的是通过设计创造意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