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函数的奇偶性》优秀教学设计.docx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函数的奇偶性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函数的奇偶性教学目标:1.理解函数的奇偶性的概念;2.掌握函数奇偶性的判断方法;3.能够应用函数的奇偶性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函数奇偶性的定义和判断方法;2.函数奇偶性在数学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函数奇偶性与函数图像的对称关系的建立;2.函数奇偶性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10分钟)在复习上一节课所学内容的基础上,提问学生在函数图像中是否有些特殊的关系。
引导学生进入新课题,函数的奇偶性。
二、概念解释(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函数的定义,给出函数奇偶性的定义。
函数f(x)是指定实数集D上的一个对应关系,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两个实数x1和x2,由f(x1)=y1和f(x2)=y2,只有当x1=x2时,才可能有y1=y2、函数f(x)是奇函数,如果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实数x,有f(-x)=-f(x);函数f(x)是偶函数,如果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实数x,有f(-x)=f(x)。
三、奇偶性判断方法(10分钟)1.奇数次幂与偶数次幂的关系:奇函数的定义表明,当x取正值和负值时,函数值的正负是相反的。
当函数中含有奇数次幂项时,函数为奇函数;当函数中只含有偶数次幂项时,函数为偶函数。
2.奇函数与偶函数的关系:奇函数和偶函数之间存在对称关系,即关于坐标轴对称。
若函数的图像相对于y轴对称,则该函数为偶函数;若函数的图像相对于原点对称,则该函数为奇函数。
四、练习与讨论(15分钟)1.通过给出一些具体函数的表达式,让学生判断其奇偶性;2.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函数图像,让学生通过观察判断其奇偶性。
五、案例分析(15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案例,让学生应用奇偶性的概念解决问题。
六、拓展应用(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是否存在奇函数和偶函数的应用情景。
引导学生探索相应的实际问题,并通过练习来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七、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奇偶性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应用意义。
3.1.3 高中必修一数学教案《函数的奇偶性》
高中必修一数学教案《函数的奇偶性》教材分析函数的奇偶性是高中数学必修一人教版B版第三章第一单元第三节的内容,是函数的一条重要性质。
教材从学生熟知的函数入手,结合初中学生已经学习过的轴对称和中心对称,感受奇函数和偶函数的图象特征,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比较系统地学习函数的奇偶性。
从知识结构上而言,奇偶性既是函数概念的拓展和深化,又是后续研究基本初等函数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认知基础来看,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并且有了一定数量的简单函数的储备。
同时,学生刚刚学习了函数的单调性,已经积累了研究函数的基本方法与初步经验。
从学生的思维发展来看,高一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在由形象经验型向抽象理论型转变,能够用假设、推理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理解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和图像特征,能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奇偶性。
2、经历奇偶性概念的形成过程,提高观察抽象能力以及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能力。
3、通过自主探索,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感受数学的对称美;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合作交流的精神,学会认识事物的特殊性与一般性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善于探索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及其建立过程,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教学难点对函数奇偶性的概念理解与认识。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初中时我们学习过有关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知识,而且已经知道,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x,y)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x,-y)。
例如,(-2,3)关于y轴的对称点(2,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2,-3)二、学习新知1、偶函数填写下表,观察指定函数的自变量x互为相反数时,函数值之间具有什么关系,并分别说出函数图象应具有的特征。
不难发现,上述两个函数,当自变量取为相反数的两个值x和-x,对应的函数值相等。
f(-x)= (-x)2 = x2 = f(x)g(-x)= 1|−x| = 1|x|= g(x)一般地,设函数y = f(x)的定义域为D,如果对D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x∈D,且f(-x)= f(x)则称y = f(x)为偶函数。
高中数学《函数的奇偶性》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函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函数的奇偶性是继函数的单调性之后的又一重要性质。
“奇偶性”是人教A 版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的第3节“函数的基本性质”的第2小节。
在函数的单调性学习中,教材先是从几个特殊的函数图象开始,学生通过对函数图象的观察,也即对“形”的认识,从数学直观上体验到函数图象的上升和下降,又进一步从“数”的角度给出函数的单调性定义。
在奇偶性的教学中教材的教学方式和单调性的教学方式是一致的,因此在教学中采用类比的方法进行。
从知识结构看,它既是函数概念的拓展和深化,也是为继续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奠定基础。
因此,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学情分析初中时学生已经学习过中心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相关概念。
学生对xk x f ax x f kx x f ===)(,)(,)(2等函数的图象比较熟悉。
因此在此基础上引入“奇偶性”的概念。
在引入概念时始终结合具体的函数图象,学生在学习时始终处于“最近发展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要求,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奇偶性的含义。
能够说出函数奇偶性的定义;根据奇偶性的定义学会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根据函数的奇偶性能够说出函数的分类;能够领悟判断函数奇偶性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并能进一步领悟数形结合思想。
过程与方法: 通过几个具体函数,学生能够获得直观上的奇偶性的认识,然后利用表格探究数量变化特征,通过代数运算,发现定义域中的任意一个x 都成立,最后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奇偶函数的概念。
通过具体的特例学生进一步形成对函数奇偶性的深刻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数学是美的也是自然的,但需要学生的领悟,不但能够直观看到函数曲线的对称美,还要体会逻辑美。
因此概念的生成不能僵硬,要调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这样的课堂不但能够更好的学习知识还具有很强的育人作用。
4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函数的奇偶性定义及几何意义(2)数形结合思想的体现难点:(1)学生通过对几个函数图象的观察,从“形”的角度能观察出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或关于原点对称,但如何将观察到的“形”的问题转化成“数”的形式是本节课的难点。
高中一年级上学期数学《函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1.3.2函数的奇偶性(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偶函数和奇函数的概念,并能够理解其几何意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意识;
(2)学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3)通过函数的奇偶性教学,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 (4)能够利用定义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5)能运用函数奇偶性的代数特征和几何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体会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过程,以及数形结合的重要数学思想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自主探索,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感受数学的对称美;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函数奇偶性的概念.
难点:函数的奇偶性的判定.
三.教学过程
探究2:(1) 从对称角度看,以下两个函数图象有什么共同特征吗?
(2) 当自变量x任取一对相反数时,相应的两个函数值有什么关系?反映在解析式上有什么关
教师活动。
《函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函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是: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奇偶性的含义.从认知层次的三个维度对课标进行了分解,具体如下:依据行为动词,我又从能力层次将课标进行了再分解,具体如下:由此确定的学习目标为:1.建立奇偶函数的概念:通过观察一些具体函数的对称性(关于y轴或原点对称)形成奇偶函数的直观认识。
然后通过代数运算,验证并发现数量特征对定义域中的“任意”值都成立,最后在此基础上建立奇(偶)函数的概念。
理解函数的奇偶性及其几何意义;学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学会判断函数的奇偶性.2.函数奇偶性的研究历经了从直观到抽象,从图形语言到数学语言,理解函数奇偶性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究。
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抽象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3.通过函数的奇偶性教学,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和认真钻研的数学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和几何意义。
难点:奇偶性概念的数学化提炼过程。
三、教学过程本节课我采取“教学、评价、学习一致性”的教学设计,同时采用“点拨式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借助五个环节实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从学生熟悉的与入手,顺应了同学们的认知规律,从特殊到一般,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形成偶函数的概念。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分为教师板书和学生板书两块内容,教师板书,我侧重将本节的四个主要内容展示在黑板上,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学生板书,我将留给学生展示课堂演板,便于对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课后实践:1.课本P42练习2, P46102.设y=f(x)为R上的任一函数,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1). F(x)=f(x)+f(- x) (2)F(x)=f(x)-f(-x)。
高中数学教案《函数的奇偶性
高中数学教案《函数的奇偶性》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函数奇偶性的概念,能够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学会运用函数的奇偶性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探索函数奇偶性的性质及其判断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函数奇偶性的定义2. 函数奇偶性的判断方法3. 函数奇偶性的性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函数奇偶性的定义及其判断方法。
2. 教学难点:函数奇偶性的性质及其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函数奇偶性的性质;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函数奇偶性的判断方法;3. 利用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函数的奇偶性与什么有关。
2. 新课讲解:(1)介绍函数奇偶性的定义;(2)讲解函数奇偶性的判断方法;(3)分析函数奇偶性的性质。
3. 例题解析:选取典型例题,分析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函数奇偶性解决问题。
4.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提出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函数奇偶性的相关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函数奇偶性的理解程度,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 练习题解答: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评估学生对函数奇偶性知识的掌握情况。
3. 课后作业:批改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深入,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反思教学效果: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成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函数的奇偶性公开课优秀教案(比赛课教案)
函数的奇偶性公开课优秀教案(比赛课教案)删除此段,因为文章已经没有格式错误。
探究2.什么是奇函数?什么是偶函数?设计意图:通过引入新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函数的奇偶性。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对于函数f(x)=x2和f(x)=|x|,它们的图像都是关于y轴对称的,这种函数我们称为什么函数?”生:“偶函数。
”师:“非常好,还有一类函数呢?”生:“奇函数。
”师:“对,奇函数和偶函数是指函数的对称性,具体来说,对于任意x∈D,若有f(-x)=-f(x),则称f(x)为奇函数;若有f(-x)=f(x),则称f(x)为偶函数。
这个定义大家都理解了吗?”生:“理解了。
”探究3.如何判断一个函数是奇函数还是偶函数?设计意图:通过具体例子,帮助学生掌握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
师:“那么,如何判断一个函数是奇函数还是偶函数呢?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函数f(x)=x3-x,它是奇函数还是偶函数?”生:“奇函数。
”师:“非常好,那么,我们怎么判断它是奇函数呢?”生:“对于任意x∈D,有f(-x)=-(-x)3-(-x)=x3+x=-[(-x)3-(-x)],所以f(x)是奇函数。
”师:“非常好,你们掌握得很好。
那么,如果一个函数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呢?”生:“那就是既不对称于y轴也不对称于原点。
”探究4.奇偶函数的性质有哪些?设计意图:通过引入函数的性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奇偶函数的概念。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已经研究了奇函数和偶函数的概念和判断方法,那么,它们还有哪些性质呢?”生:“奇函数和偶函数的和、差、积还是奇偶函数。
”师:“非常好,还有呢?”生:“奇函数和偶函数的复合函数,还是奇偶函数。
”师:“非常好,你们都掌握得很好。
那么,我们来做一些练吧。
”三)巩固练、拓展应用练1.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f(x)=x4+2x2;2)f(x)=x3-2x;3)f(x)=sinx+cosx。
设计意图:通过练,帮助学生巩固奇偶函数的判断方法。
1.4 函数的奇偶性》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4 函数的奇偶性》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1.4《函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函数的奇偶性”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数学1的第二章第2.1.4节的内容。
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一个重要性质,常伴随着函数的其他性质出现。
函数奇偶性揭示的是函数自变量与函数值之间的一种特殊的数量规律,直观反映的是函数图象的轴对称性和点对称性。
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来研究此类函数的问题常为我们展示一个新的思考视角。
函数的奇偶性也是学生今后研究三角函数、二次曲线等知识的重要铺垫,而且灵活地应用函数的奇偶性常使复杂的不等问题、方程问题、作图问题等变得简单明了。
二.学情分析:这节课是函数奇偶性质学习的第一课时,因此通过学生先对实物图的观察、分析、理解来获得函数的奇偶性再结合理论推导来理解函数的奇偶性就显得比较流畅。
这样一方面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相吻合,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另外根据我班学生的情况,本教案在例题的选择及处理方式方面也可作适当调整。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奇函数、偶函数的概念,学会用定义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奇偶性概念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同时渗透数形结合和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学生感受数学美的同时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求索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函数奇偶性概念。
教学难点:对函数奇偶性的概念的理解及判断。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观察、探索、启发、讨论、归纳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采用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数形结合,增强直观性,通过函数奇偶性的图象对称性演示,使学生享受到数学的美感。
六.教学用具: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设计:提出问题“我们生活在美的世界中,有过许多对美的感受,请大家观察下列事物给你的感觉体现了什么样的美感呢?”在屏幕上给出一组图片设计理由: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函数的奇偶性反应在图像上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高中数学教案《函数的奇偶性
高中数学教案《函数的奇偶性》一、教学目标:1. 理解函数奇偶性的概念,掌握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
2. 能够运用函数奇偶性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函数奇偶性的定义与判断方法2. 函数奇偶性的性质及应用3. 常见函数的奇偶性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函数奇偶性的定义与判断方法2. 函数奇偶性与图像的关系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函数奇偶性的性质。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函数奇偶性的图像,增强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初中阶段学习的函数图像,引导学生发现函数的奇偶性现象。
2. 讲解函数奇偶性的定义与判断方法:讲解函数奇偶性的定义,举例说明判断方法。
3. 探究函数奇偶性的性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发现函数奇偶性与图像的4. 应用实例:分析生活中遇到的函数奇偶性问题,运用函数奇偶性解决问题。
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1. 理解函数奇偶性的概念,掌握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
2. 能够运用函数奇偶性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函数奇偶性的定义与判断方法2. 函数奇偶性的性质及应用3. 常见函数的奇偶性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函数奇偶性的定义与判断方法2. 函数奇偶性与图像的关系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函数奇偶性的性质。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函数奇偶性的图像,增强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初中阶段学习的函数图像,引导学生发现函数的奇偶性现象。
2. 讲解函数奇偶性的定义与判断方法:讲解函数奇偶性的定义,举例说明判断3. 探究函数奇偶性的性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发现函数奇偶性与图像的关系。
高中数学教案《函数的奇偶性
高中数学教案《函数的奇偶性》章节一: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引入教学目标:1. 理解函数奇偶性的概念;2. 学会判断函数的奇偶性;3. 掌握函数奇偶性的性质。
教学内容:1. 引入奇偶性的概念;2. 举例说明奇偶性的判断方法;3. 总结奇偶性的性质。
教学步骤:1. 引入奇偶性的概念,让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奇偶性例子;2. 给出函数奇偶性的定义,解释奇偶性的判断方法;3. 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学会判断函数的奇偶性;4. 引导学生总结奇偶性的性质。
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奇偶性概念的理解程度;2.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奇偶性的判断方法。
章节二:奇函数和偶函数的性质教学目标:1. 理解奇函数和偶函数的性质;2. 学会运用奇偶性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介绍奇函数和偶函数的性质;2. 举例说明奇偶性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回顾奇偶性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奇函数和偶函数的性质;2. 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学会运用奇偶性解决实际问题;3. 总结奇偶性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奇偶性性质的理解程度;2.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奇偶性解决实际问题。
章节三:函数奇偶性的判定定理教学目标:1. 理解函数奇偶性的判定定理;2. 学会运用判定定理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教学内容:1. 介绍函数奇偶性的判定定理;2. 举例说明判定定理的运用方法。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理解函数奇偶性的判定定理;2. 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学会运用判定定理判断函数的奇偶性;3. 总结判定定理的运用方法。
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判定定理的理解程度;2.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判定定理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章节四:函数奇偶性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目标:1. 理解函数奇偶性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 学会运用奇偶性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介绍函数奇偶性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 举例说明奇偶性在实际问题中的解决方法。
《函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函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函数的奇偶性.2.内容解析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重要性质之一,从“形”的角度,函数的奇偶性揭示了函数的整体图象与函数在y轴右侧的局部图象之间的关系;从“数”的角度,函数的奇偶性刻画了函数自变量与函数值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数量规律.用数量关系刻画函数图象的对称性,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从研究方法上看,它延续了函数单调性的研究思想和方法:用数量关系刻画函数的图象性质,这也为后续进一步研究具体函数的性质提供研究的方法与角度.从知识结构看,它既是函数概念的拓展和深化,又是后续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等各种基本初等函数的基础.因此,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这一节利用函数图象来研究函数性质的数形结合思想将贯穿于我们整个高中数学的学习中.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本节教学过程中还渗透了数形结合、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奇偶性的教学无论是在知识还是在能力方面对学生的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节课充满着数学方法论的渗透教育,同时又是数学美的集中体现.奇偶性是函数的“整体性质”,是某些函数的特殊性质.奇偶性是把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几何特性)转化为代数关系,并用严格的符号语言表示,沟通了形与数,实现了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化.基于以上分析,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函数奇偶性概念的形成和函数奇偶性的判断.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借助函数图象,了解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及几何意义;(2)会运用概念判断函数的奇偶性;(3)在抽象函数奇偶性的过程中感悟数学概念的抽象过程及符号表示的作用.2.目标解析达成上述目标的标志是:(1)知道函数奇偶性是把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几何特性)转化为代数关系,并用严格的符号语言表示,沟通了形与数,实现了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化.(2)会用函数奇偶性的定义,按一定的步骤证明函数的奇偶性.(3)初中阶段学生对于函数的学习侧重于直观形象和定性讨论,而高中阶段研究函数,侧重于数形结合和符号逻辑语言结合,用精确的量化(符号)语言、形式推理来刻画变量之间关系和规律,即通过形式化、符号化来使函数性质数学化,在数学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抽象概况等思维能力和素养,感受数学符号语言的魅力.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以及它们的性质,对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对称性也非常熟悉.对于具体函数,能够观察函数图象,描述图象的对称性,能从数量关系上对函数的对称性进行初步刻画,但学生并不明确数与形转化的过程,即为什么对于定义域内任意x ,当满足()()-=f x f x 时,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通过函数单调性的理解和学习,学生初步积累了研究函数的基本方法与初步经验,学生接触到了由形象到具体,然后再由具体到一般的科学处理方法,这些对本节内容刚开始的引入和概念形成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但是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用数学规范语言表达的能力还比较弱,我们必须引导学生从“数”与“形”两个方面来加深对函数奇偶性本质的认识.从学生的思维发展看,高一学生思维能力正在由形象经验型向抽象理论型转变,能够用假设、推理来思考和解决问题.但分析、归纳、抽象的思维能力还是比较薄弱,通过恰当的培养和引导能够使得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得到提高.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对关系式()()-=f x f x (或()()-=-f x f x )的理解.四、教学过程设计(一) 情景导入我们知道函数是描述事物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函数性质是“变化中的规律性,变化中的不变性”.上一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用符号语言准确地描述了函数图象在定义域的某个区间上“上升”(或“下降”)的性质,本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函数的其他性质.(二)概念的形成问题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P a b 关于x 轴、y 轴、坐标原点的对称点Q 、R 、S 的坐标.追问:一般地,若两点关于x 轴对称,它们的坐标之间有何关系?若关于y 轴对称呢?关于原点中心对称呢?设计意图:从学生已学知识复习导入,通过具体的点引导学生感受对称与坐标的关系,为后续奇偶性定义中的任意性做一些铺垫.问题2:画出并观察函数2()f x x =和2()g x x =-的图象,你能发现这两个函数图象有什么共同特征吗?师生活动:先由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利用PPT 展示函数图象.学生观察后,不难发现,这两个函数的图象都关于y 轴对称.那么,如何使用符号语言精准地描述“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这一特征?所以,教师继续追问.追问:对于上述两个函数,1()f 与1()f -,2()f 与2()f -,3()f 与3()f -,()f x 与()-f x 有什么关系?师生活动:先由学生独立思考,教师积极地引导学生发现,当自变量取一对相反数时,相应的两个函数值相等.追问: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一个x ,都有()()-=f x f x 成立吗?如何验证我们的猜想呢?师生活动:以2()f x x =为例,其定义域为R .对于定义域R 内任意的一个x ,都有x R -∈,()f x 与()-f x 均有意义.因为22()()f x x x -=-=,所以()()-=f x f x 是成立的.同样的,验证函数2()g x x =-,结论依然成立.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函数的图象,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从多个具体的实例中抽象概括出共同特征,形成较为抽象的数学语言,让学生体会数学语言的严谨性和简洁性,教师给出严格的定义表述.定义:一般地,设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I ,如果∀∈x I ,都有-∈x I ,且()()-=f x f x ,那么函数()f x 就叫做偶函数.问题3:从偶函数的定义出发,如何证明函数()=y f x 是偶函数的充要条件是它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师生活动:先由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再组织全班交流.教师积极地引导学生尝试探索,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给出严格的定义表述.充分性:设P x y (,)是函数()f x 图象上任意一点,则()=y f x .因为函数()f 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所以点P 关于y 轴的对称点Q x y -(,)也在函数()f x 图象上,即()=-y f x .所以对任意的x ,都有()()-=f x f x ,所以函数()=y f x 是偶函数.必要性:设P x y (,)是函数()f x 图象上任意一点,则()=y f x .记点P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Q ,则Q x y -(,).因为函数()f x 是偶函数,所以()()-=f x f x ,即()-y =f x ,所以点Q 在函数()f x 图象上,所以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问题4:画出并观察函数()=f x x 和1()g x x =的图象,你能发现这两个函数图象有什么共同特征吗?师生活动:教师利用PPT 展示函数图象,学生观察图象后回答问题.不难发现,这两个函数的图象都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图形.那么,如何使用符号语言精准地描述“函数图象关于原点中心对称”这一特征?所以,教师继续追问.追问:对于上述两个函数,1()f 与1()f -,2()f 与2()f -,3()f 与3()f -,()f x 与()-f x 有什么关系?师生活动:先由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再组织全班交流.教师积极地引导学生发现,当自变量取一对相反数时,相应的函数值()f x 与()-f x 也是一对相反数.追问: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一个x ,都有()()f x f x -=-成立吗?如何验证我们的猜想呢?师生活动:以()f x x =为例,定义域为R .对于定义域R 内任意的一个x ,x R -∈,()f x 与()-f x 均有意义.因为()f x x -=-,所以()()f x f x -=-是成立的.同样的,验证函数1()g x x=,结论依然成立.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函数的图象,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从多个具体的实例中抽象概括出共同特征,形成较为抽象的数学语言,让学生体会数学语言的严谨性和简洁性,教师给出严格的定义表述.定义:一般地,设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I ,如果∀∈x I ,都有-∈x I ,且()()-=-f x f x ,那么函数()f x 就叫做奇函数.当函数()f x 是偶函数或奇函数时,称()f x 具有奇偶性.问题5:从奇函数的定义出发,如何证明函数()=y f x 是奇函数的充要条件是它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师生活动:先由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再组织全班交流.教师积极地引导学生尝试探索,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给出严格的定义表述.该问题类比问题2的证明过程.充分性:设P x y (,)是函数()f x 图象上任意一点,则()=y f x .因为函数()f x 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所以点P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Q x y --(,)也在函数()f x 图象上,即()-=-y f x .所以对任意的x ,都有()()-=-f x f x ,所以函数()=y f x 是奇函数.必要性:设P x y (,)是函数()f x 图象上任意一点,则()=y f x .记点P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Q ,则Q x y --(,).因为函数()f x 是奇函数,所以()()-=-f x f x ,即()y =f x --,所以点Q 在函数()f x 图象上,所以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三)概念的辨析问题6: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1)2f x x =(); (2)2()f x x =,2 0x ∈-(,];(3)3()f x x =,2 2x ∈-(,]; (4)3f x x =(),21 1 2(,]∪[,)x ∈--. 师生活动:先由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再组织全班交流.答案:(1)偶函数;(2)非奇非偶函数;(3)非奇非偶函数;(4)奇函数.设计意图:从同一个函数出发,学生更为容易进行探究活动,得出结论.我们不难发现,(1)、(4)中每一个x 、-x 同时属于定义域,所以()-f x 与()f x 都有意义.而(2)、(3)中则无法满足每一个x 、-x 同时属于定义域,所以()-f x 与()f x 无法满足都有意义.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前提是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如不对称,则可直接判断其为非奇非偶函数.追问:奇函数()f x 若在0x =处有定义,0()?f =师生活动:因为()f x 为奇函数,所以00()()f f -=-,200()f =,00()f =.(四)概念的深化例1 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1)4()f x x =; (2)5()f x x =;(3)1()f x x x =+; (4)21()f x x=; (5)21()()f x x =-; (6)()=xf x x .师生活动:本例由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可让几个学生进行板书,完成后再进行点评完善.解:(1)函数4()f x x =的定义域为R .因为x R ∀∈,都有x R -∈,且44()()()f x x x f x -=-==,所以,函数4()f x x =为偶函数.(2)函数5()f x x =的定义域为R .因为x R ∀∈,都有x R -∈,且55()()()f x x x f x -=-=-=-,所以,函数5()f x x =为奇函数.(3)函数1()f x x x =+的定义域为{}0x x ≠. 因为{}0x x x ∀∈≠,都有{}0x x x -∈≠,且11()()()f x x x f x x x-=-+=-+=--, 所以,函数1()f x x x =+为奇函数. (4)函数21()f x x =的定义域为{}0x x ≠. 因为{}0x x x ∀∈≠,都有{}0x x x -∈≠,且2211()()()f x f x x x -===-, 所以,函数21()f x x=为偶函数. (5)函数21()()f x x =-的定义域为R .因为x R ∀∈,都有x R -∈,且2211()()()()f x x x f x -=--=+≠±,所以,函数21()()f x x =-为非奇非偶函数.另解:函数21()()f x x =-为初中阶段所学的二次函数,显然,其对称轴为1x =. 函数图象如下:故函数21()()f x x =-为非奇非偶函数.(6)由函数解析式可得定义域为{}0x x ≠.因为x R ∀∈,都有x R -∈,且()()xx f x f x x x --==-=--, 所以,函数()f x 为奇函数.另解:()=x f x x 1010,;-,.x x ⎧>=⎨<⎩ 函数图象如下:从图可知,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故()f x 是奇函数.追问:你能总结例题的解题过程,归纳一下利用定义判断函数奇偶性的基本步骤吗? 设计意图:通过追问,师生共同总结利用定义判断函数奇偶性的基本步骤,教师给出解答示范.第一步,首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并判断其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第二步,确定()-f x 与()f x 的关系;第三步,作出相应结论:若()()-=f x f x 或0()()f x f x --=,则()f x 是偶函数;若()()-=-f x f x 或0()()f x f x -+=,则()f x 是奇函数.通过具体的函数,深化学生对判断函数奇偶性的基本步骤的理解,尤其是“首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并判断其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三是通过例题让学生能够了解有些函数是非奇非偶函数.例2 (1)判断函数3f x x x =+()的奇偶性.(2)如右图,是函数3f x x x =+()图象的一部分,你能根据()f x 的奇偶性画出它在y 轴左边的图象吗?(3)一般地,如果知道()=y f x 为偶(奇)函数,那么我们可以怎样简化对它的研究?师生活动:本例由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教师再进行点评完善.(1)奇函数;(2)图象如下设计意图:通过思考,让学生根据奇(偶)函数的图象的对称性画函数的图象,进一步理解函数的奇偶性。
《函数奇偶性》教学案例,邓金香.docx
四、教学策略选择和设计
1、策略和方法:为了实现木节课的教学口标,采取的教学策略是学生的观察学习、讨论 和教师导学这两条主线互相交叉进行,采用适度的重复,琢步深入,螺旋上升的方式;教师 应根据学生的尝试学习和学习效率加以引导,将建立在学的基础上,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根据木节教材教学目标内容特点,学牛的程度,在教法上我采取了:
限并题Q嗓?然◎啄r?・瞬Sr问刚爪劄總期刑削 卅然应側個傀谢脚/個3 11折疔利 ? 折號初 ? 上象相对的形点对的形点 其昭 纸形图特纸形啓特 在数 将图限么将图限么 ,函 痕内彖仆应内象什X答财飙>—韓册桃三啓 蟒一可 鮒一 一的轴一 一附 哪 取 一y第 第 上 対第第上 实IHI以出屮象以出中象2.任回①画系图后画系图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留给学生观察、探析、讨论归纳、动手实践的时间以及动脑思考的空间,自主建构 奇函数、偶函数等概念,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判断、推断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对称美;
2培养学生观察、抽象的能力,以及从特殊到一般的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
•) 「士•
U ■ J: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①解
S::看
断 完 到断 判 成 达判
T - YMtn疋O定的 住解 上八丿答 用数 学的 过用作 会函 让整 通会并
「I「L•9//\y性附系 心/ 帅刖关-/)+制则的仑0--X b口-Ar-、諭⑻/(应/(或' 慚钗与相或Q^7八处zo>仪啲 一+"-/宀SL/(\/J-利芝定据x)x)确确根一- 岛® ②©+/(-/(
高中数学《函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函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函数的奇偶性2. 内容解析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主要性质之一,它刻画了函数图象的对称关系.如果一个函数具有奇偶性,那么意味着有对称关系,只要研究函数定义在x>0的部分就足够了,这样可以简化研究函数以及函数性质过程.与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的“局部性质”不同,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整体性质”;函数的单调性是针对所有函数来讨论的,而函数的奇偶性是某些函数的特殊性质.在研究函数奇偶性的过程中,与研究函数单调性的方式和方法是类似的. 函数的奇偶性也是把图象的对称性(几何特性)转化为代数关系,并用严格的符号语言表示,沟通了形与数,实现了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化,这也体现出数学概念逐渐抽象、严格化的过程,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对于数学一般概念的学习方法.在初中,学生学习了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性,主要还是从函数图象的基本特征入手(几何特性),在高中,我们除了从几何特性入手,更重要的是要将这种几何特性,通过引入数学符号,利用数学语言和符号语言,清晰而准确的表达出来.比如,对于偶函数,将图象关于轴对称的几何特征,描述为?x∈D,f(-x)=f(x),用精确的语言表达. 和研究函数单调性一样,这种从形象直观到定性刻画再到抽象的符号语言刻画的研究过程,以及通过引入数学符号、借助代数语言精确定量地刻画变化规律的方法,体现了数学抽象的一般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应仅仅体现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和关系,还要注意这种研究数学的过程、方法和思想.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教学重点:函数奇偶性的符号语言刻画.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借助函数图象,会用符号语言表达函数的奇偶性,了解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和几何意义;(2)能判断函数是否具有奇偶性,并会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奇偶性;(3)能利用函数的奇偶性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4)进一步在抽象函数奇偶性的过程中感悟数学概念的抽象过程及符号表示的作用.2.目标解析达成上述目标的标志是:(1)能够用“?x∈I”(其中I是函数f(x)的定义域)表达出定义域内的每一个点均满足要求. 能够根据函数的图象的对称性,将图象关系利用严格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从而总结出函数奇偶性的定义.知道函数的奇偶性是反映函数图象的特殊的对称性;(2)能利用定义严格的判断一个函数是否具有奇偶性;(3)能通过函数图象的对称性以及奇偶性的定义,解决一些具体的数学问题;(4)在研究过单调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经历从图象直观到文字语言描述,再到符号语言刻画的过程,进一步感悟量词的运用,感受数学符号语言的作用.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这些函数的图象都具有对称性.研究奇偶性只研究特殊的对称关系,即关于轴和关于原点的对称关系. 对于具体的函数,学生从图象中直接观察并不困难,困难在于:一是如何将具体函数一般化,得到一般函数的规律;二是如何用符号语言“?x∈I,都有f(-x)=f(x)”以及“?x∈I,都有f(-x)=f(x)”来进行表达.在上一单元函数的单调性中已经进行过,因此这里学生不会过于陌生,但是如何用量词准确的表达这个关系仍然是一个难点.教学中,要借助一定的教学媒体,如用信息技术展示函数图象的对称关系,展示将整体的对称关系用任意点的形式表达,让学生通过数学直观上升到数学抽象,用语言进行描述,进而用符号语言准确的表达.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教学难点是:符号语言表达函数奇偶性的定义;对“任意”“都有”等涉及无限取值的语言的理解和使用.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奇偶性的形式化定义,降低归纳定义过程中的难度,可利用计算工具,采用动态方式展现函数图象对称的特点,并体会利用点的任意性体现整体函数图象所具有的性质.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引导语:在上一单元中,我们用符号语言精确的描述了函数图象在定义域的某个区间上“上升”(或“下降”)的性质,这一单元中,我们也将通过函数的图象对称性的特点,利用严格的数学语言和符号语言表达这一性质.问题1:请看下面的函数图象,从中你发现了函数图象的哪些特征?你觉得它们反映了函数的哪些方面的性质?师生活动: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例子,学生观察后回答问题.学生有可能回答到单调的关系(因为单调性是刚刚学习完的内容),这时,教师可以展示更多的具有关于y轴对称,而单调性不同的函数图象.教师指出:我们这一节是就要研究图象具有一定对称特性的函数的规律.设计意图: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到这样一类关于轴对称的函数的关系,并类比函数单调性研究的思路,来进一步研究函数的奇偶性.(二)奇偶性的符号化定义1. 从具体实例分析问题2:我们来继续研究这两个我们熟悉的函数f(x)=x2和g(x)=2-|x| 从图象上,我们已经看出它们的图象是关于轴对称的.那么,你能用符号化的语言来刻画这个对称关系吗?师生活动:学生自主活动,然后进行交流.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将几何上的直观用严格的数学语言和符号语言表述的过程.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这个没有关系,让学生带着疑惑继续进行下面的思考和研究,这样他获得的感受会更深.追问1:你能不能仿照用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刻画函数的单调性,通过点与点之间的坐标的联系找到描述整个图象对称的方式?让我们先从一些具体点的关系入手.先填写下表:师生活动:学生不难发现:当的取值互为相反数的时候,其函数值总是相等的.追问2:这个规律是一般的吗?师生活动:学生不难发现是一般的.追问3:这种所有的x都满足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方便的表达出来?师生活动:引导学生联系全称量词的表述形式.追问4:大家尝试通过量词的表述,把这个函数的对称关系表达出来,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讨论一下.师生活动:学生在自己思考的前提下进行讨论,让学生表达得到的关系,如果出现问题,及时引导学生修正,表达出:?x∈I,总有f(-x)=f(x).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的重点,进一步让学生体会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这里还是在一个具体的函数下,将几何上的直观抽象为符号表达,这也是培养数学表达的能力.2. 偶函数的定义问题3:你能将上面由具体函数得到的关系,推广到一般的图象关于轴对称的函数上吗?师生活动:学生不难得到?x,f(-x)=f(x),但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函数的定义域.逐步完善.并总结出偶函数的定义:“一般地,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I,如果?x∈I,都有-x∈I,且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偶函数.”3.偶函数定义的巩固与辨析问题4:你能再举出几个偶函数的例子吗?师生活动:由学生举例,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如Geogebra或者几何画板)绘制学生举到的函数的图象,并再一次用定义将图象的对称关系加以描述.设计意图:让学生巩固偶函数的概念,并进一步体会其图象特点.问题5:一个函数是偶函数,那么它的定义域有什么特点吗?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后,回答.设计意图:根据定义,让学生体会偶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让学生体会,在定义中“?x∈I,都有-x∈I,且f(-x)=f(x)”就能够体现出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4. 奇函数的定义和巩固辨析(ii)考虑图象上的对称关系如何通过坐标的方式体现出来.(iii)这个规律是一般的吗?(iv)大家尝试通过量词的表述,把这个函数的对称关系表达出来;(v)类比偶函数的定义,给出奇函数的定义;(vi)大家再尝试的写出一些奇函数(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画出自己写出的函数的图象),同学之间进行交流;(vii)如果一个函数是奇函数,那么它的定义域有什么特点?师生活动:学生自主活动,然后进行交流,汇报.设计意图:在已经研究了偶函数的基础上,让学生仿照偶函数的研究,自主的研究奇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体会研究函数性质的一般方法.(三)函数奇偶性的应用例6 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师生活动: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讨论研究思路,然后给出严格的表述(让学生板书),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对给出的表述进行点评.这里,如果技术条件允许,可以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但是在探究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给出严格的符号化的推导.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如何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学生可以通过函数的图象进行判读,但是要严格的说明其奇偶性,还是需要利用定义进行证明.思考:(四)课堂小结问题7:回答下列问题:(1)偶函数是如何定义的?它的图象有什么特点,请举几个偶函数的例子.(2)奇函数是如何定义的?它的图象有什么特点,请举几个奇函数的例子.(3)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你对研究函数时,从图象特征到数学表达的感受谈谈体会.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回答,教师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归纳整理.设计意图:(1)和(2)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奇偶性的概念、基本性质、图象特征,(3)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总结和体会通过图象直观及文字语言刻画得到函数性质,再用符号语言进行表述,进行严谨是数学表达的过程.作业:P87, 习题3.2,第5题;综合运用,第11题.。
《函数奇偶性》优秀的教学设计模板(精选5篇)
Everyone has inertia and negative emotions. Successful people know how to manage their own emotions and overcome their inertia, and illuminate and inspire those around them like the sun.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函数奇偶性》优秀的教学设计模板(精选5篇)《函数奇偶性》优秀的教学设计1课题:1、3、2函数的奇偶性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奇函数、偶函数的概念,学会运用定义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判断、推断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绘制和展示优美的函数图象来陶冶学生的情操、通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主动交流的合作精神,使学生学会认识事物的特殊性和一般性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善于探索的思维品质。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函数的奇偶性的概念。
难点:函数奇偶性的判断。
三、学法指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在思考、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对函数奇偶性的全面的体验和理解。
对于奇偶性的应用采取讲练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使学生边学边练,及时巩固。
四、知识1、复习在初中学习的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2、分别画出函数f(x)=x3与g(x)=x2的图象,并说出图象的对称性。
五、学习过程:函数的奇偶性:(1)对于函数,其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函数为奇函数;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函数为偶函数。
(2)奇函数的图象关于__________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_________对称。
(3)奇函数在对称区间的增减性;偶函数在对称区间的增减性。
高中数学教案《函数的奇偶性
高中数学教案《函数的奇偶性》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理解函数奇偶性的概念。
学会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1.2 教学内容:引入函数的概念。
介绍奇函数和偶函数的定义。
举例说明奇函数和偶函数的性质。
1.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
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奇偶性的概念。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思路。
1.4 教学活动:引入函数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函数知识。
讲解奇函数和偶函数的定义,举例说明其性质。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奇偶性的判断方法。
第二章:奇函数的性质2.1 课程目标:理解奇函数的性质。
学会运用奇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2.2 教学内容:回顾奇函数的定义。
介绍奇函数的性质,如奇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等。
举例说明奇函数性质的应用。
2.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
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奇函数的性质。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思路。
2.4 教学活动:回顾奇函数的定义,引导学生复习相关知识。
讲解奇函数的性质,举例说明其应用。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奇函数性质的理解。
第三章:偶函数的性质3.1 课程目标:理解偶函数的性质。
学会运用偶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3.2 教学内容:回顾偶函数的定义。
介绍偶函数的性质,如偶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等。
举例说明偶函数性质的应用。
3.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
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偶函数的性质。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思路。
3.4 教学活动:回顾偶函数的定义,引导学生复习相关知识。
讲解偶函数的性质,举例说明其应用。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偶函数性质的理解。
第四章:奇偶性的判断4.1 课程目标:学会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理解奇偶性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2 教学内容:介绍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
举例说明如何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探讨奇偶性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
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思路。
《函数奇偶性》优秀的教学设计
《函数奇偶性》优秀的教学设计《函数奇偶性》优秀的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分析本节讨论函数的奇偶性是描述函数整体性质的、教材沿用了处理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即先给出几个特殊函数的图象,让学生通过图象直观获得函数奇偶性的认识,然后利用表格探究数量变化特征,通过代数运算,验证发现的数量特征对定义域中的“任意”值都成立,最后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了奇(偶)函数的概念、因此教学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会使数与形的结合更加自然、值得注意的问题:对于奇函数,教材在给出的表格中留出大部分空格,旨在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填写数据,仿照偶函数概念建立的过程,独立地去经历发现、猜想与证明的全过程,从而建立奇函数的概念、教学时,可以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并不是所有的函数都具有奇偶性,如函数y=x与y=2x—1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可以通过图象看出也可以用定义去说明、三维目标1、理解函数的奇偶性及其几何意义,培养学生观察、抽象的能力,以及从特殊到一般的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2、学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掌握判断函数的奇偶性的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函数的奇偶性及其几何意义、教学难点:判断函数的奇偶性的方法与格式、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思路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美的世界中,有过许多对美的感受,请大家想一下有哪些美呢?(学生回答可能有和谐美、自然美、对称美)今天,我们就来讨论对称美,请大家想一下哪些事物给过你对称美的感觉呢?(学生举例,再在屏幕上给出一组图片:喜字、蝴蝶、建筑物、麦当劳的标志)生活中的美引入我们的数学领域中,它又是怎样的情况呢?下面,我们以麦当劳的标志为例,给它适当地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那么大家发现了什么特点呢?(学生发现:图象关于y轴对称)数学中对称的形式也很多,这节课我们就同学们谈到的与y轴对称的函数展开研究、思路2、结合轴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请同学们观察图形,说出函数y=x2和y=x3的图象各有怎样的对称性?引出课题:函数的奇偶性、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1)如图1所示,观察下列函数的图象,总结各函数之间的共性、图1(2)如何利用函数的解析式描述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呢?填写表1和表2,你发现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具有什么共同特征?表1x—3—2—10123f(x)=x2表2x—3—2—10123f(x)=|x|(3)请给出偶函数的定义、(4)偶函数的图象有什么特征?(5)函数f(x)=x2,x∈[—1,2]是偶函数吗?(6)偶函数的定义域有什么特征?(7)观察函数f(x)=x和f(x)=1x的图象,类比偶函数的推导过程,给出奇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活动:教师从以下几点引导学生:(1)观察图象的对称性、(2)学生给出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具有什么共同特征后,教师指出:这样的函数称为偶函数、(3)利用函数的解析式来描述、(4)偶函数的性质:图象关于y轴对称、(5)函数f(x)=x2,x∈[—1,2]的图象关于y轴不对称;对定义域[—1,2]内x=2,f(—2)不存在,即其函数的定义域中任意一个x的相反数—x不一定也在定义域内,即f(—x)=f(x)不恒成立、(6)偶函数的定义域中任意一个x的相反数—x一定也在定义域内,此时称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7)先判断它们的图象的共同特征是关于原点对称,再列表格观察自变量互为相反数时,函数值的变化情况,进而抽象出奇函数的概念,再讨论奇函数的性质、给出偶函数和奇函数的定义后,要指明:①函数是奇函数或是偶函数称为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整体性质;②由函数的奇偶性定义,可知函数具有奇偶性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则—x也一定是定义域内的一个自变量(即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③具有奇偶性的函数的图象的特征: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④可以利用图象判断函数的奇偶性,这种方法称为图象法,也可以利用奇偶函数的定义判断函数的奇偶性,这种方法称为定义法;⑤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在定义域上的性质,是“整体”性质,而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在定义域的子集上的性质,是“局部”性质、讨论结果:(1)这两个函数之间的图象都关于y轴对称。
函数的奇偶性课程教学设计.doc
《函数奇偶性》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函数的奇偶性是继函数单调性之后函数的又一重要性质,是对函数概念的深化。
教材从观察实例开始,观察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分析函数值表格,逐步领悟图形(函数图象)对称、点(函数图象上的点)对称、数(纵坐标)相等、式(函数式)相等之间的关系。
在建立函数奇偶性的概念之后,应用定义判断简单函数的奇偶性,讨论函数图象的对称性。
教学内容较好地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同时,奇偶性与上一节单调性的综合也是函数性质考察的重点。
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图象和性质,并能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奇偶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观察、具体函数分析、数与形的结合,定性与定量的转化,让学生经历函数奇偶性概念建立的全过程,体验数学概念学习的方法,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内容归纳、抽象、概括的能力,体验数学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函数的奇偶性的概念及其建立过程,判断函数的奇偶性;重点确定的理由是,函数奇偶性概念的建立过程是本节课的“重头戏”同时奇偶性也是函数的重要性质之一,是研究函数问题的基础,函数奇偶性的判断是本节课学生应用的重点。
难点是对函数奇偶性概念的理解与认识。
难点确定的理由是,函数的奇偶性概念中蕴含着“具有奇偶性的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概念中的“对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都有”等关键词,都是学生所不易理解的。
二、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根据新课程教学理念,我注意结合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例、已掌握的对称函数的图象,来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新知,使学生学会思在问题的疑难处,想在真理的探索中,达到“学”有知“思”,“思”有所得的目的。
2、教学手段多媒体(PPT、实物投影仪等)辅助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函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环节时长教学过程学生
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弓入
4分钟创设情景,兴趣引入
1、对称图片欣赏
2、游戏:多媒体给出26个英文字母,让学生找
出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字母出来。
比比看,哪组学生最快,正确率最高。
动脑思考,探索新知
问题:我们所学过的函数图象中,冇没冇体现着
8分钟对称的美呢?观察下列图象是不是对称的,如果是,
那么是关于什么对称?
图1
观
察、
思
考、
讨论
图
朴
试
找
律
看
分
并
着
规
游戏中回忆
轴对称和屮
心对称的判
断方法,引
起学生的学
习兴趣
从主观入
手,从具体
开始,逐步
抽象,以学
生熟悉的函
数入手,做
到了直观,
具体。
对于图(1),如果沿着y 轴对折,那么对折 后y 轴两侧
的图像完全重合•这吋称函数图像关
对于图(2),如果将图像沿着坐标原点旋转 180° ,旋转前后的图像完全重合.这时称函数 图像关于坐标原点对称;原点。
叫做这个函数图 像的对称中心. 利用动态演示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图象上的点的 特点。
定义:
设函数y = /(x)的定义域为数集D,对任意 的都冇
-XE D (即定义域关于坐标原点对 称),且
(1) /(-%) = /(%) 数y *(兀)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此时称函数y = fM 为偶函数;
(2) /(-x) = -/(x) O 函数y = f(x)
的图像关于
观察,
思考 理解
通过动态 的演示让 学生直观 地看出图 像上点的 特点,从而 帮助学生 更好地理 解定
义中 的等式关 系。
坐标原点对称,此时称函数V = /(X)为奇函数.
如果一个函数是奇函数或偶函数,那么,就说这个函数具冇奇偶性•不具冇奇偶性的函数叫做非奇非
偶函数.
第一层次问题:
例1:根据下列函数的图像判断奇偶性
三.创
设问题27分钟
(3)
(2)
让各组学生进行讨论,并且各组各派一位代
表出来冋答。
第二层次问题:在已知函数图像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直
观地利用图象判断奇偶性,但如杲没有图像的情况
下,只知道函数的解析式,我们要如何判断奇偶性
呢?
例2: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 ) f (x) = x3;(2) /(%) = 2x2
+1 ;
观
察、
理
解、
思
考、
讨论
这几道题目
学生只需从
图像的对称
性來判断奇
偶性,第三
小题两个端
点并不对称,
考察学生对
定义的理解。
让学生体会
利用定义来
判断奇偶性。
这两道练习
题主要是为
了突出定义
中的等式关
系,以及等
式是否对定
义域屮的所
有x均成立。
计
定义、小结、作业、创设问题的具体内容均制作为计算机课件。
总结:本次课后,根据各个小组的纪录分析来看,学生喜欢这样教学安排,觉
得在快乐的氛围当中,更能引起他们主动学习的动力。
亮点:
1.游戏导入法:通过游戏來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教学反思
运用数学的意识。
2.分层次处理难点:这个方法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分解了,学生在突破难点
时,变得简单了,也更容易接受了。
不足:个别学生对抽彖的判断方法较不熟练。
建议:教师可对书上练习题做适当调整,尽量做到所给的题口能适合各个不同
基础的学生,让学生在做题中产生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