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泊秦淮》赏析
《泊秦淮》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
泊b ó秦q ín 淮hu ái[唐] 杜牧烟y ān 笼l ón ɡ寒h án 水shu ǐ月yu è笼l ón ɡ沙sh ā,夜y è泊b ó秦q ín 淮hu ái 近j ìn 酒ji ǔ家ji ā。
商sh ān ɡ女n ǚ不b ù知zh ī亡w án ɡ国ɡu ó恨h èn ,隔ɡé江ji ān ɡ犹y óu 唱ch àn ɡ后h òu 庭t ín ɡ花hu ā。
诗词注释:1、秦淮:河名,源出江苏省溧水县,贯穿南京市。
2、商女:卖唱的歌女。
3、后庭花:歌曲名,南朝后主所作《玉树后庭花》,后人亡国之音。
诗词译文:烟雾弥漫秋水,月光笼罩白沙;小船夜泊秦淮,靠近岸边酒家。
歌女为人作乐,那知亡国之恨?她们在岸那边,还唱着后庭花。
诗词赏析: 这首诗是即景感怀的,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
目睹如今的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无限感伤。
首句写景,先竭力渲染水边夜色的清淡素雅;二句叙事,点明夜泊地点;三、四句感怀,由“近酒家”引出商女之歌,酒家多有歌妓,自然洒脱;由歌曲之靡靡,牵出“不知亡国恨”,抨击豪绅权贵沉溺于声色,含蓄深沉;由“亡国恨”推出“后庭花”的曲调,借陈后主之尸,鞭笞权贵的荒淫,深刻犀利。
建康是六朝都城,秦淮河穿过城中流入长江,两岸酒家林立,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场所。
唐王朝的都城虽不在建康,然而秦淮河两岸的景象却一如既往。
有人说作诗“发句好尤难得”(严羽《沧浪诗话》)。
这首诗中的第一句就是不同凡响的,那两个“笼”字就很引人注目。
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溶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
它是那么柔和幽静,而又隐含着微微浮动流走的意态,笔墨是那样轻淡,可那迷蒙冷寂的气氛又是那么浓。
古诗文《“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赏析
古诗文《“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赏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唐朝:杜牧出自唐代诗人杜牧<泊秦淮MooredonRiverQinhuai>yānlónghánshuǐyuèlóngshā烟笼寒水月笼沙,Coldriverwithsandveiledinmisty moonlight,yèbóqínhuáijìnjiǔjiā夜泊秦淮近酒家。
I mooronRiverQinhuainearwineshopsatnight.shāngbúzhīwángguóhèn商女不知亡国恨,The songstress knowingnotthegriefofconqueredland,géjiāngyóuchànghòutínghuā隔江犹唱后庭花。
Stillthesongcomposedbyacaptiveking'shand.注释⑴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句容大茅山与溧水东庐山两山间,经南京流入长江。
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
历代均为繁华的游赏之地。
⑵烟:烟雾。
⑶泊:停泊。
⑷商女: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⑸后庭花: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
南朝陈皇帝陈叔宝(即陈后主)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世把此曲作为亡国之音的代表。
翻译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赏析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
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
《泊秦淮》原文注释及简析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注词释义】
秦淮,河名,经南京流入长江。
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
商女:一说即歌女在酒楼与船坊中以卖唱为生的女子。
后庭花:《玉树后庭花》的简称。
南朝陈后主所作,后世多称为“亡国之音”。
泊:停泊。
【古诗今译】
迷蒙的烟雾笼罩着寒江,银色的月光笼罩着小舟白沙,夜晚我停泊在秦淮河岸,正临近酒家所在的地方。
正在唱歌的歌女不知道什么是亡国之恨,依然在对岸吟唱《玉树后庭花》。
【名句赏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首诗是即景感怀的,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
目睹如今的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无限感伤。
首句写景,先竭力渲染水边夜色的清淡素雅;二句叙事,点明夜泊地点;三、四句感怀,由“近酒家”引出商女之歌,酒家多有歌妓,自
然洒脱;由歌曲之靡靡,牵出“不知亡国恨”,抨击豪绅权贵沉溺于声色,含蓄深沉;由“亡国恨”推出“后庭花”的曲调,借陈后主之尸,鞭笞权贵的荒淫,深刻犀利。
本诗情景交融,朦胧的景色与诗人心中淡淡的哀愁非常和谐统一。
这首诗于情景交融的意境中,形象而典型地表现了晚唐的时代气氛,使人从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联想到江河日下的晚唐的命运,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内容深厚,感情深沉,意味无穷,引人深思。
古诗泊秦淮赏析
古诗泊秦淮赏析泊秦淮,作者杜牧,是一首描写秦淮河夜景的七绝诗。
杜牧以细腻婉约的笔触,通过写景描绘,展示了秦淮河夜晚宁静优美的景色,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以下是本文对《泊秦淮》的赏析。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的《泊秦淮》描绘了一幅秋夜秦淮河的美景。
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借助烟雾笼罩的寒冷河水和月光映照下的沙滩,构成了一幅优美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诗人以短短八个字勾勒出了夜晚河景的冷静和寂寞。
接着,诗人描述自己夜晚泊船在秦淮河的情景:“夜泊秦淮近酒家。
”这一句通过夜晚停泊在秦淮河附近的酒店,进一步增添了一种诗意和浪漫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是整首诗的中心和亮点之处。
这里,“商女”指的是南朝宋时期的妓女,她们无法理解国家的衰败和失去的悲伤,依然在隔江唱着《后庭花》。
这句话将诗人的感慨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出来。
商女们只关心自己的生活和享乐,却不知国家已经沦亡,而秦淮河则成了她们场所的背景。
整首诗以冷静、凄凉的笔触,结合对夜晚的描绘,表达了一种隐忍、追忆和无奈的情愫。
通过对夜晚秦淮河的描绘,也体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泊秦淮》以其细腻的描写、含蓄的情感,展现了杜牧独特的写作风格。
诗歌的意境构建得十分巧妙,给人以诗意盎然的感觉。
就作者而言,杜牧是唐代中期的著名文学家,尤以诗文才华闻名。
他的作品多以写景和抒情为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泊秦淮》作为其中的佳作,使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烘托了秋夜的寂寥和美感。
总的来说,《泊秦淮》是一首具有情感张力和意境美的古诗。
通过对秦淮夜景的细腻描绘,诗人深情地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这首诗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也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情感的流露。
《泊秦淮》古诗解析
《泊秦淮》古诗解析泊秦淮古诗解析泊秦淮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古诗,描绘了诗人泊舟在秦淮河畔的景色和他内心的所思所感。
本文将对《泊秦淮》进行深入解析,从诗歌结构、意象运用和情感表达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诗歌结构《泊秦淮》是一首五言律诗,共四句十六个字。
整首诗共分为两个对仗押韵的句子。
第一句“烟笼寒水月笼沙”,以“烟”、“沙”两个音为平声押韵,营造出秦淮河流域的宁静与美丽;第二句“夜泊秦淮近酒家”,同样以“淮”、“家”两个音为平声押韵,揭示诗人夜晚泊舟的场景。
整首诗行井然有序,结构紧凑,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一种节奏感。
二、意象运用《泊秦淮》通过描绘具体的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使得诗歌中充满了细腻的意象。
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通过“烟笼”、“寒水”、“月笼”等词语,将夜晚的秦淮河与月光、波光等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恬静而优美的画面。
第二句“夜泊秦淮近酒家”,则通过“夜泊”、“秦淮”、“酒家”等词语,将夜晚泊舟的场景与夜游秦淮的人们欢声笑语的场景相互映衬,形成强烈的对比。
这些意象使读者更好地感受到了诗人对夜晚秦淮的独特感知。
三、情感表达《泊秦淮》通过景物的描绘,隐含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表达了诗人对秦淮夜晚的宁静和美丽的赞美之情。
第二句“夜泊秦淮近酒家”,则传达了诗人夜晚泊舟、游览秦淮的畅快心情。
整首诗意境宁静,恰如其分地展示了诗人对河畔风光的独特情感体验。
综上所述,《泊秦淮》是一首构思巧妙、情感真挚的古诗。
通过精妙的词句运用和生动的意象描绘,诗人成功地将自然景色与情感表达相结合,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秦淮的美丽夜景,同时也折射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受。
阅读《泊秦淮》正如漫步秦淮河畔,亲身体验那份宁静与美丽,令人陶醉其中。
小学语文-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泊秦淮》
小学语文-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注释】
①选自《樊川文集》。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现在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秦淮,河名,发源于江苏溧(lì)水东北,经南京流入长江。
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
②商女:一说即歌女在酒楼与船坊中以卖唱为生的女子。
③后庭花:《玉树后庭花》
的简称。
南朝陈后主所作,后世多称为亡国之音。
④泊:停泊。
【译文】
迷蒙的烟雾、银色的月光笼罩着寒江、小舟白沙,夜晚我停泊在秦淮河岸,正临近酒家在的地方。
正在唱歌的歌女不知道什么是亡国之恨,依然在对岸吟唱《玉树后庭》。
【赏析】
这首诗是即景感怀的,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
目睹如今的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无限感伤。
首句写景,先竭力渲染水边夜色的清淡素雅;二句叙事,点明夜泊地点;三、四句感怀,由近酒家引出商女之歌,酒家多有歌,自然洒脱;由歌曲之靡靡,牵出不知亡国恨,抨击豪绅权贵沉溺于声色,含蓄深沉;由亡国恨推出后庭花的曲调,借陈后主之诗,鞭笞权贵的荒淫,深刻犀利。
这首诗于情景交融的意境中,形象而典型地表现了晚唐的时代气氛,使人从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联想到江河日下的晚唐的命运,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内容深厚,感情深沉,意味无穷,引人深思。
四年级下册背诵古诗泊秦淮
四年级下册背诵古诗泊秦淮【古诗原文】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词赏析】《泊秦淮》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名篇。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秦淮江边夜泊时的所见所闻,借着景物的表现,展现了诗人的思乡怀古之情。
第一句“烟笼寒水月笼沙”,以“笼”字为中心,通过扣题来勾勒夜色下的景象,给人一种朦胧美。
第二句“夜泊秦淮近酒家”,突出了诗人的处境和所停泊的地方,将静和动、古和今、美和丑串联起来,提示诗人的思维活动。
第三句“商女不知亡国恨”,用巧妙的倒叙手法,点明了诗人心中的苦闷和感叹。
最后一句“隔江犹唱后庭花”,则是点出了一个富春山居图的主题。
【创造性写作】1. 写景描写深夜,秦淮江畔笼罩着薄雾,微风拂过,沙滩上的细沙如同翻腾的小浪花。
江面上,月光如银,照亮了那些漂浮着的萍藻和水草,远远望去,像一片片翡翠,一波波小小的涟漪,映照出月亮倒影,宁静而美丽。
2. 人文描写赤着脚,我默默地站在秦淮江畔,想起了许多旧事。
商女不知亡国恨,这句话时刻刺痛着我的心。
千万年来,多少沧桑巨变,但那些失落和伤痛却一直冤枉地萦绕着我们人民的心头,深入骨髓!江面跑动的蝶泳,偶尔传来孩子们试图表演的龙舟呐喊声,让这个夜更显得活泼而神奇。
3. 想象描写夏夜里,秦淮江畔的酒馆门口飘着阵阵醉人的蒸香,夜风吹来,揉合了炒面这样的豪饮,带着热气,令人沉醉。
灯光将酒馆外墙点缀成宝石一样,流出院子的音乐嘈杂又动听,许多青年男女手拿着竹剑,笑语盈盈,下水更衣,像一团烈焰在秦淮江畔舞蹈。
看着,我的心静了下来,思绪又开始飘向遥远的古今。
杜牧《泊秦淮》古诗翻译赏析
杜牧《泊秦淮》古诗翻译赏析本文是关于杜牧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下一句为隔江犹唱后庭花全诗原文赏析及翻译注释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文解释】如烟的水汽笼罩在秦淮河上,月光映照着江边的沙岸。
宁静的夜里把船停在岸边,靠在酒家。
这时,从江对岸传来歌声,这是不知亡国之恨的歌女在唱《玉树后庭花》。
【词语解释】笼:笼罩。
商女:卖唱的女子。
【诗文赏析】建康是六朝时的都城,秦淮河由城中穿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
唐朝的都城虽然不在建康,然而秦淮河的景象却一如既往。
《后庭花》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由于其奢靡荒淫,最终丢失了江山,因此后庭花也就成为了亡国之音。
如今诗人在秦淮河畔又听到此曲,不禁又发忧世之情:衰世之年,不以国事为怀,反以这种亡国之音寻欢作乐,怎能不使人有历史重演的隐忧呢?这是一首即景生情之作,通过写夜泊秦淮所见所闻的感受,揭露了晚唐统治者沉溺声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
秦淮河两岸是六朝时的繁华之地,是权贵富豪、墨客骚人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场所。
诗人夜泊秦淮,在茫茫沙月,迷蒙烟水中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不禁触景生情,顿生家国亡思,将对历史的咏叹与对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从陈的荒淫之国联想到江河月下的晚唐命运。
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沈德潜称之为“绝唱”。
赏析二:建康是六朝都城,秦淮河穿过城中流入长江,两岸酒家林立,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场所。
唐王朝的都城虽不在建康,然而秦淮河两岸的景象却一如既往。
有人说作诗“发句好尤难得”(严羽《沧浪诗话》)。
这首诗中的第一句就是不同凡响的,那两个“笼”字就很引人注目。
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溶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
它是那么柔和幽静,而又隐含着微微浮动流走的意态,笔墨是那样轻淡,可那迷蒙冷寂的气氛又是那么浓。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的意思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的意思“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古诗作品《泊秦淮》第一二句,其全诗文如下: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注释】1、烟:指像烟一样的雾气2、笼:笼罩。
这句运用的是“互文见义”的写法:烟雾、月色笼罩着水和沙3、寒水:清冷的河水4、月:月光5、沙:沙滩6、夜泊:因天晚而抛锚停船7、秦淮:河名,发源于江苏溧水东北,经南京流入长江8、酒家:酒馆【翻译】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还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赏析】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
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
《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
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两岸历来是达官贵人们享乐游宴的场所,“秦淮”也逐渐成为奢靡生活的代称。
诗人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泊秦淮》。
《泊秦淮》是杜牧的代表作之一,载于《全唐诗》卷五百二十三。
下面是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其钧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建康是六朝都城,秦淮河穿过城中流入长江,两岸酒家林立,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场所。
唐王朝的都城虽不在建康,然而秦淮河两岸的景象却一如既往。
有人说作诗“发句好尤难得”(严羽《沧浪诗话》)。
这首诗中的第一句就是不同凡响的,那两个“笼”字就很引人注目。
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溶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
它是那么柔和幽静,而又隐含着微微浮动流走的意态,笔墨是那样轻淡,可那迷蒙冷寂的气氛又是那么浓。
首句中的“月、水”,和第二句的“夜泊秦淮”是相关联的,所以读完第一句,再读“夜泊秦淮近酒家”,就显得很自然。
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34篇:《泊秦淮》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
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注】①加粗标红字是易错字。
②画线句是高考高频考查句。
《泊秦淮》是杜牧的代表作之一,载于《全唐诗》卷五百二十三。
下面是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其钧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建康是六朝都城,秦淮河穿过城中流入长江,两岸酒家林立,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场所。
唐王朝的都城虽不在建康,然而秦淮河两岸的景象却一如既往。
有人说作诗“发句好尤难得”(严羽《沧浪诗话》)。
这首诗中的第一句就是不同凡响的,那两个“笼”字就很引人注目。
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溶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
它是那么柔和幽静,而又隐含着微微浮动流走的意态,笔墨是那样轻淡,可那迷蒙冷寂的气氛又是那么浓。
首句中的“月”“水”,和第二句的“夜泊秦淮”是相关联的,所以读完第一句,再读“夜泊秦淮近酒家”,就显得很自然。
但如果就诗人的活动来讲,该是先有“夜泊秦淮”,方能见到“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景色,不过要真的掉过来一读,反而会觉得平板无味了。
诗中这种写法的好处是:首先它创造出一个很具有特色的环境气氛,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造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这是很符合艺术表现的要求的。
其次,一、二句这么处理,就很像一幅画的画面和题字的关系。
平常人们欣赏一幅画,往往是先注目于那精彩的画面(这就犹如“烟笼寒水月笼沙”),然后再去看那边角的题字(这便是“夜泊秦淮”)。
所以诗人这样写也是颇合人们艺术欣赏的习惯。
“夜泊秦淮近酒家”,看似平平,却很值得玩味。
这句诗内里的逻辑关系是很强的。
由于“夜泊秦淮”才“近酒家”。
然而,前四个字又为上一句的景色点出时间、地点,使之更具有个性,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也照应了诗题;后三个字又为下文打开了道路,由于“近酒家”,才引出“商女”、“亡国恨”和“后庭花”,也由此才触动了诗人的情怀。
因此,从诗的发展和情感的抒发来看,这“近酒家”三个字,就像启动了闸门,那江河之水便汩汩而出,滔滔不绝。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赏析(二)
⼈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赏析(⼆)⼈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赏析(⼆)(⼀)泊秦淮杜牧烟笼寒⽔⽉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的清辉洒在⽩⾊沙渚之上。
⼊夜,我将⼩⾈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
⾦陵歌⼥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树后庭花》。
赏析:这⾸诗是诗⼈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于六代兴亡之地的感叹中,寓含忧念现世之情怀。
这⾸诗在语⾔运⽤⽅⾯也颇见⼯夫。
⾸句写景,“烟”“⽔”“⽉”“沙”由两个“笼”字联系起来,融合成⼀幅朦胧清冷的⽔⾊夜景,渲染⽓氛,朦胧中透出忧凉。
次句点题,并以“近酒家”的丰富内涵启动思古之幽情。
秦淮⼀带在六朝时是著名的游乐场所,酒家林⽴。
因此昔⽇那种歌舞游宴的⽆尽繁华实已包含在诗⼈此时的思绪之中。
后两句由⼀曲《⽟树后庭花》引发⽆限感慨,“不知”抒发了诗⼈对“商⼥”的愤慨,也间接讽刺了不以国事为重、纸醉⾦迷的达官贵⼈,即醉⽣梦死的统治者。
“犹唱”⼆字将历史、现实巧妙地联为⼀体,伤时之痛委婉深沉。
清代评论家沈德潜推崇此诗为“绝唱”,⼀个“犹”字透露出作者批判之意、忧虑之情。
管世铭甚⾄称其为唐⼈七绝压卷之作。
诗⼈深夜泊⾈秦淮河畔,隔江传来商⼥《⽟树后庭花》的歌声,听着这亡国之⾳,不禁激起时代兴衰之感。
后两句对只知征歌征舞、买笑逐欢,⽽不以历史为鉴的统治者,给以深深的谴责。
本诗情景交融,朦胧的景⾊与诗⼈⼼中淡淡的哀愁和谐统⼀。
这是⼀⾸触景⽣情之作,通过写夜泊秦淮的所见所闻,揭露了晚唐统治者沉溺声⾊、醉⽣梦死的腐朽⽣活。
秦淮河两岸是六朝时的繁华之地,是权贵富豪、墨客骚⼈纵情声⾊、寻欢作乐的场所。
诗⼈夜泊秦淮,在茫茫沙⽉、迷蒙烟⽔中眼见灯红酒绿,⽿闻淫歌艳曲,不禁触景⽣情,顿⽣家国兴亡之思,将对历史的咏叹与对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从陈的荒淫亡国联想到江河⽇下的晚唐命运。
杜牧《泊秦淮》古诗翻译赏析
杜牧《泊秦淮》古诗翻译赏析杜牧《泊秦淮》古诗翻译赏析 杜牧《泊秦淮》商⼥不知亡国恨下⼀句为隔江犹唱后庭花全诗原⽂赏析及翻译注释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解释】 如烟的⽔汽笼罩在秦淮河上,⽉光映照着江边的沙岸。
宁静的夜⾥把船停在岸边,靠在酒家。
这时,从江对岸传来歌声,这是不知亡国之恨的歌⼥在唱《⽟树后庭花》。
【词语解释】 笼:笼罩。
商⼥:卖唱的⼥⼦。
【诗⽂赏析】 建康是六朝时的都城,秦淮河由城中穿过,流⼊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夫享乐游宴的地⽅。
唐朝的都城虽然不在建康,然⽽秦淮河的景象却⼀如既往。
《后庭花》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由于其奢靡荒淫,最终丢失了江⼭,因此后庭花也就成为了亡国之⾳。
如今诗⼈在秦淮河畔⼜听到此曲,不禁⼜发忧世之情:衰世之年,不以国事为怀,反以这种亡国之⾳寻欢作乐,怎能不使⼈有历史重演的隐忧呢? 这是⼀⾸即景⽣情之作,通过写夜泊秦淮所见所闻的感受,揭露了晚唐统治者沉溺声⾊,醉⽣梦死的腐朽⽣活。
秦淮河两岸是六朝时的繁华之地,是权贵富豪、墨客骚⼈纵情声⾊、寻欢作乐的场所。
诗⼈夜泊秦淮,在茫茫沙⽉,迷蒙烟⽔中眼见灯红酒绿,⽿闻淫歌艳曲,不禁触景⽣情,顿⽣家国亡思,将对历史的咏叹与对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从陈的荒淫之国联想到江河⽉下的晚唐命运。
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精当锤炼,沈德潜称之为“绝唱”。
赏析⼆: 建康是六朝都城,秦淮河穿过城中流⼊长江,两岸酒家林⽴,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夫享乐游宴的场所。
唐王朝的都城虽不在建康,然⽽秦淮河两岸的景象却⼀如既往。
有⼈说作诗“发句好尤难得”(严⽻《沧浪诗话》)。
这⾸诗中的第⼀句就是不同凡响的,那两个“笼”字就很引⼈注⽬。
烟、⽔、⽉、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溶合在⼀起,绘成⼀幅极其淡雅的⽔边夜⾊。
它是那么柔和幽静,⽽⼜隐含着微微浮动流⾛的意态,笔墨是那样轻淡,可那迷蒙冷寂的⽓氛⼜是那么浓。
泊秦淮古诗词赏析
泊秦淮古诗词赏析泊秦淮,古传七绝诗之一,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它以其简洁而深远的意境,娓娓道来的句句真情,令人陶醉其中。
本文将从字句、意境和作者的创作手法三个方面进行泊秦淮古诗词的赏析。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字句运用泊秦淮这首古诗词,以其简洁明了的字句表达了丰富的意象。
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通过四个短小有力的字句,将夜晚的景色娓娓道来,给人一种清冷寂寥之感。
次句“夜泊秦淮近酒家”,五个字句中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揭示了舟船停泊的地点以及此处的繁华景象,令人产生无限遐想。
末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八个字句散发出一种悲凉的色彩,既表达了商女的天真纯洁,亦展示了她对于亡国的无知,使人既感慨万分又为之动容。
意境营造泊秦淮通过简洁的字句勾勒出一幅幅意境丰富的画面。
诗中的“烟笼寒水月笼沙”,让人感觉到夜晚的寒冷和湿润,似乎能看见烟雾笼罩的河面,月光照射在沙滩上,令人陶醉。
而“夜泊秦淮近酒家”,则展现了秦淮河畔酒楼的繁华,街灯照亮河岸,人们在此喧哗嬉戏,一派热闹景象。
末句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则给人以深思。
商女在歌唱的同时却并不知道国家的亡丧,如同那道隔江的河水,永远流淌着,不曾停歇。
创作手法通过对字句和意境的运用,泊秦淮呈现了诗人独特的创作手法。
首先是字句的简练而有力,句句都能道出诗人内心的感悟,没有丝毫多余的修饰,给人以一种刻骨铭心的感觉。
其次是意境的营造,诗人通过简单的景物描写,勾勒出了丰富的情感,使读者能够在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个美丽而动人的画面。
最后是创作主题的把握,泊秦淮以“商女”为主题,通过描写她的纯真和对国家的无知,展示了历史的沧桑和世事的无常,给人以深思。
泊秦淮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瑰宝中的一颗明珠,它以其简洁而深远的意境,真实地表达出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通过对字句、意境和创作手法的赏析,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泊秦淮古诗词的内涵和价值。
励志古诗词《泊秦淮》原文及赏析
励志古诗词《泊秦淮》原文及赏析
《泊秦淮》原文:
荆棘际处泊秦淮,金陵城里已无物;
去年今日巴陵望,涕泗滂沱恨不绝。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泊秦淮》赏析:
《泊秦淮》是中国明清诗人李白的一首名作,由三句七字组成,全诗抒发出了自己对秦汉诸王之智勇名行的惊叹。
从第一句“荆棘际处泊秦淮,金陵城里已无物”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哀叹,他以客观的事实描述了秦汉诸王的智勇名行被遗忘,他们当年的杰出贡献却化为乌有,令人唏嘘不已。
第二句“去年今日巴陵望,涕泗滂沱恨不绝”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对昔日巴陵军势炫耀的沉思,他想到了当年秦汉诸王大战关中,江淮一带到处都是火海,战乱给民众带来了极大的灾害,令他满怀悲哀地流下了眼泪,宛如大河之水,滔滔不绝。
最后一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更是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秦汉诸王智勇名行的赞叹,他指出江山是如此的宏伟壮美,从古至今,无数英雄追求和企及,令他怀着崇敬之心折腰行礼。
总之,《泊秦淮》一诗,把自己对秦汉诸王智勇名行的惊叹写得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
泊秦淮古诗解释
泊秦淮古诗解释泊秦淮是古诗中的一个常见名称,一般指的是一段江湖传说中泊秦淮河上的奇遇故事。
它可以追溯到南朝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一首诗《泊秦淮》中,多年来,这首诗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典诗歌。
《泊秦淮》是苏轼用来倾诉自己情感的作品,全诗极尽抒情,句句好句,让人有流年的伤感,并充满思乡之情。
诗中苏轼表达了他自己看泊秦淮河的深刻感受,他感叹道:“凉风起天末,泊秦淮清蒹葭,明月朦胧空。
”这里,他把天末的凉风,清蒹葭泊秦淮河上的景色,朦胧的月光照耀空中描绘得栩栩如生。
苏轼与泊秦淮有着特殊的关系,他是江苏宜兴人,原本在宜兴任贤良大夫,后来去往上海枫港,一路沿着江河走来,一路上,他用慈祥的目光注视着泊秦淮河的景色,心中对它无比的思念和惆怅,几乎在每一段诗句中都表达出来了。
《泊秦淮》中的每一句,都能够触发读者的记忆,让许多沿着江湖的人回到那个古老的时代,重温它们的经历,体会苏轼在此所倾诉的情感。
苏轼用诗歌抒发内心的思乡情怀,当读者看到这些抒情的句子,每一句都弥漫着无比深刻及感慨,让读者情不自禁地回忆起自己的家乡,也更加深刻地体悟到苏轼在这里所倾诉的情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泊秦淮也发生了许多变化,江河经历了洪水的冲刷,建筑物也被新的开发所取代,但泊秦淮的精神依然留存在我们的心中,她早已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不可磨灭的符号和精神象征。
在当下,学习苏轼的诗作也已成为了众多文化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其中《泊秦淮》作为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也激发了许多读者的联想和思考。
许多人都把它视为一种文化符号、一种文艺的活动和一种精神的追求,他们经常以此为概念,让新的文艺时代更加丰富多彩。
总之,苏轼的《泊秦淮》是一首抒情的诗歌,从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角度去分析它,不仅能够感受到苏轼的思乡之情和惆怅,更能体会到它代表的文化精神,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苏轼对于泊秦淮的思念和深情。
杜牧《泊秦淮》的意思及赏析
杜牧《泊秦淮》的意思及赏析泊秦淮1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2不知亡国恨,隔一江一犹唱后一庭花3。
1秦淮:即秦淮河,从一江一苏溧水县东北,流经南京地区,汇入长一江一。
2商女:即歌女,在酒楼或船舫中以卖唱为生的女子。
3后一庭花:陈后主李煜创作的《玉树后一庭花》。
烟雾笼罩下的秦淮河,被月光映衬得如梦似幻。
这样宁静的夜里,船停靠在了岸边,与船家相邻。
天真的歌女不知道亡国的悲与恨,在秦淮河对岸的酒店,传出了她们唱着亡国的《玉树后一庭花》。
【遗忘之美】歌女们唱歌,只是为了让客人们高兴,可见不知亡国之恨的,其实是那些饮酒作乐的商人和纨绔子弟。
是历史容易被人遗忘,还是人们故意去忘却历史?不知亡国之恨的遗忘,有一种让人不胜欷歔的凄美、悲凉。
而这种情感,正与助兴歌唱的商女形成强烈的对比。
【赏析】杜牧是一个对历史具有真知灼见的诗人,他总是一语惊人。
《过华清宫》中“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赤壁》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乌一江一亭》有“一江一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些都是对历史上兴亡成败的议论,也成为千古佳句,为后世竞相效仿。
评史一定要有独特的视角,也要能自圆其说,不可随一性一而发,无凭无据。
【启示】杜牧有浓厚的家学渊源,他的爷爷是编写了《通典》的杜佑。
出生于一个文人史家中,杜牧从小就能文善诗。
但是面对晚唐的衰景,他怎能安于做一个舞文弄墨之人,于是写下了一首首讽刺朝廷腐败的怀古诗作,为大唐的命运担忧心碎。
他的这首诗歌,也可以提醒今天的少年,不要在动漫和游戏中忘了国耻。
七年级语文下册拓展阅读:杜牧《泊秦淮》赏析(徐兆真)(部编本)
杜牧《泊秦淮》赏析徐兆真杜牧(503一852),字牧之,他所处的时代正是晚唐多事之秋,国势日危而时风淫康。
他看到封建统治势力的摇摇欲坠,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落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叔策,作为一个有远见、有抱负、有正义感而头脑比较清醒的士大夫知识分子,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于是优心仲仲,感慨系之,写下了这首抚景感时、忧国忧民的“唐人七绝中的压卷之作”。
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写景,但在景物描写中也融进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写景和抒情同放在一句话里,这也是古诗写作常用的技巧,诗人写下这七个字,用意也正是为了映衬出自己此时此际的心情。
这一句意思是说,寒凉的秦淮河上弥漫着朦胧的水雾,清冷的月色笼罩着沙滩。
这里的烟、月互文见义,其句式结构与唐人王昌龄《出塞》诗一秦时明月汉时关”相同,并不是烟独笼寒水、月独笼沙滩。
作者之所以这样写,是为了把烟和寒水、月和沙滩分别联系起来,更有利于充分表现这些景物的特点,让整个画面更加清晰和鲜明。
在一句诗里用了两个“笼”字,很有份量,它准确生动而又形象鲜明地写出了薄雾轻烟笼罩着秦淮河月夜的景色,给人以如临其境的感觉。
这一句的妙处不仅在于写景生动形象,还在于它徽妙传神地表达出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在这迷茫、凄清、冷寂的景色中,寄寓着作者的优愁与伤感。
淡薄的轻烟笼罩着秦淮河,这正是作者凄凉感伤心境的写照。
其实,当年的秦淮河是不是这么凄冷?也不见得,它不是还有许多酒家,许多歌女在活动吗?作者正是在这繁华喧闹、歌舞升平的景色中,看到了国颓势衰的趋向,听出了淫靡的亡国之音。
正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若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我”的情绪投射到景物上,景物也自然就沽染上了“我”的思想感情。
不但作家笔下的自然景物总是充满感情的,而且一般自然美观赏者也总是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对象上,所谓“寄情于山水之间’,即此之谓也。
第二句“夜泊秦淮近酒家”叙事。
既点明了时间(夜)、地点(秦淮河),又照应了题目,所以,这一句貌似平淡无奇,而其实别具匠心,值得仔细玩味。
杜牧《泊秦淮》赏析
杜牧《泊秦淮》赏析作者:章文锋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9年第03期杜牧所处的时代正值晚唐,国势日蹙、政局日下,他看到当时统治势力的弱化,以及统治集团内部的昏庸腐朽,也看到藩镇的拥兵自重、百姓的民不聊生,作为一个有远见的文人,他不能不为唐王朝的前景感觉到忧患,便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思想性与艺术性兼具的《泊秦淮》,被称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
一、《泊秦淮》的内涵解读《泊秦淮》一诗总共四句,可谓短小精炼,第一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志在写景,可景物描写里面,思想感情的显现也不遑多让,同时注意抒情功能的表达,在寒凉的秦淮河上,水雾朦胧迷漫、月色清冷笼罩,此处的烟与月用互文的形式呈现出来,更加清晰地表达出了景物所具有的整体特点,让画面的清晰度更强。
特别是连用“笼”字,非常自然地让秦淮河月夜之景浮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此句意在写景,而思想感情则非常微妙地烘托出来,似有一种忧愁与伤感寄寓其中。
第二句“夜泊秦淮近酒家”志在叙事,写出了故事的时间为“夜”,地点为“秦淮河”,一个“泊”字又自然照应了题目,因此此句看起来平平无奇,实则匠心独运,值得细细体会,它可谓全篇津梁,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功能。
我们知道,秦淮河是南京一道的重要河道,历史悠久、文人品题众多,早已名闻天下。
从东晋以后,秦淮河一直是著名的游赏之地,贵族豪富纵情声色于此的典故不胜枚举,由此造就了“南朝金粉”的印象。
此句的妙处还在于能够让第一句的虚写有所着落,不至过于空荡无所依归,也让下面的两句水到渠成、自然成章。
第三和第四句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则点明全诗主旨,让读者也能直观地感受到艳冶歌声之刺耳。
“商女”指的是歌女,所“隔”之“江”为秦淮河。
“后庭花”为古代舞曲之名,也就是著名的《玉树后庭花》,相传为南朝亡国之君陈叔宝所作,其内容意在描写艳冶淫荡的宫廷生活。
据说陈后主经常在都城与嫔妃弄臣饮酒作乐,不理朝政,致使国事日蹙,最终落得国破家亡的后果。
古诗词鉴赏《泊秦淮》
古诗词鉴赏《泊秦淮》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
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
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注释选自冯集梧《樊川文集》卷四。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句容大茅山与溧(lì)水东庐山两山间,经南京流入长江。
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
泊:停泊。
商女: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后庭花: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
南朝陈皇帝陈叔宝(即陈后主)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世称此曲为“亡国之音”。
赏析此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这首诗中的第一句就是不同凡响的,那两个“笼”字就很引人注目。
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溶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
它是那么柔和幽静,而又隐含着微微浮动流走的意态,笔墨是那样轻淡,可那迷蒙冷寂的气氛又是那么浓。
首句中的“月、水”,和第二句的“夜泊秦淮”是相关联的,所以读完第一句,再读“夜泊秦淮近酒家”,就显得很自然。
但如果就诗人的活动来讲,该是先有“夜泊秦淮”,方能见到“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景色,不过要真的掉过来一读,反而会觉得平板无味了。
诗中这种写法的好处是:首先它创造出一个很具有特色的环境气氛,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造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这是很符合艺术表现的要求的。
其次,一、二句这么处理,就很像一幅画的画面和题字的关系。
平常人们欣赏一幅画,往往是先注目于那精彩的画面,然后再去看那边角的题字。
所以诗人这样写也是颇合人们艺术欣赏的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文《泊秦淮》赏析
泊秦淮
唐朝: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译文及注释
【译文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
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
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
【英译Mist】
veilsthecoldstream,andmoonlightthesand,asImoorintheshadowofariver-tavern,Wheregirls,withnothoughtofaperishedKingdom,gailyechoasongofco urtyardflowers.
【注释①选自冯集梧《樊川文集》卷四。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句容大茅山与溧(lì)水东庐山两山间,经南京流入长江。
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
②[泊]停泊。
③[商女]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④[后庭花]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
南朝陈皇帝陈叔宝(即陈后主)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世称此曲为“亡国之音”。
】
泊秦淮赏析
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溧水东北,横贯金陵(今江苏南京)入长江。
六朝至唐代,金陵秦淮河一带一直是权贵富豪游宴取乐之地。
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于六代兴亡之地的感叹中,寓含忧念现世之情怀。
这诗在语言运用方面,也颇见工夫。
首句写景,“烟”、“水”、“月”、“沙”由两个“笼”字联系起来,融合成一幅朦胧冷清的水色夜景,渲染气氛,朦
胧中透出忧凉。
次句点题,并以“近酒家”的丰富内涵启动思古之幽情,秦淮一带在六朝时是著名的游乐场所,酒家林立,因此昔日那种歌舞游宴的无尽繁华实已包含在诗人此时的思绪之中。
后二句由一曲《后庭花》引发无限感慨,“不知”抒发了诗人对“商女”的愤慨,也间接讽刺不以国事为重,纸醉金迷的达官贵人,即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犹唱”二字将历史、现实巧妙地联为一体,伤时之痛,委婉深沉。
清代评论家沈德潜推崇此诗为“绝唱”,一个“犹”字透露出作者批判之意,忧虑之情。
管世铭甚至称其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
秦淮河是六朝旧都金陵的歌舞繁华之地,诗人深夜泊舟河畔,隔江传来商女《玉树后庭花》的歌声,听着这亡国之音,不禁激起时代兴衰之感,后两句对只知征歌征舞、买笑逐欢,而不以历景为鉴的统治者,给以深深的谴责。
本诗情景交融,朦胧的景色与诗人心中淡淡的哀愁非常和谐统一。
这首诗是即景感怀的,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
目睹如今的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无限感伤。
首句写景,先竭力渲染水边夜色的清淡素雅;二句叙事,点明夜泊地点;三、四句感怀,由“近酒家”引出商女之歌,酒家多有歌,自然洒脱;由歌曲之靡靡,牵出“不知亡国恨”,抨击豪绅权贵沉溺于声色,含蓄深沉;由“亡国恨”推出“后庭花”的曲调,借陈后主之诗,鞭笞权贵的荒淫,深刻犀利。
这两句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中两个不同侧面的写照。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玉树后庭花》据说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的乐曲,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
“隔江”承上一句“亡国恨”故事而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在歌声女色之中,终于被俘亡国。
这两句诗从字面上看似乎是批评歌女,而实际上是诗人有感于晚唐国事衰微、世风颓靡的现状,批评那些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
“犹唱”二字意味深长,巧妙地将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联系起来,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这首诗写诗人所见所闻所感,语言清新自然,构思精巧缜密。
全诗景、事、情、意融于一炉,景为情设,情随景至。
借陈后主的荒亡国讽喻晚唐统治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
感情深沉,意蕴深邃,被誉为唐人绝句中的精品。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晚唐统治者的辛辣讽刺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这样丰富的内涵、深刻的主题却容纳在短短的28个字之内,这其中的每一个字都凝练至及。
诗歌的语言要求精练,只有精练才能含蓄,也只有含蓄才能见得精练。
所以含蓄与精练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这首诗于情景交融的意境中,形象而典型地表现了晚唐的时代气氛,使人从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联想到江河日下的晚唐的命运,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内容深厚,感情深沉,意味无穷,引人深思。
这是一首即景生情之作,通过写夜泊秦淮所见所闻的感受,揭露了晚唐统治者沉溺声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
秦淮河两岸是六朝时的繁华之地,是权贵富豪、墨客骚人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场所。
诗人夜泊秦淮,在茫茫沙月,迷蒙烟水中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不禁触景生情,顿生家国亡思,将对历史的咏叹与对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从陈的荒淫之国联想到江河月下的晚唐命运。
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沈德潜称之为“绝唱”。
泊秦淮创作背景
唐朝著名诗人杜牧游秦淮,在船上听见歌女唱《玉树后庭花》,绮艳轻荡,男女之间互相唱和,歌声哀伤,是亡国之音。
当年陈后主长期沉迷于这种萎靡的生活,视国政为儿戏,终于丢了江山。
陈国虽亡,这种靡靡的音乐却留传下来,还在秦淮歌女中传唱,这使杜牧非常感慨。
他的诗说:这些无知歌女连亡国恨都不懂,还唱这种亡国之音!其实这是借题发挥,他讥讽的实际是晚唐政治:群臣们又沉湎于酒色,快步陈后主的后尘了。
秦淮一隅,寄至如此深沉的兴亡感,足见金陵在当时全国政治中心已经移向长安的情况下,影响仍然很大。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
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好些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
《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
当他来到当时还是一片繁华的秦淮河上,听到酒家歌女演唱《后庭花》曲,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
诗中说,金陵歌女“不知亡国恨”,还唱着那《后庭花》曲。
其实,这是作者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般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