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人口和民族学教案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19讲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学案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19讲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2f4202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10.png)
第19讲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核心素养目标] 1.借用地图运用区域认知方法识记我国的位置、范围,综合分析地理位置对我国环境和发展的影响。
2.借用地图识记我国的邻国和行政区划的简称、位置及轮廓特征,培养区域认知能力。
3.借用地图掌握我国的人口分布及增长状况,从人地协调的角度理解我国人口发展与我国地理环境的关系及其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掌握我国的民族分布特征及我国的民族政策,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必备知识·自主落实——读图填绘构建脑图一、中国的疆域【填图绘图】在上图中填绘下列内容:(1)描绘出:①100°E、110°E、120°E,20°N、30°N、40°N,并观察这些经纬线穿过的地区。
②用“·”标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2)填出:①海域:东海、渤海、黄海、南海、琼州海峡。
②国家:日本、韩国、朝鲜、菲律宾、马来西亚、老挝。
1.位置优越(1)纬度位置:位于________纬度,大部分在北温带,少部分在热带,无寒带。
(2)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________岸,海陆兼备。
2.国土辽阔(1)陆域广阔①面积: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②四至点③陆上邻国: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东邻朝鲜,北接A________、B蒙古,西与C________、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相邻,西南有阿富汗、D________、巴基斯坦、尼泊尔和不丹,南邻E________、老挝和F________。
(2)海域广袤①临海:海域面积广,海岸线长。
渤海和________为内海。
②岛屿众多;a________为面积最大的岛屿,其次为b海南岛。
③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c________。
④隔海相望的国家:________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
【读图思考1】我国的地理位置具有哪些优越性和不足之处?二、中国的行政区划1.三级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________(自治县、市)、乡(镇、民族乡)。
人口、民族-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人口、民族-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05ed17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4d.png)
人口、民族-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人口和民族是地理学的重要内容。
2.了解人口数量及其分布、人口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3.了解中国的少数民族特点及其分布。
二、教学重点1.人口数量及其分布。
2.人口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3.少数民族的特点及其分布。
三、教学难点1.理解人口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2.掌握少数民族特点及其分布。
四、教学方法1.授课法。
2.小组讨论法。
3.案例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时间:5分钟教师抛出“人口、民族”这个话题,并通过图片、地图等工具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中国地图进行引导。
2. 讲授人口的基本概念时间:15分钟教师讲解人口的基本概念,包括人口数量、人口密度、人口分布等概念,并通过图片、图表等工具进行演示。
教师需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效果。
3. 探讨人口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时间:25分钟教师通过多组数据向学生们介绍人口变化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同时,教师也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们深入理解人口变化的影响。
4. 介绍中国的少数民族时间:15分钟教师介绍中国的少数民族特点及其分布,并让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分析它们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贡献。
5. 总结课堂内容时间:5分钟教师对这次课堂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相关知识点,并鼓励学生们自主学习。
六、课后作业1.了解你所在县市的人口数量、人口密度以及人口分布。
2.查询你所在县市的少数民族情况,并描述其特点及分布。
七、教学资源1.中国地图、人口数据及图表。
2.相关课件或PPT。
八、教学评估1.课堂发言评分。
2.课后作业评分。
3.练习题评分。
九、拓展思考1.怎么样合理控制我国人口数量?2.少数民族如何在保护传统文化和融入主流文化之间实现平衡?。
打印地理:中国的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学案
![打印地理:中国的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096a58312b3169a451a4e2.png)
海林林业局一中中国地理学案命题人:杜广平时间:中国的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学习目标1.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2.国土构成;领土面积和疆域的四至点;领海、内海、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主要的半岛、岛屿、海峡及其分布;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3.行政区划:三级行政区划的设置;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大致的经纬度)。
4.中国的人口问题和人口政策、第五次人口普查5.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民族政策。
图表落实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看地图册完成)(1)填出图中的海域:A_____,B____,C____,D____,E____,其中内海为____(填字母)(2)中国四至点的经纬度位置:最东端,____E多;最北端____;最西端____附近,最南端____附近。
(3)填出中国的邻国:陆上邻国: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_,⑦____,⑧____,⑨____,⑩____,⑩____,⑩____,⑩____,⑩____;隔海相望的国家:⑩____,⑩____,⑩____,⑩________,⑩____,⑩____。
(4)填出图中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d____市、b____省,c____省,d____省、e____省、f____省、g____省,h____自治区,其中省级行政区简称:a____,b____,c____,e____,h____。
学海导航一、中国的疆域和地理位置【例1】与我国新疆接界的邻国分别属于()A.西亚、中亚地区B.西亚、中亚、东亚、南亚地区C.西亚、东亚、北亚地区D.西亚、中亚、东亚、南亚、北亚地区二、行政区划三、中国人口状况四、我国的民族A级双基过关一、选择题1.与我国新疆接界的邻国分别属于()A.西亚、中亚地区B.西亚、中亚、东亚、南亚地区C.西亚、东亚、北亚地区D.西亚、中亚、东亚、南亚、北亚地区2.在我国陆上邻国中,与我国有着不连续疆界的国家有()A.俄罗斯、蒙古B.印度、缅甸C.俄罗斯、印度D.朝鲜、哈萨克斯坦- 1 -。
《人口与人种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
![《人口与人种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https://img.taocdn.com/s3/m/d822e295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cd.png)
《人口与人种》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了解人口与人种的观点、特征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与原因。
一、导入1. 引入问题:你知道人口和人种有什么区别吗?人口结构又是怎样变化的呢?2.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一幅世界地图,让学生猜测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情况。
二、进修内容1. 人口与人种的观点- 人口是指某一地区或国家的居民总数,而人种则是指人类在生物学上的分类。
- 人口的增长与减少主要受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的影响,而人种则是由人类的遗传特征和地理环境共同决定的。
2. 人口结构的变化与原因- 人口结构是指人口按照不同特征进行划分的情况,如性别、年龄、职业等。
- 人口结构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生育率、死亡率、移民等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如老龄化、男女比例失衡等问题。
三、进修方法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人口与人种的干系,并分享自己的见解。
2. 观看视频: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通过视听方式更直观地了解人口结构的变化与原因。
3. 安置作业:要求学生收集所在地区的人口数据,并分析其人口结构的特点。
四、教室检测1. 选择题:人口与人种的干系是(A. 相同;B. 相似;C. 不相关)。
2. 简答题:请简要说明人口结构的变化与原因。
五、课后拓展1. 网上搜索:让学生自行搜索相关资料,了解举世人口与人种的分布情况。
2. 实地调研:组织学生到社区或城市进行人口结构的实地调研,加深对人口与人种的理解。
六、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对人口与人种的观点、特征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与原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同砚们能够关注人口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发展,为未来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导学案,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积极思考,加深对人口与人种问题的理解。
祝愿大家进修进步!。
地理教案-中国的民族
![地理教案-中国的民族](https://img.taocdn.com/s3/m/379f7303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b7.png)
地理教案-中国的民族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
2.知道汉族人口占92%,其他55个民族占8%。
3.知道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
4.知道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5.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新中国。
6.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各民族一律公平,民族区域自治,敬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力量目标: 1.初步学会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说明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地区。
2.通过收集资料或调查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生活和生产的变化。
情感目标:1.使同学熟悉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为祖国的统一和进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提高对我国民族政策的熟悉,树立各民族一律公平、相互敬重、团结友爱,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观点。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是使同学在把握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后,进一步熟悉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在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中,汉族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少数民族约占8%。
在其他55个少数民族中,百万人口以上的民族有18个。
众多的民族在分布上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本节的重点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各民族分布状况及其特点。
由于各民族团结协作,为缔造和进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因此,关心同学熟悉和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内容。
对我国的民族政策学问要求理解,对其他学问要求识记。
汉语(一般话和方言)、汉文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等内容可依据学校详细状况选讲。
让同学学会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是本节重要的基本训练要求。
通过使用图例、注记来识别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分布地区,逐步提高阅读专题地图的技能。
教法建议 1.老师在讲课前,可以先出示有关民族大团结的图片,先让同学知道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除汉族外,其他都是少数民族,各民族虽然人口数量不同,但在大家庭中都是公平的亲热兄弟。
2.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通过图例先让同学熟识我国的民族构成,然后再了解民族的分布状况。
初中地理教案人口与民族
![初中地理教案人口与民族](https://img.taocdn.com/s3/m/0ab9ccbd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30.png)
初中地理教案人口与民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的人口数量、增长、分布特点及民族构成,掌握我国的主要民族风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图表、实例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和民族观。
教学重点:我国的人口数量、增长、分布特点及民族构成。
教学难点: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及民族分布特点。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相关图表、实例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所在的国家是一个人口大国吗?人口数量是多少?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2020年全国人口总数达到了14亿。
二、自主学习1. 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6页,阅读“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并回答以下问题:(1)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是怎样的?(2)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三、课堂讲解1. 讲解我国的人口数量、增长、分布特点。
2. 讲解我国的主要民族构成及民族分布特点。
3. 讲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及其实施意义。
四、课堂练习1. 请同学们根据教材第7页的“我国人口分布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2.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第8页的“我国民族构成图”,回答以下问题:(1)我国共有几个民族?(2)汉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比是多少?(3)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哪个?人口最少的是哪个?五、课堂小结请同学们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
六、课后作业1.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总结我国的人口政策及其实施意义。
2. 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阅读、练习等形式,使学生了解了我国的人口数量、增长、分布特点及民族构成。
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讲解人口政策时,部分学生对计划生育的意义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讲解中国人口和民族政策的演变与思考教学大纲
![讲解中国人口和民族政策的演变与思考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de29f44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6d.png)
讲解中国人口和民族政策的演变与思考教学大纲。
一、中国人口政策1、“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人口达到了一亿人的规模,为应对国内人口快速增长的情势,中国政府制定了“计划生育”政策。
这项政策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总量和提高人口质量,以实现国家长期繁荣发展的目标。
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废除旧的“多子多福”的观念,广泛普及“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的观念,并采用政策引导、经惩罚等多种手段,强制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2、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生育率也随之下降,人口不断老龄化的问题成为了新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逐渐推进二孩政策,并在2015年全面放开计划生育政策,鼓励夫妻生育两个孩子。
这一政策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挑战。
3、人口和经济的发展关系20世纪后期,中国政府开展了大规模的国家家庭计划生育技术和服务推广活动,通过控制人口数量和质量,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此外,人口政策的调整也使得劳动力市场得到了优化,助力了各个行业的发展。
然而,不同地区的人口基数和经济历程不同,人口政策也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二、中国民族政策1、民族平等、团结和互助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因此,中央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民族政策,旨在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和互助。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充分保护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语言等特色,并鼓励多民族交流以促进跨民族团结和协作。
2、各民族历史、文化和传统的保护民族政策的重点之一是保护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和跨民族交流提供实质帮助。
了解并尊重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是维护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
3、民族问题的深化当前,中国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民族问题。
在实践中,有些地区和民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包括地区发展不均、亲属称谓乱用、语言文化和记录保护等问题。
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措施,推进民族政策的落实,为我们建设一个和谐社会提供切实的保障。
初中八年级地理教案:中国的人口
![初中八年级地理教案:中国的人口](https://img.taocdn.com/s3/m/a85d4a1748d7c1c708a145ae.png)
初中八年级地理教案:中国的人口第二节人口和民族——中国的人口厚德中学陈红梅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和水平目标:1、知道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及由此产生的人口问题;2、理解我国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3、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和人口分布特点;4、培养学生分析图表和动手制作统计图的水平。
过程与方法目标1、使用相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2、使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3、通过让学生收集计划生育标语,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和关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情感和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理解到实行计划生育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2、准确处理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树立准确的人口观;3、培养学生参与国家大事的意识和辨证思维水平。
教学重点:1、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分布特点;2、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对策。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图表和动手制作统计图的水平。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教学过程:导入:在《中国的疆域》一课中我们知道了我国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
那有谁知道我国的人口情况?有多少人?居世界第几位?生:我国人口已超过13亿,总数居世界第一。
一、世界人口大国师:这位同学说中国人口世界第一,到底是不是呢?下面我们用数据说话。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11页活动题1:根据表1-2,分别计算不同年份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并绘制成形象统计图。
)(知识拓展):同学们知道形象统计图有哪几种吗?生:主要有饼状图、条形图、折线图。
(根据回答,要求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的种类,指导学生画图,对制作规范的实行展示)(学生亲手制作统计图,掌握制作方法和技巧,并在自己制作的图中找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结论:中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总数一直处于世界首位,人口在世界总人口的比例一直保持在1/5以上。
过渡:知道了我国人口的比例,下面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国近五十年以来我国的人口数量。
我国已经实行了五次人口普查,请同学们根据我国五次人口普查人口数绘制“人口数折线统计图”。
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教学设计
![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43ad719a6c30c2259019e45.png)
一:学习目标1、知道我国的疆域范围,从纬度、海陆位置等方面说明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知道我国主要的半岛、岛屿、临海,并能掌握我国主要的邻国。
3、熟悉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及特征、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4、了解我国的人口增长状况、能够利用人口资料分析我国目前面临的人口问题和采取的人口政策。
5、掌握我国的少数民族分布特征及民族政策。
重点难点1、明确中国的地理位置;2、记住中国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位置和行政中心。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图示法二:过程与方法聚焦目标一:海陆兼备,国土辽阔1、位置(1)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2)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特别提醒〗对我国海陆位置的评价Ⅰ、优越性:①东部地区深受海洋影响,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②沿海地区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及同海外各国的交往;③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同中亚、西亚、欧洲陆上直接往来。
Ⅱ、不足:①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构造带交汇处,地质灾害严重;②地处西北太平洋西部,受台风影响大。
(3)纬度位置:南北跨度近500,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北回归线穿过台、粤、桂、云四省区。
〖特别提醒〗对我国纬度位置的评价Ⅰ、优越性:①我国有寒暖适宜的气候;②南北气候差异使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Ⅱ、不足:最北部纬度高,热量不足,气温低。
2、疆域疆域是指一个国家主权管辖下的领土、领海、领空范围。
(1)疆域广大: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2)领土四至点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跨纬度近50度南: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南北相距5500千米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的相交处跨经度60多度西:新疆帕米尔高原相差5个时区相距5000㎞〖特别提醒〗建立粗略经纬网图来认识中国的疆域1、穿过我国疆域主体部分的经线800E: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西部、昆仑山脉、青藏高原西部、喜马拉雅山脉;省区有新、藏。
初中地理人口民族教案
![初中地理人口民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f8423d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12.png)
初中地理人口民族教案年级:八年级学科:地理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中国的人口数量、增长速度及其分布特点;2. 掌握中国的民族构成、民族分布特点及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图表、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2. 利用地图,培养学生读图、绘图能力;3. 采用小组讨论、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维护民族团结的情感;2.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和民族观,认识到人口、民族问题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中国的人口数量、增长速度及其分布特点;2. 中国的民族构成、民族分布特点及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难点:1. 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及其影响因素;2. 中国民族分布特点及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中国的人口一、导入新课1. 提问:我国人口数量是多少?占世界人口的比例是多少?2. 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及其影响因素;2. 学生通过图表、数据,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三、课堂讨论1. 讨论:为什么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如此快?2. 讨论: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什么?四、教师讲解1. 讲解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及其影响因素;2. 讲解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及成因。
五、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 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二课时:中国的民族一、导入新课1. 提问:我国有多少个民族?汉族人口占比是多少?2. 引导学生思考民族问题的重要性。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我国民族构成、民族分布特点;2. 学生通过地图,掌握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三、课堂讨论1. 讨论: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什么?2. 讨论: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四、教师讲解1. 讲解我国民族构成、民族分布特点;2. 讲解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五、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 教师点评并总结。
2023年中国的人口地理教案
![2023年中国的人口地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45b7c0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e9.png)
2023年中国的人口地理教案2023年中国的人口地理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知道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3.了解我国人口增长情况,知道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4.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5.了解有关华侨、华人的知识。
能力目标:1.学会运用人口资料,计算人口密度。
2.学会阅读“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能够使用图例、注记识别图上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及其分布,培养阅读人口分布专题地图的能力。
3.能够根据不同地区的面积大小、人口多少和人口密度资料,说明人口分布的状况。
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方面的基本国情,懂得人口的增长要同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从而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建议关于“中国的人口”的教材分析1.本节教材主要内容是我国人口及其分布概况,是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进行经济建设的出发点。
2.“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段中,运用“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的比较”示意图,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了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读一读”中的资料更是体现了中国人口的这个特点。
3.人口分布的知识是从“做一做”引入的。
这部分内容即可以使学生学会运用人口资料,计算人口密度,而且还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我国人口的分布很不均匀。
“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展示了我国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
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既是某些自然环境区域的结果,又是形成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何运用“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本节应学会的读图技能。
4.关于我国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华侨和侨乡的知识不是本节的重点。
人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人口数量的增长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教材通过“我国人口的增长”图、“我国每年新增人口的消耗占当年新增财富的百分比”图、“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在世界的位次”图,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和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必要性。
河南省卢氏县教研室八年级地理 第二章第一、二节中国的人口和民族教案
![河南省卢氏县教研室八年级地理 第二章第一、二节中国的人口和民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ed81e6b7360b4c2f3f6414.png)
第二章中国的人口和民族第一节众多的人口(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以小黑板或教师表述,学生整体感知)1、知识与技能:知道我国的人口数量居世界首位以及我国的人口特点和人口政策。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人口增长曲线图”和地理图表的能力,以及计算和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我国人口国情国策的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认识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我国的人口特点和人口政策【教具使用】小黑板、相关地理图片(多媒体展示)【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一)回顾知识、导入新课提问:同学们,咱们在七年级的时候已经学习了世界上的国家和人口,大家还记得人口数量居世界前三位的是哪几个国家吗?学生回答:中国、印度、美国讲述:大家都知道咱们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相当于欧洲西部30多个国家人口之和的2倍多,约相当于非洲和拉丁美洲这两大洲的人口之和,如果全中国的人手拉手站在一列,能环绕地球赤道40多圈。
咱们中国的人口到底有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二章:中国的人口和民族的第一节:众多的人口(板书)(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二、自主学习(一)教师出示自学提纲:(多媒体展示)1、2004年,中国人口总数达到亿(不包括某某、澳门特别行政区和某某省),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2、完成课本11页“学习行动”第1题,并回答下列问题:①1949年以后人口迅速增长,主要原因是什么?②1997年以后人口增长明显减缓,为什么?3、完成课本11页“学习行动”第2题,并观察下列表格,对世界上国土面积前四位的国家的人口相比注: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四个国家人口数量(2004年)4、思考: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可每年依旧增加800~1000万人口,相当于每年增加葡萄牙(或比利时等)一个国家的总人数,这是为什么?5、结合以上问题并阅读教材12页得出:我国的人口特点是: 、。
6、阅读教材13页,完成本页“学习行动”,并完成下列问题:①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许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值都远(填“高”或“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
《人口与人种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
![《人口与人种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5f97186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dc.png)
《人口与人种》导学案一、导入人口与人种是人类学中非常重要的观点,通过进修本课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类的发展和多样性。
本节课将介绍人口与人种的基本观点,以及它们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二、进修目标1. 了解人口与人种的定义和区别;2. 掌握人类种群的分类方法和特征;3. 理解人种差别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三、课程内容1. 人口与人种的观点- 人口: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的总数;- 人种:指不同地理环境中的人类群体,具有一定的遗传特征和文化特征。
2. 人类种群的分类方法- 生理特征分类:根据人类的外貌特征进行分类,如皮肤颜色、眼睛形状等;- 文化特征分类:根据人类的语言、宗教、习俗等文化特征进行分类;- 遗传特征分类:根据人类的基因组成和遗传特征进行分类。
3. 人种差别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人种差别可能导致社会不对等和种族歧视;- 人种差别也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增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四、进修方法1. 阅读教材相关章节,理解人口与人种的基本观点;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不同人类种群的特征和分类方法;3. 参与教室讨论,探讨人种差别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4. 完成相关练习和作业,稳固所学知识。
五、教室活动1. 小组讨论:请同砚们分组讨论人口与人种的观点及其区别,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2. 观看视频:观看相关视频资料,了解不同人种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3. 教室展示:请同砚们展示自己对人种差别对社会和文化的理解,进行互动讨论。
六、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文献,进一步了解人口与人种的相关知识;2. 撰写一篇小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和自己的思考;3. 完成相关练习题,稳固所学知识。
七、评估方式1. 教室表现:包括参与讨论、展示等活动的表现;2. 作业完成情况:包括小结、练习题等作业的完成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人类的多样性和发展,为未来的进修和思考奠定基础。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本课程,积极参与,共同砚习和进步。
中国的民族教案(推荐4篇)
![中国的民族教案(推荐4篇)](https://img.taocdn.com/s3/m/2ed5b056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0.png)
中国的民族教案(推荐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总结、合同协议、管理制度、演讲致辞、心得体会、条据书信、好词好句、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plan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management systems, speeches, insights, evidence letter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国的民族教案(推荐4篇)中国的民族教案(1)【学习目标】1、知道我过的人口数量、分布,学会分析我过的人口增长趋势2、知道我国的民族数量与分布特点,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3、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和民族观【学习重难点】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及人口政策,我国民族分布及各民族风情【自主互助合作学习】一、我国人口数量读图1-7、1-8分析我国人口数量1、全国人口数量:2000年,我国人口总数亿,占世界,居世界第位2、各省人口数量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我国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单位是,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份有个,分别是,除外均居于东部地区,山东省人口居全国第位二、我国人口增长读课本P11.完成活动,分析我过人口增长趋势及原因1、人口增长状况根据我国人口增长图回答:1949年前增长,1949年人口数为亿,以后人口迅速,到2000年达亿,51年增加亿,人口呈上升趋势,虽然实施计划生育,由于人口基数,增长速度仍然2、人口增长原因:新中国成立,人·民生活水平,医疗卫生条件,人口死亡率,人口出生率,人口迅速三、我国人口分布读图1-9,分析我国人口分布,我国人口分布1、地区人口分布①黑河——腾冲线:我国人口分布以此线为界,以东人口,以西人口②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特点:东部地区人口,西部地区人口,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平原、盆地人口,山地、高原人口,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汉族地区人口,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2、城乡人口分布①特点:农村人口比重,城市人口比重②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我国城镇人口将不断四、我国人口政策读课本P14.结合七年级所学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人口现状:目前,我国人口比重,青少年比重,在今后一段较长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2、我国人口政策:人口增长必须与、相协调,与相适应,实行控制,提高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五、我国民族概况读课本P15.完成相关内容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个民族,族人口最多,占,个少数民族,占,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有2、各民族具有地位六、我国民族分布1、分布特点:_____,相互交错分布2、分布状况: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和,少数民族则分布在、地区3、我国民族分布最多的省是七、我国民族风情1、民族乐器长鼓两面鼓马头琴和欢萧冬不拉神鼓鹰笛芦笙2、民族节日那达慕大会泼水节火把节三月三歌会晒佛节、雪顿节、忘果节3、体育活动手鼓舞孔雀舞跳板摔跤、赛马、射箭【巩固练习】1、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原因是A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B农村人口多,城市人口少C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D人口增长过快,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2、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增长的正确叙述是A人口增长速度回升快B人口增长速度下降,增长数量减少C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在减少D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数量仍然很大3、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A东南少、西北多B西南少、东北多C东南多、西北少D西南多、东北少4、下列关于我国“黑河——腾冲”一线两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以西多高原、山地,以东多平原B以西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以东经济发展速度快C以西人口密集,以东人口稀少D以西交通不便,以东交通便利5、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A西北、东南、东北B西北、西南、东南C西北、西南、东北D 西南、华北、东北6、台湾省的主要少数民族有A土家族B瑶族C布依族D高山族7、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分布民族数目最多的省区分别是A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B回族、宁夏回族自治区C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D壮族、云南省8、当你走进他们的村庄,好客的主人双手献上洁白的哈达,这里的民族是A傣族B壮族C高山族D藏族9、有关我国的民族知识,叙述错误的是A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的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B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云南省C各民族有自己不同的生活习俗,蒙古族喜欢摔跤D我国在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中国的民族教案(2)【学习目标】1、知道我过的人口数量、分布,学会分析我过的人口增长趋势2、知道我国的民族数量与分布特点,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3、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和民族观【学习重难点】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及人口政策,我国民族分布及各民族风情【自主互助合作学习】一、我国人口数量读图1-7、1-8分析我国人口数量1、全国人口数量:2000年,我国人口总数亿,占世界,居世界第位2、各省人口数量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我国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单位是,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份有个,分别是,除外均居于东部地区,山东省人口居全国第位二、我国人口增长读课本P11.完成活动,分析我过人口增长趋势及原因1、人口增长状况根据我国人口增长图回答:1949年前增长,1949年人口数为亿,以后人口迅速,到2000年达亿,51年增加亿,人口呈上升趋势,虽然实施计划生育,由于人口基数,增长速度仍然2、人口增长原因:新中国成立,人·民生活水平,医疗卫生条件,人口死亡率,人口出生率,人口迅速三、我国人口分布读图1-9,分析我国人口分布,我国人口分布1、地区人口分布①黑河——腾冲线:我国人口分布以此线为界,以东人口,以西人口②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特点:东部地区人口,西部地区人口,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平原、盆地人口,山地、高原人口,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汉族地区人口,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2、城乡人口分布①特点:农村人口比重,城市人口比重②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我国城镇人口将不断四、我国人口政策读课本P14.结合七年级所学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人口现状:目前,我国人口比重,青少年比重,在今后一段较长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2、我国人口政策:人口增长必须与、相协调,与相适应,实行控制,提高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五、我国民族概况读课本P15.完成相关内容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个民族,族人口最多,占,个少数民族,占,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有2、各民族具有地位六、我国民族分布1、分布特点:_____,相互交错分布2、分布状况: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和,少数民族则分布在、地区3、我国民族分布最多的省是七、我国民族风情1、民族乐器长鼓两面鼓马头琴和欢萧冬不拉神鼓鹰笛芦笙2、民族节日那达慕大会泼水节火把节三月三歌会晒佛节、雪顿节、忘果节3、体育活动手鼓舞孔雀舞跳板摔跤、赛马、射箭【巩固练习】1、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原因是A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B农村人口多,城市人口少C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D人口增长过快,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2、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增长的正确叙述是A人口增长速度回升快B人口增长速度下降,增长数量减少C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在减少D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数量仍然很大3、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A东南少、西北多B西南少、东北多C东南多、西北少D西南多、东北少4、下列关于我国“黑河——腾冲”一线两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以西多高原、山地,以东多平原B以西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以东经济发展速度快C以西人口密集,以东人口稀少D以西交通不便,以东交通便利5、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A西北、东南、东北B西北、西南、东南C西北、西南、东北D 西南、华北、东北6、台湾省的主要少数民族有A土家族B瑶族C布依族D高山族7、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分布民族数目最多的省区分别是A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B回族、宁夏回族自治区C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D壮族、云南省8、当你走进他们的村庄,好客的主人双手献上洁白的哈达,这里的民族是A傣族B壮族C高山族D藏族9、有关我国的民族知识,叙述错误的是A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的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B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云南省C各民族有自己不同的生活习俗,蒙古族喜欢摔跤D我国在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中国的民族教案(3)中国民族乐器教学教案中国有很多的民族乐器,接下来本店铺为你带来中国民族乐器教学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国的人口和民族学案
![我国的人口和民族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36d6fa551810a6f524864c.png)
第一章第二、三节我国的人口和民族导学案学习目标:1.阅读图表并与生活相联系,分析中国的人口增长、分布特点以及存在的人口问题与相应的人口政策。
2.运用图表资料,说出中国的民族组成、分布特点,举例说明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独特民族风情。
一、人口自主学习:(一)人口的增长1.我国人口已超过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从图1.10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前,人口增长,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人口增长迅速。
3.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的特点是:人口基数,增长速度。
4.我国众多的人口,一方面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和,另一方面,给我国、和带来沉重的压力。
5.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把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二)人口的分布1.据图1.13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人口稠密区与稀疏区的分界线大致是黑龙江省的至云南省的一线。
合作探究:1.回顾人口密度的计算方法人口密度的定义:平均每平方千米面积上的人口数。
人口密度的计算公式: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人口数(人)/面积(平方千米)例如:2000年日本人口为l.27亿,其领土面积为37.8万平方千米,该国人口密度约为()2.从地形、气候、交通、经济四个方面分析我国东部(黑河----腾冲线以东)人口稠密的原因。
3.为了促进西部大开发,我国能否从东部向西部大规模移民?为什么?二、民族自主学习:1.民族构成:我国共有个民族,族人口最多,约占人口总数的92%,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族。
少数民族人口超过500万的有壮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
2.民族分布: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地区。
3.我国民族分布具有“”的特点。
4.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
合作探究:1.交流你知道的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例如:民族节日:蒙古族:,藏族:,回族:,傣族:,高山族:,汉族:。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维吾尔族:,侗族:,藏族:,蒙古族。
初中地理教案人口民族
![初中地理教案人口民族](https://img.taocdn.com/s3/m/b4a80ca5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ee.png)
初中地理教案人口民族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人口数量、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 掌握中国的民族种类、分布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图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1. 中国的人口数量、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 中国的民族种类、分布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1. 中国的人口数量、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 学生对民族政策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教材《地理》七年级上册。
2. 教学课件。
3. 地图《中国人口分布图》和《中国民族分布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展示中国的人口数量和民族种类,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中国的人口有多少吗?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呢?”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主学习中国的人口数量、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 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主学习中国的民族种类、分布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中国的人口数量、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 讲解中国的民族种类、分布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3. 通过实例分析,讲解民族政策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地图阅读(10分钟)1. 学生阅读《中国人口分布图》,了解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2. 学生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了解中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3. 学生结合地图和教材内容,分析中国人口和民族的相互关系。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答问题:“我们国家的人口和民族有哪些特点呢?”2. 教师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绘制一幅中国人口分布图,标注出人口密集区和稀疏区。
2.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中国民族的短文,介绍其中一个民族的的风俗习惯和特色。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阅读地图,使学生了解了我国的人口数量、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掌握了我国的民族种类、分布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初中地理广东人民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人口和民族》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广东人民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人口和民族》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ab40aa6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0c.png)
《人口和民族》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和民族第1课时。
“世界人口大国”向学生介绍了我国人口的基本状况。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问题突出,学习本框题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现状,理解计划生育国策,形成正确的人口发展观。
它承接着七年级世界人口的内容,也是中国地理中的基础章节,是学习中国地理的起点,同时为后面学习自然资源等内容作了铺垫,所以说它在中国地理的学习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2.理解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
3.知道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分布特点,能在地图上找出“黑河——腾冲”这一人口地理分界线。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读“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和“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培养学生读图、识图和观察分析图形的能力。
2.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利用图表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并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口发展观。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知道我国的人口的特点和人口分布特点2.理解计划生育政策设计依据:计划生育是本节的基础知识,特别计划生育政策和八、九年级相关学科知识具有相关性,所以把它们设为重点。
(二)教学难点: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设计依据:这部分内容虽然在七年级上册世界地理的学习中接触过,但针对初二学生认识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有限的特点,仍需教师引导补充,所以把它设为难点。
二、学情分析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学生特点:八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分析归纳能力,探询知识的热情高涨,但知识储备有限,思维的深度不够,逻辑推导、分析、鉴别能力需要提高。
三、教法和学法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
《人口和民族导学案》
![《人口和民族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6739c5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27.png)
《人口和民族》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了解人口和民族的观点,掌握相关基本知识;
2. 掌握人口的分布、增长和结构等相关内容;
3. 了解民族的观点、分类和分布等基本知识;
4. 能够分析人口和民族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导学内容:
1. 人口和民族的观点及相关基本知识;
2. 人口的分布、增长和结构;
3. 民族的观点、分类和分布;
4. 人口和民族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导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提问引出人口和民族的观点,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
2. 进修:讲解人口和民族的基本观点,引导学生理解;
3. 练习:通过案例分析、数据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人口和民族相关知识;
4.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5.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和民族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开展讨论。
四、导学评判:
1. 教室表现: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教室讨论、是否能够独立思考问题;
2. 练习成绩:学生是否能够熟练掌握人口和民族相关知识,是否能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3. 课后作业:安置相关作业,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五、导学反思:
1. 分析学生进修情况,总结教学经验,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2. 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进修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解决;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对人口和民族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为以后的进修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人口与人种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
![《人口与人种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https://img.taocdn.com/s3/m/8c34ff7a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31.png)
《人口与人种》导学案第一课时一、课程背景本节课将盘绕人口与人种展开谈论,通过深度了解人口数量、分布、结构以及人种的观点和特征,援助同砚全面了解人口与人种的相关知识,拓展视野,增加知识储备。
二、进修目标1. 了解人口数量、分布、结构的观点和特点;2. 精通人口与人种的观点及其差别;3. 了解不同人种的特征和分布状况;4. 能够分析人口与人种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三、进修内容1. 人口数量、分布、结构的观点和特点;2. 人口与人种的观点及其差别;3. 不同人种的特征和分布状况;4. 人口与人种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四、进修重点1. 人口数量、分布、结构的观点和特点;2. 不同人种的特征和分布状况;3. 人口与人种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五、进修方法1. 听课笔记:勤勉听讲,做好笔记,重点记录人口与人种相关的知识点;2. 小组谈论:同砚分组谈论人口与人种的相关问题,沟通思想,共同砚习;3. 观看相关视频: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加深对人口与人种的理解。
六、进修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人口数量、分布、结构的数据,引出人口与人种的主题;2. 进修:介绍人口与人种的观点及其差别,谈论不同人种的特征和分布状况;3. 活动:同砚分组谈论人口与人种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4. 总结:对本节课进修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引导同砚沉思。
七、课后作业1. 沉思人口与人种对社会的影响,写一篇短文;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不同人种的特征和分布状况;3. 完成相关练习题,稳固所学知识。
八、评估方式1. 参与度:听课笔记、小组谈论、活动表现等;2. 作业完成状况:课后作业的完成状况;3. 知识精通状况:考察同砚对人口与人种知识的精通状况。
以上是本节课《人口与人种》的导学案,期望同砚们能够勤勉进修,加深对人口与人种的理解,提升综合素养。
祝大家进修幸福!第二课时一、导入人类是地球上最为复杂和多样化的生物之一,人口浩繁,人种繁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5课时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重点、难点知识点介绍:
重点: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分布,人口问题及对策。
我国的民族政策和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
难点:人口发展要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量相直辖市的科学人口观的树立。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
[学生活动]阅读下图中“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比较图”(见下表),提出问题:将四国面积、人口相比较,能得出什么结论
一:人口分布,东西不均
观察课本71页3-1-2图,找出分口分界线并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的地区以及原因
分界线分布在地区
原因:①
②
③
④
二:基数过大,控制增长
看课本3-1-3图回答问题
1.人口增长速度较快的原因: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出生率明显上升;
2.人口增长趋势:人口增速减缓,但我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比重高,人口总重持续增加一段时期,在渡过高峰期后,人口总数将呈下降趋势。
看课本3-1-4图“我国人口金字塔图”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①抗日战争时期
②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③1959-1962三年自然灾害
④“文化大革命”前期
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共56个民族成员。
其中汉族人口最多,接近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民族为少数民族。
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相差悬殊,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我国在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区实行区域自治,先后成立了内蒙古、新疆维吾尔、广西壮族、宁夏回族、西藏等五个自治区。
还在部分地区成立了自治区、自治县、民族乡等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二、1。
各民族分布特点:大,小,相互交错居住;
2.汉族集中在部和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北地区
3.目前,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
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
三、独特的民族风情
1.泼水节2.那达慕大会
四、我国的主要民族政策
1.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2.实施民族区域自治
3.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4.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5.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6.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
作业:优化探究课时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