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北京市典型功能区低碳生态详细规划设计指标研究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典型功能区低碳生态详细规划设计指标研究①
鞠鹏艳黄献明叶大华叶嘉邱红
【摘要】论文通过对北京市典型功能区的低碳生态特点进行针对性研究,将低碳生态规划设计普适性指标与这些功能区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分析其适用性,通过科学的论证与必要的补充,形成针对不同功能区特点的低碳生态详细规划设计指标体系,确保据此展开的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可以有效引导北京城市建设实现低碳发展的既定目标。
【关键词】北京;典型功能区;低碳生态详细规划;设计指标
1.研究目的与价值
在国家宏观减排战略背景下,《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节能降耗及应对气候变化规划》提出节能1500万吨标煤和碳减排18%的目标。根据目标倒推实现路径,仅靠建设项目自发采用建筑节能技术不可行,必须采取约束与鼓励相结合、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的手段,在全市范围积极发展低碳生态示范区、全面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在城市低碳发展所确立的总体目标下,城市规划与建设实践迫切需要通过创新规划方法将低碳生态目标向城市中微观层面进一步落实。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北京市典型功能区的低碳生态特点进行针对性研究,将低碳生态规划设计普适性指标与这些功能区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分析其适用性,论证不同指标的合理性,通过科学的论证与必要的补充,保证将指标体系不断推广落实到以功能区为重点的北京市低碳生态示范区的建设中。
本指标体系紧密围绕政府推动的功能区绿色生态示范区建设重点,结合“十二五”时期重点功能区类型,认识其本质特征和运行规律,审慎考虑其内涵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并考虑与北京市当前规划编制与审批管理重点相结合,确定在“详细规划阶段”(含控规与修详)将低碳生态指标纳入设计和管理可以更有效地引导生态示范区建设。研究以体系化的设计指标持续、动态地引导城市功能区在低碳生态建设方面的发展,为规划编制与管理部门决策提供直观、量化的参考依据(见图1)。
①基金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 Z111109054011121)“北京市典型功能区低碳生态详细规划设计指标体系研究”
图1 研究的目标定位
为保证成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研究工作分四个阶段逐步深化完成(见图2):通过文献搜集与实际案例分析,从理论角度研究不同类型功能区低碳生态详细规划指标体系的侧重点;选取北京市及国内同类重点地区、低碳生态建设项目进行调研,分析各低碳生态详细规划指标的适用性;从分区角度完善指标内容与取值要求,建立指标体系分类型与分地区的细化框架;针对北京当前城市
建设重点类型区,提出指标体系细化内容。在此基础上,制定本研究的整体工作框架如下:
图2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与工作方法
2.“典型功能区”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2.1基本概念
本研究所指“典型功能区”指的是在功能区分类的基础上,从北京城市各类型重要功能区中遴选出来的、在影响重要性和要素特征典型性等方面具有突出现实研究价值的主要功能区类型。
除了具备典型要素高度聚集的特征,根据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基本要求,每个典型功能区都应在主体功能的基础上,叠加完善的城市生活与服务、配套功能,形成混合功能的城市组团,因此如何在体现主体功能的特色基础上,对不同类型功能区提出混合发展的规划控制要求也是本研究的一个重点。
2.2北京市典型功能区类型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提出走高端产业发展之路的战略发展方向,初步确立了中关村科技园区、金融街、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商务中心区,顺义临空经济区和奥林匹克中心区等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又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两城(中关村科学城和未来科技城)两带(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技术产业带、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六高(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商务中心区、金融街、奥林匹克中心区、临空经济区)四新(通州高端商务服务区、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丽泽金融商务区、怀柔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的创新和产业发展空间格局”。可以看出,北京市未来发展的重要城市功能区以高端产业类型为主要方向,城市重要的产业功能区主要包含三种类型:
(1)现代商务服务类功能区:典型的如商务中心区(CBD)、金融街、奥林匹克中心区、通州高端商务服务区、丽泽金融商务区、怀柔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等。这些区域都集中大量的金融、商贸、文化等服务业企业以及大量的商务办公设施和酒店、公寓等配套设施,土地利用率较高。区内具有完善的交通、通信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一般路网密度均较大)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2)高新科技研发类功能区:典型的如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技城等。这些区域需在传统科技园区基础上,围绕技术研发、科技转化,强化园区的智力资源集聚与科技创新的对外辐射效应,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新要求;
(3)新型制造产业类功能区:典型的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临空经济区等。这些区域是传统工业区和科技园区的结合基础上,兼顾技术研发与传播、产品中试与制造等功能,同时配合城市产业转型,引入诸如产业总部、文化创意产业、综合配套等新产业类型。
2.3基本特征
以上三类典型功能区在规划方面的基本特征、以及面临的低碳生态问题如下:
(1)现代商务服务类功能区
①土地的高强度开发
②空间的立体化和复合化利用
③交通的高密集度和公共交通的主导性
④高密度的土地使用带来绿色开敞空间规模与分布的破碎化
⑤高强度的开发利用模式伴随高能耗、高污染排放的集聚
(2)高新科技研发类功能区
①以“研发”为主导的功能组成
②中低强度土地利用模式和丰富的交通、景观系统层次
③具有弹性的研发、办公、培训空间和休闲空间与工作空间的便捷联系
④用地功能单一、公共配套服务不足的问题普遍存在
⑤良好的生态本底环境与土地集约利用需求之间的矛盾
⑥封闭管理与城市的开放性以及产业融合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
(3)新型制造产业类功能区
①产业类型从加工向研发、创意及现代服务业转变
②主体规模从强调引进大型公司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转变
③空间形态从功能单一的产业区向现代化综合功能区转变
④产业用地以及建筑的能源与资源利用效率、利用水平不高
3.指标体系的框架构建
3.1构建原则与技术路线
(1)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①目标导向:前瞻性与协调性结合
目标体系的设计应既能契合城市在产业、交通、资源利用、生态建设方面的低碳生态建设需求,又与宜居城市的目标相协调。
②价值准则:综合性与地方性结合
指标体系的设计应结合低碳生态的普遍理念和北京地区典型功能区的发展趋势,强调功能区主导功能与配套功能的综合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③指标框架:全面性与指导性结合
指标框架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普适性,并可指导今后研究工作的深化,向其他类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