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三次科技革命》专题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九年级历史三次科技革命复习课件PPT

九年级历史三次科技革命复习课件PPT

1政治-资本主 义制度在世界 范围内确立; 2经济-资本主 义世界体系的 形成,进一步 扩大了对商品 的需求。
1政治-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发展; 2经济——二战 后军备竞争和各 国发展经济的需 求。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电子计算机广泛应 用
开始时间 主要标志 时代特征 代表人物
18世纪60年 19世纪70年代 代 蒸汽机的发 电力和内燃机广 明和使用 泛应用
三次科技革命影响上的共同点
1、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 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2、极大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 变化。 3、促使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消极影响
a、战争:一战中的飞艇、飞机、毒气弹、坦
克、远程大炮;二战中的原子弹。 b、环境:环境污染、废气、汽车尾气、太空 废料、核废料等。 c、高科技犯罪:网络“黑客”、生物化学技 术制造冰毒等。 d、其他问题:克隆人、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 等。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
可从交通工具的改变,电力的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等领域的 成就等任意一方面回答。如:火车、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问世,使出 行更加方便;电力的广泛使用,改善了生产和生活条件;电话、无线电报、 网络的发明,加强了世界的联系等。
三、探究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 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长 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 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日益渗透 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 的最活跃的因素,并且归根结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 量。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 科学技术的竞争 ——江泽民《用现代科学技知识武起来》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P105
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材料一:现代科技发展还使生产力内在结构发生变化 ,由劳动密集型、资 源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由高物耗、高能耗型转变为 节物节能型;由初级技术型转变为高技术型。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 化.迎来了知识经济时代!!
引起世界经济格构和国际经济结构的变化。
材料二:世界各国都在高科技领域展开激烈竞争,除了欧洲 的“尤利卡”计划外,还有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信 息高速公路”计划,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和中国的 “863计划”等,世界经济多走向多极化
5、谁被称为“汽车之父”,我们中国人根据 他的姓氏的译音,译为“奔驰”?
瓦特
爱迪生 史蒂芬孙
富尔顿 卡尔、本茨
6、美国的一对兄弟通过研制、并 试制飞机成功,他们是谁?
莱特兄弟
1945年7月16日上午,美国 在新墨西哥州沙漠成功地爆 炸了第一颗威力为2万吨TNT 的原子弹。并用于二战. 1951年,美国首次实验原子 能发电。
原子能
全球前10名的国家依序为瑞典、 新加坡、丹麦、瑞士、 美国、芬兰、加拿大、香港、荷兰和挪威。
20世纪初,科技进步因素引起 的产量值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 总值中所占比重为5%~10%,20世
纪70年代增长至60%,现在已达
80%。
航天技术 1957年10月,苏联第 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 射,标志着空间技术的 诞生。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速度加快;
材料二:如生物工程技术可运用到医学,电子计算机可用于工 农业\科研\教育\国防建设等.
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材料三:20世纪初,科技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5%---10%,70年代增长到60%,80年代已达80%
科技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促进经济增长

中考历史复习:第七部分 能力专题 专题五 三次科技革命及经济全球化(共35张PPT)

中考历史复习:第七部分  能力专题  专题五   三次科技革命及经济全球化(共35张PPT)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中国第 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国家 防御。
(5)针对材料四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你认为中 国的“应对之道”是什么?
要抓住技术革新的机遇,大力实施科教战略,鼓励创新, 保护知识产权。
二、(2017·江苏)与世界历史上前几次全球化相比, 中国“一带一路”引领的全球化是实现人类和平与发展 的新型全球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500年来,近现代世界历史发生过三次结 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转变始于15世纪西方世界 (欧洲)的崛起;第二次转变发生在l9世纪中后期美国 的崛起……目前我们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 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英国工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需要大量的市场,为 打开中国大门,186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 战争;对西方技术的学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列强对华经 济侵略”的主要方式有何变化?这一变化与哪一不平等 条约有关?
由商品输入转变为资本输料三中,“核技术、空间技术”方面的“重大 进步”指什么? “中国仍然选择了追求高科技水平的 发展战略”的目的是什么?
大儒诚信教育资源
(4)根据材料四,概括出中国在接受经济全球化过程 中经历哪些变化?
变化:从被迫参与到积极参与再到引领。
三、(2018·湖北)(改编)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 在《双城记》里有一句名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 坏的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经济 【材料一】在过去,每个国家的经济体内部都保持相当 程度的独立。用一个比喻:全世界各地就像许多独立的 水桶,每一桶水的水面有高有低。到20世纪末期,所有 水桶的底部都用管道连接,彼此互通。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高中历史《三次科技革命》精品课件

高中历史《三次科技革命》精品课件
08
第二次工业革命 代表国家 开始时间 标志
美国、德国 19世纪70年代 电力的广泛应用 “发明大王”爱迪生(美)发明电灯 卡尔•本茨(德)发明内燃机,并试 制汽车成功 1903年,莱特兄弟(美)发明飞机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主要发明
时代特征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
(美国著名发明家、企业家)
"他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也是人类的恩人。“
第二次科技革命:
发动了一系列的侵华战争, 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 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不甘心落后的中国人,展开 了哪些救亡图存的运动呢? 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 革命。由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转 变为制度的学习。
第三次科技革命:
解放战争 图1
大跃进 图2
图3
天宫一号(中国首 个空间实验室)
交通成就
时代特征
三次工业革命
1736年,瓦特生于英国造船业发达的格拉斯哥城附近的格里 诺克镇,他的祖父和叔叔是机械工人,父亲是造船工人。因为家 里穷,瓦特几乎没上过学,但从小就懂得不少机械制造的知识, 培养了制造机械的兴趣。瓦特18岁那年进格拉斯哥城学习手艺, 后来又去伦敦专门学习机械制造业。 1763年,瓦特负责修理一台苏格兰铁匠纽卡门发明制造的蒸 汽机,这在当时是最先进的蒸汽机。经过认真研究,瓦特发现纽 卡门蒸汽机的缺陷:燃料耗费太大、笨拙、应用的范围有限、只 能用于矿井抽水和灌溉。瓦特克服经济困难,经过反复实践,终 于制成了有分离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可节省75%的燃料。 1782年,他又成功地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1784年,瓦特对它进 行了改进,为它增加了一种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使它能 适用于各种机械的运动。从此之后,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 造纸业、陶瓷业等工业部门,都先后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了。

三次科技革命专题

三次科技革命专题

二、重难点透析:1、每次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变化带来了哪些重要影响?第一次:(1)(生产力方面的)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

(2)(生产关系方面的)工业革命的完成使欧洲主要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起来(3)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完成,使一些欧美国家成为力量强大的工业国。

它们以武力打开许多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大门,掠夺原料,倾销商品,进行残酷的剥削。

第二次:(1)(生产力方面的)人类从此由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生产力有了巨大的飞跃;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2)(生产关系方面的)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第三次:(生产力方面的)新的科技革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蒸汽革命和电力革命,它使生产工具更新------自动化、智能化;劳动对象发生深刻的变革;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提高。

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进一步发展。

2、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第一次:主要是确立了资产阶级在世界的统治地位;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东方从属于西方。

第二次: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第三次:各国抓住这次发展的机遇,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欧共体和日本,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形成挑战,这就使得世界格局也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3、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①第一次科技革命火车机车、汽船等发明的出现,使运输及出行都较为快捷方便。

②第二次科技革命爱迪生发明耐用电灯泡,给人类带来光明,大大延长了工作、娱乐时间。

有线电报、有线电话和无线电报的发明,解决了通讯的麻烦和时间的浪费。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的出现为人们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生物工程的发展为人类提供所需的各种产品和服务。

4、历史上中国曾错过三次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请说出中国错过了哪三次战略机遇期?及为什么错过了?(或者问我们在三次科技革命中滞后的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中国是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与世隔绝,使我们错失了机遇。

九下册历史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九下册历史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 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的众多技术之间联系密切,相互促进。 例如电子计算机的使用、新材料和火箭技术是空间开发的基 础,空间开发又服务于海洋开发和生物工程,也促进了计算 机的更新换代等等。
❖ 20世纪初,科技进步因素引起的产量值在发达国家国民生产 总值中所占比重为10%,20世纪70年代增长至60%,现在已 达80%。
你对中学生上网有何 看法?
参考答案
应当有所限制。 克隆技术为人类探索生命奥秘,研 究生命的发生、发展规律提供了一项重要的技术手 段。人类可以运用这种技术繁殖濒危动物,复制人 类器官。但从社会的角度看,克隆技术应用于人类, 无疑是一场灾难。首先该技术在实验阶段必将产生 大量失败的“产品”,而这是对克隆人生存权利的 侵犯和践踏。其次,克隆人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如:他们与母体的辈分关系、与其他人的亲缘关系, 他们是否会形成新的种族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必然 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伦理关系的紊乱。因此,人 们应当制定法律限制这项技术的使用范围。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1)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并进一步引起了世界经济结 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2)推动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 注意(1)“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指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服务业)在国 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 (2)“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指国际经济格局在向多极化方向发 展。如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或国家联盟的实力不 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的重要力量。
2、载人航天技术是第几次 科技革命的成果?
3、你能说出第三次科技 革命的开始时间、标志、 核心吗?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1、时间: 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 2、标志: 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

历史专题 三次科技革命

历史专题  三次科技革命

三次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关键词]: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主线索]:1、两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2、二战后,高新科技推动世界经济逐渐形成一个整体;3、20世纪90年代后,知识经济初现端倪。

4、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知识点]:2.经济全球化背景:二战后,在高新科技的推动下,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

进程:二战后开始,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关键:跨国公司起了发动机的作用。

利与弊:一方面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为世界经济的不断增长带来新的活力和机遇;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发展过快,使得市场破坏作用得到迅速膨胀,在世界范围内扩大贫富差距,也就是说,可能会造成穷国越穷,而富国可能会越富。

出路:1、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国际竞争,才能争取主动,获得发展。

2、大力发展高新科技3、走“可持续发展”的文明之路。

3.知识经济时间:20世纪90年代以来概念: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

意义:继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影响:1、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的出现预示着社会生产领域一场革命的到来;2、21世纪世纪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成败的关键,在于一个国家知识经济发达程度的高低。

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思路)1、国家重视发展教育,大力培养高新科技人才。

2、学习并吸取先进国家发展知识经济的经验教训。

3、我们学习知识,学习技能,不断创新。

补充:第一次科技革命时间:18世纪60年代。

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最先确立。

条件: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原料;海外贸易的要求。

进程:棉纺织业发明、应用机器——瓦特改良蒸汽机——推动冶金、采矿业发展——带动交通工具革新。

三次科技革命各自给社会带来的根本性变化:第一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制度而巩固下来;第二次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的现代化。

2016届初三历史专题复习课件:《三次科技革命》(16张)(共16张PPT)

2016届初三历史专题复习课件:《三次科技革命》(16张)(共16张PPT)

1785年 1807年 1825年 瓦特改 进蒸汽 机
1840年 19C70年代 工业 革命 完成 第二次 工业革 命开始
发明 轮船
火车机 车试车 成功
1879年 19C80年代 1885年 1903年 20C四五十年代 1964年 爱迪生 发明耐 用灯泡
卡尔·本 茨发明内 燃机 卡尔·本 茨发明汽 车
探究四:思考远未停止——对工业革命的反思
据环境部门监测,全国城镇每天至少有 1 亿吨污水未经 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全国90% 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
在日本,已经有植物发生畸变了。日本核泄漏事故约两年时 2007 年11月20日,中国发现美国进口的大米含有未经中国 间后,韩国网站发布了一批产自日本受核污染的蔬果和花卉照 政府批准的转基因成分。英国研究人员证实:小白鼠在食用转 片。照片中的受核污染的农作物要么形状发生畸变,要么多个 基因土豆10 天后,其肾、脾、消化道都出现了损伤。 果实变异聚成一团,要么过分巨大。日本福岛第一核能电厂核 辐射泄漏开始在食物上产生的基因变异,让人感到恐惧。
(1)蒸汽机为机器生产提供动力,加快生产工 具的变革,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蒸汽机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 发展,人类进人“蒸汽时代”。 (3)蒸汽机的使用促使火车、轮船等新交通工具 的发明,为社会生产和人们交往提供快捷便利的条 件。
第二次工业革命
探究二:(改变成为必然) ——这些发明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结论
它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 的开始 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 展。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1)上述各项史实与结论逻辑关系不正确的的一项是________ C (2)理由分析(只分析你所选之项) 飞机的飞行有重量限制,蒸汽机既大又笨重,显然不适 用,而内燃机体积小效率高,才适合作飞机的动力。

专题二:三次科技革命PPT课件 人教版

专题二:三次科技革命PPT课件 人教版

精神,立志知识报国,科技强国。
【名师预测】 某班开展《我最崇拜的科学家》探究活动,小明收集了爱因斯 坦的相关材料。 材料一 【爱因斯坦的书信】1938年,爱因斯坦应邀为第二年
举行的纽约世博会写下了一封信:“我们的时代充满了创造性 的发明,这也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使用电能,把人类 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我们能横渡大洋,我们学会了
【名师预测】
材料一 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人类历史上共发生了三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进
步的动力,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方兴未艾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世界因此发生了翻天 覆地的变化。 材料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
生活带来了欢乐和便利,请各举一例予以说明。 (4)结合人类在利用科技成果过程中产生的不利影响,谈谈 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从自身做起,为地球大家庭的健康作出 贡献。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第
(1)题考查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和核心技术成果,属于识记
层次,难度不大,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 2)题考查英 国工业革命的影响;第(3)题考查三次科技革命中的科技成 果;第(4)题是开放性题目,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进中国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为救亡图存进行的探索,答
出两例即可;第(4)题注意回答“863计划”制定以来的成就; 第(5)题是开放性题目,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成就:火车机车、蒸汽轮船;汽车、飞机。趋势:
经济全球化。
(2)影响: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前期)。 (答出两点即可)

三次科技革命 专题复习

三次科技革命 专题复习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 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 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20世纪初,科技进步因素引起的
产量值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
所占比重为5%~10%,20世纪70年代增
长至60%,现在已达80%。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 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 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 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力量强大的 工业国,而亚非拉国家则越来越贫穷 落后。
思考:“强大”和“落后”是什么 原因造成的?
一、三次科技革命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这是中国第一架 试飞成功的飞机, 它的设计者是谁?
冯如
一、三次科技革命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
温家宝利用互联网与网友交流
一、三次科技革命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
梁 启 超
孙 中 山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二、三次科技革命的感悟
面对着滚滚的科技浪潮,我们现在 应如何应对? (作为国家,你认为我们国家
应如何应对新的科技革命?作为中学生,你如何 面对新的科技革命?)
二、了消极影响。
1876年费城博览会 1889年巴黎世博会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400周年 美国独立100周 年
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
法国大革命100周年

(3)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使上海 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
(4)上海从屈辱开放到世博盛会 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二、三次科技革命的感悟 三次科技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 的积极影响有哪些?说明了怎样的 道理?
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发展 社会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产力。
二、三次科技革命的感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舟八号 2011年11月01日05时58分 2011年11月17日19时32分 搭载模拟人
神舟九号2012年06月16日18时37分2012年06月29日10时03分景海鹏、刘旺、刘洋
神舟十号 2013年06月11日17时38分2013年06月26日08时07分 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
神舟十一号2016年10月17日07时30分2016年11月18日13时33分 景海鹏、陈冬
17世纪的革命领袖
18世纪的技师楷模
你能根据以上的信息,从政治领域、经济领域两方面来概括英国 在当时领先世界的原因吗?
政治上: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经济上: 进行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5
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为了开辟 市场和掠夺原料,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什 么战争?由此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 么变化?
鸦片战争;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它们最早出现是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A
B
C
D
E
F G
第一次的是( D ),第二次的是(ABCE), 第三次的是(FG )
2.(14,昆明)现代家庭中许多家用电器的功率计算单位是“瓦特”,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 是为了纪念英国机械师瓦特。他的成就是( )
A.发明“珍妮机”
B.机制成火车机车
C.改良蒸汽机
D.设计内燃机
【知识梳理】 三次科技革命比较简表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开始年代 主要标志
时代特征 开始国家 主要发明
能源 影响
【知识梳理】 三次科技革命比较简表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开始年代 18世纪60年代 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改
良和应用
19世纪70年代 电力的广泛应用
3.(12、云南)世界闻名的“泰坦尼克号”,于1912年首航时撞上冰山而沉没。
当年,该船在遇险以后发出无线电呼救信号,这项技术发明应出现在哪个时期
(B)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二战
4.(13,玉溪)科技进步带动时代的变迁,下列因科技革命引起的时代
B 变迁,正确的一组是( )
A.蒸汽时代——工场手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电气时代
“神舟号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属于 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第三次科技革命
(九年级历史上册17、18课和下册20课)
三次科技革命
1、熟练掌握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开始的标志, 时代特征、主要的发明成果;
2、理解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的的影响; 认识科技革命带来的的负面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3、分析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以来
原子能技术,电子计 算机技术,航天技术
时代特征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开始国家 主要发明
能源
英国
美国、德国领先
美国、苏联领先
改良蒸汽机、 电灯、 电话、内燃 计算机、互联网、克
汽船、火车
机、汽车、飞机等 隆技术、宇宙飞船等

电力、石油
原子能、太阳能
影 响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
3、近代工业产生 (洋务运动) (经济)。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列强掀起瓜分 中国狂潮,中国完 全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2、中国人民掀起 救亡图存运动。 (如:维新变法、 义和团运动、辛亥 革命 )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式。
1、科技展厅: 三次科技革命主要成就
2、感受成果: 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
3、辉煌下的思索: 如何应对科技革命的负面影响?
瓦 特
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
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 汽 富尔顿:轮船(蒸汽轮船) 时 代
瓦特:改良蒸汽机
史蒂芬孙:蒸汽机车(火车)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气时代)
汽车:卡尔本茨
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时间与乘组一览表
编号
发射时间
返回时间
乘组
神舟一号 1999年11月20日06时30分 1999年11月21日03时41分
无人飞船
神舟二号 2001年01月10日01时00分 2001年01月16日19时22分 无人飞船
神舟三号 2002年03月25日22时15分 2002年04月01日16时54分 搭载模拟人
飞机:莱特兄弟



原子能技术

生物工程技术
第三次科技革命
计 算 机 技 术
航 天 技 术
(中国与三次科技革命)
三次科技革命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列强发动两 次鸦片战争,中 国开始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政治)。
江南制造总局
2、先进的中国人 开始向西方学 习(思想)。
神舟四号 2002年12月30日00时40分 2003年01月05日19时16分 搭载模拟人
神舟五号 2003年10月15日09时00分 2003年10月16日06时28分
杨利伟
神舟六号 2005年10月12日09时00分 2005年10月17日04时32分 费俊龙、聂海胜
神舟七号 2008年09月25日21时10分2008年09月28日17时37分 翟志刚、刘伯明 景海鹏
B.工场手工业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C.电气时代——蒸汽时代——信息时代——工场手工业时代
D.信息时代——电气时代——工场手工业时代——蒸汽时代
4 1
3
2
5
游戏规则:全班分
A、B两组,依次摘苹
6 果送给对方,得到苹
果的一方,回答正确
的奖励一个苹果。
1
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
中国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 展,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谈一谈: 科技革命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从国家角度看: 1、要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培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 才强国战略。 2、积极引进和吸收世界先进的科技成果。 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为科技发展 奠定物质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3 下面是某同学根据14世纪~19世纪上
半期西方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所 做的有关西方近代化历程的示意图,请 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
B
①文艺复兴 ②新航路的开辟 ③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⑤第一次
④法国大革命
工业革命
4 随着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的热播,大国 崛起一时成为社会议论的热门话题,以17—19 世纪初的英国为研究对象,同学们从专题片中 总结到以下信息:
6
“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 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 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革命。”
请回答: 1.“横扫整个法国”的革命风暴是指什么?
2.“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 进行的一场革命是什么?有何意义?
法国大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作用:

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
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
世界……”。
??
2
1、在首届世博会举办的1851年,英国的政治 体制是怎样的?该体制最早在英国确立的标志 是什么?
君主立宪制 ;《权利法案》的颁布
2、2010年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举行。 上海能够走上迅速发展的快车道,成为繁荣 的国际大都市得益于中共哪次会议上作出的 哪一项英明决策?
核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新能源的曙光,但也带来了遗患无穷的核污染
转基因成分。小白鼠在食用转基因肾、脾、消 化道损伤。
网络游戏,家长指责其为“电子罂粟”,侵蚀着青少年的生活; 高科技犯罪(黑客 银行卡安全)。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 的理解?
这一说法有道理。科技促进了经济 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但也带来许多 负面效应,如环境污染、核辐射,使 战争更为惨烈等。我们要合理利用科 技成果,让科技为人类造福。
从中学生角度看:
中学生应当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立志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工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六十多年
前在广岛和长 崎爆炸的两枚 原子弹,夺去 了22万人的生 命。
1986年苏联一 个核电站发生爆炸。 至今已有7000多人 死于这次事故的核 污染,围绕该核反 应堆31公里的禁区 仍一片荒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