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历史人物有关的四字词语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精选5个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精选5个有很⼤⼀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下来的,它代表了⼀个故事或者。
有些成语本就是⼀个微型的。
今天⼩编在这给⼤家整理了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接下来随着⼩编⼀起来看看吧!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不欺暗室】故事的主⼈公:蘧伯⽟,字伯⽟,谥成⼦。
春秋时期卫国(现河南卫辉)⼤夫。
封”先贤“,奉祀于孔庙东庑第⼀位。
【不欺暗室】是什么意思?欺:欺骗⾃⼰;暗室:⼈家看不见的地⽅。
在没有⼈看见的地⽅,也不做见不得⼈的事。
【不欺暗室】出⾃哪⾥?《汉魏南北朝墓志铭集释·隋王世琛墓志》:“信⾏所履,不欺暗室。
”【不欺暗室】词语辨析:【不欺暗室读⾳】:bù qī àn shì【不欺暗室的】:暗室不欺【不欺暗室的】:光明磊落【不欺暗室⽤法】:动宾式;作谓语【不欺暗室】如何:1、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应做不欺暗室的⼈。
2、有道是君⼦不欺暗室,⽽窈窕淑⼥,亦当⾃守矜严,如此看来,你这姓李的⼩⼦不是君⼦,你这⼩丫头更不算淑⼥。
3、洪⾦两⼈赶上了神农帮的队伍,纵然不舍,洪⾦还是快速地跃下马来,他是个正⼈君⼦,不欺暗室。
4、贯良这⼀丝冲动来得甚是突然,让他⼼中不由⾃责起来,要知贯良⾃⼩就学过,君⼦不欺暗室,更何况对⾯坐着的是⾃⼰的嫂嫂。
5、我⼆哥他是⼀个满腹经纶不欺暗室的⼈,跟他⽐起来我真是腹笥甚俭。
6、君⼦不欺暗室,若这时候在⽉⼉⾝上上下其⼿,林风会连⾃⼰都看不起⾃⼰的。
7、蓝⼤龙头请⾃重,我王朝⾏得端,坐得正,不欺暗室。
【不欺暗室】典故:蘧(qú)伯⽟,名瑗,字伯⽟,春秋时蒲国⼈,⽣活的时代和孔⼦⼤致相同。
他是卫灵公时著名的贤⼤夫,也是⼀位道德和操⾏都⾮常优秀的⼈。
“卫地多君⼦”,历来⼈们都将蘧伯⽟作为卫国君⼦的代表。
蘧伯⽟⾮常贤德,⼈们⼗分敬重他。
⼀次,卫灵公与夫⼈南⼦在宫中夜坐,先听到辚辚的车声,可车声到宫门时却消失了,过了⼀会⼉,辚辚的车声⼜响起来。
卫灵公就问夫⼈说:“你知道刚才过去的⼈是谁吗?”夫⼈说:“应该是蘧伯⽟。
历史人物四字词语

历史人物四字词语以下是一些与历史人物相关的四字词语:1. 相煎何急:源自曹丕和曹植,形容关系紧张,互相迫害。
2. 神机妙算:形容善于谋划和决策,能够预见未来。
3. 笔下生花:源自李白,形容文笔优美,创作力强。
4. 胯下之辱:源自韩信,形容曾经遭受屈辱,后成功逆袭。
5. 家徒四壁:源自司马相如,形容家庭贫困,一无所有。
6. 焚书坑儒:源自秦始皇,形容摧残文化,钳制思想。
7. 囊萤映雪:源自车胤和孙康,形容勤学苦读,奋发向上。
8. 赔了夫人又折兵:源自周瑜,形容不但没有得到好处,反而遭受了重大损失。
9. 路人皆知:源自司马昭,形容事情的真相已经显而易见。
10.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源自项庄和刘邦,形容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别有用心。
11. 东施效颦:源自东施,形容盲目模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
12. 老骥伏枥:源自曹操,形容有雄心壮志的人,到了晚年仍然心怀壮志。
13. 有勇无谋:源自吕布,形容只有勇气而缺乏谋略。
14. 阮囊羞涩:源自阮孚,形容经济拮据,手头拮据。
15. 枕戈待旦:源自刘琨,形容随时准备战斗,毫不松懈。
16. 奇货可居:源自吕不韦,形容囤积珍贵物品或人才,等待时机出售或使用。
17. 拔山盖世:源自项羽,形容力大无比,气势磅礴。
18. 侧目而视:源自苏秦,形容对某人或某事表示轻蔑或不屑。
19. 庖丁解牛:源自庖丁,形容对事物了解透彻,处理问题得心应手。
20. 近水楼台先得月:源自苏麟,形容占据有利位置或条件的人更容易获得机会或好处。
21. 凿壁偷光:源自匡衡,形容勤奋好学,不畏困难。
22. 刮目相看:源自吕蒙,形容对某人或某事有了新的认识或评价。
23. 围魏救赵:源自孙膑,形容采取间接方法解决直接问题。
24. 一诺千金:源自季布,形容言出必行,守信用。
用四字成语评价历史人物

用四字成语评价历史人物【篝火狐鸣】韩信【指鹿为马】赵高【凿壁偷光】匡衡【纸上谈兵】赵括【世外桃源】陶源明【木牛流马】诸葛亮【草木皆兵】袁绍【黄袍加身】赵匡胤【乐不思蜀】阿斗【江郎才尽】江郎【妙笔生花】李白【焚书坑儒】秦始皇【洛阳纸贵】左思【暗渡陈仓】刘邦【请君入瓮】武则天【韦编三绝】孔子【讳疾忌医】扁鹊【闻鸡起舞】祖逖【约法三章】刘邦【百步穿杨】养由基比如:望梅止渴杨贵妃投笔从戎班超画龙点睛张僧繇完璧归赵蔺相如卧薪尝胆勾践三顾茅庐刘备程门立雪杨时。
图穷匕现荆轲闻鸡起舞祖逖入木三分王羲之杀妻求将吴起负荆请罪蔺相如廉颇纸上谈兵赵括将功补过钱缪草菅人命贾谊鞠躬尽瘁诸葛亮锦囊妙计诸葛亮不知所云诸葛亮初出茅庐诸葛亮得陇望蜀岑彭卧薪尝胆勾践兔死狗烹勾践不学无术霍光髀肉复生刘备后患无穷刘备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虎踞龙盘诸葛亮集思广益诸葛亮望梅止渴曹操才占八斗曹植七步之才曹植超群绝伦关羽一身是胆赵云坚壁清野荀彧如嚼鸡肋杨修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势如破竹杜预车载斗量赵咨断头将军严颜兵贵神速郭嘉出言不逊张合大器晚成崔琰负重致远庞统刮目相看吕蒙吴下阿蒙吕蒙毛遂自荐毛遂三顾茅庐刘备庸人自扰陆象先负荆请罪廉颇讳疾忌医蔡桓公七步成诗曹植煮豆燃萁曹植文思泉涌曹植手不释卷曹丕司马昭之心,路人皆见司马昭入木三分王羲之口蜜剑腹李林甫马革裹尸马援四面楚歌项羽闻鸡起舞祖逖乐不思蜀刘禅孺子可教留侯周郎顾曲周渝图穷匕现荆轲横行无忌郭圯一挥而就苏轼一鼓作气曹刿偃旗息鼓赵云养虎为患项羽养精蓄锐孙权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性格与《三国志》中的人物真实性格也是有很大差距的。
现举几个人物说明。
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
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
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
《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
关于司马迁的四字成语

关于司马迁的四字成语博闻强记、家学渊源、栉风沐雨、名山大川、挺身而出、犯颜极论、飞来横祸、不白之冤、忍辱含垢、大笔如椽、弘篇巨制、藏之名山.这些成语可以串起司马迁的经历.司马迁家学渊源甚深,祖上数代为史官.他自小博闻强记,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游,栉风沐雨,遍览名山大川;后继承父业,为太史公.因李陵降匈奴,司马迁挺身而出,犯颜极诤,为其辩辞.不料因此惹上飞来横祸,身遭不白之冤.为完成父亲临终之愿,司马迁忍辱含垢接受宫刑,以保得命存.之后他大笔如椽,发奋而作,写下一部鸿篇巨制的史书著作,期冀能藏之名山,流传后世,这就是被后人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靠近龙门。
所以司马迁自称“迁生龙门”(太史公自序)。
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卒于公元前90年,55岁终。
司马迁幼年时就很刻苦,十岁开始学习当时的古文,后来跟着董仲舒、孔安国学过《公羊春秋》《古文尚书》。
汉武帝元朔三年,司马迁游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
通过对历史遗迹和西汉建国前后的史实的实地调查,开阔了胸襟,增长了知识,为后来编写《史记》作了很好的准备。
司马谈死后,司马迁承袭父职,做了太史令,有条件看到大量的图书文献和国家档案,这对司马迁编写《史记》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汉武帝太初元年,司马迁开始编写《史记》。
天汉二年,司马迁入狱,处以腐刑。
三年后他被赦出狱,更加发奋写作《史记》。
大约在征和二年,基本上完成了编撰工作。
司马迁死后许多年,他的外孙杨恽才把这部五十二万多字的不朽名著公诸于世。
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 "书",共五个部分,约五十二万六千多宇。
1、力求真实司马迁撰写史记,态度严谨认真,实录精神是其最大的特色。
描写历史人物的词语

《描写历史人物的成语》
背水一战(韩信)
完壁归赵(蔺相如)
负荆请罪(廉颇)
望梅止渴(曹操)
四面楚歌(项羽)
破釜沉舟(项羽)
卧薪尝胆(勾践)
纸上谈兵(赵括)
指鹿为马(赵高)
三顾茅庐(刘备)
东窗事发(秦桧)
如鱼得水(刘备)
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一字千金(吕不韦)
焚书坑儒(秦始皇)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一饭千金(韩信)
约法三章(刘邦)
孺子可教(张良)
破釜沉舟(项羽)
手不释卷(刘秀)
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
十面埋伏(项羽)
投笔从戎(班超)
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
老当益壮(马援)
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鞠躬尽瘁(诸葛亮)
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
乐不思蜀(刘禅)
七步成诗(曹植)
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
宝刀不老(黄忠)
才高八斗(曹植)
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入木三分(王羲之)
闻鸡起舞(祖逖)
东山再起(谢安)
洛阳纸贵(左思)
凿壁偷光(匡衡)
狗尾续貂(司马伦)
画龙点睛(张僧繇)
江郎才尽(江淹)
精忠报国(岳飞)
胸有成竹(文与可)。
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20个

与历史⼈物有关的成语20个 中国⽂化源远流长,博⼤精深,成语即是我国⽂化遗产中的⼀颗璀璨的明珠。
其中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下⾯是⼩编给⼤家收集的20个与历史⼈物有关的成语,希望⼤家能够喜欢。
与历史⼈物有关的成语20个 1.⼀⿎作⽓ [释义]⼀⿎:第⼀次击⿎;作:振作;⽓:⼠⽓。
作战时第⼀次敲⿎可以⿎起战⼠的锐⽓。
⽐喻趁劲⾜时⼀下⼦把事情完成。
[语出]《左传•庄公⼗年》:“夫战;勇⽓也;⼀⿎作⽓;再⽽衰;三⽽竭。
” [辨形]作;不能写作“做”。
[近义]⼀⽓呵成、趁热打铁。
[反义]⼀败如⽔⼀败涂地偃旗息⿎。
[⽤法]含褒义。
⼀般作谓语、定语。
[成语故事] 春秋时,齐国发兵攻打鲁国(两国都在今⼭东省境)。
当时齐国强⼤,鲁国弱⼩,双⽅实⼒悬殊。
可是结果鲁国却以弱胜强,把齐军打得⼤败。
据《左传》载,这次鲁国的胜利,与曹刿的精明策划有很⼤关系。
曹刿既⾮武将,也⾮⽂⾂,但深通兵法。
他得悉齐国发兵来犯,鲁庄公准备抵抗,便主动要求⾯见庄公。
他的亲友邻⼈劝他:“国家⼤事,⾃有那些天天吃⾁的⼤官管着,你何必瞎操⼼?”曹刿说:“那些⼤官⽬光短浅,不会有深谋远见。
” 曹刿见了庄公,⾸先提出:取信于民,是战前重要的政治准备,也是获胜的保证。
并要求作战时允许他⼀起去,于是庄公便叫他同车出发。
在长勺的地⽅,齐、鲁两军相遇。
双⽅列成阵势,战⽃即将开始。
只见齐军⼤擂战⿎,准备进兵。
庄公也准备擂⿎迎击。
曹刿阻⽌道:“等⼀等。
”齐军见鲁军没有反应,⼜擂了⼀通⿎。
这样齐军擂⿎三通,鲁军总是按兵不动。
直到齐军三通⿎罢,曹刿才说:“现在可以进兵了!”鲁军战⿎⼀响,下令冲杀,⼠兵们⼀声呐喊,直扑敌阵,猛不可当。
齐军⼤败,狼狈⽽逃。
庄公正想下令追击,曹刿却⼜阻⽌,并下车细看地⾯齐军兵车轮迹,⼜攀上车前横⽊,注意暸望敌军退⾛的情形,然后说:“现在可以追击了!”庄公当即下令追击。
鲁军乘胜前进,把齐军全部赶出国境。
这次获胜,鲁庄公却不明由曹刿为什么这样指挥。
出自历史人物故事的四字词语

出自历史人物故事的四字词语
1. 卧薪尝胆: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讲述的是春秋时期越国君主勾践在被吴国打败后,为了复国而刻苦自励、发愤图强的故事。
2. 围魏救赵: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是指战国时期齐国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
3. 负荆请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的故事,后用来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给予自己严厉责罚。
4. 完璧归赵:同样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邯郸,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5. 指鹿为马:源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相传赵高试图要谋权篡位,为了试探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
后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这些四字词语都源于历史人物的故事,通过简洁明了的表述,传递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一直被人们广泛应用和传承。
80个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

这80个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你都知道吗?1、一鼓作气(曹刿)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吕不韦)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
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一字之师(郑谷)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
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
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4、一饭千金(韩信)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5、东山再起(谢安)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6、图穷匕见(荆轲)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纸上谈兵(赵括)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8、负荆请罪(廉颇)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释义: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
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9、卧薪尝胆(勾践)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描写历史人物故事的词语

描写历史人物故事的词语
1. 英雄豪杰:指才能出众、英勇过人的人物,他们的故事通常充满了英勇事迹和冒险精神。
2. 智谋过人:形容那些以智慧和谋略取胜的历史人物,他们善于思考,能够在复杂的情况下做出明智的决策。
3. 忠贞不渝:这个词语用来描述那些对自己的信念、原则或主公忠心耿耿的历史人物。
4. 名垂青史:指那些因其伟大的成就或贡献而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名声的人物。
5. 中流砥柱:形容那些在困难和危机时刻能够起到支柱作用的历史人物,他们能够稳定局势,引领众人走出困境。
6. 高风亮节:这个词语通常用来描述那些品德高尚、行为端正的历史人物。
7. 雄才大略:指具有杰出的才智和广阔的视野,能够在政治、军事或其他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人物。
8. 坚贞不屈:形容那些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坚定不移、毫不屈服的历史人物。
9. 独具只眼:这个词语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独特的眼光和见解的历史人物。
10. 力挽狂澜:指那些在危机时刻能够挺身而出,努力挽救局面的历史人物。
这些词语可以帮助我们更生动地描述历史人物的故事,展现他们的英勇、智慧和品质。
当然,每个人物的故事都有其独特之处,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词语来表达。
与历史人物有关的词语

与历史人物有关的词语
与历史人物有关的词语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
1. 秦始皇:统一六国、焚书坑儒、始皇帝、万里长城
2. 项羽:破釜沉舟、英雄末路、四面楚歌、鸿门宴
3. 刘邦:斩白蛇、鸿门宴、楚汉相争、约法三章
4. 曹操:横槊赋诗、挟天子以令诸侯、青梅煮酒论英雄
5. 诸葛亮:草船借箭、空城计、七擒孟获、卧龙
6.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武圣、忠义之人
7. 武则天:女皇帝、垂帘听政、武周王朝
8. 岳飞:精忠报国、岳家军、十二道金牌令
9. 朱元璋:放牛娃皇帝、洪武之治、大杀功臣
10. 李自成:闯王、推翻明朝、大顺政权
以上是一些与历史人物有关的词语,它们都与特定的历史人物有关,并且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八十个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

八十个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1、一鼓作气(曹刿)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吕不韦)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
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一字之师(郑谷)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
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
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4、一饭千金(韩信)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5、东山再起(谢安)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6、图穷匕见(荆轲)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纸上谈兵(赵括)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8、负荆请罪(廉颇)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释义: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
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9、卧薪尝胆(勾践)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与古代人物相关的成语

与古代人物相关的成语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
很多成语往往来源于历史事件。
那么下面这些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你都知道吗?1、一饭千金——韩信典故:韩信在未得志时生活困苦。
他常常回去钓鱼,运气不好的时候能够靠着皮切成的鱼果腹,运气高时就就可以饿着肚子。
在韩信钓鱼的地方有位洗衣服的老婆婆,她经常拎些饭菜给韩信,韩信非常感激她。
在韩信功成名就之后,想到了曾给与他救济的老婆婆,便掏出一千两黄金去投资回报她。
释义:比喻厚报对自己有恩的人。
2、东山再起——谢安典故:东晋政治家谢安出身士族,是个十分有才干的人。
但他宁可隐居于东山,也不愿意做官。
有人曾举荐谢安做官,结果不到一个月他就不想干了。
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他才又出来做官,出任要职。
释义:指隐退后再次担任公职。
也比喻失势之后又再次失势。
3、纸上谈兵——赵括典故: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到兵事去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任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可以按照兵书上的理论制订登陆作战计划,不懂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4、四面楚歌——项羽典故:汉高祖刘邦在攻打西楚霸王项羽时,将项羽的军队围困于垓下。
此时项羽的士兵已经很少了,粮食也没有了。
夜里四周围住项羽军队的汉兵唱起了楚国的民歌。
项羽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到楚地了么?为何他军队中的楚国人这么多呢?”项羽打算突围逃走,最终在乌江畔自刎。
释义:比喻陷于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5、投笔从戎——班超典故:东汉时期军事家、史学家班超年少时常常替官府抄书,以此去养家。
班超直面这样的生活曾丢下笔感慨:“我若没更好的志向,也必须像是傅介子、张骞立功封侯,怎能长期在笔砚间忙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
班超就对他们说:“小人物怎么能了解壮烈之士的志向呢?”后来他奉命出使西域,最终立下了功劳,封了侯。
释义:拿走笔回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6、暗渡陈仓——韩信典故:汉高祖刘邦从汉中发兵必须攻取项羽的时候,大将军韩信故意明修栈道,蒙蔽对方,暗中取道截击陈仓,取得胜利。
素材积累:30个成语出处和历史人物,你懂几个-

素材积累:30个成语出处和历史人物,你懂几个?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一鼓作气、东山再起、孺子可教、老当益壮、纸上谈兵......你知道这些我们熟悉的成语和哪些历史人物有关,它们背后的故事是什么吗?30个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快来学习一下吧~1、入木三分(王羲之)出自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典故: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
后形容书法极有笔力。
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2、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出自《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典故: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俞伯牙很擅长弹琴,他到楚国马鞍山遇到钟子期,两人谈论琴律很投机。
伯牙看到高山流水就弹奏一曲,钟子期高兴地说泰山江河。
两人结为知己。
第二年伯牙去拜会钟子期,得知钟子期病故,就在坟前伤心地毁琴。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3、墨守成规(墨子)出自明·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未尝墨守一家以为准的也。
”典故:战国时期,木匠出身的墨翟主张兼爱与非攻,到处推广他的学说。
楚国要去攻打宋国,鲁班为楚军设计攻城的云梯。
墨子急忙去劝阻这场战争,楚王让墨子与鲁班比试比试攻防演习,墨子善于防守,鲁班败北。
楚王只好放弃攻打宋国。
后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4、一字之师(郑谷)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
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典故:郑谷在袁州,齐己因携所为诗往谒焉。
有《早梅》诗曰:“前村深雪里,昨夜开数枝。
”谷曰:“‘数枝’非早也,不若‘一枝’。
则佳。
齐己矍然不觉兼三衣叩地膜拜。
自是士林以谷为齐己‘一字之师’。
”后指能够给别人纠正一个错别字或者指出哪一个字在文章语句中欠佳的老师。
描写历史人物的四字词语

描写历史人物的四字词语:1.相煎何急:形容兄弟或亲友之间自相残害。
2.神机妙算:形容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3.笔下生花:形容文笔优美,作品生动。
4.胯下之辱:形容曾受到胯下之辱的韩信后来的英勇和伟大。
5.家徒四壁:形容人贫穷,家中只有四堵墙,一无所有。
6.焚书坑儒:秦始皇为加强思想控制,焚毁书籍,坑杀儒生。
7.囊萤映雪:形容刻苦读书。
8.赔了夫人又折兵:形容不但没有得到好处,反而遭受了损失。
9.路人皆知:形容事情的真相或本质十分明显,为众人所共知。
10.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
11.东施效颦: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弄得不伦不类。
12.老骥伏枥:形容有志之士到了晚年也不忘志向。
13.有勇无谋:形容只有勇气而没有谋略。
14.阮囊羞涩:比喻经济困难。
15.枕戈待旦:形容杀敌心情急切,毫不松懈。
16.奇货可居:比喻人有某种独特的技能或品貌,可以居奇示人。
17.拔山盖世:形容力大无比。
18.侧目而视:形容对人的鄙视或不屑。
19.庖丁解牛:形容对事物了解透彻,能得心应手地处理。
20.近水楼台先得月:比喻因接近某些人和事物而较有优先的机会。
21.凿壁偷光:形容刻苦读书。
22.刮目相看:比喻用新的眼光看待人或事物。
23.围魏救赵:指绕过问题的表面,从另一角度解决问题。
24.一诺千金:形容言出必行,信誉极高。
25.程门立雪:比喻尊师重道。
26.病入膏肓:比喻病情严重至无法医治的程度。
27.韦编三绝:形容读书勤奋,用功不懈。
28.三顾茅庐:形容恳切地求贤请才。
29.孺子可教:形容年轻人有培养前途。
30.四面楚歌:形容处境困难,四面受敌。
历史故事四字词语及人物

历史故事四字词语及人物1、老马识途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
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
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2、尊王攘夷齐桓公在成就霸业时,曾得到管仲辅佐。
此人在齐桓公继位前曾侍从齐桓公的政敌,为与齐桓公争夺王位,曾射过齐桓公一箭。
但齐桓公上台后,看重管仲的才于,不计这一箭之仇,而是拜其为相,实施改革,终于国富兵强。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王不再听命于周王,一些强大的诸侯趁机发动兼并战争,强迫其他各国承认其霸主地位。
管仲辅佐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旗号,使齐国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3、问鼎中原据说楚庄王在推行霸业的过程,曾率军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扬威,并遣使问九鼎的大小轻重。
鼎象征王权,庄王问鼎,表明夺权之心。
4、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
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
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
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5、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
一臣下- 1 -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6、胡服骑射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
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十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
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
7、负荆请罪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
关于历史人物的四字词语

关于历史人物的四字词语1、背水一战:(韩信)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
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2、完璧归赵:(蔺相如)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送回赵国。
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3、负荆请罪:(廉颇)负:背着;荆:荆条。
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
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4、望梅止渴:(曹操)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5、四面楚歌:(项羽)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6、破釜沉舟:(项羽)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7、卧薪尝胆:(勾践)原指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为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8、纸上谈兵:(赵括)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9、指鹿为马:(赵高)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10、三顾茅庐:(刘备)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11、东窗事发:(秦桧)比喻阴谋败露,自食恶果。
12、如鱼得水:(刘备)好像鱼得到水一样。
比喻有所凭借。
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13、退避三舍(重耳)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
主动退让九十里。
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14、初出茅庐:(诸葛亮)初次出来做事,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刚到工作岗位上,缺乏经验。
15、图穷匕见:(荆轲)图:地图;穷:尽;见:现。
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16、草木皆兵:(苻坚)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
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17、围魏救赵:(孙膑)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
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18、毛遂自荐:(毛遂)毛遂自我推荐。
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19、一鼓作气:(曹刿)意思是曹刿作战的道理。
20、千金买骨:(郭隗)用重金去买良马的骨头。
比喻求贤若渴。
21、讳疾忌医:(蔡桓公):讳:避忌;忌:怕,畏惧。
50个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

50个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1.一鼓作气(曹刿)释义:指鼓足勇气或趁着勇气十足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
典出:《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一字千金(吕不韦)释义:形容诗文或书法作品极为精妙,价值很高。
典出:《史记·吕不韦列传》载:秦国商人吕不韦在咸阳悬赏,说如果有人能在《吕氏春秋》中增加一字或减少一字,就赏赐千金。
3.一饭千金(韩信)释义:形容受人点滴之恩,给以丰厚的报答。
典出:《史记·淮阴侯列传》:“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
后来韩信做了楚王,“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4.东山再起(谢安)释义:指隐退后复出任职或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
典出:《晋书·谢安传》载:谢安辞官隐居会稽东山(今浙江上虞),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官至中书令、司徒。
5.卧薪尝胆(勾践)释义:形容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典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春秋时,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报仇。
他把苦胆悬挂在坐处,“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
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吴国。
6.三顾茅庐(刘备、诸葛亮)释义:指诚心实意地一再邀请。
典出:《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7.孺子可教(张良)释义:指年轻人有出息,可以造就成才。
典出:《史记·留侯世家》:“父以足受,笑而去。
良殊大惊,随目之。
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8.老当益壮(马援)释义:年纪虽老,志向更为豪壮,干劲更足。
典出:《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9.投笔从戎(班超)释义:指文人从军。
典出:《后汉书·班超传》:“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10.揭竿而起(陈胜)释义:指武装起义。
关于不同时代历史人物的四字成语汇总

关于不同时代历史人物的四字成语汇总1、先秦:
助纣为虐(商纣王)
不耻下问(孔子)
围魏救赵(孙膑)
讳疾忌医(蔡桓公)
退避三舍(重耳)
卧薪尝胆(勾践)
完璧归赵(蔺相如)
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
一鸣惊人(齐威王)
毛遂自荐(毛遂)
脱颖而出(毛遂)
奇货可居(吕不韦)
千金买骨(郭隗)
一鼓作气(曹刿)
一字千金(吕不韦)
惊弓之鸟(孙更赢)
杀妻求将(吴起)
有眼不识泰山(鲁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2、秦汉:
焚书坑儒(秦始皇)
图穷匕见(荆轲)
指鹿为马(赵高)
一饭千金(韩信)
暗渡陈仓(韩信)
背水一战(韩信)
多多益善(韩信)
约法三章(刘邦)
运筹帷幄(张良)
孺子可教(张良)
四面楚歌(项羽)
十面埋伏(项羽)
破釜沉舟(项羽)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金屋藏娇(刘彻)
九牛一毛(司马迁)
投笔从戎(班超)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班超)马革裹尸(马援)
老当益壮(马援)
手不释卷(刘秀)
得陇望蜀(刘秀)
百闻不如一见(赵充)
3、三国:
三顾茅庐(刘备)
如鱼得水(刘备)
鞠躬尽瘁(诸葛亮)
初出茅庐(诸葛亮)
锦囊妙计(诸葛亮)
七擒七纵(诸葛亮)
神机妙算(诸葛亮)
单刀赴会(关羽)
过关斩将(关羽)
封金挂印(关羽)
宝刀不老(黄忠)
一身是胆(赵云)
才高八斗(曹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历史人物有关的四字词语
纸上谈兵(赵括)大器晚成(崔林)精忠报国(岳飞)鞠躬尽瘁(诸葛亮)
三顾茅庐(刘备)四面楚歌(项羽)网开一面(商汤)完璧归赵(蔺相如)
单刀赴会(关羽)退避三舍(重耳)背水一战(韩信)入木三分(王羲之)
一字之师(郑谷)老马识途(管仲)凿壁偷光(匡衡)讳疾忌医(蔡桓公)
程门立雪(杨时)草木皆兵(苻坚)一鼓作气(曹刿)对牛弹琴(公明仪)
围魏救赵(孙膑)指鹿为马(赵高)负荆请罪(廉颇)胸有成竹(文与可)
江郎才尽(江淹)七步之才(曹植)铁杵成针(李白)一字千金(吕不韦)
东山再起(谢安)东窗事发(秦桧)破釜沉舟(项羽)一鸣惊人(齐威王)
闻鸡起舞(祖逖)韦编三绝(孔子)惊弓之鸟(更赢)临渴掘井(鲁昭公)
望梅止渴(曹操)不拘小节(虞延)鸡犬不宁(刘安)奇货可居(吕不韦)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揭竿而起(陈胜、吴广)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毛遂自荐(毛遂)过门不入(大禹)洛阳纸贵(左思)目不窥园(董仲舒)
运筹帷幄(张良)乐不思蜀(刘禅)图穷匕尽(荆轲)口蜜腹剑(李林甫)
卧薪尝胆(勾践)投笔从戎(班超)暗度陈仓(韩信)锦囊妙计(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