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拓展(非常全面)

A.浅绿色植株自花传粉,其成熟后代的基因型为AA和Aa,且比例为1∶2
B.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为深绿色和浅绿色,且比例
为1∶1
√C.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n次,成熟后代中杂合子的概率为
1 2n
三、不完全显性和完全显性
(1)概念:杂合子表现为__中__间____性状。 (2)例子:如等位基因A和a分别控制红花和白花。 在完全显性时,Aa自交后代中红∶白=__3_∶__1__; 在不完全显性时,Aa自交后代中红(AA)∶粉红(Aa)∶白(aa)= __1_∶__2__∶__1__。
例题2、有色遗传: 以C代表全色基因, cch代表青紫蓝基因,ch代表喜马拉 雅型基因,c代表白化基因,四个 复等位基因的显隐关系:C >cch> ch>c。则表现型所对应的基因型: 全色:_C_C____C_c_c_h___C_c_h___C。c 青紫蓝:c_c_h_c_c_h___c_ch_c__h__c_c。hc 喜马拉雅:__c_h_c_h__c__hc____。 白色:_c_c_______________。
√C.♀dd×♂DD,F1全是左旋,F1自交,F2也全是左旋
D.♀dd×♂Dd,F1全是左旋,F1自交,F2中右旋∶左旋=1∶1
九、致死问题 (1)配子致死。a花粉有50%的致死率。 Aa自交,结果如何? (2)合子致死。显性纯合致死;隐性纯合致死。Aa自交,结 果如何? (3)胚胎致死。效果与合子致死几乎相同。 (4)性成熟前致死。对于植物而言,开花前致死。对于动物 而言,初情期前致死。Aa自交得F1,其基因型和比例是多少? F1随机交配得F2,F2的基因型及比例是多少呢?(假如aa性成 熟前致死)
产生卵细胞 不育,干活的
产生精子
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新教材)

生物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豌豆花是两性花,在未开放时,进行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自花传粉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豌豆植株还具有易于区分的形状。
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作相对性状。
三、人工异花传粉的过程:a.去雄,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
b.套袋,套上纸袋,以免外来花粉干扰。
c.采集花粉。
d.传粉,将采集到的花粉涂(撒)在去除雄蕊的雌蕊柱头上。
e.套袋,再套上纸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叫作异花传粉。
不同植株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供应花粉的植株叫作父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作母本。
四、杂交实验1、孟德尔用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Cross)。
无论用高茎豌豆作母本(正交),还是作父本(反交),杂交后产生的第一代总是高茎的。
用子一代自交,结果在第二代植株中,不仅有高茎,还有矮茎的,数量比接近3:1。
2、孟德尔把F1 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作显性性状,如高茎;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作隐形性状,如矮茎。
3、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作性状分离。
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这些因子就像一个个独立的颗粒,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
每个因子决定一种特定的性状,其中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现遗传因子,用大写字母(如D )来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形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如d )来表示。
(2)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例如,纯种高茎豌豆的体细胞中有成对的遗传因子DD ,纯种矮茎豌豆的体细胞中有成对的遗传因子dd 。
像这样,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作纯合子。
因为F1自交的后代中出现了隐性性状,所以在F1的体细胞中必然含有隐形遗传因子;而F1表现的是显性性状,因此F1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应该是Dd 。
像这样,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作杂合子。
高中生物必修二学案:第一章 第一节 分离定律 Word版含答案

第一节分离定律对应学生用书P21.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1)它是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而且是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2)豌豆成熟后豆粒都留在豆荚中,便于观察和计数。
(3)豌豆具有多个稳定的、可区分的性状。
2.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基本方法确定被研究的相对性状,选择父本和母本对母本人工去雄: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雄蕊套袋隔离: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再套袋隔离:保证杂交得到的种子是人工传粉后所结的 3.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①豌豆是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②豌豆具有多个稳定的、易于区分的性状。
2.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则子代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的为隐性性状。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 2的性状分离比约为3∶1,在测交实验中后代的表现型比约为1∶1。
4.纯合子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5.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形成配子时,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6.显性的表现形式: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
1.举例说明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关系,如何判断两性状是否为相对性状?提示:身高是性状,高和矮是相对性状。
相对性状是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可以根据此定义来判断两性状是否为相对性状。
2.如何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举例说明。
提示:(1)杂交实验中,F 1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2)自交实验中,子代若出现新性状,则子代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实例:若紫花豌豆×白花豌豆→全是紫花,则紫花为显性; 若紫花豌豆×紫花豌豆→紫花、白花,则白花为隐性。
3.如何区分杂交、自交、正交和反交?通过实例说明。
提示:(1)杂交: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异花授粉。
(2)自交:紫花豌豆自花授粉。
(3)正交和反交:若“紫花作母本×白花作父本”为正交,则“紫花作父本×白花作母本”为反交。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大全(完整版)

⾼中⽣物必修⼆知识点⼤全(完整版)⾼中⽣物必修⼆知识点⼤全(完整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汇编第⼀章遗传因⼦的发现第⼀节孟德尔豌⾖杂交试验(⼀)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1)豌⾖是⾃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2)豌⾖花较⼤,易于⼈⼯操作;(3)豌⾖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遗传学中常⽤概念及分析(1)性状:⽣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理特性。
相对性状:⼀种⽣物同⼀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区分:兔的长⽑和短⽑;⼈的卷发和直发等;兔的长⽑和黄⽑;⽜的黄⽑和⽺的⽩⽑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表现出⾼茎,即⾼茎为显性。
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基因),⽤⼤写字母表⽰。
如⾼茎⽤D表⽰。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
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写字母表⽰,如矮茎⽤d表⽰。
(2)纯合⼦:遗传因⼦(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
如DD或dd。
其特点纯合⼦是⾃交后代全为纯合⼦,⽆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遗传因⼦(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
如Dd。
其特点是杂合⼦⾃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3)杂交:遗传因⼦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式如:DD×dd Dd×dd DD×Dd等。
⾃交:遗传因⼦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式。
如:DD×DD Dd×Dd等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杂交的⽅式。
如:Dd×dd正交和反交:⼆者是相对⽽⾔的,如甲(♀)×⼄(♂)为正交,则甲(♂)×⼄(♀)为反交;如甲(♂)×⼄(♀)为正交,则甲(♀)×⼄(♂)为反交。
人教版教学课件-新人教[原创]高一生物必修二遗传和进化第一章第一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
![人教版教学课件-新人教[原创]高一生物必修二遗传和进化第一章第一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https://img.taocdn.com/s3/m/ced53248a8956bec0975e332.png)
洪泽外国语中学高一生物组 丁家海
(Mendel,1822-1884)
奥国人,天主神父。 主要工作:18561864经过8年的杂交 试验,1865年发表了 《植物杂交试验》的 论文。
主要工作成就:
(1)提出遗传单位是遗传因子 (现代遗传传学确定为基因)
基因的分离规律 (2)发现两大遗传规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
(1 )只适用于真核细胞中细胞核中的遗传因 子的传递规律,而不适用于原核生物、细胞质 的遗传因子的遗传.
( 2 )揭示了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一对遗传因 子行为,而两对或两对以上的遗传因子控制两 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行为不属于分离 定律。
选择豌豆 作为实验材料
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具有多个 易于区分的性状
F2的比
2.84:1
2.96:1 3.01:1 3.14:1 3.15:1
茎的高度
787(高)
种子的形状 5474(圆滑) 子叶的颜色 6022(黄色)
花的位置
种皮的颜色 豆荚的形状 豆荚颜色
651(叶腋) 705(灰色) 882(饱满) 428(绿色)
299(不饱满) 2.95:1 152(黄色) 2.82:1
课堂巩固 11. 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隐性遗传病) 如:白化病、先天性聋哑、头小畸形等 白化病:正常 AA Aa (携带者)
亲代 AA × AA 配子 A
患者 aa AA × aa
AA × Aa A AA A a Aa
A AA
A Aa
a
子代
课堂巩固 白化病: 正常 AA Aa (携带者) 患者 aa
问题探讨
红墨水和蓝墨水倒在一起, 混合液是另一种颜色,分不清是 红是蓝,那么红牡丹与白牡丹杂 交后,子代的牡丹会是什么颜色?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

P 高茎 × 矮茎 隐性性状
P4
F1
高茎 显性性状
F2 高茎 矮茎
787株 277株 比例约 3 : 1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
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 性状的现象
.
七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数据
性状
种子的形状 茎的高度 子叶的颜色 种皮的颜色 豆荚的形状 豆荚 的颜色 花 的 位置
显性 圆粒 高茎 黄色 灰色 饱满 绿色 腋生
_随__机___结合
DD
dd
Dd♀ × Dd♂
配子 D
d 受精作用
配子 D d
Dd
F1
高茎 Dd
后代基因型 DD Dd Dd dd
F2 高茎 矮茎
比例约 3 : 1
1
后代表现型
: 2 :1 3高 :1矮
.
F1的雌雄配子各有 2 种,D :d= 1:1 F2基因组成有 3 种,DD:Dd :dd= 1:2 :1 F2性状有 2 种,高茎:矮茎= 3 :1 F2中纯合子的比例:1/2 F2中杂合子的比例: 1/2
性状:
相对 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P3
豌豆 种子形状 圆滑、皱缩
.
图1耳垂的位置
1、有耳垂 2、无耳 垂
图2 卷 舌
1、有卷舌 2、指竖起时弯曲情形
形突出称美人尖
1、挺直 2、拇指向指背面
1、有美人尖 2、无美人尖 .
弯曲
上眼脸有无褶皱 1、双眼皮 2、单眼皮
这么多的性状,该如何研究呢?
简单
复杂
孟德尔的研究历程:
实验 假说
验证
总结规律
.
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一对相对性状(茎的高矮)的杂交实验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生物必修2复习知识点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相对性状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4、表现型与基因型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5、杂交与自交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从简单到复杂)(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DD×dd↓ ↓F1:高茎豌豆 F1: Dd↓自交↓自交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 F2:DD Dd dd3 : 1 1 :2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P:黄圆×绿皱 P:YYRR×yyrr↓ ↓F1:黄圆 F1: YyRr↓自交↓自交F2:黄圆绿圆黄皱绿皱 F2:Y—-R-— yyR—— Y-—rr yyrr9 :3 : 3 : 1 9 : 3 : 3 :1在F2 代中:4 种表现型:两种亲本型:黄圆9/16 绿皱1/16两种重组型:黄皱3/16 绿皱3/169种基因型:纯合子 YYRR yyrr YYrr yyRR 共4种×1/16半纯半杂 YYRr yyRr YyRR Yyrr 共4种×2/16完全杂合子 YyRr 共1种×4/16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二第1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教学设计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过程。
孟德尔采用纯种高茎与纯种矮茎进行杂交,得到的F1代全部是高茎,F1代自交,F2代既有高茎也有矮茎。
并且F2中高茎:矮茎的数量比接近3:1,孟德尔是如何解释的呢?引导学生回答下列过程:提问:遗传因子分离、配子随机组合真的能出现3:1的结果吗?引出课题学生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在老师的引导下回答:高茎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d。
高茎植株在产生生殖细胞时,产生D和d两种配子,比例为1:1。
由于雌雄生殖细胞随机结合导致形成DD、Dd、dd三种遗传因子组成,性状表现分别为高茎、高茎、矮茎,其中遗传因子比为1:2:1,形状比为3:1。
讲授新课(一)介绍实验的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具实验目的:1.通过模拟实验,认识和理解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与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孟德尔的假说。
2.认识杂合子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进一步学习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打下基础。
实验原理:1.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会发生分离,杂合子将会产生2种配子,比例为1:1。
2.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成合子。
3.杂合子自交后发育成的个体理论上显性:隐性比例为3:1,实际上统计个体越多越接近此比例。
材料用具:1.一次性圆桶饭盒20个,分别标记甲、乙;2.两种不同颜色的彩球(小球的大小、手感相同);3.记录用的纸、笔以及小组统计表。
(二)小组通过讨论以下问题,明确实验的模拟方法(分小组展示):学生结合上述回答和老师的讲解形成对本节课的初步认知给回答积极的小组加分(三)展示实验步骤及实验注意事项(四)指导实验操作:1.教师巡堂:发现分工明确小组及时给予表扬;发现操作错误小组,马上讨论矫错。
小组集体讨论并展示:1.雌性(卵巢)、雄性(精巢)生殖器官2.雄配子(精子)、雌配子(卵子)3.两个小桶内放入不同颜色的小球4.两个小桶内放入数目相同的不同颜色的小球5.从两个桶里随机各抽取一个彩球,组合到一起6.会产生三种,分别是DD、Dd、dd明确每个人的责任及实验操作和注意事项学生分小组完成实验,并统计分析实验结果2.分小组填写小组统计表和汇总表(五)组织小组汇报实验数据、分析结果:1.投影展示各小组数据记录单。
必修2-第1章孟德尔遗传定律-遗传与变异概念总结

必修2-第1章孟德尔遗传定律-遗传与变异概念总结生物必修二知识点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1.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举例: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自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
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
如高茎用D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
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表示。
(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
如DD或dd。
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
如Dd。
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DD×dd Dd×dd DD×Dd等。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DD×DD Dd×Dd等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
如:Dd×dd2.常见问题解题方法1)如果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
即Dd×Dd 3D_:1dd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即Dd×dd 1Dd :1dd (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即DD×DD或DD×Dd或DD×dd3.分离定律的实质:减I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
必修二 生物第一章第一节

1、右手拇指在上 2、左手拇指在上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 (现象)
孟德尔实验中的概念和符号: 1、P:亲本(实验中互相交配产生 后代的植株或个体)
2、♂ :父本(提供雄配子的个体或植株)
3、♀ :母本(提供雌配子的个体或植株)
4、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生物 个体间相互交配的方式(符号:×) 5、自交:自花传粉,同种类型相交 (符号: × ) 6、正交与反交:是相对而言的, 若甲( ♀)×乙( ♂)为正交, 则乙( ♀)×甲( ♂)为反交 7、F1:子一代; F2 :子二代
直到1900年, 孟德尔定律重新被欧洲的三位科学 家发现,遗传学就同这个“再发现”一起诞生了!
孟德尔选择了豌豆作为遗传试验材料
豌 豆
一、用豌豆做遗传实验的原因:
1.
豌豆 {
自花传粉
闭花受粉
自然状态下, 永远是纯种
2. 具有易区分的性状
3. 性状能稳定遗传 4. 豌豆花大,易于 做人工实验。
1、去雄
9、纯合体: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 10、杂合体:遗传因子组成不相同的个体。 11、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12、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第 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问题探讨
按照上述观点,当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 子代的牡丹花是什么颜色呢?
五、假说—演绎法
科学实验发现事实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大胆猜测推出假说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演绎推理实验验证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反复实验揭示规律 分离定律 得出结论
六、分离定律的内容
(孟德尔第一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 成对存在 ,不相_______ 融合 ;在形成配子时,成 __________ 对的遗传因子发生_______ 分离 ,______ 分离 后的遗传因 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_____ 配子 遗传给后代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教案: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相对性状、显隐性性状分离概念、说出假说演绎法内容步骤理解分离定律基本内容过程与方法:概括说出实验过程和内容,并且尝试自主设计实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孟德尔实验研究的学习,树立实践出真知的观念,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不懈努力的科学精神。
(2)树立创新的思想意识,追求新知。
重难点1.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分离定律的内容。
2.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教学过程[教师]指导学生看P2的问题探讨[学生]阅读后各抒己见,可能是红色也可能是白色;还有的认为是红白夹杂的花斑的……[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回答和参与给予肯定。
先了解孟德尔简历:[教师]出示孟德尔的照片,介绍生平。
孟德尔是奥国人,自小喜爱自然科学,曾经由于家境贫寒进修道院做修道士,1851年到维也纳大学进修自然科学和数学。
回到修道院后,他先后用豌豆、菜豆、玉米、草莓等作试验,其中最为著名和成功的就是豌豆杂交试验。
后来他运用统计学的知识以及他严谨的科学态度,大胆创新,创作了论文——《植物杂交试验》,成为遗传学的奠基人。
(一)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教师]大屏幕出示豌豆花剖面[学生]阅读、讨论后回答:采用杂交的研究方法,豌豆作为试验材料,它在自然条件下是自花传粉,而且是严格闭花传粉的植物,因此能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同时它又在自然条件下一般都是纯种,作杂交试验比较可靠,又容易分析。
大屏幕现实问题①豌豆的特点②符号③概念。
学生自学归纳问题并回答问题。
阅读教材并讨论显隐性概念、相对性状概念性状分离概念,教师总结:理解相对性状要从三点出发:(1)同种生物;(2)同一性状;(3)不同表现类型。
[教师] 孟德尔选择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的植株做杂交实验,结果容易观察分析。
这也是孟德尔选择豌豆做杂交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
提问:在人体上存在哪些相对性状?答:有耳垂和无耳垂,单眼皮和双眼皮,蓝眼和褐眼……再提问:孟德尔开始是否对图示中所有相对性状同时分析呢?学生回答:否。
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教案

教学设计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设计思路以问题探讨为线索引入,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的遗传现象。
利用豌豆做实验材料成功的原因引出性状、相对性状、自交、杂交、正交和反交等概念,通过分析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了解杂交实验经历了“提出问题——构建假说——验证假说——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一般过程,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二、教材分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是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教材伊始,通过“问题探讨”栏目,既让学生了解“融合遗传”的内涵,为理解孟德尔的“颗粒遗传”埋下伏笔。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介绍实验前,教材首先介绍了孟德尔及孟德尔所选用的豌豆适于作为实验材料的生物学特征。
这为讲述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并获得成功作了必要的铺垫。
教材的主导思想是以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的实验过程为主线,突出科学史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本节教学内容逻辑结构严密,层层深入地展开。
其依次展开的顺序是:孟德尔的杂交实验方法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孟德尔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验证假设)→总结出分离定律。
这种内容的内在逻辑性与学生的认识规律是相一致的,能让学生亲自踏着孟德尔的足迹,亲自经历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的科学研究过程,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学情分析1、由于初中不同学校对生物课的要求和开设情况不同,导致大部分学生对遗传相关知识了解不多,总体基础薄弱。
鉴于此,课堂上需要对一些基本概念进行回顾、描述,会占用一些教学时间。
2、遗传现象随处可见,对于杂交实验中后代出现的遗传和变异现象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高中这部分的教学对学生的生物素养要求较高,学生在学习“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中对于孟德尔提出的四点假说的理解和领悟有一定的难度。
四、教学条件分析学生的初中生物学素养基本为零。
但高中这部分的教学对学生的生物素养要求较高,学生在学习“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中对于孟德尔提出的四点假说的理解和领悟有一定的难度虽然每班都有电子白板,但是已无法使用,平时的教学通过多媒体课件基本上能够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一株杂合的红花豌豆自花传粉共结出10粒种子,有9粒 种子生成的植株开红花,第10粒种子长成的植株开红 花的可能性为 A.9/10 B.3/4 C.1/2 D.1/4
遗传题解题步骤
• • • • • 1、根据题意,画出便于逻辑推理的图解; 2、根据性状分离,判断显、隐性性状; 3、根据性状表现初步确定遗传因子组成; (隐性性状:dd,显性性状:Dd或DD→D_) 4、根据性状分离比(根据后代性状表现、遗 传因子组成),判断双亲遗传因子组成; • 5、弄清有关配子的遗传因子及比例; • 6、利用配子比例求相应个体概率。
交后产生后代的过程
♀
♂
高
♀:母本 接受花粉的亲本 ♂:父本 提供花粉的亲本 F1:子一代
F1
1.为什么子一代中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 状(高茎),而不表现另一个亲本的性 状(矮茎)? 2.另一个亲本的性状是永远消失了还是 暂时隐藏起来了?
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P
:自交(自花传粉)
高
×
F2 : 子二代 矮 显性性状: 子一代中显现 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 子一代中未显现 出来的性状。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 性状分离: 出现显性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番茄茎的有毛(H)对无毛(h)是显性,现有基因 型为Hh和 Hh的两个亲本杂交。问他们的后代可 以产生哪几种表现型和基因型,这几种表现型和 基因型的概率是多少?
有毛
Hh
有毛
Hh
P
×
h H
表现型:两种(有毛 3/4、1/4无毛)
基因型:三种(HH1/4、 Hh2/4、hh1/4)
hh
配子 H
F1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孟德尔选用豌豆杂交实验1、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①豌豆是自花传粉;②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③豌豆花大,容易操作2、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1)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的总称。
如豌豆的株高、花色、种子的形状等。
(2)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注意】看两个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在于抓住两个“相同”一个“不同”,即同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杂交实验的操作要点(人工授粉的操作要点):①去雄:在花蕾期,将母本的雄蕊全部除去并套上纸袋隔离。
②人工授粉:待雌蕊成熟时,采集父本的花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的柱头上,并套袋。
③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注意】套袋的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实验过程中共有两次套袋处理。
上述人工授粉是针对雌雄同体的情况,而雌雄异花的情况不用去雄,如玉米。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遗传学常用符号及含义:2、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杂交实验:数量787277比例3:1(1)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产生的F1均为高茎豌豆【注意】正确区分正交和反交、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是相对而言的。
如果把一个亲本组合称为正交,那么交互性别的亲本组合就成为反交。
(2)F1(杂合子)自交产生的F2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作性状分离,分离比为高茎:矮茎≈3:1(3)孟德尔共进行7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得到的性状分离比从2.82:1到3.15:1,这说明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绝不是偶然的。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孟德尔提出的假设要点(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1、目的:根据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推知F1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从而验证孟德尔的假说的正确性2、方法:将杂种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注意】(1)用F1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原因:隐性纯合子只能产生一种含有隐性遗传因子的配子,而含隐性遗传因子的配子与含其他遗传因子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时,不影响其他遗传因子的表达,这样测交后代的性状类型和比例与F1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和比例是一致的,从测交后代的性状类型和比例就可以知道F1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和比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交 F1:子一代 F2:子二代
精品课件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高茎的花
正交 矮茎的花
矮茎的花
反交 高茎的花
精品课件
一对相对性状(茎的高矮)的杂交实验
P 高茎 × 矮茎 隐性性状
P4
F1
高茎 显性性状
F2 高茎 矮茎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
787株 277同株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 比例约 3 : 1 性状的现象
(自交)
精品课件
闭花受粉
孟德尔杂交实验的材料 - - - -- - - -- -豌豆 自花授粉、闭花授粉.
•豌豆的花冠中,有一对花瓣
始终紧紧地包裹着雄蕊和雌
蕊。这使豌豆花的结构很适
合自花传粉。
精品课件
异花传粉(杂交)
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
♂父本
提供精子
♀母本
提供卵细胞
精品课件
人工异花传粉(人工杂交)
4.纯种
10.性状
5.人工杂交
11.相对性状
6.异花传粉
精品课件
第一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
原因:(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受粉的 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P2
两性花
自花传粉(包括雌雄异花同株)
测交实验
表现型 数量(总数64)
比例
高茎
矮茎
30
34
约为 1 :1
思考:为什么这里的比例不是严格的1:1呢?
如果能得到更多的杂交后代,那么高茎 和矮茎的比例就能够更接近1:1。
精品课件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测交实验应用
有一株高茎豌豆,想知道它的基因组成, 请简要叙述程序设计思路?
方法1:测交 方法2:自交(对于植物,此方法更简单) 对于动物只能用测交,即用1矮
精品课件
FF12的基雌因雄组配成子有各3有
2 种,D :d1=:1 种,DD:Dd :dd= 1:2
:1
F2性状有 2 种,高茎:矮茎3= :1
F2中纯合子的比例: 1/2 F2中杂合子的比例: 1/2
精品课件
孟德尔的研究历程:
实验 假说
验证
总结规律
性状分离 3:1
F2 高茎 矮茎
比例约 3 : 1
3.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 中的_一__个_
精品课件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4.受精时,雌雄配子
P 高茎 × 矮茎
_随__机___结合
DD
dd
Dd♀ × Dd♂
配子 D
d 受精作用
配子 D d
Dd
F1
高茎 Dd
后代基因型 DD Dd Dd dd
F2 高茎 矮茎
比例约 3 : 1
章 发现
第1 遗传因子的
第1节 孟德尔的
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2节 孟德尔的
豌豆杂交实验(二)
精品课件
● 孟德尔生 平
孟德尔(G.Mendel,1822---1884) ,奥地利 人,, 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年轻时进入修 道院。当过职业传教士和中学自然教师。
1857年开始在修道院的花园做豌豆遗传试验。 8年后发表了题为“植物杂交实验”的划时代 论文。但当时并未引起人们注意。
4点假说
精品课件
三.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科学研究常用方法:假说- 演绎法
测交:用F1与隐
性纯合子杂交。
测交
杂种子一代 高茎
隐性纯合子
矮茎 请
用来测定F1的基
Dd × dd 预
因组合。
测
配子 D
d
d实 验
结
测交后代
基因组成 Dd 性状 高茎
dd 矮茎
果 ?
1 比精例品课件
:1
三.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图2 卷 舌
1、有卷舌 2、无卷 舌
图3前额中央发际有一三角
图4 拇指竖起时弯曲情形
形突出称美人尖
1、挺直 2、拇指向指背面
1、有美人尖 2、无美人尖精品课件
弯曲
上眼脸有无褶皱 1、双眼皮 2、单眼皮
食指长短
1、食指比无名指长 2、食指比无名指短
双手手指嵌合
脸颊有无酒窝
1、有酒窝
2、无酒窝
精品课件1、右手拇指在上 拇指在上
孟德尔的研究历程:
实验 假说
验证
总结规律
性状分离 3:1
精品课件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P5
P 高茎 × 矮茎
DD
dd
1.性状是由_遗__传__因__子__决定的
显性遗传因子(D)- 显性性状 隐性遗传因子(d)- 隐性性状
配子 D
F1
d 受精作用 高茎 Dd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_成__对_存在
(如:DD、dd-纯合子 Dd-杂合子)
母本去雄 套袋
传粉 再套袋
高茎的花
接受花粉——母本
精品课件
矮茎的花
提供花粉——父本
原因:(2)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P3 性状:生物体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总称.
性状:
相性状对: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P3
豌豆 种子形状 圆滑、皱缩
精品课件
图1耳垂的位置
1、有耳垂 2、无耳 垂
评价P5 例2 P7. 3
精品课件
基因型和表现型P12
1.表现型相同,基因型 F1
Dd
Dd
不一定相同;
直到1900年才引起遗传学家、育种家的高度 重视,现代遗传学迅速发展起来。
孟德尔是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遗传学之 父。
精品课件
问题探究:
融合遗传 是否正确?
高 + 矮 = 不高不矮?
精品课件
孟德尔成功的奥秘
阅读课本P2-P3,寻找名词
1.自花传粉
7.去雄
2.自交
8.父本♂
3.闭花受粉
9.母本♀
精品课件
七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数据
性状
种子的形状 茎的高度 子叶的颜色 种皮的颜色 豆荚的形状 豆荚 的颜色 花 的 位置
显性 圆粒 高茎 黄色 灰色 饱满 绿色 腋生
F2 的表现 隐性
5474 皱粒 1850 787 矮茎 277 6022 绿色 2001 705 白色 224 882 不满 299 428 黄色 152 651 顶生 207
显性:隐性 2.96 : 1 2.84 : 1 3.01 : 1 3.15 : 1 2.95 : 1 2.82 : 1 3.14 : 1
实验现象:在F1代中只表现出显性性状。F2代中出现性 状分离现象。性状分离比: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接近3:
1。 看来F2中出现的3:1的精性品课状件 分离比不是偶然的。
2、左手
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B )
A、猫的白毛与蓝眼 B、兔的短毛与长毛 C、人的身高与猴的身高 D、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精品课件
孟德尔选择了豌豆作为遗传试验材料,找 出了七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这么多的性状,该如何研究呢?
简单
复杂
孟德尔的研究历程:
实验
假说
验证
总结规律
精品课件
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一对相对性状(茎的高矮)的杂交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