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最新)[修改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最新)[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3609977cd0d233d4b04e6994.png)
第一篇: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最新)一、家庭种植DIY教学目标:1.认识常见的花卉品种,学习搜集资料信息,并进行交流,培养爱美情操。
2.开展家庭种植DIY项目,学习简单的土培和水培方法。
在多样的评价活动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提高种植技能。
3.安全使用劳动工具,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花卉和种植工具,学会土培吊兰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土培吊兰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常见花卉图片和常见花卉种植工具。
土培吊兰准备材料:瓦片、煤渣或粗土粒、细土、沙、剪刀、水壶、小铲子和花盆。
准备吊兰幼苗:剪取花茎上带根的吊兰小苗。
2.制作多媒体课件。
3.收集关于花卉的知识信息。
学生准备:收集关于花卉的知识信息。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老师到不少同学家去家访,让我们跟着老师的录像一起参观两位同学的家。
2.播放录像。
3.虽然两位同学家的布置不同,但是他们都用各种花卉装饰着家庭,使家庭环境充满了生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家庭种植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
(二)探究学习,认识常见的花卉。
1.在刚才的录像里,你看到哪些花卉?指名交流。
2.你还认识哪些常见花卉呢?让我们一起到校园走一走,看一看,了解更多常见的花卉。
3.组织校园参观,分小组介绍校园花卉。
4.活动小结,组织评价各小组搜集花卉信息的情况。
(三)探究学习,认识常见种植工具和花盆。
1.创设情景,分小组比一比哪个小组认识的种植工具多?2.认识常见的花盆,说说各类花盆的特点和用途。
(四)探究学习,学习土培吊兰1.出示种植好的一盆吊兰。
你认识这种花卉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土培吊兰。
2.组织学生自学、思考:土培吊兰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土培吊兰的操作步骤是怎样的?学生自学。
3.检查自学情况。
展示土培吊兰的材料和工具,交流操作步骤。
4.思考:在学习中,你产生了哪些问题?指名交流。
教师演示关键操作步骤。
(五)实践操作,分工合作。
各小组进行种植吊兰。
(完整版)最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
![(完整版)最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12b120874431b90d6d85c747.png)
---------------------------------------------------------------最新资料推荐------------------------------------------------------ 最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 1.家庭种植 DIY 教学目标:1、认识常见花卉品种,培养爱美情操。
2、学习土培吊兰的栽种。
3、安全使用劳动工具,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花卉品种和劳动工具。
教学难点:学习土培吊兰的栽种。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有过种花的经历吗?交流自己的种花经历,与大家分享。
二、出示一盆实物吊兰同学们认识他吗?在哪儿见过?有哪些了解?小组讨论,汇报交流,归纳总结 1、它是悬垂观叶植物,被称为空中仙子,能美化环境。
2、它具有极强的吸收有毒气体的功能。
3、它能有效地净化空气,有绿色净化器之美称。
三、实践体验,栽种吊兰 1、小组讨论,栽种吊兰需要哪些材料?出示图片和实物,认识有关工具。
瓦片、煤渣或粗土粒、细土、沙、剪刀、水壶、小铲子、花盆。
1/ 17剪取花茎上带根的吊兰幼苗。
2、出示图片及文字介绍栽种步骤,提出疑问,小组讨论。
疑问:盆底为什么要铺粗土粒?为什么最后要撒上一层沙?用哪种花盆比较好?要不要加肥料?什么样的肥料好?水为什么要浇透? 3、老师操作示范。
A、在花盆底部垫一块瓦片,盖住排水孔。
B、放入少量煤渣或粗土粒,使土达到盆高的三分之一。
C、加细土至盆高的三分之二处。
D、放入吊兰幼苗,一手扶正幼苗,另一手向盆中填土。
E、填至盆口下 2 厘米处,再撒上一层沙。
F、将吊兰幼苗四周的土按实后浇水,水要浇透。
4、学生分组实践,老师巡回指导。
5、成果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小组所栽吊兰,并为之取名。
四、总结全课。
只要全身心地投入种植,你的付出必有收获。
2、扦插、养护菊花一、教学目标 1.分小组查资料,了解菊花种植的相关知识,写一份菊花扦插的方案 2.自己在家或分小组栽培几盆菊花。
南京苏科版六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全一册说课稿
![南京苏科版六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全一册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c98bb95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ab.png)
南京苏科版六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全一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劳动与技术》是小学六年级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南京苏科版六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全一册教材,内容包括:纸工、布工、木工、金工、烹饪等。
这些内容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又有实践操作的指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了解到劳动的基本原理,又能动手实践,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劳动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和探索。
但同时,他们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动手能力不强,团队协作意识淡薄,安全意识不足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掌握劳动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了解纸工、布工、木工、金工、烹饪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通过实践操作,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学会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劳动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实践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2.教学难点: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安全意识的提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小组合作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践、创新。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视频教学等手段,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劳动与技术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讲解: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实物展示、视频教学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感受。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确保安全。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3cd26c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3d.png)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认识到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劳动人民的情感。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劳动与技术的关系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认识到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 第二课时:劳动的意义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劳动人民的情感。
3. 第三课时:劳动技能的培养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第四课时: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5. 第五课时:劳动与技术的实践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劳动的意义、劳动技能的培养等理论知识。
2. 采用演示法,展示生活自理能力的实践操作。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交流,提高对劳动的认识。
4.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劳动技能。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关系、劳动的意义、劳动技能的培养等知识的理解。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及对劳动的认识。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五、教学课时:本册教案共五个课时,每个课时40分钟。
六、第六课时:劳动安全常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遵守劳动纪律,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教学内容:1. 劳动安全基本知识2. 常见劳动安全事故及预防措施3. 安全操作规程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劳动安全基本知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常见劳动安全事故及预防措施。
3.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交流如何在劳动过程中注意安全。
苏教版最新教材小学劳动与技术六年级下册全册课堂教学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最新教材小学劳动与技术六年级下册全册课堂教学优秀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587e7137e21af45b207a839.png)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通过六年级上学期的劳技学习,学生对于木工、金工等一系列技能,已经非常熟悉,也能够完全的看懂一些木工、金工的符号,并且能够根据要求制作完成简单的木工、金工小作品。
本学期,在上学期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了知识的拓展,如种植知识等。
本学期的劳技教材加入了毕业纪念册和创意小礼物的学习,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要求更加提高,教师要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集体的智慧,打开学生的思路,拓展学生的视野。
二、教材分析:第一单元家政——种植1.认识常见花卉和种植工具,学会土培吊兰的方法。
2.学习水培发豆芽的方法。
3.掌握菊花扦插的方法。
4.学习小花圃管理的相关知识,在实践活动中逐步掌握花圃管理技术。
5.掌握南瓜和毛豆种植的方法和技术,能自己种植南瓜和毛豆。
6.学会插花的两种基本造型——倒T形插花、半球形插花。
第二单元技术初步1.掌握毕业纪念册的制作过程与方法,学会传统的线装书的装订方法。
巩固装订、剪折、绘制等技能。
2.提高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审美能力、设计创新能力,提高动手制作的能力。
3.学会交流合作,学会感恩,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4.掌握创意靠垫的制作步骤,能用已学的缝纫技术完成作品。
学会用折、剪、粘等方法,制作出美丽的纸艺花卉康乃馨,用它来美化生活,表达情感。
5.了解创意台灯的结构,运用木工、电子电工、缝纫、金工等多种技能完成创意台灯的制作。
6.提高审美情趣、创造性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
7.体验设计的乐趣,学会欣赏和评议作品。
三、总的要求:(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
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劳动教案(原创全册)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劳动教案(原创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0f8ea572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dc.png)
劳动——六年级下册班级:执教老师:1.三维打印——六年级下劳动活动方案一、活动目标1.了解什么是三维打印,初步掌握三维打印笔的使用方法。
2.学习使用三维打印笔制作手机支架。
3.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环保意识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看示意图制作手机,支架并启发学生在制作的基础上添加自己的设计,掌握三维打印笔的技法。
2.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创作,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活动准备1.耗材、三维打印笔、白纸、直尺等。
四、活动过程一、了解什么是三维打印?1.三维打印也称立体打印,是一种利用数字模型文件,并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构造物体的技术。
2.人们可以利用三维打印笔或三维打印机直接打印出设计好的立体实物,满足个性化、多元化的产品需求。
二、学习三维打印笔的使用方法1.自学书本第3页内容。
交流:(1)插入电源(2)长按电源键,打开开关。
(3)根据耗材选择相应的模式,开始加热。
(4)指示灯变绿后完成加热。
(5)放入耗材,开始打印。
(6)退出耗材,拔出电源。
2.了解三维打印笔的打印原理:三维打印笔把原材料[ PLA 聚乳酸)、树脂等]加热至熔化,通过层层叠加的方式进行打印,最后冷却凝固成型。
三、学习使用三维打印笔制作手机支架1.说说三维手机支架的组成部分:架面、支撑片。
2.使用三维打印笔制作手机支架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PLA材料、电源适配器、3D打印笔、透明塑料片、白纸、笔、直尺。
3.学习三维打印笔打印手机支架的制作步骤。
P4-6(1)评价标准:比例合理、紧密厚实、稳固美观。
(2)手机架的制作分为哪几个步骤?每一步分别要注意些什么?手机架的制作过程分为绘制图案,预热、准备,打印、填涂,冷却、组合四个主要步骤。
(3)制作过程注意点:在绘制图案时,不仅要确定架面图案的尺寸,还需要确定插接孔的位置和尺寸,以及支撑片的尺寸。
架面尺寸要略大于手机尺寸;架面底部要平整,避免头重脚轻影响稳定性;确定插接孔的位置,插孔一般位于图案下方,应左右对称,与图案底边平行;支撑面插接部分的宽度要与插接孔匹配,一般比插接孔略小一些。
南京苏科版六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全一册教学设计
![南京苏科版六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全一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7e5161d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ca.png)
南京苏科版六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全一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劳动与技术》是小学六年级的一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册书以项目化为教学方式,设计了多个劳动技术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劳动技能,对于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和方法也有所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某些劳动技术的认识和实践经验不足,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对于劳动技术的掌握程度也有所不同,老师在教学中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术,学会使用劳动工具,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增强学生对劳动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劳动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2.教学难点:对于部分较为复杂或学生初次接触的劳动技术,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掌握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老师通过现场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劳动技术的操作方法。
2.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评价法:通过对学生的作品和表现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学场地:劳动实践教室2.教学工具:劳动工具、多媒体设备3.教学素材:教材、PPT、视频、图片等4.安全措施:确保教学过程中的安全,避免学生受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或视频展示一些劳动技术的图片和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劳动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老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劳动技术,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设计(最新)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设计(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652aaf54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81.png)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设计(最新)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劳动观念的培养、劳动技能的提高、劳动安全常识的学习、以及一些实际的劳动项目。
本册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实践操作的训练。
通过本册的学习,学生可以增强劳动观念,提高劳动技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劳动基础,对劳动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劳动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劳动辛苦,不愿意参与。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让他们体验到劳动的乐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劳动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劳动的重要性,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擦窗户等。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的劳动操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尊敬劳动者。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擦窗户等。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实际的劳动过程中,运用所学技能,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劳动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劳动技能。
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劳动实践,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室环境布置:将教室座位调整为圆形或方形,方便学生分组讨论和实践活动。
2.劳动工具:准备扫把、拖把、擦窗户的工具等。
3.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劳动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如扫地、拖地、擦窗户等劳动技能。
同时,讲解这些劳动技能的重要性和操作要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劳动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每组选择一个劳动项目进行操作,如扫地、拖地、擦窗户等。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7b4d78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fe.png)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第一章: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
使学生明白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劳动的定义与分类。
技术的发展与作用。
劳动与技术的相互关系。
1.3 教学活动:讲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
分析劳动与技术的关系。
学生讨论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第二章:劳动的意义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
使学生认识到劳动的价值。
2.2 教学内容:劳动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劳动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劳动的道德价值。
2.3 教学活动:讲解劳动的意义。
分析劳动的价值。
学生分享自己对劳动的感悟。
第三章:劳动与技术的关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
使学生认识到劳动与技术的相互作用。
3.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的相互促进。
技术在劳动中的应用。
劳动对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3.3 教学活动: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
分析劳动与技术的相互作用。
学生探讨劳动与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四章:劳动技能的培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技能的培养方法。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
4.2 教学内容:劳动技能的定义与分类。
劳动技能的培养途径。
劳动技能的提升方法。
4.3 教学活动:讲解劳动技能的培养方法。
分析劳动技能的提升途径。
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提升劳动技能。
第五章:劳动与技术教育的重要性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重要性。
使学生认识到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价值。
5.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
劳动与技术教育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
5.3 教学活动:讲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重要性。
分析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价值。
学生分享自己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认识。
第六章:劳动与技术的安全常识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中的安全常识。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操作技能。
6.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中的常见安全隐患。
安全操作规范与要求。
急救知识的普及。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1)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0acbe7c0e009581b6bd9ebb2.png)
全册教案家政种植花卉使我家更漂亮一,教学目标1.了解同学家中的花卉种植情况.2.了解种植花卉的作用,培养爱美情操.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和放像机.2学生准备:课前,分小组组织一次参观访问活动:去那些种植花卉的同学家看看,听一听同学家长关于花卉种植的介绍.在参观期间,有条件的学生可以拍摄照片或录像.三,活动建议1.淡话导入新课.讨论:你家种植过花卉吗种植过哪些花卉种得怎样议一议:在家里种植花卉有什么作用,从而揭示课题.2.说说议议.归纳种植花卉的好处:(1)能美化环境;(2)能净化空气;(3)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事先拍摄的家庭种植花卉的照片,或播放拍摄的录像,结合"说一说",请学生上台介绍~下家中种植过哪些花卉,种得怎样,以及种植这些花卉给家庭生活带来了什么好处,让学生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感受花卉种植的好处,受到美的熏陶.3.填填说说,交流心得.请学生根据课前的参观情况,回忆一下,填好表格.然后请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所填的内容.交流之后可以派代表参加全班交流.4.动手试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简要说明,介绍一下制作方法,学生制作制作好后开一个树叶标本展示会,让学生体会动手制作的乐趣.5.总结课文,引发兴趣.教师小结:花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美,带来了无穷的乐趣,那么你想为你家,为学校增添一点美吗下节课我们来学习种植花卉.6.课外延伸.(1)调查学校里花卉的种植情况,仿照课文上的表格设计一份表格,用于总结调查的情况.(2)读一读本节教材后"技术信息"中的《室内绿化的配置设计》,《当心,有些花卉有毒》.家庭常见花卉的种植1 菊花一,教学目标1.分小组查资料,了解菊花种植的相关知识,写一份菊花扦插的方案2.自己在家或分小组栽培几盆菊花.3.通过栽培菊花,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二,教学准备1.菊花造型图片,各种菊花的图片.2.扦插,养护菊花的录像片.3.实物投影仪.4.菊花扦插所需的材料及工具,如瓦盆,剪刀,水壶,基质等.三,活动建议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出示菊花造型图片;让学生欣赏这些菊花及造型;学生结合自己课前所收集到的资料说一说菊花有什么特性.2.说说写写,明确扦插方法.(1)指导学生阅读有关菊花扦插的步骤及方法,结合录像片,清楚菊花扦插的步骤及每个步骤需特别注意的关键点,(2)教师可以在学生说的基础上作适当的补充.(3)请学生写一份扦插菊花的操作方案(4)全班交流一下.评一评谁写的方案最科学,可行,评出最佳方案.3.讲讲看看,了解养护知识.讨论:菊花养护应注意些什么交流,归纳出菊花养护的五个注意点:(1)遮阳;(2)填土;(3)浇水;(4)施肥;(5)"打头"和"留蕾".播放菊花养护的录像,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认识.4.画画做做,掌握栽培方法.学生尝试画出菊花栽培的操作流程示意图然后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示意图,评一评示意图所表示的操作流程是否正确,画得是否简洁,清楚,评出最佳示意图.5.客观评价,总结交流.6.课外延伸,动手尝试.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试一试"中的简要说明,并鼓励学生按照提示在家动手扦插教材所提到的几种植物,也可以去尝试其他植物的扦插,培养他们动手种植的兴趣,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7.注意事项.(1)操作实践时,要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做到井然有序.(2)使用劳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2 鸡冠花和牵牛花一,教学目标1.分小组查阅资料,了解鸡冠花及牵牛花的特性,栽培方法和养护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在班内交流.2.分小组栽培鸡冠花和牵牛花.3.通过栽培鸡冠花和牵牛花,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善于观察,团结协作等良好品质.二,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类型鸡冠花的图片,不同颜色牵牛花的图片.2.有条件的可准备栽培鸡冠花,牵牛花的录像片.或者根据"助学提示"中主要步骤制作成简单的课件.3.将学生分成5~6人一小组,分小组查阅资料,了解鸡冠花和牵牛花的特性,栽培和养护方法.4.准备种植所用工具和小实验所用工具和溶液.三,活动建议1.激发兴趣,导人新课.出示收集到的各类鸡冠花,不同颜色牵牛花的图片,让学生欣赏,请学生认一认这两种花,说说它们的名字,并描述一下它们各自的形态特征和习性.2.议议读读,明确栽培方法.(1)学生根据课前所收集的信息,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怎样栽种这两种草花,明确两种花的栽培方法.(2)教师指导学生分小组阅读教材"助学提示"中的内容,然后在小组中说说这两种花怎样栽培,补充课前所收集的资料.(3)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4)观看这两种花栽培的录像,再次明确栽培步骤及注意事项.鸡冠花的栽培步骤:播种,间苗,施肥,上盆.(每个阶段都要注意养护管理).3.学学做做,学习这两种花的栽培.4.动手实验,总结评价.学生分小组小实验,并观察现象.观察并思考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用酒精溶液浸泡则酒精溶液会呈现出黄色,这说明叶子中的色素被浸泡出来了,色素能溶于酒精.)5.读读试试,培养种植兴趣.指导学生阅读信息栏中有关种植向日葵和含羞草的介绍,弄清它们的栽培步骤及注意事项.6.注意事项.(1)操作实践时,要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做到井然有序.(2)使用劳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3)实验时要注意安全.小花圃的管理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管理小花圃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爱劳动的好品质.2.使学生懂得美是人类劳动创造出来的,教育学生用自己的双手,通过辛勤的劳动美化环境,美化生活.二,教学准备1.把全班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小组事先收集有关资料或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小花圃管理的基本知识.2.准备好除草,浇水,施肥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如铲子,水桶,花肥等.3.拍摄学校,社区,公园,家庭中小花圃的照片或用摄像机摄像.三,活动建议1.看看说说,导入新课.(1)出示拍摄的小花圃照片让学生欣赏,然后请他们说说这些小花圃在人们的生活中有何作用.(2)学生讨论.(3)教师小结:小花圃美化了环境,又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怎样使这些小花圃一直这样美丽呢2.记记写写,激发兴趣.(1)教师指导学生根据书上"看一看,记一记"和"写一写"的要求填好书本上的空白.(2)让学生在小组内将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小花圃向同学们作介绍,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3.说说写写,明确要点.浇水,施肥,整枝,松土,除草,打扫等的注意点.制定一份管理小花圃的方案,每个小组派代表来介绍一下所制定的方案,大家评论,哪个小组的方案制定得最完善,最可行.4.做做评评,掌握要领.5.动手试试,完成作品.教师动手制作几幅叶贴画,种子贴画,果实贴画的作品,引发学生动手制作的兴趣.指导他们阅读教材说明,介绍一下制作过程,让学生动手尝试制作简单的叶贴画,种子贴画或果实贴画.小小展示会,让学生品尝到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6.注意事项.(1)使用劳动工具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2)事先去了解一下学校,附近社区的小花圃情况.7.课外延伸.(1)将"认养"的小花圃定时管理下去,学期结束时可评一评,哪个小组管理得最棒,还可以评出最佳管理员,授予其"小小园丁"的称号.(2)组织学生认真阅读本节教材后"技术信息"中的有关篇章.了解中国十大名花是哪些花,什么时候开花,有什么特点;水仙花是怎样栽培的;水,土,光,肥的一般管理要掌握哪些原则和要求;花卉与文学艺术各领域的关系.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学生上网查找有关园艺花卉方面的资料.技术初步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制作运用多种材料的小制作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不同材料的质地,性能和特点,同时知道运用多种材料做出的物品功能更齐全,从而培养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2.学会制作l~2件作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3.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包括废旧物品,设计制作一件作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树立环保意识,知道生活中处处有学问.4.学会使用常用手工工具,规范操作,具有良好的劳动习惯.5.通过上网,了解更多信息,开拓视野,创作更有新意的作品.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预先制作好小楼房,蜻蜒,溜冰鞋和小瓤虫4件作品制作手工作品的材料和工具,实物投影仪,演示制作过程的录像光盘.2.学生准备:构思一件作品,准备所需材料和工具.三,活动建议1.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结合上学期制作的手工作品,让学生说说这些作品的材料以及材料使用上的体会.(2)讨论交流身边的学习用具,玩具,以及其他生活用品哪些是用两种以上的材料做成的.(3)用实物投影仪展示文中的13张图片,任选几张说明图中制品的所用材料.2.模仿制作.(1)通过学生自由阅读教材,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工艺品,了解其制作方法,步骤.(2)分组合作,模仿制作,要求每一小组选1~2件作品合作完成.提示学生模仿制作时,可以作局部改变,做到有所创新.①选好组长,明确各人的分工,团结协作.②提示学生使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使用刻刀,剪刀和锯要注意不损坏课桌.③各人说说制作的经验,体会和教训,选出一名组员参加班级介绍.④注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3)展示作品,评价作品教师作小结,表扬优秀小组,鼓励学生为设计制作做准备.(4)讨论交流.分小组讨论交流下次设计制作的手工作品,各自的分工,材料和必备的工具等,注意所用的材料要比较好找,也可以是废旧材料.3.设计制作.(1)在模仿制作的基础上,根据各自带来的材料,各小组再进一步讨论决定制作什么作品,注意这件作品要有实用性,趣味性和新意,并为作品命名;画一幅完整的设计图稿并标明尺寸;通过讨论提出改进意见,修改图纸并定稿;(2)出示材料,工具,根据分工动手制作.(3)作品展示,综合评价.4.开拓创新,设计制作.鼓励学生课后运用所学的知识,自己设计作品并制作出来.5.注意事项.(1)制作中要发挥合作精神,有始有终地制作好一两件作品.(2)节约材料,安全使用劳动工具.(3)制作完成后,及时清理桌面,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美妙的声音响起来1 模仿制作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到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技术和电子产品被广泛地运用到我们生活中,培养学生对新事物,新技术的敏感.2.学会制作一两种小玩具,并能使它发出声来,从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持之以恒,克服困难的意志.3.在学会制作玩具的同时,初步掌握收集,处理,运用技术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4.学会使用常用的劳动工具,自觉遵守安全规则.具有良好的劳动习惯.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会发声的猫头鹰,门铃声声,音乐阁,手机,鹦鹉,喇叭声声和红色轿车7种玩具,展示会响的猫头鹰,手机和红色轿车的制作方法,步骤的光盘,实物投影仪,生活中运用电子产品的图片或幻灯片.2.学生准备:会响的猫头鹰,手机和红色轿车的制作工具,材料.三,活动建议1.以图激趣,导入新课.(1)出示幻灯片,让学生了解到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技术被广泛运用于我们的生活.(2)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运用到电子技术的.(3)揭示课题,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2.思考讨论,了解方法.(1)出示7种玩具,请学生上台摆弄出声音.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这些玩具,生任选一种说说制作的材料,工具以及方法和步骤.(2)看制作步骤图,进一步明确其制作方法.3.分组合作,模仿制作.(1)按学生能力的差异分组,鼓励学生勇于向困难挑战,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品.提醒学生小组内既要明确分工,又要团结合作,以取长补短.(2)提醒学生安全使用劳动工具.(3)学生动手制作,老师巡视.(4)交流制作的过程和心得.4.作品展示,综合评价.(1)集中展示各组的作品.并介绍制作的过程和心得.(2)小组内讨论对作品的评价,并根据评价情况在书上的评价结果里打星.5.讨论,研究下次制作.(1)鼓励学生在课后运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用不同的材料,能够想到用不同的方法,制作出有特色的发声玩具.(2)分小组讨论,研究下次发声玩具的自行设计,各自的分工以及材料和工具的准备等.6.注意事项.(1)制作中要发挥合作精神,有始有终完成好一两件作品.(2)安全使用劳动工具.(3)制作结束后,养成清理桌面的好习惯.(4)使用后的废旧电池要合理堆放,集中处理,树立环保意识.2 设计制作一,教学目标1.在模仿制作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并制作1件发声的玩具,从中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2.在创作过程中,使学生养成主动进行技术学习和技术探究的习惯,并具有一定的对技术设计,技术实践过程及产品的反思和评价能力.3.认识一些常见的技术加工材料,知道其性能和用途,有选择地运用在自己的制作中.二,教学准备1.想像设计一种小制作.2.准备好制作这种作品的材料和工具.3.从图书馆或上网收集~些小制作的资料,开拓视野.4.实物投影仪.三,活动建议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表扬上次模仿制作中表现突出的小组,奖给"模仿制作"小红星.(2)揭示课题,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2.分组讨论,确定方案.(1)分小组讨论决定制作什么作品,注意要有新意,有能力合作完成,并为作品命名;(2)讨论制作该作品的工作步骤(3)考虑周密,分工明确.教师巡视.3.分组合作,制作作品.(1)按制定的工作步骤开展制作.(2)分工明确,团结协作,记录员及时记录制作情况.(3)评价发言.4.作品展示,综合评价.(1)注重作品的构思设计和作品效果以及制作技术.(2)评出各项目的优胜者,5.课后拓展,培养创新精神.鼓励学生课后运用所学的知识,自己设计作品并制作出来,在班级中展示,或在学校艺术,科技节等活动中一展才华.发展中的技术1 什么是新材料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认识什么是新材料.2了解一些生活中用新材料制成的物品.3.明确材料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二,教学准备1.两只瓷碗(一只是普通瓷碗,另一只是由新材料制成的摔不碎的瓷碗).2.网上收集一些分别由传统材料和新材料制成的同种物品,制作成多媒体.三,活动建议1.创设悬念,导入新课.(1)出示两只碗,一只是普通瓷碗,另一只是由新材料制成的摔不碎的瓷碗.让学生猜一猜:假如这两只碗不小心掉在地上会怎样(2)得到结果:一只碗被摔碎,另一只碗却完好无损.(3)议一议为什么另一只碗摔不碎.(4)揭示:一只摔碎的碗是由传统材料制成的,另一只摔不碎的碗则是由新材料制成的.引出课题.2.动手动脑,了解新材料含义.(1)出示文中两幅图片,进行简介.(2)阐述由新材料制成的物品的优点.(3)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或上网查询:什么是新材料.(4)出示文字:"助学提示"一栏的内容.3.读读议议,加深认识.(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讨论交流各自阅读报道后所得的启示,师生共同交流.认识新材料的优异性能.(2思考两个问题:豆粕的一般用途(用作饲料);报道中的用途(大豆纤维的原料).(3)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是由新材料制成的(可提醒学生结合上网查询到的内容来说)(4)小组讨论:举例说明材料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关系.4.查一查.。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设计(最新)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设计(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156160fa5f0e7cd185253658.png)
一、家庭种植DIY教学目标:1.认识常见的花卉品种,学习搜集资料信息,并进展交流,培养爱美情操。
2.开展家庭种植DIY项目,学习简单的土培和水培方法。
在多样的评价活动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提高种植技能。
3.安全使用劳动工具,规X操作,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花卉和种植工具,学会土培吊兰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土培吊兰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常见花卉图片和常见花卉种植工具。
土培吊兰准备材料:瓦片、煤渣或粗土粒、细土、沙、剪刀、水壶、小铲子和花盆。
准备吊兰幼苗:剪取花茎上带根的吊兰小苗。
2.制作多媒体课件。
3.收集关于花卉的知识信息。
学生准备:收集关于花卉的知识信息。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教师到不少同学家去家访,让我们跟着教师的录像一起参观两位同学的家。
2.播放录像。
3.虽然两位同学家的布置不同,但是他们都用各种花卉装饰着家庭,使家庭环境充满了生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家庭种植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
(二)探究学习,认识常见的花卉。
1.在刚刚的录像里,你看到哪些花卉?指名交流。
2.你还认识哪些常见花卉呢?让我们一起到校园走一走,看一看,了解更多常见的花卉。
3.组织校园参观,分小组介绍校园花卉。
4.活动小结,组织评价各小组搜集花卉信息的情况。
(三)探究学习,认识常见种植工具和花盆。
1.创设情景,分小组比一比哪个小组认识的种植工具多?2.认识常见的花盆,说说各类花盆的特点和用途。
(四)探究学习,学习土培吊兰1.出示种植好的一盆吊兰。
你认识这种花卉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土培吊兰。
2.组织学生自学、思考:土培吊兰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土培吊兰的操作步骤是怎样的?学生自学。
3.检查自学情况。
展示土培吊兰的材料和工具,交流操作步骤。
4.思考:在学习中,你产生了哪些问题?指名交流。
教师演示关键操作步骤。
(五)实践操作,分工合作。
各小组进展种植吊兰。
教师巡视指导。
(六)成果展示,交流评议学生展示土培吊兰。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劳动及技术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劳动及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b267deb4daa58da1114a87.png)
一、家庭种植 DIY教课目的:1.认识常有的花卉品种,学习采集资料信息,并进行沟通,培养爱美情操。
2.睁开家庭种植DIY 项目,学习简单的土培和水培方法。
在多样的评论活动中获取真切的感情体验,提升种植技术。
3.安全使用劳动工具,规范操作,养成优异的劳动习惯。
教课重点:认识常有花卉和种植工具,学会土培吊兰的方法。
教课难点:学会土培吊兰的方法。
教课准备:教师准备:1.常有花卉图片和常有花卉种植工具。
土培吊兰准备资料:瓦片、煤渣或粗土粒、细土、沙、剪刀、水壶、小铲子和花盆。
准备吊兰幼苗:剪取花茎上带根的吊兰小苗。
2.制作多媒体课件。
3.采集对于花卉的知识信息。
学生准备:采集对于花卉的知识信息。
教课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老师到许多同学家去家访,让我们随着老师的录像一同观光两位同学的家。
2.播放录像。
3.固然两位同学家的部署不同,可是他们都用各栽花卉装修着家庭,使家庭环境充满了活力。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家庭种植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
(二)研究学习,认识常有的花卉。
1.在方才的录像里,你看到哪些花卉?指名沟通。
2.你还认识哪些常有花卉呢?让我们一同到校园走一走,看一看,认识更多常有的花卉。
3.组织校园观光,分小组介绍校园花卉。
4.活动小结,组织评论各小组采集花卉信息的状况。
(三)研究学习,认识常有种植工具和花盆。
1.创建情形,分小组比一比哪个小组认识的种植工具多?2.认识常有的花盆,谈谈各种花盆的特色和用途。
(四)研究学习,学习土培吊兰1.出示种植好的一盆吊兰。
你认识这类花卉吗?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土培吊兰。
2.组织学生自学、思虑:土培吊兰需要哪些资料和工具?土培吊兰的操作步骤是如何的?学生自学。
3.检查自学状况。
展现土培吊兰的资料和工具,沟通操作步骤。
4.思虑:在学习中,你产生了哪些问题?指名沟通。
教师演示重点操作步骤。
(五)实践操作,分工合作。
各小组进行种植吊兰。
教师巡视指导。
(六)成就展现,沟通评论学生展现土培吊兰。
苏科版六年级下册《劳动》全一册全部公开课教学设计(共9课)
![苏科版六年级下册《劳动》全一册全部公开课教学设计(共9课)](https://img.taocdn.com/s3/m/9c637255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5b.png)
苏科版六年级下册《劳动》全一册全部公开课教学设计(共9课)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六年级下册《劳动》全一册,共9课,内容涵盖了家庭劳动、学校劳动、社会劳动等多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觉劳动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本册内容紧贴学生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劳动技能,但对于一些复杂的劳动项目,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
学生对于劳动的认识和态度各异,有的学生可能对劳动有着积极的认识,而有的学生可能对劳动持有消极的态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引导,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各个劳动项目的操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劳动技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养成自觉劳动的良好习惯,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各个劳动项目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正确地完成劳动任务。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复杂的劳动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提高劳动效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劳动技能,提高劳动效果。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情,设计好教学方案。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教材内容,了解即将学习的劳动项目。
3.教学场地和工具:根据教学内容,准备好相应的劳动工具和场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劳动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本节课的劳动项目,引导学生了解项目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南京苏科版六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全一册教案
![南京苏科版六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全一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8afc97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5c.png)
南京苏科版六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全一册教案一. 教材分析《劳动与技术》六年级下册的内容主要围绕生活中的技术实践展开,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本册书内容丰富,包括电子技术、家政技术、环保技术等,这些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周围的技术产品有一定的了解。
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
此外,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渴望通过实践活动掌握更多的技术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术实践知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观念,提高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各项技术实践的操作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2.教学难点: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团队合作,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以实际操作任务为载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2.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技术实践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
2.学生准备:携带学习用品,如笔记本、笔等,提前了解相关技术知识。
3.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教学视频、图片、案例等资源,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谁能告诉我电子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如家政技术、环保技术等,并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相关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全册(说课稿)-苏教版劳动六年级下册
![全册(说课稿)-苏教版劳动六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c4320b3a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d0.png)
全册(说课稿)-苏教版劳动六年级下册一、教材分析本教材适用于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劳动课程。
全册共六个单元,分别是:1.科学之旅。
2.机械世界。
3.美好的花园。
4.电器王国。
5.美味的食品。
6.实用的技能。
本教材主要以实用技能为主要目的,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劳动知识,掌握实用的技能,提高实际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掌握劳动知识。
2.培养动手能力,并能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3.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1.技能操作:如针线活,编织等;2.劳动知识:如手部保护,电器使用等。
四、教学过程1. 科学之旅本单元的主题是科学实验,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学习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
重点难点1.学生掌握实验工具的使用方法。
2.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保持安全意识和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和步骤1.板书科学实验的常见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2.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自主操作,让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3.强调实验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 机械世界本单元的主题是机械制作,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手工制作,学习机械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重点难点1.学生了解机械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2.学生掌握手工制作机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方法和步骤1.板书基本机械构造和工作原理。
2.通过让学生对一些基本机械进行拆装组合和手工制作,让学生掌握机械的构造和制作方法。
3. 美好的花园本单元的主题是植物种植和花卉养护,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学习植物种植和花卉养护的基本知识。
重点难点1.学生掌握植物的生长过程和不同植物的养护方法。
2.学生学会使用常见的园艺工具和器材。
教学方法和步骤1.板书植物的生长过程和不同植物的养护方法。
2.让学生尝试在花田播种,栽种蔬菜等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4. 电器王国本单元的主题是电器的使用与保养,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电器用法和常见的故障排除方法。
重点难点1.学生了解电器的基本构造和使用原理。
2.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常见的电器。
苏科版六年级下册《劳动》全一册全部公开课说课稿(共9课)
![苏科版六年级下册《劳动》全一册全部公开课说课稿(共9课)](https://img.taocdn.com/s3/m/16061431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d4.png)
苏科版六年级下册《劳动》全一册全部公开课说课稿(共9课)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劳动》全一册,共9课,主要内容包括:家政、工艺、农业、工业等四大类劳动。
本册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素养为主,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对生活中的劳动现象有所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劳动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劳动技能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家庭背景、生活经验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学会家政、工艺、农业、工业等四大类劳动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认识到劳动的价值。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家政、工艺、农业、工业等方面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演示、视频资料等,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劳动歌曲、讲述劳动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劳动学习的情境。
2.教学新课:讲解基本劳动技能,展示相关实物或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劳动过程。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解答疑问。
4.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劳动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劳动实践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
可以采用流程图、列表、图示等方式,展示劳动过程、劳动技能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最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 1.家庭种植 DIY 教学目标:1、认识常见花卉品种,培养爱美情操。
2、学习土培吊兰的栽种。
3、安全使用劳动工具,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花卉品种和劳动工具。
教学难点:学习土培吊兰的栽种。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有过种花的经历吗?交流自己的种花经历,与大家分享。
二、出示一盆实物吊兰同学们认识他吗?在哪儿见过?有哪些了解?小组讨论,汇报交流,归纳总结 1、它是悬垂观叶植物,被称为空中仙子,能美化环境。
2、它具有极强的吸收有毒气体的功能。
3、它能有效地净化空气,有绿色净化器之美称。
三、实践体验,栽种吊兰 1、小组讨论,栽种吊兰需要哪些材料?出示图片和实物,认识有关工具。
瓦片、煤渣或粗土粒、细土、沙、剪刀、水壶、小铲子、花盆。
1/ 17剪取花茎上带根的吊兰幼苗。
2、出示图片及文字介绍栽种步骤,提出疑问,小组讨论。
疑问:盆底为什么要铺粗土粒?为什么最后要撒上一层沙?用哪种花盆比较好?要不要加肥料?什么样的肥料好?水为什么要浇透? 3、老师操作示范。
A、在花盆底部垫一块瓦片,盖住排水孔。
B、放入少量煤渣或粗土粒,使土达到盆高的三分之一。
C、加细土至盆高的三分之二处。
D、放入吊兰幼苗,一手扶正幼苗,另一手向盆中填土。
E、填至盆口下 2 厘米处,再撒上一层沙。
F、将吊兰幼苗四周的土按实后浇水,水要浇透。
4、学生分组实践,老师巡回指导。
5、成果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小组所栽吊兰,并为之取名。
四、总结全课。
只要全身心地投入种植,你的付出必有收获。
2、扦插、养护菊花一、教学目标 1.分小组查资料,了解菊花种植的相关知识,写一份菊花扦插的方案 2.自己在家或分小组栽培几盆菊花。
3.通过栽培菊花,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
二、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最新资料推荐------------------------------------------------------ 出示菊花造型图片;让学生欣赏这些菊花及造型;学生结合自己课前所收集到的资料说一说菊花有什么特性。
2.说说写写,明确扦插方法。
(1)指导学生阅读有关菊花扦插的步骤及方法,结合录像片,清楚菊花扦插的步骤及每个步骤需特别注意的关键点,(2)教师可以在学生说的基础上作适当的补充。
(3)请学生写一份扦插菊花的操作方案(4)全班交流一下。
评一评谁写的方案最科学、可行,评出最佳方案。
3.做花圃管理员教学目标:1、掌握小花圃管理的基本知识。
2、具有对小花圃管理、浇水、施肥、整枝、松土、除草、打扫等技能,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与创新,儿童的思维活跃。
3、培养学生爱劳动的品质,使学生懂得美是人类劳动创造出来的,教育学生用自己的双手,通过辛勤的劳动,美化环境,美化生活。
教学重点:掌握小花圃管理的基本知识。
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紧扣主题投影出示事先拍摄的小花圃照片,播放山里人家庭院的视频录像,展示傲雪的腊梅,报春的梅花,骄人的桂花,傲霜的菊花,热情的杜鹃花。
看后请学生说说感受,问学生小花圃在人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美是人们劳动创造出来的,人人都爱美,人人都能创造美,爱美3/ 17是人的天性,吸引眼球的花圃激起了学生的热情,引出了讨论的话题:小花圃美化了环境,又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怎样使这些小花圃一直美的呢?由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趣味探究,互动高效 1.依据课前准备和教师指导,学生根据书上的看一看,记一记和写一写的要求,填写空白处。
2.小组内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小花圃,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
3.介绍时利用实物投影仪将学生拍摄的照片、画的画展示出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
(三)趣味实践,生成智慧 1、把学生根据实际住址分成几个小组对家里的花进行管理。
如月季花,必须修剪去老枝,这样才能发新枝,多开花。
2、观察实践活动组,施肥的品种,施肥的量是否合理,写好观察记录,有了观察和实践体验,再加上课前做的知识准备,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可以当个花圃管理员了。
3、但是管理员要想把工作做好,做出色,还要做个小花圃管理方案。
出示小花圃管理方案提示:1、说明小花圃在什么地方?主要种的是什么花卉?2、管理小花圃需要用哪些工具和材料?3、安排好管理时间。
4、管理中要做哪几件事?给学生发管理方案表格,小组完成。
做好记录。
---------------------------------------------------------------最新资料推荐------------------------------------------------------ 4、种瓜、种豆乐趣多教学目标:1、了解种南瓜和毛豆的基本知识,掌握种南瓜和毛豆的一般步骤。
2、进一步培养对种植的兴趣,体验劳动的乐趣,增强劳动观念和热爱劳动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南瓜和毛豆种植的方法和技术,能自己种植南瓜和毛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种植的兴趣,坚持到瓜豆收获。
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展示各种南瓜的图片二、探究交流 1、你对南瓜知道些什么? 2、学生交流信息。
3、你会种瓜吗?南瓜生长要经历那些过程?种瓜有那些步骤和方法?4、交流讨论。
三、设计方案 1、提出任务:四人一组,每组种植两棵南瓜。
2、分组设计种植南瓜方案。
四、操作示范 1、展示并介绍工具与材料。
2、示范、讲解种南瓜的方法和步骤。
分组讨论,完善小组种植南瓜方案。
五、实践体验 1、明确任务,宣布纪律,注意安全。
5/ 172、种植、管理、收获各环节实践体验。
3、提醒学生反复阅读教材中的知识窗、小技巧、小贴士。
六、展示交流展示各自收获的南瓜,评一评。
2、学生完成课后自我评定。
5、插花艺术教学目标:1、感受插花艺术的魅力,初步认识插花的相关知识并了解插花的基本制作方法。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创作活动,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
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实践意识和合作参与意识。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插花艺术的魅力,初步认识插花艺术的相关知识并且掌握插花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
教学难点:完成活动方案的设计并进行初次的插花创作。
教学流程:一:激趣引课 1、教师手捧花束,吸引学生注意力。
提问:日常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花篮?(生日、宴会、看望病人等)---------------------------------------------------------------最新资料推荐------------------------------------------------------ 由此介绍插花的含义。
2、美丽的插花作品,通过欣赏,激发学生动手实践插花的愿望。
介绍插花艺术的含义。
(像这样能美化美化我们的居住环境,提高我们的艺术修养,让我们感受美、展示美的插花作品称为插花艺术。
) 3、引出活动主题。
板书活动主题齐读课题。
二:示范指导 1、引导学生学习插花方法。
问:同学们看到这么美的插花作品,你最想了解些什么?引出下一步探讨式的学习。
2、和学生共同探讨动手实践插花的第一个步骤设计准备。
引导学生参与学习。
(出示课件:设计准备)引出教师示范插花步骤 1。
3、再和学生共同探讨动手实践插花的第二个步骤动手制作。
方法同上一步。
(出示课件:动手制作)在此环节中,教师进行插花示范,让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学会插花的基本方法及技巧。
7/ 174、和学生共同探讨插花创作的收尾工作整理起名。
(出示课件:整理起名) 5、回顾插花过程。
通过再次回顾插花过程,强化学生对插花方法的记忆,为正确、有序完成插花创作做好铺垫。
重点强调:动手制作(固定花泥、定花型、按序插花)三:合作实践 1、教师指导。
在学生进行插花实践前,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
活动要求:1)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参与合作活动,进行合作分工。
2)记录员做好活动方案记录。
3)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保持相对安静。
4)作品完成后起名并进行自我评价。
指导学生完成方案设计并给插花作品起名。
插花造型:(在选择的造型上打)指导学生完成活动评价。
2、小组合作完成插花创作,及时完成自我评价内容6、我的校园教学目标:1、掌握模型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合作完成校园模型。
2、学习了解规划与设计,掌握按比例缩小的绘图知识,综合纸工、金工、木工、电工等技能,按实际比例有条理地制作模型。
---------------------------------------------------------------最新资料推荐------------------------------------------------------ 3、采用学生分工合作的研究方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要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模型的规划和制作。
4、培养学生热爱母校,感恩母校的情怀。
教学重点:1、学习了解规划与设计,掌握按比例缩小的绘图知识。
2、采用学生分工合作的研究方式,合作完成校园模型。
教学难点:掌握模型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合作完成校园模型。
教学准备:制作材料。
教学流程:校园规划(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欣赏我们的学校。
让我们一起来参观一下我们的校园吧!看看我们的校园里都有些什么建筑设施呢? 2、组织学生交流。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要来了解一下,这些建筑设施是如何有序地组合在一起成为一所学校的。
板书:9/ 17校园规划。
二、探究学习,学会方法。
1、认识平面图。
我们来认识一下学校的平面图。
(1)首先我们要了解学校的南北方位。
(2)接着我们要来认识一下图例。
这些图例用来标注出学校的主要建筑设施。
平面图是学校规划的一种体现,是学校模型制作的一个前期准备工作,涉及到今后建造模型时如何合理地布局规划。
2、合理规划。
我们学校在规划和使用上有一些问题,你发现了吗?那我们该如何合理地规划呢?三、小组合作,设计规划。
1、下面同学们就按自己的意愿来设计校园,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图形图例。
注意用尺子,各种图形要规范。
开始吧。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设计学校规划图。
(学生画平面规划图,教师巡视、点拨、欣赏)四、展示交流老师最后介绍自己的作品。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今天同学们从会看、会用平面图到能够画出简单的平面图,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制作了一张张漂亮、使用的学校规划图,你们课真棒!学校的规划设计中,还涉及到建筑设---------------------------------------------------------------最新资料推荐------------------------------------------------------ 计、绿地规划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等知识,我们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去慢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