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行为学-晕轮效应
【应用心理学论文】晕轮效应在大众传播中的体现

【应用心理学论文】晕轮效应在大众传播中的体现晕轮效应在大众传播中的体现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Edward Lee Thorndike)提出晕轮效应(Halo Effect)理论。
根据定义,晕轮效应(Halo Effect),又称"光环效应"、"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日晕效应"、"以点概面效应",它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
指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1]。
简单的来说,晕轮效应即人们对于某个人或某事物的印象往往受到初次接收的该人或该事物的第一印象所影响,其第一印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对该人或该失去其他方面的判断。
绝大多数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当我们于某人首次接触时,如果对方拥有迷人外表或者行为举止得体,我们都即会对其产生好感并倾向于在往后的交往中为其言语、行为做出正面的评价和判断。
但实际上,在我们通过持续的交谈交往前,我们并不能真正地了解到这个人,我们甚至有可能受第一印象所影响而对其做出错误的判断,即其迷人的外表、得当的举止背后实际存在的是一个道德低下之人。
因此,晕轮效应实际指出了人们主观的泛化推断,以及刻板印象(stereotype),而这种主观泛化推断和刻板印象会阻碍对人们客观、真实地认识事物。
晕轮效应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由于笔者的专业与大众传播有关,因此仅就此谈谈晕轮效应在大众传播领域的体现及引用。
最为常见和普遍的是晕轮效应在广告,特别是盈利性广告、品牌推广中的运用。
而这又具体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名人效应在广告中的运用、广告对于消费者的影响以及名牌效应的形成。
首先,名人广告(Celebrity ads)正是利用了晕轮效应:由于名人在社会中具有一定地位和权威,其所具有在大众心目中的正面形象能够激发大众的追随和崇拜,据此,名人所代言的产品会因为该名人的声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即受其"光环"所笼罩。
霍桑效应和晕轮效应

霍桑效应和晕轮效应霍桑效应与晕轮效应是心理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分别描述了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和感知的变化。
本文将分别介绍霍桑效应和晕轮效应,并对其原理和应用进行探讨。
一、霍桑效应霍桑效应,又称为观察者效应或实验效应,指的是被研究对象意识到自己正接受观察或实验的情况下,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或表现。
这种变化可能是因为被观察者感到紧张或受到期望的影响,也可能是出于对观察者的注意力和关注的回应。
霍桑效应的经典实验是在1924年至1932年间由美国西部电力公司的埃尔顿·梅奥(Elton Mayo)和他的同事们进行的霍桑实验。
他们在工厂中对一组工人进行了一系列的变动,如调整工作时间和工作环境等,以观察工人的生产效率。
然而,令他们惊讶的是,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少工作时间,工人的生产效率都出现了提高。
研究人员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这种提高是由于工人感到被关注和重视,从而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工作动力。
霍桑效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教育领域,教师可以通过给予学生关注和积极的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参与。
在企业管理中,领导者可以通过关注员工的需求和成就,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绩效表现。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过度的关注和期望也可能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在应用霍桑效应时需要注意平衡和适度。
二、晕轮效应晕轮效应是指观看或接触到一个中心物体(通常是一个圆形),周围围绕着一圈或多圈相同或类似的物体时,会产生一种错觉,使得中心物体看起来变大或变亮。
这种错觉可能是由于人眼的视觉系统对于周围的刺激产生的反应,从而影响了人们对中心物体的感知。
晕轮效应在艺术和设计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绘画中,画家可以利用晕轮效应来创造出立体感和动态感,使画面更具吸引力和表现力。
在广告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通过在产品周围增加类似的图案或形状,来增强产品的吸引力和视觉效果。
此外,晕轮效应也被用于光学仪器的设计和视觉心理学的研究。
虽然晕轮效应在艺术和设计中有其独特的应用,但也需要注意避免其产生误导或误解。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考试重点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重点第一讲1.什么是消费者行为是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2.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个体与心理因素包括哪些(1)需要与动机(2)知觉(3)学习与记忆(4)信念与态度(5)个性(6)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3.影响消费者行为的环境因素包括哪些(1)文化(2)社会阶层(3)社会群体(4)家庭(5)情境因素(6)营销因素4.消费者决策过程(1)认知与信息搜集(2)评价与购买(3)购后行为5.消费者行为研究的类型(1)定性研究包括深入访谈、集中小组、隐喻分析、拼图研究以及投影法。
这些方法经过高度训练的访谈-分析,往往带有主观性。
因为样本很小,所以研究结果不能推广到更大的人群。
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关于促销活动与产品的新观点,而这些内容的具体方面可以通过更广泛的研究来测试。
(2)定量研究包括实验法、调查法和观察法。
这种方法被看做实证性的,主要用于预测消费者行为。
研究的结果是描述性的,如果数据收集是随机的,结果可推广到更大的人群。
(3)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利用定性研究结果来发现新的创意或开发宣传战略,利用定量研究的结果来预测消费者对各种宣传的反应。
6.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具体方法(1)观察法是在自然情况下,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直接观察被研究者的外部表现,了解其心理活动,进而分析其心理活动规律的一种方法。
(2)实验法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引起某种心理现象产生,从而对它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实验法有两种形式: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3)调查法调查法是从大量消费者中系统收集信息的方法。
调查可以采用邮寄问卷、电话访问和人员访问等方式。
(4)访谈法访谈法是指调查者与消费者进行面对面有目的的谈话、询问,以了解消费者对所调查内容的态度倾向、人格特征等的方法。
访谈法可以分为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两种。
(5)投影法是指向消费者提供一些含义模糊的材料,通过这些材料激发出消费者潜意识中的感情和态度。
心理学50个常见的心理效应

50个常见的心理现象1、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在群体中个体会因为群体他人的影响使得责任感变弱,面对责任或困难往往会退缩的现象。
2、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是基于对方某个特别突出的特点、品质出发,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其他品质。
3、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4、维特效应类似情绪流感”,常见的自杀模仿现象,指媒体对自杀新闻的大肆渲染对于一些徘徊在生死边缘的人具有强大的暗示、诱导性。
5、刻板效应指对某人或某一类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类化的看法。
6、羊群效应指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
7、损失厌恶效应即相比于获取,人们对失去带来的损失更加敏感8、酸葡萄效应认为自己得不到的或是没有的东西就是不好的,是不值得关注和争取的,以冲淡内心欲望和不安9、甜柠檬效应个体在追求预期目标而失败时,为了冲淡自己内心的不安,会提高目标价值,从而达到了心理平衡10、巴纳姆效应也就星座效应,指个体有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自己的倾向. 11、投射效应指因个体具有某种特性而推断他人也具有与自己相同特性的社会心理现象12、南风效应指人际交往中,温暖胜于严寒。
13、北风效应比喻以强硬的手段迫使别人听从自己的命令,结果往往事得其反。
14、近因效应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15、首因效应指之前获得信息比最近获得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如第一印象16宽大效应个体对他人往往是积极的肯定估计高于消极的否定估计17、霍桑效应当观察者知道自己成为被观察对象而改变行为倾向的反应18、结伴效应个人活动由于有他人参加导致效率变化,如和尚的故事19、马太效应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20出丑效应人们更倾向于喜欢聪明但有小缺点的人21、超限效应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指刺激过多。
22、贴标签效应当个体被贴上标签时,会自发作出自我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23、登门槛效应指个体接受一个小要求后,为了维持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24、鲍鱼效应通过个体介入刺激竞争的产生的现象.25黑羊效应是一群好人欺负一个好人,其他好人却冷眼旁观的诡谲现象26、锐化效应指人们的价值如果在知觉对象前被激活,那么这种价值观就会对知觉有促进作用27、禁果效应指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想去尝试28、左位效应指的是人们对数字大小的判断会受到多位数中最左侧数位的影响。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重点

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知觉过程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即展露、注意和理解近因效应指在知觉的过程中,新近发生的事对人产生的一种认知偏差,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对以后的印象起着强烈的影响。
晕轮效应:客体所赋予的特征或品性十分突出,犹如给人罩上了色彩斑斓的光环,使人产生好感或敬畏心理定势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知觉反应的一种准备状态,对以后的感知、记忆、思维情感等心理和行为活动起正向或反向的定向作用及推动作用。
刻板印象个体在社会认知中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需要指消费者生理和心理的匮乏状态。
投射效应:以自己的心理来猜测或解释别人的心理期望效应: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无可估量的能量,它能改变人们的行为,产生期待的效果。
动机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一个方向前进的内在作用力。
注意是指消费者的认知能力短暂地集中于一个具体的刺激。
理解是指消费者赋于刺激某种意义愉快个体努力追求某一目标,当目标实现后随着紧张状态消失所产生的态度体验愤怒个体追求目标屡遭挫折,紧张状态积累所产生的态度体验正强化呈现一个愉快刺激以提高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负强化撤消一个厌恶刺激以提高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惩罚: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撤消一个愉快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社会阶层全体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等级标准划分为彼此地位相互区别的社会集团品牌个性是品牌形象的一部分,是指品牌特性的传播以及在此基础上消费者对这些特性的感知。
品牌个性的特征人格化的属性,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持续性和稳定性,互动性理性主义:笛卡儿经验主义:洛克科学心理学:冯特构造主义:冯特,铁钦纳机能主义:詹姆斯行为主义华生;斯金纳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柯勒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消费者行为及其特点,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个体因素环境因素情境因素个体因素:心理活动过程,消费者需求与动机,消知觉,态度,学习,个性环境因素:社会文化,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家庭,消费流行,企业营销活动环境因素:信息获取情景,购买情景,消费情景,处置情景消费者决策:1.认知与信息搜集2.购买过程和消费决策3.购后行为4.习惯和品牌忠诚改变消费者行为的三个方式消费者学习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使用商品过程,不断获得知识经验,不断完善其购买行为动机的形成条件内在条件:需要,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外在条件:诱因,诱因,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
消费者行为学英文版 自己整理(浙江工商大学)

1.Consumer behavior: 研究商品、服务、经验或创意的获得、消费及处置的购买单位和交换过程的学科。
2.Why study CB:有效的营销管理,帮助管理者设计营销组合,细分市场,市场定位,环境分析,开展调查研究;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帮助人们成为更好的消费者3.Research Perspectives1)The Decision-Making Perspective:根据决策观点,消费者首先意识到某个问题的存在,然后在一种理性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一系列步骤,购买由此产生。
购买过程的步骤包括问题的确认、搜寻、方案评估、选择以及获得后的评估。
2)The Experiential Perspective:体验观点提出,人们有时购买商品和服务是因为情感上的原因,如有趣、制造奇迹或获得情感。
按体验观点分类时有冲动型购买和寻求多样型购买。
当消费者为了降低厌倦程度并获得刺激而改换品牌时就产生了寻求多样型购买3)The Behavioral Influence Perspective: 当强大的外因驱使消费者不需要首先对产品产生强烈的感情或想法就去购买时,行为影响就产生了。
在这种情况中消费者不必经过理智的购买决策过程或依靠某种情感来购买产品或服务。
相反,这些购买行为受外因直接影响,如促销手段、文化规范、自然环境或经济压力。
4、High-Involvement ChoiceCompensatory models of choice:补偿性模型:对某个属性的高度评价可以补偿对其他属性的较低评价。
5、Impulse Purchases (冲动购买):指顾客的购买行为是在进入超市前没有计划或意识的购买行为。
6、Consumer satisfaction (消费者满意):获得或使用产品或服务后所有的态度。
7、Equity Theory(公平理论):指人们会拿自己的付出所得比和别人的付出所得比进行比较,如果他们的比值更好,他们就会觉得不公平。
晕轮效应的案例

晕轮效应的案例
晕轮效应,又称为选择性注意效应,是指人们在面对大量信息时,往往只会选
择性地注意和记忆与自己已有观念、经验或情感相关的信息,而忽视与之相悖的信息。
这种心理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下面将通过一些案例来详细解释晕轮效应的具体表现。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关于消费者行为的案例。
在购物时,消费者往往会受到广告、促销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更加关注与自己已有偏好相关的产品,而忽视其他产品的存在。
比如,一位喜欢健康饮食的消费者在超市购物时,会更加关注有机食品、低脂食品等与健康相关的产品,而忽视其他高糖、高脂肪的食品。
这就是晕轮效应在消费者行为中的体现。
其次,晕轮效应也在政治领域有所体现。
人们往往更愿意接受与自己政治立场
相符的信息,而对相反观点的信息产生排斥。
比如,一位支持某政党的人在观看新闻时,会更加倾向于相信该政党的政绩和政策,而对其他政党的负面新闻产生排斥,这就是晕轮效应在政治领域的具体表现。
此外,晕轮效应在社交媒体上也有明显的体现。
在社交媒体上,人们往往会关
注和转发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信息,而忽视与之相悖的信息。
比如,在某一社交平台上,一条关于环境保护的信息可能会得到环保主义者的大量点赞和转发,而得不到反对者的关注,这就是晕轮效应在社交媒体上的具体体现。
总的来说,晕轮效应是人们在面对信息时的一种心理倾向,它影响着人们的认
知和决策。
了解晕轮效应的存在有助于我们更客观地看待事物,更理性地做出决策。
希望通过上述案例的介绍,能够让大家对晕轮效应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理性地对待信息。
不可不知的73条心理定律

不可不知的73条心理定律1. 墨菲定律。
- 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比如你担心上班迟到,结果一路遇到各种小状况最终真的迟到了。
2. 蝴蝶效应。
-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说明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
3. 破窗理论。
- 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
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4. 帕金森定律。
- 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机构会像金字塔一样不断增多,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每个人都很忙,但组织效率越来越低下。
例如一个臃肿的部门,大家都在忙碌但成果寥寥。
5. 晕轮效应。
- 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就像看到一个人长得好看,就会觉得他其他方面也都优秀。
6. 霍桑效应。
- 当人们在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关注或者观察的时候,会刻意去改变一些行为或者是言语表达。
比如员工知道老板在观察自己工作时,会表现得更努力。
7. 习得性无助实验。
- 经过训练,狗认识到自己无论做什么都不能控制电击的终止,从而产生了一种无助感。
人在长期遭受挫折后也可能产生类似的习得性无助心理。
8. 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 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会影响学生的表现。
如果教师认为某些学生有潜力,这些学生往往会朝着教师期待的方向发展。
9. 马太效应。
- 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
在社会中,资源往往会向已经拥有较多资源的人或群体聚集。
比如富者越富,穷者越穷。
10. 鲶鱼效应。
- 在一群沙丁鱼中放入鲶鱼,沙丁鱼会因为鲶鱼的搅动而保持活力。
在企业中,引入竞争机制就像放入鲶鱼,可以激发员工的活力。
11. 责任分散效应。
- 当群体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减弱。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简介是指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印象,正如日、月的光辉,在云雾的作用下扩大到四周,形成一种光环作用。
常表现在一个人对别一个人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有时候晕轮效应会对人际关系产生积极作用,比如你对人诚恳,那么即便你能力较差,别人对你也会非常信任,因为对方只看见你的诚恳。
而晕轮效应的最大弊端就在于以偏概全[1]。
定义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象月亮形式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它品质或特点所以就形象地称之为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Halo Effect)又称“晕轮效应”、“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日晕效应”、“以点概面效应”,它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
指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凯利(H. Kelly)一个人的某种品质,或一个物品的某种特性给人以非常好的印象。
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人们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这个物品的其他特性也会给予较好的评价。
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它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
这种爱屋及乌的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晕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这一心理效应为光环效应。
和光环效应相反的是恶魔效应。
即对人的某一品质,或对物品的某一特性有坏的印象,会使人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这一物品的其他特性的评价偏低。
名人效应是一种典型的光环效应不难发现,拍广告片的多数是那些有名的歌星、影星,而很少见到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因为明星推出的商品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同。
一个作家一旦出名,以前压在箱子底的稿件全然不愁发表,所有著作都不愁销售,这都是光环效应的作用。
企业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产品为大众了解并接受?一条捷径就是让企业的形象或产品与名人相粘连,让名人为公司做宣传。
这样,就能借助名人的“名气”帮助企业聚集更旺的人气。
要做到人们一想起公司的产品就想到与之相连的名人。
[2]效应有时候晕轮效应会对人际关系产生积极效应,比如你对人诚恳,那么即便你能力较差,别人对你也会非常信任,因为对方只看见你的诚恳。
消费者行为学课后题(1)

《消费者行为学》第1章1.消费者行为的定义是什么【P5】2.什么是人口统计特征给出属于人口统计特征的三个例子【P4】.3文化与亚文化之间有什么区别4市场细分的定义是什么【p4】5.什么是角色理论它是如何帮助我们理解消费者行为的【P5】6.“交易”在这一章里是什么含义P47.商人为什么有必要了解他们产品的频繁使用者P78.数据库营销的含义是什么举出使用这一技术的例子P9-P109.流行文化是什么这个概念与营销和消费者行为有何关系P1310.这一章中提到“人们常常购买他们并不真正需要的东西而是购买对他们有意义的东西”。
请解释这句话并举例。
11.描述消费者与一个产品之间的两类关系。
12.“全球消费文化‟‟这个词是什么意思P1113.C2C与C2B电子商务之间有什么区别P1214.为什么信息经济学观点认为广告很重要15.定义社会营销并举出这种方法的实例.P1816.定义消费者成瘾并举出两个例子.P1917请举出被消费者的例子.P2018耗损‟‟是什么为什么它是个问题P2019定义“反消费‟‟并举出两个例子.P2120.实证主义范式和解释主义范式在消费者研究中的主要区别是什么P23-24第2章1.举例说明享乐型消费者的定义.p412.包装的大小对我们吃东西的多少有影响吗举例说明。
有---膨化食品3.触觉如何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反应P464辨别并描述知觉的三个阶段。
P405 绝对限与差别限有什么区别496 潜意识知觉有作用吗为什么说有作用为什么说没有作用P39P517 “消费者实践一种…心理经济‟。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P528 描述两个导致刺激适应的因素的例子。
P519 定义“图示”并举例说明这个概念与营销的关系。
54例10列出三个广告中的符号学元素并举例说明这三个元素。
p55-5611 超真实的概念是什么意思举例说明书中例子除外。
P5612什么是定位战略营销者可以用来为产品定位的方法有哪些P97P98第3章1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有何区别P722举例说明营销中的“晕轮效应”。
某财经大学消费者行为学期末重点

1.研究消费者行为学的意义:①有利于提高宏观经济决策,改善宏观调控效果,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②有助于企业根据消费者需求变化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提高市场营销活动效果,增强企业竞争力③有助于消费者提高自身素质,科学地进行个人消费决策,改善消费行为,实现文明消费。
2.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的方法:①观察法:在购买现场以与日常消费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观察消费者动作、表情、语言等方面的外部表现,并把观察结果按时间顺序系统地记录下来,然后分析其原因和结果,从而揭示其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②问卷法:通过研究者实现设计好的调查问卷,向被调查者提出问题,并由其予以回答,从中了解被调查者心理与行为的方法。
③实验法: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引起某种心理现象与行为的产生,从而对它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④投射法:研究者以一种无结构性的测验,引出被试者的反应,用来考察其投射出的人格特征的心理测验方法。
⑤深度访谈法:通过一个经过训练的访问者,针对某一论点以一对一的方式提出一系列探究性问题,用以得知被访者对某事的看法,或为什么做出某种行为。
3.购买决策的内容:①为什么买?即购买动机②买什么?即确定购买对象与具体内容,包括商品的名称、品牌、款式、规格和价格。
③买多少?即确定购买数量。
④在哪里买?购买地点。
⑤何时买?购买时间⑥如何买?购买方式。
4.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①确认问题:消费者确认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②收集信息:一个确定了需要的消费者,通常会主动搜集与满足需要有关的各种信息,以便进行评价工作。
③比较评估:当消费者从不同的渠道获取有关信息后,还要对得到的各种有关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和比较④购买行动:消费者经过产品评估后就开始实施方案评价结果,这一阶段就是购买决策过程的购买阶段。
⑤购后过程5.消费者信息源类别:①人际来源:指家庭、亲朋好友、邻居与其他熟人②商业来源:商业广告、售货员介绍、商品陈列展览、商品包装、商品说明书。
③公众来源:大众媒体(如国博、电视、广告、报纸、杂志、网络等)、消费者评比组织④经验来源:直接使用该产品得到的经验6.顾客满意:①顾客满意:指一个人购买和使用某产品之后通过对该产品感知的效果与他的期望值相比较后,所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
消费者行为学简答名词解释

简答题:1、卢因行为模式:【P20】人类的行为是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人类的行为方式、指向和强度,主要受两大类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即个人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
其中,个人内在因素包括生理和心理两类基本因素,而外部环境因素又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因素。
2、少年儿童消费者群的心理与行为特征:【P179】儿童消费者群的心理与行为特征:1>从纯生理性需要逐渐发展为带有社会性的需要2>从模仿型消费发展为带有个性特点的消费3>消费特点从不稳定发展为比较稳定总之,儿童的消费心理多处于感情支配阶段,购买行为以依赖型为主,但有影响父母购买决策的倾向。
少年消费者群的心理与行为特征:1>有成人感,独立性增强2>购买的倾向性确定,购买行为趋向稳定3>受影响的范围逐渐扩大针对少年儿童群体的营销策略:刺激其购买动机,满足他们的心理和物质需求,积极培养、激发和引导他们的消费欲望3、老年消费者群的心理与行为特征:【P183】1>消费习惯稳定,品牌忠诚度高2>选购商品注重实用3>需求结构侧重健康保健4>抱有补偿性消费动机针对老年群体的营销策略:企业不但要提供老年人所需要的方便、舒适、有益健康的消费品,还要提供良好的服务,同时要考虑老年人娱乐休闲方面的要求,提供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健身娱乐用品和休闲方式。
4、消费者购买决策含义及其过程:【P144】含义:购买决策是指消费者作为决策主体,为了实现满足需求这一特定目标,在购买过程中进行的评价、选择、判断、决定等一系列活动。
过程:认知需求——收集信息——比较选择——择优决定——购后评价5、全球营销策略的考虑因素:【P211】1>就文化层面而言,某一地域的消费者是同质的还是异质的2>在某种特定文化下,某一产品能满足何种需要3>目标消费群体的购买力如何4>与本产品的购买和使用有关的价值观是什么5>对产品有哪些政治法律限制6>应采取何种方式传播产品信息7>在该国销售该产品是否会引起伦理或道德上的问题6、消费者态度含义及其构成要素:【P95】含义:由于消费者通常以某类可供消费的产品或服务为具体接触对象,其态度即为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对商品和服务等表现出的心理反应倾向。
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晕轮效应投射效应

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晕轮效应投射效应序号一: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是指人们对最近经历过的事件或信息更为关注和重视的心理倾向。
这种倾向导致人们更容易受到最近的经历或信息的影响,而忽略了更为遥远的、历史悠久的事件或信息。
近因效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广告营销中的最新推广策略、政治宣传中的最新新闻事件等都会受到近因效应的影响。
通过近因效应,人们更容易被当下的信息所影响,而忽视长期的影响和价值。
序号二: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是指人们对于某一系列事件或信息中最先接触到的部分更为关注和重视的心理倾向。
在一个连续的事件中,人们更容易记住最先出现的部分,而忽略后续的部分。
这种心理倾向导致了首因效应的产生。
首因效应在学习记忆中有重要意义,因为人们更容易记住先接触到的知识点和信息,而忽略后面的内容。
首因效应也在社交互动中产生影响,因为人们对于初次印象往往更为重视,而忽略了后续的交流内容。
序号三:晕轮效应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对于某一概念或信息的记忆受到其周围相关信息的影响,使得原信息更加突出和关注的心理倾向。
当一些相关信息与某一概念或信息一同出现时,会加强人们对于该概念或信息的印象和记忆。
这种心理倾向导致了晕轮效应的产生。
在广告营销中,晕轮效应被广泛应用,通过将某一产品与一些积极的相关信息一同呈现,可以加强人们对于该产品的印象和记忆。
晕轮效应也对人们的认知和判断产生影响,使得人们更容易被周围的相关信息所影响,而忽略其他不相关的信息。
序号四:投射效应投射效应是指人们在理解和评价他人行为时,会受自身经验、情绪和观点的影响,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投射到他人身上的心理倾向。
投射效应导致了人们更倾向于用自己的标准来理解和评价他人,忽视了他人的独特性和特殊情况。
这种心理倾向在人际交往中产生重要影响,因为人们往往不自觉地将自己的经历和情绪投射到他人身上,导致误解和冲突的产生。
在社会观点的传播中,投射效应也会影响人们对于事件和信息的态度和理解,使得人们更容易受到自身情绪和观点的影响,而产生偏见和片面的看法。
行为金融学晕轮效应名词解释

行为金融学晕轮效应名词解释一、引言在行为金融学中,晕轮效应(Halo Effect)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描述了个体在评估某一对象时,由于对其他相关对象的印象或情感影响,而导致对该对象产生不客观、片面的认知偏差。
本文将详细解释晕轮效应的定义、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方法。
二、晕轮效应的定义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人们在评价一个对象时,由于对另一个相关对象的印象或情感影响,而导致对该对象产生不客观、片面的认知偏差。
这种效应就像月晕一样,会产生一种扩散效应,使得人们对某一对象的评价产生偏差。
三、晕轮效应的原因1.情感迁移:人们往往会将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迁移到其他相关对象上,从而影响对该对象的评价。
2.刻板印象:人们对于某一类群体或事物往往会形成固定的印象,这种印象会影响人们对新对象的评价。
3.感知架构:人们在获取信息时,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知架构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解释,导致评价时出现偏差。
四、晕轮效应的影响1.决策失误:由于晕轮效应导致的认知偏差,可能会使人们在投资、消费等决策中做出错误的判断。
2.偏见:晕轮效应可能会导致人们在评价他人或事物时产生偏见,从而影响人际关系和团队协作。
3.自我实现预言:晕轮效应可能会导致自我实现预言的现象,即由于对某一对象持有某种预期,从而影响对该对象的评价和行为,最终实现预期的结果。
五、应对晕轮效应的方法1.保持理性思考:在评价一个对象时,要保持理性思考,避免情感迁移和刻板印象的影响。
2.多角度获取信息:在获取信息时,要尽可能多角度地了解对象,避免感知架构的局限。
3.批判性思维:要学会批判性地思考问题,不盲目接受信息,避免偏见和决策失误。
4.反思与自省: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和行为,发现并纠正可能存在的认知偏差。
5.沟通和交流:与他人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有助于克服晕轮效应的影响。
六、结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晕轮效应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
晕轮效应事例

晕轮效应事例晕轮效应,又被称为“光环效应”,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
它描述的是人们在评价他人时,由于一个突出的特点或品质的印象,而对其他方面也产生好或坏的印象。
这种印象就像光环一样,影响人们对一个人的全面评价。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事例来深入理解晕轮效应。
事例一:明星代言明星代言是商业营销中常用的一种手段。
企业选择明星代言人时,往往看重的是明星的名气和形象。
由于晕轮效应,消费者可能会因为喜欢某位明星而对代言的产品产生好感,进而产生购买意愿。
然而,这种好感并不一定基于产品本身的质量或性能,而是受到明星光环的影响。
事例二: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往往非常重要。
当我们与陌生人初次见面时,可能会因为对方的一个特点或行为而对整个人产生好或坏的印象。
比如,某人在一次会议上的表现给领导留下了深刻印象,领导可能会认为这个人非常有能力,进而对其在其他方面也给予高度评价。
这种评价可能并不客观,因为领导已经被第一印象所影响。
事例三:偏见与歧视晕轮效应也可能导致偏见和歧视的产生。
例如,某些人可能因为某个群体的某个特点而对整个群体产生好或坏的印象。
例如,某些人可能因为某个人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因素而对其整个人格产生偏见,这种偏见可能并不是基于事实的客观评价。
事例四:友情与爱情在友情和爱情中,晕轮效应也经常出现。
人们可能会因为对方的一个优点而对其整个人产生好感,或者因为对方的一个缺点而产生反感。
这种情感的产生可能并不是基于对对方的全面了解和客观评价。
综上所述,晕轮效应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它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和行为。
了解晕轮效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避免因一时的印象而做出不客观的评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保持理性思考,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避免受到晕轮效应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晕轮效应的存在,避免对他人产生偏见和歧视。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知识点11

考试知识点8、参与是指人们意识到某个事物或行为与其自身相关的重要结果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激发状态。
11晕轮效应也成光环效应或印象扩散效应,是指人们在观察事物时,由于事物所具有的某些特征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非常突出,使他们产生了清晰、明显的知觉,由此掩盖了对该事物其他特征的知觉从而产生了美化或丑化对象的印象。
13、请你谈谈学习的定义及其含义学习是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并将其应用于日后有关的行为潜能或行为中的过程。
这一定义的具体含义有:第一,学习是因经验而生的。
第二,学习会伴有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改变。
第三,由学习引起的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变化都是相对持久的。
15、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问题认知信息收集方案评价购买决策购后行为16、消费者的决策规则有哪几种类型?A 连接式决策规则在这种规则下,消费者对每一项评价标准都设置了最低的可接受标准,凡是超过这一标准的品牌,都可以选择。
B 析取式决策规则在这种规则下,消费者对每一个重要属性都设定一个最低可接受的表现水平,他通常还比较高。
C 排除式决策规则在这种规则下,消费者会根据重要的程度对评价标准进行排序,并在每一个标准上设立切除点,这时,消费者从最重要的属性开始对所有的品牌进行考擦,那些没有超过切除点的品牌将被排除在选择范围之外。
D 编纂式决策规则在这种规则下,消费者会将评价标准按照重要程度进行排序,然后选择最重要属性中表现最好的品牌。
E 补偿式决策规则补偿式决策规则要说明的就是消费者将选中在有关评价标准的判断上总体表现最好的品牌。
17、消费者态度?消费者态度对其购买行为的发生有着较大影响,具体来说,这种影响是通过三个方面体现的:1、消费者态度会影响其对商品与品牌的评价与选择2、消费者态度会影响其学习兴趣与效果 3、消费者态度会影响其购买意向19、试阐述产品价格的构成。
价格构成,是指组成产品价格的各个要素及其在价格中的占有比例。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产品主要由生产成本、流通费用、税费和企业利润等四要素构成。
消费者行为学-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概述俄国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狂热地爱上了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塔丽娅,并且和她结了婚。
娜坦丽娅容貌惊人,但与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
当普希金每次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时,她总是捂着耳朵说:“不要听!不要听!”相反,她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乐,出席一些豪华的晚会、舞会,普希金为此丢下创作,弄得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使一颗文学巨星过早地陨落。
在普希金看来,一个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贵的品格,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种现象被称为晕轮效应。
简介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环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
晕轮效应是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现象,正如日、月的光辉,在云雾的作用下扩大到四周,形成一种光环作用。
常表现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
有时候晕轮效应会对人际关系产生积极作用,比如你对人诚恳,那么即便你能力较差,别人对你也会非常信任,因为对方只看见你的诚恳。
而晕轮效应的最大弊端就在于以偏概全。
[1]定义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象月亮形式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它品质或特点,所以就形象地称之为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Halo Effect)又称“晕轮效应”、“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日晕效应”、“以点概面效应”,它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指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凯利(H. Kelly)一个人的某种品质,或一个物品的某种特性给人以非常好的印象。
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人们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这个物品的其他特性也会给予较好的评价。
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它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晕轮效应概述俄国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狂热地爱上了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塔丽娅,并且和她结了婚。
娜坦丽娅容貌惊人,但与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
当普希金每次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时,她总是捂着耳朵说:“不要听!不要听!”相反,她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乐,出席一些豪华的晚会、舞会,普希金为此丢下创作,弄得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使一颗文学巨星过早地陨落。
在普希金看来,一个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贵的品格,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种现象被称为晕轮效应。
简介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环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
晕轮效应是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现象,正如日、月的光辉,在云雾的作用下扩大到四周,形成一种光环作用。
常表现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
有时候晕轮效应会对人际关系产生积极作用,比如你对人诚恳,那么即便你能力较差,别人对你也会非常信任,因为对方只看见你的诚恳。
而晕轮效应的最大弊端就在于以偏概全。
[1]定义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象月亮形式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它品质或特点,所以就形象地称之为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Halo Effect)又称“晕轮效应”、“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日晕效应”、“以点概面效应”,它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指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凯利(H. Kelly)一个人的某种品质,或一个物品的某种特性给人以非常好的印象。
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人们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这个物品的其他特性也会给予较好的评价。
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它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
这种爱屋及乌的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晕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这一心理效应为光环效应。
和光环效应相反的是恶魔效应,即对人的某一品质,或对物品的某一特性有坏的印象,会使人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这一物品的其他特性的评价偏低。
名人效应是一种典型的光环效应。
不难发现,拍广告片的多数是那些有名的歌星、影星,而很少见到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因为明星推出的商品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同。
一个作家一旦出名,以前压在箱子底的稿件全然不愁发表,所有著作都不愁销售,这都是光环效应的作用。
男女朋友之间也经常会出现光环效应。
两个恩爱的人在一起,便会觉得双方身上都是优点,没有一点点缺点。
这就是在刚开始喜欢上一个人的时候,其实只是喜欢上了对方表现出来的某一方面的优点,然后经过晕轮效应的扩大,才使自己觉得对方身上全是优点。
企业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产品为大众了解并接受?一条捷径就是让企业的形象或产品与名人相粘连,让名人为公司做宣传。
这样,就能借助名人的“名气”帮助企业聚集更旺的人气。
要做到人们一想起公司的产品就想到与之相连的名人。
点评如一个人最初被认定是好的,则他身上的其它品质也都被认为是好的,有似“爱屋及乌”的原理。
它指个人在敬仰、爱慕他人过程中所形成的夸大了的社会认知。
光环效应在爱情和偶像崇拜中最明显。
最早提出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
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
[2]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
这就好象刮风天气前夜月亮周围出现的圆环(月晕),其实呢,圆环不过是月亮光的扩大化而已。
据此,桑戴克为这一心理现象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称“晕轮效应”,也称作“光环作用”。
心理学家戴恩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
他让被试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有的很有魅力,有的无魅力,有的中等。
然后让被试者在与魅力无关的特点方面评定这些人。
结果表明,被试者对有魅力的人比对无魅力的赋予更多理想的人格特征,如和蔼、沉着,好交际等。
晕轮效应不但常表现在以貌取人上,而且还常表现在以服装定地位、性格,以初次言谈定人的才能与品德等方面。
在对不太熟悉的人进行评价时,这种效应体现得尤其明显。
营销应用案例:营销与心理学具有极其紧密的关联性,如果说心理学是“人类行为的系统研究”,那么营销就是“人类市场行为的系统研究”。
比方说,相貌堂堂,外表注重的人通常被认为更聪明,更成功而且也更受欢迎,这是心理学中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是营销领域极其重要的原理,在一定程度上,它很好的解释了聚焦这一战略思想为何能产生巨大的威力。
然而,或许由于人类某些不当的弱点,人们常常难以真正理解光环效应,更不用说在营销和战略中利用这一原理。
企业家通常的问题是:我的产品明明有更多的优点和利益,为何只选择一个?我的品牌明明在多个领域中都有部分的市场分额,为何要放弃其中的一些??这显然不符合数学原理。
这些疑问似乎不无道理,但我必须要说明的是,营销并非做数学题,品牌的竞争力也并非局部相加的总合,营销战略家不仅需要从全局的角度看待营销,也要从全局的角度看待品牌。
将产品和服务的营销信息集中在一个词或者概念上,自我们提出这一观念之后几十年的时间里,我们一直在世界各地向企业家们传播这一观念。
然而我们遇到的情况是,虽然很多企业也尝试聚焦一个词,但他们选择的通常是“质量好”、“高品质”、“口味好”这些笼统的概念。
如果企业采用传统的市场调研方式,常常会发现,“质量好”、“口味好”这些概念得到了充分的调研数据支持。
例如你问消费者,影响你购买这辆车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质量,”消费者会不假思索的回答。
但如果你把营销活动聚焦于“质量好”这种概念,借助公关、广告手段来传播质量好,却不会产生多少效果。
这是因为人的认知特征是一个由具体到普遍的过程,当品牌和服务具有某种特性的时候,很自然的被认为在其它方面也不错。
因此,认知中的“高品质”应该通过符合认知规律的方式来建立。
通常情况下,有两种策略有助于建立“高品质”的认知。
一种是“专家品牌”身份,你专注于此,自然更加精通,这是普遍的认知。
肯德基的定位是“烹鸡专家”,难道你认为“烹鸡专家”不具有比竞争对手更好的品质吗?诺基亚是全球第一的手机专家,难道不代表高品质吗?另一种是“高价格”,要建立更好的品质的认知,就必须有更高的价格,一个比竞争对手价格低廉的品牌,很难被认为品质更高。
奔驰比丰田价格贵,在认知中说明奔驰比丰田的品质更高,也许实际上丰田生产的汽车品质好于奔驰,但这改变不了这种认知。
所以,当你期望告诉消费者,你的产品或者服务具有更高品质的时候,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将价格定得更高。
同样,更好的比萨就应该有更高的价格,因此我们建议棒约翰将价格定在领导者必胜客之上,这种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佳洁士是依靠聚焦于“防蛀”这个定位而取得成功的品牌,根据一项调查,大部分的消费者并非真正因为“防蛀”而购买佳洁士牙膏,时至今日,蛀牙的发生几率已经大大降低。
但是“防蛀”这个定位为品牌带来了光环效应:在消费者的感觉中,佳洁士牙膏比其它品牌更加专业,技术也更加领先,换言之,更代表高品质。
另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联邦快递,这个企业曾通过一个雨伞式的概念宣传旗下所有的服务,但是他(和很多其他公司一样)投入的大量营销费用都化为乌有,被消费者彻底被忽略,有多少人记得“放轻松,我们有联邦快递”是这个公司的宣传口号?联邦快递后来如何做呢?其战略的核心集中到了“隔夜送达”的邮包上,传播的口号是“当你需要准确无误隔日送达时”。
“隔日送达”这一战略使联邦快递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实际上,联邦快递也有其他的服务,包括两天和三天的快递服务甚至很多的复印店。
当他在隔夜速递上表现卓越,其他的服务获得了提升。
试想,一个能够做到隔夜送达邮包的品牌,难道不具备其它的特质吗?如:人员素质高、快速、安全可靠。
把聚焦产品这个观念进一步发展也通常具有威力,那就是在某一个时期,将营销资金全都投放在一个产品或者服务上。
我们可以看一看经济危机之前,正常年份里,一些大公司的此类策略及其效果。
苹果公司之所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成功的背后的支柱是什么?简言之,是iPod。
以最为典型的2005财年为例,苹果电脑的业绩比上一年增加68%,利润则比前一年增加384%,股票市场增长了177%,苹果的净利润从3.3%一举增长到9.6%,取得了惊人的增长。
来自苹果电脑的好消息不止是iPod的成功,在2005财年,iPod和iTunes的收入一起占到苹果销售额的39%。
另外的61%(苹果电脑,软件和服务)也卖的不错。
苹果的电脑产品相关业务同年和前一年相比上升了27%,根据相关的行业报告,苹果个人电脑的市场份额也从3%增加到4%,这就是市场当中的光环效应。
在这一年里,苹果公司的战略重点是:集中大部分的电视广告、平面和户外广告、网络推广iPod,结果,十分的奏效。
苹果在数字音乐市场的市场份额是73.9%,高到没有人在乎谁是第二名。
在这一年里,苹果电脑、麦金塔都没有发布什么广告,这正是关键点,苹果几乎将所有的营销费用都放在iPod 身上,从而创造出一种光环效应,让整个苹果公司的产品都受益匪浅。
摩托罗拉也有类似的经验。
它把营销资源都集中在了刀锋手机上。
在2004年的第三季度,摩托卖掉3870万台手机,当季销售额增长了26%。
但是刀锋只卖掉650万台,或者说只有17%的份额是属于刀锋的。
很明显,刀锋成为了其他产品的光环。
但在大公司的会议室里这可不是一个很畅销的战略,CEO们典型的反应是:“什么?你想把我们所有的广告预算都放在只占我们公司业绩30%的产品上面?”分散让这些决定进展十分困难,你想让通用汽车把所有的营销预算都花在一两个品牌上吗?几乎不可能。
用通用汽车前广告和营销宣传总裁Ryndee Carney的说法是:商业决定并非一人做主的。
但是机会依然在那里,克莱斯勒将大部分的营销支持都给予了他热销的300系列,尽管这款车只占销售额的22%。
2004年,克莱斯勒300车型销售额相比前一年增加28%,足够证据表明300为其他产品产生了光环效应,而其他产品也增长了6%。
(请注意:70%克莱斯勒300的买家从没有买过克莱斯勒的产品)对比克莱斯勒和通用,在300车型的光圈效应下,克莱斯勒车系比2003年的销售额提高了10%,连带着克莱斯勒部门(包括吉普和道奇)都增长了4%。
通用汽车则比前一年下降了4%。
光环效应的最佳例证就是天狼星卫星电台和霍华德·斯特恩,天狼星有120个频道,但是他们只宣传主持人具有攻击性的频道(shock jock),结果很明显,2004年,他们雇用斯特恩的当天,天狼星的用户只有66万,仅仅一年之后,用户增加到33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