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欣赏》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艺术欣赏》教案

四年级上册《艺术欣赏》教案

四年级上册《艺术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传统艺术形式,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2. 通过欣赏和分析,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中国画欣赏:《清明上河图》、《仕女图》等。

2. 民间艺术欣赏:剪纸、泥塑、皮影等。

3. 音乐欣赏:古典诗词歌曲、民间歌曲等。

4. 舞蹈欣赏:民族舞蹈、古典舞蹈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传统艺术形式,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兴趣。

2. 难点: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欣赏教学法:通过展示和播放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艺术的美。

2. 分析教学法:引导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3.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艺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幅精美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进入艺术欣赏的氛围。

2. 教学内容展示:分别展示中国画、民间艺术、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和感受。

3. 作品分析:针对每一幅作品,引导学生从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欣赏心得和感悟。

5. 艺术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艺术实践活动,如剪纸、泥塑等,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艺术的乐趣。

6. 总结与反思: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艺术欣赏方面的收获和不足。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发言、讨论、实践活动等,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作品展示:对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作品进行评价,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艺术欣赏方面的进步和需要提高的地方。

七、教学资源1. 艺术作品图片:收集各类艺术作品图片,用于课堂展示和分析。

详解2023年新版艺术课程标准

详解2023年新版艺术课程标准

详解2023年新版艺术课程标准简介本文档旨在详细解释2023年新版艺术课程标准,为教育工作者和相关人士提供指导和理解。

新版艺术课程标准将为学生的艺术教育提供一个全面的框架,鼓励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标准内容1. 学科目标:新版艺术课程标准的学科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表达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通过研究艺术,学生将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增强审美意识和文化理解能力。

2. 艺术创造与表达:该标准鼓励学生通过不同的艺术媒介和技巧,进行创造性的艺术表达。

学生将研究绘画、雕塑、摄影、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培养他们的艺术技能和创造力。

3. 艺术欣赏与批评:艺术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研究欣赏不同的艺术作品,了解艺术家的创作背景和意图。

学生将研究分析和批评艺术作品,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4. 艺术史与文化:该标准要求学生研究艺术史和不同文化中的艺术表达形式。

通过了解不同的艺术历史和文化,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艺术的发展和多样性。

5. 艺术与社会:艺术课程标准强调艺术与社会之间的联系。

学生将研究艺术如何反映社会和文化问题,以及艺术如何对社会产生影响。

教学建议1. 创造性任务:教师可以设计创造性任务,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艺术技能和知识进行创作。

例如,让学生设计自己的艺术作品展览或创作一个艺术品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2. 艺术作品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的艺术作品,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和技巧。

通过分析艺术作品,学生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3. 艺术史与文化研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研究艺术史和不同文化中的艺术表达形式。

通过研究艺术史和文化,学生将获得更深入的艺术理解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4. 艺术与社会讨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探讨艺术如何反映社会和文化问题。

通过讨论,学生将增强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能力。

结论2023年新版艺术课程标准将为学生的艺术教育提供一个全面的框架,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表达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艺术课程标准》

《艺术课程标准》

《艺术课程标准》
《艺术课程标准》是一份指导性文件,它旨在为学校和教师提供针对艺术教育的框架和指导原则。

这份文件通常由教育部门或相关教育机构制定,具体内容可能因国家和地区而异。

通常情况下,《艺术课程标准》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 目标和宗旨:明确艺术教育的目标和宗旨,包括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表达能力以及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2. 教学内容:指导学校在艺术课程中应该涵盖的具体内容,包括不同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的学习内容和技能要求。

3. 教学方法和策略:提供教师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如探究式学习、创造性活动、合作学习等,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批判性思维。

4. 评估和评价:指导学校和教师进行艺术教育的评估和评价方法,如作品展示、评分标准等,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发展。

5. 跨学科整合:强调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鼓励跨学科的学习和创作,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艺术课程标准》的制定旨在推动艺术教育的发展和提升,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造力的培养。

具体的内容和要求会因不同国家和地区而有所差异,建议查阅所在地区的教育部门或相关教育机构的官方出版物以获取最新的《艺术课程标准》。

艺术欣赏课程标准

艺术欣赏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专辑艺术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艺术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剧场、戏院、音乐厅、美术馆,而是更为广泛地进入电视、电脑、网络等大众媒体,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和学习不可分割的部分。

越来越多的人文学者、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尝试从艺术中吸取灵感,将艺术的思维方式渗透到自己的工作和研究中。

艺术的感受、想像、创造等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素质。

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课程日益走向综合,不仅音乐和美术开始交叉融合,戏剧、舞蹈、影视等也进入艺术课堂。

新的课程将更加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文化资源,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和反思性学习,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拓展艺术视野,提高整体素质,并使艺术学习更有趣、更容易,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感。

一、课程的性质和价值艺术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以及智能的提高等,具有重要价值。

艺术课程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影视、书法、篆刻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对学生的生活、情感、文化素养和科学认识等产生直接与间接的影响。

艺术课程不是各门艺术学科知识技能数量的相加,而是综合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艺术能力;艺术课程也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同时还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开拓贯通和跨域转换的多种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概括起来,艺术课程具有如下性质和价值。

(一)课程性质●人文性艺术课程是一种人文性课程,它不再把艺术视为单纯的消遣娱乐或单纯的技艺,而是把它视为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像力与创造力的结晶,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

艺术记录着不同时代的文明,凝聚着浓厚的人文精神,闪烁着人类的智慧。

艺术课程用艺术的感人形式、丰富内容和深刻的人文内涵,打动学生的心灵,接近学生的生活,表达学生的情感和文化追求。

●综合性艺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

它不仅仅是某一门艺术学科的知识、创作技能、文化背景、风格流派等内容的综合,还是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多种艺术学科的综合以及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是一门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上探求综合性改革的新型课程。

2023新版艺术课程标准解读

2023新版艺术课程标准解读

2023新版艺术课程标准解读前言艺术课程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2023年新版艺术课程标准应运而生。

本标准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艺术本质,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强调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文将详细解读2023新版艺术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变化。

一、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欣赏能力:通过艺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感受、理解和欣赏艺术的美,培养丰富的审美情感。

2.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和创造力,将艺术表现形式作为情感和创意的载体。

3.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强调学生在艺术创作、表演等实践环节中的参与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4. 增进学生对艺术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通过艺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同艺术门类和艺术流派,增强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理解。

二、课程结构新版艺术课程标准将课程划分为四个领域:美术、音乐、舞蹈和戏剧。

每个领域都包含若干学习模块,涵盖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

1. 美术领域:包括绘画、雕塑、设计、摄影等学习模块。

2. 音乐领域:包括声乐、器乐、音乐创作、音乐欣赏等学习模块。

3. 舞蹈领域:包括民族舞蹈、现代舞蹈、舞蹈创编等学习模块。

4. 戏剧领域:包括戏剧表演、戏剧编导、戏剧欣赏等学习模块。

三、教学内容新版艺术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设计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1. 基础技能教学:教授学生基本的绘画、音乐、舞蹈和戏剧技巧,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体验。

2. 艺术欣赏与评论:通过欣赏经典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培养艺术评论的基本素养。

3. 创意实践: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新版艺术课程标准提倡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艺术欣赏》思政教学课程规划

《艺术欣赏》思政教学课程规划

《艺术欣赏》思政教学课程规划1. 课程概述《艺术欣赏》课程旨在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与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培育爱国主义情怀。

本课程重点探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音乐等多个领域,同时结合现代艺术形式,让学生在感受艺术之美的同时,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思想政治素质。

2. 教学目标通过《艺术欣赏》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理解和欣赏不同艺术形式的美;- 认识和分析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内涵;- 增强文化自信,培育爱国主义情怀;- 提高自我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审美观。

3. 教学内容3.1 艺术欣赏基本理论- 艺术欣赏的概念与意义;- 艺术欣赏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艺术作品的审美特征与评价标准。

3.2 中国传统艺术欣赏- 中国绘画艺术: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 中国雕塑艺术:佛像、道教神像、石刻等;- 中国建筑艺术:古代宫殿、寺庙、园林等;- 中国音乐艺术:古典音乐、民间音乐、戏曲音乐等。

3.3 现代艺术欣赏- 现代绘画艺术:油画、水彩画、版画等;- 现代雕塑艺术:抽象雕塑、装置艺术等;- 现代建筑艺术: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建筑等;- 现代音乐艺术:流行音乐、摇滚音乐、电子音乐等。

3.4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

4. 教学方法- 讲授:讲解艺术欣赏的基本理论,分析艺术作品的思想政治内涵;- 欣赏:组织学生欣赏各类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和表演,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5. 课程考核课程考核将采用以下方式:-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度、讨论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比30%;- 期中考核:艺术作品分析报告,占比30%;- 期末考试:闭卷考试,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占比40%。

艺术欣赏教案设计

艺术欣赏教案设计

艺术欣赏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在学生的美术学习过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然而,艺术欣赏的学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通过专业的教学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和价值,从而加深学生对美术的理解和欣赏。

本文将介绍一种艺术欣赏教案设计的方法,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

一、教学目标作为教学行为的起点,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十分重要的。

在艺术欣赏教学中,教学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意义,加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自如地表达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评价。

二、教学内容确定好教学目标后,接下来要确定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当基于教材,同时注重添加生动、富有趣味的内容。

艺术欣赏教学内容包括艺术史、艺术流派、艺术家生平、艺术作品分析等。

通过深入的了解艺术作品的史料及其相关背景,学生能够更深刻地认识每个时代各自的艺术特点,并能够反思社会现象,从而学会在生活中关注艺术,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三、教学方法艺术欣赏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选用。

下面提供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供教师参考:1.分析比较法:通过对同一类型的艺术作品的对比比较,让学生发现其中的不同之处,欣赏艺术作品的独特之处。

2.推理阐释法:通过解读艺术作品中的象征意义、隐喻和隐含的信息,鼓励学生进行推理,深入了解作品的本义。

3.感性倾听法:将音乐作品播放给学生自由欣赏,引导学生从音乐中感受到情感和气息。

4.原创法:鼓励学生通过创作来展现自己的艺术思维和创意。

可以让学生通过手工制作、绘画等方式,将自己对作品所产生的感受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四、教学重点艺术欣赏教学中的重点是提高学生对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下面列举一些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1.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能够从多个方面全面地评价艺术作品。

2.对艺术作品的史料和相关背景的深刻了解:通过深入了解艺术作品所处的时代、文化环境,理解艺术家作品的思想、风格和表达方式,从而更好地欣赏艺术作品。

幼儿园艺术欣赏教学方案 幼儿园艺术教学

幼儿园艺术欣赏教学方案 幼儿园艺术教学

幼儿园艺术欣赏教学方案一、概述幼儿园教育是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重要阶段,艺术教育在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艺术欣赏教学是幼儿园艺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引导幼儿对美的体验和认知,促进其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对于幼儿的心智发展和情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幼儿园艺术欣赏教学方案至关重要。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不同艺术形式的敏感性和表现力,培养其审美情感。

2. 帮助幼儿了解和理解不同艺术作品的意义和内涵,培养其对艺术的理解和解析能力。

3. 促进幼儿与艺术作品的情感通联,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提高其审美品味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艺术形式:绘画、音乐、舞蹈等2. 艺术作品:名家作品、儿童绘画、儿歌等3. 艺术形式与内容的结合:通过多种艺术形式的作品欣赏,引导幼儿对不同内容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感知和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观摩导入法:通过向幼儿展示艺术作品,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启发式提问法: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激发幼儿对艺术作品的思考和话语表达。

3. 情景再现法:通过幼儿角色扮演、音乐、舞蹈等形式,让幼儿亲身感受艺术作品表现的情境。

4. 创意互动法:通过手工制作、游戏等形式,让幼儿将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进行表达和展示。

五、教学手段1. 视听教具:图画、霓虹灯、幻灯片、录像带等2. 实物教具:绘画和雕塑作品、乐器、舞蹈道具、手工制品等3. 虚拟教具:多媒体教学软件、电子音乐、网络资源等六、评价方法1. 通过幼儿的表现和言语描述,评价他们对艺术作品情感的接受程度和理解深度。

2. 通过观察记录和作品展示,评价幼儿的创造性表现和想象力发展情况。

3. 通过问卷调查和家长反馈,评价幼儿对艺术作品的感知和喜爱程度。

七、教学活动设计1. 以绘画艺术作品欣赏为例:引导幼儿学习名家画作,并通过简单的绘画活动让幼儿亲自体验。

2. 以音乐艺术作品欣赏为例:通过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的魅力,并进行音乐游戏。

《艺术鉴赏》课程教学大纲《现代设计史》课程标准

《艺术鉴赏》课程教学大纲《现代设计史》课程标准

《艺术鉴赏》课程教学大纲《现代设计史》课程标准《现代设计史》课程标准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现代设计史学分:2学分学时:32学时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课学期:大二第一学期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世界现代设计发展的历史;了解现代设计发展的客观规律;了解现代设计领域的基本常识,通过对现代设计作品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的认识,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品味,增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二)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现代艺术设计史》的学习,让学生系统掌握工业革命之后,传统手工业与机械化工业生产矛盾中诞生的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历程,结合艺术与技术以及艺术与生产之间关系的研究,探索工业革命之后各个国家和地区艺术设计发展的不同规律,以及时代和技术的变化对设计艺术理念和风格的影响。

(三)重点与难点①设计的内涵:即什么是设计的问题;②设计的起源:即最早设计是什么时候出现的;③设计的发展与分期:设计的历史分期的研究,应该结合每个时期的设计工具、材料,以及它对人们生活方式影响及设计风格进行研究。

现代艺术设计史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工业革命之后的设计发展状况。

由于中国没有经过工业革命的过程,而作为工业革命反响的现代设计发生于西方,因此关于现代艺术设计的历史更多的是西方的设计。

(四)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此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基础理论课。

为学生以后能更好地学习家具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打下基础。

(五)教学参考书1.《世界现代设计史》,编著者:王受之,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年度:2002;2.《外国工艺美术史》,编著者:张夫也,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3.《外国美术简史》,编著者:中央美院外美史教研室,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三、课程内容第一章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教学目标和要求课程的教学采用课堂面授与配合多种媒体进行的设计作品赏析。

在讲授设计历史的同时加入必要的设计艺术实践内容。

中职《公共艺术(美术欣赏)》课程标准

中职《公共艺术(美术欣赏)》课程标准

中职《公共艺术(美术欣赏)》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二、课程教学设计三、任务单元划分四、考核方式建立过程考核(任务考核)与期末考核(课程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考核占55%,期末考核占45%。

五、实施建议(一)教材建议1、美术教材以教科书为主,辅以画册图片、标本实物、作品以及相关的视听影像资料和计算机软件等。

2、在重视美术教科书的内容的同时,还应关注体例、版式的设计,充分体现其视觉特色和可读性,使之易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与兴趣。

3、美术教科书的主体内容一般包括课题、作品范例、教学辅助图、学习活动图片、文字内容、作业方式和评价要求等。

同时应充分展现美术学习的有关过程与方法,以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感受和体验。

4、美术教科书的编写可采用单元式、单课式或单元和单课组合式等多种方式,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与完整性。

5、教材的呈现还可以将书本与电子媒体相结合,美术材料与图片文本相结合,以形成集成和互动的优势,加强美术教学的效果,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二)教学建议1、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

(三)师资建议1、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

2、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3、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4、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5、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艺术欣赏教案设计

艺术欣赏教案设计

艺术欣赏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艺术欣赏以及艺术欣赏的意义。

2、掌握艺术欣赏方法,并能够独立进行艺术品鉴定。

3、了解不同类型的艺术品,如绘画、雕塑、音乐,以及其特点和流派。

4、提高学生对艺术品的鉴赏水平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艺术欣赏的概念和意义。

2、艺术欣赏方法及其实践,如艺术品欣赏的主、客观标准。

3、绘画作品的欣赏,包括手绘画与数字绘画、中国画与西方画派的绘画欣赏。

4、雕塑作品的欣赏,包括苏州园林的石刻雕塑、西方雕塑流派的设计欣赏。

5、音乐作品的欣赏,包括古典音乐、流行音乐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民间音乐。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生如何掌握艺术欣赏方法,并能够将方法应用到实践中。

2、了解绘画、雕塑、音乐艺术品的欣赏标准和特点。

四、教学过程:第一讲:艺术欣赏的概念和意义。

教师通过视频、图片等展现出多种艺术品,如画作、雕塑、音乐等,引发学生对于艺术品的认知和感性认识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艺术欣赏的概念、意义和目的,使学生对艺术欣赏有更深入的认知。

第二讲:艺术欣赏方法及其实践。

教师介绍艺术欣赏方法并分别对主、客观标准进行讲解,特别的讲解艺术品的质量标准和鉴定方法。

随后教师将艺术品分组,在小组内进行欣赏和评价,培养他们的个人品味和量化艺术欣赏的能力。

第三讲:绘画作品的欣赏。

教师介绍传统绘画和现代绘画,分别讲述手绘画和数字绘画的工具、技巧和特点,并在观赏和分析前提下让学生通过实践比较不同类别绘画的差异。

第四讲:雕塑作品的欣赏。

教师介绍西方和东方雕塑给学生以艺术历史知识,让学生了解雕塑作品中各种实体表达手法,如雕刻和塑造技巧、材料与表现特点等,并通过复制和模拟来让学生观察和感受,达到感性、理性并行的效果。

第五讲:音乐作品的欣赏。

教师介绍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和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民间音乐,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音乐作品的历史和特点,分析音乐作品的构成和情感表达,让学生从不同视角和角度去欣赏音乐的魔力与感染。

艺术欣赏教案

艺术欣赏教案

艺术欣赏教案教案:艺术欣赏一、教学目标1.了解艺术欣赏的概念、意义和作用;2.培养学生对不同艺术形式的欣赏能力;3.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二、教学重点1.艺术欣赏的概念和内涵;2.各种艺术形式的欣赏方法;3.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感知与理解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名画或播放一段音乐,引发学生对艺术欣赏的兴趣和好奇。

2.讲解艺术欣赏的概念和内涵(10分钟)- 进一步解释艺术欣赏是指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观察、欣赏和思考,从中获得审美享受和思想启示的过程;- 引导学生认识到艺术欣赏在培养人们的情感、审美和思维能力方面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艺术作品与生活的关系,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3.介绍各种艺术形式的欣赏方法(20分钟)- 绘画欣赏:通过观察画面中的线条、色彩、构图等要素,感受画家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音乐欣赏:通过聆听音乐作品中的旋律、节奏、和声等要素,感受音乐所传达的情绪和意义;- 戏剧欣赏:通过观看舞台上的演员表演、剧情的展开,感受戏剧的张力和艺术表现形式;- 文学欣赏: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感受文学语言的美感和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 影视欣赏:通过观看电影或电视剧,体验影像语言和故事情节所传达的信息和情感。

4.展示艺术作品并进行欣赏(30分钟)-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进行展示,如梵高的《星夜》、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等;-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聆听作品,表达个人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解读,分享彼此的感受和见解。

5.开展互动讨论(20分钟)- 引导学生进行对话和互动,探讨艺术作品对个人产生的影响和思考;- 鼓励学生从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进行讨论,开拓思维,丰富思考;- 老师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展示个人独特的艺术见解。

6.总结与拓展(10分钟)- 总结艺术欣赏的重要性和方法;- 提出进一步学习和了解艺术欣赏的方法和途径,如参观艺术展览、音乐会等,自主学习艺术作品等方式。

艺术欣赏教案及活动设计

艺术欣赏教案及活动设计

艺术欣赏教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程,它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艺术欣赏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艺术,并从中获取美的感受和创造力。

本文将从教案及活动设计两个方面分别对艺术欣赏教学进行分析。

一、教案设计教师在开展艺术欣赏教学时,需要制定一份合理的教案。

良好的教案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下面是艺术欣赏教学教案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课的基础,而且是学习的核心。

在艺术欣赏教学中,教学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让学生了解艺术的定义和分类,包括视觉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等。

(2)让学生学习艺术欣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2.教学内容对于艺术欣赏教学的教学内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艺术的基本概念,包括艺术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艺术欣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视觉欣赏、听觉欣赏等。

(3)艺术作品的历史和传承,包括艺术家、时代、背景等方面。

(4)学生应学习的艺术作品还应基于本学科的当前情况和教学目标。

3.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分开分析每一类艺术并让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让学生通过多种媒介来接触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艺术。

(3)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让他们通过欣赏作品,来了解艺术作品所传达的信息和价值观。

(4)通过讨论和创造性的任务(如制作海报、绘画等),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

二、活动设计艺术欣赏教学中的活动设计是很关键的,因为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活动设计可以结合课程内容来进行,下面介绍两种与艺术欣赏相关的活动:1.艺术浏览会艺术浏览会是一个集合了艺术欣赏和互动的活动。

它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来表达对于艺术的喜爱和理解。

在艺术浏览会中,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或口述叙述的方式来展示自己所选的艺术作品。

艺术欣赏教学大纲

艺术欣赏教学大纲

艺术欣赏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艺术欣赏导引:艺术欣赏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升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中小学艺术欣赏课程提供指导,帮助教师科学有序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能力。

一、教学目标艺术欣赏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其艺术欣赏能力;2. 增加学生对不同艺术形式及其特点的了解;3. 引导学生通过艺术欣赏的过程,提升其审美体验和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拓展其思维空间。

二、教学内容1. 艺术形式与鉴赏方法艺术欣赏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不同艺术形式的介绍和鉴赏方法的讲解。

涵盖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多个领域,引导学生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2. 艺术作品的解读与分析通过对经典艺术作品的解读与分析,帮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和表达手法。

教师可以选取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主题、结构、造型、色彩、节奏等要素。

3. 艺术欣赏与情感体验艺术欣赏不仅仅是理性的分析和了解,更是一种情感的体验和表达。

教师应该通过课堂活动,帮助学生培养对艺术作品的情感共鸣和情感传达的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艺术欣赏发现自己的情感需求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辅助教学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更加生动、直观的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可以使用投影仪播放图片、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艺术的魅力。

2.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3. 视觉艺术实践活动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视觉艺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

学生可以亲自动手,通过创作实践体会艺术的乐趣和挑战,提升自己的艺术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估艺术欣赏的教学评估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人发展情况。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详尽解析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详尽解析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详尽解析引言在当前教育体系中,小学美术教育是孩子们感知世界、表达自我、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的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应运而生。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析一下这个新的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新的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艺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主要目标包括:1. 审美体验:通过美术活动,使学生体验美的情感,增强美的认知,提高审美能力。

审美体验:通过美术活动,使学生体验美的情感,增强美的认知,提高审美能力。

2. 艺术实践:通过美术创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

艺术实践:通过美术创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

3. 艺术欣赏:研究欣赏各种艺术作品,了解艺术的多样性,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艺术欣赏:学习欣赏各种艺术作品,了解艺术的多样性,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4. 文化认同: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增强文化认同感。

文化认同: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增强文化认同感。

课程内容针对以上目标,新的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1. 绘画与创作:包括素描、色彩、构图等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研究,以及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绘画与创作:包括素描、色彩、构图等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2. 艺术欣赏与鉴赏:通过欣赏各种艺术作品,研究艺术审美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艺术欣赏与鉴赏:通过欣赏各种艺术作品,学习艺术审美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3. 艺术与生活:将艺术与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艺术,感受美。

艺术与生活:将艺术与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艺术,感受美。

4. 艺术与文化:通过艺术教育,让学生了解并热爱本民族的艺术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艺术与文化:通过艺术教育,让学生了解并热爱本民族的艺术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课程评价新的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

艺术欣赏的教案

艺术欣赏的教案

艺术欣赏的教案介绍:学前教育是培养儿童综合能力的重要阶段,艺术欣赏作为一门开发儿童艺术氛围,培养儿童审美情趣的学科,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本教案以培养幼儿的艺术品味能力为目标,结合艺术欣赏的理论和实践,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通过观察、欣赏、讨论、创作等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和表达能力。

一、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的艺术欣赏能力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2. 培养幼儿对不同艺术形式的理解和欣赏能力;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准备:1. 准备一些包括绘画、音乐、舞蹈等不同领域的艺术作品;2. 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和音频资料;3. 准备一些绘画工具和材料。

三、活动过程:1. 主题导入让幼儿观看一些关于不同艺术形式的视频,并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比如,播放一段舞蹈表演的视频,或者播放一首动听的音乐,让幼儿感受艺术的美和魅力。

2. 观察艺术作品准备一些精选的艺术作品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并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幼儿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表达方式。

例如:“你认为这幅画要表达什么意思?”“你喜欢这幅画吗?为什么?”等等。

3. 艺术作品欣赏让幼儿亲身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可以给幼儿播放一些著名的音乐、舞蹈作品,并让幼儿跟随节奏或动作进行模仿。

4. 艺术作品讨论组织幼儿进行艺术作品的讨论,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

例如:“你喜欢这首音乐吗?它给你的感觉是什么?”“这幅画中的色彩运用是怎样的?你觉得这样的表现形式如何?”等等。

5. 艺术作品创作给幼儿提供一些绘画工具和材料,让幼儿尝试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

可以通过提供主题或者引导幼儿表达特定的情感或意境,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活动总结:在活动结束时,可以对幼儿进行总结和反思。

回顾本次学习的艺术作品,让幼儿谈谈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感受,以及在活动中的收获。

同时,可以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肯定,鼓励幼儿继续对艺术进行欣赏和创作。

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标准

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标准

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标准一、导言幼儿园艺术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表现能力以及创造力。

本课程标准旨在为幼儿园艺术教育提供指导,确保教育质量、提高教学效果。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标准的目标是培养幼儿的艺术修养,培养幼儿的艺术欣赏能力、音乐表现能力、舞蹈表演能力、绘画创作能力、手工制作能力以及戏剧表演能力。

通过艺术教育,帮助幼儿发展个性、增强自信心、提高沟通能力、增进团队合作意识。

三、课程内容1. 艺术欣赏•艺术欣赏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幼儿可以培养对美的感受和审美能力。

•教师可选择适合幼儿的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作品,引导幼儿观看、聆听,并激发他们的情感和想象力。

2. 音乐表现•音乐是艺术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音乐表现,幼儿可以发展音乐感觉、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幼儿园可以组织音乐游戏、唱歌、跳舞等活动,让幼儿通过身体的参与来感受和表达音乐。

3. 舞蹈表演•舞蹈是艺术教育中培养幼儿动作协调能力和表演能力的重要途径。

•幼儿园可以组织舞蹈比赛、舞蹈表演等活动,让幼儿学习基本舞蹈动作,并通过舞蹈表演来展示自己的才艺。

4. 绘画创作•绘画是培养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重要活动。

•幼儿园可以提供适当的绘画材料和环境,鼓励幼儿进行绘画创作。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发挥创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5. 手工制作•手工制作是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方式。

•幼儿园可以组织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通过制作手工艺品来培养动手能力,同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6. 戏剧表演•戏剧表演是培养幼儿表演能力和沟通能力的重要形式。

•幼儿园可以组织小剧场活动,让幼儿角色扮演和表演剧情,培养他们的表演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评估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示范教学、互动教学、游戏教学等,激发幼儿的兴趣和主动性。

评估可以采用观察记录、作品展示、评价表等方式。

《中外建筑艺术赏析》课程标准

《中外建筑艺术赏析》课程标准

《中外建筑艺术赏析》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中外建筑赏析》是五年制高职建筑相关专业的艺术欣赏课程,是一门选修课程。

其任务是: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认识,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道德品格,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世界观、人生观,在开发学生心智、潜能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美术欣赏强调通过学生自己亲身的美术活动,来体验和感受活动的价值,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和价值观念。

美术欣赏是一项审美活动,它需要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如观察、判断和想象,并以此来感悟美术作品,这种活动更需要个人的审美感受和情感的体验。

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去欣赏美术作品。

二、参考学时72学时。

三、学分5学分。

四、课程目标学校美术教育,是在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学校教育体系中通过美术活动的方式去培养学生的学科,其目的不是培养专业美术家,强调通过学生自己亲身的美术活动,来体验和感受活动的价值,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和价值观念。

艺术欣赏是一项审美活动,它需要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如观察、判断和想象,并以此来感悟艺术作品,这种活动更需要个人的审美感受和情感的体验。

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去欣赏艺术作品。

而是通过美术教育让学生掌握美术方面的知识,去培养学生的种种美术方面的能力和品质。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艺术欣赏主要通过欣赏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不是掌握多少美术史论和多少美术技法理论,其根本目的是学会用一种美好的心态面对社会、面对未来。

五、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工作任务模块为中心构建工程项目课程体系。

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项目课程体系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艺术欣赏课程的教学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注重作品的文化情境,强调多元化。

以建筑装饰行业需求引领课程项目工作任务,以课程项目工作任务选择课程技能模块,以课程技能模块确定课程知识内容。

艺术欣赏课程标准

艺术欣赏课程标准

《艺术欣赏》课程标准一、课程概况注:课程类别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岗位方向课。

二、专业对课程要求系统地了解艺术涵盖的范畴、美术的分类、指导学生进行艺术欣赏。

通过鉴赏美术术作品、学习美术理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并激发学生的创新的方法和手段。

三、课程培养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美术涵盖的范畴、美术的分类、指导学生进行美术欣赏。

通过鉴赏美术术作品、学习美术理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在课程中不光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技巧,同时需要注意引导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习内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正面积极的做人原则和学习态度。

2、知识目标(1)美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史前美术和各个时期不同的美术史知识。

(3)西方艺术流派和绘画风格(4)建筑艺术欣赏(5)中国传统美术鉴赏。

(6)平面设计形式和构形手法3、能力目标(1)怎样欣赏美术作品。

(2)掌握不同时期美术形式、风格和流派。

(3)通过优秀平面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横向、多向思维方式,从而开创丰富、新颖的审美境界,为提高版面设计的整体水平打下良好的根基。

4、素养目标(1)增强学生视觉感受能力。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感性素质。

(3)提高个人艺术修养。

(4)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5)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课程设计思路美术鉴赏课程由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三部分组成。

美术鉴赏课程内容由若干学习模块组成,各学习模块依据课程目标要求进行设计,并通过活动建议具体展开。

艺术欣赏教案

艺术欣赏教案

艺术欣赏教案《艺术欣赏教案》一、引言艺术是学前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艺术欣赏,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丰富他们的艺术修养,培养他们对美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本教案将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分别是艺术欣赏的重要性、艺术欣赏的目的、艺术欣赏的方法以及艺术欣赏的评价标准。

二、艺术欣赏的重要性艺术欣赏在学前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艺术欣赏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能培养他们的鉴赏力和审美能力。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幼儿能够提高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对美的热爱,促进他们的心智发展,丰富他们的情感和表达能力。

三、艺术欣赏的目的艺术欣赏的目的在于培养幼儿的细心观察和感知能力,让他们能够领略到不同艺术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通过艺术欣赏,幼儿能够了解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培养他们对不同艺术风格的辨识能力,增强他们的审美品味和审美水平。

四、艺术欣赏的方法艺术欣赏有多种方法,可以通过观察、聆听、阅读等方式进行。

在学前教育中,可以通过展示艺术作品的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媒介,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仔细聆听,并借助故事、问答等形式与幼儿进行互动,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全面地感受和理解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意义和情感。

五、艺术欣赏的评价标准评价艺术欣赏的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主观感受和客观评价。

主观感受是指幼儿对艺术作品的直观感受和情感体验,如喜欢、喜怒哀乐等,是他们个人对艺术作品的主观认知和情感体验。

客观评价是指对艺术作品的客观分析和评判,如创作技法、表现手法等,是基于一定标准对艺术作品进行客观评价和比较。

六、结语艺术欣赏是学前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艺术欣赏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培养对美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艺术欣赏,并根据幼儿的主观感受和客观评价对其进行指导和引导,让他们在艺术欣赏中享受美的愉悦,培养终身的艺术情趣。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设计适合他们的艺术欣赏活动,提供丰富多样的艺术作品和资源,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艺术欣赏环境,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欣赏》课程标准
一、课程标识
课程代码:6012101
课程名称:《艺术欣赏》
课程类型:专业限选课
总学时:28
学分:1分
适用对象:环境艺术设计
执笔人:周子良
制定日期:2012年7月6日
二、课程性质
《艺术欣赏》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职业技术课程之一,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基础教学平台。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理论基础课。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发展历史,提高学生对古代和现代东西方美术的鉴赏能力。

研究各个时期艺术作品的风格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敏感和艺术修养,培养创新意识,完善学生的人格及艺术个性表现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想
1.本门课程是在原有对艺术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理论的角度了解美术与设计作品风格特征及发展脉络,理性地掌握风格设计的基本规律,以期指导设计创作的实际应用,增强设计创作的理性认知成分,使得应用设计更具专业特点,更有针对性。

使得作品更具设计的学院化风格化。

2. 在课程教学中始终贯穿与突出设计主线,学生灵活掌握设计风格的发展演变。

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美术与设计作品的理解,强化学生的设计技能,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抽象概括和理性认知能力。

四、课程设计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美术与设计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使学生逐步入门,通过学习美术与设计作品内容,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功能与形式、空间与形态的基本问题。

通过建筑初步课程的的学习,使学生对美术与设计作品的的基本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对美术与设计作品的的基本表现技法能够了解,对以后的建筑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掌握美术与设计作品的的基本构成要素。

2. 了解中、西古典美术与设计作品的基础知识。

3. 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功能与形式、空间与形态的基本问题。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养学生对艺术视觉形态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2.进行案列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设计意识的培养。

(三) 素质教育目标:
1.有创造思维、艺术个性、沟通能力、团队意识及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设计分析的能力。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阅读资料和利用资料的能力。

五、课程内容及情境设计
根据工作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使学生掌握《艺术欣赏》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其构成形式、构成过程以及方法,并利用实例分析学习让学生了解其设计法则,达到独立完成设计的目的。

本课程设计了五个学习情景,教学组织表如下:
课程内容及情境设计一览表
六、教学实施建议 1.教学组织
本课程所有学时在多媒体教室和专业实训室中完成,实现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每次课程前统一布置题目、讲解题目。

2.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在使用传统的讲授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多种教学方法的拓展。

将传统和板书和多媒体教学
,现场教学相结合。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是可以更多的直观展示和课程相关的图片、录像,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学习的内容。

并且信息量与传统的板书教学相比非常的大,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率。

3.学习重点和难点及课时分配
七、课程考核建议 1.期末考核及方式说明
本课程是环艺设计专业的一门职业限选课程,该课程教学主要突出理论转化为技能的培养。

主要的考核形式有:个人作品和学习情况考查、以项目分小组进行考核、平时考查、作品竞赛、学期考核等。

2.课程成绩形成(比例分配)
平时成绩60%,考试40%。

八、教学资源要求
1.能满足教学需要的多媒体教室等设施。

2.教材:
《艺术与设计赏析》作者:薛保华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