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上学期寒假作业试题精编
高一化学上学期寒假作业高一全册化学试题3

开放市齐备阳光实验学校高一〔上〕化学寒假作业〔5〕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题3分,总分值21分〕1.〔3分〕〔2021秋•区校级期末〕以下反既是化合反,又是氧化反的是〔〕A.2CO+O22CO2B.CaO+H 2O=Ca〔OH〕2C.C+H2O CO+H2D.CO2+Ca〔OH〕2=CaCO3↓+H2O2.〔3分〕〔2021•校级学业考试〕以下金属中,遇到盐酸或强碱溶液都能放出氢气的是〔〕A.Cu B.Mg C.Fe D.Al3.〔3分〕〔2021秋•区校级期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Al B.Si C.Fe D.O4.〔3分〕〔2021秋•区校级期末〕以下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量共存的是〔〕A.Cu2+、Ba2+、C1﹣、SO42﹣B.K+、Na+、OH﹣、C1﹣C.Na+、H+、SO42﹣、OH﹣D.H+、Na+、Cl﹣、CO32﹣5.〔3分〕〔2021秋•区校级期末〕金属钠着火,用以下哪种物质灭火〔〕A.水B.泡沫灭火器C.枯燥的沙土D.干冰灭火器6.〔3分〕存放食品和药品的包装盒中常可发现一些袋装透明状颗粒,该颗粒材料可能的名称及其作用是〔〕A.活性炭、吸附剂B.KMnO4、氧化剂C.氯化钠、枯燥剂D.硅、枯燥剂7.〔3分〕〔2021秋•区校级期末〕以下物质俗名不正确的选项是〔〕A.Na2CO3纯碱B.NaHCO3小苏打C.Fe2O3铁红D.Fe3O4铁黑二、解答题〔共4小题,总分值0分〕8.〔2021秋•区校级期末〕在呼吸面具中,Na202起反的化学方程式为..9.〔2021秋•区校级期末〕我国古代四大创造之一的黑火药是由硫黄粉、硝酸钾和木炭粉按一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时的反为:S+2KNO3+3C═K2S+N2↑+3CO2↑.该反的复原剂是,氧化剂是.10.〔2021秋•区校级期末〕印刷电路板是由高分子材料和铜箔复合而成,刻制印刷电路时,要用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生成CuCl2和FeCl2.请写出反的化学方程式,.11.〔2021秋•区校级期末〕在铝制易拉罐中收集一满罐CO2,参加过量浓氢氧化钠溶液,立即把口封闭.可以发现易拉罐“咔咔〞作响,并变瘪了;过一会儿后,易拉罐又会作响并鼓起.解释为什么,写出有关反的化学方程式.、.高一〔上〕化学寒假作业〔5〕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题3分,总分值21分〕1.〔3分〕〔2021秋•区校级期末〕以下反既是化合反,又是氧化反的是〔〕A.2CO+O22CO2B.CaO+H2O=Ca〔OH〕2C.C+H2O CO+H2D.CO2+Ca〔OH〕2=CaCO3↓+H2O考氧化复原反.2.〔3分〕〔2021•校级学业考试〕以下金属中,遇到盐酸或强碱溶液都能放出氢气的是〔〕3.〔3分〕〔2021秋•区校级期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4.〔3分〕〔2021秋•区校级期末〕以下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量共存的是〔〕5.〔3分〕〔2021秋•区校级期末〕金属钠着火,用以下哪种物质灭火〔 〕6.〔3分〕存放食品和药品的包装盒中常可发现一些袋装透明状颗粒,该颗粒材料可能的名称及其作用是〔 〕7.〔3分〕〔2021秋•区校级期末〕以下物质俗名不正确的选项是〔 〕二、解答题〔共4小题,总分值0分〕8.〔2021秋•区校级期末〕在呼吸面具中,Na 202起反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 202+2CO 2=2Na 2CO 3+02 . 2Na 202+2H 20=4NaOH+02↑ .9.〔2021秋•区校级期末〕我国古代四大创造之一的黑火药是由硫黄粉、硝酸钾和木炭粉按一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时的反为:S+2KNO 3+3C═K 2S+N 2↑+3CO 2↑.该反的复原剂是 C ,氧化剂是 S 、KNO 3 .10.〔2021秋•区校级期末〕印刷电路板是由高分子材料和铜箔复合而成,刻制印刷电路时,要用FeCl 3溶液作为“腐蚀液〞,生成CuCl 2和FeCl 2.请写出反的化学方程式, Cu+2FeCl 3═2FeCl 2+CuCl 2 .11.〔2021秋•区校级期末〕在铝制易拉罐中收集一满罐CO2,参加过量浓氢氧化钠溶液,立即把口封闭.可以发现易拉罐“咔咔〞作响,并变瘪了;过一会儿后,易拉罐又会作响并鼓起.解释为什么,写出有关反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 、2NaOH+2H2O+2Al═2NaAlO2+3H2↑.。
高一化学上学期寒假作业(3)高一全册化学试题

虾对市爱抚阳光实验学校高一〔上〕化学寒假作业〔3〕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题3分,总分值24分〕1.〔3分〕〔2021秋•七里河区校级期末〕以下推断正确的选项是〔〕选项事实结论A SiO2可用于制光导纤维SiO2有导电性B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铝箔外表氧化铝熔点高于铝C Cl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Cl2是电解质D 常温下铁、铜均不溶于浓硫酸常温下铁、铜与浓硫酸均不反A.A B.B C.C D.D2.〔3分〕〔2021秋•七里河区校级期末〕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 3mol/L 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参加质量的铝粉,反结束后收集到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比为甲:乙=1:2,那么参加铝粉的质量为〔〕A.g B.g C.g D.1.6g3.〔3分〕〔2021秋•七里河区校级期末〕以下现象或事实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A.水玻璃和亚硫酸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均易变质B.浓硝酸和氯水均用棕色试剂瓶保存C.NaCl固体中混有NH4Cl或I2,均可用加热法除去D.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均降低4.〔3分〕〔2021秋•七里河区校级期末〕与铁相似,金属锡能与盐酸反生成氯化亚锡〔SnCl2〕,氯化亚锡又能被氯化铁氧化为氯化锡〔SnCl4〕.那么以下有关粒子氧化性和复原性强弱的比拟中,正确的选项是〔〕A.氧化性:Sn4+<Sn2+B.氧化性:Fe3+<Sn4+C.复原性:Fe2+<Sn2+D.复原性:Fe<Sn5.〔3分〕〔2021秋•七里河区校级期末〕以下离子方程式正确的选项是〔〕A.金属钠与水反:Na+2H2O=Na++2OH﹣+H2↑B.金属铝投入NaOH溶液中:Al+2OH﹣=AlO2﹣+H2↑C.稀硝酸中参加过量铁粉:Fe+4H++NO3﹣=Fe3++NO↑+2H2OD.FeCl2酸性溶液放在空气中变质:4Fe2++4H++O2=4Fe3++2H2O6.〔3分〕〔2021秋•七里河区校级期末〕如图装置中,枯燥烧瓶中盛满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滴管的头,以下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假设a为NO,b为NaOH溶液,可出现无色喷泉B.假设a为HCl,b为AgNO3溶液,可出现白色喷泉C.假设a为CO2,b为NaOH溶液,可出现无色喷泉D.假设a为NH3,b为水〔预先滴入少量酚酞溶液〕,可出现喷泉7.〔3分〕〔2021秋•七里河区校级期末〕在1g铁和铜组成的合参加过量的硝酸溶液,合金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X,再向所得溶液中参加足量的NaOH 溶液,生成2g沉淀.那么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原合含0.1mol Fe、0.15mol CuB.2g沉淀为Cu〔OH〕2和Fe〔OH〕3的混合物C.气体X中含0.3 mol NO、0.1 mol NO2D.气体X中含0.3 mol NO2、0.1 mol NO8.〔3分〕〔2021•〕将0.4g NaOH和1.06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L﹣1稀盐酸.以下图象能正确表示参加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A.B.C.D.二、解答题〔共1小题,总分值0分〕9.〔2021秋•期末〕将铝和铁组成的混合物11g,参加到200mL 5mol/L盐酸中,反后盐酸的浓度变为1.0mol/L〔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试求:〔1〕反中消耗HCl的物质的量.〔2〕混合物中铝和铁的物质的量.〔3〕欲使Al3+完全转化为AlO2﹣,至少需要参加2.0mol/L的NaOH溶液的体积..高一〔上〕化学寒假作业〔3〕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题3分,总分值24分〕1.〔3分〕〔2021秋•七里河区校级期末〕以下推断正确的选项是〔〕选项事实结论A SiO2可用于制光导纤维SiO2有导电性B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铝箔外表氧化铝熔点高于铝C Cl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Cl2是电解质D 常温下铁、铜均不溶于浓硫酸常温下铁、铜与浓硫酸均不反A.A B.B C.C D.D考点:硅和二氧化硅;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浓硫酸的性质;铝的化学性质.分析:A.二氧化硅为绝缘体;B.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生成氧化铝,熔点较高;C.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D.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现象生成氧化物薄膜阻止反进行;解答:解:A.二氧化硅为绝缘体,不导电,故A错误;B.氧化铝熔点较高,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生成氧化铝,导致熔化不滴落,故B正确;C.氯气为单质,不是化合物,不是电解质,故C错误;D.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反生成致密氧化物薄膜阻止反进行,常温下铜不与浓硫酸反不溶于浓硫酸,故D错误;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明确二氧化硅、氧化铝、浓硫酸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电解质的概念.2.〔3分〕〔2021秋•七里河区校级期末〕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 3mol/L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参加质量的铝粉,反结束后收集到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比为甲:乙=1:2,那么参加铝粉的质量为〔〕A.g B. g C.g D.1.6g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分析:根据铝的质量相同,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相同,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1:2,由化学反方程式可知,酸与金属反时酸不量,碱与金属反时碱过量来计算解答.解答:解: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均为0.1L×3mol/L=0.3mol,又两烧杯中分别参加质量的铝粉,反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1:2,设铝与酸反时酸完全反,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x,那么2Al+6HCl═2AlCl3+3H2↑6 30.3mol x =,解得x=0.15mol,一条件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于体积之比,那么碱与金属铝反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15mol×2=0.3mol,碱与金属铝反时铝完全反,设与碱反的铝的物质的量为y,那么 2Al+2NaOH+2H2O═2NaAlO2+3H2↑2 3y 0.3mol=,解得y=0.2mol,那么铝的质量为0.2mol×27g/mol=g,应选A.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利用化学反方程式的计算,明确铝与酸、碱反水的化学反方程式,酸碱足量、酸碱均缺乏量时得到的氢气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3分〕〔2021秋•七里河区校级期末〕以下现象或事实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A.水玻璃和亚硫酸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均易变质B.浓硝酸和氯水均用棕色试剂瓶保存C.NaCl固体中混有NH4Cl或I2,均可用加热法除去D.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均降低考点:硝酸的化学性质;铵盐;浓硫酸的性质.分析:A.硅酸钠和二氧化碳、水反生成硅酸,亚硫酸钠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B.浓硫酸不稳,光照条件下易分解;氯水中次氯酸不稳,光照条件下易分解;C.碘不稳,受热易升华,氯化铵受热易分解;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解答:解:A.硅酸钠和二氧化碳、水反生成硅酸,该反属于复分解反,亚硫酸钠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该反属于氧化复原反,所以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故A不选;B.浓硫酸不稳,光照条件下易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氧气和水;氯水中次氯酸不稳,光照条件下易分解生成HCl和氧气,所以可以用同一原理解释,故B选;C.碘不稳,受热易升华,属于物理变化,氯化铵受热易分解,属于化学变化,所以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故C不选;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均降低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故D不选;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化学根本原理,明确物质性质是解此题关键,易错选项是C,注意碘和氯化铵受热变化不同的原因,题目难度不大.4.〔3分〕〔2021秋•七里河区校级期末〕与铁相似,金属锡能与盐酸反生成氯化亚锡〔SnCl2〕,氯化亚锡又能被氯化铁氧化为氯化锡〔SnCl4〕.那么以下有关粒子氧化性和复原性强弱的比拟中,正确的选项是〔〕A.氧化性:Sn4+<Sn2+B.氧化性:Fe3+<Sn4+C.复原性:Fe2+<Sn2+D.复原性:Fe<Sn考点:氧化性、复原性强弱的比拟.分析:在一般的氧化复原反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复原性:复原剂>复原产物,根据题中信息判断选项中各种离子的氧化性、复原性强弱.解答:解:氯化亚锡又能被氯化铁氧化为氯化锡,说明氧化性:Fe3+>Sn4+;复原性:Fe2+<Sn2+,A、锡离子的化合价越高,氧化性越强,氧化能力:Sn4+>Sn2+,故A错误;B、根据分析可知,氧化性:Fe3+>Sn4+,故B错误;C、由以上分析可知,复原能力:Fe2+<Sn2+,故C正确;D、根据复原能力Fe2+<Sn2+可知,金属复原性该为:Fe>Sn,故D错误;应选C.点此题考查了氧化复原反中氧化性、复原性强弱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明确氧化评:复原反中氧化性、复原性强弱关系: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复原性:复原剂>复原产物.5.〔3分〕〔2021秋•七里河区校级期末〕以下离子方程式正确的选项是〔〕A.金属钠与水反:Na+2H2O=Na++2OH﹣+H2↑B.金属铝投入NaOH溶液中:Al+2OH﹣=AlO2﹣+H2↑C.稀硝酸中参加过量铁粉:Fe+4H++NO3﹣=Fe3++NO↑+2H2OD.FeCl2酸性溶液放在空气中变质:4Fe2++4H++O2=4Fe3++2H2O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离子方程式两边电荷不相,违反了电荷守恒;B.2mol铝生成3mol氢气,该反违反了电子守恒;C.铁粉过量,反生成亚铁离子,不是生成铁离子;D.亚铁离子在酸性条件下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成铁离子.解答:解:A.该离子方程式不满足电荷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故A错误;B.Al与NaOH溶液反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正确的离子反为:2Al+2OH﹣+2H2O═2AlO2﹣+3H2↑,故B错误;C.稀硝酸中参加过量铁粉,反生成亚铁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Fe+8H++2NO3﹣=3Fe2++2NO↑+4H2O,故C错误;D.氯化亚铁酸性溶液放在空气中变质,反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4H++O2=4Fe3++2H2O,故D正确;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判断,为中难度的试题,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那么,明确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反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需要保存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试题培养了学生灵活用所学知识的能力.6.〔3分〕〔2021秋•七里河区校级期末〕如图装置中,枯燥烧瓶中盛满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滴管的头,以下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假设a为NO,b为NaOH溶液,可出现无色喷泉B.假设a为HCl,b为AgNO3溶液,可出现白色喷泉C.假设a为CO2,b为NaOH溶液,可出现无色喷泉D.假设a为NH3,b为水〔预先滴入少量酚酞溶液〕,可出现喷泉考点:氨的物理性质;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分析:依据喷泉原理:气体极易溶于水或气体与溶液发生化学反而使气体的体积变小,使烧瓶内外形成负压差,结合物质的性质判断解答.解答:解:A.NO与氢氧化钠不反,也不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不会产生负压差,不能产生喷泉,故A错误;B.氯化氢极易溶于水,与硝酸银反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使瓶内压强迅速减小而产生负压差形成喷泉,氯化银为白色,所以能够形成白色喷泉,故B正确;C.二氧化碳为酸性氧化物,极易与氢氧化钠溶液反使烧瓶内压强迅速减小而形成负压差,产生喷泉,碳酸钠溶液为无色,所以喷泉颜色为无色,故C正确;D.氨气极易溶于水,使烧瓶中的气压减小,且小于外界大气压,那么形成喷泉,又氨水溶液显碱性,石蕊遇碱变蓝,故形成蓝色喷泉,故D正确;应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喷泉,明确喷泉的原理和物质的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7.〔3分〕〔2021秋•七里河区校级期末〕在1g铁和铜组成的合参加过量的硝酸溶液,合金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X,再向所得溶液中参加足量的NaOH溶液,生成2g沉淀.那么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原合含0.1mol Fe、0.15mol CuB.2g沉淀为Cu〔OH〕2和Fe〔OH〕3的混合物C.气体X中含0.3 mol NO、0.1 mol NO2 D.气体X中含0.3 mol NO2、0.1 mol NO考点:有关混合物反的计算.分析:1g铁和铜组成的合参加过量的硝酸溶液,合金完全溶解,生成硝酸铁、硝酸铜,向所得溶液中参加足量的NaOH溶液,生成2g沉淀为氢氧化铁、氢氧化铜的总质量,那么沉淀中氢氧根的质量=2g﹣1g=10.2g,根据电荷守恒可知,金属提供电子物质的量于氢氧根物质的量,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判断C、D;设出铜、铁的物质的量,分别根据电子守恒、质量关式计算出铁、铜的物质的量,根据计算结果判断A.解答:解:1g铁和铜组成的合参加过量的硝酸溶液,合金完全溶解,生成硝酸铁、硝酸铜,向所得溶液中参加足量的NaOH溶液,生成2g沉淀为氢氧化铁、氢氧化铜的总质量,那么沉淀中氢氧根的质量=2g﹣1g=10.2g,n〔OH﹣〕==0.6molmo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金属提供电子物质的量于氢氧根物质的量,即金属提供电子物质的量为0.6mol,A.设铁的物质的量为x、铜的物质的量为y,根据电子守恒可得:3x+2y=0.6,根据质量关系可得:56x+64y=1g,联立解得:x=0.1mol、y=0.15mol,故A正确;B.根据分析可知,2g沉淀为Cu〔OH〕2和Fe〔OH〕3的混合物,故B正确;C.假设生成0.3mol NO、0.1mol NO2,那么转移电子为0.3mol×〔5﹣2〕+0.1mol×〔5﹣4〕=1mol,电子转移不守恒,故C错误;D.假设生成0.3mol NO2、0.1mol NO,那么转移电子为0.3mol×〔5﹣4〕+0.1mol×〔5﹣2〕=0.6mol,电子转移守恒,故D正确;应选C.点此题考查混合物有关有关计算,题目难度中,解得关键是判断金属提供电子物质的评:量于氢氧根物质的量,注意守恒思想在化学计算中的用.8.〔3分〕〔2021•〕将0.4g NaOH和1.06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L﹣1稀盐酸.以下图象能正确表示参加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A.B.C.D.考点:有关混合物反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专题:图示题;计算题.分析:对NaOH和Na2CO3混合配成的溶液,当滴加盐酸时,先发生NaOH+HCl=NaCl+H2O,再发生Na2CO3+HCl=NaHCO3,最后发生NaHCO3+HCl=NaCl+CO2↑+H2O,此时才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利用物质的量的关系并结合图象即可解答.解答:解:对NaOH和Na2CO3混合配成的溶液,当滴加盐酸时,先发生NaOH+HCl=NaCl+H2O,再发生Na2CO3+HCl=NaHCO3,最后发生NaHCO3+HCl=NaCl+CO2↑+H2O,此时才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A、0.01mol盐酸与氢氧化钠反没有气体生成,但碳酸钠与盐酸反生成碳酸氢钠时也没有气体生成,那么图象与反不符,故A错误;B、图象中开始反即有气体生成,与反不符,故B错误;C、向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时,首先和NaOH反生成水和氯化钠,当滴入0.1L时,两者恰好反完全;继续滴加时,盐酸和Na2CO3开始反,首先发生HCl+Na2CO3=NaHCO3+NaCl,不放出气体,当再参加0.1L时,此步反进行完全;继续滴加时,发生反:NaHCO3+HCl=NaCl+H2O+CO2↑;此时开始放出气体,正好与图象相符,故C正确;D、因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分步完成,那么碳酸钠与盐酸先反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此时没有气体生成,那么图象与反不符,故D错误;应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图象数据的处理知识,解答此题的易错点是,不能准确理解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的反.是分步进行的,首先发生的是HCl+Na2CO3=NaHCO3+NaCl;进行完全后,再发生:NaHCO3+HCl=NaCl+H2O+CO2↑.二、解答题〔共1小题,总分值0分〕9.〔2021秋•期末〕将铝和铁组成的混合物11g,参加到200mL 5mol/L盐酸中,反后盐酸的浓度变为1.0mol/L〔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试求:〔1〕反中消耗HCl的物质的量.0.8mol〔2〕混合物中铝和铁的物质的量.n〔Al〕=0.2mol、n〔Fe〕=0.1mol 〔3〕欲使Al3+完全转化为AlO2﹣,至少需要参加2.0mol/L的NaOH溶液的体积.600ml .考点:有关混合物反的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1〕利用n=cV根据反前HCl的物质的量减去反后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来计算;〔2〕设Al、Fe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根据金属的质量之和为11g及反中消耗的HCl,利用方程式列式计算;〔3〕根据铝的量结合元素守恒计算铝离子的物质的量,并根据铝离子和过量氢氧化钠反的方程式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1〕消耗HCl的物质的量为0.2 L×5mol•L﹣1﹣0.2 L×1 mol•L﹣1=0.8mol,故答案为:0.8mol;〔2〕设Al、Fe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那么:2Al+6HCl═2AlCl3+3H2↑x 3xFe+2HCl═FeCl2+H2↑y 2y所以27x+56y=11,3x+2y=0.8,联立解得x=0.2mol、y=0.1mol,故答案为:n〔Al〕=0.2mol、n〔Fe〕=0.1mol;〔3〕参加氢氧化钠,先是和剩余的盐酸,然后将铝离子、亚铁离子沉淀,最后将氢氧化铝转化为偏铝酸钠,反后剩余盐酸的物质的量是0.2mol,消耗氢氧化钠是0.2mol,Al3+完全转化为AlO2﹣的化学方程式为:Al3++4OH﹣=AlO2﹣+2H2O,当金属铝的物质的量为0.2mol,所以铝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2mol,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0.8mol,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1mol,将之沉淀需要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0.2mol,所以共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mol,需要参加2.0mol/L的NaOH溶液的体积V===0.6L=600mL,故答案为:600mL.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利用金属与酸的反来进行的简单计算,明确金属与酸反的化学方程式是解答的关键,并利用质量关系、消耗的酸来列式计算即可解答.。
化学高一上学期寒假作业试题(附答案)

化学高一上学期寒假作业试题(附答案)2019化学高一上学期寒假作业试题(附答案)化学中存在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变化形式。
以下是查字典化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化学高一上学期寒假作业试题,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查字典化学网一直陪伴您。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a 40Ⅰ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问题的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中不慎打破温度计,可用吹风机加快水银的蒸发B.在气体发生装置上直接点燃甲烷气体时,必须先检验甲烷中的SO2-4D.先后滴加紫色石蕊试液、BaCl2溶液,可以将盐酸、硫酸氢钠、硫酸钠、氢氧化钠和硝酸钾五种无色溶液鉴别开5.纳米材料(1 nm=10-9m )是指研究开发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
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某液体中,对于所得分散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光束通过此分散系时会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B.此分散系中纳米材料的粒子在做不停的、无序的运动C.用滤纸过滤的方法可以从此分散系中分离得到该纳米材料D.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纳米材料的粒子可能向某一极做定向运动6. (原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金属阳离子一定只具有氧化性B. 金属单质作反应物时一定不是氧化剂C.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时,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D.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是还原剂7.(原创)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1 L 2 mol/L的FeCl3溶液制成胶体后,其中含有氢氧化铁胶粒数为2NAB.1 L 0.1 mol/L NaHSO4溶液中含有0.1 NA个HSO4-C.常温常压下,23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一定含有NA 个氧原子D.1 mol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NA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Cl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B.KClO3和SO3溶于水后能导电,故KClO3和SO3为电解质C.根据是否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D.使用静电除尘器除去空气中的飘尘利用了胶体的性质9.(原创)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A.氢氧化铁胶体中: H+、Cu2+、Cl-、NO3-B.pH=1的溶液中:Na+、CH3COO﹣、Cl﹣、Cu2+C.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中:K+、Cl-、NO3-、HCO3-D.澄清透明溶液中:Cu2+、K+、NO3﹣、SO42﹣10.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图所示。
高一化学上学期寒假作业高一全册化学试题2

虾对市爱抚阳光实验学校高一〔上〕化学寒假作业〔14〕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题3分,总分值15分〕1.〔3分〕〔2021秋•菏期末〕以下关于物质的分类,正确的选项是〔〕氧化物酸碱盐A.Fe3O4CH3COOH NH3•H2O 〔NH4〕2SO4B.SO2H2SO4NaOH Na2O2C.CO HNO3Cu2〔OH〕2CO3FeSO4D.H2O NaHSO4Ba〔OH〕2Na2CO3A.A B.B C.C D.D2.〔3分〕〔2021秋•菏期末〕以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选项是〔〕A.铁和稀硫酸反:2Fe+6H+═2Fe3++3H2↑B.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OHˉ+HCO3ˉ═CO32ˉ+H2OC.钠和冷水反:Na+2H2O═Na++2OHˉ+H2↑D.氯气通入水中:Cl2+H2O═2H++Clˉ+ClOˉ3.〔3分〕〔2021秋•菏期末〕在无色强酸性溶液中,以下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NH4+、HCO3ˉ、Clˉ、K+B.Clˉ、Na+、NO3ˉ、Ca2+C.K+、Fe2+、Clˉ、NO3ˉD.Cu2+、NH4+、SO42ˉ、Clˉ4.〔3分〕〔2021秋•菏期末〕以下有关电解质及氧化复原反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某化合物溶于水导电,那么该化合物为电解质B.NaCl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Na+和Cl﹣C.在氧化复原反中,非金属单质一是氧化剂D.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时,它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复原5.〔3分〕〔2021秋•菏期末〕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参加铁粉和铜粉,反结束后,以下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A.有铜无铁B.有铁无铜C.铁、铜都有D.铁、铜都无二、解答题〔共2小题,总分值0分〕6.〔2021秋•菏期末〕如图的各方框表示有关的一种反物或生成物〔某些物质已略去〕,其中常温下A、C、D为无色气体,C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蓝,X中阴阳离子个数相.〔1〕写出以下各物质的化学式:X:;B :;F:.〔2〕写出以下变化的化学方程式:A→D:;C→E:.〔3〕室里,除了用加热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气体C以外,还可以采用方法〔填写具体物质和方法〕来制取气体C,枯燥气体C常用药品为.〔4〕写出物质X的一种重要用途,X的储存方法.7.〔2021秋•菏期末〕一个体重50kg的健康人含铁元素2g,这2g铁元素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Fe2+易被吸收,所以给贫血者补充铁时,补充含Fe2+的亚铁盐〔如FeSO4〕.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成Fe2+,有利于人体对铁的吸收.〔1〕经常进行Fe2+与Fe3+的转化,可表示为Fe2+Fe3+.在过程A中,Fe2+作剂.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为Fe2+,维生素C在这个反中具有性.〔2〕某些补铁剂的成分是硫酸亚铁,长期放置会因氧化而变质.检验硫酸亚铁是否变质的试剂是〔填序号〕.①稀盐酸②石蕊溶液③KSCN溶液〔3〕要除去FeCl3溶液中少量的氯化亚铁,可行的方法是〔填字母〕.a.参加铜粉 b.参加铁粉 c.通入氯气 d.参加NaOH溶液根据选用的试剂,写出该过程中发生反的离子方程式.〔4〕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铜箔,制造印刷线路板,写出FeCl3与金属铜反的离子方程式.高一〔上〕化学寒假作业〔14〕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题3分,总分值15分〕1.〔3分〕〔2021秋•菏期末〕以下关于物质的分类,正确的选项是〔〕氧化物酸碱盐A.Fe3O4CH3COOH NH3•H2O 〔NH4〕2SO4B.SO2H2SO4NaOH Na2O2C.CO HNO3Cu2〔OH〕2CO3FeSO4D.H2O NaHSO4Ba〔OH〕2Na2CO3A.A B.B C.C D.D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根据概念进行判断: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析:且氧元素显负价.酸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指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解答:解:A、Fe3O4是氧化物,CH3COOH是酸,NH3•H2O是碱,〔NH4〕2SO4是盐,故A正确;B、Na2O2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不是盐,故B错误;C、Cu2〔OH〕2CO3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盐不是碱,故C错误;D、NaHSO4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盐不是酸,故D错误.应选A.点评:此题考查酸碱盐的概念,难度不大,注意酸生成的阳离子是氢离子,碱生成的阴离子是氢氧根离子.2.〔3分〕〔2021秋•菏期末〕以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选项是〔〕A.铁和稀硫酸反:2Fe+6H+═2Fe3++3H2↑B.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OHˉ+HCO3ˉ═CO32ˉ+H2OC.钠和冷水反:Na+2H2O═Na++2OHˉ+H2↑D.氯气通入水中:Cl2+H2O═2H++Clˉ+ClOˉ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专题.分析:A.不符合反的客观事实;B.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生成碳酸钠和水;C.电荷不守恒;D.次氯酸为弱电解质,保存化学式.解解:A.铁和稀硫酸反生成亚铁离子,离子方程式:Fe+2H+═Fe2++H2↑,故A错误;答:B.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离子方程式:OHˉ+HCO3ˉ═CO32ˉ+H2O,故B正确;C.钠和冷水反,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ˉ+H2↑,故C错误;D.氯气通入水中,离子方程式:Cl2+H2O═H++Cl﹣+HClO,故D错误;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反的实质是解题关键,注意离子方程式遵循客观规律、遵循原子个数、电荷数守恒规律,注意化学式的拆分.3.〔3分〕〔2021秋•菏期末〕在无色强酸性溶液中,以下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NH4+、HCO3ˉ、Clˉ、K+B.Clˉ、Na+、NO3ˉ、Ca2+C.K+、Fe2+、Clˉ、NO3ˉD.Cu2+、NH4+、SO42ˉ、Clˉ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专题.分析:酸性溶液中含大量的氢离子,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气体、水、沉淀,那么离子大量共存,并结合离子的颜色来解答.解答:解:A.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HCO3﹣,故A不选;B.酸性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可大量共存,且离子均为无色,故B选;C.H+、Fe2+、NO3﹣发生氧化复原反,不能大量共存,且Fe2+为浅绿色,与无色不符,故C不选;D.Cu2+为蓝色,与无色不符,故D不选;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常见离子之间的反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氧化复原反的离子共存考查,题目难度不大.4.〔3分〕〔2021秋•菏期末〕以下有关电解质及氧化复原反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某化合物溶于水导电,那么该化合物为电解质B.NaCl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Na+和Cl﹣C.在氧化复原反中,非金属单质一是氧化剂D.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时,它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复原考点:氧化复原反;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分析:A.电解质是指:该物质是化合物,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就能够导电,是自身电离.酸、碱,在水溶液在熔融状态下两种情况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B.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与电流无关;C.非金属单质也可以做复原剂;D.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时,化合价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解答:解:A.溶于水能导电,不一是自身电离,如二氧化碳在水溶液里,生成碳酸,碳酸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导电,不是二氧化碳自身电离,所以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B.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与电流无关,NaCl溶液在水的作用下电离成Na+和Cl﹣,故B错误;C.非金属单质也可以做复原剂,如氢气复原氧化铜,反中氢元素失电子,氢气作复原剂,故C错误;D.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如2H2S+SO2═3S↓+2H2O,那么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复原,故D正确.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氧化复原反、电解质、电离,明确电解质的概念及反中化合价的变化是解答此题的关键,难度不大.5.〔3分〕〔2021秋•菏期末〕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参加铁粉和铜粉,反结束后,以下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A.有铜无铁B.有铁无铜C.铁、铜都有D.铁、铜都无考点: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铁粉和铜粉均能和三价铁反,铁能将铜从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答案所给的情况来分析.解答:解:A.铁离子的量较大,能和铁反完毕,或剩余三价铁和铜反,或者是铁和三价铁恰好反,故A结果可能出现,故A错误;B.有金属铁时,一将铜置换出来了,故B结果不可能出现,故B正确;C.三价铁离子量缺乏,只能和铁反,烧杯中铁、铜都有剩余,故C错误;D.铁离子量特别大,足够溶解所有铁和铜,那么烧杯中铁、铜都没有,故D错误.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性质,把握铁离子与Fe、Cu之间的反即可解答,难度不大.二、解答题〔共2小题,总分值0分〕6.〔2021秋•菏期末〕如图的各方框表示有关的一种反物或生成物〔某些物质已略去〕,其中常温下A、C、D为无色气体,C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蓝,X中阴阳离子个数相.〔1〕写出以下各物质的化学式:X :NH4HCO3;B:H2O ;F:NO2.〔2〕写出以下变化的化学方程式:A→D:2CO2+2Na2O2═2Na2CO3+O2;C→E:4NH3+5O24NO+6H2O .〔3〕室里,除了用加热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气体C以外,还可以采用加热浓氨水,或浓氨水与生石灰、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方法〔填写具体物质和方法〕来制取气体C,枯燥气体C常用药品为碱石灰.〔4〕写出物质X的一种重要用途化学肥料,X的储存方法密封并放在阴凉处.考点:无机物的推断.专题:推断题.分析:C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蓝,那么C为NH3,A和过氧化钠反生成D为气体,且A是无色气体,所以A为CO2,D为O2,氨气和氧气在催化剂条件下加热生成NO和水,E能和氧气反,所以E是NO,F为NO2,F和B反生成G,G和铜反生成二氧化氮,G为HNO3,B为液体,为H2O,X中阴阳离子个数相,那么X为NH4HCO3,据此解答.解答:解:C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蓝,那么C为NH3,A和过氧化钠反生成D为气体,且A是无色气体,所以A为CO2,D为O2,氨气和氧气在催化剂条件下加热生成NO和水,E能和氧气反,所以E是NO,F为NO2,F和B反生成G,G和铜反生成二氧化氮,G为HNO3,B为液体,为H2O,X中阴阳离子个数相,那么X为NH4HCO3,〔1〕由以上分析可知,X为NH4HCO3,B为H2O,F为NO2,故答案为:NH4HCO3;H2O;NO2;〔2〕A→D为Na2O2和CO2的反,方程式为2CO2+2Na2O2═2Na2CO3+O2,C→E为氨气的催化氧化,反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故答案为:2CO2+2Na2O2═2Na2CO3+O2;4NH3+5O24NO+6H2O;〔3〕室里,除了用加热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以外,还可以采用加热浓氨水,或浓氨水与生石灰、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制备,用碱石灰枯燥氨气,故答案为:加热浓氨水,或浓氨水与生石灰、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碱石灰;〔4〕碳酸氢铵可以用作化学肥料;易分解,保存时注意密封并放在阴凉处,故答案为:化学肥料;密封并放在阴凉处.点此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主要涉及N元素化合物性质及相互转化,题目难度中,注意评:根据C的性质为突破口进行解答,学习中注意相关根底知识的积累.7.〔2021秋•菏期末〕一个体重50kg的健康人含铁元素2g,这2g铁元素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Fe2+易被吸收,所以给贫血者补充铁时,补充含Fe2+的亚铁盐〔如FeSO4〕.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成Fe2+,有利于人体对铁的吸收.〔1〕经常进行Fe2+与Fe3+的转化,可表示为Fe 2+Fe3+.在过程A中,Fe2+作复原剂.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为Fe2+,维生素C在这个反中具有复原性.〔2〕某些补铁剂的成分是硫酸亚铁,长期放置会因氧化而变质.检验硫酸亚铁是否变质的试剂是③〔填序号〕.①稀盐酸②石蕊溶液③KSCN溶液〔3〕要除去FeCl3溶液中少量的氯化亚铁,可行的方法是 c 〔填字母〕.a.参加铜粉 b.参加铁粉 c .通入氯气 d.参加NaOH溶液根据选用的试剂,写出该过程中发生反的离子方程式2Fe2++Cl2═2Fe3++2Cl‾.〔4〕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铜箔,制造印刷线路板,写出FeCl3与金属铜反的离子方程式2Fe3++Cu2+═2Fe2++Cu2+.考点:氧化复原反;物质的别离、提纯和除杂.分析:〔1〕由Fe2+Fe3+可知,在过程A中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为Fe2+,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那么维生素C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升高;〔2〕检验Fe3+,利用KSCN溶液;〔3〕氯化亚铁与氯气反生成氯化铁,不引人杂质;〔4〕FeCl3与金属铜反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解答:解:〔1〕由Fe2+Fe3+可知,在过程A中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那么Fe2+为复原剂;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为Fe2+,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那么维生素C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那么维生素C为复原剂,具有复原性,故答案为:复原;复原;〔2〕检验Fe3+,利用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故答案为:③;〔3〕除去FeCl3溶液中少量的氯化亚铁,可参加铁粉,不会引入的杂质,发生的离子反为2Fe2++Cl2═2Fe3++2Cl‾,故答案为:c;2Fe2++Cl2═2Fe3++2Cl‾;〔4〕FeCl3与金属铜反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离子反为2Fe3++Cu2+═2Fe2++Cu2+,故答案为:2Fe3++Cu2+═2Fe2++Cu2+.点评:此题考查氧化复原反,为高频考点,涉及离子检验、金属的回收、维生素C的作用,明确反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结合氧化复原反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高一化学寒假作业试题(一)高一全册化学试题

象对市爱好阳光实验学校高一年级化学寒假作业(1)作业范围:必修一第一章<从学化学>一、选择题1.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贴的图标是( )A B C D2.以下仪器可以直接加热的是( )A.烧杯B.烧瓶C.锥形瓶D.试管3.以下操作错误的选项是( )A.蒸馏时,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B.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C.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D.配制浓H2SO4和浓HNO3的混酸时,将H2SO4慢慢加到浓HNO3中,并及时搅拌和冷却4.以下根据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选项是〔〕5.用以下装置进行相,能到达目的的是〔〕A.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B.用图2所示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C.用图3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洁的CO2气体D.用图4所示装置别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6.以下或操作,现象与结论都正确,且二者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在溶液中参加少量制氯水,再滴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原溶液中一含有Fe2+B 将外表打磨过的铝丝置于浓硝酸中无现象铝与浓硝酸不反C将鲜艳的红玫瑰置于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玫瑰花褪色氯气有漂白性D用洁净的铁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并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火焰呈紫色原溶液中有K+,无法确是否有Na+7.以下中,对的现象以及目的都正确的选项是( )8.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得到纯洁的NaCl,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以下操作中选取必要的步骤和正确的操作顺序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A.④②⑤ B.④①②⑤③C.①④②⑤③ D.②⑤④①③ 9.用四氯化碳萃取碘的饱和水溶液中的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B.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C.分液时,水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漏斗上口倒出D.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呈紫10.为到达以下目的,所采用的方法合理的是〔〕A.溴水中提取溴:分液B.别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蒸馏C.别离饱和食盐水和沙子的混合物:过滤D.从硝酸钾和氯化钠混合液中获取硝酸钾:萃取1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分子数不同的CO与N2的体积一不B.体积相同的CO与N2的质量一相C.质量不同、密度相同的CO与N2所含分子数可能相同D.质量相同、密度不同的CO与N2所含的原子数目一相12.由CH4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状况下的密度为1g•L﹣1,那么该混合气体中CH4和O2的体积比为〔〕A.2∶1 B.3∶2 C.2∶3 D.1∶2 13.将30 mL 0.5 mol·L-1的NaCl溶液加水稀释到500 mL,稀释后溶液中Na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03 mol·L-1 B.0.3 mol·L-1 C.0.05 mol·L-1 D.0.04 mol·L-114.中需0.2mol/L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的质量分别是〔〕A.950mL,20.14g B.1000mL,21.2gC.任意规格,21.2g D.500mL,10.6g15.用N 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 N AB.状况下,2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 N AC.通常状况下,N 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D.物质的量为0.5 mol的MgCl2中,含有Mg2+个数为 N A16.设N A为阿伏加罗常数的值,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298K、101kPa时,22.4L CO2所含的原子数为3N AB.1mol Cl2与足量的Fe完全反,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C.0.5mol C2H2和C6H6的气态混合物中所含原子总数为2N AD.2L 1mol/L的盐酸中所含HCl分子数约为2NA17.将质量的甲、乙两种气体分别充入两个密闭容器中,假设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B.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C.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小D.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18.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高一化学上学期寒假作业高一全册化学试题1

虾对市爱抚阳光实验学校高一〔上〕化学寒假作业〔2〕一、选择题〔共4小题,每题3分,总分值12分〕1.〔3分〕〔2021秋•七里河区校级期末〕以下装置或操作正确的选项是〔〕A.用甲图装置验证CH3COOH、H2CO3和H2SiO3的酸性强弱B.用乙图装置配制一浓度的稀硫酸C.用丙图装置验证NaHCO3和Na2CO3的热稳性D.用丁图装置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2.〔3分〕〔2021秋•七里河区校级期末〕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飞机上的隔热陶瓷瓦属于优质合金材料B.将少量CO2通入CaCl2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C.蔗糖中参加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D.碱性氧化物一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是碱性氧化物3.〔3分〕〔2021秋•七里河区校级期末〕除去以下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方法都正确的选项是〔〕选项物质试剂方法A SiO2〔Al2O3〕氢氧化钠溶液过滤B AlCl3〔MgCl2〕氢氧化钠溶液过滤C CO2〔SO2〕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气D 乙醇〔水〕汽油萃取、分液A.A B.B C.C D.D4.〔3分〕〔2021秋•七里河区校级期末〕以下能到达预期目的是〔〕A.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滴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B.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先滴加氯化钡溶液,再滴加稀盐酸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D.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NH4+:先滴加浓NaOH溶液并加热,再用湿润的石蕊试纸二、【选做题】〔共1小题,每题3分,总分值3分〕5.〔3分〕〔2021秋•七里河区校级期末〕A、B、C、D四种物质中均含同种元素,且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A一为单质B.C一为氧化物C.D一为酸D.A、B、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6或16的倍数三、选择题〔共3小题,每题3分,总分值9分〕6.〔3分〕〔2021秋•七里河区校级期末〕溶液中含有NO3﹣、SO32﹣、Cl﹣和NH4+,假设向其中参加足量的盐酸,溶液里上述四种离子的浓度根本保持不变的是〔〕A.NO3﹣B.SO32﹣C.Cl﹣D.NH4+7.〔3分〕〔2021秋•七里河区校级期末〕以下变化只需通过一步化合反就可以实现的是〔〕A.FeCl3→FeCl2B.Al2O3→Al〔OH〕3C.SiO2→H2SiO3D.S→SO38.〔3分〕〔2021秋•七里河区校级期末〕化学反中,有时存在“一种物质过量,另一种物质仍不能完全反〞的特殊情况.以下反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①过量的锌与18mol•L﹣1的硫酸反②过量的氢气与少量氮气在一温度、压强和催化剂存在下充分反③加热条件下浓盐酸与过量的MnO2反④加热条件下过量铜与浓硫酸反⑤过量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A.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四、解答题〔共1小题,总分值0分〕9.〔2021秋•七里河区校级期末〕一量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混合物用100mL 3.00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aClO的物质的量为0.10mol.〔1〕上述变化中涉及三个化学反,其中一个反为H2+Cl 22HCl,请写出另外两个反的离子方程式:、.〔2〕参加反的氢气和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n〔H2〕 n〔Cl2〕为.〔3〕工业制取漂白粉的原料是氯气和石灰乳,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选做题10.〔2021秋•七里河区校级期末〕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其中A、F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洁枯燥的氯气与氨气反的装置.请答复以下问题:〔1〕为了快速制备氨气,装置A中烧瓶内的固体可以是〔填序号〕.①二氧化硅②过氧化钠③生石灰④氢氧化钠固体⑤氯化钙〔2〕请在B处虚线框内画上适宜的装置图并注明所装试剂名称.〔3〕装置F中发生反的离子方程式为:.〔4〕装置D和E的位置〔填“能〞或“不能〞〕调换,装置E 的作用是:.〔5〕通入C装置的两根导管左边较长、右边较短,目的是:.〔6〕装置C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另一生成物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请写出发生反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7〕从装置C的G处逸出的尾气可能含有污染环境的气体,如何处理?.高一〔上〕化学寒假作业〔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4小题,每题3分,总分值12分〕1.〔3分〕〔2021秋•七里河区校级期末〕以下装置或操作正确的选项是〔〕A.用甲图装置验证CH3COOH、H2CO3和H2SiO3的酸性强弱B.用乙图装置配制一浓度的稀硫酸C.用丙图装置验证NaHCO3和Na2CO3的热稳性D.用丁图装置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考点:化学方案的评价.菁分析:A.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B.不能将浓硫酸直接注入容量瓶中;C.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D.二氧化氮与水反.解答:解:A.由图可知,醋酸与碳酸钠反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硅酸钠反生成硅酸,均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用甲图装置验证CH3COOH、H2CO3和H2SiO3的酸性强弱,故A正确;B.不能将浓硫酸直接注入容量瓶中,在烧杯中稀释、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故B 错误;C.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那么图中小试管内为碳酸氢钠,故C错误;D.二氧化氮与水反,那么不能利用排水法收集,故D错误;应选A.点评:此题考查化学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酸性比拟、溶液配制、物质性质,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反原理、操作为解答的关键,注意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2.〔3分〕〔2021秋•七里河区校级期末〕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飞机上的隔热陶瓷瓦属于优质合金材料B.将少量CO2通入CaCl2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C.蔗糖中参加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D.碱性氧化物一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是碱性氧化物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浓硫酸的性质;金属陶瓷超导材料.菁分析:A、陶瓷是硅酸盐产品;B、CO2通入CaCl2溶液中不反;C、蔗糖中参加浓硫酸后出现发黑,是蔗糖被脱水;D、碱性氧化物一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是碱性氧化物.解答:解:A、陶瓷是硅酸盐产品,故不是合金材料,故A错误;B、CO2通入CaCl2溶液中不反,H2CO3是弱酸,不能制出HCl,故B错误;C、蔗糖中参加浓硫酸后出现发黑,是蔗糖被脱水,表达了浓硫酸的脱水性,不是吸水性,故C错误;D、碱性氧化物一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Al2O3是氧化物,故D正确.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浓硫酸的三大特性之一的脱水性和碱性氧化物的概念,根据性质来辨析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3.〔3分〕〔2021秋•七里河区校级期末〕除去以下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方法都正确的选项是〔〕选项物质试剂方法A SiO2〔Al2O3〕氢氧化钠溶液过滤B AlCl3〔MgCl2〕氢氧化钠溶液过滤C CO2〔SO2〕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气D 乙醇〔水〕汽油萃取、分液A.A B.B C.C D.D考点:物质的别离、提纯的根本方法选择与用.菁分析:A.二者均与NaOH溶液反;B.二者均与NaOH溶液反;C.二氧化硫与碳酸氢钠反,而二氧化碳不能;D.乙醇中引入杂质汽油.解答:解:A.二者均与NaOH溶液反,不能除杂,选稀盐酸、过滤,故A错误;B.二者均与NaOH溶液反,将原物质反掉,不能除杂,故B错误;C.二氧化硫与碳酸氢钠反,而二氧化碳不能,那么选择饱和碳酸氢钠、洗气可除杂,故C正确;D.乙醇中引入杂质汽油,不能除杂,加CaO、蒸馏,故D错误;应选C.点评:此题考查混合物别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反、混合物别离方法选择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4.〔3分〕〔2021秋•七里河区校级期末〕以下能到达预期目的是〔〕A.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滴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B.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先滴加氯化钡溶液,再滴加稀盐酸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D.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NH4+:先滴加浓NaOH溶液并加热,再用湿润的石蕊试纸考点:常见阳离子的检验;常见阴离子的检验.菁分析:A、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B、溶液中含有银离子也会出现此现象;C、氯水具有氧化性,能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铁离子与硫氰化钾反出现血;D、和氢氧化钠反生成氨气的离子是铵根离子.解答:解:A、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所以向某溶液中参加稀HCl,放出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原溶液中不一有碳酸根离子,可能有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亚硫酸氢根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故A 错误;B、某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参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可能是含有银离子或硫酸根离子,故B错误;C、铁离子与硫氰化钾反出现血,故铁离子会干扰亚铁离子的检验,可先滴加硫氰化钾,假设不出现,再滴加过氧化氢,假设溶液变红,证明含亚铁离子,故C错误;D、溶液中参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后能产生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即氨气,那么溶液中含有NH4+,故D正确;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常见阴阳离子的检验,难度不大,注意B选项,和稀HCl放出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离子有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亚硫酸氢根离子.二、【选做题】〔共1小题,每题3分,总分值3分〕5.〔3分〕〔2021秋•七里河区校级期末〕A、B、C、D四种物质中均含同种元素,且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A一为单质B.C一为氧化物C.D一为酸D.A、B、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6或16的倍数考点:无机物的推断.菁分析:A、B、C、D四种物质中均含同种元素,A能连续被氧化生成C,说明B中有变价元素,A可能是非金属元素单质,如:C、S、N,也可能是金属单质,如Na,也可能是化合物如NH3,根据物质之间的转化分析解答.解答:解:A、A可以为化合物NH3,NH 3NO NO 2HNO3,故A错误;B、B被氧气氧化生成氧化物C,所以C是氧化物,故B正确;C、如果C是Na,Na Na2O Na2O 2 NaOH,那么D是NaOH,故C错误;D、A、B、C、D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不一为16或16的倍数,如NH 3NO,故D错误.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无机物的推断,短周期中能实现上述关系的主要有Na、C、S、N元素的单质、化合物,同时考查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难度中.三、选择题〔共3小题,每题3分,总分值9分〕6.〔3分〕〔2021秋•七里河区校级期末〕溶液中含有NO3﹣、SO32﹣、Cl﹣和NH4+,假设向其中参加足量的盐酸,溶液里上述四种离子的浓度根本保持不变的是〔〕A.NO3﹣B.SO32﹣C.Cl﹣D.NH4+考点:离子共存问题.菁分析:含有NO3﹣、SO32﹣、Cl﹣和NH4+,加盐酸,发生NO3﹣、SO32﹣氧化复原反生成NO和SO42﹣,以此来解答.解解:含有NO3﹣、SO32﹣、Cl﹣和NH4+,加盐酸,发生NO3﹣、SO32﹣氧化复原反生成NO和答:SO42﹣,那么SO32﹣、NO3﹣浓度减小,且加盐酸引入氯离子,那么Cl﹣增大,根本不变的为NH4+,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常见离子之间的反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复原反的离子共存考查,题目难度不大.7.〔3分〕〔2021秋•七里河区校级期末〕以下变化只需通过一步化合反就可以实现的是〔〕A.FeCl3→FeCl2B.Al2O3→Al〔OH〕3C.SiO2→H2SiO3D.S→SO3考点:硅和二氧化硅;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菁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该物质转化成另一指物质的反,结合化合反的概念判断解答.解答:解:化合反为多种物质反生成一种物质,A.氯化铁与铁反生成氯化亚铁,属于化合反,故A正确;B.Al2O3不溶于水,与水不能反生成Al〔OH〕3,Al2O3→Al〔OH〕3不能一步化合得到,故B错误;C.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与水不反,SiO2→H2SiO3不能一步化合得到,故C错误;D.硫与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硫,S→SO3不能一步化合得到,故D错误;应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的相关知识,熟练掌握有关的化学反方程式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8.〔3分〕〔2021秋•七里河区校级期末〕化学反中,有时存在“一种物质过量,另一种物质仍不能完全反〞的特殊情况.以下反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①过量的锌与18mol•L﹣1的硫酸反②过量的氢气与少量氮气在一温度、压强和催化剂存在下充分反③加热条件下浓盐酸与过量的MnO2反④加热条件下过量铜与浓硫酸反⑤过量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A.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化学反的可逆性.菁分析: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可逆反,二是物质的性质与浓度有关,例如某些酸在浓度较大时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或复原性,当浓溶液时可以发生反,但随着反的消耗,变成稀溶液往往就不具备继续反的性质.解答:解:①锌不管与浓硫酸还是稀硫酸都能反,一种物质过量时,另一种能完全反,故①错误;②合成氨是一个可逆反,无论如何充分反,都不能完全反而到达百分之百,故②正确;③浓盐酸反到最后变成稀盐酸了,无法完全反,浓盐酸中H+和Cl﹣的浓度大,复原性强,在加热条件下能被MnO2氧化,生成Cl2,随反进行,H+和Cl﹣的浓度逐渐减小,复原性逐渐减弱,当到达一程度时,MnO2就不可以氧化Cl﹣了,因此二氧化锰和稀盐酸不会反,故③正确;④随反进行浓硫酸变为稀硫酸,铜无法与稀硫酸反,无论铜怎么过量,都不能完全消耗完硫酸,故④正确;⑤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生成微溶物硫酸钙,附着在碳酸钙外表阻止反的进一步发生,故⑤正确;应选A.点评:此题考查物质的性质,难度不大,注意化学反中的一些特殊情况,此题的可逆性和浓度问题.四、解答题〔共1小题,总分值0分〕9.〔2021秋•七里河区校级期末〕一量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混合物用100mL 3.00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aClO的物质的量为0.10mol.〔1〕上述变化中涉及三个化学反,其中一个反为H2+Cl 22HCl,请写出另外两个反的离子方程式:H++OH﹣=H2O 、Cl2+2OH﹣=Cl﹣+ClO﹣+H2O .〔2〕参加反的氢气和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n〔H2〕 n〔Cl2〕为1:3 .〔3〕工业制取漂白粉的原料是氯气和石灰乳,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Ca〔ClO〕2〔或次氯酸钙〕.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菁分析:〔1〕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盐酸可以和氢氧化钠之间发生反,氯气可以和强碱之间反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2〕根据次氯酸钠的物质的量,计算反Cl2+2NaOH=NaCl+NaClO+H2O中氯气、氢氧化钠物质的量,进而计算与HCl反的NaOH,再根据H2+Cl22HCl计算该反中消耗氢气与氯气的物质的量;〔3〕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解答:解:〔1〕盐酸可以和氢氧化钠之间发生反,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氯气可以和强碱之间反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故答案为:H++OH﹣=H2O;Cl2+2OH﹣=Cl﹣+ClO﹣+H2O;〔2〕NaClO的物质的量为0.10mol,根据Cl2+2NaOH=NaCl+NaClO+H2O,可知消耗的氯气为0.1mol,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0.20mol,故与HCl反的NaOH为0. 1L×3mol/L﹣0.2mol=0.1mol,故HCl为0.1mol,由可知H2+Cl22HCl,该反中氢气为0.05mol,氯气为0.05mol,故氯气的总物质的量是0.15mol,参加反的n〔H2〕:n〔Cl2〕=0.05mol:0.15mol=1:3,故答案为:1:3;〔3〕漂白粉的成分为氯化钙、次氯酸钙,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故答案为:Ca〔ClO〕2〔或次氯酸钙〕.点评:此题考查混合物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明确发生的反是关键,注意对根底知识的理解掌握.选做题10.〔2021秋•七里河区校级期末〕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其中A、F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洁枯燥的氯气与氨气反的装置.请答复以下问题:〔1〕为了快速制备氨气,装置A中烧瓶内的固体可以是③④〔填序号〕.①二氧化硅②过氧化钠③生石灰④氢氧化钠固体⑤氯化钙〔2〕请在B处虚线框内画上适宜的装置图并注明所装试剂名称.〔3〕装置F中发生反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 .〔4〕装置D和E的位置不能〔填“能〞或“不能〞〕调换,装置E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混有的HCl .〔5〕通入C装置的两根导管左边较长、右边较短,目的是:使密度大的氯气与密度小的氨气能够快速且充分混合,反更迅速.〔6〕装置C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另一生成物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请写出发生反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7〕从装置C的G处逸出的尾气可能含有污染环境的气体,如何处理?将尾气通过一倒置的漏斗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考点:氯气的室制法;氨的室制法.菁分析:〔1〕生石灰与水反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能够促进氨气的挥发;〔2〕氨气为碱性气体,选择碱性枯燥剂;〔3〕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能够氧化盐酸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4〕制取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水蒸气,要制取纯洁枯燥氯气,先除去氯化氢再除去水蒸气;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不大,氯化氢易溶于饱和食盐水;〔5〕依据氯气与氨气的密度解答;〔6〕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生成白烟氯化铵,根据元素守恒判断另一种物质;根据氮气和转移电子之间的关系式计算解答;〔7〕根据氯气的性质选取尾气处理试剂.解答:解:〔1〕浓氨水中存在平衡:NH4++OH﹣ NH3•H2O NH3+H2O,加热或者加热碱性物质能够促进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氨气的挥发,而生石灰与水反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溶于水电离产生氢氧根离子,促进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有利于氨气的挥发,应选:③④;〔2〕氨气为碱性气体,选择碱性枯燥剂,碱石灰为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可以枯燥氨气,图为,故答案为:;〔3〕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能够氧化盐酸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故答案为:MnO2+4H++2Cl﹣Mn2++Cl2↑+2H2O;〔4〕要制取枯燥纯洁的氯气,先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除去氯化氢,然后通过浓硫酸除去水,假设颠倒顺序那么不能除去水蒸汽;故答案为:不能;除去氯气中混有的HCl;〔5〕氯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氨气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所以为了使二者能够快速且充分混合,通入C装置的两根导管左边较长、右边较短;故答案为:使密度大的氯气与密度小的氨气能够快速且充分混合,反更迅速;〔6〕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生成白烟氯化铵,另一生成物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根据元素守恒知,另一种物质是氮气,所以反方程式为:3Cl2+8NH3=N2+6NH4Cl,反中氯气中的0价的Cl→Cl﹣,氨气中+3价的N→NH4Cl,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为,故答案为:;〔7〕未反的氯气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所以尾气中的氯气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故答案为:将尾气通过一倒置的漏斗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点评:此题为题,考查了氯气、氨气的制备和性质,熟悉气体制备原理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
高一化学学科上学期寒假作业精编

高一化学学科上学期寒假作业精编化学是自然迷信的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讨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发明新物质的迷信。
查字典化学网为大家引荐了高一化学学科上学期暑假作业,请大家细心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个小题只要一个正确选项)1.以下有关实验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金属钠着火时,立刻用沾水的毛巾掩盖B.实验室可用如下图装置制取饱和氨水C.硅酸钠溶液保管在带橡胶塞的细口瓶中D.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仰望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2.用以下实验分别装置停止相应实验,能到达实验目的是()A.用图Ⅰ所示装置除去CO2中含有的大批HClB.用图Ⅱ所示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C.用图Ⅲ所示装置分别NaCl和Na2SO4的混合溶液D.用图Ⅳ所示装置分别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无机层和水层3.将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中的Cl﹣完全沉淀,那么需同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3溶液的体积比为()A.1:2:3B.3:2:1C.1:1:1D.6:3:24.恢复性 I﹣Br﹣,在只含有I﹣、Fe2+、Br﹣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关于所得溶液离子成分剖析正确的选项是(不思索Br2、I2和水的反响)()A.I﹣、Fe3+、Cl﹣B.Fe2+、Cl﹣、BrC.Fe2+、Fe3+、Cl﹣D.Fe2+、I﹣、Cl﹣5.以下实验现象描画正确的选项是()A.氯化氢与氨气相遇,有少量的白雾生成B.用铂丝蘸取硫酸钠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C.氯化亚铁溶液与无色的KSCN溶液混合,溶液呈白色D.SO2通入品红溶液,白色褪去,再加热,白色不再出现6.以下反响所得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的是()A.AlCl3溶液中滴入过量NaOH溶液B.Fe2(SO4)3溶液中参与过量铁粉C.稀HNO3中参与大批铜片D.Ca(C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7.以下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响,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响的是()①NaHCO3 ②Al2O3 ③Al(OH)3 ④Al ⑤Na2CO3.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④⑤D.全部二.填空题(共3小题)8.实验室需求0.1mol/L NaOH溶液450mL和0.5mol/L硫酸溶液480mL.依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状况回答以下效果:(1)如下图的仪器中配制溶液需求的是 _________ (填字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_________ (填仪器称号).(2)以下操作中,是容量瓶所具有的功用有 _________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规范溶液B.贮存溶液C.配制恣意浓度和体积的规范溶液D.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E.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3)依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的质量为 _________ g.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假定定容时仰望刻度线,那么所得溶液浓度 ___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O.1mol/L.假定NaOH溶液在转移至容量瓶时,洒落了少许,那么需求如何操作: _________ .(4)依据计算得知,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 _________ ml.假设实验室有10mL,15mL,20mL量筒,应选用 _________ mL的量筒最好.配制进程中需先在烧杯中将浓硫酸停止稀释,稀释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 .(5)以下操作会使配制的NaOH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 .A.用滤纸称量NaOHB.选用的容量瓶内有大批蒸馏水C.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又加水至刻度线D.整个配制进程中,容量瓶不振荡.9.以下框图触及到的物质所含元素中,除一种元素外,其他均为1~18号元素.:A、F为无色气体单质,B为具有抚慰性气息的气体,C为黑色氧化物,E为白色金属单质(局部反响的产物未列出).请回答以下效果:(1)B和C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2)E与G的稀溶液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 .(3)J、K是同种金属的不同氯化物,K为白色沉淀.写出SO2恢复J生成K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 .10.应用图停止浓硫酸与铜反响,并验证二氧化硫的性质. 实验操作如下:衔接仪器和安放药品,用酒精灯加热1分钟后撤去酒精灯,将铜丝伸入液面以下,一段时间后拉起铜丝. 请回答以下效果:(1)将反响后的试管充沛静置,观察到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出现,中间层是浅黄色液体(浓硫酸),下层是蓝色溶液.白色固体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 ,上述现象中表达了浓硫酸的性质有 _________ (填序号)①酸性②强氧化性③吸水性④脱水性(2)直玻璃管中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__ .(3)某次实验中小烧杯中廓清石灰水一直未观察到混浊,你猜想能够的缘由是 _________ ,请设计实验证明它._________ .(4)某先生发现,常温下将铜片长时间放入浓硫酸的试管中并密封,最终生成黑色物质(Cu2S)和蓝色溶液,无气体生成,写出此条件下铜片与浓硫酸反响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D3.A4.B5.B6.B7.A二. 8. (1)BDE;烧杯和玻璃棒;(2)A;(3)A; 2.0; 大于;重新配置;(4)13.6;15;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渐渐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时搅拌;(5)AC.9.(1) 3CuO+2NH3 3Cu+N2+3H2O;(2)3Cu+8H++2NO3﹣=3Cu2++2NO(3)2Cu2++2Cl﹣+SO2+2H2O=2CuCl+4H++SO42﹣.10.(1)CuSO4;①②③;(2)蓝色石蕊试纸变为白色;白色滤纸变为白色;紫白色滤纸变为白色;(3)SO2易溶于水,少量SO2与Ca(OH)2生成易溶于水的Ca(HSO3)2而不发生CaSO3混浊;取小烧杯中溶液少许于另一支试管中,参与足量NaOH溶液,假定有白色沉淀生成,那么证明猜想合理;(4)5Cu+4H2SO4(浓)=Cu2S+3CuSO4+4H2O.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一化学学科上学期暑假作业,大家细心阅读了吗?最后祝同窗们学习提高。
【高一】上学期高一化学寒假作业(有答案)

【高一】上学期高一化学寒假作业(有答案)化学对我们认识和利用物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化学网为大家整理的上学期高一化学寒假作业,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化学网一直陪伴您。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以下物质属清澈物的就是()a、氯水b、胶体c、冰水混合物d、浓硫酸2、宇航员翟志刚顺利顺利完成的中国历史上首次太空行走,并使中国沦为第三个单一制掌控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宇航员出舱时,体温所需的氧气主要源自太空服中的体温面具。
以下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够产生氧气,其中最适宜用作体温面具中供氧剂的就是()a、kmno4b、h2o2c、kclo3d、na2o23、以下现象与胶体性质毫无关系的就是()a、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b、向豆浆中重新加入石膏可作得豆腐c、fecl3溶液呈现黄色d、相同品牌的墨水无法混用4、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co2b、银c、硫酸钡d、naoh溶液5、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最本质的特点是()a、外观回应,平衡b、丁达尔效应c、集中质粒子能够通过半透膜d、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6、干燥的氯气、新制的氯水、酸化的naclo溶液均能够并使有色布条褪色,原因就是它们之中均所含()a、cl2b、hcloc、clo-d、hcl7、过氧化钠的摩尔质量为()a、62gb、78moll-1c、78gmol-1d、62mol8、科学家辨认出一种代莱氢分子h3。
1molh3和1molh2具备相同的()a、分子数b、原子数c、质子数d、电子数9、将3g的co与h2的混合气体和足量的氧气充份反应后,在150℃时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液态,则na2o2液态减少的质量为()a、1.5gb、3gc、6gd、无法确定10、以下关于氧化物的描述,恰当的就是()a、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b、碱性氧化物一定就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不为金属氧化物c、碱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化合生成相应氢氧化物d、酸性氧化物都能够与水化合分解成适当含氧酸1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铁粉与氯化铁溶液混合:fe+fe3+=2fe2+b、氯化铝溶液与氨水反应:al3++3oh-=al(oh)3c、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co32-+2h+=h2o+co2d、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h3cooh+oh-=ch3coo-+h2o12、以下水解还原成反应中,水做为氧化剂的就是()a、3no2+h2o=2hno3+nob、co+h2o===co2+h2c、2na2o2+2h2o=4naoh+o2d、cl2+h2o=hcl+hclo13、在ph=1的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co32?、cl?、no3?b、mno4?、k+、oh?、so42?c、cl?、so42?、cu2+、ba2+d、mg2+、na+、no3?、cl?14、将30ml0.5mol/l的naoh溶液搅拌吸收至500ml,吸收后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03mol/lb、0.3mol/lc、0.05mol/ld、0.04mol/l15、实验室中须要酿制2mol/l的nacl溶液950ml,酿制时高文瑞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cl的质量分别就是()a、950ml,111.2gb、500ml,117.0gc、1000ml,117.0gd、1000ml,111.2g16、下列关于物质分类正确的组合是()类别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碱盐aco2sio2h2so4na2co3nahco3bcona2onahso4naohnaclcso2na2o2ch3coohcu(oh)2co3caf2dso3caohno3ca(oh)2caco3第二卷(填写在答题纸上)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52分后)17、(12分)(1)0.5molh2的质量为,标准状况下用气体的体积为(2)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等质量的o2、no、n2、co2四种气体中,所含分子数目最多的是(填分子式,下同);体积最小的是。
【高一】高一化学上学期寒假作业试题

【高一】高一化学上学期寒假作业试题高一化学上学期寒假作业试题,希望你喜欢。
高一化学上学期寒假作业试题第i卷选择题(4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恰当答案,每题2分后,共40分后)1.下列实验操作:①取液体试剂,②取固体试剂,③溶解,④过滤,⑤蒸发。
一定要用到玻璃棒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⑤d.③④⑤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akcl溶液i2加热,升华bkno3k2so4bacl2溶液,过滤器ccucuo稀硫酸,过滤dcaco3cao盐酸,过滤器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磷酸(h3po4)的摩尔质量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成正比b.6.021023个氮分子和6.021023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4∶1c.32g氧气含有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d.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的体积是11.2l4.相同质量的以下气体,在同温同压下占据的体积最小的就是()a.h2b.o2c.cl2d.so25.以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恰当的就是()a.铁与fecl3溶液反应:fe+fe3+==2fe2+b.小苏打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co3-+oh-==co2+h2oc.金属铝加入到naoh溶液中:al+2oh-+h2o====al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h2d.钠与水的反应2na+2h2o===2na++2oh-+h26.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并使无色酚酞试液呈圆形红色的溶液中:na+、k+、so2-4、co2-3b.无色透明的溶液中:cu2+、k+、so2-4、no-3c.所含大量ba(no3)2的溶液中:mg2+、nh+4、so2-4、cl-d.使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k+、co2-3、no-37.在所含cu(no3)2、mg(no3)2和agno3的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首先转让出来的就是()a.mgb.cuc.agd.h28.未知还原性cl-br-a.2fe3++2i-===2fe2++i2b.cl2+2br-===2cl-+br2c.i2+2cl-===2i-+cl2d.2fe2++br2===2fe3++2br-9.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相互作用时,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改变,不会引起产物的种类改变的是()a.na和o2b.naoh和co2c.na2o2和co2d.c和o210.为辨别k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液态,以下4种方法中不可取的就是()a.分别取样配成溶液,滴加cacl2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b.分别采样在试管中冷却,将可能将产生的气体灌入回应石灰水,观测有没有白色混浊c.分别取样配成溶液,滴加ba(oh)2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d.分别硝酸锶溶液,用铂丝煮挑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热,观测火焰的颜色11.下列有关al(oh)3的图像不正确的是()a.向alcl3溶液中滴提naoh溶液b.向naoh溶液中滴提alcl3溶液c.向naalo2溶液中通入co2d.向alcl3溶液中滴氨水12.在5ml0.05mo1/l的某金属氯化物溶液中,碱液7.5ml0.1mo1/lagno3溶液恰好全然反应,则该氯化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a.+1b.+2c.+3d.+413.以下关于铁及其化合物的观点中恰当的就是()a.fe3o4是一种红棕色粉末,俗称磁性氧化铁b.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产物为fe2o3和h2c.去除fecl2溶液中的fecl3杂质,可以向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然后过滤d.fe3+与kscn反应产生红色结晶14.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中变质,不是因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是()a.nab.na2o2c.na2od.fecl215.下列各组反应,最终一定能得到白色沉淀的是()a.向na2co3溶液重新加入cacl2溶液b.向cuso4溶液中重新加入naoh溶液c.向fecl2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d.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16.硅及其化合物在材料领域中应用领域广为。
高一化学上学期寒假作业(8)高一全册化学试题

虾对市爱抚阳光实验学校高一〔上〕化学寒假作业〔8〕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题3分,总分值24分〕1.〔3分〕〔2021秋•区校级期末〕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①室制Fe〔OH〕2时将装有NaOH溶液的头滴管伸入FeSO4溶液液面下,缓缓挤出碱液②玛瑙手镯、水晶项链、餐桌上的陶瓷碗盘都是硅酸盐制品③二氧化硅晶体广泛用于制作太阳能电池和光导纤维④制造水泥、玻璃的原料都有石灰石、纯碱、石英⑤二氧化硅既能与氢氟酸反,又能与烧碱反,所以它是氧化物⑥粗硅制备单晶硅涉及氧化复原反.A.全正确B.①②③④⑥C.②③④⑤D.③④⑤2.〔3分〕〔2021秋•区校级期末〕量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以下4种过量的溶液充分反,放出氢气最多的是〔〕A.2mol/L﹣1 H2SO4溶液B.18mol/L﹣1 H2SO4溶液C.6mol/L﹣1 KOH 溶液D.3mol/L﹣1 HNO3溶液3.〔3分〕〔2021秋•区校级期末〕二氧化碳通入以下溶液中,不可能产生沉淀的是〔〕A.氯化钙溶液B.石灰水C.偏铝酸钠D.硅酸钠溶液4.〔3分〕〔2021秋•区校级期末〕以下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a+、K+、SO42﹣、NO3﹣B.K+、Fe2+、Cl﹣、NO3﹣C.Na+、Cl﹣、Ca2+、MnO4﹣D.Na+、HCO3﹣、SO42﹣、Cl﹣5.〔3分〕〔2021秋•区校级期末〕以下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反条件〔温度、反物用量、浓度〕改变,不会引起产物种类改变的是〔〕A.Fe和Cl2B.NaOH和SO2C.Na和O2D.C和O26.〔3分〕〔2021秋•区校级期末〕把含有氧化铁的铁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直到固体溶解,经分析,溶液中无Fe3+,且生成的Fe2+与反产生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7,那么原混合物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为〔〕A.2% B.7% C.8% D.9%7.〔3分〕〔2021秋•区校级期末〕以下装置或操作能到达目的是〔〕A.用甲图装置可从食盐水中提取食盐B.用乙图装置验证NaHCO3和Na2CO3的热稳性C.用丙图装置除去乙醇中的水D.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8.〔3分〕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g Fe和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失去电子数为0.3 N AB.标况下,2L SO3含有N A个H2O分子C.78g Na2O2与足量水充分反时电子转移数为2N AD.4℃、10kPa时,54mL H2O中含有的分子数为3N A二、解答题〔共2小题,总分值0分〕9.〔2021秋•区校级期末〕A、B、C、D、E代表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如下图.A为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请填空:〔1〕形成单质A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它的最高化合价为.〔2〕B的化学式〔分子式〕为,B和碳反生成A和E的化学方程式是.〔3〕C的化学式〔分子式〕为,D的化学式〔分子式〕为.10.〔2021•学业考试〕有以下物质相互转化:试答复:〔1〕写出B的化学式D的化学式.〔2〕写出由E转变成F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用KSCN鉴别G溶液的离子方程式;向G溶液参加A 的有关离子反方程式.高一〔上〕化学寒假作业〔8〕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题3分,总分值24分〕1.〔3分〕〔2021秋•区校级期末〕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①室制Fe〔OH〕2时将装有NaOH溶液的头滴管伸入FeSO4溶液液面下,缓缓挤出碱液②玛瑙手镯、水晶项链、餐桌上的陶瓷碗盘都是硅酸盐制品③二氧化硅晶体广泛用于制作太阳能电池和光导纤维④制造水泥、玻璃的原料都有石灰石、纯碱、石英⑤二氧化硅既能与氢氟酸反,又能与烧碱反,所以它是氧化物⑥粗硅制备单晶硅涉及氧化复原反.A.全正确B.①②③④⑥C.②③④⑤D.③④⑤考点:硅和二氧化硅.专题:碳族元素.分析:①Fe〔OH〕2不稳,易被空气氧化生成氢氧化铁,所以制取Fe〔OH〕2要隔绝空气;②玛瑙、水晶的成分是二氧化硅;③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成分是硅;④生产玻璃的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制造水泥的主要原料是粘土、石灰石;⑤二氧化硅既能与氢氟酸反,又能与烧碱反,但它是酸性氧化物;⑥粗硅制备单晶硅时,硅元素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解答:解:①Fe〔OH〕2不稳,易被空气氧化生成氢氧化铁,制取Fe〔OH〕2要隔绝空气,所以室制Fe〔OH〕2时将装有NaOH溶液的头滴管伸入FeSO4溶液液面下,缓缓挤出碱液,故正确;②玛瑙、水晶的成分是二氧化硅,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故错误;③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成分是硅、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错误;④生产玻璃的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制造水泥的主要原料是粘土、石灰石,所以制造玻璃和水泥中都用到石灰石,故错误;⑤二氧化硅既能与氢氟酸反,又能与烧碱反,但二氧化硅和HF反生成四氟化硅而不是盐,所以它是酸性氧化物而不是氧化物,故错误;⑥粗硅制备单晶硅时,硅元素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所以一有电子转移,所以一涉及氧化复原反,故正确;应选C.点评:此题考查较综合,涉及工业生产、物质的用途、物质的性质知识点,侧重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注意二氧化硅性质的特殊性,知道氢氧化亚铁的制取原理及方法,题目难度不大.2.〔3分〕〔2021秋•区校级期末〕量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以下4种过量的溶液充分反,放出氢气最多的是〔〕A.2mol/L﹣1 H2SO4溶液B.18mol/L﹣1 H2SO4溶液C.6mol/L﹣1 KOH 溶液D.3mol/L﹣1 HNO3溶液考点:镁的化学性质;铝的化学性质;有关混合物反的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量的镁铝合金分别与不同的溶液反,只有两种金属都和该溶液反,且都生成氢气,这样才能产生最多的氢气,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镁、铝都和稀硫酸反生成氢气;B、镁与浓硫酸〔18mol/LH2SO4〕反生成SO2气体,铝与浓硫酸发生钝化〔常温〕;C、镁不能和氢氧化钾反,铝和氢氧化钾反生成氢气;D、硝酸为强氧化性酸,和镁、铝反不产生氢气;根据以上分析知,生成氢气最多的是稀硫酸,应选A.点评:此题考查金属的性质,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溶液的浓度不是计算的数据,而是判断溶液属于“浓〞或是“稀〞,8mol/L 以上的HCl、H2SO4、HNO3通常认为是浓酸.3.〔3分〕〔2021秋•区校级期末〕二氧化碳通入以下溶液中,不可能产生沉淀的是〔〕A.氯化钙溶液B.石灰水C.偏铝酸钠D.硅酸钠溶液考镁、铝的重要化合物;含硅矿物及材料的用.点: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二氧化碳通入以下溶液中,不可能产生沉淀,说明二氧化碳不和该物质反或生成可溶性物质,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碳酸的酸性小于盐酸,所以二氧化碳和氯化钙溶液不反,那么不可能产生沉淀,故A正确;B.少量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过量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为Ca〔OH〕2+2CO2=Ca〔HCO3〕2,所以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可能不产生沉淀,也可能产生沉淀,故B错误;C.碳酸酸性大于氢氧化铝,将二氧化碳通到偏铝酸钠溶液中,会产生氢氧化铝白色沉淀CO2+NaAlO2+2H2O=Al〔OH〕3↓+NaHCO3 ,故C错误;D.硅酸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为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所以有沉淀生成,故D错误;应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物质间的反,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此题关键,根据物质的溶解性、酸的强弱知识点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4.〔3分〕〔2021秋•区校级期末〕以下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a+、K+、SO42﹣、NO3﹣B.K+、Fe2+、Cl﹣、NO3﹣C.Na+、Cl﹣、Ca2+、MnO4﹣D.Na+、HCO3﹣、SO42﹣、Cl﹣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专题.分析:酸性溶液中含大量的氢离子,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不能发生氧化复原反,那么离子大量共存,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酸性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可大量共存,故A正确;B.Fe2+、H+、NO3﹣发生氧化复原反,不能共存,故B错误;C.Cl﹣、MnO4﹣、H+发生氧化复原反,不能共存,故C错误;D.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HCO3﹣,故D错误;应选A.点评:此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常见离子之间的反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氧化复原反的离子共存考查,题目难度不大.5.〔3分〕〔2021秋•区校级期末〕以下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反条件〔温度、反物用量、浓度〕改变,不会引起产物种类改变的是〔〕A.Fe和Cl2B.NaOH和SO2C.Na和O2D.C和O2考点:铁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钠的化学性质.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A.无论氯气是否过量,铁在氯气中燃烧都只生成氯化铁;B.少量二氧化硫和NaOH反生成亚硫酸钠,过量二氧化硫和NaOH反生成亚硫酸氢钠;C.钠和氧气接触生成氧化钠,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D.C和少量氧气反生成CO、和过量氧气反生成二氧化碳.解答:解:A.无论氯气是否过量,铁在氯气中燃烧都只生成氯化铁,反方程式为2Fe+3Cl 22FeCl3,所以反条件〔温度、反物用量、浓度〕改变,不会引起产物种类改变,故A选;B.2NaOH+SO2=Na2SO3+H2O、NaOHNaOH+SO2=NaHSO3,所以与反物的量有关,故B不选;C.4Na+O2=2Na2O、2Na+O 2Na2O2,所以与反条件有关,故C不选;D.2C+O 22CO、C+O 2CO2,所以与反物的量有关,故D不选;应选A.点评:此题考查物质反影响因素,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此题关键,易错选项是A,注意铁和氯气的反与反物的量无关,为易错点.6.〔3分〕〔2021秋•区校级期末〕把含有氧化铁的铁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直到固体溶解,经分析,溶液中无Fe3+,且生成的Fe2+与反产生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7,那么原混合物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为〔〕A.2% B.7% C.8% D.9%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含有氧化铁的铁丝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经分析,溶液中无Fe3+,发生反:Fe+H2SO4=FeSO4+H2↑,Fe2O3+3H2SO4=Fe2〔SO4〕3+3H2O,Fe2〔SO4〕3+Fe=3FeSO4,设原混合物中含有xmolFe,ymolFe2O3,根据反的方程式进行计算.解答:解:含有氧化铁的铁丝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经分析,溶液中无Fe3+,发生反:Fe+H2SO4=FeSO4+H2↑,Fe2O3+3H2SO4=Fe2〔SO4〕3+3H2O,Fe2〔SO4〕3+Fe=3FeSO4,设原混合物中含有xmolFe,ymolFe2O3,那么:Fe2O3+3H2SO4=Fe2〔SO4〕3+3H2Oymol ymolFe2〔SO4〕3+Fe=3FeSO4ymol ymol 3ymolFe+H2SO4 =FeSO4 +H2↑〔x﹣y〕mol〔x﹣y〕mol 〔x﹣y〕mol那么::〔x﹣y〕mol=10:7,整理得y:x=1:8,原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100%=7%,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Fe元素单质化合物性质、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知识,题目难度中,明确混合物之间的反原理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7.〔3分〕〔2021秋•区校级期末〕以下装置或操作能到达目的是〔〕A.用甲图装置可从食盐水中提取食盐B.用乙图装置验证NaHCO3和Na2CO3的热稳性C.用丙图装置除去乙醇中的水D.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考点:物质的溶解与加热;蒸馏与分馏;分液和萃取.专题:化学根本操作.分析:A、在蒸发皿中对溶液蒸发浓缩结晶获得固体物质;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碳酸钠受热稳;C、乙醇和水是互溶的,可以采用蒸馏法除去水中的乙醇;D、酒精和水以及碘是互溶的,萃取碘水中的碘不能用酒精做萃取剂.解答:解:A、在蒸发皿中对氯化钠溶液蒸发浓缩结晶来获得氯化钠的固体物质,加热液体不能用坩埚,故A错误;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碳酸钠受热稳,可以采用加热固体物质,看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来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故B正确;C、蒸馏时,冷凝管中的水从下端进,上端出,故C错误;D、酒精和水以及碘是互溶的,萃取碘水中的碘不能用酒精做萃取剂,可以用四氯化碳,故D错误.应选B.点评:此题是和物质的除杂相结合的装置选择题,只有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才能较快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8.〔3分〕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g Fe和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失去电子数为0.3 N AB.标况下,2L SO3含有N A个H2O分子C.78g Na2O2与足量水充分反时电子转移数为2N AD.4℃、10kPa时,54mL H2O中含有的分子数为3N 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律.分析:A、求出铁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1mol铁在和盐酸反时失去2mol电子来分析;B、标况下,三氧化硫为固体;C、求出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过氧化钠与水反时,1mol过氧化钠转移1mol电子来分析;D、在4℃10KP时,水的密度为1g/mL,求出水的质量和物质的量,然后根据分子个数N=nN A来计算.解答:解:A、g铁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铁和盐酸反后变为+2价,故1mol铁在和盐酸反时失去2mol电子,那么0.1mol铁失去0.2mol电子,即0.2N A个,故A错误;B、标况下,三氧化硫为固体,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故B错误;C、78g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过氧化钠与水反是歧化反,1mol过氧化钠转移1mol电子,即N A个,故C错误;D、在4℃10KP时,水的密度为1g/mL,故54mL水的质量为54g,物质的量n==3mol,分子个数N=nN A=3N A,故D正确.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二、解答题〔共2小题,总分值0分〕9.〔2021秋•区校级期末〕A、B、C、D、E代表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如下图.A为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请填空:〔1〕形成单质A 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它的最高化合价为+4 .〔2〕B的化学式〔分子式〕为SiO2,B和碳反生成A和E的化学方程式是SiO2+2C Si+2CO↑;.〔3〕C的化学式〔分子式〕为CaSiO3,D的化学式〔分子式〕为Na2SiO3.考点:无机物的推断.专题:推断题.分析:A为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那么A为Si,它可由SiO2和C在高温条件下反制取,那么B为SiO2,E为CO,SiO2与氧化钙反生成C为CaSiO3,SiO2与氢氧化钠反生成D为Na2SiO3,结合元素化合物性质及化学用语来解答.解答:解:A为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那么A为Si,它可由SiO2和C在高温条件下反制取,那么B为SiO2,E为CO,SiO2与氧化钙反生成C为CaSiO3,SiO2与氢氧化钠反生成D为Na2SiO3,〔1〕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A为Si,形成单质A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它的最高化合价为+4,故答案为:;+4;〔2〕B的化学式为SiO2,和碳反生成A和E的化学方程式是:SiO2+2C Si+2CO↑,故答案为:SiO2;SiO2+2C Si+2CO↑;〔3〕C的化学式为CaSiO3,D的化学式为Na2SiO3,故答案为:CaSiO3;Na2SiO3.点评:此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涉及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转化,难度不大,物质在地壳中的含量为解答该题的突破口,注意相关物质的性质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0.〔2021•学业考试〕有以下物质相互转化:试答复:〔1〕写出B的化学式FeCl2 D的化学式KCl .〔2〕写出由E转变成F的化学方程式4Fe〔OH〕2+O2+2H2O═4Fe〔OH〕3.〔3〕写出用KSCN鉴别G溶液的离子方程式Fe3++3SCN﹣═Fe〔SCN〕3 ;向G溶液参加A的有关离子反方程式2Fe3++Fe═3Fe2+.考点:无机物的推断.专题:推断题.分析:D和硝酸银反生成白色沉淀H,H不溶于稀硝酸,所以H是氯化银,那么D中含有氯离子,D和硝酸银混合溶液进行焰色反呈紫色,那么D中含有钾元素,所以D是氯化钾,白色沉淀E和氧气反生成红褐色沉淀F,那么F是氢氧化铁,E是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和盐酸反生成氯化铁溶液,所以G是氯化铁,氯化铁和A反生成B,B和C反生成氯化钾和氢氧化亚铁,所以A是铁,B是氯化亚铁,C是氢氧化钾.解答:解:D和硝酸银反生成白色沉淀H,H不溶于稀硝酸,所以H是氯化银,那么D中含有氯离子,D和硝酸银混合溶液进行焰色反呈紫色,那么D中含有钾元素,所以D是氯化钾,白色沉淀E和氧气反生成红褐色沉淀F,那么F是氢氧化铁,E是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和盐酸反生成氯化铁溶液,所以G是氯化铁,氯化铁和A反生成B,B和C反生成氯化钾和氢氧化亚铁,所以A是铁,B是氯化亚铁,C是氢氧化钾.〔1〕通过以上分析知,B是氯化亚铁,D是氯化钾,B和D的化学式分别是:FeCl2、KCl,故答案为:FeCl2;KCl;〔2〕E是氢氧化亚铁,F是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和氧气、水反生成氢氧化铁,反方程式为:4Fe 〔OH〕2+O2+2H2O═4Fe 〔OH〕3,故答案为:4Fe 〔OH〕2+O2+2H2O═4Fe 〔OH〕3;〔3〕铁离子和硫氰根离子反生成硫氰化铁,离子反方程式为:Fe3++3SCN﹣═Fe 〔SCN〕3 ,铁离子和铁反生成亚铁离子,离子反方程式为:2Fe3++Fe═3Fe2+,故答案为:Fe3++3SCN﹣═Fe〔SCN〕3;2Fe3++Fe═3Fe2+.点评:此题考查物质推断,明确物质性质及其特征现象是解此题关键,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学习难点,知道铁离子的检验方法和现象.。
高一年级化学寒假作业及答案(完整版)

高一年级化学寒假作业及答案(完整版)高一年级化学寒假作业及答案(完整版)经研究了解高一,对于此就是打基础阶段,是将来决战高考取胜的关键阶段,今早进入角色,安排好自己学习和生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一年级化学寒假作业及答案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高一年级化学寒假作业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6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8分)1.随着人们对物质组成和性质研究的深入,物质的分类也更加多样化。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H2SO4、NaOH、BaSO4都是强电解质B.Na2O2、CaO、MgO都是碱性氧化物C.漂白粉、碘酒、小苏打都是混合物D.烧碱、纯碱、熟石灰都是碱解析Na2O2是过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小苏打(NaHCO3)是纯净物;纯碱(Na2CO3)属于盐。
答案A2.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A.是否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B.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C.是否有丁达尔效应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解析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不同,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答案B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①难溶于水的盐(CaCO3、BaSO4等)都是弱电解质②可溶于水的盐都是强电解质③0.5mol•L-1所有一元酸中氢离子浓度都是0.5mol•L-1④强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一定大于弱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⑤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⑥熔融的电解质都能导电A.①③⑤⑥B.②④⑤C.只有⑤D.只有⑥解析电解质的强弱与盐的溶解性没有关系,①②错;弱酸不能完全电离,③错;强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不一定大于弱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④错;共价化合物的电解质熔融不导电,如HCl,⑥错。
答案C4.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NA个水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B.5.6g铁与氯气完全反应,失去电子的数目为0.2NAC.1molCl2发生化学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必为2NAD.在标准状况下,22.4L由N2、N2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有的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解析水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态,A项错误;5.6gFe与Cl2完全反应,失去电子的数目为0.3NA,B项错误;1molCl2发生化学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不一定为2NA,如在Cl2+2NaOH===NaClO+NaCl+H2O反应中,1molCl2转移的电子数为NA,C项错误。
高一上学期寒假作业化学试题(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寒假作业化学试题(含答案)A、钠的还原性很强,在空气中易变质,久置后变为过氧化钠B、氢氧化钠溶液可长时间保存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C、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并现用现配D、漂粉精的有效成分为氯化钙11、下列各项中,含氧原子数不同的是( ) CA、质量比为21的SO2和O2B、9g水和23g乙醇(C2H5OH)C、标准状况下44.8L的一氧化氮和100 ml 5mol/L的硫酸溶液D、物质的量相同的Na2SO4和FeSO412.下列物质都具有漂白性,漂白原理与其它几个不同的是BA. 氯水B.SO2C.H2O2D. HClO13. 如图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
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
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 A选项实验现象解释A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NH3与浓盐酸反应生成了NH4Cl固体B浓硫酸附近无明显现象N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C氯化物溶液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AlCl3溶液D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3是一种可溶性碱14.50ml18.4mol/L硫酸与足量的铜片加热反应,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是( ) DA.0.92molB.大于0.46mol 小于0.92molC.0.46molD.小于0.46mol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52分)15.(8分)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的水玻璃会浑浊。
向此浑浊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会生成白色胶状沉淀,同时伴随有气泡产生。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1)溶液变浑浊: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硅酸的酸性比碳酸_______。
(填强或弱)(2)生成白色胶状沉淀:__________________;(3)产生气泡:____________________。
(1)Na2SiO3+CO2+H2O===H2SiO3(胶体)+Na2CO3 弱(2)Na2SiO3+2HCl===H2SiO3(胶体)+2NaCl(3)Na2CO3+2HCl===2NaCl+CO2+H2O16.(10分)某研究人员应用下图所表示的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其中气体A的主要成分是氯气,杂质是空气和水蒸气。
高一化学上学期寒假作业高一全册化学试题_4

开放市齐备阳光实验学校高一〔上〕化学寒假作业〔18〕一、1.〔3分〕〔2021秋•南关区校级期末〕以下各组反,最终一能得到白色沉淀的是〔〕A.向Na2CO3溶液参加CaCl2溶液B.向CuSO4溶液中参加NaOH溶液C.向FeCl2溶液中参加过量NaOH溶液D.向Al2〔SO4〕3溶液中参加过量NaOH溶液2.〔3分〕〔2021秋•东城区期末〕硅及其化合物在材料领域中用广泛.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水晶项链是硅酸盐制品B.硅单质广泛用于光纤通讯C.利用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D.硅酸钠可用于制备木材防火剂3.〔3分〕〔2021秋•高台县校级期末〕能证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的事实是〔〕A.CO2溶于水生成碳酸,SiO2不溶于水也不能跟水直接反生成硅酸B.在高温条件下,SiO2和Na2CO3能发生反:SiO2+Na2CO 3Na2SiO3+CO2↑C.SiO2熔点比CO2高D.CO2通入Na2SiO3稀溶液中,生成的H2SiO3逐渐聚合而形成硅酸溶4.〔3分〕〔2021秋•期末〕以下各步反A〔HCl〕→B〔Cl2〕→C〔NaClO〕→D 〔HClO〕→E〔CO2〕,其中不能直接一步实现的是〔〕A.A→B B.B→C C.C→D D.D→E 5.〔3分〕〔2021秋•期末〕用以下两种方法制取氯气:①用含氯化氢146克的浓盐酸与足量的二氧化锰反②用87克二氧化锰与足量的浓盐酸反,那么所得氯气〔〕A.②比①多B.①比②多C.一样多D.无法比拟6.〔3分〕〔2021秋•南关区校级期末〕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正确的操作是〔〕A.向未知溶液中参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B.向未知溶液中参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参加盐酸后.沉淀不消失C.向未知溶液中参加稀硝酸酸化后,再参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D.向未知溶液中参加稀盐酸酸化后,再参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二、【选做题】〔共2小题,总分值0分〕7.〔2021秋•南关区校级期末〕某学验室学试剂商店买回1mol•L﹣1的硫酸.现用该浓硫酸配制100mL 1mol•L﹣1的稀硫酸.可供选用的仪器有:①头滴管;②烧瓶;③烧杯;④药匙;⑤量筒;⑥托盘天平.请答复以下问题:〔1〕配制稀硫酸时,上述仪器中不需要使用的有〔选填序号〕,还缺少的仪器有〔写仪器名称〕.〔2〕配制100mL 1mol•L﹣1的稀硫酸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硫酸的体积为mL〔保存一位小数〕,量取浓硫酸时选用〔选填①10mL、②50mL、③100mL〕规格的量筒.〔3〕中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可能是.A.容量瓶来含有少量蒸馏水 B.未经冷却,立即转移至容量瓶并洗涤烧杯,容C.烧杯没有洗涤 D.向容量瓶中加水容时眼睛一直仰视刻度线.8.〔2021秋•南关区校级期末〕如图为室制取和收集纯洁枯燥的氯气,并进行氯气性质探究的装置图:〔1〕反前,在中装浓盐酸〔填写仪器名称〕,中装MnO2〔填写仪器名称〕〔2〕装置A中所装试剂是,装置B中所装的试剂是.〔3〕装置D中所装试剂是,发生反的化学方程式为.高一〔上〕化学寒假作业〔18〕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1.〔3分〕〔2021秋•南关区校级期末〕以下各组反,最终一能得到白色沉淀的是〔〕A.向Na2CO3溶液参加CaCl2溶液B.向CuSO4溶液中参加NaOH溶液C.向FeCl2溶液中参加过量NaOH溶液D.向Al2〔SO4〕3溶液中参加过量NaOH溶液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镁、铝的重要化合物.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依据离子反发生的条件判断反能否发生,然后结合生成物的溶解性进行判断,熟悉常见的白色难溶物如:碳酸钙、氢氧化铝、氯化银、硫酸钡,据此解答.解答:解:A.向Na2CO3溶液参加CaCl2溶液,发生反的离子方程式Ca2++CO32﹣=CaCO3↓,碳酸钙为白色沉淀,故A正确;B.CuSO4溶液中参加NaOH溶液会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故B错误;C.FeCl2溶液中参加过量NaOH溶液会先生成白色的氢氧化亚铁,然后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得到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故C错误;D.向Al2〔SO4〕3溶液中参加过量NaOH溶液,反生成偏铝酸钠和硫酸钠溶液,不产生沉淀,故D错误;应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离子反的条件,易错选项是D,注意氢氧化铝可以和过量的氢氧化钠反这一事实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2.〔3分〕〔2021秋•东城区期末〕硅及其化合物在材料领域中用广泛.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水晶项链是硅酸盐制品B.硅单质广泛用于光纤通讯C.利用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D.硅酸钠可用于制备木材防火剂考点:硅和二氧化硅.专题:碳族元素.分析:水晶的主要成份为二氧化硅,并且广泛用于光纤通讯行业,它只和弱酸HF酸反,硅酸钠可作防火剂.解答:解:A.水晶项链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为硅的氧化物,不属于硅酸盐,故A错误;B.硅单质主要用用半导体材料及太阳能电池板,而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光纤通讯行业,故B错误;C.盐酸与二氧化硅不反,那么不能利用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故C错误;D.硅酸钠不燃烧,可用于制备木材防火剂,故D正确;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二氧化硅及硅酸盐,明确二氧化硅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注意硅及其化合物的用途,题目难度不大.3.〔3分〕〔2021秋•高台县校级期末〕能证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的事实是〔〕A.CO2溶于水生成碳酸,SiO2不溶于水也不能跟水直接反生成硅酸B.在高温条件下,SiO2和Na2CO3能发生反:SiO2+Na2CO 3Na2SiO3+CO2↑C.SiO2熔点比CO2高D.CO2通入Na2SiO3稀溶液中,生成的H2SiO3逐渐聚合而形成硅酸溶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由化学反遵循强酸制弱酸的原那么,比拟碳酸比硅酸强的反在水溶液中进行,不能利用酸性氧化物的溶解性来比拟酸性;氧化物的状态不能决其水化物的酸性强弱.解答:解:A、CO2与SiO2的溶解性与其对酸的酸性强弱无关,故A错误;B、比拟强酸制取弱酸时在溶液中进行的反,那么在高温下固体之间的反不能得到酸性强弱的结论,故B错误;C、酸性氧化物的熔点上下与对酸的酸性强弱没有关系,那么无法比拟酸性,故C错误;D、因往硅酸盐溶液通入二氧化碳,可以看到溶液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难溶的硅酸沉淀,反方程式是:Na2SiO3+H2O+CO2=Na2CO3+H2SiO3↓,反原理是强酸制弱酸,说明碳酸比硅酸酸性强,故D正确;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酸性的比拟,注意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必须在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因此B选项,不能得出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4.〔3分〕〔2021秋•期末〕以下各步反A〔HCl〕→B〔Cl2〕→C〔NaClO〕→D〔HClO〕→E〔CO2〕,其中不能直接一步实现的是〔〕A.A→B B.B→C C.C→D D.D→E考点: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用.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室可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加热反生成Cl2,Cl2和NaOH反生成NaClO,NaClO和酸反可生成HClO,HClO的酸性比碳酸弱,不能一步生成CO2.解答:解:A〔HCl 〕B〔Cl2〕C〔NaClO 〕D〔HClO〕,因HClO的酸性比碳酸弱,不能一步生成CO2,那么D错误.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氯气单质以及混合物的性质,侧重于考查学生化学知识的综合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常见根底知识的积累即可解答该题.5.〔3分〕〔2021秋•期末〕用以下两种方法制取氯气:①用含氯化氢146克的浓盐酸与足量的二氧化锰反②用87克二氧化锰与足量的浓盐酸反,那么所得氯气〔〕A.②比①多B.①比②多C.一样多D.无法比拟考点:氯气的室制法.专卤族元素.题:分析:浓盐酸与MnO2发生化学反,随着反的进行,盐酸的浓度降低,复原性减弱,稀盐酸与MnO2不反,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反的化学方程式为:4HCl〔浓〕+MnO 2MnCl2+Cl2↑+2H2O,①n〔HCl〕==4mol,n〔MnO2〕==2mol,浓盐酸与MnO2发生化学反,随着反的进行,盐酸的浓度降低,复原性减弱,稀盐酸与MnO2不反,所以生成的n〔Cl2〕<1mol;②n〔MnO2〕==1mol,由于浓盐酸足量,生成的n〔Cl2〕=1mol,所以所得C12②比①多,应选A.点评:此题考查氯气的室制备,题目难度中,此题注意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6.〔3分〕〔2021秋•南关区校级期末〕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正确的操作是〔〕A.向未知溶液中参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B.向未知溶液中参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参加盐酸后.沉淀不消失C.向未知溶液中参加稀硝酸酸化后,再参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D.向未知溶液中参加稀盐酸酸化后,再参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考点:常见阴离子的检验.专题:物质检验鉴别题.分析:A、氯离子或者硫酸根离子均能与银离子产生白色沉淀;B、参加盐酸后又引入了氯离子,不能证明原溶液中含有氯离子;C、向未知溶液中参加稀硝酸酸化后,再参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原溶液中含有氯离子;D、向未知溶液中参加稀盐酸酸化后,引入了氯离子,不能证明原溶液中含有氯离子.解答:解:A、氯离子或者硫酸根离子均能与银离子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证明原溶液中含有氯离子,故A错误;B、参加盐酸后又引入了氯离子,有白色沉淀产生页不能证明原溶液中含有氯离子,故B错误;C、向未知溶液中参加稀硝酸酸化后,再参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原溶液中含有氯离子,故C正确;D、向未知溶液中参加稀盐酸酸化后,引入了氯离子,不能证明原溶液中含有氯离子,故D正确.应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氯离子的检验,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是解答的关键,注意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题目难度不大.二、【选做题】〔共2小题,总分值0分〕7.〔2021秋•南关区校级期末〕某学验室学试剂商店买回1mol•L﹣1的硫酸.现用该浓硫酸配制100mL 1mol•L﹣1的稀硫酸.可供选用的仪器有:①头滴管;②烧瓶;③烧杯;④药匙;⑤量筒;⑥托盘天平.请答复以下问题:〔1〕配制稀硫酸时,上述仪器中不需要使用的有②④⑥〔选填序号〕,还缺少的仪器有100mL容量瓶、玻璃棒〔写仪器名称〕.〔2〕配制100mL 1mol•L﹣1的稀硫酸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硫酸的体积为mL〔保存一位小数〕,量取浓硫酸时选用①〔选填①10mL、②50mL、③100mL〕规格的量筒.〔3〕中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B .A.容量瓶来含有少量蒸馏水 B.未经冷却,立即转移至容量瓶并洗涤烧杯,容C.烧杯没有洗涤 D.向容量瓶中加水容时眼睛一直仰视刻度线.考点:溶液的配制.专题:设计题.分析:〔1〕根据配制溶液的操作过程选择所需的仪器来判断;〔2〕再根据溶液稀释前后物质的量不变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根据所需浓硫酸的体积选择量筒规格;〔3〕分析操作对溶质物质的量、溶液体积的影响,根据c=判断对溶液浓度的影响.解答:解:〔1〕操作步骤有计算、量取、稀释、移液、洗涤移液、容、摇匀操作,用量筒量取〔用到头滴管〕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用玻璃棒搅拌,冷却后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2﹣3次,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头滴管滴加,最后容颠倒摇匀.由提供的仪器可知不需要的仪器有:②烧瓶;④药匙;⑥托盘天平;还需要仪器有:100mL容量瓶、玻璃棒;故答案为:②④⑥;100mL容量瓶、玻璃棒;〔2〕根据稀释律,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来计算浓硫酸的体积,设浓硫酸的体积为xmL,那么有:xmL×1mol/L=100mL×1mol/L,解得:x≈.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mL;量筒规格越接近所需浓硫酸体积误差越小,所以选择10mL量筒.故答案为:;①;〔3〕A.容量瓶来含有少量蒸馏水,对溶液的体积无影响,所配制溶液浓度不变,故A错误;B.未经冷却,立即转移至容量瓶并洗涤烧杯,热的溶液体积偏大,冷却后溶液体积变小,导致配制的溶液体积偏小,所配制溶液浓度偏大,故B正确;C.烧杯没有洗涤,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所配制溶液浓度偏小,故C错误;D.向容量瓶中加水容时眼睛一直仰视刻度线,液面超过刻度线,溶液的体积偏大,所配制溶液浓度偏小,故D错误;应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一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计算,难度中,注意根据c=n理解误差分析.8.〔2021秋•南关区校级期末〕如图为室制取和收集纯洁枯燥的氯气,并进行氯气性质探究的装置图:〔1〕反前,在分液漏斗中装浓盐酸〔填写仪器名称〕,圆底烧瓶中装MnO2〔填写仪器名称〕〔2〕装置A中所装试剂是饱和食盐水,装置B中所装的试剂是浓硫酸.〔3〕装置D中所装试剂是NaOH溶液,发生反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 .考点:性质方案的设计;氯气的室制法;装置综合.专题:题.分析:图为室制取和收集纯洁枯燥的氯气,并进行性质探究,那么分液漏斗中为浓盐酸,圆底烧瓶中盛放MnO2,发生MnO2+4HCl 〔浓〕MnCl2+Cl2↑+2H2O,A中盛放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混有的HCl,B中浓硫酸枯燥氯气,C为收集装置,D为尾气处理装置,D中试剂为NaOH溶液,以此来解答.解答:解:〔1〕制备氯气是用固体二氧化锰和液体浓盐酸,固体在圆底烧瓶中,浓盐酸在分液漏斗中,故答案为:分液漏斗;圆底烧瓶;〔2〕浓盐酸易挥发,A中盛放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混有的HCl,浓硫酸有吸水性,且不和氯气反,所以B中浓硫酸枯燥氯气,故答案为:饱和食盐水;浓硫酸;〔3〕D为尾气处理装置,D中试剂为NaOH溶液,发生的反为Cl2+2NaOH═NaCl+NaClO+H2O,故答案为:NaOH溶液;Cl2+2NaOH═NaCl+NaClO+H2O.点评:此题考查性质方案的设计及装置综合,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能力的考查,把握氯气的制备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高一化学上学期寒假作业试题精编

高一化学上学期寒假作业试题精编物质的量浓度为()A.M10Sd molL-1B.10SdM molL-1C.1 000SdM100+S molL-1D.M100+S1 000Sd molL-1解析:根据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换算关系可推知C项正确。
答案:C6.把A、B、C、D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及反应完成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物质ABCD反应前质量(g)19.78.723.60.4反应后质量(g)待测17.42.03.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B.此反应彻底C.此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若A、C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7∶108,则参加反应的A、C 物质的量之比为1∶2解析:此题考查了可逆反应的判断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知识。
根据题意可知,充分反应后各物质都没反应完全,B 错误;根据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可计算出A物质反应后的质量是29.4 g,又根据各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可以判断C是反应物,A、B、D是生成物,故C一定是化合物,A正确;A、C的质量差分别是9.7 g、21.6 g,结合A、C的摩尔质量比可以计算出参加反应的A、C物质的量之比为1∶2,D正确;由题意不能确定此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选B。
答案:B7.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接触氯气后,其颜色变化为()A.变红B.先变红后变白C.变白D.不变解析:Cl2溶于水生成HCl和HClO,其中HCl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而HClO又具有漂白性,故先变红后变白。
选B 。
答案:B8.某同学欲用12 molL-1的浓盐酸配制1 molL-1的盐酸250 mL。
用胶头滴管往容量瓶中加水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处理的方法是()A.吸出多余的液体,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B.小心加热容量瓶,经蒸发后,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C.经计算加入一定量的浓盐酸D.弃去溶液,洗净仪器,重新配制解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最后定容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应该重新配制。
高一化学第一学期寒假作业 (2)

高一化学第一学期寒假作业高一化学(一)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Mg-24;K-39;Al-27;Fe-56;H-1;C-12;O-16;C1-35.5;Si-28;N-14;Na-23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以下是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其中盛放剧毒药品的外包装上应贴的标志是2.下列做法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是A.自来水中通入少量Cl2进行消毒杀菌B.用SO2漂白食品C.用食醋清洗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D.用小苏打发酵面团制作馒头3.在物质分类中,前者包括后者的是A.化合物、电解质 B.氧化物、化合物C.溶液、胶体D.溶液、分散系4.下列各组物质反应能生成氢气的是A.铁与稀硝酸B.铁与浓硫酸C.铝与NaOH溶液D.次氯酸见光分解5.溶液、胶体与浊液的本质区别是A.分散系是否有颜色B.是否有丁达尔效应C.能否透过滤纸D.分散质粒子的大小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 mol H2O的质量为18g/mol B.H2SO4的摩尔质量为98gC. 3.01×1023个SO3分子的质量为40gD.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7.下列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8.“绿色化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使原子充分利用,不产生污染物。
下列化学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A.制CuSO4:Cu+2H2SO4(浓)△CuSO4+SO2↑+2H2OB.制CuSO4:2Cu+O2△2CuO;CuO+H2SO4(稀)=CuSO4 +H2OC.制Cu(NO3)2:Cu+4HNO3(浓)=Cu(NO3)2+2NO2↑+2H2OD.制Cu(NO3)2: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9.科学家提出硅是“2l世纪的能源”,这主要是由于作为半导体材料的硅在太阳能发电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 高一化学上学期寒假作业试题精编世界由物质组成,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
查字典化学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一化学上学期寒假作业试题,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 个小题,每小题3 分,共24 分) 1. 将一小块钠投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下列有关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钠浮在液面上
B. 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
C. 水溶液变为蓝色
D. 有爆鸣声解析:将钠投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钠先与水反应,
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生成的NaOH可使石
蕊变蓝; 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还有:钠浮在液面上、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等; 一小块金属钠与水反应发出嘶嘶的响声,而不是爆鸣声。
答案:D
2.300 mL 0.1 molL-1 的AlCl3 溶液与200 mL 0.3 molL-1 的NaCl 溶液的c(Cl-)( 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 1 : 1
B.1 :2
C.1 : 3
D.3 :2
解析: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所取溶液的体积无关。
答案:A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48 g 03 气体含有6.021023个03分子
B. 常温常压下,4.6 gNO2气体含有1.811023个NO2分子
C. 0.5 molL-1CuCl2 溶液中含有3.011023 个Cu2+
D. 标准状况下,33.6 L H2O 含有9.031023个H2O分子
解析:NO2 的分子数为:4.6 g46 gmol-1NA=6.021022 个,B 错误;0.5 molL-1CuCI2溶液中的离子数与体积有关,C错误;标准状况下,水为液体,33.6 L 水所含的分子数并不是9.031023 个,D错误。
答案:A
4. 下列有关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肯定不同
B. 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约为22.4 Lmol-1
C. 当分子数目相同时,气体体积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
D. 气态物质没有固定的形状,且容易被压缩解析:不同温度、压强下,尽管气体体积不同,也有可能物质的量(分子数)相同,故A 错。
答案:A
5. 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某物质在室温下的溶解度为S g,此
时测得饱和溶液的密度为 d gcm-3 ,则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
物质的量浓度为()
A. M10Sd molL-1
B.10SdM molL-1
C.1 000SdM100+S molL-1
D.M100+S1 000Sd molL-1 解析:根据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换算关系可推知C 项正确。
答案:C
6. 把A、B、C D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
充分反应,反应前及反应完成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ABCD
反应前质量(g)19.78.723.60.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17.42.03.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物质C 一定是化合物
B. 此反应彻底
C. 此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 若A C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7:108,则参加反应的A C 物质的量之比为1 :2
解析:此题考查了可逆反应的判断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知识。
根据题意可知,充分反应后各物质都没反应完全,B 错误;根据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可计算出A物质反应后的质量是29.4 g,又根据各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可以判断C是
反应物,A、B、D是生成物,故C 一定是化合物,A正确;A、
C的质量差分别是9.7 g、21.6 g,结合A、C的摩尔质量比可以计算出参加反应的A、C物质的量之比为1 : 2, D正确; 由题意不能确定此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选B。
答案:B
7. 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接触氯气后,其颜色变化为()
A. 变红
B. 先变红后变白
C. 变白
D. 不变
解析:CI2溶于水生成HCI和HCIO,其中HCI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而HCIO又具有漂白性,故先变红后变白。
选B。
答案:B
8. 某同学欲用12 moIL-1 的浓盐酸配制1 moIL-1 的盐酸250
mL用胶头滴管往容量瓶中加水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
处理的方法是()
A. 吸出多余的液体,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B. 小心加热容量瓶,经蒸发后,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C. 经计算加入一定量的浓盐酸
D. 弃去溶液,洗净仪器,重新配制
解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最后定容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应该重新配制。
A项,吸出多余液体时,溶质
也会被吸出,使结果偏低;B 项,容量瓶不能加热,且加热过程中
HCI 会挥发;C 项,在加入一定量的浓盐酸后,溶液体积无法控
制。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 小题,共26 分)
9. (12 分)实验室配制500 mL 0.2 molL-1 的FeSO4溶液,实验操作步骤有:
①在天平上称量一定量的绿矶(FeSO47H2O,放入烧杯中,
加水溶解,冷却至室温。
②把制得的溶液小心地注入500 mL 容量瓶中。
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水至距刻度线1〜2 cm处,改用胶头滴
管加水至刻度线。
④用少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 次,每次将洗涤液转入
容量瓶,并摇匀。
⑤将容量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填写下列空白:
(1) 称量绿矶的总质量是 _________ 。
(2) 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 填序号)
(3) 本实验用到的基本仪器有
O
(4) 定容时,若俯视凹液面,会使结果
(5) 若没有进行④步操作,会使结果
(6) 在进行②操作时,不慎有液体溅出,应怎样处理才能达
到实验的主要目
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 绿矾的质量:
0.5 L0.2 molL-1278 gmol-1=27.8 g 。
(2) 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操作步骤可解决此题。
(4) 操作不慎就会造成误差,若俯视凹液面,使得溶液体积偏小,
根据c=nV, c 偏高。
(5) 若不洗涤烧杯和玻璃棒,n 变小,c 偏低。
(6) 在配制过程中不慎将液体溅出,使浓度偏小,只能重新配制。
答案:(1)27.8 g (2) ①②④③⑤ (3) 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
胶头滴管、500 mL 容量瓶、量筒、药匙
(4) 偏高(5) 偏低(6) 重新按正确的方法进行配制
10. (8分)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gmol-1,分子数目为N,质量是m
g,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m(C)为12C的原子质量,
试说明下列各式所表示的意义
(1) NNA:
(2) MNA:
(3) mN:
(4) mN112mC:
解析:(1) 因为每摩尔物质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所以
NNA表示该气体的物质的量。
(2)每摩尔物质所具有的质量与每摩尔物质所具有的粒子个
数的比值,表示该气体一个分子的质量。
(3)气体的质量与气体的个数之比,表示该气体一个分子的质量。
(4)该气体一个分子的质量与12C的原子质量的1/12相比,得到的是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答案:(1) 表示该气体的物质的量
(2) 表示该气体一个分子的质量
(3) 表示该气体一个分子的质量
(4) 表示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11. (6 分)一定量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混合物用100 mL 3.00 molL-1 的NaOH容液(密度为1.12 gmol-1) 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aCIO的物质的量为0.050 0 mol。
求:
(1) 原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
(2) 所得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
(3) 所用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n(Cl2) :
n(H2) 。
解析:(1) 溶液溶液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公式
为:c=1 000wM,代入数据得原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
w(NaOH)=cM1 000=3.00401 0001.12=10.7% 。
⑵由于最终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I、NaCIO,则
n(Na+)=n(Cl-)+n(ClO-) ,所以,n(Cl-)=100 mL10-3
LmL-13.00 molL-1-0.050 0 mol=0.250 mol 。
⑶发生的反应为:①H2+CI2===2HC
② HCI+NaOH===NaCI+H2G③
CI2+2NaOH===NaCI+NaCIO+H2O n(Cl2)=nNa+2=0.300
mol2=0.150 mol 。
n(H2)=nCI--nCIO-2=0.250 moI-0.050 moI2=0.100 moI ,所以
n(CI2) : n(H2)=3 : 2。
答案:⑴ 10.7% (2)0.250 (3)3 :2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一化学上学期寒假作业试题,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