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土地沙漠化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沙漠化的原因与应对措施
沙漠化的原因与应对措施沙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以及土地资源过度开发导致土地逐渐变成沙漠的过程。
它是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生态系统和经济发展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从沙漠化的原因和应对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沙漠化的原因1.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引起沙漠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干旱和炎热的天气加剧,水资源减少,土壤干燥,植被无法正常生长,土地逐渐失去保持水分和土壤肥力的功能,从而加速了沙漠化的过程。
2. 过度放牧:许多地区的农民和畜牧民依赖放牧为生。
然而,过度放牧会导致土壤脆弱,植被覆盖丧失,土壤容易被风蚀,进而形成沙漠。
3. 过度灌溉:在干燥的地区,农民往往通过大规模的灌溉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然而,过度灌溉会导致土壤盐碱化,破坏土壤结构,使土地无法保持水分,从而造成沙漠化。
4. 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和城市化:大规模的工业化、城市化和过度开发土地都会剥夺土地的植被覆盖,破坏土壤的结构和水分保持能力,从而增加了沙漠化的风险。
二、应对措施1. 植被恢复和保护:植被是沙漠化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强对沙漠地区的植被保护和恢复工作,采取合理的植被种植和管理措施,帮助土地恢复植被覆盖,减缓沙漠化的进程。
2. 合理使用水资源:合理使用水资源对于防止沙漠化至关重要。
政府和个人应加强节水意识,推广节水技术,减少过度灌溉和浪费水资源的行为,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提倡可持续农业和畜牧业:农民和畜牧民应采用可持续的农业和畜牧业管理模式,避免过度放牧和破坏土壤结构。
政府可以提供技术指导和经济支持,鼓励农民和畜牧民转变农业和畜牧业发展方式,增加农田和草原的保持和恢复能力。
4. 加强政府管理和法规制定:政府应加强对土地开发的管理,制定严格的法规和政策,限制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土地的行为。
同时,加强对沙漠化防治的监测和评估,提高对沙漠化问题的认识和重视。
结论沙漠化是全球面临的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它涉及到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以及土地资源的管理等多个方面。
土地沙漠化原因及其治理措施
土地沙漠化原因及其治理措施土地沙漠化是指原本肥沃的土地逐渐变成贫瘠的沙漠的过程。
它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如气候变化、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农业活动、乱砍滥伐等,造成了土壤质量退化、水资源枯竭、生态系统断裂等问题。
针对土地沙漠化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的治理措施。
首先,要加强气候变化的应对。
气候变化是导致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人们应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控制温室气体的释放,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
同时,要加强水资源的管理,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这可以通过修建水库、堰塞湖,开展节水灌溉等方式来实现。
其次,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过度放牧和不合理的农业活动是造成土地沙漠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应当加强草场管理,合理放牧,控制放牧的数量和时间,避免过度损耗草地资源。
在农业方面,应提倡科学耕作,合理施肥、轮作、种植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作物等。
第三,要加强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修复工作。
植被是防治土地沙漠化的关键,可以通过大规模植树造林、草坪绿化、土地固沙治理等方式来进行植被恢复工作。
例如,可以结合自然生态发展规律,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树种进行种植,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分蒸发和水土流失的速度。
此外,要加强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及时掌握土地沙漠化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理计划。
加强科学研究,探索出一些适合当地环境的沙漠化治理技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土地沙漠化的认识和关注度,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
在土地沙漠化治理方面,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也非常重要。
政府应加大对土地沙漠化治理的投入,建立相应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体系,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治理,加强沙漠化防治的立法工作,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同时,要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共同应对全球范围内的土地沙漠化问题。
综上所述,土地沙漠化的治理是一个多方面、综合性的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缓和逆转土地沙漠化的趋势。
加强气候变化应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修复、加强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以及加大政策和法律支持等,可以为土地沙漠化治理提供有效的保障。
荒漠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荒漠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有哪些土地荒漠化是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破坏、过度放牧、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因素造成的一种现象,具体原因及防治措施如下,大家快来了解一下吧。
荒漠化的原因一、人为活动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
干旱土地的过度放牧、粗放经营、盲目垦荒、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过度砍伐森林、不合理开矿等是人类活动加速荒漠化扩展的主要表现。
另外,不合理灌溉方式也造成了耕地次生盐渍化。
二、地理环境因素和气候因素1、(最主要的自然因素)干旱,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深居内陆,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四周高山环绕,有青藏高原阻挡。
2、多大风天气。
3、接近冬季风源地(西伯利亚),地形起伏小,无高山阻挡,使大风长驱直入。
4、植被稀少,植被覆盖率低。
5、土质疏松,多沙漠(此为荒漠化的基础)。
6、寒流流经减温减湿。
荒漠化的防治措施1、过度开垦:调节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还草。
2、过度放牧:牲畜数量与草场承载力相适应。
3、过度樵采: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如太阳能等)。
4、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合理利用水资源。
5、人为因素的根本原因: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突出。
解决的根本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行生态移民政策。
荒漠化的危害沙漠化对农业的危害特别大。
每年4到5月正是春播季节,在沙漠化地区,往往是种子和肥料被吹走,幼苗被连根拔出,土壤水分散失,禾苗被吹干致死或被掩埋。
有的地方要反复补救,甚至误了农时。
沙漠化引起的草场退化,使适于牲畜食用的优势草种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丧失。
牧草变得低矮、稀疏,产量明显降低,草场载畜能力大为下降。
沙漠化造成河流、水库、水渠堵塞。
黄河年均输沙16亿吨,其中就有12亿吨来自沙漠化地区。
全国每年大约有5万多公里的灌渠常年受风沙危害。
沙漠化在一些地区造成铁路路基、桥梁、涵洞损坏,使公路路基、路面积沙,迫使公路交通中断,甚至使公路废弃。
沙漠化导致的沙尘天气,影响飞机正常起飞和降落。
土地沙漠化原因及林业防沙治沙措施
土地沙漠化原因及林业防沙治沙措施土地沙漠化是指原本适宜农业或其他植被生长的土地逐渐失去水分和营养,最终变成沙漠的过程。
土地沙漠化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必须采取措施进行防沙治沙。
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导致降水量不稳定,干旱和高温天气增多,造成土壤水分蒸发和植被生长受限,进而加速土地沙漠化的速度。
2. 过度开垦:过度的农业活动和城市扩张导致土地水分和营养的流失,加速土地沙漠化的过程。
大规模的耕地开垦和过度放牧使土壤疏松、干燥,无法保持水分和养分,从而容易形成沙化土地。
3. 过度采伐:过度的木材采伐和森林砍伐导致植被覆盖下降,增加了土壤受风蚀的风险,进而促使土地沙漠化的加剧。
为了防止和减缓土地沙漠化,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林业防沙治沙措施:1. 植被恢复:通过大面积的植被恢复,可以增加土地的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分的蒸发,阻挡风沙的侵蚀。
可以采取的方法包括人工造林、荒漠植被恢复以及沙地固定植物的种植等。
2. 防风固沙工程:通过修建护林带、风力降低技术、沙障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风沙侵蚀的速度,防止沙漠蔓延。
也可以采用排沙渠、砂袋墙、砂网等方法,对农田和居民区进行有效的风沙防护。
3. 科学利用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进行土地的灌溉和保水措施,提高土壤的水分含量,为植被的生长提供足够的水分,减少土壤干燥和盐碱化的现象。
4. 合理管理农林资源:通过合理管理农田和森林资源,定期进行土地修复和水土保持工作,加强农民和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减少过度开垦和过度采伐的现象。
土地沙漠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林业防沙治沙措施。
通过植被恢复、防风固沙工程、科学利用水资源以及合理管理农林资源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土地沙漠化,减少沙漠的扩张,保护环境和人类的生存空间。
土地沙漠化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土地沙漠化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中国是受沙漠化严重危害的国家,自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就已开始大规模的沙漠治理研究。
土地沙漠化导致土壤的肥力草地的面积以及河流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土地沙漠化的防治很重要。
沙漠化是沙质荒漠化的简称,是土地荒漠化的一种类型。
沙漠化土地的土壤粒间孔隙大,内部排水快,蓄水量少且易蒸发失水。
且砂质土的毛管较粗,毛管水上升高度小,如果地下水位较低,不能湿润表土,植物则很难在表土上生长。
笔者论述了土地沙漠化的危害及沙漠治理的主要方法,并重点比较不同技术间的优缺点,为土地沙漠化的治理提供依据。
沙漠化主要就是因为土壤中的含水量减少,如何才能在土壤中水分的减少之前就做好防治,我们可以使用/土壤墒情与旱情管理系统、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系统,它可以测量土壤中水分的含量,还可以测量其它一些土壤方面的参数,而且安装方便,性能稳定,可靠性高,方便维护。
1、土地沙漠化的成因及其危害1.1、主要成因1.1.1、气候因素。
赤道地区的上升气流在高空向两极方向流动,由于地球旋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南北纬30°附近,大部分空气不再前进,而在高空积聚,并辐射冷却下沉,近地面气层常年保持高气压,气象学上称之为“副热带高压带”。
这一地带除亚欧大陆东岸季风气候区外,其他地区气候干燥,云雨少见,而成为主要的沙漠分布区。
1.1.2、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使土地承受的压力过重,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和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使土地严重退化,森林被毁,气候逐渐干燥,最终形成沙漠。
1.2、危害土地退化不仅使生态环境恶化,土地承载力下降,而且对土地利用退化区域及其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我国的西北、华北地区,仅2000年春季连续发生12次扬沙、沙尘暴天气,均波及北京,该恶劣天气范围广,强度大,为近50年所罕见。
在1977年联合国荒漠化会议上,联合国环境署对全球荒漠化灾害进行了估算,因荒漠化造成的农业生产损失保守估算为263亿美元。
沙漠化的成因与防治
沙漠化的成因与防治概述:沙漠化是指原本非沙漠地区因为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而导致土地逐渐变为沙漠的过程。
沙漠化引发了许多严重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因此,探究沙漠化的成因以及有效的防治方法变得至关重要。
一、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沙漠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气候干旱是导致沙漠化的首要因素,当气候一直干燥,降水量不足以满足植被生长的需求时,植被覆盖会逐渐丧失,土壤水分蒸发速度加快,土壤逐渐变干,最终形成沙漠。
此外,强风和高温也是导致沙漠化的自然因素,它们会迅速吹散土壤表面的养分和植被,加速沙漠的扩展。
二、人类活动:人为活动是沙漠化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过度开垦耕地和不可持续的农药使用导致了植被丧失和土壤贫瘠。
过度放牧也是导致沙漠化的原因之一,长期的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地退化,使土壤贫瘠,从而形成了沙漠。
此外,过度的木材砍伐和采矿活动也会破坏植被和土壤,促进沙漠的形成。
三、防治方法:为了有效地防治沙漠化,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是加强植被恢复和保护。
植被的恢复对于抵挡沙漠化至关重要,可以通过植树造林、种植适应干旱环境的植物等方式进行。
其次,推行持续的水土保持措施。
修建护林和挡沙林等防风抗沙林带,有效减少风沙侵蚀。
在沙漠地区的农田中,应采取合理的耕作方式,例如梯田或微耕,并用植物残渣或覆盖土壤来减少蒸发。
此外,普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优化用水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也是防治沙漠化的重要措施。
总结:沙漠化的成因和防治方法涉及到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
了解沙漠化的成因有助于我们制定出更加有效的防治措施。
只有通过全面而持久的努力,我们才能减缓沙漠化的速度,保护我们宝贵的土地资源。
沙漠化问题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沙漠化问题的原因与防治措施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及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沙漠化问题愈发突出,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难题。
据统计,全球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面积,约39万平方公里,面临着沙漠化的威胁。
沙漠化不仅严重破坏了环境,还对全球经济和社会稳定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沙漠化问题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沙漠化问题的原因1.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沙漠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全球气候越来越干旱,降水量减少,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地退化和沙漠化就更容易发生。
此外,气候变化也会加剧干旱、风暴和干旱等天气现象,加速沙漠化进程。
2.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也是沙漠化的重要原因。
不恰当的土地利用方式,如过度放牧、过度耕种、过度采伐和过度建设,都会引起水土流失,破坏土地植被,加速沙漠化的发生与发展。
此外,大量矿产资源的开采、公路建设和城市扩张等活动,也会导致土地退化和沙漠化。
3.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也是引起沙漠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地质构造、地形变化、气候轮廓和河流变迁,都会影响土地植被覆盖率和土地水分含量,进而加速沙漠化的进程。
沙漠化问题的防治措施1. 改善土地管理改善土地管理是防治沙漠化的重要手段。
政府和社会应该制定严格的土地保护政策和法规,加强对土地利用和开发的管理,推广可持续土地利用方式,如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等。
2. 加强植被的种植和保护加强植被的种植和保护是防治沙漠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植被覆盖率的恢复和保护,特别是在干旱地区,应该大力推广抗旱树种和草种的种植,增加土地的水分含量和抵御干旱的能力。
3. 推广绿色发展模式推广绿色发展模式是解决沙漠化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政府和社会应该积极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同发展。
4. 国际合作国际合作也是防治沙漠化的重要措施。
政府应该通过国际合作,加强沙漠化监测与评估,加强技术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沙漠化问题,保护全球环境和生态安全。
土地沙漠化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土地沙漠化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土地沙漠化是指原本具备一定植被覆盖和生态功能的土地逐渐丧失植被、水源和肥力,最终转变为无法被人类利用的干燥、贫瘠的土地。
土地沙漠化严重危害着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需要找到土地沙漠化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1.气候因素:气候变化是导致土地沙漠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气候变暖导致降水量减少、蒸发增加,造成水资源紧缺,抑制了植被的生长,进而导致了土地沙漠化。
2.自然因素:地质构造、土壤类型以及地表形态等自然因素也是土地沙漠化的重要原因。
比如,土壤质量差、荒漠化的地质构造、特殊的地形地势等都会导致土地沙漠化。
3.人类活动:人类的不可持续的农业、畜牧业、林业和工业活动也是导致土地沙漠化的重要原因。
过度的开垦、砍伐和过度放牧等活动破坏了植被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导致土地沙漠化的发生和进一步恶化。
为了防治土地沙漠化,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植被恢复:通过植树造林、草地建设等措施,增加植被覆盖,减少水分蒸发和风蚀,防止土地沙漠化的发生与进一步扩大。
2.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加强水资源管理,采取有效的节约用水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水资源的合理调配与保护,可以减少土地水分流失,阻止土地沙漠化的扩散。
3.合理农业和畜牧业管理:推广科学的农田管理技术,例如合理轮作制度、适时的灌溉技术和科学施肥方法,以减少土地的养分流失和水分蒸发。
制定合理的牧草放牧方案,避免过度放牧,保持草地的完整性。
4.土地治理与防风固沙:采取特殊的土壤修复与保护措施,如退耕还林还草项目,人工固沙带建设等,修复和改善受损的土地。
同时,建设风景林、林带和风信子等防风林网,减少水分的流失和风蚀的发生,保护土壤。
5.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加强对土地沙漠化的科学研究,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
推动科技创新,提供土地沙漠化防治的新技术和方法,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以上综合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理土地沙漠化的发生与扩大。
论我国土地沙漠化的成因及防治对策_生命环境论文
论我国土地沙漠化的成因及防治对策_生命环境论文生命环境论文近年来,土地沙漠化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已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土地沙漠化是由于植被和可利用水的减少、作物产量下降、土壤侵蚀以及过度土地利用等引起的土地退化现象。
目前,全球土地沙漠化面积以每年6万k2的速度增加。
土地沙漠化正影响着世界上36亿h2的土地(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25%)。
每年消失的土地可生产2000万t的粮食,威胁着大约100个国家的10亿多人的生活;每年由于土地沙漠化和土地退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420亿美元之多。
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土地沙漠化的防治策略,以提供大家参考。
1 土地沙漠化现象的成因沙漠化现象可能是自然的。
作为自然现象的沙漠化是因为地球干燥带移动,所产生的气候变化导致局部地区沙漠化。
不过,今日世界各地沙漠化原因,多数归纳于人为原因:(1)人口急速增长,所居土地被过分耕种以及牧畜,导致土地枯渴不适合更耕种。
中东的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地区是世上最早发展农业的地域之一,从而发展成世上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
美索不达米亚的土壤本来甚为肥沃,不过由于过度的农业活动、人们不理会土地长期枯渴,更开发河段上流、采伐森林,上流土地从而不能吸收降雨,雨水一气流入河中造成水土流失以及洪水。
(2)干地(定义为降水量低且降水通常由雨量小、不稳定、时间短、强度大的风暴造成的那些地区)覆盖了全球40%的陆地面积,供养着世界上1/5的人口。
这些干地的沙漠化是由于植被和可利用的水减少、作物产量下降以及土壤侵蚀引起的土地退化,它起因于人口增长、人类需求增加或者政治、经济压力(例如,需要经济作物来增加外汇)造成的过度土地利用,通常由自然发生的干旱启动或加剧。
目前,沙漠化的速率是每年6万平方千米或每年0.1%的总干地面积。
这对于70%的干地(全球陆地面积的25%)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2土地沙漠化的危害2.1 土地退化严重,农牧业减产(1)土地沙漠化造成的草场退化使得草场载畜量下降,畜产品产量和质量随之降低。
中国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中国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措施小数0901班28号文思敏摘要:我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地荒漠化呈现分布广泛、成因复杂多变、类型多样、发展迅速、危害严重等特点。
近年来,虽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使荒漠化和沙化扩延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但整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从我国的长远发展考虑,研究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措施是十分重要的,并且是越来越迫切的。
关键词:土地荒漠化;成因;防治措施目前,我国的人口不断增长,但土地面积在不断减少,在我们面临的诸多的环境问题中,荒漠化是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
对于受荒漠化威胁的我们来说,荒漠化意味着我们将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有生产能力的土地的消失。
因此,对我们人类尤其是中国人民,研究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成因、现状及防治措施是十分重要的,并且是越来越迫切的。
一、土地荒漠化概念及成因土地沙漠化是指风力作用为主形成的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过程,土地表面出现的风蚀和流沙堆积的沙质荒漠化景观。
土地荒漠化分为自然荒漠化和人为荒漠化,前者是气候变化、土地干旱、土壤和地下水逐渐盐碱化的结果,后者则是人为的不合理经济活动的结果,是干旱土地的复杂自然环境与人类为了保证自身生活资料而对这一环境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这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现代土地加速荒漠化发展的过程中,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则占主导地位。
1、荒漠化发展的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指异常的气候条件(尤其是严重、长期的干旱条件)造成植被退化,风蚀加快,引起荒漠化。
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多分布在内陆、腹地,是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蒸发量最大、最为干旱和生态及其脆弱的环境地带。
气候干燥时,加快了荒漠化的进程,气候湿润时,荒漠化就逆转。
我国华北地区近年来历次沙尘天气过程的强供沙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西部与河北西北部近25万hm2的沙化发展区。
而且,最近几年频繁发生于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沙尘暴更加剧了这些地区的荒漠化进程。
土地沙漠化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土地沙漠化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自然因素是导致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自然气候变化、地质构造运动和生物区系演变等因素都会对土地沙漠化产生影响。
例如,降雨量的减少、气候干旱化以及风力的增强,都会造成土地表面水分蒸发速度加快,导致土地干燥和土壤贫瘠,这些因素都会加剧土地沙漠化的程度。
人类活动也是导致土地沙漠化的重要原因。
过度的农业开垦、畜牧业滥放、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开采、环境污染等人类行为都会导致土地沙漠化的加剧。
例如,过度的农业开垦会破坏土壤结构,导致水分和养分的流失,从而使土地贫瘠化,最终演变为沙漠地带。
为了防止土地沙漠化,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1.植被恢复和保护:加强对植被的保护,避免过度砍伐和滥伐森林,提高植被覆盖率。
通过人工修复、植树造林等方式,恢复土地植被,增强土壤的保水能力和抗风沙能力。
2.控制过度放牧:合理调整畜牧业布局,控制过量放牧,避免过度放牧导致的土地退化。
发展畜牧业与农业的良性互动,通过轮牧、投放饲料站等方式,使土地得到合理利用。
3.合理农业耕作管理:采用适宜的农业耕作方式,避免过度犁地和农药过量使用。
采取耕作方式,如梯田栽培、旋耕和保墒等方法,保持土壤的水分和养分。
4.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包括修筑固定沙丘、建设护坡、植树造林等。
这些工程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壤水分流失和风蚀,防止土地沙漠化的进一步发展。
5.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持湖泊和水源地的水位稳定,避免过度开采水资源导致土壤干旱。
6.加强环境保护: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减少工业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保持土壤的环境质量。
总之,土地沙漠化是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需要以综合措施为基础来综合治理。
政府应该加强监测和评估,提供技术和经济支持,推行生态补偿机制,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全球土地沙漠化治理体系,共同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土地荒漠化的治理措施及其成因都是什么
土地荒漠化的治理措施及其成因都是什么
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都是我国当今及其严峻的问题,那幺造成土地荒
漠化的原因是什幺,后期又该如何治理有什幺具体措施呢,下面小编为大家
整理了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1土地荒漠化成因1.人为活动
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
干旱土地的过度放牧、粗放经营、盲目垦荒、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过度砍伐森林、不合理开矿等
是人类活动加速荒漠化扩展的主要表现。
乱挖中药材、毁林等更是直接形成
土地荒漠化的人为活动。
另外,不合理灌溉方式也造成了耕地次生盐渍化。
2.地理环境因素和气候因素
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地区深居大陆腹地,是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
最少、蒸发量最大、最为干旱脆弱的环境地带。
当气候变干时,荒漠化就发展,气候变湿润时,荒漠化就逆转。
近年来频繁发生于我国西北、华北(北部)地区的沙尘暴,更加剧了这些地区的荒漠化过程。
1治理土地荒漠化的措施1、半干旱地区的防治措施主要有:
①调整不利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地安排农业、林业、牧业的比重
②封育沙漠化的弃耕地和退化草场,使植被恢复
③采取分区轮作或轮收,限制载畜量
④采用植物固沙为主、工程措施固沙为辅的固沙方法。
2、干旱地区的防治措施主要有:
①以内陆河流流域作为生态单元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分配上中下游用水比
例。
土地沙漠化与防治对策
土地沙漠化与防治对策土地沙漠化是指本来具备生产能力的土地由于人为活动或自然因素导致其植被覆盖程度下降,土壤质量恶化,甚至无法再进行有效利用的过程。
土地沙漠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土地沙漠化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一、土地沙漠化的原因1. 气候因素气候因素是引起土地沙漠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长期干旱、强风、高温等恶劣气候条件下,植被无法正常生长,土壤水分严重缺乏,导致土地逐渐沙化。
2. 过度放牧过度放牧是土地沙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之一。
大量的家畜过度利用有限的牧草资源,导致植被逐渐退化,土壤暴露在风吹日晒之下,最终演变为沙漠。
3. 过度开发过度开发是引起土地沙漠化的另一重要原因。
人类为了获取土地上的资源,进行大规模的矿山开采、水库建设等活动,破坏了地表植被覆盖,导致土壤暴露,形成沙化土地。
二、土地沙漠化的影响1. 生态环境破坏土地沙漠化破坏了原本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植被减少导致野生动植物生存空间缩小,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同时,沙尘暴频繁,对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 水资源危机土地沙漠化造成了水循环系统的破坏,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供应不足。
农田灌溉成本增加,农业生产受到限制,进一步影响农民的生计。
3. 经济发展受阻土地沙漠化直接影响农业产出和林业资源供给,限制了农林业经济的发展。
同时,沙尘暴频发,对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造成破坏,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土地沙漠化的防治对策1. 加强生态恢复通过植树造林,引进抗旱植物等措施,加强沙地的固定和植被的恢复,提高地表植被覆盖率和保持水土。
2. 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民、畜牧民等群众的教育宣传,提高其对土地保护的认识和意识,减少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不良行为。
3. 加大科技支持加强土地沙漠化监测和预警体系的建设,借助遥感、GIS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沙漠化进程,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恶化。
我国荒漠化现状、成因与防治对策
我国荒漠化现状、成因与防治对策一、本文概述荒漠化,作为全球性的生态问题,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全面解析我国荒漠化的现状,深入探究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
文章将从多个维度对我国荒漠化问题展开深入剖析,以期为我国荒漠化防治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我们将概述我国荒漠化的基本情况,包括荒漠化的范围、程度以及发展趋势。
接着,我们将深入探讨荒漠化的成因,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我们将提出一系列防治对策,包括政策层面的引导、科技支撑、公众参与等方面,以期为我国荒漠化防治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荒漠化问题的关注,共同推动我国荒漠化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我国荒漠化现状荒漠化,这一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尤为突出。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荒漠化现象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荒漠化主要发生在西北、华北和东北的部分地区。
其中,西北地区受影响最为严重,特别是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地,荒漠化现象十分普遍。
这些地区的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生态脆弱,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从类型上看,我国荒漠化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等多种形式。
其中,土地沙漠化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它导致了大片肥沃土地的丧失,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
石漠化则主要发生在喀斯特地貌区,这些地区的地表土层薄,岩石裸露,一旦遭受破坏,恢复起来十分困难。
水土流失则主要发生在坡地、丘陵地区,它导致了土地肥力的下降,加剧了土地荒漠化的进程。
从发展趋势来看,虽然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防治荒漠化,但总体来说,荒漠化现象仍在不断蔓延。
这主要是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荒漠化问题,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来防治荒漠化,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沙漠化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沙漠化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沙漠化是当今环境问题的热点之一,其对全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沙漠化是指本来非沙漠地带的土地由于气候变化、自然环境恶化或人类活动而形成沙漠或沙漠化进程加剧的现象。
本文将探讨沙漠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一、沙漠化的原因1.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导致沙漠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气候变化的结果是全球变暖,降水模式的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增多等。
这些变化会改变土地水分循环、土地气候条件和生长地区的植被,最终导致沙漠化。
2.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也是导致沙漠化加剧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度放牧、大规模的农业、森林砍伐和工业化进程越来越快,都会剥夺土地上的植被,导致土壤脆弱化,营养流失和水分消失,最终引起沙漠化的进一步恶化。
3.自然因素沙漠化还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
沙漠化的形成很多是由于自然力量的作用,例如地上的沙尘暴,风沙、波浪等传动作用。
自然力量对于沙漠化的影响是很大的,生态修复需要的时间也需要很长。
二、沙漠化的预防措施1.生态建设生态建设是预防沙漠化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通过增加绿色植被覆盖,提高地区降雨量,从而防止土地逐渐沙化。
生态建设包括沙漠绿化、草原植被恢复、人工林建设等,这些都是种植树木和草地等绿色植物,加快生态地区修复的重要手段。
2.改善土地质量改善土地质量是消除沙漠化的过程之一,这需要通过土壤保护和改善植被覆盖两个方面实现。
通过加强建设绿化带,加强恢复植被,防止过度利用和过度开采,增加土地的营养,加强土地的保护,预防土地的脱粘,维护土地的水分循环等做法,改善生态环境,预防沙漠化。
3.科技手段科技手段可谓不可或缺的预防沙漠化的一种手段。
科学技术可以运用到修复地区的土地上,清除污染物,预防空气污染,提高能源利用率和环境保护能力,提高治理沙漠化的效率,加强沙漠化防治的智能,向预防荒漠化的研究结果造成了有益影响。
4.立法制度和管理工作的开展与沙漠化治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立法的角度来看,需要逐渐建立并完善一系列与防治荒漠化有关的法规和政策,另外,管理工作与沙漠治理紧密相关,治理的重点是工业、农业、森林和气候四个方面。
土地沙漠化原因、现象及其防治措施分析研究
土地沙漠化原因、现象及其防治措施分析研究土地沙漠化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土地水分蒸发过剩和植被的破坏,导致土地退化为沙漠的过程。
它是当今世界上环境问题中最严重和最紧迫的问题之一,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本文将从土地沙漠化的原因、现象及其防治措施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一、土地沙漠化的原因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土地沙漠化的直接原因之一。
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气候、地质构造等因素,直接影响土地沙漠化的程度和速度。
例如,降水少、气温高、蒸发量大的干旱地区容易造成土地沙漠化。
2.人为因素人类活动对土地沙漠化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人类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过度开采矿产资源等行为,会破坏土地植被,加剧土地沙漠化的程度和速度。
过度使用化肥、农药也会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加速土地沙漠化的发生。
二、土地沙漠化的现象1.植被退化土地沙漠化的一个明显现象是植被退化。
由于水分蒸发过剩和人类活动的干扰,植被无法正常生长,土壤受损,植被逐渐减少甚至消失,进而导致土地退化为沙漠。
2.土地贫瘠土地沙漠化还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土地变得贫瘠。
土地中的养分被破坏和流失,土壤变得干燥、硬化,无法供养作物生长,造成农业生产困难,严重影响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三、土地沙漠化的防治措施1.水土保持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是防治土地沙漠化的重要举措。
包括修建护坡、修建土壤保水设施、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等措施,以防止土地沙漠化的进一步恶化。
2.合理开发利用在土地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必须根据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制定科学的开发利用措施。
合理开垦土地、合理放牧、合理开采资源、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以减少对土地的破坏和负面影响。
3.加强政策法规政府应加强土地沙漠化防治的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通过制定土地管理法规、环境保护法规和自然资源保护法规等,对土地沙漠化进行严格管理和监督,以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
4.教育宣传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宣传,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文明素养。
沙漠化与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措施
沙漠化与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措施沙漠化和荒漠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种严重的环境问题。
本文将探讨沙漠化和荒漠化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沙漠化的成因沙漠化是指原本不是沙漠的地区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导致土地逐渐退化成沙漠的过程。
主要的成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气候干旱气候干旱是沙漠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地球上大部分沙漠地区位于干旱气候带,降水量稀少,湿度低,导致土地缺水,无法维持植被的生态系统。
1.2 过度放牧过度放牧是导致沙漠化的第二大因素。
过度放牧会导致植被破坏,减少了植物的覆盖面积,使土壤暴露在风蚀和水蚀的影响下。
1.3 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土地人类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土地也是沙漠化的重要原因。
过度的农业、工业和城市化活动会破坏土地表面的植被,造成土地侵蚀和沙尘暴的频繁发生。
二、荒漠化的成因荒漠化是指由于环境变化或人类活动,原本有植被覆盖的地区逐渐变为荒芜贫瘠的地区。
其主要成因如下:2.1 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是荒漠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水分的供应不足导致植物缺水而死亡,从而导致地区逐渐失去植被覆盖。
2.2 过度灌溉过度灌溉引起的土壤盐渍化是荒漠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长期不合理的灌溉会导致土壤中盐分堆积,破坏植物生长的环境。
2.3 不合理的农业实践不合理的农业实践也是导致荒漠化的重要因素。
例如,大面积的退耕地、乱砍滥伐以及过度的化肥、农药使用都会破坏土壤的生态平衡,导致植被减少,进而导致荒漠化的发生。
三、沙漠化和荒漠化的防治措施针对沙漠化和荒漠化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3.1 植被恢复与保护恢复和保护植被是防治沙漠化和荒漠化的核心措施。
可以通过进行植树造林、草原恢复等工作来增加植被覆盖率,以保护土壤并减少水土流失。
此外,合理的牲畜放牧也可以帮助维持植被平衡。
3.2 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手段。
在农业生产中,应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农田水分蒸发和水分滞留,避免土壤盐渍化。
土地沙漠化原因及林业防沙治沙措施
土地沙漠化原因及林业防沙治沙措施土地沙漠化是指土地上本来具备的植被和水文条件,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土地逐渐丧失植被覆盖和水分资源的现象。
土地沙漠化对环境和人类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危害,采取林业防沙治沙措施是解决土地沙漠化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
土地沙漠化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导致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气候干燥、风力强大、地貌起伏等自然因素会导致土地上的植被枯死,水文条件恶化,从而加速土地沙漠化的进程。
2. 人类活动:人类的不合理活动也是土地沙漠化的重要原因。
过度放牧、乱砍滥伐、过度开垦等活动导致土地上的植被破坏和土壤质量下降,进一步加剧了土地沙漠化的程度。
3. 沙质土壤:沙质土壤具有透水性强、保水能力差的特点,容易受到风力的侵蚀和水文条件的破坏,因此沙质土壤的地区更容易发生土地沙漠化。
为了解决土地沙漠化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林业防沙治沙措施,具体包括:1. 人工灌溉:通过人工灌溉来增加土地上的水分资源,改善土壤的湿度,从而为植被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源。
这种方法适用于水资源相对充足的地区。
2. 植被恢复:通过大规模的植被种植和抚育来恢复土地上的植被覆盖。
种植适应性强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可以增加土地的植被绿化率,固定沙土,减少风沙侵蚀。
3. 沙地改造:对于沙质土壤地区,可以采取沙地改造的方式,通过开挖沟渠、建造防风林带等措施来减少风沙侵袭和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4. 土地治理:通过加强土地管理和监管,限制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等破坏性人类活动,保护土地上的植被和水资源,从源头上预防土地沙漠化的发生。
5. 科学研究:加强对土地沙漠化机理和治理技术的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沙治沙方案,为解决土地沙漠化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土地沙漠化是一个严重危害环境和人类生活的问题,采取林业防沙治沙措施是解决土地沙漠化问题的关键。
通过人工灌溉、植被恢复、沙地改造、土地治理和科学研究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减缓土地沙漠化的进程,保护环境,提高土地的生态功能和利用效益。
土地沙漠化原因及林业防沙治沙措施
土地沙漠化原因及林业防沙治沙措施土地沙漠化是指土地逐渐变成沙漠的过程。
它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生态系统和经济发展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土地沙漠化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气候因素:气候干燥是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干旱气候导致土壤水分匮乏,植被生长受限,容易造成土地沙化。
2. 土地过度开垦:过度开垦土地,特别是山地和丘陵地区的土壤被破坏,植被被砍伐,土壤暴露在风力和水力的侵蚀下,容易发生沙化。
3. 过度放牧:过度放牧会破坏植被覆盖,造成土壤暴露,导致土壤干燥和沙化。
4. 过度采矿:采矿活动会破坏土地表面,导致土壤暴露,加速土地沙漠化的进程。
为了防止和治理土地沙漠化,林业的作用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林业防沙治沙的措施:1. 林木种植:在沙漠化地区进行适宜的树种种植,可以增加植被覆盖,减少水分蒸发,防止土壤侵蚀。
常用的抗沙树种有沙柳、胡杨等。
2. 沙丘固定:通过种植草坪、建立沙丘防护带等措施,可以有效固定沙丘,减缓沙漠化的速度。
3. 人工造林:在沙漠化地区进行大面积的人工造林,可以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土壤质量,减少风沙侵蚀。
4. 强化管理:加强对林地的保护和治理,严禁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等行为,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保持植被的生态功能。
5. 提高社会意识: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于土地沙漠化问题的认识,鼓励大家参与到沙漠化治理中来。
6. 发展生态经济: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林果种植等产业,为当地居民提供经济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和土地沙漠化治理的良性循环。
土地沙漠化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林业在防治沙漠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种植抗沙树种、沙丘固定、人工造林、强化管理、提高社会意识和发展生态经济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缓土地沙漠化的速度,保护生态环境。
荒漠化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
荒漠化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荒漠化是指原本可用于农牧业生产的土地,经过一系列的自然或人为因素的破坏和暴露,失去了其原有的植被和土壤层,变成了一片贫瘠的荒漠地区。
荒漠化是全球环境问题中的严重问题之一,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成因和防治措施两个方面对荒漠化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荒漠化的成因1.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导致荒漠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地表水分蒸发速度加快,降水减少,土壤和植被失去水分,从而使土壤变干燥,草原和森林逐渐退化为荒漠地区。
2. 错误的土地利用和人类活动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过度的人类活动也是导致荒漠化的重要原因。
例如,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土地,破坏了植被覆盖,加速了土壤侵蚀和湿地退化。
此外,过度开采水资源也会导致荒漠化,因为水是维持土地植被生长的重要因素。
3. 土壤侵蚀和风蚀土壤侵蚀和风蚀是荒漠化的重要过程。
在没有植被保护的情况下,雨水和风会迅速冲刷和剥蚀土壤层,使土壤贫瘠,无法维持植被的生长,从而导致土地逐渐沙化和变成荒漠。
4. 水资源不足水资源短缺是导致荒漠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在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地区,植被生长受限,土壤变得干燥和贫瘠,从而加速了荒漠化的过程。
二、荒漠化的防治措施1. 植被恢复和保护恢复和保护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核心措施。
通过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措施,恢复荒漠地区原有的植被,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水分含量,改善土壤质地,减少水分蒸发和风蚀。
2.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防治荒漠化的基础。
农牧业生产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地条件和水资源状况,科学合理地选择种植和养殖方式,避免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土地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减少对土壤和植被的破坏。
3. 强化水资源管理和节约用水水资源是维持土地植被生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强化水资源管理和节约用水是防治荒漠化的关键措施。
采取科学合理的灌溉方式,减少灌溉水的损失;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回收再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大水资源管理的力度,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我国土地沙漠化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摘要:沙漠化是一种环境退化现象,对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重大威胁。
它不仅使土地滋生能力退化,农牧生产能力降生物产量下降,可供耕地及牧场面积减少,而且能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贫瘠,已使不少国家遭致连年饥荒。
文章主要阐述我国土地沙漠化的成因及土地沙漠化所带来的危害,并提出了有效的土地沙漠化防治策略。
关键词:土地沙漠化;成因;防治策略
近年来,土地沙漠化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已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土地沙漠化是由于植被和可利用水的减少、作物产量下降、土壤侵蚀以及过度土地利用等引起的土地退化现象。
目前,全球土地沙漠化面积以每年6万km2的速度增加。
土地沙漠化正影响着世界上36亿hm2的土地(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25%)。
每年消失的土地可生产2000万t的粮食,威胁着大约100个国家的10亿多人的生活;每年由于土地沙漠化和土地退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420亿美元之多。
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土地沙漠化的防治策略,以提供大家参考。
1 土地沙漠化现象的成因
沙漠化现象可能是自然的。
作为自然现象的沙漠化是因为地球干燥带移动,所产生的气候变化导致局部地区沙漠化。
不过,今日世界各地沙漠化原因,多数归纳于人为原因:
(1)人口急速增长,所居土地被过分耕种以及牧畜,导致土地
枯渴不适合更耕种。
中东的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地区是世上最早发展农业的地域之一,从而发展成世上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
美索不达米亚的土壤本来甚为肥沃,不过由于过度的农业活动、人们不理会土地长期枯渴,更开发河段上流、采伐森林,上流土地从而不能吸收降雨,雨水一气流入河中造成水土流失以及洪水。
(2)干地(定义为降水量低且降水通常由雨量小、不稳定、时间短、强度大的风暴造成的那些地区)覆盖了全球40%的陆地面积,供养着世界上1/5的人口。
这些干地的沙漠化是由于植被和可利用的水减少、作物产量下降以及土壤侵蚀引起的土地退化,它起因于人口增长、人类需求增加或者政治、经济压力(例如,需要经济作物来增加外汇)造成的过度土地利用,通常由自然发生的干旱启动或加剧。
目前,沙漠化的速率是每年6万平方千米或每年0.1%的总干地面积。
这对于70%的干地(全球陆地面积的25%)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2土地沙漠化的危害
2.1 土地退化严重,农牧业减产
(1)土地沙漠化造成的草场退化使得草场载畜量下降,畜产品产量和质量随之降低。
同时,林地退化不但使木材蓄积损失,还减少了当地农牧民的薪柴来源,农牧民在薪柴不足的情况下采伐灌木作为燃料,进一步加剧了土地沙漠化,破坏了农业生态屏障,加重了农业的灾害程度,从而在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2)土地沙漠化不仅造成了耕地、草地、林地等可利用土地的减少和退化,也造成了生物多样性的骤减。
土地沙漠化一方面使得生
物栖息地损失,另一方面造成种群、群落结构破坏,生产力下降,物种生存能力降低甚至使得许多物种日趋濒危或消亡。
2.2 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多
(1)生态环境恶化严重。
据统计,目前全国有2.4万多个村庄和许多城镇经常受到风沙危害。
比如,XX由于土地沙漠化导致搬迁的生态难民高达数十万人,XX已搬迁了20万余人生态难民,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的皮山、民丰两现,因风沙危害,现成2次搬迁,策勒县城3次搬迁。
(2)自然灾害多。
近半个世纪以来,特大沙尘暴在20世纪60年代发生了8次,70年代发生了13次,80年代有14次,90年代有23次;进入21世纪,我国沙尘暴天气发生频率明显增加,2000年发生了15次,2001年发生了18次。
沙尘暴影响X围广、危害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社会环境意识的提高,沙尘暴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2.3加剧贫困,影响社会稳定
我国土地沙漠化地区多数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同时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和边疆区。
土地沙漠化加剧和加深了这一地区群众的贫困程度,进一步扩大了地区间的差距,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1/4生活在土地沙漠化地区。
土地沙漠化地区严酷的自然条件、严峻的土地沙漠化扩展现实、严重的风沙及沙尘暴危害、区域内尚不发达的经济基础、相对集中的少数民族和边疆区域、日益扩大的东西部经济差距等,严重地影响到包括资源开发利用、区域经济发展、民族团结以及我国
经济发展。
3我国土地沙漠化防治策略
3.1做好植被规划与建设工作
土地沙漠化防治要大幅度提高植被覆盖率,带动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建立沙漠化地区的生态安全体系。
植被建设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环节之一,也是土地沙漠化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1)增加植被建设。
植被建设的关键在于这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事业,提高广大群众植被建设的积极性是社会参与植被建设的重中之重。
植被建设也是沙漠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良好契机,所以,要保证和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使之能够从中直接获得经济收益,由此更加有效地加速植被建设的速度及质量。
(2)充分保护、开发和利用植被。
植被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要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的平衡。
首先应该是注重生态效益,保护生态平衡。
保护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开发和利用都不能长久的进行下去,无法做到可持续发展。
(3)做好植被规划。
在植被建设中遵循生态系统恢复原理、沙地植物群落演替原理、植物对沙地环境的适应性理论。
按照统一规划与分步实施,遵循植被建设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结合,充分利用种质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以免灌溉植被为主,建设多类型植被。
3.2促进沙漠化地区经济发展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经
济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生态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条件。
解决土地沙漠化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努力促进沙漠化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1)控制人口增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通过生态移民减轻沙漠化地区的人口压力,同时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小城镇发展、提高沙漠化地区人民整体素质。
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化沙漠化地区经济结构,积极调整种植业、林业、牧业之间的关系,实现沙漠化地区经济良性循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调整、优化产业区域布局。
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以解决贫困、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
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开展生态环境教育。
主要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贯穿于国家经济行为之中,充分发挥民间生态环境保护组织的重要作用,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构建生态环境与发展的动态平衡。
3.3完善土地沙漠化保障体系
完善的土地沙漠化防治保障体系应包括完善的组织保障体系、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强大的科技支撑体系和完善的土地沙漠化监测体系。
具体的完善措施有:
(1)建立跨部门的协调机制,提高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决策性权威,完善综合决策机制。
(2)搞好土地沙漠化防治,应实行各项法律的配套性和互补性。
推行沙漠化地区生态可持续利用的相应法律标准,实行沙漠化土地防治的规划制度和责任考核及奖惩制度。
(3)加强科技管理,整合资源,进行科技创新,加强科技生产一体化建设。
沙漠化地区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植被优化配置相结合,促进科技向生产力转化,加强技术推广,实现各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沙尘暴等灾害预警系统和土地沙漠化监测预警系统,完善全国沙漠化监测网络体系的建设。
3.4开展生态化制度创新
(1)完善生态效益补偿,建立多层次、跨区域的生态效益补偿平衡机制。
(2)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实行森林产权制度的创新,对森林资源进行分类经营,实行森林资源的资产化管理。
(3)以人为本,统筹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强化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提高雨水及地表水的使用效率,建立节水奖励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明晰水权。
(4)以草定畜,改变畜牧业的种群结构和生产方式,大力发展人工种草,提高草地的生产力。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地沙漠化是我国当前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
因此,我们有必要调整防沙治沙战略,采取有效的对土地沙漠化进行防治措施。
另外,我国还应强化法制建设、加强科技支撑和建立预警机制。
通过整合科技资源、完善保障体系、开展制度创新、强化推广和技术培训来更有效地防治土地沙漠化。
参考文献
[1]封建民.基于GIS和RS的XXXX盆地土地沙漠化时空演变研究[J].XX 农业科学,2010.
[2]郭靖,高亚琪,X萍等. 托克逊县南部区土地沙漠化现状与自然因素在沙漠化的作用[J]. 西南农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