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初探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https://img.taocdn.com/s3/m/2c19652e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d7.png)
2022.09作为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其在具体的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应做好整体工作的改进优化,适当选择报道的角度、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展现现场报道的传播优势和特点,提高报道水平。
一、现场报道的特点1.时效性强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新闻逐渐从相对单一的报道模式发展到现阶段的多媒体协作模式,人们对新闻的时效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最初,观众观看电视新闻是想了解在何时、何地、发生了什么事件,如今,观众观看新闻更关注事情发生的背景及深层次内涵。
现场报道的情况和单位时间内收集的新闻信息量与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率有着直接的联系,新鲜、及时才是民众最关注的。
2.信息量丰富与报纸和广播新闻相比,电视新闻直观性更强。
由于纸质媒体的新闻信息只能以文字的形式进行表述,受众不能完全了解和体会现场的实际情况。
虽然广播新闻比纸质新闻有优势,但是也只能通过声音传递信息,而一些现场的情况和氛围是无法通过声音充分展现出来的。
电视新闻采用现场报道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弥补纸质媒体和广播新闻的不足,它不仅能够更加快速地传播新闻信息,而且还能够对现场的声音和画面进行同步传播,让民众了解到更加全面和丰富的信息,观众就像在现场一样,可以接收到更大的信息量,并且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3.参与感强电视媒体的特点和优势在于能够比较完整地展现事件的发展过程和现场的情形,尤其是细节,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电视媒体具有很强的代入感,能够让观众调动视觉和听觉,各个感官之间相互配合,完成对新闻信息的接收和理解。
4.现场感强与传统纸质媒体相比,电视新闻的优势在于声画合一,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传递可以使观众更加容易地接收信息,使传播效果达到最优。
信息的传播需要经历编码、转换、传递、解码的过程,信息源比较复杂,其转换和呈现的方式是多样化的,观众在接收信息时需要调动多个感官参与解码。
由于电视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和听到的可以同步传输给受众,因此在接收现场新闻记者传递的信息时,观众会有更加强烈的参与感和现场感。
主持人体验式现场报道初探
![主持人体验式现场报道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b90b5bdc360cba1aa811da86.png)
感 受 。主持 人 在采 访 他们 时 , 该 以换 位 思考 的方 式 , 应 站 在 他们 的 角度 去认 识 和感 受生 活 和工 作 , 充分 尊 重他 们 、 理解他们 , 进而主动同他们交朋: 只有让采访对象感受 复, 到 你 的真诚 , 才能 真诚 地 对待 你 的采 访 , 他 只有 这样 他 才 会把最真实 、 最真切的体会和认识表达出来 。在现场采 访中 , 主持人还要善于营造出融洽的情感氛围, 这样会大 大 淡 化采 访 对 象 的 紧张 情 绪 , 采访 对 象 就会 自然 地 同你 交谈 。例如 , 做新 河生 态 化工 这 篇报 道 的时 候 , 在 因为 报 道需要 , 笔者 曾经现场采访了一 电焊工。在采访 中, 吕 笔 者 没有 打 破 他 的 工作 状 态 , 是 拿来 一个 泡 沫板 和 他 面 而 对 面坐 下 , 是聊 一 些家 常 , 后 逐渐 切 入 正题 。 就好 像 先 然 朋友聊天一样 , 这位电焊工十分真实、 真诚地表达了他的 观点 , 采 访工 作顺 利完 成 , 收 到 了很 好 的效 果 。 使 并 第三 , 要使采访报道处在真实 、 自然 的状态下进行 , 这 样 的报 道 才有 说 服 力 和 感 染力 。 真 实 ” 新 闻报 道 的 “ 是 生命线 , 在采访报道中, 我们不能因为追求画面的效果而 去 营造 现场 , 这样 做 只能 是 “ 木 求鱼 ” 体验 式 现场 报 道 缘 , 在 客观 上就要 求 我们 把 采访 报 道 放在 真 实 自然 的状 态 下 进行 , 顺其 自然 , 感觉真实的生活工作场 面, 采拍 出 自然 的 原 生 态 效 果 , 样 不 仅 能使 众 认 同 并 产 生 共 鸣 , 这 同 时 , 能让 被 采 访者 自然 而更 愿 : 受 采 访 。体 验 式 现 也 煮接 场报道应该是 自然地记录, 不是演戏 , 采访对象是基层生 动鲜 明的普 通群 众 , 是演 员 , 此 , 采访 报 道 中 , 万 不 因 在 万 不能“ 折腾” 采访对象 ; 主持人也不是演员 , 而是作为一名 普通的劳动者 , 真干” 是“ 而不 是“ 做秀” 。在拍摄的过程 中, 应该 多用 跟 拍 , 用 自然 光 就不 用人 工 照 明 ; 采访 能 在 中, 主持人与采访对象是处于一种 自然交流的状态 , 不能 “ ” 教 采访对象怎么说 。例如 : 在摄制 “ 进社区帮菜农卖 白 菜” 报道时, 当看到小 区里一位大妈独 自一人扛一袋面粉 回家 , 作为主持人 , 笔者主动过 去帮大妈把 面粉 扛上七
提升电视新闻记者现场报道质量探讨
![提升电视新闻记者现场报道质量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0b65fc0ba6c30c2259019e81.png)
提升电视新闻记者现场报道质量探讨摘要随着新媒体形式的兴起,传统媒体的优势地位受到一定的挑战和冲击。
电视新闻只有把电视媒体优势充分发挥,把握其现场感突出的特点,用迅速、生动的现场报道形式,缩短媒体与受众间的距离,增强新闻可信度。
怎样才能使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更准确、更精彩呢?本文从现场记者角度探讨了提升电视新闻现场采访质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电视新闻;采访;现场记者;提升质量措施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2)73-0009-02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指的是记者在现场对新闻事件发生原因、发展过程进行报道的形式。
这种报道形式通过镜头对现场环境和动态进行展示,以及记者采访过程中现场报道的可理应用,能够极大地增强新闻的现实感,使新闻报道更具深度,从而使新闻报道更加准确和丰满。
而记者作为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核心环节,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完善采访技巧才能使现场报道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1电视新闻现场采访报道的作用及其优势运用现场报道形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把电视媒体的优势凸显出来,而且可以拉近受众与电视媒体间的距离,具体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现场报道形式能更好地体现出新闻真实性在电视新闻报道中,通过记者在现场面对观众(摄像机)对事件进行简单的叙述,电视画面在恰当的时机对现场场景予以展示,再跟随记者对事件现场的目击者、当事人及相关人员的采访,能够使受众通过屏幕对现场情景有一个直观的感受,从而使媒介与受众间的距离有效地缩短了,能极大地增强新闻传播效果。
1.2 现场报道能够使新闻现场感得到极大地增强在新闻现场,电视记者往往是新闻事实的见证人、目击者,甚至就是参与者。
通过记者现场的观察与报道,引导受众听到、看到新闻事件最真实的一面,从而让受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新闻报道的可视性和可信性都得到极大地增强。
1.3 新闻报道的深度能够通过现场报道形式得到增强电视新闻记者现场对事件相关人的采访,能够通过被访者的叙述,使表面上抽象的话题得以发展,进而迅速实现采访主题的有效深入。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真实性探究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真实性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bf1706223968011ca3009133.png)
现场报道是 同步采录播出正在 发生 的 技 信 息 ,2 0 1 2 ( 7 ) . 新 闻事件 ,未经过加工的新闻 ,真实性 和
[ 3 ] 于洋 ,刘妍 君 . 电视 新 闻 的 “ 伪
1 . 记 者摇篮 ,2 0 1 2 ( 4 ) . 新 闻和 电视剧 的表 现形 式 不 同 ,新 客观性更强 。电视新闻报 道犹 如将 观众带 现场报道 ”D [ 4 】 梁玉 杰 . 电视 新 闻角度 的准 确把 闻 的价值 在 于其 真实性 ,而 电视新 闻的 到 了新闻现场 , 缩短 了和观众之 间的距离 ,
对 主 题进 行提炼 ,使 受众 对真 实 的生 活 更 加 的 了解 。但加 工新 闻的幅度 应 对公 正 、客观 和真实性 的原则予 以遵循 。 3 现场 感与参与感带来真实感 电视新 闻的真实性体现在电视新 闻的 现场感 ,这也是电视新 闻的魅力只所在 。 同时 , 电视新闻还要带给观众一种参与感 。
一
行 传播 。将一 种有 灵气 、有 生命 的信息 进行 传播 和 提供 ,对 正确 的舆 论进 行 引 导, 而其灵魂和魅力所在, 便是其真实性。 新 闻生命 力 的精 彩所 在和生 命力 所 在 , 就是 现场 报道 ,它所 拥有 的 冲击力 是 及 其强 大 的,能使 受众 和传 播者 之 间的传 播距 离最 短 ,使 传 播效 果最 大化 。 电视 电视新闻的传播符号就是声音和画 新 闻工作者 通 过巧妙 结合 和合 理选 择 报 面 ,只有真实 的声画 ,才可准确的传播 信 道方 式 、同期声 、 电视 画面 ,使 新 闻更 息。运用电视新 闻的同期声 ,能更好地表 具接 近性 和真 实性 ,便 于广大 受众 的 接 现现场报道 的真实性 ,能够增强电视新 闻 受和 理解 。而这 种报 道方 式在 县级 电视 感 染性 和真卖 陛。近年来 ,因为电视从业 节 目中,还 相对 不成 熟 。如何将 这 种现 人 员不具备较高 的素质 ,新闻 中一些无 关 场报 道 的潜力 和传播 优势 更好 的发 挥 出 紧要 的人物都被请到画面 中讲话 ,这样 就 来 ,需要基层 电视 工作 者的努力 开拓 。 参与感是人际传播中,人与人直接交流 的 心理状态。当电视直接 向观众 的感官诉诸 声音和画面时 ,衡量传播效果 的公共标准 就是参与者。而在 电视新 闻现场报道 中, 决定现场报道成败的关键就是参与感 。 4 电视新 闻中的 同期声真 实的表现现场
主持人体验式现场报道初探
![主持人体验式现场报道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9ff954a355270722182ef7b4.png)
主持人体验式现场报道初探主持人体验式现场报道初探主持人体验式现场报道初探曲伟(青岛市广播电视台,山东青岛 266000)摘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启动以来,笔者作为青岛电视台的主持人参与了《今日》节目推出的《走基层:在那偏远村庄》、“爱心大白菜”行动等采访报道活动,在深入农村、走进社区进行采访报道的过程中,通过一次次与基层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的“体验式现场报道”,笔者不仅带回了许多新鲜生动的基层一线见闻,得到了来自基层群众的启迪、激励和感染,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著名记者穆青生前的座右铭:“勿忘人民”这四个字份量,坚定了笔者作为一名新闻工作的价值认识:基层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新闻的本源。
在此,笔者就深入基层进行主持人体验式现场报道谈一点体会和认识。
关键词:“走基层”;体验式现场报道“走基层”不能仅仅表现在形式上和距离上,更重要的是要在内容上、认识上深入基层、融入基层,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出鲜活生动的报道。
体验式现场报道,就是要求主持人在采访活动中,与基层的群众同吃住、同劳动,通过亲身实践,使主持人真正融入到基层群众的生活中,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去获得鲜活生动的切身经验和感受,并把这种感受传递给观众,才有可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因此,在采访报道中,要围绕主持人的所见所感去描述基层群众的工作生活。
摄像机就是观众的眼睛,主持人要带着观众走入基层的各行各业的平凡工作中去,真实地反映基层生活,体验他们的真实感受,相同、相近的生活体验更能引起群众共鸣和认同,使我们的节目吸引观众的目光,发挥应有的作用。
当然,并不是说,只要我们能够与基层群众一起生活、劳动就一定能得到好的新闻作品,要想拍到真实、自然的人物活动和人物谈话,特别是要让采访对象把自己的真实感情和心里话表达出来,主持人必须下一番功夫,要做一个有心人,不作门外汉、不说外行话,这样才能够真正走进采访对象的内心深处。
首先,主持人必须具有驾驭现场的能力。
要做到这一点,主持人必须要对整篇报道,现场的各个场景做到全盘在胸、心中有数。
第七讲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报道
![第七讲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报道](https://img.taocdn.com/s3/m/79bd95be7f1922791788e80b.png)
3.把握被访对象心理情绪,将访问引向深入。
莫慧兰,我国著名的体操队员,高低杠上的“团 身前空翻越杠”动作被国际体联命名为“莫式空 翻”。
记者:“请问,你现在心里在想什么?”
莫慧兰泣不成声,断断续续说:“我……我很难 过……我没有什么可说……。”
4. 把握提问节奏,控制访谈时间。
例:这里是赞比亚首都卢萨卡,应赞比亚
国民议会的邀请,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于 当地时间16号上午乘专机抵达这里,开始 对赞比亚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现场评述
评,即现场评论。指报道者在新闻现 场针对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的分析评 价。
报道者应根据对事件发生的初始过程 和了解的背景材料,迅速分析眼前的现场 变化,并且及时注意事件的发展变化动向, 迅速进行筛选鉴别,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 出来。
2. 围绕报道主题,将交谈逐步引向深入。
记:你为什么选择油漆工这个工作? 沈:因为我喜欢色彩,干油漆工又赚钱,每天能赚
十几块。 记:你的业余爱好是什么? 沈:轻音乐。 记:你喜欢流行歌曲吗? 沈:也爱听。 记:你对前途怎么看? 沈:我很乐观。 记:乐观的根据是什么? 沈:党的改革政策好,这几年生活开始富裕了。
就是报道者在突发性事件现场面对摄象机 对突然发生的事件做出及时的现场报道。
②一般性事件的现场报道
是指对可预测的事件进行现场报道,即提 前知道将要发生新闻事件的时间、地点、内容等。
非事件性现场报道
是指针对舆论所关注的问题所引发的现场 报道。
4、现场报道语言分类及其要求 现场播报
报道者用事先准备好的稿件,以新闻现场 为背景,面对摄像机镜头对新闻及新闻的相 关背景进行介绍。
四、电视现场报道的优势
第7章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报道
![第7章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报道](https://img.taocdn.com/s3/m/af86ba04af45b307e9719711.png)
现实时空拍摄的画面结合在一起,完整地展现历史。运用影象资料, 必然形成过去时空和现实时空的对比。通过对比,不仅可以表现过去 时空的场景,还可以通过时空的转换加深主题的意义。 例《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全纪录:惊天50小时》 (五)真实再现 用“扮演”等虚构的方式将曾经发生过却没有记录下来的情景、 事件重现出来,并把它运用到非虚构的电视节目中去,是目前国内许 多电视台正广为流行的做法,通称为“真实再现”。
现场报道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70年代初起步于美国电视界,80年代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将现场报道推向 高峰。 我国电视新闻界是在80年代初尝试现场报道 的,趋于成熟则在90年代。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
1、定义:电视新闻报道者置身于电视 新闻事件发生现场,面对摄象机镜头, 以采访者、目击者或参与者的身份作 出图像的报道。
贺红梅:水均益,你好!我们知道,布利克斯和 巴拉迪在结束伊拉克之行前评价与伊拉克官方会 谈的成果时说,伊拉克对解决1998年以来悬而 未决的问题的立场“有所转变”。他们所说的 “有所转变”指的是什么? 水均益:“有所转变”是布利克斯和巴拉迪对伊 拉克官方在与联合国合作态度方面的总体评价, 我认为主要指的是伊拉克四方面的“转变”。 首先,在伊拉克科学家是否能接受联合国核查人 员单独询问问题上,伊拉克官方转变最快。自6 号第一位伊拉克生物学家接受了3个半小时的单 独讯问后,又有四位伊拉克科学家在最近3天单 独接受了联合国核查人员的询问。
现场采访报道的技巧和方法
主持人体验式现场报道初探
![主持人体验式现场报道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ea0b0f9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00.png)
主持人体验式现场报道初探
体验式现场报道是一种新型的报道方式,通过让主持人亲身体验、参与所报道的事件或活动,从第一人称角度进行实况报道。
这种报道方式可以提供更直观、真实的观察和感受,让观众更加身临其境地了解事件的发展和过程。
在进行体验式现场报道时,主持人需要充分准备,了解所报道的事件或活动的背景和相关知识,并确保自己有足够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去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主持人还要注意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避免个人情绪和偏见对报道产生影响。
在报道过程中,主持人可以利用各种媒体技术和工具,如摄像机、无人机、直播等,将现场实况传递给观众,让他们感受到事件的真实氛围。
主持人可以采访相关人员或观点,收集不同声音和意见,增加报道的多样性和全面性。
体验式现场报道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主持人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应变能力和沟通能力。
此外,主持人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决策能力和判断力,能够在现场情况复杂或危险时做出正确的决策,确保自己的安全和报道的顺利进行。
总而言之,体验式现场报道是一种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报道方式,可以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事件的全貌和细节。
通过主持人的亲身体验和实况报道,观众可以获得更真实、生动的新闻信息,增加对事件的理解和认识。
广播记者现场播报能力初探
![广播记者现场播报能力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98977fc6da38376bae1fae07.png)
报刊 、 电 摘 要 :现 场 播 报 是 广播 记 者 不 可 或 缺 的 一 项 基 本 功 。 传统 的传播 方式 实现传播 的新型媒体 。相 对于 广播、 对有 些新 闻事件 尤其是重 大突发新 闻事件来说 , 广播记 者如 视等传统媒体 , 新媒体具有许 多优势 : 可以实现双 向互动 、 自 受众 既是信息 的接 受者 , 又是信 息的发布者 ; 能够 多 若善 于发挥这种 独特传播报道优势 , 能够有效提 高新 闻的 由点播 , 就 多 传 有 时效性 , 增强新 闻的真 实性 和感染力 。广播记 者应如何 掌握 渠 道 传 播 、 方 式 接 收 , 播 渠 道 从 无 线 、 线 网 扩 大 到 通 信
互 物 传 电视 扩 大 到 电脑 、 手 现场播报 技巧 、 强现场播 报 能力 , 期进 一步提 升现场播 网、 联 网、 联 网 , 播载 体从 广播 、 增 以 机 ; 够 实 时 传 播 、 意 转 载 、 量 收 播 , 众 可 以 随 时 随地 能 任 海 受 报 水 平 , 本 文 所 要 探 讨 的 问题 。 是 将 信 息 传 送 出去 ; 等 。新 媒体 的 出现 , 人们 摆脱 了 必 须按 等 让 关 键 词 : 广播 现 场播 报 策 划 分 析 固定 节 目表 收看 电视 、 收听 广播 的束缚 , 在任何 时候都 能 从 互联 网甚至移动通讯 工具 中获 得 自己喜爱的节 目内容。1 2 l 面 对新媒体 的崛起 , 广播要 在激 烈的传媒竞 争新格局 中 现 场播报 的定义及优 势 录 现 对 广 播 而 言 , 场 播 报 指 不 经 过 编 辑 、 制 等 程 序 而 直 求 生 存 求 发 展 , 播 方 式 的 式 微 甚 至 被 淘 汰 毋 庸 置 疑 , 场 现 录 接 由记 者 向 听 众讲 述 新 闻 的 一 种 播 报 方 式 , 场 播 报 是 广 播 播报 当仁不让地成 为广播 新闻最 主要的播报样式。当新闻事 现 广 第 , 记 者 报 道 新 闻 事件 的 重 要 手 段 , 是 广 播 记 者 不 可 或 缺 的 一 件 发 生 时 , 播 记 者 力 求 最 快 到 达 “ 一 现 场 ” 于 第 一 时 间 也 项基本功。… 播报 新 闻, 到新 闻报道与 事件 同步 , 做 以满足 听众 的信 息 需 相 较 于 文 字 报 道 和 录 音 报 道 ,现 场 播 报 具 有 时效 性 、 现 求 。只 要 拨 打 手 机 , 信 号 连 接 到直 播 间 , 播 记 者 就 可 以把 把 广 场感强的传播优势。如今 , 做现场播报、 实时连 线 已成 为包括 刚刚发生的新 闻事件传播 到电波中。这种新 闻播报 方式 比其 福 建 新 闻 广 播 在 内的 纯 新 闻广 播 电 台 或 准 新 闻 广 播 电 台 记 他媒体 的传 播方式更具优势 、更容易为 受众 所接受和喜 欢 , 者 最 经 常 使 用 的 “ 规 武 器 ” 对 于 某 一 新 闻 事 件 , 者 可 以 也使广播新 闻的 “ 一时间报道权 ” “ 常 。 记 第 、 第一 时间解释权 ” 以 得 每捕捉到一个信 息点就播报一个信 息点 , 需等到新 闻事件 完 美 实 现 。 无 20 0 9年 7月 6 日, 福 建 新 闻 广 播 朝 着 纯 新 闻 广 播 电 台 整体 画上句号 , 无需等 到获取所 有信 息 , 访途 中便可依 也 采 据 某 一 信 息点 , 由随 身 携 带 的 通 讯 器 材 向 编辑 部 传 回 现场 的 改 革 目标 全 新 改 版 , 频 率 定 位 、 目策 划 、 目采 编 、 经 在 节 节 主 播报。2 1 0 0年 6月 中下 旬 , 建省遭受特 大暴雨 袭击 , 建 持 风 格 等 方 面 积 极 探 索 、 力 创 新 。例 如 , 面 积 地 增 加 直 播 福 福 着 大 开设 以现场 播报 为主要 新闻播 报样式 的《 闻现 场》 新 、 新 闻广 播 迅 速 集 中 人 力 、 备 资 源 , 占舆 论 先 机 , 第 一 时 时段 , 设 抢 于 间 开 设 抗 洪 救 灾 特 别 报道 节 目 , 台 记 者 和 各 设 区 市 、 级 《 本 县 半点连线》 《 播福建》 、直 等栏 目, 通过连线省 内、 国内 以及驻 台新 闻协作 网记者 深入抗 洪救灾第一线 , 将灾情 和灾区 干部 境 外 、 外 等 各 方记 者 的 有 声 语 言 , 击 新 闻 现 场 、 原 事 件 国 直 还 群众 团结奋斗抢 险救 灾的情景通 过现 场播报 多角度 、 多侧 真相 , 新闻报道进一 步提速 , 目收听率 大幅度攀升 , 节 频率 的 社 面、 多层次地呈现在 电波 中、 收音机前。此 次抗洪救 灾特 别报 传 播 力 不 断增 强 、 会 影 响 力 明 显 提 升 。 无 论 是 中央 人 民广 道历时半 个多月 , 发稿 3 0 0 0余 篇 , 中大部 分为现场播 报 , 播 电 台 , 是 福 建 新 闻 广 播 抑 或 其 他 省 、 ( ) 播 电 台 的 其 还 市 区 广 为 灾 区 干 部 群 众 战 胜 洪 涝 灾 害 注 入 了强 大 的精 神 动 力 、 为省 改革创 新 , 凸显这样 一个动 向 : 都 广播记者 的现场 播报 越来 市领 导机 关指 挥 抢 险救 灾 提供 了 及 时 全 面 的 决 策 参 考 。在 洪 越 受 到 重 视 , 已成 为考 量 电台 改 革 成 效 与 记 者 业 务 素 质 的 它 涝 灾 区 大 部 分 乡镇 、 庄 通 讯 、 通 设 施 损 毁 , 纸 、 视 及 村 交 报 电 条重要标准。 新媒 体 信 息 传 输 受 阻 的 非 常 状 态 下 , 播 在 信 息 传 播 中 发 挥 广 三、 广播记者必须 练好现 场播报的基本功 了独特的作用。这其 中, 场播报功 不可没 , 抗 洪救 灾“ 现 在 前 条 现 场 播 报 , 则 一 两 分 钟 、 则 三 五 分钟 , 它 却 无 短 长 但 沿阵地 ”风雨无 阻地 承担 现场播报 任务 的广播 记者 功不可 情地检 验着广播记者的业务功底。现场播报要求广播记者不 没。 仅应具 备较强 的组织 策划能 力、迅速 分析和 归纳 事件 的能 二 、 媒 体 的蠕 起 推 动 现 场 播 报 成 为 广 播 新 闻 的 主 要 播 力 , 且 还 应 具 备 较 强 的语 言 组 织 表 达 能 力 。 新 而 报样式 ( ) 一 较强的组织、 策划能 力 新 中 国成 立 初 期 , 访 专 用 录 音 机 还 是 一 种 “ 侈 品 ” 采 奢 , 广 播 记 者采 访 能 力 , 还 加 之 当 时 的 录 音 机 体 积 大 、 带 不 便 、 音 质 量 差 , 而 那 时 要 有较 强 的组 织 、 划 意 识 。人 们 一 般 以为 , 闻 组 织 策 划 仅 携 录 因 策 新 的广播记 者大多采 写文字 稿 , 录音报 道量 少质 糙 , 不要说 仅 是 编 辑 的 事 , 记 者 只 要 根 据 编 辑 的 策 划 意 图 采 制 新 闻 即 更 做 现场播报 了。上个世纪 六十 ~九十年代 , 中央 人民广播 可 。 其 实 , 从 编辑 的 组 织 、 划 相 对 比较 宏 观 , 记 者 在 基 层 一 策 而 直 所 电台 到 省 、 ( 、 ) 级 广 播 台 ( ) 新 闻节 目基 本 上 皆 线 工 作 , 接 与 采 访 对 象接 触 , 掌 握 和 了 解 的 事 实 内容 比 市 县 区 一 站 的 以录播 方式播 出, 也就是先编辑、 录制 、 审听 , 然后播 出。随着 较丰 富 , 组织、 策划一次现场播报就 比较具体、 实、 真 生动。如 做 社会进步与科技发展 , 新媒体后来居上、 异军突 起。所谓新媒 果记 者在这方面下足 功夫 , 出的广播新 闻节 目就能贴 近实 体 , 指 以数字 技术 、 是 网络 技 术 、 息 技 术 为 基 础 , 有 别 于 际 、 近 生 活 、 近 群 众 。2 0 信 以 贴 贴 0 9年 7月 2日 中午 , 位 听 众 向 一
电视新闻记者做好现场报道的方法分析
![电视新闻记者做好现场报道的方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29ea7f10b4c2e3f5627634d.png)
电视新闻记者做好现场报道的方法分析摘要:众所周知,“电视新闻”是指利用先进的电子技术在电视屏幕通过影音向大众传播资讯的手段。
而记者是连接新闻事件与群众生活的重要桥梁,在现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新闻在新媒体的作用下发展起来。
因此,新闻记者的任务越来越重,肩负着准确传播新闻的任务,身处复杂的新闻现场,向大众传递新闻事件,专业素养十分重要。
关键词:新闻记者;现场报道;技巧引言:进行现场报道的新闻记者必须有一定的能力,比如,组织语言的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以及新闻逻辑编排能力,,除此之外,新闻记者还会说普通话。
对于记者或者主持人来讲,当其要到现场进行报道的话,也就是出镜报道,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即记者或者主持人需要做到面对镜头手持话筒针对现场所发生的事情进行报道,在报道的过程中,需要做到清晰地表达,让人们听明白。
当出镜记者处于新闻事件的现场进行报道的时候,需要详细描述、采访以及评论新闻事件,且要求记者面对摄像机来完成。
在进行现场出镜报道的时候,需要充分发挥语言这个工具的作用。
1.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定义和种类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是记者或主持人在事件发生的现场,对新闻发生给予及时的报道,在报道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相关评论。
进行现场报道时,可以是记者对新闻现场的直播,也可以是经过后期制作加工后播出。
常见的方式是现场进行播报和评述,这在当下新传播环境下,尤其显得重要,对新闻记者的反应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另外还可以采用现场连线的方式进行。
其形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完全性现场报道,在现场完成全过程的报道,除了一些必要的剪辑,基本不做后期处理;另一种形式是不完全性现场报道,即在现场完成采访后,播音员通过解说来对一部分现场进行描述,或者记者事后再进行背景补充。
现场新闻报道可以完全采用同期声,也可以将现场报道和录音报道综合起来,报道的方式比较多样。
2.电视新闻记者做好现场报道的方法2.1现场报道对新闻记者的基本要求进行现场报道的新闻记者必须有一定的普通话水平.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流畅的表达能力和新闻逻辑编排能力。
浅谈重大事件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技巧
![浅谈重大事件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bb36bcc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bb.png)
等特征,从而确保新闻传播真实、有效。
3重大事件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技巧 3.1重大新闻事件现场报道前期准备 3.1.1信息收集 通常情况下,在进行一些重大事件的报道之前,
出镜记者往往都会提前根据策划中的方案来对事件相 关的有效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而在一些重大事件中, 由于事件是突发性的,因此记者往往都需要及时赶往 事发现场后通过现场采访让当事人及事件相关人员来 进行信息的收集。对于信息的收集,主要还是对重大 新闻事件的背景资料进行有效获取,要求出镜记者在 进行实际的现场报道中对具体事件、事件背景进行充 分的认识和了解,新闻报道必须涵盖重大新闻事件所 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新闻要素,并有效地 用现场采访的方式获取更多的事件细节叫如此一来, 出镜记者便可以在宜播报道中面对一些空白点利用所 得信息进行弥补,进一步确保事件报道详细与完善, 促使报道更为丰富和具有灵活性。
4结语 在进行重大事件的现场报道中,出镜记者自身能
力至关重要。因此,记者在出镜之前,就要做好前期 的准备工作,并结合丰富有效的报道技巧进行现场报 道,以此来丰富新闻报道内容,营造现场报道氛围, 以进一步提高报道质量与效果。同时,对出镜记者自 身而言,在日常工作中也需要重视自身职业技能、个 人能力的提升,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与积累,才能在 面对重大事件的现场报道时更加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重大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包含重大自然灾害 与事故、公共锤事件、社会保障事件等类型的事件总 称。重大突发事件多会造成或可能造成较为严重的社会 危害,需要通过有关紧急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结合新 闻报道中的重大事件具体情况,其主要包含重大社会安 全事故与重大的自然灾害、重大突发事件、重大交通事 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等叫对重大事件的新闻报道主 要包含即时消息报道和综合新闻报道两种形式,其中, 现场报道在即时消息报道和新闻综合报道中均有应用, 对其新闻报道的特点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电视新闻记者如何做好现场短新闻报道探讨
![电视新闻记者如何做好现场短新闻报道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91178348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c1.png)
告与品牌研究新闻文化建设 2020.12下广电传媒160电视新闻记者如何做好现场短新闻报道探讨霍学全摘要:现场新闻报道能力是电视台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工作能力,如果新闻记者具有较强的现场短新闻报道能力,那就可以显著提高新闻节目的收视率,所以在新的环境下电视新闻记者需要充分利用新闻现场状况和声音效果,以相对灵活的方式在较短的时间内创建详细、生动的现场报道。
本文主要就电视新闻记者如何做好现场短新闻报道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相关新闻记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电视新闻;现场短报道;新闻记者短新闻是新闻记者在社会生活中捕获的典型信息,进而运用语言阐述的方式进行图像描述。
简短的直播电视新闻是一种相对智能且易于处理的新闻形式,但是创建短新闻报道并不容易,所以电视新闻记者在做现场短新闻报道的时候就需要有属于自己的方式,用最精炼的语言在最短的时间中给观众传达到最准确的信息。
一、做好采访前期的选题与策划选择和策划新闻主题是采访工作开展的基础,一个好的新闻策划有助于短新闻报道活动顺利开展,所以新闻记者应当将重点放在新闻采访中的主题选择和策划上,并将策划和现场采访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创建更好的短新闻报道[1]。
其中,主题选择是指记者设置新闻报道主题的过程,其可以触发新闻事实价值以及获得和传播新闻报道的可能性,而且主题选择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职业素养,所以如何选择合适的主题和题材以及如何创造独特的方式是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所谓的新闻价值是构成新闻主题的事实和特殊特征的总和,其对于新闻主题的选取有着重要意义。
而主题是否具有新闻价值主要取决于因素有: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
例如:新闻记者在采访之前需要收集与受访者有关新闻事件的新闻资料和背景材料,并且使用Internet、传真和电话来收集信息并了解要采访的新闻,这样可以保证策划的详细。
只有当拥有足够的新闻材料并深入了解新闻背景时,新闻记者才能清楚地看到这些新闻事实的重要含义;其次,要创建新闻策划,就必须对策划主题中的相关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并在诸多的线索中找到重要的新闻要点。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初探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d2ddd33283c4bb4cf7ecd171.png)
运城学院学报2005年12月 Journa l of Yuncheng University Dec .2005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初探吕 波①(运城市广播电视台,山西运城044000) 摘 要:现场报道是电视新闻报道极其重要的形式,是电视记者的第一基本功。
记者应该在新闻事件的现场登场亮相,出镜“导视”,不断提高把握现场的四种能力,使电视新闻报道更具现场感和吸引力。
关键词:现场报道;现场直播;现场采访;把握现场能力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真实是电视新闻的生命。
大家知道,电视传播的最大优势是使直观、具体、可感的声、画、文字等符号融为一体,直接作用于受众的多种感知器官,使之产生传统的广播、报纸等宣传媒体所达不到的共感效果。
因此,要发挥电视传播的优势,要表现真实,唯一的办法就是掌握现场报道与现场采访。
应该讲,电视记者的第一基本功就是现场报道。
这是电视记者区别于报纸记者、广播记者的主要标志,也是电视记者的个性之所在。
而没有个性特征,就显示不了特点。
一、现场报道的定义一般而言,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面向摄像机(观众),以采访者、目击者和参与者的身份,直接向观众口头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现场报道了。
现场报道,是一种一对一的传播方式,是直接与新闻人物见面,直接与被采访对象交流,把新闻人物与新闻现场带到观众面前的一种报道形式。
她亲切可信,迅速及时,让人身临其境。
我们知道,上世纪三十年代,陆定一对新闻下了定义直到现在,人们都引用“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
而电视的现场报道,尤其是现场直播,就把新闻的定义改写成“新闻是对正在发生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如伊拉克战争爆发;第28届雅典奥运会我国健儿角逐金牌;神州6号飞船发射成功;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美国新奥尔良等等,都是与事件同步的,都是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
二、现场报道的优势与现状国际上电视同行搞现场报道,已经发展到经常采用单机微波或采用卫星进行现场直播,有的甚至发展到双现场报道,双现场通话。
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初探
![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47a039a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e5.png)
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初探【摘要】电视新闻作为传播新闻信息的重要方式,在现代社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本文首先探讨了电视新闻的重要性,指出其具有快速传播、直观展示等特点。
其次分析了电视新闻的报道方式,包括现场直播、采访报道等手段。
接着介绍了电视新闻的主要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
然后讨论了电视新闻的影响力,指出其影响着观众的认知和态度。
最后探讨了电视新闻的发展趋势,包括数字化、多媒体化等方向。
结论部分则提出了电视新闻面临的未来挑战、发展方向和价值。
通过本文的探讨,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以及其在社会传播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关键词】电视新闻、深度报道、重要性、报道方式、主要内容、影响力、发展趋势、未来挑战、发展方向、价值1. 引言1.1 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初探电视新闻作为传播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电视新闻承担着传递时事、社会热点、政治议题等各种信息的责任。
而在这深度报道更是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深度报道是指对某一事件、主题进行全面、细致、深入的报道,通过对背景、原因、影响等各个方面的探讨,使观众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事实真相。
相对于一般报道,深度报道更注重对事件的思考、分析,可以帮助观众深入理解事件的本质,进而形成更为深刻的见解。
在电视新闻中,深度报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深度报道,新闻节目可以为观众呈现更加丰富、多元的信息,提高观众对事物的辨析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
深度报道也可以帮助提升新闻质量,增加电视新闻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深度报道在电视新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影响深远。
针对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我们有必要进行初探,探讨其形式、方法、实践等方面的内容。
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才能得以进一步完善,为观众带来更具价值的内容。
2. 正文2.1 电视新闻的重要性电视新闻作为传播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电视新闻记者现场报道技巧
![电视新闻记者现场报道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add4fff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d2.png)
新闻视界67视界观.2021.01电视新闻记者现场报道技巧张运良(衡水广播电视台,河北,衡水053000)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电视新闻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进一步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满足观众的多元化需求,电视记者要进行现场报道,将新闻事件进行全面还原,使广大观众能够及时了解事件发展的全过程。
在进行现场报道时,电视记者要掌握相应的技巧,才能将事件以更加清晰全面的方式展示在观众面前,进而进一步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吸引更多观众。
关键词:电视新闻;记者;现场报道;技巧引言新闻记者进行现场报道时,需充分了解现场的实际情况,并通过精准的口头描述与分析为观众展示最直观的报道。
要充分利用现场的图片和相关符号,掌握相应的技巧,才能不断提高现场报道的质量,使电视新闻节目获得更多观众的关注。
一、现场报道对电视记者提出的要求(一)、具有良好的应变反应能力在现场报道时可能会出现各种突发状况,这就需要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时能够及时应对突发状况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不会影响正常的采访和节目播出。
电视记者要有明确的采访要点,合理控制采访的进度,即使出现突发状况也可保持镇定,从容应对,就可进一步保证节目的质量。
(二)、优秀的表达能力电视记者需要通过镜头向广大观众传递新闻事件,并就事件发表自身的观点。
作为连接节目和观众的重要传播媒介,电视记者需要有优秀的表达能力,全面而客观地展示节目内容和节目的内涵,才能引发观众的共鸣。
(三)、丰富的知识积累电视新闻记者要拥有丰富的知识,这样才能充分驾驭和适应不同的采访环境,游刃有余地对待不同的采访话题,并与各种类型的专业人群进行沟通。
电视记者要掌握多元化的知识,并对各类专业领域的事件有良好的处理能力,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
二、在报道内容方面需掌握的技巧电视新闻记者接到采访任务后,要进行充分的准备,迅速了解与事件相关的背景和信息,利用自身丰富的报道经验和知识储备进行报道。
来到现场后,电视记者要配合镜头的画面,根据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对事件基本内容进行介绍,使观众能够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地点和时间,以及在事件中的主要人物。
电视晚间新闻创新初探
![电视晚间新闻创新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8473279e6bec0975f465e238.png)
发挥和展现 电视传播优 势的报道与播
出方式 ,也是 电视传播 的最 大魅力 所 在 。发达国家新闻节 目中经 常可以看 到现场直播 , 但由于现场 直播要求高 , 难度大 ,在我 国除 了中央 电视台和少
今 日新 闻 。
播 比较 , 直播 最大优势是 报道及 时。录 播新 闻截 稿时间一般 在播 出前 二、三
进 一步报道 。 就要求我们记者 、 这 编辑 有较强 的新闻敏碴 , 熟练 地采访技巧 ,
扎实地编辑功底 , 大家齐心协力 , 将今
日新 闻抢 发 出去 。
电视新闻是 以现代 电子技 术为传
播手段 , 以声音 、 画面为传播符 号的对 新近或 正在发生 的事实 的报道 它的 优势之一是传播及时 , 这一点 , 报纸无
道。
大 观众 在 业 余 时 间获 得感 兴趣 的信 息 ,晚 间新 闻还 要提供许多文体活动
方面的新闻。 这样 , 群众才 会喜欢晚问 新 闻, 为晚 问新闻 的忠实观众。 成 二 、 目形式创新 节
这里 ,我想提请 大家注意 的是一
些 时 政新 闻 也 可放 在晚 问 新 闻 中播 出, 但必须将“ 新闻 化 , 硬” 软 要善于 从大局人 手 ,采取以小见大 、以小见
闻, : 即 自天 新 闻一 定 上 . 间 新闻 也 晚 要上 , 正在 发生 的新 闻抢 着 上 。在抢 发
数省级电视 台有能力外 ,大多数 电视 台很难做到 。但这不等 于谈 现场 直播
是纸上谈兵 , 不切实际 , 因为现场直播
新 闻中, 我们还要 注意技巧。 够抢到 能 完整的新闻最好 ,不能抢到完整的新
麓 一…一 寥 鼍童 糍 一 _ _ ≯ ≯ 。 一 -。 - ¨ 。曩 l
浅析电视新闻报道的现场感
![浅析电视新闻报道的现场感](https://img.taocdn.com/s3/m/ca27c58a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25.png)
浅析电视新闻报道的现场感【摘要】电视新闻报道的现场感是指通过采访现场、镜头切换技巧、音效运用、文字报道以及互动直播技术等手段,让观众在看新闻时感受到身临其境的真实感。
现场感对于电视新闻报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能提高观众的关注度和信任度。
采访现场的重要性在于现场情况的真实性和直观性,镜头切换技巧能够带领观众在场景中跟随主题发展,音效的运用则可以增强观众的情感共鸣。
而文字报道和互动直播技术更是为现场感的营造提供了有力支持。
现场感是电视新闻报道的关键要素,不断探索创新手段是提高现场感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现场感,可以让新闻报道更具有真实性和吸引力。
【关键词】电视新闻报道、现场感、采访、镜头切换、音效、文字报道、互动直播技术、观众关注度、信任度、创新手段。
1. 引言1.1 电视新闻报道的定义电视新闻报道是指利用电视媒体进行新闻传播的一种形式。
通过电视新闻报道,观众可以及时了解到当前的新闻事件,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动态。
电视新闻报道具有图像直观、情感丰富、传播快速的特点,能够吸引广大观众的关注,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
电视新闻报道在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上与传统的文字报道和图片报道有所不同。
通过视频、音频等多种方式呈现信息,能够更好地还原现场情景,给观众带来更直观、生动的感受。
电视新闻报道还具有声音、画面、节奏等方面的表现手段,能够有效地引导观众的情感和注意力,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电视新闻报道是一种重要的新闻传播形式,具有独特的传播特点和效果。
通过电视新闻报道,观众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新闻事件,感受到现场的真实氛围,增强对新闻的关注和信任。
电视新闻报道在当今社会的新闻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2 现场感的重要性现场感是电视新闻报道中至关重要的要素之一。
现场感能够让观众感受到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和紧迫感,同时也能够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和共鸣感。
通过现场报道,观众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事件的发展过程,感受到新闻事件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浅析电视新闻出镜记者如何做好现场报道
![浅析电视新闻出镜记者如何做好现场报道](https://img.taocdn.com/s3/m/3ffa2fd1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7a.png)
浅析电视新闻出镜记者如何做好现场报道1、相关定义1.1、基本概念及文献回顾1.2.1 “现场”的新闻学概念和研究状况1.2.1 “现场”的新闻学概念和研究状况“现场”的研究在新闻学范畴很普遍。
很多的新闻栏目,也以现场作为其吸引受众的”招牌”。
比如,2003 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创办,提出“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需要”的口号,央视的新闻调查栏目把”接近真相从现场开始”作为广告语。
江苏电视台办过”正在现场”栏目。
追求”第一现场”是很多平面媒体以及广电媒体的立身之本。
1.2、引言及概念说明现场报道,是近些年电视新闻栏目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报道形式。
“所谓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是指电视记者直接进入画面(即电视现场), 对发展中的新闻事件作直接描述、评论,和对有关新闻人物进行访问的报道形式。
电视现场报道的方式大致有现场直播、现场播报(报道、采访、评述均在现场完成),电视访问等”。
’现场报道虽经大力提倡,但至今在大部分地方台仍未形成气候。
究其原因,有理论上的误区,如:片面强调现场报道必须由记者在事件现场手持话筒出镜,对正在发生或刚刚发生过的事件作口头报道;要求记者在现场对事件同步摄录形象的同时播报新闻内容,形成一种声画完全一致的真实的现场报道效果;要求从采访开始到结束,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的一切活动,均在新闻现场一次完成等等。
也有实际工作中诸多因素的制约,如:记者播报声和画面现场声源必须同时收录;时间、空间跨度大的事件不适宜运用;内容涉及面广牵扯因素众多的事件不适宜运用;需对事件有关的过去的背景作回顾、倒叙的题材不适宜运用; 综合性题材不适宜运用等等。
然而在中央电视台,电视新闻现场直播节目却取得了辉煌的成功。
自1997 年6月的柯受良飞越黄河起,几年来,透过一列长长的直播单,我们看到的是我国电视新闻事业的前进的脚步,看到的是一次次对既定观念的突破和崭新的突变。
就现场报道形态的发展而言,尤以1999年底的澳门回归特别节目最为值得圈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观众不仅仅满足于在演播室中看到主持人的光辉形象,更要在现场看到主持人的精彩报道。
那么现场报道在新闻传播中究竟起到什么作用?目前的现场报道中又存在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如何理解现场编辑的重要性?怎样才能使现场报到更具现场感?本文将结合实践,对上述问题加以阐述。
Abstraction:With the immense development of the television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 people's demand on TV news broadcaster and host is rising ,the audience will not be satisfied only by the "glorious" features of the host sitting in the studio ,the more they need is the report given by the host standing on the spot of the event .For the questions such as what important role does live report play in the communication ? What kind question can be found in the live report ? What is the importance of the live editing ? how to intensify the feeling of the spot? As a "freshman", I consulted vast related reference and together with my practical analysis , I gained many my point of view list below.关键词:现场编辑现场感Key word:live editing the feeling of the spot目录引子 (1)现场报道在现代新闻传播中的作用日渐凸显……………………………………1-2现场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2-3现场报道要有现场编辑意识………………………………………………………3-5现场报道中现场感的产生…………………………………………………………5-6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广播电视新闻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报道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观众不仅仅满足于在演播室中看到主持人的“光辉”形象,更要在现场看到主持人的精彩报道。
事实上,这也是目前一些有建树的主持人努力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有新闻的地方“我”在场。
对于现场报道的研究目前还没有现成的系统的理论,业内人士和专家也都是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那么现场报道在新闻传播中究竟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目前的现场报道中又存在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如何理解现场编辑的重要性?怎样才能使现场报道更具现场感?作为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初探者”,我带着这样一些问题,在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学习实践中的思考,逐渐建立起了以下一些观点。
虽不成熟,但却是自己真实体验的总结,仅供各位师长考评指导。
一.现场报道在现代新闻传播中的作用日渐凸显“现场报道就是主持人在新闻事件现场手持话筒将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向观众做口头叙述,同时通过镜头展示现场动态和环境。
”①一般来讲,主持人对新闻事件的叙述,必须在现场口头完成,这也是发挥电视新闻优势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美国电视界认为,新闻节目主持人就是站在观众身边的记者,当重大事件发生时,新闻主持人应该站在新闻现场,以记者的身份调查,报道,评论。
告诉观众发生了什么,怎么发生的,这件事意味着什么。
当然由于我国的电视新闻起步比较晚,报道形式也受题材和内容的限制,现场报道采用的频率和具备的水平还很有限。
但近几年,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特别是随着《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栏目的相继出现和发展成熟,主持人的现场报道已经是比较普遍的一种报道形式了,我们注意到,在领导人出访,香港澳门回归,两会,三峡截流以及一些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现场报道已经成了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目前有些现场报道由于栏目不同,内容形式各异,报道水平也不尽如人意,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主持人在现场的口头报道,具有较强的纪实性,能使观众产生如临其境的参与感,同时,主持人作为新闻现场的目击者,向观众做口头报道,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可信性,也树立了主持人的权威形象。
[FS:PAGE]典型的现场报道应该是主持人从头到尾在新闻现场活动,无论是开头介绍,中间采访,结尾处理都是现场的同期声而不是后期制作的合成声。
西方电视界还认为,好的现场报道不应过于简单,肤浅。
高标准的报道往往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其中包括新闻稿的精心写作。
现场报道对电视新闻主持人来说,是较高水准的报道形式,要求主持人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即席发挥的口语表达能力,简单的说就是播音员加记者的能力。
正像新闻调查的主持人王志所说:“在现场你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伪装,也没有任何捷径可行,只有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用自己的神情去把握,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否则就是失败的开始。
”②我国目前一些黄金栏目的主持人,在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后,都具备了较强的现场报道能力,像东方时空的几位总主持人,新闻调查的长江,董倩,王志等等,他们在一些大型报道中树立了自己的形象。
一些播音员出身的主持人,如康辉,胥午梅,章伟秋等也在积极的进行这方面的尝试,未来的新闻节目主持人应该也必须具备现场报到的能力,这已成了不争的事实。
二.现场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现场报道是新闻报道在经历了演播室口播,画面加解说的传统传播方式之后,新闻报道在形式上的一种突破,它满足了受众对于新闻事件,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权威性,参与性的进一步要求,主持人在现场活动可以把观众带进画面,带进现场,一起看,一起听。
但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精彩的现场报道往往能收到好的传播效果,而肤浅的,形式上的现场报道往往有画蛇添足之嫌,还不如画面加解说效果好。
当前,我国的新闻现场报道还处于探索阶段,电视屏幕上的现场口头报道主要是预知性的,突发事件比较少,而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口头报道应多用于正在发生的事件,因为这些事件往往最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在实践中,有些现场报道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1.形式单一。
有些主持人本身并不了解新闻报道的真正含义,只是出于形式的需要,为了出镜而出镜,为了现场而现场,套用万金油的语言,做一开头介绍,然后就从画面中消失了,这完全不能起到捕捉新闻“点”,连接事件的脉络,引导观众看,带领观众调查的效果。
充其量是起到了报幕员的作用,而这对于新闻报道是没有意义的。
其实现场报道的形式是多样化的,有介绍,访谈,评述,现场解说,座谈等等,只有充分利用这些手段,服务于报道内容,才能揭开笼罩在新闻事件本身与观众之间的隔膜,让新闻事件中的真人,真事,真情通过主持人的活动与观众面对面。
2.内容肤浅。
在有些节目中,做现场报道的主持人完全没有考虑到,在某一具体的事件中,观众到底想知道什么,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说话才能更加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只是泛泛带大家走一圈,结果却是一年辛苦半年粮,事倍功半。
观众看到的东西还是镜头里明摆着的。
前面我们谈到,好的口头报道是要经过精心准备的,虽然有些新闻来不及准备很长时间,但一定要有一个报道提纲,选准点位,在什么地方出镜,在这里要说些什么,不要全靠现场发挥,没有准备是不会有高水平的发挥的。
因为现场报道不能走马观花,否则你看到的和观众看到的是一样多的,要重在挖掘现场,否则你的活动就只是让观众看到了你,而没有完成“你让观众看到什么,你告诉观众什么”这一根本任务。
现场情况是相当复杂的,我们的主持人就是要面对这些复杂的情况使其简单化,有序化,清晰化。
3.编辑痕迹过重.现场报道一般要求在现场口头报道,一次完成,而有些现场报道的节目却表现出过重的编辑痕迹.比如,主持人的话不是现场的同期声而是后期配音,本该在现场出现的报道却明显看出是来后补拍的镜头,还有现场该问的没有问出来而在制作时加问话等等.这些都破坏了现场报道的现场感.有关现场报道的现场编辑意识和现场报道的现场感问题,将在接下来的两节中做较为详细的探讨。
[FS:PAGE]三.现场报道要有现场编辑意识我们常说,主持人要增强编辑意识,这是由主持人的工作性质决定的,主持人在现场报道中如何增强编辑意识?如何为看不见的观众进行"现场编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面对摄像机.当主持人进行现场报道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面对摄象机,必须设计自己怎样出画面,这些画面在屏幕上出现时,观众会产生什么样的印象.一般来说,现场报道必须在当时就进行"现场编辑",否则拍回的画面很难进行调整。
通常主持人是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报道,第一个画面展现时就要入画,主持人开始入画的拍摄方式有这样几种:(1).直接将镜头对准主持人.第一个画面是主持人近景镜头,主持人站在固定位置上进行口头报道,然后镜头拉开或转移。
(2).拍摄全景.慢慢地推向主持人后镜头固定,主持人开始讲话,一般而言,主持人在远距离站立的位置上最好不开口讲话,因为会给观众造成声音上的距离感。
(3).拍摄中景.主持人慢慢走向镜头,位置是由后往前走,一般先站在一个地方,讲上几句话,然后边讲边向前走。
以上三种方法主要是从观众收视的角度来进行画面的"现场编辑"。
第一种多用于消息类的报道,后两种多用于专题类的报道.一般情况下,主持人第一个画面不要从侧面走进屏幕,如果要走动应该是从后往前走,而且不要走动太多,因为观众这時要注意听主持人在讲什么内容。
另外不要走走停停,要考虑到摄象机的活动。
2.面对现场环境主持人出现在现场是有特定的现场环境作衬托的,因此,对现场环境也要有所选择,同时要为观众进行"现场编辑"。
主持人要选择比较典型的现场环境,要设想观众通过屏幕对现场环境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主持人在现场报道的目的是为了体现现场感,怎样将观众带入现场?怎样才能使观众产生参与感?这样的问题必须在现场报道时进行考虑,主持人要考虑哪些问题可以通过画面来展示,哪些问题必须做口头叙述。
同时,脑子里应该浮现出现场环境画面和自己的口头叙述在电视屏幕上是一种什么样的构图形态,观众能够从中得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