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毕业答辩题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写出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偶系和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

(1)平面会交力系F=∑Fi=0(力系的合力为0)

(2)平面力偶系∑Mi=0(组成力偶系的各力偶矩的代数和等于0)

(3)平面一般力系∑Fx=0

∑Fy=0

∑Mo(F)=0

2、简述二力平衡原理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

(1)二力平衡原理:刚体在两个力作用下保持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此二力等值、反向、共线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共线,且分别作用在两个相互的不同物体上。

3、简述分力和投影的性质

力的投影与力的分力Fx、Fy是不同的,力的投影只有大小和正负,它是标量:而力的分力是矢量,其作用效果还与作用点或作用线有关

4、什么是力矩?什么是力偶?力偶的性质?

(1)将力F的大小与力F的作用线到任意一点O的距离d的乘积Fd,冠以适当的正负号,称为力F对O点之矩,简称力矩

(2)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平行但不共线的两个力组成的力系,称为力偶(3)①力偶没有合力②力偶在任意坐标轴上投影为零③力偶对其作用面内任一点力矩恒等于力偶矩,与矩心的位置无关④力偶的等效性

5、力沿着作用线移动和平行作用线移动,分别对刚体产生什么作用效果?

(1)力沿着作用线移动,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的效应

(2)力沿着平行作用线移动,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效果(产生了力矩)

6、简述承载能力的三个方面?

正截面承载能力,斜截面承载能力,扭曲截面承载能力。

7、杆件在外力作用下的四种基本变形?

(1)轴向拉伸或压缩

(2)剪切

(3)扭转

(4)弯曲

8、简述内力和应力的概念?

内力:构件内部产生的力

应力:截面上的内力分布的集度

9、什么是纯弯曲?杆件在纯弯曲变形时,横截面存在哪种形式的应力?如何分布?

(1)在梁的各横截面上,剪力Fs为零,弯矩M是一个常数,这种弯曲称为纯弯矩(2)剪应力,在中性轴上为零,最大正应力在横截面的上、下边缘处

10、列举一个组合变形的工程实例。

(1)同时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变形,这类变形情况称为组合变形

(2)烟囱,除因自重引起的横向压缩变形外,还有因水平方向的风荷载引起的弯曲变形。

11、梁在弯曲变形时,正负号如何规定的?

挠度向下为正,向上为负:顺时针转角为正,逆时针转角为负

12、无荷载区段,剪力图和弯矩图的形状特征?

剪力图为一水平线:弯矩图为一斜直线,倾斜方向由剪力值的正负号决定

13、集中力荷载作用的截面,剪力图和弯矩图的形状特征?

剪力图有突变,突变值为等于该集中力的数值。剪力的变化引起弯矩图斜率的变化,故弯矩图有尖角

14、均布荷载作用的区段,剪力图和弯矩图的形状特征?

剪力图为一斜直线,斜直线的倾斜方向由q的正负号决定。当q>0时,弯矩图为上凸的二次抛物线,当q<0时,弯矩图为下凸的二次抛物线。

15、集中力偶作用的截面,剪力图和弯矩图的形状特征?

剪力图无变化,弯矩图有突变,突变值等于该集中力偶的数值

16、简述刚架和桁架两种结构的构造特点?

(1)钢架是由若干直杆(梁和柱)组成的具有钢节点的结构。从变形的角度看,在钢节点处,各杆端不仅不能发生移动,而且不能发生相对移动。从受力的角度

看,钢节点能承受和传递弯矩。

(2)桁架是当杆件之间的连接能近似的看做圆柱铰约束时,这种杆系结构

17、什么是几何不变体系?什么是几何可变体系?哪种体系可以作为结构使用?

(1)在不考虑材料应变的条件下,几何形状和位置不能改变的体系称为几何不变体系

(2)即使在不考虑材料应变的条件下,形状和位置可以改变的体系称为几何可变体系

(3)几何不变体系

18、简述杆件产生轴向变形和扭转变形时,横截面各会产生那种形式的应力?如何分

布?

(1)轴向变形:正应力,在横截面上均匀分布

(2)扭转变形:切应力,其方向垂直于半径,大小沿圆周不变

19、什么是临界力?理解力和哪些因素有关?

在建筑工程结构力学中,设某细长杆件,承受轴向应力(压应力)P,当轴向应力P增加到一定程度P'(小于许压应力)时,压杆的直线平衡状态开始失去稳定,产生弯曲变形,这个力具有临界的性质,因此称为临界力。临界力大小与杆件的材料、长度、截面形状尺寸以及杆端的约束情况有关。

20、列举出工程中的三种支座,并画出支座反力。

固定铰支座、可动铰支座、固定端支座图见P: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