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灭菌标准操作程序课稿

合集下载

灭菌的操作规程

灭菌的操作规程

灭菌的操作规程灭菌是一种常见的消毒方法,它可以有效地杀灭各种病原菌和微生物,确保器械、设备和物品的卫生安全。

下面是灭菌操作规程的详细说明,以便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一、准备工作1. 检查灭菌设备的工作状态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2. 准备好所需的灭菌剂和包装材料。

3. 检查器械、设备和物品的清洁程度,如有污物或有机物附着,要先清洗干净。

4. 检查器械、设备和物品的包装情况,确保无破损或泄漏。

二、灭菌方法选择根据灭菌的对象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包括高温蒸汽灭菌、低温等离子灭菌、干热灭菌和化学灭菌等。

三、包装和标记1. 将要灭菌的器械、设备和物品按照规定的包装方式进行包装,保证密封性和防水性。

2. 在包装上标明灭菌日期、灭菌方法和灭菌批号等信息。

四、操作过程1. 将包装好的器械、设备和物品放入灭菌设备中,注意不要过度堆放,以免影响灭菌效果。

2. 调整灭菌设备的参数,如温度、湿度、压力等,确保符合要求。

3. 开始灭菌过程,根据设备的要求设定灭菌时间,确保充分杀灭所有病原菌和微生物。

4. 灭菌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确保其正常工作。

5. 灭菌结束后,关闭灭菌设备,等待其冷却到安全温度。

六、验收与释放1. 对灭菌后的器械、设备和物品进行验收,包括外观检查、密封性检查和包装完整性检查等。

2. 制定合理的质量标准,对灭菌结果进行评估,确保符合要求。

3. 通过质量评价和标记,将合格的产品进行释放,并记录相关信息。

七、记录和保存1. 记录灭菌操作的所有相关信息,包括灭菌日期、方法、参数、批号、验收结果等。

2. 将记录保存到指定的档案中,并根据要求进行保存期限的安排。

八、安全注意事项1. 灭菌操作时要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

2. 注意灭菌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求,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3. 不要在灭菌过程中打开灭菌设备的门或盖子,以免破坏灭菌效果。

4. 灭菌过程中不要随意触碰器械、设备和物品,以免污染。

《清洗消毒灭菌操作》课件

《清洗消毒灭菌操作》课件

操作注意事项
个人安全
戴上适当的防护设备,避免 接触有害物质。
操作规范
按照操作步骤和说明进行操 作,确保灭菌效果。
设备维护
定期清洗和检查设备,确保 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清洗消毒灭菌的重要性
1 防止感染传播
有效的清洗、消毒和灭菌 可以杀死细菌和病毒,预 防感染传播。
2 提高卫生标准
清洁的环境和物品可以提 高工作和生活质量,并减 少疾病的发生。
准备消毒剂
2
按照说明配制或准备合适浓度的消毒剂。
3
涂抹或浸泡
使用合适的工具将消毒剂涂抹在表面或 将物品浸泡在消毒液中。
灭菌操作步骤
1
准备工作
戴上手套和面罩,确保操作环境干净。
2
选择合适设备
根据物品的尺寸和材质,选择合适的灭菌设备。
3
放置物品
将物品放置在灭菌设备中,按照设备说明设置合适的时间和温度。
《清洗消毒灭菌操作》 PPT课件
本课件旨在介绍清洗、消毒和灭菌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以及这些操作的 重要性。通过本课件,您将深入了解这些关键操作,提高操作效率和质量。
所需物品
1 清洁剂
选择适合不同表面的清洁剂,比如漂白剂、酒精或多功能清洁剂。
2 消毒剂
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如酒精、过氧化氢或含氯化合物。
3 保护人员安全
正确的操作可以保护清洁 工作人员和使用者免受有 害菌群的威胁。
总结及要点
1 准备
确保操作环境干净,戴上 适当的防护设备。
2 操作步骤
了解清洗、消毒和灭菌的 操作步骤,并按照规范进 行操作。
3 重要性
清洗消毒灭菌是防止感染 传播、提高卫生标准和保 护人员安全的关键。

灭菌的操作规程

灭菌的操作规程

灭菌的操作规程《灭菌操作规程》一、目的为避免微生物的污染,保证产品的质量,同时保护操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制定此规程。

二、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灭菌操作的场合,包括但不限于医疗器械、药品、实验室用品等。

三、灭菌方法1. 热气灭菌:将物品置于高温下进行灭菌,常用于玻璃器皿、金属器械等。

2. 蒸汽灭菌:将物品置于高压蒸汽中进行灭菌,常用于医疗器械和实验室用品。

3. 过滤灭菌:将液体物品通过过滤器进行灭菌,常用于药品和生物制品。

4. 化学灭菌:使用化学物质进行灭菌,常用于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实验室耗材。

四、操作流程1. 预处理:将需要进行灭菌的物品清洗干净,去除污垢和残留物。

2. 包装:将物品包装在符合要求的灭菌包装材料中,保证灭菌效果。

3. 载入设备:将包装好的物品放入灭菌设备中,并按照设备要求设置灭菌参数。

4. 灭菌处理:启动设备进行灭菌处理,加热、压力等参数需符合规定。

5. 冷却:灭菌完成后,待设备冷却至安全温度后再取出物品。

6. 检验:对灭菌后的物品进行检验,确认灭菌效果符合要求。

五、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了解各种灭菌方法和设备的操作规程。

2. 对于不同种类的物品,需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和设备。

3. 检测设备的运行是否正常,确保灭菌参数的稳定和准确。

4. 灭菌后的物品要做好包装和标识,以免再次受到污染。

六、资料记录所有灭菌操作的相关记录应保存至少两年,包括设备运行记录、检测报告等。

七、审核与审批本规程由质控部门审核,并需经生产部门负责人审批后生效。

八、附则若有需要对本规程进行修订,需由质控部门负责人提出修订要求,经相关部门审定后方可修订。

常用消毒与灭菌方法演示文稿

常用消毒与灭菌方法演示文稿

压力
下排气式
敷料
121℃ 30min 102.9kPa
器械
121℃ 20min 102.9kPa
预真空式 器械、敷料
2020/12/12
132~ 134℃
4min 205.8kPa
15
小型蒸汽灭菌器
YY 0646-2008(EN13060:2004,NEQ)
• 定义:自动控制型小型蒸汽灭菌器-电 加热产生蒸汽或外接蒸汽的,其灭菌 室容积不超过60L,不能装载一个灭 菌单元(30mm*300mm*600mm)的 灭菌器
15
wDry134 多孔/空腔器械和包裹 134
35
P134
多孔/空腔器械和包裹/ 134
46
推荐灭菌时间的齿类器

NoDry121 裸露精密器械
121
35
NoDry121 多孔/空腔器械和包裹和 121
55
精密器械
Slo2w02102/112/12 精密器械裸露器械
121
37
缓慢排气
.... 42 55
煮沸消毒(不是灭菌) 流通蒸汽 巴斯德消毒法 低温蒸汽(73度)消毒法
2020/12/12
6
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
• 低温灭菌: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 低温甲醛蒸汽灭菌
• 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或消毒
2020/12/12
7
压力蒸汽灭菌
• 分类 • 适用范围 • 灭菌程序与应用参数 • 操作使用要点
2020/12/12
13
预排气压力蒸汽灭菌
• 灭菌程序:一般包括3次以上的预真空和充 气等脉动排气、灭菌、后排气和干燥等过 程
• 灭菌参数:温度132℃~134℃, 压力205.8KPa, 灭菌时间4min。

物品消毒灭菌操作流程

物品消毒灭菌操作流程

物品消毒灭菌操作流程物品消毒灭菌操作流程是确保物品表面无害微生物的过程。

这一过程非常关键,尤其是在医疗、实验室和食品行业,以防止交叉感染和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以下是一般的物品消毒灭菌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确保操作人员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和实验服。

收集所需的消毒剂和灭菌设备,确保它们处于有效期内。

2.清洁物品表面:在进行消毒灭菌之前,首先要对物品表面进行清洁。

使用适当的清洁剂或肥皂水,彻底清洗物品表面,去除污垢和有机物。

3.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根据物品的性质和用途选择适当的消毒剂。

常见的消毒剂包括酒精、过氧化氢、次氯酸钠等,不同的消毒剂对不同的微生物有不同的杀灭效果。

4.制定适当的浓度:遵循消毒剂的使用说明,按照建议的浓度调制消毒液。

确保浓度足够高,能够有效杀灭微生物,但又不会对物品本身造成损害。

5.涂布或浸泡:使用喷雾器、拭子或浸泡的方式将消毒液均匀涂布在物品表面。

确保液体能够充分接触到所有区域,尤其是难以达到的细小区域。

6.保持湿润时间:按照消毒剂的说明,保持湿润时间。

这是指确保消毒液在物品表面停留的时间足够长,以确保微生物被有效地杀灭。

7.清洗残留物:在消毒剂的作用时间结束后,使用无菌的水或清洁剂清洗物品表面,以去除可能残留的消毒剂。

8.干燥:确保物品在清洗后能够充分干燥。

使用干净的纸巾或空气吹风机,避免湿润的环境成为细菌再次滋生的场所。

9.记录和监测:记录消毒灭菌的操作过程,包括使用的消毒剂、浓度、处理时间等信息。

定期监测消毒效果,确保消毒灭菌的有效性。

以上流程应根据具体情况和使用场景的不同进行调整,确保物品表面的有效消毒灭菌,保障工作环境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指南

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指南

《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指南》消毒和灭菌可是个重要的事儿,搞不好就会出大问题。

下面就给大家说说消毒及灭菌技术的操作指南。

首先,咱得搞清楚啥是消毒,啥是灭菌。

消毒呢,就是把那些致病的微生物给弄死或者弄少点,让它们不能害人。

灭菌就更厉害啦,直接把所有的微生物都给灭得干干净净,一点活路都不给。

这就好比打架,消毒是把坏人打跑,灭菌就是把坏人全给灭了,连个渣都不剩。

一、消毒技术操作1. 物理消毒法(1)高温消毒这可是个老办法了,就像咱煮饺子似的,把东西放在高温里煮一煮,那些细菌啥的就受不了啦。

像餐具啊、奶瓶啊这些,可以放在开水里煮个几分钟,保证干净。

不过可别把自己的手给煮了啊,哈哈。

(2)紫外线消毒这玩意儿就像个小太阳,能发出一种神奇的光,把细菌给杀死。

像医院啊、实验室啊这些地方经常用紫外线消毒。

不过用的时候可得注意,别盯着紫外线看,不然眼睛会受伤的。

到时候变成了“熊猫眼”可别怪我没提醒你。

2. 化学消毒法(1)酒精消毒酒精这东西大家都熟悉吧,消毒效果那是杠杠的。

可以用酒精棉球擦一擦手啊、手机啊这些经常接触的东西。

但是可别用太多了,不然会变成“酒鬼”哦。

而且酒精易燃,可别在旁边玩火,不然一把火下去,你就变成“烤乳猪”了。

(2)含氯消毒剂消毒像 84 消毒液就是含氯消毒剂,能杀死很多细菌和病毒。

用的时候要按照说明书上的比例来稀释,不然浓度太高会把东西给烧坏的。

而且这玩意儿味道有点大,用的时候最好戴个口罩,不然会被熏得晕头转向。

二、灭菌技术操作1. 高压蒸汽灭菌这可是个厉害的家伙,把东西放在高压锅里,用高温高压的蒸汽来灭菌。

像医院的手术器械啊、培养基啊这些都要用高压蒸汽灭菌。

不过这玩意儿操作起来有点麻烦,得注意安全,别被蒸汽给烫伤了。

要是不小心被烫了,那可就成了“红烧猪蹄”啦。

2. 环氧乙烷灭菌这个方法一般用在一些不能用高温高压灭菌的东西上,比如塑料制品啊、电子设备啊这些。

但是环氧乙烷是有毒的,用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别让自己中毒了。

灭菌操作规程

灭菌操作规程

灭菌操作规程灭菌是指将一定数量的微生物在一定的时间内杀死或去除,使其不再具有再生能力的过程。

灭菌操作规程是指在实验室、医院、食品加工等领域进行灭菌处理时应遵循的操作步骤和安全规范。

一、灭菌前的准备工作1. 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灭菌操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已接受相应的培训。

2. 检查灭菌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性能,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3. 检查灭菌器械的完整性和有效期,严禁使用破损或过期的器械。

4. 检查灭菌物品的包装完好,并确认包装日期和有效期。

二、灭菌操作步骤1. 清洁灭菌器械和操作台面,使用清洁剂彻底清洗,并用洁净水冲洗干净。

2. 将需要灭菌的物品放入灭菌袋中,并将袋口密封好,确保完全密封。

3. 将灭菌袋放入灭菌器械中,根据物品的大小和形状选择合适的程序和时间。

4. 启动灭菌器械,根据设备的要求设置合适的参数,如温度、压力、时间等。

5. 等待灭菌周期结束后,关闭灭菌器械,待压力恢复正常后再打开灭菌室门。

6. 取出灭菌袋,检查袋子是否完好无损,如有损坏应重新进行灭菌处理。

7. 使用消毒液将灭菌器械和操作台面再次进行消毒,以确保无菌环境。

8. 将无菌物品放入干净的容器中,并进行标识,以便后续使用。

三、灭菌后的处理1. 当灭菌周期结束后,应立即将灭菌物品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潮湿和受污染。

2. 检查灭菌物品的密封性和干燥度,如有问题应及时予以处理或重新灭菌。

3. 将灭菌物品进行分类,按照类型和日期进行记录和储存。

4. 定期检查灭菌设备和器械的性能和有效期,确保其正常运转和使用。

5. 对于未使用的灭菌物品,应在有效期内定期进行检查,如有问题应及时替换或重新灭菌。

6. 储存和使用灭菌物品时,应根据需要进行分类存放,并注意防潮、防尘和防热。

四、灭菌操作的安全措施1.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个人防护要求,包括佩戴手套、口罩和防护眼镜等。

2. 在灭菌操作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碰触灭菌器械和物品,以免造成污染。

3. 当灭菌器械和物品有异常情况出现时,操作人员应及时处理,避免破坏灭菌效果。

消灭菌操作规程

消灭菌操作规程

消灭菌操作规程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消灭菌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卫生环境,预防细菌交叉感染并保证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消毒操作的场所和人员。

二、操作要求:1. 所有从事消灭菌操作的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并持有相关资格证书。

2. 所使用的消毒剂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按照说明书正确配制和使用。

3. 在进行消毒操作前,必须对工作场所进行清洁,确保各个区域无明显污染和杂物。

4. 操作人员在进行消毒操作之前,必须戴好防护用品,包括口罩、手套等,以免交叉感染。

5. 操作人员需根据消毒剂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操作,确保消毒液的均匀喷洒或者涂抹。

6. 在消毒过程中,操作人员需确保每个区域都得到充分的覆盖和处理,并定时更换消毒液,以保证消毒效果。

7. 操作人员完成消毒操作后,应对工具和消毒液进行正确的处置,避免二次污染。

三、操作流程:1. 预备工作:a. 准备所需工具和消毒液。

b. 戴好防护用品。

2. 清洁工作:a. 清除工作区域的杂物和明显污染。

b. 使用清洁剂对工作区域进行彻底清洁。

3. 换装:a. 更换干净的工作衣物。

b. 戴好手套。

4. 消毒操作:a. 根据消毒剂说明书规定,配制消毒液。

b. 将消毒液均匀喷洒或涂抹在工作区域的每个区域,确保完全覆盖。

c. 根据消毒剂的要求,保持一定的作用时间。

5. 清理工作:a. 使用清水对工具和工作区域进行冲洗,确保消毒剂彻底清除。

b. 清理并丢弃所使用的手套。

c. 洗手。

6. 处理消毒液和工具:a. 按照规定将消毒液倒入指定容器。

b. 将工具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7. 记录和报告:a. 记录消毒操作的时间、地点和人员。

b. 如有不规范或者异常情况,及时报告主管或者相关部门。

四、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定期接受健康体检,确保自身没有携带细菌。

2. 在进行操作时,避免和其他工序的操作混淆,以免交叉感染。

3.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遵守安全操作规范,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卫生环境。

灭菌工序标准操作规程操作规程

灭菌工序标准操作规程操作规程

建立一个标准的灭菌工序标准操作程规程,规范洁净区灭菌管理。

2. 范围:
使用于洁净区物料灭菌。

3.职责:
生产管理部、质量保证部。

4.内容:
4.1 生产前准备:
4.1.1 核对来料名称、规格、批号、数量、合格证等是否符合要求。

4.1.2 检查操作间的清洁状况是否合格,核对有效期,取下标识牌,挂生产标示牌于指定位置。

4.1.3 检查操作部件是否密封及电路是否正常。

4.2 灭菌操作:
4.2.1 打开机器。

4.2.2 设置温度,时间。

4.2.3 将物料平铺于清场合格的托盘上进行灭菌,铺药厚度2-4cm,设定运行时间60min,温度105℃
4.2.
5.1 机器加温至105℃后,运行60min后自动关闭加温设置。

4.2.
5.2 关闭加温设置后进入冷却时间,时间为20min
4.3 灭菌结束:
4.3.1 灭菌操作结束后,把物料装入洁净的薄膜袋内,将袋口扎紧填写标识卡,并注明名称、数量、规格、批号、操作人。

存放于中间产品暂存间。

4.3.2 按要求进行清场,清除设备的残料,用饮用水擦拭干净,擦干后,用纯化水擦拭再用用0.3%84灭菌液或(0.1%新洁尔灭溶液)灭菌。

4.3.3 填写《灭菌生产记录》,并在设备上挂好设备状态标示牌。

4.4 关机。

4.5 关闭空调。

5.附件:
5.1 《设备运行记录》REC-EF024-01。

《灭菌生产记录》REC-PF040-01
6. 文件修订历史:无。

清洗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介绍课件

清洗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介绍课件

2
节能节水技术:采用节能节水设备, 降低能耗和废水排放
3
生物降解技术:利用生物降解原理, 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4
绿色包装技术:采用可降解、可回 收的包装材料,减少废弃物产生
智能化技术
01
04
智能预测:预测清洗消 毒需求,提前做好准备
03
智能数据分析:对清洗 消毒数据进行分析,优 化清洗消毒方案
02
避免交叉污染, 确保消毒物品
的独立性
自动化技术
01
智能清洗设备: 自动识别、定位、 清洗,提高效率
02
机器人技术:应 用于消毒灭菌, 提高安全性和准
确性
03
远程监控系统: 实时监控消毒灭 菌过程,提高管
理效率
04
物联网技术:实 现设备互联,提 高数据共享和协
同作业能力
绿色环保技术
1
减少化学品使用:采用更环保的清 洗消毒剂,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降低医疗成本:减少医疗器械和手术器械的损 耗和更换频率,降低医疗成本
保护医护人员:降低医护人员因接触污染器械 而感染的风险,保护医护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预防院内感染
01
院内感染是医 疗保健机构中 常见的问题, 严重影响患者 健康和医疗质
量。
02
清洗消毒灭菌 技术是预防院 内感染的重要 手段,可以有 效减少病原微 生物的传播。
培训效果评估: 考核、实际操作 考核、质量控制
考核等
设备维护保养
01
定期检查设备, 确保其正常运

02
定期更换易损 件,避免设备
损坏
03
定期清洁设备, 保持设备清洁
04
定期进行设备 保养,延长设

消毒供应室标准操作工作流程课件

消毒供应室标准操作工作流程课件

二、分类:
1、按个人防护要求着装,与下收人员 交接回收物品数量。
2、根据器械不同材质、性状、精密程 度、污染状况进行分类。
3、损伤性废物投入利器盒内,感染性 废物投入黄色污物袋内。
三、清洗:
1、不同器械、物品,采用不同的清洗方法。 目前我院暂采用手洗方法清洗。
2、清洗基本流程: 预 洗 ( 自 来 水 ) ---- 清 洗 ( 机 洗 + 酶 ) --- 漂 洗 (自来水)---消毒(含氯消ຫໍສະໝຸດ 液浸泡消毒)--终末漂洗(蒸馏水)
九、储存
灭菌后物品应分类、分架存放在无菌物品 存放区。物品存放架或柜应距地面高度 20 ~ 25cm , 离 墙 5cm ~ 10cm , 距 天 花 板 50cm。
物品放置应固定位置,设置标识。接触无 菌物品前应洗手或手消毒。
消毒后直接使用的物品应干燥、包装后专 架存放。
五、干燥
1、宜选用干燥设备进行干燥处理。我院现 在供应室选择干燥设备对器械\器具和物品 进行干燥处理。
2、穿刺针、手术吸引头等管腔器械,使用 95%乙醇进行干燥处理。
3、不应使用自然干燥方法进行干燥。
六、器械检查与保养
1、采用目测对干燥后的每件器械、器具和 物品进行检查。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处 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 锈斑;功能完好,无损毁。
消毒供应室标准操作工作流程
供应室
2017年3月25日
供应室是医院内各种无菌物品的供应单位,它担负着医 疗器械的清洗、包装、消毒和供应工作。如果消毒不彻底 会引起全院性感染,供应物品不完善可影响诊断与治疗, 因此做好供应室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医院不可缺少的 组成部分。布局合理,符合供应流程,职责分明,制度完 善等手段,确保供应质量的前提。

灭菌标准操作规程

灭菌标准操作规程

依据:《GMP》与药品生产质量操作的要求
目的:确保灭菌工作顺利完成,保证灭菌质量
范围:适用于灭菌有关操作和中间控制方面的要求
准备工作
1、检查设备完好证、清场合格证、清洁合格证、仪表合格证、生产指令已齐全。

2、检查水压(0.15-0.3MPa)与蒸汽压力(0.3-0.5MPa)在规定范围内。

3、已准备好生产记录和足够数量的状态标志。

4、检查已挂上状态标志,并注明批号、数量、日期、时间和签名。

灭菌
1、注意点
1.1 穿戴好劳保用品,以免烫伤。

1.2 检查柜门关闭严密,正确开启阀门及按钮。

1.3 控制蒸汽压力在规定范围内。

2、操作
2.1 将装满药的周转盘均匀摆放在灭菌车上,沿轨道送入灭菌柜。

2.2 关闭柜门至密闭。

2.3 按《灭菌器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中间控制
3.1 检查由灌封传递窗传递过来的药的装量及轧盖情况。

3.2 灭菌过程中严格控制时间、温度、压力。

3.3 杜绝待灭品和已灭品混淆。

4、文件
4.1 检查在批生产记录上关于“灭菌”各项是否填全,每锅装量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4.2 任何偏差都要在生产记录上加以注明并解释。

灭菌后的工作
1、将药拉出灭菌柜,放在规定位置,挂上明显状态标志。

2、按《灭菌柜清洁规程》对设备进行清洁。

3、按《清场制度》进行清场。

清洗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课件

清洗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课件

消毒灭菌的方法
热力消毒灭菌
物理
照射消毒灭菌
1.燃烧灭菌法 2.干热灭菌法 3.微波消毒灭菌 4.煮沸消毒法 5.低温蒸汽消毒法 6.压力蒸汽灭菌法
1.日光暴晒法 2.紫外线灯消毒法 3.臭氧灭菌灯消毒法 4.电离辐射灭菌法
过滤消毒
化学 浸泡法 擦拭法
喷雾法
薰蒸法
化学消毒灭菌法
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 1.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2.严格掌握浓度、时间及方法。 3.定期更换。 4.消毒灭菌前的准备。 5.消毒灭菌后的处理。
分类 a 应在CSSD的去污区进行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
清点、核查。 b 应根据器械物品材质、精密程度等进行分类处理。
清洗 a 清洗方法包括机械清洗、手工清洗。 b 机械清洗适用于大部分常规器械的清洗。手工清洗
适用于精密、复杂器械的清洗和有机物污染较重器械 的初步处理。 C 清洗步骤包括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清洗 操作及注意事项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 d 精密器械的清洗,应遵循生产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
注:CSSD指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
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PartII: standard for operating procedure of c1eaning,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tion
干燥 1 宜首选干燥设备进行干燥处理。根据器械的材质选择适宜的干燥温度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
氯已定 洗必泰
0.02%:手浸泡30’ 中 0.05%:粘膜
0.1%:器械浸泡 30’
忌与肥皂及盐相遇
苯扎溴铵 新洁尔灭

0.05%:粘膜
1.与肥皂有拮抗作用

消毒灭菌操作及规范

消毒灭菌操作及规范

消毒灭菌操作及规范摘要本文档详细介绍了消毒灭菌的操作及规范。

消毒灭菌是一项关键的卫生措施,能够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保护人们免受病原体的侵害。

在实施消毒灭菌操作时,应遵循准确的步骤和指导,确保消毒灭菌的效果和安全性。

1. 简介消毒灭菌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式彻底杀灭或清除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过程。

它可以应用于医疗机构、食品加工厂、实验室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所和设备。

2. 消毒灭菌操作以下是消毒灭菌的一般操作步骤:2.1 清洁在进行消毒灭菌之前,应先对清洁对象进行彻底清洁。

清洁可以去除大部分的细菌和污垢,为后续的消毒灭菌提供更好的效果。

2.2 选择消毒灭菌方法根据不同的场所和设备,选择合适的消毒灭菌方法。

常见的消毒灭菌方法包括:- 物理方法:如高温蒸汽灭菌、紫外线辐射、过滤等。

- 化学方法:如化学消毒剂、酒精等。

2.3 操作流程根据选择的消毒灭菌方法,遵循操作指南进行消毒。

包括正确配制消毒液、正确使用消毒设备、正确操作消毒程序等。

2.4 操作安全在进行消毒灭菌时,必须遵循相关安全措施,确保操作人员和环境安全。

包括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避免化学品误触、注意操作环境通风等。

3. 规范要求为确保消毒灭菌操作的质量和效果,以下是一些规范要求:- 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如卫生部门发布的消毒灭菌规范。

- 定期检查和维护消毒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 严格遵循操作指南和步骤,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 定期培训操作人员,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 记录消毒操作,包括消毒时间、消毒液配制、操作人员等信息,以备审计和追溯。

结论消毒灭菌操作及规范是保障卫生环境和人们健康的重要措施。

通过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和准确的指导,我们能够有效地杀灭细菌和病毒,保护人们免受病原体的威胁。

消毒灭菌工作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并遵循相关的规范要求,以确保操作的质量和安全性。

《幼儿园卫生消毒工作实操流程》教案

《幼儿园卫生消毒工作实操流程》教案

《幼儿园卫生消毒工作实操流程》教案
Ⅰ、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班级卫生消毒工作的方法和内容,任务三更加具体的介绍幼儿园班级卫生消毒工作“如何做”,该任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理论讲完之后,逐项操作考核。

Ⅱ、讲授新课
一、空气消毒
二、含氯消毒液的配比
三、晨间除尘消毒工作
四、桌面清洁消毒
五、地面清洁消毒
六、幼儿口杯清洗消毒
七、幼儿毛巾清洗消毒
八、卫生间便器清洁消毒
九、玩教具清洗消毒
十、抹布清洗消毒
十一、拖布清洗消毒
十二、幼儿餐前盥洗
十三、班级物品摆放要求
十四、盥洗间物品摆放要求
十五、床铺整理
十六、班级消毒记录表填写
通过图示和视频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逐项画出每项工作的操作流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逐项进行实操。

◆教学互动:
观看视频:观看每种卫生消毒工作的实操过程
讨论发言:不同对象卫生消毒工作的重点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Ⅲ、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在宿舍和班级自主练习每项卫生消毒工作。

消毒灭菌标准操作程序课稿

消毒灭菌标准操作程序课稿

消毒灭菌标准操作程序一、消毒、灭菌基本原则1、基本要求(1)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灭菌。

(2)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执行本规范第11章的规定。

(3)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4)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5)医疗机构消毒工作中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或符合相应标准技术规范,并应遵循批准使用的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二、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1、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方法:(1)高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2)中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3)低度危险性物品,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做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

2、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1)对受到致病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灭菌;(2)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应采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3)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或低水平的消毒方法;(4)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消毒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3、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1)耐热、耐湿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道选压力蒸汽灭菌;耐热的油剂类和干粉类等应采用干热灭菌;(2)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宜采用低温灭菌方法如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或低温甲醛蒸汽灭菌等;(3)物体表面消毒,宜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宜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擦试或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多孔材料表面宜采用浸泡或喷雾消毒法4、职业防护(1)应根据不同的消毒与灭菌方法,采取适宜的职业防护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毒灭菌标准操作程序一、消毒、灭菌基本原则1、基本要求(1)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灭菌。

(2)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执行本规范第11 章的规定。

(3)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4)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5)医疗机构消毒工作中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或符合相应标准技术规范,并应遵循批准使用的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1、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方法:(1)高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2)中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3)低度危险性物品,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做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

2、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1)对受到致病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灭菌;(2)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应采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3)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或低水平的消毒方法;(4)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消毒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

3、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1)耐热、耐湿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道选压力蒸汽灭菌;耐热的油剂类和干粉类等应采用干热灭菌;(2)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宜采用低温灭菌方法如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或低温甲醛蒸汽灭菌等;(3)物体表面消毒,宜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宜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擦试或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多孔材料表面宜采用浸泡或喷雾消毒法4、职业防护(1)应根据不同的消毒与灭菌方法,采取适宜的职业防护措施。

(2)在污染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回收、清洗等过程中应预防发生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3)处理锐利器械和用具,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避免或减少利器伤的发生。

(4)不同消毒、灭菌方法的防护如下:a、热力消毒、灭菌:操作人员接触高温物品设备时应使用防烫的棉手套、着长袖工装;排除压力蒸汽灭菌器蒸汽泄露故障时应进行防护,防止皮肤的灼伤。

b、紫外线消毒:应避免对人体的直接照射,必要时戴防护镜和穿防护服进行保护。

c、气体化学消毒、灭菌:应预防有毒有害消毒气体对人体的危害,使用环境应通风良好。

对环氧乙烷灭菌应严防发生燃烧和爆炸。

环氧乙烷、甲醛气体灭菌和臭氧消毒的工作场所,应定期检测空气中的浓度,并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d、液体化学消毒、灭菌:应防止过敏及对皮肤、黏膜的损伤朊病毒、气性坏疽和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物品和环境的消毒一、朊病毒1、消毒方法(1)感染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宜先用一次性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进行双层密闭封装焚烧处理。

(2)可重复使用的被感染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的高度危险组织(大脑、硬脑膜、垂体、眼、脊髓等组织)污染扣度和高度危险性物品,可选以下方法之一进行消毒灭菌,且灭菌的严格程度逐步递增。

a、将使用后的物品污泡于1mol/L氢氧化钠溶液内作用60min,然后按WS310.2中的方法进行清洗、消毒与灭菌,压力蒸汽灭菌应采用134C —138C, 18min,或132C,30min,或121C, 60min;b、将使用后的物品采用清洗消毒机(宜选用具有杀朊病毒活性的清洗剂)或其他安全的方法去除可见污染物,然后污泡于1mol/L氢氧化钠溶液内作用60min,并置于压力蒸汽灭菌121 C, 30min ;然后清洗,并按照一般程序灭菌;c、将使用后的物品浸泡于1mol/L氢氧化钠溶液内作用60min ,去除可见污染物,清水漂洗,置于开口盘内,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内121 C灭菌60min或预排气压力蒸汽火菌器134C火菌60min。

然后清洗,并按照一般程序火菌。

(3)被感染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高度危险组织污染的低度危险物品和一般物体表面应用清洁剂清洗,根据待消毒物品材质采用100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或1mol/L 氢氧化钠溶液擦拭或浸泡消毒,至少作弄用1 5m i n ,并确保所有污染表面均接触到消毒剂。

(4)被感染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高度危险组织污染的环境表面应用清洁剂清洗,采用100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消毒,至少作用15min 。

为防止环境和一般物体表面污染,宜采用一次性塑料薄膜覆盖操作台,操作完成后按特殊医疗废物焚烧处理。

(5)被感染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肌病毒患者低度危险组织(脑脊液、肾、肝、脾、肺、淋巴结、胎盘等组织)污染的中度和高度危险物品,传播朊病毒的风险还不清楚,可参照上述措施处理。

(6)被感染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肌病毒患者低度危险组织污染的低度危险物品、一般物体表面和环境表面可只采取相应常规消毒方法处理。

(7)被感染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其他无危险组织污染的中度和高度危险物品,采取以下措施处理;a、清洗并按常规高水平消毒和灭菌程序处理;b、除接触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外科内镜外,其他内镜按照国家有关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处理;c、采用标准消毒方法处理低度危险性物品和环境表面,可采用500mg/L —10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或相当剂量的其他消毒剂处理。

二、注意事项1、当确诊患者感染朊病毒时,应告知医院感染管理及诊疗涉及的相关临床科室。

培训相关人员朊病毒相关医院感染、消毒处理等知识。

2、感染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当朊病毒患者高度危险组织污染的中度和高度危险物品,使用后应立即处理,防止干燥;不应使用快速灭菌程序;没有按正确方法消毒灭菌处理的物品应召回重新按规定处理。

3、感染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高度危险组织污染的中度和高度危险物品,不涌清洗和只能低温灭菌的,宜按特殊医疗废物处理4、使用的清洁剂、消毒剂应每次更换。

5、每次处理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消毒清洗器具,更换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手的清洁与消毒。

三、气性坏疽病原体1、消毒方法(1)伤口的消毒,采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伤口周围皮肤可选择碘伏原液擦拭消毒。

(2)诊疗器械的消毒,应先消毒,后清洗,再灭菌。

消毒可采用含氯消毒剂1000mg/L —2000mg/L 浸泡消毒30min —45min ,有明显污染物时应采用含氯5000mg/L —10000mg/L浸泡消毒》60min。

然后按规定清洗,灭菌。

(3)物体表面的消毒,手术部(室)或换药室,每例感染患者之间应及时进行物体表面消毒,采用户0.5%过氧乙酸或500mg/L 含氯消毒剂擦拭。

(4)环境表面的消毒,手术部(室)、换药室,病房环境表面有明显污染时,随时消毒,采用户0.5%过氧乙酸或1000mg/L 含氯消毒剂擦拭。

(5)终末消毒,手术结束、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

终末消毒可采用3%过氧化氢或过氧乙酸熏蒸,3%过氧化氢按照20mL/m 3气溶胶喷雾,过氧乙酸按照1g/m3加热熏蒸,湿度70% —90%密闭24h; 5%过氧乙酸溶液按照2.5mL/m3气溶胶喷雾,温度为20% —40%。

(6)织物,患者用过的床单、被罩、衣物等单独收集,需重复使用时应专包密封,标识清晰,压力蒸汽灭菌后再清洗四、注意事项1、患者宜使用一次性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

2、医务人员应做好职业防护,防护和隔离应遵循WS/T311 的要求;按触患者时应戴一次性手套,手卫生应遵WS/T313 的要求。

3、接触患者创口分泌物的纱布、纱垫等敷料一次性医疗用品、切除的组织如坏死肢体等双层封装,按医疗废物处理。

医疗废物应遵循《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要求进行处置。

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的病原体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的处理应符合国家届时发布的规定要求。

没有采求时,其消毒的原则为:在传播途径不明时,应按照多种传播途径,确定消毒的范围和物品;按病原体所属微生物类别中抵抗力最强的微尘物,确定消毒的剂量(可按杀芽孢的剂量确定);医务人员应做好职业防护。

皮肤与黏膜的消毒一、皮肤消毒1、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2、消毒方法(1)用浸有碘伏消毒液原液的无菌棉球或其他替代物品局部擦拭2 遍,作用时间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2)使用碘酊原液直接涂擦皮肤表面 2 遍以上,作用时间1min —3min,待稍干后再用70%—80%乙醇(体积分数)脱碘。

(3)使用有效含》2g/L氯已定-乙醇(70%体积分数)溶液局部擦拭2-3 遍,作用时间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4)使用70%—80%(体积分数)乙醇溶液擦拭消毒2 遍,作用3min。

( 5)使用复方季铵盐消毒剂原液皮肤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min—5min。

( 6)其他合法、有效的皮肤消毒产品,按照产品的使用说明书操作。

二、消毒范围肌肉、皮下及静脉注射、针炙部位、各种诊疗性穿刺等消毒方法主要是涂擦,以注射或穿刺部位为中心,由内向外缓慢旋转,逐步涂擦,共2 次,消毒皮肤面积应>5cmx 5cm。

中心静脉导管如短期中心静脉导管、PICC、植入式血管通路的消毒范围直径应>i5cm至少应大于敷料面积(10cmiX 12cm )。

手术切口部位的皮肤消毒一、清洁皮肤手术部位的皮肤应先清洁;对于器官移植手术和处于重度免疫抑制状态的患者,术前可用抗菌或抑菌皂液或20000mg/L 葡萄糖酸氯已定擦拭洗净全身皮肤。

二、消毒方法1、使用浸有碘伏消毒液原液的无菌棉球或其他替代物品局部擦拭2遍,作用》2min。

2、使用碘酊原液直接涂擦皮肤表面,待稍干后再用70%—80%乙醇(体积分数)脱碘。

3、使用有效含量》2g/L氯已定-乙醇(70%体积分数)溶液局部擦拭2-3遍,作用时间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4、其他合法、有效的手术切口皮肤消毒产品,按照产品使用说明操作。

三、消毒范围应在手术野及其外扩展》15cm部位由内向外擦拭。

四、病原微生物污染皮肤的消毒1 、彻底冲洗。

2、消毒,采用碘伏原液擦拭作用3min-5min ,或用乙醇、异丙醇与氯已定配制成的消毒液等擦拭消毒,作用3min-5min 。

五、黏膜、伤口创面消毒1、擦拭法(1)使用含有效碘1000mg/L-2000 mg/L 的碘伏擦拭,作用到规定时间。

(2)使用有效含量》2g/L氯已定-乙醇(70%体积分数)溶液部擦拭2-3 遍,作用时间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3)采用1000mg/L-2000mg/L 季铵盐,作用到规定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