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基本情况介绍

合集下载

家乡武威介绍

家乡武威介绍

美食特产
武威的美食也非常丰富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三套车",这是一种由茶、面片和腊肉 组成的传统美食
此外,武威的奶制品和葡萄酒也是不可错过 的特色
当地的奶制品以其醇厚的口感和独特的制作工艺而闻名, 而葡萄酒则以其甘醇的口感和浓郁的果香而受到广泛赞誉
旅游景点
PART 5
旅游景点
武威市博物馆: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武威市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 物,如马踏飞燕等。这里是你了解武威历史文化的最佳场所
古长城遗址
武威境内的古长城遗址 见证了中国古代的战争 和边疆政策,为游客展 现了古老的历史痕迹
西夏博物馆 西夏博物馆收藏了大 量珍贵的西夏文物, 为游客揭示了这个消 失的王朝的神秘面纱
旅游景点
总的来说,武威是一个值得你深入探索的城市, 无论是它的历史文化、美食特产还是旅游景点
都将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3 汉武帝时期,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正式 开辟了丝绸之路,武威便是重要的交通 枢纽
4 在唐代,武威更是重要的军事重镇和文 化交流中心
地理环境
PART 2
地理环境
1
武威市位于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的东端
这里地势平坦,地理位置优越,是甘肃省的重要交通
2
枢纽
境内有著名的大河如石羊河和黄羊河,为这片土地提
3
供了丰富的水源
文化特色
PART 3
文化特色
武威的文化特色 丰富多样,其中 最著名的当属"
凉州词"
此外,武威还拥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如传统的社火 表演、剪纸艺术等
古时的文人墨客在 这里留下了许多优 美的诗词,如唐代 诗人王之涣的《凉 州词》便描绘了武 威的壮丽景色和丰

武威简介

武威简介

讲词Good afternoon everyone.today ,I will introduce a history and cultural city is WUWEI,It’s my town. It is located in central Gansu Province, the eastern end of the Hexi Corridor, east of the provincial capital of Lanzhou, Jinchang West, the South Qilian Mountains, north of Tengger desert.The ancient name Liangzhou.我将分以下四部分作为重要讲点带领大家走进武威,它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重点文物保护和特色美食。

首先武威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的东端,东临省会兰州,西通金昌,南依祁连山,北接腾格里沙漠。

古称凉州,历史上曾经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要冲。

武威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历史的长河曾在这里抛洒过晶莹的珍珠。

武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早在50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大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为彰显其武功军威而得名。

自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历代王朝曾在这里设郡置府,成为长安以西的大都会,中西交通的咽喉,丝绸之路的重镇,民族融合的熔炉。

人文自然景观有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有举世无双的稀世珍宝西夏碑;有始建于北凉时期被称为石窟之祖的天梯山石窟;建于明正统四年,号称“陇右之冠”的武威文庙;元太子阔端与西藏佛教领袖萨班会晤的百塔寺遗址;古朴壮观的丝路名刹海藏寺;佛教胜地鸠摩罗什寺塔;历经千年的皇娘娘台、齐家文化遗址、沙井子文物遗址和古长城遗址。

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市级文物保护点540多处。

目前,馆藏文物4.7万多件,突出的代表有“一马”(马踏飞燕)、“一碑”(西夏碑)、“一寺”(白塔寺)、“一窟”(天梯山石窟)、“一塔”(罗什寺塔)、“一庙”(文庙)、“一堡”(瑞安堡)。

武威市自然资源

武威市自然资源

武威市自然资源
武威市位于甘肃省西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

武威市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包括山川、湖泊、草原等各种自然景观。

武威市地处黄土高原和祁连山区交汇处,气
候干旱,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这种气候条件塑造了武威市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


下是对武威市自然资源的介绍:
武威市地处黄土高原,地形起伏较大,山地、丘陵、平原交错分布。

祁连山的余
脉伸入武威市境内,形成了壮丽的山川景观。

市内还有一些湖泊,如火烧池、陶泉湖等,为当地生态环境增添了一抹绿色。

草原面积较大,有着广阔的草原风景。

这些地
貌景观丰富多样,为武威市的自然资源增添了独特的韵味。

武威市的气候条件对植被生长和动物栖息也有着重要影响。

干旱的气候使得这里
的植被以草本植物为主,少有高大乔木。

在这样的气候环境下,适应干旱的动植物种
类繁多,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

武威市的自然资源不仅丰富多样,还承载着丰富的
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值得探索和保护的自然宝库。

我的家乡武威

我的家乡武威
我的家乡武威
-
1
概述
2
文化传承
3
景点及特色
4
美食
5
结语
PART 1
概述
概述
我的家乡武威位于中国甘肃省的的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资源丰富,吸引了
2
众多游客的目光
以下将从文化、景点、美食和发展等方面介绍我的家
3
乡武威
PART 2
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
武威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历史的城市
结语
结语
总之,我的家乡武威是 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壮 丽景色和美食的城市
无论是其悠久的历史文 化,还是神秘而美丽的 自然风光,都吸引着无 数游客前来探索
我为自己生长在这样一 个独特的地方感到骄傲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认 识和了解这个美丽的家 乡
-
感谢您的欣赏
汇报人:XXXX
时间:20XX.7
2. 狮子山
景点及特色
狮子山是武威市的标 志性地标之一。它以 山势险峻、风景秀丽 而著名。登上狮子山 ,可以俯瞰整个城市 的美景。山顶建有一 座狮子形状的雕塑, 象征着武威的威武雄 壮
PART 4
美食
美食
武威的美食也是一大特色,其中最有名的就 是武威牛羊肉。这里的牛肉和羊肉鲜嫩多汁, 风味独特。尤其是烤全羊,香气扑鼻,色香
在这里,传统文化得到了良好的传承和 发展
武威自古以来就是汉族、回族、藏族等 多个民族的聚居地,各个民族的文化交 流和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PART 3
景点及特色
景点及特色
1. 雷台
雷台是武威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也是我最喜欢的地方之一。雷台 是一座古老的佛教建筑群,有数 百座洞窟构成。洞窟内壁上的壁 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雷台 的独特之处在于岩石与植被的完 美结合,给人一种神秘而壮丽的 感觉

(08-27)武威市基本情况

(08-27)武威市基本情况

武威基本市情一、基本情况历史:武威,又称凉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在古代,这里地多沼泽、甘泉,绿草丛生,是河西地区荒漠中难得的天然牧场。

据考古发现,在远古时代(至今约7000年),就有人类的频繁活动。

秦汉之际,匈奴休屠王部在今武威市修建了“盖臧城”。

“盖臧”是匈奴语,也许是翻译的关系,后人误读为“姑臧”。

汉以前为匈奴等民族驻地。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大败匈奴,汉武帝为彰其“武功军威”臵武威郡。

公元前106年汉武帝改雍州为凉州,以“地处西方,常寒凉也”故名“凉州”。

从最早的姑臧城算起,到今天的武威城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1986年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2001年5月撤地设市,2005年以来,先后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卫生城市、双拥模范城和文明城市。

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8处,文物保护点543处,馆藏文物近5万件。

概况:现辖凉州区和民勤县、古浪县、天祝县,有93个乡镇(凉州37个,民勤18个,古浪19个,天祝19个),1123个村,8259 个村民小组。

7个街道办事处,63个社区,其中凉州区37个。

总人口195.6万,2007年末常住人口190.16万人,人口出生率12.18‰,自然增长率6.43‰。

城镇化率为33%,其中凉州区41.24%,民勤县24.40%,古浪县23.05%,天祝县25.20%。

民族:聚居着汉、回、蒙古、藏、土等38个少数民族,其中汉族185.91万人,占95.05%;藏族7.27万人,占3.72%;土族1.38万人,占0.71%;回族0.57万人,占0.29%;蒙古族0.17万人,占0.09%;满族0.15万人,占0.08%,其它少数民族0.15万人,占0.08%。

面积:全市总面积3.32万平方公里(凉州5081平方公里,民勤15907,古浪5103,天祝7174),其中耕地384万亩、园地16.6万亩、林地361.6万亩、草地1487.5万亩。

我的家乡武威简介

我的家乡武威简介

我的家乡武威简介
我的家乡甘肃武威位于北方腹地,是河西走廊上一个小城市。

提起大西北让我们想到朔风凛冽中的苏武牧羊,昭君出塞,想到了赵燕“多慷慨悲歌之士”。

较之南方有着天然的冷调气质和悲剧氛围。

武威很早就有人居住,是古代西羌的地域,《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悲壮,苍凉,豪迈、忧愤之情不言而喻。

从最早的羌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到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为彰显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命名武威。

同时用当地特有的戈壁滩羊犒赏三军,大快朵颐后无不称赞其人间美味。

在唐代是河西走廊至西域重要城镇。

宋天圣六年被党项族占领,李元昊建立了西夏,凉州由西夏统治。

而西夏也是党项族最辉煌的时代。

1226年,成吉思汗攻西夏,陷西凉府。

凉州被元朝统治。

亚洲最强大的民族首领成吉思汗建立元朝也是中国最强盛的时期,几乎整个欧洲都被元朝所占领。

元朝降西凉府为州。

成吉思汗虽然打下了吐蕃(西藏)把青藏高原并入中原王朝,让中原和高原连成一片,元朝的版图成为中国是历史之最。

但成吉思汗又过于崇尚武力,在占领大片土地后,大肆屠杀当地居民,终将没能够摆脱游牧部落的模式。

“一代天骄”终将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我的家乡武威简介。

介绍一下甘肃武威作文100字

介绍一下甘肃武威作文100字

介绍一下甘肃武威作文100字
甘肃武威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这里有悠久的历史
文化、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民俗风情。

武威是一座名扬天下的古都,曾经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

这里有许许多多珍贵的文物古迹,如鸣沙山、峪泉寺、文殊塔等,都是历史留下的珍贵遗产,吸引
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武威还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这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历史上,武威曾是西部边疆地区的重要军事据点
和商业中心,这里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遗迹,如戈壁长城、
玉门关、阿斯兰·苏木塞墓等等,都是珍贵的历史遗产,见证了武威
悠久的历史。

同时,武威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如舞龙、舞狮、
蹴鞠等,都是当地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每逢节日,都会举行盛大的
庆祝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看。

武威的自然景观也是美不胜收,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
生态环境。

武威市东临黄河,北濒戈壁,南接南山,西接沙漠,是黄
土高原和河西走廊的交汇地带,这里有丰富的植被和野生动植物资源,
如百里沙海、祁连山、鸣沙山等,都是武威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每年都吸引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总的来说,武威市是一座充满魅力和魅力的城市,这里有丰富的
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值得一游。

我相信,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
经济的进一步繁荣,武威市的旅游业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成为一座
更加美丽和繁荣的城市。

武威市地理环境

武威市地理环境

武威市地理环境
武威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地处黄土高原东北边缘,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的城市。

武威市地理环境独特,地势东高西低,大致为高原和盆地交错分布。

\n\n自
然地理环境\n武威市地处黄土高原北部,气候干旱寒冷,年降水量较少。

主要地貌类
型有丘陵、平原和盆地。

市内地势起伏,地形复杂,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n\n气
候特点\n武威市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

气温变化较大,昼夜
温差明显。

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干燥。

\n\n水资源情况\n武威市水资源相对匮乏,主要依靠地下水补给。

市内河流较少,水资源分布不均衡,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

\n\n生态环境\n由于气候干旱,植被较为稀疏,生态环境脆弱。

近年来,政府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推动生态环境改善工作。

\n\n地理位置优势\n武威市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交通便利,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

在加强生态保护的同时,也积极
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

武威介绍

武威介绍

武威介绍武威古称凉州,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端,是“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中国葡萄酒的故乡”、“西藏归属祖国的历史见证地”和“世界白牦牛唯一产地”,素有“银武威”之称。

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200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2002年被命名为省级卫生城市。

现辖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和天祝藏族自治县,乡镇政府116个,其中镇政府41个,全市总土地面积3.3万平方公里,其中地面积382.32万亩。

总人口186万人。

聚居着汉、回、蒙、土等38个民族。

武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早在50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大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为彰其武功军威而得名。

自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历代王朝曾在这里设郡置府,东十六国是,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国和隋末的大凉政权先后在此建都,成为长安以西的大都会,中西交通的咽喉,丝绸之路的重镇,民族融合的熔炉。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绚丽的五凉文化、西夏文化、佛教文化和民族民间地域文化,名胜迹众多,文化遗存丰富,是甘肃省的文物大市。

现已普查清楚的文物保护单位54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8处,馆藏文物4.7万多件,其中国宝级文物3件,一级文物177件,二级文物346件,三级文758件,突出的特色是“一马”(铜奔马)、“一碑”(西夏碑)、“一寺”(白塔寺)、“一窟”(天梯山石窟)、‘一塔“(罗什寺塔)、”一庙“(文庙)。

铅奔马是中国旅游标志,被誉为”古典艺术品的最高峰“西夏碑是独一无二的稀世珍宝,是我国研究西夏历史少有的实物资料;白塔寺是元代阔端太子与西藏佛教领袖萨班举行“凉州会盟”之地,是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天梯山石窟被称为中国“石窟之袓”,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罗什寺塔是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讲经说法之地,鸠摩罗什被称为我国古代四大佛经翻译家之首,被誉为译经泰斗;文庙是全国三大孔庙之一,其规模“壮伟宏耀”,为“陇右学宫之冠”。

武威市介绍

武威市介绍

海藏寺
在武威城西北2.5公里处,也有人称海藏寺,因 寺院周围林泉茂密,犹如海中藏寺,故名。创建年 代现在无从考证,是现存比较完整的一处古建筑, 占地11,600平方米,是河西的名刹古寺,属省级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山门、大殿、灵钧台、天王 殿、无量殿等保存完整。 海藏寺面南而开,红色宫墙外,一座四柱三间 三层的木构牌楼,古朴玲珑,巧夺天工,颇具民族 特色。走马板上书有“海藏禅林”4个大字,恣意 而辉煌。每至日出时分,牌楼东侧一缕青烟袅袅直 上,盘旋缭绕于白杨、垂柳之间,缥缥缈缈,给海 藏古刹增添了一种神奇绝妙的气氛,人称“海藏烟 柳”、“日出寒烟”,为海藏寺一大奇景。
马踏飞燕
雷台公园
城市概况,历史沿革,气候,地理,民俗风情
武威亦称凉州,历史上曾是丝绸之路的要冲。公元前121 年,汉武帝派骠骑大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为表彰其 “武功军威”而取名武威。 武威地区地处黄土、青藏、蒙新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地势 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依次形成南部祁连山山地、中部 走廊平原和北部荒漠三个地貌单元,海拔介于1020—4874米之间。 武威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也 是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的出土地。武威自古就是“人烟扑地 桑拓稠”的富挠之地,素有“银武威”之美称。 武威农业条件优越市内地势平坦,光、热、土资源丰富, 是国家商品粮基地,甘肃省粮、油、肉、瓜、莱重要产区。武威 是中国葡萄酒的故乡,武威以其特有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成为 酿造葡萄的最佳产地,著名诗句“葡萄美酒夜光杯”就是武威盛 产葡萄酒的历史写照。工业初具规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酿 造、食品加工、建材、纺织、机械、冶金、化工、医药、煤炭等 重点产业。
天佛寺石窟
位于城南50公里处中路乡灯山村,是我 国早期的石窟之一。创建于十六国北凉, 后经历代开凿,规模宏大,建筑雄伟,有 学者称为“中国石窟鼻祖”。窟内保存壁 画数百平方米,现存洞窟三层,大小佛龛 17个,佛像100多尊,以及魏、隋、唐时 期的汉、藏写经、初唐绢画等珍贵文物。 其中主体建筑大佛窟如来坐像高达30多米。 大佛左右两边站立迦叶、阿难、普贤、文 殊、广目、天王六尊造像,神态逼真,形 象各异,塑造精致。因修黄羊河水库,大 部分佛像、壁画、经卷等搬迁于省博物馆 保存。现窟内大佛依山造像、中心柱,佛 龛及部分壁画尚存,是珍贵的历史文物。

甘肃武威的人文历史简介

甘肃武威的人文历史简介

甘肃武威的人文历史简介甘肃武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城市。

它不仅自然风光迷人,还有着独特而充满魅力的人文历史。

本文将带您了解甘肃武威的人文历史,展示这座城市的魅力之处。

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甘肃武威位于丝绸之路上,是古代交通要塞和重要商贸城市之一。

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东西方文化和商品交流的重要节点。

古代商队经过这里,带来了各地文化和物质财富的交融。

如今,我们可以在武威的各个角落找到历史的遗迹,感受到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氛围。

魏晋石窟艺术的瑰宝武威以其独特的魏晋石窟艺术而闻名于世。

魏晋石窟位于武威市东南部的鸣沙山脚下,是世界上最早的石雕艺术宝库之一。

这些石窟中保存着众多精美的佛教壁画和雕塑,展示了古代艺术的绚丽和精湛。

石窟中的壁画和雕塑不仅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佛教教义,还记录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研究历史和艺术提供了珍贵的资源。

雷台遗址的历史足迹如果您对历史感兴趣,那么不容错过的是武威市区的雷台遗址。

雷台遗址是中国长城系统中保存最完整的部分之一,被誉为“世界史上最完整的城门”。

这个城门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承载了无数古人的智慧和劳动。

站在雷台遗址上,您可以想象当年军士守卫边关,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文庙与文化传承文庙是历史上供奉祀学宫和培养士人的地方。

武威的文庙建于明代,是甘肃省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庙之一。

文庙内有众多的古建筑和文物,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每年的庙会上,人们会展示传统的文化表演,如舞龙、舞狮和相声等,让游客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人文名人的故里武威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孕育了众多的人文名人。

最著名的当属西汉末年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霍去病。

他在解放西域的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中国古代历史增添了辉煌的篇章。

武威为了纪念他,建立了霍去病的故居和纪念馆,供人们缅怀和学习。

结语甘肃武威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索和了解。

从丝绸之路到魏晋石窟,从雷台遗址到文庙,每一个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都记录着这座城市的辉煌过去。

武威简介介绍

武威简介介绍

05
旅游景点
雷台汉墓
1 2 3
历史背景
雷台汉墓是东汉时期的墓葬,距今已有1700多 年的历史,是研究中国汉代社会、文化、艺术等 方面的重要历史遗迹。
建筑特色
雷台汉墓的建筑特色体现了汉代石雕艺术的精髓 ,墓室内的石雕和壁画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俗和 信仰。
旅游信息
雷台汉墓位于武威市凉州区,是国家级文物保护 单位,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04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基础教育
武威市的基础教育体系较为完善,包括幼儿园、小学、初 中和高中等各个阶段。其中,武威实验中学、武威第一中 学等学校在当地具有较高的声誉。
职业教育
武威市有多所职业教育学校,涵盖了各种专业领域,如农 业、医学、工程等,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 。
教育资源
武威市政府一直致力于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覆 盖率和质量,以满足广大市民的教育需求。
城市绿化
绿化规划
武威市注重城市绿化规划,通过公园、广场、街道绿化等手段提 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和生态环境质量。
公园与广场
武威市建设了多个公园和广场,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和健身的场 所,如凉州白塔寺公园、雷台公园等。
街道绿化
武威市对城市街道进行绿化美化,种植行道树、花卉和草地等, 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宜居性。
武威简介介绍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地理与历史 • 人口与民族 • 经济发展 • 社会事业 • 旅游景点 • 特色美食 • 城市规划与建设
01
地理与历史
地理位置
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的东端,祁连山北麓,北与内蒙古相连,东南与青海、 宁夏接壤,西与张掖、酒泉交界,南与兰州、白银毗邻。

武威市简介

武威市简介

武威市简介武威市地处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是丝绸之路自东而西进入河西走廊和新疆的东大门。

位于北纬36°29′-39°27′,东经101°49′-104°16′之间,东靠白银市、兰州市,南部隔祁连山与青海省为邻,西与张掖市、金昌市接壤,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相连。

东南距省城兰州市276公里,西北距镍都金昌市74公里。

南北长326公里,东西宽204公里。

武威,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的东端,是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

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200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2005年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12年10月被命名为中国葡萄酒城。

现辖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和天祝藏族自治县,总面积33238平方公里,有93个乡镇、1125个村民委员会、8个街道办事处、71个居民委员会。

常住人口18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0万人,乡村人口132万人,聚居着汉、藏、回、蒙等38个民族。

武威历史悠久,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为彰其“武功军威”命名武威。

自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历代王朝都曾在这里设郡置府。

武威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冲,境内名胜古迹众多,雪域高原、绿洲风光和大漠戈壁等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具有较高的文化旅游价值。

武威区位优越,东接兰州、南靠西宁、北临银川和内蒙、西通新疆,处于亚欧大陆桥的咽喉地位和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的中心地段,兰新、干武铁路、G30、G312国道贯穿全境,是河西重要的物流中心和商贸集散地。

武威物产丰富,自古就是“人烟朴地桑柘稠”的富饶之地,地势平坦,光热资源丰富。

武威是一个传统农业地区,是全省瓜果基地及肉类繁育生产基地,也是绿色食品最佳产区之一,尤其适宜发展酿造葡萄,产量占全省的65%。

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41.55亿元,增长15.1%。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0.62亿元,增长68.2%;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09.07亿元,增长21.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8.93亿元,增长23.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42亿元,增长18.1%;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26.66亿元,增长32.2%;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5亿元,增长42.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397元,增长16.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35元,增长18.1%。

武威市简介

武威市简介

武威市简介武威市地处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是丝绸之路自东而西进入河西走廊和新疆的东大门。

位于北纬36°29′-39°27′,东经101°49′-104°16′之间,东靠白银市、兰州市,南部隔祁连山与青海省为邻,西与张掖市、金昌市接壤,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相连。

东南距省城兰州市276公里,西北距镍都金昌市74公里。

南北长326公里,东西宽204公里。

武威,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的东端,是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

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200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2005年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12年10月被命名为中国葡萄酒城。

现辖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和天祝藏族自治县,总面积33238平方公里,有93个乡镇、1125个村民委员会、8个街道办事处、71个居民委员会。

常住人口18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0万人,乡村人口132万人,聚居着汉、藏、回、蒙等38个民族。

武威历史悠久,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为彰其“武功军威”命名武威。

自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历代王朝都曾在这里设郡置府。

武威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冲,境内名胜古迹众多,雪域高原、绿洲风光和大漠戈壁等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具有较高的文化旅游价值。

武威区位优越,东接兰州、南靠西宁、北临银川和内蒙、西通新疆,处于亚欧大陆桥的咽喉地位和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的中心地段,兰新、干武铁路、G30、G312国道贯穿全境,是河西重要的物流中心和商贸集散地。

武威物产丰富,自古就是“人烟朴地桑柘稠”的富饶之地,地势平坦,光热资源丰富。

武威是一个传统农业地区,是全省瓜果基地及肉类繁育生产基地,也是绿色食品最佳产区之一,尤其适宜发展酿造葡萄,产量占全省的65%。

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41.55亿元,增长15.1%。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0.62亿元,增长68.2%;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09.07亿元,增长21.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8.93亿元,增长23.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42亿元,增长18.1%;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26.66亿元,增长32.2%;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5亿元,增长42.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397元,增长16.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35元,增长18.1%。

武威环境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武威环境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武威环境发展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武威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是该省的重要地级市之一。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报告旨在对武威市的环境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从而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2. 自然环境武威市地处河西走廊,地势平坦,气候干旱。

这一地理环境使得水资源稀缺,土地脆弱,生态环境脆弱。

长期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3. 水资源武威市地下水资源丰富,是市民饮用水的重要来源。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水开采速度加快,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源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

因此,需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推动合理用水。

4. 大气环境武威市是典型的工业城市,煤炭、化肥、水泥等重点工业在市区密集分布,工业废气排放严重。

大气污染成为该市的突出环境问题之一。

针对这一问题,应加快推进环境治理技术和设备的创新,提高工业企业的环保意识和治理水平。

5. 生态环境武威市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建设成为保护和发展资源的有效途径。

因此,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工作至关重要。

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的投资与管理,加强对生态系统的监测与评估,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动可持续发展路径的建立。

6. 垃圾处理垃圾处理问题是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

当前,武威市的垃圾处理方式仍然以填埋为主,但填埋场已逐渐面临容量枯竭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应加快推进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引入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提高垃圾处理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7. 综合治理综合治理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

武威市需要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和措施,加强环境监管与执法,加大对环境治理技术的投入,促进相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居民的参与。

8. 结论综上所述,武威市的环境发展现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应加强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同时,应加快推进垃圾处理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加强综合治理力度。

8 第八讲 武威市概况及其主要景点

8  第八讲 武威市概况及其主要景点
EXIT
EXIT
EXIT
3、雷台汉墓的构成和基本情况
★ 整个汉墓由前、中、后三室构成 ★ 多墓室的大型墓葬,夫妻合葬墓 ★ 从墓门到后室长达40m,墓道两壁各有一组朱 色彩绘的树状花纹图案 ★ 墓前室有左右耳室,墓中室有一右耳室,墓后 室不配耳室 ★ 前、中、后三室顶部均成覆斗形式,正中各嵌 有一块方砖,用红、灰、白三色绘成莲花图案 ★ 墓室墙壁有墨绘几何棱形纹饰
EXIT
EXIT
6、天马文化
据《史记》记载,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发现一种汗 如血一般鲜红的宝马,并将其带回长安。汉武帝得到汗血马当 日,大宴群臣,作诗赞美,称之为“天马”:“大一贡兮天马 下,露赤汗兮沫留赭,聘容与兮万里,今安匹兮龙与友!”因 马前脖部流出的汗中有红色物质,鲜红似血,故称之为“汗血 宝马”。后来,汗血宝马在中国失传。据我国马史专家考证, “汗血宝马”其实就是当今土库曼斯坦的阿哈尔捷金马。阿哈 尔捷金马是世界上250种最古老的马种之一,当今世界奔跑速 度最快的纯血马就有它的基因。这种马反应灵活,奔跑轻快, 它在平地跑1000米仅需1分零7秒,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最美丽的 动物,其画像经常出现在中亚地区各类考古文物中,甚至在已 发现的公元前的壁画和器皿上,其形象被绘制在该国国徽中央, 是土库曼
EXIT
修文 有 “ 每 头 身 是 十 的记 汉 凉 行 宝 阴 “ 厘 经载 文 州 六 盖 刻 敕 米 西 过了 楷 重 十 。 伎 造 , 夏 。了 书 修 五 正 乐 感 正 碑 护二护字文菩应面高 国十国。是萨塔以二 寺六寺背西,之西点 塔行感面夏题碑夏六 的,应是文额文文米 初每塔汉楷上”篆, 建行碑文书端。书宽 、七铭小二是两题一 显十”篆十半侧额米 灵字,题八圆各,, 、。正额行形有意厚 重碑文 ,云一思三

武威市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简介

武威市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简介
34 ℃
全年无霜期
154天左右
年极端最低气温
-20℃
全年主导风向
NW
年平均降水量
160mm
年平均蒸发量
2020mm
年平均风速
2.4m/s
最大冻土深度
141cm
大风日数
15.9日
冬季室外采暖计算温度
-15℃
2.1.4水文
武威地处石羊河流域中上游,由于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稀缺,水资源已经成为武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4.93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3.918亿立方米,地下水1.016亿立方米。石羊河流域武威属区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1.273亿立方米。
2.2.4文化、卫生、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区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乡镇文化站37个。数字有线电视入户率和广播电视无线覆盖率分别达到43%和100%。
全区共有卫生机构64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14个。全区拥有床位2941张,卫生技术人员5760人。
2015年全区区级以上科技成果21项,比上年增加7项。专利申请受理250件,比上年增长41.2%;授权专利110件;授予发明专利权2件。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8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3亿元,增长11%。
共有各类学校和幼儿园543所,校(园)学生(幼儿)159630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13所,在校学生9369人;中学75所,在校学生58620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小学320所,在校学生62501人;幼儿园134所,在园幼儿29046人。
全区有运动场96个,室外全民健身路径59条,新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行政村40个;全年经常性体育锻炼人数达到39万人次。
2.1.5土壤植被
凉州平原区,分布灰漠土,边缘有沙化灰漠土,绝大多数的面积为农田,由于水利条件耕地熟化作用及地形、成土物质等因素的作用,主要的土种有立土、平土、漏沙土。区内所有土壤有12个类型,19个亚类,72个土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威市基本情况介绍武威,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的东端,是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

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2005年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6年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城市。

现辖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和天祝藏族自治县,总面积3.3万多平方公里,总人口181.5万。

武威地处亚欧大陆桥的咽喉,是河西走廊的东大门,东接兰州,南靠西宁,北临银川、呼和浩特四大省会城市,西连新疆,南通西藏,处于西部地区的中心位置。

兰新铁路、干武铁路、G30国家高速、312国道贯通全境,宁夏至武威高速(营双高速)、S211、S308省道和金武高速等地方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是河西走廊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最集中的地区,也是辐射西北及中亚地区的最佳交通枢纽和节点城市。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强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坚持引项目、找矿藏、建园区、上规模、增效益,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目前,全市已引进建设了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水泥、电石、新型建材、碳基材料、化工、食品加工和物流等方面的一批骨干项目,新型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工业经济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

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67.5亿元,增长1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3亿元,增长60%,工业增加值达到81亿元,增长20.4%,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20亿元,增长54.3%。

“十二五”期间,全市将全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推进工业化发展。

到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600亿元,年递增14%;工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年递增25%。

一、全市资源情况武威市内地势平坦,可利用土地广阔,土地资源较为丰富,是承接产业转移的理想之地。

区域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现已发现矿产9大类、30多种,各类矿产点100多处,初步探明储量的矿种15种,其中石墨667万吨、煤炭20亿吨、石灰石18亿吨;此外,为承接新疆煤炭资源而新建的武南国家煤炭集疏运中心也已开工建设,未来将形成年交易煤炭资源4亿吨的吞吐能力,各类矿产资源开发前景广阔。

武威区域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为农产品的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是全省瓜果蔬菜基地、放心肉繁育基地、绿色食品最佳产区,也是甘肃及西北地区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主要农林牧资源有小麦、玉米、油料、瓜果、蔬菜、棉花、畜产品等。

其中小麦总产量95万吨,啤酒大麦总产量13万吨,玉米总产量43万吨,马铃薯产量50.6万吨,葡萄种植面积约10万亩,产量5万吨,棉花种植面积15万亩,产量1.54万吨,油料种植面积28万亩,产量9万吨,蔬菜种植面积53万亩,产量176万吨,瓜类种植面积4.6万亩,产量17万吨,红枣种植面积6万亩,产量近1.4万吨,肉类总产量24万吨。

以此资源为依托,初步形成以淀粉业、酒业、面业、醋业、肉类加工业为主的食品工业体系,产品品种达到150多类1400多种;重点产品小麦粉产量86.75万吨,混配合饲料31万吨,食用植物油23410吨,白酒5336吨,啤酒83476吨,葡萄酒10000吨。

同时,区域内太阳辐射强,年日照时数在2570—3030小时之间,日照百分率58—68%,年总辐射量5530兆焦/平方米—6200兆焦/平方米;风能资源亦非常丰富,多年平均风速均≥3.5m/s,主导风向全年较稳定;≥26m/s的极大风速少,有效风能利用时数均≥5000小时,每日可利用风能时数达13.9小时以上,风速变化均衡,跃变较小,是甘肃建设河西“陆上三峡”能源基地的重要节点区域。

“十二五”期间,武威将努力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培育壮大支柱产业。

力争汽车产能达到5万辆,光伏组件500兆瓦,葡萄酒20万吨,电解铝110万吨,焦炭300万吨,煤制天然气40亿立方米,洗精煤10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1000万吨,电石220万吨,碳基新材料100万吨,风电装机容量达到2000兆瓦,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00兆瓦,建成西北地区重要的能源化工、食品加工和装备制造基地。

二、产业发展情况“十一五”以来,先后有福建达利、江苏雨润、青岛啤酒、东方希望、四川铁骑力士、国药集团、内蒙太西煤、今麦郎集团、杭州汇能、中材集团、山东威龙、中国华电、中国大唐、中广核、中节能、山煤集团、山东威龙、浙江普信集团、江苏海润光伏公司、山东润峰集团、湘电集团、华东电源公司和山东泰安泰安航天特种车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知名企业来武投资。

涉足食品加工、酿造、煤炭勘探加工、太阳能及风力发电、光伏组件、车辆制造等产业,为武威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促进了全市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及农产业加工产业的发展。

(一)碳化硅产业发展情况。

碳化硅作为一种新碳材,在钢铁行业、有色金属冶炼、研磨领域、太阳能光伏产业、电子行业及其他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我市天祝县及邻近的青海和永登县境内的石英石储量大、品位高,是发展碳化硅产业的理想原料。

“十一五”以来,全市碳化硅产业快速发展,截止2011年底,全市建成投产的碳化硅企业9户,生产能力达26万吨,其中黑碳化硅13万吨,绿碳化硅13万吨,目前在建的碳化硅项目22个,项目总投资达27亿元,设计生产能力达135万吨。

初步培育了一批碳化硅冶炼、细粉加工企业。

“十二五”期间,全市碳化硅产能将达到150万吨,碳化硅微粉、水洗粉、单晶硅、多晶硅的线性切割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半导体产业的工程型加工材料等碳化硅精深加工产品达到60万吨,形成产业体系较为完善的新兴(碳)材基地。

同时“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的与光伏产业相关的太阳能玻璃项目也正在洽谈。

(二)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

武威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属国内太阳能资源丰富区,资源条件较好,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及光伏组件制造产业已成为我市重点培育发展的主导产业。

目前,华电、中节能、大唐、甘电投等优势企业已在我市凉州区空星墩滩、民勤县红沙岗、古浪县直滩、天祝县松山滩等区域积极实施一批光电、风电项目。

2008年,甘肃大唐发电有限公司兆瓦级并网光伏发电项目一期0.5兆瓦,作为国家层面五个试验示范项目之一建成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市成为国家光伏发电的优选区域之一;2009年,甘肃电投辰旭凉州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在武威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建设的1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建成并网发电;2010年5,甘肃电投1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华电新能源甘肃分公司1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中节能1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开工建设,现已并网发电;2010年6月,中广核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民勤一期49.5MW项目在民勤红沙岗工业集聚区同时开工建设,现已并网发电;2011年3月,国电电力武威发电有限公司9MW光伏发电项目、大唐武威新能源有限公司49.5MW 风力发电项目、中广核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民勤二期49.5MW项目在民勤红沙岗工业集聚区同时开工建设。

目前,中广核西北分公司拟与甘电投合作,共同开发民勤红沙岗风电场,计划到2015年,投资近100亿元建成“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总装机容量达到100万千瓦。

同时,中节能二期2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中国风电集团9兆瓦光伏发电项目、中电国际5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也于2011年9月开工建设;此外,中电投9兆瓦、华能9兆瓦、大唐甘肃公司9兆瓦、国电甘肃9兆瓦、大唐新能源2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已取得省发改委开展前期工作的批复;中广核一期100兆瓦光热、3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中国风电集团50兆瓦光热、大唐新能源50兆瓦光热,中节能三期20兆瓦、赛维LDK30兆瓦光伏项目已将开展前期工作的申请上报省发改委。

规划到2015年,全市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00兆瓦,风电装机容量达到2000兆瓦以上。

(三)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情况。

我市装备制造业起步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是为农业和农产品加工服务,发展基础十分薄弱。

目前,全市共有装备制造企业40户,其中农机制造企业30户,主要有西牛机械公司、武威圣塔农机制造公司、武威洁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甘肃正邦内燃机配件有限责任公司、武威核工业同心起重设备有限公司和甘肃武威兴旺农机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主要以汽车配件、内燃机配件、煤矿机械、农用车辆、农机配件、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输送机械、筑路机械、工程机械、农用机具、粮油机械、冷藏及冷冻等设备的生产经营为主。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大力推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

先后引进山东泰安航天特种车有限公司年产5000辆特种车生产项目、江苏丹阳市荣宝车灯有限公司年产20000盏太阳能路灯生产线项目、湖南湘电风能组件项目、北京中材科技年产200套风电叶片生产项目、上海永久自行车有限公司年产30万辆电动自行车等项目陆续入驻我市,为我市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目前,我市与西班牙北方电力集团公司、宁波天安集团、南京宏远电动车制造有限公司、北京中材科技等企业的项目合作洽谈工作也正在进行中。

“十二五”期间,我市按照省委建设河西能源基地的部署,大力推动能源和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着力实施一批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努力创建集能源研究、发电及应用、装备制造一体化的产业示范基地。

(四)石灰石产业发展情况。

我市境内石灰石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4.05亿吨,远景储量约18亿吨(其中电石灰岩3亿吨,水泥灰岩15亿吨),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主要分布在天祝石门峡、古浪县铁柜山矿区和民勤县红崖山矿区。

依托丰富的石灰石资源,我市已建成水泥、石灰、电石等各类石灰石资源加工企业10多家。

目前,在建的水泥项目有中材集团祁连山古浪公司日产4500吨水泥生产项目、甘肃省天祝神鹰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年产2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和民勤荣达公司年产200万吨水泥生产线项目等。

此外,电石生产也是我市石灰石资源开发利用规模较大的产业之一。

古浪鑫淼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是全市唯一一家电石生产企业,年生产电石能力为25万吨,延伸产品主要有石灰氮、双氰胺、碳酸钙和肌酸等。

目前,公司正在进行年产60万吨电石生产线扩建。

此外,酒钢集团天威公司和民勤荣达公司各年产60万吨电石生产项目已核准开工建设。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积极发展石灰石开发产业,力争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达到1000万吨;电石及深加工产业取得重大突破,着力发展焦炭—电石项目、电石—聚氯乙烯一体化项目、电石—精细化学品等循环产业项目。

(五)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情况。

武威市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是农产品的生长发育的理想区域。

其产品质优量大,是全省瓜果蔬菜基地、放心肉繁育基地、绿色食品最佳产区。

主要农林牧资源有小麦、玉米、油料、瓜果、蔬菜、棉花、畜产品等。

以丰富的农产品为依托,我市凉州区形成了以淀粉业、酒业、面业、醋业、肉类加工为主的食品工业体系;民勤县重点发展棉花、葡萄、南瓜、油葵等农产品加工及红枣、甘草、锁阳、苁蓉等林沙产品加工;古浪县以啤酒大麦、小杂粮、羊肉加工为方向,发展规模逐步加大;天祝县突出高原特色,藏医药、白牦牛、高原蔬菜深加工正在积极推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