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动.营养和健康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食品营养与健康的研究进展

食品营养与健康的研究进展

食品营养与健康的研究进展食品和健康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注重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对健康的影响。

食品营养和健康的研究也日益深入,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的进展。

一、膳食指南研究膳食指南是指具有科学依据的膳食结构建议和营养标准,是国家为促进公众营养健康状况而制定的指引性文件。

膳食指南研究是关于如何制定膳食指南的相关研究,旨在推广以科学为基础的膳食结构和营养标准,提高公众的营养认知和健康水平。

目前,我国膳食指南研究已取得诸多成果,如《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儿童膳食指南》等。

二、功能性食品研究功能性食品是指在专注于健康食品研发的基础上,提高食品营养价值和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具有特殊功效的食品。

例如:红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铁质,对于贫血、补血、调节生理功能都有一定的作用;黑木耳含有丰富的胶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补肝、养肾、调经、排毒等有独特的保健功效。

近年来,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目前,我国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红枣的食品开发与功效研究、黑木耳的生物活性及健康保健研究等。

三、乳酸菌研究乳酸菌是具有代表性的益生菌之一,可以寿命肠道中的有害菌,维护肠道菌群平衡,有助于提高肠道免疫系统的功能,促进人体健康。

目前,乳酸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作乳酸菌发酵饮料和发酵食品等方面。

乳酸菌的研究还包括不同乳酸菌的功效研究和菌株筛选。

目前,我国已经开展了很多乳酸菌的相关研究,如不同乳酸菌发酵 YY饮料的功能性比较研究、乳酸菌发酵饮料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等。

四、补钙研究钙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有助于维持人体骨骼健康,参与人体许多生命活动的代谢过程。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推进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补钙已经成为了一种热门的健康需求,相关研究也更加深入。

补钙研究包括钙代谢研究、钙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和钙盐摄入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方面。

目前,我国的补钙研究主要集中在钙的摄入途径和服用时间、补钙剂的选择、钙的吸收与生物利用率等方面。

1+x运动营养咨询与指导实训内容

1+x运动营养咨询与指导实训内容

1+x运动营养咨询与指导实训内容
随着健身热潮的兴起,人们对于运动营养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1+x运动营养咨询与指导实训项目应运而生,旨在帮助人们正确理解和应用运动营养知识,提高运动效果,达到健康、强壮的身体状态。

在1+x运动营养咨询与指导实训项目中,学员们将学到以下内容:
1. 运动营养的基础知识:了解运动所需的营养成分,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作用和摄入标准。

学员们将学习如何根据不同运动类型和强度调整饮食,以满足身体能量消耗和肌肉修复的需要。

2. 饮食计划的制定:学员们将学习如何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根
据个体的运动目标和身体状况进行调整。

学员们将学习如何合理分配每餐的营养成分,以满足身体对能量和营养的需求。

3. 补剂的使用与推荐:学员们将学习有关运动补剂的知识,包括蛋
白粉、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他们将了解不同类型的补剂对身体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如何根据个体需要进行推荐和使用。

4. 饮食习惯与健康:学员们将学习如何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
合理的进食时间、饮食结构和食物选择。

他们还将了解如何避免常见
的饮食错误,如过度摄入不健康的食物和饮料。

5. 运动前后的饮食调整:学员们将学习在运动前后如何合理调整饮食,以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同时避免运动前后的不适感和消化问题。

通过1+x运动营养咨询与指导实训项目,学员们将得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在运动营养领域取得专业知识和技能。

他们将能够为运动爱好者、健身房会员和运动队提供个性化的运动营养指导,以实现他们的健康和运动目标。

2023年度健康行动指标自查自评报告(一)

2023年度健康行动指标自查自评报告(一)

2023年度健康行动指标自查自评报告一、健康行动指标概况在2023年度,健康行动指标包括体重、饮食、运动等多个方面。

通过自查自评报告,我们可以全面了解个人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健康问题,制定有效的健康管理计划。

二、体重指标1. 测量体重变化情况2023年度,我每月定期测量体重,并记录在健康档案中。

经过分析,发现体重呈现波动,需要加强对饮食和运动的管理。

2. 饮食控制为了维持健康的体重,我在日常饮食中遵循均衡饮食原则,减少高热量、高油脂食物的摄入。

3. 运动锻炼为了控制体重,我每周坚持进行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保持身体的活动量。

三、饮食指标1. 饮食结构我在2023年度对自己的饮食结构进行了调整,增加了蔬菜和水果的摄入比例,减少了高糖高油的食物摄入。

2. 膳食营养通过营养学知识的学习,我对自己的膳食进行了优化,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达标。

四、运动指标1. 运动频率我在2023年度增加了运动的频率,每周至少进行3次有氧运动和2次力量训练,保持身体的活动量。

2. 运动方式为了更好地达到健康目标,我尝试了多种运动方式,包括跑步、游泳、瑜伽等,以增加运动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五、睡眠指标1. 睡眠时间2023年度,我通过规律作息,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时间,促进身体的恢复和健康。

2. 睡眠质量我尝试了多种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包括放松呼吸、冥想等,以保证睡眠的深度和连续性。

六、心理健康指标1. 压力管理2023年度,我学习了压力管理的方法,包括情绪调节、放松技巧等,有效缓解了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

2. 心理咨询我定期进行心理咨询,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状态。

七、健康检测指标1. 定期体检2023年度,我按时进行了身体各项指标的体检,及时了解身体状况,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2. 健康档案管理我建立了完整的健康档案,包括体检报告、医疗记录等,并进行定期更新和管理。

结语在2023年度的健康行动指标自查自评中,我发现了自己在体重管理、饮食结构、运动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制定有效的健康管理计划,逐步改善了这些问题,提高了自己的健康水平。

科学版体育五年级《第1课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体育活动与营养》教学设计2

科学版体育五年级《第1课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体育活动与营养》教学设计2

科学版体育五年级《第1课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体育活动与营养》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五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第二课,主题为“体育活动与营养”。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基本的体育活动知识和营养知识,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培养他们科学的生活方式。

教材内容包括体育活动的种类、作用,以及营养的基本知识、饮食卫生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体育活动经验,对体育活动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体育活动的选择、运动量的控制等方面还不够科学,对于营养知识的了解更是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的实例和图片,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体育活动的种类、作用,知道如何科学地进行体育活动。

2.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营养知识,了解饮食卫生,提高健康素养。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人分享和交流。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体育活动的种类、作用,营养的基本知识。

2.教学难点:如何科学地进行体育活动,饮食卫生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体育活动的种类、作用,营养的基本知识。

2.示例法:通过实例和图片,展示体育活动的具体方法和饮食卫生的重要性。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体育活动经验和饮食观念。

4.实践法:学生进行体育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体育活动的快乐和营养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2.体育器材(如跳绳、篮球等)3.食物图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体育活动的图片,如跑步、游泳、篮球等,让学生说出这些体育活动的名称,简要介绍它们的作用。

然后提问:“你们平时喜欢参加哪些体育活动?为什么?”通过这个问题,了解学生的体育活动情况,为下面的教学做铺垫。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详细介绍各种体育活动的种类、作用,以及如何科学地进行体育活动。

同时,展示一些不科学的体育活动方式,让学生认识到错误,并加以改正。

常见慢性病患者的运动处方与合理膳食

常见慢性病患者的运动处方与合理膳食

Time, 持续时间或
总时间
Type, 模式或类型
Volume, 量
Progression, 进阶
FITT-VP
运动处方(Ex RX)基本原则旨在为从 事健康/体适能、公共卫生、临床运动、健 康管理的专业人士提供指南,使他们能够 为健康成年人制定出可以促进体适能和健 康的个性化Ex RX ,这些原则也可通过适 当筛选后用于某些患有慢性疾病、残疾或 有特殊健康状况的人群。
3.1 指南与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原则
WHO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相关指南
关于身体活动的10个事实
不同国家的相关指南
《2008美国身体活动指南》
最新指南: 《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
专家共识》
运动处方基本原则介 绍
频率
强度
时间
方式
总量
进度
Frequency, 每周进行多
少次
Intensity, 费力程度
▪ 营养(nutrition) 是指生物从外界摄入食 物,在体内经过消化、吸收、代谢以满足其 自身生理功能和从事各种活动需要的必要生 物学过程。
▪ 营养素(nutrients) 是指人类通过摄入食 物获得其生理和生活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
▪ 营养素有三大基本功能:提供能量、构建 机体和修复组织、调节代谢以维持正常生 理功能。
8.瑜伽:不仅可以帮助您雕塑 体形,治疗疾病、改良身体的 不良习惯,还可以在练习中让 您放松神经,缓解压力,达到 心灵和外表的和谐美。非常适 合现代人的需要。
走路是世界最佳运动之一(WHO)
(三、五、七)
三”是指一 次三公里三十 分钟以上。
“七”是指适宜代 谢,即运动到你的 年龄加心跳等于170。
讨论2

草鱼的营养需求研究进展(一)

草鱼的营养需求研究进展(一)

草鱼的营养需求研究进展(一)艾春香艾春香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 福建省水产那料研究会福建省水产那料研究会草鱼草鱼 (Ctenopharyngodon idella Cuvieret Valenciennes)是一种典型的草食性鱼类,是一种典型的草食性鱼类,食物链短,为我国最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为我国最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其自然分布区主要是中国的内陆河流,其自然分布区主要是中国的内陆河流,其自然分布区主要是中国的内陆河流,北起东南亚北起东南亚黑龙江,南至海南岛,延伸至泰国、越南。

草鱼己被引种到世界各地,如日本、东南亚、东欧、美国等国,以其营养丰富、肉味鲜美、生长快、饵料来源广、低成本的饲料消耗、销路好等优点受到广泛欢迎。

好等优点受到广泛欢迎。

随着草鱼综合健康养殖技术的完善,随着草鱼综合健康养殖技术的完善,随着草鱼综合健康养殖技术的完善,单位产量有很大的提高,单位产量有很大的提高,单位产量有很大的提高,其中其中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广泛使用了配合饲料。

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广泛使用了配合饲料。

关注草鱼饲料营养需求和营养生理,对缓释偏向养殖肉食性鱼类、动物性蛋白饲源吃紧的窘况或许有所裨益。

本文就草鱼营养需求研究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完善草鱼配合饲料,推进其无公害养殖生产健康发展提供基础资料。

推进其无公害养殖生产健康发展提供基础资料。

1草鱼的营养需求1.1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需求蛋白质是维持草鱼新陈代谢、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结构物质和主要的能源物质之一,同时作为酶、同时作为酶、激素、激素、抗体等的组分参与机体的生理调节功能,抗体等的组分参与机体的生理调节功能,也是饲料成本中花费最大的部也是饲料成本中花费最大的部分,是配合饲料中首要考虑的因素。

是配合饲料中首要考虑的因素。

饲料中的蛋白质首先用于维持饲养动物的基础代谢,饲料中的蛋白质首先用于维持饲养动物的基础代谢,饲料中的蛋白质首先用于维持饲养动物的基础代谢,其其次才用于养殖动物的生长。

临床营养:临床营养学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临床营养:临床营养学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临床营养:临床营养学的研究进展和应用临床营养学是研究人类营养和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是医学、生物学、营养学等多学科的交叉领域。

近年来,临床营养学的研究与应用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研究进展方面,目前临床营养学主要关注于以下几个方面:1. 膳食营养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例如,研究各种营养素和慢性病之间的关系,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

2. 营养治疗的研究:例如,研究特定营养素和疾病之间的关系,寻找营养素补充对疾病的治疗效果等。

3. 营养评估的研究:例如,研究营养状态评估的方法,对特定人群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等。

应用方面,临床营养学的应用可以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疾病预防和治疗:例如,通过膳食控制、营养素补充等干预手段,预防和治疗慢性病、癌症等。

2. 运动营养:例如,根据不同运动者的营养需求,制定适宜的膳食计划,提高运动表现和健康。

3. 患者营养支持:例如,运用特定的营养干预手段,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总的来说,临床营养学的研究进展和应用,为我们提供了精准、个性化的营养干预方法,有利于提高个体健康水平和减轻疾病的负担。

但是也需要注意,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是不同的,在使用营养干预手段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临床营养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其研究内容十分广泛,包括膳食营养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营养治疗的研究、营养评估的研究等。

在以上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方面,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并在临床实践中得以有效应用。

首先,在膳食营养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方面,目前已经发现多种营养素与慢性疾病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关联。

例如,维生素D和钙的摄入与骨质疏松症有很大的相关性;像维生素E、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等抗氧化剂的供应对于预防某些类型的癌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Omega-3和Omega-6脂肪酸的摄取与心血管疾病之间也有明显的关联。

在实验室和临床实践中,通过适当增加某些营养素的摄取,可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的效果。

现代营养学的概况及其进展

现代营养学的概况及其进展

质量。
营养与老年常见疾病的研究
03
探讨营养素对老年常见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关节炎等
的影响,为老年人的营养干预提供依据。
营养与肠道微生物研究前景
肠道微生物在营养吸收和代谢中的作用
研究肠道微生物如何参与营养素的吸收、利用和代谢过程,以及其在肥胖、糖尿病等慢性 病中的作用。
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进行营养干预
探讨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来改善宿主营养状况的方法,包括通过补充益生菌、益生元等手 段。
肠道微生物在药物代谢和毒性中的作用
研究肠道微生物如何影响药物吸收、活化、代谢等过程,以及肠道微生物对药物毒性的影 响。
06
结论
现代营养学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
促进健康
现代营养学的研究成果为人们提供了合理、科学的营养摄入建 议,有助于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优化饲料配方
针对不同养殖需求,结合动物营养学知识,优化饲料配方,提高养殖效益和动物 产品品质。
现代营养学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食品研发与加工
应用营养学知识,研发适合不同人群的食 品,如婴儿食品、运动员食品等,同时注 重食品加工过程中的营养素保护。
VS
营养标签与宣传
依据营养学理论,制定食品的营养标签, 向消费者传递产品营养成分和特点,引导 消费者选择健康食品。
的生活质量。
营养与衰老的关系
01
营养与衰老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02
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可能导致加速衰老过程,而合理的
营养干预可以减缓衰老进程。
通过选择富含抗氧化剂、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可以维持身
03
体健康并延长寿命。
03
现代营养学的研究方法
人类营养学研究方法

我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我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毕业论文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摘要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

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和深人,国民经济不断增长,三十多年来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膳食营养结构和健康状况也发生了根本变化。

因此,对我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现状的调查与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了解并掌握我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现状才能吃得有营养,吃出健康。

关键词膳食营养结构现状健康现状调查研究目录1.我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现状 (5)2.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 (5)2.1我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现状 (6)2.1.1我国居民的传统膳食营养结构 (6)2.1.2我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的现状 (6)2.2饮食与健康的关系 (7)2.3改善膳食结构,预防饮食疾病 (8)3.结论 (8)参考文献 (9)致谢 (10)我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合理的食物结构向人体提供充足且平衡的营养素是维持人的生命和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从儿童青少年期良好的生长发育直到老年期高质量的健康生活,营养都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居民的膳食状况明显改善,儿童青少年平均身高增加,患营养不良疾病率下降。

同时,我同居民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之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患病率增加,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突出问题。

饮食、运动和健康的关系

饮食、运动和健康的关系

饮食、运动和健康的关系第一章深刻把握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里程碑意义1、2020年,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7.5%。

2、根据1982年到2012年的调查,饮食里脂肪的功能越来越高3、谷类是最经济、最环保的能量来源。

4、2020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11.9%。

5、健康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和饮食脱不开关系6、生活方式是和疾病、身体健康状态息息相关的因素。

7、饮食可以提供的健康营养因子有茶多酚、大豆异黄酮。

8、常见的健康问题有慢性病、癌症、消化系统疾病、激素类疾病。

9、超重肥胖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10、儿童期肥胖会造成慢性病、性发育不良、智力发育、心理11、健康的影响因素包括生活环境、医疗卫生服务。

12、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13、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发病率首位。

14、低钠盐并不是没有钠,只是相对比普通的钠盐,钠稍微低了点。

15、2015年到2020年,我国医院门诊的次均费用和住院费用均呈上升趋势。

女性超重肥胖的上升趋势与男性的相同×糖尿病人不能吃红薯。

×第二章饮食是健康的基础(下)1、营养是健康的基础。

2、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钙的吸收。

3、35岁以后骨密度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4、儿童、老年人、育龄期女性容易出现贫血的问题。

5、儿童、年轻白领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的问题。

6、常见的慢性病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恶性肿瘤。

7、健康的生活方式具体表现在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8、暴饮暴食或过量摄入某种饮食也会导致寿命或者健康受到影响。

9、超重和肥胖问题可以归结为营养不良。

10、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第三章压力是如何影响饮食的1、心理压力表现为认知、情绪、行为的有机结合2、现代人每天需要的能量食物是0.5公斤。

3、对一般人而言,咖啡因每天的最高摄入量是400毫克。

第三版运动营养学教案(一)

第三版运动营养学教案(一)

第三版运动营养学教案(一)教案:第三版运动营养学一、课程目标1.了解运动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运动营养学在运动员饮食计划中的应用。

3.提高学生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运动营养学概述•运动营养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运动营养学的重要性及其在运动员饮食计划中的应用。

2. 第二章:能量代谢与能量供给•能量与热量的关系。

•能量的来源及其在运动中的消耗。

3. 第三章:碳水化合物的应用•碳水化合物的分类和作用。

•运动中碳水化合物的需求及补充途径。

4. 第四章:脂类的应用•脂类的分类和作用。

•运动中脂类的需求及补充途径。

5. 第五章:蛋白质的应用•蛋白质的分类和作用。

•运动中蛋白质的需求及补充途径。

6. 第六章:维生素与矿物质的应用•维生素和矿物质在运动中的作用。

•运动员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及补充途径。

7. 第七章:水和电解质的应用•水和电解质在运动中的作用。

•运动员对水和电解质的需求及补充途径。

三、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PPT和讲解的形式,介绍运动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组织讨论,学生发表观点和分享经验。

3.实践:实地参观健身房或运动场馆,观察运动员的饮食计划和实际操作。

四、教学评价1.课堂小测: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知识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2.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问题讨论,评价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实践评估:观察学生在实地参观中的表现和对运动员饮食计划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资源1.《第三版运动营养学》教材。

2.PPT课件。

3.健身房或运动场馆的参观活动安排。

以上为《第三版运动营养学》相关教案内容。

六、教学安排课程内容 | 教学方法 | 时间安排 ||||| | 第一章:运动营养学概述 | 讲授 + 讨论 | 1课时 | | 第二章:能量代谢与能量供给 | 讲授 + 讨论 | 2课时 | | 第三章:碳水化合物的应用 | 讲授 + 讨论 | 2课时 | | 第四章:脂类的应用| 讲授 + 讨论 | 2课时 | | 第五章:蛋白质的应用 | 讲授 + 讨论| 2课时 | | 第六章:维生素与矿物质的应用 | 讲授 + 讨论 | 2课时 | | 第七章:水和电解质的应用 | 讲授 + 讨论 + 实践 | 3课时| | 教学评价 | 课堂小测 + 课堂讨论 + 实践评估 | 1课时 |七、教学步骤1.第一章:运动营养学概述–讲授:介绍运动营养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第六章功能性健康型态

第六章功能性健康型态
*
排泄型态
一、概述
(一)排尿
1.排尿
正常人日间可排尿4-5次,夜间0-1次 2.排尿异常的危险因素
(1)尿失禁 (2)尿潴留 (3)排尿困难 (4)尿频 (5)尿急 (6)尿痛 (7)少尿或无尿 (8)多尿
*
排泄型态
一、概述
(二)排便
1.排便
可每日2-3次,或2-3日1次,正常情况下粪便成形,色淡黄
的行为。 依从行为:是指个体接受、服从治疗护理计划或健
康促进计划的客观行为及其程度。
*
健康感知与健康管理型态
(五)健康危险因素
内环境包括生理、心理环境。 外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
境和社会环境。
*
健康感知与健康管理型态
*
健康感知与健康管理型态
*
健康感知与健康管理型态
(六)健康感知与健康管理的影响因素 1、健康价值观
Gordon认为健康感知—健康管理型态是11个功能性 健康型态中最基本的型态,其他功能性健康型态 均可视为健康管理的特殊方面。
你健康吗?
*
健康感知与健康管理型态
1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2.良好的休息习惯,睡眠良好; 3.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变化; 4.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5.体重适当,体态均匀,身体各部位比例协调; 6.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7.牙齿洁白,无缺损,无疼痛感,牙龈正常,无蛀牙; 8.头发光洁,无头屑; 9.肌肤有光泽,有弹性,走路轻松,有活力。 10. 足趾活动性好,足弓弹性好,肌肉平衡能力好,
*
活动与运动型态
案例4:林×,女性,42岁。 主诉:反复心悸、胸闷3年,再发1周。 现病史:患者于3年前于劳累时出现心悸、胸闷, 休息后稍有缓解,当时曾到医院就诊,诊断为 “风湿性心脏病”。此后当体力劳动时自感心悸 气促,经常就诊服药治疗。近1周来因上呼吸道 感染后出现乏力,稍事活动就感心慌、憋气、胸 闷,伴有食欲不振、双下肢水肿。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手术史,无药物过敏史。 * 问题:该患者现存的护理诊断有哪些?

心肌营养素-1的心血管效应与运动心脏重塑关系的研究进展

心肌营养素-1的心血管效应与运动心脏重塑关系的研究进展
维普资讯
第2 第3 2卷 期 2O 年 6 O6 月
山 东体 育 学院 学报
Ju l f hnogI tue0 P yi l d ct nadSot oma o a dn s t f hs a E uai n pr S ni t c o s
Re e r h ຫໍສະໝຸດ g e so e  ̄ sa c p o r s ft h
o s i e we n t e 11d o a  ̄l r e e to a d o r p i n h p b t e h r i v s ! f c fc r i to h n一 1 3 a

要: 采用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 , 分析 了 C T一1 与心脏重塑的关 系, 讨 了 C 探 T—I 节心 脏重塑的机 制 , 出了 C 调 提 T—I 与运 动心
脏重塑的关 系及其有待研 究的问题 。
关键 词 : 心肌营养素 一I 心脏重塑 ; ; 运动心脏重 塑; 血管紧张素 Ⅱ
中圈分 类号 : 847 G o .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0 —27 {0 60 O 4 一o 1 6 06 20 }3一 O 8 4 0
11 C . T一1 的生物学特征
受体结合引起 gl0和 LF p3 IR形成异 源二 聚体 , 接着 J K , K , A 1J 2 A rl 活化 ,p3 v2 【 gl0胞浆 区酪氨酸磷酸化 , 磷酸化 的酪氨 酸残 基 其 作 为含 S 2结构 域 的 SA ( H I T 主要为 SA 3和 SA 1 的停靠 位 TT TT ) 置。S A I T与停靠位置结合后发生酪氨酸磷酸化 , 形成 同源或异
引起心 肌肥 厚 。在诱导心肌肥厚 时 , N ,N , l一I j A P B P E" 的表达

营养与健康--三大产热物质1

营养与健康--三大产热物质1

五、能量
(五)蛋白质的来源和供给量
• 食物来源: 动物性:畜禽类、鱼类、蛋类、奶类 植物性:豆类、粮食类 • 供给量: 与生理状况及劳动强度有关,其产热值约 为一日总热量的10~15%。 动物性食物及豆类食物供给的蛋白质占 总摄入蛋白质的30~40%。
三、脂类
lipids
内容
一、营养素的基本概念
内容
一、营养素的基本概念
二、蛋白质
(一)生理功能 (二)氨基酸
(三)氮平衡
(四)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价 (五)蛋白质的来源和供给量
三、脂肪 四、碳水化合物
五、能量
蛋白质在体内的变化
胃肠中的酶 吸收后 请思考:正常人每日从 蛋白质 氨基酸 新的蛋白质 水解尿中损失多少蛋白质? 合成 最低应摄食多少蛋白质? 含氮的尿素等
未考虑预防慢性病
(五)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DRIs)
• 是在膳食营养素供给量(RDAs)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 量的参考值,其中包括4项内容:
平均需要量(EAR); 推荐摄入量(RNI); 适宜摄入量(AI);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限制性氨基酸( limiting amino acid) 若食物蛋白质中某一氨基酸含量过少,会
影响其他氨基酸的利用和蛋白质的合成,则这
种氨基酸称为限制性氨基酸。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complementary action of protein) 将富含某种必需氨基酸的食物与缺乏该种
必需氨基酸的食物互相搭配混合食用,从而提 高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
(二) 营养素功能
1. 满足机体生长发 育和组织修复的需要 2. 供给热能 3. 维持和调节正常 生理功能

现代营养学的概况及其进展

现代营养学的概况及其进展

现代营养学的概况及其进展xx年xx月xx日•现代营养学概述•现代营养学的发展历程•营养学的基础知识•现代营养学的应用目•现代营养学的研究进展•现代营养学的挑战与未来发展录01现代营养学概述现代营养学是一门研究食物、人体营养需要、营养与健康相互关系的科学。

定义涵盖了人体对各类营养素的需求,包括宏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微量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

领域定义与领域医学为营养学提供了人体代谢和健康研究的理论基础,而营养学为医学提供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健康的手段。

学科关系与作用医学与营养学生物学为营养学提供了细胞、组织和器官层面的研究基础,而营养学为生物学提供了研究生物体成分和功能的重要视角。

生物学与营养学食品科学为营养学提供了食品加工、保藏和安全性的理论和技术支持,而营养学为食品科学提供了食品评价和开发的科学依据。

食品科学与营养学预防疾病通过合理的营养,预防或减轻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合理的营养,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促进经济发展通过改善国民营养状况,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

营养学的重要性02现代营养学的发展历程营养学的起源及发展古代营养学起源早在古希腊和古代中国,人们就对营养有了深入的研究和认识。

现代营养学的诞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生物化学、生理学和医学的发展,现代营养学逐渐形成。

营养学的发展与完善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现代营养学已经成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

通过合理营养指导,预防和治疗营养不良和营养相关疾病,提高国民健康水平。

促进人类健康推动经济发展增进国际交流为食品、医疗、农业等领域提供技术支持,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营养学作为人类共同关注的领域,增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03营养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0201营养学发展的未来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营养成分的作用机制将深入研究,为指导人们合理营养提供依据。

深入研究营养成分的作用机制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针对老年人和儿童等特殊人群的营养问题将受到更多关注。

国外健康信息搜索行为的知识脉络和研究进展

国外健康信息搜索行为的知识脉络和研究进展

第1期(总279期)No. 1(Serial No. 279)2021 年 1 月Jan. 2021情报探索Information Research 国外健康信息搜索行为的知识脉络和研究进展**收稿日期:2020-08-13*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新媒体的用户学术搜索行为机理研究”(项目编号:20BTQ072)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黄传慧(1974—),女,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黄传慧(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 要:[目的/意义]旨在揭示国外用户健康信息搜索行为的内容、特点及趋势,以期为我国用户健康信息搜索行为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方法/过程]以Web of Science 为数据源,对86篇文献采用综合、归纳、对比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从 相关概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对知识脉络研究进行梳理,按老年人、成年人、青年人分别对健康信息搜索行为研究进行 述评。

[结果/结论]研究进展及对我国用户搜索行为研究的启示包括:①国外研究对象主体更加多元化;②国外信息搜索行为研究内容比较接地气;③研究方法不必过度“数学化”和“模型化”;④学术语言要具有可读性。

关键词:用户;健康信息搜索行为;知识脉络;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 .issn.1005-8095.2021.01.019Knowledge Context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Health Information Search Behavior at AbroadHuang Chuanhui(School of Education ,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 Hubei 430074)Abstract : [ Purpose/significance ]The paper is to reveal the contents ,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s of the researches on user's healthinformation search behaviors at abroad ,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user's health information search behav ­iors in China. [ Method/process ] The paper takes Web of Science as the data source ,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86 articles by the methods of synthesis , induction and comparison , sorts out the research of knowledge context of research from the aspects of related concepts , research objects and research methods , and reviews the research of health information search behavior by the elderly , adults ,and young people respectively. [ Result,/conclusion ] Research progress and the enlightenment to the research of user's search behavior in China include: ① the foreign research subjects are more diversified; ② foreign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search behavior is moregrounded ;③ the research methods need not be excessively “mathematicalized ” and “modeled ” ; ④ the academic language should be readable.Keywords : user ; health information search behavior ; knowledge context ; research progress0引言社会的进步使得公众越来越多地关注自身健康 状况及健康信息,健康信息搜索已成为人们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搜索信息的方式已经多样化,有人借助于图书馆、书目来搜索健康信息,也有人通过邻居、亲友、 家人口口相传获取健康信息;网络时代的人们通常 使用功能强大的网络搜索引擎(如Google 、百度)来搜索健康信息,互联网上健康信息资源非常丰富,在 海量信息流中如何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健康信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营养计划两晒一评

营养计划两晒一评

营养计划两晒一评摘要:一、引言二、营养计划的概念与重要性三、营养计划的实施步骤1.制定目标2.设计饮食方案3.营养教育与指导4.定期评估与调整四、营养计划的两晒一评1.两晒:晒饮食、晒运动2.一评:营养评估五、实施营养计划的注意事项六、总结与建议正文:一、引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

营养计划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实现健康目标。

本文将为您介绍营养计划的两晒一评,以帮助您更好地实施营养计划。

二、营养计划的概念与重要性营养计划是根据个人的年龄、性别、体重、健康状况等因素,科学地安排饮食和运动,以达到保持健康、改善健康状况或达到特定健康目标的过程。

营养计划对人们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帮助人们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三、营养计划的实施步骤1.制定目标:明确营养计划的目的,如减肥、增肌、保持健康等。

2.设计饮食方案:根据目标和个人情况,合理搭配膳食,保证摄入充足的营养素。

3.营养教育与指导: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作用,学会选择健康的食物。

4.定期评估与调整: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及时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

四、营养计划的两晒一评1.两晒:晒饮食、晒运动晒饮食:记录每天的饮食情况,以便了解摄入的热量、营养素是否充足,并分析饮食的合理性。

晒运动:记录每天的运动情况,包括运动类型、时间、强度等,分析运动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2.一评:营养评估定期进行营养评估,以了解营养计划的实施效果。

评估内容包括体重、体脂率、健康状况等。

五、实施营养计划的注意事项1.切勿盲目节食:保证摄入充足的营养素,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2.适量运动: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避免运动过度。

3.保持耐心和毅力:营养计划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效果,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

4.个性化调整: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及时调整营养计划。

六、总结与建议营养计划的两晒一评是一种有效的实施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实现健康目标。

运动营养与科技作文350字

运动营养与科技作文350字

运动营养与科技作文350字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运动营养与科技的结合已经成为提升运动员竞技水平、保障大众健康生活的重要手段。

运动营养学,是研究运动中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合理配比以及有效吸收利用的一门科学,而科技则为此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无限可能。

以智能化为例,现代科技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能够根据个体的身体素质、运动类型和强度,精确计算出所需的各类营养素摄入量,并通过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体内能量代谢情况,实现动态化的营养补充方案。

此外,科研人员还利用生物科技研发出更易吸收、效能更高的运动营养品,如蛋白粉、氨基酸补剂等,以满足高强度训练后肌肉修复和体能恢复的需求。

同时,科技也在运动营养教育领域大放异彩,依托互联网平台,各类运动营养课程、健康管理系统应运而生,使得广大的体育爱好者也能享受到专业、个性化的运动营养指导,从而更好地实现科学健身、健康生活的目标。

综上所述,运动营养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不仅推动了运动科学的进步,也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展现了科技创新在提升人类生活质量上的巨大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页
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具体提出的人 体健康十条标准是:
◆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 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 的紧张;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 事无巨细不挑剔;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 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第3页
◆体重得当,身材匀称,站立时,头,
疲劳、改善体型和机体的柔韧性,防治高血压、
神经衰弱等。
项目包括太极拳、保健气功、医疗体操等。
第28页
2.确定运动强度
最大心率用220减去本人的年龄计, 在健身运动时要求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 的60%~80%。
第29页
3.确定运动持续时间
运动时间的长短对锻炼效果有很大影响,对于 刚开始锻炼的人来说,连续运动20分钟以上并不是一 件容易的事。连续运动超过人体机能的承受范围,会 严重影响体育锻炼效果,轻则造成机体过度疲劳,重 者引发不必要的运动性伤病。一般情况下,每次锻炼
第5页
2.生物医学模式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逐渐 丰富,人们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医学亦逐渐 步入了实验阶段,建立了以生物有机体的生物 性为研究对象的生物医学模式,开始从生物学 的角度认识疾病,认为健康是生物学上的适应。 在生物医学模式中,健康被简单地定义为 “无病、无残、无伤”,诚如贝克尔所说:健 康是有机体处于安定的状态,它的特征是有机 体有正常的功能,以及没有疾病。
第11页
1.体能消耗少
一提到体育锻炼,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 体能消耗后大汗淋漓的形象,这是源于在传 统意义上对体育的理解。“轻体育”则不同, 它轻负荷,不追求大运动量,体能消耗少, 对身体各系统的功能起到调节作用,使锻炼 者心情舒畅,力所能及。近年来,一些体育 学者的科学研究证实,追求高负荷的运动量, 体能极限消耗,往往是造成身体伤害的原因。
第14页
4.经济负担小
体育锻炼需要场地和器械,需要付出一定的
资金,如进入游泳馆,滑雪场、健身房等。从事
“轻体育”则不必为努济负担伤脑筋,在公园、在 马路,在广场或在家里都可进行,做到“少花钱可 健身,不花钱也可健身”。
第15页
5.时间要求松
“高效率、快节奏”是现代人生活和工作的一大 特点,所以付出过多时间从事体育锻炼已成为人们的 一种负担。有些运动项目,不特意安排整段时间是无 法进行的,人们想锻炼,苦于没时间。“轻体育”在 时间要求上就宽松多了,可以利用工作的间歇时间进 行,可以利用茶余饭后的零散时间进行,可以早、晚 时间进行,时间安排可长可短,完全依人的体力、兴 致、忙与闲的具体情况而定。
★规律的健身运动一般是指根据不同年龄和身体状况 确定的不同的中等强度运动,有人称其为“轻体 育”。这种运动不拘形式,每周用于运动的能量消 耗1800-2200千卡。
第9页
★我国专家对8000余名中年人进行了为期12年的跟踪
调查,结果表明坚持从事轻体育的人比不参加运动 或偶尔运动而且运动剧烈的人死亡率低1.5倍,脑 心血管病、糖尿病、癌症、早老性痴呆的发病率减 少35%,其寿命延长4-6年。 ★经常性从事这种健身运动的人被称之为“体育人 口”。在美国以及亚洲的日本等发达国家,体育人 口都在70%,甚至80%以上,而我国在前10年体育 人口还不足1/3。
持续时间以15-60分钟为宜,在几分钟的激烈运动后,
可以穿插一段缓和运动,然后相互交替。
第30页
4.确定运动频率
每周锻炼4~5次,即隔一天锻炼一 次,锻炼的效果最好。但最低的运动频 率不要少于每周2次。对于刚开始运动的 人,可以先从每周1次开始,然后再依自 己体能提高的状况,渐渐调整到最佳状 态。
第22页
三、运动处方—适合自身的锻练方式
(一)运动处方:
是指在身体测评的基础上,根据锻炼者 身体的需要,按照科学健身的原则,为锻炼 者提供的量化指导方案。它是指导人们有目 的、有计划、科学锻炼的一种形式。分为治 疗性运动处方和预防性运动处方两种类型。
第23页
(二)运动处方的内容
(1)运动项目
根据体育运动参加者的目的选择有针对性的运动 项目。
第16页
4.经济负担小
体育锻炼需要场地和器械,需要付出一定的资金。 从事“轻体育”则不用为经济负担伤脑筋,在公园、 马路、广场或家里都可以进行,做到“少花钱可健身, 不花钱也可健身”。
第17页
(二)轻体育健身的生物学机制
最近,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研究 中心的坎内罗斯博士研究表明,轻松愉快的低 能运动会对人体的健康至少有以下益处: 1.适宜的低能轻快运动可有效延缓随年龄 增大而带来的生理机能衰退,尤其对防止机体 出现早衰颇有裨益。实践表明,运动强度过大、 剧烈,耗氧量骤增,体内各类组织代谢加快, 使体内产生颇多的氧自由基,该物质直接地侵 害细胞的功能,造成组织细胞的衰老。
第20页
4.“轻体育”活动还能促使人体血液 内释放一种物质———内啡肽素,该物 质可使人心情愉快、精神振奋、情绪高 涨,这对消除人们不良的心境(如烦躁、 愤怒、悲伤、焦虑、抑郁、痛苦等),缓 解心理压力,增添生活情趣均颇有裨益。
第21页
“轻体育”是当今健身的一种好方法, 它既注重精神调节与心理调适,又达到 良好的健体之功效。 “轻体育”会给您带来快乐和健康。
第8页
二、运动与健康
★规律的体育活动加合理的营养是达到这些标准的最 重要的保证。 ★因为人的健康10%-15%取决于医疗保健,15%-20% 来自于遗传,20%-25%依赖于环境,而生活方式和 条件则占有了50%-55%。由此可见规律运动(生活 方式之一)加合理营养(生活条件之一)对健康是 十分重要。
(2)力量性运动: 力量性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神经 肌肉协调性、增加关节灵活性,一般对于神经 麻痹、骨质疏松和关节运动障碍的人比较适用。 力量运动一般包括被动运动(通过辅助设 施锻炼)、助力运动、免负荷运动(如在水中 运动等)、主动运动和抗阻力运动等。
第27页
(3) 伸展运动和健美操
既可用于治疗、预防疾病,又可用于健身 和健美,主要功效是能有效地放松精神、消除
运动· 营养与健康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熊正英(教授)
第1页
一、健康的概念
人类跨入21世纪,对健康的要求也将提升到一个 新的高度。
(一)什么叫健康?
1947年,WHO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1985年WHO 又提出了健康的新概念:除了躯体健 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外,还要加上道德健 康,只有这四个方面的健康才算是完全的健康。这 是最新的最具有权威性的关于健康的概念。 近年来,WHO在世界保健宪章中,在对健康的概 念作出具体阐述的同时,补充了衡量健康的10条标 准。
第6页
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现代医学、社会学研究成果给了人们许多新的启 示。人们发现,由理化、生物刺激所导致的疾病的死 亡率已退居次要地位,而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关 系的高血压、冠心病、癌症、溃疡和精神疾病的发病 率则明显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的死亡率已在十 大死因中居前三位,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第18页
2.持续的轻体育运动可加速体内脂 肪、糖和蛋白质的分解,改善脂质代谢, 提高心肺功能,减少外围血液循环的阻 力,减轻心脏工作的负担,有效预防脑 心血管疾病,延长机体各脏器工作的寿 命。
第19页
3.低能轻快运动可刺激产生较多的体内免 疫辅助剂,并使免疫系统中的天然杀伤细胞、 T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活性增强,从而 起到抵抗病毒、细菌感染和抑制并杀灭体内突 变癌瘤细胞的作用。 医学研究人员发现,持续从事“轻体育” 活动还可防止雌激素分泌过多,从而改变女性 体内雌激素的比率,减少脂肪,有效降低女性 罹患特定生殖器官癌瘤的发病率。
• 运动锻炼健身可增加心搏出量,减低安静时的心
跳速率,减轻心脏负担,因而增进心肺功能, 使人较镇静,较不敏感,也较易入睡。
第32页
• 运动锻炼健身 可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的
胆固醇,HDL),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 的胆固醇,LDL),故能降低动脉粥状硬化以及 心血管疾病之罹患率。 • 规律运动可降低交感神经对小动脉之刺激、因 而可以减低压力所造成的紧张情绪。规律运动 亦可减少肾脏对钠的再吸收率,增加二氧化碳 排出量,并使脑部毛细血管扩张,进而达到降 低血压的功能。
(2)运动强度
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运动量。运动强度可用最大 吸氧量、心率、功率、速度(米/秒)等表示。
(3) 运动时间
运动时间系指每次运动所持续的时间,即达到处 方要求强度的持续时间。
(4)运动频度
即每周运动的次数。
第24页
(三)大学生的运动处方建议
如何缓解生活、学习和工作压力,最有效 的方法就是制订一个适合于自己的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是由WHO提出并得到国际公认的 一种健身方式,是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 进行科学体育锻炼的重要手段。 为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和 运动能力,可以根据自身的体质和健康状况自 行设计适合健身的生制学机制
• 日常生活中的定期运动可增进体适能,使得身体常感 精力充沛、精神饱满,充满活力地完成每天的工作。 • 参与随兴发起的体力活动时,也不会感觉力不从心。 可改善摄氧能力,增进细胞氧化功能,进而促进营养 素的代谢。 • 运动锻炼健身可有效改善摄氧能力,使细胞较不易缺 氧,以致精神较饱满,不易疲劳,注意力亦较能集中。
政治、经济、战争、教育、居住、职业等社会因 素以及冲动、孤独、紧张、恐惧、忧虑等心理因素对 健康的影响日趋严重。
第7页
仅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考虑众多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是难以奏效的,必须注重社会、心理、行为等因素对 疾病与健康的影响。这种新的健康观使医学模式从单 一的生物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新的医学模式立足于生物、社会和心理因素之间的相 互作用,从完整人的角度赋予了健康概念更为丰富的 含义:“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方面完好状 态而不仅仅是无病或不虚弱。”因此,健康是一个动 态的适应性过程,意味着不断适应变化动不的生物和 社会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