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常规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
课题导入小学数学教案
![课题导入小学数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730296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9d.png)
课题导入小学数学教案
课题导入:
1. 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认识和掌握小于100的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能够准确地比较大小。
2. 导入活动:教师出示一张100以内的数字卡片,并让学生排成一排,从小到大依次念出每个数字。
然后教师出示两个数字,并让学生比较大小,找出哪个数字更大。
3. 引入问题:通过上面的活动,学生能够感受到小于100的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但是是否每次都需要排着念数字才能比较大小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种简便快捷的比较大小的方法。
4. 学习内容:教师向学生介绍比较大小的符号“>”、“<”和“=”,并让学生通过比较大小的练习,掌握这些符号的用法。
5. 学习活动:教师出示一组数字卡片,并让学生用“>”、“<”和“=”来比较大小。
例如,将数
字卡片“36”和“49”放在黑板上让学生比较大小,学生用符号来表示大小关系。
6. 拓展任务:让学生找一些小于100的不同数字卡片,自己出题,向同学出示并让同学比较大小。
通过以上导入活动和学习内容的引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小于100的数之间大小关系的认识,并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为今后学习更加复杂的数学问题打下基础。
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导入方法
![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导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6101fd828ea81c758f578a7.png)
试论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导入方法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
现在教育理论摒弃在教学中只注重结论不注重过程,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把得到结论的全部思维过程展现出来,并在这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提高能力。
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要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这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
为此,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动”起来。
即让学生的个性表露出来,思维活跃起来,手脚解放出来,这将会极大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
要想上好一堂数学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多年来,我一直努力探索和试验,总结出了初中数学课的几种导入方法。
一、温固知新导入法温固知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识。
例如:在讲切割定理时,先复习相交弦定理内容及证明,即“圆”内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然后移动两弦使其交点在圆外有三种情况。
这样学生较易理解切割线定理、推论的数学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叙述定理内容,并总结圆幂定理的共同处是表示线段积相等。
区别在于相交弦定理是交点内分线段,而切割线定理,推论是外分线段、切线上定理的两端点重合。
这样导入,学生能从旧知识的复习中,发现一串新知识,并且掌握了证明线段积相等的方法。
二、类比导入法在讲相似三角形性质时,可以从全等三角形性质为例类比。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对应线段、对应周长等相等。
那么相似三角形这几组量怎么样?这种方法使学生能从类推中促进知识的迁移,发现新知识。
三、亲手实践导入法亲手实践导入法是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知识,发现真理。
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时,让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拼在一起。
常规课的一般教学流程
![常规课的一般教学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19a84401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8e.png)
常规课的一般教学流程一、课前准备。
1.1 了解学生。
咱当老师的呀,得先把自己的学生摸个透。
就像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样。
知道学生的知识水平咋样,他们的学习习惯是啥样的,对这门课的兴趣大不大。
比如说吧,如果是教一群小学生数学,那得知道他们之前的数学基础,是已经对数字运算很熟练了呢,还是刚刚起步。
这就好比厨师做菜,得先知道食客的口味偏好。
1.2 精心备课。
这备课可是个大工程。
要确定教学目标,就像给学生画个靶子,让他们知道朝哪儿努力。
教学内容也得好好选,得把那些重点、难点挑出来,就像从一堆宝石里挑出最闪亮的几颗。
还得设计教学方法,不能老是干巴巴地讲,得像变魔术一样,让学生觉得有趣。
比如说讲历史,可以穿插一些有趣的历史小故事,像讲三国的时候,说说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智慧,这样学生就像听评书似的,听得津津有味。
二、课堂导入。
2.1 吸引注意。
一上课,就得把学生的魂儿给勾住。
可以用个有趣的问题开场,像“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月亮有时候胖有时候瘦吗?”这就像钓鱼的时候先下好饵。
或者讲个小笑话,让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就好比在平静的湖面上扔个小石子,泛起层层涟漪。
2.2 引入主题。
从这个吸引眼球的点,要巧妙地过渡到当天的教学主题。
不能太生硬,得像顺水推舟一样自然。
比如说从月亮的胖瘦问题,引入到天文知识或者是月相变化的课程内容。
三、知识讲解。
3.1 清晰阐述。
讲解知识的时候,一定要讲得明明白白。
就像给人指一条路,不能模棱两可。
比如说讲解物理的电路知识,得把电流、电压、电阻这些概念讲得清清楚楚,就像把一颗颗珠子串成一条漂亮的项链。
要用简单的例子来解释复杂的概念,像把电流比作水流,电压比作水压,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了。
3.2 互动环节。
可不能自己一个人在那儿唱独角戏。
得跟学生互动起来,问问他们懂了没,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就像一群人围坐在一起聊天,各抒己见。
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们互相交流,说不定他们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呢。
数学课堂导入方法
![数学课堂导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3f1f15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1e.png)
数学课堂导入方法
一、温故知新法
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导学生过渡到新知识,这种方法有利于知识体系的衔接,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接受新知。
例如,在讲解三角形的性质时,可以先回顾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得出三角形的性质。
二、情境导入法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例如,在讲解函数时,可以列举生活中的一些情境,如手机话费套餐的选择、银行利率的计算等,让学生感受到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故事导入法
通过讲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或背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例如,在讲解勾股定理时,可以讲述毕达哥拉斯发现勾股定理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四、实验导入法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例如,在讲解抛物线的性质时,可以让学生进行抛物线实验,观察抛物线的形成和性质,从而更好地理解抛物线的知识。
五、悬念导入法
通过设置悬念或提出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好奇心。
例如,在讲解圆周率时,可以提出“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何关系”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探索圆周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六、竞赛导入法
通过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参与热情。
例如,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可以举行解方程竞赛,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提高学习效果。
七、游戏导入法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在讲解概率时,可以设计一个抽奖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概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小学数学教案导入设计
![小学数学教案导入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21ce5ba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df.png)
小学数学教案导入设计
导入设计:
1. 观察与引导:老师拿出一个装满小球的透明罐子,让学生猜一猜里面有多少个小球。
然
后老师将一些小球从罐子里拿出来,让学生再次猜测剩下的小球数量。
通过这个活动,引
导学生思考加法与减法的概念。
2. 游戏互动:老师设计一个抢答游戏,将学生分成两组。
给出一个简单的加法或减法算式,让学生秒速抢答,正确答题的组可以得到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载体呈现:老师通过PPT或教学板书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加法与减法问题,如购物付款、家庭收入支出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图表来理解加减法的应用场景。
4. 問題討論:老师提出一个有关加法与减法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引导他们从
不同角度来理解并运用加减法的方法。
通过以上导入设计,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加法与减法的概念,为后续
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数学课教学导入的方法
![数学课教学导入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6c13047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73.png)
数学课教学导入的方法第一篇:数学课教学导入的方法数学课教学导入的方法教学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导入的方法要根据教材体现的教学任务与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教师自身素质灵活多样地加以运用,以促使教学“三要素”产生合力,获得最佳的导入效果。
一般采用以下几种导入类型:(一)一般数学课的导入1.以旧引新法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表现出极强的系统性。
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发展和延伸。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新知识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旧知识建立联系大的过程。
学生对新知识联系最紧密的旧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必然影响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所以要求教师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使学生感到新知识而不新,难又不十分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认识几分之几”时,老师先给同学们讲一段“孙悟空分月饼”的西游记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上遇到一位卖月饼的老爷爷,望着那香喷喷的月饼,孙悟空和猪八戒谗得直流口水。
老爷爷说:“你们要吃月饼可以,我先得考考你们”。
他拿出四个月饼,说:“四个月饼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两人很快答出。
然后又拿出两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人。
最后他拿出一个月饼问:“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悟空和八戒回答说:“半个”。
那么半个用一个数表示怎么写呢?这下便难住了悟空和八戒。
”这里利用学生们喜爱的西游记故事,很自然地从整数除法向认识分数过渡,以旧知识作为桥梁,使学生知识不断递进,增加知识坡度,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这样从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引入,不仅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需要,唤起学习的内驱动力,也为在新的学习中调动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发展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基础。
2.类比迁移法利用知识间的迁移规律,对同类知识进行类比,以获得新知。
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可根据分数同除法的关系,从“商不变性质”推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这样不仅使学生获得了新知,而且也强调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b894911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54.png)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新课的导入在每节课程中虽然仅仅几分钟,或许只几句话,然而这几分钟或几句话,所起的作用却很重要。
课堂的导入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学生思维,鼓励学生的情绪,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主动学习新知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
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运用新颖恰当的导入方法,就能做到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主参与学习,又能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从而使我们的教学更精彩。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
因此,作为教师,应重视课堂教学的导入.一、创设故事式情境导入法讲故事是深受儿童欢迎的导入方法之一,在故事导入中,有的故事可以唤醒儿童的生活经验,从中抽象出数学知识,有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故事的形式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数学问题。
故事导入法给数学课增加了趣味性,帮助儿童展开思维,丰富联想,使儿童很自然的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但用这种方法导入时,要注意选择好故事,尤其要选择短小精悍的,有针对性的故事。
不要为讲故事而讲故事,以免画蛇添足.抓住学生好奇、好胜、好动的特点,教师可根据实际来讲述相关的小故事,以生动、风趣的语言和饱满的激情描绘出一个生动、曲折的情景,充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
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可给学生讲述“唐僧分饼的故事":“……贪吃的猪八戒抢着说要吃这个饼的9/12,孙悟空说要吃这个饼的6/8,沙僧说要吃这个饼的3/4。
同学们可知道谁吃的饼最多?”这无疑会掀起激烈争议的浪潮,教师便趁热打铁,组织引导,逐步导入新课.精彩的课堂开头,就吸引了学生的全部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使他们愉快地进入学习。
整堂课,学生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充满生机,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教师也成功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二、以旧引新式导入法所谓“旧引新式导入法”就是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的方法.由于数学教材的编排是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编排,因此每一个新知识都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的。
课前导入案例数学教案
![课前导入案例数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1a2049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8f.png)
课前导入案例数学教案导入案例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引入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天我们将以一则案例为例,介绍如何在数学课堂中进行有效的导入案例教学。
案例,小明和小红在超市购物,小明买了3件T恤和2条裤子,小红买了2件T恤和4条裤子,如果T恤的价格是每件30元,裤子的价格是每条50元,问小明和小红分别花了多少钱?一、导入。
在开始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提出这个实际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数学的应用场景。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可以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分析。
在引入案例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分析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个实际问题。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需要用到乘法和加法的知识,计算出小明和小红分别花了多少钱。
三、解决。
在分析完问题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也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
通过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学生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讨论。
在学生解决完问题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解题方法,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拓展他们的思维。
五、总结。
在讨论之后,教师可以对这个案例进行总结,总结出解决这个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解决类似问题的一般方法。
通过总结,学生可以对这个案例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通过以上的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案例教学也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希望老师们在日常的教学中能够灵活运用导入案例教学,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习数学,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b3ef7cd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63.png)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故事导入法。
故事导入法是一种以讲故事为主的方法。
故事是每一个低龄同学都爱听的。
〔教师〕可以依据教材的知识点,编一个同学爱听并且听得懂的故事来导入新课。
例如,在上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两位数减两位数'一课时,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故事来导入:今天悟空和八戒来比赛谁的力气大。
八戒露出了自己粗壮的手臂说:"猴哥,你那瘦小的身子怎么跟我老猪比啊?看我的。
'只见八戒使了很大的劲举起了一块重46吨的石头。
轮到孙悟空了,只见孙悟空轻轻地一抬,就抬起了一块重94吨的石头。
这时候旁边的八戒早已羞愧地低下了头。
小朋友,你知道悟空比八戒多抬了多少吨吗?用这样的方法导入,既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也符合了孩子内心的必须要,可使同学很快地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
游戏导入法。
游戏导入法是一种以做游戏来导入课堂的方法。
游戏是孩子的天堂世界,做游戏可以满足小同学爱玩的天性,是调动同学学习积极性的一个很好的办法。
因此,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制定〕一个游戏来进行课堂导入。
其中,在游戏活动中猜谜语是深受同学喜爱的一种方式。
例如,在上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可爱的小青蛙'一课时,可以这样制定课堂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大眼睛,阔嘴巴,说起话来呱呱呱,会捉害虫人人夸。
想请小朋友们来猜一猜,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这样的课堂导入制定可以把每一个同学的积极性都充分地调动起来。
2小学数学新授课的导入方法实物结合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用实物将问题具体化,从而让同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太抽象的问题有时同学们不会理解,事实上很简单的问题或许会被抽象成同学眼中的复杂问题。
举个简单的例子,5+5=10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让同学看自己的手,一只手有5个手指,我们有两只手,那么我们一共有多少个手指呢?这样就将问题实化了,同学们甚至只要数一下就知道问题的答案了,而不是看着题目发呆。
浅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有效方法
![浅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有效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76c2c62a98271fe910ef974.png)
设 计适 宜的教 学导 入总会 给课 堂加上 亮丽 的一 笔。但 也 有教 师 过于注 重教 学的情 境化 。 了创设情 境煞 费苦心 。 时往往 耽误 了大 为 这
仪 丈量~下 你的 书桌面是 否水平?怎样测 呢?为什 么可测是否
水平?学 了本 节知识 后便可 获解。这 样不仅 使学生增 强 了学 习 的 信心 , 而且 使学生 兴趣盎 然地投入 到课 堂学 习中。
3 建立 牵挂 导入法
力、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等 多 方面得 到全面 进步 和发展 。 ” 教 学情境 在 的创设 方面 , 情境 的表现 形式 可 以是 多种 多样 的 。 必须符 合初 中生 但 的心 理特点 和认 知规律 , 要创 设有 助于初 中生 自主 学习 、 合作 交流 的
知识 产生浓 厚的兴 趣。
2 动 手 实验 导 八 法
、
导入的 基本 要求
1 要 注 重 旧 知 识 的 铺 垫 .
教 师无论是 通过情 境导 入还是 复 习导入 ,都要 符合 循序 渐进 的 原则 和知 识迁移 的规律 。都 要使学 生在 已有知 识 的基础 上 自然获得 新知 。这 样 , 生掌 握了 由已知到 未知 的认识 规律 , 学 培养 了学 生的 学 习兴 趣 , 达到 了课堂导 八的 目的。
身 的特点 , 而且应 遵循 学生 学习数 学的心 理规律 , 调从学 生 已有 的 强
生活 经验 出发 。让学生 亲身 经历将 实际 问题抽 象成 数学模 型 并进行 解释 与应 用的过程 ,进 而使学 生获 得对数 学理 解的 同时 ,在思 维能
浅析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方法
![浅析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ed93508bed5b9f3f90f1cce.png)
再接着让学生分组操练 , 在同学面前表演 出来 。这样一
来 , 生的积 极性 就出来 了 , 学 学得 也特别快 。如在讲 授 ( a nm l 课里的动物时 , 学生 回家仔 细观察或 Fr A i a ) m s 让
观看动 物世界 等 , 会模仿动物 的叫声 , 学 然后在课 堂 中
…
二 、 学 内 容 要 切 合 生 活 实 际 。 重 能 激 发 起 儿 童 教 注 的 兴趣
课 堂教学 的立意要尽量 贴近于儿童 的生 活 ,尽 量 运用儿童们所熟悉 的生活环境 中的词汇和语 言 ,如这 样 的一些词汇 :ok pn irb e ( bo ,ec , br 平常学 习中最 常 l o 等
主, 先声 夺人 , 学生 产生强 烈 的吸引力 , 对 使学生 进人 积极上课的心理状态 。上课导人得好 , 不仅能激起学生
生智 慧的心灵 , 使其主动地去探求 知识 。教无定法 , 一 堂课如何 开头 ,也没有 固定 的方法 ,由于教育对象不 同, 教学 内容不 同 , 每堂课 的开 头也必然不 同。即使是
用 ) a pe p a ,rn e等 或 My ,p l, er oa g  ̄mi , moh r My l My y te ,
三、 教学语境符合英语原貌 , 着力培养交际能 力 英 语是一种相互交 流的工具 ,交 际功能 是语 言的 最本质的功能 ,所 以英 语的学 习不能 只停 留在知识点 的学习上 , 尤其是对于小学 这一打基础 的阶段 , 培养用 英语交际才是我们最终 追求 的 目标 ,布鲁姆认 为 :成 “ 功的外 语课堂教 学应 当在课 内创设更 多的情境 ,让学 生有机会 动用 已学到 的语言材料 。” 尽管某些词汇在 日 常交际 中很少用 到 ,但 我们还应在课 内和课 外创造交 际和学习的机会 , 尽可 能地让 小学生表达 和演绎 , 养成 用英语 的 良好 习惯 。鼓励小学生多说英语 , 就要不怕学 生说错 ,即使错 了也要 多表扬少批评 ,说 了就是好样 的, 久而久之 , 学生就会养成 自主地用英语表 达思想 和 语言的习惯 。值得注意 的是 , 教师除 了重视 “ 、 教 视 听” 学, 让小 学生接触尽量多 的语 言材料 , 以“ 、 、 、 并 说 玩 唱 读、 ” 戏 等趣 味性 的活动形 式巩 固所 学 内容 外 , 还要 创 设 活动 氛 围 , 让每个 学生都 愿意参 与 , 渴望 参与 , 如让 每个 学生有个 自己喜欢 的英 文名字 ,鼓励学生 在校 园 内用英 语互相打招呼 , 课后感 尽量用英语来评价 , 业 作 的批语 用英语来标 注等 ,所 有 的这一切做法 都需要 我 们 重视 细节 , 需要我们不 断地积累经验 , 培养交 际 更 把 能力做 实 、 做好 。 杰 克珀森 曾说过 ,教好英 语的先要条件是要尽 可 能让学 生接触 英语和使用英语 。学英 语就像学游泳一 样, 学生 必须潜 到水里去 , 而不 是偶尔沾沾水 。小学英
数学教案小学导入
![数学教案小学导入](https://img.taocdn.com/s3/m/3f2e6e82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ae.png)
数学教案小学导入
一、情境导入
老师带着同学们来到学校的操场上,看到了一些自行车和电动车。
老师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些自行车和电动车的轮子有什么不一样?”
二、问题导入
老师拿出一些不同种类的轮子,例如自行车的轮子、电动车的轮子和手推车的轮子,并问同学们:“这些轮子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接着,老师引导同学们讨论轮子的形状、大小和材料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三、实物导入
老师拿出一个圆盘,将其放在地板上,然后找一根棍子慢慢地围绕圆盘的中心旋转。
老师问同学们:“你们看,这样旋转的轮子是不是很顺畅?为什么呢?”
通过以上导入,引发学生对轮子的好奇,使他们对本节课的主题产生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导入方法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导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e79cd35376baf1ffc4fadc7.png)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导入方法作者:钟志华来源:《语数外学习·中旬》2013年第06期数学课的导入对整堂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恰似一支婉转悠扬的乐曲,“起调”若能扣人心弦,“主旋律”便会引人入胜。
笔者根据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与体会,遵循“目的性原则、典型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导向性原则、适度性原则”等设计原则,凸现课堂导入的“目的性、针对性、趣味性和开放性”等特征,提出了“五招”行之有效的初中数学课堂导入方式。
一、点题导入法点题导入法就是指根据数学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师可以从新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目标出发,开门见山,直接提出与新课重点内容相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诱发其探求新知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直接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导入方法。
这种直接点题导入新课的方法是数学教师常用的导入方法,突出重点,直奔主题。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减法”时,可以这样导入——“根据以往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经验,在学习了有理数加法之后,接下来,我们应该学习有理数的什么运算呢?”“有理数减法、乘法和除法。
”“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有理数减法,那么有理数减法法则是什么?它与有理数加法法则有怎样的联系呢?”进而直接引出“有理数减法”这种“有理数加法”的逆运算。
二、情境导入法情境导入法就是指根据本节课数学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喜闻乐见的生活实例、引人入胜的数学故事等情境导入方案,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或数学发展史引入课堂教学,创设生动、有趣、新颖、别致的情境,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在现实、生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获取新知的一种导入方法。
这种导入法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时,可以这样导入:通过多媒体播放“打台球”的录像,边看边提出,打台球时,如何选择有效路线使“主球”绕过“障碍球”而击中“目标球”?让学生联想到“轴对称”的作用,从而引入新课。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方法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2886f52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86.png)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方法导言数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它是科技发展的基础。
小学数学作为数学学科的基础,对于学习者打下高强的基础至关重要。
而小学数学教育的有效性和有效性,以及优秀的数学教学方法,是数学教师们需要探究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方法探究这个问题。
一、导入概述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是指课堂开始时,教师通过某种形式的谈话启发学生想到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到问题当中,从而营造出紧张的课堂气氛。
导入不仅标志着课程的开始,而且还对整个课程有很大的影响。
导入时不能说一场罗列式的开场白或随意地发生,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兴趣、知识、经验和思维习惯,以及语言逻辑水平的状况,从而设计和安排导入,营造一种有趣和愉悦的课堂氛围。
二、导入的有效性1、提高兴趣小学生是好奇心很强的,他们对新事物有浓厚的兴趣。
好的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习动力,而且还能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探究的兴趣。
例如,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师要教学乘法,可以设计一道简单的问题:小明有3个糖果,小兰有3个糖果,小明和小兰共有多少个糖果?这道题目直接用生活实例,给学生带了一个问题,既易解,兴趣又大。
2、提高学习效果学生在兴趣高涨的情况下,学习效果也自然提高。
学生通过导入的方式,把学过的知识整合起来,触发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潜力并发现学习新知识的联系和变化,从而增强记忆和理解。
例如,要教学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可以让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想出一些对于寻找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有帮助的方法。
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感知到熟悉的知识点和这一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3、解决学生困惑导入阶段是课程的开极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新事物,有效的导入可以协助学生把握问题的本质,并且引领学习步骤和方法。
例如,当学输在学习数学中出现问题时,可用一些导入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寻找思维路线,例如:教师可以用电影《功夫熊猫》中的“大拇哥面包店”来引导学生对留整数取小数的思想进行探讨,这样,通过导入,学生对于这样一种抽象的概念将产生新的思考,从而避免差错和误区。
高中数学教学常用的几种课堂导入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常用的几种课堂导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11ae5216bd97f192279e94b.png)
高中数学教学常用的几种课堂导入方法1.故事导入。
生动活泼,利于提高学生兴趣在讲等比数列部分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的方式:“传说国际象棋是舍罕王的宰相西萨.班.达依尔发明的。
他把这个有趣的娱乐品进贡给国王。
舍罕王对于这一奇妙的发明异常喜爱,决定让宰相自己要求得到什么赏赐。
西萨并没有要求任何金银财宝,他只是指着面前的棋盘奏道:“陛下,就请您赏给我一些麦子吧,它们只要这样放在棋盘里就行了:第一个格里放一颗,第二个格里放两颗,第三个格里放四颗,以后每一个格里都比前一个格里的麦粒增加一倍。
圣明的王啊,只要把这样摆满棋盘上全部六十四格的麦粒都赏给你的仆人,他就心满意足了”,舍罕王听了,心中暗暗欣喜:“这个傻瓜的胃口实在不算大啊”。
他立即慷慨的应允道:”爱卿,你当然会如愿以偿的!”但当记麦工作开始后不久,舍罕王便暗暗叫苦了,因为尽管第一袋麦子放满了将近二十个格子,可是接下去的麦粒数增长的竟是那样的快,国王很快意识到,即使把自己王国内的全部粮食都拿来,也兑现不了他许给宰相的诺言了!聪明的宰相所要求的麦粒总数,实际上是等于一个二十位的大数:18,446,744,073,709, 551,615。
如果一斤要26000粒把他换算成吨,18,446,744,073,709,551,615÷26,000÷2000=354,745, 078,340.568(吨”学生们对如此大的数目感到惊讶,同时也对等比数列产生了浓厚兴趣。
2.复习导入。
对于对知识的前后联系要求比较高的课题,往往要先复习已学知识,再提出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比如,讲对数函数之前先复习对数的运算性质,讲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时先复习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值的定义等。
3.设疑导入。
对于应用性比较强的数学知识,先给出问题再渗透解题思想往往比直接引入好。
先抛出一个现实生活中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再找到关键突破口,对于解题关键涉及的数学概念数学方法进行教学。
数学课堂导入的8大方法
![数学课堂导入的8大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237982f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e7.png)
数学课堂导入的8大方法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引起兴趣,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说一节优秀的数学课是一座宏伟的知识大殿,那么恰如其分的导入方法就是进入这座知识大殿的富丽堂皇之门。
几年来,我一直努力探索和研究,总结出了数学课的以下几种导入方法。
一、温故知新导入法温故知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识。
例如:在讲“反函数”时,使学生回忆函数及映射的定义,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反过来思考,从而引进反函数的概念。
这样导入,学生能从旧知识的复习中发现一串新知识,清楚反函数与原函数的关系,并且掌握了反函数的定义。
二、创设情境导入法数学知识的获得,往往是通过时间得来的,数学知识的探求过程为我们展示了丰富的知识背景。
选取具体的'背景,可以使学生如临其境,生动形象。
例如我在执教“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时,创设如下情景:常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能顶上吗?已知诸葛亮解出问题的概率为0.8,三个臭皮匠能解出问题的概率分别为0.5、0.45、0.4,且每个人必须独立解题,那么三个臭皮匠中至少有一人解出的概率与诸葛亮解出的概率比较,谁大?三、实践导入法实践导入法是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知识,发现真理。
例如在讲“椭圆定义”时,预先布置学生带好图钉、绳子、纸。
在课堂内告诉他们方法,让他们自己发挥,使学生享受到探索新知识的快乐。
四、反馈导入法根据信息论的反馈原理,一上课就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由学生的反馈效果给予肯定或纠正后导入新课。
如在上“求函数定义域”时,课前可以先拟几个有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到黑板上练习,从学生练习的结果和学生的反馈中老师就可以发现问题。
五、设疑式导入法设疑导入法即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是教师通过设疑布置“问题陷阱”,学生在解答问题时不知不觉掉进“陷阱”,使他们的解答自相矛盾,引起学生积极思考,进而引出新课主题的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种导入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种导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8c6e50fde80d4d8d15a4fa6.png)
准 备 的教 具 多 , 最 好 让 学 生 分 组 自己 动手 。这 种 方 法使 学 生 印
象深刻 . 容易理解 , 记得牢。 七、 直接 导 入 法
直 接 导 人 法 是 一 上 课 就 把 要 解 决 的 问 题 提 出来 的 一 种 方 法 。例 如 , 学 习“ 倒数 ” 时, 先 写 出 乘 积 是 1的 两 个 数 互 为 倒 数 ,
出“ 圆锥 的体 积 等 于 与 它 等 底 高 圆 柱 体积 的 ” , 让 学 生 享 受 到 发现 真理 的快 乐 和 成 功 的喜 悦 。 四、 反 馈 导 入 法 根据信息论的反馈原理 , 一 上课 就 给 学 生 提 出 一 些 学 生 能 用 学 过 的 知识 解 决 的 问 题 , 由学 生 反 馈 的 效 果 给 予 肯 定 或 者 纠 正后导人新课 。 例如 , 学 习“ 倒 数 的认 识 ” 时, 课 前 可 以先 拟 定 一 些计算题 , 让 学 生 计 算 。这 些 习 题 是 分 成 几 组 , 每组分两题 , 让
教师依次拿出直径是 l e m、 2 e a和 4 r e m 的 圆 .分 别 量 出 它 们 的 直径和周长记 下 , 在测量 圆的周长时 可以用滚动 的方法 , 也 可
以用 线 围 的方 法 。特 别 注 意 让 学 生 看 到测 量 的过 程 。如 果 老 师
二、 类 比导 入 法 在讲“ 比的 基 本 性 质 ” 时. 可 以 从 除 法 商 不 变 的性 质 人 手 , 类推 到分数的基本性质 , 再 到 比 的 基本 性 质 。 这 种 方 法 使 学 生 能从 类 推 中促 进 知 识 的 迁 移 . 发现新知识 。 三、 亲手操作 实践导入法 亲 手 操 作 实践 导人 法 是 组 织 学 生 进行 实 践 操 作 , 通 过 学 生 自己动 手 动 脑 去 探 索 知识 , 发现真理 。 例如 , 在 讲 解 圆 锥 的 体积 是 与 它 等 底 等 高 圆柱 体 积 的 时 。 让 学 生 用 圆锥 形 的容 器 装 水 去 倒 放 在 圆 柱 形 的 容 器里 , 几 次 可 以装 满 。 为 了证 明这 个 “ 3次 ” . 再 换 成 沙 子 试 ~试 , 其结果也是“ 3次 ” 。 从 而 引 导 学 生从 实 践 中 总结出“ 圆 柱 的 体 积 是 它 等 底 等 高 圆 锥 体 积 的 3倍 ” , 迫 切 学 习 的浓 厚 兴 趣 , 诱 导 学 生 由疑 到
数学常规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
![数学常规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dd2a5f7a300a6c30d229fa3.png)
数学常规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数学常规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这里所说的“常规”,是区别于多媒体教学或其它如实践教学课而言的,常言道:“万事开头难”。
要想上好一堂数学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几十年来,我一直努力探索和试验,总结出常规数学课的几种导入方法。
一、温固知新导入法温固知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识。
例如:在讲切割定理时,先复习相交弦定理内容及证明,即“圆”内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然后移动两弦使其交点在圆外有三种情况。
这样学生较易理解切割线定理、推论的数学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叙述定理内容,并总结圆幂定理的共同处是表示线段积相等。
区别在于相交弦定理是交点内分线段,而切割线定理,推论是外分线段、切线上定理的两端点重合。
这样导入,学生能从旧知识的复习中,发现一串新知识,并且掌握了证明线段积相等的方法。
二、类比导入法在讲相似三角形性质时,可以从全等三角形性质为例类比。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对应线段、对应周长等相等。
那么相似三角形这几组量怎么样?这种方法使学生能从类推中促进知识的迁移,发现新知识。
三、亲手实践导入法时,先把圆规两脚分开,将顶点放在事先在黑板上画好的圆上,让两边与园相交成圆周角∠BAC,当∠BAC的一边不动,另一边AB绕顶点A旋转到与圆相切时,让学生观察这个角的特点,是顶点在圆上一边与圆相交,另一边与圆相切。
它与圆周角不同处是其中一条边是圆的切线。
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印象深,容易理解,记得牢。
七、直接导入法它是一上课就把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来的一种方法。
如在讲切割定理时,先将定理的内容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分清已知求证后,师生共同证明。
八、强调式导入法根据中学生对有意义的东西感兴趣的特点,一上课就叙述本课或本章的重要性的一种方法。
例如:“三角形是平面几何的重点,而圆是平面几何重点的重点,它在中考试题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将来学习深造的基础,今天,我们就学习第七章-圆。
数学课导入_数学课的有效导入方法
![数学课导入_数学课的有效导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b5b7fea31126edb6e1a102e.png)
数学课导入_数学课的有效导入方法数学新课的有效导入是使学生进入学习意境的重要手段, 是数学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它能以精妙的语言理清学生头脑中的杂念, 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打开学生求知的欲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 结合学生求知欲强、活泼好动、富于想象等心理特点,精心编制导言、设计新课的导入方式,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
教学中,如能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有效地构建愉悦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深深地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诱导学生把学习新知的压力变为探求新知的动力,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对新授内容的巧妙导入,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同的授课内容,可以运用不同的导入方法。
一、温固导入法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逻辑性、系统性强,新知是旧知的发展和深化。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同化理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观念,教者可以把它当成联接新、旧知识的纽带和桥梁。
奥苏伯尔称之为“组织先行者”,通过这个纽带加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顺利进入新课的学习。
利用多媒体在复习旧课时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在学生“意犹未尽时”导入新课,这种方法是由数学知识系统本身的发展决定的。
其关键在于教者,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找出新旧知识的衔接点,设计问题也要似在温故,而实在知新。
如讲“梯形中位线定理”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强大的作图、动画、变色等功能,首先复习“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引发学生思维,为学习“梯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奠定理论基础,使学生围绕“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进行思考,从而进行类比联系,引入梯形中位线定理。
二、实例导入法数学起源于日常生活,而生活实例又生动又具体。
因此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把比较抽象角的数学概念变成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
如讲直角三角形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片断并提出问题:“能否不上树就测出树高,不过河就测出河宽?不接近敌人阵地就能测出敌我之间的距离……?” 要想知道方法,就得认真学习今天所要讲的课----解直角三角形。
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种导入方法
![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种导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a3f99e7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af.png)
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种导入方法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同样一堂课的导入,关于一节课来说,有着不可低诂的作用。
我从事教学工作十多年来,总结出了几种较为有效的导入方法。
一、复习回忆导入法孔子说:“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焉”课前复习旧知识,不仅巩固了旧知识,而且为本节学习新的知识做下了良好的铺垫,如此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结构向未知的知识领域迈进,不仅符合孔子的这一教学方法,而且也符合学生的认明白规律。
应用这种导入法时,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联系的关键环节,我们要巧设疑问,,起到激发爱好、调动欲望、引起思索的作用。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例如我在讲梯形中位线定理时,是如此导入的:“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是什么呢?(三角形中位线的长是第三边的一半)那么梯形的中位线和梯形的底又有如何样的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它们之间的关系——板书:梯形中位线定理。
二、联系生活导入法数学教学的目的确实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
假如我们在教学中能用周围的实际例子引入新课,必定也能激发爱好,调动他们。
如我在讲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时,我是如此引入的。
(教师指窗外远处移动信号铁塔)问:“同学们,远出的那铁塔高吗?大伙儿猜猜它有多高?有没有方法准确地运算出它的高度?还有谁能运算出我们学校的红旗杆的高度是多少呢/”如此他们自然七嘴八舌、跃跃欲试了这时候专门自然的引入这节课,并板书课题,学生的求知欲可想而知了。
三、设疑导入法换句话说确实是设置悬念进入新课的方法,真正表达因有疑而学习,因学习而无疑的教学理念。
依照我多次的教训尝试,采纳这种方法时,关键的一点是我们教师要把握好分寸,即问题的难易程度,不“悬”学生就会不思而解,相反太“悬”学生就望而怯步,两者都不能达到我们所设想的目的。
看来那个问题就十分关键了。
例如我在讲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我第一出了如此一个题:“方程2x-4x-30=0的一个根为x=-3,不解方程,求出另一个根x=?”,这时我设计了如此一个问题:x=15÷(-3),请学生验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常规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
这里所说的“常规”,是区别于多媒体教学或其它如实践教学课而言的,常言道:“万事开头难”。
要想上好一堂数学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几十年来,我一直努力探索和试验,总结出常规数学课的几种导入方法。
一、温固知新导入法
温固知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
新知识。
例如:在讲切割定理时,先复习相交弦定理内容及证明,即“圆”内两条相交弦被交
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然后移动两弦使其交点在圆外有三种情况。
这样学生较易理
解切割线定理、推论的数学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叙述定理内容,并总结圆幂定理的
共同处是表示线段积相等。
区别在于相交弦定理是交点内分线段,而切割线定理,推论是外
分线段、切线上定理的两端点重合。
这样导入,学生能从旧知识的复习中,发现一串新知识,并且掌握了证明线段积相等的方法。
二、类比导入法
在讲相似三角形性质时,可以从全等三角形性质为例类比。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对应线段、对应周长等相等。
那么相似三角形这几组量怎么样?这种方法使学生能从类推中
促进知识的迁移,发现新知识。
三、亲手实践导入法
亲手实践导入法是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知识,发现真理。
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时,让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拼在一起。
从而从实践中总结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使学生享受到发现真理的快乐。
四、反馈导入法
根据信息论的反馈原理,一上课就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由学生的反馈效果给予肯定或纠正
后导入新课。
如在上直角三角形习题课时,课前可以先拟一个有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讨论。
五、设疑式导入法
设疑式导入法是根据中学生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创设矛盾,设置悬念,引起思考,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的一
种方法。
例如:有一个同学想依照亲戚家的三角形玻璃板割一块三角形,他能不能把玻璃带
回家就割出同样的一块三角形呢?同学们议论纷纷。
然后,我向同学们说,要解决这个问题
要用到三角形的判定。
现在我们就解决这个问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六、教具演示导入法
教具演示导入法能使学生把抽象的东西,通过演示教具形象、具体、生动、直观地掌握知识。
例如:在讲弦切角定义时,先把圆规两脚分开,将顶点放在事先在黑板上画好的圆上,让两
边与园相交成圆周角∠BAC,当∠BAC的一边不动,另一边AB绕顶点A旋转到与圆相
切时,让学生观察这个角的特点,是顶点在圆上一边与圆相交,另一边与圆相切。
它与圆周
角不同处是其中一条边是圆的切线。
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印象深,容易理解,记得牢。
七、直接导入法
它是一上课就把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来的一种方法。
如在讲切割定理时,先将定理的内容写在
黑板上,让学生分清已知求证后,师生共同证明。
八、强调式导入法
根据中学生对有意义的东西感兴趣的特点,一上课就叙述本课或本章的重要性的一种方法。
例如:“三角形是平面几何的重点,而圆是平面几何重点的重点,它在中考试题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将来学习深造的基础,今天,我们就学习第七章-圆。
”总之,数学的导入法很多,其关键就是要创造最佳的课堂气氛和环境,充分调动内在积极因素,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处于精神振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为学生能顺利接受新知识创造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