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财经大学-公共政策导论指导笔记

合集下载

公共政策导论复习纲要

公共政策导论复习纲要

公共政策导论(第三版)谢明编著《公共政策导论》复习纲要第一章绪论1、【名词解释】政策定义: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2、美籍加拿大裔学者戴维•伊斯顿在《政治学系统》一书中确定了政治学系统的概念,即丘个对社会进行权威性价值分配的行为系统,它由整个政治活动组成,并以人机互劫为基本单位。

政治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根据社会系统的需要,通过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对全社会的价值进行权威性的分配。

(政治现象)他对政策的解释侧重于公共政策的价值分配功能。

公共政策是政府进行社会性利益分配的主要形式,即决定什么人取得什么和取得多少。

3、【名词解释】公共物品:是指那些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或服务。

它的主要特征表现于它的不可分割性,也就是说它面向所有人不具有排他性。

公共物品用税收和借贷的方式予以支付,它们的价格表现与在资助其生产所要求的征税说水平。

4、【名词解释】俱乐部理论:它是由布坎南提出,他认为俱乐部形式的存在能够通过一种收取费用的机制排除部分公共成员的参与。

这种理论的出现代表了公私问题争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那些所谓具有价值的公共物品或服务将会当场排除部分社会成员,这即是因为他们根本不具备参与分配的资格和条件。

换句话说,公共物品或服务经常仅有利于社会中某些团体和个人,有时还需要通过付费的形式或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定额定量地分配。

5、【名词解释】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它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力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6、如何从"公共"概念理解公共政策?XA.公共空间…公共政策应该在公共空间发挥作用;B.公共物品…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或服务;C.公共职能一建立在集体而不是个人基础上的;D.公共问题---公共政策要处理的是公共问题而不是私人问题;E.公共利益---有效解释国家存在的正当性,是界定公共政策必要性的主要界定,是把握公共政策目标性的主要依据;F.公共权力---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利,它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利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G.公共秩序---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而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由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等共同确定。

山东财经大学《财政学》重点考试内容整理与答案

山东财经大学《财政学》重点考试内容整理与答案

财政学重点内容1萨缪尔森给出了公共产品的两个特性。

即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

2公共产品理论是当代公共财政的核心理论和理论基础3公共产品的社会需求曲线是由私人需求曲线纵向加总而得。

4外部性是马歇尔于1890年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概念,而最先系统论述外部性理论的则是福利经济学创始人庇古。

5垄断定义:一般指把持和独占。

在现代经济世界里,垄断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6财政支出的特征:公共性和非赢利性7按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财政支出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8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为了执行各种政府职能,用于购买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包括用于维持政府部门正常运转所需和政府投资兴办各种实业所需的商品和劳务。

特点:有偿性(一手付出资金,一手收到商品和服务)与对经济影响的直接性(购买支出乘数是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

消费性支出,对应资源配置职能9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单方面的,无偿的资金支付。

它没有取得相应的商品和劳务,只是将资源在社会成员之间重新分配。

这类支出并不减少私人部门可支配的资源总量,而只是在结构上调整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可支配资源的数量,以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

特点:无偿性(单方面转移)与对经济影响的间接性(转移支出乘数小于购买性支出乘数)。

对应收入分配职能作用:调节收入分配、实行特定支出和对经济进行自动调节。

10反映财政活动规模的两个指标:绝对量指标和相对量指标11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一)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的选择和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

(二)政治因素:政局是否稳定、政体结构的行政效率及政府干预政策。

(三)社会性因素:人口状况、国土安全、文化背景等。

12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1.成本-效益分析法= 2.成本—效用分析法= 3.最低成本法,也称最低费用选择13政府采购:是指政府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和为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法定的方式和程序对货物、工程和劳务的购买活动,其主要形式是以公开招标方式,从国内、国际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和劳务。

行政管理考研人大行管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状元笔记

行政管理考研人大行管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状元笔记

第二讲本书重点章(第四、五章)★一、第四章模型及理论第一节(定义+评述+有效性区分)1.模型、具体模型、抽象模型定义模型是现实世界部分化、序列化、简单化和抽象化的代表。

模型突出了原型的本质特征,忽略了次要因素,使错综复杂、变化无常的现实世界更易于为人们所把握,模型作为研究原型的中介,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它有助于人们分析和理解研究的对象,有助于人们解释和阐述研究问题。

模型可以分为具体模型和抽象模型。

具体模型主要指与原型在形态上几何相似的模型,如示意沙盘、模型飞机、交通地图等。

这些模型对原型是一种形象的说明,使人一眼望去就会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物,突出表现了模型的相似性特征。

抽象模型是指用语言、符合、图表、数字等抽象形式反映原型内在联系和特征的模型。

2、对模型怎样评述?①没有简化和抽象,我们就难以认识复杂②要注意“错置具体的谬误”。

在政策研究领域,我们不得不非常谨慎的对待模型所代表的真实,这种真实往往只是一种主观的建构,是人们对复杂现实的一种人为的想象。

3、如何分辨模型的有效性?①排列并简化现实②认定重要层面③符合社会现实④提供有意义的沟通⑤指导调查和研究⑥提出一定的解释:对公共政策提出一定的解释第二节(10种)1、传统理性模型的内容、条件、缺陷、步骤及优缺点(1)内容:决策追求最优解任何决策都是目标性的行为,达到目标当然会有多种途径和手段,所谓理性的选择就是要做出最大价值的选择,即选择达到目标的最有方案。

(2)条件:①把决策视为整体行为而非群体行为②决策具有绝对理性③决策目标单一、明确、绝对④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具备一以贯之的价值偏好⑤决策过程中不考虑时间和其他政策资源的消耗。

(3)缺陷:3、2、2、4、5(4)步骤:确定决策目标;提出备选方案;对这些方案及其结果进行比较;通过排序选出最优方案(5)优点:人们总是在追求尽善尽美中得到较善较美的缺点:缺少实践基础,且其前提假设有错误。

2、有限理性模型的内容、表现、基本问题、优点(1)内容:决策追求满意解现实生活中决策者的行为是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他们不是经济人,而是行政人。

公共政策导论第3章

公共政策导论第3章

补 贴
产 权 拍 卖
规 制
公 共 企 业
直 接 提 供

自愿性政策工具
国家干预程度
混合型政策工具

强制性政策工具
第四节 公共政策工具
自愿性政策工具
1)家庭和社区
2)自愿性组织 3)私人市场
第四节 公共政策工具
强制性的政策工具
1)规制
2)公共企业
3)直接提供
第四节 公共政策工具
混合型政策工具 1)信息和劝诫 2)补贴 3)产权拍卖 4)税收和使用权费
二、非官方的公共政策主体
2、公民(选民)
(4)通过参加政治党派和利益集团,借助团体的
力量,影响公共政策制定 (5)通过制造社会舆论或进行多方游说等手段, 提出政策诉求,影响政策导向 (6)以个人的知识活动为政策制定提供实证依据
或理论指导
二、非官方的公共政策主体
3、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媒介包括报纸、书籍、杂志、电影、广 播、电视、因特网等 主要作用是传播信息、影响舆论、交流思想、传 播知识,是政策、政党和其他利益集团的宣传工 具
(6)标杆管理技术
(7)企业流程再造技术
第四节 公共政策工具
3、社会化手段 (1)社区治理
(2)个人与家庭
(3)自愿者服务
(4)公私伙伴关系
(5)公共参与及听证会
法制环境是指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时所面对总
的法制状态,包括法律体系、法律机构、执法
状况和社会治安的总和
第三节 公共政策环境
3、社会文化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文化资源环境 社会环境是指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可能面对的 总的社会状态,包括社会人口、群体、职业、
规范等
文化环境是指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时可能面对

【油条考研山东财经大学】谢明《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课堂ppt_第七章_政策评估

【油条考研山东财经大学】谢明《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课堂ppt_第七章_政策评估

第七章政策评估第一节政策评估的含义和功能一、政策评估的含义政策评估就是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和事实标准,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步骤,对政策实施中的价值因素和事实因素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利用这些政策相关信息,对政策的未来走向做出基本的判断。

政策评估是决定政策变化、政策终结的基础依据。

二、政策评估的基本内容1.阐述政策评估的基本内容。

政策评估是针对政策效果进行的评估,是发生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活动。

包括以下内容:(一)指标:确定政策评估得以实施的标准(二)信息:收集有关评估对象的各种信息(三)测定:根据指标和信息,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执行效果进行描述(四)分析:根据测定结果,对政策效果进行分析和判断(五)建议: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下一步的行动方案三、政策评估的功能2.为什么要进行政策评估?政策评估是政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其功能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径(二)政策评估是决定政策未来走向的重要依据(三)政策评估是合理配置政策资源的基础工作(四)政策评估有利于促进政策的科学化进程(五)政策评估是缓解社会矛盾的有限途径第二节政策评估的类型一、非正式评估与正式评估非正式评估,是指对评估者、评估形式和评估内容不做硬性规定,对评估的最终结论也没有严格的要求,团体和个人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情况和信息,对政策的各个方面加以分析和评价。

正式评估,是指法定的评估者依据事先制定的评估方案,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要求,对政策效果所作的评估。

二、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内部评估主要是指由公共部门特别是政府部门内部的评估者对政策进行评估。

它又可以分为由具体执行人员自己实施的评估和由专职评估人员进行的评估两种形式。

外部评估主要是指由公共部门特别是政府部门以外的评估者对政策进行评估。

它最主要的形式就是委托评估,被委托的对象可以是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咨询机构、高等院校、著名专家等。

三、前评估与后评估前评估又称预评估,是政策制定过程中进行的带有预测性质的政策评估。

公共政策导论重点笔记

公共政策导论重点笔记

公共政策导论重点笔记第一章绪论1、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研究公共政策的缘由主要表现在科学、专业和政治三个方面:(1)从科学角度而言,公共政策原因和结果的分析有助于增进和提高社会领域的知识,增进人们对政治行为和政府治理的理解,从而加深对公共政策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并且公共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可以扩大社会科学的广度和深度。

(2)从专业角度而言,能够使人们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从政治角度而言,它通过提供政治讨论的素材,促进政治意识的提高,从而完善政策制定过程。

2、什么是公共政策?政策被定义为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1)社会公共权威泛指具有特殊权力、能够制定公共政策的政治实体。

(2)特定情境是指特定的历史使其和环境条件,以及公共政策特定的适用范围。

(3)政策目标是政策的灵魂(4)行动方案是政策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5)行动准则是政策的指导性和原则性。

3、透视“公共”概念、理解公共政策(1)公共空间公共空间是提供给大众使用的,每个人都有权利在这个空间中活动,于是你的权利只是与他人分享空间,而不是独占空间。

(2)公共产品所谓公共物品(public goods)是指那些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或服务。

纯粹的公共物品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则是“准公共物品”或不纯粹的公共物品。

(3)公共职能公共职能就是建立在集体而不是个人基础之上的、用来满足占社会人口大多数的群体需求的一种活动。

公共活动是复杂多样的,公共职能并不是必须得由公共部门独家行使,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不同的职能表现形式。

(4)公共问题任何问题,都可以从私人性和公共性两方面做出区分。

政府要管具有公共性质的问题,而尽量不要去干涉私人性质的问题。

(5)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是指一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人的共同利益。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4章)【圣才出品】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4章)【圣才出品】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章绪论1.1复习笔记一、公共政策的含义1.研究公共政策的原因研究公共政策的缘由主要表现在科学、专业和政治三个方面:(1)科学角度,分析公共政策的成因与结果,有助于增进和提高社会领域的知识,有助于了解社会与经济、政府与环境、问题与回应、政治与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互动关系,有助于增进人们对政治行为和政府治理的理解,从而加深对公共政策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2)专业角度,掌握公共政策的理论与方法能够使人们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政策分析能够产生专业性建议,通过问题的分析和描述,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3)政治角度,政策不仅是为了科学和专业而存在,而且在政治领域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它通过提供政治讨论的素材,促进政治意识的提高,从而完善政策制定过程,提高公共政策质量。

2.公共政策的内涵(1)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并由行政人员(国家公务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这一定义主要是从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的角度对公共政策进行界定,并借助政策的概念解释了政治和行政的不同,对理解公共政策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2)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维尔在政策科学创立之初就曾提出,公共政策实际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和策略的大型计划”。

这一定义突出了公共政策的设计功能及其目标取向,强调了理性的政策制定通常应有科学的论证和合理的程序。

(3)台湾学者伍启元先生在《公共政策》一书中提出:“公共政策是政府所采取的对公私行动的指引;公共政策是将来取向的;公共政策是目标取向的;公共政策是与价值有密切关联而受社会价值影响的;公共政策是由政府或有决策权者所采取或选择的;公共政策是具有拘束性而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行动指引。

”二、透视“公共”概念、理解公共政策建立公共理念的先决条件是:日常生活中存在一个不是私人或纯粹个人的,而是需要大家共同参与和处理的领域及其范围。

公共政策导论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导论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导论复习资料公共政策导论名词解释1、思想库:是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组织。

2、元政策:用以指导和规范政府政策行为的一套理念和方法的总称。

其基本功能在于如何正确制定公共政策和有效的执行、评估、分析公共政策。

3、总政策:是国家实行的全部政策中处于最高层的政策,是制定其他政策的依据。

4、基本政策:指公共权力机构指导国家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工作而制定的行为准则,是用以指导部门政策的主导性政策。

5、具体政策:亦称为部门政策,主要针对对具体的公共政策问题作出的政策规定,基本政策和元政策之外的都可以视为具体政策。

6、公共物品:私人不愿生产或无法提供的由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劳务。

7、利益集团:是由具有共同立场、观点或利益的各人组成的团体性组织,以履行团体利益聚合功能为职责,以保障或增进团体成员利益为目标。

8、渐进模式: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和政策科学家林德布洛姆提出的。

它的大意是政策制定所根据的是过去的经验,经过渐进变迁的过程,从而获得共同一致的政策。

即新政策的制定是以现行的政策作为基本方案,是对以前政策的局部性调整和边际变革,体现为一种“渐进”过程,在与其他新方案相互比较后,制定出的新政策。

9、决策职能:指政策主题依靠决策体制,通过决策方式,对公共政策方案进行选择,从而确定政策战略与政策目标的职能。

10、公众议程:是指人们群众共同议论某个问题,并认为有必要提交政府采取措施给予解决的一种政策议程。

11、政策资源的混合:是指投入不同政策的资源,彼此交织在一起,很难分清某项资源的指出究竟应该属于哪一个政策,或每项政策的总投入是多少。

12、政策的重叠:是指针对相同或相似的政策问题和政策目标群体,不同的机构或部门分别制定并各自执行各自的政策。

13、政策问题:是指基于特定的社会公共问题,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去实现和解决的问题。

14、政策工具:是指人们为了解决某一社会问题或达成一定的政策目标而采用的具体手段与方式。

《现代公共政策导论》_读书笔记

《现代公共政策导论》_读书笔记

《现代公共政策导论》_读书笔记《现代公共政策导论》分为上篇“现代公共政策概论”、中篇“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和下篇“现代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论” 三部分。

上篇分为第一章“现代公共政策的缘起与发展”、第二章“现代公共政策的主要研究范畴”、第三章“现代公共政策与环境”、第四章“现代公共政策中的若干基本范畴”和第五章“现代公共政策质量与现代政府公共行政能力”;中篇分为第六章“现代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第七章“现代公共政策规划”、第八章“现代公共政策执行”和第九章“现代公共政策评估”;下篇分为第十章“现代公共政策的方法论基础”、第十一章“现代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模型”、第十二章“现代公共政策的定性分析方法”、第十三章“现代公共政策的定量分析方法”和第十四章“当代公共政策的困境与发展”。

第一章:现代公共政策的缘起和发展一、现代公共政策界说(一)现代公共政策的由来和发展:政策是一种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相联系的悠久的历史现象,是最古老的人类社会现象之一,现代意义上的政策(科学)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兴起和发展的一门独特的学科,其应用领域广泛、实用性强、社会用量明显。

就世界范围而言,公共政策科学化的重要性已为多数国家和地区所认同,并在广泛的政策实施中得到应用。

由于公共政策科学化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自身境况的改善,因而使人们对公共政策科学这类问题的关注与日俱增,并因此产生了对政府制定公并政策的能力、程序、方式以及公共政策的质量的疑问和不满。

这就使一批具有一定的学术素养,同时具备相当实际经验的学者、科学家和政府宫员深切感到,应当建立一种能够兼容各相关学科的优势(且能够解决各种现实公共政策问题的全新的学科。

这一学科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政策科学。

它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内的诸多学科,为政策科学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用技术,现实和未来需要。

进入80年代以来,政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已经成为工业发达国家政府乃至实业团体管理决策的基本方式。

桑玉成 刘百鸣《公共政策学导论》读书笔记

桑玉成 刘百鸣《公共政策学导论》读书笔记

《公共政策学导论》桑玉成刘百鸣著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一章公共政策概说研究公共政策的意义:公共政策是国家或政党在其政治活动中的重要行为准则。

因而,研究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机制,研究政府的公共政策行为,对于实现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对于提高政府公共政策的效率,具有重大意义。

公共政策的界定:美国学者戴伊认为,政策是政府选择作为或不作为的行为。

伊斯顿把政策看作是政府对整个社会所从事的权威性价值分配。

拉斯韦尔和卡普兰则指出,政策是以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本书作者的分析:首先,所谓公共政策,它是一种政府的行为,或者准确地说,是社会公共权威的一种行为。

这里所谓的社会公共权威,是指能够运用它的物质力量对社会公共事务作出权威性决定,对社会资源作出权威性分配的政治实体;其次,公共政策是政府或社会公共权威的一种选择行为;再次,公共政策是政府或社会公共权威为解决某种社会问题或解决某种社会矛盾而作出的选择行为;最后,公共政策是政府或社会公共权威作出的一定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和行为依据。

故而,我们可以把公共政策定义为,社会公共权威在一定历史时期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依据。

公共政策的特点:权威性、政治性、普遍性、原则性。

公共政策的类型划分:积极型政策和消极型政策、能动型政策和被动型政策、全局性政策与局部性政策、长期性政策和短期政策。

公共政策在国家政治中的地位:对政治的理解:第一、政治表现为一定社会的公共权威的存在,这是从静态上理解政治;第二、政治表现为社会公共权威的一系列活动,即把政治理解为一个不间断的过程,这是从动态上理解政治。

用政治过程的观念分析问题,社会公共权威的政策行为是一国政治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社会公共权威的政治活动中,政策行为是最为重要的一种政治活动。

在履行作为社会公共权威的职能时,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的职能,其首要任务就是制定政策,以确定行动方案和行为依据。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拍板说”,认为公共政策学研究政府如何进行决断的过程;“规划说”,认为公共政策学研究政府依据目标、价值和实践而设计规划的过程;“因素说”,认为其研究对象应该是构成政策的各种因素以及影响政策结果的各种因素;“活动说”,认为政府的所有活动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问题说”,认为公共政策学就是研究政府如何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学问。

公共政策期末笔记

公共政策期末笔记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二)我们的定义:公共政策学是尽可能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政策过程,探求其规律,形成系统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其目的是要改善公共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

(三)内涵:1,研究对象: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

2,研究范围:政策系统;政策的本质、构成和功能;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政策的调整和终结等。

3,研究的方法:定量和定性的方法相结合,既注重事实分析又注重价值分析。

定量分析:指在政策过程中对把有关的资料和信息用确切的数字定量化出来,建立数学模型,用数量关系分析研究对象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和特征,并用数量描述研究结果的方法定性分析:运用直觉和判断等方法对被考察对象的成分或具备的特征进行分析,并用描述性的语言表达有关的分析结果。

事实分析指的是要分析一项政策事实是怎样的,描述政策的内容,性质,结果等价值分析指的是要分析政策有价值吗?为什么要实行这项政策?5,研究的目的: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二,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一)公共政策决策行为的主体1,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是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

2,非政府组织的公共性强的决策行为。

(二)公共政策作为公共政策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分为三个层次:1,具体的个别的政策2,政策群和政策链(P8)3,政策一般:所有政策的共同的本质和属性。

(三)政策系统:由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及其与政策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社会政治系统。

它由信息、咨询、决断、执行和监控等子系统所构成。

(四)政策过程:指政策系统运行的过程。

由政策制订、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监控和政策终结等环节组成。

第二章: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第一节:公共政策的含义与特征(二)公共政策的定义: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二,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第一:政治性与权威性、强制性政治性是指公共政策的主体是政治组织,公共政策是政府的政治行为,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现行的政治统治。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掌握公共政策(科学) 的理论与方法能够使我 们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换句话讲,政 策分析能够产生专业性 建议,通过对问题的分 析和描述,提供行之有 效的解决办法。
2012
公共政策分析
二、什么是公共政策?
• 当我们为北京等国内大城市的交通拥堵感到万分苦恼时,当我们为遭遇非典型性 肺炎(SARS)和禽流感而感到惶恐不安时,当我们为国内小煤矿频频发生的安全 事故感到忧心忡忡时,当我们为“禁放”(鞭炮)政策的执行难状况感到困惑不 解时,我们都不难体会到公共政策的直接影响,它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非常具体 和形象,它离我们很近。 • 然而,当我们坐在教室里讨论公共政策概念的时候,当我们在学术活动中为此发 生激烈辩论的时候,当我们在阅读公共政策经典论著的时候,当我们提笔写作要 给出公共政策定义的时候,我们又会感到公共政策似乎离我们很遥远,它在学术 领域显得那样笼统和抽象。 • 不仅如此,公共政策有时表现为理性的优化选择,有时表现为渐进的补充和修正, 有时表现为利益团体间的讨价还价,有时表现为精英人物个人或群体的选择,有 时表现为竞争状态下的博弈,有时表现为政府制度的输出,有时表现为政治系统 与社会环境的互动,有时表现为由一系列政治活动组成的过程。有人形容公共政 策就像一个万花筒,在社会面前展现出多姿多彩的画卷。的确,公共政策在社会 政治生活中能够表现为许多种形态,其中既有相互重叠的地方又有自相矛盾的方 面,以致我们很难用一个短语或一句话阐明其所包含的内容。
2012
公共政策分析
• 公共政策(科学)之所以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地 兴起和发展,既与现代社会的管理特征相联系,也 与公共政策自身的学科特征相联系。
• 然而,当我们在欢欣鼓舞之余静下心来细细审视公共政策时, 我们却发现公共政策到底是什么并不清楚。我们只是发现了 无数的定义,从各个角度对它进行了界定。事实上,这些角 度五花八门,让我们无从把握它们的共同内涵和意蕴,这有 可能妨碍了我们对一些重要方面的理解。

【油条考研山东财经大学】谢明《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课堂ppt_第五章_政策制定

【油条考研山东财经大学】谢明《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课堂ppt_第五章_政策制定

第五章政策制定第一节社会问题的产生一、什么时候由谁来认定某一社会情况是社会问题1.社会问题由谁来认定?谢泼德和沃斯怎样认识这一问题?谢泼德和沃斯认为社会问题是指一个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和一部分有影响的人物人物认为某种社会状况不理想或不可取,应该引起全社会关注并设法加以改变。

只有当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和一部分有影响的人物认为某种社会状况是社会问题时,它才是社会问题,其中权力因素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社会上一些有影响的人物对某一社会情况的关注程度及其看法态度,有时候能够把某一社会情况直接推上社会问题的舞台。

社会上那些真正有影响的人物才能在社会问题的认定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人的主观认识、思想信仰、生活态度等价值因素在社会问题的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二、社会问题的类型(一)过失性社会问题过失性社会问题产生于偏离社会正常生活和规范的一些过失行为,如青少年失足和社会犯罪等。

(二)结构性社会问题结构性社会问题是指由社会自身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一些社会现象。

第二节政策问题的确认2.理论联系实际说明社会问题确认的基本环节。

一、问题确认①政策问题是指对政策问题的察觉、界定和描述的过程。

问题确认是问题求解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对问题进行明确系统的阐释是探求问题解决方案的有效途径。

政策问题的确认有三个基本环节:①问题察觉②问题界定③问题描述一般而言,问题的有效确认比方案的精心设计更为重要。

对问题进行明确和系统的阐释是探求问题解决方案的有效途径。

②比如在我国大中城市存在的公交车拥堵问题⑴每天乘公交车上班的人们,一提到公交车秩序就满是埋怨,拥挤不堪,气味难闻,时常丢东西,而且公交车的供给少,远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

越来越多的人觉得这种状况已经无法忍受,需要改变这种状态,此时大众媒体也经常关注公交秩序问题,人们普遍认为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于是说明问题察觉阶段已经形成。

⑵接着就是进行问题界定了,根据政策问题的性质可以把其界定为经济的。

【油条考研】山东财经大学公共政策导论(课件2版) 第二章

【油条考研】山东财经大学公共政策导论(课件2版) 第二章

第二章国会——国会立法是公共政策最基本的形式,除了授予行政部门的决策及法院制定的专门政策,所有政策必须通过立法者立法规定。

提出、听证、通过总统——强有力的直接决策者最高法院——通过解释宪法和法律进一步扩大现行法律的适用范围,或宣布违宪无效,或提出纠正措施政策过程特征:其一,从权利关系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在国家机关体系中居首要的、全权的地位。

其二,从政府系统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政府系统的领导核心,左右着政府过程的运行,主导公共政策制定。

实质特征: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形式特征:由党的政策、人大立法、行政决策构成。

一政治性——制定是政党和政府(政治组织)的政治行为,集中体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带有鲜明政治倾向二价值选择性——政策制定必然涉及价值判断,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政策制定者行为都是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进行的。

三层次性——层次多样性(元政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四阶段性——政策制定阶段(问题察觉、议程建立、方案评估、政策采纳、合法化等)、后政策制定阶段(政策实施,信息反馈、效果评估、调整变更、政策终结等)五功能多样性——目标取向看具有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分配功能;执行结果看,政策表现为多重作用。

六合法性——公众对其的认可和接受程度,包括:政治系统合法化、公共政策合法化七权威性——一合法性为基础,以强制性为保障八普遍性——广泛适用性九稳定性——保持一定稳定性实体性政策:以价值分配作为直接目的的政策程序性政策:规定如何做、由谁去做的政策,可能会有重要的实质性结果。

比如,办事程序分配性政策·向特定的群体(或个体)分配服务或利益的政策。

它通常是由政府资金来支持的。

比如,产业政策中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扶持、公共工程等·分配性政策通常没有直接直接受到损害的群体或个体,其成本由全体人民承担,因此遭遇利益冲突的可能性比较小·管制性政策对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加以限制与分配性政策不同,管制性政策减少人们的自由·经济性管制:主要针对自然垄断和信息不对称问题目的是增进效率和确保公平交易手段主要包括对市场准入、价格、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投资、会计等行为的管制·社会性管制:以保障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安全、健康、卫生、环境保护、防止灾害等目的而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及生产过程进行的管制。

新版山东财经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新版山东财经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一年前的今天自己在宿舍为了是否要考研而辗转反侧,直到现在当初试结果跟复试结果都出来之后,自己才意识到自己真的考上了。

其实在初试考完就想写一篇关于考研的经验,毕竟这也是对自己一年来努力做一个好的总结,也希望我的经验,可以帮助奋斗在考研路上的你们。

首先当你决定考研的时候,请先想想自己是为了什么才决定要考研,并且要先想一下为什么非要选这个专业,作为你今后职业的发展方向,学习的动机决定了之后备考路上努力的成功还有克服一切困难的决心。

考研是一个很重要的决定,所以大家一定要慎重,千万不要随波逐流盲目跟风。

我选择这所学校的原因,一是因为这里是我的本校,二是因为这里离家也比较近。

所一大家一定更要个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做出选择。

好啦,接下来跟大家好好介绍一下我的复习经验吧,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另外还要说一句,这篇经验贴分为三个部分,先说英语政治,再说专业课,并且文章结尾分享了资料和真题,大家可以放心阅读。

山东财经大学行政管理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713)公共政策分析、(802)管理学一、(713)公共政策分析的参考书目为:《公共政策导论》,张红凤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二、(802)管理学参考书目为:《公共政策导论》,张红凤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众所周知,真题是考研英语复习的treasure,正所谓真题吃透,英语不愁!那应该什么时候开始拿真题练手呢?假如你是从1月份开始准备考研,考虑到你第一个月刚入门,决心不定、偷工减料,并且觉得考研难不时地需要给自己做点心理建设,那么1月份等同于没学。

真正投入考研事业要从2月份开始算:2、3月两个月的时间怎么也可以背完一轮单词并学到一点语法皮毛了,故在4月这个春暖花开之际刚好可以开始练习真题啦~千万不要单词没背多少或者跳过语法直接做真题,这样不仅做题过程很生涩,而且囫囵吞枣只能是浪费真题,关于真题大家可参考木糖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政策导论的学习经验
公共政策导论(张红凤)这本书只是公共政策学的入门教材,内容和知识点都很基础,不需要你深入思考,理解学科基本知识即可,因此,鉴于14年考题的难易程度,公共政策导论这门科考到130以上,应该问题不大,前提是你按照我的计划执行下来,天道酬勤。

万事开头难,第一,志愿问题。

要确定报考的决心,不要左右摇摆,认清自己的实力以及兴趣,实力决定你的层次,山财比不是211,更比不上985高校,所以你要考虑清楚自己的目标。

兴趣决定你以后的发展方向,选择自己钟情的专业。

既然本科专业多不如意,借考研的机会改变一下方向。

第二,资料问题。

决心已定,就需要准备资料了,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考研资料一定程度上影响你的分数,资料过多影响你的宝贵的复习时间,资料不全,信息不完备,同样会影响你的成绩。

我建议公共政策导论这门课,只需要准备好教材和真题即可,真题只有14年的,13年用的是谢明的教材,并不是这本。

所以真题在这课的重要性大大减弱,最重要的就是公共政策导论这本书了,一本书读三遍胜过三本书读一遍,这些道理大家一定都知道,为什么做不到呢!你只要把这本书从头到尾内容知识点理解熟记,知识框架清晰,考试基本不成问题,我不推荐一直背书,我本人就很不喜欢背书,专业课,政治,英语我都没有背过,当然,如果你理解不了或者没有时间深入下去,背诵也不失一种好方法,背诵就因人而异吧。

第三,辅导班问题。

不要报所谓的山财老师开设的专业课辅导班,我花钱在网上听过几节的课,除了对简答,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型的答题思路有用之外,其余就是念课本了,不要浪费金钱和时间了。

各个题型的答题方法我会在后面讲解的。

第四,自制力问题。

考研面前人人平等,都需要你经过自己的坚持和汗水去实现,不管你考哪一所学校,都要全力以赴。

如果你不能克服笔记本上网和手机上网的习惯,请把笔记本和手机放在家里吧,不要说什么我要看考研视频什么的,笔记本和手机对你有没有用只有你自己心里清楚,多扣心自问,检讨一下自己,和你父母把手机换一下,我相信大部分家长的手机还是诺基亚的黑白手机吧,我觉着诺基亚低端手机(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黑白手机)真是学习的利器,我自己就有一部,我上自习或者上课我都用这部,我觉着很时髦,比苹果亮多了。

第五,计划问题。

(1),五一之前把公共政策导论大体读一遍,做到基本了解这本书。

(2),暑假之前,用黑色的笔把你自认为重要的知识点化一下,不要怕自己乱花,花多了你最后就知道重点了。

(3),暑假期间是最重要的时间,失去时间2个月的时间,你的考研就已经失败了一半了,珍惜暑假,不要出去散心也不要出去找同学谈心,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解决不了找个山找个庙找个塔上去吼一下或者哭一下,自己排解。

7月到9月初开学,这两个月时间,你需要整理自己的笔记,这本笔记是你考高分的唯一法宝,这次用蓝色的笔把整理在自己笔记上的知识点在教材上花出来,大条抄在笔记上,这不需要你归纳,大条以教材为准。

其余小点你自己试着用自己的话加课本上的内容自己归纳出来。

笔记在开学还没做完,请在10月低之前必须做完,不能再晚了。

(4),9月到10月这两个月时间,是巩固时间,我不赞成辅导班的基础,强化,冲刺,填鸭式的教课。

按照辅导班的安排,多半是完不成考研的复习
计划的,我把考研分为基础,强化,巩固,在巩固(冲刺),最后在心情平和的状态下,带着自己的笔记上考场就行,其余的资料都不需要,那时候就是此处无声胜有声了。

这两个月的时间,需要你把基础阶段和强化阶段的知识点消化吸收,然后归纳演绎,构建公共政策导论的知识框架,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这段时间请用红色的笔,把重要的知识点、关键词圈出来。

构建知识框架不要急,慢慢来,慢慢消化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5),11月12月就是最后的时间了,冲刺也好,在巩固也好,到了这个时候,也不要急,急也没用,我相信,经过前面的几部你已经掌握了这本书的所有知识点了,你可以背,也可以慢慢的捋顺。

这次用荧光棒花在自己的笔记上,你现在是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笔记,在笔记上整理你的重点,查缺补漏然后熟背熟记,笔记一刻也不能离身,千万别丢了。

最后你的感受就是笔记在手,怎么考都不怕!第六,笔记方法问题。

笔记需要先集中整理简答和论述,然后是集中的名词解释,最后是知识框架,三项缺一不可,集中整理的好处,在最后的时间里尤其重要,不要一章一章把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整理在一起!
公共政策导论的知识点总结
上篇公共政策理论
讲的就是公共政策的产生,发展,特征,范式,方法,概念,作用。

公共政策谁来管,怎么管,管什么,需要注意什么。

政策分析的模型,就是怎么理解这个政策。

中篇公共政策过程
讲的就是社会出现问题了,这个问题慢慢发展到影响以及涉及利益比较广的时候了,ZF来制定政策来解决这个问题,制定政策需要确定目标,设计方案,方案评估,选择方案,要执行这个方案,需要把这个政策合法化,大家都承认它,具有法律效力才能更好执行。

政策执行需要怎么去执行,注意什么,肯定有阻碍,如何让解决,政策执行中需要进行监督,确保政策执行不出问题。

如果出现问题需要对它进行调整,让它继续工作,如果不能调整了,就终止这个政策。

下篇公共政策方法一般不考
一、简答和论述
上篇,公共政策内涵和特征,政策的研究途径,政策的功能。

公共政策系统画一个大框架就行(公共政策主体,客体,环境,工具)。

制度模型,精英模型,团体模型,完全理性,渐进,混合,有限理性,政策过程,政治系统,博弈,上下来去模型这几个模型,重点记一下,精英,有限,渐进,政策过程模型。

中篇是重中之重,简答,论述,案例大部分在此。

政策问题的认定,记住三个概念,社会问题,公共问题,政策问题,这三个问题就是这章的重点,理解他们的联系,问题的构建程序,公共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这个是重点),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途径和策略,公共政策议程的阻碍和重建。

政策制定的原则,目标,标准,方案设计的步骤,方案的评估和择优,政策合法化。

政策执行的过程,影响执行的因素。

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形式,偏差的原因和矫正、政策评估的过程和评估的标准,评估的作用。

政策监控的过程,我国政策监控机制尤其注意人民群众,公民参与。

监控的作用。

政策调整的原因,内容,作用,注意问题。

政策终结的障碍和策略。

政治经济周期,我国政治经济周期。

二,名词解释
公共物品,公共职能,公共权力,公共政策,公共政策主体和客体。

社会问题,公共问题,政策问题,政策工具,公众议程和系统议程。

政策制定,帕累托最优,政策合法化和法律化,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监控,政策调整,政策终结,访谈法,问卷法,实验法,利益集团等等
公共政策导论题型的答法
一,名词解释。

没什么话说的,尽量背吧,如果遇到没见过的,忘了的,不要急,先从字面意思上的理解,把名词解释拆解成一个个字,然后去往政府,政策上想,能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二,简答。

简答就是简简单单的清楚表述就行,不需要你去过多的联想或者凑字数,需要简洁。

看清楚题目,不要跑题,也不要走神,如果不太清楚就列一下要点框架,想想你的笔记怎么记得,你的框架是怎么花的,在笔记的那页上。

把要点排好顺序,给出序号和段落即可。

三,案例分析。

先要熟读给出的材料,是从正面还是反面提供的线索,公共政策导论一般给出的是负面的材料,导致了什么不好的后果,看看问题是问的哪一个知识点,哪一个章节。

一定要确定章节和只是点,然后详细的分析案例,里面有几个主人公,涉及几个部门,都花出来,这几个部门干了什么,或者联合干了什么,导致了什么结果。

里面谁错了,怎么错了,它为什么会错,缺少监督吗还是缺少什么,你都需要细细的去想。

方法,(1),先写知识点,然后联系案例,分析原因。

(2)在写导致的结果,给党,政府权威抹黑什么的,造成人民损失等。

(3)怎么去改正,联系一下现实在去写一下,以免下一次再犯。

(4),最后来个总结,倡议什么的,文科生多写一点政治方面最近的领导人讲话,领导人的话都很厉害,也是亮点。

一定要根据问题作答,不要跑题,如果不知道或者没有具体的问题,就照着我的四部来解答。

四,论述题。

论述题做好写作文的准备,能不能写的都要多写,写满为止,论述论述吗,没有具体的要求,言之有理即可,最好你自己创出一套理论来,各好,我同学论文自创了一个理论,结果论文96分,优秀,我就悲剧了,写了大半年,没比过我同学写了半个月,差距呀,每每想到这一点,我就压抑,我的水平太低了,需要继续努力!言归正传,论述题主要是解决问题的,论述论述,论证解释陈述。

需要你按照几部(1)锁定章节,确定概念和原理(2)与题目联系,分析,论证,解释(3)与现实意义联系(4)解决办法。

总之,考研需要大家认认真真的复习,要一心一意,为了自己的以后再拼一次吧,借用中国合伙人上的一句话“If wrinkles must be written upon our brows,the only thing you can do is noe letting them be written upon the heart.”
张冰超
2014/6/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