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称谓
中国古代称谓大全(已整理)
中国古代称谓大全(已整理)中国古代称谓大全一、尊称尊称,也叫敬称,是对谈话对方表示尊敬的称呼,表示尊称所用的词叫做敬辞。
按敬辞的词性分三种情况:一)直接用表敬称的代词,一般是单音节词,常用的有“汝、尔、子、而、公、君、卿”等,这些均可译作”您。
二)用名词来代替代词称呼对方,这种词都是双音节词,这种称呼又有三中形式:一般的尊称用“先生、吾子”等;也可用对方所在的处所或手下的人来代表对方,常用的有“足下、陛下、阁下、执事、左右”等;还有用官职身份尊称对方的,如“大王、大夫、将军、公子”等。
这些名词也都可译为“您”,陛下是专称君主皇帝,可不译,官职身份的也可不译。
三)用形容词来称呼与对方有关的人物行为,这种词一般是双音节词,前一个为形容词,后一个为与人物有关的名词,常见的有:令:令尊、令堂、令兄、令妹、令郎、令爱;尊:尊上、尊公、尊驾、尊府、尊堂、尊君、尊亲、尊兄、尊夫人、尊命、尊意;贤:贤家、贤妻、XXX、贤弟;仁:XXX、仁兄、仁弟;先:先帝、先贤、先父、先严、先考、先母、先妣、先慈。
贵:贵体(有问候意)、贵姓、贵庚;高:高堂、高朋、高亲、高邻、高见;大:大礼、大作、大驾。
这些词一般都不需要翻译。
以上敬辞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变化,一二两种情况到现在基本不用了;而第三种普遍仍用,这些称呼既很尊重对方,又有亲切感,语言气氛也很和谐。
XXX、谦称谦称,表示谦善的自称.用来表示谦称的词叫做谦辞。
能够分两种情形来熟悉和把握。
一种是用某些名词来替换代词“我”。
又可分以下四类:一类是用自己的姓或名表示谦下。
如“XXX与客泛舟赤壁之下”用姓;“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用名。
二类是用“臣、仆、某、小人”自称,表示谦下。
如“仆以口语遇遭此祸”,“某自幼熟读兵书”。
三类是妇女每每用“妾、婢、奴、仆众”等表示歉下。
如“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四类是君主经常使用“寡人(寡得之人)、不毂gǔ(不善之人)、孤(孤独之人)”表示谦下。
古代类似大家的称呼
古代类似大家的称呼
在古代,人们在称呼彼此时常使用一些尊敬或亲昵的称谓,这通常取决于社会地位、亲疏关系和场合。
以下是一些古代常见的称呼:
尊称:
公元前的中国,人们通常使用尊称表示敬意,如“大人”、“令尊”(用于长辈)等。
亲戚关系:
兄、弟、姐、妹:用于兄弟姐妹之间。
伯、叔、姑、舅:用于表达堂兄弟姐妹关系。
父亲、母亲、爷爷、奶奶:表示家庭中的长辈关系。
官职或地位:
大人、贵人:表示尊贵的身份或高地位的人。
臣子、仆人:用于下级对上级的尊称。
友好亲密:
同窗、知己:表示朋友关系。
志同道合的朋友可能使用一些亲昵的称呼,如兄弟、姐妹等。
师徒关系:
师父、师傅:对导师或师长的尊称。
徒弟、徒子:对学生或弟子的称呼。
夫妻关系:
夫君、夫人:表示夫妻关系中对丈夫或妻子的尊称。
敬称:
阁下、殿下:表示对对方尊贵的敬称,常用于对皇帝、王子等的称呼。
称谓后缀:
如“公子”、“小姐”等,用于表示对某人身份或地位的尊重。
这些称呼在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中可能有所不同,但它们都反映了人们对于社会等级、家庭关系和社交互动的认知和规范。
中国古代称谓大全
舍:是用来谦称比自己卑幼的亲属,如舍弟、舍妹、舍侄、舍亲,但不说舍儿、舍女。
先:含有怀念、哀痛之情,是对已死长者的尊称,如对已离世的父亲称先父、先人、先严、先考,对母尊称先母、先妣、先慈,对祖父称先祖,等等。
亡:用于对已死卑幼者的称呼,如亡妹、亡儿。对已故的丈夫、妻子、挚友,也可称亡夫、亡妻、亡友。
“你太太来了”。
妻子:指的是妻子的儿女。早期有“妻子”、“妻室”,也有单称妻,有的人为了表示亲爱,在书信中常
称贤妻、爱妻。
老伴儿:指年老夫妻的一方,一般指女方。
娘儿们、婆娘、婆姨:有些地方称妻子为娘儿们,或婆娘,或婆姨。
堂客:江南一些地方俗称妻子为堂客。
媳妇儿:在河南农村普遍叫妻子作媳妇儿。
1、宗族称谓
祖上:最早的祖先称为始祖。后世的皇帝一般以他们可知的祖宗作为始祖,如宋朝以僖祖作为始祖。后世的人在修家谱、作家传时,也往往喜欢攀附古代的名人为自己的始祖。如曹操、曹植、曹睿祖孙三代就分别把曹振铎、姬姓、虞舜称作曹氏家族的始祖。
太祖:始封之君也就是王朝的建立者为太祖。如三国魏以曹操为太祖,唐以李渊为太祖,宋以赵匡胤为太祖,明以朱元璋为太祖,清以努尔哈赤为太祖。太祖是一朝的开国之君,所以他的太庙百世不迁。
什么叫“丈人” ,“丈人”现在通常指称岳父。但在古代“丈人”就不仅指岳父了。
一、“丈人”是对老者和前辈的尊称。
二、“丈人”指家长或主人。
三、“丈人”是女子对丈夫的称呼。
四、“丈人”'代表岳父。
“结发”的含义:我国古代,年少之时结为夫妻,称为结发。后因以“结发”为结婚,指原配夫妇。
北宋末年,洪迈有个堂兄是石泉州的幕宾,不很得意,妻子的姐夫在江淮一带做节度使,写荐书推荐去京城供职,洪迈这位堂兄很感激,托洪迈替写了一份谢启,里面便有“襟袂相连”一句。而比洪迈还早一些的马永卿,在所著《懒真子》里提及,江北人呼友婿为“连袂”,也呼“连襟”,和洪迈写的谢启相对照,可见宋朝时,“连襟”这个称谓就已通行,并具有与现在相同的内容了。
古代称谓
古代称谓婴儿:人初生。
襁褓:泛指一岁以下。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ch èn 、髫ti áo年:女孩七岁。
始龀、龆ti áo 年:男孩八岁。
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
(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舞勺之年:十三岁至十五岁。
舞象之年:十五岁至二十岁。
志学:十五岁。
(《论语》: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j ī:女子十五岁。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弱冠:男子二十岁。
(《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女子出嫁称梅之年,摽梅之年。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天命:五十岁。
(《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岁。
(《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岁。
(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 杖朝之年:八十岁。
鲐t ái 背之年:八十至九十岁合称。
耄m ào 耋di é:八十、九十岁。
中国古代称谓大全
中国古代称谓大全中国人的称呼,实质上就是一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的沉淀与变迁。
中国人的称呼是宗法、习俗、等级、地位、声望等的反映,尊长、后辈、上级、下属各有各的一套称呼,谁也不能逾越。
从称呼中我们可以看到国人对宗法礼制、尊卑长幼等礼法习俗的重视,对官职、科举的表示方式。
古往今来,中国人的称呼既反映出了人们对于成功的观念,又透射着一种“自卑下之道”的“谦恭精神”,这种人生精神,必定要在人们的语言、称呼中体现出来。
1、宗族称谓祖上:最早的祖先称为始祖。
后世的皇帝一般以他们可知的祖宗作为始祖,如宋朝以僖祖作为始祖。
后世的人在修家谱、作家传时,也往往喜欢攀附古代的名人为自己的始祖。
如曹操、曹植、曹睿祖孙三代就分别把曹振铎、姬姓、虞舜称作曹氏家族的始祖。
太祖:始封之君也就是王朝的建立者为太祖。
如三国魏以曹操为太祖,唐以李渊为太祖,宋以赵匡胤为太祖,明以朱元璋为太祖,清以努尔哈赤为太祖。
太祖是一朝的开国之君,所以他的太庙百世不迁。
祖宗:是对始祖及先世中有功德者的尊称。
从我国汉代开始,凡是创业的国君死后,他们的庙号一律为祖,如汉称刘邦为高祖,唐称李渊为高祖等等。
凡是有功德的帝王死后,他们的庙号一律称为宗,如汉称文帝刘恒为太宗,唐称李世民为太宗等。
子嗣、太宗、小宗:古代宗法制度规定,同一始祖的嫡系长房继承系统为大宗、余子为小宗。
宗子:大宗的嫡长子叫宗子。
对大宗来讲,他是家长;对于小宗来讲,他是族长,宗子继承始祖的爵位,主持始祖庙的祭祀。
世子:世子也就是太子,古代的“世”与“太”字意义相通。
支子:古代把嫡长子以外的其它儿子称为支子。
嫡子:古代把正妻所生的儿子称作嫡子。
同时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
嫡子有继承父亲地位的权力,在社会地位上远远高于庶子。
别子:古代把诸侯嫡长子以外的儿子都叫别子。
庶子:古代把妾所生的儿子称作庶子,庶子的地位比嫡子低,不能承奉祖庙的祭礼和承袭父祖的地位。
嗣子:无子而以他人之子作为儿子,既为嗣子。
古代官职称谓大全
古代官职称谓大全1. 皇帝 (huáng dì) - 古代君主的最高称号,在中国古代帝王制度中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和统治力。
2. 太子(tài zǐ) - 皇帝的嫡长子,是未来的继任者。
通常会接受专门的教育和训练。
3. 大臣 (dà chén) - 皇帝的高级官员,负责辅助皇帝治理国家事务。
4. 宰相(zǎi xiàng) - 皇帝的首席大臣,负责国家政务的总管理。
5. 高官(gāo guān) - 位居高级职位的官员,负责具体部门的管理和决策。
6. 文官 (wén guān) - 负责文化、教育、文艺等领域的官员。
7. 武官(wǔ guān) - 负责军事和安全事务的官员。
8. 衙役 (yá yì) - 监管和维持官府秩序的人员。
9. 仕宦人员 (shì huàn rén yuán) - 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府任职的人员。
10. 地方官(dì fāng guān) - 负责地方行政和司法事务的官员。
11. 将军(jiāng jūn) - 统率军队并负责军事行动的高级军官。
12. 知府(zhī fǔ) - 地方官的最高职位,负责管理和统治一个地方。
13. 巡抚(xún fǔ) - 负责一定地区的行政和司法事务的高级官员。
14. 司法官(sī fǎ guān) - 负责司法系统的官员,包括审判、裁决和执行刑罚。
15. 监察官(jiān chá guān) - 负责监督官员和政府机构的行为和行政活动的官员。
16. 侍卫 (shì wèi) - 负责保护皇帝和皇室成员安全的宫廷卫士。
17. 太监(tài jiān) - 对宫廷事务负有特殊职责的官员,通常是割除生殖器官的宦官。
18. 内侍 (nèi shì) - 位于宫廷内部的官员,负责协助和服务于皇帝。
古代称谓大全
一、父族:1、父母:称已故父亲为显考;称已故母亲为显妣。
自称孝男某名。
称自己的已故父母,为先父、先母。
2、爷爷:称已故爷爷为显祖考;称已故奶奶为显祖妣。
自称孙某名。
人称自己的已故爷爷、奶奶,为先祖考、先祖妣。
3、爷爷的父亲:称曾祖。
自称曾孙某名。
4、爷爷的胞兄弟:称伯叔祖大人。
自称侄孙或又孙。
5、父亲之胞兄弟:称伯父、叔父大人。
自称脉侄。
6、父之胞兄弟之妻:称伯母、叔母。
自称脉侄。
7、兄长之妻:称尊嫂,自称夫弟。
嫂嫂回称夫弟:称贤叔,自称愚嫂。
8、弟弟之妻:称贤弟妇,自称夫兄。
弟妇回称尊伯,自称愚弟妇。
9、侄子之妻:称贤侄媳,自称愚叔、愚伯。
父(侄子之父)回称伯叔翁。
10、祖母之父:称外曾祖大人。
自称愚外曾孙。
11、祖母之亲叔伯:称外曾伯祖、外曾叔祖大人。
自称愚外曾又侄。
对他人对他12、祖母之胞兄弟:称舅祖大人。
自称愚甥孙。
13、祖母之胞姊妹:称姨祖母。
自称愚姨侄孙。
14、祖母之胞脉侄:称表伯叔大人。
自称表侄。
15、祖母脉侄之妻:称表伯叔母。
自称愚姨侄。
16、祖母胞兄弟之婿:称表姑父。
自称表内侄。
二、母族:1、母亲之父母:称已故外公为外祖考;称已故外婆为外祖妣。
自称愚外孙。
2、母服内伯叔:称外伯祖、外叔祖大人。
自称愚外侄孙。
3、母服内伯叔母:称外伯祖母、外叔祖母。
自称愚外侄孙。
4、母亲之姑夫:称外祖姑夫大人。
自称愚姻内侄孙。
5、母之胞兄弟及妻:称舅父母大人。
自称愚外甥或外侄。
6、母亲之胞姊妹:称姨妈。
自称姨甥或姨侄。
7、母亲之姊妹夫:称姨丈大人。
自称愚姨甥。
8、母之亲表兄弟:称表舅。
自称愚姻侄。
9、母之表兄弟妻:称表舅母。
自称愚表侄。
10、母服内之侄儿:称贤表兄弟。
自称愚表兄弟。
11、母服内之侄媳:称表嫂或表弟妇。
自称表夫兄弟。
12、母服内之侄女:称贤表姊妹。
自称表兄弟。
13、母之侄女丈夫:称表姊妹夫。
自称姻弟。
14、母胞姊妹之女:称姨表姊妹。
自称愚表兄弟。
15、母亲姊妹之婿:称姨表姊妹夫。
自称姨表姻弟。
古代文化常识——人物称谓
古代文化常识——人物称谓
一、谦称
(1)王侯自称
朕、寡人、孤、寡君、不穀(gu)
(2)臣子自称
臣、老臣
(3)一般人自称
仆、愚、小人、鄙人、不才、不肖、不敏、不佞、贱子
(4)女子自称
妾、贱妾、婢子
(5)自称家人
家严、家慈、舍弟、拙荆(自己妻子)、贱息(自己子女)、犬子(儿子)、弱息(女儿)、息女(女儿)、小女
二、敬称
(1)称君王
陛下、天子、殿下、东宫、车驾
(2)称臣子、侍从
麾下(对将帅)、足下(下称上或同辈)、执事、阁下、左右(近臣)、近侍、君
(3)称师、长
夫子、丈人、老、父、亚父、母,膝下、高堂、泰山、先考(对已故父亲)、先妣(对已故母亲)
(4)称朋友、同辈
先生、卿、子、公、吾子(比“子”更亲热)
(5)称对方亲眷
令堂:对对方母亲的尊称
令尊:对对方父亲的尊称
令兄:对对方哥哥的尊称
令弟:对对方弟弟的尊称
令妹:对对方妹妹的尊称
令坦:对对方女婿的尊称
令郎:对对方儿子的尊称
令爱:对对方女儿的尊称
千金:尊称别人的女儿为千金
三、上称下或平辈之间的称呼
尔,渠
四、贱称
小子、竖子。
教师资格证科目:传统文化之古代称谓(讲义+笔记)
传统文化之古代称谓(讲义)古代称谓1-年龄称谓2-职业称谓3-人物称谓(一)年龄称谓周岁以下——襁褓2、3岁——孩提3、4岁—8、9岁——垂髫7、8岁——始龀8、9岁-13、14岁——总角(泛指幼年)10岁以下统称黄口(一)年龄称谓女孩12岁——金钗之年女孩13、14岁——豆蔻年华女孩15岁——及笄之年女孩16岁——碧玉年华女孩20岁——桃李年华女孩24岁——花信年华(一)年龄称谓(二)职业称谓冰人——媒人伶官、伶人——乐官、演员梨园——戏曲界杏林——医学界VS杏坛——教育界(三)人物称谓1.尊称令令尊、令堂、令郎、令爱贤贤弟、贤侄2.谦称小小弟、小可、小儿、小女、小店愚愚见、愚兄(三)人物称谓4.雅称父母:椿萱岳父母为泰山泰水女婿称东床;兄弟:手足、昆仲、棠棣夫妻:伉俪3.婉称家家父、家严、家母、家慈舍舍弟、舍妹5.谥号表褒扬:文、武、景、烈、昭、穆、桓等表批评:炀、厉、灵等表同情:哀、怀、愍、悼等古代称谓·知识梳理真题回顾1.“韦编三绝今知命,黄绢初裁好著书”是一副贺寿对联,所贺寿主的年龄是()岁。
A.30B.40C.50D.602.古人有称名、称字、称官职、称籍贯以及称谥号等习惯。
有些诗文中称岳飞为“岳武穆”,“武穆”是()。
A.籍贯B.表字C.谥号D.官职3.小王对小李说“令尊常对我说,活在世上,最为重要的是清清白白做人”中,画线的敬辞所指的人是()。
A.小王的父亲B.小王的母亲C.小李的父亲D.小李的母亲传统文化之古代称谓(笔记)古代称谓1-年龄称谓2-职业称谓3-人物称谓【解析】1.今天继续讲解传统文化的知识,今天要讲的内容是古代称谓。
2.首先整体看下古代称谓包括哪些方面。
今天一共讲三个小内容,分别是年龄称谓、职业称谓、人物称谓,这些内容在历年真题中,年龄称谓的考频稍高一些,其他的也会考查到。
(一)年龄称谓周岁以下——襁褓2、3岁——孩提3、4岁—8、9岁——垂髫7、8岁——始龀8、9岁-13、14岁——总角(泛指幼年)10岁以下统称黄口【解析】年龄称谓方面,我国是礼仪之邦,不同年龄有不同的指代词,需要清楚地识记每个指代词对应哪个年龄段,考试中会直接问年龄称谓和年龄的对应,重点记忆在这个年龄段叫什么名字,是如何称呼的。
古代称谓词
三.别称
1.季父:叔父
2.门生、受业:学生
3.家子:长子
4.庶子:妾生子
5.嫡子:妻生子
6.良人、郎君:丈夫
7.细君:妻子.
8.寒窗:学校.
9.同窗、同门、同砚:同学
10.东床、坦腹、东坦、娇客:女婿
11.泰山、父人、外父:岳父
12.泰水、外姑:岳母
古代称谓词
一.对他人的尊称
1.令尊:别人的父亲.
2.令堂:别人的母亲.
3.令爱:别人的女儿.
4.令兄:别人的兄长.
5.令妹:别人的妹妹.
6.令正:别人的妻子.
7.贤阁:别人的妻子.
8.跨灶:贤能的儿子.
9.府上:别人的庭院.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贤契:称学生.
11.高足:别人的学生.
12.令郎、令嗣:别人的儿子.
13.令婿、令倩:别人的女婿.
14.伉俪、佳偶:称人夫妇.
二.谦称
1.家父、家严、家君:自己的父亲.
2.家母、家慈:自己的母亲.
3.家兄:自己的兄长.
4.舍妹:自己的妹妹.
5.犬子、豚子:自己的儿子.
6.寒舍、舍下、草堂:自己的家.
7.拙荆、拙内、荆室、山荆、内子、内人、内助:自己的妻子.
古代汉语中的特殊称谓
古代汉语中的特殊称谓1、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2、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4、年龄的称谓:年龄的称谓不满周岁——襁褓;2~3岁——孩提;女孩7岁——髫年;男孩8岁——龆年;幼年泛称——总角;13~15岁——舞勺之年;15岁(女)——及笄之年;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二八年华;24岁(女)花信年华;至出嫁——梅之年,标梅之年;至30岁(女)——半老徐娘;20岁(男)——弱冠;30岁(男)——而立之年;壮年时期——春秋鼎盛;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还历之年;90岁鲐背之年;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三国志》:“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
”今已成为中5、国的别称。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陆游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过秦论》“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
【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毛泽东词《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
”辛弃疾词《南乡子》:“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
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陆游《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指整个黄河流域。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古代时候的“称谓”大全
古代时候的“称谓”大全
在古代社会,人们常常使用特定的称谓来表示对不同身份和地
位的称呼。
下面是古代时候常见的各种“称谓”大全。
1. 帝皇:用于指称最高统治者,如皇帝、天子等。
2. 太后:用于指称皇帝的母亲,通常是已故皇帝的妻子。
3. 皇后:用于指称皇帝的妻子,通常是由太后指定。
4. 王:用于指称地方上的统治者。
5. 太子:用于指称皇帝的儿子,也可以指地方上王的儿子。
6. 公主:用于指称皇帝的女儿,通常用于外交婚姻。
7. 贵族:用于指称统治阶级的成员,分为不同等级,如公、侯、伯、子、男等。
8. 士人:用于指称受过良好教育、具备文人才能的人。
9. 仕宦:用于指称担任官职的人,如宰相、太守、州牧等。
10. 老师:用于指称受人尊敬的教育者,如先生、师傅、导师等。
11. 侍从:用于指称宫廷内的仆从和侍奉皇室的人。
12. 赋税户:用于指称负责缴纳赋税的人。
13. 商人:用于指称从事商业活动的人。
14. 农夫:用于指称从事农业劳动的人。
15. 工匠:用于指称从事手工艺制作的人。
这些是古代时候常见的一些“称谓”,以展示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人们对于不同身份和地位的称呼。
了解这些称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文化特点。
中国古代称谓大全
中国古代称谓大全中国古代的社会等级制度非常复杂,人们之间的称谓也非常讲究。
在古代,称谓不仅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些中国古代的称谓大全。
1. 君。
君,是对君主的尊称,也可以用来称呼贵族。
在古代,君主是统治者,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因此被称为君。
2. 臣。
臣,是对君主的臣民的称谓。
臣民对君主效忠,尊敬君主,称自己为臣。
3. 王。
王,是比君还要高一级的尊称,是对国家的统治者的尊称。
在古代,王是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4. 帝。
帝,是对皇帝的尊称。
在中国古代,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被尊称为帝。
5. 太子。
太子,是对皇帝的儿子的尊称。
太子是未来的继承人,地位非常高。
6. 公。
公,是对贵族的尊称。
贵族是封建社会的统治阶层,享有特权和地位,被尊称为公。
7. 侯。
侯,是对封建社会中的贵族的尊称。
侯是封建社会中的地方统治者,地位高于一般的贵族。
8. 伯。
伯,是对贵族的尊称。
伯是封建社会中的地方统治者,地位低于侯。
9. 子。
子,是对封建社会中的贵族的尊称。
子是封建社会中的地方统治者,地位低于伯。
10. 士。
士,是对有学问、有才华的人的尊称。
士在古代是非常受尊敬的社会阶层,他们通常是文官,担任重要的政治和文化职务。
11. 庶民。
庶民,是对一般平民百姓的称谓。
庶民是封建社会中的最底层阶层,地位低下,没有特权。
12. 婢女。
婢女,是对女性奴仆的尊称。
在古代,婢女通常是贵族家庭的奴仆,地位非常低下。
13. 郎。
郎,是对年轻男子的尊称。
在古代,郎是年轻有为的男子的尊称,通常是指有才华、有学问的年轻人。
14. 女子。
女子,是对年轻女子的尊称。
在古代,女子通常是指年轻的女性,地位低下,受到男性的支配。
15. 贤良。
贤良,是对有德行、有才华的人的尊称。
在古代,贤良是非常受尊敬的社会阶层,他们通常是文官,担任重要的政治和文化职务。
以上就是中国古代的一些称谓大全,这些称谓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古代公文称谓语
古代公文称谓语
1. 陛下:对帝王的尊称,秦朝以后只用以称皇帝。
2. 殿下:对皇太子、亲王的尊称。
3. 阁下:对一般官员的尊称。
4. 足下:对平辈或朋友的敬称。
5. 本官:官员对自己的谦称。
6. 卑职:下级官吏对上级官吏的自称。
7. 下官:古人对上级官员的自谦之词。
8. 臣:君主时代官吏和百姓的统称。
9. 小人:古代指地位低的人,后来也用于谦称自己。
10. 不才:对自己的谦称。
11. 老朽:老年人谦称自己。
12. 鄙人:对自己的谦称。
13. 愚兄:对同辈而年轻于己者的自我谦称。
14. 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谦称自己。
15. 小女:对别人称自己的女儿。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古代公文称谓语,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称谓,具体使用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和对象而定。
这些称谓语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礼仪文化,也体现了人们对他人的尊重和敬意。
古代汉语谦称、敬称、特殊称谓
古代汉语谦称、敬称、特殊称谓谦称1、自称:愚、敝、卑、臣、仆2、帝王自称:孤、寡、朕3、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4、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6、尊长者自称:在上7、晚辈自称:在下8、老人自称:老朽、老夫敬称1、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2、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称已逝的父亲:先考、先父。
称已逝的母亲:先妣、先慈。
3、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4、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5、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6、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7、贤:称平辈或晚辈。
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8、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
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特殊称谓1、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2、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
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中国传统称谓大全
中国传统称谓大全古代称谓大全1、古代年龄称谓总论: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花甲是六十岁。
古稀是七十岁。
耄(mao)耋(die)指八九十岁。
期颐指一百岁。
不满周岁——襁褓;2~3岁——孩提;女孩7岁——髫年;男孩8岁——龆年;幼年泛称——总角;10岁以下——黄口;13~15岁——舞勺之年;15~20岁——舞象之年;12岁(女)——金钗之年;13岁(女)——豆蔻年华,15岁(女)——及笄之年;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信年华;至出嫁——梅之年;至30岁(女)——半老徐娘;20岁(男)——弱冠;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80岁——杖朝之年;80~90岁——耄耋之年;90岁鲐背之年;100岁——期颐。
另外,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
2、古代年岁的别称:总角:指童年。
中国古代称谓大全
中国古代称谓大全
中国古代的称谓种类繁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称谓及其解释:
1.帝王自称:孤、寡、朕。
这些都是古代帝王常用的自称,用以表
示其威严和尊贵。
2.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这些称谓体现了古代官吏的
谦虚和自谦。
3.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
这些称谓显示了
读书人的谦逊和自知之明。
4.对亲属朋友的称呼: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
这
些称谓用于称呼自己的亲属朋友,体现了亲近和尊重。
5.其他自谦词:老人自称老朽、老夫;女子自谦称妾。
这些都是古
人在特定场合下的自谦称呼。
6.对帝王的敬称: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大王。
这些敬
称表达了对帝王的崇敬和尊重。
7.对将军的敬称:麾下。
这是对将军的一种敬称,表示对其的敬意
和尊重。
8.对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
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
这些敬称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以示尊重和敬意。
9.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的敬称:圣。
这是对品德高尚、智慧
超群的人的敬称,如“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
以上是中国古代常见的一些称谓,它们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文化、习俗和人际关系。
由于古代社会等级制度严格,称谓也往往体现了尊卑有序的社会关系。
同时,这些称谓也体现了古代人的谦逊、尊重和礼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别称 1.桑梓:家。 6.汗青:史册。 7.轩辕:祖国。 8.三尺:法律。
【伯仲叔季】 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 老四。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 季表示排行。 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 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等。
古代敬辞 鼎力(用于请托或感谢):大力; 包涵:请人原谅; 斧正:请人改文章; 留步: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 笑纳(用于请对方收下礼物):请接纳收下 府上:称对方房屋; 指正(用于请人批评自己的作品或意见; 赐教:给予指教; 久仰(多用于初次见面):仰慕已久; 璧还:归还物品。
古代称谓
1、直呼姓名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 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联系。字是为了便 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2、称号 : 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 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 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 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3、称谥号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 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古代称谓
4、称斋名 :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 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 5、称官名或官地 :如唐代诗人孟称浩然是襄阳人, 故而人称孟襄阳; 6、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 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古代谦辞
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
【愚】谦称自己不聪明,如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 人称自己;愚见,称自己的见解。也可单独用“愚” 谦称自己。 【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如鄙人,谦称自己;鄙 意,谦称自己的意见;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如敝人,谦称 自己;敝姓,谦称自己的姓;敝处,谦称自己的房 屋、处所;敝校: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 【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
其他自谦词 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朕(我,我的,从秦始 皇开始皇帝自称)、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 人)、不谷(不善)。 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 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犬子、犬女:称自己的儿女;
古代敬辞 (1)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 陛下等。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帝,就告诉在 陛(宫殿的台阶)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传达 上去,所以用陛下代称皇帝。 (2)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 (3)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 (4)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使节称节下; 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 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
年龄称谓
1.周晬,指婴儿周岁。 2、童龀[chèn]: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 称为“龀”。“童龇”,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 年时期。 3、黄口:十岁以下。 4、二八:为16岁。破瓜、碧玉年华——女子 十六岁。 5、克壮:正当壮年。 6、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六十岁 以上。 7、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 代指77岁。
古代敬辞
令,意思是美好的,用于称呼对方,如令尊 (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阃(对方妻子)、令 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令媛 (对方的女儿)、令侄(尊称对方的侄子)、令亲 (尊称对方的亲戚)。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 方父母 )、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 (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贤,用于称平 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 贤弟(称对方的弟弟)。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 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 高的人为仁公等。
古代敬辞 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 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 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 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 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 唐代以后,对已死的皇帝多称庙号,如 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宋仁宗、元世祖、 明太祖等;明清两代,也用年号代称皇帝, 如称朱元璋为洪武皇帝,称朱由检为崇祯皇 帝,称玄烨为康熙皇帝,称弘历为乾隆皇帝。
古代谦辞 【家】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常用谦词。 “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 用的谦词,如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 家母、家慈:称母亲;家兄:称兄长;家姐:称姐 姐;家叔:称叔叔,等等。 【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 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称弟弟;舍妹:称妹 妹;舍侄:称侄子;舍亲:称亲戚。 【老】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 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如老粗:谦称 自己没有文化;老脸: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身: 老年妇女谦称自己;老和尚自称老衲;老官员自称 老臣。
古代称谓
年龄称谓
1.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儿童。 2.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少年。 3.豆蔻:指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的女子。 4.束发:男子十五岁。 5.弱冠:男子二十岁,表示已成年。 6.而立:男子三十岁。(立:“立身”之志) 7.不惑:男子四十岁。 8.知命:男子五十岁。(知命,即知“天命”) 9.花甲:指六十岁。 10.古稀:指七十岁。 11.耄耋:指八九十岁。 12.期颐:指一百岁。
古代谦辞
【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 的含义在内。 【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 【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 劳之意。 【敢】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如敢问,用于问对方问 题;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敢烦,用于麻烦 对方做某事。 【拙】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东西。如拙笔,谦称自己 的文字或书画;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拙 见,谦称自己的见解;拙荆、贱内、内人:称自己 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