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决策与行政执行
行政决策、执行、监督与协调
行政决策与执行、行政监督与协调
一、行政决策的类型
(1)从决策主体的层级上划分,行政决策可以划分为国家决策和地方决策。
其中,地方决策一定要贯彻国家决策的精神和要求,并结合本地区实际,创造性地充分发挥。
(2)根据决策的范围和影响程度的不同,行政决策可以分为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3)从行政决策的内容上分,可把行政决策分为社会管理决策和机关管理决策。
(4)从行政决策所涉及的问题是否重复出现,可以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5)按决策后果分,行政决策可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二、行政执行的环节
获取行政执行的良好效果,务必抓好下列五个主要环节:行政执行计划;组织落实与人员配置;行政执行中的指挥;行政执行中的控制;行政执行评估总结。
三、行政协调的方式
(1)主体合流法;(2)中间数法;(3)冷处理与热处理法;(4)当面表态法;(5)谈心法;(6)跟踪处理法。
四、行政监督
(一)我国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
我国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主要包括一般监督(上、下级之间的相互监督,职能部门和主管业务部门的监督)和专门监督。
这里侧重阐释后者。
(二)我国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
我国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主要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监督、政党监督和社会及舆论监督。
行政决策与执行行政协调与监督
行政决策与执行行政协调与监督行政决策与执行、行政协调与监督在现代社会的治理体系中,行政决策与执行、行政协调与监督是政府管理的重要环节,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首要环节,它犹如一艘轮船的导航仪,决定着行政活动的方向和目标。
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行政决策,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包括社会需求、公共利益、资源状况、政策环境等等。
这就要求决策者具备广阔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准确的判断力以及敢于担当的精神。
在决策过程中,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至关重要。
决策者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收集相关的信息,并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深入分析,以确保对问题有全面、准确的认识。
同时,还需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专家学者、利益相关者和广大民众的声音。
这样可以集思广益,避免决策的片面性和主观性。
然而,有了好的决策,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也只是纸上谈兵。
行政执行是将决策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是实现决策目标的关键环节。
执行过程中,需要有明确的责任分工、高效的执行机制和严格的监督考核。
执行者要准确理解决策的意图和要求,制定详细的执行计划,并按照计划有序推进工作。
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这就需要执行者具备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灵活应变的能力。
同时,还需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因为很多行政任务的完成,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协同作战。
如果部门之间各自为政、推诿扯皮,必然会影响执行的效果。
行政协调则是为了保证行政决策的顺利执行和行政工作的有序开展,对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和优化的过程。
它就像是润滑剂,能够减少部门之间的摩擦和冲突,提高行政效率。
行政协调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首先,要坚持以大局为重,从整体利益出发,不能只顾部门利益而损害全局利益。
其次,要注重沟通和协商,及时了解各部门的工作情况和需求,通过平等对话、友好协商解决问题。
此外,还需要建立健全协调机制,明确协调的职责、程序和方式,使协调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行政管理中的决策与执行的协调
行政管理中的决策与执行的协调在行政管理中,决策和执行是不可分割的两个环节。
决策指的是制定计划和政策的过程,而执行则是将决策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过程。
决策和执行之间的协调是确保行政管理有效运行的关键。
决策和执行的不同层级和不同职能的人员需要进行协调,以确保决策的有效转化和执行的顺利进行。
决策过程中需要充分沟通和协商,以获得各方的意见和建议。
决策者应该倾听各方的声音,理解各方的需求,并做出明智的决策。
在决策过程中,决策者需要与执行者保持紧密联系,了解执行的可行性和对执行的影响,以便作出适当的决策。
在决策实施阶段,执行者需要明确理解和落实决策内容。
他们应该了解决策的目标和背景,以便能够按照决策的要求进行行动。
与此同时,决策者需要为执行者提供清晰的指导和支持,以确保决策的顺利执行。
决策者还应该与执行者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反馈,了解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和障碍,并及时作出调整。
在决策和执行的协调过程中,信息的流动起着关键的作用。
决策者需要向执行者提供足够的信息,以便执行者了解决策的背景和目标。
执行者也需要向决策者反馈执行过程中的情况和结果,以便决策者了解决策的执行情况并及时作出调整。
信息的共享和沟通可以降低决策和执行之间的误差和摩擦,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执行的效率。
同时,决策和执行的协调还需要依靠良好的组织和管理。
组织结构的合理设计和分工的明确可以确保决策和执行的协调顺利进行。
在组织结构中,决策者与执行者之间应该有明确的层级关系和职责划分。
决策者需要制定明确的决策流程和决策标准,以便执行者按照规定进行行动。
执行者则需要遵守决策的要求,并向决策者汇报执行情况和结果。
除了良好的组织和管理,行政管理中的决策和执行的协调还需要依靠适当的激励机制。
决策者可以通过激励措施来鼓励执行者积极执行决策。
激励机制可以包括物质奖励、荣誉表彰、晋升机会等方式,以激发执行者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同时,决策者还应该为执行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以便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决策指定的任务。
行政原理、行政决策与行政执行
行政原理、行政决策与行政执行行政原理、行政决策与行政执行行政原理是行政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规范和基本指导。
行政原理的核心是依法行政,即国家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必须以法律为准绳,依法办事,依法决策,不得违反法律,也不能任意地行使权力。
行政原理中还包括权力公开、公正、公平、公务员的政治中立性、服务性和人本关怀等。
行政决策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职权的过程中,根据法律和规章制度,进行决策的行为。
行政决策的核心是权力决断,即在一定的法定权限范围内,根据实际情况,依据法律判断和技术经验,做出符合法律和公共利益的决策。
行政决策必须遵循科学、民主、效率和公正的原则,保证决策结果的科学性、合法性和合理性。
行政执行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根据行政决策的要求和法定职权,对外部事务进行具体的操作。
行政执行的核心是权力执行,即将决策中确定的行政管理措施和建议转化为实际行动,实施具体的工作。
行政执行必须确保执行程序的合法、公正和效率,使行政决策的结果得以有效落实。
行政执行过程中,必须遵循工作程序、程序正义和程序公正的原则,保证执行结果的科学性、合法性和公正性。
行政原理、行政决策与行政执行是紧密联系的,它们分别体现了行政管理的不同阶段和工作过程。
行政原理规范了行政决策和行政执行的行为准则和基本要求,为行政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在实际工作中,行政决策和行政执行必须严格遵循行政原理的要求,确保工作的合法性、公正性和效率性。
行政决策和行政执行是行政管理的重要环节,二者密切相关,相互影响。
行政决策为行政执行提供了决策依据和任务指令,是具体工作展开的前提条件。
而行政执行则是行政决策的具体操作,是决策结果的实施,直接关系到工作的成效和效果。
行政决策和行政执行的质量和效果,不仅取决于决策的科学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还取决于执行的规范性、有效性和公正性。
总之,行政原理、行政决策与行政执行是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和环节,它们共同构成了行政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要求。
第六章 行政决策与行政执行..
(2)参谋子系统:从界定决策问题、确立决策目标, 解决问题的方案、途径、方法等提出建议 行政决策咨询系统也称思想库、智囊团。它是指 由多学科专家、学者组成的专门从事广泛智力开发、 协助决策中枢系统进行正确决策的辅助性机构。这 一系统的任务是以建议、参谋等形式为决策机关和 行政领导者服务,向他们提供科学的决策方案,并 发挥决策过程中的辅助性作用。
的机构。
3、行政决策体制的类型
行政决策体制是指行政决策的机构和人员等 要素所形成的组织体系及其制度。体制的中心 含义是权力关系,行政决策体制表示的是行政 决策权力在行政决策系统中的不同部分间的分 配情况,它主要考察的是拥有行政决策权力的 中枢机构的情况。
行政首长制 各级行政首长具有最主要的行政决策权。行 政首长对本级政府或本政府部门内的事务具有 独立的决定权,当然行政首长也对行政决策的 后果负责。 一是为了获得行政决策的高效率;二是明确 行政决策的责任归属。
第一节 行政决策概述
一、行政决策的含义与特点
决策是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有意识地搜 寻、拟定和选择、修改行动方案的过程。 行政决策是公共行政领域的决策。所谓行政决 策,是指公共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依照法律 和政策,为实现某种较重要的公共行政目标而 作出行政决定的过程。
目标取向:任何政策都是为解决政治、经济、 社会、文化领域的特定问题而制定的。 选择性:行政决策所要考虑的变量非常多,应 采用科学的拟定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以便 比较、选择并作出质量高的决策。
普遍性:公共政策所制定的行为规则,在政策 主体所框定的范围内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稳定性与变动性:公共政策须以特定的客观情 势及其发展变化为依据。
预见性: 尽管公共政策是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的, 但它们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安排与指导,必须 具有预见特征。
公司行政管理中的决策与执行
公司行政管理中的决策与执行在现代商业环境中,公司行政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行政管理涉及到决策和执行两个关键方面,这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本文将探讨公司行政管理中决策与执行的关系,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决策和执行。
一、决策的重要性决策是公司行政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
决策意味着在不同的选择之间进行考虑,并作出明确的选择。
在公司行政管理中,决策需要针对不同的问题和挑战做出合适的反应和策略。
决策的质量和准确性直接决定着公司的发展和业绩。
决策的良好与否往往取决于对信息的准确理解和分析。
决策者需要收集来自内外部环境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估,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
此外,决策者还需要考虑到公司的长期目标、核心价值观和风险承受能力,确保决策与公司的整体战略相一致。
二、有效的决策执行决策只有在执行中才能发挥作用。
决策执行涉及到将决策转化为具体行动,以实现预期的目标。
决策执行需要明确的计划、良好的组织,并及时跟进和监督。
在公司行政管理中,有效的决策执行需要合理分配资源和责任。
决策者需要明确地界定责任和权限,并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确保决策能够顺利地传达给相关人员。
此外,决策执行需要注重团队合作和协调,以充分利用团队中每个成员的能力和潜力。
决策执行的成功与否需要进行评估和反馈。
决策者应及时了解执行进展,并与执行者进行沟通和反馈,以便及时调整和纠正。
决策者还应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以检验决策执行的结果和效果。
三、决策与执行的协同作用在公司行政管理中,决策和执行是相互依存的,彼此之间存在着协同作用。
良好的决策可以为执行提供明确的方向和指导,使执行能够更加有序和高效。
而优秀的执行也是决策成功的关键,只有将决策付诸实践,才能创造真正的价值。
为了实现决策与执行的协同作用,公司行政管理中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机制。
决策者和执行者之间应保持密切的联系和沟通,及时分享信息和反馈,以便及时调整和优化。
此外,决策者还应鼓励和激励执行者,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行政工作中的决策与执行
行政工作中的决策与执行在行政工作中,决策与执行是一体两面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决策者必须具备正确的决策能力和良好的执行力,才能使行政工作顺利进行,达到既定目标。
本文将从决策与执行的概念、决策的重要性、执行的关键要素以及决策与执行的协调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决策与执行的概念决策是指在特定条件下,经过分析、比较和选择,从多种可行的方案中确定最佳方案的过程。
决策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问题、明确目标、合理分析并制定可行的解决方案。
执行则是将决策方案转化为行动,即按照既定计划和步骤,有效地完成任务并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
决策者与执行者密切合作,相互配合,确保决策的成功实施。
二、决策在行政工作中的重要性决策在行政工作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决策确定了行政工作的方向和目标,为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决策者根据问题本身的特点,明确工作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有利于行政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
其次,决策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会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包括时间、资金、人力等资源的限制,从而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取得最大效益。
最后,决策还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和风险的控制。
经过科学的分析和合理的决策,可以有效解决行政工作中的各类问题,并降低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三、执行的关键要素执行是决策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决策的成败。
执行的关键要素包括目标明确、资源充足、组织协调和监督评估。
首先,目标明确是执行的前提。
决策者在制定决策时,应明确工作目标,并向执行者明确传达,使其具备明确的执行方向。
其次,资源充足是保证执行的必要条件。
资源的充足性包括资金、物资和人才等方面,只有资源充足,执行者才能顺利开展工作。
再次,组织协调是执行的关键环节。
决策者应建立良好的组织体系,明确工作分工和责任,确保各环节无缝衔接,协同合作。
最后,监督评估是确保执行质量的重要手段。
决策者应定期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查找问题并改进,确保执行效果符合预期。
四、决策与执行的协调决策与执行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行政决策与执行行政协调与监督
行政决策与执行行政协调与监督行政决策与执行、行政协调与监督在现代社会的治理体系中,行政决策与执行、行政协调与监督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行政运行的核心机制,对于实现政府的职能、提高行政效率、保障公共利益具有深远的意义。
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起点,是行政机关为履行其职能,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制定行动方案和选择行动方向的活动。
一个科学合理的行政决策,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包括社会需求、政策目标、资源配置、可行性分析等等。
这不仅要求决策者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更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准确的判断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
在信息时代,行政决策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海量的数据和复杂的信息,既为决策提供了更多的依据,也增加了筛选和分析的难度。
因此,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社会态势和公众需求,从而使决策更加贴近实际、符合民意。
同时,还应当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评估,以减少决策的失误和风险。
行政执行则是将行政决策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
如果说决策是蓝图,那么执行就是施工。
一个好的决策,如果没有有效的执行,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行政执行需要明确的责任分工、高效的组织协调、严格的监督检查,以确保决策能够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实。
在执行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
例如,资源不足、人员素质不高、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等,都可能影响执行的效果。
这就需要执行者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应变能力。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执行机制,加强对执行过程的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保证执行的方向和进度。
行政协调是行政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它是指调整行政系统内各机构之间、人员之间、行政运行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及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提高行政效能,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
行政协调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全过程,无论是决策的制定,还是执行的推进,都离不开协调。
行政管理中的决策制定与执行
行政管理中的决策制定与执行在行政管理中,决策制定与执行是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政府部门的治理效能和良好的治理体系建设。
本文将从决策制定与执行的角度出发,探讨行政管理中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决策制定决策制定是行政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它涉及到政府部门的方针决策、政策制定和计划制定等工作。
决策制定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社会经济环境、政策目标、资源配置等等。
在决策制定过程中,应当遵循科学、公正、民主的原则。
政府部门应当充分调研、收集信息,开展专门研究,倾听民意和各方面的建议,形成多方参与的决策结果。
此外,决策应当依据法律法规,符合社会公众的利益和期望。
二、决策执行决策执行是决策制定的延伸和实施,它是决策最终能否产生实际效果的关键环节。
良好的决策执行能够确保决策的顺利实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公共利益的实现。
决策执行需要政府部门发挥职能和资源优势,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
其中,履行法定职责是决策执行的基本前提。
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内部组织建设,完善管理制度,提升执行效能。
同时,政府部门还应当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利用多种手段,推动决策的贯彻执行。
三、决策制定与执行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在行政管理中,决策制定与执行过程中常常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行政管理的效能和治理体系的健全。
下面列举一些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透明政府部门在决策制定过程中,常常面临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透明的问题。
这会导致决策的不科学和不公正,影响社会公众的利益。
解决方案:政府部门应当建立信息收集、分析和传递的机制,加强政务公开,增加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同时,加强社会监督和参与,借助技术手段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和准确性。
2.决策执行不到位有时候,在决策执行过程中,政府部门可能存在执行不到位的问题。
这会导致决策效果不佳,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
解决方案:政府部门应当强化组织协调和沟通,加强执行过程管理,确保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行政决策与执行行政协调与监督
行政决策与执行行政协调与监督在现代社会的治理体系中,行政决策、执行、协调与监督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政府的有效运作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起点,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对面临的问题制定行动方案和作出选择的过程。
一个科学合理的行政决策,应当基于充分的信息收集和分析,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可能的后果。
这不仅需要决策者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还需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评估。
例如,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时,需要考虑人口增长趋势、土地资源利用、产业布局、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因素。
如果决策失误,可能会导致资源浪费、社会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
行政执行则是将决策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
它要求执行者准确理解决策的意图和目标,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执行能力。
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力,如资源不足、利益冲突、公众不理解等。
这就需要执行者能够灵活应对,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确保决策的顺利实施。
例如,一项环保政策的执行,可能会涉及到企业的整改和搬迁,这就需要政府部门与企业进行充分的沟通协调,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加强监管,防止企业违规操作。
行政协调是在行政执行过程中,为了实现行政目标,对各方面的关系进行调整和整合的活动。
它旨在消除部门之间、地区之间、人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工作。
行政协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跨部门合作的项目中,如果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很容易出现推诿扯皮、工作重复等问题,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应对突发事件时,需要卫生、公安、交通等多个部门协同作战,如果协调不畅,就难以迅速有效地控制局面。
行政监督则是对行政决策、执行和协调过程的监督和检查,以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行政监督可以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内部监督主要包括上级对下级的监督、专门监督机构的监督等;外部监督则包括人大监督、政协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等。
第六章 行政决策与执行《行政管理学》ppt 课件
三、当前我国行政决策与执行的现状分析 (一) 我国行政决策与执行的现状 (二)解决行政决策与执行难题的途径 1.体制上将决策与执行分开 2.实现行政决策与执行的程序化和公开化
第二节 行政决策
一、行政决策及其类型 (一)行政决策的含义 (二)行政决策的类型 1.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2.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3.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 4.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 5.危机决策
(三)现代行政决策体制的运行不断向科学 化、技术化发展
(四)现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政决策体制呈现决策事务量增 大,人员增多的趋势
四、中国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一)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二)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主要障碍 1.权利高度集中的体制 2.决策的法制化和制度化低 3.缺乏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 4.部分决策者素质偏低
(三)行政执行的功能 1.确保行政决策目标的实现 2.检验行政决策的效果 3.为今后的政策制定打好基础
二、行政执行的相关条件 (一)物质资源 (二)人力资源 (三)信息资源 (四)目标群体 (五)正确的执行方式
三、行政执行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二)要将速度和效益相结合 (三)发扬民主与强调集中统一
二、行政决策体系概述 (一)行政决策体制的涵义
(二)现代行政决策系统的构成 1.行政决策的中枢系统 2. 行政决策的参谋咨询系统 3.行政决策的情报信息系统 4.行政决策审批控制系统
三、现代行政决策体制的特点
(一) 行政决策体制已成为各级政府不可缺 少的组织系统
(二)决策体制中各组织系统在决策过程中 的分工明确化
第六章 行政决策与执行
第一节 行政决策与执行概述
一、行政决策与执行综述 二、行政决策与执行的关系 (一) 决策的基础性作用 1.决策决定着执行的方向与目标 2.科学正确的决策是完善政府建设的重要保证 3.决策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行政决策与执行行政协调与监督
行政决策与执行行政协调与监督行政决策与执行、行政协调与监督在现代社会的治理体系中,行政决策与执行、行政协调与监督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政府的有效运作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行政决策是行政活动的起点,它犹如一艘航船的舵手,决定着行政行为的方向和目标。
一个科学、合理、民主的行政决策,能够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权衡利弊,从而制定出符合公共利益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政策和方案。
在行政决策过程中,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至关重要。
决策者需要广泛获取各方面的信息,包括社会经济状况、民众需求、专家意见等等。
只有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才能做出明智的判断。
同时,决策还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原则,如合法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民主性原则等。
合法性原则要求决策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科学性原则强调决策要基于客观规律和科学方法;民主性原则则要求充分听取各方意见,保障公众的参与权和知情权。
行政执行则是将决策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
如果说行政决策是蓝图,那么行政执行就是将蓝图变为现实的施工队。
一个高效的行政执行机制,能够确保决策得到迅速、准确、有力的贯彻落实。
在行政执行中,明确的责任分工和有效的沟通协调是关键。
各个部门和人员需要清楚自己的职责和任务,避免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
同时,要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及时解决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此外,还需要具备相应的资源和能力,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以保障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
行政协调在行政活动中起着润滑剂的作用。
由于行政工作涉及众多部门和领域,难免会出现职责交叉、利益冲突等问题。
这时候就需要通过行政协调来化解矛盾,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行政协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例如,建立跨部门的协调机制,定期召开会议,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加强信息共享,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误解和冲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边界,减少职责不清导致的混乱。
行政监督则是对行政决策和执行过程的监督和检查,它是保证行政行为合法、公正、有效的重要手段。
行政决策与行政执行
行政决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几种情况
1. 决策方案本身正确,执行也有力,没有偏离决策目标和方 向;
2. 决策方案本身正确,但执行不力,或执行出现严重偏差; 3. 决策方案本身正确,执行也有力,但决策所依据的主客观
行政决策与行政执行
第一节 行政决策概述
一、行政决策的含义与特点 行政决策是指公共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依照法
律和政策,为实现某种较重要的公共行政目标而做 出的行政决定的过程。
行政决策有如下特征: 目的性;选择性;强制性;法律政策性;社会性; 非营利性 二、行政决策与政策制定
三、行政决策的主要类型
1、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2、科学决策与经验决策 3、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与非确定性决策 4、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 5、执行性决策与行政性决策 6、中央决策、地方决策与基层决策
▪ 方案抉择方法主要有经验判断、定量分析和模拟试验。 ▪ 决策者在抉择过程中应注意:
1.选择或综合出一个在具体条件下相对最优的方案; 2.要充分发扬民主,允许有不同意见的争论; 3.审慎考虑专家组的评估和论证意见,果断做决策; 4.运用科学的抉择方法进行抉择。
(四)修正和完善决策方案
▪ 决策制定出来后,要付诸实施。有些重大决 策在正式实施之前,往往还有一个征求意见 或试点检验的过程。
(三)垃圾桶决策模式
垃圾桶决策模式:利益多元和参与多元使决 策环境出现制度化的、失序状态的模糊性,组织 决策由类似“垃圾箱”的集合体的决策机制来完 成。四个相互独立的要素(问题、解决方案、决 策参与者和决策时机)都具备才能进行决策。
行政工作中的决策能力与执行力
行政工作中的决策能力与执行力在过去的工作年度中,我担任行政岗位,并负责组织、协调和执行各种工作任务。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践和总结,我认为决策能力和执行力是行政工作中最为重要的能力之一。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我在工作中如何提高决策能力和执行力,并提供了几个实践案例来支持我的观点。
首先,有效、高效的决策是行政工作的基础。
作为一名行政人员,我常常需要在时间紧迫且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做出明智的决策。
为此,我通过积极学习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不仅对行政法规和政策有着深刻的理解,也对行业趋势和市场动态有了较为全面的洞察。
这些知识的积累使我能够准确地分析和评估各种情况,并快速作出正确的决策。
例如,我们曾面临着一个紧迫的时间表,需要在短时间内确定一个重要合作伙伴。
通过仔细研究市场和对潜在合作伙伴进行深入的尽职调查,我成功地为公司选择了一个可靠的合作伙伴,并最终达成了一项重要合作。
其次,高度的执行力是行政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能力。
决策只是第一步,将决策转化为实际行动才是我们工作的核心目标。
为了提高我的执行力,我注重协调各方资源,明确责任和优先级,并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来保证信息的流动和任务的推进。
例如,在公司一次重要的项目中,我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包括策划、研发、市场营销和运营等。
通过明确工作目标,设定具体的时间节点,并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我成功地推动了整个项目的进展,并在最后的评估中获得了良好的成绩。
此外,为了提高决策能力和执行力,我还注重不断的自我反思和学习。
每当项目或工作任务结束时,我都会反思这段时间的工作,总结经验教训并找出改进的方法。
同时,我积极参加行业培训和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能。
通过这些学习和反思,我不断完善自己的决策能力和执行力,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综上所述,在行政工作中,决策能力和执行力是至关重要的能力。
通过积极学习和提升专业知识,我能够做出准确的决策。
同时,通过协调资源、明确责任和优先级,以及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我能够高效地将决策转化为实际行动。
行政管理中的决策与执行
行政管理中的决策与执行行政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任务,它负责着组织内部各项决策的制定和执行。
在行政管理中,决策和执行是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的环节。
只有决策和执行相互配合,才能保证组织的高效运作。
本文将探讨行政管理中的决策与执行,并分析它们的相互关系和重要性。
一、决策的重要性在行政管理中,决策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根据目标和需求,选择一种行为方案或措施的过程。
决策的质量直接决定了组织的成败,它关系到整个组织的发展和运营。
决策需要充分的信息,准确的分析和科学的方法,以确保最佳的结果。
良好的决策能带来许多好处。
首先,它可以提高组织的竞争力,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其次,它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此外,良好的决策还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满意度,促进组织的持续发展。
二、执行的重要性执行是将决策转化为行动的过程。
决策只有在执行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其价值和意义。
良好的执行对于组织来说同样至关重要,它保证了决策的顺利落地,并实现预期的效果。
良好的执行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可以实现决策的正确执行,将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
其次,它可以提高组织的执行效率和执行力,使组织能够更好地应对变化和挑战。
此外,良好的执行还能加强组织内部的协作和沟通,提高整体绩效。
三、决策与执行的相互关系决策和执行是行政管理中不可分割的两个环节,它们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决策是执行的前提,决策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执行的效果。
而好的执行能够为决策提供反馈和数据支持,帮助决策者更好地进行决策。
决策和执行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一个循环模型来解释。
决策者首先进行决策,确定行动方案和目标。
然后,将决策传达给执行者,执行者根据决策进行具体的行动。
在执行过程中,执行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反馈和建议,有助于改善和调整决策。
最后,执行者将执行结果反馈给决策者,供其进行决策的评估和修正。
决策和执行的相互关系对于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相互配合可以提高组织的整体执行能力和决策质量,使组织更加敏捷和创新。
第六章行政决策与行政执行
第六章行政决策与行政执行行政决策与行政执行是行政管理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们直接关系到政府行为的效果和公共利益的实现。
本章将介绍行政决策与行政执行的概念、特点以及相关的问题。
一、行政决策是指政府在制定政策、方针、计划以及解决问题时所作出的决策。
行政决策是政府行为的基础,它是政府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和处理的核心环节。
行政决策的特点包括:以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意图,涉及广泛的范围和领域,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
二、行政执行是指政府按照行政决策采取相应行动并将其付诸实施的过程。
行政执行是行政决策的具体体现,它负责将政策、方针和计划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和措施,实现政府目标和任务。
行政执行的特点包括:需要有充分的执行力和执行能力,要求执行机关具备相应的资源和能力,需要遵循程序和规定,面临着各种执行风险和问题。
三、行政决策与行政执行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行政决策为行政执行提供了指导和依据,行政执行为行政决策的实现提供了条件和保障。
行政决策与行政执行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两者密切配合才能保证政府行为的顺利进行。
四、行政决策与行政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行政决策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和采纳不足的问题,导致决策失误或难以实施。
其次,行政执行可能面临资源不足、能力不足以及行动不规范等问题,影响执行效果和实施效率。
再次,政府行为可能存在权力过大、缺乏监督和责任问责等问题,容易导致滥用职权和腐败行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加强行政决策与行政执行的规范和监督。
一方面,要完善决策制度和决策过程,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公正性。
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执行机制和执行规范,加强对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的监督和评估。
同时,要加强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增加行政决策与行政执行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行政管理的决策与执行
行政管理的决策与执行行政管理是指通过决策来管理和执行公共事务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中,行政管理的决策与执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行政管理中决策与执行的相关问题,并分析其对组织运作的影响。
一、决策的重要性决策是组织运作中最基本的管理活动之一。
通过决策,组织能够确定目标、规划资源、确定行动计划,并最终实现组织的使命和愿景。
在行政管理中,决策的质量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组织的效率和成果。
因此,行政管理者需要具备良好的决策能力,准确判断形势,科学制定决策方案。
二、决策的过程决策的过程可以分为问题定义、信息收集、方案制定、方案评估和决策实施等阶段。
在问题定义阶段,行政管理者需要明确问题的性质和范围,确保决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信息收集阶段,行政管理者需要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必要的分析和研究,为后续决策提供依据。
方案制定阶段,行政管理者需要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和分析结果,制定出一到多个可行的决策方案。
方案评估阶段,管理者需要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估和比较,选择最合适的方案。
最后,决策实施阶段,行政管理者需要组织和协调各项资源,将决策方案付诸实施,确保决策的顺利执行。
三、执行的重要性决策只是行政管理的一个环节,真正决定组织成败的是执行力。
无论决策多么明智,如果无法有效地实施,就无法产生预期的效果。
执行是将决策转化为行动的过程,需要全体组织成员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在执行过程中,行政管理者需要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及时调整和优化执行计划,确保各项任务按时完成。
只有通过高效的执行,组织才能实现既定目标,取得良好的成绩。
四、决策与执行的协调决策与执行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与互动。
良好的决策需要基于充分的信息和准确的分析,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反馈信息也会对决策进行修正和调整。
决策者需要保持与执行者之间的紧密沟通,及时了解执行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决策修正。
同时,决策者还要在执行过程中,为执行者提供所需的资源和支持,积极解决执行中的问题和困难,确保决策的有效执行。
行政决策与执行行政协调与监督
行政决策与执行行政协调与监督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行政决策、执行、协调与监督这四个环节对于政府的有效运作和社会的良好治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行政体系。
行政决策,作为行政过程的起点,犹如一艘轮船的导航仪,决定着行政活动的方向和目标。
一个科学合理的行政决策,应当基于充分的信息收集、准确的形势判断以及对各种可能后果的周全考虑。
这需要决策者具备广博的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决策是否建设新的交通枢纽,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人口增长趋势、现有交通设施的承载能力、建设成本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众多因素。
如果决策失误,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社会的不满甚至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行政执行则是将决策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是决策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
一个高效的行政执行系统,需要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合理的流程设计以及严格的执行纪律。
在执行过程中,执行者必须准确理解决策的意图,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开展工作。
同时,要具备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和困难的能力,及时调整执行策略,确保决策能够顺利落实。
比如,在推行一项环保政策时,相关部门需要制定详细的执行计划,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加强对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估,及时解决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政策能够达到预期的环保效果。
行政协调在行政过程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由于行政活动涉及众多部门和领域,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往往存在着交叉和重叠,容易出现矛盾和冲突。
行政协调的任务就是要化解这些矛盾,促进部门之间的合作与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例如,在应对自然灾害时,民政、交通、医疗等多个部门需要协同作战。
民政部门负责受灾群众的安置和救助,交通部门负责保障救援物资的运输通道畅通,医疗部门负责救治受伤人员。
只有通过有效的协调,才能确保各个部门的工作有序衔接,提高救援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行政监督是对行政决策、执行和协调过程的监督和检查,是保障行政活动合法、公正、有效的重要手段。
中国古代行政决策和行政执行制度
县丞
诸曹
元丰省部制政务运作示意图
路政府
尚书省
中书 门下 中书
省
门下 省
诸曹司 诸部司
尚书省
中书 中书省 门下
皇帝
枢密院
门下省
中枢政务会议及顾问咨 询机构
元朝的中枢政务运作示意图
路省政府
诸科 九房 两司
六部
两大 部
枢密 院
御史 台
中书省
皇
群相集
帝
议
中枢政务 会议
翰林国 史院草 诏
中书省封 驳或颁下 实施
明朝地方政务运作示意图
皇帝
左右参 政、左 右参议
布政使
诸司所
左右布政使、左
知府
右参政、左右参 议
诸
或
知州
同知、通判、判官
诸曹
道 知县
诸曹
保甲
县丞、主薄
清朝的中枢政务示意图
军机处
内阁
朝廷 百官
皇 通政司
帝
校阅
奏事太监
清朝地方政务运作示意图
皇帝
总督 巡抚
左右参 政、左 右参议
布政使
诸司所
左右布政使、左右
知府或
参政、左右参议
诸
知州
诸曹
同知、通判、判官
道
知县
诸曹
保甲
县丞、主薄
蒙古翰林 院译写
元朝的地方行政决策与行政执行示意图
宰相
儒学提 举司
转运提 举司
平章、左右丞、 参知政事
郎中、员外郎
诸曹
达鲁花赤、
总管
经历、知事
诸曹
达鲁花赤、知 州或知府
判事、知事
诸曹
知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决策中枢系统 (1)界定政策问题——社会问题(Social Problems ) 马奇(James G. March)和西蒙(Herbert A. Simon):
(社会)问题就是要达到的状态与观察到的状态间的距离。
A、罗威(T. Lowi):受问题影响人数多少及其关系 分配性的(distributive)
(三)特点
1、主体的特定性 (1)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 (2)国家行政机关内的公务人员 (3)依宪法、法律规定或法律、法规授权的其他享有行政权的社 会组织
2、内容的广泛性
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社会生活等 3、结果的权威性 不仅对行政组织的内部成员,且对各级行政组织管理
范围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都具有约束力
二、行政决策类型
长期决策
决策的时间
短期决策 战略决策 战术决策 业务决策 集体决策
决策的重要性
决策的类型
决策主体 决策起点
个人决策 初始决策 跟踪决策 确定型决策
决策涉及的问题
不确定型决策 风险型决策
三、行政决策的地位和作用 1、是行政管理的首要环节并贯穿行政管理的全过程 2、是行政管理履行各项职能的基础 3、是行政领导的基本职能 4、正确与否关系到行政管理成败 5、科学性是行政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三、行政决策体制的构成要素
(1)组织目标:近期、远期;可行性(“超英赶美” ) (2)职能范围:权限约束,不能越权 (3)机构设计:避免交叉、指令应统一
(4)职位设置:统帅的权威性
(5)人员配备:数量、质量
(6)权责划分:避免法不责众 (7)规章制度:一视同仁、刚性 (8)技术和信息:科学有效、交流畅通 (9) 物质因素:硬件建设
C、他的价值偏好会随着时空变化而转移。 D、他通常从所有的方案中,择定偏好等级最高者。 E、面对同样的选择他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是否存在缺陷?为什么?
国家投资近30亿元建设的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由于 建设规模过度超前,目前旅客量和货邮量只达到设计规模 的1/3左右,航站楼和机场生活区大量闲置,运营5年 累计亏损已达11亿元。2003年1月21日,审计署署长李金 华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指出,决策失误造成国有资产损 失严重。仅2002年,审计机关审计查出由于违规担保 、投资和借款等,已给国家造成损失多达72.3亿元。
边际效益
关于信息的传输渠道问题
2、咨询子系统
由掌握各门类知识的专家、学者组成,是决策中枢系 统的辅助机构。
组织形式
参谋子系统的作用
(1)协助决断子系统界定政策问题,确立政策目标 (2)为决断子系统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途径 (3)对公共政策的实施进行跟踪反馈、分析
调节性的(regulative)
再分配性的(redistributive) B、邓恩:问题的特性 结构良好问题(well-structured problem):
有明确的答案和固定的解决办法的问题(走私、贩毒)
结构适中问题(moderately-structured problem)
结构不良问题(ill-structured problem)
没有明确的答案和固定的解决办法的问题 (腐败、个人隐私)
(2)确立政策目标 (3)组织设计政策方案 (4)选择政策方案
4、监控系统:内、外两大监控体系 (1)内部监控体系
政党——人大——政府
内设监控机构
中国共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人民政府的监察部
门(合署办公) (2)外部监控体系:人民群众、社会团体、新闻舆论
第八章
行政决策与行政执行
第一节 行政决策概述 一、含义及其特点 (一) 决策 先秦:《韩非子·孤愤》“智者决策于愚人”; 20世纪中叶发轫于美国,“Decision-Making” 。 是人们就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作的行为设计和抉择过程
决策有私人决策和公共决策(行政决策)两种类型。
(二) 行政决策:Administrative Decision-Making 行政主体为履行行政职能,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的行为设计 和抉择的活动 。
(10)团体意识:决策各个系统互相支撑
四、行政决策体制的类型
历史上出现的基本决策体制类型。
伍启元在《公共政策》中将历史上出现的公共
决策类型进行了归纳。
五、行政决策的模式
(1)理性主义模型——“理性人” A、当面对多种选择时,他会做出一个决定。 B、他会依据其价值偏好,在各种可能的选择中排列出
优先次序。
(2)有限理性模型——(Bounded Rationality) A、决策者只能追求一种 “寻求满意” 结果 B、最佳决策的前提是决策者的行为完全理性化,而满 意决策的前提是决策者的行为有限理性化,后者才是现
实的。
(3)精英模型
肇始于意大利学者莫斯卡和帕累托,以及德国学者
米歇尔斯,经由美籍奥地利人、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和美
(一)我国决策体制及构成 纵向:中央、省、地级市、县、乡镇五级政权机关 横向: 党的领导决策系统 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决策系统 人民政府的行政决策系统等
(二)行政决策系统构成 行政决策系统 信 息 子 系 统 参 谋 子 系 统 决 断 子 系 统 监 控 子 系 统
1、信息子系统
(1)收集信息,完整地、真实反映客观情况; (2)加工、整理、分析、归纳信息,取精华,剔虚假; (3)传递信息,把加工处理好的信息传递到决策者手中。
关于信息的主、客方关系问题 (信任与信息两个因素)
高信誉,高赞同 高信誉,低赞同
低信誉,高赞同
低信誉,低赞同
有关信息特征的问题
信息的稀缺程度(sparsity): 获取信息的代价(cost):
稀缺与价值 “征信系统”的建立 新闻发言人制度
信息源发布状况(promulgation): 信息的时间性(time):
第二节 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和体制
一、行政决策的原则 1、信息准、全: 2、可行 :生产力标准 和利益标准(经济、政治、社会心理) 3、系统 :决策主体系统思维 、把决策对象看成一个完整系统 4、对比择优:
5、预测:
6、动态: 7、民主集中:
8、连续性:
案例讨论:公车改革问题
二、行政决策体制及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