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5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学案
高中化学解密05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讲义)-【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分层
解密05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考纲导向】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2.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以ⅠA族和Ⅰ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4.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5.了解元素周期表在科学研究、地质探矿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从多角度、多层面了解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分类与整合。
【命题分析】从近几高考试题看,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基础,是无机化学的核心知识,在近几年高考中出现频率达100%。
题型相对稳定,多为选择题。
高考中该类型题主要是通过重大科技成果(化学科学的新发展、新发明等)尤其是放射性元素、放射性同位素、农业、医疗、考古等方面的应用为题材,来考查粒子的个微粒的相互关系;元素“位”“构”“性”三者关系的题型会继续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用物质结构理论,解释现象、定性推断、归纳总结相结合。
可集判断、实验、计算于一体,题型稳定。
要想在高考中化学取得高分,就必须掌握元素同期表命题特点和解题方法。
通过编排元素周期表考查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元素原子结构、位置间的关系的推导,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核心考点一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1.原子结构(1)原子的构成A ZX ⎩⎪⎪⎨⎪⎪⎧原子核⎩⎨⎧质子:Z 个⎩⎪⎨⎪⎧ 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相对质量约为1中子:A -Z 个⎩⎪⎨⎪⎧ 中子不带电相对质量约为1核外电子:Z 个⎩⎪⎨⎪⎧围绕原子核做高速运动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相对质量为一个质子中子的11 836(2)核素(原子)的表示及其数量关系 ①表示:表示质子数为Z 、质量数为A 、中子数为A-Z的核素原子。
(3)阴、阳离子中的数量关系 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②阴离子::核外电子数=Z +n 。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Z -n 。
新高考二轮复习专题五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学案
专题五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明·课程标准MINGKECHENGBIAOZHUN对应学生用书学案P471.能画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能用原子结构解释元素性质及其递变规律,并能结合实验及事实进行说明。
2.能利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分析、预测、比较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3.能判断简单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中的化学键类型,能基于化学键解释某些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品·高考真题PINGAOKAOZHENTI对应学生用书学案P47真题细研1.(2022·全国甲卷)Q、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
Q与X、Y、Z位于不同周期,X、Y相邻,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Q原子内层电子数的2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非金属性:X>QB.单质的熔点:X>YC.简单氢化物的沸点:Z>QD.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Z>Y【解析】Q、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Q与X、Y、Z不在同一周期,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Q原子内层电子数的2倍,则Q应为第二周期元素,X、Y、Z位于第三周期,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Y为Si元素,X、Y相邻,且X的原子序数小于Y,则X为Al元素,Q、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则Q、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3-4=12,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为7,若Q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为F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为P元素,若Q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为O元素,则Z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为S元素,若Q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为N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为Cl元素;综上所述,Q为N或O或F,X为Al,Y为Si,Z为Cl或S或P,据此分析解题。
X为Al,Q为N或O或F,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往下依次减弱,故非金属性:Q>X,A错误;由分析可知,X为Al属于金属晶体,Y为Si属于原子晶体或共价晶体,故单质熔点Si>Al,即Y>X,B错误;含有氢键的物质沸点升高,由分析可知Q为N或O或F,其简单氢化物为H2O或NH3或HF,Z为Cl或S 或P,其简单氢化物为HCl或H2S或PH3,由于前者物质中存在分子间氢键,而后者物质中不存在,故沸点Q>Z,C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P、S、Cl的非金属性均强于Si,因此最高价含氧酸酸性:Z>Y,D正确。
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全国通用)专题05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含解析
专题05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考点热度★★★★★【化学素养要求】【考纲导向】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依据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彼此关系和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4.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5.通过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6.通过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规律,理解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7.通过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过程认识化学键。
【命题分析】对原子结构、化学键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各微粒数量间的关系,微粒的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的表示方法及化学键、化合物类型的判断等方面上,试题难度不大,一般属于了解层次。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以元素周期表为工具考查“位、构、性”三者的关系,该部分内容既能对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进行单独考查,同时也能将元素及其化合物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试题的综合度较高,命题的空间大。
题型以选择题为主,难度适中。
该部分内容是过去命题的热点,未来将是一个必考点。
题型依然会以选择题为主,难度变化不大。
核心考点一微粒结构与化学键1.抓住描述对象判断“四同”(1)同位素——原子,如11H、21H、31H。
(2)同素异形体——单质,如O2、O3。
(3)同系物——有机化合物,如CH3CH3、CH3CH2CH3。
(4)同分异构体——有机化合物,如正戊烷、新戊烷。
2.原子结构中易混淆的4个问题(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即核素种类远大于元素种类。
(2)元素有多少种核素,就有多少种原子。
(3)同位素是同一元素不同原子的互相称谓,不指具体原子。
(4)同一元素的不同同位素原子其质量数不同,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其原子、单质及其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只是某些物理性质略有差异。
3.理清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1)从图中可以看出,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离子键只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2023届高中化学人教版二轮专题复习第4讲-元素性质与元素周期律(表)(学案)
第4讲元素性质与元素周期律(表)学案一、知识重构1.元素周期律(表)推断必备知识熟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核素的表示形式:①若为①A、①A族元素,差值等于上周期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数。
①若为①A族至①A族元素,差值等于下周期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数。
第2、3周期没有过渡元素,相差1第4、5周期各有10种过渡元素,相差11第6、7周期各有24种过渡元素,相差25。
2.掌握元素推断中常用的两条规律 (1)最外层电子规律(2)“阴上阳下”规律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若电性相同,则位于同周期,若电性不同,则阳离子位于阴离子的下一周期———“阴上阳下”规律.如 O 2-、F - 、Na + 、Mg 2+、Al 3+电子层结构相同,则 Na 、Mg 、Al 位于 O 、F 的下一周期.3.“等电子”微粒推断方法 ①“10电子”微粒①“18电子”微粒还有CH 3-CH 3、H 2N -NH 2、HO -OH 、F -F 、F -CH 3、CH 3-OH……4.牢记单质或化合物具有“特性”的元素 H 「单质密度最小、原子半径最小」Li 「①单质密度最小的金属元素;①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短周期元素」C 「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①对应的某种单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的元素;①某种氧化物可产生“温室效应”的元素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N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①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①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化合反应的元素;①常见氢化物可作制冷剂;①某一氢化物可作气态燃料 O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①简单氢化物在通常情况下呈液态的元素;①某一单质可杀菌、消毒、漂白①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最高」F 「①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①无正化合价的元素;①无含氧酸的非金属元素;①无氧酸可腐蚀玻璃的元素;①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元素;①阴离子的还原性最弱的元素;①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短周期元素」Na「①焰色反应呈黄色的元素;①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①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短周期金属元素;①两种常见氧化物的水化物均呈碱性的短周期元素;①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Al「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①最高价氧化物及其水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元素;①氧化物可作耐火材料;①氧化物是刚玉、宝石主要成分的元素」Si「①单质为常见的半导体材料;①最高价非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难溶于水①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角」P「①组成骨骼和牙齿的必要元素;①某一单质和其氢化物都能自燃」S「①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①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能和它的氧化物在常温下反应生成该元素的单质的元素」Cl「单质是黄绿色气体、氧化物用做饮用水的消毒」K「焰色反应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的元素」Ge「单质为常见的半导体材料」Br「常温下单质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Cs「①最活泼的金属元素;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最强的元素;①阳离子的氧化性最弱的元素」5.牢记“原子结构特点凸显”的元素(短周期元素)(1)原子核内无中子的原子:氢(H)。
2020届二轮复习提升练习《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含答案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满分100分,答题时间30分钟一、选择(每道题8分,共80分)1、下列有关物质结构说法错误的是()A.同周期第ⅠA族元素和第ⅦA族元素之间只能形成离子化合物B.不同元素之间组成化合物中也可以存在非极性键C.只含共价键的物质一定为共价化合物D.H2与Cl2在光照条件下生产HCl,反应中一定有共价键的断裂与生成答案:C2、[安徽江南十校2019检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O2-的电子式为[]2-,则O2-核外有8个电子B.1 mol NH4Cl中含有的H一Cl键的数目为N AC.CrO5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每个CrO5分子中存在2个过氧键D.20gNa2O和Na2O2的混合物中,所含阴、阳离子数目之比无法确定答案:C3、[福建厦门外国语学校2019月考]全氮类物质具有高密度、超高能量及爆轰产物无污染等优点。
中国科学家成功合成全氮阴离子N5-,N5-是制备全氮类物质N5+N5-的重要中间体。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全氮类物质属于绿色能源B.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C.N5+N5-属于离子化合物D. N5+N5-结构中含共价键和离子键答案:C4、[湖南永州2019二模]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Y、Z、W分别是由这四种元素中的两种组成的常见化合物,Y为淡黄色固体,W为常见液体;甲为单质,乙为红棕色气体;上述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沸点:W>XB.原子半径:D>C>B>AC.C、D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D.A、B、C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均为共价化合物答案:A5、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0.01mol•L-1r溶液的pH为2,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的大小W<X<YB. 元素的非金属性Z>X>YC. Y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D. 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答案:C6、[四川成都2017二模]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犬的短周期主族元素,Y与W同主族。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项热练5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含答案
专项热练5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1. (2020·广东深圳第一次调研)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仅X、Y处于同周期,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的原子序数是X 的两倍,X与Y形成的化合物可与Z的单质反应生成X的单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简单离子的半径:Y<ZB. 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YC. W与Y形成的化合物只含有极性共价键D. 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碱2. (2020·广东实验中学3月)化合物M(如图所示)可用于制备各种高性能防腐蚀涂料。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占据三个不同周期,W与Z的质子数之和是X的2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Y>Z>XB. X元素的族序数是Y元素的2倍C. 工业上电解熔融Y2X3化合物制备单质YD. W与X形成的所有化合物都只含极性共价键3. (2020·山东济南二模)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C、D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B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的3倍,且C、D元素是同主族元素。
甲、乙、丙、丁、戊五种二元化合物的组成如下表:)+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丙、丁、戊均为只含极性键的极性分子B. 原子半径:D>B>C;电负性:B>C>DC. 可用酒精洗涤粘在容器内壁上的单质DD. 若2 mol甲与3 mol乙恰好反应生成2.5 mol单质B,则乙为双原子分子4. (2020·广东佛山一模)周期表及前20号元素W、X、Y、Z、Q能形成一种常用的净水剂。
各元素的原子半径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如图所示,Q为前20号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QW为离子化合物。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灼烧QW,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为紫色B. X的氢化物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C. X和Y分别和W形成的简单化合物,前者更稳定D. Y和Q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水溶液均能溶解X与Z形成的化合物5. (2020·安徽合肥)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五物质结构与性质
专题五物质结构与性质A组基础巩固练1.(2022北京海淀区一模)铋可改善钢的加工性能。
元素周期表中铋与砷(As)同主族,铋最稳定的同位素是Bi。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i是第六周期元素B Bi的中子数是126C.Bi的原子半径比As的小D Bi和Bi具有相同的电子数2.(2022辽宁本溪一模)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水分子的球棍模型:B.钾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Na2O2的电子式:Na+[]2-Na+D.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Cl3.(2022广东梅州一模)为纪念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IUPAC向世界介绍118位优秀青年化学家,并形成一张“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
中国学者雷晓光、姜雪峰、刘庄分别成为“N、S、Hg”元素的代言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6与S8互为同位素B Hg的中子数为118C.NH3的电子式为H HD.金属汞的熔点高于硫黄4.(2022北京朝阳区一模)下列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酸性:H2SO4>H3PO4B.电负性:S<ClC.热稳定性:H2S>H2OD.第一电离能:S<O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电子只有一种自旋取向,Y、Z两种原子核外s能级上的电子总数与p能级上电子总数相等,W原子的价电子中,在不同形状的原子轨道中运动的电子数之比为2∶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W的第一电离能比同周期相邻元素的小B.原子半径:r(X)<r(Y)<r(W)<r(Z)C.工业上电解熔融化合物ZY制备单质ZD.W的最高价氧化物是非极性分子6.(2022山东日照一模,改编)硼砂阴离子[B4O5(OH)4]2-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和sp3B.该阴离子中所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配位键、极性共价键、氢键C.硼砂阴离子呈链状结构,则阴离子间以氢键结合D.1、2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为配位键7.(2022辽宁省名校联盟联考)Cu、Au能形成多种组成固定的合金,其中一种晶体的晶胞结构(立方体)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晶体的化学组成可表示为CuAuB.与1个Cu原子距离最近的Au原子是4个C.Au填充了与之距离最近的Cu原子构成的正四面体空隙D.根据图中信息,铜原子a的分数坐标为(0.5,0.5,0.5)8.(2022湖南卷,5)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的共价化合物(结构如图所示),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的原子序数等于X与Y的原子序数之和。
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2-物质结构与性质-《元素周期律(二)》精品学案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第3课时元素周期律(二)核心素养发展目标1.能从原子结构角度理解元素的电负性规律,能用电负性解释元素的某些性质。
2.理解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电负性与金属性、非金属性之间的关系。
3.掌握元素周期律,分析“位—构—性”之间的关系。
知识梳理一、电负性1.有关概念与意义(1)键合电子:元素相互化合时,原子中用于形成化学键的电子称为键合电子。
(2)电负性: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
电负性越大的原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越大。
(3)电负性大小的标准:以氟的电负性为4.0和锂的电负性为1.0作为相对标准。
2.递变规律(1)同周期,自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
(2)同主族,自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应用(1)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①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小于1.8,非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大于1.8,而位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界的“类金属”(如锗、锑等)的电负性则在1.8左右,它们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
②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越小,金属元素越活泼;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越大,非金属元素越活泼。
(2)判断元素的化合价①电负性数值小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弱,元素的化合价为正值。
②电负性数值大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强,元素的化合价为负值。
(3)判断化合物的类型如H的电负性为2.1,Cl的电负性为3.0,Cl的电负性与H的电负性之差为3.0-2.1=0.9<1.7,故HCl为共价化合物;如Al的电负性为1.5,Cl的电负性与Al的电负性之差为3.0-1.5=1.5<1.7,因此AlCl3为共价化合物;同理,BeCl2也是共价化合物。
特别提醒电负性之差大于1.7的元素不一定都形成离子化合物,如F的电负性与H的电负性之差为1.9,但HF为共价化合物。
课堂练习1、判断题(1)元素电负性的大小反映了元素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2)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3)同一周期电负性最大的元素为稀有气体元素()(4)第ⅠA族元素的电负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小,而第ⅦA元素的电负性从上到下逐渐增大() (5)NaH的存在能支持可将氢元素放在ⅦA的观点()答案(1)√(2)√(3)×(4)×(5)√2.按照电负性的递变规律推测:元素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和电负性最小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哪个位置?提示根据电负性的递变规律,在元素周期表中,越往右,电负性越大;越往下,电负性越小,由此可知,电负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右上方,最弱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左下方。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学案(7-13)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电化学
学案7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编写人:张新华审核人:廖志敏学习目标: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3.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4.以第三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5.以第ⅠA族和第ⅦA族元素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6. 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1.下列8种符号:63Li、73Li、146C、147N、168O、2311Na、2412Mg、3517Cl(1)包含________种元素,________种核素,其中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
(2)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3倍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4)质量数相等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2.(1)这些元素中,________是最活泼的金属元素;________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________是最不活泼的元素。
(2)短周期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________酸性最强;________碱性最强;________呈两性(填化学式)。
(3)⑥和⑭的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顺序是________。
(4)第三周期的元素中,_______原子半径最大;_______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都很弱。
(5)在所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_;最不稳定的是________。
(6)①元素能形成多种同素异形体,举出两种单质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
(7)②元素与氢元素可形成多种10电子微粒,列举两例________、________。
(8)氢元素与②、③三种元素既可形成共价化合物,又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各列举两个例子,共价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离子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
2021届高考化学二轮训练专题5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含答案)
专题5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选择题1.(2020届湖南师大附中月考二,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干冰升华和液氯汽化时,都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B.N2和Cl2O两种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C.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均依次减弱D.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过程中,既有化学键的断裂,又有化学键的形成答案C2.(2020届湖南长沙一中月考一,11)前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与法裔加拿大科学家Gignere巧妙地利用尿素(H2NCONH2)和H2O2形成了化合物H2NCONH2·H2O2,不但使H2O2稳定下来,而且其结构也没有发生改变,得到了可供衍射实验的单晶体。
已知H2O2的结构式为H—O—O—H。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2NCONH2与H2O2是通过氢键结合的B.H2O2分子中只含共价键,不含离子键C.H2NCONH2·H2O2属于离子化合物D.H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答案C3.(2020届湖南师大附中月考三,9)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1869年门捷列夫把当时已知的元素根据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排列,准确预留了甲、乙两种未知元素的位置,并预测了二者的相对原子质量,部分原始记录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位于现行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ⅢA族B.原子半径比较:甲>乙>SiC.原子序数:甲-Ca=1D.推测乙的单质可以用作半导体材料答案C4.(2020届湖南雅礼中学月考三,7)五种短周期元素X、Y、Z、M、W的原子序数与其一种常见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A.元素X可能为锂B.原子半径大小:r(M)>r(W)C.X2W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元素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M答案 C5.(2020届湖南雅礼中学月考二,6)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c、d、e、f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m为单质,d是淡黄色粉末,b是生活中常见的液态化合物。
2025版高考化学总复习第5章物质结构与性质元素周期律第17讲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考点二元素周期律
第17讲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考点二元素周期律.自主小练1.易错辨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 × )[提示]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2)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高正价从+1递增到+7。
( × )[提示]第二周期元素中,O没有最高正价,F没有正价。
(3)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也就越强。
( × )[提示]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但其水溶液的酸性与元素非金属性没有必然联系。
(4)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离子半径也逐渐减小。
( × )[提示]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元素的阳离子半径逐渐减小,但金属阳离子核外电子层数比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阴离子核外电子层数少1,所以金属阳离子半径小于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阴离子半径。
(5)可以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元素原子电离能的大小。
( × )[提示]金属活动性顺序与元素相应的电离能大小顺序不完全一致,故不能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元素原子电离能的大小。
(6)Cl-、S2-、Ca2+、K+半径依次减小。
( × )[提示]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粒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S2-半径最大,Ca2+半径最小,故错误。
(7)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的元素,一定是ⅡA族元素。
( × )[提示]不一定。
可以是0族元素He和过渡元素等。
(8)同一周期元素,从左至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
( × )[提示]同一周期元素中,第ⅡA、VA族中由于元素价电子排布处于全空和半满状态,表现出的第一电离能比同周期相邻元素的大,如I(N)>I(O)。
(9)Ga与As位于同一周期,原子序数Ga<As,则根据元素周期律,原子半径Ga小于As,第一电离能Ga大于As。
2023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五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含解析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五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湖南永州三模)下列表示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8的氧原子OB.N2H4的结构式C.Mg2+的结构示意图D.H2O的电子式H2.(2021湖南郴州3月质量监测)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B.CaO2的电子式:Ca2+]2-C.CO2分子的比例模型D.乙醇的分子式:CH3CH2OH3.(2021东北三省四市一模)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X原子时发现了一种新粒子H)He YH,其中元素X、Y的质子数之和为15。
随后人们又用类似的方法从氟、钠、铝等原子核中轰击出了同样的粒子,人们把这种粒子命名为质子,并由此可以断定,质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X的质子数为7B.X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C.Y的氢化物中可能含有非极性共价键D.X、Y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4.(2021福建泉州永春调研)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
W的一种原子中没有中子,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能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Y的族序数等于其周期序数,W、Z的最高正价之和等于X、Y的最高正价之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的半径:Z>X>Y>W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Z>X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Y>ZD.W、X、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共价键5.(2021河南大联考四)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Y、W同主族,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8,Z元素在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W>Z>YB.X、Y形成的化合物可能与Y、Z形成的化合物反应C.X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都不含非极性键D.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强酸6.(2021河南许昌一模)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常见元素,它们可以形成结构式如图所示的常见有机化合物Q。
高考化学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复习
考点一 元素周期表 考点二 元素周期律及应用 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练出高分
考点一 元素周期表
知识 梳理
题组 训练
知识梳理
1.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是在1869年由俄国化学家门捷 列夫 绘制完成的,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已逐渐演变为 现在的常用形式。 2.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称 之为 原子序数 , 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 电子数。
(2)若甲、乙分别是同一周期的ⅡA族和ⅦA族元素,原子序 数分别为m和n,则m和n的关系为__n_=__m__+__5_、__n_=__m_+__1_5_、__ _n_=__m_+__2_9_。 解析 对于第一、二、三周期,同一周期的ⅡA族和ⅦA族 元素的原子序数只相差5,而对于第四、五周期来说,由于 存在过渡元素,同一周期的ⅡA族和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 则相差15;而对于第六、七周期来说,由于存在镧系和锕系 元素,同一周期的ⅡA族和Ⅶ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则相差29。
深度思考
1.下面的虚线框中每一列、每一行相当于元素周期表的每一 族和每一周期,但它的列数和行数都多于元素周期表。请在 下面的虚线框中用实线画出元素周期表第一至第六周期的轮 廓,并画出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和第Ⅷ族的轮廓。 答案
2.(1)甲、乙是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相邻周期的两种元素 (其中甲在上一周期),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 数可能是_x_+__2_、__x_+__8_、__x_+__1_8_、__x+__3_2__。 解析 因前六周期中元素的数目分别为2、8、8、18、18、 32;同一主族中乙的原子序数可以是x+2、x+8、x+18、 x+32。
3.若A、B是相邻周期同主族元素(A在B上一周期),A、B所 在周期分别有m种和n种元素,A的原子序数为x,B的原子 序数为y,则x、y的关系为_y_=__x_+__m__或__y=__x_+__n_。 解析 当A、B在 ⅠA族和 ⅡA族时,y=x+m,当A、B在 ⅢA~ⅦA族时,y=x+n。
2023新教材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5 物质结构与推断
专题五物质结构与推断真题研练·析考情【真题研练】1.[2022·海南卷]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同周期并相邻,Y是组成水的元素之一,Z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金属性最强,W原子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W3是非极性分子B.简单氢化物沸点:X>YC.Y与Z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D.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水溶液呈酸性2.[2022·湖南卷]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的共价化合物(结构如图所示),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的原子序数等于X与Y的原子序数之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X>Y>ZB.非金属性:Y>X>WC.Z的单质具有较强的还原性D.原子序数为82的元素与W位于同一主族3.[2022·辽宁卷]理论化学模拟得到一种N13+离子,结构如图。
下列关于该离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B.N原子的杂化方式有2种C.空间结构为四面体形D.常温下不稳定4.[2022·广东卷]甲~戊均为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戊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丁>戊>乙B.非金属性:戊>丁>丙C.甲的氢化物遇氯化氢一定有白烟产生D.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能与强碱反应5.[2021·山东卷]X、Y为第三周期元素、Y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二者形成的一种化合物能以[XY4]+[XY6]−的形式存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X>YB.简单氢化物的还原性:X>YC.同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中Y氧化性最强D.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小于X的元素有4种【考情分析】核心突破·提能力考点1 根据原子及物质结构推断【核心梳理】1.常考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点(1)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原子有H、Li、Na。
(江苏专用)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专题四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教案.doc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考纲要求] 1.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的构成。
知道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3.掌握1~18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和简单离子的结构。
4.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掌握同一周期、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5.理解元素(主族和零族)原子结构、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性质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
6.知道化学键的含义。
能用电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表示一些常见物质的结构。
7.能识别典型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能从化学键变化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
考点一微粒结构及相互作用力原子结构、离子结构是物质结构的核心内容,同样也是高考的重要考点。
复习时,注意掌握常用规律,提高解题能力;重视知识迁移、规范化学用语。
根据考纲,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掌握。
1.明确微粒间“三个”数量关系中性原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2.“四同”的判断方法判断的关键是抓住描述的对象。
(1)同位素——原子,如11H、21H、31H。
(2)同素异形体——单质,如O2、O3。
(3)同系物——有机化合物,如CH3CH3、CH3CH2CH3。
(4)同分异构体——有机化合物,如正戊烷、新戊烷。
3.巧记10e-微粒和18e-微粒的方法以Ne为出发点记忆10e-微粒以Ar为出发点记忆18e-微粒4.正确理解微粒间的作用力(1)强度:化学键>氢键>范德华力。
(2)范德华力与物质的组成、熔沸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若组成和结构相似,一般来说,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强,熔沸点越高。
如沸点:HI>HBr>HCl。
(3)氢键与物质的熔沸点:H2O的熔沸点高于H2S,因水分子间存在氢键,H2S分子间只存在范德华力。
高考化学三轮复习回归教材重难点 05 元素周期律再熟悉 Word版含解析
回归教材重难点05 元素周期律再熟悉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在高考中主要以选择题型考查,常见形式为“元素推断型选择题”,也有对原子“位-构-性”关系的直接考查,试题比较基础。
本考点是高考五星高频考点,2020年~2022年高考全国卷均为必考题。
一、原子结构1.核反应遵循规律:nm X+baY dcZ+feW(1)质子数守恒:m+a=c+e(2)质量数守恒:n+b=d+f2.常见的等电子微粒(1)常见的“10电子”粒子(2)常见的“18电子”粒子3.具有相同电子层排布的微粒(1)与He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排布的微粒(2电子微粒)阴离子原子阳离子电子层排布H-He Li+Be2+(2)与Ne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排布的微粒(10电子微粒)阴离子原子阳离子电子层排布N3-O2-F-Ne Na+Mg2+Al3+(3)与Ar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排布的微粒(18电子微粒)阴离子原子阳离子电子层排布P3-S2-Cl-Ar K+Ca2+(4)特点①结构特点:电子层数相同,电子总数相同②位置特点:阴前阳后稀中间,负电多前正多后③半径特点:原子序数越大,微粒半径越小4.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1)电子层排布:x 或2,x或2,8,x(22或10(3)简单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0或2或8(4)1~20号元素原子结构的特殊关系特殊关系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Li、Si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Be、Ar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C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O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4倍Ne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H、Be、Al最外层有1个电子H、Li、Na、K最外层有2个电子He、Be、Mg、Ca内层电子数之和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P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Be二、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族序数与列数的关系(1)2、3周期IIA和IIIA相邻,原子序数相差1(2)4、5周期IIA和IIIA之间有副族和VIII族,原子序数相差11(3)6、7周期IIA和IIIA之间有副族和VIII族,还额外多出镧系和锕系,原子序数相差25 3.元素周期表的实际应用4.周期表中的元素(1)元素种类最多的族:ⅢB族,共32种元素(2)元素种类最多的主族:ⅠA族,共7种元素(3)元素种类最多的周期:7周期,共32种元素(4)在短周期中非金属元素多,在周期表中金属元素多。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专题五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导学案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专题五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导学案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考纲要求】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构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3、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以第3周期、ⅠA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4、了解化学键的定义。
知道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和存在的物质类别。
5、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及其简式的表示方法。
【主干知识梳理】考点1: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1、原子的构成2、核素(原子)的表示(1)X表示质子数为Z,质量数为A的一种原子。
质量数(A)=+(2)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 Z3、三素比较4、氢元素的三种核素H 其中用于制造氢弹。
5、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核外电子一般总是尽先排布在的电子层里。
(2)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个。
①最外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不超过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个)。
②次外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不超过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个。
6、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的表示方法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下面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考点2: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2、结构(1)周期(7个横行,7个周期)短周期长周期序号1234567元素种数320族元素原子序数21854118(2)族(18个纵行,16个族)主族列序121314151617族序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副族列序345671112族序ⅢBⅣBⅤBⅥ BⅦ BⅠBⅡB第Ⅷ族第纵行0族第纵行说明:镧系在六周期ⅢB族,共15种元素,锕系在七周期ⅢB族,共15种元素。
考点3: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1)内容:元素的性质随的递增而呈变化的规律。
(2)实质:元素原子的结果。
(3)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①原子半径:同周期;同主族。
②主要化合价:③元素的金属性④元素的非金属性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1)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区①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左下角,是元素。
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含选修
省沭中南校区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学案 ___月___日班级 姓名 学号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考点分析:同一周期、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结构的关系;元素第一电离能、电负性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杂化轨道及价电子理论与分子的空间结构、等电子体、配合物初步、晶体结构与性质;知识概括:▲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框架;结合周期表的框架推断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及性质(2)同主族元素的相似性:①结构相似_______________②性质相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素周期表 中的递变规律(4)比较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依据比较金属性 比较非金属性例1:同周期的X 、Y 、Z 三种元素,已知其氢化物分别为XH 3、H 2Y 、HZ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 Z > Y > XB .Z 的非金属性最强C .氢化物还原性XH 3 > H 2Y > HZ ,稳定性XH 3 > H 2Y > HZD .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H 3XO 4酸性最强例2:香花石由前20号元素中的6种组成,其化学式为X 3Y 2(ZWR 4)3T 2,X 、Y 、Z 为金属元素,Z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相等,X 、Z 位于同主族,Y 、Z 、R 、T 位于同周期,R 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的3倍,T 无正价,X 与R 原子序数之和是W 的2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Y >Z >R >T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 <R <T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X >Y >ZD .XR 2、WR 2两化合物中R 的化合价相同▲原子结构与性质I 、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遵循的规律:(1)能量最低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泡利不相容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洪特规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Ⅱ、随原子序数增大,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_________________电负性___________________同一主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_________________电负性___________________同一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___族,第二大的是_____族,第三大的是____族同一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逐渐 ,金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5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考|情|分|析考点1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核|心|回|顾1.微粒间“三个”数量关系中性原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2.“四同”的判断方法——关键是抓住描述的对象。
(1)同位素——原子,如11H、21H、31H。
(2)同素异形体——单质,如O2、O3;金刚石、石墨;红磷、白磷。
(3)同系物——有机化合物,如CH3CH3、CH3CH2CH3。
(4)同分异构体——有机化合物,如正戊烷、新戊烷。
3.10e-、18e-微粒10电子体和18电子体是元素推断题的重要突破口。
以Ne为中心记忆10电子体:此外,由10电子体中的CH4、NH3、H2O、HF失去一个H剩余部分的—CH3、—NH2、—OH、—F为9电子体,两两组合得到的物质如CH3CH3、CH3OH、H2O2、N2H4、F2等也为18电子体。
4.化学键与化合物的关系题|组|训|练题组一粒子结构及相关概念辨析1.(2019·济南期末)2016年11月30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公布了118号元素符号为Og,至此元素周期表的七个周期均已填满。
下列关于297118Og的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序数为118B.中子数为179C.核外电子数为118D.Og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7解析原子序数就是根据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多少命名的,118号元素原子序数就是118,A项正确;297118Og质子数是118,质量数是297,所以中子数=297-118=179,B项正确;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原子序数,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8,C项正确;该元素有几种同位素原子不确定,每种原子在该元素中所占比例也不知道,因此不能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D项错误。
答案 D2.(2018·全国卷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4g镁与27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B.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C.1mol重水与1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D.1mol乙烷和1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解析1个Mg原子中有12个质子,1个Al原子中有13个质子。
24g镁和27g铝各自的物质的量都是1mol,所以24g镁含有的质子数为12N A,27g铝含有的质子数为13N A,A项错误。
设氧气和臭氧的质量都是x g,则氧气(O2)的物质的量为x32mol,臭氧(O3)的物质的量为x48mol,所以两者含有的氧原子分别为x32×2=x16mol和x48×3=x16mol,即此时氧气和臭氧中含有的氧原子一样多,而每个氧原子都含有8个电子,所以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一定含有相同的电子数,B项正确。
重水为21H216 8O,其中21H含有1个中子,16 8O含有8个中子,所以1个重水分子含有10个中子,1mol重水含有10mol中子;水为11H162 8O,其中11H没有中子,16 8O 含有8个中子,所以1个水分子含有8个中子,1mol水含有8mol中子。
两者的中子数之比为10∶8=5∶4,C项错误。
乙烷(C2H6)分子中有6个C—H键和1个C—C键,所以1mol乙烷有7mol共价键;乙烯(C2H4)分子中有4个C—H键和1个C===C,所以1mol乙烯有6mol共价键,D项错误。
答案 B3.已知A、B、C、D四种物质均是由短周期元素原子组成的,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且A是一种含有18电子的微粒,C是一种含有10电子的微粒。
请完成下列各题:(1)若A、D均是气态单质分子,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B、D属同主族元素的单质分子,写出C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
(3)若A、B均是含2个原子核的微粒,其中B中含有10个电子,D中含有18个电子,则A、B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D是一种含有22电子的分子,则符合如图关系的A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写物质的化学式,如果是有机物则写相应的结构简式)。
解析(1)18电子的气态单质分子为F2,则C为HF、B为H2O、D为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2+2H2O===4HF+O2。
(2)B、D为同主族元素的单质,且A含有18个电子,C含有10个电子时,则B为O2、A为H2S、C为H2O、D为S,即2H2S+O2===2H2O+2S↓。
(3)含2个原子核的18电子的微粒为HS-,10电子的微粒为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S-+OH-===S2-+H2O。
(4)含22电子的分子为CO2,则A为含18电子由C、H或C、H、O组成的化合物,可能为CH3CH3和CH3OH。
答案(1)2F2+2H2O===4HF+O2··: H(2)H:O··(3)HS-+OH-===S2-+H2O(4)CH3CH3、CH3OH题组二微粒间的作用力4.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离子键,一定不含共价键。
(×)(2)共价键可存在于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和共价单质分子中。
(√)(3)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4)氢化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5)H2O的稳定性大于H2S,是因为H2O分子间存在氢键。
(×)(6)Na2O、NaOH、Na2S、Na2SO4加热熔化,克服的是相同类型的作用力。
(√)5.下列各组物质的熔点均与所含化学键的键能有关的是( )A.CaO与CO2B.NaCl与HClC.SiC与SiO2D.Cl2与I2解析CaO是离子化合物,熔化断裂离子键,而CO2在固态时是分子晶体,熔化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无关,A项错误;NaCl是离子化合物,熔化断裂离子键,而HCl 在固态时是分子晶体,熔化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无关,B项错误;SiC和SiO2都是原子晶体,熔化断裂的是共价键,与化学键有关,C项正确;Cl2和I2在固态时都是分子晶体,熔化断裂的是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无关,D项错误。
答案 C6.(2019·株洲一模)研究表明:三硫化四磷分子中没有不饱和键,且各原子的最外层均已达到了八电子的稳定结构。
在一个三硫化四磷分子中含有的P-S共价键个数是( ) A.6个B.7个C.8个D.9个解析一个硫形成二个P-S共价键,则三个硫形成6个P-S共价键,A项正确。
答案 A规避化学键判断的易错点(1)在离子化合物中一般既含有金属元素又含有非金属元素(铵盐除外);共价化合物一般只含有非金属元素,但个别含有金属元素,如AlCl3也是共价化合物;只含有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铵盐。
(2)非金属单质只含共价键(稀有气体除外)。
(3)气态氢化物是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而金属氢化物(如NaH)是离子化合物,含离子键。
(4)离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离子键,原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共价键,而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5)分子的稳定性与分子间的作用力无关,而与分子内部的化学键的强弱有关。
考点2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核|心|回|顾1.强化记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利用区间定位推断元素对于原子序数较大的元素,可采用区间定位确定元素。
元素周期表中各族序数的排列顺序由左到右依次为ⅠA、ⅡA、ⅢB、ⅣB、ⅤB、ⅥB、ⅦB、Ⅷ、ⅠB、ⅡB、ⅢA、ⅣA、ⅤA、ⅥA、ⅦA、0,牢记各周期对应的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可以快速确定周期数。
在中学化学要求的范畴内,可按“三看”规律来比较粒子半径的大小:“一看”电子层数:当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例:r(Li)<r(Na)<r(K)<r(Rb)<r(Cs);r(O2-)<r(S2-)<r(Se2-)<r(Te2-)“二看”核电荷数: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例:r(Na)>r(Mg)>r(Al)>r(Si)>r(P)>r(S)>r(Cl);r(O2-)>r(F-)>r(Na+)>r(Mg2+)>r(Al3+)“三看”核外电子数:当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均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例:r(Cl-)>r(Cl) r(Fe2+)>r(Fe3+)4.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例】(2019·全国卷Ⅰ)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核外电子数的一半。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WZ的水溶液呈碱性B.元素非金属性的顺序为X>Y>ZC.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中强酸D.该新化合物中Y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思维模型】【解析】氯化钠是强酸强碱盐,其水溶液呈中性,A项错误;元素非金属性顺序为Z(Cl)>Y(P)>X(Si),B项错误;磷的最高价氧化物是P2O5,其对应的水化物为HPO3、H3PO4,它们均是中强酸,C项正确;2个硅原子和1个P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阴离子得到1个电子,所以该化合物中磷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项错误。
【答案】 C元素推断解题方法(1)根据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推断①已知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由下列等式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元素的种类:电子层数=周期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主族族序数。
②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阴离子对应的元素在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稀有气体元素的前面,阳离子对应的元素在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稀有气体元素的下一周期的左边位置,简称“阴前阳下”。
(2)根据元素化合价的特征关系推断①根据等式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最高正化合价数=最外层电子数=主族族序数(O、F除外)。
②如果已知负化合价(或阴离子的符号),则须用等式先求出最高正化合价:最高正化合价=8-|负化合价|,再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③元素化合价的判断:一种元素的原子得失几个电子显几价,得电子的显负价,失电子的显正价;一种元素的原子形成几条共价键显几价,非金属性强的显负价,非金属性弱的显正价,同种元素成键显0价。
(3)根据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推断根据原子半径来推断元素的相对位置:同周期中左边元素的原子半径比右边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同主族中下边元素的原子半径比上边元素的原子半径大。
(4)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推断①利用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a.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或大于3(小于8)的一定是主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