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
美国大萧条历史事件时间轴
美国大萧条历史事件时间轴1929年至1939年期间,美国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被称为大萧条。
这场危机给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改变了世界的格局。
以下是美国大萧条期间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
1929年10月29日 - “黑色星期四”- 美国股票市场崩盘,标志着大萧条的开始。
股票价格暴跌,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造成市场恐慌和严重的经济衰退。
1930年 - 斯缪尔森-霍克斯法案- 为了应对大萧条的经济困境,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其中包括斯缪尔森-霍克斯法案,旨在提供直接的联邦援助和就业机会。
1930年至1936年 - 斯芬格勒法案- 美国政府通过斯芬格勒法案实施了一系列金融和经济控制政策,以稳定金融市场并恢复经济增长。
1932年 -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当选总统-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上任并推动了一系列所谓的“新政”以应对大萧条,包括建立社会保障系统和推行金融监管。
1933年 - 玻璃-斯蒂格尔法案- 这项法案取消了金本位制度,允许政府以较低的货币供应刺激经济。
这一举措促使了一些经济的复苏。
1933年至1938年 - “一萬个工程”- 美国政府实施了大规模的公共工程项目,通过创造就业机会和提供基础设施,来刺激经济增长和改善社会基础设施。
1935年 - 社会保障法案- 这项法案创建了美国社会保障系统,提供失业救济,养老金以及其他社会福利项目。
1935年至1941年 - 美国最高法院支持新政法案- 美国最高法院判决大量的新政法案合宪,为罗斯福的新政提供法律依据。
1937年 - 经济二次衰退- 美国经济再次陷入衰退,让人们重新对大萧条的结束产生质疑。
1939年 -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注入了美国经济的新生命,刺激了工业生产和就业,在一定程度上结束了大萧条。
以上是美国大萧条历史事件的一个时间轴,展示了这段时期的重要事件和政策。
这场经济危机对于美国和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今天的经济政策教训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929年美国大萧条原因
“大萧条”归结为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繁荣主要靠几项基础工业,特别是建筑业和汽车业。
20世纪20年代末期,这些工业开始出现下滑。
新兴工业也在涌现并试图填补空缺,但由于实力不强,无法阻挡其他工业领域的下滑趋势。
第二个重要原因是购买力分配不均,从而导致消费需求疲软。
第三个原因是美国经济的信贷结构。
农民大多数都深陷债务,小银行一直处境艰难,客户不断拖欠债务,导致银行破产。
第四个原因是国际贸易。
‘一战’中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欠下美国银行大笔债务,这些国家为了偿还债务坚持向德国和奥地利索要战争赔款,但德国和奥地利拿不出钱。
美国政府拒绝免除或削减债务,反而向欧洲政府提供大笔贷款,让他们借新债还旧债。
在美国经济开始下滑后,欧洲国家很难再向美国借到钱。
同时,美国保持高关税使欧洲商品很难进入美国市场,欧洲没有钱还债,便开始拒付贷款。
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
大萧条名词解释
大萧条是指1929年至1939年间全球范围内发生的一场严重的经济衰退。
这场经济危机起源于美国,但很快波及到了全球各个国家,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萧条是现代经济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一,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困扰。
大萧条的起因可以追溯到1920年代末期的美国。
在这个时期,美国经济经历了一段繁荣期,股市也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繁荣。
然而,这种繁荣是建立在虚假的基础上的,许多人开始借钱购买股票,以期望通过股市的繁荣来获取巨额利润。
这种投机行为导致了股市的泡沫,股票价格迅速上涨,但实际价值并没有相应增长。
1929年10月24日,股市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崩盘,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这一天,股票价格暴跌,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导致股市崩溃。
这次崩盘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银行开始面临挤兑,许多人纷纷将存款提取出来,导致银行资金链断裂。
同时,企业也面临着严重的困境,许多企业破产倒闭,大量的工人失业。
失业率迅速上升,人们的购买力下降,进一步加剧了经济的衰退。
大萧条期间,全球贸易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由于全球经济衰退,需求下降,许多国家开始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加强对进口商品的限制,导致国际贸易大幅减少。
这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经济的衰退,使得各国经济陷入了困境。
大萧条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许多国家的经济陷入了停滞状态。
其次,大萧条加剧了社会不平等,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许多人失去了工作和收入来源,生活陷入困境。
此外,大萧条还导致了政治动荡,许多国家的政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社会秩序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为了应对大萧条,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是美国政府实施的“新政”政策。
新政政策包括了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措施,如增加政府支出、扩大社会保障、加强金融监管等。
这些措施帮助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了衰退,为全球经济的复苏奠定了基础。
大萧条是一场深刻的经济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长期的影响。
美国大萧条与新政时期的经济政策
美国大萧条与新政时期的经济政策美国大萧条是指1929年至1939年期间,由于股市崩盘、失业率飙升和工商业生产持续下滑而引发的严重经济衰退。
这一时期,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被称为新政,以应对大萧条带来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美国大萧条与新政时期的经济政策。
一、经济衰退的背景与原因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股市蒸蒸日上。
然而,到了1929年10月,华尔街股市崩盘,导致投资者巨额损失,引发了整个经济系统的崩溃。
失业率飙升,工商业生产减少,大量银行倒闭,人们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大萧条的原因包括金融市场泡沫、不平等分配、农业与工业结构失衡、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
这些问题的积累导致了经济崩溃,使美国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
二、新政的实施与目标面对大萧条的威胁,美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新政经济政策,旨在刺激经济复苏、减缓失业和扶持弱势群体。
新政的主要目标如下:1. 刺激需求:新政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大对外贸易等方式,刺激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2. 保护劳工权益:新政通过提高最低工资、限制工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保护劳动者权益,缓解失业和贫困问题。
3. 支持农业发展:由于农业危机是大萧条的重要原因之一,新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农业调整法案和农业贷款计划,支持农民并调整农业结构。
4. 金融改革:新政通过建立金融监管机构、加强银行监管、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等方式,重建金融体系,增强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三、新政的具体措施1. 公共工程计划:新政通过实施公共工程计划,如公路、桥梁和水利设施的建设,增加了政府的支出和就业机会。
2. 农业调整法案:新政实施了农业调整法案,提供了给予农民贷款和补贴的机会,以减轻农业危机的冲击,促进农业发展。
3.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新政创建了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失业救济和养老金等,以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福利。
4. 银行业改革:新政实施了一系列银行业改革措施,包括建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加强对银行的监管和监测,以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美国大萧条的历史事件时间轴
美国大萧条的历史事件时间轴1929年10月24日:股市崩盘美国经济的顶峰期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
然而,1929年10月24日,所谓的“黑色星期四”,证券交易所遭遇了重大崩盘,标志着美国大萧条的开始。
股市崩盘导致投资者损失严重,导致了金融恐慌和经济崩溃的开端。
1930年:贸易战加剧随着美国经济衰退的加深,国际贸易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机会,美国通过了一系列高关税法案,限制了进口商品。
这激起了其他国家的报复措施,加剧了全球贸易战的局势,对美国经济的恢复造成了进一步的阻碍。
1932年:赴华尔街游行在大萧条期间,失业率飙升,贫困和失落感普遍存在,人们对经济状况的不满情绪达到了顶点。
数千名失业者和受影响者组成的游行队伍涌入纽约华尔街,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来解决他们的问题。
这次游行被警察暴力驱散,成为了当时社会分裂和失眠的象征。
1933年:富兰克林·D·罗斯福的新政1933年3月4日,富兰克林·D·罗斯福成为美国总统。
他在大萧条时期引入了一系列经济恢复计划,被称为“新政”。
这些计划包括金融改革、刺激投资和创造就业机会等措施,旨在重振经济。
罗斯福的新政被普遍认为是解决大萧条的重要里程碑。
1933年至1937年:第一阶段的新政在新政的第一阶段中,罗斯福政府通过争取国会的支持实施了一系列紧急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刺激经济、救助银行体系以及推出了一系列劳工和农业计划。
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经济恢复的步伐仍然缓慢。
1935年至1937年:第二阶段的新政在新政的第二阶段中,罗斯福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操控和干预,通过通过实施社会保障和劳工保护法案,进一步刺激了消费和增加了就业机会。
这一阶段的新政被认为是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关键时期。
1937年:萧条的再次爆发然而,在1937年,美国经济再次陷入了困境。
政府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和支持,刺激计划的效果减弱,导致经济增长出现了停滞。
这次萧条虽然没有像最初那样严重,但影响的恢复时间延长,使得大萧条的结束时间被推迟。
1929美国经济大萧条
经济大萧条:那时美国人“像畜生一样生活”2008年11月12日那时的美国人"像畜生一样生活"前事不忘1929年大萧条记录美国历史的《光荣与梦想》中曾这样写道:"千百万人只因像畜生那样生活,才免于死亡。
"这一情景描述的正是美国大萧条时期的民生状况。
1932年,约有200万美国人到处流浪--其中有25万以上是在16~21岁之间。
这些被当时媒体称为大萧条时期的"漂泊无依的人"中,有两手空空的佃农;有因为大旱三年、离乡背井的农场主;有一大批刚从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的青年,还有忽然失业的愁眉苦脸的中年汉子带着生病的婴儿--这些人天天奔波,居无定所。
而这些人当中不乏衣冠楚楚的中产阶级--意气风发的银行行长或者曾在著名报纸上发表评论的名作家,如今却在夜间敲门讨饭或蜷缩在城市排队领面包的人群里。
这是自1929年"黑色星期二"开启的大萧条以来,美国人真实生活的一个缩影。
据1932年9月的《财富》杂志估计,美国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没有任何收入,此数接近人口总数的28%。
而且这个研究报告一如其他报告,那正在另一种地狱里受难的1100万户农村人口是不包括在内的。
关于找工作,1932年前后传说的很多,有些听来离奇,却一点不假。
确实有人通宵守在底特律职业介绍所门口。
确实有一个阿肯色州人为了找工作步行900英里。
曼哈顿六号大街某职业介绍所招聘300人,确实有5000人来应聘。
华盛顿州确实有人到树林里放火,为的是人家能雇他当救火员。
在那样一个经济萧条的年代,有1500万以上的人到处找工作,可是哪里也没有工作做。
《商业周刊》做过调查,证实有不少人不再喜欢美国了,有的已经离开美国,有的正设法离开。
30年代初期,迁居国外的人数年年超过迁入的。
吃野草根、捡垃圾度日穷人家为了省钱度日想出的种种妙法,说来真了不起。
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自己动手卷纸烟,要不就抽"翅膀"牌(一角钱一包);为了省电,改用25瓦灯泡。
第七讲 案例 10 1929-1933美国经济大萧条
第七讲案例10 1929-1933美国经济大萧条上传时间:2005-8-2 16:33:59 | 浏览次数:420案例10 1929-1933美国经济大萧条1、案例呈现:1929年-1933年美国出现了大萧条。
其主要表现是:一是产量和物价大幅度下降。
1929年中期,美国一些主要产品的产量开始下降。
到同年秋季,局势已非常明显,无论是制造业,还是建设业,都在大幅度减少。
从1929年到1934年,美国GDP是呈下降趋势的,从1929年的3147亿美元下降到1934年的2394亿美元,5年期间下降了24%。
而消费价格指数在萧条期间也一直呈下降趋势,1933年的GPI与1929年相比下降了24.6%。
二是股市爆跌。
在1929年9月到1932年6月期间,股市爆跌85%。
因此,人们几乎把大萧条与股市崩溃当作一回事。
而实际上,在股市崩溃之前,经济下降始于1929年8月,并且持续到1933年。
股市崩溃只是大萧条的一个重要表现。
随后,证券市场终于走向下跌。
经过9月份逐步下跌和10月初局部上升之后,到10月末,证券市场陷入了混乱。
10月24日,即著名的“黑色星期四”那天,证券交易额达1300万股,证券市场一天之内蒙受的损失开创了历史最高记录。
三是奇高的失业率。
大萧条带来大量失业。
1929-1933年,GNP下降近于30%,失业率从3%升至25%。
从1931年-1940年的10年间,失业率平均为18.8%,其范围从1937年底的14.3%到1933年高达24%之间。
现在国际上通常将12%的失业率作为临界线,因而大萧条时期持续10年之久接近20%的失业率确实称得上奇高的失业率。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宏观政策调整与坚持市场取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案例讨论:1、凯恩斯理论和罗斯福“新政”产生的条件。
2、凯恩斯理论对我国经济调控有哪些借鉴意义3、案例点评:大萧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应该用什么方法去解决。
29年经济大萧条的真正原因
29年经济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一,也是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衰退事件。
引发这场危机的原因复杂,涉及多个方面的因素。
下面将对一些主要的原因进行阐述。
第一个原因是股市过度繁荣。
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经济经历了一段高速增长,股市也随之繁荣。
人们认为股市是一个无限增长的地方,不断地涌入投资。
人们购买股票的热情迅速蔓延,使得股票价格迅速上升,许多人开始大规模借贷买股票,投机炒作盛行。
然而,这种炒作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投机和借贷资金,而非真实的产业增长。
最终,股市在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和10月29日(“黑色星期五”)发生崩盘,导致投资者巨额损失。
第二个原因是信贷过度扩张。
20世纪20年代,银行业务蓬勃发展,银行间的贷款活动也迅速扩展。
很多银行为了支持投资者的股票交易,放宽了贷款的标准。
然而,这种信贷扩张并未与实际经济增长相匹配。
对贷款人的监管不足导致了许多不良贷款的出现,当经济形势恶化时,许多借款人无法偿还借款,银行面临巨大的违约风险,一些重要的银行不得不关闭。
第三个原因是农业问题。
20世纪20年代,美国农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导致了农民过度生产大量农产品,尤其是麦类和棉花。
然而,由于全球经济放缓以及国内消费需求疲软,农产品的价格持续下跌。
这使得农民的收入大幅下降,许多农场破产。
农业衰退进一步削弱了经济的复苏和消费需求。
第四个原因是贸易保护主义。
为了保护国内产业,美国通过了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如斯穆特-霍利关税法。
这些政策导致了国际贸易的停滞,世界上其他国家也采取了类似的保护主义措施。
贸易停滞导致了全球产业链的断裂,许多国家的经济也受到了严重冲击。
第五个原因是金融系统的崩溃。
经济危机导致了大量借款人违约和银行破产。
银行系统陷入困境,无法为实体经济提供足够的信贷。
这进一步削弱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和雇佣机会,导致失业率急剧上升。
失业问题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困境,陷入恶性循环。
1929年 经济危机 表现
1929年经济危机的表现
1929年,世界经济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这场危机对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以下是其主要的五个表现方面:
1. 股市崩盘: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出现了恐慌性的抛售,导致股市崩盘。
这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股市崩盘事件,导致了长达十年的大萧条。
2. 大量失业: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企业纷纷倒闭,导致大量工人失业。
在美国,失业率在1933年达到了25%,数以百万计的人失去了工作。
其他国家也出现了大规模的失业现象。
3. 生产下降:由于需求萎缩和资金链断裂,企业纷纷削减生产,导致全球生产总值大幅下降。
工业生产指数在1932年跌至最低点,各国的生产都遭受了严重打击。
4. 银行倒闭:由于人们对银行的信心丧失,银行出现了大规模的挤兑现象,导致许多银行无法正常运营,最终破产倒闭。
美国在1933年有近一半的银行倒闭。
5. 国际贸易锐减:随着经济危机的加深,各国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设立关税壁垒,导致国际贸易量大幅减少。
全球贸易总额在1930年代初大幅下降,加剧了经济危机的影响。
总结:1929年的经济危机表现出了股市崩盘、大量失业、生产下降、银行倒闭和国际贸易锐减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七讲 案例 10 1929-1933美国经济大萧条
第七讲案例10 1929-1933美国经济大萧条上传时间:2005-8-2 16:33:59 | 浏览次数:420案例10 1929-1933美国经济大萧条1、案例呈现:1929年-1933年美国出现了大萧条。
其主要表现是:一是产量和物价大幅度下降。
1929年中期,美国一些主要产品的产量开始下降。
到同年秋季,局势已非常明显,无论是制造业,还是建设业,都在大幅度减少。
从1929年到1934年,美国GDP是呈下降趋势的,从1929年的3147亿美元下降到1934年的2394亿美元,5年期间下降了24%。
而消费价格指数在萧条期间也一直呈下降趋势,1933年的GPI与1929年相比下降了24.6%。
二是股市爆跌。
在1929年9月到1932年6月期间,股市爆跌85%。
因此,人们几乎把大萧条与股市崩溃当作一回事。
而实际上,在股市崩溃之前,经济下降始于1929年8月,并且持续到1933年。
股市崩溃只是大萧条的一个重要表现。
随后,证券市场终于走向下跌。
经过9月份逐步下跌和10月初局部上升之后,到10月末,证券市场陷入了混乱。
10月24日,即著名的“黑色星期四”那天,证券交易额达1300万股,证券市场一天之内蒙受的损失开创了历史最高记录。
三是奇高的失业率。
大萧条带来大量失业。
1929-1933年,GNP下降近于30%,失业率从3%升至25%。
从1931年-1940年的10年间,失业率平均为18.8%,其范围从1937年底的14.3%到1933年高达24%之间。
现在国际上通常将12%的失业率作为临界线,因而大萧条时期持续10年之久接近20%的失业率确实称得上奇高的失业率。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宏观政策调整与坚持市场取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案例讨论:1、凯恩斯理论和罗斯福“新政”产生的条件。
2、凯恩斯理论对我国经济调控有哪些借鉴意义3、案例点评:大萧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应该用什么方法去解决。
美国大萧条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与反思
美国大萧条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与反思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全球范围内爆发了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即美国大萧条。
这场经济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反思。
本文将探讨美国大萧条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以及人们从中所得到的反思。
一、美国大萧条的起因美国大萧条起因于1929年10月的华尔街股市崩盘,这次崩盘导致了全球经济体系的崩溃。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造成大萧条的主要原因包括股市过度繁荣、农业危机以及金融政策失误等。
当时,美国的经济过热,股市估值超高,许多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最终引发了股市的崩盘。
随后,农业危机的爆发进一步加剧了经济的衰退。
失业率激增,银行倒闭,企业倒闭,导致经济活动陷入停滞。
二、美国大萧条对全球经济的影响1. 全球贸易的大幅下滑美国大萧条使全球贸易大幅下滑。
当时,美国是全球经济的中心,其经济衰退直接导致了全球贸易的大幅减少。
购买力下降,需求下降,各国的出口贸易受到了严重的压缩,许多国家面临着严重的经济衰退。
2. 金融体系的崩溃与调整美国大萧条也引发了全球金融体系的崩溃与调整。
随着美国银行倒闭,全球金融市场陷入混乱,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来应对金融危机。
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以维护全球金融秩序。
此外,各国纷纷采取保护主义政策,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部冲击。
3. 社会问题的加剧与政策改革美国大萧条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如失业率飙升、民众的生活困境等。
这促使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改革,包括加大对就业的扶持、增加社会救济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以应对经济衰退所带来的社会压力。
三、对美国大萧条的反思1. 警惕金融市场的风险美国大萧条表明了金融市场的风险并引起了人们的反思。
许多国家在这次危机后加强了金融监管,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控制金融风险的积累,以避免类似的经济危机再次发生。
2. 推动全球经济合作与治理美国大萧条促使各国加强了经济合作与治理。
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机构,加强了全球经济体系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美国大萧条与经济危机的原因与影响
美国大萧条与经济危机的原因与影响经济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然而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些严重的经济危机,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美国大萧条。
美国大萧条是指20世纪30年代全球经济危机期间,美国经济陷入萧条,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美国大萧条的原因以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一、市场崩溃和金融危机美国大萧条的根本原因是股票市场的崩溃。
1929年10月,股票市场崩盘,股票价格急剧下跌,投资者纷纷亏损严重。
这一事件引发了金融危机,导致银行破产和信用紧缩。
银行倒闭使得大量资金流失,企业无法获得贷款来维持经营。
金融危机蔓延到整个经济系统,引发了经济的严重衰退。
二、农业危机美国大萧条时期,农业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20世纪初期,农业生产出现过剩,使农产品价格骤跌。
随着大萧条的到来,人们失去了购买力,农产品需求进一步下降,农民的经济状况变得极度困难。
同时,长时间的旱灾和飓风等自然灾害也使农作物的产量大幅减少,农业危机进一步恶化。
三、失业激增美国大萧条的另一个严重后果是失业率的激增。
许多工厂因为经营困难而停产,导致大量员工失业。
失业率的飙升使得社会问题日益严重,人们生活水平急剧下降,无法满足基本需求。
失业率持续上升对整个经济造成极大冲击,市场需求急剧下降,经济状况雪上加霜。
四、销售下降与投资减少美国大萧条时期,销售量急剧下降。
由于人们失去了购买力,无法购买日常生活物品和奢侈品,企业销售额锐减。
销售下滑导致企业利润下降,再加上金融危机和信用紧缩,企业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维持经营,投资减少。
由于缺乏资金投入,企业无法进行科技研发和生产力提升,经济停滞不前。
五、政策调整与新政府干预面对美国大萧条,罗斯福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调整和新政府干预措施。
其中包括新政府的供给侧经济政策,如重建银行体系和监管金融市场,实行相关的经济改革,并通过各种就业和福利计划提供帮助。
这些政策的出台有助于恢复市场信心,缓解了经济危机。
在经济影响方面,美国大萧条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崩溃和全球性的经济衰退。
20 世纪30 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实录 1929
20 世纪30 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实录1929—1933 年的大萧条是美国和西方世界的一场噩梦,它给美国人留下了痛苦的记忆。
目前,美国的失业率创9 年来的新高,美国又有人联想起70 多年前那场震惊世界的灾难。
证券持有人的损失高达260 亿美元,成千上万普通美国人辛劳一生的血汗钱化为乌有。
在“大萧条”中,破产l09371 家,私营公司纯利润从1929 年的84 亿美元降为1932 年的34 亿美元。
1931 年美国工业生产总指数比1929 年下降了53.8%。
重工业生产的缩减尤为严重,作为20 年代美国经济繁荣标志的钢铁、汽车和建筑等行业的衰退更是明显。
1933 年初,前总统柯立芝在死前 4 天还在哀叹:“举目四望,看不到任何希望。
”连一向处世乐观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眼见马里兰银行倒闭时也惊呼道:“不知这座用纸板搭的房子会不会倒塌?” 由于工、农、商业萎缩,到1933 年3 月,美国完全失业工人达1700 万,半失业者不计其数。
农民的现金收入从每年162 美元下降到48 美元,约有101.93 万农民破产,沦为佃农、分成制农民和雇农,许多中产阶级也纷纷破产。
危机期间,一方面生产过剩,消费紧缩,导致商品积压;另一方面普通美国人却缺衣少食,生活日益贫困。
为了维持农产品的价格,农业资本家和大农场主大量销毁“过剩”产品,用小麦和玉米代替煤炭作燃料,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成“银河”。
由于人们普遍对未来缺乏信心,导致社--会道德进一步沦丧,盗窃、斗殴、凶杀案件层出不穷。
胡佛总统曾经要求喜剧演员通过给人们以欢笑减轻大家的心理压力,但结果却是在社-- 会上产生了一大批取笑他的笑话。
如:城市中的无家可归者用木板、旧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搭起了简陋的栖身之所,这种小屋聚集的村落被称为“胡佛村”,流浪汉的要饭袋被叫做“胡佛袋”,由于无力购买燃油而改由畜力拉动的汽车被叫做“胡佛车”,露宿街头长椅上的流浪汉身上盖的报纸被叫做“胡佛毯”。
经济大萧条名词解释
经济大萧条名词解释经济大萧条,又称为1929年危机,是指从1929年开始至1930年代中期,全球范围内爆发的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期。
这一时期,国际贸易受到严重打击,金融市场崩溃,生产活动下降,失业率飙升,市场需求急剧下降,导致了长期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
下面是一些与经济大萧条相关的重要名词解释。
1. 股市崩盘股市崩盘是指股票市场价格在短期内大幅下跌的现象。
在经济大萧条中,1929年10月24日和29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发生了历史上最严重的两次股市崩盘,被称为“黑色星期四”和“黑色星期二”。
这两次崩盘失去了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引发了金融危机的爆发。
2. 大规模失业经济大萧条期间,大规模失业成为普遍现象。
由于企业生产活动的大幅下降,很多公司不得不裁员或关闭,导致大量劳动力失去工作。
失业率飙升,许多人陷入贫困,社会失序。
3. 货币紧缩货币紧缩是指货币供应量减少,货币的购买力增强。
在经济大萧条中,由于金融机构的倒闭和银行运作的不稳定,银行对信贷的放松,大量现金被收回,导致货币供应紧缩,使经济更加萧条。
4. 动荡的国际贸易经济大萧条时期,国际贸易受到严重打击。
各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加重了全球贸易壁垒,进一步削弱了国际贸易活动。
缺乏贸易支持,全球经济遭受了重创,进一步加剧了大萧条的程度和持续时间。
5. 社会福利制度经济大萧条的冲击导致了对社会福利制度的重要探讨和改革。
政府在经济大萧条期间开始介入经济活动,通过实施一系列福利政策来帮助那些受到失业和贫困困扰的人们。
这些政策包括提供就业保障、失业救济金和社会保障等,为人们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
6. 新政新政是指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在上台后推出的一系列政策。
新政旨在通过政府干预,恢复金融信心,促进经济复苏。
这些政策包括银行业监管、金融改革、公共工程项目等,带动了一定的经济增长,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
总之,经济大萧条是世界经济历史中一段重要的时期,它对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29美国经济大萧条
1929美国经济大萧条大背景19世纪中期以来,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不断发展,美国二十年代经济处于虚假繁荣中,证券股票市场过度膨胀,社会矛盾十分尖锐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逐步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其原因应包括:国内的技术革新和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的推动;国际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和战后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局面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在经济繁荣的背后,美国长期盲目投资,经济比例失调,农业不景气,失业人员增加。
日益膨胀的供应量大大超过国内外的支付能力,潜伏着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到2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出现危机、萧条,1929年~1933年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②主要原因:生产和销售的矛盾,金融市场不稳定③直接原因:纽约股票市场崩溃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失误:第一,美联储实行高利率,抑制了投资。
第二,美联储没有采取措施制止银行破产,使货币供应量减少。
假如美联储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如通过买进大量债券,或积极鼓励各成员银行通过贴现进行借贷,必可以大大加强银行系统的清偿能力,各个银行也就可以使用源源不断的流动资金去满足储户的挤兑要求,从而有效地遏制金融危机的蔓延。
然而,面对金融危机,美联储没有采取任何积极的货币政策,实质上是“大撒手的货币政策”,相当于没有货币政策,任凭银行倒闭和引起恐慌。
美联储之所以没有起到“消防队”的作用,部分原因是它对初始的金融危机的严重后果估计不足,它认为把那些业务状况虚弱的银行淘汰掉是一件好事,而低估了这样做会引起的连锁反应。
根本原因是美联储对它的货币政策的估计是错误的,它自认为它所制定的货币政策是宽松的。
第三,美联储在美国1931年宣布放弃金本位制之后,把贴现率从1.5%提到3.5%,收紧了对银行的放款,进一步削弱了银行的清偿能力。
其实,当时美国有足够的黄金来支持比现有数量大得多的货币及金融资产,主要问题不是阻止黄金外流,而是想办法保障银行的清偿能力。
“美国大萧条”——史实与争论
“美国大萧条”——史实与争论美国大萧条——史实与争论引言: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是世界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一,对美国及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虽然大多数历史学家都认同大萧条是由美国股市崩盘引发的,然而,各种学者对于大萧条的原因及其后果存在争论。
本文将探讨大萧条的历史史实,以及在学界存在的争议。
一、大萧条的历史史实1. 股市崩盘:1929年10月24日,美国股市发生重大崩盘,被视为大萧条的起点。
沉重的投机使股市泡沫破裂,造成巨额资产损失,引发市场恐慌,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
2. 银行破产和金融危机:股市崩盘导致众多投资者破产,银行面临大规模提现,导致系统性金融危机。
因为过度放贷和缺乏充分的监管机构,许多银行宣布破产,引发了信贷危机。
3. 失业率飙升:金融危机导致企业破产或裁员,失业率迅速攀升。
根据统计数据,大萧条期间美国的失业率最高达到25%左右,成千上万的家庭陷入贫困。
4. 国内生产总值下降:失业率飙升和金融灾难使得整个美国经济受到极大冲击,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下降。
一度繁荣的农业和工业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困境。
二、关于大萧条的争论1. 主导因素:有学者认为,股市崩盘是大萧条的主要原因,而另一些学者则主张将焦点放在银行业的泡沫和未充分监管上。
争论的焦点是究竟是股市破产引发了其他经济问题,还是其他原因导致了股市崩盘。
2. 短期与长期影响:争议的另一个方面是大萧条对经济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有人认为,大萧条对于美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如改革金融监管制度,推动社会保障等。
然而,也有人认为大萧条对经济的长期影响并不明显,因为美国在二战后快速恢复并重新崛起。
3. 新政与市场:大萧条时期,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罗斯福的新政,来应对经济困境。
一些学者认为,这些政策成功地缓解了危机,帮助了美国走出了困境。
然而,也有学者认为政府干预过度,危机过程中应更多依靠市场机制。
结论:虽然大萧条的历史史实基本得到共识,但在其原因和影响等方面仍然存在争论。
1929年经济危机
1929年经济危机1929年经济危机也被称为“大萧条”,是世界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一。
它起源于美国的股票市场崩盘,随后波及全球,使得世界各国陷入长期的衰退与困境。
本文将详细探讨1929年经济危机的原因、影响以及各国应对措施等方面。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发生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股市崩盘,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股票市场的崩盘不仅导致了投资者的巨额亏损,也意味着整个美国经济的崩溃。
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股市持续下跌,1929年10月29日,即“黑色星期二”,股票市场再度遭遇重创,股价大幅下挫。
这次股市崩盘在美国引发了金融危机,由此拉开了大萧条的序幕。
导致股市崩盘的原因有多方面。
首先,1920年代的美国经济一直在蓬勃发展,股票市场的投资热潮一度达到顶峰。
然而,与此同时,许多投资者并没有对企业的真实价值有准确的认识,他们仅仅是为了短期获利而进行投资。
这种盲目投资导致了投机气氛的蔓延,股票价格严重脱离了实际价值。
其次,1920年代的美国存在着严重的财富不平等现象,社会财富大部分集中在少数富人手中。
不少富人利用杠杆投资,通过借入大量资金进行股票交易,追求更高的利润。
然而,当股市开始崩溃时,这些富人们也成为了最大的输家,他们的巨额亏损进一步加剧了危机的规模。
再次,1929年的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松散结合使得经济泡沫不断膨胀,并最终破裂。
政府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遏制股市过热,也未能及时调整货币政策以应对局势的变化。
1929年经济危机在美国国内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
大量的股票投资者瞬间负债累累,失去了巨额财富。
银行业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不少银行因无法收回贷款而破产,整个金融体系面临崩溃的风险。
同时,失业率迅速攀升,大量人口陷入贫困与绝望之中。
192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也迅速波及到了全球各个国家。
由于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其经济衰退对其他国家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金融危机历史上的重要金融事件回顾
金融危机历史上的重要金融事件回顾金融危机是经济领域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它会给国家和全球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世界上发生了许多重要的金融事件,这些事件不仅改变了金融体系的面貌,也给人们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一、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1929年,美国股市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大萧条。
这场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到全球,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和失业的激增。
这场危机教会了人们关于经济周期、信用泡沫和金融监管的重要教训。
此次大萧条也促使政府制定一系列新政策,如《金融业务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和《美国证券交易法》,以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危机。
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波及到东南亚国家,如泰国、印尼和韩国等。
此次危机的起因是这些国家的货币和金融体系过于脆弱,过度依赖外资,而外资的流出使他们陷入困境。
这次危机引发了许多国家的金融体系和监管改革,加强了对金融市场和货币政策的监管和审慎性管理。
三、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被认为是自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起因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波及到全球范围内的金融机构和市场。
此次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和金融市场的动荡。
这次危机迫使政府采取紧急措施,如实施临时性担保计划、推出经济刺激计划、强化金融市场监管等。
四、2020年新冠疫情引发的金融市场动荡2020年,全球爆发了新冠疫情,这场危机不仅给全球卫生系统带来极大挑战,也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
股市崩盘和经济衰退的威胁导致许多国家实施了封锁措施,以减缓病毒传播。
这场危机在短时间内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崩溃,许多公司破产或面临倒闭。
全球各国政府采取了大规模的财政和货币刺激措施来稳定经济和金融市场。
金融危机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常态,虽然它们给经济和社会带来了短期的痛苦,但在历史长河中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教训。
通过了解金融危机事件的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并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
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
1929年10月随着美国股市的崩溃,美国经济很快进入了衰退,并逐渐传染给全世界。
世界经济在挣扎两年多以后,进入了更加严重的大萧条。
但是,在1929年以前,美国的经济蓬勃发展。
特别是汽车、通讯、飞机等行业更是蒸蒸日上。
美国的股市经历了18个月的绝对牛市。
为什么1929年股市的突然崩溃会导致一场波及全世界的经济大萧条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先举一个例子:假设在与世隔绝的岛屿上,有3个老板:甲开服装厂、乙是农场主、丙是家电生产企业。
按最初的生产效率和市场需求,三个老板生产的产品正好满足岛上的需求。
每个老板需要10个工人,一共需要30个工人。
现在岛上有32个工人,比如现在工资是每人每天10元钱。
有2个人失业,但是是轮流失业(比如家里有事情,或生病,外出等),所以失业的人也并不是长期失业。
岛上的生产和消费基本平衡。
甲乙丙生产出来的产品,相互交换满足岛上的但是,由于生产率提高了。
现在每个老板只需要8个人就能完成以前10个人的工作。
岛上工作一共只需要24个工人就能完成,于是将有8个人失业。
而这失业的8个人,因为失业时间太长(即使轮流失业),最后这些人中有人愿意以8元一天的工资干活,并且愿意多劳动一个小时来争取得到工作。
在失业的压力下,生产率提高、劳动时间加长、劳动个体总产量增加的情况下,工资反而普遍降低。
由于工资从10元下降到8元,加上失业危机感(因为失业率增加,即使某个人没有失业,因为担心自己可能失业,必然会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以防万一失业。
这种失业危机感,会减少劳动者的消费,逼迫他们进行储蓄)。
这些劳动者的总消费呈现明显的下跌趋势。
而劳动者的收入和消费下降,导致整个岛屿上的总消费下降。
所以,岛上的三个老板工厂,即使没有扩大产能,也会出现明显的产能过剩,他们为了保住和增加自己的市场份额,他们只能通过降价,来吸引顾客消费。
于是岛上所有的产品开始进入降价通道。
为了有更大的降价空间,这些老板会尽量延长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减少劳动者的福利、降低劳动者的工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以来,美国历经数次由泡沫引发的股灾,其中以1929 年和2000 年的股灾最为严重。
为更好地认识这两次以及任何股市泡沫可能带来的破坏性后果,这里我们重温1929年股灾后的大萧条。
飞扬的二十年
20年代同样被当时人称为“新时代”,财富和机会似乎向刚在一战中获胜的美国人敞开自己吝啬的大门。
“人人都应该富裕”,通用汽车公司总裁发表了他对新时代的看法。
胡佛总统也认为,“我们正在取得对贫困战争决定性胜利的前夜,贫民窟即将从美国消失。
”机会和富裕成为20年代醒目的标志。
美国股市在历经10年的大牛市后,20世纪前期美国最富盛名的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费希尔在1929年10月22日的《纽约时报》头条表示,“我认为股票价格还很低。
”可是,没过几天股市泡沫就开始破裂。
股市泡沫的培植、经济超速增长常常是技术发展、制度变迁和社会氛围等众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美国20年代的经历完整地体现了这些因素的作用。
以美国制造业为例,1920年开始,美国制造业飞速发展了10年。
1921年的指数水平为67,而1929年的该指数已经到了119点,制造业保持了超过6%的增长速度。
1929年10月股市崩溃后,到1932年该指数仅有63点,比起1929年高峰时跌了47%。
就工业技术而言,一战当中和以后老的石油和钢铁工业得到长足发展,而新兴技术引发的汽车、电气和飞机工业革命方兴未艾。
战争中发展的科学技术对民用经济的推动效果明显。
如果我们用投资于新设备和新工厂的资本数量来衡量技术的加速发展和推广速度,我们发现1915年用于新设备和新工厂的投资约为6亿美元,而到了1918年,这一数字已到25亿美元,增长率超过300%!新工厂的建设和新设备的投入使用,为制造业的加速发展打下了基础。
福特汽车公司总裁亨利·福特的话形象地表达了当时工业界对技术进步和资本扩张的自信,“美国人现在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任意款式、任意色彩的福特汽车。
”
除了技术创新,科学管理方法的应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政府与大企业的密切关系、信用消费形成等因素都促进了整个20年代的经济腾飞,同时也使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更加非理性、使股市泡沫继续膨胀。
提高了的劳动生产率使工人的工资水平也有了大幅度上升,消费能力增强,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刺激了生产供应商采用更大规模的标准化生产、采用更新的技术和更大范围的运用科学管理模式,进而反过来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促进更高的消费。
整个社会的生产—消费形成了一个自我增强的循环机制。
整个社会对新技术和新生活方式趋之若骛,“炫耀性消费”成为时代潮流。
当时人们追求的消费包括收音机、电影、新型电器(吸尘器,冰箱和洗衣机等)、汽车等等。
“新时代”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而且还深刻地改变了美国的社会结构。
20年代对经济前景的自信更集中地体现在股票市场。
在股市最狂热的1929年夏,美国封闭基金的价格远远超过其资产净值,比二战后封闭基金平均溢价60%,这意味着资产的价格远远高于资产的价值。
最近的一些研究显示,即使存在作空机制,也不能完全抑制当时股票价格的上涨。
在投机最盛行的1929年1月,当股票做空方借入股票时(这是做空交易运作的一部分),需为借入的股票支付18%的月利率,这意味着很难借到股票去做空,以致使做空机制无法抑制股市泡沫继续膨胀。
像任何一次金融危机一样,1929年的危机前同样是一片欣欣向荣。
社会中涌动的暗流,像银行不良资产增加、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社会信用受到破坏、上市公司行为扭曲,都被节节攀升的股市和对幸福未来的预期冲得无边无影。
苦难的三十年代
长达10年的大牛市把道指从70多点推到了360多点。
在股市最高峰来临前曾经有个短暂的调整期。
1929年3月的指数略低于2月指数水平。
但是没有人相信股市会下跌。
然而,这一切还仅仅是开始。
股灾中,摩根银行试图托市,政界、工业界、银行界的头面人物也纷纷出面表示对经济的信心,但这都稳定不了投资者恐慌的情绪。
由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基础在过去10年股市扩张中受到严重伤害,可怕的连锁反应很快发生:疯狂挤兑、银行倒闭、工厂关门、工人失业、贫困来临、有组织的抵抗、内战边缘,20年代的美梦对美国人而言已经是明日黄花。
1929年经济危机另一显著特色是危机很快从美国蔓延到其他工业化国家。
各国为维护本国利益,加强了贸易保护的措施和手段,这进一步加剧恶化了世界经济形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一个重要根源。
大萧条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失业。
失去工作不仅对个人造成了经济和精神痛苦,而且失业者的家庭也因此变得不稳定。
大萧条中结婚率比正常年份下降了15%,而离婚率也降低了25%。
历史学家发现离婚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夫妻双方不愿意承担分居后的住房费用。
大萧条期间出生的新生儿长期缺乏营养和医疗护理;约有200万-400万中学生中途辍学;大量的无家可归者栖身于铁道边简易的纸棚;许多人忍受不了生理和心理的痛苦而自杀;社会治安恶化。
火药味最浓的事件是1932年的“向华盛顿进军”。
两万多老兵由于没有拿到抚恤金,在华盛顿搭建起他们的“临时城市”,发誓除非政府拿出钱来,否则他们不会离开。
惊恐的胡佛总统下令麦克阿瑟和艾森豪维尔率领军队驱散老兵,这是美国历史上一次非常不光彩的用武力对付和平请愿的事件。
1.请根据案例内容,总结概括1929年世界大萧条给世界经济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答:大萧条给世界带来了灾难,疯狂的挤兑,银行遭到倒闭,工厂关门,导致失业率大大降低,没有了工作,贫困来临,人们无家可归,许多人受不了生理和心理的痛苦而自杀,社会治安变得恶化,处于内战边缘,各国为维护本国利益,加强了贸易保护的措施和手段,这进一步加剧恶化了世界经济形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一个重要根源
2.你认为1929年世界大萧条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通过案例,我们知道在1929年的时候,美国出现股市泡沫的培植、经济超速增长的现象,这直接或间接的导致世界大萧条。
资产和股市泡沫的出现就容易造成过度消费,另外通过案例也知道,当时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这样就造成分配失衡,劳动者收入增加远远低于生产的增加,导致的劳动者消费不能响应增加,进而导致社会的需求增加慢于生产的增加,导致美国出现供过于求,美国股市破灭。
股市破灭,就会导致美国的财富大大缩水,但是美国不可能眼睁睁看着经济的恶化,所以他们就对其他各国采取了严厉的贸易保护,最终导致一个恶性循环总结说就是产能力的总和大于消费能力的总和,生产的大于消费的,这样使得分配失去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