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18-公共政策-简答题

合集下载

全国2020年10月自考00318公共政策试题及答案

全国2020年10月自考00318公共政策试题及答案

D019·00318(通卡)绝密★考试结束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公共政策试题课程代码:00318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属于公共政策学中“公共政策终结”的方式是A.政策替代B.政策稳定C.政策维持D.政策变动2.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A.邓恩B.拉斯韦尔C.戴伊D.林德布洛姆3.下列概念中,既是总政策的具体化,又是具体政策的原则化,还是联结总政策和具体政策中间环节的是A.元政策B.总路线C.基本玫策D.部门政策4.公共决策活动的程序、规则与方式被称为A.历史制度主义B.民意反馈方式C.公共决策体制D.个体决策体制5.被马克思视为与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的是A.弹勤权B.选举权C.被选举权D.大众传播6.公共政策直接作用与影响的公众群体或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属于公共政策的A.政策过程B.政策主体C.目标人群D.政策环境7.把政策划分为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的学者是A.詹姆斯稭·布坎南B.戴维·伊斯顿C.角姆斯·安德森D.帕领·沙维奇8.过于强调工具理性,而导致所谓“理性店政”的政策过程模型是A.混合扫描模型B.渐进主义模型C.规范最适模型D.理性主义模型9.非政府团体创始政策问题的过程可以被称为A.外在创始模型B.动员模型C.内在创始模型D.萨巴蒂尔模型10.一定的政策问题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随着其成因的变化而变化,这一现象在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中,属于政策问题的A.静态性B.主观性C.动态性D.客观性1l.通过采用听证制度可以实现政策规划主体的A.单一化B.公众主导化C.社会主导化D.多元化12.属于公共政策产生的三个初始条件之一的是A.公共问题的形成B.政策目标的确定C.政策方案的规划D.政策方案的选择13.在比较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政策方案的判断与选择是A.预测性评估B.评估与择优C.追溯决策D.政策演绎14.把政策工具划分为法律工具、经济工具和交流工具的学者是A.养赖特B.丘昌泰C.萨拉蒙D.秋龙15.检验政策质量的唯一环节是A.政策制定B.政策执行C.政策调整D.政策终结16.政策执行者的动机属于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系统有效运行的A.利益因素之一B.心理因素之一C.知识因素之一D.能力因素之一17.在下列公共政策监控中,属于以监控的经常性为标准所划分的类型的是A.持续性监控B.周期性监控C.引发性监控D.偶然性监控18.对政策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行的评估属于A.政策成本评估B.政策需求评估C.政策影响评估D.政策过程评估19.通过分析政策稳定的积极因素使之转化为政策稳定的动力,以保持政策稳定的行为和过程称为A.政策调整B.政策维持C.政策创新D.政策扩散20.1977年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决定废止大学招生实行的免试推荐制度面改行全国统一考试的制度,属于A.确定型政策B.不确定型政策C.风险型政策D.竞争型政策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00318公共政策学简答题-2010版

00318公共政策学简答题-2010版

※1.1.简述公共政策学产生的历史条件答:(1)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

(2)决策科学的形成。

(3)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

(4)凯恩斯主义的出台与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

①公共政策对经济、社会生活的正面作用。

②尽管许多国家的政府官僚系统乘势不断扩充,但是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涉及的专门知识仍然大大超出他们的知识领域。

解决的办法一是吸收学者参政,二是实行政策咨询。

1.2.简述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与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答:(1)作为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的公共权力机关,就在这些组织里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个人而言,经常成为某项公共政策的对象系统中的一分子。

(2)人民一方面是国家主权的拥有者,另一方面又是公共政策的对象或者客体,这一对矛盾只有在公共政策体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情况下才能获得正确的解决。

1.3.简述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系统与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答:公共权力机关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确定无疑的,但是科学决策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增加政策咨询、政策评估、政策预测等环节,而在这些环节中政策研究组织和政策分析者的主体地位也是不容置疑的,尽管在整个政策系统中后者处于辅助决策的地位。

在对重大政策的研究中,探究二者在决策过程中的互动是很有意义的。

应当重视“权力在知识的创造者与政策制定者之间互动中所起的作用”,而“二者的结合是在知识和决策之间架设桥梁的最佳途径”。

※1.4.简述研究设计的程序答: (1)提出拟研究的政策问题。

(2)确定假设。

(3)收集系统资料。

(4)资料分析。

(5)做操作性研究。

(6)撰写研究报告。

※1.5.简述个案研究的步骤答:个案研究的步骤一般包括:(1)明确个案研究的目的和内容;(2)制定研究计划;(3)实施个案研究(如收集资料、访谈、观察、测量等);(4)整理分析材料,形成结论;(5)起草研究报告。

※1.6.简述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类型答:(1)线性结构;(2)职能结构;(3)线性—参谋结构;(4)矩阵结构。

《公共政策学00318》简答题

《公共政策学00318》简答题

1.简述元政策、基本政策和部门政策的关系。

①相互间存在着涵盖与被涵盖、衍生与被衍生、统摄与被统摄的关系;②元政策对其他各项政策起指导和规范的作用;③基本政策是总政策的具体化;④部门政策由元政策和基本政策所决定,体现和服从于元政策和基本政策。

2.试述公共政策产生的初始条件。

①公共问题的形成;②公共政策机关的产生。

③公共强制机构的出现。

3.简述公共政策抉择合法化的内容。

①政策内容的合法化。

政策内容的合法化要求所制定的政策与既定的法律相一致。

②决策程序的合法化。

即政策抉择过程应合乎法定的程序要求;③政策的法制化。

即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将有些成熟、稳定的政策上升为法律法规的过程。

4.行政系统的决策程序:①法制部门的审查。

②领导会议的讨论决定。

③行政首长的签署发布。

5.立法系统的决策程序:①提出议案。

②审议议案。

③通过议案。

④公布政策。

6.简述公共政策调整的内容。

①政策目标调整。

②政策方案调整。

③政策措施调整。

④政策关系调整。

⑤政策主客体调整。

7.政策调整的特点:①渐进性。

②局部性。

③动态性。

8.试述公共政策调整的形式和程序。

公共政策调整的主要形式有:1)政策的增删。

这是指在保持现行政策基本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对其具体内容和目标、适用范围和时间等进行增补和删减。

2)政策的修正。

这是指在保持现行政策基本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对其具体内容和目标、适用范围和时间所作的修改和订正。

3)政策的更新。

这是指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在遵循政策目标的前提下突破原有的政策框架,或者撤旧换新,或者从无到有,对现行政策的局部内容进行调整。

公共政策调整的程序:1)重新界定问题。

政策制走者根据评估和监控反馈回来的信息,同时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对政策问题进行重新界定。

2)提出调整方案。

政策制定者根据新的认识制定出若干可供选择的方案,尤其是要明确应该调整的部分以及要采取的形式,然后对其可行性加以论证。

3)选择调整方案。

这是对若干调整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后选出一个最佳的方案来加以执行。

《公共政策学00318》简答题

《公共政策学00318》简答题

1.简述元政策、基本政策和部门政策的关系。

①相互间存在着涵盖与被涵盖、衍生与被衍生、统摄与被统摄的关系;②元政策对其他各项政策起指导和规范的作用;③基本政策是总政策的具体化;④部门政策由元政策和基本政策所决定,体现和服从于元政策和基本政策。

2.试述公共政策产生的初始条件。

①公共问题的形成;②公共政策机关的产生。

③公共强制机构的出现。

3.简述公共政策抉择合法化的内容。

①政策内容的合法化。

政策内容的合法化要求所制定的政策与既定的法律相一致。

②决策程序的合法化。

即政策抉择过程应合乎法定的程序要求;③政策的法制化。

即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将有些成熟、稳定的政策上升为法律法规的过程。

4.行政系统的决策程序:①法制部门的审查。

②领导会议的讨论决定。

③行政首长的签署发布。

5.立法系统的决策程序:①提出议案。

②审议议案。

③通过议案。

④公布政策。

6.简述公共政策调整的内容。

①政策目标调整。

②政策方案调整。

③政策措施调整。

④政策关系调整。

⑤政策主客体调整。

7.政策调整的特点:①渐进性。

②局部性。

③动态性。

8.试述公共政策调整的形式和程序。

公共政策调整的主要形式有:1)政策的增删。

这是指在保持现行政策基本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对其具体内容和目标、适用范围和时间等进行增补和删减。

2)政策的修正。

这是指在保持现行政策基本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对其具体内容和目标、适用范围和时间所作的修改和订正。

3)政策的更新。

这是指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在遵循政策目标的前提下突破原有的政策框架,或者撤旧换新,或者从无到有,对现行政策的局部内容进行调整。

公共政策调整的程序:1)重新界定问题。

政策制走者根据评估和监控反馈回来的信息,同时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对政策问题进行重新界定。

2)提出调整方案。

政策制定者根据新的认识制定出若干可供选择的方案,尤其是要明确应该调整的部分以及要采取的形式,然后对其可行性加以论证。

3)选择调整方案。

这是对若干调整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后选出一个最佳的方案来加以执行。

全国2023年4月自考00318《公共政策》真题及答案

全国2023年4月自考00318《公共政策》真题及答案

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公共政策(课程代码00318)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概括地说,公共政策学首先要研究的是()A.政府组织是什么B.公共权力是什么C.公共经济是什么D.公共政策是什么【答案】D【解析】公共政策学首先要研究的是:公共政策是什么。

参考教材P68【考点】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2.公共政策学逐步形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开始于()A.20世纪30年代初B.20世纪50年代初C.20世纪80年代初D.21世纪初【答案】B【解析】从20世纪50年代初起,公共政策学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

参考教材P87【考点】公共政策学的产生、发展与中国化3.研究一项公共政策的历史过程,首先必须研究的是()A.前后政策之间的联系B.该政策产生的历史条件C.政策过程的具体脉络D.政策阶段的比较结果【答案】B4.国家行政机关在法定的权力和职能范围内,按一定程序和方法做出的决定是()A.国家决策B.企业决策C.行政决策D.群团决策【答案】C【解析】所谓行政决策,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法定的权力和职能范围内,按照一定程序和方法做出的决定。

参考教材P137【考点】中国的行政决策5.理论和政策同属观念形态,其存在和发展所依赖的是()A.社会实践B.理论演绎C.实验证明D.偶然事件【答案】A【解析】理论和政策同属观念形态,其存在和发展所依赖的是社会实践。

参考教材P158【考点】政策与实践6.公共政策过程的基轴是()A.公共权力与公民的关系B.公共权利与公民的关系C.公共权力与政府的关系D.公共权利与政府的关系【答案】A【解析】公共政策过程的基轴是公共权力与公民的关系。

自考公共政策学0318简答196题

自考公共政策学0318简答196题

自考公共政策学0318简答196题1.简述元政策、基本政策和部门政策的关系2.试述公共政策产生的初始条件。

3.简述公共政策抉择合法化的内容。

4.行政系统的决策程序:5.立法系统的决策程序:6.简述公共政策调整的内容。

7.政策调整的特点:8.试述公共政策调整的形式和程序。

9.公共政策调整的原则:10.结合实际,分析公共政策渐进调整的主要原因。

11.政策调整的作用:12.简述政策接续的含义及意义。

13.简述政策接续的途径14.公共政策终结的含义、对象和方式15.公共政策终结的原因、作用和障碍。

16.公共政策终结的策略。

17.开展公共政策评估的原因:18.政策评估的目的:19.公共政策评估的作用。

20.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做的政策评估包括:21.公共政策评估的类型:22.公共政策评估的内容。

23.公共政策评估的过程:24.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25.试述公共政策评估的事实标准、技术标准与价值标准。

26.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重要因素。

27.公共政策评估的方法。

28. 试述公共政策监控的概念和内容。

29.公共政策监控的功能。

30.公共政策监控机制的构成。

31.公共政策监控的过程。

32.在政策制定阶段导致政策制定缺陷的因素。

33.简述“上下来去”决策模型的容纳性和开放性。

34.简述应用性政策研究组织的作用。

35.政策分析师的素质要求。

36.政策分析职业伦理的基本内容。

37.简述政策分析的过程。

38.简述政策分析的价值。

39.政策分析的原则:40.政策分析的要素:41.知识的特征:42.公共政策执行的含义:43.公共政策执行的特点:44.公共政策执行的作用。

1 45.“上下来去”政策执行模型的内涵。

46.政策执行机关的特性:47.下级执行人员执行行为的地位及作用:48.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影响因素。

49.创新提升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机制。

50.影响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

51.政治环境对政策执行影响的表现。

52.经济环境对政策执行的影响53.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概念及其表现。

2018年4月自考公共政策00318试题及答案

2018年4月自考公共政策00318试题及答案

2018年4月自考公共政策00318试题及答案第一篇:2018年4月自考公共政策00318试题及答案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公共政策试卷(课程代码00318)本试卷共5页。

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

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在某一较长时间内制定和实施的内容各异但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聚合体是A.政策群 B.政策一般 C.政策链 D.政策集合 2.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过程模型是A.“上下来去”模型B.渐进主义模型C.机构一制度模型D.集团模型3.美国学者安德森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所做的政策类型划分是 A.单目标政策与多目标政策 B.初始政策与反馈政策 C.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D.物质性政策与符号性政策4.公共政策的社会本质在于它是A.公共性与阶级性的矛盾体 B.阶级性与偏好性的矛盾体 C.公共性与偏好性的矛盾体D.自利性与偏好性的矛盾体5.政策的认识论本质在于政策是A.理性与感性的中间环节 B.理论与实践的中间环节 C.领导与群众的中间环节D.一般与个别的中间环节6.属于政策支持系统的是A.政策制定系统B.政策咨询系统C.政策执行系统D.政策反馈系统7.首创而且至今仍在实行半总统半议会决策体制的国家是A.美国B.俄罗斯C.法国D.英国8.从“事”的角度看,公共政策客体就是A.目标人群 B.政策问题 C.政策目标 D.政策环境 9.把政策过程假定为输入—诀僚—输出—反馈的模型是A.理性主义模型B.渐进主义模型C.规范最适模型D.政治系统模型10.提出混合扫描模型的美国学者是A.德洛尔 B.伊斯顿 C.安德森 D.埃齐奥尼11.一种旨在将相互冲突的公共问题立论假设创造性地综合为一体的分析技术,被称为 A.头脑风暴法 B.层次分析 C.综摄法 D.假设分析12.在三源流模型中,提出公共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的机会,被称作 A.政策倡议 B.政策采纳 C.政策窗口 D.政策过程13.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解决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被称作A.政策规划 B.政策评估 C.政策目标 D.政策抉择14.在政策规划中,政策制定者参考、借鉴不同国家、地区或其他部门相关政策方案,这个过程被称为A.政策规划 B.政策学习 C.政策抉择 D.政策论证15.将公共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惟一途径是A.政策制定B.政策执行 C.政策评估 D.政策监控16.公共政策执行的最深层的环境和物质基础是A.自然环境B.政治环境C.经济环境D.社会环境17.“土政策”属子A.替代式政策执行B.附加式政策执行C.象征式政策执行D.残缺式政策执行 18.以监控的参与程度为标准,政策监控分为A.预防性监控和结果监控 B.经常性监控和引发性监控 C.上级监控和下级监控 D.单方面监控和抗辩性监控 19.一项公共政策具有稳定性就意味着该政策处于一种A.整合状态B.终结状态C.均衡状态D.非均衡状态20.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为政府出谋划策,提供决策依据,以期影响其决策行为的政策研究组织,被称作A.理论性政策研究组织 B.行政型政策研究组织 C.学术型政策研究组织 D.应用性政策研究组织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019年4月全国自考《公共政策学》考前试题和答案00318

2019年4月全国自考《公共政策学》考前试题和答案00318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公共政策学》考前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0031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A. 勒纳B. 拉斯韦尔C. 德洛尔D. 马克思【正确答案】 B第2题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和众多的政策群、政策链中,抽象出所有的政策的共同的本质和属性,属于公共政策层次中的【】A. 政策主体系统B. 政策过程C. 政策一般D. 政策系统【正确答案】 C第3题由一定数目的专家学者或者利益相关者,从各个角度共同讨论有关的公共问题,并因而激发大量新构想的一种分析过程和方法是【】A. 头脑风暴法B. 层次分析C. 多角度分析D. 类别分析【正确答案】 A第4题政策执行的哪一模型以完全理性人为假设前提,视政策执行为一种游戏或赛局【】A. 系统模型B. 综合模型C. 互适模型D. 博弈模型【正确答案】 D第5题在政策执行理论模型中,提出过程模型的学者是【】A. 麦克拉夫林B. 米特尔C. 史密斯D. 拉宾诺维茨【正确答案】 C第6题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一种典型的【】A. 替代式政策执行B. 残缺式政策执行C. 照搬式政策执行D. 观望式政策执行【正确答案】 A第7题由萨巴提尔等人提出来的公共政策变动的模式是【】A. 周期型B. Z字形C. 学习型D. 移植型【正确答案】 C第8题在下列制度中,能够实现政策规划主体多元化的是【】A. 招聘制度B. 奖惩制度C. 听证制度D. 考任制度【正确答案】 C第9题公共政策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它的运行和有效性依赖于它的【】A. 普遍性B. 权威性C. 政治性D. 阶级性【正确答案】 B第10题英国实行的三读审议程序属于【】A. 政策内容的合法化B. 决策程序的合法化C. 政策的法制化D. 决策主体的合法化【正确答案】 B第11题内在创始模型通常出现在【】A. 民主和平等的社会B. 不太民主的社会C. 财富和权力高度集中的社会D. 财富和权力高度分散的社会【正确答案】 C第12题政策问题得以认定后,首先要考虑的是【】A. 政策目标B. 政策规划C. 政策抉择D. 政策计划【正确答案】 A第13题公共政策分析的主体是【】A. 职业政策分析人员B. 决策者C. 辅助决策者和决策者D. 决策者与执行者【正确答案】 C第14题政策问题一定是【】A. 已经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B. 尚未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C. 不需要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D. 没有引起公共权力机关注意的公共问题【正确答案】 A第15题政策规划也称【】A. 政策制定B. 政策考量C. 政策评估D. 政策构建【正确答案】 D第16题公共政策研究的基础性方法是【】A. 系统分析方法B. 矛盾分析方法C. 历史分析方法D. 比较分析方法【正确答案】 A第17题人力资源政策属于【】A. 政治政策B. 经济政策C. 社会政策D. 教育政策【正确答案】 A第18题把直接决策者设定为"按部就班、修修补补的渐进主义者或安于现状者"的是【】A. 西蒙B. 林德布洛姆C. 德洛尔D. 埃齐奥尼【正确答案】 B第19题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悖于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A. 忠实原则B. 民主原则C. 法治原则D. 创新原则【正确答案】 A第20题外推预测的结果是【】A. 猜想B. 推断C. 推演D. 预言【正确答案】 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22年4月自考00318公共政策试题及答案+2021年10月试题及答案

2022年4月自考00318公共政策试题及答案+2021年10月试题及答案

202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公共政策试卷(课程代码0031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被人们认作公共政策学诞生标志的著作是(A)A、《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B、《政策科学探索:概念与使用》C、《政策方向》D、《政策科学构想》2.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和众多的政策群、政策链中,抽象出所有政策的共同的本质和属性,这就是(A)A、政策一般B、政策集群C、政策体系D、部门政策3.在研究程序的设计上,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始点通常是(D)A、设想B、假设C、理论演绎D、经验观察4.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所做的政策类型划分是(B)A、物质性政策与符号性政策B、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C、程序性政策与非程序性政策D、单目的政策与多目的政策5.将观念形态的政策内容转化为现实形态的政策结果的系统是(C)A、政策生态系统B、政策评估系统C、政策执行系统D、政策制定系统6.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属于政策系统一般环境中的(B)A、地理自然环境B、经济环境C、政治法治环境D、社会文化环境7.在克服理性主义模型和渐进主义模型的局限性过程中,德洛尔提出的综合模型是(A)A、规范最适模型B、混合扫描模型C、政治系统模型D、集团模型8.针对政策问题提出各种可能解决方案的过程是(C)A、政策目标B、政策学习C、政策规划D、政策审议9.公共问题的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提出主体是(D)A、大众传媒B、专家人士C、利益集团D、政府部门10.政府直接创始政策问题并将该问题扩散到政策议程,这种政策议程确立过程的模型属于(B)A、外在创始模型B、动员模型C、内在创始模型D、系统模型11.任何政策方案都包括关于政策对象的规定,这体现了公共政策对象的(A)A、政策规定性B、受动性C、主观差异性D、利益刺激性12.在政策学习中,学习的内容主要是技术、政策制定、过程以及政策工具等,这种学习类型是(B)A、概念学习B、工具学习C、社会学习D、问题学习13.将政策失灵划分为突变失灵、渐变失灵和间歇失灵的标准是(D)A、失灵的范围B、失灵的时间C、失灵的程度D、持续性14.分析人员根据目前的和历史的数据,来判断未来的社会状况。

公共政策00318关于原则步骤的简答题

公共政策00318关于原则步骤的简答题

1、联系实际,论述确立政策目标的原则和意义。

答:在确定政策的具体目标时,应主要遵循如下一些原则:① 实事求是;② 面向未来;③ 系统协调;④ 明确具体;⑤ 伦理考量。

确定政策目标的价值意义主要体现为如下两点:(1)它能为制定政策方案提供方向性指导。

(2)它能为政策方案的规划和实施提供核心的评估标准。

2、试述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原则与机制。

答:一、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原则:1、忠实原则。

2、民主原则。

3、法治原则。

4、创新原则。

二、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机制:1、公共政策信息沟通机制。

2、公共政策的公民参与机制。

3、公共政策的激励、责任与监督机制。

3、简述政策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答:(一)紧扣政策目标。

(二)规划多重方案。

(三)方案彼此独立。

(四)方案要有创新。

(五)方案切实可行。

4.简述公共政策的抉择原则。

答:(1)尊重科学分析的价值。

(2)考虑各方利益的平衡。

(3)发挥决策者的能动作用。

(4)遵照有关程序的规定。

1、试述政策系统运行的主要步骤。

答:政策系统运行的步骤:1、利益输入。

2、利益综合。

3、政策形成。

4、政策发布。

5、政策执行。

6、政策反馈。

2、试述公共问题认定的步骤。

答:(1)对拟认定的问题进行初步观察。

(2)勾勒出该问题的边界的轮廊。

(3)搜寻事实依据。

(4)列举目的和目标。

(5)明确政策封套。

(6)匡算政策相关者潜在的成本和收益。

(7)再次审视对该问题的表述。

3、简述帕顿和沙维奇的初步政策分析包括的六个步骤。

答:(1)界定问题、(2)确定评估标准、(3)确认备选方案、(4)评估备选方案、(5)比较备选方案、(6)评估结果。

4、简述个案研究的步骤。

答:(1)明确个案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2)制定研究计划。

(3)实施个案研究(如收集资料、访谈、观察、测量等)。

(4)整理分析材料,形成结论。

(5)起草研究报告。

全国2018年10月自考(00318)公共政策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自考(00318)公共政策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策试题课程代码:00318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始点通常是(A)P.73A.经验观察B.程序设计C.理论归纳D.研究层次2、采用委员会制行使国家最高决策权的是(B)P.3-208A.英国B.瑞士C.法国D.俄罗斯3、任何一项具体政策都必须预设重点,它体现的是(C)P.162A.政府的独立性B.政府的公共性C.政府的偏好性D.政府的权威性4、毛泽东同志所著的《论持久战》属于(A)P.124书中无明述A.战略B.策略C.战术D.技术5、针对某一个特定的部门贯彻基本政策而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称为(C)P.124A.元政策B.基本政策C.部门政策D.总政6、政策系统的核心是(C)P.181A.公共组织B.公共舆论C.公共权力D.公共问题7、通过举行信息发布会、发布文件或白皮书等方式正式向公众予以政策宣示的是(B)P.194A.政策监控B.政策发布C.政策执行D.政策评估8、决策者正式同意采用某一政策方案来解决列在政策议程中的特定问题是(B)P.314A.政策论证B.政策采纳C.政策审议D.政策评估9、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听证制度体现了(B)P.245A.决策理性化B.决策民主化C.决策地域化D.决策专业化10、基于中国自身经验和理论资源总结出来的政策过程模型是(D)P.239A.有限理性主义模型B.规范最适模型C.集团模型D.“上下来去”模型11、将政策问题划分为结构优良、结构适度、结构不良三种类型的学者是(A)P.253A.威廉•邓恩B.哈蒙•齐格勒C.托马斯•戴伊D.詹姆斯•布坎南12、既非例行活动,又不是经常重复出现的,而是一次性的非例行的决策活动是(D)P.317A.常规决策B.程序性决策C.确定性决策D.危机决策13、政策移植中对政策文本直接的完全的转移是(A)P.301A.复制B.效法C.混合D.启发14、将服务于共同政策目标的两项或多项政策被一项服务于同样目标的新政策所取代是(B)P.421A.线性接续B.政策合并C.政策分解D.非线性接续15、政策执行机关最主要、最核心的特性是(B)P.331A.服务性B.执行性C.透明性D.法制性16、以时间为标准划分的政策失灵是(D)P.349A.突变失灵B.渐变失灵C.间歇失灵D.早期失灵17、检验政策结果的必要途径是(B)P.357A.政策规划B.政策评估C.政策论证D.问题认定18、对政策制定过程、执行过程、调整过程的操作状况进行评估的是(C)P.365A.政策需求评估B.政策效益评估C.政策过程评估D.政策价值评估19、对一项以上的政策同时进行评估的评估方法是(D)P.364A.单一政策评估B.多重结果评估C.多角度评估D.复合政策评估20、从政策研究组织的角度来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属于(B)P.444A.行政型政策研究组织B.事业单位法人型政策研究组织C.学术型政策研究组织D.产业型政策研究组织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00318公共政策-考前资料(23版)

00318公共政策-考前资料(23版)

2024年4月《00318公共政策》考前资料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产生和发展考点1 公共政策的含义(选择题、简答题)★★公共政策是政府或其他公共组织出于公共利益,为实现公共目标所做出的一种选择行为,其表现形式是规范、引导有关机构、团体和个人行动的行为准则和行动指南。

考点2 古代中国的政策研究(选择题)★史官制度、谏议制度、策士制度、科举制度考点3 现代政策科学产生的标志(选择题)★拉斯韦尔《政策科学:范围和方法的最近发展》考点4 中国公共政策学科的发展特点(论述题)(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政策实践相结合(2)学科发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3)学科发展与中国的政策实践相结合考点5 马克思主义与公共政策学中国化(论述题)★★★(1)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公共政策学科的方法论指导。

①实事求是的方法。

为了在政策实践中做到实事求是,必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矛盾分析的方法。

政策实践中,要注重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还要注重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2)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公共政策学科的价值引领。

公平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基本保证。

除了作为社会良性运行的基本条件之外,公平也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最高目标。

考点6 公共政策的功能(选择题)★管制功能、引导功能、调控功能、分配功能考点7 公共政策的本质(简答题、论述题)★★公共政策的社会本质就是为了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社会资源的配置和社会价值的分配。

(1)公共政策的目标。

从整体上看,公共政策目标是三类目标的集合体,即公共利益目标、阶级目标和政府自利性目标。

(2)社会资源配置。

所谓社会资源的配置,指的是政策主体为实现政策目标而进行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配置。

(3)社会价值分配。

政策收益在不同的利益群体间的分配行为称为社会价值的分配。

第二章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和要素考点8 公共政策学分析的完全理性模型(分析题)完全理性模型是由经济理论中的“经济人”假设衍生出来的。

2021年10月全国自学考试00318公共政策试题答案

2021年10月全国自学考试00318公共政策试题答案

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公共政策试题课程代码:0031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首先把“政策分析”作为学术术语提出来的学者是(B)A、莱斯特·萨拉蒙B、林德布洛姆C、奥斯汀·兰尼D、威廉·邓恩2、俗话讲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可用于形容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结构的(B)A、线性结构B、职能结构C、线性——参谋结构D、矩阵结构3、政策主体对某一特定形势制定的具体的行动路线,被称为(C)A、战略B、战术C、策略D、方法4、只有同时配备和调动一系列政策工具,公共政策才能从一种行动纲领转化成(A)A、社会现实B、政策系统C、历史知识D、科技知识5、政策系统的核心是(D)A、经济组织B、公共事务C、公共利益D、公共权力6、政策系统的“神经”系统,指的是(A)A、信息传播系统B、政策咨询系统C、政策监控系统D、政策评估系统7、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过程模型是(A)A、“上下来去”模型B、集团模型C、精英模型D、政治系统模型8、由与某一政策有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的相关机构及其代表人士构成的政策网络是(D)A、象征型政策网络B、意见型政策网络C、混合型政策网络D、利益型政策网络9、将公共问题的原因划分成可能原因、合理原因和可诉原因三个层次的一种分析方法是(B)A、边界分析法B、层次分析法C、类别分析法D、多角度分析法10、将政策目标划分为公益性政策目标和特殊性政策目标的依据是(C)A、政策目标所服务的地域或空间范围B、政策目标所着眼的时间范围C、政策所服务的主体D、政策本身所属的社会领域11、政策借用国对于该政策的信息了解不充分,不清楚它在原国家是如何运行的,这种现象在政策移植中被称为(A)A、信息不全的政策移植B、不完全的政策移植C、不当的政策移植D、信息过剩的政策移植12、政策主张是以来自于政策行为者的动机、个案比较、相似或类似个案类推的论证为基础的政策论证模式是(D)A、权威模式B、直觉模式C、分析模式D、实用模式13、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只重视表面文章和形象包装,而忽视了深层问题的解决,这在政策执行偏差中属于(C)A、规避式政策执行B、替代式政策执行C、象征式政策执行D、观望式政策执行14、政策执行机关最主要、最核心的特性是(B)A、服务性B、执行性C、权威性D、法制性15、政策监控是一种特殊形式的(D)A、政策接续B、政策执行C、政策调整D、政策评估16、政策执行综合模型的提出者是(A)A、梅兹曼尼安和萨巴蒂尔B、霍恩和米特尔C、巴达克D、雷恩和拉宾诺维茨17、评估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程度是(C)A、政策成本评估B、政策需求评估C、政策效益评估D、政策价值评估18、服务于共同政策目标的两项或多项政策被一项服务于同样目标的新政策所取代,这种现象被称为(B)A、线性接续B、政策合并C、政策分解D、政策部分终结19、对政策问题和目标群体的调整是(C)A、政策措施调整B、政策方案调整C、政策客体调整D、政策关系调整20、要求政策研究者和研究组织在对政策系统做到整体把握的前提下,实现对其科学的分解和整合,指的是政策分析原则中的(D)A、预测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协调性原则D、分合原则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00318 公共政策 简答题

00318 公共政策 简答题

00318 《公共政策》第一章公共政策的学科要素公共政策学的内涵:(1).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也就是公共决策。

(2).这门学科具有准科学的特征。

(3).由于这门学科所涉及的对象范围是与人类生活有关的全部领域,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涉及并需要各个学科的知识,所以在学科内容上这门学科具有跨学科或多学科交叉、渗透、综合的特征。

(4).学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创造与权力运作相结合,是这门学科的又一显著特征。

古代没有发展成“公共政策学”的原因P91:(1).人们有关政府政策的知识、思想和观点大多是对政策结果所作的观察和分析,而不是对政策过程所作的观察和分析,只有当研究者能够对政策过程进行直接地或比较直接地观察和分析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产生公共政策学。

(2).古代有关政府政策的情况、思想和观点,通常是个人直观体验的产物,而且对政策解释往往是从权威、伦理、哲学的原则出发的。

公共政策学中国化取得的丰硕成果:P110-111(1).强调在引进、消化和吸收当代国外的公共政策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的国情,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公共决策实践,取其所需,为我所用。

(2).吸收国外公共政策学的概念、理论、模型、分析路径和研究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当代中国的公共政策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成果通常是研究报告,但也有进行学理性探讨的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和教科书。

(3).通过考察和总结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决策实践,试图在马克思主义决策和政策理论的指导下,对公共政策学的概念、理论、模型和分析路径进行重构和创新。

学习公共政策学的目的:P113-P114其必要性或者基本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1).是为了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

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基本活动,这种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应当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但是,这一根本的价值取向只有通过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才有可能变成现实。

全国2018年4月自考(00318)公共政策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8年4月自考(00318)公共政策试题及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策试题课程代码:00318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在某一较长时间内制定和实施的内容各异但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聚合体是A.政策群B.政策一般C.政策链D.政策集合2、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过程模型是A. “上下来去”模型B.渐进主义模型C.机构一制度模型D.集团模型3、美国学者安德森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所做的政策类型划分是A.单目标政策与多目标政策B.初始政策与反馈政策C.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D.物质性政策与符号性政策4、公共政策的社会本质在于它是A.公共性与阶级性的矛盾体B.阶级性与偏好性的矛盾体C.公共性与偏好性的矛盾体D.自利性与偏好性的矛盾体5、政策的认识论本质在于政策是A.理性与感性的中间环节B.理论与实践的中间环节C.领导与群众的中间环节D. —般与个别的中间环节6、属于政策支持系统的是A.政策制定系统B.政策咨询系统C.政策执行系统D.政策反馈系统7、首创而且至今仍在实行半总统半议会决策体制的国家是A.美国B.俄罗斯C.法国D.英国8、从“事”的角度看,公共政策客体就是A.目标人群B.政策问题C.政策目标D.政策环境9、把政策过程假定为输入一决策一输出一反馈的模型是A.理性主义模型B.渐进主义模型C.规范最适模型D.政治系统模型10、提出混合扫描模型的美国学者是A.德洛尔B.伊斯顿C.安德森D.埃齐奥尼11、一种旨在将相互冲突的公共问题立论假设创造性地综合为一体的分析技术,被称为A.头脑风暴法B.层次分析C.综摄法D.假设分析12、在三源流模型中,提出公共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的机会,被称作A.政策倡议B.政策采纳C.政策窗口D.政策过程13、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解决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被称作A.政策规划B.政策评估C.政策目标D.政策抉择14、在政策规划中,政策制定者参考、借鉴不同国家、地区或其他部门相关政策方案,这个过程被称为A.政策规划B.政策学习C.政策抉择D.政策论证15、将公共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惟一途径是A.政策制定B.政策执行C.政策评估D.政策监控16、公共政策执行的最深层的环境和物质基础是A.自然环境B.政治环境C.经济环境D.社会环境17、“土政策”属于A.替代式政策执行B.附加式政策执行C.象征式政策执行D.残缺式政策执行18、以监控的参与程度为标准,政策监控分为A.预防性监控和结果监控B.经常性监控和引发性监控C.上级监控和下级监控D.单方面监控和抗辩性监控19、一项公共政策具有稳定性就意味者该政策处于一种A.整合状态B.终结状态C.均衡状态D.非均衡状态20、在系统调査的基础上,为政府出谋划策,提供决策依据,以期影响其决策行为的政策研究组织,被称作A.理论性政策研究组织B.行政型政策研究组织C.学术型政策研究组织D.应用性政策研究组织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題2分,共10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318 《公共政策》第一章公共政策的学科要素➢公共政策学的内涵:(1).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也就是公共决策。

(2).这门学科具有准科学的特征。

(3).由于这门学科所涉及的对象范围是与人类生活有关的全部领域,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涉及并需要各个学科的知识,所以在学科内容上这门学科具有跨学科或多学科交叉、渗透、综合的特征。

(4).学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创造与权力运作相结合,是这门学科的又一显著特征。

➢古代没有发展成“公共政策学”的原因P91:(1).人们有关政府政策的知识、思想和观点大多是对政策结果所作的观察和分析,而不是对政策过程所作的观察和分析,只有当研究者能够对政策过程进行直接地或比较直接地观察和分析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产生公共政策学。

(2).古代有关政府政策的情况、思想和观点,通常是个人直观体验的产物,而且对政策解释往往是从权威、伦理、哲学的原则出发的。

➢公共政策学中国化取得的丰硕成果:P110-111(1).强调在引进、消化和吸收当代国外的公共政策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的国情,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公共决策实践,取其所需,为我所用。

(2).吸收国外公共政策学的概念、理论、模型、分析路径和研究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当代中国的公共政策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成果通常是研究报告,但也有进行学理性探讨的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和教科书。

(3).通过考察和总结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决策实践,试图在马克思主义决策和政策理论的指导下,对公共政策学的概念、理论、模型和分析路径进行重构和创新。

➢学习公共政策学的目的:P113-P114其必要性或者基本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1).是为了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

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基本活动,这种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应当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但是,这一根本的价值取向只有通过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才有可能变成现实。

一项好的政策的制定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政策结果,单凭良好的主观愿望是远远不够的,而是需要进行科学的政策分析,并通过分析得以洞察有哪些因素影响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方向,是怎样影响的,影响的深度与广度如何,在政策系统内部做出什么样的改进就可以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获得更好的结果;等等。

(2).是为了教育群众理解公共政策,运用政策争取和保护自身的和公共的利益,以适当的方式向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组织提出政策建议。

学习和研究公共政策学是对群众进行政策教育的一种基础性的、行之有效的方式。

(3).是为了推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学科的研究工作具有公共政策研究的取向。

虽然推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各学科研究的根本宗旨和动力都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但是通过公共政策学的学习和研究,人们才能更加自觉地认识到,公共政策是联结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二者的至关重要的桥梁。

因此,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学科的研究工作都有必要从公共政策学这个视角去思考自身的研究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章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公共政策的内涵:(1).公共政策是决定、决策的一种特殊形态,它具有决定、决策的一般特征;(2).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基本的活动方式或活动过程,是公共权力机关的权力意志的表现;(3).公共政策是经由政治过程而进行方案的初拟、优化和择定的结果,主导这一过程的基轴是公共权力机关与公民的关系;(4).公共问题、公共目标和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三大要素;(5).公共政策是一种权威性的价值分配方案;(6).公共政策在形式上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近代公共政策的转型或发展在四个方面的表现:(1).公共政策问题形成中的公民参与(2).现代国家和政府制度的基本理念是:主权在民;(3).公共政策领域向社会管理方面的大规模扩展,越来越注重于执行社会管理的智能;(4).以政策过程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来保证政策质量。

➢我国的司法机关是政策执行和政策监控的重要主体,而作为政策制定的主体,其作用不大显著的原因?(P139)(1).现行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司法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它在国家机关中由人大产生的机构,受人大的监督,并对人大负责。

司法部门同样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进行检查和审判工作。

(2).我国司法机关参与立法过程的情况是,司法机关在立法过程的基础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一般性的,当立法过程进入实质性阶段之后,司法机关就不再具有主体地位。

(3).我过司法机关在法律实施过程中作出的适用法律的决定,不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不能作为以后适用法律的基础,是一种非规范性的法律文件。

(4).法律解释是在法律实施过程中具体揭示法律内容的一种特殊的活动。

司法工作中涉及对宪法和法律本身的解释,或者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法律应用的解释出现原则性分歧,则须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或决定。

➢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公共政策的四种功能:(1).管制功能;2引导功能;3调控功能;4分配功能➢如何理解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和偏好性?公共政策的公共性:①这种公共性产生于公共权力机关的公共性;②以民众问题为取向;③公共政策须以谋求公共利益为目的。

公共政策的偏好性:政策过程对政策主体来说始终是一个选择的过程,每个选择都体现着政策主体的偏好。

由于资源总是有限的,因而必须确定一个价值的优先次序。

公共权力机关在政策过程中所做的选择,也会发生政府的偏好受政府自利性影响的问题。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P166-169(1).政治性、权威性与强制性:公共政策是由政治性组织制定的,是国家、政府、政党为实现其政治目的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因此,公共政策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公共政策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它的运行和有效性有依赖于它的权威性。

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是和它的政治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是由它的强制性决定的。

(2).公共性与偏好性的对立统一国家权力是社会公共利益的正式代表,而这种资格的获得则是社会事务分裂为公共领域(公域)和私人领域(私域)、社会公共职能独立化、共同体内部分裂成治理者和被治理者的结果。

因此,公共政策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它所表达和实现的利益,从应然层面来看具有公共性,从实然层面来看则具有偏好性。

(3).应然与实然的统一公共政策的公共性与偏好性的统一,是公共政策在社会属性的层面体现出来的应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而这里所说的应然性与实然性的统一,指的是在认识论上公共政策所具有的基本特征。

从现在出发,公共政策在这个维度上具有实然性;对未来做安排,公共政策在这个维度上具有应然性。

(4).回应性与普遍性的统一公共政策须对特定的社会现实问题具有回应性,同时它必须具有适用于同一类别的所有社会现实问题的普遍性。

公共政策的普遍性使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公共政策的回应性则使它具有变动性。

➢如何进一步推动政策工具类型学的研究:(1).重视政策工具箱的建设;(2).坚持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路线;(3).使政策工具与政策目标之间的因果关系明确化、明朗化,为政策工具的选择和配置奠定基础。

第三章政策系统与公共决策体制➢政策制定系统的基本功能:2011-04(1).确认政策问题;(2).确认政策目标;(3).组织政策方案的设计;(4).主持审议备选方案并最终进行政策抉择;(5).完成政策合法化程序并正式发布政策。

➢政策执行子系统的基本功能;(1).为政策方案的实施做好准备(2).有效实施政策方案;(3).分析和总结执行情况。

➢民间主体系统的基本功能:(1).利益表达与利益结合综合;(2).提出公共问题;(3).影响公共政策制定;(4).影响并改变政策环境;(5).填补政策主体所无法到达的空间。

➢政策网络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交流信息和意见的需要;(2).交换资源的需要;(3).结盟的需要;(4).追逐权力的需要;(5).协调的需要;➢作为客观存在的政策网络的主要特征有:(1).政策网络是现代民主社会里,由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和第三部门、异质的参与组成的;(2).政策网络的多元主体之间在资源等方面相互依赖,在特定的政策领域进行合作,以协调利益,实现共赢。

(3).政策网络的规模和边界并不是由正式的制度决定的,而是政策行为者对功能和结构认识的结果。

➢政策支持系统P1891)信息传播系统信息传播系统是政策系统的“神经”系统。

它是一个有组织、有规程、相互协调的有机协作系统,包括情报部门、统计部门、档案部门、系统数据部门、图书资料部门以及政策信息的咨询、监督、反馈部门。

信息传播系统的任务是根据政策主体系统的需要,向其提供准确、全面、快速、可靠的政策信息。

其基本功能是:①信息的收集与整理;②信息的加工与储存;③信息的传递。

2)政策咨询系统政策咨询系统也称“思想库”、“智囊”或“外脑”,通过有政策研究机构、政府与这些机构的关系、咨询活动构成。

它以改进政策制定为目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先进的技术手段,相对独立地进行政策研究、政策规划和政策咨询,并向政策主体系统提供新思想、诊断新问题、提供备选政策方案、评估政策实施结果。

3)政策监控系统政策监控系统是政策系统的以个特殊子系统,有直接决策者和执行者以外从事政策监督和控制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构成。

政策监控系统的任务是保证政策系统的良性欲行和政策目标的实现,减少决策失误,避免政策执行过程中发生变形。

其基本功能是:①建立政策监控标准;②监测政策绩效;③发现和纠正政策执行偏差。

4)政策评估系统政策评估系统是政策系统的一个基础子系统,由政策评估主体、评估对象、评估目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五大要素构成。

该系统的基本功能是为政策的优劣、存废以及政策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事实和价值依据。

➢如何理解公民是公共政策的基石(1).整个政策运行过程都以公民为基础;(2).公民参与政治的过程,可以加深其对政策意义的理解,提高政策的效力,制定出最符合社会需要、最能为公众所接受的政策;(3).政策过程的民主化、法制化要求公民参与;(4).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和大众传媒的发展,以及公共政策学知识的普及,政策信息的获取将变得十分便捷。

➢社会团体、公民社会对公共政策的作用2011-07(1).政策信息沟通;(2).影响并制约公共政策;(3).稳定公共政策秩序;(4).角色替代➢大众传播对公共政策的作用I.提出公共问题并推动问题认定①监测环境变化,及时发现和提出公共问题;②促进信息交流,释放社会多元诉求;③制造“焦点效应”,催生热点公共问题。

II.有效影响政策议程的设置①推动公众议程尽快转化为政策议程;②价值取向和利益导向的引领者;③构建“第二现实”。

“第二现实”指大众传播利用自己“敏锐的嗅觉”,通过频频报道和讨论某个问题,影响受众对该问题的内容及其性质的认知和态度,进而影响政策议程的建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