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果蝇饲养管理及形态观察
果蝇的观察和饲养
性梳
野生型:
体色灰,翅膀呈圆卵型,静止时平放交叉 重叠,长度约为腹部长度的两倍
野生型:眼睛颜色为砖红色,饱满圆形
野生型:刚毛——头胸部以及复眼的周
围具有平直,先端略弯的长型粗黑硬毛
果蝇常见突变性状
突变性状
棒眼 褐眼 卷曲翅 小翅 白眼 黑檀体 黑体 黄体 残翅 叉毛 猩红眼 墨色眼
基因符号 染色体号
思考题
果蝇突变体可以如何得到?请列出几种方法。 果蝇辨别雌雄的方法。
果蝇培养基配方
玉米粉 红糖 干燥酵母粉 20克 18 克 4克
琼脂(洋菜) 2克 水 200毫升
添加丙酸(1ml)作为防腐剂
配制方法 将水分成两份:一份用于溶解琼脂和糖,另一份 煮玉米粉,待两份分别溶解煮好后再合到一起煮沸, 很粘稠为度。
关掉火后再加入 丙酸,充分搅拌后加 酵母粉,再分装培养 瓶,灭菌120摄氏度, 30分钟。分装时,勿 使饲料粘附瓶壁。
突变型:黄体(y)
突变型:白眼(:墨黑眼(se)
突变型:棒眼(B)
突变型:小翅(m)
突变型:卷翅(Cy)
突变型:残翅(vg)不能飞
突变型:无横隔脉(cv)
步骤和方法
每组配置500ml培养基,倒15-20个瓶(今晚) 果蝇生活史四个时期的观察 果蝇成虫外形的观察和雌雄性鉴别 突变型的观察 分别挑取5对野生果蝇、5对白眼果蝇和5对残翅果蝇放 到到空瓶中饲养,贴上标签,写明杂交组合、日期、 实验者姓名(下周一)。培养在25度的恒温培养箱中, 饲养供下次实验使用。
原理和目的
黑腹果蝇(Drosophila )是双翅目昆虫 特点:生活史短,易饲养,繁殖快, 染色体少,突变型多,个体小 是一种很好的遗传学实验材料, 是一种模式生物.
果蝇的饲养管理与实验应用
果蝇的饲养管理与实验应用果蝇(又称为实验果蝇或达氏果蝇)是一种常见的昆虫模式生物,广泛应用于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和生物学研究领域。
其短寿命、容易繁殖以及相对较简单的基因组结构使得果蝇成为理想的实验生物。
本文将介绍果蝇的饲养管理,并探讨其在各个实验应用方面的用途。
一、果蝇的饲养管理1. 环境条件为了保证果蝇的健康繁殖,我们需要为其提供合适的环境条件。
最适合果蝇生长的温度范围在18℃至25℃之间,湿度应保持在60%至70%。
实验室中常用的饲养容器可以是小玻璃瓶或试管。
2. 饲料果蝇的主要饲料是糖水和酵母。
糖水需以蔗糖或葡萄糖为基础配制,浓度通常为10%至15%。
酵母则提供所需的蛋白质。
一般情况下,每周更换一次饲料即可。
3. 繁殖果蝇的繁殖速度极快,一只成年果蝇每天可产下大约50至100粒卵。
为了控制果蝇数量,我们可以将果蝇繁殖容器进行适当分离,每个容器放置5至10只成年果蝇,以避免过度繁殖。
二、果蝇在实验中的应用1. 遗传学研究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最为经典的模式生物之一。
正是由于其基因组结构相对简单,容易进行基因突变和遗传变异的研究。
通过交叉配对、基因突变筛选和基因敲除等技术手段,科研人员可以研究果蝇基因的功能,以及基因间相互作用的机制。
2. 发育生物学研究果蝇的发育过程相对简单,发育周期短,容易观察和实验。
通过研究果蝇的发育过程,科研人员可以深入了解生物发育的各个阶段,以及在发育过程中的调控机制。
3. 行为学研究果蝇的行为学研究是近年来的热点领域之一。
果蝇具有较为复杂的行为表现,如觅食、交配、社会行为等。
通过观察果蝇的行为,科研人员可以研究其行为调控机制,更好地了解动物行为的本质。
4. 疾病模型研究果蝇在疾病模型研究中也有广泛应用。
利用果蝇模型可以模拟人类多种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有助于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治疗方法。
总结:果蝇作为实验生物,在遗传学、发育生物学、行为学和疾病模型研究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普通果蝇的形态和生活史观察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12级生物技术2班实验日期:2014年3月5日到25日室温:20.12 °C (平均温度)大气压:82.75 KPa (平均气压)实验一:普通果蝇的形态和生活史观察、目的:1、观察并熟记果蝇的形态结构;2、掌握果蝇培养基的制备方法;3、掌握果蝇饲养管理的方法;4、鉴定果蝇的雌雄性别;5、观察并熟记果蝇的生活史。
、原理:(一)生物学特性:1.1果蝇的形态特征:黑腹果蝇属于果蝇科(Drosophilidae),双翅目昆虫。
成虫具有一对发达、膜质的前翅,后翅特化为一对平衡棒。
生活史短,繁殖快,易饲养,个体小体型较小,身长3〜4mm是一种很好的遗传学实验材料,是一种模式生物。
图一、普通野生型果蝇的形态图1.2、果蝇的生活史:本次实验采用野生型的红眼黑腹果蝇果蝇广泛存在于温带及热带气候区,而且由于其主食为腐烂的水果,因此在人类的栖息地内如果园,菜市场等地区内皆可见其踪迹。
出啦南北极外,目前至少有1000个以上的果蝇物种被发现。
大部分的物种以腐烂的水果或植物体为食,少部分则只取用真菌,树液或花粉为其食物。
在不供给食物的情况下,果蝇可存活50小时左右,在不供给水得情况下果蝇无法活过一天。
蛹期果蝇在其正常5天生活周期下可取食其体重3~5倍的食物,雌果蝇在产卵期每日可取用与体重等重的食物。
果蝇成虫的食物内需有糖类。
而蛹期则可以只依赖酵母即可生育。
1.2.1、果蝇的生活史图二、果蝇的生活周期图1•卵 2 •一龄幼虫 3 •二龄幼虫 4 •三龄幼虫 5 •蛹6 •成虫(雄)7 •成虫(雌)图三、果蝇生活史中各时期的典型图生活史:果蝇的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连续的发育阶段(图11)。
121.1、卵:卵白色,长椭圆形,长约0.5mm在背面的前端伸出一对触丝,它能使卵附着在柔软的食物上,不至于深陷到食物中去。
121.2、幼虫:幼虫从卵中孵化出来后,经过两次蜕皮到第三龄期,体长可达4〜5mm在解剖镜下观察可见一端稍尖为头部,并且有一黑点即口器;稍后有一对半透明的唾腺,每条唾腺前有一条唾腺管向前延伸,然后会合成一条导管通向消化道。
最新果蝇的观察和饲养
待其苏醒后再将培养瓶直立,以免果蝇粘附在培养基上不 能动弹而死亡。 2 原种置于20℃左右恒温箱中培养
因培养基中酵母发酵产热,温度稍有上升,温箱温度 可稍低于18℃。每2~4周换一次培养基,同时检查原种是 否混杂。培养瓶上一定要贴标签。
六 实验结果பைடு நூலகம்
每组上交配制的果蝇培养基。
3 滴数滴乙醚于麻醉瓶棉塞内,约30s,麻醉瓶内的果蝇 即处于麻醉状态。
注意不能麻醉过度。若蝇翅与蝇体呈45°角翘起,表 明麻醉过度,不能复苏而死亡。 4 将麻醉后的果蝇放在白瓷板上面,用毛笔刷移动检查, 根据需要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不再用的果蝇务必倒入 死蝇盛留器中及时处死,防止品系间混杂。
㈣果蝇的饲养
梭形,起初颜色淡黄、柔软,以后逐渐硬化变为深 褐色,表明将要羽化了。
4 成虫 刚从蛹壳里羽化而出的成虫虫体较长,翅未展
开,体表也未完全几丁质化,呈乳白色半透明状; 虫体体色逐渐加深,变粗短而成椭圆形,双翅伸展。
羽化后的雌蝇一般在12h以后才有交配能力,2 天后开始产卵。
㈡ 果蝇的性状观察
1 果蝇成虫的性别鉴别
性梳是鉴别雌雄果蝇的最可靠指标。性梳(黑色 鬃毛流苏)着生在雄果蝇的第一对足的跗节前端表面。
2 果蝇实验中常用的一些突变品系
翅退化,不能飞
㈢ 果蝇的麻醉处理
在果蝇的性状观察、性别鉴定以及杂交亲本接种等 操作中,应先将果蝇麻醉,使其保持安静状态。麻醉方 法如下: 1 准备一只与培养瓶(指管)口径相同的麻醉瓶,并配以脱 脂棉塞。 2 去掉培养瓶棉塞,立即与麻醉瓶口相对,培养瓶在上, 一手稳住两瓶,另一支手轻轻震拍培养瓶,使果蝇落入 麻醉瓶中。
实验一 果蝇的观察和饲养
1
全身呈浅橙黄色
2
翅明显退化,部分残留,不能飞
1
毛和刚毛分叉且弯曲
3
复眼呈明亮猩红色
3 --精品--羽化时眼呈褐色并深化成墨色
突变型:黄体(y)
--精品--
突变型:白眼(w)
--精品--
突变型:朱红眼(v)
--精品--
突变型:墨黑眼(se)
--精品--
突变型:棒眼(B)
--精品--
突变型:小翅(m)
突变性状
棒眼 褐眼 卷曲翅 小翅 白眼 黑檀体 黑体 黄体 残翅 叉毛 猩红眼 墨色眼
基因符号
B bw Cy m w e b y vg
f st se
染色体号
性状特征
1
复眼呈狭窄垂直棒形,小眼数少
2
眼呈褐色
2
翅膀向上卷曲,纯合致死
1
翅膀小,长度不超过身体
1
复眼白色3ຫໍສະໝຸດ 身体呈乌木色,黑亮2
体黑色,比黑檀体深
--精品--
果蝇的生活史
图1 果--精蝇品-的- 生活史 1.卵 2.一龄幼虫 3. 二龄幼虫 4.三龄幼虫 5.蛹 6.成虫
果蝇营养需求
在不供给食物的情况下,果蝇可存活50 小时左右,在不供给水的情况下,果蝇 无法活过一天。蛹期果蝇在其正常5天生 活周期下可取食其体重3~5倍之食物,雌 果蝇在产卵期每日可取用与其体重等重 之食物。果蝇成虫的食物内需有醣类, 而蛹期果蝇则可只依赖酵母即可生育。
--精品--
突变型:卷翅(Cy)
20 克
干燥酵母粉 15 克
琼脂(洋菜) 10 克
水
600毫升
添加丙酸作为防腐剂
--精品--
果蝇培养操作
实验五 果蝇的饲养、形态观察和变异分析
实验五果蝇的饲养、形态观察和变异分析一、实验目的1.了解果蝇的生活史及几种突变类型;2.通过观察雌雄果蝇的特征,学习鉴别雌雄果蝇的方法。
3.学习果蝇的培养方法。
二、实验原理果蝇(fruit fly)是双翅目(Diptera)昆虫,属果蝇属(genus Drosophila),约有2500个种。
通常用作遗传学实验材料的是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有许多优点:1. 饲养容易。
在常温下,以玉米粉等作饲料就可以生长,繁殖。
2. 生长迅速。
十二天左右就可完成一个世代,每个受精的雌蝇可产卵400~500个,因此在短时间内就可获得大量的子代,便于遗传学分析。
3. 染色体数少。
只有4对。
4. 唾腺染色体制作容易。
横纹清晰,是细胞学观察的好材料。
5. 突变性状多,而且多数是形态突变,便于观察。
(一)果蝇的生活史:果蝇的生活周期长短与温度有密切关系。
一般来说,30℃以上温度能使果蝇不育或死亡,低温能使生活周期延长,生活力下降,饲养果蝇的最适温度为20~25℃。
生活周期长短与饲养温度的关系果蝇在25℃时,从卵到成蝇需10天左右,成虫可活26~33天。
果蝇的生活史如下:雌蝇→减数分裂→卵受精雄蝇→减数分裂→精子羽化(第八天)(可活26~33天)产第一批卵蛹(第四天)第二次蜕皮第一批卵孵化(第二天)(第零天)第一次蜕皮幼虫(第一天)果蝇的生活周期和各发育阶段的经过时间(二)果蝇的性别及突变性状的鉴别:果蝇的每一体细胞有8个染色体(2n=8),可配成4对,其中3对在雌雄果蝇中是一样的,称常染色体。
另外一对称性染色体,在雌果蝇中是XX,在雄蝇中是XY。
果蝇的雌雄在幼虫期较难区别,但到了成虫期区别相当容易。
雄性个体一般较雌性个体小,腹部环纹5条,腹尖色深,第一对脚的跗节前端表面有黑色鬃毛流苏,称性梳(Sex combs)。
雌性环纹7条,腹尖色浅,无性梳。
实验中选用的果蝇突变性状一般都可用肉眼鉴定,例如红眼与白眼,正常翅与残翅等。
果蝇的培养及果蝇性状形态的观察
果蝇的培养及果蝇性状形态的观察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一种被广泛用于实验室研究的模式生物。
其短寿命、高繁殖力和相对简单的基因组构成使其成为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和行为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
以下是对果蝇的培养和果蝇性状形态观察的详细描述。
果蝇的培养需要一定的设备和培养基。
首先,需要获得果蝇的培养容器,可以使用普通的玻璃烧杯或塑料培养瓶。
在容器底部放置一层培养基,可以使用富含蛋白质的培养基,如玉米粉、酵母粉和糖的混合物。
培养基上放置一块切成小块的果蝇饲料,作为果蝇的食物。
在培养容器的顶部,打开一个小孔作为果蝇的进出口,并用棉花塞住该孔,以阻止果蝇的逃逸。
在进出口上方放置一块纸巾或纱布,作为果蝇产卵的场所。
将培养容器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如温度为25℃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50%-70%之间,并提供适当的光照,如12小时光照和12小时黑暗的循环。
为了培养构建一个繁殖种群,可以在培养容器中加入一对已经交配的果蝇。
交配后的果蝇会在纸巾或纱布上产卵。
果蝇的卵孵化为幼虫,幼虫经历几个蛹期后变成成虫。
成虫会爬到纱布上孵化,然后开始飞翔。
果蝇的性状形态观察是研究果蝇生物学性状和行为的重要方法。
例如,研究影响果蝇行为的基因突变,可以通过观察果蝇的活动水平、飞行模式和觅食行为等来评估其行为差异。
研究果蝇的发育生物学过程,可以通过观察果蝇的不同发育阶段和器官形态的变化,来了解基因在果蝇发育中的作用。
观察果蝇的基因表达可以使用组织染色方法,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原位杂交。
这些方法可以用来确定果蝇不同器官或组织中一些特定基因的表达模式。
此外,研究果蝇遗传学还可以通过交叉和后代分析来观察果蝇性状的遗传规律。
通过控制果蝇的交配组合,可以观察一些特定基因的遗传行为,如隐性或显性遗传模式、性连锁和交汇等。
总之,果蝇的培养和果蝇性状形态的观察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系统,用于研究基因的功能、发育生物学和行为学等方面。
果蝇的性状生活史观察及饲养
三、实验内容 1.果蝇的生活史 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2n=8) 中文名:黑腹果蝇 果蝇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果蝇科、果蝇属,与家蝇是不同的种。
果蝇的优点: 1、生活史短,20-25℃条件下完成一个世代需12-15天。 2、繁殖率高,一对果蝇可产卵400-500只。 3、饲养方便。 4、突变率高。 5、形态容易辨认。
转移到麻醉瓶中观察结果 麻醉时转移果蝇手法
果蝇的麻醉 果蝇的麻醉剂
滴加乙醚的方法
死亡果蝇的标志
死 亡 果 蝇 的 标 志
2)果蝇♀♂识别
♀
♂
个体
大
小
腹纹
5
3
腹部末端
尖
圆
性梳
无
有
果蝇♀♂识别
果蝇♀♂识别
果蝇♀♂识别
果蝇♀♂识别 果 蝇 ♀ ♂ 识 别
3)突变性状的观察
果蝇性状观察 1、身体的颜色
幼虫:从卵孵化出来后,经过两次蜕皮,发育成三龄幼虫,此时体长可达4-5mm。肉眼可见其前端稍尖部分为头部, 上有一黑色斑点即为口器。口器后面有一对透明的唾液腺,透过体壁可见到一对生殖腺位于躯体后半部上方的两侧, 精巢较大,外观上是一明显的黑点,而卵巢则较小,可以此作为鉴别。幼虫活动力强而贪食,它们在培养基上爬行 时,留下很多条沟,沟多而且宽时,表明幼虫生长良好。
性状、染色体和基因型
红眼(+) 白眼(w)
第一连锁群
长翅(+) 残翅(vg)
第二连锁群
灰身(+) 黑檀体(e)
第三连锁群
长翅(+) 小翅(m)
第一连锁群
直刚毛(+) 卷刚毛(sn)
灰身(+) 黑体(b)
果蝇形态观察、培养及杂交方法
2. 果蝇 的形态
果蝇属双翅目的昆虫,与其它目别的昆虫不同处是其它目别的昆 虫具有两对翅膀,也就是有四支翅膀,双翅目的昆虫只具有一对, 也就是两支翅膀,原因是另外的一对翅膀退化成为平衡棒。
1)果蝇雌雄外形判别 ➢体型 ➢腹部末端(形状与结构) ➢腹部背面黑纹 ➢性梳 ➢腹节数
体型大小,雌果蝇(下图左侧)大于雄果蝇(下图右侧)
果蝇(Drosophila )形态观察与培养 实验目的 了解果蝇生活史中各个不同阶段的形态特点; 区别雌雄果蝇以及几种常见突变类型的主要性状 特征; 掌握果蝇实验培养和杂交方法和技术。
实验材料 普通果蝇的三个品系
实验原理
(一)果蝇的形态和生活史
1. 果蝇的生活史
果蝇是完全变态昆虫,它的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及成 虫四个发育时期。 果蝇生活周期以及各发育阶段的时间长短与温度关系十分 密切。 超过30℃,能使果蝇不育和死亡。 温度降低,会使果蝇生活周期延长,生活力降低。 一般在20-25℃下培养最为合适。在适宜的温度下,大约 经过10-15天即可繁殖一代。
雌果蝇6节,腹部底部为产卵管,呈现圆锥状凸出。
雄果蝇4节,腹部底部为交尾器,呈现黑色圆形外观。
雄果蝇在前肢先端第二节具有性梳
性梳
性梳
果蝇的突变型
影响部位 翅形
眼 体色
刚毛
突变名称 残翅 小翅 勺状翅 翘翅 白眼 棒眼 黑檀体 黑体 黄体 焦刚毛 叉刚毛
基因符号 vg m nub2 cy w B e b y sn3 f
(三)果蝇杂交方法介绍
实验一 果蝇的形态
实验一果蝇的形态、生活周期及其饲养果蝇为昆虫纲、双翅目、果蝇属,属完全变态昆虫。
通常作遗传学实验材料的是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2n=2x=8)。
果蝇常见于果园和水果摊上熟透和腐烂的水果上,是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
果蝇作为遗传实验材料有许多优点:培养简便,生活周期短,繁殖率高;染色体数少,突变性状多(达400个以上),且多数为形态突变,便于通过性状遗传杂交实验及杂交后代的观察和分类统计,验证遗传学的基本规律;唾腺染色体制作容易,横纹清晰,适宜于作细胞学观察和研究。
【实验目的】1、了解果蝇生活史中各个不同阶段的形态特点;2、区别雌雄果蝇以及几种常见突变类型的主要性状特征【实验原理】1. 果蝇的生活史果蝇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连续的发育阶段,属完全变态发育。
羽化后的雌蝇一般在12小时后才有交配能力,2天后开始产卵果蝇一个生活周期所需时间因饲养温度和营养条件而异。
营养条件适宜,其生活周期的长短与温度的关系如表Ⅰ-1。
表Ⅰ-1 果蝇生活周期与温度的关系表营养条件适宜,果蝇在20℃~25℃下生活较好,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其生活力降低、不育甚至死亡。
一对亲蝇能产生几百个后代。
2. 果蝇的性状观察(1)果蝇成虫的性别鉴别果蝇性别在幼虫期较难区别,成虫区别明显,用肉眼或放大镜均可鉴别。
性梳是鉴别雌雄果蝇的最可靠指标。
雌雄成蝇的主要区别见表Ⅰ-2。
表Ⅰ-2 雌雄成蝇的主要区别(2)果蝇常见的性状突变及实验中常用的一些突变品系成虫的形态特征:野生型果蝇为红眼、灰身、长翅、直刚毛。
突变型果蝇与野生型有明显差别。
正常翅:一个长过尾部的透明膜状翅,用+表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第Ⅱ染色体。
残翅:又称痕迹翅。
膜状翅退化仅留少量的痕迹,不能飞翔。
用vg表示,是长翅+的隐性等位基因。
灰体:体色为灰色,用+表示,位于第Ⅲ染色体上。
黑檀体:体色为黑色,用e表示,是灰体+的隐性等位基因。
红眼:果蝇复眼为红色,用+表示,位于第Ⅰ(x)染色体上。
果蝇的饲养
2.果蝇的生活史观察 2.果蝇的生活史观察
果蝇的生活史从 受精卵开始, 受精卵开始,经历幼 虫 ( 一至三龄 ) 、蛹 和成虫阶段, 和成虫阶段,是一个 完全变态过程 。
生活史观察: 生活史观察:
成熟的雌蝇交尾后2 将卵产在培养基的表层。 ①卵 :成熟的雌蝇交尾后 ~ 3d 将卵产在培养基的表层。用解剖针针尖 挑取一点培养基将其置于载玻片上, 滴清水, 挑取一点培养基将其置于载玻片上,滴1 滴清水,用解剖针将培养基展开后 放在显微镜低倍镜下仔细进行观察。果蝇的卵为椭圆形, 放在显微镜低倍镜下仔细进行观察。果蝇的卵为椭圆形,长约 0.5mm ,腹 面稍扁平,前端伸出的触丝可使卵附着在培养基表层而不陷入深层。 面稍扁平,前端伸出的触丝可使卵附着在培养基表层而不陷入深层。 幼虫: 受精卵经过1d的发育即可孵化为幼虫 的发育即可孵化为幼虫。 ②幼虫: 受精卵经过 的发育即可孵化为幼虫。幼虫在培养基内及瓶壁上 都有,培养基内的幼虫一般要小一些。 都有,培养基内的幼虫一般要小一些。果蝇的幼虫从一龄幼虫开始经两次蜕 形成二龄和三龄幼虫,长大的三龄幼虫往往爬到瓶壁上来化蛹, 皮,形成二龄和三龄幼虫,长大的三龄幼虫往往爬到瓶壁上来化蛹,长度可 幼虫一端稍尖为头部,黑点处为口器。 达 4 ~ 5mm 。幼虫一端稍尖为头部,黑点处为口器。 的发育开始化蛹。蛹一般附着在瓶壁上,淡黄色。 ③蛹: 幼虫经过 4 ~ 5d 的发育开始化蛹。蛹一般附着在瓶壁上,淡黄色。 随着发育颜色逐渐加深,最后为深褐色。 随着发育颜色逐渐加深,最后为深褐色。瓶壁上看到的几乎透明的蛹是已经 羽化完而遗留的蛹的空壳。 羽化完而遗留的蛹的空壳。 刚羽化出的果蝇虫体较长,翅膀也没有完全展开, ④成虫 :刚羽化出的果蝇虫体较长,翅膀也没有完全展开,体表未完全几 丁质化所以成半透明透乳白色。随着发育,身体颜色加深, 丁质化所以成半透明透乳白色。随着发育,身体颜色加深,体表完全几丁质 后开始交配, 化。羽化出的果蝇在 8 ~ 12h 后开始交配,成体果蝇在 25 ℃ 条件下的寿 命为 37d 。
实验一 果蝇的形态、生活周期及饲养
实验一果蝇的形态、生活周期及饲养一、实验目的1、了解果蝇生活史中各个不同阶段的形态特点;2、区别雌雄果蝇以及几种常见突变类型的主要性状特征;3、掌握实验果蝇的饲养、管理及实验处理方法和技术。
二、实验原理1、果蝇的生活史果蝇属于昆虫纲,双翅目,果蝇属,与家蝇是不同的种。
果蝇的生活周期长短与温度关系很密切。
30℃以上的温度能使果蝇不育和死亡,低温则使它的生活周期延长,同时生活力也降低,果蝇培养的最适温度为20-25℃。
从表中可以看出,25℃时,从卵到成虫约10天;在25℃时成虫约活15天。
卵:羽化后的雌蝇一般在12小时后开始交配,两天后才能产卵。
卵长0.5mm,为椭圆形,腹面稍扁平,在背面的前断伸出一对触丝,它能使卵附着在食物(或瓶壁)上,不致深陷到食物中去。
幼虫:从卵孵化出来后,经过两次蜕皮,发育成三龄幼虫,此时体长可达4-5mm。
肉眼可见其前端稍尖部分为头部,上有一黑色斑点即为口器。
口器后面有一对透明的唾液腺,透过体壁可见到一对生殖腺位于躯体后半部上方的两侧,精巢较大,外观上是一明显的黑点,而卵巢则较小,可以此作为鉴别。
幼虫活动力强而贪食,它们在培养基上爬行时,留下很多条沟,沟多而且宽时,表明幼虫生长良好。
蛹:幼虫生活7-8天准备化蛹,化蛹前从培养基上爬出,附着在瓶壁上,逐渐形成一梭形的蛹.在蛹前部有两个呼吸孔,后部有尾芽,起初蛹壳颜色淡黄而柔软,以后逐渐硬化,变为深褐色,表明即将羽化了。
成虫:幼虫在蛹壳内完成成虫体型和器官的分化,最后从蛹壳前端爬出。
刚从蛹壳里羽化出来的果蝇虫体比较长,翅膀尚未展开,体表尚未完全几丁质化,故呈半透明的乳白色。
透过腹部体壁,可以看到黑色的消化系统。
不久,变为短粗圆形,双翅展开。
体色加深。
如野生型初为浅灰色,然后呈灰褐色。
2、形态构造头部有一对复眼,三个单眼和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一对翅和一对平衡棒;腹部背面有黑色环纹,腹面有腹片,外生殖器在腹部末端,全身有许多体毛和刚毛。
养果蝇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果蝇的生物学特性。
2. 掌握果蝇的饲养方法。
3. 观察果蝇的生长发育过程。
4. 分析果蝇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二、实验材料1. 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成虫若干。
2. 10%的葡萄糖溶液。
3. 果蝇饲养盒。
4. 玻璃培养皿。
5. 滤纸。
6. 移液器。
7. 电子秤。
8. 温度计。
9. 环境控制器。
三、实验方法1. 果蝇的饲养(1)将成虫放入饲养盒中,加入适量的10%葡萄糖溶液作为食物。
(2)将饲养盒放置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温度控制在25℃左右,湿度控制在60%左右。
(3)定期更换葡萄糖溶液,保持饲养盒的清洁。
2. 果蝇的生长发育观察(1)观察果蝇的成虫形态、体色等特征。
(2)记录果蝇的发育阶段,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
(3)观察果蝇的生长速度、繁殖能力等。
3. 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果蝇生长实验(1)设置不同温度(20℃、25℃、30℃)和湿度(50%、60%、70%)的实验组。
(2)将果蝇分别放入对应的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葡萄糖溶液。
(3)定期观察和记录果蝇的生长情况。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果蝇的生物学特性(1)果蝇的成虫形态:果蝇成虫体长约2-3毫米,身体呈黄褐色,复眼大而突出,触角细长。
(2)果蝇的发育阶段:果蝇的发育过程为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2. 果蝇的生长发育过程(1)卵期:果蝇的卵期为1-2天,卵呈椭圆形,乳白色。
(2)幼虫期:果蝇的幼虫期为2-3天,幼虫呈白色,体长逐渐增长。
(3)蛹期:果蝇的蛹期为2-3天,蛹呈金黄色,身体缩短。
(4)成虫期:果蝇的成虫期为2-3天,成虫开始繁殖。
3. 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果蝇生长情况(1)温度对果蝇生长的影响:在20℃、25℃、30℃三种温度条件下,果蝇的生长速度和繁殖能力依次增加。
其中,25℃条件下果蝇的生长速度最快,繁殖能力最强。
(2)湿度对果蝇生长的影响:在50%、60%、70%三种湿度条件下,果蝇的生长速度和繁殖能力依次增加。
实验一果蝇的形态、生活周期及其饲养42228
实验一果蝇的形态、生活周期及其饲养一、教学基本要求:1、能够辨别果蝇雌雄性别。
2、掌握实验果蝇的饲养以及杂交技术。
二、教学内容:〖目的和要求〗了解果蝇的形态、生活史及各个阶段的形态特征,,掌握实验果蝇的培养和杂交方法,为果蝇的杂交实验做准备。
〖实验原理〗雄蝇体型较小,末端钝而圆.颜色深,腹背面有4个腹片,第一对足的跗节前端有性梳,而雌蝇体型较大,末端尖,颜色浅,腹背面的有5条黑色条纹。
腹面有6个腹片,无性梳。
〖材料和方法〗1、生活史观察:卵、幼虫、蛹、成虫。
果蝇生活史长短及决定因素。
2、果蝇的麻醉及性状观察方法:麻醉瓶、乙醚。
3、雌雄成蝇的区别:腹部背面、体型、腹部形状、第一对前足跗节。
4、果蝇的饲养:培养瓶、高压锅、培养基。
〖作业〗1、观察比较雌雄果蝇成体的外形和第一对足的形态及区别。
2、观察几种果蝇品系的外部性状,包括体色、翅形、眼形和眼色、刚毛等。
记下突变型的特征3、制备培养基,练习麻醉果蝇方法。
实验二果蝇的双因子实验一、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实验果蝇的杂交技术,并学会记录交配结果和掌握统计处理方法。
2、正确理解分离定律的实质。
二、教学内容:〖目的和要求〗通过两对性状个体杂交,观察F2的分离现象及其比例,了解两对非等位基因间的自由组合。
同时掌握果蝇的杂交技术,并学会记录交配结果和掌握统计处理方法。
〖实验原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基因的分离是独立的,而在配子中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四种比例相同的配子。
因此在杂种二代会出现四种表型,比例为9:3:3:1。
这一实验是利用果蝇的两对相对性状:长翅与残翅、黑檀体与灰体且分别位于不同染色体上这一特征进行的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的双因子杂交实验,旨在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材料和方法〗1、实验材料:突变型果蝇(残翅、黑檀体)×野生型果蝇(长翅、灰体)2、实验方法:收集处女蝇、做正反交、倒亲本、倒F1、麻醉观察F2、统计F2。
〖作业〗根据统计结果做χ2检验,并对检验结果做解释。
实验一果蝇的性别鉴定、性状观察及饲养方法
实验一果蝇的性别鉴定、性状观察及饲养方法试验131周日第四组胡尧1301080324郑安迪钟瑞胡尧周易2014.11.9摘要:本文记录了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性别鉴定、性状观察与饲养的方法,对比雌雄个体间差异,拍照记录并设计表格记录了野生型及棒眼、残翅、黑檀体和三隐性4种突变体的性状,配制果蝇培养基,练习了如何麻醉和转移果蝇等。
利用FlyBase数据库了解了果蝇残翅基因vg的相关信息,同时对FlyBase 基因组数据库的使用有了初步了解。
1.引言果蝇是遗传学研究重要的实验材料和模式生物,属双翅目果蝇科。
因为其易于饲养,染色体数目少,具有许多天然的或诱发的可遗传突变性状等优点而受到全世界遗传学家学家的广泛关注和使用,并且利用果蝇解决了一系列重大的遗传学问题。
我们的果蝇杂交实验,是重走经典科学研究之路,也能掌握一定的实验方法和技能,也有利于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
2.实验材料与方法2.1实验动物、仪器和试剂野生型黑腹果蝇(D.melanogaster)以及四种突变体:黑檀(ebony body,ee)、棒眼(bar,BB)、三隐(miniature wing,mm;white eye,ww;singed bristle,sn3sn3)和残翅(vestigial,vgvg)。
主要实验工具:培养瓶7个、麻醉瓶一个、瓶塞若干、冰袋一个、体视显微镜一台、解剖针一支、滤纸若干。
其他仪器:生化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锅、培养基配料、玻璃板和小烧杯等。
2.2实验方法2.2.1果蝇的麻醉与观察1)取平整的冰袋放置在体视镜的操作台上,铺上一张滤纸,并在滤纸表面刷一层水使之与冰袋贴合紧密【1】,打开体视镜的灯,对好焦。
2)拿出培养瓶,轻拍培养瓶壁,让果蝇震落到培养基上。
之后迅速打开瓶塞倒扣着罩上麻醉瓶,等待果蝇沿着瓶壁自行爬到麻醉瓶顶端。
3)将麻醉瓶转移到冰袋上,轻拍瓶壁,让果蝇震落到滤纸上等待果蝇自行麻醉。
实验一果蝇型态和生活史观察
实验一、果蝇的形态和生活史(设计型实验)观察一.实验原理:果蝇(Fruit fly)为双翅目昆虫,全世界约有4000种左右,其中,黑蝮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由于容易饲养、繁殖力强、世代周期短以及众多的突变性状,成为遗传学研究的极好材料和超级模式生物,为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推动了人类基因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二. 实验目的:1. 掌握培养果蝇的基本程序;2. 了解果蝇生活史中各个阶段的发育时间及形态特征;3. 区别黑腹果蝇几种常见突变型的主要性状;4. 观察不同果蝇种类的生活史。
三. 实验器具:完成这个实验所需的仪器、用品和试剂:解剖镜培养瓶粘贴标签麻醉瓶装有乙醚的滴瓶滴管解剂针或毛刷70%的酒精四. 实验材料: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野生型(红眼、灰身、长翅、直刚毛); 未知果蝇1; 未知果蝇2; 未知果蝇3; 未知果蝇4五. 实验方法及步骤:I. 培养基的配制:目前,已经发展了多种果蝇的培养基。
可能使用最简单方便的是“快速培养基”只需加水就可以配成可使用的培养基,不需加热,不过,一些工作者建议加5滴5%的丙酸以防霉菌,尽管方便,但大量使用时会显得非常昂贵。
Demerec 和kanfmann的果蝇指南有一些不同的培养基配方,另一个有用的培养基要归功于加利福利亚技术研究所的C.B .Bridges ,它的配料如下:20g琼脂200g玉米粉145ml 蔗糖汁(Karo Syrup)或红糖145ml糖密(Br’er Rabbit Molasses )2400ml 蒸馏水4.5g Dowicil-200溶于15ml蒸馏水方案1首先加热溶解琼脂于1000ml蒸馏水中,然后再加入1000ml蒸馏水。
小心地将混合液加热到沸腾。
在加玉米粉之前,先将玉米粉溶于400ml未加热的蒸馏水中(这样做可以防止玉米粉在热的琼脂悬液中形成团块)。
果蝇形态和生活史观察
果蝇形态和生活史观察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一种小型昆虫,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模式生物之一、它的形态和生活史观察非常有趣,并且对于遗传研究和发育生物学有很大的意义。
下面将对果蝇的形态和生活史进行详细观察。
首先,果蝇的形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果蝇的身体呈长形,通常约2-3毫米长,呈灰黑色。
它们有一个小而圆形的头部,长有复眼,复眼可以分为上下两部分,每个部分都包含几百个小单眼。
果蝇具有三个关节的触角,触角上有许多感受器,可以感知食物和环境中的化学物质。
果蝇的口器为單层细管式口器,上颚、下颚和舌头构成了果蝇取食的主要器官。
果蝇有两片透明而有质感的翅膀,翅膀可以进行快速而有力的震动,使果蝇能够在空中迅速飞行。
果蝇的胸段和腹段之间有刚毛状的细毛,可以帮助它们保持身体的平衡。
果蝇末端有一对纤细的长脚,脚部上具有刚毛和趾爪,可以帮助果蝇在垂直的表面上粘附。
果蝇的生活史观察包括产卵、幼虫的发育、蛹的形成和成虫的出现。
果蝇的生命周期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卵、幼虫、蛹和成虫。
果蝇的产卵是在合适的食物上进行的。
雌蝇产卵时,会通过爆破式排卵将卵粘附在食物表面上。
每次产卵数量不等,通常为几十至几百个。
卵的外观呈橢圆形,呈白色或乳白色。
卵孵化后,出现了幼虫。
幼虫呈白色,身体长而细长,头部稍微宽大。
幼虫的体内没有内骨骼,外表被透明而有弹性的外骨骼包裹着。
它们通过摄食食物和伸缩体节的运动来生长。
幼虫经过三个发育期(Instar)的循环,每个阶段之间都会发生蜕皮,幼虫体型逐渐变大。
在幼虫的最后一次蜕皮后,幼虫留下一个硬壳,形成蛹。
蛹的外观呈橢圆形,呈红褐色。
蛹是静止不动的阶段,内部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
蛹壳内的组织和器官不断分化和重构,为成虫的形成做准备。
在蛹的内部变化完成后,成虫即将出现。
成虫从蛹的头部破壳而出,头部先出现,身体之后。
刚出壳的果蝇呈白色,翅膀是湿润的,随着时间过去,成虫会变得干燥,体色变为典型的灰黑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蔗糖
8.9 克
干燥酵母粉 1.5 克
琼脂
0.8克
水
100毫升
添加 0.8 ml丙酸作为 防腐剂
3.果蝇的生活周期观察
果蝇的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 阶段。生活周期的长短受温度影响很大,一般以 20~25℃为适宜。生活周期与饲养温度的关系见 表2。
4.果蝇的饲养及突变体的诱导 (1)转移和麻醉
① 转移
②饲养
每瓶培养基转移3-4只果蝇,至于25℃室 温培养2周,培养出果蝇的各个生长阶段, 待观察。
突变体的诱导(拓展)
1、通过控制培养的温度诱导突变体 将培养瓶分别至于20℃、25℃、29℃的环境中
培养15天,观察突变率。 2、通过紫外照射的方法获得突变体
收集处于同一发育时期的幼虫、蛹置于潮湿滤 纸片上,紫外线照射15分钟、30分钟,照射完成后 继续培养15天,观察突变率。
实验一 果蝇的性状观察和饲养管理
一、目的和要求
1、了解果蝇的生活史; 2、掌握果蝇饲养管理的方法; 3、了解果蝇的杂交技术。
二、实验原理
果蝇广泛存在于全球温带及热带气候区, 在人类的栖息地如果园、菜市场等地皆可见其 踪迹。
目前已发现1000多种,果蝇以酵母菌为主 要食料,能发酵的水果或植物,都可用作果蝇 的饲料。
普通果蝇,又被称为醋蝇和果渣蝇,是一种小型的,红 眼蝇,身体呈黄色,带有黑色斑点。
特点:
生活史短,每12天左右即可完成一个世代; 饲养容易,以玉米粉等做饲料就可以生长繁殖; 繁殖能力强,每只受精的雌蝇可以产卵500个左右; 突变型多,突变性状多,多数是形态变异,容易观察; 染色体少、个体小,只有四对染色体,数量少而且形状有明显差
六、实验结果
1、观察并绘出果蝇的生活史。 2、统计不同诱导方式下获得的突变体类型及
数量。
麻醉
果蝇可用乙醚麻醉,以方便实验操作。
麻醉方法:
取一新培养瓶,瓶口与培养瓶大小相仿,两瓶口相对, 培养瓶在上,用手拍击培养瓶,使果蝇落入新的培养瓶 内,迅速盖上瓶塞,滴加2滴乙醚于培养瓶的棉塞上,约 两分钟左右果蝇倒卧于瓶底,即可将果蝇倒出进行操作。
染色体号
性状特征
1
复眼呈狭窄垂直棒形,小眼数少
2
眼呈褐色
2
翅膀向上卷曲,纯合致死
1
翅膀小,长度不超过身体
1
复眼白色
3
身体呈乌木色,黑亮
2
体黑色,比黑檀体深
1
全身呈浅橙黄色
2
翅明显退化,部分残留,不能飞
1
刚毛弯曲
3
复眼呈明亮猩红色
3
羽化时眼呈褐色并深化成墨色
突变型:黄体(y)
突变型:白眼(w)
突变型:朱红眼(v)
突变型:墨黑眼(se)
突变型:棒眼(B)
突变型:小翅(m)
突变型:卷翅(Cy)
突变型:残翅(vg)
突变型:短翅(dp)
突变型:无横隔脉(cv)
突变型:短刚毛(Sb)
六、实验结果
1、观察并绘出果蝇的生活史。 2、统计饲养的雌雄个体的数量,并比较雌雄
个体形态上的差异? 3、统计观测到的突变体类型及数量。
卵:白色,椭圆形,长约 0.5mm,前端背 面伸出一触丝,附着在食物上。
幼虫:一龄——二龄——三龄,三龄体长 4-5 mm,幼虫头尖尾钝,头上有一黑色钩 状口器。
蛹:化蛹前三龄幼虫停止摄食,爬到相对 干燥的瓶壁上,形成菱形的蛹,形状由淡 黄、柔软逐渐硬化为深褐色。
成虫:刚羽化的果蝇虫体较肥大,体表呈 半透明,颜色逐渐加深,硬化。
2.果蝇培养基配制
按配方称取培养基各组分。先取一半水加入琼脂于 电磁炉上加热溶解,再加入蔗糖煮沸。
取剩余的水将玉米粉调成糊状边搅拌边加入到琼脂糖 溶液中,煮沸。
待稍冷后加入酵母粉和丙酸,充分调匀、分装。 250ml的培养瓶分装100ml左右的培养基,冷却凝固。
果蝇培养基配方
玉米粉
11.2 克
注意:过度麻醉将导致果蝇死亡。
如何区分死亡果蝇
观察或计数过程中,如见果蝇翻身走 动可将麻醉瓶口朝下,盖于果蝇上方 待其麻醉后再移开。
(2)果蝇性别鉴定
取白纸板平置于桌面,将麻醉的果蝇倒于 白纸板上,于解剖镜下进行性状观察。
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时必须区分性别,务必 熟悉雌雄果蝇的差异。
性别鉴定:
别,是一种很好的遗传学实验材料,是一种模式生物。
Morgan (1866-1945)
1908年,遗传学家 摩尔根把它带上了遗传 学研究的历史舞台,约 在此后30年的时间中, 果蝇成为经典遗传学的 “主角”。
摩尔根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直线排列以及连 锁交换定律,并于1933年被授予诺贝尔奖。
1946年,摩尔根的学生,被誉为“果蝇的突变 大师”的米勒,证明X射线能使果蝇的突变率提 高150倍,因而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
三、实验材料:
普通果蝇品系: 野生型、突变型(大果蝇、小果蝇)
四、实验仪器:
培养箱、解剖镜、搪瓷杯、玻棒、镊子、 培养瓶、海绵塞、滤纸、棉球、白纸板、紫外 灯。
乙醚、酒精、丙酸、酵母粉、琼脂、玉米 粉、白糖。
五、实验内容:
1.果蝇的饲养管理
使用培养瓶培养,酵母菌是果蝇的主要食物, 凡能发酵的物质都可以用来培养,常用玉米 粉。
用化学试剂或用物理方法 如辐射等来诱导突变 体。
果蝇的生活史
25℃时,从卵 至成蝇需12天 左右。
1.卵 2.一龄幼虫 3. 二龄幼虫 4.三龄幼虫 5.蛹 6.成虫
果蝇是完全变态昆虫,生活周期可分为4个 时期:卵、幼虫、蛹和成虫。
最适培养温度20~25℃,温度越高,生长 越快,但高于30℃不育甚至死亡。
双翅目:一对翅膀+一对平衡棒
野生型:翅膀有横隔脉
野生型:眼睛颜色为砖红色,饱满圆形
野生型:刚毛——头胸部以及复眼的周围具
有平直,先端略弯的长型粗黑硬毛
果蝇常见突变性状
突变性状
棒眼 褐眼 卷曲翅 小翅 白眼 黑檀体 黑体 黄体 残翅 卷刚毛 猩红眼 墨色眼
基因符号
B bw Cy m w e b y vg sn st se
前 肢 先 端 第 二 节 具 有 性 梳
腹部体节数目
雌果蝇6节,腹部底部为产卵管,呈现圆锥状凸出。
腹部体节数目
雄果蝇4节,腹部底部为交尾器,呈现黑色圆形外观。
(3)果蝇突变体的观察
取白纸板平置于桌面,将麻醉的果蝇倒于 白纸板上,于解剖镜下进行突变体性状的观察。
野生型
体色灰,翅膀呈圆卵型,静止时平放交叉 重叠,长度约为腹部长度的两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