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导学案答案
将进酒导学案
将进酒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预习检测 (1)三、全文翻译 (2)四、中心思想 (3)五、读文感知 (4)六、预习检测题答案 (5)一、学习目标《将进酒》是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学习此诗的目标在于深入领会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首先,要理解诗人借酒兴诗,抒发人生感慨的豪放情怀,把握其交织着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争的复杂情感。
其次,要品味诗歌中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如夸张手法的运用和巨额数词的修饰,感受其笔墨酣畅、抒情有力的风格。
最后,要通过对诗歌的反复诵读和深入解析,培养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提升个人的人文素养。
二、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将进酒》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他是我国著名的______主义诗人。
2.《将进酒》原为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标题的意思为“______”。
3.诗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一句,体现了诗人______的人生态度。
二、选择题1.《将进酒》中“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A.忧愁苦闷B.慷慨豪放C.愤懑不平D.孤独寂寞2.下列对《将进酒》中诗句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A.“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是对友人的劝酒之辞。
B.“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倾听自己歌声的愿望。
C.“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体现了诗人对富贵生活的向往。
D.“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反映了诗人对圣贤的独到见解。
三、简答题1.请简述《将进酒》一诗中诗人是如何通过描写饮酒场面来抒发自己情感的。
2.谈谈你对《将进酒》中“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一名句的理解。
三、全文翻译《将进酒》译文如下:君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
君不见那高堂明镜中的青丝白发,早晨如青丝般乌黑,傍晚白得如雪。
人生得意之时应当纵情欢乐,莫要让金杯空淌一波月色。
生而为人应当有作为,合成欢乐,发尽春光。
高二语文《将进酒》导学案
高二语文《将进酒》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诗中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韵脚的疏密转换,因声求气。
2、背诵诗歌,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感悟诗人跌宕起伏的感情激流,吟咏诗韵。
3、诵读诗歌,体会诗人借着酒兴,淋漓尽致地抒发的不平之气。
【学习重点】因声求气【学习难点】吟咏诗韵学法指导问题导学流程问题答案及补充完善(一)关于乐府诗乐府是从汉到唐各朝设立的专门搜集民间乐曲和歌词以及制作乐章的管理部门。
这些个部门创作搜集的诗就叫乐府诗。
其特点是:1、形式自由和多样,有四言、五言、六言以及杂言种种,其中最常用的是杂言和五言诗。
2、它的杂言体诗完全是自由灵活的,没有固定的章法、句法,长短随意,整散不拘。
(二)李白的乐府诗1、大量地沿用乐府旧题,或用其本意,或借古题写现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或用古题写己怀。
如《蜀道难》2、李白的乐府诗是最为奔放的自由诗,完全突破了旧题乐府的创作模式。
一、新旧知识关联(一)旧知回顾1、请就句式特点区别乐府诗与律诗的不同。
2、无论古体诗还是近体诗在诵读时,都要讲究声律。
近体诗除了要求对仗、节拍外,还尤为注意什么问题?学法指导问题导学流程问题答案及补充完善(三)因声求气,就是感受诗的节奏,根据声韵的特点,把握诗的精神。
吟咏诗韵,就是字词本身所包含的感情,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吟咏,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文本表层解读:(一)诵读诗歌要点:古典诗歌讲究声律。
朗读时要注意1、读准字音2、读准句读(句内节拍、联末韵脚、平仄、对仗)3、读准情感变化(二)因声求气朗读诗歌本诗以七言为主,以三、五、十言句“破”之,参差错综,以散行为主,用短小的对仗点缀,节奏徐疾变化,奔放不随性。
温馨提示:因声求气充分把握诗中句式的长短变化①长句一般比较舒缓,表达的情感比较柔和、沉痛、悲凉;因此,要读得比较缓慢、回旋。
短句一般比较急促,表达的情感比较轻快、愉悦。
因此,要读得比较快捷、有弹性。
(二)自主探究之新知学习认真阅读课本P39——40赏析指导《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勾画要点。
将进酒导学案带答案2
高二语文导学案情感线索先写悲(开头四句)--叹流光易逝次写乐(“人生”以下六句)--喜朋友相聚又次写愤激之情(“钟鼓”以下六句)--渲不平之气最后写狂放之情(“主人”后)--豪放中含悲凉意请同学们依据诗歌的内容作一个大胆的推测:宴饮后的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激动的(找出对应诗句:)豪放的(找出对应诗句:)悲壮的(找出对应诗句:)自信的(找出对应诗句:)愤慨的(找出对应诗句:)狂放的(找出对应诗句:)愁苦的(找出对应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同学们,当大家看到这么气势磅礴的黄河的时候会感到心情怎么样?——激动……“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作者为什么从江水想到了人生?这一句中有一个字明确的表达了作者的感情,那就是——悲。
古人有一个词评说的好——悲而不伤,悲而愈壮“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读完这一句,我们会发现作者用其中两个字明确的表达了他的感情:“欢”和“乐”。
在这里有一种心态让诗人感到欢乐这种心态是——自信。
哪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就是本诗的第一次感情变化,由原来的悲壮转成了欢快。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他不仅自己喝,还劝他的朋友喝。
这里也就点明了“将进酒”的这个题目的意思,劝酒歌。
另外,同学们感受一下,在这里作者连续用了四个“三字句”,那么这四个三字句起到了什么作用呢?这就是诗歌中的第二次感情变化:由欢快转为狂放。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为什么作者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呢?“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这分明是得不到重用的一种——愤慨。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既是对陈王昔时宴饮的倾慕,更是对现实遭遇的愤恨与控诉。
这就出现了本首诗中的第三次感情变化:由狂放转为愤恨。
然而愤恨之情刚刚显露,诗人又回到了酒中。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这些很多人苦苦追求的东西到了李白这里却抵不过一碗美酒,在李白的眼中充满着鄙视之情。
将进酒学案及答案
【问题一】请同学们依据诗歌内容作一个大胆推测,宴饮后李白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依据是什么?形象:大醉,酣睡不起理由:①“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饮酒多)②“将进酒,杯莫停。
”(饮酒快)【问题二】李白为什么要这么狂喝痛饮啊?从诗歌的内容里,你能找出原因吗?(诗歌中的哪一句话集中而鲜明的表明了这一原因?)①酒逢知己千杯少——朋友聚会②“与尔同销万古愁”——借酒消愁【问题三】好友相聚,本来是人生快事,宴逢知己,应把酒言欢,李白却为何有违常情,不喜反愁呢?【明确】李白于公元744年,赐金放还,离开长安,本诗写于公元752年,已据流放当时八年之久,本来梦想未灭,只是“且放白鹿青崖间”,李白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还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但韶光易逝,人生易老,垂暮之年的李白,发现昔日的梦想离自己愈来愈远了,却无可奈何,怎么不愁思满怀呢?(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朝如青丝暮成雪。
”【提问】“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解析】黄河的水好像是从天上奔涌而下,一泻千里,向东流去,很有挟天风海雨的气势,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气势雄壮的画面,有种势不可挡的感觉。
【提问】作者描绘这样一幅景象要表达怎样的感慨?【解析】看似是作者借黄河之恢宏气势抒发豪迈之情,其实作者“另有所图”:我们知道,自从《论语》提出“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之后,我们中国人只要看到流水一去不复返很自然就会想到时光的流逝,诗人借“奔流到海不复回”引发“时光易逝”的感慨。
这种“先咏他物,而引出所咏之物”的手法在诗歌中叫“比兴”。
【提问】“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中,诗人为何而悲?悲什么?【解析】看似作者借此“悲”头发白了,青春不再,其实,从更深一层讲,作者是由“青春易逝,人生短暂”引发“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的感慨。
【小结】诗的开头运用比兴的手法,引发作者“时光易逝,功业未成”的悲凉之情,作者因“愁”而“悲”,感人肺腑。
高中语文《将进酒》导学案
第11课将进酒导学目标 1.诵读诗歌,把握其中的情感基调,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
2.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课内自主学习一文化常识1.背景解读《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调,意为“劝酒歌”。
作者的这首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年,也是安史之乱前三四年光景,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
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曾登高饮宴。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的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2.古文知识积累(考点)(1)冠族指的是当地显贵的豪门世族,有一定的名望和影响。
(2)辎重指行军时由运输部队携带的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
(3)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
社为土神,稷为谷神。
土地神和谷神在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是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
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4)“拓本”是把碑刻、铜器等器物的形状和上面的文字、图像拓下来的纸本。
二古诗文基础1.字音识记①将.进酒(qiānɡ)②馔.玉(zhuàn)③恣.欢谑.(zì_xuè) ④径.须(jìnɡ)⑤沽.取(ɡū) ⑥千金裘.(qiú)2.通假字(1)径须沽.取对君酌(“沽”通“酤”,买或卖,这里指买)(2)与尔同销.万古愁(“销”通“消”,消除)3.词语解释(1)将.进酒 将:请 (2)会须..一饮三百杯 会须:应当 (3)钟鼓..馔玉不足贵 钟鼓:鸣钟击鼓作乐 (4)钟鼓馔玉..不足贵 馔:吃喝 玉:像玉一般美好(5)斗酒十千恣.欢谑.恣:放纵、无拘束 谑:玩笑(6)径须..沽取.对君酌 径须:直须,只管 取:语气助词,表示动作的进行4.词类活用(1)高堂明镜悲.白发(形容词作动词,慨叹) (2)钟鼓..馔玉不足贵.(名词作动词,鸣钟击鼓作乐;形容词作动词,崇尚,重视)(3)陈王昔时宴.平乐(名词作动词,举行宴会) 5.一词多义(1)请⎩⎪⎨⎪⎧ 请.君为我倾耳听(动词,请求别人做某件事)丹请.先遣秦武阳(动词,请求别人允许自己做某事) (2)与⎩⎪⎨⎪⎧与.尔同销万古愁(介词,和)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连词,和) (3)将⎩⎪⎨⎪⎧ 呼儿将.出换美酒(动词,拿)将.进酒(动词,请)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动词,扶持)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名词,将领)6.特殊句式省略句 ①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天上来”前省略介词“于”)②陈王昔时宴平乐(“平乐”前省略介词“于”)7.默写填空(1)李白《将进酒》中写曹植饮酒豪情的两句是:“”。
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将进酒》导学案 (含答案)
《将进酒》导学案学习目标:1.走近诗人李白,了解李白的主要作品及风格特点;背诵这首诗。
2.因声求气,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形象,。
3.探究诗歌的主旨,理解李白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入世的复杂情感。
4.鉴赏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感受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
重难点: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主旨。
2.鉴赏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
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过程:课前自主学习一、知人论世1.作家作品李白(701?-762?),字______,号______ 。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
(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
天宝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
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
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
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
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
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
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______诗人,有“______”之称。
与杜甫齐名,并称“______”,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调张籍》)。
著有______。
2.写作背景《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译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太白”云。
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做客,三人尝登高宴饮(《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
将进酒导学案
将进酒导学案《将进酒》导学案【学习目标】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学习重点及难点】1、品鉴特色,引导学生领略诗歌独特韵味。
2、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3.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即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和极度的夸张。
【学习方法】诵读与鉴赏相结合。
【知识链接】一、诗歌鉴赏常见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的喜悦之情。
清新之风常见于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陶潜的诗特点主要在平淡,有时候也不乏清新,而王维,孟浩然的诗则相对比较清新。
平淡:平淡不同于平庸与淡而无味,是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的语言说出,富有情味的,所以说往往平淡而有思致。
平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
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
平淡首推陶渊明。
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如李商隐的诗。
李商隐的诗歌不但绚丽,而且朦胧晦涩,李贺的诗也比较绚丽乃至于奇丽,比如《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琢春泥。
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不绕弯子,一语道破,一语中的。
简洁又表述为洗炼(练):语言简练利落。
明白如话:不雕塑饰,不加修饰。
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自然: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
专题3《将进酒》导学设计(含答案)
将进酒一、诗人名片李白——安史之乱时期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避地东南,来往于宣城、金陵、溧阳一带。
后隐居于庐山。
玄宗之子永王李璘率师东下,恭请李白,李白遂满怀热忱毅然从戎。
不料肃宗李亨与永王李璘之间又祸起萧墙,李璘兵败被杀。
李白也因此获罪下狱,不久被流放夜郎(今贵州正安西北)。
当时李白正陷于“世人皆欲杀”的危险处境之中,以致杜甫还误信了流言写诗寄托沉痛的哀思。
李白沿江西上,至巫山时遇赦放还。
762年,李白病死于安徽当涂令族叔李阳冰家。
初葬采石矶。
后人遵诗人遗志,改葬青山。
李白平生浪迹天下,身世遭遇大起大落,富有传奇色彩,其诗今存九百多首。
二、诗词故事李白诗讽县太爷唐代彰明县令平时也爱吟诗作对,对李白也很谦恭,故同李白有了交往。
一次,李白随县令一起察看江水暴涨的情况,路过一段河堤,忽见江岸边的芦苇丛里有个溺死的女尸,随波摇荡,小鸟瞅着尸体噪叫,鱼儿围着尸体转悠。
李白心酸,县令诗兴大发,高声吟道:“二八谁家女,飘来倚岸芦。
鸟窥眉上翠,鱼弄口旁朱。
”李白听了很不满意,便接着吟道:“绿发随波散,红颜逐浪无。
何因逢伍相?应是怨秋胡。
”县令知道李白在讽刺他,也无可奈何。
李白吟完扬长而去。
李白如何讽刺他呢?他用了“秋胡戏妻”的典故。
春秋时,有个叫秋胡的,出外十年,当了官,回家探亲,看见桑园里有个美貌妇女,他不知道正是自己的妻子,便前去调戏,遭到妇女的臭骂。
李白以古喻今,讽刺县太爷的流氓无赖。
三、文题背景1.《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译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
这首诗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做客,三人尝登高饮宴。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诗人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2.采石矶太白楼联侍金銮,谪夜郎,他胸中有何得失穷通。
但随遇而安,说什么仙,说什么狂,说什么文章身价。
《将进酒》导学案答案
《將进酒》导学案参考答案制作:郭仁玲2010.3.20【课文解读及赏析】一、整体感知1、略2、自读全诗,参照课文注释,读懂诗意,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
3、这首诗的基调是什么?你从哪几个词看出?以愤激、豪放为感情基调。
从悲、欢、愁等词可看出。
4、诗人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找出相关语句回答。
本诗的主旨句是什么?悲伤—欢乐—愤激—狂放。
相关语句见课本。
5、本诗的主要意象有哪些?中心意象是什么?水、月、酒。
中心意象是酒。
二、深入赏析1.诗人为何而悲?这里“水”这一意象有什么寓意?多角度来阐述为何而“悲”,可以从李白的经历、抱负等等方面来谈谈。
李白被排挤出长安,政治抱负不得施展,心中难免郁闷。
又根据课下注释:此诗写于天宝十一年,即公元752年,而史载李白生于公元701年,据此推算,诗人此时已是年过50的老人。
韶华已逝,怎不叫人感而生愁?李白悲的是时光易逝,人生苦短,壮志难酬,所以他悲从中来,而这种悲是慷慨生悲。
首句从空间写,次句从时间写,用了夸张的手法,大自然的伟大永恒和人类生命的短暂渺小形成强烈的对比。
这里“水”这一意象的寓意既指时光易逝、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愁苦,又指时空的永恒。
2、诗人为何而欢?这里“月”这一意象有什么寓意?“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有用”而“必”,一何自信!体现了诗人的旷达豪放,透露出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态度。
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
但这“欢”是借酒浇愁的“欢”,是暂时的“欢”。
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当位至卿相,飞黄腾达,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
这里“月”这一意象的寓意既指情感的无奈,又指时空的永恒。
3、诗人是如何表达愤激之情的?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主旨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相比,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异同?诗人先用“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点明全诗主旨,集中表现了诗人离开长安时的愤激之情。
“钟鼓馔玉不足贵”实际上是对当权者和豪门贵族的蔑视否定,“但愿长醉不复醒”实际上是一种消极的反抗,无力反抗,借酒消愁。
【K12学习】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将进酒导学案(含答案)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将进酒导学案(含答案)科目第1课时语文年级二年级备课人高二语文备课组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将进酒 1、运用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方法,领悟诗歌的韵律感和音乐美,把握诗歌情感色彩的变化,充分理解作品的情韵美。
2、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体会诗人的性格特点和诗歌的主旨。
3、正确评价作者的人生态度。
1、把握诗歌情感色彩的变化,理解作品的情韵美。
2、正确理解和评价作者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主旨。
1、把握诗歌情感色彩的变化,理解作品的情韵美。
2、正确理解和评价作者。
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任务驱动1、你知道哪些劝酒词呢?古代也有一些劝酒诗歌,你知道的有哪些呢?2、你能总结出劝酒时通常与什么联系起来呢?3、酒仙李白写了很多关于酒的诗歌,在《将进酒》中是怎样劝酒的呢?读完这篇文章后,请用一个字概括李白的性格特点。
知识链接1、关于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著名诗人。
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动,李白主要生活在大唐帝国最为辉煌的年代,是盛唐之音的天才歌手。
贺知章称李白为“天上谪仙人”,后人又将他尊为“诗仙”。
但是,李白并不完全是一个超现实的浪漫主义者。
开元、天宝时期的其他诗人往往在归隐与出仕之间徘徊,而李白却毫不掩饰他对功名事业的向往,同时又因为自己不能为富贵利禄而自卑其格,故多苦多闷激愤之词。
他热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对其中不合理的现象毫无顾忌地投之以轻蔑。
这种已被现实锁入牢笼,却不愿意接受,反过来又想征服现实的态度,成为后人反抗黑暗现实与庸俗风气的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
他诗中的形象往往是个性化的,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
想象奇特,手法夸张。
他的乐府诗很多,取材广泛。
七言古诗往往掺入杂言,雄壮、缥缈而奇丽。
他的五、七言绝句,纯任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优悠从容,闲雅超远。
明代胡应麟认为唐代五、七言绝句,以李白为最。
关于李白之死,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总体可以概括为三种死法:其一是醉死;其二是病死;其三是溺死。
《将进酒》导学案设计「附答案」
《将进酒》导学案设计「附答案」《将进酒》导学案设计「附答案」三维目标: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1、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2、背诵这首诗。
一、导言: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
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
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
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
他是“诗仙”,又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
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
直至现在,还有沿用的。
二、文体常识及写作背景:《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铙歌的曲调,题意为“劝酒歌”。
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
由于受到排挤,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以东鲁、梁国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
当时,他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
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
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
本诗作于天宝十一载(752),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
当时,他跟友人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元丹丘家里做客。
他与友人岑勋、元丹丘饮酒,借酒兴诗情写下这首《将进酒》,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也流露了施展抱负的愿望。
三、完成预习:1、收集与酒有关的诗词名句(1) ,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2) ,西出阳关无故人。
(3) 欲饮琵琶马上催。
(4)酒入愁肠,。
(5)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6)兰陵美酒郁金香,。
,不知何处是他乡。
(7)抽刀断水水更流,。
人生在世不称意,。
(8)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9) ,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10 ,怎敌它,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11) ,去年天气旧亭台。
将进酒导学案参考答案
《将进酒》导教案参照答案:一、预习题答案:1、对酒当歌劝君更尽一杯酒葡萄美酒夜光杯化作相思泪花间一壶酒对影成三人但使主人能醉客玉碗盛来琥珀光举杯销愁愁更愁明朝发散弄扁舟落魄新停浊酒杯白天放歌须纵酒三杯两盏淡酒一曲新词酒一杯今宵酒醒哪处借问酒家哪处有2、将, qi ā n ɡ;樽, z ū n ;烹, p ē n ɡ:岑, c é n ;馔,zhu à n ;谑, xu è;将, ji ā n ɡ;散, s ǎ n 。
3、高堂:高大的厅堂;会须:应该;足:值得;恣:放纵;径:即、就;尔:代词“尔” ;二、问答题 1、两组排比长句,如同挟天风裹海雨,向我们迎面扑来。
以水来比喻时间的流逝,非李白独创。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日夜。
——《论语》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量。
哀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鹤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何如的神态犹如画出。
2、“实用”而“必”,一何自信!表现了诗人的旷达豪放,流露出一种怀才不遇而又盼望用世的踊跃的态度。
深蕴在骨子里的激情。
3、几个短句突然加入,不只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并且写来传神且琅琅上口。
5、全文要旨难过气愤6、悲乐气愤狂气愤7、三国期间的陈王曹植是个才干横溢的人物,由于被其兄曹丕所忌恨而郁郁不得志,只有以酒浇愁。
以泪度日,最后年龄轻轻的就逝世了。
诗人由曹植想到了自己相同怀才不遇,因显贵当道,使自己为国效劳的理想没法实现,英豪无用武之地。
作者是借曹植的典故尽吐心中的不平。
8、高堂明镜悲鹤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易老青春不再天生我材必实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壮志未酬怀才不遇古来圣贤皆孤独唯有饮者留其名圣贤孤独陈王失落9、①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鹤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特点:开篇用长句起兴,借天上而来不再复回的黄河之水、明镜中转瞬雪白的头发,来感触人生之短暂,尽吐心中这愁闷,引出“钟鼓馔玉不足贵,希望长醉不复醒”的要旨。
将进酒学案及答案
234【问题一】请同学们依据诗歌内容作一个大胆推测,宴饮后李白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依据是什么?形象:大醉,酣睡不起理由:①“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饮酒多)②“将进酒,杯莫停。
”(饮酒快)【问题二】李白为什么要这么狂喝痛饮啊?从诗歌的内容里,你能找出原因吗?(诗歌中的哪一句话集中而鲜明的表明了这一原因?)①酒逢知己千杯少——朋友聚会②“与尔同销万古愁”——借酒消愁【问题三】好友相聚,本来是人生快事,宴逢知己,应把酒言欢,李白却为何有违常情,不喜反愁呢?【明确】李白于公元744年,赐金放还,离开长安,本诗写于公元752年,已据流放当时八年之久,本来梦想未灭,只是“且放白鹿青崖间”,李白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还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但韶光易逝,人生易老,垂暮之年的李白,发现昔日的梦想离自己愈来愈远了,却无可奈何,怎么不愁思满怀呢?5(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朝如青丝暮成雪。
”【提问】“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解析】黄河的水好像是从天上奔涌而下,一泻千里,向东流去,很有挟天风海雨的气势,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气势雄壮的画面,有种势不可挡的感觉。
【提问】作者描绘这样一幅景象要表达怎样的感慨?【解析】看似是作者借黄河之恢宏气势抒发豪迈之情,其实作者“另有所图”:我们知道,自从《论语》提出“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之后,我们中国人只要看到流水一去不复返很自然就会想到时光的流逝,诗人借“奔流到海不复回”引发“时光易逝”的感慨。
这种“先咏他物,而引出所咏之物”的手法在诗歌中叫“比兴”。
【提问】“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中,诗人为何而悲?悲什么?【解析】看似作者借此“悲”头发白了,青春不再,其实,从更深一层讲,作者是由“青春易逝,人生短暂”引发“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的感慨。
【小结】诗的开头运用比兴的手法,引发作者“时光易逝,功业未成”的悲凉之情,作者因“愁”而“悲”,感人肺腑。
《将进酒》导学案 参考答案
《将进酒》导学案参考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将进酒》导学案参考答案:一、预习题答案:1、对酒当歌劝君更尽一杯酒葡萄美酒夜光杯化作相思泪花间一壶酒对影成三人但使主人能醉客玉碗盛来琥珀光举杯销愁愁更愁明朝散发弄扁舟潦倒新停浊酒杯白日放歌须纵酒三杯两盏淡酒一曲新词酒一杯今宵酒醒何处借问酒家何处有2、将,qiānɡ;樽,zūn;烹,pēnɡ:岑,cén;馔,zhuàn;谑,xuè;将,jiānɡ;散,sǎn。
3、高堂:高大的厅堂;会须:应当;足:值得;恣:放纵;径:即、就;尔:代词“尔”;二、问答题1、两组排比长句,犹如挟天风裹海雨,向我们迎面扑来。
以水来比喻时间的流逝,非李白独创。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
2、“有用”而“必”,一何自信!体现了诗人的旷达豪放,透露出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态度。
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
3、几个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而且写来逼真且琅琅上口。
5、全文主旨痛苦愤慨6、悲乐愤慨狂愤慨7、三国时期的陈王曹植是个才华横溢的人物,因为被其兄曹丕所忌恨而郁郁不得志,只有以酒浇愁。
以泪度日,最后年纪轻轻的就死去了。
诗人由曹植想到了自己同样怀才不遇,因权贵当道,使自己为国效力的志向无法实现,英雄无用武之地。
作者是借曹植的典故尽吐心中的不平。
8、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易老青春不再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壮志未酬怀才不遇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圣贤寂寞陈王失意9、①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进酒学案及答案
参考答案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依据是什么?形象:大醉,酣睡不起理由:①“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饮酒多)②“将进酒,杯莫停。
”(饮酒快)【问题二】李白为什么要这么狂喝痛饮啊?从诗歌的内容里,你能找出原因吗?(诗歌中的哪一句话集中而鲜明的表明了这一原因?)①酒逢知己千杯少——朋友聚会②“与尔同销万古愁”——借酒消愁【问题三】好友相聚,本来是人生快事,宴逢知己,应把酒言欢,李白却为何有违常情,不喜反愁呢?【明确】李白于公元744年,赐金放还,离开长安,本诗写于公元752年,已据流放当时八年之久,本来梦想未灭,只是“且放白鹿青崖间”,李白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还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但韶光易逝,人生易老,垂暮之年的李白,发现昔日的梦想离自己愈来愈远了,却无可奈何,怎么不愁思满怀呢?(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朝如青丝暮成雪。
”【提问】“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解析】黄河的水好像是从天上奔涌而下,一泻千里,向东流去,很有挟天风海雨的气势,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气势雄壮的画面,有种势不可挡的感觉。
【提问】作者描绘这样一幅景象要表达怎样的感慨?【解析】看似是作者借黄河之恢宏气势抒发豪迈之情,其实作者“另有所图”:我们知道,自从《论语》提出“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之后,我们中国人只要看到流水一去不复返很自然就会想到时光的流逝,诗人借“奔流到海不复回”引发“时光易逝”的感慨。
这种“先咏他物,而引出所咏之物”的手法在诗歌中叫“比兴”。
【提问】“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中,诗人为何而悲?悲什么?【解析】看似作者借此“悲”头发白了,青春不再,其实,从更深一层讲,作者是由“青春易逝,人生短暂”引发“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的感慨。
【小结】诗的开头运用比兴的手法,引发作者“时光易逝,功业未成”的悲凉之情,作者因“愁”而“悲”,感人肺腑。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将进酒》导学案
《将进酒》导学案(后附答案)【学习目标】1.理清诗人情感脉络,把握诗歌感情基调。
2.通过学习诗中表现手法体会诗人浪漫主义的诗风。
3.理解诗人怀才不遇又渴望用世的复杂感情。
【知识链接】1、关于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
少年即勤奋读书,“五岁诵六甲”,通诗书,观百家,善诗赋。
年轻时还爱好剑术,轻财任侠。
二十岁前后游历成都、蛾眉山等处。
二十五岁时,心怀“奋其智能,愿为辅弼”的大志。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渡荆门,别故乡。
天宝元年(742)以《大鹏遇希有鸟赋》名扬天下。
在道士兼诗人吴筠和玉真公主的推荐下,被唐玄宗召进宫,供奉翰林。
本以为能鹏程万里飞翔,可心高气傲,没半点奴颜媚态的李白,却很快遭到杨贵妃、李林甫、高力士等权贵的谗毁,只好离开朝廷,天下飘零。
2、《将进酒》解题a、“将进酒”中的“将”为何意?b、背景简介: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
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
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
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
一、课前预热1、收集与酒有关的诗词名句(1),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2),西出阳关无故人。
(3),欲饮琵琶马上催。
(4)酒入愁肠,。
(5),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6)兰陵美酒郁金香,。
,不知何处是他乡。
(7)抽刀断水水更流,。
人生在世不称意,。
(8)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9),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10 ,怎敌它,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11),去年天气旧亭台。
(晏殊《浣溪纱》)(12)?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13)?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2、正音樽馔裘烹恣谑3、通假字径须沽取对君酌沽----4、特殊句式主人何为言少钱何为——二、诵读(因声求气,通过诵读感受诗人奔放的感情和情绪的起伏)三、合作探究1、阅读“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将进酒 导学案—高中语文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上册
将进酒学习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诵读全诗,把握诗歌的情感变化;审美鉴赏与创造:掌握诗歌的句式变化与情感变化的对应关系;能够鉴赏诗歌表达感情的艺术手法。
【课前预习】写作背景:《将进酒》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安史之乱前四五年光景。
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诗人对此极为不满,却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借酒销愁,“但愿长醉不复醒”。
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
由于受到排挤,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以东鲁、梁国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
他曾多次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
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
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
标注读音: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 )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 )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 )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 )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 )欢谑( )。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 )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 )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答案:qiāng zūn pēng Cén qiāng zhuàn lè zì xuè gū jiāng 填空检测:1、《将进酒》原为的曲调。
多以为内容。
“将”译为,读。
题目可译为。
2、涉及到三个人物,分别是李白、即、即。
3、这首诗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诗人感情的大起大落,这就是豪放的表现。
开头四句写的情绪,运用、的修辞手法。
答案:汉乐府;饮酒放歌;劝、请,qiāng ,劝人饮酒;岑夫子,岑勋,丹丘生,元丹丘(主人);悲,夸张,比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將进酒》导学案参考答案
制作:郭仁玲2010.3.20
【课文解读及赏析】
一、整体感知
1、略
2、自读全诗,参照课文注释,读懂诗意,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
3、这首诗的基调是什么?你从哪几个词看出?
以愤激、豪放为感情基调。
从悲、欢、愁等词可看出。
4、诗人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找出相关语句回答。
本诗的主旨句是什么?
悲伤—欢乐—愤激—狂放。
相关语句见课本。
5、本诗的主要意象有哪些?中心意象是什么?
水、月、酒。
中心意象是酒。
二、深入赏析
1.诗人为何而悲?这里“水”这一意象有什么寓意?
多角度来阐述为何而“悲”,可以从李白的经历、抱负等等方面来谈谈。
李白被排挤出长安,政治抱负不得施展,心中难免郁闷。
又根据课下注释:此诗写于天宝十一年,即公元752年,而史载李白生于公元701年,据此推算,诗人此时已是年过50的老人。
韶华已逝,怎不叫人感而生愁?李白悲的是时光易逝,人生苦短,壮志难酬,所以他悲从中来,而这种悲是慷慨生悲。
首句从空间写,次句从时间写,用了夸张的手法,大自然的伟大永恒和人类生命的短暂渺小形成强烈的对比。
这里“水”这一意象的寓意既指时光易逝、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愁苦,又指时空的永恒。
2、诗人为何而欢?这里“月”这一意象有什么寓意?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有用”而“必”,一何自信!体现了诗人的旷达豪放,透露出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态度。
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
但这“欢”是借酒浇愁的“欢”,是暂时的“欢”。
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当位至卿相,飞黄腾达,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
这里“月”这一意象的寓意既指情感的无奈,又指时空的永恒。
3、诗人是如何表达愤激之情的?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主旨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相比,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异同?
诗人先用“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点明全诗主旨,集中表现了诗人离开长安时的愤激之情。
“钟鼓馔玉不足贵”实际上是对当权者和豪门贵族的蔑视否定,“但愿长醉不复醒”
实际上是一种消极的反抗,无力反抗,借酒消愁。
然后“古来”一联,以抒情的方式说明不复醒的理由,再举出例子,引出陈王曹植,借以自况。
在内容上:(1)相同点:都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的态度和愤激之情。
(2)不同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于愤激中略见昂扬,夲诗中“但愿长醉不复醒”显得消极一些,于愤激中略见低沉。
在表达方式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直白,“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是曲达。
4、又是如何表达狂放之情的?全诗中“酒”这一意象有什么寓意?
诗人反客为主,直命沽酒,诗人要将一切昂贵的东西都拿来“换美酒”——狂放!。
这种狂放,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表现。
“酒”是本诗的中心意象,它可寄寓表达欢悦、得意、失意、愁苦之情,但本诗表达的是失意、愁苦之情。
【课堂探究】
杜甫不赞成李白饮酒过多,在《赠李白》中曾写到:“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
跋扈为谁雄? ”你对李白的“痛饮狂歌”有何看法?谈谈你的理解。
李白嗜酒,更多的是他人生志向不得施展的体现。
借饮酒来反抗险恶的现实社会,寄托情怀,是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的常用方法。
李白也继承了这种做法,借酒浇愁,发泄情感,写了许多借酒咏怀的诗,以表达自己心中的郁闷。
李白的“痛饮狂歌”毕竟是一种消极行为,这是由他的傲世态度和狂放不羁的个性决定的,是其局限所在。
学生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言之成理即可。
【课堂反思回顾】
1、回顾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的艺术特色,按诗人的感情发展的脉络练习背诵。
悲伤(夸张、比兴)整句
↓
欢乐(夸张)整句(重点句)
将进酒↓
愤激(化用)整散结合(主旨句)
↓
狂放(夸张)整散结合
全诗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伤—欢乐—愤激—狂放,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表现了一种怀才不遇又渴望用世的矛盾复杂的情感。
豪放是它的外壳,愤激才是它的内核。
2、默写本课名句:
答案略
【拓展延伸】
一、李白诗歌名句积累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北风行》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进酒》
6、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
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8、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10、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登金陵凤凰台》
1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1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蜀道难》
13、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1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1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
16、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菩萨蛮》
1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19、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
20、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吴歌》
2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2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23、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中览古》
24、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把酒问月》
2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二、、做基础训练
【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