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物理学家的故事来激励中学生科学探究学习
物理学家的故事

物理学家的故事物理学这门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物质和能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这个领域中,有许多杰出的物理学家创造了让世界为之惊叹的理论和发现。
他们的故事不仅展示了人类智慧的辉煌成果,也启发了无数追求知识的年轻人。
以下是几位伟大物理学家的故事,让我们在他们的足迹中一同探索。
1. 牛顿的苹果理论牛顿是一位英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被公认为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据传,当时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休息,一颗苹果掉在他头上,这一突发事件引发了他对万有引力法则的思考。
通过数学分析,牛顿发现质点间的引力与质量之间成正比,并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这个成就不仅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了物体运动的规律,也为后续科学家提供了极大的启示。
2.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爱因斯坦是德国裔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以其相对论的理论而闻名于世。
相对论是一种描述时间、空间和引力关系的理论。
爱因斯坦通过对光的研究和思考,提出了著名的等效原理和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即光速不变和加速运动对时间的影响。
相对论的提出颠覆了牛顿经典物理学的观念,对后来的物理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 居里夫人的放射性研究居里夫人是波兰裔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她是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
她和丈夫居里共同研究了放射性元素,发现了铀矿石具有“放射性”这一独特现象。
她们的研究不仅揭示了一种新的物理现象,也为核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居里夫人的辛勤工作和勇敢精神为后来的女性科学家树立了榜样。
4. 卢瑟福的原子核理论卢瑟福是新西兰裔的物理学家,他通过“阿尔法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有一个致密的核心。
这个实验为原子核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并为后来的核物理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模型被后来的科学家广泛接受,并对核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5. 霍金的黑洞理论霍金是一位英国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他以其对黑洞理论的贡献而闻名于世。
黑洞是一种极度紧密的天体,其引力非常强大,甚至都不让光逃逸。
霍金的励志事例(通用9篇)

霍金的励志事例霍金的励志事例(通用9篇)霍金是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霍金的励志事例,欢迎阅读。
霍金的励志事例篇1科学家霍金小时候的学习能力似乎并不强,他很晚才学会阅读,上学后在班级里的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而且因为作业总是“很不整洁”,老师们觉得他已经“无可救药”了,同学们也把他当成了嘲弄的对象。
在霍金12岁时,他班上有两个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赌,说他永远不能成材,同学们还带有讽刺意味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爱因斯坦”。
谁知,20多年后,当年毫不出众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师级人物。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原来,随着年龄渐长,小霍金对万事万物如何运行开始感兴趣起来,他经常把东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们恢复组装回去时,他却束手无策,不过,他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责罚他,他的父亲甚至给他担任起数学与物理学“教练”。
在十三四岁时,霍金发现自己对物理学方面的研究非常有兴趣,虽然中学物理学太容易太浅显,显得特别枯燥,但他认为这是最基础的科学,有望解决人们从何处来与为何在这里的问题。
从此,霍金开始了真正的科学探索。
霍金的励志事例篇2斯蒂芬·威廉·霍金,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与宇宙论家,是当今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还被称为“宇宙之王”。
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起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
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即随着时间的增加黑洞的面积不减。
这很自然使人将黑洞的面积与热力学的熵联系在一起。
史蒂芬·霍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这个时候他的家乡伦敦正笼罩在希特勒的狂轰滥炸中。
这迫使霍金一家搬离海格特的家园,迁到牛津避难。
他们在霍金诞生后又回到了伦敦。
物理名人的小故事

物理名人的小故事
下面是一个关于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的小故事。
有一次,艾萨克·牛顿在他的实验室里煮鸡蛋。
他决定先去看看其他的实验,于是他就离开了实验室。
当他在外面听到“嘟嘟”的声音时,他意识到自己的锅已经烧开了。
他迅速回到实验室,关掉火,取出鸡蛋。
他发现鸡蛋已经熟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最伟大的科学家也会犯错误,但他们能够从错误中学习并继续前进。
这个故事也展示了牛顿对实验的专注和耐心,他甚至可以在忙碌的实验中煮鸡蛋,并从这次经历中学到了更多。
科学家的小故事简短

科学家的小故事简短科学家是一群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以及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人。
他们的贡献和发现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进步。
今天,我要分享一些科学家的小故事,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1. 爱因斯坦的思维实验爱因斯坦是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理论和发现对于现代科学的发展和应用有着深刻的影响。
在接受采访时,爱因斯坦曾分享了一个有趣的思维实验,这个实验后来被称为“爱因斯坦电梯实验”。
这个实验的想象背景是,一个人在重力场中的一个封闭电梯内,当电梯开始加速上升时,他会感到一种类似于地球重力的力量向下拉,而当电梯停止加速时,他又会感到一种惯性力使他被“向上”推。
爱因斯坦通过这个实验,提出了狭义相对论中的“等效原理”,即无法通过实验来区分处于重力场中和加速运动状态的区别。
2. 居里夫人的发现居里夫人是第一个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女性科学家,她的发现对于人类的生活和医学有着巨大的影响。
她最著名的成就之一是发现了镭元素,这个元素有着强烈的放射性,对人类的健康有着严重的危害。
但是她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继续研究这个元素,最终发现了镭的放射性可以用于治疗癌症。
居里夫人为了研究镭元素,不惜冒着极大的危险,经常身处有着强烈放射性的实验室中。
她的故事鼓舞着许多人,尤其是女性科学家,勇敢地面对科学挑战。
3. 马克思的自然观马克思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他对于社会、经济和政治领域有着深刻的洞见和理解。
但是他也非常关注自然科学领域的发展和研究,他的哲学思想往往深受自然科学的影响。
马克思非常赞赏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并在他的哲学中融入了这个理论的思想。
他认为,生物界中最适应环境的物种会保留下来,而不适应环境的物种则会被淘汰。
同样,社会和经济生活中,最适应社会和环境的制度和企业会获得成功,而不适应的则会被淘汰。
这些科学家的小故事,展示了他们不断探索、学习和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
科学家励志小故事

科学家励志小故事生活是自己选的,即使错了也要忍着走下去。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科学家励志小故事,供大家参阅!科学家励志故事:爱因斯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于德国一个犹太人家庭。
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科学革命的旗手,是人类历史中最具创造性才智的人物之一他一生中开创了物理学的四个领域: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宇宙学和统一场论。
他是量子理论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他在分子运动论和量子统计论等方面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爱因斯坦在科学思想上的贡献,在历史上也许只有牛顿和达尔文可以媲美。
同时,爱因斯坦还以极大的热枕关心社会进步,关心人类命运,反对侵略战争,反对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反对名族压迫和种种种族歧视,并为此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综观爱因斯坦的一生,可以说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一个富有哲学探索精神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个有强烈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世界公民。
他的一生崇尚理性,努力使科学造福于人类,把真、善、美融为一体科学家励志故事大全故事。
199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逝世于美国。
遵照他的遗嘱,不举行任何活动,不立纪念碑,骨灰撒在永远对人保密的地方,为得是不使任何地方成为圣地。
科学家励志故事:弗莱明与青霉素弗莱明出生在苏格兰的亚尔郡,他的父亲是个勤俭诚实的农夫,生了八个孩子,弗莱明是最小的一个。
由于家道中落,他不能完成高等教育,十六岁便要出来谋生;在二十岁那年,承受了姑母的一笔遗产,才可以继续学业。
二十五岁医学院毕业之后,便一直从事医学研究工作。
在1928年,弗莱明在伦敦大学讲解细菌学,无意中发现霉菌有杀菌作用,这种霉菌在显微镜下看来像刷子,所以弗莱明便叫它为“盘尼西林” (Penicillin 的原意是有细毛的) 。
从这时开始,弗莱明便对盘尼西林作系统的研究,到了1938年,盘尼西林才正式在病人身上使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盘尼西林救活了无数人的生命。
弗莱明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
他不尚空谈,只知默默无言地工作。
科学家小故事对初中生的启示作文

科学家小故事对初中生的启示作文
《小科学家们,向前冲呀!》
嘿,大家好呀!今天我来讲讲科学家小故事对咱初中生的启示。
你们知道牛顿吧?那个被苹果砸了一下就发现万有引力的厉害家伙。
我就想到我自己的一件事儿。
有一次上物理课,老师在讲摩擦力,我呢,就在下面走神,看着我那支铅笔发呆。
突然,老师叫我起来回答问题,问我什么是摩擦力。
哎呀,我当时那个慌呀,脑子里一片空白。
结结巴巴说了几句,老师一脸无奈。
我就想啊,如果我能像牛顿一样,随时随地都在观察思考,说不定我就能立马回答出老师的问题了呢!
这让我明白了,科学家之所以能成为科学家,就是因为他们随时随地都有着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呀。
咱初中生也得有这股劲儿,不能只是死读书。
遇到问题得像那些科学家一样,多观察,多思考。
所以呀,以后我也要多多培养自己的这种探索精神,不再上课走神啦。
就像牛顿被苹果启发一样,说不定哪天我也能从一些小事情上发现大道理呢。
咱初中生们可不能小瞧自己哟,我们也可以成为小小科学家呀,大家一起加油吧,哈哈!
怎么样,科学家的小故事就是这么有意思,能给我们很多启发呢!让我们都成为爱观察、爱思考的小科学家吧!。
关于物理的故事

关于物理的故事故事一,牛顿的苹果。
据说,17世纪的英国科学家牛顿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坐在苹果树下,看到一颗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这颗苹果的掉落,启发了牛顿对地球引力的思考,最终导致了他对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一些看似平常的事物,却可能引发了科学的伟大发现。
故事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他的相对论颠覆了牛顿力学的观念,提出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他用简洁而深刻的数学语言,揭示了宇宙的奥秘,开辟了新的物理学领域。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时间和空间,也深刻影响了人类对宇宙的理解。
故事三,量子力学的诞生。
20世纪初,量子力学的诞生颠覆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量子力学揭示了微观粒子的奇妙行为,如波粒二象性、不确定性原理等,挑战了经典物理学的观念。
量子力学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科技的进步,也让我们对微观世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故事四,黑洞的奥秘。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存在之一,它具有极强的引力,连光都无法逃离它的吞噬。
黑洞的存在挑战了我们对宇宙的认知,也激发了科学家们对宇宙奥秘的探索。
通过对黑洞的研究,我们或许能更深入地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故事五,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它告诉我们能量在系统内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而是会在不同形式之间转化。
这个定律贯穿了物理学的各个领域,也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以上这些故事,展示了物理学的伟大魅力和深刻内涵。
物理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探索世界的方式,它让我们对自然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启发了我们对宇宙奥秘的思考。
希望通过这些故事,大家能对物理学有更深入的认识,也能对科学探索充满热情和好奇心。
让我们一起探索物理的世界,感受它的神奇和美妙吧!。
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及启示作文

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及启示作文哎呀呀,我知道好多厉害的物理学家呢!他们可太了不起啦,嘿嘿。
那些物理学家们呀,都有着超级厉害的科学精神呢。
他们总是对那些神奇的科学现象充满了好奇,哈哈,然后就不停地去探索、去研究。
他们会为了一个问题,一直钻研下去,哪怕遇到很多困难也不放弃,嘿呀。
这种坚持的精神可真让我佩服呀。
就像牛顿,哎呀,他看到苹果掉下来,就能想到那么多厉害的理论。
嘿呀,这得多聪明、多爱思考呀。
还有爱因斯坦,他的那些想法简直太神奇啦,哈哈。
这些物理学家们的科学精神给了我好多启示呢。
哎呀,让我知道遇到问题不能轻易放弃,要像他们一样努力去寻找答案。
我也要学习他们的好奇和坚持,嘿嘿,说不定以后我也能发现什么有趣的东西呢。
哎呀呀,物理学家们真的好棒呀,哈哈!我也要加油啦!。
(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引发学生奇思妙想的创新故事_瑞利发现摩擦现象

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瑞利,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勤于思考。
一天,瑞利家来了许多客人。
瑞利的妈妈沏好了茶,把茶碗放在碟子上,准备端给客人喝。
由于妈妈上了年纪,手颤抖了一下,茶碗在碟子上滑动,茶水洒到了碟子上。
这时瑞利完全被妈妈手中的碗碟吸引住了。
他发现:妈妈起初端来的茶碗很容易在碟子中滑动;可是在洒过热茶的碟子上,茶碗就不容易滑动了。
“太有趣了,我一定要弄清楚,这是为什么!”瑞利非常激动地想。
客人走后,瑞利用茶碗和碟子反复地实验起来。
经过多次实验之后,瑞利得出了结论:碟子表面有一些油腻,油腻减少了茶碗和碟子之间的摩擦力,所以容易滑动。
当洒上热茶后,油腻就溶解消失了,茶碗在碟子中就不容易滑了。
为了推广应用,瑞利又进一步研究了油在固体物摩擦中的作用,提出了润滑油减少摩擦力的理论。
后来,他的理论被广泛地运用到生产和生活中去,在有机器运转的地方,几乎都少不了润滑油。
1904年,瑞利因发现氩元素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巧用物理学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巧用物理学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漫长的物理学发展过程中,涌现出来无数名垂青史的大家。
牛顿、爱因斯坦、法拉第、麦克斯韦……这些人真正意义上的做到了刘芳百世,永垂不朽。
在他们身上折射着人性的光辉,智慧的光芒。
在他们令人眩目的光彩背后也隐藏着无数的艰辛和苦涩。
而在无数前辈们穷其一生去探索真理,发现真理的道路上,也发生了无数令人深思发人深省的趣事,甚至是怪事。
看似偶然的背后存有着必然。
高中物理教材中涉及到了很多物理学史的人和事,而这个部分内容往往不被教师所重视。
但是如果教师使用的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首先,无数先辈们忍常人所不能忍,为常人所不能为的献身科学的精神,对学生就是最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素材。
其次,巨人们的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的思维方式,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对学生也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再次,科学家们在探索过程中所发生的一桩桩有趣的故事,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体验乐趣,进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另外,科学家们不凡的人生经历,高尚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品德修养的升华,也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所以,在教师的教学中适当的引入物理学史的教学,不是在耽误时间,而恰恰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有画龙点睛之妙!我在教学过程中凡是遇到一个科学家的名字,我就事先去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包括其生平事迹。
在课堂上用几分钟的时间以讲故事的方式讲给学生。
如在将牛顿时,我给他们介绍牛顿的性格特点,生平事迹,着重于他的谦虚。
在讲天体运动时,我给他们讲人类理解宇宙的艰辛,讲哥白尼为了坚持真理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讲第谷、开普勒为牛顿万有引力的发现所做出的默默无闻的工作。
讲开普勒精彩的墓志铭“我曾测量天空,现在测量幽冥。
灵魂飞向天国,肉体安息土中。
”在讲卡文迪许用巧妙的方法测量万有引力常量时,我给他们介绍卡文迪许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到了痴迷的水准,甚至在别人的眼中成了一个怪物。
一生未婚,不知钱为何物,拿一万英镑去给管家治感冒,别人一夸就脸红。
物理学家们的故事激励你的学习动力

物理学家们的故事激励你的学习动力在我们的生活中,物理学家们的故事一直激励着我们的学习动力。
这些伟大的学者们以他们的智慧和毅力,为人类带来了许多的科学发现和创新。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克服困难,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下面,将和大家分享几位著名物理学家的故事,希望能激励到每一个正在学习物理的学生。
一、爱因斯坦的物理学之梦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
他的相对论和光量子假说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然而,在他年轻的时候,曾有人对他说他是个“学习困难儿童”,并预言他将一事无成。
但是,爱因斯坦并没有被负面的评价打败,他坚持学习,不断探索,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二、居里夫人的矿石之旅居里夫人是第一个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女性科学家。
她对放射性的研究不仅为原子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为医学做出了突破性的进展。
在研究过程中,她遇到了许多的困难和挑战,但是她从不气馁,一直坚持下去,最终实现了她的科学梦想。
三、霍金的宇宙之谜霍金是当代最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他对宇宙的研究被誉为“宇宙之谜的黑洞理论”。
然而,他在22岁时被诊断出患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渐渐丧失了行动能力。
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放弃,他用他的智慧和毅力战胜了疾病,坚持研究,并成为了世界物理学界的瑰宝。
这些伟大的物理学家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激励和启示。
他们的坚持和努力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敢于梦想,坚持不懈,就能够实现我们的目标。
作为学习者,我们应该从物理学家们的故事中汲取经验,激发自己的学习动力。
首先,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该积极向上,勇于面对困难,不断努力。
其次,我们应该学会坚持不懈。
物理学是一门需要长时间投入和不断实践的学科,我们需要与时间为伴,不断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最后,我们应该保持自信和乐观。
遇到困难时,我们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从物理故事中学习物理原理

从物理故事中学习物理原理物理是一门对自然界现象进行研究的学科,它帮助我们理解世界的本质和运行规律。
而物理原理通常通过一些有趣的故事和实例来进行解释和说明,使得抽象的知识更加具体和易于理解。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一些令人着迷的物理故事中汲取知识,学习其中的物理原理。
1. 牛顿与苹果这个著名的故事发生在17世纪的英国。
据说,当时的物理学家牛顿正坐在一个苹果树下,突然有一个苹果从树上落下,正好砸在了他的头上。
牛顿被这个事件所触动,他开始思考为什么物体会向下掉落。
最终,他得出了引力的概念,并提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学到了万有引力定律,即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这个原理不仅解释了苹果为什么会掉落,还揭示了行星运动、地球引力等其他现象的本质。
2. 火箭推进器与牛顿第三定律火箭发射的时候,首先是推进剂通过喷射口被排出,由于质量守恒定律,喷射出去的物质的反作用力会使火箭获得方向相反的推力。
这正是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
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任何物体施加的力都会有一个与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作用在其上。
火箭发射过程中,喷射出去的物质向后冲出,火箭则会向前推进。
这个故事不仅让我们理解了牛顿第三定律的含义,还解释了火箭是如何在太空中航行的。
3. 拉伽朗日点与稳定性在天体物理学中,拉伽朗日点是指两个天体和第三个较小物体组成的系统中,这个较小物体可以保持相对于两个天体静止的位置。
拉伽朗日点的稳定性与艾萨克·牛顿的第二定律相关联。
根据牛顿的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于它的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
当较小物体在拉伽朗日点附近稍微偏离平衡位置时,作用于它的引力将使其产生惯性力,将它推回到平衡位置。
这个故事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拉伽朗日点的概念,还展示了稳定性和平衡的物理原理。
4. 杨氏双缝实验与波粒二象性杨氏双缝实验是光学实验中的重要实验之一。
实验中,光通过两个狭缝后,形成了干涉条纹的模式。
用物理学家的故事来激励中学生科学探究学习

用物理学家 的故事 来激 励 中学 生科学探究学 习
黄天平 , 马巧丽
( 1 . 四川省广安代市中学 , 四川 广安 6 3 8 0 1 7 ; 2 . 西华师范大学 物理与电子学院 , 四川 南充 6 3 7 0 0 0 )
摘 要: 广安代 市中学针对本校物理教 师为 了应付考试 , 在教 学中疏 于对学生探 究精神 、 创新 意识 以及 实践能力培养 等 问题 , 采取教 师与学生共 同参与 的形式编著了《 物理 学家之科学探 究》 , 并在其 日常教 学中有效地使 用, 取得 了一定的
一
率; 还有 同学认为 : 边看新 闻边叠被子 、 洗脸 、 吃早饭是讲 究效率的行为……面对学生的种种观点 , 我看 出他们在生 活中积 累了一定的认 知经验 ,学生敢说 出与众不 同的答 案, 即使有些偏颇 。 只有在讨论中鼓励“ 百家争鸣” , 只有让 学生说 出 自己的心里话 、 真实看法 , 才能 了解他们想些什
、
研究背景
形成尊重事实 、 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可是 , 在 中学物理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 、 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 的
自然科学 , 它要求“ 通过科学探究 , 使学生经历基本 的科学 探究过程 , 学习科学探究方法 , 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
—
课程教学中, 我们发现 , 许多物理教师为了应付考试 , 囿于 课本教学 , 过于强调接受学习 、 死记硬背 、 机械训 练 , 过分 强调书本知识传承 , 疏 于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 , 从中
+ 一 一 - ’ 一 * + - — - ・ 一 - - } 一 * + ” — ” — + 一 一 — + 一” + - - — ・ 一 一 — + 一 一 + ” — -
利用故事叙述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利用故事叙述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我曾经遇到一个学生叫小明,他对物理一直没有什么兴趣,觉得这门学科很难、很枯燥。
为了激发他对物理的兴趣,我决定通过故事的方式来教他。
我告诉他关于牛顿的一个有趣的故事。
在一个晴朗的夏天,牛顿坐在苹果树下。
突然,一颗苹果从树上落下,正好砸到了他的头上。
牛顿好奇地想,为什么苹果会往下落呢?于是,他开始了探索。
他观察了许多物体的运动,思考着它们都有什么规律。
最终,他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个定律描述了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力量。
通过这个故事,我向小明解释了牛顿的发现对物理学的重要性。
我告诉他,如果我们能够理解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就能够预测它们的运动轨迹。
这种预测能力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比如天文学、航天工程等等。
小明开始对物理产生了兴趣。
他开始主动参与到课堂上的讨论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
我发现,让学生通过故事的方式学习物理,确实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更主动地思考和学习。
于是,我决定用更多的故事来教授物理知识。
我告诉小明关于电磁感应的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迈克尔·法拉第的科学家。
他在实验室里发现,当磁铁靠近一个导体时,导体中会产生电流。
这个现象被称为电磁感应。
迈克尔·法拉第通过这个发现,开创了电磁感应的研究领域,为电磁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通过讲述这个故事,我向小明解释了电磁感应的原理。
我告诉他,当导体移动相对于磁场时,会产生电流。
这个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发电机和变压器等电器设备中。
小明开始对电磁感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主动向我请教更多关于电磁感应的问题,并开始尝试一些实验。
我很高兴地看到他的学习态度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通过故事的方式来教授物理知识,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在我教学实践中,我还采用了其他一些故事,比如关于光的折射、声音的传播等等。
通过这种方法,我发现学生们更愿意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主动提出问题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了解物理学家的故事感受物理学的力

了解物理学家的故事感受物理学的力故事是人类共通的交流方式,通过故事,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一个人的生活经历、思想感受以及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物理学家们也有着自己的故事,他们的故事不仅展示了物理学的力量,还展现了人类不懈的探索精神和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将向您分享一些物理学家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感受物理学的力量。
1. 爱因斯坦的奇思妙想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物理学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思维方式和理论观点对于现代物理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他年轻的时候,他常常独自沉思,思考关于光和运动的问题。
在一次火车旅行中,他注意到当他的列车通过车站时,钟的时间似乎会变慢。
这个奇特的现象成为了他后来研究狭义相对论的基础,这一理论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相互关系。
2. 居里夫人的勇气与坚持玛丽·居里是首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她和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发现了镭元素。
他们用尽毕生精力投入到研究工作中,但却不幸中毒身亡。
然而,居里夫人并未放弃,她继续带领团队进行研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第二次诺贝尔奖。
居里夫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勇气和坚持,就能创造出不朽的科学成就。
3. 波尔的量子洞察尼尔斯·波尔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贡献对于理解微观世界至关重要。
波尔提出了“波尔模型”,他观察到原子中的电子只会在特定的能级上存在,这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波尔的故事表明,对于科学的洞察力和观察能力对于发现新知识至关重要。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物理学的力量。
物理学家们不断追求真理,通过他们的努力和智慧,我们不断向前迈进,认识到宇宙和人类的奥秘。
无论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居里夫人的镭元素还是波尔的量子力学,这些理论和实验都极大地改变和影响了我们的世界。
物理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探索精神。
通过故事,我们能够感受到物理学的力量对于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班级小物理学家的原理》

《班级小物理学家的原理》《班级小物理学家的原理》是一个充满想象力和科学探索精神的题目,它鼓励学生运用物理学的基本原理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或者创造一些有趣的小实验。
以下是一篇以这个主题为灵感的作文示例:---### 班级小物理学家的原理在我们的班级里,有一群热爱科学的小物理学家。
他们用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将物理学的原理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奇妙。
#### 1. 重力的奥秘小物理学家小明,对重力特别感兴趣。
他发现,当物体从高处落下时,速度会逐渐增加。
他解释说,这是因为地球的重力在作用。
为了验证这个原理,他和同学们一起做了一个小实验:从二楼的窗户扔下不同重量的物体,观察它们的下落速度。
结果发现,无论物体的重量如何,它们几乎同时落地,这验证了重力加速度是恒定的。
#### 2. 声音的传播小物理学家小红,对声音的传播有着浓厚的兴趣。
她了解到,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波。
为了展示这一点,她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瓶中放一个小铃铛,然后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空气。
随着空气的减少,铃铛的声音逐渐变小,直到几乎听不见。
这个实验生动地展示了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 3. 光的折射小物理学家小刚,对光的折射现象充满好奇。
他知道,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
为了让大家直观地看到这一现象,他用一个装满水的玻璃杯和一束激光进行了实验。
当激光射入水中时,光线的路径发生了弯曲,这就是折射。
这个实验不仅让同学们看到了折射现象,也让他们对光的性质有了更深的理解。
#### 4. 能量的转换小物理学家小华,对能量转换特别感兴趣。
他知道,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他用一个简单的滑轮系统来展示这一点。
当一个重物从高处落下时,它的能量被转换成了另一个物体上升的能量。
这个实验不仅展示了能量守恒的原理,也让同学们对能量转换有了直观的认识。
这些小物理学家们通过他们的实验和探索,不仅学到了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也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最新用物理学家故事来激励中学生科学探究学习

用物理学家故事来激励中学生科学探究学习用物理学家故事来激励中学生科学探究学习摘要:广安代市中学针对本校物理教师为了应付考试,在教学中疏于对学生探究精神、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培养等问题,采取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形式编著了《物理学家之科学探究》,并在其日常教学中有效的使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对这一事实的阐述,希望能给更多的人一些参考与借鉴,使更多的人受益。
关键词:物理学家;教学方式;探究性学习一、研究背景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它要求“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可是,在中学物理课程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物理教师为了应付考试,囿于课本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过分强调书本知识传承,疏与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从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忽视了学生探索精神、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了有效实施《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改变我校(广安代市中学)物理教师为了应付考试,囿于课本教学等问题,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常规课堂教学为契机,结合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引入探究性学习的观念、方法,在常规课程教学中,真正使学生建立用科学的思维方式主动探究、发现和创新,提高教学实效性,从2010年9月以来,我们开始了“用物理学家故事激励中学生探究学习的实践研究”。
二、校本教材的编写与使用(一)、概念的界定1.物理学家故事:物理学家故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图书查阅、网络媒体等获得的教材中涉及的“以探索物质的组成和物质世界的运行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家——物理学家”的生平简介和科学成就等。
2.科学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主动地发现问题、体验感悟、实践操作、表达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关于物理学家趣事的励志故事

关于物理学家趣事的励志故事
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阿瑟·康普顿出差去另一个城市做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
他随身携带了4个相同的装满实验器材的大箱子,其中两个箱子里装的是实验仪器,很轻,另两个箱子里那么装满了铅块,非常重。
在火车站,搬运工来帮阿瑟·康普顿搬运箱子时,首先提起的正是一个装着铅块的箱子,于是就要求提高搬运费用。
阿瑟·康普顿没有马上答复,只是拎起那两个装着实验仪器的箱子,轻松自如地摆动着双臂,大踏步地朝站台上的火车走去。
搬运工们见状,惭愧不已,急忙4个人抬着一只箱子,匆匆跟了上去。
美国物理学家罗伯特·伍德有一天发现分光镜的镜筒里布满了蜘蛛网。
因为镜筒太长,用常规的清理方法无法去除掉里面的灰尘。
天才的罗伯特·伍德想出了一个奇招:他把一只小猫放进了镜筒。
那只小猫因为无法转身回头,只能从镜筒这一端一直爬到另一端,结果镜筒被小猫擦了个干干净净。
可怜的小猫从镜筒里爬出来后,无奈地给自己洗起了澡。
物理名人励志小故事

物理名人励志小故事每一次的失败,是走上成功的一阶。
下面是物理名人励志小故事,告诉你这个道理。
好学的焦耳英国著名科学家焦耳从小就很喜爱物理学,他常常自己动手做一些关于电、热之类的实验。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
聪明好学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做他的物理实验。
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马,由他哥哥牵着,自己悄悄躲在后面,用伏达电池将电流通到马身上,想试一试动物在受到电流刺激后的反应。
结果,他想看到的反应出现了,马收到电击后狂跳起来,差一点把哥哥踢伤。
尽管已经出现了危险,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爱做实验的小焦耳的情绪。
他和咯咯又划着船来到群山环绕的湖上,焦耳想在这里试一试回声有多大。
他们在火枪里塞满了火药,然后扣动扳机。
谁知“砰”的一声,从枪口里喷出一条长长的火苗,烧光了焦耳的眉毛,还险些把哥哥吓得掉进湖里。
这时,天空浓云密布,电闪雷鸣,刚想上岸躲雨的焦耳发现,每次闪电过后好一会儿才能听见轰隆的雷声,这是怎么回事? 焦耳顾不得躲雨,拉着哥哥爬上一个山头,用怀表认真记录下去每次闪电到雷鸣之间相隔的时间。
开学后焦耳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实验都告诉了老师,并向老师请教。
老师望着勤学好问的焦耳笑了,耐心地为他讲解:“光和声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光速快而声速慢,所以人们总是想见闪电再听到雷声,而实际上闪电雷鸣是同时发生的。
” 焦耳听了恍然大悟。
从此,他对学习科学知识更加入迷。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认真地观察计算,他终于发现了热功当量和能量守恒定律,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爱迪生的坚持爱迪生是世界上有名的发明大王,他的发明有一千多项,像电灯、留声机、电影机等都是他发明的。
然而童年的爱迪生因为家中贫穷,只上过几年学,他十二岁便到火车上去卖报了。
不能去学校读书,他就自学。
他非常热爱学习,一边卖报一边看书看报,抓紧时间学习和做实验。
爱迪生的父亲平时对家里人要求很严格,他规定全家每天晚上十一点半前必须关灯睡觉。
可是,爱迪生卖完报纸回到家常常是晚上十一点了,这样他回家后就没时间做自己喜欢的实验了,这可怎么班呢?这对于喜欢自己学习、摸索的爱迪生来说,简直是难以忍受。
走进物理学家的世界:青少年时期的科学家故事

走进物理学家的世界:青少年时期的科学家故事青少年时期对任何一个科学家而言,都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阶段,科学家们接触和探索世界的方式、学习方法以及思维方式都开始逐渐成型,为他们未来的科学研究和学术生涯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通过几位著名物理学家的青少年时期的故事,带领读者走进这些科学家的世界,探索他们在青春年少时期的成长与奋斗。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瑞士的一个小镇上,有一个叫“爱因斯坦”的孩子。
他就是日后被誉为“现代物理学之父”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小时候就展现出了超乎同龄人的智慧。
他对世界的好奇心驱使着他不断地探索科学的奥秘,尤其是物理学。
在他的书桌上总是堆满了各种科学书籍和实验器材,每当他遇到难题时,总是不怕困难,毅然解决。
理查德·费曼理查德·费曼是另一位在青少年时期展现出非凡才华的物理学家。
他对物理学的热爱可以追溯至童年时代。
费曼小时候就喜欢从事各种实验,探索自然规律。
他常常在家里的小实验室里进行各种有趣的实验,用简单的器材模拟物理现象,这种兴趣和好奇心也为他日后成为一名杰出的物理学家奠定了基础。
玛丽·居里“放射性女神”玛丽·居里也是在青少年时期展现出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她小时候经常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特别是对矿物和岩石感兴趣。
她常常带着放大镜和收集瓶外出探索大自然,对于各种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探究都充满了热情。
这种对科学的浓厚兴趣最终使她成为了一位开创性的物理学家。
总结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至关重要的时期,对于物理学家而言更是如此。
在这个阶段,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思辨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为日后成为杰出的物理学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些物理学家的青少年时期,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科学的探索精神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无限渴望,这种精神也一直影响和激励着后来的科学家们不断前行,开拓未来。
愿更多的青少年在自己的成长历程中,也能发现并坚守自己对科学的热爱,拥有一颗永不停歇的探索之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物理学家的故事来激励中学生科学探究学习摘要:广安代市中学针对本校物理教师为了应付考试,在教学中疏于对学生探究精神、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培养等问题,采取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形式编著了《物理学家之科学探究》,并在其日常教学中有效地使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对这一事实的阐述,希望能给更多的人一些参考与借鉴,使更多的人受益。
关键词:物理学家;教学方式;探究性学习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139-03一、研究背景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它要求“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可是,在中学物理课程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物理教师为了应付考试,囿于课本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过分强调书本知识传承,疏于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从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忽视了学生探索精神、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了有效实施《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改变我校(广安代市中学)物理教师为了应付考试,囿于课本教学等问题,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常规课堂教学为契机,结合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引入探究性学习的观念、方法,在常规课程教学中,真正使学生建立用科学的思维方式主动探究、发现和创新,提高教学实效性,从2010年9月以来,我们开始了“用物理学家故事激励中学生探究学习的实践研究”。
二、校本教材的编写与使用(一)概念的界定1.物理学家故事。
物理学家故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图书查阅、网络媒体等获得的教材中涉及的“以探索物质的组成和物质世界的运行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家——物理学家”的生平简介和科学成就等。
2.科学探究性学习。
科学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主动地发现问题、体验感悟、实践操作、表达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二)校本教材的编写与使用1.搜集编写《物理学家之科学探究》校本教材。
由老师指导学生收集初高中物理教材中涉及的科学家生平、科学发现的过程、主要科学成就。
期间组织学生交流资料信息及收集资料的过程、方法,谈心得体会,然后再指导学生深化研究,继续完善了资料,进一步探索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途径与方法,并由学生撰写小论文交流。
学生把搜集的资料和心得体会交给老师,由老师统一整理编辑成为校本教材《物理学家之科学探究》。
2.指导学生使用《物理学家之科学探究》校本教材。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物理学家之科学探究》,培养学生向科学家学习,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精神和献身精神,以及敢于批判质疑的求真务实精神和科学创新精神。
例如:(1)讲万有引力时可以指导学生查看校本教材中关于牛顿发现引力定律的过程:在17世纪后半叶意大利物理学家阿尔方斯·博雷利(alphonse borelli)、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天文学家爱德蒙·哈雷(edmund halley)和数学家克里斯托费·雷恩(christopher wren)及牛顿本人差不多是同时在从事引力理论的研究。
1666年,博雷利在察行星运动和木星的卫星运动时得出结论说:“毫无疑问,天体间必存在着一种使之相互接近的自然倾向力。
而旋转运动在物体中又引起了一种使物体脱离旋转中心的倾向力。
如果这两个倾向力,一个企图离开太阳,另一个则力图接近太阳,而它们又彼此相等,则该行星只能在离太阳一定距离的地方运动。
假设在某一瞬时,行星离太阳的距离以及它的运动速度,是在离心力小于向太阳的倾向力时,则该行星便从大半径的圆转到小半径的圆上,并开始接近太阳,直到两力彼此平衡的位置。
”1666年,胡克曾在皇家学会做了一个实验报告企图找出物体重力与物体距地球表面高度间的关系。
胡克认为重力与磁力、电力相同,必随离地球中心的距离增大而减少,后来,他又指出行星运动的轨道曲线必是某种恒力所引起的,行星对太阳的倾向力可从旋转中心具有某种吸引性质来解释。
经过长期研究,胡克在1679年认为:“一切天体都具有倾向其中心的吸引力,它不仅吸引其本身各部分,并且还吸引其作用范围内的其他天体。
”他还认为:“受到吸引力作用的物体越靠近吸引中心,其吸引力也越大。
”1680年1月6日,胡克在给牛顿的一封信中写道:“假设吸引力是与两中心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的。
”实际上,自从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christian huygens)1673年发表了离心定律后,胡克、哈雷和雷恩等人都于1679年推出了平方反比定律。
他们指出:如果行星绕太阳运行于圆形轨道上,而其运转周期的平方与其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的立方成正比,则可证明,作用于各行星的引力必与此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但他们都未能证明,行星的椭圆轨道是平方反比定律的结果。
在开普勒“三大定律”、胡克等“引力问题探索”、惠更斯“离心定律”、皮卡儿“地球半径”、牛顿“微积分”后,牛顿于1684年8月完成了“平方反比定律”的证明。
万有引力定律建立后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解决了当时地球形状的争论;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法国数学家克雷罗计算出了木星和卫星对哈雷彗星的摄动作用、并预言了哈雷彗星经过近日点的时刻(1759年);1846年法国天文学家莱维利叶和英国天文学家亚当斯利用万有引力定律用计算的方法发现了海王星;1930年3月14日用同样的方法发现了冥王星;20世纪以来对几百万光年宇宙结构的研究都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并非简单地从苹果落地而得,这是他善于继承前人的成果、奋发好学、勤于思考的结果,他完成这一巨大综合工程是基于中世纪以来世世代代从事科学研究的前人的累累成果。
例如:(2)讲电磁感应时指导学生学习“电磁学之父”法拉第的有关知识:我国早在三、四千年前就有了雷电现象的记载,春秋时期《管子》“地数篇”中出现“慈石”说明,古希腊的泰勒斯(thales,公元前640~546年)发现琥珀摩擦起电和磁石吸铁的现象。
然而,直到19世纪人们仍然认为磁和电是完全不同的物质,对它们的观察还停留在现象阶段。
1802年安培说“我愿意去证明磁和电相互独立的两种不同流体”。
库仑甚至断言:“磁和电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实体,它们不可能相互转化。
”1820年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揭开了物理学的新篇章,后来安培、菲涅耳、科拉顿等科学家都在试图寻找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但他们都失败了。
法拉第也开始了这一探索工作,经过整整十年的不懈探索,经历了失败、试验、再失败、再试验,最终于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被誉为“电磁学之父”。
同时为学生介绍物理学家法拉第在逆境中顽强奋斗的一生等。
三、产生的实际效果《物理学家之科学探究》校本教材的有效使用,促进了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的增强,激发了学生热爱物理学科兴趣,提高了学生参与物理探究活动的热情,提升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增强了学生科学探究兴趣。
2008~2009年,由黄天平指导的高2009级、高2008级学生参加四川省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大赛,被学校选送作品4件参加区市展评,有1件作品获广安区二等奖,1件作品获广安市三等奖。
2.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明显增强。
通过让学生参与校本教材的编写引领学生通过多途径了解物理学家对自然规律的发现、分析、总结、应用的过程,掌握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包括观察、实验、推理方面的技能及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的技能。
让学生体会和经历探究过程,获得情感体验,培养了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完成、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
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文化成绩的提高。
如高一学生陈雪峰写到:“钱学森——中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
当我看到钱学森的丰功伟绩,我的全身都热血沸腾。
钱学森在外留学时,学习非常刻苦,可以说是三月不知肉味,可是,我呢,非常贪玩。
当我看了钱学森的生平之后,我了解到一个人的成功,不在于他这一时一刻的奋斗,而是一点点的积累,由量转换为质的这样一个过程。
不论是哪一位成功的人,他的发展过程是缓慢的,而他们的专心、耐心、求知心引导他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所以我决定向所有的科学家们学习,择其善者从之。
以此来慢慢完善自己的思想观念,整体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做他们的追随者!”3.学生的物理学科成绩不断提升。
从下表可以看出,随校本教材的有效使用,教学实验班成绩逐渐提高,特别是课改年级(现在的2011级)实验班成绩比学校和全区成绩有更大优势,学校高中物理成绩也提高很快,探究性学习正在我校学生中全面开展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表1“代市中学原2008级2班、2011级2班、现2011级1班与区市统考成绩比较表”四、总结在物理课程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
作为目标,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探究是一种精心设计的,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服务的教学活动。
《物理学家之科学探究》校本教材在广安代市中学的有效使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希望能够给在教学中有同样问题的老师们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使更多的人受益。
参考文献:[1]郭奕玲.物理学史[m].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05.[2]靳玉乐.探究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常龙生.高中物理课题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4]教育部.《物理课程标准(实验)》[s].[5]《现代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编写组.现代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6]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