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物理易错点知识解析-
中考物理常考易错点技巧总结之“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易错点
中考物理常考易错点技巧总结之“能量的转化与转移”
易错点
1. 核能:一次动力,不可再生动力,新动力。
电能:二次动力
领先人们应用的主要是可控核裂变(核反响堆)。
太阳外部不时发作着核聚变
核裂变:原子弹、核电站。
核聚变:氢弹
2.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不可逆性。
3.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并不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4.〔在质量不变的前提下〕
看到〝匀速〞那么速度不变,即动能不变。
看到〝减速〞〝减速〞,即速度变化,动能也相应变化。
5.〔在质量不变的前提下〕
看到〝上升〞〝下降〞即高度变化,重力势能也相应变化。
故此:深入了解包括的能质变化——〝减速上升〞〝减速下降〞
火箭上升的进程是减速上升,速度与高度都在添加,故动能与重力势能都增大,机械能也相应增大,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流星下落进程是减速下降,摩擦生热!故一局部机械能转化成了热能。
机械能减小!
6. 机械能=动能+势能
7. 看到〝润滑〞〝不计阻力〞,〝不计摩擦〞——即机械能守恒!
8. 看到粗糙,就想到摩擦生热,那么机械能增加,增加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9. 看到〝洒水车洒水〞即质量增加,动能也减小。
初中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2020打印版)
中考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2020版)物理知识的应用(一)1.声呐发出超声波(声速):测距和定位,如测海深。
雷达发出无线电波(光速):判断物体的位置.2.密度:鉴别物质,判断物体是否空心,判断物体的浮沉。
3.二力平衡: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测滑动摩擦力,测浮力。
4.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可制成重垂线、水平器。
5.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水坝下部建造得比上部宽,潜水深度有限定。
6.连通器的液面要相平:茶壶、锅炉水位器,自动喂水器,用U形管判断水平面。
7.相互作用力:游泳,划船,起跑、跳远向后蹬,跳高向下蹬8.大气压:自来水笔吸墨水,抽水机,茶壶盖上开一小孔,用吸管吸饮料,针管吸药液。
9:物体的浮沉条件:密度计,轮船,气球,飞艇,潜水艇,孔明灯,盐水选种,测人体血液的密度,解释煮食物(如饺子)时,生沉熟浮等10.杠杆的平衡条件:判断杠杆是省力还是费力(看力臂,动力臂长省力),求最小动力(在杠杆上找到离支点最远的点画出最长力臂),判断动力变化情况,进行有关计算11.镜面反射:解释黑板“反光”;晚上看路时判断水面还是地面。
漫反射:能从各个方向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电影屏幕要粗糙。
12.平面镜成像:镜前整容,纠正姿势;制成潜望镜;万花筒;墙上挂大平面镜,扩大视觉空间;改变光路(如将斜射的阳光,竖直向下反射照亮井底);自行车尾灯;平面镜转过θ角,反射光线改变2θ角。
13.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得到平行光,聚光的亮点有大量的能量可点火、烧断物体。
14.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制成变阻器(通过改变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油量表,制成简单调光灯,导线不用铁丝用铜丝,电热器的电阻要用镍铬丝15.蒸发致冷:吹电风扇凉快,泼水降温,包有酒精棉花的温度计示数低于室温,擦酒精降温16.升华致冷:用干冰人工降雨、灭火,在舞台上形成“烟”雾17.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压的增大(减小)而升高(降低):高山上煮不熟饭,要用高压锅。
物理中考易错题攻略
物理中考易错点攻略物理中考易错点反映在试题中,易错题是近年来中考试卷中失分率较高并带有一定普遍性的试题。
在总复习阶段考生要分析解题中易犯的错误并找出其产生原因,包括知识缺陷、思维误区等,作者写本文的目的就是要给学生在防止易错点上启发思维、点拨思路,抓住中考物理重要知识点,以典型易错题为例,进行解析、给出答案、详细解读易错点,对易错点进行分析和归纳。
找出失分原因及应对策略,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同时在例题基础上有的知识点也给出略有变化的训练题含答案,让学生按照例题思路进行训练,启发学生举一反三,应对考场同类题型的变化。
易错点1:求解速度大小的问题利用速度公式解决计算题时突破易错点要注意如下几点:(1)读题、审题后确认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做变速直线运动;(2)若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
可由公式t s v =求解速度,s=vt 求解路程,vs t =求解时间。
在从题干中或图表中找到已知量后,要立即把已知量的单位化为国际单位,v 用米/秒(m/s )、S 用米(m )、时间用秒(s)。
将已知量连同单位代入相应公式求出相应物理量;(3)若做变速直线运动,可用ts v =求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求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在计算时也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例题1】(2011年恩施州)在体育与健康测试中,小明跑前500m 路程所用的时间为 1 min20s ,跑后500m 路程用的时间为2 min 。
则他跑前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比后半路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稍快”、“稍慢”或“相等”),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约是 m/s 。
【解析】根据ts v =可以求出他跑前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后半路程的平均速度 V 1=500m/1 min20s=500m/80s=6.25 m/s V 2=500m/2 min =500m/120s=4.17 m/s所以他跑前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比后半路程的平均速度稍快。
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ts v ==(500m+500m)/(80s+120s)=5 m/s 【答案】稍快,5. 【详解易错点】解决本题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有这样几点:(1)时间单位没有换算成国际单位;(2)全程的平均速度没有用全程路程与全程时间,而是把前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与后半路程的平均速度相加求平均值了;(3)计算能力差。
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重点归纳总结(完整版)
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重点归纳总结(完整版)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中考物理专题7电流与串并联电路易错分析(解析版)
专题07 电流与串并联电路易错分析(解析版)考点直击解题方法与技巧1、短路分为电源短路和用电器短路。
导线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将电源两极连通的电路叫电源短路;电路中串有多个用电器时,某一部分用电器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起来的电路叫用电器短路。
2、判断电路连接方式的方法:(1)看电流是否出现分支。
电流通过不同的用电器,有分支的是并联,没有分支的是串联。
(2)看各用电器的工工作是否互相影响。
任意一个用电器坏(或断开这个用电器)时,其他用电器不能工作,则这些用电器为串联,否则为并联。
典例分析+变式训练易错点1蓄电池充、放电时能量的转化【典例1-1】(2021秋•兰山区期中)小刚给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相当于用电器(填“用电器”或“电源”),将电能转化为蓄电池的化学能储存起来;小刚骑行电动自行车时,蓄电池就是电源(填“用电器”或“电源”),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给电动自行车提供动力。
【答案】用电器;电;电源;机械。
【解答】解:给汽车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消耗电能,所以相当于用电器;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骑行电动自行车时,消耗电能,蓄电池就是电源,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答案为:用电器;电;电源;机械。
【变式1-1】(2021秋•罗山县期末)如图所示为人们所喜爱的电动自行车,它具有轻便、节能、环保等特点,只要将车钥匙插入锁孔并顺时针旋转一下,车子就通电了。
车钥匙的作用相当于电路中的开关,给电动车充电时,蓄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用电器,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答案】开关;用电器;化学能。
【解答】解:①电动自行车钥匙插入锁孔并顺时针旋转一下,车子就通电了,所以这车钥匙其实就是一个开关;车钥匙的作用相当于电路中的开关;②给电动车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此时蓄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用电器,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故答案为:开关;用电器;化学能。
易错点2误认为短路时有电流通过用电器【典例2-1】(2021秋•江夏区校级月考)对于图中的四个电路的理解正确的是()A.闭合开关后,灯泡正常发光B.闭合开关后,电源发生短路C.闭合开关后,有一盏灯被短接D.闭合开关后,两盏灯并联【答案】B。
2020-2021中考物理培优 易错 难题(含解析)之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
一、初中物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1.如图是上肢力量健身器示意图,杠杆AB 可绕O 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3AB BO =,配重的重力为120牛,重力为500牛的健身者通过细绳在B 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 1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85牛,在B 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 2时,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60牛。
已知122:3:F F =,杠杆AB 和细绳的质量及所有摩擦均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50牛时,健身者在B 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160牛 B .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90牛时,健身者在B 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120牛C .健身者在B 点施加400牛竖直向下的拉力时,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35牛D .配重刚好被匀速拉起时,健身者在B 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540牛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当配重在地面上保持静止状态时,它受到的绳子的拉力为N F G F =-由图知动滑轮上有2段绳子承担物重,因此杠杆A 点受到的拉力N 22A F F G G F G +⨯=-=+动动()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A B F OA F OB ⋅=⋅即N 2B G F G OA F OB ⨯-+⨯=⨯⎡⎤⎣⎦动()因为3AB BO =所以2AO BO =则N 221B G F G F ⨯-+⨯=⨯⎡⎤⎣⎦动()即N 42B F G F G ⨯-=+动()当压力为85N 时14120N -85N 2F G =⨯+动()当压力为60N 时24120N -60N 2F G =⨯+动()因为122:3:F F =所以124120N -85N 24120N -60N 223G F F G ⨯+=⨯=+动动()() 解得30N G =动A .当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50N 时,B 点向下的拉力为N 424120N -50N 230N =340N B F G F G ⨯-=⨯⨯=++动()()故A 错误;B .当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90N 时,B 点向下的拉力为N 424120N -90N 230N =180N B F G F G ⨯-=⨯⨯=++动()()故B 错误;C .健身者在B 点施加400N 竖直向下的拉力时,根据N 42B F G F G ⨯-=+动()可得N 400N 4120N 230N F =⨯-+⨯()解得N 35N F =故C 正确;D .配重刚好被拉起,即它对地面的压力为0,根据N 42B F G F G ⨯-=+动()可得4120N -0N 230N =540N >500N B F ⨯+⨯=()因为人的最大拉力等于体重500N ,因此配重不可能匀速拉起,故D 错误。
2020-2021中考物理培优易错难题(含解析)之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如图所示,凸透镜竖直放置,凸透镜焦距f,现有一点光源S在凸透镜左侧以凸透镜两倍焦距处为圆心,在经过主光轴的竖直平面内做顺时针圆周运动,直径为D,且f<D<2f,则在下列关于点光源所成的像的运动轨迹的各图中,正确的是( )A.B.C.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将点光源S运动的轨迹看成一个物体,在物体上找出四个点:上、下、左、右各一个,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作出像点,可以发现,四个点正好围成一个不规则的圆,且转动方向为逆时针,所以像点运动图象是选项D的形状;故选D.2.两平面镜AM,AN之间的夹角为90°,凸透镜的主光轴恰好是该直角的角平分线,凸透镜的光心为O,A点恰好是凸透镜的焦点,光源S位于主光轴上,通过该系统,光源S 所成的像为()A.四个虚像,三个实像B.四个虚像,一个实像C.三个虚像,一个实像D.三个虚像,两个实像【答案】B【解析】【详解】S通过两个平面镜成3个虚像,(因为其中两个重合了),分别是S1、S2、S3;S1、S2分别在凸透镜的焦点处,则不能成像,只有S3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外,且通过凸透镜的光心,可以成一个实像S4;S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由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S′;综上分析,通过该系统,光源S 所成的像有四个虚像,一个实像。
3.有一个点光源放在凸透镜的正前方.当点光源放在A点时,成像在B点,当点光源放在B点时,成像在C点,如图所示.则()A.凸透镜应放在C点右侧B.凸透镜应放在B、C点之间C.凸透镜应放在A、B点之间D.凸透镜应放在A点左侧【答案】D【解析】【分析】解答此题要明确以下知识点:凸透镜如果成像在同一侧的话应该是成虚像,并且像距大于物距。
【详解】AB.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与像在异侧,且物近像远像变大.如果凸透镜放在C点右侧,那么当点光源放在A点时,成像在A点左侧,而不是右侧的B,故选项AB均错误;C.当光源在A点时,像在透镜另一侧,说明成实像,那么像距应在一倍焦距外,这样当点光源在B点时就也会在相对于B的另一侧成实像,(也就是A的一侧)而不是成像在C 点.故选项C错误;D.如果凸透镜放在A点左侧,那么当点光源放在A点时,成像在B点,当点光源放在B 点时,成像在C点,成像都是虚像.故选项D正确.故选D.4.将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使物距依次为6cm、18cm和24cm,分别得到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和缩小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满足关系式A.f<6cm B.6cm<f<18cmC.9cm<f<12cm D.18cm<f<24cm【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当物距为6cm时,成放大的虚像,所以f>6cm.当物距等于18cm时,成放大的实像,即物距在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则9cm<f<18cm.当物距等于24cm时,成缩小的实像,所以24cm>2f,则f<12cm.故:9cm<f<12cm,C符合题意.选C.【点睛】重点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关键是根据每次成像时的特征,列出相应的不等式,综合求解.5.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30cm时,调节透镜另一侧的光屏,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考2020年中考物理考点总动员专题 点07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解析版)
考点07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知识回顾】考点一、汽化与液化1.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有两种形式,分别是沸腾和蒸发。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是指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晾晒衣服干的快等)、液体表面积的大小(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撑开、把地下积水扫开等)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如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有关。
(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1)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
2)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
(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与联系:第一、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第二、沸腾只在沸点时才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第三、沸腾在液体内、外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第四、沸腾比蒸发剧烈。
(4)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
不同物体蒸发快慢不同。
(5)汽化时能量的传递:汽化时要吸热。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
3.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
4.液化时能量的传递:物质液化时要放热。
考点二、升华与凝华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2.升华时能量的传递:物质升华时要吸热。
如:①干冰可用来冷藏物品(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成气态时,吸收大量的热)。
3.常见升华现象:①加热碘,可以看到有紫红色的碘蒸气出现。
②衣柜中防虫用的樟脑片,会慢慢变小,最后不见了。
③冬天,湿衣服放在户外会结冰,但最后也会晾干(冰升华成水蒸气)。
④白炽灯用久了,灯内的钨丝比新的细(钨丝升华成钨蒸气,体积减小)。
2020年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2]
2020年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20年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20年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20年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声现象》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课本P13图1。
1—1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练习: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练习:①P14图1。
1—4所示的实验可得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 固〉v 液>v 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合1224km/h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练习:☆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长为L ,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3次声音。
中考物理易错点精炼——电压电阻及解析
中考物理易错点精炼:电压电阻及解析易错点一判断电压表的测量对象易出错例1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灯串联,电压表测的是灯L1两端的电压B.两灯并联,电压表测的是灯L2两端的电压C.两灯串联,电流表测的是通过灯L1的电流D.两灯并联,电流表测的是通过灯L2的电流[易错总结] 由于电流表的电阻很小,可以忽略,故简化电路时可将其视为一条导线;而电压表的电阻很大,简化电路时可将其视为断路。
与电压表并联的都是电压表的测量对象,与它们之间距离的“远近”无关。
易错点二结合电路计算电压易出错例2如图(a)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只电压表的指针偏转均如图(b)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A.6 V 1.5 V B.7.5 V 1.5 VC.1.5 V7.5 V D.1.5 V 6 V[易错总结] 当电路中的电表不止一个时,首先要判断出各电表的测量对象,然后结合电路特点分析各电表示数之间的关系,再利用电路关系进行计算得出所求物理量。
易错点三电荷、电流、电压、电阻各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分不清例3关于电压、电流和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的电阻由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决定B.电荷移动就能形成电流C.电路中有电流时电路两端一定有电压D.电压的作用是使电路中产生自由电荷[易错总结] 电源提供电压,使导体内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导体中有电流,则其两端一定有电压。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电流、电压没有关系。
易错点四分不清滑动变阻器的连接与控制例4如图所示,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肯定能用滑动变阻器调节小灯泡由亮到灭的电路是()[易错总结] 当滑动变阻器有三个接线柱接入电路中时,从效果上看,多数仅相当于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
但有时不是,注意从电流流向的角度判断各元件的实际连接情况。
易错点五不能正确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以及电压表测量对象的转换例5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断开时,V1的示数为5 V, V2的示数为7 V;当开关S闭合时,V1的示数为9 V, V2的示数为5.4 V。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易错点专项解析—机械运动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易错点专项解析—机械运动易错点1 从长度测量的数据反推刻度尺的分度值容易出错测量长度,记录数据时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对于一个测量数据,要知道测量时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则需透彻理解长度测量的读数规则.易错点2 认为误差是错误在测量各类物理量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误差是不能消除的,但可以尽量减小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等,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等造成的,是不该发生且能够避免的.1.关于长度的测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测量长度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线量起B.测量物体的长度,选用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越好C.测量方法不正确会造成误差D.在进行长度测量时,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减小误差【解析】A、零刻线已磨损的刻度尺,可以从其他没有磨损的刻线起测量,故A错误;B、测量长度时,根据需要选择的合适的分度值,并不是越小越好,故B错误;C、测量方法不正确会造成错误,不是误差,故C错误;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故D正确。
故选:D。
易错点3 认为平均速度是速度的平均值平均速度是物体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快慢程度,数值上等于物体运动的总路程与物体在这段路程上所用总时间的比值.例如,某物体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v1,在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v2,则物体在这一段路程的平均速,而不是速度平均值2.一个物体从甲地运动到乙地,如果前一半路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20m/s,后一半路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30m/s,则该物体全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A.10m/s B.12m/s C.24m/s D.25m/s【解析】设总路程为s,则前、后一半路程均为,前一半路程用的时间:t1==,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t2==,物体全程时间t=t1+t2,全程平均速度v======24m/s。
故选:C。
易错点4 对长度、时间和速度的估测和估算不准对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选项.3.小红坐在匀速行驶的小汽车内,发现前方路旁停着一辆普通大客车,观测到自己经过大客车的时间约为1s,则小汽车的速度最接近于()A.10km/h B.40km/h C.70km/h D.100km/h【解析】大客车的长度L=10m,小红经过大客车行驶的路程,即小汽车运动的路程s =L=10m,小汽车的速度:v===10m/s=36km/h,最接近于B选项。
中考物理易错考点专项解析—物态变化
中考物理易错考点专项解析—物态变化一、易错分析陷阱一:常见的白气、白雾的理解易错?白气、白雾并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人眼无法观察到的,而白气、白雾是悬浮在空中的雾状小水滴,生活中我们见到的白气、白雾等出现的情况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热的物体冒白气,另一类是冷的物体冒白气。
它们虽然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来的,但是水蒸气的来源不一样。
不要把看得到的白气、白雾错误地当成水蒸气陷阱二:物态变化的判断易错?六种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生活中有很多天气的变化都属于物态变化,例如雪是凝华形成的,雾是液化形成的,霜是凝华形成,露是液化形成的等,有些同学容易把汽化和液化混淆在一起,或写错别字,比如把“汽化”错写为“气化”,把“熔化”错写为“融化"。
陷阱三:熔化和沸腾的条件理解易错。
认为晶体达到熔点就会熔化,液体达到沸点就会沸腾。
冰的熔点是0℃,有些同学就认为冰达到0℃就会熔化。
事实上,冰熔化的条件是:(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当冰块正在熔化时,如果撤掉热源,冰块吸不到热将不再熔化。
同样,液体沸腾也需要类似的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 固态液态气态熔化汽化液化凝固升华凝华陷阱四:忽略气压对沸点的影响易错。
气压对液体的沸点有影响,高压锅内气压一般是1.2个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接近120℃。
如果在真空罩里放一杯40℃的水后开始往外抽气,会发现40℃的水也能够沸腾.陷阱五:温度的理解和温度计的读数易错。
1.温度只有“高低”之分,而没有“有无”之分,我们可以说某个物体温度很低,但是不能说某个物体没有温度.2.关于温度计的读数是个易错点,我们可以先找零刻线的位置,然后假设温度升高,判断液面是靠近零刻线还是远离零刻线,如果是靠近则现在是零摄氏度以下,如果是远离则现在是零摄氏度以上.有些同学因为没有认清楚零刻线的位置而会把温度读错。
二、错题纠正【例题1】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
2020-2021中考物理培优 易错 难题(含解析)之电路类问题含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电路类问题1.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电压表V1的示数为6V,V2的示数为3.4V,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源电压为6VB.将电压表V2换成电流表,则L1与L2并联C.将电压表V2换成电流表,则L1亮,L2不亮D.L1两端电压为2.6V【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可知,电压表V1测量的是灯泡L1和L2组成的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电压表V1的示数为6V,即电源电压为6V,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 C.将电压表V2换成电流表,则灯泡L2被短路,电路为L1的简单电路,因此灯泡L1亮,L2不亮,故B错误,C正确,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D.电压表V1测量的是电源电压,电压表V2测量的是灯泡L2两端的电压。
电压表V1的示数为6V,电压表V2的示数为3.4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因此L1两端电压为2.6V,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定值电阻R1标有“10Ω 2A”,R2标有“20Ω 1.5A”的字样。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将两只电阻串联使用,则允许通过电阻的最大电流为2AB.若将两只电阻串联使用,允许加在它们两端总电压的最大值是45VC.若将两只电阻并联使用,则干路允许通过的电流最大值是3AD.若将两只电阻并联使用,电路允许的总电功率最大值是60W【答案】BCD【解析】【分析】【详解】A.定值电阻R1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A,R2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A,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为不损坏定值电阻,则允许通过电阻的最大电流为1.5A,故A错误;B.由A解析知,允许通过电阻的最大电流为1.5A,根据I=UR可得加在它们两端总电压的最大值为U 大=I R ⨯大总=1.5A ⨯(10Ω+20Ω)=45V故B 正确;C .由定值电阻1R 、2R 的铭牌可知,加在它们两端的最大电压分别为1U =11I R ⨯=2A ⨯10Ω=20V ,2U =22I R ⨯=1.5A ⨯20Ω=30V根据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可知它们两端的电压最大为20V ,则通过定值电阻1R 的电流为2A ,通过定值电阻2R 的电流为'2I =12U R =20V 20Ω=1A 干路允许通过的电流最大值为I 并大=2A+1A=3A故C 正确;D .若将两只电阻并联使用,电路允许的总电功率最大值为P 大=1U I 并大=20V ⨯3A=60W故D 正确。
2020-2021中考物理培优 易错 难题(含解析)之功和机械能问题附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1.如图所示是学校田径运动会时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则运动员()A.助跑阶段机械能不变B.起跳时机械能为零C.经过最高点时动能最大D.经过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答案】D【解析】【分析】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质量、被举的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势能就越大;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之和。
【详解】A.助跑阶段,运动员的质量不变,速度逐渐增大,因此动能增大;运动员的高度不变,则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和,动能增大,重力势能不变,所以机械能增大,故A错误;B.起跳时,运动员的速度达到最大值,动能达到最大值,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达到最大值,故B错误;C.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所以经过最高点时,动能减小,重力势能最大,故C错误;D.最高点时,高度达到最大值,因此重力势能也达到最大值,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和速度,分析动能的变化就是分析质量和速度的变化;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质量和高度,分析重力势能的变化就是分析质量和高度的变化。
解题时注意抓住表示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关键字词,从中找出表示“质量、速度、高度、弹性形变”变化的字眼,从而分析机械能的变化情况。
2.关于能的概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空中飞行的子弹,因为它能够做功,所以子弹具有能B.悬吊着的小球,从竖直方向拉开一个角度后,因为小球不能做功,所以小球不具有能C.甲物体比乙物体的速度大,则甲物体的动能一定比乙物体的动能大D .甲物体的位置比乙物体的位置高,则甲物体的势能一定比乙物体的势能大【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 .在空中飞行的子弹,因为它能够做功,所以具有能,A 正确;B .悬吊着的小球,从竖直方向拉开一个角度后,尽管小球不能做功,但是它具有一定高度,具有重力势能,B 错误;C .甲物体比乙物体的速度大,但是如果甲物体的质量比乙物体的质量小很多,那么甲物体的动能将会比乙物体的动能小,C 错误;D .甲物体的位置比乙物体的位置高,但是如果甲物体的质量比乙物体的质量小,那么甲物体的势能可能比乙物体的势能小,D 错误。
中考物理知识要点、解题技巧及易错点分析
中考物理解题注意事项1. 发试卷后,粗略的看一遍试题,明确题量大小、有哪些类型的题及题目的难易程度,做到心中有数,有心理准备,便于时间分配;选择题一定要看清是要求“选对的”还是“选错的”。
一定要把各个选项都看一遍,仅凭感觉而毫无根据的选择是很可怕的,做出决定必须有确切的理由。
选择题中至少有两个是比较容易出错或者比较难的,一定要确保选择题尽量全对,一个3分,丢不起啊!2. 认真阅读卷首或题目要求,明确g 是取9.8N/kg 还是10N/kg ,并在心里默记几遍。
有时是在题目中告诉g 的取值。
3. 计算结果在没有特意要求时一般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计算时,应算到小数点后三位,然后四舍五入;有的题目会要求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一定要按题目要求写答案,阅卷老师只按答案批阅,不符合要求的一律按错误处理;计算过程中的数可以取分式,可使计算结果准确,但题目让求的物理量结果一定要用数字表示出来。
4. 遇到填空题,如果填“变大”、“增大”“减小”、“变小”等,一定要看一看后边是否有括号,如果有,一定要填括号内引号里的内容。
5. 填空题或者实验题中的填空有的会给出单位,做的时候要判断一下自己做出来的数是否需要单位换算,另外,如果有了单位就不要在答题卡上再写单位了。
6. 实验题中一些结论写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先写结论成立的条件,否则,结论是不完整的,不得分。
7. 实验题中有问题问探究的是与什么因素的关系时可以根据公式来进行判断。
如: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辰辰同学和他的小伙伴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
(1)①②③三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___________三次的实验数据,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2020-2021中考物理培优 易错 难题(含解析)之压力与压强问题及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在两物体上沿竖直方向截去质量相同的部分并分别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此时压强p p 甲乙、比较,正确的是( )A .可能是p p 甲乙>B .一定是p p 甲乙>C .可能是p p =甲乙D .一定是p p <甲乙【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甲乙被切去厚度相同的部分并分别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时,对水平表面的压力是不变的,但是压强都变大,假设它们增大的压强分别是p ∆甲、p ∆乙,由压强公式F p S=可知()'22----h G G G h h p p h h h h h h h h ∆==⋅=⋅甲甲甲甲甲甲甲甲甲甲甲 ()'22----hG G G h h p p h h h h h h h h ∆==⋅=⋅乙乙乙乙乙乙乙乙乙乙乙 因为''p p =甲乙,并且--h h h h <甲乙可知''-h -hh h p p h h ⋅>⋅甲乙甲乙 即p p ∆>∆甲乙,所以p p 甲乙>,故选B 。
2.如图,底面积为100cm 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盛有适量的水。
体积为2×10-3m 3的木块A 漂浮在水面上,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
现将一底面积为25cm 2、体积为250cm 3的合金块B 放在木块A 上方,木块A 恰好有4/5的体积浸入水中,如图乙。
再将B 从A 上取下来,直接放入容器中,如图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木块A 受到的重力为8NB .丙图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对于乙图减小了150PaC .合金块B 的密度为3.2×103kg/m 3D .丙图中,物块B 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600Pa 【答案】B 【解析】 【详解】A .体积为2×103cm 3的木块A 漂浮在水面上,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则排开水的体积为:333333210cm 1.210c 3m 1.210m 5V -=⨯⨯=⨯=⨯排由阿基米原理A F gV ρ=浮水排,根据漂浮的特点:A A G F =浮①故物体的重力:3331.010kg/m 10N/kg 1.210m 12N A G gV ρ-==⨯⨯⨯⨯=水排故A 项错误;BC .在图乙中,由漂浮的特点:B A A G G F +='浮②②-①得:B A G F =∆浮由阿基米德原理:333331.010kg/m 10N/kg 210m 4N 545A A F g V ρ-∆=∆=⨯⨯⨯-⨯⨯=浮水排()故4N B G =,合金块B 的密度为:33634N1.610kg/m 10N/kg 25010mB B B G gV ρ-===⨯⨯⨯ 乙图中,AB 都处于漂浮状态,而丙中,A 仍漂浮,B 沉于容器底部,乙图中:B B F G =浮丙中B 受到的浮力:B B B F gV G ρ'=浮水<故两图相比,B 受到的浮力减小了:33634N 1.010kg/m 10N/kg 25010m 1.5N B B B F G gV ρ-∆=-=-⨯⨯⨯⨯=水③由阿基米德原理,即排开水的重力减小了1.5N ,因为柱形容器,故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减小了1.5N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对于乙图减小:42150Pa 100110m .5NS F p -∆∆===⨯ 故B 项正确, C 项错误;D .以B 为研究对象,受到的重力和浮力及容器底部对其的支持为平衡力,故有:B B B G F F gV F ρ='+'=+'浮水由③得:1.5N B B F G gV ρ'=-=水由力的相互性,物块B 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1.5N ,物块B 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421.5N 600Pa 2510m B B F p S -'===⨯ 故D 项错误。
2024年中考物理易混易错点梳理
声学部分易混易错点一:声源振动停止,声音随之消失?“发音停止”是指声源不再振动、停止向外传播声波,但原先传送出去的声波仍要继续传播。
在不考虑声音损失的情况下,声源停止振动后,离声源距离不同的人仍能陆续听到它原先发出的声音,声音并未随声源振动停止而消失。
易混易错点二:只要有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非所有的振动产生的声音我们都能听到。
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人耳及听觉系统的局限性。
3.声音的响度必须足够大,才能引起人耳内鼓膜的振动,人才能听到声音。
4.人的听觉必须正常。
易混易错点三:音调、响度和音色区分不开。
音调一般指声音的高低,和频率有关,也和发声体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响度一般指声音的大小,和振幅有关,也和声音的集中程度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色可以区别不同的发声体,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易混易错点四:对回声定位的应用易错。
回声是声音从声源发出,遇到山崖、墙壁等障碍物反射回来又传入人耳的声音.利用回声可以测定距离?例如要测定发声体到障碍物的距离,发声体发出特定的声音,并接收到回声信号,记录下回声和原声之间的时间间隔t ,在查出声音传播速度的条件下,即可求出距离vt s 21 易混易错点五:对噪声概念的理解易错。
对噪声的界定有两种表述:一是从物理学角度,二是从环保角度.应该说,符合其中之一的声音就属于噪声,所以,乐音在不同的环境下可以成为噪声。
光学部分易混易错点一:三种光现象区分不清。
(1)光在同种、透明、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当光遇到两种介质分界面时,若是不透明界面,光会返回原介质中发生反射;(3)当光斜射到透明界面上,一部分光会返回到原介质中发生反射,一部分光会射入另一种介质中发生折射.易混易错点二:混淆平面镜成像特点与“近大远小"的视觉现象人们在观察物体时,却有“近大远小”的视觉体验同一个物体,人离它越远就会感觉物体越小,但实际上物体本身的大小并没有改变,只是人们观察视角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了观察结果,因此,平面镜所成的像与人观察到的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020-2021中考物理培优 易错 难题(含解析)之质量和密度问题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1.如图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其中 a、b两点距水面的深度相同,a、c两点距容器底部的距离相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已知ρρ>水酒精)()A.在a、c两点水平面以上,水的质量比酒精大B.在a、b两点水平面以下,水的质量比酒精大C.若在两个容器中分别抽出相同高度的液体(没有抽完),则瓶中剩余部分水的质量比酒精多D.若在两个容器中分别抽出相同高度的液体(没有抽完),则瓶中剩余部分水的质量比酒精少【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两个容器完全相同,容器内水和酒精的质量相等,甲中液体的体积小于乙中液体的体积,根据mVρ=可知,甲中液体为水,乙中液体为酒精。
A.因为a、c两点距容器底部的距离相同,两个容器完全相同,所以,a、c两点水平面以下水的体积等于酒精的体积,根据mVρ=可知,a、c两点水平面以下水的质量大于酒精的质量,又因为容器内所有水和酒精质量相等,所以,在a、c两点水平面以上,水的质量比酒精小,故A错误;B.因为a、b两点距水面的深度相同,两个容器完全相同,所以,a、b两点水平面以上水的体积等于酒精的体积,根据mVρ=可知,a、b两点水平面以下上水的质量大于酒精的质量,又因为容器内所有水和酒精质量相等,所以,在a、b两点水平面以下,水的质量比酒精小,故B错误;CD.若在两个容器中分别抽出相同高度的液体(没有抽完),则抽出液体的体积相等,根据mVρ=可知,抽出的水的质量大于酒精的质量,又因为容器内所有水和酒精质量相等,所以,瓶中剩余部分水的质量比酒精少。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所示。
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是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 m /g40 60 80 100 液体的体积V /cm 320406080A .20g, 1.25×103kg/m 3B .20g, 1.0×103kg/m 3C .60g, 1.0×103kg/m 3D .20g, 0.8×103kg/m 3【答案】B 【解析】 【详解】观察图象可知:当体积为0时质量是20g ,所以烧杯质量为20g ;当体积为60cm 3时质量为80g ,液体质量为80g-20g=60g ;即:m V ρ==360g 60cm=1g/cm 3=1.0×103kg/m 3; 故选B 。
2020-2021备战中考物理易错题精选-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1.如图,三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一起,当B受到5N的水平拉力时,三个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A.B和C之间的摩擦力0NB.A和B之间的摩擦力为0NC.B物体所受的合力为5N,方向水平向右D.地面对C的摩擦力为5N,方向水平向右【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对AB整体进行受力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B所受的合力为零,AB受到5N 的水平向右拉力,所以受到C对AB向左的摩擦力5N,即B和C之间的摩擦力5N,故A 不符合题意;B.因为A向右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可知A受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作用,不受摩擦力作用,故B符合题意;C.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B所受的合力为零,故C不符合题意;D.对整体分析,三个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受力平衡,整体受到5N的水平向右拉力,所以受到地面对整体水平向左的摩擦力5N,即地面对C的摩擦力为5N,方向水平向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甲、乙丙三块石头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和乙石头对甲石头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丙石头对乙石头的支持力和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的大小不相等C.甲、乙、丙三块石头所受合力不为零D.乙石头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和乙石头对甲石头的支持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乙石头处于平衡状态,丙石头对乙石头的支持力=+F G G甲乙支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F G甲压所以丙石头对乙石头的支持力和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的大小不相等,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甲、乙、丙三个石块处于静止状态,是平衡状态,所受合力为零,故C错误;C符合题意;D.乙石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丙石块对乙的支持力、甲石块对乙的压力三个力的作用,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2020中考——(最全)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汇总
2020中考——(最全)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汇总2020初中物理知识归纳总结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单位是用来比较物理量的标准量。
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称为国际单位制(SI)。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刻度尺。
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
3.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和分(min)。
在国际单位制中,1小时等于60分钟,1分钟等于60秒。
4.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的方法包括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和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永远存在且无法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
计算公式:v=s/t,其中s为路程,t为时间,v为速度,单位为米/秒(m/s)。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 或km·h-1.1m/s等于3.6km/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中考物理易错点知识解析一、初中物理中考常见的易错点总结1.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
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2. 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3. 音调一般指声音的高低,和频率有关,和发声体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
4.响度一般指声音的大小,和振幅有关,和用力的大小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生活中的有些用高低来描述声音的响度,例如:不准高声喧哗,声音高一些等)5.音色是区别不同的发声体的,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6.回声测距用公式S=vt/2,要知道这里的V是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t是发出声波到接收声波总的时间。
7. 光线要注意加箭头,要注意实线与虚线的区别:实像,光线用实线;法线、光线的延长线用虚线。
8. 反射和折射总是同时发生的,9.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0. 平面镜成像:一是虚像,要画成虚线,二是等大的像,人远离镜,像大小不变,只是视角变小,感觉像变小,实际不变。
11.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不要误认为是折射光线和界面的夹角.12. 照像机的物距是物体到相机的距离,像距是指底片到镜头的距离或暗箱的长度。
13.投影仪的物距是指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像距是指屏幕到投影仪的距离。
14.透明体的颜色由透过的色光决定,和物体顔色相同的光可以透过,不同的色光则被吸收。
15.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
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16. 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17.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18.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受力也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19. 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
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
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惯性是属性不是力。
不能说受到,只能说具有,由于。
20. 物体受平衡力,说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受非平衡力时,若合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21. 1kg≠9.8N。
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22. 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
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23. 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
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
24. 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
25. 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26. 杠杆调平:左高左调;天平调平:指针偏左右调。
两侧的平衡螺母调节方向一样。
27. 动滑轮一定省一半力。
只有沿竖直或水平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
这里指不计动滑轮重力的情况下。
28. 画力臂的方法:一找支点(杠杆上固定不动的点);二画力的作用线(把力延长或反向延长);三连距离(过支点,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四标字母。
29. 动力最小,力臂应该最大。
其做法: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一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
30. 压强的受力面积是接触面积,单位是m2。
注意接触面积是一个还是多个,更要注意单位换算:1cm2 =10-4m231. 液体压强跟液柱的粗细和形状无关,只跟液体的深度有关。
深度是指液面到液体内某一点的距离,不是高度。
固体压强先运用F=G计算压力,再运用P=F/S 计算压强,液体压强先运用P=ρg h计算压强,再运用F=PS计算压力(注意单位,对于粗细均匀的柱体则两种方法可以通用).32. 托里拆利实验水银柱的高度差和管子的粗细倾斜等因素无关,只跟当时的大气压有关。
33. 浮力和深度无关,只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浸没时V排=V物,没有浸没时V排<V物求浮力要首先看物体的状态:若漂浮或悬浮,则直接根据F浮= G物计算,若有弹簧测力计则可以根据F浮= G物-F拉计算,若知道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则根据F浮=ρ液g v排计算。
34. 有力不一定做功。
若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则不做功;力与在里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等于功。
35. 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不是固定不变的。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除了跟动滑轮的重力有关外,还跟所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动滑轮的重力不变时,物体越重,拉力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36. 物体匀速水平运动时,动能和势能不一定不变。
此时还要考虑物体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例如洒水车,投救灾物资的飞机。
37. 机械能守恒时,说明物体只受重力作用、或者只受弹力作用、或者只受重力和弹力作用,除此不受别的力。
可以由容易分析的高度和形变大小先判断势能,再判断动能的变化。
38.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同时增大和减小。
只是在不同的变化过程中,引力和斥力的变化快慢不一样,导致最后引力和斥力的大小不一样,最终表现为引力或斥力。
39. 分子间引力和大气压力的区别:分子力凡是相互吸引的都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但如果伴随着空气被排出或大气压强的变化则说明是大气压力。
例:两块玻璃沾水后合在一起分不开是大气压力,水面上提起玻璃,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
40.物体内能增加或温度升高,不一定是热传递(还可以是做功)。
41.物体吸热,内能一定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体沸腾)。
42.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升高(还和物体的质量等因素有关)。
43. 内能和温度有关,机械能和物体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物体一定有内能,但不一定有机械能。
44. 热量只存在于热传递过程中,离开热传递说热量是没有意义的。
热量对应的动词是:吸收或放出。
45.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是固定不变的。
比热容越大,说明吸收相同热量,温度变化量小(用人工湖调节气温);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热量多(用水做冷却剂)。
46. 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曲轴转动二周,对外做功一次,有两次能量转化。
47. 核能属于一次能源,不可再生能源。
48. 液化:雾、露、雨、白气。
凝华:雪、霜、雾淞。
凝固:冰雹,房顶的冰柱。
49.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任何温度下进行)和沸腾(达到沸点并继续吸热)。
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50. 沸腾时气泡越往上越大,沸腾前气泡越往上越小。
51. 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的条件:一达到一定的温度(熔点和沸点)二继续吸热。
52. 金属导电靠自由电子,自由电子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
53. 串联和并联只是针对用电器,不包括开关和电表。
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没有分流点,并联电路电流多条路径,有分流点。
54. 连电路时,开关要断开;滑片放在阻值最大的位置;电流表一般用小量程;电压表的量程要看电源电压和所测用电器的额定电压;滑动变阻器要一上一下,并且要看题目给定的条件先择连左下或右下;电压表一定要放在最后再并在所测用电器的两端。
55. 电阻是导体的属性,一般是不变的(尤其是定值电阻),但它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电阻越大,灯丝电阻表现最为明显。
56. 测电阻和测功率的电路图一样,实验器材也一样,但实验原理不一样。
(分别是R=U/I和P=UI)测电阻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但测功率时功率是变化的,所以求平均值没有意义。
57. 电能表读数是两次读数之差,最后一位是小数。
58. 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是固定不变的,但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是变化的。
但在变化时,电阻是不变的。
可根据R=U2/P计算电阻。
59. 家庭电路中开关必须和灯串联,开关必须连在火线上,灯口螺旋要接零线上,保险丝只在火线上接一根就可以了,插座是左零右火上接地。
60. 磁体S极指南(地理南级,地磁北极,平常说的是地理的两极)N极指北。
61. 磁盘、硬盘应用了磁性材料,光盘没有应用磁性材料。
62. 电动机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外电路有电源。
发电机原理:电磁感应,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外电路无电源二、物理问题中常见的隐含条件及其物理含义1.光滑:没有摩擦力;机械能守恒2.漂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3.悬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4.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受平衡力;动能不变(同一物体)5.静止:受平衡力,动能为零6.轻小物体:质量可忽略不计7.上升:重力势能增加8.实像:倒立的像(小孔成像、投影仪、照像机),光线相交,实线9.虚像:正立的像(平面镜、放大镜、凹透镜),光线的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相交,虚线10.物距大于像距:照像机的成像原理11.升高到:物体的末温12.升高:物体温度变化量13.白气:液化现象14.不计热损失:吸收的热量等于放出的热量(Q吸=Q放);消耗的能量等于转化后的能量15.正常工作: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16.串联:电流相等;选择公式P = I2 R计算和比较两个量的大小17.并联:电压相等;选择公式P = U2 /R计算和比较两个量的大小18.灯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路断路(有电压处断路)19.灯部分亮,电流表有示数:电路短路(无电压处短路)20.家庭电路用电器都不工作:保险丝烧断,短路或总功率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