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要求及允许偏差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d94da750029bd64793e2c18.png)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范篇一:施工控制测量规范2 施工控制测量(Ⅰ)场区平面控制:第7.2.1条场区的平面控制网,可根据场区地形条件和建筑物、构筑物的布置情况,布设成建筑方格网、导线网、三角网或三边网。
第7.2.2条场区的平面控制网,应根据等级控制点进行定位、定向和起算。
第7.2.3条场区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和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建筑场地大于1K㎡或重要工业区,宜建立相当于一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二、建筑场地小于1K㎡或一般性建筑区,可根据需要建立相当于二、三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三、当原有控制网作为场区控制网时,应进行复测检查。
第7.2.4条建筑方格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7.2.4的规定。
建筑方格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表7.2.4第7.2.5条建筑方格网的首级控制,可采用轴线法或布网法,其施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轴线法。
1 轴线宜位于场地的中央,与主要建筑物平行;长轴线上的定位点,不得少于3个;轴线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5cm;2放样后的主轴线点位,应进行角度观测,检查直线度;测定交角的测角中误差,不应超过2.5″;直线度的限差,应在180°±5″以内;34轴交点,应在长轴线上丈量全长后确定;短轴线,应根据长轴线定向后测定,其测量精度应与长轴线相同,交角的限差应在90°±5″以内。
二、布网法,宜增测对角线的三边网,其测量精度,不应低于本规范第2.1.8条中四等三边网的规定。
第7.2.6条标桩的埋设深度,应根据地冻线和场地平整的设计标高确定。
第7.2.7条建筑方格网的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角度观测可采用方向观测法,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7.2.7的规定;角度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表7.2.7-1二、当采用电磁波测距仪测定边长时,应对仪器进行检测,采用仪器的等级及总测回数,应符合表7.2.7-2的规定;采用仪器的等级及总测回数表7.2.7-2三、方格网点平差后,应确定归化数据,并在实地标板上修正至设计位置;四、建筑方格网竣工后,应经过实地复测检查,方能提供给委托单位。
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要求及允许偏差
![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要求及允许偏差](https://img.taocdn.com/s3/m/d5966972700abb68a882fb26.png)
10
--
--
注:1.对于具有两种以上特征的建筑物,应取要求高的中误差值;
2.特殊要求的工程项目,应根据设计对限差的要求,确定其放样精度。
柱子、桁架或梁的安装测量允许偏差附表2—2
项次
测量项目
测量的允许偏差(mm)
项次
测量项目
测量的允许偏差(mm)
1
2
3
4
钢柱垫板标高
钢柱±0标高检查
混凝土柱(预制)±0标高
2
3
栈桥和斜桥中心线的投点
轨面的标高
轨道跨距的丈量
±2
±2
±2
4
5
6
管道构件中心线的定位
管道标高的测量
管道垂直度的测量
±5
±5
H/1000
注:H为管道垂直部分的长度(mm)。
构件预装测量的允许偏差附表2-4
项次
测量项目
测量的允许偏差(mm)
1
平台面抄平
±1
2
纵横中心线的正交度
±√l
3
预装过程中的抄平工作
二等
±
±
±
变形特别敏感的高层建筑、高耸建筑物、古建筑、重要工程设施和重要建筑场地的滑坡监测等
三等
±
±
±
一般性的高层建筑、工业建筑、高耸建筑物、、滑坡监测等
四等
±
±
±
观测精度要求较低的建筑物、构筑物和滑坡监测等
注:1、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和点位中误差,系相对于最近基准点而言。
2、当水平位移变形测量用坐标向量表示时,向量中误差为表中响应等级点位中误差的1/√2。
混凝土柱、钢柱垂直度
±2
±2
±3
测量技术规范完整版
![测量技术规范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0d6aaa78bd63186bcebbc73.png)
测量技术规范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Q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PJAY 303001-2012测量技术规范标准2014-12-01发布2014-12-01实施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目次前言为规范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统一施工方案编制标准,并为工程提供施工技术和管理知识参考,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根据国家、行业、上海市的现行标准规范和有关知识,在总结以往的施工经验,广泛听取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意见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组织编制了本施工技术规范。
Q/PJAY 303001-2012《测量技术规范》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提纲——第二部分施工技术原理及要点本规范对测量定位施工技术要求作出了具体规定和参考。
其中第一部分为施工方案编制的具体要求和规定,第二部分为施工技术的借鉴和参考。
本规范由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施工策划部提出。
本规范由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工程公司起草。
本规范由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施工策划部、第一工程公司负责解释。
第一部分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提纲1.编制说明编制范围本方案仅适用于XXXXXXX工程的测量定位施工。
编制依据(1)工程相关设计文件(2)施工合同(3)现行的国家、行业及地方的有效规范、规程、标准:(包括但不限于)《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GB/T50228-2011)《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J10972-2007)《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2009)《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工程测量资料整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4)政府、集团、公司等部门有关工程测量的指导性及强制性要求、意见、通知、规定等(5)其他有效资料或依据2.工程目标(工期目标、质量目标、安全文明目标)3.工程概况工程性质注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勘察单位、总包单位等相关内容。
施工测量方案与技术措施
![施工测量方案与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1644d03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d7.png)
施工测量方案与技术措施施工测量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测量人员应在作业中采取各种措施,保证测量精度,做到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更好地为工程服务。
(一)人员组织及设备配备1、人员组织1名专业测绘工程师,一名持证上岗测量工负责现场测量工作。
2、设备配备本工程拟采用光学经纬仪控制,检测轴线和垂直度;自动安平水准仪控制,检测水准点标高和平整度,标高的传递采用标准长钢尺和水准仪相结合进行。
(二)定位放线1、定位放线依据根据建筑设计总平面布置图确定平面控制方案和施测精度,以规划部门指定的建筑红线桩,国家高程标准桩及现场放线点进行现场轴线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点的引测。
2、平面控制网的测设(1)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平面控制网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2)主轴线控制桩的建立根据建筑物平面形状的特点,利用给定现场放线点定出主控轴线。
定位放线时精确测出控制轴线网,并将标桩设在便于观测又不易遭到破坏的地方加以固定、保护。
(3)定出主轴线控制网以后,依据基础平面图采用直角坐标定位放样的方法加密出建筑物其它轴线,经角度、距离校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布设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网。
3、轴线投测控制方法(1)±0.00以下轴线控制施工测量①轴线控制桩的校测在基础施工过程中,根据场区首级平面控制网校测,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移动。
②轴线投测方法±0.00以下的基础施工采用经纬仪方向线交会法来传递轴线、引测投点误差不应超过±3mm,轴线间误差不应超过±2mm。
(2)±0.00以上轴线控制施工测量①主体轴线在基础施工完后,根据控制轴线将控制线投测到基础之上,作为轴线向上传递的依据。
在楼板完工后,根据基础上中心线,采用外控法中的侧向借线法将中心线投测到施工层,作为放线依据。
②竖向投测前,应对基准点控制网进行校测,校测精度不宜低于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网精度,以确保轴线竖向传递精度。
(完整版)建筑施工技术交底范本(大全)
![(完整版)建筑施工技术交底范本(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39f5671b9d528ea80c779cf.png)
编号:01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交底部位
基础土方开挖
工序名称
土方工程
交底内容:
一、土方开挖质量要求
1、主控项目
(1)标高的允许偏差(单位:mm):桩基、基坑、基槽的允许偏差值+O、—50。
(2)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允许偏差值(单位:mm):桩基、基坑、基槽的允许偏差值+200、—50.
五、应注意的问题
1)混凝土施工前检查钢筋位置是否正确,振捣混凝土时防止碰动钢筋,浇完混凝土后立即修整防止柱筋、位移。
2)梁钢筋骨架尺寸小于设计尺寸:配制箍筋时应按内皮尺寸计算。
3)梁、柱核心区箍筋应加密,熟悉图纸按要求施工.
4)箍筋末端应弯成135度,平直部分长度为10d。
5)梁主筋进支座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弯起钢筋位置应准确。
2)再穿次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按图纸要求间距,画箍筋间距线:计算好每根梁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上。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绑扎,绑扎第一道和最后一道箍筋时,距离左右构件都是5公分。
3)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
2、基本项目
1)缺扣、松扣的数量不超过绑扣数的10%,且不应集中。
2)弯钩的朝向应正确,绑扎接头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
3)箍筋的间距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有抗震要求时,弯钩角度为135度,弯钩平直长度为10d。
4)钢筋对焊接头,Ⅰ、Ⅱ、Ⅲ级钢筋无烧伤和横向裂纹,焊包均匀、饱满。对焊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度,对焊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2㎜。
施工测量控制
![施工测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a13a97afbe23482fb5da4cd2.png)
施工测量控制1.1施工测量方法的编制依据编制依据:建设部、地方政府及建委颁发的有关规范、规程及文件,如《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等。
1.2施工测量方法的控制原则(1)整体控制局部是一切测量工作的原则,若不遵循这一原则,而试图以局部控制整体,会导致测量误差超限、建筑物位置不准等后果。
(2)高精度控制低精度:不同等级的测量必须配备不同等级的仪器和工具,逐级控制才能确保施测精度。
(3)长方向、长边控制短方向、短边的原则。
1.3平面控制网的建立1.3.1矩形控制网的建立通过对本工程的场地情况,轴线尺寸和定位条件等具体分析,并考虑施工时的平面定位,利用校测后的座标控制点,建立矩形控制网。
1.3.2矩形网的测设因现场四周场地可通视,且比较容易丈量,故采用直接测法,依据红线桩先测定矩形控制网的控制轴线,经角度闭合校核后,再向内测定矩形控制网。
丈量距离时,应按照精密量距要求用经纬仪进行直线定向,设置间距桩,然后用拉力器对钢卷尺施加拉力,一般30米用100N,并同时记录量距时的现场温度,每段距离必须经过尺长、温度、高差等三项改正,而且均要往返丈量两个测回,取其平均值定点,依此类推定出各轴。
在进行控制网测设时,应将量距精度控制在M控=1/10000~1/20000。
1.3.3控制网点的埋设与保护当控制网点测完后,应立即进行点位埋设及采取保护措施。
在标桩的顶部安放一块100×100mm的钢板,钢板下面焊有锚固钩,然后将其埋固于桩身混凝土之中,以便作为调整点位使用。
在标板上最后标定点位时,宜在钢板上钻一直径为1~2mm的小孔,通过中心画一十字线。
小孔周围用红漆画一圆圈,使点位醒目,并在四周1m用板块围起来加以保护。
1.3.4控制网的检测当控制网测定并经自检合格后,提请技术部门通知甲方验线。
在收到验线合格通知后方可正式使用。
1.4 场地标高控制网测设1.4.1标高控制网的建立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已知标高的水准点,将其引测至矩形字控制网的控制轴线延长线上设置四个坚固稳定的基准点,作为本工程建筑物施工时的标高引测点,使场内各水准点构成闭合图形,形成标高控制网。
(完整版)建筑工程实测实量技术规范
![(完整版)建筑工程实测实量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24039e46c175f0e7dd137c7.png)
实测实量技术规范一、混凝土结构工程检查标准依据(砼结构)GB50204—20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截面尺寸偏差(砼结构)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施工尺寸与设计图尺寸的偏差。
合格标准:截面尺寸偏差[-5,8]mm.测量工具:5m 钢卷尺。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a)以钢卷尺测量同一面墙/柱截面尺寸,精确至毫米;b)同一墙/柱面作为 1 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从地面向上 300mm 和 1500mm 各测量截面尺寸 1 次。
墙柱截面尺寸测量示意图图 1 墙柱截面尺寸测量示意图2、表面平整度(砼结构)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表面平整程度。
合格标准:[0,8]mm。
测量工具:2m 靠尺、楔形塞尺。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a)剪力墙/暗柱:选取长边墙,任选长边墙两面中的一面作为 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 8 个实测区、32 个测点进行计算;b)当所选墙长度小于 3m 时,同一面墙 4 个角(顶部及根部)中取左上及右下 2个角。
按 45 度角斜放靠尺,累计测 2 次表面平整度,跨洞口部位必测。
这 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该指标合格率的 2 个计算点;c)当所选墙长度大于 3m 时,除按 45 度角斜放靠尺测量两次表面平整度外,还需在墙长度中间水平放靠尺测量 1 次表面平整度。
跨洞口部位必测。
这 3 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指标合格率的 3 个计算点;d)跨洞口部位必测。
实测时在洞口 45 度斜交叉测 1 尺,该实测值作为新增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1 个计算点;e)砼柱:可以不测表面平整度。
平整度测量示意图图 2 平整度测量示意图3、垂直度(砼结构)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表面垂直的程度。
合格标准:[0,10]mm。
测量工具:2m 靠尺。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a)剪力墙:任取长边墙的一面作为 1 个实测区。
累计实测实量 7 个实测区、21 个测点作为计算点;b)当墙长度小于 3m 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 300mm 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 2 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 1 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 1 次垂直度.砼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
工程测量方案
![工程测量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deb829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19.png)
工程测量方案1、总的测量原则根据施工总平面图上拟建的建筑物的坐标位置、基线、基点的相关数据,城市水准点及设计图纸上制定的相对标高参照点,用精密的全站仪、光学经纬仪、激光准直仪、水准仪、钢尺进行轴线网点和工程标高的测设。
施工时,根据所提供的具体坐标点,制订详细的施工控制网的测放方案,并严格遵循。
测量应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进行。
先测准各主要轴线和基准标高点,再测设细部尺寸定位和构件标高。
使用全站仪进行施工控制网点的测量,测量应采用往返测量,不少于一个测回。
施工控制网点的测量,应进行闭合误差校核,误差值在1/5000内,可按比例修正,超出允许误差值时,应复测。
2、施工测量前的准备工作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定位与标高情况: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说明的学习以及设计交底,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和设计意图。
首先应了解工程所在地区的红线桩位置及坐标、周围环境及与原有建筑物的关系、现场地形及拆迁情况(尤其是地下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等);其次应了解建筑物的总体布局、朝向、定位依据、定位条件及建筑物主要轴线的间距及夹角;其次应了解水准点位置及标高、建筑物首层室内地坪±0.000的绝对标高、整个场地的竖向布置(标高、坡度等)、绿化及道路、地上、地下管线的安排等。
学习与审核图纸:在掌握总图的情况后学习建筑施工图,以便对建筑物的平、立、剖面的形状、尺寸、构造有全面的了解。
它是整个工程施工放线的依据。
在学习中要特别注意轴线尺寸及各层标高与总图的有关部分是否对应。
在看结构施工图时,要着重掌握轴线尺寸、层高、结构尺寸(如墙厚、柱断面、梁断面与跨度、楼板厚等)。
看图时要以轴线图为准,对比基础、非标准层及标准层之间的轴线关系;还要注意对照建筑图,查看两者之间相关联部位的轴线、尺寸、标高是否对应,构造是否合理。
看设备图要结合土建图一并对照学习,尤其要注意设备安装对结构工程精度的要求,如预埋件、预留孔洞等。
了解施工部署,制定测量放线方案:了解施工部署一般应从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开工次序、进度安排和施工现场暂设工程布置等方面了解。
浅谈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过程及技术要求
![浅谈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过程及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b9ed7c13ff00bed5b9f31d3a.png)
作者简介 : 李培新 , 18 年 出生, 男,9 1 助理工程师 , 一直从
事建筑施工管理工作。
.
j 止
( 接第 1 ) 上 6页
[ 陈以一, 2 】 陈扬骥 . 管结构相贯节点 的研 究现状. 钢 建筑结
构 ,0 2 ( ) 20 ,7
【 Coe, ..taA a s f e e u ua C n et n 3 ] f W F, l nl i o l dT b l o n co s r e , ys W d r i Us g i Co t u m Da g Mehnc . rc .nr. n nn u i mae c ais S ut E gg, Jt u A C ,1 ( , 9 2 2 — 4 S E183 19 : 8 8 5 ) 8
于 1 ( = 9 3 . 1Y 7 0 23 1 , 视 2 #点 X 4 9 6 0 , = 5 8 . )后 3 8 #点 ( - 9 6. X- 88 4 0 7Y 7 12 1 ) 引 入 院 内 一 个 3 点 ( - 9 7. 1 8 , = 52 . 8 , 0 拌 X- 8 7 4 4 8 Y 70 1 9 )将仪器至于 3 , 视 1 , =56. 8, 2 #点 后 #点 根据 图纸算 出 的工程坐标 ( 轴与 B轴 的交点定位坐标零点 ) 1 ,分别定出 F 轴, B轴与 2轴 , 轴 , 7 9轴的控制线( l 。 偏 m)
1 测量 准备
() 1熟悉施工图纸 , 仔细校核各图纸之 间的尺寸关系。
() 2 现场踏勘 , 主给定 的现 场平 面控制点 和高程控 对业
制点 以及桩基 点进行查看和校核 。 () 3 制定测设方案 。根据设计要求 、 定位条件 、 现场地形 和施工方案等因素 , 制定测设方案 。 ( ) 测量人员进行 测量技术 交底 , 4对 所需使用 的仪器进
建筑(安装)工程允许误差值
![建筑(安装)工程允许误差值](https://img.taocdn.com/s3/m/926905d23186bceb19e8bbb4.png)
建筑(安装)工程常见允许误差值一、地基、基础1-24页二、主体25-46页三、钢结构47-64页四、地下防水65-77页五、地面、屋面78-100页六、装饰、门窗101-115页七、安装116-132页八、测量133页1地基、基础表1 灰土最大虚铺厚度九、表4.2.4灰土地基质量检验标准十、 4.3.2 砂和砂石地基每层铺筑厚度及最优含水量可参考表2所示数值。
十二、表4.4.4 土工合成材料地基质量检验标准十四、表4.6.4 强夯地基质量检验标准十五、表3 常用浆液类型十六、表4.7.4注浆地基质量检验标准十七、表4.8.4 预压地基和塑料排水带质量检验标准十八、表4.9.4振冲地基质量检验标准十九、表4 1m桩长喷射桩水泥用量表二十、表4.10.4高压喷射注浆地基质量检验标准二十一、表4.11.5 水泥土搅拌桩地基质量检验标准二十二、表4.12.4土和灰土挤桩地基质量检验标准二十三、表4.13.4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质量检验标准二十四、表4.14.4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质量检验标准说明:4.14.5 夯扩桩的施工工艺与夯实水泥土桩相似,质量标准参照夯实水泥地桩是合适的。
二十五、表4.15.4 砂桩地基的质量检验标准二十六、桩基础(单桩试验承载力必须大于设计承载力的2倍)二十七、 5.1.1 桩位的放样允许偏差如下:二十八、群桩 20mm;二十九、单排桩 10mm。
三十、表5.1.3 预制桩(钢桩)桩位的允许偏差(mm)三十一、表5.1.4 灌注桩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的允许偏差三十二、表5.2.5 静力压桩质量检验标准三十三、表5.3.4 先张法预应力管桩质量检验标准三十四、表5.4.1 预制桩钢盘骨架质量检验标准(mm)三十五、表5.4.5 钢盘混凝土预制桩的质量检验标准三十六、表5.5.4-1 成品钢桩质量检验标准三十七、表5.5.4-2 钢桩施工质量检验标准三十八、表5.6.4-1 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质量检验标准(mm)三十九、表5.6.4-2 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检验标准说明:5.6.4 灌注桩的钢筋笼有时在现场加工,不是在工厂加工完后运到现场,为此,列出了钢筋笼的质量检验标准。
建筑施工试验取样标准
![建筑施工试验取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9e6b22be2bd960590c67714.png)
试验取样1.目的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构件等的质量进行检验,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首要前提;对施工形成产品的试验,凭试验数据验证施工分项工程的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2.适用范围适用于建筑与结构工程所需主要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施工1.目的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构件等的质量进行检验,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首要前提;对施工形成产品的试验,凭试验数据验证施工分项工程的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2.适用范围适用于建筑与结构工程所需主要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施工过程中主要项目的施工试验。
3.基本要求3.1所有建筑和结构工程所用的材料、构配件、半成品、成品、设备等进场必须有合格证或检(试)验单。
合格证和检(试)验单应齐全不遗漏,可靠不虚假。
凡以上随货资料不全、不真的,不予验收。
其中水泥和水泥制品、砖、瓦、墙体保温材料、工业废渣、掺工业废渣的建筑材料及各种新型墙体材料等应附其放射性核素限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证明;砼外加剂应附其氨限量符合要求的证明;内墙涂料和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应附其有害物质限量符合要求的证明。
3.2对照供货合同的规定和材料、设备供货说明书及有关技术规定,对其外观质量进行全部(或抽样)验收检查,填写物资验收记录。
3.3对需要进行抽样送试验室检验的,按本标准要求进行外观检查,在外观检查合格的前提下,按规定取样送检,报告返回后应核对检验结论,合格后方准进场。
3.4凡过期、型号规格不明确或对其质量有怀疑以及初试不合格(允许复试)的,应按有关标准、规定进行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接收。
3.5凡工程使用的新材料、新产品,需有鉴定证明书,并应有产品质量标准、使用说明和工艺要求,在使用前,应按其质量标准进行检验。
4.主要原材料检验4.1钢筋4.1.1随货资料检查:每批交货的钢材必须附有证明该批钢材的符合标准要求和订货合同的出厂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
钢材出厂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应由钢厂质检部门提供或供销部门复印,内容应包括:制作厂名称、炉罐号(或批号)、钢种、钢号、强度、级别、规格、件数、生产日期、出厂批号;机械性能检验数据及结论;化学成份检验数据及结论;并有钢厂质检部门印章及标准编号。
(完整版)建筑工程实测实量技术规范
![(完整版)建筑工程实测实量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6f0068176c66137ee061997.png)
实测实量技术规范一、混凝土结构工程检查标准依据(砼结构)GB50204-20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截面尺寸偏差(砼结构)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施工尺寸与设计图尺寸的偏差。
合格标准:截面尺寸偏差[-5,8]mm。
测量工具:5m 钢卷尺。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a)以钢卷尺测量同一面墙/柱截面尺寸,精确至毫米;b)同一墙/柱面作为 1 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从地面向上 300mm 和 1500mm 各测量截面尺寸 1 次。
墙柱截面尺寸测量示意图图 1 墙柱截面尺寸测量示意图2、表面平整度(砼结构)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表面平整程度。
合格标准:[0,8]mm。
测量工具:2m 靠尺、楔形塞尺。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a)剪力墙/暗柱:选取长边墙,任选长边墙两面中的一面作为 1 个实测区。
累计实测实量 8 个实测区、32 个测点进行计算;b)当所选墙长度小于 3m 时,同一面墙 4 个角(顶部及根部)中取左上及右下 2个角。
按 45 度角斜放靠尺,累计测 2 次表面平整度,跨洞口部位必测。
这 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该指标合格率的 2 个计算点;c)当所选墙长度大于 3m 时,除按 45 度角斜放靠尺测量两次表面平整度外,还需在墙长度中间水平放靠尺测量 1 次表面平整度。
跨洞口部位必测。
这 3 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指标合格率的 3 个计算点;d)跨洞口部位必测。
实测时在洞口 45 度斜交叉测 1 尺,该实测值作为新增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1 个计算点;e)砼柱:可以不测表面平整度。
平整度测量示意图图 2 平整度测量示意图3、垂直度(砼结构)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表面垂直的程度。
合格标准:[0,10]mm。
测量工具:2m 靠尺。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a)剪力墙:任取长边墙的一面作为 1 个实测区。
累计实测实量 7 个实测区、21 个测点作为计算点;b)当墙长度小于 3m 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 300mm 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 2 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 1 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 1 次垂直度。
很全很实用丨实例解析建筑施工测量方法及技术要求
![很全很实用丨实例解析建筑施工测量方法及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f5de72c3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b5.png)
很全很实用丨实例解析建筑施工测量方法及技术要求先吐槽下:搞测量的同事伤不起啊~!~爬坡上坎日晒雨淋的,所以更要把测量学好,以后才能更好的爬坡上坎日晒雨淋。
以下正文一、工程概况建设用地为一东西长580m,南北进深380m的长方形地块。
占地面积约25公顷。
联塔高层住宅,共七个单塔。
工程概况一览表1 工程名称××工程住宅楼2 建设单位××房地产开发公司3 施工单位××建筑公司4 工程地理位置××5 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 48235 地下每层面积(㎡)2098.83占地面积(㎡)2097.95 标准层面积(㎡) 20976 层数地下 2 地上217 层高B1(m) 3.6 B2(m) 3.3 首层(m)4.2 标准层(m) 3机房层4(m) 8建筑高度 ±0.000绝对标高(m )34.8 室内外高差(m) 0.3 基底标高(m) -7.75檐口高度(m) 64.2建筑总高(m) 68.29平面与立面 横轴编号1轴~66轴 纵轴编号 A 轴~T 轴 平面尺寸(m) 长:116宽:23.7 建筑立面阳台、飘窗、线条 10结构形式 基础类型筏形基础结构类型 剪力墙10 室内外装饰 室内初装修室外 外墙贴面砖11 施工流水段地下划分四个流水段,地上划分为两个独立施工段平行施工,每段划分三个流水段12施工工期 395日历天二、施工测量方法及技术要求 1 起始依据点的检测1.1 在进场并办理控制点移交手续后, 依据测绘院提供的三个基准坐标点和施工总平面图进行复测,经核对无误后,依据施工图纸及控制点进行施工主要轴线的测设。
1.2 依据建筑总平面图和测绘院所提供的三个水准点进行复测。
2 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布设2.1 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应符合下列规定:2.1.1 控制点,应选在通视良好、土质坚实、利于长期保存、便于施工放样的地方。
测量工程技术要求
![测量工程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1273858b3186bceb18e8bb16.png)
测量工程技术要求7.1.1 概况泰禾广场项目二期施工总承包工程地下室面积较大;建筑物外轮廓线主要以折线为主。
工程施工测量工作的难点是建立一个适合本工程特点的施工控制网;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快速及时地放样出建筑物的轴线。
7.1.2 测量目的及精度要求根据设计对本工程平面坐标和高程的要求,通过坐标计算用全站仪坐标法准确地将建筑物的轴线和标高反映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工程测量规范》要求,以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对整个工程进行整体控制,再进行各区段控制点的加密和放样工作。
1.保证施工测量精度,控制减小测量误差。
2.保证正常施工进度,满足总工期要求。
3.平面控制网:根据设计轴线体系图中的圆心点及各定位坐标点建立成平面控制网。
主要技术要求符合《工程测量规范》的规定。
边长相对中误差1/30000,测角中误差15秒。
测回数为二个测回,观测法为方向观测法。
4.高程控制网场区的高程控制网由业主移交的高程水准点构成,水准路线为闭合环形路线,水准测量的精度按三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执行。
高程中误差±0.5mm,相邻总高程中误差±0.3mm,环形闭合差≤0.6n1/2(n 为测站数)。
7.1.3 测量仪器及设备为保证建筑物的施工测量控制及放样的要求,本工程测量仪器拟采用电脑配合全站仪、激光铅直仪、激光经纬仪、自动安平水准仪,测量人员之间的通信采用对讲机。
主要仪器设备的数量、性能如下表所示:7.1.4 测量人员组织以及测量质量流程本工程测量人员配备6名,2名测量工程师,4名测量工;测量工程师负责整个工程测量方案的制定、实施及测量技术复核工作;测量工在测量工程师的指导下,完成整个工程施测任务。
1、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根据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的规定,建筑物施工控制网满足国家一级导线的要求,边长相对中误差l/30000,对应的测角中误差为±5秒;高程控制应满足国家二等水准的精度要求,闭合差≤±4SQRT(L) mm (L为附合或闭合线的长度单位为km)。
施工测量技术交底
![施工测量技术交底](https://img.taocdn.com/s3/m/9055b7db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89.png)
施工测量技术交底一、施工测量1、测量验线的基本要求1-1 验线的依据要原始、正确、有效。
主要是设计图纸、变更协商和起测点位(如红线桩、水准点)及其已经数所据(如坐标、标高)应为原始资料,最后定案的应是正确、有效的资料;1-2 验线使用的仪器和钢尺,必须是经过有关规定检测的合格工具。
1-3 验线精度1-3-1 校正仪器的精度以适应验线要求;1-3-2 严格按规程作业,观测误差必须小于限差,观测中的系统误差要采取措施进行修正;1-3-3 验线本身要先行附合(或闭合)校核。
1-4 验线的部位;1-4-1 原始桩位与定位条件;1-4-2 主轴线与其控制桩(引桩);1-4-3 放线中的精度最薄弱的部位,以考查放线的精度。
2、测量记录和计算工作2-1 测量记录的基本要求2-1-1 应在规定的表格上记录;2-1-2 记录应当场及时填写清楚,不允许先在写在草稿纸上后转抄誊清,以免转抄错误,记录或算错的数字,应将错数画一斜线,将正确数字写在错数字的上方,以保持记录的“原始性”;2-1-3 字迹要工整、清楚;2-1-4 记录过程中的简单计算,如取平均值等,应在现场及时进行,并做校核;2-1-5 应妥善保管测量记录资料。
2-2 计算工作的基本要求:依据正确、方法科学、严谨有序、步步校核、结果正确。
3、施工测量前的准备工作3-1 了解设计意图、学习和校核图纸3-1-1 了解工程总布局、定位与标高情况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说明的学习以及设计交底,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和设计意图。
首先应了解工程所在地区的红线桩位置及坐标、周围环境及原有建筑物的关系、现场地形及拆迁情况(尤其是地下建筑物和地下线管等);其次应了解建筑物的总体布局、朝向、定位依据、定位条件及建筑物主要轴线的间距及夹角;再次应了解水准点位置及标高、建筑物首层内地坪±0.000的绝对标高(尤其是几种不同标高的±0.000时)、整个场地的竖向布置(标高、坡度等)、绿化及道路、地上及地下管线的安排等。
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要求及允许偏差
![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要求及允许偏差](https://img.taocdn.com/s3/m/369582051ed9ad51f11df202.png)
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要求及允许偏差-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附录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要求及允许偏差2.特殊要求的工程项目,应根据设计对限差的要求,确定其放样精度。
注:H为管道垂直部分的长度(mm)。
项次测量项目测量的允许偏差(mm)1平台面抄平±12纵横中心线的正交度±√l3预装过程中的抄平工作±2工程项目相邻两屋对接中心线相对偏差(mm)相对基础中心线的偏差(mm)累计偏差(mm)厂房等的各种构架、立柱±3H/2000±20闸墩、栈桥墩、厂房等的侧墙±5H/1000±30筛分楼、堆料高排架等±5H/1000±35变形测量等级垂直位移测量水平位移测量适用范围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mm)相邻变形点高差中误差(mm)变形点的点位中误差(mm)一等±±±变形特别敏感的高层建筑、工业建筑、高耸建筑物、重要古建筑、精密工程设施等二等±±±变形特别敏感的高层建筑、高耸建筑物、古建筑、重要工程设施和重要建筑场地的滑坡监测等三等±±±一般性的高层建筑、工业建筑、高耸建筑物、、滑坡监测等四等±±±观测精度要求较低的建筑物、构筑物和滑坡监测等2、当水平位移变形测量用坐标向量表示时,向量中误差为表中响应等级点位中误差的1/√2。
3、垂直位移的测量,可视需要按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或相邻变形点高差中误差确定测量等级。
施工技术资料与施工测量记录作者 : huanghunqingyi06-2-23序名称基本要求质量。
结合项目建设实践分析标高测量出现的偏差及控制对策
![结合项目建设实践分析标高测量出现的偏差及控制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38c835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96.png)
区域治理CASE结合项目建设实践分析标高测量出现的偏差及控制对策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巨天灵摘要:建筑工程测量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核心工作,只有保证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才能有效加快建筑施工的进度,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方面也有较大的积极影响。
本文以工程建设实践为出发点,首先对建筑工程测量的重要性及现状进行了分析,依据问题提出了可行的偏差控制策略。
关键词:工程建设实践;标高测量;偏差控制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25-0186-0002当前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各行各业对于建筑物的高度及质量等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工程测量精度的保证就是建筑物质量优良的必要条件,然而目前大部分建筑工程在测量方面均出现了较多问题。
一、建筑工程测量的必要性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其工程测量技术也进行了较大程度的革新。
工程测量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意义非凡,其能够进一步完善建筑物功能、外观、强度等相关质量问题。
首先,建筑工程测量能为工程设计指明方向,工程测量需对施工环境等进行充分了解,要观察及勘测周围是否有地下管线,确保在施工的时候机械设备不会触及到这些管线。
此外,工程测量人员会对施工周围环境绘制一个图纸资料和施工比例地形图,这都对工程设计方案提供一定的数据信息支撑。
其次,建筑工程施工对建筑物的位置进行精度定位,需要对建筑物不同用途进行分析,精度定得过宽和过窄,都不利于建筑施工的进行,反而会带来一些安全隐患,前期工程测量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最后,建筑施工对建筑物放样的精度要求较高,必须考虑到施工条件、程序、方法等多种因素,才能确定是否必须从控制点直接放样,而这样的精度只有工程测量才能做到完全控制。
二、建筑工程测量的现状分析建筑工程测量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是关乎到建筑物质量的关键因素,但是从当前建筑行业情况来看,工程测量的精度令人堪忧。
(一)工程测量人员专业性不足工程测量需要有比较丰富的专业知识素养,特别是对建筑工程、测绘等方面的知识要求较高,此外,理论结合实践才能发挥测量的全部功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要求及允许偏差
2.特殊要求的工程项目,应根据设计对限差的要求,确定其放样精度。
一等±0.3 ±0.1 ±1.5 变形特别敏感的高层建筑、工业建筑、高耸建筑物、重要古建筑、精密工程设施等
二等±0.5 ±0.3 ±3.0 变形特别敏感的高层建筑、高耸建筑物、古建筑、重要工程设施和重要建筑场地的滑坡监测等
三等±1.0 ±0.5 ±6.0
一般性的高层建筑、工业建筑、
高耸建筑物、、滑坡监测等
四等±2.0 ±1.0 ±12.0
观测精度要求较低的建筑物、构
筑物和滑坡监测等
注:1、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和点位中误差,系相对于最近基准点而言。
2、当水平位移变形测量用坐标向量表示时,向量中误差为表中响应等级点位中误差的1/√2。
3、垂直位移的测量,可视需要按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或相邻变形点高差中误差确定测量等级。
施工技术资料与施工测量记录作者 : huanghunqingyi06-2-23
序名称基本要求质量记录
1 工程定位
测量记录
施工单位应测定建筑物位置、主控轴线及尺寸、建筑物±0.00绝对高
程。
2
基槽
验线记录
根据主控轴线和基底平面图,检验建筑物基底外轮廓线、集水坑、电
梯井坑、垫层标高(高程)、基槽断面尺寸和坡度等
3 楼层平面
放线记录
包括:轴线竖向投测控制线、各层墙柱轴线、墙柱边线、门窗洞口位
置线、垂直度偏差等
4 楼层标高
抄测记录
包括:楼层+0.5m(或+1.0m)水平控制线、皮数杆等
5 建筑物垂直度、标
高测量记录
在结构工程完成和工程竣工时,对建筑物垂直度和全高进行实测。
6 沉降观测记录根据设计要求,需进行沉降观测的工程,有资质的测量单位进行施工工程中及竣工后的沉降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