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是讲课的起始环节

合集下载

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备课是讲课的起始环节,是教师力求取得最佳课堂效果的先决条件,是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点子库,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为实现教师有效备课,提高备课、上课质量,结合新课程改革,特制定教师备课要求。

一、备课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因材施教,注重差异,体现教师的科学精神和智慧。

二、备课中把握如下环节:1、熟悉课标对各年级段的具体要求。

2、熟悉教材内容(教学目标、任务和要求:教材的体系和内容的主次,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3、了解分析学生: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认知水平,最大限度地体现因材施教的差异原则,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4、选择合适的教法和学法: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站在学生的角度多思考如何与学生沟通交流,充分考虑学生主动性学习,师生成为学习的共同体。

5、教学设计:以学生的眼界设计教学思路,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和问题,并设计相应的对策。

突出教学重点,分散教学难点,学生有哪些活动,教师如何协助或指导这些活动,如课件,实验,实践,练习,如何利用教材内容拓展,延伸。

6、课堂练习设计:有的放矢。

围绕目标、重难点,可能有哪些问题。

7、作业准备:精心挑选,难度适宜。

遵循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知识与技能训练结合,围绕差异教育,分层布置作业。

三、备课格式内容内容包括:(1)课题;(2)课型(综合课,实践课、互动课、开放课、创新课、探究课);(3)教学目标及任务;(4)教学中的重难点;(5)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法、教具准备;(6)教学过程设计(主要围绕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学生活动内容,及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如何指导、协助学生活动,体现学法指导);(7)设计板书和作业(板书可用红笔在过程设计内划勾划;作业,根据学生情况实行分层布置);(8)写好教后信息反馈。

备注:教师备课可以有特色,但必须体现备课思想,具备上述基本步骤,否则一律按缺教案处理。

四、备课步骤1、把握本单元的教学目标;2、阅读和深究教材;3、翻看相关材料,同时了解学生;4、确定教学目标,选定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法;5、编写课时教案。

教案的首始环节一般是

教案的首始环节一般是

教案的首始环节一般是教案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的首始环节对于整个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教案的首始环节包括课程导入、教学目标阐述、教学内容概述等部分。

一、教案的首始环节概述教案的首始环节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它旨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后续教学内容做好铺垫。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需要简洁明了地阐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的要求。

同时,对教学内容进行简要概述,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二、教案首始环节的重要性1.激发学生兴趣:一个好的教案首始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愿意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为提高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2.明确教学目标:通过首始环节的阐述,教师可以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促进师生互动:教案首始环节可以为师生提供一个互动的平台,使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

4.承上启下:教案首始环节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课堂教学环节更加连贯。

三、编写有效教案首始环节的技巧1.语言简练:教案首始环节的语言应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复杂的表述,让学生能够快速抓住关键信息。

2.生动有趣: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事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适度拓展:在首始环节中,可以适度拓展相关知识,为教学内容做好铺垫。

4.注重学生实际: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制定符合他们实际需求的教案首始环节。

四、实例分析以初中数学为例,假设教学内容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教案首始环节可以这样设计:1.课程导入: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一个物体从高处落下,经过一段时间后停止运动,这个时间与物体的初始速度、下落高度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元二次方程,解决这个问题。

2.教学目标阐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能独立解答实际问题。

3.教学内容概述: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它在物理、化学等学科中有广泛应用。

【临考押猜2】(黑卷)2019河南农村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临考题密卷(附答案解析)

【临考押猜2】(黑卷)2019河南农村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临考题密卷(附答案解析)

2019河南特岗临考押题密卷附答案(150分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教育教学。

这体现了教育法指引功能中的()A.授权性指引B.原则性指引C.职权性指引D.义务性指引2.《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让全体人民,每个家庭的孩子都有机会接受比较好的教育,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

这体现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优先发展B.服务导向C.促进公平D.改革创新3.在一次测验中,小希因得了90 分而沾沾自喜,而小君却感到大失所望,小君的这种行为属于()A.替代强化B.模仿学习C.有意注意D.自我调节4.学生在学习了三角形后,让其在一个立体图形中找出三角形。

这属于学习阶段中的()A.作出反应B.提取应用C.反馈强化D.记忆保持5.教师能系统、明确地联系实际讲解教学内容及其运用、操作,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与练习能较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技能,这达到了教学中的()A.理解水平B.记忆水平C.运用水平D.探索水平6.弗洛伊德认为,当儿童受某种冲动的驱动而做出不适当的行为时,父母便加以制止、惩罚、规训,这一部分因惩罚而内化的经验与情感,最后表现出来的形式是()A.理想B.道德C.良心D.愧疚7.某校每周安排一个班级的师生负责校园环境的清洁及学校作息、教学秩序的维持和监督,这种做法有效地贯彻了德育教育中的()A.制度育德法B.情境陶冶法C.自我修养法D.实际锻炼法8.得出“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结论的哲学家是()A.泰勒B.康德C.洛克D.拉伊9.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的是()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教育学基础》D.《教育漫话》10.教师让学生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话语来组织、表达所传授的内容和知识属于()A.解释B.转化C.运用D.分析11.持“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教育观点的是()A.实验教育学B.批判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学D.文化教育学12.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的班级组织形式是()A.活动课时制B.开放课堂C.特朗普制D.个别教学13.打破惯常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将过去的经验重新加以综合,给问题以新的解答的思维方式是()A.再造性思维B.创造性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14.培养对形式美的感受力的最佳方式是()A.表演艺术教育B.语言艺术教育C.综合艺术教育D.造型艺术教育15.中国近代第一个完整、系统并付诸实施的学制是()A.癸卯学制B.壬寅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16.知识的逻辑顺序与人的心理认知顺序的吻合使教育内容富有高度的()A.纯洁性B.连续性C.预定性D.科学性17.教师的教育和教学的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是以有效实施既定的()为核心的A.课程目标B.教育内容C.课程标准D.教育政策18.教师取消教室和宿舍全程监控的方式以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保持,这属于()A.正强化B.负强化C.正惩罚D.负惩罚19.学校文化的主体是()A.学生文化B.教师文化C.精神文化D.制度文化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的是()A.气质B.性格C.能力D.思维21.班级组织中,班干部一般约占班级人数的()A.三分之一B.四分之一C.五分之一D.六分之一22.“长善救失”“藏息相辅”等教学主张最早出现于()A.《学记》B.《孔子》C.《雄辩术原理》D.《理想国》23.学生中心取向的教学模式不包括()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探究性学习D.个别化学习24.王老师讲到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不可能大于成分气体最大分子量,也不可能小于成分气体最小分子量时,以三名学生的各自年龄和平均年龄打比方,同学们豁然开朗,这种教学原则是()A.量力性原则B.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直观性原则25.语文老师讲完一篇课文后,组织学生对课文中的形近字、音近字、近义字和反义字进行比较辨析的教学原则是()A.启发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科学性原则二、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30 分)1.一位语文教师在作文评讲课上朗读一位学生的作文时,将文中的“神荼郁垒”(分别是两个降伏恶魔的神)中的“荼”读成“图”,并严正板书,强调不能与“茶”混淆。

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

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

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一、备课环节质量标准及评价方案备课是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是教师在课堂讲授之前进行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

备课环节主要包括把握大纲、钻研教材、准备教学进度表、设计教案、开发课件、准备教具、试验预做等工作。

(一)质量标准1.备大纲认真研读拟开课所在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掌握所授课程在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相互关系,明确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和“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内容要求,掌握本课程的深度、广度及要点、重点、难点。

2.备教材根据教学要求选择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在得到教研室批准后,作为课程教学用书。

并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特点,弄清教材的重点章节和各章节的重点、难点。

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处理和调整。

能够广泛阅读有关教学参考资料,并能结合教材的不足给学生推荐学习参考书。

3.备学生根据教学要求,认真了解并研究学生的学习基础、知识结构与学习能力,选择适用于学生的教学方式与方法,设计适合于学生的教学问题。

根据教学中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修订教学方案4.备内容熟悉课程内容体系、确定内容体系的改革创新点,突出重点与难点,关注理论联系实际,针对所授课程的内容,精心设计问题,广泛搜集典型案例和工程实例。

明确讲课进程与思路,备课时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根据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从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来编写教案,对导入新课、讲授、复习巩固、小结等过程设计合理。

教案与讲稿必须有两周以上的贮备量,经教研室批准后,在教学中使用。

对完整使用过的教案与讲稿,应根据新的情况和要求及时补充、更正完善,吸收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反映学科及课程的前沿学术动态。

在上新课前给学生明确教学实践与作业要求、课程考试类型、教学时间安排等。

备齐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目录、教学日历、课表、班级学生名册、作业、教学总结等要素。

5.备方法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混淆、易差错或易疏忽的问题,能采取设问、质疑、比较、讨论等方法搞清楚;能够采用讲授与自学、讨论与交流、指导与研究、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理论学习与实践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意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备课环节和上课环节的主要内容

备课环节和上课环节的主要内容

备课和上课环节的主要内容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它在前进过程中是由一个个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环节构成的。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活动如果脱离了整体或与整体不协调,就会削弱整体的效果。

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认真研究教学的基本环节,并对环节提出质量要求。

一、备课进行准备,在头脑中或书面中做一个计划。

备课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 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

进行备课可以减少教师教学时的不确定感,找到一种方向感,自信心和安全感;也可以藉此过程进行学习、收集资料和组织材料,安排时间和活动顺序;制定的计划还可以直接运用于教学。

总之,备课是上课的前提,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要求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表达方式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

教师备课一般要做好下列工作:(一)备学生。

备学生要了解本班学生的特点,如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个性特点和身体状况等。

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方式等。

了解本班的学风、班风,重点掌握学习好的和学习差的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人。

备学生关键在于了解学生学习的需要。

备课从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而不是以往的从备教材出发,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了解学生学习新任务的先决条件或预备状态,主要指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心理动作等方面是否已做好了准备工作;了解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情感态度,主要备课环涉及学生的学习愿望、毅力、动机、兴趣等;了解学生对完成新任务的自我监控能力,主要涉及学生的学习习惯、学法、策略和风格等。

(二)备课程。

—它包括研究课程标准,钻研教科书,研究相关的教学材料。

钻研课程标准。

一般来说,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是国家对学生学习此学科科目必须达到的标准的统一要求。

课程标准是编写课本的直接依据,也是检查、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标准,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

教师钻研课程标准,对本学科的教学有一个总体把握,明确课程的目的、要求,掌握课程的深度和广度,规划内容的序列安排,明确教学的大致进度。

教学五个环节

教学五个环节

教学五个环节教学五个环节是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详细如下:一、备课首先备课是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

此句本身会考察单选题。

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设计教法。

这三方面可以简单记为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同时备课要写好三种计划: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最后归纳一下备课的考点,“三备三计划”,一般以多选题为主。

二、上课首先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接下来从三方面展开。

1.课的结构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主要有五方面:(1)组织教学;(2)检查复习;(3)讲授新教材;(4)巩固新教材;(5)布置课外作业。

其中组织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是判断题的考点。

整体课的结构容易出现多选题。

2.课的类型(即课的分类)(1)根据教学任务可为:传授知识课(新授课)、巩固知识课(巩固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技能课)和检查知识课(检查课)。

其中最重要的是传授知识课。

(2)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的数量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3)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可分为:讲授课、演示课(演示实验或放映幻灯、录像)、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这部分内容可能会从单选和多选考查,多选题会给出分类标准或者是维度,考查课的类型,注意区分。

3.上好课的具体要求(1)目的明确:一是目标制定得当,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二是课堂上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教学目的来进行。

(2)内容正确: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3)方法得当: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4)结构合理:要有严密的计划性和组织性。

是指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进行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

(5)语言艺术:讲普通话,要清楚、注意抑扬顿挫等。

(6)气氛热烈:指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什么环节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什么环节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什么环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教学工作是完整的系统。

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一)备课备课是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分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两种。

1、备课的三项工作(1)备教材。

钻研教材、学科课程标准、教科书和阅读有关参考书。

(2)备学生。

熟悉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了解班级的情况;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3)备教法。

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特点等选择、设计最佳教学方法。

1.备课的三个计划学年或学期学科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课题)教学计划;课时计划,即教案。

(二)上课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1.课的类型与结构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目的任务的不同,每堂课并不都是一个模样,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教师如果能够正确地选择和运用不同类型的课,就可以使他们所上的许多课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保证整个教学过程的完整性。

2.一堂好课的标准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

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是: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

(1)目标明确。

指教师上课时明白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一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等,也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

(2)重点突出。

指教师授课时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重要内容(基本知识、概念和原理)的教学上,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化难为易。

(3)内容正确。

教师讲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教师教学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应该要求学生做出的反映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教师就要及时加以纠正。

(4)方法得当。

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善于对各种教学方法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效果。

【临考押猜2】(黑卷)2019河南农村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临考押题密卷(附答案解析)

【临考押猜2】(黑卷)2019河南农村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临考押题密卷(附答案解析)

【黑卷】2019河南特岗临考押题密卷附答案(150分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教育教学。

这体现了教育法指引功能中的()A.授权性指引B.原则性指引C.职权性指引D.义务性指引2.《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让全体人民,每个家庭的孩子都有机会接受比较好的教育,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

这体现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优先发展B.服务导向C.促进公平D.改革创新3.在一次测验中,小希因得了90 分而沾沾自喜,而小君却感到大失所望,小君的这种行为属于()A.替代强化B.模仿学习C.有意注意D.自我调节4.学生在学习了三角形后,让其在一个立体图形中找出三角形。

这属于学习阶段中的()A.作出反应B.提取应用C.反馈强化D.记忆保持5.教师能系统、明确地联系实际讲解教学内容及其运用、操作,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与练习能较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技能,这达到了教学中的()A.理解水平B.记忆水平C.运用水平D.探索水平6.弗洛伊德认为,当儿童受某种冲动的驱动而做出不适当的行为时,父母便加以制止、惩罚、规训,这一部分因惩罚而内化的经验与情感,最后表现出来的形式是()A.理想B.道德C.良心D.愧疚7.某校每周安排一个班级的师生负责校园环境的清洁及学校作息、教学秩序的维持和监督,这种做法有效地贯彻了德育教育中的()A.制度育德法B.情境陶冶法C.自我修养法D.实际锻炼法8.得出“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结论的哲学家是()A.泰勒B.康德C.洛克D.拉伊9.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的是()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教育学基础》D.《教育漫话》10.教师让学生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话语来组织、表达所传授的内容和知识属于()A.解释B.转化C.运用D.分析11.持“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教育观点的是()A.实验教育学B.批判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学D.文化教育学12.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的班级组织形式是()A.活动课时制B.开放课堂C.特朗普制D.个别教学13.打破惯常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将过去的经验重新加以综合,给问题以新的解答的思维方式是()A.再造性思维B.创造性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14.培养对形式美的感受力的最佳方式是()A.表演艺术教育B.语言艺术教育C.综合艺术教育D.造型艺术教育15.中国近代第一个完整、系统并付诸实施的学制是()A.癸卯学制B.壬寅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16.知识的逻辑顺序与人的心理认知顺序的吻合使教育内容富有高度的()A.纯洁性B.连续性C.预定性D.科学性17.教师的教育和教学的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是以有效实施既定的()为核心的A.课程目标B.教育内容C.课程标准D.教育政策18.教师取消教室和宿舍全程监控的方式以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保持,这属于()A.正强化B.负强化C.正惩罚D.负惩罚19.学校文化的主体是()A.学生文化B.教师文化C.精神文化D.制度文化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的是()A.气质B.性格C.能力D.思维21.班级组织中,班干部一般约占班级人数的()A.三分之一B.四分之一C.五分之一D.六分之一22.“长善救失”“藏息相辅”等教学主张最早出现于()A.《学记》B.《孔子》C.《雄辩术原理》D.《理想国》23.学生中心取向的教学模式不包括()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探究性学习D.个别化学习24.王老师讲到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不可能大于成分气体最大分子量,也不可能小于成分气体最小分子量时,以三名学生的各自年龄和平均年龄打比方,同学们豁然开朗,这种教学原则是()A.量力性原则B.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直观性原则25.语文老师讲完一篇课文后,组织学生对课文中的形近字、音近字、近义字和反义字进行比较辨析的教学原则是()A.启发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科学性原则二、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30 分)1.一位语文教师在作文评讲课上朗读一位学生的作文时,将文中的“神荼郁垒”(分别是两个降伏恶魔的神)中的“荼”读成“图”,并严正板书,强调不能与“茶”混淆。

集体备课制度

集体备课制度

集体备课制度
制度:
备课是讲课的起始环节,是教师取得满意教学效果的先决条件。

集体备课由教研组长主持,集体备课要做到:每周至少一次,每次不少于45分钟;研讨主题明确、实用,统一要求,重点、难点、内容、课题及课时安排。

每次集体备课后,中心发言人都要上一节年组公开课,同年组成员参加,保证集体备课和教师听课的时效性。

集体备课情况纳入教师考核。

措施:
1、认真写出教案和讲稿,并进行必要的预讲演练。

2、教师在预讲或演练中需要明确学生“熟悉、了解、掌握”的教学内容。

3、达到熟悉教学程序,撰写讲稿、演讲准备的熟练、生动、符合教学规律和规范。

4、科学选用合理先进的教学方法,认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查阅相关资料,培养学生科学学习方法。

5、备课时应统一对难点、疑点重点的看法,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6、进一步落实准备教学内容所需相关教具,熟练使用现代化教学仪器和设备。

7、总结以往教学经验,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估计可能出现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备课上课五个环节

备课上课五个环节

备课上课五个环节备课上课五个环节:指课前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评价学生。

一、课前备课备课是教师的上课的前提,它的基本任务是在把握课标、吃透教材、了解学情的情况下,依据教学规律进行课堂教学的创造性设计,因此,它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关键。

认真备课是要做到深钻教材,研究教法,制定教学计划,教案课时准备充分,不打无准备之仗。

研究教材,可以借鉴大量的参考资料,但切忌照抄照搬,自己不动脑。

如果我们都做到认真研究教材,深入体会教材编写意图,自然就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驾轻就熟。

二、上课1、按课表上课。

教师不得擅自停课,私自调课、代课。

2、做好课前准备。

上课前10分钟准备好教材、备课本、教具、学具、仪器、图片等。

教师进入教室,不应中途出入。

3、使用普通话教学。

举止文明,穿着大方,仪表端正,教态亲切、热情。

课堂上禁止使用手机,专职体育教师必须着运动服、穿运动鞋上课,严禁放羊式教学。

4、依案施教,并适时利用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改进课堂教学。

5、课堂上处理好主体与主导、全体与个体之间的辨证关系,提倡学习方式的变革,激发兴趣,启迪思维,重在学生观察、思维、表达、操作以及自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6、教师的讲授保证做到准确无误,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益,课堂作业当堂完成。

7、板书工整,书写、演示规范,可视性好。

8、上课不迟到,下课不拖堂。

注意教学卫生,保护学生健康,注意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坐姿、握笔方法和其它不良的学习习惯。

9、充分发挥教学设施、设备和媒体的作用,从内容出发,择其所需,讲求实效。

10、师生平等,互相尊重,教学民主,不允许讥讽、漫骂、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上、下课师生行规定礼节。

三、批改作业。

作业设计力求体现科学性、趣味性、有针对性,减少无效劳动。

背诵、默写等课后练习。

1、严格控制课外作业总量,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

按照“双减”,分层内战作业。

2、提倡作业形式多样化。

教师应布置学生适量的、切实可行的课外非书面作业,如观察、调查、制作、朗读、阅读、预习等,教师应作相应的指导与评价。

五环节链式教研模式

五环节链式教研模式

五环节链式教研模式五环节链式教研模式是当前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应该大大提倡。

所谓五环节式教研模式,是指以分析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学法为主体内容的系列教研活动。

它是由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研课五个环节组成。

因为这五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所以称为五环节链式教研活动模式。

下面分别介绍五个教研环节。

一、备课——吃透两头,优化教学设计所谓备课,是教师在上课前的准备工作。

备课的任务是教师在教学大纲和课标的统领下吃透教材和学生,优化设计出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方案。

备课包括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

个人备课是基础,集体备课是提高。

通常集体备课应做好下面几个方面的工作:教研活动前由组长提前两周将活动时间、地点、人员、课题、要求通知组内教师,让大家有所准备。

其中包括个人备课。

在个人备课时可把发现的问题写成简要条目,自留一份,交组长一份。

组长选出比较重要的,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归类整理,以便在议课时讨论。

集体备课中的主讲老师很重要,要选择一个素质较好,又有一定影响的教师来主讲。

主讲教师在按活动计划事先拟好讲稿讲述下一单元(组)的教材教法学法,同组教师展开研讨,确定单元(组)的教学总目标、重点难点、课时划分,教学总思路、测试要点以及每一课(节)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教法学法,确定下一次活动的研究主题。

在此基础上,个人完善课时备课,写好说课稿、上课准备。

二、说课——深化认识,完善教学方案说课是由拟定的主讲人,在上课前,按已写好的说课稿,向参加教研活动的老师们说课。

为了便于大家学习和讨论,主讲人最好将说课稿事前印好发给参加活动的每个教师。

一般来讲主讲人说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所处的位置及其前后联系;2.说课标要求,教师指导用书建议及其教学目标的确定;3.说课堂教学设计及其理由;4.说主要教法学法的选择及其体现;5.说本次活动研究专题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映。

然后,再由老师们补充说课,即对执教者的说课进行评价或提出教学改进建议。

备课是讲课的起始环节

备课是讲课的起始环节

备课是讲课的起始环节,是教师力求取得最佳讲课效果的先决条件,而集体备课为教师提供了共享教学经验、成果、资源的平台,是校本教研“同伴互助”的重要体现形式,尤其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我们每人仍是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我们每人有两种思想。

在一个教师群体中,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交流是非常宝贵的,吸取别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是大家共同进步和提高的良好策略。

针对有些学校集体备课留于形式,制度不全,方式不一,内容不定,没有中心,只是碰碰进度、分分工,收效不大的情况,学校应重视建立在个人钻研基础上的体现校本教研的集体备课制度。

组织集体备课,一般以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单位由教研组长或年级备级组长负责规划和组织,充分发挥教研组或备课组的作用。

集体备课要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内容、定方式、定中心发言人,达到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进度、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的集体研究。

另外,集体备课还可与教学教研活动结合起来,使备课与教研相得益彰。

在校本教研前提下的新型集体备课制度不仅包含了以前集体备课的解决教学进度、统一重点、难点等,也包括了教学方法、教学方式的研究。

更关注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

它让教师自身在教育行动中反思、研究、自我成长。

它提倡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结果,提高即目的。

备课是讲课的起始环节

备课是讲课的起始环节

备课是讲课的起始环节,是教师力求取得最佳课堂效果的先决条件,是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点子库,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

为实现教师有效备课,提高备课、上课质量,结合新课程改革,特制定教师备课要求。

一、备课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因材施教,注重差异,体现教师的科学精神和智慧。

二、备课中把握如下环节:1、熟悉课标对各年级段的具体要求。

2、熟悉教材内容(教学目标、任务和要求;教材的体系和内容的主次,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3、了解分析学生: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认知水平,最大限度地体现因材施教的差异原则,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4、选择合适的教法和学法: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站在学生的角度多思考如何与学生沟通交流,充分考虑学生主动性学习,师生成为学习的共同体。

5、教学设计:以学生的眼界设计教学思路,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和问题,并设计相应的对策。

突出教学重点,分散教学难点,学生有哪些活动,教师如何协助或指导这些活动,如课件、实验、实践、练习,如何利用教材内容拓展、延伸。

6、课堂练习设计:有的放矢。

围绕目标、重难点,可能有哪些问题。

7、作业准备:精心挑选,难度适宜。

遵循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知识与技能训练结合,围绕差异教育,分层次布置作业。

三、具体要求:1、每学期教学计划在熟悉课标、通读教材、分析学生基本情况的前提下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师个人特点、学校课程安排及现有条件制定。

包括:(1)教材分析(版本、体系结构)。

(2)学情分析(3)教学内容(全期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及学时分配。

(4)教学总目标及要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5)教材的重难点。

2、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备课组统一制定,开学一周内完成)。

3、每单元或每课教案要求:(1)课题(2)课型(综合课、实践课、互动课、开放课、创新课、探究课)(3)教学目标及任务(4)教学中的重难点(5)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法、教具准备(6)教学过程设计(主要围绕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学生活动内容,及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如何指导、协助学生活动,体现学法指导)(7)设计板书和作业(板书可用红笔在过程设计内勾划;作业,根据学生情况实行分层次布置。

教案的首始环节一般是

教案的首始环节一般是

教案的首始环节一般是教案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而教案的首始环节则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开篇。

一个优质的首始环节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后续教学内容的展开奠定基础。

本文将从教案首始环节的概述、重要性、实用技巧以及实例分析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广大教师提供可读性和实用性强的教学指导。

一、教案的首始环节概述教案首始环节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而设计的初始环节。

它通常包括课程导入、课堂氛围营造、教学目标阐述等内容。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二、教案首始环节的重要性1.激发学生兴趣:一个有趣、富有创意的教案首始环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愿意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2.确立教学目标:教案首始环节可以帮助教师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使教学过程更加具有针对性。

3.营造良好课堂氛围:通过设计合适的首始环节,教师可以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4.促进师生互动:教案首始环节为师生提供了互动的平台,有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三、编写教案首始环节的实用技巧1.突出趣味性:运用幽默、悬念等手法,使教案首始环节富有吸引力。

2.紧扣教学内容:教案首始环节应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紧密相连,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3.适应学生需求: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使教案首始环节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4.灵活运用多媒体:合理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案首始环节的表现形式。

四、实例分析:优秀教案首始环节的特点1.案例一:初中语文《背影》一课的首始环节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父爱的感人短片,引导学生思考父爱的伟大,从而自然地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学习朱自清的《背影》。

2.案例二:高中数学《指数函数》一课的首始环节教师以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引子,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指数函数的兴趣。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预测最新版(二)_137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预测最新版(二)_137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预测最新版(二)1、单选题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主要是由_____因素决定的。

A : 政治B : 生产力C : 文化D : 军事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答案】B。

解析:生产力对教育有决定作用,表现在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单选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实验演示使学生得到感性知识,这属于_____。

A : 实物直观B : 模像直观C : 言语直观D : 感知直观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知识直观的三种类型是: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例如,观察各种实物、演示各种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调查访问等;模像直观,即在对事物模像直接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直觉的能动反映,例如,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言语直观,即在形象化的言语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的感知及对语义的想象而进行的一种直观的能动的反映形式,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文艺作品的阅读、有关情景与人物形象的领会。

3、简答题简述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及其培养。

参考答案:参考解析: (1) 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①中学生道德认识的发展。

中学生道德认识的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道德思维的水平上;二是表现在道德观念的程度上。

②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

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道德情感的形式上,二是表现在道德情感的社会性上。

③中学生道德意识行为的发展。

中学生道德意识行为的发展,表现在意志行动的水平和言行关系两个方面。

(2) 中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①中学生品德培养中应该坚持的原则包括:理论和实际的统一;遵循全面性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身教胜于言教。

②培养中学生良好品德的途径:丰富道德知识,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评价能力;激发和培养中学生的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增强抗诱惑力;道德行为和习惯的训练。

备课是整个课堂教学工作的起点

备课是整个课堂教学工作的起点

备课是整个课堂教学工作的起点,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与保证。

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没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

一说起“备课”,有些老师往往与“写教案”相混淆,其实二者不是一回事。

备课是教师在授课之前对教材内容、结构、情感、道理等的深入理解,以及针对所教学生,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联系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对教学方法的思考与选择、确定。

而写教案,只是对上述理解、思考、选择这一备课过程的书面记录。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在学校工作了33年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听课的一位教师问他:“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教师回答:”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

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我花了约15分钟……”一辈子与15分钟,一语道出了教师备课的真谛。

另外,根据我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以及多次聆听新老师的课,感到初上讲台的老师会出现一些雷同的问题。

第一种问题是满堂灌。

新老师总想在课堂上多讲点,总觉得自己讲得越多,学生也学得越多,结果一堂课下来,自己讲得很累,但学生还是不知道这堂课究竟讲了些什么。

讲的内容过多,学生根本来不及归纳思考,昏昏沉沉的,一点要领都没有,这叫“贪多嚼不烂,消化不良”。

第二种问题是照本宣科。

有些老师把书背得滚瓜烂熟,一堂课几乎把书本中的内容,一字不漏地在课堂上背了一遍,这样的课失去了上课的意义,老师功夫没少下,效果就不必说了,这叫“死记硬背,囫囵吞枣”。

第三种问题更为普遍,那就是不会掌握一堂课的时间。

有时候50分钟不到就没内容讲了,有时候到下课铃响了,问题还没讲完,只好压堂。

一压堂学生精力就不集中,根本听不进去你在上面讲些什么,效果很差等等。

总之,初上讲台的老师,一定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有时当场又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是讲课的起始环节,是教师力求取得最佳课堂效果的先决条件,是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点子库,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

为实现教师有效备课,提高备课、上课质量,结合新课程改革,特制定教师备课要求。

一、备课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因材施教,注重差异,体现教师的科学精神和智慧。

二、备课中把握如下环节:
1、熟悉课标对各年级段的具体要求。

2、熟悉教材内容(教学目标、任务和要求;教材的体系和内容的主次,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3、了解分析学生: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认知水平,最大限度地体现因材施教的差异原则,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4、选择合适的教法和学法: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站在学生的角度多思考如何与学生沟通交流,充分考虑学生主动性学习,师生成为学习的共同体。

5、教学设计:以学生的眼界设计教学思路,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和问题,并设计相应的对策。

突出教学重点,分散教学难点,学生有哪些活动,教师如何协助或指导这些活动,如课件、实验、实践、练习,如何利用教材内容拓展、延伸。

6、课堂练习设计:有的放矢。

围绕目标、重难点,可能有哪些问题。

7、作业准备:精心挑选,难度适宜。

遵循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知识与技能训练结合,围绕差异教育,分层次布置作业。

三、具体要求:
1、每学期教学计划在熟悉课标、通读教材、分析学生基本情况的前提下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师个人特点、学校课程安排及现有条件制定。

包括:
(1)教材分析(版本、体系结构)。

(2)学情分析
(3)教学内容(全期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及学时分配。

(4)教学总目标及要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5)教材的重难点。

2、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备课组统一制定,开学一周内完成)。

3、每单元或每课教案要求:
(1)课题
(2)课型(综合课、实践课、互动课、开放课、创新课、探究课)
(3)教学目标及任务
(4)教学中的重难点
(5)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法、教具准备
(6)教学过程设计(主要围绕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学生活动内容,及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如何指导、协助学生活动,体现学法指导)
(7)设计板书和作业(板书可用红笔在过程设计内勾划;作业,根据学生情况实行分层次布置。


(8)写好教后信息反馈
备注:教师备课可以有特色,但必须体现备课思想,具备上述基本步骤,否则一律按缺教案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