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作业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答案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到生物园里学科学(1-6)一、填空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2、土壤是植物的(家)植物大多是由(种子)发育而来。
4.种子中有胚根和胚芽。
(胚根)将长成植物的根,(胚芽)将长成植物的茎和叶。
5.植物根系向水分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水分方向)。
6.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具有向(光)方向生长的特征。
2.判断问题(画出你认为正确的东西)√ 你认为什么是错的。
死去的有机体会变成腐殖质(√) 2.土壤中只有空气,没有水(×)3、一粒种子发芽才能长成一株植物(√)4.植物的根只向肥料的方向生长,而不是向水的方向(×)生长。
植物通过根部“饮水”并运输水分(√) 6.人们常说地球是植物之母(√) 7.种子不会发芽(√) 没有一定的温度8、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有许多植物都可以进行无土栽培(√)三、问答题1.土壤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有沙、黏土、空气、水分、腐殖质矿物质等)2、种子的身体一般分为哪几部分?(种皮、子叶、胚根、胚芽)3、种子发芽一般需要哪些条件?(空气、水分和一定的温度)4、植物的根的生长有什么特点?(根向有水和有肥的方向生长)5.阳光充足的地方和阴凉的地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区别?(向阳处的植物长得高大茂盛,背阴处的植物长得矮小稀疏)6、植物是怎样“喝水”的?(植物依靠根部吸收水分并“喝水”)7、根吸收的水分在植物的“身体”里是怎样输送的?(靠体内的导管来运输水分的)四、实践技能题1.认真做教材中的P2-P3三个实验,并回答以下问题(1)将采集到的土壤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水中冒气泡,说明土壤中有空气)(2)、用玻璃棒搅拌停止后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烧杯中的物体被分成几层,动植物碎片漂浮在上面,沙子和土壤等残渣沉入烧杯底部,表明土壤中有沙子、粘土和动植物尸体残留物)(3)。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训练试题一、选择题1.从大海远方驶来的船,人们都是先看到它的上部,由此可以判断海面是()。
A.凸起的B.平坦的C.凹下去的2.通过观察、归纳等方法找出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叫()。
A.观察B.对比C.比较D.控制变量3.制作简易雨量器时,贴在透明杯子上的纸条零刻度要和_______对齐。
A.杯子底部B.杯子内侧底部C.杯口D.地面4.“晴空万里”对应的图标是_______。
A.B.C.D.5.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植物的根向着()生长。
A.有阳光的方向B.有水的地方C.空气新鲜的地方6.毛绒玩具和生物的区别主要在于()。
A.外形特性不同B.有无生命C.能否运动7.测量气温时,应该将温度表放在()。
A.阳光下B.密闭的盒子里某式C.通风的阴凉处8.机器人不属于生物,是因为()。
A.机器人可以做出各种动作B.机器人可以说话C.机器人需要充电后才能使用D.机器人不能生长、繁殖,没有新陈代谢和生老病死9.根据下图所示的温度计读数,说法正确的是()。
A.读作三十八度,写作38℃B.读作三十八摄氏度,写作38℃C.读作三十八度,写作38℃10.下面关于风向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东风是指从东面吹来的风。
B.东风是指吹向东面的风。
C.东风是指春天刮的风。
二、填空题11.天气现象是指( ) 等现象。
12.常见的气象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3.植物枯萎后落入土壤变成______,致使土壤更加肥沃;蚯蚓和蚂蚁等动物在土壤中爬行生活,使土壤更加__________。
生物与非生物相互影响共同依存。
14.气温计主要由( )、( )、( )、( )等组成。
15.蚕蛾的身体由( )三部分组成,有( )对足,1对复眼,1对触角组成。
蚕蛾和蝴蝶的共同点:都是( )。
16.______和______是描述风的两个方面。
三、判断题17.我们在野外考察,观察炊烟可以判断气温。
鄂教版四年级下学期科学答案
三、当我们用力挤压瓶子时,笔帽里的空气被压缩,一部分水进入笔帽,导致“沉浮子”变重,它就下沉了;反之,当我们松开手,水的压力减小,笔帽里的空气体积增大,“沉浮子”变轻,它就浮上来了。
17沉浮的秘密
一、在水中上浮的物体:泡沫、火柴、积木
在水中下沉的物体:钥匙、磁铁
二、(填表略)
(1)(略)
(2)沉浮与物体的轻重、体积以及材质有关。
6.空气中有大量小水滴,而阳光正在观察者的背后以低角度照射,这就可能产生可以观察到的彩虹现象。
二、(略)
2.钢尺上下振动
3.泡沫、塑料颗粒或米粒上下跳动;振动
4.橡皮筋在振动;让橡皮筋停止振动
5.物体振动
二、(略)
三、发现喉结振动,说明声音是喉结振动产生的。
四、(略)
五、1.大音叉:声音低小音叉:声音高
2.重重击打声音强,轻轻击打声音弱。
六、1.(略)
2.(略)
3.(略)
4.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2.振动的快慢不同。
二、隔音板:阻挡声音传播
消音器:减小声压
三、(略)
四、(略)
五、(略)
21舞台灯光பைடு நூலகம்
一、1. 3
2.不能。光沿直线传播,圆孔的位置不在
一条直线上,阻挡了光的传播。
3.不能。光沿直线传播,弯曲的纸筒阻挡
了光的传播。
4.光沿直线传播。(举例略)
5.(1)我们把蜡烛的火焰看成是由许多小发光点组成的,每个发光点都向四面八方发射着光。总会有一小束光,笔直地穿过小孔,在白纸上形成一个小光斑。烛焰上的每一个发光点都会在白纸上形成一个对应的光斑,全部光斑在白纸上就组成了一个烛焰的像。
2.轮胎大幅度变形,内外胎之间的相对位移增加,加大了摩擦,消耗部分能量。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练习题
鄂教版科学全册练习题一、填空题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2、土壤是植物的〔家〕3、植物大多是由〔种子〕发育来的4、种子内有〔胚根〕和〔胚芽〕。
〔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5、植物的根向有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植物的〔向水性〕6、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二、推断题〔将你认为对的画√错的画×〕1、死亡的生物腐烂后会变成腐殖质〔√〕2、土壤中只有空气没有水〔×〕3、一粒种子发芽才能长成一株植物〔√〕4、植物的根只向有肥的方向生长,不向有水的方向生长〔×〕5、植物是靠根来“喝水,靠身体内的导管运送水分〔√〕6、人们常说,大地是植物的母亲〔√〕7、没有肯定的温度,种子也不会发芽〔√〕8、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如今有很多植物都可以进展无土栽培〔√〕三、问答题1、土壤里主要有哪些成分?〔有沙、黏土、空气、水分、腐殖质矿物质等〕2、种子的身体一般分为哪几部分?〔种皮、子叶、胚根、胚芽〕3、种子发芽一般须要哪些条件?〔空气、水分和肯定的温度〕4、植物的根的生长有什么特点?〔根向有水和有肥的方向生长〕5、向阳处和背阴处的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不同?〔向阳处的植物长得高大茂密,背阴处的植物长得矮小稀疏〕6、植物是怎样“喝水〞的?〔植物是靠根来汲取水分“喝水〞的〕7、根汲取的水分在植物的“身体〞里是怎样输送的?〔靠体内的导管来运输水分的〕四、理论技能题1、仔细做教材P23三个试验,答复以下问题〔1〕、将采集到的土壤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水中冒气泡,说明土壤中有空气〕〔2〕、用玻璃棒搅拌停顿后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烧杯内物体分成几层,动植物碎片浮在上面,沙、土等渣滓沉在杯底。
说明土壤中有沙、黏土和动、植物尸体残渣等〕〔3〕、将土壤放在酒精灯上烧会发生什么现象?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冒烟、闻到一股臭气;说明土壤中有腐殖质〕2、我们应当怎样爱护土壤,请你提出几条建议。
小学精品解析鄂教版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
刘升镇2021年秋复习补授质量检测四年级科学下册试题一、观察发现(共18分)1 通过研究植物根的生长情况,你发现根具有什么特性?【答案】植物的根适应环境的特性是向地性。
【解析】【详解】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植物的根适应环境的特性是向地性。
一般情况下,多数植物的根总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根的这种特性称为向地性。
在重力的作用下,植物的根具有向地性。
植物还具有向水性、向地性、向肥性等。
2 用手反复拉压弹簧,有什么现象发生?仔细体验,有什么感觉?【答案】用手压,弹簧受力后会变短。
松开手,取消受力后,弹簧会恢复原状。
用手压弹簧时,感觉到弹簧对手有一种力,这个力就是弹力。
【解析】【详解】用手拉,弹簧受力后会变长。
松开手,取消受力后,弹簧会恢复原状。
用手拉弹簧时,感觉到弹簧对手有一种力。
用手压,弹簧受力后会变短。
松开手,取消受力后,弹簧会恢复原状。
用手压弹簧时,感觉到弹簧对手有一种力。
当我们在压弹簧、拉橡皮筋时,受到力的作用,它们的形状会发生变化,取消受力后,物体又恢复原状,这种特性就叫弹性。
3 在剪子、菜刀、钳子三种工具中,哪些是应用了杠杆原理工作的?【答案】剪子、钳子是应用了杠杆原理工作,菜刀是应用了斜面原理工作的。
【解析】【详解】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即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
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一般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
剪子、钳子是应用了杠杆原理工作,菜刀是应用了斜面原理工作的。
4 唱歌、说话时用手摸自己喉咙,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答案】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自如的器官是声带,发声的时候声带就在振动。
【解析】【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会发出声音。
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马上停止。
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自如的器官是声带,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发声的时候声带就在振动。
(完整版)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
第1课认识土壤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2、把你研究的土壤的方法和观察到的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填入下表中。
3、根据第2题获得的事实,你认为土壤里有哪些成分?答:土壤里有水、空气、沙、粘土、腐殖质等成分构成。
4、土壤是植物的“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答:1、多施用生物有机肥;2、减少白色污染.5、土壤中的垃圾袋、废电池对土壤有什么影响?答:土壤中的垃圾袋、废电池混入土壤,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集中填埋,又要占用土地.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你要尽量少使用塑料袋。
第2课种子发芽1、种子虽小却有奇妙的身体,你是怎样做实验观察种子构造的?通过观察,种子内有什么构造?答:将几粒蚕豆种子在水中泡两三天,用镊子小心剥去外皮,仔细观察种子里面,发现:种子内部有胚根和胚芽,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
2、推测: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答:种子发芽需要的重要条件有:水、空气、和适应的温度。
3、你打算怎样设计实验进行研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并画图表示。
答:如下图.发现:1号种子有空气没有水没有发芽;2号种子有空气有水发芽了;3号种子没有空气有水没有发芽.实验证明: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
4、温度对种子发芽有没有影响?想办法研究。
答:有影响。
将泡好的几粒蚕豆种子,分别放入常温状态和冰箱中,过5~7天,观察发现:放在常温下的种子发芽了。
实验说明: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
第3课向上长还是向下长1、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什么方向长?答: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下生长,这种特性叫植物的向地性。
2、你怎样做实验研究种子发芽根的生长方向?答:可以把种子按不同的方向埋到土里,坚持观察记录,发现每一粒种子发芽后根都向下生长.实验证明:种子发芽后根都向下生长。
第4课根朝哪边长1、植物根是向下生长的,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根还会朝哪些方向生长?答:植物根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地性,根还会朝着有水的方向生长,植物生长的这种现象叫植物的向水性。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一、填空。
(每空2分,共52分)1.土壤的成分有空气、水、()、()、()等。
2.种子内有胚根和胚牙,()会长成植物的根,()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子。
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是()、()和()。
3.植物的根在生长过程中有()性,()性。
植物的茎在生长的过程中有()。
4.凡是在学习中用到的物品就是()。
5.有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形状发生变化,取消受力后,又恢复原状,这种特性叫做()。
6.物体表面越粗糙,摩擦力就()。
7.纸都是由()构成的,纸可燃烧,能(),能在上面写字。
8.压缩空气具有()。
9.降落伞主要包括()、()、()三部分。
10.声音是由()产生的,它能在()、()、()中传播。
声音有高低、()、音色之分。
11.光是沿着()传播的。
二、实验操作填空。
(20分)1.把土壤放入水中,观察到_____现象,得出_____的结论。
2.在做杠杆尺实验时,如果在左边一个单位长度处挂两个钩码,要使杠杆尺平衡,需要在右边一个单位长度处挂___钩码,或在两个单位长度处挂___钩码。
3.将一只气球放入塑料瓶中,将气球口反套在瓶口上(瓶子不漏气),扎紧,用力吹气球。
会发现_____,得出_____的结论。
4.在鼓面上放几粒小豆子,然后敲鼓,会看到_____的现象,得出__________的结论。
三、你认为正确的用线连起来。
(6分)卫生纸抗拉力包装纸吸水性强做风筝用的纸薄纸轻便四、简答题。
(1、2两题6分,3、4每题5分,共22分)1.彩虹是怎样形成的?2.杠杆有哪些作用?3.植物的根有哪些共同特点?4.为什么我们用的中性笔芯中有一节像油一样的东西,以及在做植物的根吸收水份实验时,往瓶里倒一层食用油?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参考答案)一、填空。
(每空2分,共52分)1.土壤的成分有空气、水、(粘土)、(砂)、(腐殖质)等。
2.种子内有胚根和胚牙,(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子。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复习题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复习题鄂教版四(下)科学全册复习题一、填空题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2、土壤是植物的(家)3、植物大多是由(种子)发育来的4、种子内有(胚根)和(胚芽)。
(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5、植物的根向有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植物的(向水性)6、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二、判断题(将你认为对的画√错的画×)1、死亡的生物腐烂后会变成腐殖质(√)2、土壤中只有空气没有水(×)3、一粒种子发芽才能长成一株植物(√)4、植物的根只向有肥的方向生长,不向有水的方向生长(×)5、植物是靠根来“喝水,靠身体内的导管运送水分(√)6、人们常说,大地是植物的母亲(√)7、没有一定的温度,种子也不会发芽(√)8、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有许多植物都可以进行无土栽培(√)三、问答题1、土壤里主要有哪些成分?(有沙、黏土、空气、水分、腐殖质矿物质等)2、种子的身体一般分为哪几部分?(种皮、子叶、胚根、胚芽)3、种子发芽一般需要哪些条件?(空气、水分和一定的温度)4、植物的根的生长有什么特点?(根向有水和有肥的方向生长)5、向阳处和背阴处的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不同?(向阳处的植物长得高大茂盛,背阴处的植物长得矮小稀疏)6、植物是怎样“喝水”的?(植物是靠根来吸收水分“喝水”的)7、根吸收的水分在植物的“身体”里是怎样输送的?(靠体内的导管来运输水分的)四、实践技能题1、认真做教材P2-P3三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将采集到的土壤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水中冒气泡,说明土壤中有空气)(2)、用玻璃棒搅拌停止后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烧杯内物体分成几层,动植物碎片浮在上面,沙、土等渣滓沉在杯底。
说明土壤中有沙、黏土和动、植物尸体残渣等)(3)、将土壤放在酒精灯上烧会发生什么现象?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冒烟、闻到一股臭气;说明土壤中有腐殖质)第四单元一、填空。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复习资料(作业设计及单元测试)含答案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复习资料(作业设计及单元测试)含答案第1课认识土壤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2、死亡的生物腐烂后会变成(腐殖质)。
3、土壤是植物的(家)。
4、实验观察土壤,把观察到的现象填在表格中。
5、你认为土壤里有哪些成分?答:土壤里有水、空气、沙、粘土、腐殖质、矿物质等成分。
6、土壤是植物的“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答:1、多施用生物有机肥;2、减少白色污染。
7、土壤中的垃圾袋、废电池对土壤有什么影响?答:土壤中的垃圾袋、废电池混入土壤,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集中填埋,又要占用土地。
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你要尽量少使用塑料袋。
第2课种子发芽1、植物大多是由(种子)发育来的。
2、种子内有(胚根和胚芽)。
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
3、种子由(种皮)(胚根)(胚芽)(子叶)四部分构成。
4、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答:种子发芽需要的重要条件有:水、空气和适应的温度。
其他的条件有:阳光、土壤、有机肥等。
5、怎样观察蚕豆种子结构,你有什么发现?答:将一粒蚕豆种子浸泡两三天,用镊子小心剥去外皮,仔细观察里面有哪些部分。
我发现蚕豆种子由种皮、子叶、胚根、胚芽四部分构成。
6、实验:研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实验材料:烧杯、毛玻璃、蚕豆种子三粒、细线、水实验方法(过程):将三粒蚕豆种子分别用细线,由下到上绑在毛玻璃片上,从下到上依次为每一粒蚕豆编号为1号、2号、3号。
注意及时补充烧杯中的水,使中间的(2号)一粒种子始终有一半浸在水中,一半露出水面。
用一周左右的时间观察种子发芽情况。
实验现象:一周左右,2号种子发芽了,1号,3号种子没有发芽。
实验结论: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
4、温度对种子发芽有没有影响?怎样用实验验证?答:有影响。
将泡好的几粒蚕豆种子,分别放入常温状态和冰箱中,过5~7天,观察发现:放在常温下的种子发芽了。
实验说明: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
第3课向上长还是向下长1、画图题:把种子分别按下图所示方位摆放在土壤里,用笔画出根可能长出的方向2、实验:根的生长方向实验材料:纸巾、四粒玉米种子、铁架台、塑料袋、实验方法(过程):1、把纸巾连续对折三次,打湿纸巾,把玉米种子按不同方向摆放在上面 2、从纸巾的一端开始卷,把种子卷在里面。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题带答案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姓名:学校:班级:准考证号:温馨提示:答题时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20分)1、在蚕生长的过程中,要经过()次蜕皮。
2、根据云量的多少可以将天气分为()、()、()和()。
3、风向标静止后,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
4、蚕的一生要经过几次变化,各个阶段的形态特征差别很大,这种生长变化叫()。
5、植物的形态是与它们的()相适应的。
6、自然界中,植物、动物等具有生命的物体叫()。
7、世界上最先种桑养蚕的国家是()。
8、()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自身发光发热的一颗恒星。
9、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样子叫作(),月相变化的周期大约是()。
10、太阳距离地球大约()千米,太阳直径约为()千米,相当于地球直径的()倍,大约可以装下()个地球。
11、()利用阳光下物体的影子计量时间,()利用水的均衡滴漏计量时间,()利用沙的流动计量时间。
二、判断题。
(对的涂“T”,错的涂“F”)(20分)12、3级叶动红旗展,4级带叶小树摇。
()13、我们的家乡是鄂州,这里四季如春,冬天很温暖。
()14、古埃及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天圆地方”。
()15、机器人能下棋,能扫地,它们是生物。
()16、风、雨、雷、电、台风等都属于天气现象。
()17、用普通望远镜可以清晰地看到月球上的环形山。
()18、我们晚上可以看到月球,是因为月球自身可以发光。
()19、同时用多个不同方向的光源照射物体,就不会看到影子。
()20、使用日晷计时,日晷可以随意摆放。
()21、上半月月相变化的规律是由圆变缺。
()三、单选题。
(每题2分,共20分)22、下列不属于自然界中气象灾害的是()A、沙尘暴B、火灾C、台风23、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树木的运动状态来判断风力的大小,风吹树枝断是()级风。
A、6B、7C、824、蚕茧的形状是()的A、圆形B、三角形C、椭圆形25、下列植物中,不属于生活在干旱环境中的植物是()A、仙人掌B、龙舌兰C、椰子树26、能帮助鱼在水中躲避障碍物、感知水流变化的是()A、侧线B、鳃C、鳞片27、麦哲伦从西班牙出发一路向西,最终回到西班牙,这说明()A、麦哲伦走了回头路B、麦哲伦的航线是个标准的圆C、地球可能是个球体28、太阳、地球、月球中体积最大的天体是()A、太阳B、地球C、月球29、下面方法中,可以产生影子的是()A、站在路灯下B、用手电筒照射天空C、打开电视机30、利用水来计时的工具叫作()A、沙漏B、水钟C、日晷31、下列诗句中,说明古人已经观察到的月相的变化()A、床前明月光B、月是故乡明C、月有阴晴圆缺四、简答题。
科学长江作业本答案
生物的演变1 化石一、化石的形成: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生物死亡之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时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
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
研究化石的作用: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等。
我所知道的古生物:三叶虫化石,植物化石,贝壳化石,足印化石,恐龙化石,鱼化石等。
二、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化石,利用现代的一些先进的技术进行复原,从而得到一些较为可视化的原型,然后再通过一定的猜测和结合C元素的检测等系列推测出来的环境,再加上一些偶然的原因形成的化石等因素进行综合的分析就可以得到相应的结果了。
三、(略)四、鲨鱼吃:鱼类、海鸟等理由:牙齿非常尖锐大熊猫吃:竹笋、竹叶理由:牙齿大而宽阔,有助于压碎碾磨竹子霸王龙:动物类理由:密且锋利的牙齿能将猎物撕裂2 探索动物的发展史一、(略)二、马进化成现在这样是因为自然选择的结果,不适应环境的都被淘汰了。
三、(略)3 谁能生存下来一、1.自然选择的结果,长脖子的长颈鹿能吃到高树上的食物存活下来,而短脖子的长颈鹿吃不到而饿死,这样长脖子的长颈鹿的基因被保存下来,因此,长颈鹿脖子就像现在这么长。
2. 孔子鸟的外形更接近现代鸟,尾巴没有始祖鸟那么长,这样的身体构造对飞行定向很有好处,遇到危险时能更快逃离,而始祖鸟的外形没有这样的优势。
二、绿色青蛙生活在田野,黄色青蛙生活在沙漠。
它们的身体颜色和环境颜色相近,容易隐藏自己而不被天敌发现,从而更容易存活下来。
三、北极熊和北极狐的皮毛都是白色,这样有利于在捕猎时不被发现;身体的皮毛厚实,身体圆润,这样可以保暖以及减少热量的散失。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小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3、为了减少对森林资源的消耗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人们()作为原料生产再生纸。
4、()是构成纸的主要成分。
5、种子内有()和()。
()会长成植物的根,()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
6、森林在( ) 、( ) 、( )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7、植物大多是由()发育来的。
8、空气能()空间,压缩空气会产生()。
二、判断题(10分)1、植物是靠茎来“喝水”,靠身体内的导管运送水分。
()2、笔杆上的橡皮套的作用是为了减少摩擦力。
()3、靠空气的多少来控制“潜水艇”的上浮和下沉。
()4、弹簧可以拉长,也可压短,但弹力是无限度的。
()5、圆珠笔蕊能伸缩的原因是圆珠笔内有根小弹簧。
()三、选择题(10分)1、打土电话时线拉得紧,对方声音就()。
A. 无变化B. 听不清C. 听得清2、能够省力的杠杆是()。
A. 手术钳B. 镊子C. 木锹D. 老虎钳3、物体沉浮的秘密是()。
A. 在水中溶化的物体B. 比水重或轻的物体C. 比较大的物体D. 比较小的物体4、用喷雾器做模拟彩虹实验时,该()观察。
A. 对着太阳B. 背着太阳C. 不要太阳5、手电筒从近处照向远去时,光柱形状是()。
A. 近小远大 B. 近大远小 C. 大小一样四、实验操作题。
(5分)1、将手电筒发出的光照在镜子的不同位置,请你在图中画出光的反射传播路线。
五、简答题。
(5分)减弱噪声你有那些方法?科学考试(答案)一、填空(20分)1 、(气体)、(液体)、(固体)(真空)2、(1200)(90)(30)(80)3、(利用废纸)4、(纤维)5、(胚根)(胚芽)。
(胚根)(胚芽)6、(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维护生态平衡)7、(种子)8.(占据)(弹性)。
二、判断题(10分)1、(×)2、(×)3、(√)4.(×)5.(√)三、选择题(10分)1 、C2、 D3、 B4、B5. A四、实验操作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略)
2 种子发芽 一、
二、1. 假设:种子的发芽与温度有关 不变条件:种子、水分、空气、阳光
可变条件:温度
实验步骤:
①分别将3—5粒种子放入两个小碗内,加入等量的水,用保
鲜膜封口,扎多个孔在膜上。将一个碗放入冰箱,另一个碗 放在常温避光处。
②定时观察种子发芽情况。
我的发现:种子的发芽与温度有关。
4. 光沿直线传播。(举例略)
形成一个小光斑。烛焰上的每一个发光点都会 在白纸上形成一个对应的光斑,全部光斑在白 纸上就组成了一个烛焰的像。
从图中可以看出,烛焰上部发的光沿 直线通过小孔,照在白纸的下部;烛焰下部发 出的光,通过小孔,照在白纸的上部,所以在 白纸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这正好说明了光是 直线传播的。
实验2:(略) 五、1. 通过增加接触面积以增加粗糙程度 2. 通过增加压力,增加摩擦力
10 各种各样的纸 一、(略)
二、(略)
三、1. 水通过纸绳流到空杯中 2. 纸具有吸水性;杯子垫高后水位变高压 力变大。
11 纸是怎样造出来的 一、②③① 二、⑦③⑤②⑥④①
三、可以用来造纸的原料:树皮、木头、麻绳、 稻草、草根、麻布、树叶 不能用来造纸的原料:毛皮、石头
17 沉浮的秘密 一、在水中上浮的物体:泡沫、火柴、积木
在水中下沉的(1)(略) (2)沉浮与物体的轻重、体积以及材质有关。 三、1. 沉:铅、铁 浮:塑料、木头
2. 浮:泡沫、木块 沉:橡皮、铁块
3. 沉浮与物体的轻重、体积有关。体积相同时,
物体越轻越容易浮,越重越容易沉;重量相同 时,体积越大越容易浮,体积越小越容易沉。 4. (填表略)同种材质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 它们的轻重和体积无关。 四、(略)
3. 小而多好。 4. 暴雨过后空气中有水滴,当太阳光照射到空
气中的水滴,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 成拱形的七彩光谱。
5. 彩虹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由于阳光射到空气 的水滴里,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造成的。
6. 空气中有大量小水滴,而阳光正在观察者的
背后以低角度照射,这就可能产生可以观察到 的彩虹现象。
2.(记录略)
通过实验,我发现加了水的盘中绿豆发芽了,没加水的盘中 的绿豆没发芽,说明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
3.(略) 4.(1)设计不严谨,实验中有阳光和水两种 对比条件 (2)(略)
3 向上长还是向下长 一、根向下生长
二、(略)
4 根朝哪边长 一、根向水生长,水源越近,对根生长影响越明显。
二、(略)
二、(略)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使接触面光滑,减小压力, 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
三、伸长;还原;牛顿;弹簧测力计在弹性限 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就伸得越长
四、实验1: (1)用弹簧测力计,拖着鞋子,作匀速直线运 动,测力计上显示的数值为摩擦力的大小
(2)(略) (3)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大小以及是滚 动摩擦还是滑动摩擦有关。
19 声音的旅行 一、1. B 2. 声音通过绳子的振动传播 二、1. (1)烛光晃动 (2)空气振动 (3)声音可以通过空气振动传播 2.听觉神经:把振动变成大脑能接受的信号 耳蜗: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
外耳道:传送声波
耳郭:收集声波
鼓膜:产生振动
听小骨:传递振动
三、1. 能 2. 水和塑料能传声 四、(略)
14 打篮球 一、1.√ 2.× 3.√ 4.√ 二、1. 瓶中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顶起了瓶 塞。
2. (参考空气热胀冷缩的实验) 三、1. (略) 2. (略) 四、1. 失去空气支撑的轮胎大幅度变形,消耗 了较多能量。
2. 轮胎大幅度变形,内外胎之间的相对位移增 加,加大了摩擦,消耗部分能量。
课外活动
12 小个子能不能跷起大个子 一、(略) 二、A:省力杠杆 B:省力杠杆 C:不省力不费力杠杆 D:费力杠杆 三、1. B
2. A 四、(略)
13 玩气球 一、实验1: (1)B (2)空气会占据空间。B瓶吹气球时,瓶内空
气会从底部小孔流出,空出瓶内空间,气球可 以吹得起来;A瓶中瓶内空气占据了空间,故 气球吹不起来。
(3)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2: 我的推测:空气有重量 第一步:在天平两边分别放没有吹气的皮 球。 第二步:将天平调试平衡。
第三步:给其中一个气球充空气,放回天秤进 行称重比较。观察发现充了空气的气球比没有 充气的气球重。 需要的工具:天平、两个气球、打气筒
二、(画图略)纸团不会湿。因为空气占据了 杯子里的空间,隔绝了水和纸团,所以纸团不 会被打湿。 三、(略)
3. 外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加大了摩擦力。 4. 轮胎直径减小,脚踏过一圈所前进的路程也 相应缩短。
15 小小降落伞 (略)
16 玩“潜水艇” 一、浮出水面时,水舱的水较少,重量较轻, 潜入水中时,水舱装满水,增加了潜水艇的重 量。潜水艇的体积相同时,较轻时容易浮,较 重时容易沉。 二、(略) 三、当我们用力挤压瓶子时,笔帽里的空气被 压缩,一部分水进入笔帽,导致“沉浮子”变 重,它就下沉了;反之,当我们松开手,水的 压力减小,笔帽里的空气体积增大,“沉浮子” 变轻,它就浮上来了。
三、 1—6(略) 7. 根向水生长 5 茎往哪边长 一、向上性
二、
5. (略) 6. (我的发现略) 这个现象说明:植物生长的向光性
6 植物怎样“喝水” 一、(根的特点略) 根的共同特点:吸收水分和养分、固定植物。 二、(略) 三、①根的作用是吸收水分和养分,固定植物。 ②植物的根向下生长。 ③植物的茎向上生长。 四、(略)
(2)光照在实体上,且实体的密度阻止了光的 渗透,其后无光线可反射入眼中,所以成一黑色 的形体,就是看到的影子。 二、(略)
22 反射光 一、1. 看不见。 2. 反射 3. 加镜子
4. 二、(略) 三、(略)
23 美丽的彩虹 一、1. 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2. 看到喷雾中出现红、橙、黄、绿、蓝、靛、 紫。 停止喷水后看不到同样的现象了。
文艺汇演
18 锣鼓声声 一、1. 音叉在振动;水中产生波纹 2. 钢尺上下振动 3. 泡沫、塑料颗粒或米粒上下跳动;振动 4. 橡皮筋在振动;让橡皮筋停止振动 5. 物体振动 二、(略) 三、发现喉结振动,说明声音是喉结振动产生 的。 四、(略)
五、1. 大音叉:声音低 小音叉:声音高 2. 重重击打声音强,轻轻击打声音弱。 六、1. (略) 2. (略) 4. 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20 不同的声音 一、1. 不一样。水越多声音越高。 2. 振动的快慢不同。 二、隔音板:阻挡声音传播
消音器:减小声压
三、(略)
四、(略)
五、(略)
21 舞台灯光 一、1. 3 2. 不能。光沿直线传播,圆孔的位置不在 一条直线上,阻挡了光的传播。
3. 不能。光沿直线传播,弯曲的纸筒阻挡 了光的传播。
长江作业鄂教版 到四生年物级园科里学学下科册学答案
1 认识土壤 一、水、黏土、小石子、沙、腐殖质、空气
二、1. 少许粉末 2. 可能会留下少许粉末。因为土壤的成分中含
有杂质、黏土、腐殖质、矿物质等等,其中颗
粒比较大的物质通过过滤会和水分离开,但是
有些矿物质和腐殖质有可能会溶解在水中,蒸 馏之后水分蒸发,就会留下这些物质的粉末。
学习用品
7 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 (略) 8 圆珠笔芯为什么能伸缩 一、1. CDE
2. ABF 二、(略) 三、钢尺;制作钢尺的材料在受力后的弯曲度大, 不易折断。 四、(表略) 1. 气球、橡皮、弹簧 2. 木头、石头
9 笔杆上橡胶套的作用 一、为了增大摩擦力的设计:BCD 为了减小摩擦力的设计:A 二、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 度,增加压力,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