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考研经验总结
经济学考研备考攻略
![经济学考研备考攻略](https://img.taocdn.com/s3/m/c4b871b9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51.png)
经济学考研备考攻略在备考经济学考研时,制定一个合理的备考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为大家分享一些经济学考研备考的攻略和技巧,希望能够对大家备考起到一定的帮助。
一、了解考纲在备考经济学考研之前,首先要充分了解考纲。
经济学考研的考纲中包含了各个知识点的要求,要熟悉掌握其中的重点内容。
通过仔细研读考纲,可以清晰地了解考试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二、查缺补漏在了解考纲的基础上,需要对自己的知识水平进行全面的评估。
通过模拟考试、做历年真题等方式,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攻克,补充自己的知识短板。
同时还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这些基础知识往往是考试中的重点出题内容。
三、刷题提高考研中,刷题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做题可以提高解题能力和考试水平。
刷题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初期可以做一些基础题,巩固自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后期可以做一些难度较高的模拟题、历年真题等,培养自己的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刷题时要注重总结,针对做错的题目进行分析,找出错误原因,以便进行针对性的弥补。
四、注意时政经济经济学考研不仅仅考察基础知识,还会涉及到时事和经济热点问题。
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及时关注时事新闻,了解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相关政策,对于一些经济热点问题要有一定的了解和见解。
在考试中,如果能够将时事和经济理论相结合,能够给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合理安排时间经济学考研备考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
合理安排时间,坚持每天的规划和备考任务,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要注重学习和休息的平衡,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保证备考期间的身心健康。
六、寻求帮助和交流备考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是很正常的。
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班、找导师、与同学结伴学习等方式,寻求帮助和交流。
在交流中可以互相督促,共同进步,对于一些难点问题的解答也可以获得更多的思路和观点。
总之,备考经济学考研需要规划、恒心和耐心。
南京大学商学院919经济学原理考研心得Word文档
![南京大学商学院919经济学原理考研心得Word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9cd2900312b3169a451a47f.png)
有幸被南大商学院录取,当初论坛给我的帮助很大,复试经验我已经写过,再写一下初试的经验吧!一家之言,希望能给大家帮助。
一、政治政治这门课不难怪,等大纲出来了再复习也不迟,看早了会忘掉。
今年的政治反压题很严重,考的题目很活,肖四压中了一道大题,任汝芬的我只看了选择题,大题没有背!政治这门课关键还是看选择题,把肖秀荣的1000题多做几遍选择题应该就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了。
建议大家复习的时候不要再相信所谓的押题了,把大纲解析多看几遍!给大家推荐几本书吧:大纲解析+肖秀荣的1000题+肖四任四+其他。
二、英语英语这门比较纠结,当初单词从准备考研就开始背一直到考研结束,结果进考场什么都记不得了,单词都不认识了,乱写一通,好歹过了60分,不幸中的万幸。
英语这门课投入产出比很低,但是不复习的话也不行,毕竟单科线要60分。
考研单词先买新东方的乱序版,单词要一直背,要不然会忘掉,单词背的差不多的时候就可以做点模拟题了,张剑的150篇答案很牵强,大家做的时候就当练练手,不要太在意正确率,我当初把张剑的150篇做了2遍,以为搞题海战术就能考高分,结果证明我错了。
英语最好的还是真题,真题做多少遍都不为过。
张剑的真题详解做的不错,建议大家一定要买,看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摸清出题人的思路。
作文的话建议大家也不要相信所谓的押题,还是平时写一写作文,不要投机取巧!三、数学我觉得数学这门课一定要花最多的时间,其实考研数学考的很简单,都是基础题!感觉今年的题型跟往年比也不一样,比往年难度增加了!线代的题目跟往年不一样了,不难,但是考完以后,我好几个同学都栽在线代上面了,希望大家引起注意!数学的参考书就是李永乐的那几本书,建议大家都买,多看书多做题,打好基础!四、经济学原理南大的题目难度很低,我看过好多学校的试卷(复旦,上财,交大,北大,浙大),个人感觉南大是最简单的,30分的名词解释+30分的计算题+90分的问答题。
历年真题百度可以搜的到,计算题有一道是课后原题(尼克尔森)。
369经济学联考综合复习经验分享
![369经济学联考综合复习经验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7093e507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39.png)
369经济学联考综合复习经验分享科目:396经济学联考综合数学教材肯定是要看的,我总共看了两遍。
教材的选择参考数三。
至于课后题,肯定要做啊,我做了两遍。
(做几遍你自己定啦)我有一份需要做哪些题的文档,需要的请看文章最后。
李永乐的书,我没做过,现在想想也没必要,上面的内容太难了一点,请你考虑效率和性价比,别以为题做难了就好,还要腾出时间给其他科目的。
另外机工出了一本《数学精点》,我很不幸地买来做了,烂的没话说,还那么贵。
我还是给大家推荐跨考的《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核心笔记:数学》以及《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60天攻克800题:数学》吧。
这两本其实都够了,好歹做个两三遍多好啊,我当时实在没时间只做了一遍,当时觉得这么好的书,我为什么没有早点遇到,后悔的要死……(好在最后考的题不难)。
数学我的付出非常多,非常重视,不过今年出题老师手一抖出了史上最简单(?)的题目,害得我一边做一边怀疑我的做法到底对没对。
关于《数学精点》,其实也不是一无是处。
书的后面有十套模拟题,当时很好的解决了我的题荒难题。
这十套题,要在70分钟之内做完一般不容易,所以对锻炼解题速度和打击自信还是有帮助的,倒不是说有多难,只是有的题有点怪,题量也偏大,对锻炼计算能力也是有帮助。
所以,到后面没题做的小孩,做做这个也不错~另外关于数学,麻烦你一定要动笔自己做,直到把答案做出来为止,有的人眼高手低,以为看看就知道怎么做,这样是最危险的。
计算能力不是你想想就有了,需要踏踏实实用笔来积累。
另外限时也很重要!逻辑机工的《逻辑精点》和《逻辑分册》这个没话说吧。
话说今年还有原题的好么。
前期把逻辑的一些基础知识学习之后,在后期基本就是保持每天1个小时的时间(最后缩减为45分钟),做题,订正,看解析。
考前最担心的就是逻辑,因为按理说396的题应该是越出越难,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今年出的很简单,逃过一劫……不过这两本书是肯定会很早就做完的。
所以后期我买的《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逻辑精选600题(20套全真试卷及详解)》周建武的书,还算有用,基本都是掐时间做,然后订正。
考研经济学专业复习要点整理
![考研经济学专业复习要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98fd068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96.png)
考研经济学专业复习要点整理导言:考研经济学专业的复习对于想要攻读经济学研究生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复习时需要掌握各种相关的知识点和重点内容,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本文将为大家整理考研经济学专业的复习要点,帮助大家高效备考。
一、微观经济学复习要点1. 市场与价格理论- 需求与供给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市场均衡及其影响因素- 市场失灵及其类型- 市场结构与产业组织2. 生产与成本理论- 生产函数与边际产品与边际成本的概念- 短期与长期生产函数- 规模收益与常用产出函数- 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3. 市场结构与价格决定- 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分析- 垄断市场及其定价策略- 寡头垄断市场的均衡与行为分析- 奥氏经济模型4. 供给与需求预测- 生产函数与产出预测- 价格与需求预测- 经济增长预测- 影响供给与需求预测的因素二、宏观经济学复习要点1. 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核心问题- 国民经济核算与宏观经济运行指标- 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的关系- 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2. 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 经济增长的内生与外生驱动因素- 经济波动的产生与影响因素- 经济波动与经济周期- 经济增长与波动的调控方法3. 消费与储蓄- 消费理论与马歇尔—里昂定律- 储蓄理论与消费函数- 储蓄与投资的关系- 消费与储蓄的调控方法4. 货币与通货膨胀- 货币供应与货币供给- 货币需求与货币乘数- 通货膨胀的原因与影响- 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控制三、国际经济学复习要点1. 国际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与绝对优势理论-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2. 国际货币与金融- 国际货币体系与外汇市场- 国际经济接触的方式与要素流动- 国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管理- 国际金融危机与经济全球化3. 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 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 跨国公司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国际投资与经济发展- 国际投资的管理与调控结语:考研经济学专业复习要点的整理对于考研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希望本文提供的复习要点能帮助到大家。
研究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研究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5b0e57a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49.png)
研究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生阶段是一个关键的学习和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全面了解并深入研究经济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发展经济学。
本文将对研究生阶段经济学中的发展经济学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研究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领域的核心内容。
1. 发展经济学的概念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的学科。
其研究目标是探讨如何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降低贫困、提高生活水平以及改善人民福祉等问题。
2. 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理论、统计经济学和发展政策等内容。
其中,经济增长理论关注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长期成长,统计经济学则用来评估经济增长的效果和影响,而发展政策则着重于如何通过政府干预来推动经济的发展。
3. 发展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在发展经济学中,有一些核心概念需要研究生掌握。
首先是经济增长,指的是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年度增长率。
其次是贫困降低,即通过经济增长和分配政策来减少贫困人口比例。
此外,人类发展指数(HDI)也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人类发展水平。
4. 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两种。
实证研究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来检验经济理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而理论研究则借助数学模型和经济理论来解释经济现象和问题。
5. 发展经济学的主要挑战发展经济学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经济不平等、贫富差距扩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
研究生在学习发展经济学知识的同时,需要关注这些挑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6. 发展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发展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广泛,涵盖了经济政策制定、国际合作、社会公平与正义、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研究生在将来的工作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选择相应的研究方向和就业领域。
以上是对研究生阶段经济学中的发展经济学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的内容。
通过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研究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核心概念和方法,同时也能理解该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和应用领域。
经济学考研经验总结
![经济学考研经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ccd9754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96.png)
经济学考研经验总结经济学考研经验总结在考研的学习中,通过前人的经验学习和了解,然后在自己的学习中进行实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学习,帮助我们提高学习效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总结的同济大学经济学考研经验总结。
先简单说自己的考研(经济学)的复习经历。
我本身的专业不是经济类,因此算是跨专业跨学校(上海某二本不知名学校)进行经济学考研,(大三下学期自学了宏观和微观,暑假忙别的事情,一个字没看,都忘得差不多了)。
从9月中旬正式开始复习考研,到考研前,每天2.5到3个小时的西经,感觉有点少了(没办法,我数学太菜了,大一时高数才40多分,整个考研复习几乎一半多的时间啃数学,英语几乎没看,最后4个月数学从完全0基础到107,我个人挺知足的)。
一、教材同济大学指定了两本书,其中尹伯成的书,《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我在第一遍自学和第一遍复习都用的这本书,书中的大部分概念可以理解为初级西方经济学的精华吧,一定都要看懂啊!(有几章不算,下文会说的)周平海(同济大学的老师)的书,说实话,我没看过,不好评论。
作为补充,高鸿业的书作为目前最流行的经济学教材,肯定有其优秀的原因,建议大家有时间也可以读读。
尹伯成的书名有“简明”,内容确实也够简明的,如果不明白,可以去高鸿业的书中寻找答案。
(外国的书如多恩布什,斯蒂格利茨等,没有时间,不看也罢)二、复习资料《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微观)(宏观)》推荐指数:5买一些好的习题库,年年都在更新,与时俱进。
每一章,无论名词解释,计算,简答,论述,都是很全面,也很经典的,而且每道题都有比较详细的解释。
如果每道题都能吃得很透,那我觉得考同济经济学120分左右应该问题不大吧。
同济考研真题推荐指数:5即便10年考研的题目大变,但是同济历年真题还是有相当的价值的,不看不行啊。
你会发现,同济考的题,都是偏重基础知识的题,偏题怪题不多,至于分低的原因,可能是判的严吧。
《西方经济学解析(宏观)(微观)》推荐指数:4.5陈恳的书外号“红宝书”(也有配套习题,不过我没做),他的书中经济学的知识点讲解是相当的全,大家可以随便找一章看下是否适合自己(不过此书版本有点老)。
考研经济学专业精华总结:税收
![考研经济学专业精华总结:税收](https://img.taocdn.com/s3/m/7dce18ca5022aaea998f0f91.png)
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第1页共1页 考研经济学专业精华总结:税收税收是以实现国家公共财政职能为目的,基于政治权力和法律规定,由政府专门机构向居民和非居民就其财产或特定行为实施强制、非罚与不直接偿还的金钱或实物课征,是国家最主要的一种财政收入形式。
税收是国家(政府)公共财政最主要的收入形式和来源。
税收的本质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取得财政收入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分配关系。
它体现了一定社会制度下国家与纳税人在征收、纳税的利益分配上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
特征税收与其他分配方式相比,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习惯上称为税收的“三性”。
税收的强制性是指税收是国家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凭借政权力量,依据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律或政令来进行强制征收。
负有纳税义务的社会集团和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国家强制性的税收法令,在国家税法规定的限度内,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是税收具有法律地位的体现。
强制性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税收分配关系的建立具有强制性,即税收征收完全是凭借国家拥有的政治权力;另一方面是税收的征收过程具有强制性,即如果出现了税务违法行为,国家可以依法进行处罚。
税收的无偿性是指通过征税,社会集团和社会成员的一部分收入转归国家所有,国家不向纳税人支付任何报酬或代价。
税收这种无偿性是与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进行收入分配的本质相联系的。
无偿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政府获得税收收入后无需向纳税人直接支付任何报酬;另一方面是指政府征得的税收收入不再直接返还给纳税人。
税收无偿性是税收的本质体现,它反映的是一种社会产品所有权、支配权的单方面转移关系,而不是等价交换关系。
税收的无偿性是区分税收收入和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重要特征。
税收的固定性是指税收是按照国家法令规定的标准征收的,即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目、税率、计价办法和期限等,都是税收法令预先规定了的,有一个比较稳定的试用期间,是一种固定的连续收入。
考研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汇总突破难题的关键
![考研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汇总突破难题的关键](https://img.taocdn.com/s3/m/cffb364f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d.png)
考研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汇总突破难题的关键经济学作为考研的一门重要学科,涵盖了许多的知识点和理论。
对于考生们来说,掌握经济学的重点知识点,解决难题是提高分数的关键。
本文将对考研经济学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汇总,并提供一些突破难题的关键方法。
一、微观经济学的重点知识点1.需求与供给需求与供给是微观经济学中最基础的概念之一。
考生们需要了解需求与供给的基本定义及其变动原因。
此外,还需掌握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绘制方法,了解价格对需求与供给的影响。
2.市场结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等。
考生需要熟悉各种市场结构的特征和产生原因,并能够比较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此外,还需了解垄断定价和寡头垄断市场的行为特点。
3.效率与公平效率与公平是经济学的重要原则之一。
考生需要明确效率和公平的概念和衡量标准,并能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同时,还需了解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的情况,以及如何权衡效率和公平。
二、宏观经济学的重点知识点1.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考生需要了解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如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投资、净出口等,并能够计算和分析各项指标。
2.货币与通货膨胀货币是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货币的职能和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此外,还需了解通货膨胀的定义、影响因素和控制方法。
3.经济增长与周期经济增长与周期是宏观经济学的两个重要问题。
考生需要了解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和影响因素,并能分析经济周期的产生和特征。
三、经济学的难题突破方法1.理论与实践结合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解决难题的关键方法之一。
考生在学习经济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将理论联系实际,通过阅读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文献,提高对经济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多角度思考问题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问题往往存在不同的解释和观点。
考生需要具备多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善于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现实中的经济问题。
经济学考研高频知识点总结
![经济学考研高频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5009956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79.png)
经济学考研高频知识点总结经济学考研是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的入学考试,对于考生来说,熟悉并掌握经济学高频知识点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本文将对经济学考研高频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复习。
一、微观经济学1.供求关系- 弹性与需求关系:需求弹性的计算方法以及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的概念;- 弹性与供给关系:供给弹性的计算方法以及市场供给曲线的影响因素。
2.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市场:特点、均衡条件以及长期均衡的实现;- 垄断市场:特点、垄断定价和垄断定量的条件、垄断利润最大化的规则;- 寡头垄断:特点与效益分析。
3.成本与生产关系- 成本理论: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区别、成本曲线的图形与特点;- 生产要素的选择:生产要素边际生产力与边际成本的关系。
4.市场失灵- 外部性:负外部性与正外部性的定义、对策以及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的区别;- 公共品:非竞争性与不排他性的特点、提供公共品的困境与解决方法。
5.效率与公平- 效率:帕累托最优状态与效率判定的条件;- 公平:利比最优状态与公平判定的方法。
二、宏观经济学1.宏观经济基本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GDP):计算方法、收入法与支出法的关系;-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因素;- 失业率:失业率的计算方法、自然失业率与实际失业率的关系。
2.经济增长理论-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知识经济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外生经济增长理论:生产要素积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3.货币市场与货币政策- 货币市场:央行的职能与货币供给的调控;-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4.国际贸易与汇率- 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与重要国贸易理论;- 汇率:汇率制度与汇率的浮动机制。
5.财政政策与财政税收-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工具与财政政策的调控效应;- 财政税收:税收的种类与税收的经济效应。
综上所述,经济学考研高频知识点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
2023天津财经大学802经济学考研初试400+学姐复习经验
![2023天津财经大学802经济学考研初试400+学姐复习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0bae8ffb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fd.png)
写在前面1、考研本身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永远记住最重要的一点: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保持好心态,坚持下来才是考研成功的关键因素。
那些两天打鱼,三天晒网的人,往往西寺不到最后,甚至会放弃去考场考试。
所以,坚持等天亮。
其实考完自己心里就知道自己能不能考的上,数学题做了多少会了多少,单词背了几遍,真题是不是都能翻译出来,专业课是不是都背会了,是否有信心上考场。
2、不要听什么今年考研人数特别多、竞争特别激烈,国家线飙升等等言论。
因为每一年都是最难的一年,都是人最多的一年。
考研是大势所趋,考研人数逐年增加也是必然的趋势,但是只报名不学习的人真的是越来越多!不要因为这些而有压力,只要做好自己的复习总会有人考上,无论多难都会有人考高分,只要做好自己就行。
不能太和别人比,人比人会越来越没有信心,做好每天的学习计划,按部就班,踏踏实实的完成每天的任务,最后结果一定不会差!3、要做到学习与娱乐的兼顾。
说实话一直不停的学习,会让人心烦意乱,效率也越来越低。
如果感到焦躁,就给自己放个假,去看一场电影、打局游戏、做会儿运动,都是很好的放松方式。
状态不好的时候一直逼迫自己学习,效果也不会很好,还不如痛痛快快的玩一玩,休息好了再回到自己高效的状态才能事半功倍。
关于学习的作息时间,并不是每天起得有多早,学习效果就有多好。
永远记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有的时候实在困了,趴在桌子上睡五分钟十分钟远比你坚持着学习要来的划算。
找至Il自己最高效的作息习惯,坚持下去,一定会取得胜利口下面分各个科目说说我当时的学习经验L英语(1)单词单词书我买过两本,何凯文的1575和朱伟的《恋练有词》,其实有一本就够了,内容上没啥区别,就是要不停的反复背诵,重复!背单词一定要坚持到考研的前一天,词汇量是决定英语成绩的基础,多背是没有坏处的。
只有单词认识了,才能在阅读、翻译中轻松的理解,选出正确答案。
后期可以增加一些真题中的词汇,有些词是会反复出现的,直接利用黄皮书上的生词总结就可以,或者自己整理一份。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考研经验,跨考考研心得体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考研经验,跨考考研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dc7d5706ff00bed5b9f31dc7.png)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考研经验,跨考考研心得体会经济学作为热门专业之一成为很多考研儿的目标专业,但是刚开始都不知道正确的复习方法如何打开,感到很迷茫,接下来跨考教育老师将重点讲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2019考研的小伙伴们可以作为备考指导。
1.梁同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民经济学考研复习经验首先介绍一下我的基本情况,二战贸大国民经济,一战367(政61,英63,数129,专114)复试不幸被刷。
又准备二战,总分389(政68,英74,数128,专119)。
在考研复习后期,我报了跨考教育冲刺阶段的经济学辅导班,同时使用了跨考教育郑炳老师编著的《最后三套卷》,在这篇文章里我主要说下我的专业课复习经验和复试经验。
我的专业课不太好,说说自己在复习时的教训吧。
我本科金融,仗着自己学过宏微观,蜜汁自信,很晚才开始专业课复习,之前也说过,看书龟速,导致9月底才看完高鸿业,10月才开始两本外国人的书。
最后紧赶慢赶的看完了书。
所以大家一定要早点开始啊,专业课也是,能看几遍看几遍,看的越多,理解越深。
2看完一章做一章的框架,框架一定要自己做,和看别人做的效果完全不一样啊~,如果是跨专业的话,第一遍可以不用做,之后每看一遍都可以在框架上进行补充,修改。
乱了也没关系,写上的都是自己的。
最后阶段可以重新再梳理一遍,把各个章节联系起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框架。
3圣才的真题书可以做做。
楼主时间不够导致圣才没有仔细看,考完后有同学说圣才很有用。
4考前最好要模拟一下,不为别的,就掐时间。
最好留1h答两道论述题,计算大约1h不到。
815经常有人写不完。
一战的时候,前半部分写的太多了,导致最后一道宏观论述没写。
17年有人说815压分,个人感觉其实是正常分数,反倒是16年给分很松,楼主考了114自己都不敢相信。
2.吴同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考研复习经验总体来说802考察的西方经济学部分其实是不难的,大部分是基础知识。
一战的时候把两本书看了两遍。
经济学考研常考理论总结
![经济学考研常考理论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8384fcb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78.png)
经济学考研常考理论总结经济学考研作为研究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学科,关乎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对于考生来说,理论的掌握将对他们的考试成绩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将总结经济学考研中常考的理论,帮助考生更好地备战考试。
一、供给与需求理论供给与需求是经济学研究的基石,它关注着市场上商品和劳务的交换。
供给和需求的变动将直接影响价格的走势和市场的平衡。
在经济学考研中,常见的供给与需求理论包括供给曲线、需求曲线、市场均衡等。
供给曲线描述了厂商或生产者在不同价格下愿意提供的商品或劳务数量。
供给曲线通常呈现正向斜率,即价格上升,供给数量也随之增加。
需求曲线则描述了消费者在不同价格下愿意购买的商品或劳务数量。
需求曲线通常呈现反向斜率,即价格上升,需求数量减少。
市场均衡是供给与需求的交汇点,表示市场中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的价格和数量。
市场均衡的变动会引起价格和数量的调整,从而使市场回归到新的均衡状态。
二、弹性理论弹性理论是研究商品价格和数量变动对需求和供给的敏感程度。
经济学考研中常考的弹性理论包括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
价格弹性表示市场对商品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对于需求来说,价格弹性衡量的是需求数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对于供给来说,价格弹性衡量的是供给数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收入弹性表示消费者对商品需求的敏感程度,衡量的是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交叉弹性表示不同商品价格对需求的影响程度,衡量的是需求对两个商品价格关系的反应程度。
弹性理论对于分析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经济学考研中常见的考点。
三、边际分析理论边际分析是研究每单位产品或服务的额外收益和额外成本的理论。
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收益,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所需付出的额外成本。
在经济学考研中,常见应用边际分析的理论包括边际效用、边际成本和边际替代。
边际效用是指单位产品或服务带来的额外满足感。
人们在购买商品时,会根据边际效用逐渐减小的原则进行消费决策。
考研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考研经济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c2ed544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fe.png)
考研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一、宏观经济学
1. 宏观经济学概述
- 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核心观点。
2. 经济增长理论
- 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历程。
- 农业、传统工业时期和现代工业时期的经济增长模式。
- 新古典增长理论和经济增长现象的影响因素。
3. 国民收入核算
- 国民收入的概念和构成。
- 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和计算公式。
4. 价格指数
- 价格指数的概念和作用。
- 常用的价格指数计算方法和应用领域。
5.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定义和原因。
-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二、微观经济学
1. 微观经济学概述
- 微观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核心观点。
2. 市场均衡与价格决定
- 市场均衡的概念和特征。
- 市场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确定价格的过程。
3.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 市场失灵的原因和表现形式。
- 政府干预的目的和手段。
4. 生产要素的报酬和分配
- 生产要素的报酬形式和决定因素。
- 不同分配方式的优缺点。
5. 市场结构与产业组织
- 不同市场结构的特点和竞争程度。
- 产业组织与市场结构的关系。
以上是对考研经济学知识点的一个简要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考研备考如何记忆经济学知识
![考研备考如何记忆经济学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ebb43fd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ed.png)
考研备考如何记忆经济学知识经济学作为考研(Master's Degree Entrance Examination)中经常涉及的一门学科,对于很多考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记忆经济学知识是备考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掌握好记忆方法和技巧,会对备考效果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分享一些有效的记忆经济学知识的方法,帮助考生在备考期间更高效地记忆经济学知识。
一、制定学习计划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是备考过程中的第一步。
对经济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和规划,明确每天要学习的内容和时间安排。
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将经济学知识分为若干个模块,每天集中精力学习一个模块,避免学习过程中的冗杂和混乱。
二、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经济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掌握好基础知识是学习经济学的关键。
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模型的学习与理解。
可以通过刷题和做例题的方式加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提高对经济学的应用能力。
三、使用记忆方法和技巧1. 制作思维导图:经济学的知识体系庞大而复杂,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图形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记忆和理解。
可以根据不同主题或知识点创造不同的思维导图,从整体上把握经济学知识。
2. 制作关键词卡片:将经济学中的关键概念或关键词写在小卡片上,每天抽出一定时间进行温故知新。
可以将卡片分为两堆,一堆是熟悉的知识点,另一堆是需要加强记忆的知识点。
通过反复练习和复习,加深记忆。
3. 利用联想记忆法:将抽象的经济概念与具体的日常生活场景或事物联系起来,形成有趣的联想,帮助记忆。
比如,将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关系联想成买苹果和卖苹果的过程,利用生动的形象化来记忆。
四、反复复习和应用记忆经济学知识不仅仅只是记住,还需要反复复习和应用。
通过不断的复习和应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建立起知识体系。
可以通过做习题、模拟试题和真题来检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巩固和加深记忆。
五、加强实践与实践经济学是一个与实践紧密相关的学科,通过实践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经济学知识。
经济学学习总结学会运用经济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经济学学习总结学会运用经济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c24f3c59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90.png)
经济学学习总结学会运用经济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以研究人类资源分配和利用的方式为基础,可以为我们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通过学习经济学,我们能够理解和分析各种经济现象,并基于经济学原理来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
本文将总结我在学习经济学过程中的体会,并分享一些使用经济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一、理论学习在学习经济学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经济学原理。
比如供求关系、边际分析、成本收益分析等,这些理论理念对我们理解经济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非常重要。
供求关系是经济学中最基础的理论之一。
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数量。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供求关系来预测价格和数量的变动,从而作出相应的决策。
边际分析是指在决策时对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进行比较的方法。
经济学认为,一个人的决策应该是在边际效用递减的条件下进行的。
通过边际分析,我们可以评估不同决策方案的成本和收益,并选择最合适的方案。
成本收益分析是对投资决策进行评估的一种方法。
通过比较项目的投入成本和产出效益,我们能够判断一个项目是值得投资还是应该放弃。
成本收益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在面临有限资源时,做出最优的决策。
二、实践运用在学会了经济学原理后,我们需要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下面我将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如何使用经济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首先是个人理财问题。
通过学习经济学,我们可以了解到投资的原理和规律。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比较,来决定是否继续投资某个项目。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成本收益分析,来评估不同投资方案的潜在收益和风险。
有了这些经济学原理的指导,我们可以更加明智地进行个人理财规划,实现财务目标。
其次是市场竞争问题。
市场竞争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通过分析市场竞争情况,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策略和市场份额。
基于供求关系,我们可以预测市场价格的变动,从而做出合适的市场决策。
经济学考研重要理论总结
![经济学考研重要理论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fdd0c01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88.png)
经济学考研重要理论总结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研究资源配置与利益分配的规律,为我们解决社会经济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
对于考研经济学的学习者来说,掌握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经济学考研中的重要理论进行总结,帮助大家掌握考试重点。
1. 供给与需求理论供给与需求理论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它研究市场经济中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以及价格形成的机制。
供给方面,我们需要了解生产者的供给曲线和供给弹性的概念;需求方面,我们需要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和需求弹性的概念。
通过分析供给与需求的变化,可以预测价格的变动和市场的均衡。
2. 边际分析理论边际分析理论是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研究个体在决策时所面临的边际效益与边际成本的关系。
边际效益递减原理告诉我们,在有限资源下,当一个个体的边际效益降低到与其边际成本相等时,个体决策的最优选择达到了。
3. 价格理论价格理论研究的是商品价格的形成原因和变动规律。
其中,马歇尔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交叉点的理论是研究价格形成的核心内容之一。
此外,经济学中还有其他价格理论如边际效用决定价格理论、劳动价值论等。
4. 产出与分配理论产出与分配理论是研究经济增长的原因和经济收入分配的规律。
其中,关键的理论有凯恩斯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托马斯·洛伦茨的“无尽增长”理论等。
5. 货币供应与金融市场理论货币供应与金融市场理论是研究货币的作用和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
其中,关键的理论有货币供应理论、金融市场效率假设、金融市场失灵等。
6. 经济政策理论经济政策理论是研究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因和方式。
其中,关键的理论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供给侧经济学等。
7. 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是研究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增长动力的理论。
其中,关键的理论有哈罗德-多马模型、内生增长模型、外生增长模型等。
总之,经济学考研的重要理论主要包括供给与需求理论、边际分析理论、价格理论、产出与分配理论、货币供应与金融市场理论、经济政策理论以及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
经济学考研心得
![经济学考研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2b617ea669dc5022aaea00b4.png)
经济学考研心得在经济学考研中,需要学习的知识是比较多的,也是比较难的,所以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理解和学习,所以我们应该了解一些成功的经验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下面为大家总结的经济学考研成功心得。
一、关于坚持考研之路,异常艰辛,我是那种比较喜欢学习的人,在某些时候,边听歌边学习,能给我极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说这个,不是为了说别的,只是想说明考研真的是一场战争,和自己的战争,熬心,熬体力。
考研过程中,我有三次面临精神极度崩溃的状态,第一次是暑假上考研强化班,太累了,而且事实证明,这一个多月除了让我情绪低到谷底,身体情况低到谷底,报班几乎没什么用。
第二次是12月份,12月一号,从这天开始,我所在的考研自习室的人数从300多人锐减为三四十人,我也觉得很夸张,但这是事实,我以为大家只是暂时去弄毕业论文了,但是直到考试之前,还是只有这么点人。
第三次是复试的时候,后面说。
所以,考研第一关,最难的一关,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记得当初看到这种话的时候,我总是不屑一顾,觉得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可是,到后期,真的是身心俱疲,很多人就是在12月倒下的!二、关于初试1.数三128我从小最爱的都是数学,数学也一直很好。
但是今年我栽在数学上了,原因是,状态提前爆发,直至考试找不到状态。
我是从寒假回来开始正式进入考研模式的,但是之前已经准备工作做好!我用三月份一个月完成了第一轮数学复习,边看教材边归纳边做去年的大纲解析(因为题型经典,题量也少),暑假之前的我,数学上堪称神级的状态,几乎没有不会的题,所以考研的时候就悲剧了,状态爆发得实在太早,暑假后就一直没有感觉,所以,我建议数学好的同学,准备稍微晚点,战线最后不要太长,后面效率会很低的,但那时候又应该是冲刺的时候了。
数学我总共复习了4轮,建议不要把微积分、线代、概率分开,各个击破应该是第一轮的任务,之后就必须顺着复习,到11月之后,就要一起复习(注意是并列的),都要看看,防止遗忘。
经济学考研知识点梳理与复习建议
![经济学考研知识点梳理与复习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22288902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fc.png)
经济学考研知识点梳理与复习建议经济学考研是广大经济学爱好者追求深造的一条重要途径,它要求考生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有着相当的了解和掌握。
本文将对经济学考研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并提供一些建议供考生参考。
一、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和发展规律。
考研中常考的宏观经济学知识点包括国民经济核算、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货币与银行等方面。
考生在复习宏观经济学时可以结合历年真题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多做题目来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单位之间的关系的学科,关注个体经济主体的决策与行为。
在考研中,经济学考生需要对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市场结构、价格理论等微观经济学知识点进行全面的复习和掌握。
建议考生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经济数学经济数学是经济学分析的重要工具,它将数学方法应用于经济理论和实证分析中。
在经济学考研中,经济数学是必考的科目之一。
考生应对微分、积分、概率论、统计学等数学基础知识进行复习,掌握矩阵、偏导数、最优化等数学工具的应用,同时也要熟悉使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实证研究。
四、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理论是经济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系统的原理和定理。
经济学考研中常考的理论有边际分析、效用分析、成本理论、市场均衡理论等。
考生在复习经济学理论时,可以通过解析经典的文献和教材,以及参考相关学者的观点来加深对经济学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五、复习建议1. 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每日、每周的学习进度,确保每个重要知识点都得到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2. 多做题多练习:通过做题,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可以结合历年真题进行练习,同时也可以参加模拟考试,提高应试能力。
3. 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经济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要关注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江西省考研经济学复习资料经济学原理与经济统计学总结
![江西省考研经济学复习资料经济学原理与经济统计学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a66c665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0c.png)
江西省考研经济学复习资料经济学原理与经济统计学总结江西省考研经济学复习资料——经济学原理与经济统计学总结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原理是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它涉及到人们以有限资源满足无限需求的决策过程。
下面我们将对经济学原理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常见模型进行总结。
1.需求与供给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供给则是指生产者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和供给的交互作用会决定市场价格和数量。
需求的变化可以由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等来衡量。
2.边际分析边际分析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它研究的是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生产或消费对总效益的影响。
边际收益递减是指随着生产或消费增加,每增加一单位的收益递减。
3.成本与效益成本是指为了获得商品或服务而必须放弃的其他东西,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效益是指获得商品或服务后的满足感或价值。
经济学认为个体应该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效益时进行决策。
4.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买卖双方的竞争程度,常见的市场结构有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等。
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影响价格、数量和产业效率。
经济统计学经济统计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收集、整理和分析与经济活动相关的数据。
下面我们将对经济统计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进行总结。
1.数据分类与整理经济统计数据可以分为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
定量数据可以通过数值来描述,如价格、数量等;而定性数据则是描述性的,如颜色、形状等。
在整理数据时,常用的方法包括制表、统计描述和绘制图表等。
2.统计指标经济统计学中有一些常见的指标,如平均数、中位数、标准差、相关系数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关系以及变化趋势。
3.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经济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
通过从总体中选取一部分样本,并对样本进行调查和分析,可以得到总体的一些特征和规律。
常见的抽样方法有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等。
4.时间序列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是指根据一系列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数据,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和预测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考研经验总结
在考研的学习中,通过前人的经验学习和了解,然后在自己的学习中进行实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学习,帮助我们提高学习效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总结的同济大学经济学考研经验总结。
先简单说自己的考研(经济学)的复习经历。
我本身的专业不是经济类,因此算是跨专业跨学校(上海某二本不知名学校)进行经济学考研,(大三下学期自学了宏观和微观,暑假忙别的事情,一个字没看,都忘得差不多了)。
从9月中旬正式开始复习考研,到考研前,每天到3个小时的西经,感觉有点少了(没办法,我数学太菜了,大一时高数才40多分,整个考研复习几乎一半多的时间啃数学,英语几乎没看,最后4个月数学从完全0基础到107,我个人挺知足的)。
同济大学指定了两本书,其中尹伯成的书,《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我在第一遍自学和第一遍复习都用的这本书,书中的大部分概念可以理解为初级西方经济学的精华吧,一定都要看懂啊!(有几章不算,下文会说的)周平海(同济大学的老师)的书,说实话,我没看过,不好评论。
作为补充,高鸿业的书作为目前最流行的经济学教材,肯定有其优秀的原因,建议大家有时间也可以读读。
尹伯成的书名有“简明”,内容确实也够简明的,如果不明白,可以去高鸿业的书中寻找答案。
(外国的书如多恩布什,
斯蒂格利茨等,没有时间,不看也罢)
《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微观)(宏观)》推荐指数:5
买一些好的习题库,年年都在更新,与时俱进。
每一章,无论名词解释,计算,简答,论述,都是很全面,也很经典的,而且每道题都有比较详细的解释。
如果每道题都能吃得很透,那我觉得考同济经济学120分左右应该问题不大吧。
同济考研真题推荐指数:5
即便10年考研的题目大变,但是同济历年真题还是有相当的价值的,不看不行啊。
你会发现,同济考的题,都是偏重基础知识的题,偏题怪题不多,至于分低的原因,可能是判的严吧。
《西方经济学解析(宏观)(微观)》推荐指数:
陈恳的书外号“红宝书”(也有配套习题,不过我没做),他的书中经济学的知识点讲解是相当的全,大家可以随便找一章看下是否适合自己(不过此书版本有点老)。
我把它当作自己的主要知识点参考材料。
此外,除了知识点的讲解,书中的问答题和计算题都是相当经典的题型。
同济大学考研班辅导材料:推荐指数:4
由于不像复旦或者上财的经济学,可以在市面上买到专门的考研用书,因此考研班的辅导材料作为相对而言针对性最强的材料,还是有他不错的地方,毕竟是由同济大学的老
师编写的吧~ 建议大家买最近一年到两年的强化班的材料作为针对的知识讲解补充,看看挺好的。
《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宏观)(微观)》推荐指数: 俗称“绿宝书”,这本书中大部分都是题,但是错误确实不少。
不过因为此书是《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的配套习题,大家还是当作一个相关的题库吧。
计算题由于有数量做基础(相当的多),类型也比较全。
简答题还是挺好的,知识点也覆盖全面。
另外,由于10年考研多了选择题,因此里面的也可以拿来看看。
由于我是完全自学的,害怕可能会有疏漏的地方,因此就报了全程班(强化+冲刺)。
个人认为,由老师带着你详细的过一遍知识点(强化班)对于跨专业或者感觉基础不好的同学还是不错的,毕竟针对性强(我个人认为在上强化班时最好已经了解(不一定掌握)了大部分知识,不应该有很多听不懂的地方,主要目的是让老师带着你强化知识点,加强重点,减少盲点),但是对于基础好或者自学能力强的同学而言,就有点浪费了。
首先,都说学习经济学要关注时事,这话不假,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同济的经济毕竟不是复旦上财南开的经济金融这么强势,因此初试(复试不算)考的课程还是以课本上的为主(不信大家可以买历年的试题看看,基本上课外的知识就是一道宏观的简答题左右的题量),其实就是说,在笔试的
时候,大家的重点还是课内的,时事的东西不能不看,但是以重要的为主吧,不用太过于关注。
博弈论看不看当名词解释还是看看吧(10年考了),掌握基础的题目就行(07还是08年考了一题计算),不用会的太多,貌似周平海的书中根本没有博弈论。
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两章(尹伯成书最后两章)貌似历年绝少考到,我是一个字没看。
1.大家如果认真学习经济学就会发现,每学习一遍都会有更深的收获!因此大家最好多看几遍(我是9-10月复习1遍,11月复习1遍,12月上旬一遍,下旬到考研前做近一个月的套题)。
2.同济经济学的计算题不会出太偏的,太难的,更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核,大家可以买真题看看,我用了大概2周的时间专攻计算题,感觉有点浪费了,其实随着各章复习就行了,没必要拿出两周的时间专攻。
3.经济学的学习方法就两步,一是多做题,二是勤总结,两个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复习时间太少:因为在忙其他的事情,所以一直到9月中旬才开始正式复习考研的,时间太少了。
有一点请大家相信,毕竟同济的经济学不是复旦上财南开的经济学(考那种学校的学生里牛人太多,比如今年南开金融录取20个,而在初试南开压分的情况下,第20名是387分,而北大金融据说390就没戏了),我个人认为,基础好(特别是数学和英
语)的4个月,基础一般的半年左右,0基础的从现在起,都能考出很好的成绩(至少考同济的经济类专业总分350总该有的)。
自己太粗心+紧张:15道不定向选择题含含糊糊做完没检查,计算题大题用计算器算了10分钟因为紧张总算不对,最后甩了1道半写了公式空着数。
估计得白白丢了10分
关于选择题:今年同济大学最大的变化就是多了15道选择题,不定向的,由于红宝书和绿宝书中也有选择题,大家可以做的,但是其中可能有错误的,建议大家不要太过于较真某道选择题,了解知识点就行了,真正出现在考研试卷上的题目肯定不会是有疑问的题目,毕竟出题老师也怕麻烦啊。
关于记忆知识点:有一点大家切记,经济学还是要背的(相信大家都是喜欢经济学才去学的,因而肯定都是理解的基础上背的,别死记硬背),因为有好多的知识虽然你明白什么意思,但是如果让你简答的话很有可能回答不全,这里先说如何记忆。
大家可以先用一个本将各个章节的知识点“事无巨细”(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讲解材料中的关键概念和内容,一个是习题当中经常用到的概念和内容)的记录下来,千万别嫌麻烦啊,然后再将各个重要知识点(key points)在纸上写下来,用直线加标示符号表明相互关系,内在联系。
实际上你以后再看着图去背,就很容易了,不熟
悉的去查记录知识点的笔记。
要求是最后能在脑中有一张知识的脉络图,提出一个概念,就能反映出很多的概念。
最后还有一点很重要,在复习几遍之后,总结时大家一定要注意经济学章与章之间的联系,每一章都不是孤立的,都和他前面或者后面的章节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如果能够找到并且掌握这种内在关系,经济学考研的收尾学习阶段会比较轻松的。
(那会儿政治是大头) 关于回答问答题:第一点,当大家拿到一个概念决定回答时,可以想这个概念(姑且称为A)的相关或相反(A的平级)概念,决定A的概念(A的上一级),被A决定的概念(A的下一级),再找好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把一个概念拆成几个小概念,回答几个名词解释,这样比较全面一点,比如“流动性陷阱”决定“流动性陷阱”的概念有“投机需求”,“利率”;和“流动性陷阱”相关或相反的概念有“古典区域”;被“流动性陷阱”决定的概念有“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挤出效应低”等。
再比如“凯恩斯总供给”决定“凯恩斯总供给”的概念有“工资刚性”,“货币幻觉”等;和“凯恩斯总供给”相关或相反的概念有“未充分就业”等;被“凯恩斯总供给”决定的概念有“经济的高涨,萧条,滞涨,均衡”等。
这两个例子的相关相反概念不太好,可能是2个月不看,都忘了)如果有刚才说的知识点脉络图在你心中,相信这一步不是难题。
第二点,送给大家一句话,“名词解释当简答题答,简答题当论述题答,论述题当论文来写”(不是我说的,此外,回答时字多是方面,还要注意逻辑性啊)。
第三点,回答时,多用图形(考虑斜率,平移等图像特点),多用公式(考虑“边际”和分析清楚因变量,自变量),多分析不同情况下的后果,如果可以的话,可以考虑举实际的例子第四点,有部分题目有套路可用,第一步阐述经济原理,第二步套入问题当中分析,第三步说实际情况。
愿你走的每一步都踏实,有力。
终有一刻,千帆过尽,晴光初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