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合集下载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一.实验器材:
光具座、凸透镜、光源、光屏
二.实验步骤:
1、观察并记录下凸透镜的焦距。

2、将光源、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和光源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光源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在移动光屏找像时,要保持光源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

移动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光屏上的像是否最清晰
4、读出物距和像距后,要分别与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相比较。

5、分析实验数据,对实验信息作出归类和比较。

三.实验数据:
四.实验结论:
1、实像总是倒立的,像和物在透镜的异侧;虚像总是正立的,像和物在透镜的同侧。

2、当u=2f时,成等大的像;u>2f时,成缩小的像;u<2f时,成放大的像。

所以两倍焦距是成像放大还是缩小的分界点。

3、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一倍焦距
4、当u>f时,使物距增大,则像距减少,像的大小变小
1。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方案解析一、实验名称: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实验器材:光聚座(支架)、凸透镜、纸屏、蜡烛、火柴等实验步骤:1、把点燃的蜡烛、凸透镜、纸屏放在光聚座上,使它们在一条直线上,调整中心高度大体相同。

2、调节凸透镜与纸屏的距离,能在纸屏上看到蜡烛的像。

3、改变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像的变化。

4、研究:对比每次成像后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变化,像的大小变化,像的位置的变化。

实验现象:在纸屏上看到一个倒立的蜡烛的实像。

实验结论:(1)利用凸透镜形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

(2)当凸透镜距蜡烛远时,形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像;(3)当凸透镜距蜡烛近时,形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

二、实验名称:鼓膜作用的模拟实验实验器材:纸筒(长约15厘米、直径约3厘米)、橡皮模、橡皮筋、火柴(棉球)、细线、小镜子。

实验步骤:1、把纸筒去掉底当外耳道;在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块橡皮膜,绷紧后用橡皮筋固定,当作鼓膜;把一根火柴棍系在细线上,并固定在橡皮膜的中央。

对着镜子在纸筒的另一端发出各种声音,观察火柴棍的现象。

2、将橡皮膜扎破,再对着镜子在纸筒的另一端发出各种声音,观察火柴棍的现象。

实验现象:1、声波通过纸筒传到橡皮膜上,引起振动,带动着火柴棍跳动起来。

2、橡皮膜破了不能形成振动,不能带动着火柴棍跳动。

实验结论:我们听到声音是因为鼓膜振动产生的。

三、实验名称:体验嗅觉和味觉的相互影响实验目的:体验嗅觉和味觉的相互影响实验器材:眼罩、苹果、橙子等实验步骤:1、蒙上眼睛,品尝苹果的味道。

2、嗅橙子的同时吃苹果,感受苹果的味道。

3、两次吃苹果时,味觉有什么不同?实验现象:第一次吃苹果味道甜甜的,第二次吃苹果味道比第一次淡。

实验结论:嗅觉器官指的主要是鼻子,而味觉器官主要指的是舌头,当嗅橙子与吃苹果同时进行时,从人体感觉上来讲嗅觉就会影响到味觉。

四、实验名称:不同部位的皮肤对刺激的敏感度实验目的:感受不同部位的皮肤对刺激的敏感度。

实验器材:眼罩、棉棒等。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 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操作及观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推导及实验操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观察、问题引导、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

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解决问题。

五、教学准备:1. 凸透镜、蜡烛、光屏、刻度尺等实验器材。

2.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3. 凸透镜成像实验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凸透镜成像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介绍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包括物距与像距的关系、成像性质等。

3. 实验演示:进行凸透镜成像实验,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4. 规律总结: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5. 应用拓展:介绍凸透镜成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照相机、投影仪等。

七、课堂练习:1.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一个给定的物距和像距的关系。

2. 设计一个凸透镜成像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八、课后作业:1. 复习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总结实验现象。

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凸透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

九、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十、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凸透镜成像实验竞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2.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十一、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掌握程度。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讲课步骤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讲课步骤
2,点燃蜡烛,把蜡烛移到最左端,光屏移到最右端,在吧凸透镜往光屏方向移动,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为焦点,并测出两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焦距,记为f
3,把凸透镜移到中间,并移动蜡烛和光屏
1)把蜡烛移到两倍焦距之外,移动光屏位置,直到找到一个清晰的象,并记录象距和象的特点。
2)把蜡烛移到两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移动光屏位置,直到找到一个清晰的象,并记录象距和象的特点。
补充实验,
1.在第一个实验和第二实验的基础上增大物距或减小物距,像的大小,像距的变化。
2.蜡烛上下左右移动,像的变化,凸透镜上下移动,像的变化
3.用纸挡住凸透镜的一部分,像的变化?
1记下凸透镜的焦距;
f

10
厘米。2.ຫໍສະໝຸດ 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放好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一、安全,注意安全
二、这节课的内容,“凸透镜成像规律”
三、介绍桌上的几个实验器材: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
四、实验之前提问问题:
1.焦距:怎么测焦距?这个实验中不用测,直接给了10cm
2.物距:
3.像距:
4.实像:
5.虚像: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他们的成像特点都不一样。他们有什么规律?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1
)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讨论凸透镜所成的像与物距、像距之间有没有什么规律。

2
)各组汇报自己的讨论结果,并阐述自己的思路。

3
)师生共同探计分析各组的结论,不断补充整合,最终总结出凸透镜在
u>2f

f<u<2f

凸透镜成像规律1

凸透镜成像规律1

命题点五:确定焦距的范围
例5. 一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6cm处的光屏 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那么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3cm B. 5cm C. 7cm D. 9cm
解:由题意知,物体经凸透镜后成的是实像. 物距为20cm,像距为6cm,物距大于像距.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0cm>2f,所以f<10cm.① f<6cm<2f,所以3cm<f<6cm.② 综合①②得:3cm<f<6cm 故选B.
凸透镜 成像规律
要点一、凸透镜成像规律 重点剖析: 1.实验: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同一直线 上。(即等高、共线) 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2.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 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 心不等高、共线; 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 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5.实像:一定是异侧,且倒立的;虚像:一定是同侧,且正立的; 6.像跟着物体跑,即“物”“像”同向而行
物距减小 (增大)
像距减小 (增大)
像变小 (变大)
物距减小 (增大)
像距增大 (减小)
像变大 (变小)
7.①v<u,成倒立缩小实像;②v>u,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或正立放大的虚像;③ v=u,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命题点一: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设计
例1.如图所示,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图中光屏放置不台理,应该将光屏向
调(选填“上”或“下”);
(2)调整后,当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0cm处,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把蜡
烛移到距离凸透镜25cm处,应将光屏向

凸透镜成像规律(4)

凸透镜成像规律(4)

u=f
不能成像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同侧
放大镜
分析与论证:
应 用
1、像的虚实: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在什么
设 计
会成虚像?
课 题
2、像的大小: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实像?
预 备
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实像?有没有缩小的虚像? 实

3、像的倒正:凸透镜所成的像有没有正立的实像? 1
0
有没有倒立的虚像?
凸透镜成像
预备知识:


1.物距(u): 物体 到 凸透镜中心
的距离;
设 计

即 烛焰 到 凸透镜中心 的距离

2.像距(v): 像
到 凸透镜中心

的距离; 备 实
若像是呈现在 光屏上, 光屏 到 凸透镜中心的距离是像距 验
1
0
5


u
v


练 习
拓 展
挑 战
返 回
此实验中:凸透镜焦距是: 10(5) 厘米
A1
A2
A3A4
B1
B2
B23.FB4
. F
o
.BB1’2’B. 3’ F 2F
B4’
A’ A2’
A3’
U>f,V随U减小而增大。
A’
应 用
设 计


1、用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在凸透
预 备
镜的另一侧1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
实 验
点,寻那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位于凸透
1 0
5
镜前15cm处时,光屏上得到的像是(
练 习
拓 展
挑 战
返 回

水杯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理实验报告

水杯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理实验报告

水杯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一,在桌面.上平铺一-张16开的白纸,在白纸的中线上用铅笔画上一条直线,把平面镜垂直立在这条直线上.
二.在平面镜的--侧点燃蜡烛,从这一侧可以看到平面镜中所成的点燃蜡烛的像,用不透光的纸遮挡平面镜的背面,发现像仍然存在,说明光线并没有透过平面镜,因而证明平面镜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虚像.
三.拿下遮光纸,在平面镜的背后放.上一只未点燃的蜡烛,当所放蜡烛大小高度与点燃蜡烛的高度相等时,可以看到背后未点燃蜡烛也好像被点燃了.说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四.用铅笔分别记下点燃蜡烛与未点燃蜡烛的位置,移开平面镜和蜡烛,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白纸上所作的记号,量出点燃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和未点燃蜡烛(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比较两个距离的大小.发现是相等的
五.自我评估.该实验过程是合理的,所得结论也是正确无误.做该实验时最好是在暗室进行,现象更加明显.误差方面应该是没有什么误差,关键在于实验者要认真仔细的操作,使用刻度尺时要认真测量.您正浏览的文章由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六.交流与应用.通过该实验我们已经得到的结论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被平面镜垂直且平分.例如,我们站在穿衣镜前时,我们看穿衣镜中自己的像是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与人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当我们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会看到镜中的像也在向我们走近.我们还可以解释为什么看到水
中的物像是倒影.平静的水面其实也是平面镜.等等.。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像的正倒: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在什么条件 下成倒立的像?
答:凸透镜所成的虚像必同侧正立,实像必异侧倒立。
4.像的放大与缩小的条件:凸透镜成放大实像时,物距跟 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成缩小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 哪个比较大?凸透镜所成的像有没有正立的实像?有没有倒 立的虚像?答:凸透镜成放大实像时,物距小于像距;
【分析与论证】P98
1.像的虚实: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 虚像?
答:当物体放在一倍焦距外时,凸透镜成实像,当物体放 在一倍焦距内时,凸透镜成虚像;即一倍焦距分虚实。
2.像的大小: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实像?在什么
条件下成放大的实像?有没有缩小的虚像?
答:当物体在二倍焦距外时,凸透镜成的像是缩小的实像。 当物体在二倍焦距内一倍焦距外体时,凸透镜成的像是放大 的实像。凸透镜没有缩小的虚像。二倍焦距分大小。
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 凸透镜所成的像没有正立的实像,没有倒立的虚像。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拓展实验二】
将光源向下移动,视察光屏上的像将向哪里移动? 如果想让像重新呈现在光屏中央,应如何调节光屏? 如何调节光源?如何调节凸透镜?
答:可将光屏或光源向上调节,或将凸透镜向下调节。
【思考】 在做实验时, 某同学无论怎样移动光屏, 都无法在光屏上视察
②把光源逐渐向凸透镜移近,视察并记录; ③当光屏上不能成实像时,撤去光屏,从光屏一侧向透镜
方向视察。
实 物距与焦 像距与焦 验 距的关系 距的关系 次

焦距 f/cm
物距 u/cm
像距 v/cm
像的性质 正倒 大小 虚实
物、像 的位置
关系
应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归纳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归纳总结

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和应用见下表:
A.幻灯机B.照相机C.放大镜D.潜望镜
例3、琦琦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用画像代替蜡烛,她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
(2)烛焰在一倍焦距处不成像;
(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捷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
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填“亮点”或“亮环”)为止,测得它与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
位置,光屏上会出现清晰
A.将蜡烛适当远离透镜,光屏适当靠近透镜B.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光屏适当远离透镜
A. 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
6.以下是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
A.缩小、倒立的实像
2.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它的独特魅力给课堂教学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多媒体教室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8.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焦距为
同学们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就越大。

他们得出的结论完整吗?
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二、实验原理
由凸透镜形成的映像,其离现实物的距离和倒立物的离现实物的距离
在光学上是等价的,且倒立物又在凸透镜的凸透面的外侧。

凸透镜是一种
定焦透镜,它能够使光线汇聚于其焦点,从而形成明确的映像。

三、实验装置
本实验使用了一个两支架装载着两块凸透镜的实验装置,由凸透镜的
凸透面构成凸透镜系统。

此外,另外准备的材料还有一个发光灯、一个白
色屏幕、几块黑纸以及几块纸片。

四、实验过程
1.首先,将实验装置的两支架上的两块凸透镜由大号从小号依次排列,其中凸透镜和凸透面朝向屏幕。

2.然后,用黑纸把灯光从发光灯上补出来的图案遮挡起来,将剩下的
图案投射到屏幕上。

3.最后,用纸片观察灯光经过凸透镜系统后在屏幕上形成的图像。

五、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我们发现,灯光经过凸透镜系统后在屏幕上形成的图像是
倒立的,且离屏幕距离和灯光离凸透镜的距离相等。

六、结论
我们通过实验,确定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灯光经过凸透镜系统后在屏幕上形成的图像是倒立的,且离屏幕距离和灯光离凸透镜的距离相等。

实验:凸透镜成像规律演讲稿

实验:凸透镜成像规律演讲稿

实验:凸透镜成像规律演讲稿金铺中学卫建华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凸透镜的成像有规律吗?当然有了,不信咱们就用实验来验证吧,以一根蜡烛为例,看看它在不同距离内。

通过凸透镜后的成像有什么变化?当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蜡烛到凸透镜之间,物距为30cm,在蜡烛的对面,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的成像。

能在光屏上承接的像是实像,否则是虚像,所以此时蜡烛成的是一个实像。

他与光心相距约有15cm。

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发现。

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则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

这种规律最常见的应用就是照相机。

通过观察可以看到将蜡烛移动到距离透镜20cm的过程中,像距发生变化。

左边相逐渐变大,恰好在20cm位置,也就是两倍焦距时。

相距同样为20cm,恰好是透镜的两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此时物距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

两倍焦距处物相相等的规律,通常可以应用于测焦距。

将蜡烛继续靠近凸透镜所成像会逐渐变大,可以观察到当物距小于两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时,像距已经大于两倍焦距。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

我们日常使用的投影仪就是应用了这个规律。

继续移动蜡烛,直至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时,我们发现,此时成像不见了,蜡烛光成平行光射出,完了...成像,会就此消失吗?让我们继续观察,随着蜡烛的继续靠近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无论在透镜的哪一侧,光屏上都看不到像。

有趣的事情发生了,从透镜的另一侧观察,原本消失的像在蜡烛的同一侧出现了。

它变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

这种情况在我们生活中并不罕见,放大镜就是采用的这个原理。

实验完毕,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透镜的成像特点和相关应用吧。

这是五个静态的特点。

现在看一下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有哪些特点。

特点一,一倍分虚实内虚外实。

一倍焦距是虚像实像的分水岭,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是无法在光屏上成像的,他只有虚像,而物体到了一倍焦距以外就是实像了。

苏科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实验综合练(四)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

苏科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实验综合练(四)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

7.(新考向·项目式学习)(2024江苏泗阳月考)物理兴趣小组学 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后,选择如图甲所示的四个透 镜进行探究实验(A和B形状相同,C和D形状相同,制成材料见 图上方文字)。
(1)若要探究焦距与透镜材料的关系,则应选择A、B(或C、D。) (2)如果选择A和C两个透镜,那么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与 凸透镜表面弯曲程度 的关系。
(3)完成实验后,他将另一透镜放在图中45 cm刻度线位置,发
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向左移动光屏又发现清晰的像,
说明该透镜对光有 会聚 作用,可以矫正的视力问题是
远视眼。
解析 (1)图中物距等于像距,说明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 立、等大的实像。(2)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物距大于二倍焦 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所以将蜡烛向左移 动可以模拟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应将光 屏向左移动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3)在凸透镜前放置另一 个透镜,向左移动光屏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说明这个透镜 对光有会聚作用,为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3)在第⑥、⑦两次实验中小华无论怎样移动蜡烛、凸透镜 和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的像,于是她认为:“物 距小于一倍焦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不能成像”这个结论并 不严谨,为得出正确的结论,她应该增加的一步操作是:取下 光屏, 在凸透镜右侧透过凸透镜观察烛焰是否成像 。 (4)将一个镜片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 了,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则所加的镜片 属于 凹 透镜,用来矫正 近视 的视力缺陷。
据“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像距变大,使像仍落在光屏上。 (3)凸透镜成像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而小明刚好通过 透镜能看到小丽面孔正立的像,则此时小丽的面孔在凸透镜 的一倍焦距以内,则小明到凸透镜的距离u>2f,成倒立、缩小 的实像,此时像距2f>v>f,眼睛中的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而此时 小丽的眼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所以小丽从透镜中看 不到小明的像,A、C正确,D错误;凸透镜成虚像时,物像同侧, 物距越大,像距越大,像越大,因此若小丽将透镜水平向右移 动一定距离,小明看到正立的像有可能变大,B正确。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要求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要求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要求一、实验目的通过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加深对光学成像的理解,理论结合实际进行实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仪器1.凸透镜:选择直径较大、曲率较小的凸透镜,以提高成像的清晰度。

2.物体:可以使用小的物体作为光源,也可以使用标尺等标志物来观察成像情况。

3.投影屏:用于接收凸透镜成像后的光线,以观察成像情况。

三、实验原理1.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符合透镜成像公式:1/f = 1/v + 1/u,其中,f为透镜焦距,v为像距,u为物距。

2.凸透镜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有实物成像和虚物成像两种情况,实物成像时像是正立的,虚物成像时像是倒立的。

四、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确定实验地点和实验时间,检查实验仪器是否完好。

准备实验记录表格和实验报告格式。

2.实验设置:将凸透镜放置在透光性好的位置,使得光线能够充分传递,物体放置在凸透镜的物距一侧。

3.实验操作:调整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观察成像情况,记录实验数据。

4.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凸透镜的焦距,比较理论值和实际值,分析成像规律。

5.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分析报告,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特点。

五、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凸透镜损坏和光线对眼睛的刺激。

2.实验操作时要细心,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实验后要及时清理实验仪器,保证实验室的整洁。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特点:1.凸透镜成像规律符合透镜成像公式。

2.凸透镜成像有实物成像和虚物成像两种情况。

3.与理论值相比,实际测得的焦距误差较小。

4.光线经过凸透镜成像后,产生了明显的聚焦和散焦效果。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特点,实验结果表明凸透镜成像符合透镜成像公式,成像时产生实物成像和虚物成像两种情况,实验数据与理论值相符合。

同时,我们也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巧,加深了对光学成像的理解。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报告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报告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一、实验目的:1. 掌握凸透镜的基本原理。

2. 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包括物距、像距、倍率与透镜焦距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1. 凸透镜是由透明的玻璃或其他材料制成的,两个表面都是曲面。

其中一面是凸面,另一面是凹面。

凸透镜可以将光线聚焦到一个点上,这个点叫做焦点。

2. 凸透镜的主轴是一个虚线,连接凹面和凸面的中心。

在对称的透镜中,主轴经过透镜的中心,称为光轴。

3.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做物距,用符号"u"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做像距,用符号"v"表示;物体的高度叫做物高,用符号"h"表示;像的高度叫做像高,用符号"h’"表示。

4. 根据凸透镜成像公式,可以得到以下关系:1/u + 1/v = 1/fh'/h = -v/u其中,f表示焦距。

三、实验材料和器材:1. 凸透镜2. 直尺3. 定位器4. 屏幕5. 光源6. 实验装置固定架7. 实验平台四、实验步骤:1. 将凸透镜放置在实验装置固定架上,并调整透镜与主轴的夹角为0度。

2. 将光源放在实验平台上,使光线垂直射向凸透镜的中心。

3. 在主轴上方放置一个屏幕,并与凸透镜成一定距离,调整屏幕与主轴的高度对准目标光点。

4. 将不同高度的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轴上,测量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并记录下物体与屏幕的距离。

5. 分别测量不同物体高度的像高,并记录下来。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根据实验步骤得到的数据,可以计算出不同物距、像距、物高和像高之间的关系。

利用凸透镜的成像公式可以验证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数据和成像公式进行比对,可以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结论。

六、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如下:1. 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距离增加时,像的距离减小。

2. 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距离等于焦距时,像距离无限大,即像位于无穷远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专题四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探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专题四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探究

初中物理课件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3.(2015·梅州)小张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 示,其中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 cm刻度线处,光屏和 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
(1)小张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 cm刻度线处,移动光缩小”)的 实像。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 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会__聚_作用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1_5_cm。
(2)调整后,把蜡烛固定在15 cm刻度线位置时(如图乙),光屏应在__Ⅱ__(填 “Ⅰ”“Ⅱ”或“Ⅲ”)区域内左右移动,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的_缩__小_(填写像的性质)的实像;(填照“相投机影仪”“放大镜”或“照相机”)就 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 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填“靠靠近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 移动。
(2)图示位置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光屏位置 的前提下,把凸透镜向_左___(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上会再次出 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新出现的像是__倒__立_放__大_的实像,此成像规律 常应用在(填投“影照仪相机”或“投影仪”)上。
2.(2015·咸宁)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4.规律总结:
1.(2015·营口)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 所示。
(1)为了能使像清晰地成在光屏的中心位置,要调整蜡烛、凸透镜和 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实一验高过度程中,随着 蜡烛的燃烧,光屏上的像已不在光屏中心,为了使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心 ,应向____(填“上”或上“下”)移动光屏。

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一、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口决:“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u是物距 v是像距 f是焦距物距像距像的大小像的正倒和虚实应用例子u>2f f<v<2f 缩小倒立的实像照相机u=2f v=2f 等大倒立的实像测焦距f<u<2f v>2f 放大倒立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u=f 不成像(呈平行光射出)!!粗略测焦距u<f v>u 放大正立的虚像放大镜①当u=f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当u=2f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实像、虚像分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放大、缩小实像分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3、(1)眼睛(相当于):晶状体(相当于)(相当于底片)瞳孔(相当于)(改变晶状体的薄厚)成像特征:像。

(2)近视眼的成因: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光会聚在视网膜。

近视眼的矫治:佩戴。

(3)远视眼的成因: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光会聚在视网膜。

远视眼的矫治:佩戴。

二、显微镜的工作原理1.显微镜的结构(1)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2)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物镜目镜物镜被观察的物体AB在物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成的像A’B’在物镜的_________以外,成的是一个_____,_______的____像.1)来自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_____的____像.物镜所成的像A’B’在目镜的_____________内,目镜相当于是一个_________,把实像A’B’放大.实像A’B’通过目镜成的像A’’B’’是相对与A’B’_______,_______的___像.’ A’目镜物镜 B’ A’A B B’’ A’’2)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________.3)经过2次放大作用,物体经过显微镜成的是_______,________的像.2.望远镜望远镜的结构(1)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2)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物镜物镜目镜目镜1)望远镜的工作原理被观察的物体AB到物镜的距离远大于物镜的__________,成的像A’B’在物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成的像A’B’是_______,_______的_____像.A物镜B B’A’物镜成像图2)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__ ___像.B’’B’目镜A’’ A’目镜成像图物镜所成的像A’B’在目镜的___________内,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把实像A’B’放大.实像A’B’通过目镜成的像A’’B’’是相对于A’B’_______,________的_____像. 3)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把这个像_______.4)远处的物体经过望远镜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的像.但是我们在用望远镜观察时,会感觉物体被_________了.我们有时看远处的汽车,感觉比身边的课本还小,但是我们知道汽车比课本要大的多.那么眼睛感觉物体的大小取决于什么呢?.科学家研究发现,眼睛感觉物体的大小与眼睛观察物体的_______有关.看近处的人视角大,感觉人就比较大看远处的人视角小,感觉人就比较小视角的大小除了与物体自身的_______有关外,还与物体到眼睛的________有关,所以眼睛感觉物体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_______和距离物体的_______都有关系.例1.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30 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镜主轴移动到距凸透镜45 cm处,则成像的情况一定是()A.放大的实像 B.等大的实像 C.缩小的实像 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例2.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当蜡烛距凸透镜15 cm,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蜡烛距透镜40 cm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B.蜡烛距透镜18 cm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C.蜡烛距透镜20 cm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D.蜡烛距透镜6 cm 时,一定成放大的虚像实战演练的距离的,当拍摄近的景物时,镜头往,离胶片一些,因而在胶片上成的像一些2.如图所示是简易天文望远镜的内部结构。

实验报告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报告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报告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以下为该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通过实验,可以得到凸透镜的成
像规律,掌握不同光线下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从而了解凸透镜的光学特性。

二、实验原理
凸透镜是一种屈光度较大的非球面透镜,在不同的光线作用下,会形
成真实成像。

它的成像特性可以用来建立恒定焦距的望远镜,具有很广泛
的用途。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若光源离凸透镜较近,则光线经凸透镜后,
汇聚成一个大的实圆,而介距大于2f-3f的物体则会被成像在大圆形的图
像区域内;若光源离凸透镜比较远,则光线从凸透镜发出后,会汇聚成一
个小圆,而介距小于2f-3f的物体则会被成像在小圆形的图像区域内。

三、实验材料
1、白炽灯
2、物体(蝴蝶)
3、光学台
4、凸透镜
5、距离尺
6、白色
纸片7、放大镜
四、实验步骤
1、将光学台放置在实验台的最中央,稳定牢固。

确定台内试验物的
位置。

将白炽灯放在指定位置,调节白炽灯的距离,使之照射到物体上。

将物体(蝴蝶)放置在光学台上,以确定射线的角度。

2、放置凸透镜:把凸透镜放置在光学台上,并按一定角度调整凸透
镜以保证光线通过凸透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罗明方)

凸透镜成像规律(罗明方)
倒立 、 2.当物体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凸透镜成______ 放大 、_______ 实 像;像距在二倍焦距以外。 _______
3.当物体在焦距以内时,凸透镜成______ 放大 、 正立 、_______
虚 像;像距大于物距。 _______
不能成像 4.当物体放在交点上时, _______,光线经折射后平行射出。
点燃的蜡烛
光具座 凸透镜
光屏
如何保证蜡烛的像始终能成在光屏上?
点燃的蜡烛 光具座 凸透镜 光屏
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调节蜡 烛中心、透镜、光屏的中心,使它们的三心在 同一高度上。
如何测定凸透镜焦距1
2017/6/3
测定凸透镜的焦距2
移动透镜,直到屏上出现最小、 清晰的烛焰的像。此时焦距近似等
u=3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可知:f<u<2f,即
f<30cm<2f,解得:15cm<f<30cm,
2f<60cm,当物距为65cm,u>2f。所以成倒立
缩小的实像。
随堂练习5
1、无限远处的太阳光垂直射在凸透镜上, 则( )B A.成像在2倍焦距处
B.成像在焦点上
C.成像在焦点内
D.不成像
随堂练习5
放大 或缩小 正立 或倒立
与物体同 侧或异侧
像距 v/cm
像距v与焦距 f或物距u的 关系
u>>2f u>2f
84 14
u>2f
u=2f u=2f 2f>u>f
12
10 10 9
2f>u>f
u=f u=f u<f u<f
7
5 5 4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四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一、实验目的:让学生感受要弄清全部成像情况,就要把物体所在的位置能成像的情况全部进行讨论。

在有准备的前提下再让学生进行实验效果会好得很多。

并且在成像规律的基础上还能建立动态成像规律,对以后成像应用起很大作用。

二、实验器材:光具座,
三、实验步骤:为了研究各种方法,人们经常用光具座进行试验
(1)实验时应先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他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尽量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以保证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2)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改变蜡烛或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根据实验作透镜成像光路:
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

规律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

规律3: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像位于物的异侧。

规律4: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则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

规律5: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

四、进行重复试验(3-5次,寻找实验的普遍规律)
透镜物的位置
像的性质
应用
像的位置像的大小倒*正虚*实
凸透镜
u→∞异侧v=f缩小为一点一点实像测焦距
∞﹥u﹥2f
异侧f﹤v﹤
2f
缩小倒立实像眼睛、照相机u=2f异侧v=2f等大倒立实像倒立实相2f﹥u﹥∞
异侧2f﹤v﹤
f
放大倒立实像
幻灯机、显微镜的物

u=f异侧v→∞无像无像无像探照灯
u<f同侧v﹤0 放大正立虚像
放大镜、显微镜的目
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