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六:小结:
八:捡查学案
九:教与学反思
不渝地遵循。——“两个凡是”
请回答:
1“两个凡是”是哪种错误思想的表现?
2、针对“两个凡是”,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讨论,讨论的中心议题是什么?结果产生了怎样的认识?
3、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在民主时期,也有两次思想解放运动,你知道是什么吗?请试着举出来?
七:训练验收:
1、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的事件是()
过程和方法:自主探究,分组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三、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牢牢把握学习要求。
2、依据学案内容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
3、将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以上备集体讨论、突破。
4、建议35分钟完成,规范书写,及时上交。
A、两个凡是思想的提出B、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D、拨乱反正的深入开展
2、建国以来,具有伟大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中共八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三大
3、下列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①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③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得到经济件事
八年级历史导学案主备:审批:审核:班级:组别:姓名:教师评价:
课题
第八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型
自学验收
五:自主学习:(我学习,我快乐;我思考,我收获)
同学们要认真阅读教材,在课本上勾画要点,完成导学案上的自主学习的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第一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通过看录像、自学等使掌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内容及历史意义;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的展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前面所学习的有关“文革” 的历史史实,说明为什么“两个凡是” 是错误的?引导学生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培养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教材分析】本课位于《中国历史》八年级下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 的胜利从危难中挽救了党和国家,但“文化大革命”遗留的政治、思想、组织和经济上的混乱还极其严重。
如何摆脱这种困境,打开新局面,是摆在全党面前的历史性课题。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全会形成的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承担起了这个艰巨的历史使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发展起来和逐步形成的。
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新授内容:第一篇:开启篇-----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学生细读课文第一子目,观看视频完成以下问题1、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2、会议的内容有哪些?3、该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在学生回答后,老师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以此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
并且以表格的形式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有关知识呈现给学生。
使学生脉络清晰一目了然,从而加深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认识。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中国近现代史我们学过中国共产党的哪些会议?其中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会议有哪些?选代表发言,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中共一大、遵义会议、七大、八大、还有今天所学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转折意义的是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导学案新人教版

伟大的历史转折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时间、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及意义的分析,切实使学生理解“伟大的历史转折”的含义,培养学生阐释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从思想和路线上拨乱反正,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学习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学习难点:关于真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召开的内在联系一、自学展示:1.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否定“”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上来,实行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2.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工作在全国展开。
二、合作学习:结合“文化大革命”的史实,你能说说为什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转折吗?三、质疑导学:材料分析:材料一,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二,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1)这两段材料分别反映的是哪两次会议的内容?这两次会议内容的相同点是什么?答: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都提出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2)这两次会议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答:中共八大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并取得辉煌成果。
四、学习检测:1、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十三大D、十四大2、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A、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B、阶级斗争上来C、工人队伍的整顿上来D、解决工人下岗问题3、新时期比较完善的宪法是年颁布的第四部《》。
人教版八下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人教版八下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两个凡是”的内容及影响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其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两个凡是”实质和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及意义的分析,切实使学生理解“伟大的历史转折”的含义。
培养学生阐释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从思想和路线上拨乱反正,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它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教学重点】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教学难点】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现实意义【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2008年我国开展一系列纪念改革开放的活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2008年,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举行的30周年,是改革开放的30周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30周年。
无论在个人经历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转折。
今天就让我们把视角定格在“转折”上,共同去探究共和国发展历史上“伟大的历史转折”。
二、新课学习(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教师:阅读P38页思考下列问题思考:我国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群众要求纠正文革的“左倾”错误。
当时中央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的思想。
因此产生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教师: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十年动乱至此结束,但“文革”后,党和国家面临许多遗留下来的政治、思想、组织问题,清除这些遗留问题,进行全面的拨乱反正,纠正“文革”错误,就成为共和国面临的迫切任务,也是人心所向。
拨乱反正首先从教育和科学战线开始了,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
教师:1978年的春天孕育着无限的生机,但它的脚步却仍然显得沉重,“文化大革命”结束了,但向前涌动的历史潮流遇到了严重的阻碍。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导学案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学习目标】1、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时间、历史意义。
2、归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的进展、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1、十一届三中全会。
2、关于真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召开的内在联系。
【学法指导】分析资料、设疑讨论、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文化大革命”后人们急切期盼中国能迅速拨乱反正,开创历史新局面,在这历史转折的时期,我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科学总结国内国际的历史经验,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
【学习过程】知识点一: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①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纠正“”的错误;②当时中央领导人坚持“”的方针,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③1978年思想理论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民认识到,只有。
(2)召开:时间;地点;内容:(在书上标注并理出几项来)(3)意义(在书上标记出来)知识点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工作在全国展开。
探究1:阅读下列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
——邓小平文选材料二:如右图:材料三: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①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邓小平的思想主张?②材料二所示的文章在思想理论界引发了一场什么讨论?这场讨论具有什么作用?③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何意义?【课堂小结】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学案

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小组评价:学科长评价:学科助理评价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历史意义,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展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2、过程与方法:归纳“左”倾错误在新中国历史上的主要表现,评价其危害性,树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正确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性经过了新时期实践的检验和证明。
我们必须在这个理论指导下,推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在各方面取得更大成就重点、难点: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
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关键问题: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通过影视作品和文献资料,进一步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
预习评价:(将预习成果在书上标注出来)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时间、开始的标志各是什么?得出了什么结论?2、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会议的内容是什么?3、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什么历史意义?4、什么是“两个凡是”方针?5、平反了关于谁的冤假错案、颁布了哪些法律。
6、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中,哪个的内容属于全新的内容?我的问题: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小组评价:学科长评价:学科助理评价: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问题解决——评价单班级:姓名:组名:指导教师:王秀云审核人:八年级历史组时间:学生生成问题:3.建国以前也有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那次会议?4.结合文化大革命的史实,你能说说为什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吗?从什么方向转移到了什么方向上?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小组评价:学科长评价:学科助理评价: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问题训练——评价单班级:姓名:组名:指导教师:王秀云审核人:八年级历史组时间:一、选择题1.“文化大革命”期间,高考被中断,后来才恢复。
我国高考恢复于A.1976年B.1977年C.1978年D.1979年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其核心是A.民主集中制B.解放思想C.实事求是D.改革开放3.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会议是A.中共“八大”B.十一大C.十一届三中全会D.十二大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加强民主与法制的建设,使我国逐步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其重要的事件是A.平反冤假错案B.加紧全面立法工作C.展开法制宣传推广工作 D. 全民普法教育5.“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一段时期内,党的领导人华国锋同志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其实质是A.仍举坚持“左”的思想B.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思想C.贯彻毛泽东思想 D.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6.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A.思想解放上来B.民主法制建设上来C.经济建设上来D.组织建设上来7.1980年,中共中央撤销了“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为刘少奇恢复名誉,中央做出此项决定的重要前提是A.人们在思想上获得了巨大的解放B.“文化大革命”结束C.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D.民主与法制日益健全、完善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个“新时期”,“新”的起点是A.进行真理标准大讨论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C.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D.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9.下列各项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历史性转折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是A.粉碎四人帮,结束文革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C.1978年底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的召开D.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0.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A.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后B.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核心内容是A.高度评价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B.转移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C.结束“左”倾错误D.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12.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主要是因为A.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B.进行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决定C.平反冤假错案D.作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3.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解放”是指A.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B.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C.使全党认识到文革是错误的D.使全党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工作的重心14.全国范围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意义是①打破“两个凡是”的精神枷锁②解放人民的思想③为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④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5.我国进入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任务的历史时期的标志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大”16.中共作出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会议是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八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7.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形成于A.中共十一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二届四中全会18.遵义会议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相似之处不包括A.都是历史上重大转折的会议B.都证明党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改正自己的错误C.都重新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领导地位D.都是党的纠正“左”倾错误的会议二、活动与探究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最主要的共同点是什么?。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导学案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1、知识与目标:掌握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联系“文革”事实,认识“两个凡是”的错误,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联系八大等历史,领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原因: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纠正其错误。
中央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的指导思想,提出“”的方针。
2、结果: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性质:是一场深刻的运动。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1、召开时间:年底。
2、主要内容:A、否定了的方针,重新确立了、的思想路线。
B、停止使用的口号,作出,的伟大决策。
C、形成了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意义:A、是的转折。
B、完成了,是的开端。
C、中国历史进入。
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1、平反,为恢复名誉。
2、经过“文化大革命”,人们更加认识到和的重要性。
3、法制建设成就:1979年颁布《》,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又颁布了《》、《》、《》、《》。
、意义:我国逐渐向迈进。
1、1978年,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的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是()A.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要性讨论B.两个凡是的大讨论C.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D.改革开放理论的讨论2、“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党主要的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其实质是()A.贯彻毛泽东思想B.仍然坚持“左”的思想C.开始拨乱反正D.全面纠正“文革”错误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这里的“转折”主要是指()A.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上来B.经济体制的改革由农村改革转移到城市改革上来C.经济改革的目标由建立计划经济转到建立市场经济D.国家的对外政策由奉行闭关锁国转到实行对外开放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A.改革开放B.民主集中制C.四项基本原则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5、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依法办事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初中历史初二历史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教学设计

6.结合本节课的学习,思考以下问题:“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改革开放的精神?”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在课堂上分享各自的观点。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需按时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改革开放的背景、主要内容、影响以及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2.难点:分析改革开放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理解对外开放的层次和阶段。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引发学生对改革开放的思考,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5.实践活动:
(1)辩论赛:组织辩论赛,让学生就改革开放的利与弊展开辩论。
(2)新闻发布会:模拟新闻发布会,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介绍改革开放的成果。
6.情感教育:
(1)讨论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2)联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与自己的关系,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7.总结评价:
(2)课堂讲解: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小组合作:
(1)分组讨论:让学生针对改革开放的重点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形成共识。
(2)汇报展示: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补充。
4.史料分析:
(1)提供史料:给出改革开放时期的新闻报道、政策文件等史料。
(2)分析解读:让学生分析史料,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决策过程。
7.总结评价,反馈提高:在教学结束时,进行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同时,通过作业、测试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河北省承德市第二中学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学案

3、能感受实事求是我党纠正错误、开拓创新的基本思想路线,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培养不迷信权威的理性认识.
学习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及意义
学习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前置性作业:
2、阅读教材39-40页,指出党中央在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有何意义?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D实行改革开放
7、邓小平故居有一幅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扶狂澜于既倒,兴工扶农”
此联创作不早于
A、1949年 B、1956年 C、1966年 D、1978年
2、中国人民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哪三次历史性巨变?
第一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当时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共和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探究题: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时期的遵义会议?
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的“转折”主要指( )
A 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B 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由农村转到城市
C实行对外开放D经济改革目标转移到市场经济
二、简答题:
中共八大与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我党历史上的两次重要会议.据此回答:
八年级历史学科学案 班级主备教师组号 使用时间:年月日 总第节
课题: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导学案
当堂训练
一、选择题:
1、“文革”结束后,我国仍徘徊不前,主要是由于()
A邓小平未出来主持工作 B“左”的指导思想没有改变
C工作重心没有转移 D没有实行改革开放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新人教版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一.教材内容分析:“四人帮”被粉碎后,“文化大革命”遗留的政治、思想、组织和经济上的混乱还极其严重。
如何摆脱这种困境,打开新局面,是摆在全党面前的历史性课题。
1978年低,在北京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全会决定进行改革开放并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二.课程标准: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时间、主要内容;了解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的史实;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懂得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图片、影像、歌曲等资源的收集、整理,培养学生提炼历史信息的能力。
通过阅读、讨论、辩论、列表归纳等探究合作形式,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确立求真、务实、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崇高的品格、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努力学习。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历史意义难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及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性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教师:大家对这首歌非常熟悉了,你能说出歌词中“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的人是谁吗?那“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的这个伟人是谁呢?从1978年冬天开始,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完成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去领略那振奋人心的时刻。
(板书:伟大的历史转折)(设计意图:新课程的导课——在情景中开始、在共鸣中融入、在碰撞中接纳、在感动中收获。
2019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历史性的转折 》导学案1 新人教版 .doc

2019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历史性的转折》导学案1 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知识:掌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内容及历史意义;知道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的展开;知道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2.能力:学会用比较法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事件、历史问题。
3.情感: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伟大转折。
培养民族复兴的使命感。
4.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文第38-40页,圈点勾画批注)一.十一届三中全会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①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纠正的错误,但当时的中央主要领导仍然坚持的指导思想,提出“”的方针。
②1978年,理论界展开了一场问题的讨论,认识到只有()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实质上是一场。
⑵标出并记住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意义。
①时间和地点:③意义: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阅读课文第39-40页,完成划线和批注)1.背景2.成就表现(1)平凡冤假错案(2)完善法律制度3.意义(二)[合作探究] 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有什么内在联系?2.如何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的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三)[当堂检测]1、1978年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这里所说的“解放”是指:()A.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B. 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C.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路线和政策2.全国范围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意义是:()①打破“两个凡是”的精神枷锁②解放人民的思想③为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④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 我党历史上有两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分别是()A.中共一大遵义会议 B.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C.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五大 D.中共一大十一届三中全会4.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颁布的法律文件有:()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②一届人大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③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四)[课后提升]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初二历史下册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导学案

课题:《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设计人审核人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一课时一、教材分析:Array课程标准: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伟大的历史转折》的内容是“伟大的历史转折”,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阐述:“文革”结束后,思想理论界展开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内容及意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对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作用。
其主要内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
这一部分内容理论性强,教材具有承上启下地位二、教学目标:(全员参与,人人掌握)(1)掌握的知识有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历史意义;(2)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的展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3)结合“文革”有关史实,说明为什么“两个凡是”是错误的?引导学生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培养学生用比较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4)深刻领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深远意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完整、准确地评价历史事件、历史问题的能力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难点:“两个凡是”的错误所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内在联系四、教法与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质疑……….五、教学准备六、教学过程【科学导入】放歌曲《走进新时代》,从1978年冬天开始,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完成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去领略那振奋人心的时刻。
【呈现目标】1.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时间、历史意义。
2.理解十一届三中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3.归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的进展和意义。
【释疑巩固】第一模块:预习检测:读书找出以下问题,并在课本上划好答案,6分钟1.粉碎“四人帮”后,为什么要展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讨论的结果是什么?有何意义?2.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哪一年召开?请你认真阅读课文,从思想、政治、组织三方面来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导学案(含答案)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概况,我国平反冤假错案的基本史实以及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背景、成就。
2、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
3、分析“两个凡是”方针的实质、大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在联系。
4、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和加强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
二、【情境导入】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从1978年冬天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完成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让我们一起走进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去领略那振奋人心的时刻。
三、【自主学习】1、背景:经过“文革”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引起了全国人民的不满;在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
这是一场深刻的运动。
2、时间: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主要内容:A.思想上:彻底否定“”的方针,重新确立了、的思想路线;(这是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B.政治上:停止使用“”的口号,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上来,实行的伟大决策;(这是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C.组织上: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这是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历史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
它完成了党的路线、路线、路线的拨乱反正,是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的新时期。
3、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①平反冤假错案:1980年,为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以平反。
②加紧全面立法工作: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
以后,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系列法律。
我国逐渐向的道路迈进。
四、【问题探究】1、“两个凡是”思想的实质是什么?2、结合“文化大革命”的史实,你能说说为什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转折吗?3、历史学家胡绳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遵义会议。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导学案 新人教版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一、十一届三中全会1.思想基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背景:粉碎“四人帮”后,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2)作用: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意义: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时间、地点:1978年底,北京。
3.主要内容(1)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4.意义(1)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2)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3)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1.平反冤假错案: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为刘少奇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2.民主法制建设(1)成就:①197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②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
③此后,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一系列法律。
(2)意义:①基本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问题1】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探究:(1)从党的指导思想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改变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思想路线。
(2)从党的工作重心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代替了“以阶级斗争为纲”。
(3)从经济体制上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4)从发展动力上看,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为目的的改革开放取代闭门式的发展模式。
八年级历史下第8课导学案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时间、历史意义;2、理解十一届三中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3、归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哪些进展?有什么重要意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①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___________进行平反和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②当时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__________方针。
③关于________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思想。
使人们认识到,_____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时间:_____年底,地点:_________3、内容:①思想上: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思想路线;②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_____________上来,实行__________的伟大决策。
③组织上:形成了以_______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4、意义:(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_______。
(2)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_________ 开端。
(3)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___________的新时期(二)、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工作在全国展开。
2、平反冤假错案:1980年,为__________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平反。
3、完善法律制度:①立法:1982年,颁布了第______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备的宪法。
______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义务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
②意义:基本上形成了以_______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我国逐渐向的道路迈进。
二、自学探究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与其他同学商讨:1、粉碎“四人帮”后,为什么要展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2、请你从思想、政治、组织等三方面来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伟大的历史转折导学案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伟大的历史转折》导学案主备人:张华审核人:高俊文编号:班级:姓名:小组检查:教师评价:【学习目标】1、培养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趋势的能力2、通过“两个凡是”错在什么地方的讨论,培养个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品质3、感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共党人勇于纠正错误的伟大胸怀和敢于开拓的精神【学习重点】1、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2、十一届三中全会【学习难点】1、为什么要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2、“两个凡是”错在什么地方3、真理标准讨论的意义【自主学习】任务一:真理标准讨论1、时间:地点:。
2、内容:(1)邓小平提出要正确对待,支持,强调,否定了。
(2)这次讨论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和束缚,形成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为实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任务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时间:地点:。
2、内容:(1)邓小平作了《》的重要讲话。
(2)实际上成为随后召开的的主题报告。
(3)全会重新确立了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停止使用“”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来的战略决策;提出的总方针;形成了以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3、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标志着我们进入。
【合作探究】1、“文革”刚刚结束时,人们有怎样的要求?当时中央领导人采取了怎样的政策?你对此有何评价?2、什么是“两个凡是”?“两个凡是”错在什么地方?3、为什么要开展真理标准的讨论?真理标准讨论有何重大意义?4、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重大转折?【当堂检测】单项选择题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个“新时期”“新”的起点是()A.进行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C.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D.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的党的组织路线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实行改革开放D.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3、“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赞扬的领导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袖人物分别是()A.毛泽东、周恩来B.毛泽东、邓小平C.邓小平、江泽民D.江泽民、胡锦涛4、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开端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中共“八大”的召开C.“文化大革命”的结束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5、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针对()A.“文化大革命”的评价问题B.平反冤假错案问题C.“两个凡是”问题D.“以阶级斗争为纲”问题6、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耀邦7、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有一副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
编制:审核:班级:姓名:时间:编号:
第八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标要求】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学习目标】1、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时间、历史意义。
2、理解十一届三中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3、归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哪些进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学习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
【学习难点】关于真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召开的内在联系
【学习方法】分析资料、设疑讨论、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否定“”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上来,实行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2.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
的新时期。
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工作在全国展开。
【合作探究】
讨论:说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哪些重大影响。
【课堂小结】
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内容、意义)
民主与法制建设加强(①1980年②成果③意义)
【当堂检测】
填一填:
1、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引起全国上下不满的方针是。
2、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和政府实行的政策是
3、成为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
4、新时期比较完善的宪法是年颁布的第四部《》。
5、1980年,党中央为___________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选择题:
1、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十三大D十四大
2、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A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B阶级斗争上来C工人队伍的整顿上来C解决工人下岗问题
3、文革结束后,导致我国在前进道路上出现徘徊局面原因()
A修正主义B自由主义C“两个凡是”D坚持社会主义
4、中国现代史上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五四运动
5、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提出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会议有()
①遵义会议②中共七大③中共八大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下列有关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比较,正确的一项是()
①都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②都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路线方针
③都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④会议的路线、方针、政策都在实践中得到坚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7、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有两次重大、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事件,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是()
A.七届三中全会 B.八届三中全会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十二届三中全会
8、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过几次变革,而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变革是
A.人民公社 B.土地改革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村合作化()
9、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法通则》,此后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文件。
这说明,经过
文化大革命,人们更加认识到()
A.要集中不要民主 B.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
C.社会生活中有无法律并不重要 D.需要靠道德的力量来维持
10.下面属于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的改革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商鞅变法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 D.三大改造
1.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的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
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
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材料二: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
──《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1983年1月)材料三:(1978年后)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
农民高兴的说: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
请回答下列各问: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什么时候召开的?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
(3)材料三提到“(1978年后)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
”,你
认为原因是什么?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的变化,你有什么思想上的认识?
【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