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心理学重点(下)
2024年广告心理学学习总结(二篇)
2024年广告心理学学习总结____年是选修广告心理学课程的一年, 对经历的这一学期的学习进行总结与反思是必要的。
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 我对广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也获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以下是我的2024年广告心理学学习总结。
广告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广告中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学科。
其基本理论和方法是在心理学的框架下, 通过实证研究进行探索和理解。
广告心理学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广告理论、广告传播学、消费者心理学等。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 我们可以了解广告是如何通过影响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来实现销售目标的。
学习广告心理学的过程中, 我了解到广告的核心是影响消费者的心理过程。
广告的设计和传播要考虑到顾客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
在广告的传播过程中, 通过刺激消费者的注意力, 激发其兴趣和欲望, 进而引导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在此基础上, 学习者要了解广告传播的媒介形式和特点, 灵活运用各种广告形式, 制定合理的传播策略。
在学习广告心理学的过程中, 我还了解到广告中的心理操控技巧。
广告的目的是影响消费者的决策, 因此广告设计者需要通过各种手段来引导消费者的思维和行为。
其中包括情感操控、信息操控和言语操控等。
在情感操控方面, 广告设计者可以通过创造性的形象、音乐和情节等方式来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在信息操控方面, 广告设计者可以通过提供具体的数据和事实, 来增加广告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在言语操控方面, 广告设计者可以通过使用特定的词汇和语法结构, 来影响消费者的思维方式和判断能力。
实践是学习的最好方式。
在学习广告心理学的过程中, 我有机会参与了一些实践项目, 通过实践我进一步巩固了对广告心理学理论的理解, 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广告创作中。
通过实践项目, 我深入了解了广告行业的运作和挑战, 并学会了如何和广告相关的团队合作。
同时, 实践也提高了我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使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广告设计的技巧。
广告心理学考试重点
广告心理学
广告心理学广告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广告对消费者心理影响的学科。
它探讨了广告在消费者心理层面的各种作用,试图揭示广告中隐藏的心理机制。
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于广告创意的设计、制作和展示都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广告界了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行为习惯和购买动机,从而更好地促进产品销售和品牌推广。
广告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消费者心理,它在很大程度上涉及了心理学、社会学、营销学和传媒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广告心理学发展至今已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研究内容包括广告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广告中使用的心理策略与手段、广告创意的设计与制作等方面。
下面我们就对广告心理学的重要知识点进行简要介绍。
1. 广告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广告是商家推销商品和服务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主要目的就是唤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广告在影响消费者的过程中,往往会利用人类认知心理学的一些基本规律,如认知简约原则、情感影响、人际比较等,来加强其传达的效果和影响力。
广告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广告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消费者心理产生作用:① 创造需求和满足需求:广告可以唤起人们对某种产品的需要,满足消费者潜在的买买欲望;② 形成品牌认知度:广告可以通过多次重复、多形式展现品牌信息,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和记忆;③ 引导消费决策:广告利用一些心理策略和手段,如促销策略、刺激情感等方式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诱导消费者购买商品;④ 塑造消费者形象:广告可以通过品牌形象刻画、消费者形象塑造等方式,与消费者的价值观念契合,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及品牌忠诚度。
2. 广告使用的心理策略与手段广告心理学研究发现,广告设计者一般会采用一系列的心理策略和手段来影响消费者的行为和态度,下面我们就来简要介绍一下主要的心理策略和手段:① 情感策略:广告首先是一种情感传达的方式,在广告设计中,广告创意人员通常会采用明喻、比喻、渲染情感、情感故事等方式,让广告充满感性、亲切、易于打动人心的情感元素;② 社会认同策略:社会认同策略是指广告中强调认同对象的行为、态度等,诱发成功论、荣誉感、身份认同等消费者的社会心理需求,让消费者觉得自己“和他们一样”;③ 竞争策略:竞争策略就是在广告中与同类品牌进行竞争或对比,利用对手不足、故障等因素来鼓励消费者购买自己的产品,强化消费者的购买意愿;④ 促销策略:促销策略是一种通过优惠券、折扣、赠品及一些感性的情感配合等方式,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的手段,常见的促销方式有限时特价、量价促销、套餐促销等。
广告心理学重点(下)
自学考试“广告(guǎnggào)心理学”全书重点(下)第四节说服的信息(xìnxī)传播模型与广告说服说服的传播模型⎽ƒ 1959年霍夫兰德和詹尼斯提出了一种基于(jīyú)信息传播过程的说服或态度改变的模型。
说服模型的每个环节,都表明了所关联的重要因素ƒ4传递者或信息源涉及的问题是,它是否从自己所维护(wéihù)的看法中得到个人的好处。
客观性或无私心成为可信的基本条件。
4意见传播,也就是进行说服(shuō fú)。
主要取决于信息的本身,但传播方式方法对说服效果亦有影响4接受者是被说服的对象。
中心问题是信念和人格(人性)情境因素对说服过程的影响主要涉及警告与分心4广告的说服⎽ƒ广告成为诱因的因素:广告信息本身与消费者的潜在需要有关4广告信息源有较高的可信度44广告给消费者以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化广告气氛或情境4如何增强广告信息的可信度ƒ4突出广告产品的特点,也不回避次要特性的不足,即宣传的客观性实际表演或操作4科学鉴定的结果和专家学者的评价44消费者的现身说法失实广告的修正作用⎽第五节误导性广告的分析与对策误导性广告的分析⎽ƒ误导性广告:误导是一种心理效应。
它借助与文字、图案等知觉线索,让人对特定对象产生错误的理解。
利用误导,是消费者对产品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造成了负面社会效应,这种广告就是误导性广告。
(名词解释)ƒ引起误导的因素:从误导的词语来看,他们的语义往往带有多义性或模糊性4某些误导性传播跟境联效应有关44误导引发的错误知觉可能涉及主体的期待心理。
克服误导性广告的对策⎽健全有关法规,加强执法力度ƒƒ大众应努力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知识,提高识别虚假广告的手法ƒ在识别各类广告信息时,不能仅仅停留在注意知觉的线索上,须做进一步的信息加工第六节态度的测量总加量表Likert Scale⎽利凯特 1932等距离表Equal-appearing Interval Scale 塞斯通蔡夫 1929⎽⎽语义分析量表Semantic Differential Scale 奥斯古特 1957多极估量量表Multistage Evaluation⎽ Scale二维评价量表马谋超曹志强 80年代初第七章广告(guǎnggào)理性诉求的需要基础第一节广告的理性诉求于“独特卖点建议”⎽广告的理性诉求:基于商品(shāngpǐn)的功能和特性的一种诉求。
广告心理学(整理)
1. 广告的心理功能(掌握)(1)传递沟通功能。
(2)诱发和满足需要的功能。
(3)影响态度的功能。
2. 广告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了解)1、广告心理学研究的初始阶段19世纪中叶,由于生理学的发展和实验方法的推广,心理学逐步成为独立学科体系,一般以威廉.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建立实验室为标志。
1895年心理学家H·盖尔(H ·Gale)开展了关于消费者对广告及广告商品的态度的调查,是最早的心理学在广告学中的运用。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W.D.斯科特在1903年出版《广告理论》,此书的问世作为广告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2、广告心理学研究的发展阶段“请消费者注意”——“请注意消费者”——美国学者舒尔茨广告心理学发展体现出:(1)实证性研究越来越多;(2)研究的领域越来越广泛;(3)研究方法、手段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
3. 广告心理研究的方法(掌握)1、观察法(1)概念:观察法是在被观察者不被觉察的自然状态下,有规律的观察并记录其外在行为表现,以分析心理活动的方法。
(2)观察的特点:目的性和计划性;自然条件下发生;可以借助一定的工具进行。
(3)观察的步骤:第一步是设计,即确定观察目的和具体观察内容,选择观察方法和制定观察记录表。
第二步计划的实施。
执行计划,整理观察记录并分析,得出一定的结果。
(4)观察的优缺点:优点:广泛,不受被观察者文化和理解能力的限制。
缺点:受观察者本身经验的限制;有许多不可控因素;设计要求高;观察结果的信度和效度难以保证。
2、询问调查法(访谈法)(1)概念:是通过与调查对象进行口头交谈的方式来收集对方有关心理与行为的资料。
(2)询问的技巧:对提问的内容、顺序、方式、记录等都有统一的要求。
(3)询问调查的具体方式:笔录和录音机记录。
(4)优缺点:优点:可以深入有针对性地调查;收集的资料可靠性高;适应范围广泛;有较高的回收率和有效率。
缺点:对调查员的专业素质与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广告心理学考试重点
广告心理学1.什么是广告心理?主要研究说服大众购买商品的心理过程,即研究广告传播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心理现象、本质、规律及方法的一门学问。
2.什么是AIDMA?广告五字经打动公众的广告应具有的5个心理条件Attention Interest Desire Memory Action引起注意产生兴趣欲望激发强化记忆促使行动3.什么是USP?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 独特的销售建议(罗瑟瑞夫斯)①每一条广告都必须给消费者提出一条建议。
②提出的建议必须是竞争对手没有或无法提出的。
③提出的建议必须要有足够的力量撼动消费者。
4.什么是绝对阈限?绝对阈限是指能被感觉渠道察觉的刺激的最小量。
5.什么是知觉偏见?知觉偏见是人们在感知事物的时候,由于特殊的主观动机或外界刺激,对事物产生一种片面或歪曲印象的心理过程。
(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定型作用)6.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p17马斯洛认为人有许多基本需要,并将这些需要排成一个有高低层次的系统。
并且优势需要决定人的行为。
①生理需要:吃、喝、拉、睡、性。
②安全需要:身体、财物、住所、就业、投资、生活。
③社交需要:需要有人关注我们,关心我们,与人相处,认同家庭,寻根寻祖,结交朋友,受人赞扬……④尊重需要:声望、尊严、地位、胜任感、力量、成就、他人的尊敬⑤自我实现的需要:实现自己的潜能、展示自己的风度。
7.图地关系“图”是主要的知觉对象,“地”是次要的知觉对象,其作用是作为主要对象的陪衬。
由于观察角度的不同,图地关系反转,将分别出现不同意义的画面,便产生了双重意象。
8.联觉是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种感官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9.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德国心理学家贺曼·艾宾浩斯关于记忆的研究发现:输入信息在经过人的注意过程的学习后,便成为了人的短时记忆,但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记住了的东西就会被遗忘,而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短时记忆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长时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着很长时间。
心理学视角下的广告心理学研究
心理学视角下的广告心理学研究作为广告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告心理学研究一直吸引着心理学家的关注。
通过深入研究广告背后的心理机制,心理学家能够揭示广告对消费者行为和决策的影响,为广告设计和营销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广告心理学研究认为,广告的目的是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并塑造其购买意愿。
因此,广告心理学的研究集中在广告激发消费者情感、认知和行为的方方面面。
其中,情感方面的研究包括情感诱导、情感共鸣以及情感激励等;认知方面的研究则着重于广告信息的加工和记忆;行为方面的研究则关注广告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和行为的影响。
首先,广告心理学研究发现情感在广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广告通过引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促使消费者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加对广告的注意和记忆。
例如,在汽车广告中,广告商经常运用美丽的自然风景和卓越的车辆性能来勾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使消费者对该品牌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此外,广告还经常利用情感激励来鼓励消费者购买,如通过赠品、折扣等方式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这些情感诱导和激励策略的运用,使得广告更能够吸引消费者的兴趣和注意力。
其次,广告心理学研究也揭示了广告信息对消费者的认知加工和记忆的影响。
研究发现,广告中所呈现的信息的可理解性和复杂性对消费者的注意和记忆产生重要影响。
在信息可理解性方面,广告设计需要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图像,以便消费者能够迅速理解广告信息。
而在信息复杂性方面,广告设计则需要注意避免信息过于复杂导致消费者的信息处理负荷过大,从而影响信息的加工和记忆。
此外,广告还可以利用词语和图像的多模态组合,通过增加信息的编码深度,提高记忆效果。
最后,广告心理学研究强调了广告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和行为的影响。
通过运用心理学实验和调查研究的方法,研究者发现广告中的各种因素如对比效应、社会认同和权威性等可以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产生积极影响。
例如,对比效应指出当广告将自身产品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做出对比时,消费者更有可能选择该品牌。
广告心理学
第二章广告的注意心理个体广告心理:广告的注意心理;广告的感知和理解心理;广告的记忆心理;广告的信任心理;环境因素与广告心理广告表现心理:广告说服与态度改变;广告的理性\感性诉求品牌管理心理:消费者品牌购买心理;品牌管理的心理基础第一节广告注意的选择性一.注意(1)定义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
指向性:心理活动具有选择性。
—方向特征集中性:离开一切与活动对象无关的东西,而且也指对各种干扰刺激进行抑制。
—强度特征(2)注意的分类根据引起注意和维持注意有无目的及是否需要付出意志努力,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1)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3)有意后注意。
有着自觉的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一种特殊的注意形式。
它同时具有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某些特征。
二.注意的功能:注意不属于个性的心理特征,是各种心理活动所具有的共同特性,体现于全部的心理活动中.三.注意在加工广告信息中的作用广告,首先是吸引:注意------兴趣------欲望------行动(1)选择作用(2) 维持作用(3)调节监督作用第二节广告注意的动机1.有用性(理性、比较):需要决定信息具有较大的实用性价值时,详细的广告信息是被期待的。
由此引起的注意属于有意注意。
2.支持性的信息(购后失调、证言):80%的人对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有好感。
3.刺激性的信息(3B、性、恐惧、悬念):变化、新颖、意外是人的天性。
完全可以预料的会变的乏味。
4.趣味性(幽默):艺术起源中有“游戏说”,人总是倾向于能带来满足感、快感的信息。
第四节注意的刺激特征及其广告策略大小新奇运动色彩位置形状(1)大小(2)新奇:刺激的新奇性指出乎意外、不同寻常的刺激特性.新奇性与人的好奇心有密切关系,利用好奇心整理的广告极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广告心理学期末重点
1.3 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P6】一、调查法调查法: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方法,采用该方法要求预先拟好调查问题〔或问卷〕,然后通过适当的手段,让受调查者表达他们对事物、观点的态度和意见,常用于广告心理研究中,探讨人们对广告活动的意见和看法,以及广告效果。
早在1917年盖勒斯就用其研究广告对人们购置特殊品牌的影响。
二、实验法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种普遍方法,是指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展观察的方法,其中有研究者控制的因素称为自变量或独立变量,研究者改变控制变量测得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称为因变量或依存变量。
用于探索心理现象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是探讨广告传播心理机制、提醒广告活动心理规律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
三、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传播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是一种对二手资料进展分析以提醒其中隐含的规律的方法。
在广告心理学研究中,它经常被用于广告活动心理策略运用以及民族心理差异的研究。
2.1 各种消费群体的心理特征【P17】一、年龄差异二、性别差异三、经济收入差异〔一〕高收入者消费特点〔高消费〕1、逐名心理;2、攀比心理;3、冒险心理;4、享乐心理〔二〕中等收入者消费特点中等收入者的经济收入大多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他们的经济收入除了满足维持一般生活水平的需要之外,还有一定的充裕,所以他们以合理消费为特征,其在购置时:1、注重产品的用途;中等收入者的购置活动一般是在一定现实需要的驱使下进展的。
他们对产品的第一要求是具备适合他们需要的某种用途;2、品牌或产品的象征意义,每一个人都有自尊或自我显示的需要,当人们具备一定条件时,就会尽可能地满足自己的这些需要。
中等收入者由于收入有限,在商品选择时,会更加关心产品和品牌的象征意义。
〔三〕低收入者1、讲究节约;2、怕冒风险四、文化程度差异〔一〕媒体接触1、文化程度上下对接触报纸比例的影响很大,但对接触播送电视的影响相对较小;2、文化程度越高,对时事新闻的兴趣越浓,文化程度越低,对消遣娱乐方面的内容越感兴趣。
广告心理学重点辅导与习题训练
《广告心理学》重点辅导与习题训练本章作为绪论,其主要任务是引导同学们了解广告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及相关的学科内容。
在这一章中,不仅要了解心理的科学观,还将进一步认识心理学及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了解广告心理学与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了解广告作用于人的心理历程等问题。
通过对这章内容的了解,将为以后各章节的学习开启一扇科学的大门。
•结合教学大纲和考核说明的要求,学习完本章后,应达到以下学习目标:1.正确认识心理的科学观2.了解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3.了解广告学与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的关系4.认识广告对消费行为的作用5.了解广告作用心理历程的几种理论观点6.初步了解网络传媒的特点•学习完本章后,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概括地讲,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一般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科学。
二、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广告心理学是探索广告活动与消费者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存在的心理规律的科学。
参考资料:黄合水:《广告心理学》,第1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三、广告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1.心理学是广告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一般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研究所揭示的许多规律是各个应用心理学科的理论基础,当然也是广告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例如在广告心理学中,要求广告人员创作出来的广告语不要过长。
这一指导原则的理论依据就是认知心理学关于短时记忆的研究结论。
所以,要深入研究广告活动中的心理学问题,离不开基础心理学研究提供的理论基础及方法。
广告心理学是从探索心理学原理在广告活动中的应用开始,而后逐渐发展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2.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反过来也丰富了心理学的学科知识。
3.二者在研究对象上有所区别:虽然广告心理学与基础心理学都是以人为研究对象,但是心理学研究的是一般情况下的人,而广告心理学研究的则是处于广告活动情景中的人。
总之,广告心理学是心理学在应用领域的一个分支。
广告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广告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广告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广告对消费者心理产生的影响的学科。
它旨在通过了解和应用心理学原理,揭示广告的有效策略和技巧,以达到吸引消费者、提高销售和树立品牌形象的目的。
以下是广告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1. 情感与认知影响:广告心理学研究如何利用情感和认知因素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激发购买欲望。
广告通过渲染积极情感、刺激感官、触发记忆、提供新鲜感等手段,影响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态度和触发购买行为。
2. 消费者行为决策:广告心理学研究消费者在购买决策时的思考和行为过程。
了解消费者决策模式和购买行为,广告商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广告,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并影响其购买行为。
3. 品牌认知和形象:广告心理学研究如何通过广告来打造和塑造品牌形象。
它关注于如何建立品牌认知,提高品牌知名度,并塑造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和价值。
通过适当的广告传播策略,品牌可以获得积极的认知和良好的形象,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4. 心理激励与引导:广告心理学研究如何利用激励和引导手段来影响消费者的行为。
广告通常通过提供奖励、优惠券、折扣、紧迫感等方式,创造消费者购买的动力,并引导他们做出决策。
5. 创意和视觉传达:广告心理学研究广告中的创意和视觉传达手段对消费者的影响。
通过艺术、图像、色彩、音乐等元素的巧妙运用,广告可以在视觉上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并激发购买欲望。
总之,广告心理学探索了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关联,以及广告对其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和应用心理学原理,广告商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从而设计出更具吸引力和高效的广告,增加销售和促进品牌发展。
广告心理学是一门涉及广告和消费者心理关系的跨学科领域。
它研究了广告对人们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产生的影响,并为广告创意和传播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了解广告心理学对于企业成功推广产品和提升品牌形象至关重要。
首先,广告心理学关注的一个重点是情感与认知影响。
广告心理学重点内容
广告心理学重点内容广告传播的主体:广告人和广告受众广告的定义:广告是由一个广告主在付费的条件下,对一项产品,一个观念或一个服务所进行的传播活动商业广告的基本特征1、它是通过一定媒介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2、广告传播的中心目的是有效的影响广告对象的心理3、广告有明确的广告主广告主通常指付钱来宣传一项产品,一个观念或一项服务的机构或个人广告受众是从传播学的角度而言的概念,指那些接收到广告信息的人在各个工作流程中,要想使广告被广告对象接受,从而达到广告的中心目的,要抓住两个关键的环节1、广告要说什么2、广告要怎么说广告人:广告人应当是广告行业中优秀杰出的专业人才指在广告代理公司从事经营运作设计等工作的专业人才能力:标志着个体在完成某种活动时潜在的可能性的特征认识过程(如感觉直觉记忆想象思维心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心里意志过程个性倾向性(如: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气质性格)现象觉醒状态(如注意)心理状态非觉醒状态(如睡眠催眠)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时由购买需要开始的,这种需要是由消费者的内因或外界诱因来激起的,之后消费者会经过收集信息,筛选,确定商品发生购买行为。
在这个过程的每一步中,广告都会影响消费者。
在使用商品后,消费者会做出评价,从而完成这一次购买行为并进入下一次购买行为。
广告是如火如何影响消费者的心理活动的?1、广告作用于消费者的感觉器官,发生感知觉,如果被注意到了并引起消费者的兴趣,会进一步产生对它有目的的认识活动。
2、伴随着认识活动消费者会对广告或宣传的商品产生各种情绪情感体验,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如果广告满足了消费者的主导需求,并诱发了它的购买动机,则产生积极的情绪,反之,如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主导需要,则可能产生消极情绪。
3、在此基础上,消费者可以确立对广告与所宣传商品的态度,然后对是否购买此商品作出决策,按照决策发动或抑制购买行为。
广告的心理功能1、传递沟通功能2、诱发或满足需要的功能3、影响态度的功能什么是注意?注意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它为心理过程提供一种背景状态有目的、有意志努力的注意呗称作有意注意无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称为无意注意广告的艺术性要保持这样两点,第一要事广告对象看得懂,第二要让广告对象喜欢看。
广告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广告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广告心理学是研究广告对人类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学科。
广告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涉及广告的刺激、认知、情感、动机和行为等方面,旨在帮助广告设计人员更好地理解受众的心理过程,以便更好地创造有效的广告。
首先,在广告心理学中,研究广告刺激对受众感知和注意力的影响。
广告刺激往往通过色彩、形态、图像和文字等方式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研究发现,亮丽和独特的颜色、符合文化认知的形态和图片、简洁有力的文字组合等都能吸引受众的眼球并引起其注意。
广告设计师可以运用这些研究成果,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提高广告的曝光度。
其次,广告心理学还研究广告对受众认知过程的影响。
通过理解消费者的认知过程,广告可以更好地传递信息和引起共鸣。
研究发现,消费者在接受广告信息时往往会进行筛选和编码,只有那些与其需求、兴趣和态度匹配的信息才会在消费者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
因此,广告设计师需要了解消费者的认知偏好,通过提供具有差异性和刺激性的信息,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记忆。
此外,情感是广告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广告往往通过情感激励来影响受众的决策和行为。
研究发现,积极的情感刺激(如快乐、满足、温馨等)能够促使受众对广告产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并增加他们对广告宣传的信任度和喜好度。
因此,广告设计师可以运用情感营销手段,通过创造积极的情感体验来提高广告效果。
同时,广告心理学也研究广告对受众动机和行为的影响。
研究发现,广告中的呼吁行为能够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动机,促使他们采取相应的购买行为。
而且,广告中的社会认同和权威性也能够影响消费者的行为决策,例如采用明星代言或是强调专家推荐等手段。
研究这些动机和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可以帮助广告设计师更好地引导受众的行为。
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帮助广告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受众,还能够指导广告制作和传播的策略。
通过综合运用广告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广告设计人员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受众的心理需求,创造出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广告作品,从而达到更好的广告效果。
心理学视角下的广告与消费心理
心理学视角下的广告与消费心理在心理学视角下,广告与消费心理是一个相互影响的关系。
广告作为一种传播媒介,通过创造吸引力和潜在需求来引导消费者行为。
消费者在面对广告时,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进而决定是否进行购买。
本文将从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广告与消费心理的关系。
认知心理学角度下,广告对消费者的认知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
广告往往通过语言、图像和音频等形式,刺激并引导消费者的注意力。
消费者在接受广告信息的过程中,会对广告进行注意、记忆和评估。
例如,一则广告通过设计精美的画面,配以动听的音乐,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使其对广告内容进行关注。
而当广告中出现与个体认知结构相关的元素时,比如品牌名称或产品特点,消费者更容易将其存入记忆。
而在广告的评估过程中,消费者会基于自身的认知经验,对广告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进行判断,从而影响对广告的态度和购买决策。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广告在塑造消费者心理和社会认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广告往往采用社会认同和社会比较等策略,来满足消费者的自尊心和社会需求。
例如,某个品牌的广告可能将其产品与成功、高品质或社会地位联系在一起,以激发消费者的社会认同感和自我价值感。
另外,广告中常常运用社会比较的手法,将产品与其他人进行对比,以引起消费者的焦虑感或渴望感。
消费者在面对这种社会压力时,可能会更加倾向于购买与他人相似或高于他人水平的产品,以实现自我提升或满足社会需求的心理动机。
行为心理学角度下,广告对消费者的行为决策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广告往往通过创造紧迫感、引发情绪和激发行动动机等手法,促使消费者实施购买行为。
例如,广告中常常利用促销手段,如限时优惠、限量销售或赠品等,来制造购买紧迫感,使消费者为了不错过优惠而迅速行动。
此外,广告还会通过描绘理想生活或植入故事情节等方式,引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和欲望,从而激发其购买欲望和行动动机。
消费者在面对这些广告诱因时,可能会更倾向于进行购买行为。
广告心理学黄合水第三版复习重点详解
1消费心理和行为消费心理也就是消费者根据自身需要和偏好,选择和评价消费对象的心理活动。
它支配着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并通过消费行为加以外现2广告与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一切营销和广告决策的基础(二)科学的广告术是依照心理学法则的1、人口和社会变化基本趋势对销售产生影响,企业面对的不再是一个单一的市场,而是许多在人口统计特征和生活方式上不同的细分市场2、企业从传统整体市场营销策略转向细分市场策略,或者说企业从产品导向转变为消费者导向3、企业开始测度和分析那些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强调市场细分;强调产品定位及满足消费者需要;在广告和个人销售中创造更多选择性;创造更具有针对性的媒体和分销渠道1、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一切营销和广告决策的基础2、从4P到4C的转变(1)营销管理理论核心思想:实现营销组合变量的有序组织和有效管理是实现差异化的唯一途径(2)整合营销传播思想Product Consumer wants and need Price Cost Place Convenience Promotion Communication3研究广告心理的模型消费者个体消费者决策消费者反应环境影响反馈给环境4广告心理研究方法简介定性研究:1小组访谈2深度访谈3投影技法2调查研究3实验研究4观察研究5高度参与购买与低度参与购买高度参与购买指那些对消费者非常重要的购买活动。
这样的购买行为通常与消费者的自我和自我形象紧密联系,并且涉及到消费者财务、社会或个人的风险问题。
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就值得花时间和精力仔细考察可供选择的品牌。
低度参与购买是对消费者不是十分重要的购买活动,其财务、社会和心理风险也不是很大,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对这一购买就不太关心,也就不会花时间和精力去搜寻有关品牌信息和进行品牌评价了6复杂决策⑴复杂决策的条件1消费者有进行广泛信息搜寻和处理的足够时间2消费者能够获得用以评估可选品牌的足够信息(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复杂决策模型需求产生处理信息反馈购后评估购买评估品牌7需求产生过程模型消费者的经验:消费者对某种产品或劳务原有的知识、认识或过去消费这类产品或劳务的感受、体验等特征:消费者所寻求的利益和对品牌的态度,部分受限于他们的特性——年龄、性别、生活方式、个性、收入等动机:仅有需要不一定能导致个体的行为,需要只为行为指明了大致的或总的方向,而不规定具体的行动路线,动机正是解释了行为的能量和行动的方向问题环境影响:消费者是在社会性的环境中购买和使用商品,其需求必然受到环境中各因素的影响过去的营销刺激8消费者心理状态指在需求被认知进而产生动机时消费者的思想状况,这种思想状况由两部分组成:利益搜寻建立起进行决策时考虑的利益标准品牌态度消费者评价某一品牌时满意或不满意的倾向9消费者处理信息搜寻额外信息需求产生刺激暴露选择刺激感知记忆品牌评估需求产生消费者处理信息期望满足程度利益联系10利益联系指消费者必须区分渴求利益的优先次序,并且把品牌特性与这些利益联系起来。
广告心理学课程期末复习重点习题与解答
2007年秋广告心理学课程期末复习重点习题与解答(客观题部分)(部分题目后面的序号代表该知识点所在的章节)一、填空题1.当客观刺激物作用于我们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时, 人的认识过程便由此开始了, 它涉及到感觉、知觉、记忆、思维、__________等活动。
想象P32.在统计学中讲的相关, 是指具有相关关系的不同现象之间的关系程度。
相关的情况可分为三种: 正相关、负相关以及___________。
零相关P263.伴随着注意的心理特征包括三个心理过程, 它们是认识过程、情感过程以及_____________。
意志过程P44.不同的人在能力、气质、性格上的特点, 构成了人们心理上的差异, 即个性心理特征。
P45.个性心理特征受人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的制约。
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 又统称为个性倾向性。
P46.20世纪初, 刘易斯(Lewis)就注意到大众接受广告的心理历程, 将其归纳为AIDA, 指的是广告作用于视听者的注意、兴趣、欲望、___行动__这几个心理历程。
P97.态度理论的三相心理模型指的是态度有三个成分, 即认知的、情感的和意向三个成分。
P118.如果一则实验表明, 某广告随着其字体的逐渐变大, 而导致消费者对其注意度的逐步提高。
那么从相关的三种方式上来评判, “广告字体”与“消费者的注意度”属于正相关。
9.随机变量按照其性质不同, 可分为命名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比率变量。
P18 10.在统计学中讲的相关, 是指具有相关关系的不同现象之间的关系程度。
相关的情况可分为三种: 正相关、负相关以及___________。
11.我们投掷硬币, 结果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利用抽奖箱抽奖, 抽得的号码可能是5号也可能是10号, 从现象的分类来看, 这种现象属于随机现象。
P20 12.次数分布, 是指在同一批数据中各个不同数值所出现的次数情况。
P1913.通过具体求证, 就可能对样本统计值得出的差异做出进一步的一般性结论, 即总体参数之间是否确实存在差异。
(完整word版)黄合水的《广告心理学》课后题答案
黄合水的《广告心理学》课后题答案?1、高收入者突出的消费心理特点是什么?逐名心理、攀比心理、冒险心理、④享乐心理2、年轻人和中年人在消费心理和行为方面有什么不同?青年人消费心理:追求时尚和新颖、表观自我和体现个性、容易冲动,注重情感中年人消费心理:购买的理智性胜于冲动性、购买的计划性多于盲目性、购买求实用,节俭心理较强④购买有主见,不受外界影响⑤购买随俗求稳,注重商品的便利3、可以采用哪些标准来界定广告对象?地理区域、人口统计性特征心理特征、④购买和使用情形4、客观上说,广告对消费者产生了那些心理影响?提高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增强消费者的品牌信任感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④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⑤此外,广告活动还会影响股票市场5如何进行品牌定位?(1)分析消费者将广告商品归到哪一类上(2)在这一特定分类中,分析该产品以什么特点被消费者识别出来(3)分析消费者所持有的品牌形象,以及理想点的分布情形(4)从该产品的特性来分析判断它可能参与的分类和定位,以及新的分类和定位的可能性(5)分析消费者理想点中某种定位与竞争对手定位及其强度相比,是否足以吸引消费者。
6如何做出广告诉求的决定?检讨已有的广告主题、产品分析、提出广告主题、④审查广告主题、⑤检查广告主题7影响消费者品牌选择决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产品的功能、用途2)产品的质量3)产品的价格4)品牌或产品的象征意义5)产品的包装造型6)品牌的知名度8针对消费者的需要,如何进行广告诉求?1)诉诸特殊的需要2)激发低层次的需要3)诉诸重要的需要4)强调特定需要满足的重要性5)激发新需要9分析比较广告的利弊?利:(1)比较广告通常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作出来的,比较的内容是消费者较为感兴趣和关心的,容易引起消费者的重视(2)那些知名度低,鲜为人知的新品牌,通过直接与知名度高,财力雄厚的老品牌作比较,若的确有过人之处,就可迅速打开市场销路(3)比较广告的信息一般比较充分,它有利于引导消费者直接作出品牌选择.弊1、比较广告可能会弱化广告宣传效果,甚至产生一定的逆反效应,造成自我伤害.尤其比较广告相当于免费为竞争者品牌做宣传,无形众提高了竞争者的知名度,会使被比较品牌更加富有挑战性。
广告心理学复习资料(二)
引言概述:广告心理学是研究广告对消费者心理产生的影响和反应的学科。
在现代商业社会中,广告已成为推动市场竞争和消费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
了解广告心理学对于广告从业者和市场营销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是广告心理学的复习资料(二),将详细介绍五个重要的主题,包括情感和态度、社会认知、广告刺激、广告与个体差异、以及广告评估。
情感和态度1.情感在广告中的作用:情感在广告中起到吸引消费者注意、建立连接和引发行为的关键作用。
2.情感的类型:广告中常见的情感类型有愉悦、喜悦、激动、恐惧等。
每种情感对消费者产生的影响不同,需要根据目标受众和产品特点选择合适的情感策略。
3.情感营造的手段:通过音乐、图像、文字、演员表演等手段营造情感氛围,从而影响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
4.情感与购买决策:情感因素在消费者决策中的作用,包括影响购买决策的积极情感和消除负面情感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
社会认知1.社会认知的定义:社会认知是指人们对社会和他人的认知、理解和判断。
2.社会认知的影响:社会认知对广告中的信息加工和记忆、情感反应和态度形成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3.社会认知的决策规则:社会认知中的决策规则包括亲和性、权威性、社会认同等,广告可以利用这些规则来影响消费者的决策。
4.社会认知的变化:社会认知受社会环境和个体经验的影响,需要广告人员了解并适时调整广告策略。
广告刺激1.广告刺激的定义:广告刺激是指广告中的各种视觉、听觉、口味、触觉等感官元素。
2.广告刺激的作用:广告刺激在吸引和引起消费者注意、影响情感和态度、促使购买行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广告刺激的特点:广告刺激需要具备独特性、多样性和稳定性,以保证其在广告中的有效性。
4.广告刺激的设计原则:广告刺激的设计需要考虑消费者的感知特点和认知过程,通过色彩、形状、声音等手段吸引消费者并引发积极反应。
广告与个体差异1.个体差异的概念:个体差异是指不同个体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差异。
2.广告个性化:个体差异对广告个性化定制的重要性。
《广告心理学》重点辅导与习题训练
《广告心理学》重点辅导与习题训练本章作为绪论,其主要任务是引导同学们了解广告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及相关的学科内容。
在这一章中,不仅要了解心理的科学观,还将进一步认识心理学及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了解广告心理学与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了解广告作用于人的心理历程等问题。
通过对这章内容的了解,将为以后各章节的学习开启一扇科学的大门。
● 结合教学大纲和考核说明的要求,学习完本章后,应达到以下学习目标:1.正确认识心理的科学观2.了解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3.了解广告学与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的关系4.认识广告对消费行为的作用5.了解广告作用心理历程的几种理论观点6.初步了解网络传媒的特点● 学习完本章后,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概括地讲,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一般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科学。
二、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广告心理学是探索广告活动与消费者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存在的心理规律的科学。
参考资料:黄合水:《广告心理学》,第1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三、广告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1.心理学是广告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一般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研究所揭示的许多规律是各个应用心理学科的理论基础,当然也是广告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例如在广告心理学中,要求广告人员创作出来的广告语不要过长。
这一指导原则的理论依据就是认知心理学关于短时记忆的研究结论。
所以,要深入研究广告活动中的心理学问题,离不开基础心理学研究提供的理论基础及方法。
广告心理学是从探索心理学原理在广告活动中的应用开始,而后逐渐发展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2.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反过来也丰富了心理学的学科知识。
3.二者在研究对象上有所区别:虽然广告心理学与基础心理学都是以人为研究对象,但是心理学研究的是一般情况下的人,而广告心理学研究的则是处于广告活动情景中的人。
总之,广告心理学是心理学在应用领域的一个分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学考试“广告心理学”全书重点(下)第四节说服的信息传播模型与广告说服说服的传播模型⎽ƒ 1959年霍夫兰德和詹尼斯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传播过程的说服或态度改变的模型。
说服模型的每个环节,都表明了所关联的重要因素ƒ4传递者或信息源涉及的问题是,它是否从自己所维护的看法中得到个人的好处。
客观性或无私心成为可信的基本条件。
4意见传播,也就是进行说服。
主要取决于信息的本身,但传播方式方法对说服效果亦有影响4接受者是被说服的对象。
中心问题是信念和人格(人性)情境因素对说服过程的影响主要涉及警告与分心4广告的说服⎽ƒ广告成为诱因的因素:广告信息本身与消费者的潜在需要有关4广告信息源有较高的可信度44广告给消费者以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化广告气氛或情境4如何增强广告信息的可信度ƒ4突出广告产品的特点,也不回避次要特性的不足,即宣传的客观性实际表演或操作4科学鉴定的结果和专家学者的评价44消费者的现身说法失实广告的修正作用⎽第五节误导性广告的分析与对策误导性广告的分析⎽ƒ误导性广告:误导是一种心理效应。
它借助与文字、图案等知觉线索,让人对特定对象产生错误的理解。
利用误导,是消费者对产品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造成了负面社会效应,这种广告就是误导性广告。
(名词解释)ƒ引起误导的因素:从误导的词语来看,他们的语义往往带有多义性或模糊性4某些误导性传播跟境联效应有关44误导引发的错误知觉可能涉及主体的期待心理。
克服误导性广告的对策⎽健全有关法规,加强执法力度ƒƒ大众应努力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知识,提高识别虚假广告的手法ƒ在识别各类广告信息时,不能仅仅停留在注意知觉的线索上,须做进一步的信息加工第六节态度的测量总加量表Likert Scale⎽利凯特 1932等距离表Equal-appearing Interval Scale 塞斯通蔡夫 1929⎽⎽语义分析量表Semantic Differential Scale 奥斯古特 1957多极估量量表Multistage Evaluation⎽ Scale二维评价量表马谋超曹志强 80年代初第七章广告理性诉求的需要基础第一节广告的理性诉求于“独特卖点建议”⎽广告的理性诉求:基于商品的功能和特性的一种诉求。
(名词解释)独特销售建议或独特销售点说------USP理论⎽USP理论ƒ瑞夫斯ƒ主要观点:广告不能表现商品的所有特性,只有找出消费者最喜欢的特性,商品的效能才能被消费者重视。
与其他品牌相比,你的商品的特性越独特,就越能从众多的品牌中脱颖而出,是消费者对该品牌产生好感。
因此要找出竞争对手的商品所没有的特性,在广告中加以强调ƒ USP学说的基本前提是:视消费者为理性思维者,他们在做出购买决策时,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他们的法则。
制约理性广告效果的因素⎽ƒ有关商品的因素4同质化程度(厂商可以通过理性诉求手段选择消费者较为关注、而自己的品牌又具有明显优势的特性,做为自己的USP加以传播,可望受到较好的效果)4商品的购买风险水平(对于价格昂贵、偶尔购买以及新开发的产品,消费者购买时往往面临较多的不确定性,这一类商品做理性诉求更为合适)4商品的吸引力(不太引人注目的商品,消费者更加注重其实用性价值,这一类商品做理性诉求效果更好)有关消费者的因素ƒ4消费者的有关知识和经验(消费者有关商品的知识经验越多就越关心商品的技术指标,而较少做冲动性购买,理性诉求的广告效果更优于情感诉求的广告效果)4消费者的社会经济地位(社会经济地位低的消费者对产品的实用性更关注,理性诉求的广告效果更好)4消费者的购买预期(近期内有购买打算的消费者对商品的性能特点和技术指标往往更加关心,更易受理性诉求的影响)4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点(认知需要高的消费者更容易被理性诉求的广告说服,自我监控程度低的消费者更加喜欢理性诉求的广告)。
第二节广告诉求的需要基础需要的基本知识⎽ƒ需要:一种基础,在它之上建立着人的全部行为和全部心理活动,包括他的思维、情绪和意志。
(名词解释)ƒ机体内或心理上的缺乏是否一定被个体自发的意识呢?回答是并不全然。
动机:推动有机体寻求满足需要目标的力。
(名词解释)ƒƒ动机定义包括两个主要成分:①唤起身体的能量,即激活一般的紧张状态,它的功能表现为对其行为的发动、加强、维持、直至终止;②指向于个体在所处环境中可满足需要的对象。
它使其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
ƒ动机冲突:在动机系统中,通常还可能出现相互抵触的动机成分。
(名词解释)ƒ动机冲突可以表征为几种型式:双趋式、双避式、趋避式和双重趋避式。
4双趋式:消费者至少有两个吸引力的目标,可是因某种情况无法同时满足,即两者必择其一。
(名词解释)4双避式:消费者在两个都回避的情境中,实际只能回避其一,而不可能实现同时回避两种情境,因而形成双避式冲突。
(名词解释)4趋避式:消费者面临的是一个积极与消极并存的情境。
(名词解释)4双重趋避式:消费者处在这样一种冲突之中:两者都并存着利弊。
(名词解释)需要、动机与消费行为的关系:ƒ4个体的需要是从刺激开始的该刺激包括来自机体内部和外部4引起需要时,会伴随着心理紧张状态44个体由于学习体验和认识过程的提示,会指向能够满足需要的个体目标,于是,形成了一种推动个体去获得满足需要目标的动力(动机)4产生指向目标的行为。
人类基本需要的分类ƒ依据需要的起源分为:4⎩自然需要:个体为保护和维持自己生命及延续其后代所需条件的要求。
⎩社会性需要:指对文化艺术、道德、知识、交往、劳动等需求。
这是对维持和发展社会正常生活所必需的条件的反映。
依照对象分类:4⎩物质需要包括对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中的物质对像的需要精神需要是指对观念对像的需求,诸如,道德、情感、求知、审美等等。
⎩ƒ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美国心理学家A.H.马斯洛(A.H.Maslow) 1943年44人类至少有5种基本需要,扼要地说,它们是生理的、安全的、爱与归属的、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4上述基本需要是相互联系的,并且每一种需要相对地组成层次,由低级(生理性)需要向高级(心理性)需要顺序地发展,4未满足的需要将支配意识,并调动有机体的能量去获得满足。
已经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活动的推动力。
ƒ需要层次理论对制定市场策略的积极意义:对于市场的细分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把市场的细分与消费者的基本需要层次联系起来44为产品的定位和广告的定位提供重要的参考基本需要是一种不完全满足的需要,这一见解给产品的推销带来有益的启示4ƒ墨瑞的心理需要单中,对消费者行为经常起作用的有:成就、交往、获得、公认和显示。
消费者的需要与广告诉求的关系:⎽ƒ广告诉求与优势需要。
任何商品总是满足消费者某方面的需要,不能满足一定需要的商品是卖不出去的,对准消费者的优势需要进行广告诉求是取得成功的前提。
ƒ广告诉求的变换与动态需要。
宏观上无论人类的需要内容、水平和满足需要的方式,都制约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即需要的时代性;微观上优势需要与非优势需要是会转换的。
ƒ消费群体的兴趣。
如何对准不同兴趣消费者进行广告宣传,直接影响广告效果。
ƒ根据竞争对手的广告诉求选择适当的广告诉求点。
广告要善于从众多竞争对手的产品中,寻找尚未被占领的位置,从而期待未来的消费者能被该产品所吸引。
第三节理性广告的说服理论⎽系统加工理论:这种理论的基本假设是,消费者在接受理性广告时,是一个积极的信息加工者。
其信息加工过程包括对信息的获取、评价、权衡重要性并与其它信息综合,然后对不同商标的同类商品可能提供的好处加以比较,最后决定要购买的具体对象。
因此,广告诉求应立足于传播商品功能的优点。
ƒ广告学习理论费希宾 1963认知反应理论ƒ失谐理论:费斯庭格1957年ƒ该理论述说,人们对于一个对像形成新的态度时会有下述倾向:使新的态度与原有的态度、价值观和个性相一致。
如果感知到的新信息与原有的了解、信念或态度不一致,那么,就会体验到失谐并由此产生态度的改变,或者说,引起消费者寻求解除这种不愉快的失谐。
ƒ功能一致性理论启发式加工理论⎽启发式的加工柴肯佩蒂卡西窝波休曼ƒ低卷入克鲁格曼ƒ第八章广告的情感诉求第一节情绪和情感的一般知识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ƒ普拉特契克曾经设想把各种情绪概括成三个基本特性:强度、相似性和极性。
高级情感的分类:道德感、理智感、美感⎽ƒ道德感:人们对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或满足所产生的体验。
它和道德信念、道德判断密切相关。
因而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和阶级性。
(名词解释)ƒ理智感:人们对认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满足所产生的体验。
理智感源于认识活动,反过来,又推动认识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名词解释)ƒ美感:人们按一定的审美标准,对客观事物,包括人在内进行欣赏、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简述为人对美的体验。
(名词解释)美感包括自然的、社会的和艺术的三类。
它具有两个特点:①愉悦的体验,包括喜剧和悲剧引起的美感;②倾向性的体验,即对美好事物的迷恋,对丑恶事物的反感ƒ美感具有客观性、社会性、阶级性。
ƒ机体的情绪活动外在表现和内部变化,是同神经系统多水平的机能联系着的,同时也是大脑皮层和皮层下中枢协同活动的结果。
⎽情绪和情感的生理基础------情感是脑的功能⎽情绪的三因素学说:该学说是心理学家沙赫特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
他认为情绪的产生是外界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认识过程三者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认知过程起着重要作用。
⎽ Plutebik提出了一种测量情绪反应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有8种基本的情绪。
它们是认可、惧怕、惊讶、悲哀、厌恶、愤怒、期望和欢乐。
所有的情绪状态也都可以在上述8种基本情绪基础上混合出来。
第二节对广告的情感反应情感性广告对说服的作用⎽直接作用方式ƒ古典条件化44模仿(观察)学习间接作用方式ƒ对广告情感反应的模型------情感的影响有:⎽能影响认知的反应ƒƒ同特定商标联系起来由广告引起的情感,继而又导致对该广告的态度ƒ情感的作用还可以转化到使用的体验。
ƒ⎽视听者的情感体验普拉特契克广告诉求中常见的情感维度:美感、亲热感、幽默感和惧怕感⎽美感:美感是人们按一定的审美标准,对客观事物,包括人体在内欣赏、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名词解释)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和艺术的三类。
这种体验由弱至强经历着不同的程度。
它具有两个特点:①愉悦的体验,包括喜剧和悲剧引起的美感;②倾向性的体验,即对美好事物的迷恋,对丑恶事物的反感。
美感具有客观性、社会性、阶级性。
美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ƒ亲热感:这一维度反映着肯定的、温柔的、短暂的情绪体验。
它往往并发着生理的反应及有关爱、家庭、朋友间关系的体验。
(名词解释)ƒ幽默感:幽默广告使人逗笑,产生兴奋、愉快等情绪体验。
它的成功可能导致这些积极体验潜在地同特定商标发生联系,从而影响对该商标的态度,或许还影响到它的表像、信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