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国内外比较与启示
国内外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比较与创新探索
国内外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比较与创新探索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地区都在探索新型城镇化模式,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此背景下,全球范围内的城市化模式也不断涌现。
那么,国内外新型城镇化模式有哪些,他们之间有何异同之处?在新型城镇化方面,我国又有何创新之处?国内新型城镇化模式当前,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不断探索新的城镇化路径。
国内新型城镇化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两种:1. 以产业带动城镇化我国部分地区采取了这种模式,即通过发展先进制造业、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产业,带动城市和乡村间的产业融合、人口流动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
典型的例子是浙江温州的“五乡联创”。
五乡联创最早于2004年在浙江温州建成,是由彩虹集团投资兴建,共涉及永嘉县五个乡镇的规划和建设。
项目旨在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融合和产业升级,发挥小城镇的优势,实现产城融合和城乡一体化。
通过建立集生产、居住、文化、教育、休闲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小城镇,提高产城融合和城乡一体化水平,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2. 以公共服务带动城镇化当前,一些城市也在探索这种模式,即通过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吸引人口入城落户。
例如,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推进“公共服务优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配套公共服务,让人们心动、留下来。
此外,一些省份也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人口流入城市。
以重庆为例,重庆通过开展“新农村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吸引了大量农民进城落户。
国外新型城镇化模式国际上的城市化进程更加成熟,各国也在探索新型城镇化模式。
下面,介绍几种新型的城镇化模式。
1. 以文化为纽带的城镇化模式以文化为纽带的城镇化模式,主要是通过文化旅游产业,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吸引人口和资金向城市集聚。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和莱万特。
在佛罗伦萨,城市经济主要依托文艺复兴时期留下的建筑和文化遗产来发展旅游业。
如今,佛罗伦萨的文化旅游业已经成为该市的经济支柱,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推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
国外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比较分析
国外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比较分析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在城乡发展等方面也产生了很大的差异。
新型城镇化成为了很多国家的政策重点,包括我国。
那么,国外新型城镇化模式是如何实现的呢?本文将从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实践出发,探讨不同的国外新型城镇化模式,以期为我国城镇化发展提供启迪。
一、美国的城市扩张美国一直被称为汽车国家,由于汽车交通的发达,城市规模呈现出逐年扩张的特征。
美国城市的扩张主要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向外扩张,在城市之外新建住宅区,随着不断的扩张,城市范围得到了不断的延伸。
第二种是城市的内部扩张,即所谓的城市再生。
这一模式将旧城区的破败房屋和老旧设施拆除重建,改善旧城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扩大城市的总体规模。
此外,美国城市发展过程中还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模式——城市圈模式。
即在主城市周围建设一系列小城镇,利用主城市的经济和人口优势,实现小城镇和主城市的融合。
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聚集,同时也可以改善交通状况。
二、日本的城市聚集日本系统地推行的城市聚集政策,使其成为了一个高度城市化国家。
日本政府在制定城市聚集政策时,注重减轻城市的人口压力,建设了一系列的新城,以满足居民的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需求。
与此同时,为了解决气候、环境、交通等问题,日本政府通过政策引导,促进了新城的建设。
日本政府还提出了实施中心进一步分化,城市功能特色化,强化城市内地区中心等一系列方案,旨在充分发挥各城市的优势。
具体而言,是把城市划分成一些交通节点,然后在这些节点周边进行开发,引导人口或企业逐步向周边转移,从而实现城市功能的合理分配和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新加坡的有序规划新加坡是个城市化率极高的城市,同时也是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小的国之一。
在土地有限的情况下,新加坡政府一直在致力于寻找解决之道。
它在城市化进程中积极探索,形成了一套“有序规划”的城市化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规划学、地产学、工程学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运用,将土地有效地利用起来,实现了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国内外比较与启示
一
、
国内外城镇 化发展 与金融支 持的经 验模式
( 1 ) 工 业 化 与 城 镇 化 相 互 促 进 如 英 国的 伦
敦、 利 物浦 、 曼 彻 斯 特作 为工 业 革命 的发 源 地 , 制
( 一) 国外城 镇 化发展 模 式 按 照 政 府 与 市 场 机 制 在 城 镇 化 进 程 中 的作 用、 城镇 化进 程 与T 业化 和 经济 发展 的 相互关 系 , 造业 、 金 融业 的兴 盛吸 引 了大量 人 口 。 城市 规模 不
化、 现 代 化 的重要 载 体 和推 进 器 。 本 文梳 理城 镇 化 的 内涵及 理 论基 础 , 全 面 分析 国 内外城 镇 化发 展 模 式
和 发展 方 向 , 探 讨 对福 建 省漳 州市城镇 化 建设 和 融资模 式 的启 示。
关 键词 : 城 镇 化 :发 展 模 式 ;融资模 式 ;国 内外 比较 中图分 类号 : F 2 9 1 . 4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2 — 2 7 4 0( 2 0 1 3) 0 9 — 0 0 1 3 — 0 6
些 国家 的城 镇 化 进 程 。 1 8 5 1 年英 国城 镇 化 比例 率 先超过5 0 %, 德 国、 法 国也 在 不 到 1 0 0 年 的 时 间 内
使 城 镇化 比例 上 升 到5 0 %以上 。 目前 英 国 、 德国 、 法 国等 发 达 国家 的城 镇 化 比例 都 达 到8 0 %以上 , 2 0 0 9 年 英 国城 镇 化 率 突破 9 0 %, 成 为 世 界上 第 一 个 基 本 完 成城 镇 化 的 国家 。 西 欧 国家 的 城镇 化 发
断 壮大 。 而人 口聚 集 又 为工 业 化提 供 了丰 富 的劳 动力, 规模 经 济进 一步 强化 了城 市 的集 聚作 用 。 ( 2 ) 政府 发 挥 调 控 职 能 。 政府 通 过 健 全法 制 、
国外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以及对中国的启示研究
Business Collection商务必读1342016年5月 国外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以及对中国的启示研究邯郸职业技术学院 陈艳峰 赵丽娟摘 要:城镇化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世界上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主要有三种,完全由市场主导的模式、政府调控下市场主导的模式和受殖民地经济制约的发展模式,这三种模式各有利弊。
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因此,必须探索新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本文在分析国外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实现路径,以期对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国外 中国 新型城镇化 发展模式 启示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5(a)-134-021 国外城镇化发展模式解析由于受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区域环境等的影响,为促进本国经济和社会的良性发展,各个国家的城镇化发展都会采取不同的模式。
依据政府的职能和市场的主导作用,当今世界各国所采取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主要有三种:完全由市场主导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此种发展模式以美国为代表;政府宏观调控下市场主导型发展模式,此种发展模式的主要实施者为西欧各国;受殖民地经济制约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主要是亚非拉国家。
三种发展模式各有利弊。
1.1 以美国为代表的完全由市场主导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美国在其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采取完全由市场主导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认为政府部门应尽可能不干涉城镇化发展。
这种城镇化发展模式以市场需求为主要动力。
二战后,美国的城镇化发展进程加快,城镇化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建设成绩斐然。
然而,这种完全由市场主导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由于缺乏政府的有效引导和调控,致使城镇化发展呈现出自由放任的发展态势,造成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社会矛盾突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不断出现。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国外经验和模式及中国的路径选择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国外经验和模式及中国的路径选择近年来,城镇化在中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之一。
然而,传统的城镇化模式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土地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
因此,面对这些问题,中国需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模式,并结合本土实际,探索适合自身情况的城镇化发展路径。
国外的城镇化发展经验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立足于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城市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成为国外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经验。
有些国家通过增加土地利用效率,如促进节约用地和高密度开发,使得土地利用更加健康和持续。
其次,强调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
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些国家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通过制定相关的规划和政策来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注重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
城乡一体化是城镇化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许多国家提倡农村发展并结合城市(如城市农业、农村产业等),促进城乡经济融合发展,从而实现农村地区的现代化和城市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注重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提升。
城镇化发展不仅仅是城市建设的过程,更是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
一些国家通过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医疗、居住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设施,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每个国家的城镇化发展模式都有其特殊性,不能简单套用。
对中国而言,城镇化发展需要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探索。
下面提出了中国在城镇化发展中的路径选择。
首先,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土地资源相对紧缺。
因此,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避免过度使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土地浪费。
其次,注重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促进。
城市规划应充分考虑生态保护,扎实推动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建设,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经验、教训及启示(上)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经验、教训及启示(上)张晓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综合室主任各位学员,大家好!我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综合室的主任张晓欢。
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国内外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研究”。
主要是从经验、教训和启示这三个方面跟大家分享。
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内容包括四大块:第一块是城镇化的历程,主要就是跟大家再简单回顾一下世界和中国的城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不同特征;第二个重点部分是给大家分析一下城镇化模式,什么是城镇化模式,按照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的城镇化模式应该是一个怎么样的表述;第三是,就是现在当前比较热的特色小城镇的发展模式,也跟大家算是一个专题的分享;最后是一个结论性的评述。
一、城镇化历程现在我们先开始第一部分,城镇化的历程。
我们先从世界城镇化的历程分析,然后再来对照城镇化的一般规律来分析我们中国的城镇化历程。
(一)城镇化的概念和一般规律1、城镇化的概念关于城镇化的概念和一般规律。
究竟什么是城镇化呢?可能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包括我们现在的各级政府、领导、学者、专家,还有一些社会上的各种各样的精英人士,他们对城镇化的理解都存在着方方面面的一些闪光点,也有些不同。
实际上从国际上正常的城镇化的概念来讲,城镇化实际上这个词是我们翻译过来的。
国外,一般它就是urbanization,一般就是城市化,而我们加一个城镇化。
这个城市化和城镇化究竟有什么区别?今天我不想详细讲。
我们今天可以把它简单地模糊地认为,城市化和城镇化是等同的。
当然,有些学者是非常反对这样的认识的。
如果说城市化和城镇化是等同的,那么,城镇化一般的理解就应该是什么呢?我们实际上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理解:第一个,城镇化首先是一个从空间上的一个概念,就是说我们好多学者,在分析城镇化和城市化的时候,往往忘了一个关键点,就是城市化它首先它有个词叫作“城市”,而城市对应的词呢,是个“农村”。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路径及启示
关键词 :城 镇化
产 业 支撑
统筹兼 顾
【 中图分 类号】 T U 9 8 4 d o i : l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7 1 7 8 . 2 0 1 3 . 0 6 . 0 1 6
马克思在1 8 6 7 年《 资本论 》 第一版序 经验和教训 ,避免走弯路 , 及 时纠正和解 言 中指 出, “ 一个 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 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 积极稳妥地推进 他 国家学习。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 城镇化 ,努力实现 “ 集约 、 智能 、绿色 、
城镇化率甚至高达7 5 . 7 %, 属于高度城镇 化 。二 十世 纪二 十 年代 以后 ,由于 科 技 的
( 二) 英 国的城镇化发展路径
英 国 的城 镇 化 是 以 乡 村 现 代 化 和 城
进 步 、高 速公 路和 石油 业快 速 发展带 来 了 市发 展 的同步推 进 为典 型 特征 。农 业技术 7 6 0 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 汽车取代了其他运输 革命 是推 动英 国城镇 化 的重要 因素 。1 工 具成 为最 主要 的交 通工 具 , 促 进 了城 市 年 英 国 的 城镇 化 水平 仅 有 1 0 %左 右 。 由
展、 “ 物 ”的增 长 ,而 忽 视 “ 人 ”的 全 面 同时 也 是 城 镇 化 水 平 最 高 的 国家 之 一 。 发 展 的 问题 ,导致 大 城市 发 展面 临交 通拥 它 在 1 0 0 多 年 的时 间里 就 完成 了城 镇 化从
挤 、人 口膨胀和环境污染等 “ 城市病”问 萌 芽 到成 熟 的全 过 程 ,速 度 之快 ,程 度 之 题 ,而小 城 镇和 农村 发 展相 对 缓慢 ,出现 高 ,令 世人 瞩 目。美 国的城 镇 化起 步于 l 9 了农 村 “ 空心 化 ” 、留守 人 口等 问题 。针 世 纪 3 0 年 代 ,在 美 国的城 镇 化 进程 中,交
国外城镇化的经验与启示
国外城镇化的经验与启示国外城镇化的经验与启示1. 引言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各国都在不断探索和推进城镇化进程。
国外城镇化经验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本文将从国外城镇化政策、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对国外城镇化的经验进行和分析,并为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提供一些建议。
2. 国外城镇化政策的经验2.1 灵活的政策制定国外城镇化政策的一个重要经验是灵活性。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镇化程度和发展需求各不相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制定城镇化政策。
例如,一些发达国家采取了激励措施来吸引人才,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则着重解决基础设施和住房问题。
2.2 多部门协同合作国外城镇化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通常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的合作。
政府部门、学术机构、社会组织和民间企业等需要形成合作共识,并各自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作用,共同推动城镇化进程。
3. 国外城市规划的经验3.1 人本主义城市规划国外城市规划注重人的需求,即人本主义城市规划。
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和利益,提供优质的居住、工作和娱乐环境。
例如,一些国外城市重视保护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开发公共空间,提供更多的休闲和娱乐设施。
3.2 可持续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是国外城市规划的重要理念之一。
城市规划师们注重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和垃圾产生。
例如,一些国外城市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自行车或步行出行,减少私家车使用。
4. 国外城镇化对中国的启示4.1 根据中国的现实情况制定适合的城镇化政策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应该根据中国的现实情况和经济发展阶段,制定适合的城镇化政策。
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农民进城就业,并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
4.2 注重城市规划中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本主义理念中国的城市规划要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人本主义理念。
我们应该在城市规划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国内外城乡一体化实践比较及其借鉴意义
国内外城乡一体化实践比较及其借鉴意义城乡一体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的必然趋势,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典型城乡一体化实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制度和实践等多个层面的深入比较,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今后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提出了建议。
标签城乡一体化;城镇化;规划;制度随着三次工业革命的相继发生,现代工业迅速发展,城市这一便于各种工业生产要素分配的空间组合形态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城市由于可以提供更高的收入、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周边区域的人们大量涌入,结果导致环境、治安、失业和犯罪等问题,与此同时,乡村地区由于资本和人力缺乏,处于相对欠发展状态,因此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开始凸显。
城市经济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市场空间逐渐饱和,产业之间及产业内部竞争渐趋激烈,导致发展受限,增长速度减缓,与此同时,农村地区发展滞后,由于农民的购买力较弱,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产业互补不但无法形成良性循环,还会因为城乡差距太大导致社会公平问题的出现,因此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资源共享、产业协作、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抉择。
随着近30年来的快速城市化,我国城乡之间发展差距过大的矛盾已经逐步显现出来,并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大障碍。
建国后,由于我国工业基础薄弱,为了尽快发展工业体系,国家实行农业支援工业的政策,农村创造的大量财富无偿地支持了城市工业建设,长期积累,造成了目前的城乡二元结构。
为应对这种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均重点强调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目前,我国正处于从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转变过程中,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总结国内城乡一体化建设先进地区的经验,对于积极稳妥的推进这一转变过程,有重要的意义。
1.国外城乡一体化实践经验1.1美国的“三步走”模式美国的城乡一体化战略可以分为三步走:首先制定跨行政区的大都市区规划,以统一协调整个规划区的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其次进行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并通过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在城市郊区或农村地区进行投资;最后,推动大型农场式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农业人口创造就业机会。
城镇化发展模式及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
系
发达国家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和市
场的作用比较清晰。政府主要负责制定相关法律 和主要的基础设施建设。1835年,英国制定了
《市政公司渤,1945年和1947年先后制定了《工
业配置法案》和《城乡规划法案》。日本在第二次 世界大战后期城镇化发展阶段,先后制定了《东 京特别都市计划》和《东京都长期规划》等相关 法案,以确保城镇化进程在合理的规划内发展。 除了制定法律,政府的另一个职能就是基础设施 的建设。而市场的主要职能是推进城镇化和工业 化建设、大企业大工厂的建立,带动了人口和经 济社会资源的相对集中,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
早,18世纪就已经形成规模;二是政府起着不可
基金项目:2013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课题编 号:HBl3JJ093);2013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 项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301 168);2013年河北金融学院科研基
一、国外城镇化发展的典型模式
1.以西欧各国为代表的政府调控下的市场主
美国交通的主要干线。
一119_
万方数据
2014.2(总418)
世学壤业World
Agricuhure
3.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注重对环境和资源的保 护
镇化建设过程中一个重要做法就是将城镇规划放 在首位,包括人口发展规划、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市政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等。而且这些城市 的规划一般有几十年的跨度,保证一定的前瞻性。 反观中国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大部分城市常住 人口由于没有当地户口而不能享受城镇地区的各 种福利和公共服务,而政府在建设基础设施的过 程中往往只是依据户籍人口的数量,而忽视非户 籍人口的数量,由此导致基础设施、公共福利等 不能满足所有城市人El的需求。随着城镇化的进 一步发展,这种情况将逐步改变,推动以常住人 口包括非户籍人口为基础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建设,包括交通、住房、学校等规划。除了户籍 制度导致的相关问题需要解决之外,城镇化的合 理规划也是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的环节,科学规 划城市群规模和相关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 镇产业发展,以减缓大城市压力,提升城镇化质 量。城市规划的过程中注重规划管理,在规划的 过程中不但要强调功能个性,布局合理而且要注 重规划的长期性和前瞻性。对于交通、通信、排 污等基础设施的规划,政府也应该坚持长期性, 避免重复建设,并留有充分的发展余地,对今后 需要重建和扩建的项目也要纳入政府规划的项目 之中。
国内外城市化进程比较分析
国内外城市化进程比较分析城市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各个国家和区域的城市化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
本文将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城市化进程,探讨其差异性和共性,并对未来城市化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一、国内外城市化历程比较1.国外城市化历程在西方国家,工业化是引领城市化的重要驱动力。
在工业革命时期,大量的农民流入城市,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和生活条件。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城市的出现和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新兴工业城市如伦敦、巴黎、纽约、芝加哥等随着工业化进程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城市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后工业化时期。
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城市社会结构更加多样化。
2.国内城市化历程我国城市化进程则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20世纪50年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时期,人民公社建设促进了人口的流动和城市化进程。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城市面积和建筑数量有了快速增长,城市人口持续增加。
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迈进,全国市镇化率逐年提高,和国外的城市化进程相比,在速度上更快。
二、国内外城市化差异原因分析1.文化因素西方国家更注重自由的个人价值观,而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则更加强调集体意识。
因此,西方城市更加强调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获得了优势。
而我国的城市化过程中,政府在城市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以推动国家经济和社会的进步。
2.政策因素在国外,城市化进程注重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政府的投入也更多,市场机制更加发达,从而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多是由政府主导的,尽管政府的支持导致了经济迅速增长和资本市场繁荣,但也存在着城市扩张过快、环境恶化等问题。
3.发展方式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通过协同效应来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城市成为各种资源的集中地。
相比之下,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市扩张过快,很多城市建设的不够合理、不必要和低效,也没有吸引到足够的外资和人才。
国内外城市发展转型经验借鉴与启示
国内外城市发展转型经验借鉴与启示国内外城市发展转型经验借鉴与启示二、国内外城市发展转型趋势(一)以产业高度化、就业充分化引导,促进城市经济转型全球化导致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空间转移趋势日益加剧,服务业全球化是制造业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转移,发达国家仍控制相关行业的核心技术和附加值较高的环节,通过不断转让其技术专利取得市场利益。
发展中国家为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也积极引导制造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和发展现代服务业。
实现充分就业是城市经济发展十分重要的目标,因此,城市政府更加注重通过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吸纳就业;通过财政、税收等政策措施来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通过就业保障政策保证就业水平,以实现人的均衡发展,促进城市经济转型。
(二)以信息化、制度创新引导,促进城市社会转型社会现代化不仅取决于经济增长,更多受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及人口等许多非经济因素的制约。
信息化降低了信息收集、储存、处理、传播成本,改变了个人和组织所面临的约束条件,影响个人和企业的选择,导致社会就业与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以及社会交易与交往方式发生转变,有效地促进社会进步。
通过收入分配、就业、税收等相关制度、政策的革新,更加民主、科学、公平地进行社会利益结构调整,把因利益调整所引发的各类矛盾和冲突降低到最低程度、最小范围,逐步消除城市二元社会结构;相关制度的创新以满足人的发展、实现人的价值为目标,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以新产业空间规划引导,促进城市空间转型城市市场化水平提高与创新能力增强,推动着城市空间形态不断变化。
产业结构转移与重构通过城市空间结构中城市经济用地功能的变化而具体呈现出来。
尤其在现代科技的支撑下,生产驱动的标准化大批量产品的刚性生产方式逐步转向为市场驱动的小批量定制产品的柔性生产方式,新产业空间就是以柔性生产方式为主的发达城市经济区域的典型象征。
顺应生产方式的变更与技术革新,以本地网络与根植性为主要识别标志的新产业空间大量涌现。
国内外城镇化模式比较与思考
国内外城镇化模式比较与思考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城镇化率以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城镇人口年均增长2096万人。
十年来,城镇化既增加了投资、又推动了消费,成为拉动内需的持久动力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未来,城镇化依然是保持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持久动力和最大的潜在内需。
无疑,加快城镇化已经成为政府、学界的共识,但中国的城镇化究竟采取怎样的模式,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城镇化中“新”要体现在何处,值得深入思考。
曾任联合国助理秘书长的沃利.恩道曾经感叹:城市化极可能是无可比拟的未来光明前景之所在,也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灾难之凶兆。
正确选择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模式,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行生态文明的核心课题,而且也是确保中国国民经济长期持续、健康、有序发展之关键。
本文基于国内外现有城镇化模式比较基础上,提出一点值得我国城镇化借鉴的建议。
一、国外几种典型城镇化模式1、英国:城市与农村变革同步推进从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中期近100年,英国城市人口比例从20%提高到51%,从而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高度城市化国家。
1760年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农业机械化设备的出现推进了农业技术革命,促进了英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英国农村出现了大批剩余劳动力并向城市转移,城市化进程由此加快。
圈地运动则引发了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改变,大农场的建立、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了农畜产品的生产效率,并释放出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满足了毛纺织工业对于原料和劳动力的双重需求。
2、美国:低密度蔓延式扩展美国的城市化起步于19世纪30年代,到1920年时城镇化水平已达到51.2%。
20世纪40年代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汽车的普及,许多城市人口移居到郊区,城市空间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由最初的紧凑和密集型向多个中心分散型转变。
在空间格局上表现为城市沿公路线不断向外低密度蔓延。
低密度的蔓延式扩展降低了人口密度,促进了城市与郊区、乡村之间发展差距的缩小,但也带来诸多问题,包括大量森林、农田、绿地被占用,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工作地与居住地的距离越来越远,在耗费通勤时间的同时,大幅度提高了能源消耗;居住区过于分散,商业服务、文化教育等设施难以配套,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老城区破旧,设施得不到更新,商业服务、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的优势得不到很好发挥等。
国外城市化与国内城市化的模式对比
响,如何探索并选择一条适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城市 高农业生产率,同时工业扩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
化道路就显得相当重要。
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农村的落后也会
本文主要通过对世界三大典型的城市化发展 不利于城市地区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
模式与我国城市化模式在人口、资源、工业发展状 发展。而加快农村地区工业化大生产,对于农村区
面积都远远超过我国。这些主要来自于国土构成上
的差异,地势上我国呈现出三大阶梯样式,在地形
地貌方面我国还拥有大量的荒漠,而西欧国家土地
构成以平原为主,可利用率高。
表1 中国与部分西欧国家人口与土地资源比较
城市
化率
(%)
人 口 人 均 1976 1991
人均
密度
农业年耕年耕
土地
国家 ( 人 用 地 地 比 地 比
人占有,穷人几乎没有享受到这些资源与服务的机 面积的16.6%,人均城镇用地为1269平方米/人(远低
会。
于所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2.1.4 与我国城市化的对比
城市化与工业化齐头并进,相互促进
我国的城市化在与工业化的关系、城乡关系与
欧洲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同工业化进程
城镇化道路选择等方面与拉美的过度城市化有着显 紧密相关,英、法、德、等国是世界上最早完成工
国外城市化与国内城市化的模式对比
摘要: 城市化作为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世界上有着各种不同的城市化模 式。最为典型的三种城市化模式是拉美过渡型城市化模式、西欧早期城市化模式、美国分散 型城市化模式。与这些城市化模式相比,我国现在的城市化模式又有所不同,各种模式互有 利弊,以长远的眼光,来重新看待城市建筑与规划,立足本土文化传统,因地制宜,建设可 持续的中小城市才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
国外城镇化模式对比及对我国的启示
张智乾:国外城镇化模式对比及对我国的启示作者:张智乾时间:2014-05-13 浏览次数:1566 次世界城镇化发轫于18世纪中叶英国的工业革命,由此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农村时代向城市时代转变。
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经济社会条件、政治体制差异等原因,世界各国发展出不同的城镇化模式。
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四大类。
(一)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城镇化模式。
美国作为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自由主义传统深厚。
各级政府长期对城市化奉行自由放任的政策,主要借助市场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在城市的集聚与配置,并由此形成了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区城市群等。
该模式的优点:市场机制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配置较为高效,有利于打破区域间行政藩篱与人为的隔离封闭,加速城镇化进程。
该模式的弊端:由于政府调控手段比较薄弱,市场主导的城镇化出现了放任自流的发展态势。
初期城市问题相当严重,城市内部矛盾突出,城乡冲突剧烈;聚集之后又出现经济活动由城市中心向郊区转移的“逆城市化”现象。
由此带来的“过度郊区化”产生了土地资源浪费、资源过度消耗、贫富差距加剧等经济社会问题。
(二)以西欧国家为代表的政府引导型城镇化模式。
西欧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始终坚持公共干预政策,在发挥市场机制主导作用的同时,把政府规划与调整放在重要位置,力求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例如,英国积极引导城市建设开发,通过设置绿带限制内城扩张,在绿带外围设立了8个距市中心32-50公里的卫星城,较好遏制了大城市的无序蔓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70%的市民可以乘公交上下班,对进入城市中心区的车辆征收拥挤费,从规划源头减少出行距离和次数等。
该模式的优点:注重产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城镇化与工业化总体呈协同共进关系,与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关系亦得到较好处理。
该模式的弊端:市场活力不强,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不足,产业衰退,内需不振,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制约反应。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国外经验和模式及中国的路径选择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国外经验和模式及中国的路径选择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国外经验和模式及中国的路径选择近年来,城镇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发展战略。
新型城镇化是指以人为核心,注重人口居住、社会公平、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城镇化形态。
本文将从国外的经验和模式出发,探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并探索中国的路径选择。
首先,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国外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模式可供借鉴。
美国的城镇化发展经验是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模式。
美国的城镇化发展非常注重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追求人口的均衡分布和缓解都市圈拥堵问题。
同时,美国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提升的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日本是另一个具有成功城镇化经验的国家。
日本发展城镇化的关键是营造优质的城市环境,包括绿色空间的保护和城市设计的人性化。
此外,日本注重通过优质的公共服务设施和配套设施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生活质量。
而欧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注重人口流动和城市的发展战略。
欧洲国家鼓励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转移,通过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投资等措施推动城市的快速发展。
在城市规划方面,欧洲特别注重城市的环保和低碳发展,积极推动绿色交通、节能建筑等可持续发展措施。
针对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城镇化路径选择具有独特性。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首先,中国需要构建适应当地特色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政策。
中国的城市规模差异较大,各地具有不同的地理、经济和文化特点。
因此,中国需要根据当地情况制定差异化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政策,保护各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
其次,中国需要注重人口流动和城市布局。
中国的城镇化过程中,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导致城市失衡和社会问题的产生。
因此,中国需要通过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农民工的居住和社会保障待遇,避免城市贫困和人口失衡问题。
此外,中国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伴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因此,中国需要在城市规划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并推动低碳发展和绿色建筑。
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的实践与经验
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的实践与经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国内外经验与启示一、国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案例分析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开始较早,城乡一体化水平较高,但不同国家的城乡一体化路径也有所不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城乡一体化都是针对本国发展特点和适用条件进行相应的具体路径选择,尤其诸如欧盟、美国日本等老牌工业经济强国其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已经到达高级阶段,并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稳定并行之有效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体系,对中国的城乡一体化来说具有丰富的理论借鉴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欧洲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做法现今的欧洲,只有职业意义上的农民,不存在身份意义上的农民。
居民所享有的经济和政治权利,与所从事的职业或居住地无关。
并且,随着现代城乡快捷交通网络的日趋完善,自上世纪70年代起,出现了一股“逆城市化”浪潮,大量富有的城市白领,选择远离城市喧嚣、风景秀丽的乡村定居落户,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城乡融合”。
欧洲主要国家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经验,可概括为四个方面:1、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高度重视农村发展和对农业的保护,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当今欧盟的发展形态表明,与高度现代化相伴随的是发达的农业和优美的乡村。
尽管现代化会伴随人口、资源和产业活动向城镇集中,但农业和农村天然具有的诸多功能并没有消失,也是不可替代的。
目前,欧盟的农业增加值占GDP 不足3%,从业人数约1300万,占从业人口的比重不到5%。
但有56%的人口居住在占91%国土面积的农村地区,其中,19%居住以农村主导地区,37%人口居住在中间地带地区。
整个泛农村地区创造了欧盟45%的附加值,提供了55%的就业。
欧洲主要国家在推进农业现代化方面的一些成功做法如下。
一是优化土地整理,发展规模农业,推广农业机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二战后,以德、法为代表的欧洲各国政府,先后实施了土地整理和村庄规划,促进土地相对集中和有效利用。
自1950年代起,德国巴伐利亚州政府就制定了“村镇整体发展规划”,通过规划来调整地块分布、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推广农村机械化作业、组建专业合作社、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保护传统文化、整修传统民居、保护和维修旧村落等,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国际城镇化进程对中 国的启示
国际城镇化进程对中国的启示《国际城镇化进程对中国的启示》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研究国际城镇化进程对于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进程起步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以美国为例,其城镇化的特点之一是高度的市场化和自由化。
在这一过程中,产业的不断升级和转移推动了人口的流动和城市的发展。
先是农业的机械化促使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后制造业的兴起带动了一批工业城市的崛起。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服务业逐渐成为主导产业,城市的功能和形态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这启示我们,中国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注重产业的合理布局和升级,通过产业的发展来带动城镇化,同时要提高城镇化的质量,不仅仅是人口的聚集,更要注重城市功能的完善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欧洲国家的城镇化也有其独特之处。
例如,德国在城镇化过程中非常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城市的建设充分考虑了生态环境、文化保护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
中小城镇的发展十分均衡,避免了人口过度向大城市集中,减少了“大城市病”的出现。
这提醒我们,中国在城镇化规划中要强化统筹规划,注重区域协调发展,既要发展大城市,也要重视中小城镇的建设,形成多层次、多中心的城镇体系,同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
日本的城镇化进程则展现出了政府主导的特点。
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和法规,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人口的有序流动。
同时,高度发达的公共交通体系有效地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这对于中国来说,意味着政府在城镇化中要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
再看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进程,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反面的教训。
例如,一些拉美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缺乏产业支撑,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但无法获得稳定的就业,导致城市贫民窟的出现,社会治安问题突出。
这警示我们,中国必须要坚持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避免盲目追求城镇化速度而忽视了产业的发展和就业的保障。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国外经验和模式及中国的路径选择
中国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要注重城乡融合发展,提高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同时,要通过发展农村旅游、乡村教育等方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综上所述,新型城镇化发展是中国面临的重要课题,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模式,注重城市规划和管理、农业转移人口政策、生态环保和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的工作,为中国的城镇化发展选择正确的路径,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共同繁荣,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国外经验和模式及中国的路径选择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国外经验和模式及中国的路径选择
随着中国进入新时代,城镇化进程也迎来了新的阶段。近年来,中国在城市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借鉴国外经验和模式,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选择正确的路径,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国外的城镇化发展经验和模式
2. 实施农业转移人口政策
中国在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要实施农业转移人口政策,通过鼓励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逐步缓解城市人口压力。同时,要注重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3. 加强生态环保
中国在城镇化发展中要更加注重生态环保,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通过发展绿色产业、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加强城市规划,合理布局绿地和公共绿化带,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1. 美国的分散化发展模式
美国在城镇化发展中采取了一种分散化的模式。他们充分利用了国家的广袤土地资源,发展了一系列的次中心城市,缓解了大城市的压力。此外,美国注重发展工业和农业的协调发展,同时注重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城乡融合发展。
2. 德国的精细化规划模式
德国在城镇化规划方面注重精细化和科学化。他们通过对城市规模、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规划,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合理的指导。此外,德国在城市化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通过绿地保护、节能减排等措施,现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政府发挥调控职能。政府通过健全法 制、 制定和实施国家城镇化战略和公共政策,开发建 设区域基础设施,改善城市环境,提供公共服务设 施,引导城镇化与市场化、工业化互动发展,正确 应对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如德国颁布了《联邦 建设法》《联邦建设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规
(3)政府引导下的多元化融资手段。如欧盟前 身欧共体提出了著名的“小城镇经济发展行动联 盟”计划,各国纷纷借助这一项目的经费,仅德国 巴 伐 利 亚 州 就 有 58 个 小 城 镇 参 与 了 2007~2013 年 的第四期计划,获得相关的规划指导及资金支持。 在法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包括市镇税 收、经营开发与分摊税、城乡规划税和开发税、国 家拨款、银行贷款、企业投资、发行机构投资、发行 长期债券以及保险公司、老年保险等基金投资,城 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利用了一切可能的途径。
一、国内外城镇化发展与金融支持的经验模式
(一)国外城镇化发展模式 按照政府与市场机制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 用、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可以将世界城镇化发展概括为以西欧为代表的政 府调控下的市场主导型和日韩为代表的政府调控 下的积极推进型城镇化,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放 任式的城镇化,以拉美和非洲部分国家为代表的 受殖民地经济制约的发展中国家过度城镇化等三 种模式。本文重点介绍前两种成功模式。
迁农民的安置问题,然后通过土 地 集 约增值的收 益发展地区产业,解决农村居民的就业问题,将农 民的集中居住与城镇化、产业化有机结合。
(3)通 过 产 业 集 聚 带 动 人 口 集 聚 的 广 东 模 式 。 广东模式又可以分为两条主线:一是“珠三角”模 式,即以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集中的中心镇为发 展依托;二是山区模式,即围绕着县城,发展专业 镇。“珠三角”模式的主要做法是通过产业集聚带 动人口集聚,进而实现城市周边地区的快速崛起。
关键词:城镇化; 发展模式; 融资模式; 国内外比较 中图分类号:F2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740(2013)09-0013-06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 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 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城市 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社会结构不断 变化、城乡文明不断融合发展的过程。目前,城镇 化在许多国家和我国一些地区以不同形式、在不 同水平上推进着,并积累了不少经验。当前我国城 镇化处于加速时期,吸取和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 城镇化经验,有助于更好更快地推进我国城镇化 进程。
(2)有效的国家干预措施。与其他西欧发达国 家相比,政府的引导作用更为显著。日本和韩国政 府通过战略转移、技术和教育立国、规划调控以及 新农村建设等有效国家干预措施,保持了经济高 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携手共进、 互为促进。
(3)政府参与主导的金融支持模式。20世纪40 年代后期以来,日本以财政投融资支持城镇化建 设。它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 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由财政统一掌 握管理,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出资 (入股)或融资(贷款方式),将资金投向急需发展 的部门、企业或事业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也称为 政策性金融。经过长期积累,目前日本财政投融资 的资金规模已达到政府财政预算内资金规模的 41%,被 称 为 日 本 的 第 二 预 算 ;韩 国 通 过 设 立 国 民 投资基金,有效地把民间资本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5)以 个 体 经 济 为 主 的 温 州 模 式 。以 家 庭 工 业 和专业化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从而形成小
表1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模式比较
发展模式 (国外)
典型国家 与地区
主要特征
融资特点
政府调控下的
英国 法国
德国
1.市 场 为 基 础 ;2.政 府 通 过 法 律 、 行 政 和 经 济 手 段 进 行 调 控 ;3.城 市 、小 城 镇 协 调 规 划 ;4.工 业
2.以 日 韩 为 代 表 的 政 府 调 控 下 的 积 极 推 进 型 城镇化模式。日本、韩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主要 是在“二战”以后,其国际背景和时代条件与中国 当前城镇化发展较为接近。截至2011年,日本城镇 化 率 已 达91.3%,韩 国 城 镇 化 率 达 到83.2%。日 韩 的城镇化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1)以 大 城 市 带 大 郊 区 发 展 的 成 都 模 式 。其 主 要做法是对土地确权颁证,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交 易市场,设立建设用地增减指标挂钩机制。以发展 较好的区域作为起步点,确立优势产业,形成以市 场为导向的产业集群。另外再配以农民的公共服 务和社会保障,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2)以 宅 基 地 换 房 集 中 居 住 的 天 津 模 式 。天 津 的小城镇发展主要分为四种子类型:整体推进型、 都市扩散型、开发拓展型和“三集中”型。其主要做 法为乡镇政府主导的“以宅基地换房”,先解决搬
(1)高 度 集 约 的 城 镇 化 模 式 。日 本 在 战 后 几 十 年内实施了高度集约的大城市发展战略,形成了 东 京 、 大 阪 、 名 古 屋 三 大 都 市 圈 。2010 年 三 大 都 市 圈囊括 了 日 本 总 人口的68.5%。韩国 的 经 济腾 飞 也伴随着空间高度集聚的城镇化进程,以首都圈 为核心实现了城乡共同发展。
多元化融资手段。政府引导下包括 财政、信贷、证券、保险、公私合营、专项
化、产业化、城镇化并行。
基金等多种融资渠道。
市场主导型 城镇化
日本 韩国
1.市 场 为 基 础 ;2.政 府 通 过 经 济 战 略 、 教 育 立 国 、新 农 村 建 设 等 国 家 干 预 措 施 ;3.以 大 城 市 为
政府参与下的金融支持。政府通过 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由财政统一掌
3.以 美 国 为 代 表 的 市 场 主 导 下 的 自 由 放 任 式 城镇化模式。美国工业革命开始较晚,但工业化水 平 提 升 迅 速 ,19世 纪 末 至20世 纪70年 代 ,伴 随 着 城 市工业的迅猛发展和对西部地区的开发,美国城 镇 化 的 步 伐 加 快 ,城 镇 化 率 在1920年 突 破 50%, 1970 年 达 到 73.5% 。20 世 纪 70 年 代 以 后 , 美 国 已 进 入 高 度 城 镇 化 ,目 前 城 镇 化 率 达 到 85% 。美 国 的 城 镇化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收稿日期:2013-06-28 作者简介:林宏山(1959-),男,福建漳州人,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漳州市中心支行。
FUJIAN FINANCE 纵 论 热点透视—— —新型城镇化与金融支持研究
范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城镇协调发展,发 挥城镇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福建金融 14
2013年第09期
金 融 FUJIAN FINANCE 纵 论 热点透视—— —新型城镇化与金融支持研究
程 的 加 快 , 我 国 城 镇 化 也 进 入 加 速 期 。2000~2012 年 ,城 镇 化 水 平 从36.2%提 高 到52.57%。近 些 年 , 全国先后出现过各种新型城镇化的改革尝试,例 如成都模式、天津模式、广东模式、江苏模式和浙 江模式。其共性主要是:政府调控和市场主导相结 合、工业化与城镇化并行、政府主导的农地向集约 经营集中及村民向新型社区集中和土地有偿转让 使用。
(1)工 业 化 、产 业 化 、信 息 化 和 城 镇 化 并 行 。 (2)以 市 场 为 主 导 的 自 由 蔓 延 式 发 展 。 美 国 城 镇化的主要动力是市场需求,城镇 的 兴 起都是经 济发展的自然选择。但同时由于其 城 镇 自由蔓 延 式的发展,导致了出现了过度郊区化、土地资源浪 费严重、经济成本高昂和生态环境恶化。 (3)以 市 场 化 发 债 模 式 融 资 。美 国 的 市 政 债 券 是地方城镇化融资的主要工具,几乎所有的地方 政府和地方政府代理机构都将市政债券作为其融 资工具。全 美 共 有 约5.5万个市政债 券 发 行者,且 大部分是小规模发债者。此外,民营资金也是美国 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力量,美国的铁路、能源、交 通运输、电信等均由民间投资建设,甚至许多学 校、医院也是私立或私人捐赠的。 由于美国政治体制决定了城市规划及其管理 属于地方性事务,联邦政府调控手段薄弱,造成 城镇化发展的自由放任 。该模式 为 此 付出了高昂 的代价,其突出表现为耕地减少、环境破坏、资源 能源消耗过度、经济成本居高不 下 以 及加剧贫富 差 距 等 一 系 列 社 会 问 题 。20世 纪90年 代 以 来 , 美 国 的政府官员、学者都开始意识到过度郊区化所带 来的灾害,开始通过限制、保护和协调,实现经 济、环境和社会的公平。 (二)我国城镇化发展模式 1.我国发达地 区 城 镇 化 发 展 模 式 。目 前 我 国 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前半段,伴随工业化进
1.以 西 欧 为 代 表 的 政 府 调 控 下 市 场 主 导 型 城 镇化模式。工业革命前,西欧国家的城镇化比例在 3%左右,城镇化发展缓慢。工业 革命后,英 国、德 国、法国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化,有力地推动了这 些国家的城镇化进程。1851年英国城镇化 比例率 先超 过50%,德国、法国 也在不到100年的时间内 使城镇化比 例上升到50%以 上,目前英国 、德国、 法国等发达 国家的城镇 化比例都达 到80%以上, 2009年英国城 镇 化率突破90%,成 为世界上第 一 个基本完成城镇化的国家。西欧国家的城镇化发 展具有如下特点:
(4)以 乡 镇 政 府 为 主 组 织 资 源 的 苏 南 模 式 。苏 南地区采取以乡镇政府为主组织资源方式。政府 出面组织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资料,出资办 企业,并由政府指派所谓的能人 来 担 任企业负责 人。苏南模式的主要特征: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 展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的所有制 结 构 以集体经济 为主;乡镇政府主导乡镇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