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一卡通产品测试报告--总体报告
一卡通调研报告
一卡通调研报告一卡通调研报告一卡通是一种综合功能的智能卡片,集成了多种支付和功能,旨在提供便利和安全的消费体验。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一卡通在市场上的普及情况和用户的满意度,以便为一卡通支付系统的发展提供参考。
首先,通过对不同城市的调研,发现一卡通在大多数城市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一卡通的应用范围涵盖公交、地铁、购物中心、餐饮等多个领域。
根据调研数据,超过80%的用户对一卡通支付系统表示满意,特别是在公共交通领域。
一卡通的速度快、便捷,方便用户进行消费,减少了排队等候时间。
此外,一卡通的安全性得到用户的普遍认可,多重身份认证和密码保护机制使得一卡通更加可靠,减少了盗刷风险。
然而,调研还发现一些问题存在。
首先,一卡通的适用范围和覆盖率有限,因此还不能完全替代现金支付。
尤其是在较小的城市和农村地区,一卡通的普及率相对较低。
其次,在一卡通使用过程中,用户还面临着信息泄露和盗刷的风险。
尽管一卡通支付系统有多重保护机制,但黑客攻击和技术漏洞仍然存在。
此外,一卡通的用户界面和操作流程还可以进一步优化。
有些用户反映,一卡通的充值和查询操作不够简单明了,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为了提升一卡通支付系统的用户体验和安全性,我们建议:一方面,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扩大一卡通的适用范围和覆盖率。
可以通过与商家和政府合作,推动一卡通在更多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多的便利服务。
另一方面,加强信息保护和风险控制措施。
可以加密用户的个人信息,提供更加严密的身份认证机制,提高用户的支付安全性。
此外,可以通过市场调查和用户反馈,不断改进和优化一卡通的用户界面和操作流程,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总结而言,一卡通在市场上的普及程度较高,并得到用户的普遍认可。
然而,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覆盖范围的扩大、信息安全的保护和用户体验的改进。
通过加大宣传推广、加强安全风险控制和持续改进操作流程等措施,一卡通支付系统有望进一步促进便利、安全和高效的消费体验。
一卡通情况汇报
一卡通情况汇报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对一卡通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汇报,以下是我们的调查结果和分析:
首先,我们对一卡通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整体的梳理和分析。
通过统计数据和用户反馈,我们发现一卡通的使用率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一卡通进行支付和消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卡通在市场中的受欢迎程度和影响力。
其次,我们对一卡通的使用场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除了在校园卡和公交卡领域的应用外,一卡通还在餐饮、购物、娱乐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用户可以通过一卡通方便快捷地完成各种支付,提高了消费体验和效率。
另外,我们也对一卡通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
通过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一卡通在安全性方面表现出色。
系统采用了多重加密技术,用户信息得到了有效保护,有效防范了各类安全风险和威胁。
除此之外,我们还关注了一卡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规划。
随着移动支付和智能科技的不断发展,一卡通也在不断升级和完善。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提升一卡通的智能化和便捷性,推出更多的优惠活动和服务,以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
最后,我们对一卡通的用户满意度进行了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和用户反馈,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用户对一卡通的使用体验和服务态度非常满意。
他们认为一卡通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升了消费体验和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一卡通在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增强,用户对其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也在不断提升。
我们将继续关注一卡通的发展动态,不断改进和完善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安全、智能的支付体验。
中国移动一卡通业务测试报告--系统部分(拓维-数智国兴)
中国移动一卡通业务测试报告--系统部分(拓维-数智国兴)No.2010-YKT-3中国移动一卡通业务测试报告—系统部分(拓维,数智国兴)测试对象一卡通业务系统:拓维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一卡通企业端管理系统:深圳数智国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测试日期2009-10-26~2009-12-12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中国移动一卡通业务测试报告—系统部分(拓维、数智国兴)目录1概述 (1)2测试范围 (1)3测试依据 (1)4测试对象 (2)5测试环境 (3)5.1测试组网 (3)5.2配合测试设备 (3)5.3外围系统 (4)5.4测试地点 (4)5.5测试人员 (4)5.6测试管理工具 (4)6测试概要 (5)6.1测试执行 (5)6.2测试用例 (5)7测试结果及分析 (5)7.1测试用例执行情况 (5)7.2测试用例分类 (5)7.3测试用例执行结果 (6)7.4测试发现缺陷情况 (7)7.4.1系统业务功能测试 (7)7.4.2系统接口测试 (11)7.4.3多系统交叉测试 (12)8测试结论及建议 (13)1概述为配合中国移动一卡通业务的开展,移动研究院组织了一卡通平台的业务功能测试。
本次测试的主要目的在于检查拓维-数智国兴开发的一卡通平台的基本功能,指导厂商理解规范,并解决开发中相关问题。
一卡通项目测试小组于2009年10月26日至12月12日对拓维-数智国兴开发的系统进行了端到端业务功能测试、系统接口测试,共执行测试用例1295个。
通过测试,系统功能实现符合集团规范要求,可满足现阶段一卡通业务需求。
本测试报告是对拓维-数智国兴开发的一卡通系统业务测试、系统接口测试的全面总结。
2测试范围本次测试主要针对拓维-数智国兴开发的一卡通系统的基本业务功能和系统接口进行测试,网络测试、设备测试、系统性能测试、压力测试均不在本次测试范围之内。
3测试依据4测试对象本次测试的对象包括一卡通业务系统、一卡通企业端管理系统,系统配置详见下表:Array备注:本测试报告所获得的测试数据及结果只针对以上特定配置有效。
一卡通试点工作总结报告
一卡通试点工作总结报告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卡通已经成为了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更好地推动一卡通的发展,我市在去年开始了一卡通试点工作。
经过一年的试点工作,我们对这项工作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够为今后的一卡通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
首先,我们对试点工作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
在试点期间,我们成功实现了一卡通在公交、地铁、超市、餐饮等领域的应用,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支付方式。
同时,一卡通的使用率也在不断提升,市民对一卡通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也在逐步提高。
这些成果为一卡通在我市的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们对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总结。
在试点过程中,我们发现一卡通在跨行业应用和跨地域使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障碍,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整合相关系统和服务。
同时,一卡通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问题也需要我们加强管理和监管,确保市民的资金和个人信息安全。
最后,我们对今后一卡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一卡通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增加一卡通的应用场景和服务功能,提升市民的体验和便利程度。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一卡通的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保障市民的合法权益。
总的来说,一卡通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和推进一卡通的发展,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安全、高效的支付服务,为城市的智慧化建设贡献力量。
中国移动校园一卡通业务分析
-1-
目录
校园一卡通概念 校园一卡通功能介绍
-2-
校园一卡通概念
所谓“校园一卡通”即在学校内,凡有现金、 票证或需要识别身份的场合均采用卡来完成。此种 管理模式代替了传统的消费管理模式,为学校的管 理带来了高效、方便与安全。一卡通系统是数字化 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校园信息化提供信 息采集的基础工程之一,具有学校管理决策支持系 统的部分功能。
消费限额机制来保护持卡人的 利益
-12-
校园一卡通-水控系统
全防水设计 ,24V低压供电,保 障人身安全
联网型、小钱包模式两款可选 网络中断,联网型支持脱机运行 先放卡、扣款后放水,按时间/
按流量扣款,自助、节水 同等收费,节水一半以上 红外人体探测,持卡人移离或取
走智能卡自动停水 联网型:智能卡可随时挂失、数
-11-
校园一卡通-消费系统
数据通讯网关:数据实时上传、 下载
联网消费,实时验证白名单 网络中断,脱机安全消费 补助发放、状态管理 校园卡挂失、解挂业务 实时查询统计营业窗口明细表
及消费汇总等账务情况 对POS机进行食谱、餐饮、营业
分组等营业参数的设置 系统具有脱机消费限额、密码
据实时上传、下载,报表查询详 尽
控制器
数据库
Ethernet网络
控制主机
RS485
控制器 控制器 控制器
-13-
校园一卡通-考勤系统
能详细查看学校学生定时、 定区域的出入考勤情况;
员工进出情况; 依据考勤结果进行相应奖罚
处理配合学校的补贴措施, 根据考勤的情况实施补贴的 发放等
数据库
Ethernet网络
门禁机
一卡通试点工作总结报告
一卡通试点工作总结报告
近年来,一卡通在我国各地开始试点工作,旨在整合多种支付功能,方便民众
的日常生活。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运营,我们对一卡通试点工作进行了总结和评估,以便更好地推广和应用这一便民工具。
首先,试点工作的开展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数据支持。
通过试点运营,
我们了解到了一卡通在不同地区的受欢迎程度和使用习惯,为今后的推广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例如系统稳定性、用户隐私保护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其次,一卡通试点工作也为我们提供了机会,与各方合作,共同推动一卡通的
发展。
在试点过程中,我们与银行、商家、政府部门等多方合作,共同探索一卡通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模式,为用户提供更便捷、安全的支付体验。
这种合作模式为一卡通的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最后,通过一卡通试点工作的总结,我们对一卡通的未来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
的认识。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提升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加强与各方合作,拓展一卡通的应用场景,提高用户粘性和满意度;加强宣传推广,提高用户对一卡通的认知度和信任度,推动一卡通的普及和应用。
总之,一卡通试点工作的总结报告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也为未来
一卡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我们将继续努力,推动一卡通的普及和应用,为民众提供更便捷、安全的支付体验,为我国的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城市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完整)饭卡管理系统测试报告(Beta)
一卡通管理系统测试文档
1. 引言
1.1 编写目的
本文档为文件检索模块的系统测试活动提供范围、方法、资源、进度、功能方面的指导。
1.2 范围
本系统测试计划是整个软件,起始于详细设计阶段,直到系统测试阶段结束后终止.该计划主要测试会议签到管理、就餐管理、班车管理系统测试有关的功能.
2。
测试概要
总体概要:会议签到系统,售饭系统,班车刷卡系统,卡片兼容实现真正完整的一卡通系统。
安全性:IC卡必须加密,禁止任何非授权人读写。
兼容性:保留原有IC卡正常读写,停车场配套使用.
PC管理:使用USB接头,软件集中管理用户,消费数据黑名单机器自动同步。
报表打印:具备EXCEL文件简单输出功能。
3.系统测试
硬件测试结果如表所示
软件测试结果如表所示。
中国移动研究院手机一卡通资料
RFI DSIM
机具
一卡通企业侧 管理系统
密钥管理中心
IC
机具
一卡通企业侧 管理系统
一卡 通业 务系 统
SIM卡多应用 卡多应用 接入管理平台 省ADC平台 平台
机具
一卡通企业侧 管理系统
总部行业网关
业务规范(1)—已发布 已发布 业务规范 总体技术要求(1) 总体技术要求
安全技术规范(6) 安全技术规范
主要开发内容
1
端到端业务流程开发
2
RFID-SIM卡及 RFID-SIM卡及13.56MHz IC卡一卡通应用开发 卡及13.56MHz IC卡一卡通应用开发
3
一卡通相关机具的开发( 一卡通相关机具的开发(共5类终端) 类终端)
份测试规范。 共11份测试规范。 份测试规范
与集团客户达成合作意 确定商业模式, 向,确定商业模式,进 行系统施工
停止对集团 客户的计费
系统架构
实现企业具体的一卡通 功能, 功能 如门禁、考勤、 I_IF_3 ,如门禁、考勤、 消费等功能
实现对所有企业的一卡通业 务的管理, 务的管理,包括订购关系管 认证鉴权、统计分析、 理、认证鉴权、统计分析、 门户服务等功能
开发与测试方法
端到端业务流程测试
东信和平 RFI 上海柯斯 D武汉天喻 SIM
IC 上海柯斯
企业端 管理系统 选择四家厂商开发: 选择四家厂商开发: 英黎 拓维—数智国兴 拓维 数智国兴 企业端 机具 联动—杭州立方 联动 杭州立方管理系统 中兴
机具
密钥管理中心 选择四家厂商开 发: 英黎 拓维 联动 中兴 SIM卡多应用 卡多应用 接入管理平台 ADC平台 平台
中国移动一卡通业务测试报告-加密机部分
No.2010-YKT-15中国移动一卡通业务测试报告—加密机部分(上海格尔)测试对象厂家:上海格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设备:加密机测试日期2009-9-21~2009-9-25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中国移动一卡通业务测试报告—加密机部分(上海格尔)目录1 概述 (1)2测试依据 (1)3测试对象 (1)4测试环境 (1)4.1测试组网 (1)4.2测试地点、时间和人员 (2)4.3测试工具 (2)5测试概要 (2)5.1测试阶段 (2)5.2测试执行 (3)5.3测试用例 (3)6测试结果及分析 (3)6.1测试用例执行情况 (3)6.2测试结果 (3)6.2.1第一轮 (3)6.2.2第二轮 (9)6.3测试总体结果 (12)1 概述2009年9月21~25日根据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要求,对一卡通系统加密机进行测试,测试分两轮,每一轮包括正常CASE测试和异常CASE测试。
1测试依据文档标题文档出处《中国移动一卡通业务安全技术规范-服务平台加密机测试规范》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表1测试依据2测试对象被测系统的组成可以从软硬件配置两个方面加以描述,详见表2:备注:本测试报告所获得的测试数据及结果只针对以上特定配置有效。
3测试环境3.1 测试组网被测系统主要包括加密机,以下为组网图。
移动一卡通加密机IP:192.168.18.31PC 机IP:192.168.18.159IP 地址统一掩码:255.255.255.0移动一卡通加密机表4加密机测试网络拓扑图3.2 测试地点、时间和人员表5测试时间、地点及人员3.3 测试工具表6测试工具4 测试概要4.1 测试阶段下面两个表格分别列出了各个平台的安全功能测试相关内容:表6测试类型、轮次、时间及涉及模块的厂家4.2 测试执行本次测试严格按照项目计划和测试计划执行,按时完成了测试计划规定的测试对象的测试。
针对测试计划规定的测试策略,在测试执行中都有体现,在测试执行过程中,依据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对系统进行了完整的测试。
中国移动“一卡通”业务概述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模块功能简介3
•消费管理模块
• 1、消费管理模块可以实现如单位食堂消费、单位内部小卖部消费等消费管理 ;
• 2、对没有内部消费点的单位,可在周边超市、饭店等放置POS机(需要单位 、商家进行协商);
CPU卡和逻辑加密卡来说,CPU卡不仅具有逻辑加密卡的所有功能,更具有逻辑加密 卡所不具备的高安全性、灵活性以及支持与应用扩展等优良性能。
RF-SIM正是CPU卡应用扩展的一种形式,是CPU卡与SIM卡的完美融合。 RF-SIM数据 空中传输自动TDES加密, 防窃听数据,刷卡时双向认证,有效的保护了用户信息。
2、安全功能:保障正常办公秩序和办公环境安全,避免无休止的拜访人员打扰正常的工作;防止不明 身份的人随意进出办公室,造成重要文件或物品丢失;未经授权的人不能擅自闯入重要楼层或区域 ;
3、管理功能:可以解决因工作变动、职岗变化带来的钥匙交接麻烦,可以在规定时间改变其出入权限 ;可以解决因紧急情况需要,临时开通或关闭指定区域或指定人群的出入权限
•消费管理模块 企业内部消费 及福利体现方 便、安全。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移动一卡通业务基本功能介绍
•手机刷卡轻松实现单位考勤、门禁和内部消费,给员工口袋减负,为企业管理加 分
•
员工考勤
•用户可通过刷 手机即可实现 一卡通的考勤 应用,包含的 功能有:上下 班 、迟到、早 退、病假、休 息、工作时间 等等。
•使用带有RF-SIM卡的手机可以直接通过 POS机器刷卡支付消费金额
•使用带有RF-SIM卡的手机可以直接通过 自动收货机器刷卡购买商品
一卡通调研报告
一卡通调研报告一卡通调研报告一卡通是指一种集多种支付功能于一身的智能卡。
它可以用于公共交通费用支付、商场购物、图书馆借还书籍、校园卡管理等多个领域。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一卡通在大学校园中的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建议。
在我们进行的调研中,我们首先针对大学校园中一卡通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我们发现,在调查样本中,90%的学生使用一卡通进行图书馆借还书籍,80%的学生使用一卡通在校园商店购物,70%的学生使用一卡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可以看出,一卡通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一卡通功能不完善。
虽然现在一卡通已经可以用于校园商店购物、图书馆借还书籍等,但是一些新的功能仍然没有得到支持,比如用于校园餐饮、宿舍费用等支付。
其次,一卡通兼容性不足。
由于不同学校使用的一卡通系统不同,学生在校内外使用一卡通时会遇到一些不兼容的问题,导致无法正常使用。
此外,一些学生对于一卡通的安全性并不放心,担心一卡通被盗刷,导致财产损失。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需要完善一卡通功能。
学校可以联合商家、交通部门等相关单位,开展合作,使一卡通可以用于更多的场景,以方便学生的使用。
其次,需要提高一卡通的兼容性。
学校可以与其他学校进行合作,推进一卡通系统的统一标准,以便学生在不同学校之间也能够正常使用一卡通。
此外,学校应加强一卡通系统的安全性保护,提供相应的安全管控措施,以保护学生的财产安全。
总之,一卡通在大学校园中的使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通过完善一卡通的功能、提高兼容性以及加强安全性保护,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升一卡通的使用体验。
00一卡通数据中心测试报告
一卡通数据中心测试使用报告项目名称:安徽芜湖大浦旅游度假村联名卡项目报告编号:单位:安徽大浦新农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拟制:批准:二〇一六年十一月十七日1.测试概述1.1 测试目的:检验项目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各项功能是否满足用户需求。
确保一卡通后台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并为系统验收提供参考依据。
1.2 背景:1.2.1测试项目名称:一卡通数据中心1.2.2用户:安徽大浦新农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1.2.3安徽大浦新农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联名卡项目工程的主体工程建设基本结束,自2016年11月正式运行以来,系统一直稳定运行。
为了更好的接受用户检验及为系统验收提供可靠依据。
特此对功能后台系统的进行软件功能的测试1.3 测试依据:1.3.1本项目的经核准的标书及合同。
1.3.2本项目中所要用到的“系统使用说明书”。
2. 测试说明2.1 实际测试环境2.1.1 硬件环境:二台服务器等2.1.2 软件环境:一卡通平台软件3.0(包括钱包与身份二部份)2.2.测试项2.2.1一卡通后台钱包服务2.2.2一卡通后台身份服务2.3 测试组成员使用单位负责人:测试人员:龚靖2.4测试时间2016年11月10日3. 测试过程及结果3.1一卡通钱包库的服务3.1.1测试内容:一卡通钱包服务的启动测试过程:通过在school下的synonline指令或者st指令运行,或者通过disp指令查看服务测试正确结果:共计15个服务分别为测试实际结果: □正常□异常3.1.2测试内容:一卡通钱包服务的停止测试过程:通过在school下的synoffline指令或者disp指令查看服务测试正确结果:无任何服务运行测试实际结果:□正常□异常3.2.1测试内容:一卡通身份服务的启动测试过程:通过idmanage下的synonline指令,或者st指令运行,或者通过Disp指令查看服务测试正常输入结果:共计6个服务分别为:测试实际结果:□正常□异常3.2.2测试内容:一卡通身份服务的关闭测试过程:通过在idmanage下的synoffline指令或者disp指令查看服务测试正确结果:无服务运行测试实际结果:□正常□异常3.2.3 测试内容:程序版本控制测试过程:在school用户或者idmanage用户运行show脚本,查看系统运行的各个服务版本测试正确结果:(注:在idmanage用户)测试实际结果:□正常□异常3.2.3测试内容:一卡通后台运行的监控测试过程:通过在school用户下的m3指令查看测试正确结果:一卡通的平台属性,帐户容量,流量,后台平稳运行周期等测试实际结果:□正常□异常3.3.1 Veritas及Oracle 双机软件测试测试内容检测方法预期结果实际结果中心服务器是否进行双主备机能否进行双机热备。
一卡通试点工作总结报告
一卡通试点工作总结报告
近年来,一卡通在我国多个城市开始进行试点工作,旨在为市民提供更便捷、
高效的支付方式。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工作,我们对该项目进行了总结报告,以期为未来的推广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首先,我们对一卡通试点工作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总结。
通过试点工作,我们发
现市民对一卡通的接受度较高,使用率逐渐增加。
同时,一卡通的支付方式不仅方便了市民的日常生活,还提高了支付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此外,一卡通还为商家提供了更多的支付选择,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其次,我们对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在试点过程中,我们
发现一些市民对一卡通的使用方式和功能还不够了解,导致了一些使用问题和不便。
同时,一些商家对一卡通的接入和使用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和疑虑。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未来的推广工作中加以解决和改进。
最后,我们对未来的一卡通推广工作提出了建议。
首先,我们需要加大对市民
和商家的宣传力度,提高他们对一卡通的认识和了解。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一卡通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最后,我们需要与相关部门和机构合作,共同推动一卡通在更多城市和领域的应用,实现一卡通的全国推广目标。
通过对一卡通试点工作的总结报告,我们对未来的推广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和方向。
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卡通将会在我国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市民和商家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利益。
一卡通调研报告
一卡通调研报告一卡通调研报告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一卡通在大学校园中的应用情况,探讨一卡通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共发放问卷200份,有效回收问卷180份。
调研结果: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得出以下几个结论:一、一卡通的使用率高在调研对象中,有87%的人使用一卡通进行日常消费和办理业务,仅有13%的人表示很少或不使用一卡通。
这表明一卡通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中不可或缺的支付方式。
二、一卡通功能多样在一卡通的功能方面,调研结果显示,一卡通广泛应用于校园餐饮、图书馆借阅、校园购物、洗衣房等场所和业务中,几乎所有的调研对象都有使用一卡通的经验。
三、一卡通存在不足之处尽管一卡通在大学校园中的应用已经十分普及,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调研结果显示,23%的人反映一卡通充值不便利,21%的人认为一卡通的支付速度较慢,还有16%的人对一卡通的安全性有所担忧。
四、用户对一卡通的期望根据调研结果,来自调研对象的建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升一卡通的充值便利性,可以增加在线充值、自助充值机等方式;二是提高一卡通的支付速度,可以引入更先进的支付技术;三是加强一卡通的安全性,加密用户信息并完善反欺诈措施。
五、调研对象对一卡通的满意度较高在对一卡通的满意度评价中,调研对象的平均分为4.2分(满分5分),显示出较高的满意度。
调研对象认为一卡通的便利性、多功能性以及对校园生活的提升度均得到了肯定。
改进建议:综上所述,根据调研结果,我们针对一卡通的不足之处提出以下改进建议:一是优化充值方式,增加在线充值、自助充值机等方式,提高用户的充值体验;二是引入更先进的支付技术,加快支付速度,提高用户使用一卡通的便捷性;三是加强一卡通的安全性,加密用户信息并完善反欺诈措施,提升用户对一卡通的信任度。
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一卡通在大学校园中的应用普遍,并且得到了较高的满意度。
然而,一卡通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中国移动校园一卡通业务分析
中国移动校园一卡通业务分析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和发展,中国移动校园一卡通业务成为了广大学生和家长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这项业务通过手机和卡片的结合,为用户提供了便捷、安全的支付方式,同时也为学校和商家们带来了新的商机。
本文将对中国移动校园一卡通业务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中国移动校园一卡通业务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支付方式。
传统的校园一卡通需要用户携带实体卡片进行消费,而中国移动校园一卡通则将卡片与手机结合起来,用户只需要携带手机即可进行支付。
这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日常消费,减轻了携带实体卡片的负担。
其次,中国移动校园一卡通业务提供了安全的支付环境。
在使用中国移动校园一卡通进行支付时,用户需要进行指纹或密码验证,确保只有合法用户能够使用该卡。
同时,一卡通内的余额分散在多个账户中,即使手机被盗或丢失,用户的资金安全也有一定保障。
此外,移动支付平台也采取了多种安全技术,如加密传输、反欺诈机制等,保障用户的信息和资金安全。
再次,中国移动校园一卡通业务为学校和商家们带来了新的商机。
学校通过与中国移动合作,将校园一卡通与中国移动的移动支付平台结合起来,使得学生们可以在学校内的各处进行支付,包括食堂、超市、图书馆等。
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消费体验,也增加了学校的收入来源。
同时,商家们可以通过与中国移动校园一卡通合作,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推广给广大学生群体,提升销量和知名度。
此外,中国移动校园一卡通业务还提供了一系列的增值服务。
例如,用户可以通过一卡通支付提前订购餐品、购买电影票等,在日常生活中节省时间和精力。
而中国移动也积极推动校园一卡通与其他应用的融合,如与书店合作,使学生可以通过一卡通进行图书借阅,方便学习和阅读。
然而,中国移动校园一卡通业务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用户隐私和资金安全问题。
当用户绑定了多个账户到一张卡上时,一旦卡片被盗,用户的所有资金都有可能受到损失。
虽然中国移动采取了多种安全措施,但仍需要用户自己保护好自己的手机和密码等重要信息。
中国移动一卡通业务测试报告--终端部分(杭州立方)
中国移动一卡通业务测试报告—终端部分(杭州立方)目录1测试项目概述 (3)2测试依据 (3)3测试对象 (3)4测试环境 (4)4.1测试组网 (4)4.2配合设备 (4)4.3测试地点、时间和人员 (5)5测试概要 (5)5.1测试阶段 (5)5.2测试用例 (5)5.3预测试 (6)5.3.1测试结果 (6)5.3.2存在的主要问题 (6)5.4第一轮正式测试 (7)5.4.1测试结果 (7)5.4.2存在的主要问题 (8)5.5回归测试 (8)5.5.1测试结果 (8)5.5.2存在的主要问题 (9)6测试结论 (9)1 测试项目概述为配合中国移动一卡通业务的开展,移动研究院组织了一卡通业务相关终端机具的基本功能测试,测试共分三轮:预测试、第一轮正式测试、回归测试。
测试的主要设备包括发卡终端、门禁终端、考勤终端、充值终端、消费终端。
测试的主要目的在于验证一卡通业务相关终端机具是否能符合一卡通业务终端规范中的各项规定,满足中国移动一卡通业务的要求。
1 测试依据表1 测试依据2 测试对象设备厂家设备名称详细配置数量硬件配置软件配置3测试环境3.1 测试组网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图4-1 测试组网图3.2配合设备3.3 测试地点、时间和人员测试地点:北京博瑞琪大厦312实验室测试时间:2009年10月12日至2009年12月9日测试人员:罗烽、李亚强、杨超、任晓明、黄延芳,张洵4 测试概要4.1 测试阶段测试共分三轮:预测试、第一轮正式测试、回归测试。
预测试是厂家调试的阶段,尽可能暴露出问题并修正。
第一轮正式测试是在预测试的基础上进行的,厂家提交稳定程序版本的终端进行测试,测试中不允许修改程序。
回归测试是在第一轮正式测试的基础上进行的,厂家修复第一轮测试中出现的bug,提交稳定程序版本的终端进行测试。
4.2 测试用例详细定义请参见一卡通业务终端测试规范:《中国移动一卡通业务测试规范-发卡终端部分》、《中国移动一卡通业务测试规范-充值终端部分》、《中国移动一卡通业务测试规范-消费终端部分》、《中国移动一卡通业务测试规范-门禁终端部分》、《中国移动一卡通业务测试规范-考勤终端部分》。
一卡通总结汇报
一卡通总结汇报一卡通是一种集公共交通、城市服务、金融支付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卡。
在现代社会中,一卡通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为人们的出行、消费和生活提供了便利,并且逐渐取代了现金支付方式。
本文将从一卡通的定义、功能、发展历程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汇报,旨在展现一卡通的重要性和优势。
一卡通的定义:一卡通是一种集公共交通、城市服务、金融支付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卡,用于实现支付便利、信息交互、数据传递和证明身份等功能。
一卡通的功能:一卡通可以用于公共交通支付,如地铁、公交车、出租车等;也可以用于城市服务,如停车场、公共自行车、图书馆借阅等;此外,一卡通还可以用于金融支付,如超市购物、餐饮消费、水电煤缴费等。
一卡通的发展历程:一卡通最早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香港,随后逐渐传入大陆。
最早的一卡通只能用于公共交通支付,如深圳通。
而现在,一卡通已经发展成为了多功能智能卡,可以实现各种支付和服务功能,如北京一卡通、上海一卡通等。
一卡通的优势和影响:一卡通的出现带来了诸多便利,首先是支付便利,不需要携带现金,只需一张卡即可完成支付;其次是信息交互和数据传递的便利,一卡通可以记录消费信息和乘车记录,方便用户查询和管理;最后是证明身份的便利,一卡通可以作为身份凭证,方便用户办理各种证件和业务。
一卡通的出现也对推动城市智能化、缓解交通拥堵、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一卡通的应用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城市的快速发展,一卡通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一卡通将更加智能化,支持更多支付功能,如手机扫码支付、生物识别支付等;并且将在更多领域推广应用,如社保卡、电子医疗卡等。
一卡通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城市智能化进程,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一卡通作为一种集公共交通、城市服务、金融支付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卡,为人们的出行、消费和生活提供了便利。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一卡通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助力城市智能化进程,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一卡通试点工作总结报告
一卡通试点工作总结报告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卡通系统在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应用一卡通系统,我单位开展了一卡通试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现在,我将对一卡通试点工作进行总结报告,以便更好地总结经验,提高工作效率。
一、试点范围。
本次一卡通试点工作主要在我单位的内部进行,包括员工工资发放、餐饮消费、门禁管理等多个方面。
同时,我们也在一些合作单位进行了外部试点,如在附近的超市、餐馆等场所。
二、试点成效。
通过一段时间的试点工作,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效。
首先,在内部试点中,员工的工资发放更加方便快捷,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和时间成本。
其次,在餐饮消费方面,一卡通的使用也受到了员工的欢迎,节省了现金支付的麻烦。
另外,在门禁管理方面,一卡通也为单位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在外部试点中,一卡通也得到了一定的认可和应用。
在合作单位,一卡通的使用为员工和顾客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支付方式,同时也提高了单位的管理效率。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在试点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一卡通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待提高,尤其是在外部试点中,需要更加严格的安全保障措施。
其次是一卡通的推广和宣传工作需要加强,让更多的员工和合作单位了解和接受一卡通系统的优势和便利性。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加强一卡通系统的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和用户信息安全;二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向员工和合作单位宣传一卡通系统的优势和便利性,提高其应用率和认可度。
四、总结。
通过本次一卡通试点工作的总结报告,我们不仅总结了经验,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一卡通系统的应用为单位的管理和员工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挑战和改进的空间。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和推广一卡通系统,为单位和员工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管理方式。
一卡通消费系统测试分析报告.1
一卡通消费系统测试分析报告专业:计算机执笔者:刘丹学号:*********日期: 2013/12/25指导老师:***目录一引言 (1)1.编写目的 (1)2.背景 (1)3.定义 (1)4.参考资料 (2)二测试概要 (2)1.测试方法 (2)2.测试成员 (4)3.测试人员组织 (4)4.测试对象 (4)5.开始测试标准 (5)6.结束测试标准 (5)7.局限性 (6)三测试结果及发现 (6)四对软件功能的结论 (6)五分析摘要 (7)1.能力 (7)2.缺陷和限制 (7)3.建议 (7)4.评价 (7)六测试资源消耗 (7)一、引言1、编写的目的根据测试计划的安排对软件进行测试,详细记录测试过程,以对软件的质量进行测评,为软件设计人员提供BUG依据,产生测试分析报告。
2、背景说明a.待开发的软件名称:校园一卡通消费系统b.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老师学生c.开发单位:河北工程大学信电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0级d.本项目的项目经理:刘丹本项目的需求分析:李茜本项目的设计:刘丹李茜本项目的测试:李茜本项目的开发:刘丹李茜本项目的分析:刘丹实现该软件的计算机中心:学校IC卡管理中心e.此软件系统和学校IC卡管理系统资源共享,同时又相互独立管理的相互往来关系3、定义Windows 系列:运行环境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软件流程图:是由一些图框和流程线组成的,其中图框表示各种操作的类型,图框中的文字和符号表示操作的内容,流程线表示操作的先后次序。
功能结构图:将系统的功能进行分解,按功能从属关系表示的图表。
管理信息系统的各子系统可以看作是系统目标下层的功能,对其中每项功能还可以继续分解为第三层、第四层……甚至更多的功能。
4、参考资料a.《软件项目管理案例教程》韩万江、姜立新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4 b.《软件工程》张海藩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2c.SQL Server数据库d.校园信息资料e.软件测试技术二、测试概要标识符ABC功能点描述:客户机接收数据服务器接收数据服务器处理数据测试人员:1个 1个 1个测试时间:2013年12月16日-2013年12月27日2.1测试方法可以以瀑布模型描述软件工作过程,为了说明软件测试策略,可以把软件工程的过程表达成一个螺旋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o.2010-YKT-01中国移动一卡通业务测试报告—总体报告测试对象一卡通业务系统:英信凌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拓维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联动优势科技有限公司企业端管理系统:英信凌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数智国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立方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一卡通终端机具:英信凌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数智国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立方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RFID-SIM/IC一卡通应用:珠海东信和平智能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柯斯软件有限公司武汉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一卡通SAM卡: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一卡通母卡:上海格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一卡通加密机:上海格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测试日期2009-10-15~2009-12-25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目录1概述 (1)2测试范围及内容 (1)3测试依据 (2)4测试对象 (2)5测试环境 (9)5.1测试组网 (9)5.2配合测试系统 (10)5.3测试时间地点 (10)5.4测试人员 (10)5.5测试工具 (11)5.6测试管理工具 (12)6测试结果分析 (12)6.1测试总体情况概述 (12)6.2终端测试情况概述 (12)6.2.1双频读头设计 (12)6.2.2性能测试情况 (12)6.3RFID-SIM卡测试情况概述 (14)6.4测试方法 (14)6.4.1端到端业务功能测试 (14)6.4.2终端测试 (16)6.4.3卡片测试 (16)6.4.4接口测试 (16)6.5测试结果及结果分析 (17)7测试结论及建议 (17)7.1测试结论 (17)7.2通过测试产品信息表 (17)7.3总体建议 (20)附录A 测试分报告 (21)1概述研究院一卡通项目组在组织厂家完成一卡通业务系统开发后,在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博瑞琪大厦实验室组织对参与开发的厂家的产品和设备进行了测试。
本测试报告是对所有参与开发与测试的厂商系统及设备测试的总结,所有测试数据来源于厂家提供在实验室中的系统和设备,包括:1、英黎、拓维、联动优势开发的一卡通业务系统;2、英黎、数智国兴、杭州立方、中兴公司开发的一卡通企业端管理系统和一卡通机具终端;3、东信和平、柯斯、天喻公司开发的2.4G的RFID-SIM测试卡4、柯斯开发的13.56M的IC卡5、英黎、数智国兴、杭州立方、中兴公司开发的5大类一卡通终端;6、握奇公司开发的一卡通SAM卡;7、格尔开发的一卡通加密机和母卡。
本次测试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所有的测试方法、测试过程和测试数据均有厂家代表参与并认可。
2测试范围及内容本次测试主要测试内容为:●端到端业务流程测试。
业务流程测试包括正常流程测试和异常流程测试。
本次测试共对3个厂家的一卡通业务系统和4个厂家的企业端管理系统进行了测试。
共计完成了九类功能的测试:一卡通业务管理功能、子应用管理操作功能、一卡通业务系统管理功能、一卡通企业端管理系统系统管理功能、门禁功能、考勤功能、脱机消费功能、联机消费功能、移动增值服务功能。
●一卡通终端机具测试。
一卡通终端机具测试包括机具功能测试和机具性能测试。
本次测试共对4个厂家的5类一卡通终端进行了测试,五类终端为:门禁终端、考勤终端、消费终端、发卡终端、充值终端。
●接口测试。
接口测试主要对规范规定的开放接口进行了测试,包括:一卡通业务平台与企业端管理系统之间的接口测试,以及加密机接口测试。
●脚本测试。
脚本测试主要针对卡片类设备进行单系统测试,包括:RFID-SIM/IC卡一卡通应用脚本测试、一卡通母卡脚本测试、一卡通SAM脚本测试。
⏹RFID-SIM卡的一卡通应用脚本测试:通过脚本测试工具验证RFID-SIM的一卡通应用的功能及应用处理逻辑的正确性,测试的主要内容为:一卡通应用的命令接口脚本测试、POS流程脚本测试、状态机脚本测试、STK脚本测试、文件脚本测试。
⏹一卡通母卡的脚本测试:通过脚本测试工具验证一卡通母卡的应用功能和命令接口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一卡通SAM卡的脚本测试:通过脚本测试工具验证一卡通母卡的应用功能和命令接口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3测试依据表3-1 测试依据列表4测试对象本次测试的对象包括:测试对象名称开发厂商一卡通业务系统英黎拓维表4-1 测试对象列表以下是测试对象的详细描述:备注:本测试报告所获得的测试数据及结果只针对以上特定配置有效。
5测试环境5.1 测试组网图5-1 测试组网图5.2 配合测试系统序号系统名称说明1 行业网关实验室测试系统表5-1 配合测试系统5.3 测试时间地点序号测试时间测试地点1 2009年10月15日——2009年12月25日研究院312实验室表5-2 测试时间地点5.4 测试人员为确保测试工作快速、有效地开展,测试人员分为四个个小组进行测试:一卡通业务功能测试小组、一卡通终端机具测试小组、RFID-SIM/IC卡一卡通应用和SAM卡脚本测试小组、一卡通加密机和母卡测试小组,具体负责各类测试案例的执行,并提交相关测试数据。
此外,要求各开发厂商也成立相应的测试配合组,负责准备测试环境,并指派专人全程配合各组测试工作的顺利开展。
测试人员组成包括:●一卡通业务功能测试小组⏹中国移动测试人员:李亚强、任晓明、郭漫雪⏹厂商配合测试人员:张凯(拓维)、赵成(英黎)、王昕(联动优势)等●一卡通终端机具测试小组⏹中国移动测试人员:罗烽、杨超、黄延芳⏹厂商配合测试人员:黄其冰(英黎)、沈国华(杭州立方)、贾海霞(数智国兴)、金磊(中兴)等●RFID-SIM卡(2.4G)一卡通应用脚本测试小组⏹中国移动测试人员:乐祖晖、杨超⏹厂商配合测试人员:王刚(东信和平)、王启勇(柯斯)、侯志华(天喻)●IC卡(13.56M)一卡通应用脚本测试小组⏹中国移动测试人员:乐祖晖、杨超⏹厂商配合测试人员:王启勇(柯斯)等●一卡通母卡脚本测试⏹中国移动测试人员:任晓明⏹厂商配合测试人员:潘俊(格尔)等●一卡通SAM卡脚本测试⏹中国移动测试人员:乐祖晖⏹厂商配合测试人员:彭鹏(握奇)等●一卡通加密机和母卡测试小组:⏹中国移动测试人员:任晓明⏹厂商配合测试人员:潘俊(格尔)等5.5 测试工具用于SIM卡基本功能(脚本测试)以及SAM卡的测试工具描述参见下表:表5-3 脚本测试工具用于一卡通业务系统与企业端管理系统接口测试工具描述参见下表:5.6 测试管理工具本次测试采用TMS(Test Management System)作为测试管理系统,CQ(Clear Quest)作为缺陷管理系统来统一管理测试规范/用例、测试过程、人员、缺陷等,提升测试工作的专业化和科学化。
6测试结果分析6.1 测试总体情况概述从2009年10月15日至2009年12月25日,在研究院实验室共进行了5轮测试,包括:端到端业务功能测试、终端测试、RFID-SIM卡/IC卡/SAM卡/母卡脚本测试、接口测试、交叉测试。
共执行测试用例约4500个,累计发现缺陷数872个。
通过测试,一卡通业务系统、企业端管理系统、一卡通终端机具、RFID-SIM/IC卡的一卡通应用、一卡通母卡、一卡通SAM卡、一卡通加密机功能基本满足规范要求。
6.2 终端测试情况概述6.2.1双频读头设计立方的门禁、考勤终端采用13.56M与2.4G读头叠加的方式实现双频设计,其他厂家的各款终端均采用13.56M与2.4G分开设计的方法。
读头叠加的方式是指2.4G读头置于13.56M电路板之上重叠放置,用户刷卡时可以在终端的统一刷卡区域进行RFID-SIM、IC卡刷卡。
经测试,目前这种读头结构设计,使得IC 卡刷卡的距离较近,交易稳定性稍差。
读头分开设计是指2.4G读头与13.56M电路板分别置于终端的不同区域,互不干扰,用户需要在终端的不同区域使用RFID-SIM、IC卡刷卡。
经测试,目前这种结构设计,效果较好。
6.2.2性能测试情况本次测试是在研究院312实验室网络环境下进行的,主要从以下6个方面评估终端的性能:●发卡终端创建脱机消费子应用所用的时延●门禁终端执行门禁流程所用的时延(不含执行门控时间)●考勤终端执行考勤流程所用的时延●充值终端执行个人现金充值所用的时延●消费终端执行个人钱包脱机消费所用的时延●消费终端执行个人钱包联机消费所用的时延英黎、立方、中兴、数智国兴的终端性能均满足规范要求。
总体来说,英黎、立方终端的性能较好,门禁响应时延在350毫秒内,考勤的响应时延在315毫秒内,脱机消费的时延在390毫秒内。
具体的测试数据见下表:6.3 RFID-SIM 卡测试情况概述本次测试对3家卡商:东信、柯斯和天喻的支持一卡通应用和手机钱包应用的V1.1B 卡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满足规范要求。
6.4 测试方法6.4.1 端到端业务功能测试对每个厂商的系统及设备分别进行了单系统调测、单系统业务功能测试、与其他厂商系统的交叉测试、系统回归测试。
表6-1 端到端业务功能测试列表6.4.2终端测试对每个厂商的一卡通终端机具分别进行了机具调测、机具业务功能及性能测试、机具回归测试。
●机具调测:检查厂商开发的一卡通终端机具的基本功能,指导厂商理解规范,并解决开发中相关问题。
●机具业务功能及性能测试:检查厂商开发的一卡通终端机具的基本功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终端机具的脱机和联机交易时延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机具回归测试:根据所有测试中发现的问题,一卡通终端机具进行修改。
回归测试是对修改后的一卡通终端机具进行的全功能集测试。
6.4.3卡片测试通过脚本测试方法对RFID-SIM卡、一卡通IC卡、一卡通SAM卡、一卡通母卡进行测试,验证设备功能及应用处理逻辑。
●RFID-SIM卡脚本测试:共进行了六轮。
每一轮测试的脚本在前一轮测试的基础上进行修改。
●一卡通IC卡脚本测试:共进行了六轮。
每一轮测试的脚本在前一轮测试的基础上进行修改。
●一卡通SAM卡脚本测试:共进行了两轮。
每一轮测试的脚本在前一轮测试的基础上进行修改。
●一卡通母卡脚本测试:共进行两轮。
每一轮测试的脚本在前一轮测试的基础上进行修改。
6.4.4接口测试●业务系统与企业端管理系统接口测试:通过自行开发的测试工具验证业务系统与企业端管理系统接口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共进行了两轮测试。
●加密机接口测试:通过自行开发的测试工具验证加密机与一卡通业务系统的接口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共进行了两轮测试。
6.5 测试结果及结果分析针对每个厂家的测试结果及结果分析详见附录A中的报告。
7测试结论及建议7.1 测试结论通过测试,参与开发和测试的厂家的产品基本满足规范V1.0的要求,满足现阶段业务开展的需求。
测试具体结论如下:1、V1.0技术规范定义的业务流程具备可行性,可用于指导现阶段一卡通业务的开展;2、3个厂家提供的一卡通业务系统业务功能基本满足规范要求,系统接口满足规范要求;3、4个厂家提供的企业端管理系统业务功能基本满足规范要求,系统接口满足规范要求;4、3个厂家的业务系统与4个厂家的企业端管理系统能够实现互操作;5、4个厂家提供的一卡通终端机具业务功能基本满足规范要求,性能能够满足规范要求,但还需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