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态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本效益分析
控制性详细规划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措施

控制性详细规划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措施摘要: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是我国城市规划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在我国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由于其形成时间比较短,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尽完善之处。
本文结合某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评估实践,对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度在精细化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此提出了优化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控制性详细规划;问题;对策措施引言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指导我国各项城市建设活动行政许可的法定依据,以其明确的控制内容、具体的控制方式、可操作性较强的管理审批模式成为政府控制引导城市土地开发、塑造城市空间形态的主要手段。
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各地的实践中陆续暴露出各种问题。
为此,有必要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评估工作,通过对控规管理制度的评估,查找问题和原因,提出优化对策,以有效提高控规的科学性和适应性,使其更规范、高效。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开始步入新常态,2015年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我国的法定规划,只有通过建立健全一套规范、精细、公开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调整和管理制度,才能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城市发展的精细化和有效管理。
基于此,本文试图从控规精细化管理入手,结合某市控规评估实践,探讨控规精细化管理的对策措施。
1 控制性详细规划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1.1 单一的行政审批程序和控制要素与多元化的控制区域和调整类型不相适应现行的控规编制和管理普遍存在不区分地区差异、采取同一套行政审批程序和管控体系的情况。
2015年,某市将中心城区划分为一般地区、特殊地区(重点地区)和预留区(发展不定地区)3类地区,控规审批流程分新编类和修改类两类。
一方面,对重要程度不同、性质各异的各类地区,采用同一套审批程序和管控体系,灵活性和适应性比较差;另一方面,对控规调整的类型没有明确界定,对应的审批程序和成果要求也就没有区别对待,可操作性比较差。
低碳城市规划的内涵及其实施分析

低碳城市规划的内涵及其实施分析摘要:低碳城市是实现建设低碳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碳城市规划是实现低碳社会的重要手段。
本文在对低碳城市的内涵以及我国城市规划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基础上,探讨了实现低碳城市规划的具体路径,试图为我国的低碳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低碳城市;规划应对全球变暖的气候变化,建设低碳社会是各国发展的共同目标。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一直通过多种方式致力于低碳社会的建设。
中国政府已经将建设低碳社会做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并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战略。
而城市作为公共设施、社会经济活动、建筑物等都比较集中的聚集地,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源头集中区域,是实现控制碳排放的关键。
根据《中国城市化战略的低碳之路》报告,全国城市的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
城市规划正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现实和潜力,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土地,协调空间布局等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从而以最小的社会资源代价获取低碳发展目标。
因此,规划建设低碳生态城市,让低碳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始终,成为建设低碳社会的重要构成部分。
1低碳城市的内涵低碳城市的内涵是与低碳经济的概念密切相连的。
按照英国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中提出的,低碳经济就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也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国内学者也从不同的方面对低碳经济提出了一些看法,如潘家华研究员认为,低碳经济(发展),重点在低碳,目的在发展,是要寻求全球水平、长时间尺度的发展。
付允、马永欢等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论证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和发展方法,即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
对于低碳城市的内涵,因此,正如学者们对于低碳经济有不同的表述,对于低碳城市的内涵也有许多一些定义。
基于控制性详细规划要素构建碳平衡模型及其操作措施的探讨

通 过提取 “ 规 ” 与 能 源 消 耗 直 接 相 关 的 控 控 中
制要 素 , 建立碳 排 放 、 汇 模 型 , 而 使 碳 平 衡 影 响 碳 从 要素 直接 联 系“ 规 ” 制 性 要 素 , 城市 低 碳 管 理 控 控 为 提供 依 据 , 以达到 整个 城市 的“ 平衡 ” 碳 目标 。
2 研 究 方 法
本 文通 过结 合 “ 规 ” 控 的控 制要 素 , 以能 源 消 耗 同碳 排放 的关 系 为切 人点 , 简化 “ 规 ” 面上 的碳 控 层
泛 , 综 合 。低 碳 城市 强 调 减 少 碳 排 放 、 高碳 汇 , 更 提
从某 种 程 度 上 来 说 低 碳 城 市 是 生 态 城 市 的 一 个 子 集 。 因此低 碳生 态 城 市 的 概 念 , 将 低碳 作 为 生态 是 城市 的重要 概念 之一 来进 行 阐述 和强 调 。 ”
【 关键词 】 生态城 市; 平衡 ; 碳 碳排放 ; 碳汇 ;控制性详细规划 ;操作措施 【 图分类号 】 U 8 中 T 94 【 文献标识码 】 A
引 言
飞速发展 的工 业 除 了带 给人 们便 利 的生 活 及规
性 较大 , 般 的控 制 性详 细 规 划 ( 一 以下 统 称 “ 控规 ” ) 范 围( 除对城 市 的整体 “ 控规 ” 都 是 城市 中 的部分 用 ) 地, 几乎 难 以达 到碳 平 衡 的 目标 。但 是 “ 规 ” 整 控 在 个 规划体 系 中作 为 战略 层 面 的总体 规划 和操 作 层 面
生 态城 市
【 章 编 号 】 0 6— 8 2 2 1 ) 2— 0 2—0 文 1 0 3 6 (0 1 1 0 4 7
低碳-生态化城市规划设计问题

浅析低碳\生态化城市规划设计问题摘要:“低碳、生态、宜居,是21世纪的理想城市。
”所谓“低碳生态城市”,是指城市经济以低碳产业、生态城市建设为主导模式,市民以低碳、环保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生态型社会为建设蓝图的城市。
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是顺应城市低碳化、生态化发展趋势的重要战略抉择,是转变发展方式、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低碳城市;生态城市;规划设计abstract: “low carbon, ecological, livable, is the ideal city in twenty-first century. “ the so-called “low carbon ecological city “, is refers to the city economy to low carbon industry,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 as the dominant mode with low carb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ublic life as the idea and behavior of the government, with low carbon, ecological society as a blueprin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ity. the construction of low carbon ecological city,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choice to conform to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city, ecology,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transform the mode of development, the implementation of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keywords: low carbon city; ecological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中图分类号: tu984s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加,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不断发生变化,资源、环境、人口等社会经济问题也日益尖锐,环境问题已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财建[2012]167号)
![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财建[2012]167号)](https://img.taocdn.com/s3/m/5e6328c5d5bbfd0a795673a9.png)
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财建[2012]16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住房城乡建设厅(委、局),新疆建设兵团财务局、建设局: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统一部署,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建筑节能,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促进城乡建设模式转型升级,特制定以下实施意见:一、充分认识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意义绿色建筑是指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深入推进建筑节能,加快发展绿色建筑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目前,我国城乡建设增长方式仍然粗放,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建筑建造和使用过程能源资源消耗高、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比较突出。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以绿色、生态、低碳理念指导城乡建设,能够最大效率地利用资源和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有效转变城乡建设发展模式,缓解城镇化进程中资源环境约束;能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理念,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空间,显著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人民满意度,并在广大群众中树立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观念;能够全面集成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及环境保护等多种技术,极大带动建筑技术革新,直接推动建筑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促进建筑产业优化升级,拉动节能环保建材、新能源应用、节能服务、咨询等相关产业发展。
各级财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推动发展绿色建筑,是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内容,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紧紧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尽快制定有力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健康发展。
环境成本核算及控制综述

-119-
在环境成本核算这方面的研究上来看,我国的学者研究范 围更为广泛,涉及到界定、分类、计量等问题。但大部分的企业 对于环境成本核算还沿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很多关于环境 的隐性成本未能考虑在内,并不完全适用。
能耗效益分析报告范文

2.3案例分析
在本部分,我们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具体分析能耗效益。我们选取了一家制造业公司作为案例对象,该公司实施了一系列能源管理措施,以降低能耗并提高效益。
3.结论
3.1总结
在本报告中,我们对能耗效益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其进行了评估。通过能耗分析,我们了解了能源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同时,通过效益评估,我们发现了能源使用的优势和弊端,以及其对企业和社会的影响。在案例分析中,我们详细介绍了几个实际案例,并对其进行了能耗效益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报告中的概念和方法。
4.加强能耗效益统计和评估:建立完善的能耗效益评估体系,定期对能源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和统计,及时发现和解决能源浪费问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以上建议,我们可以更加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能源资源,达到节能减排,提高能效的目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统一。
3.3展望:
在未来,随着能源环境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国家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能耗效益分析将成为企业和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的不断应用,将能够更精确、更全面地评估能源消耗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更具前瞻性和科学性的节能减排措施。
1.3目的
本报告的目的在于对能耗效益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了解能源消耗的情况以及效益评估,为各个行业及企业提供实用的参考依据。通过对能耗数据的分析和效益评估,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合理的能源规划和节能措施,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成本,促进可持续发展。同时,本报告还将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不同行业在能耗效益方面的优劣势,为企业在能源管理及效益评估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通过本报告对能耗效益的深入分析,旨在为支持节能减排政策、促进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概论低碳生态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本效益

概论低碳生态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本效益摘要:本文对低碳生态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本效益进行了讨论,分析了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相关问题,强调了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落实低碳城市建设的有效法定手段。
关键字:低碳生态详细规划成本效益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成本效益分析的基本介绍1.资源的稀缺性原理资源在广义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我们无需支付任何对价即可获得的,如空气、水、阳光等,另一类是我们需要支付对价才可享用的,如网络资源、电力、煤气,通常我们认为后者的对价胜是因为它们包含了人类的智慧及劳动。
然而,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及人类的繁殖,清新的空气、纯净的水等都成为一种相对稀缺的资源。
因此,经济学家认为,“从人类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角度来看,所有可用的资源都是显得不足的。
这种情况被称为资源的稀缺哇”因此,经济学研究的问题也就是如何使稀缺性的资源获得最大的使用,即用一定的对价获得最大的效益。
2.成本、效益成本与效益的概念是为了实现稀缺性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达到帕累托最优而必须借助的分析性工具。
经济分析的核心就是成本效益分析。
在经济学中,成本又称为生产费用,它包括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等。
效益的基本含义是:“以最少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的资源)消耗取得同样多的效果,或用同样的资源消耗取得较大的效果。
”3.社会成本理论经济学中的社会成本是相对于私人成本(或称私人机会成本)而言的,私人成本是对生产者来说的某种资源的另一种最佳用途,而社会成本是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说的某种资源对整个社会的另一种最佳用途。
在市场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往往考虑的只是各自的机会成本而没有考虑社会成本,但社会成本却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对于交易主体双方之外的第三方的影响。
社会成本理论应用于法律研究领域,就要求“从外在性问题出发,通过进一步界定当事人双方的权利界限,得到一种权利配置结构,”而“问题的关键只在于如何使法律能选择一种成本较低的权利配置形式和实施程序。
低碳生态科技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低碳生态科技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项目概况低碳生态科技产业园项目旨在建设一个以低碳生态科技产业为主导的综合性产业园区。
园区以生态环保、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为理念,涵盖低碳技术研发、应用推广、产业孵化等多个方面。
项目规划面积为XXX平方米,总投资为XXX万元。
市场分析1.国内外低碳生态科技产业发展迅速,政策支持力度大,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
2.低碳科技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包括建筑节能、新能源开发利用、清洁生产等,市场需求旺盛。
3.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一些低碳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但整体发展水平较为分散,缺乏统一的集聚平台。
可行性分析1.项目符合国家政策方向,有政策支持基础。
2.项目所在地生态环境优美,资源丰富,利于低碳生态科技的发展。
3.项目规划科技研发中心、产业孵化园区等设施,能够提供完整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4.项目具备较为丰富的技术研发团队和专业人才,有利于项目的实施和运营。
5.项目规划了多层次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能够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投资回报分析1.在市场需求旺盛的情况下,低碳生态科技产业园可通过租赁、出售土地、提供配套服务等多种方式获取收益。
2.项目的运营费用相对较低,可实现较高的营业利润率。
3.项目实施过程中可吸引一定规模的投资,有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潜力。
4.项目成功运营后,可带动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交流,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圈。
风险分析1.低碳生态科技产业园项目的运营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技术进展不顺利、政策支持不稳定等因素。
2.项目资金运作风险主要包括项目资金筹措困难以及资本市场不稳定等因素。
3.基础设施建设风险主要包括施工周期延长、成本超支和工程质量问题等因素。
总结综合分析可知,低碳生态科技产业园项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项目依托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通过提供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能够吸引并孵化一批高质量的低碳科技企业,为推动低碳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然而,项目仍存在一定风险,需要合理评估和控制风险,制定科学可行的企业发展战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和可持续发展。
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

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正文:---------------------------------------------------------------------------------------------------------------------------------------------------- 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建设厅(委、局),新疆建设兵团财务局、建设局: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统一部署,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建筑节能,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促进城乡建设模式转型升级,特制定以下实施意见:一、充分认识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意义绿色建筑是指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深入推进建筑节能,加快发展绿色建筑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目前,我国城乡建设增长方式仍然粗放,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建筑建造和使用过程能源资源消耗高、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比较突出。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以绿色、生态、低碳理念指导城乡建设,能够最大效率地利用资源和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有效转变城乡建设发展模式,缓解城镇化进程中资源环境约束;能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理念,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空间,显著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人民满意度,并在广大群众中树立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观念;能够全面集成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及环境保护等多种技术,极大带动建筑技术革新,直接推动建筑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促进建筑产业优化升级,拉动节能环保建材、新能源应用、节能服务、咨询等相关产业发展。
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应用项目-定义说明解析

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应用项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绿色低碳技术是指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通过创新技术手段来实现节能减排的技术体系。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绿色低碳技术也逐渐成为各个领域发展的重点。
本文主要探讨了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应用项目的情况。
在绿色低碳技术攻关项目方面,本文涵盖了技术研发、系统集成以及实验验证等关键环节。
通过技术研发,我们可以不断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系统集成则是将各项技术有机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以实现最佳的能源利用效果。
而实验验证则是为了验证技术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的应用项目提供参考。
在绿色低碳技术应用项目方面,本文将重点讨论工业、建筑和交通领域的应用情况。
工业领域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较大的领域之一,因此如何应用绿色低碳技术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同样,建筑领域和交通领域也在努力探索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此外,本文还对绿色低碳技术的效益进行了评估。
环境效益方面主要考虑的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改善大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经济效益方面则关注能源成本的降低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社会效益方面包括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环境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等。
通过对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应用项目的研究和讨论,本文旨在总结攻关项目的成果和应用项目的经验,同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希望本文能够为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
每个部分的内容如下: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其中,概述部分对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应用项目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强调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
接着,文章结构部分介绍了本文的整体流程和章节安排,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逻辑框架。
最后,目的部分明确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和意图,为后续的内容提供了指导。
低碳生态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本效益分析

5 . 4 , 我 国二氧 化 碳排 放 源 头 集 中 区域 , 实 48 % 是 是 现控 制 温 室气 体排 放 的 关键 政 策 领 域 ¨ 。 当前 我
国各地政 府 都展开 要 建 设低 碳 生 态 城 市 , 乡规 划 城
与效 益 , 以近期完 成 的 石 家庄 正 定 新 区低 碳 生 态 并
指所 有大 众 ( 众 之 和 ) 小 。成 本 效 益 分 析 对 象 的 地
用评 估低 碳城 市 规 划建 设 政 策 和 投 资决 定 。 本 文是 在这 个前 提下 , 对 我 国城 乡 规 划体 制 内具有 针 法定 效力 的控 制性 详 细规 划 管 理手 段 , 出在 实施 提 低碳 生态 城 市 控 制 指 标 时 要 考 虑 产 生 的经 济 成 本
【 摘要】 公共政策手段必然有其成本 ,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政 策也不例外 。政 策手段 带来 的成本与效 益需要有科 学性及客 观的
分析 , 才会 帮 助政 府在 制 定政 策及 建设 项 目时提 高社 会 整 体 经 济 效 率 , 到 优 化 经 济 资 源 之 目的 。 本 文提 出需 要 对低 碳 城 市 达 规 划和 建设 手段 进 行 成 本 效益 分析 的 必要 性 , 从 科 学客 观 角度 建 立 低 碳 城 市成 本 效 益 理 论 和 方 法 , 用评 估 低 碳 城 市 规 划 要 应 建 设 政 策和 投 资 决 定 。并 针 对 我 国城 乡规 划 体 制 内具 有 法 定 效 力 的 控 制 性 详 细 规 划 管 理 手段 , 出在 实 施 低 碳 生 态 城 市控 提
学 客观角 度建 立低 碳城 市 成 本 效益 理 论 和 方法 , 应
公司年度绿色低碳工作思路与计划

公司年度绿色低碳工作思路与计划1. 引言1.1 背景介绍公司年度绿色低碳工作思路与计划引言我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专注于环保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
多年来,我们致力于研发和推广环保技术,为改善环境质量和减少排放做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速和环境问题的加剧,我们也意识到自身在绿色低碳工作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为此,公司决定制定年度绿色低碳工作思路与计划,全面提升环保意识,减少碳排放,推动绿色发展。
本文将针对公司的绿色低碳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探讨绿色低碳工作的重要性,详细阐述公司年度绿色低碳工作的思路与计划,并提出具体措施和计划,同时设计监测和评估机制,以确保绿色低碳工作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
1.2 问题提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绿色低碳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在这个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意识到自身在环保领域的责任和义务。
即使有这样的认识,很多公司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很多公司在绿色低碳工作方面的投入还不够充分,不够持续。
他们在环保方面的计划和行动往往只停留在口号和表面,缺乏深度和长远性。
这导致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取得显著的环保效果,也无法形成可持续的绿色低碳工作机制。
一些公司在绿色低碳工作中存在着认识误区和行动不力的情况。
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绿色低碳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没有意识到环保工作与公司长远发展的密切关系。
在实际操作中,这些公司往往只是简单地完成一些符合环保要求的表面工作,而忽视了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深层含义。
绿色低碳工作在公司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公司进一步加强认识,深化理解,并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绿色低碳工作计划和措施。
只有这样,公司才能真正做好环保工作,提升自身环境形象,同时也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3 目的意义公司年度绿色低碳工作的目的意义在于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通过引入绿色低碳理念,实施相关政策和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方案设计阶段建筑碳排放计算与低碳性评估

方案设计阶段建筑碳排放计算与低碳性评估目录一、内容简述 (1)1.1 背景介绍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二、方案设计阶段碳排放计算方法与步骤 (4)2.1 碳排放计算原理与方法 (5)2.2 建筑碳排放计算流程 (6)三、低碳性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7)3.1 评估指标选取原则 (8)3.2 低碳性评估指标体系框架 (9)四、方案设计阶段低碳性评估方法 (9)4.1 评估方法选择 (11)4.2 评估流程设计 (12)五、案例分析 (12)5.1 案例选择依据 (13)5.2 低碳性评估结果展示 (15)六、结论与建议 (15)6.1 研究结论总结 (17)6.2 政策建议与展望 (18)一、内容简述本文档主要针对方案设计阶段的建筑碳排放计算与低碳性评估进行详细阐述。
我们将介绍建筑碳排放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包括建筑物的能源消耗、碳排放源及其排放量计算等。
我们将对低碳建筑设计原则进行分析,以指导方案设计阶段的碳排放减排目标设定。
我们还将探讨低碳性评估的方法和标准,以确保设计方案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在方案设计阶段,建筑碳排放计算与低碳性评估是实现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建筑能源消耗、碳排放源及其排放量的准确计算,可以为设计方案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有助于优化建筑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降低碳排放强度,实现低碳发展目标。
低碳性评估可以帮助设计师识别潜在的碳排放风险,为方案调整提供依据,确保设计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低碳性能。
1.1 背景介绍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建筑业作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节能减排责任。
随着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低碳建筑成为了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为了实现低碳建筑的目标,需要在建筑的设计阶段就开始对其进行碳排放的精细计算与低碳性的评估。
本报告即为应对这一需求而撰写,旨在为建筑行业在方案设计阶段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碳排放计算与低碳性评估方法。
节能低碳环境下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

节能低碳环境下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摘要】绿色建筑是在节能低碳环境下的重要建筑形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本文首先介绍了绿色建筑的定义与特点,以及节能原理。
然后分析了绿色建筑在经济、环境和社会方面的效益,包括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提升员工健康等方面。
研究发现,绿色建筑不仅可以降低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成本,还能提高房产价值,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总结了节能低碳环境下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探讨了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与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绿色建筑在经济上的重要性,促进其在建筑行业的广泛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节能、低碳、环境、绿色建筑、经济效益、定义、特点、节能原理、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发展趋势、建议、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之一,也在逐渐推广和普及绿色建筑技术。
政府在政策层面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促进人们尽快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虽然绿色建筑有着诸多优势,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包括成本较高、技术标准不统一等。
本文旨在对节能低碳环境下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在当前建筑市场的地位和发展趋势,从而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1.2 问题提出绿色建筑在目前社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在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均有显著的优势。
虽然绿色建筑有诸多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其成本相对传统建筑较高,导致一些开发商和业主在选择建筑模式时犹豫不决。
需要对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从而为相关利益相关方提供更具说服力的数据支持,推动绿色建筑在市场上的广泛应用和推广。
本文旨在通过对绿色建筑在节能低碳环境下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以期为各方决策提供参考,推动清洁能源与节能减排的发展。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在节能低碳环境下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绿色建筑在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建筑价值等方面的优势及具体效益。
低碳城乡规划的总体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集成研究

低碳城乡规划的总体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集成研究摘要:低碳城乡规划是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全球性挑战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低碳城乡规划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的集成研究对于实现低碳城市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低碳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集成引言:目前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往往是分开进行的,缺乏整体性和协同性。
因此,研究总体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集成方法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低碳城乡规划的总体规划低碳城乡规划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通过减少碳排放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规划。
总体规划是低碳城乡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总体规划需要确定低碳城市的发展目标和战略。
这包括设定减排目标、能源结构调整、绿色交通推广等方面的具体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总体规划需要考虑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
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的功能区域,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可以减少人们的通勤距离,降低交通能耗和碳排放。
总体规划需要推动低碳交通的发展。
这包括建设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鼓励非机动交通的使用,推广电动汽车等低碳交通工具,并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和服务。
总体规划需要促进能源的节约和利用效率的提高。
这包括推广节能建筑、智能电网建设、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方面,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总体规划需要加强低碳城市的监测和评估。
通过建立监测系统,及时了解城市的碳排放情况和能源利用情况,并进行评估和调整,以确保低碳城乡规划的有效实施[1]。
二、低碳城乡规划的控制性详细规划集成(一)合理布局城市空间结构合理布局是建立科学、稳定、高效的空间结构的重要手段。
首先,合理布局可以解决交通堵塞问题。
在城乡规划中,合理布局交通网络和交通设施是解决交通拥堵的关键。
通过合理规划道路、公交线路和地铁线路的布局,可以减少交通瓶颈和拥堵点,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
此外,合理布局还可以鼓励非机动交通和公共交通的使用,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从而减少交通拥堵的发生。
低碳生态视角下的绿道详细规划设计——以深圳市2号区域绿道特区段为例

: 酬 : ll I l m i
:
道见证 了深圳特区发展的历史足迹,
使 特 区段 绿 道 不 仅 是 个 简 单 的 绿
色开敞空间,更是一条生态之道 、休 闲之道 、人文之道和紧急情况下救灾
道。
现 生活 休 闲 体 化 和 增强 可 持 续 发 展能 力均 具有 重 要 意 义 。 深 圳市 2号 区域 绿 道特 区段 的详 细 规 划设 计, 探 索 出绿 道 规 划 设 计一 建设 全 过 程 的 生态 化 建 设 方 法, 基 于低 碳 生 态理 念 , 因地 制宜 地 进 行 了 绿道 选 线 ,构 建 了 “ 点一 线 一 面 ” 结合 的生 态 布局 和 乡土 化 、特 色 化 并 存 的绿 廊 景 观, 以体 现 人 文关
整个 线 路景 观 生 动而 富 于 变化 ,
与公共交通 网的衔接 ,完善 换乘 系
采用 “ 大集中 、小分散”的方式设置,
制人流 、物流 、车流 、能流和信息
以慢行系统为纽带,有机串联起各类 统, 方便居 民和 游客进入 ,服 务设施
流,构建 自然和谐 、民生幸福的生
态 文 明型 区域 绿 道 网, 并 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过 绿 道
划建设 。
4. 1因地 制 宜 的绿 道详 细 选 线 在绿道的总体构成 中,线路是基
础,选线的好坏是绿道成功与否的关 键。特区段绿道建设在选线时采用资 料分析、现场调研 、问卷调查和座谈
走访等多种方式方法,根据 ( ( 珠三角
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 的指引,综合 考虑本段绿道与城市绿地系统、城市 土地利用、城市人口密度分布、城市 综合交通,特别是公共交通、城市旅
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的功能定位与内容解析

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的功能定位与内容解析庄贵阳·李红玉·朱守先中国大陆的低碳经济理论和实践,一直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虽然很多城市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构想,但总体上具有自发性、零散性和尝试性的特点,“学中干,干中学”,尚未形成统一的体系。
国家发改委明确要求五省八市低碳经济试点地区编制低碳发展规划、制定支持低碳绿色发展的配套政策、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以及积极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成为低碳实践体系化过程中重要的一步。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中国大陆以低碳为导向城市规划研究刚刚开始,还未形成有效系统的低碳城市规划理论体系和方法。
本文是作者对吉林市、广元市、深圳市等城市低碳发展规划或路线图研究的经验总结,希望能够推动大陆低碳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一、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的功能定位低碳城市建设要求对城市建设和碳排放进行有效的规划和管理。
只有对低碳城市发展规划进行深入研究,构建其理论基础,明确低碳城市内涵、定位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才能真正将低碳理念落到城市的规划建设实际中。
当前,低碳城市建设实践迫切需要相关理论进行指导,并逐渐系统化。
城市规划应该承担起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角色。
低碳城市发展规划是在特定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下低碳理念及技术与城市空间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相结合,对城市进行空间和发展时序的制度性安排。
编制城市低碳发展规划,可以有效发挥规划的综合引导作用,通过明确城市低碳发展目标,识别确定低碳发展任务,提出具体保障措施,探索城市低碳发展模式。
大陆现行的城市规划体系由三部分构成,其一是城市空间形态规划,是对城市空间资源利用的制度化安排,具有法律效应,在空间安排之前,对城市性质和经济社会主要特征有概要性规定;其二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是对城市经济社会功能定位与目标、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和规模、人口与劳动力、城市公共服务、城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整体的发展规划,主要是时序性和目标指向的而非空间性;其三是城乡土地利用规划,是对城市市域土地利用的制度性安排,从用地角度合理配置农业、工业、城市建设、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土地利用结构,是指标性和空间性的结合。
浅谈生态环境工程的造价管理与控制

浅谈生态环境工程的造价管理与控制【摘要】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国家正逐步在加大对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的投资,也不断拓宽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领域,比如水土流失、大气污染、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大气、水体、土壤等生态污染的防治,生态园林的规划设计等等。
在生态环境工程实施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也成为了关注的重点,本文简要阐述了生态环境工程的全过程造价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方法。
【关键词】生态环境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对策生态环境工程工程本质上也是属于土木工程中的一个分支,生态环境工程所涉及的造价专业内容也比非常多,比如非开挖修复工程、市政工程、园林绿化工程、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设备采购等等。
为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打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在人们的生活方面上生态环境工程的建设也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大气、水到土地,只为保护我们的蓝天、碧水、净土。
作为国家大力发展的大型基础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深入学习、研究、创新,并做好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将生态环境工程建设投资达到最优的投资效果,为后期其他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奠定良好的基础。
1.投资决策阶段造价管理与控制在生态环境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整体考虑将工程造价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从而有效地控制建设投资。
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是整个生态环境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体系中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工作。
从以往的环境工程建设项目风险评估方面来看,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决定着后续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与管理,通常投资立项决策阶段需要消耗总投资额的0.5%~3%[1],虽然占比比较小,但是对整个项目的工程造价有着重大的影响。
因此在项目决策前期就要深入了解项目情况作,科学、合理地规划各个环节的整体安排,编制科学精准的投资估算,以便有效的控制成本获得良好的投资收益。
假设建设投资偏离规定的范围,则必定会影响到投资收益。
生态型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效益评估

汤 峰 制 递 王剑 塞国 蕉 值1 生 型 陈 飞缨 树 陈 夔 迁 4 盔 控 燕 塑 盛 旌伟 春 蛙
规 划
PLANNI NG
文章编号 :0 9 6 0 ( 1)6 0 8— 6 10 - 0 02 10 — 0 2 0 0 中图分 类号: U 8 文献标 识码 : T 94 B 基金项 目: 海外科学家江苏发展项 目 “ 徐州九里 湖区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 究” 目 项
(Z 0 9 6 ) B 2 0 0 2 资助。
As e s n o I lme t r B n f s f c l gc l e ua o y s s me t f mpe n a y e e i o E o o ia R g lt r t De a d P a nn t i ln ig l e
汤春 峰
陈燕飞
王树盛
陈国伟
王磊
涉及 到城市建设中各个方面的利益 是 城 市政 府意 图、公众利益 和个 体利益
平衡协调的平台,体 现着在城市建设中
各方角色的责、权、利关系,是实现政 府规 划意图 保证公共利益、保护个体
效 实施 的关 键。在我国城 市规划体 系
中,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连 接城市总体规
8 现代城市研究 2 1 7 2 01
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质量。 关键词: 低碳 ; 生态型控规 苏州工业园区
Ab t a t Th sp p r a e t e e oo ia e u ao y d t i d p a n n fS z o s u L k ce c s r c : i a e k s”h c lg c lrg lt r e al ln ig o u h u Du h a e S in e t e a d E u a in I n v to itit s a x mp e T r u h a a y i g t e q e t n t h s e s e t n d c t n o a in D src ”a n e a l . h o g n l zn h u si o t e a s s m n o o o mp e e tr e e t fta i o a e u a o y d t i d p a n n , h s p p rp o o e o a s s h f i lm n a y b n f s o d t n l g lt r ea l l n i g t i a e r p s st s e st e i r i r e i lm e tr e e t fe oo i a r g lt r e ald p a n n r m h rn p ra in s r ieb n f , mp e n a y b n f so c l gc l e u a o y d ti ln i g fo t eta s o tto e v c e e t i e i t e In c n m i ef in y t e e o o ia n io m e t e e ta d t er s u c s u i g b n f n O h a d e o o c f ce c , h c lg c l v r n n n f n h e o r e s e e ta d S i e b i n i o , hc a ep t eg ee fc ie e so g lt r e ald p a nn c u aey a d e h n et e n w ih c n h l ow ih t f t n s f e ua o y d t i l n i g a c r tl , n n a c h h e v r e i pe e tr u l yo ter g l tr ea ldpa n n . m lm n a yq a i f h e ua o yd tie ln i g t K e r s o c r o ; c lg c l e u ao y d t i dp a n n ; u h uI d sra P r ywo d :l w-a b n e o o ia g lt r eal ln i g S z o n u ti l a k r 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碳生态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本效益分析
发表时间:2018-11-21T14:45:34.01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2期作者:宋佳密永祥[导读] 曾经的中国城市走在外延扩张的发展之路上,导致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无序规划、低效开发,城市病频发。
临沂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山东临沂 276002
摘要:低碳生态城市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的研究主要围绕低碳生态城市控规技术理性和公共政策属性两方面展开。
技术理性方面主要从低碳生态控规的“内在科学性”与“外在约束性”进行研究;公共政策属性方面主要围绕低碳生态控规实施总结等内容展开。
总体来看现有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以技术理性研究为主要议题,公共政策属性研究薄弱。
关键词:低碳生态;详细规划;成本效益
引言
曾经的中国城市走在外延扩张的发展之路上,导致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无序规划、低效开发,城市病频发。
现代化城市规划面对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问题,城市低排高效、绿色低碳,已成为发展趋势。
为了将低碳生态理念落实到城市规划和建设中,避免停留在宏观目标层上炒作理念,就必须通过深入研究和建设实践探索,制定有关低碳生态的控制指标,并融入城市规划法定编制体系中,才能有效促进低碳城市的建设。
1 低碳生态型控规概念
以低碳生态为导向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阶段,其相较于传统控规的改进优化主要集中在低碳生态指标体系整体构建、在控规指标体系中引入更为科学合理的生态调控指标和加强对生态调控指标取值的合理性研究三个方面。
目前,学术界关于低碳生态规划的评判标准尚无定论,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来落实低碳生态理念:土地与交通、水资源、综合物理环境、能源利用、绿色建筑、地块开发生态控制指标。
2 低碳建筑的成本分析
与普通建筑相比,绿色建筑由于采取了满足采取了改善居住舒适性、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等措施,导致其全生命周期各项成本值发生变化其中增加的成本称为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节约的成本称为绿色建筑的增量效益。
绿色建筑的建造势必要求节能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管理的规范化,这些都会引起成本的增加,这也正是房地产商积极性下降,制约绿色建筑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3 低碳建筑的效益分析
3.1低碳建筑环境效益分析
低碳建筑对于环境效益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按照增量成本分析的计算原则,低碳建筑在节能、节水、节约材料方面,在低碳建筑公共服务设施、旧建筑重新利用、高效节能系统设计、可再生能源利用、节水资源技术、生态化建筑材料等方面的应用,都产生了巨大的环境效益。
低碳建筑的环境效益表现为多个角度,如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和其他有害气体排放、降低有害材料的使用、提升人们的居住健康水平等,这些都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低碳理念、低碳设备和低碳技术加以实现。
环境效益是低碳建筑效益的重要组成内容,我国未来二氧化碳排放量目标,规定在2020年碳排放量为2005年的40%左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将大大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和浪费,这对于环境进一步恶化起到了很好的抑制作用。
3.2经济效益
(1)给开发商带来的经济效益。
对于普通建筑而言,房地产开发商在进行土地改造时,先要将原来土地上的建筑进行拆除,几乎不能回收利用混凝土、瓷砖、玻璃、木材、塑胶等,增加了房地产开发商的土地清理成本。
而生态建筑的建材60%可以回收利用,开发商的清理成本就会减少,这也增加了开发商的利润空间;
(2)给居住者带来的经济效益。
绿色建筑可以保暖省电,根据目前国内已有的或者正在建造的绿色建筑测算,这些绿色建筑的耗电量仅是传统建筑的85%,以南昌万科金域蓝湾1-5号楼为例,建筑面积为76322.84m2,绿色建筑可节约的运行费用18727.45元/年。
(3)给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
绿色建筑在其生命周期内产生了良好的外部效益,但是生产者不能获得全部的外部效益。
也就是说经济外部性的产生是由于生产者的内部收益(或内部成本)与社会收益(或社会成本)之间出现了差距,而这差距就是所谓的“外部收益”或“外部成本”,用公式表示就是:社会效益=内部效益+外部效益。
3.3低碳建筑社会效益分析
低碳建筑的节能是其主要特点,但是低碳建筑强调的不仅仅是节能,而是在体现社会效益和人文关怀下的节能。
低碳建筑由于其自身的低碳环保特性,相对于传统建筑模式,更能为人们提供享受美好生活的健康居住环境。
这就是首先要为人们提供一个宜居的环境,增加舒适度,例如,人们置身于温度适宜、花草簇拥、溪流环绕的美妙环境中,不用空调,不需音响,感受自然的温度和来自自然的声音,是何等的赏心悦目。
其次,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势必为低碳建筑带来成本的降低和功能的增加,使低碳建筑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同时,由于人们能够更好地享受低碳带来的高品质生活,人的健康水平得以提高,间接产生的社会效益不可估量。
4 低碳生态中不同主体的成本效益
目前较具法律效力的低碳生态城市政策手段是通过《城乡规划法》法定城市规划管理体系内实施控制碳排放和生态资源使用的目标,其中特别具备操作性和法定权力的手段是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及在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的规划条件等。
有关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实施低碳生态城市目标的案例,近期在不同城市已有所展开,并会日益普及。
按照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条件要求,这些技术指标的成本和效益会在土地开发和房产投资开发过程中体现。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潜在增量成本,可以按政府(代表社会整体)、企业/开发商/投资者(包括一级和二级开发主体)、消费者/使用者三个不同经济主体面对的成本效益作为分析框架。
(1)政府(也代表社会整体):由于低碳生态城市整体资源和能耗降低,常规能源开发投资需要也会降低,对公共财政整体来说是有益的;低碳城市建设应用的新建造技术、建材和设备会提高城市生产总值并创造就业机会。
社会的环境效益很重要,这种参数目前主要是以政策可以降低的碳排放量为测量的单位。
政府的成本包括所有政策提供的经济成本(激励政策的公共财政成本),也可以考虑包括政策实施管理的行政成本、政府的信息成本)。
(2)建设单位/开发商:建设单位/开发商面对的成本是要符合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政策要求的生产成本:“增量成本”。
“增量成本”是指按低碳城市规划建设政策要求而应用的生产技术所需的总成本与基准建筑成本之间的差值。
建设单位/开发商的效益是:可以从政府得到的经济激励效益(各种财政政策补贴、优惠等)、从消费者(愿意付出额外支出去享受低碳的经济利益)得到的额外售价/租金。
(3)消费者/使用者:消费者/使用者的最大效益是通过节能节省的能源费用,一般最主要为电费。
如果政府提供直接经济激励给终端消费主体,他们也可能有费税减免的效益。
消费者/使用者要支付新建材/设备带来的额外运营维修成本(反映在物业管理费递增上)。
如果市场推动,低碳建设给使用者带来的经济效益信息很明确,消费者可能会愿意进行额外支出去享受低碳的经济利益。
以上的成本效益分析框架的基本目的是:城市中无数的主体(企业、个人、政府)都在追求他们的净利益(或价值),分析不同主体能否在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政策手段实施的回报率,可以了解不同主体的主动性,然而调整政策,使能够产生有效的管制与激励效用。
如果主体不能达到基本回报率,政府的财政政策可以按具体经济影响提供补贴,推动政策实施。
所以,客观的成本效益分析可以协助决策者建立具有经济效率的政策手段和体系。
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更好居住条件的向往,加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的保证和国家经济措施的刺激。
绿色建筑必将快速的发展,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程秀生.低碳建筑的设计策略及推广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8(01)
[2]王华,刘东升.探析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中应用[J].门窗.2018(02)
[3]田园.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J].现代园艺.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