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考点解析全程复习:胶体
高考化学分类解析(十四)胶体
高考化学分类解析(十四)——胶体考点阐释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会比较溶液、浊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三种分散系。
2.了解胶体的概念、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常见胶体的制备方法。
命题趋向与应试策略(一)重视基础形成知识规律1.三种分散系比较2.胶体的性质、制备、提纯、凝聚方法(二)分析热点把握命题趋向分散系包括溶液、浊液、胶体三部分内容,其高考的热点有:分散系有关概念的理解,常见分散系的比较与判断,胶体的重要性质与应用。
命题主要集中在对胶体的制备。
胶体的性质和胶体提纯(渗析法)的考查上。
题目类型主要为选择题,解答的关键是要把握胶体是一种分散系,其胶粒直径在1 nm~100 nm之间,因此具有丁达尔现象、布朗运动、电泳、渗析及凝聚等特性。
纵观这几年有关考查胶体知识的试题,命题有向着考查胶体的基本知识与科技、生活、生产相结合的问题发展的趋势。
[例题]“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
所谓“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直径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1 nm=10-9 m)A.能全部透过半透膜B.有丁达尔现象C.所得液体可能呈胶状D.所得物质一定是浊液解析:纳米材料粒子直径为几个nm至几十个nm,介于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 1 nm~100 nm之间,所以纳米材料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范围,具有胶体性质,不能透过半透膜,具有丁达尔现象等。
答案:B试题类编选择题1.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述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A.冷水B.沸水C.NaOH浓溶液D.NaCl浓溶液2.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1 nm~100 nm之间B.能透过半透膜C.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D.呈红褐色3.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甘油加水作护肤剂B.用明矾净化水C.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D.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4.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胶体微粒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把胶体和溶液、悬浊液区别开来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发生丁达尔现象C.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的半透膜只能让较小的分子、离子通过D.胶体微粒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5.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10 nm,1 nm=10-9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
高中化学:胶体的性质知识点
高中化学:胶体的性质知识点1.胶体的性质与作用:(1)丁达尔效应:由于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会使光发生散射,可以使一束直射的光在胶体中显示出光路.(2)布朗运动:①定义:胶体粒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②水分子从个方向撞击胶体粒子,而每一瞬间胶体粒子在不同方向受的力是不同的.(3)电泳现象:①定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②解释: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离子而带电荷.扬斯规则表明:与胶体粒子有相同化学元素的离子优先被吸附.以AgI胶体为例,AgNO3与KI反应,生成AgI溶胶,若KI过量,则胶核AgI吸附过量的I-而带负电,若AgNO3过量,则AgI吸附过量的Ag+而带正电.而蛋白质胶体吸附水而不带电.③带电规律:1°一般来说,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等胶体微粒吸附阳离子而带正电;2°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土壤等胶体带负电;3°蛋白质分子一端有-COOH,一端有-NH2,因电离常数不同而带电;4°淀粉胶体不吸附阴阳离子不带电,无电泳现象,加少量电解质难凝聚.④应用:1°生物化学中常利用来分离各种氨基酸和蛋白质.2°医学上利用血清的纸上电泳来诊断某些疾病.3°电镀业采用电泳将油漆、乳胶、橡胶等均匀的沉积在金属、布匹和木材上.4°陶瓷工业精练高岭土.除去杂质氧化铁.5°石油工业中,将天然石油乳状液中油水分离.6°工业和工程中泥土和泥炭的脱水,水泥和冶金工业中的除尘等.(4)胶体的聚沉:①定义:胶体粒子在一定条件下聚集起来的现象.在此过程中分散质改变成凝胶状物质或颗粒较大的沉淀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②胶粒凝聚的原因:外界条件的改变1°加热:加速胶粒运动,减弱胶粒对离子的吸附作用.2°加强电解质:中和胶粒所带电荷,减弱电性斥力.3°加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相互中和,减小同种电性的排斥作用.通常离子所带荷越高,聚沉能力越大.③应用:制作豆腐;不同型号的墨水不能混用;三角洲的形成.2.胶体的制备:1)物理法:如研磨(制豆浆、研墨),直接分散(制蛋白胶体)2)水解法:Fe(OH)3胶体:向20mL沸蒸馏水中滴加1mL~2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一会儿,得红褐色的Fe(OH)3胶体.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胶体)+3H+3)复分解法:AgI胶体:向盛10mL 0.01mol•L-1KI的试管中,滴加8~10滴0.01mol•L-1AgNO3,边滴边振荡,得浅黄色AgI胶体.硅酸胶体:在一大试管里装入5mL~10mL 1mol•L-1HCl,加入1mL水玻璃,然后用力振荡即得.离子方程式分别为:Ag++I-=AgI(胶体)↓SiO32-+2H++2H2O=H4SiO4(胶体)↓复分解法配制胶体时溶液的浓度不宜过大,以免生成沉淀.3.常见胶体的带电情况:(1)胶粒带正电荷的胶体有: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例如Fe(OH)3、Al(OH)3等;(2)胶粒带负电荷的胶体有: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胶体、土壤胶体;(3)胶粒不带电的胶体有:淀粉胶体.特殊的,AgI胶粒随着AgNO3和KI相对量不同,而带正电或负电.若KI过量,则AgI胶粒吸附较多I-而带负电;若AgNO3过量,则因吸附较多Ag+而带正电。
高考常考胶体知识点
高考常考胶体知识点胶体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高考化学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胶体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均匀分散体系,其中一个物质呈胶状或胶体状态。
胶体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牛奶、胶水、乳液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高考常考的胶体知识点。
一、胶体的基本特征胶体由两部分组成:分散相和分散介质。
其中,分散相是指在胶体中存在的固体颗粒或液滴,而分散介质则是指分散相所处的物质。
胶体的基本特征包括:1. 均匀性:胶体是一种均匀分散的体系,其中分散相均匀分布在分散介质中,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
2. 不可见性:由于分散相颗粒或液滴的微小尺寸,胶体在光学上呈现为透明或半透明的状态,无法通过肉眼观察到其中的分散相。
3. 稳定性:胶体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分散相能够长期保持在分散介质中的悬浮状态。
4. 灵敏性:胶体对外界环境变化(如温度、浓度等)较为敏感,其性质和特点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胶体的分类按照分散相的不同性质和状态,胶体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别。
1. 溶胶:溶胶是指由固体颗粒分散在液体中形成的胶体。
这种胶体中,分散相的颗粒尺寸通常在1纳米到100纳米之间。
2. 凝胶:凝胶是指由固体网状结构的分散相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
凝胶的分散相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稳定性,如煤矸石凝胶、硅胶等。
3. 乳胶:乳胶是指由液滴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
乳胶具有乳白色或淡黄色的外观,如牛奶就是一种常见的乳胶。
4. 气溶胶:气溶胶是指由固体或液滴分散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
这种胶体呈现为气状或雾状,如烟雾和大气中的尘埃等。
三、胶体的制备和应用胶体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制备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乳化法等。
胶体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胶体应用:1. 医药领域:胶体作为药物的载体,常用于制备纳米药物和控释药物等。
胶体药物可以有效改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
2. 日化产品:乳液、皂液等日化产品就是胶体的应用。
高考化学考点溶液与胶体
高考化学考点溶液与胶体
1、了解溶液的组成。
明白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运算。
2、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1.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1)胶体由于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表面积大,有强的吸附能力,因而表现出下列特性:
①能通过滤纸而不能透过半透膜——用于悬浊液、胶体、溶液的分离。
②对光的散射作用——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产生一条光亮通路——丁达尔效应——鉴别溶液和胶体。
③受水分子从各个方向大小不同的撞击作用——胶粒在胶体中做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胶体能均一、较稳固存在的缘故之一。
④胶粒在胶体溶液内对溶液中的离子发生选择吸附使胶体粒子带电〔例Fe(OH)3胶粒带正电,硅酸胶体的粒子带负电〕——胶粒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做定向移动——电泳——除尘——胶体能稳固存在的要紧缘故。
(2)胶粒带电规律:一样来讲金属氧化物及其水化物形成的胶体粒子带正电荷;非金属氧化物及水化物、金属硫化物形成的胶体粒子带负电荷。
(3)胶体的聚沉方法及应用
①加热——加速胶体粒子运动,使之易于结合成大颗粒。
②加入电解质——中和胶粒所带电荷,使之聚结成大颗粒。
③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互相中和电性,减小同种电荷的相互排斥作用而使之集合成大颗粒。
④应用:如制豆腐、工业制肥皂,说明某些自然现象,如三角洲。
高三化学胶体知识点
高三化学胶体知识点胶体是化学中的一种特殊物态,在生活和工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重点介绍一些高三化学中的胶体知识点。
一、胶体的概念与分类胶体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相互作用的物质组成的体系,其中一种物质称为分散相,另一种物质称为分散介质。
根据胶体中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的物态,胶体可分为溶胶、凝胶和乳胶三种类型。
1. 溶胶:分散相为固体,分散介质为液体或气体。
溶胶通常呈现为浑浊的状态,如淀粉溶胶。
2. 凝胶:分散相为固体,分散介质为液体。
凝胶具有固态的特性,有一定形状和弹性,如明胶。
3. 乳胶:分散相为液体,分散介质为液体。
乳胶呈现为浑浊的状态,如牛乳。
二、胶体的稳定性胶体中的分散相与分散介质之间存在着相互吸引和排斥的力,影响胶体的稳定性。
以下是常见的胶体稳定性现象:1. 电解质的作用:当胶体中添加电解质时,电解质中带电粒子与胶体中的带电粒子发生相互作用,导致胶体破坏。
2. 吸附现象:在胶体的表面,会发生物质的吸附现象,使胶体颗粒带有电荷,从而增强了胶体的稳定性。
3. 换位现象:当两个胶体共存时,分散介质中的物质可以与分散相中的物质交换,导致胶体的稳定性发生变化。
三、胶体的性质胶体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包括光散射性、布朗运动、渗透性和吸附性等。
1. 光散射性:由于胶体中分散相的粒子尺寸与可见光波长相当,光在胶体中发生散射现象,使胶体呈现浑浊的状态。
2. 布朗运动:胶体中的分散相由于热运动而不断做无规则的碰撞和运动,这种现象称为布朗运动。
3. 渗透性:胶体中的分散相不易通过滤纸等具有较小孔隙的过滤介质,表现出较好的渗透性。
4. 吸附性:胶体表面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能够吸附其他物质,如活性炭能吸附有机颜料。
四、胶体的应用胶体在生活和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包括润滑剂、胶黏剂、涂料、药物、食品等。
1. 润滑剂:胶体中分散相的颗粒能够填充润滑表面的微小凹陷,减小摩擦,使得机械设备的运转更加顺畅。
2. 胶黏剂:胶体粘度较大,能够起到黏着的作用,用于粘合纸张、木材等。
胶体高考化学知识点
胶体高考化学知识点胶体是高考化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在高考化学中,胶体是一个关键的知识点,涉及到物质的性质、结构和应用等方面。
本文将从胶体的定义、性质、分类和应用等方面,全面介绍高考化学中与胶体相关的知识点。
一、胶体的定义胶体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混合系统,其中一种物质呈胶态,即粒径在1纳米(nm)到1000纳米之间,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稳定混合物。
胶体由胶体溶质和分散介质组成,其中溶质是胶粒,分散介质是胶体液体或固体。
二、胶体的性质胶体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主要包括稳定性、散射性、过滤性、浑浊性和凝胶性。
1. 稳定性:胶体的稳定性是指胶体系统中胶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胶粒和分散介质保持分散状态的能力。
胶体的稳定性分为物理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物理稳定性是指胶体中胶粒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凡德华力以及吸附层等相互作用力所保持的稳定性;化学稳定性是指胶体中存在表面活性物质或化学稳定剂等,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来保持稳定性。
2. 散射性:胶体溶液对光的散射现象称为散射性。
由于胶粒的尺寸与光的波长接近,所以会导致光的散射现象。
胶体溶液的散射性可以用来研究胶粒的尺寸和浓度等信息。
3. 过滤性:胶体溶液可以使用过滤纸、滤膜等进行过滤分离。
胶体溶液中的胶粒尺寸较小,可以通过过滤纸或滤膜的微孔被截留下来,从而实现对胶粒的分离。
4. 浑浊性:胶体溶液在光的照射下,会导致光的透明度降低,呈现出一种浑浊的样子。
浑浊性是胶体中胶粒悬浮在分散介质中的体现。
5. 凝胶性:一些胶体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形成凝胶,凝胶是一种类似固体但又具有一定流动性的物质。
凝胶形成是由于胶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强,使得整个系统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
三、胶体的分类胶体可以根据胶粒的性质和分散介质的性质进行分类。
根据胶粒的性质,胶体可分为溶胶、凝胶和胶体溶液。
溶胶是指胶粒尺寸较小,无明显的流变性质;凝胶是指由胶粒形成的三维网络结构,可以保持一定形状;胶体溶液是指胶粒悬浮在液体中,没有形成明显的凝胶结构。
【高考复习】高考化学胶体知识点复习重点和试题
【高考复习】高考化学胶体知识点复习重点和试题以下内容为考生整理了胶体知识点复习重点和试题,帮助考生进行考前第一轮复习。
[审查要求]了解胶体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质和应用。
[审查过程]1、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的概念分散体系:将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颗粒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物。
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分散剂:分散系统中的颗粒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例如:溶剂。
2、胶体的概念和本质特征(1)概念:分散在1nm和100nm之间的颗粒的分散系统称为胶体。
(2)本质特征: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3.几种液体分散体系的比较分散系种类溶液浊液胶体分散的粒子形成单个分子或离子,大量分子聚集在一起① 大量的分子聚集在一起②单个高分子分散颗粒的直径一般为小分子:1nm100nm1nm~100nm外观均一、透明不均一、不透明均一、透明稳定性不稳定,沉降或分层相对稳定,有条件沉降透过滤纸或半透膜都能透过都不能透过透过滤纸,透不过半透膜识别无丁达尔现象、静态降水或带有丁达尔现象的分层4、胶体性质性质、内容和原因的应用示例丁达尔效应光束通过胶体时产生光路胶粒对光的散射作用鉴别胶体和溶液布朗运动胶体颗粒不断无序运动。
胶体颗粒很小,受到溶剂分子运动的影响电泳胶粒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作定向移动胶粒因吸附离子等原因而带电分离蛋白质,电泳电镀,诊断疾病热沉是在热、电解质或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的作用下,通过沉淀或凝胶热运动形成的。
离子或其他胶体中和胶体颗粒的电荷,使豆浆凝结成豆腐;清水加明矾;解释河口三角洲的形成等5、胶体的应用① 农业生产:保持土壤肥力的作用。
土壤中的许多物质,如粘土和腐殖质,通常以胶体的形式存在。
②医疗卫生:血液透析,血清纸上电泳,利用电泳分离各种氨基酸和蛋白质。
③ 日常生活中制作豆浆(明矾)和胶体的原理与豆浆(明矾)和牛奶的制备有关。
④自然地理:江河人海口处形成三角洲,其形成原理是海水中的电解质使江河泥沙所形成胶体发生聚沉。
分散系及其分类 胶体 新高考化学专题讲解 考点详细分析与深入讲解 化学高考必看
考点 分散系及其分类 胶体
考点详细分析与深入讲解
必备知识通关
1.分散系的分类 (1)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聚集状态 (气、液、固)的不同对分散系进行 分类,有九种类型,如图所示。 (2)按照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对分散系进行分类,共有三种类型,如图所 示。
必备知识通关
(3)溶液、胶体、浊液的比较
必备知识通关
深度学习·分析解释
1.不能用自来水制备Fe(OH)3胶体,因为自来水中有电解质会使胶体发生聚沉,应用蒸馏 水。 2.不能加热时间过长,否则Fe(OH)3胶体会聚沉生成Fe(OH)3沉淀。 3.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时,现象为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溶液变为 棕黄色。开始时产生红褐色沉淀是由于胶体遇电解质溶液发生聚沉,后来红褐色沉淀 溶解是由于发生了中和反应。 4.向Fe(OH)3胶体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发生的现象是产生红褐色沉淀,原因是电 解质溶液使胶体发生了聚沉。
解题能力提升
解析: 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得的是Fe(OH)3沉淀,A项错误。明矾溶于水生 成Al(OH)3胶体而不是Al(OH)3沉淀,因此不能写“↓”,B项错误。可溶性铝盐及铁盐水 解生成的Al(OH)3、Fe(OH)3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C项正确。 胶体呈电中性,不带电荷,带电荷的是胶体粒子,D项错误。
分散系
溶液
分散质粒子直 <1 nm 径
胶体
悬浊液
浊液 乳浊液
1~100 nm >100 nm
>100 nm
本质区别为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不同
分散质粒子的 小分子、 构成 离子
许多分子的 集合体或高 分子
大量分子聚 集成的固体 大量分子聚集成的小液滴 小颗粒
胶体高考知识点总结
胶体高考知识点总结胶体是我们高中化学课程中的重要一环。
胶体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均匀体系,其中一个物质被分散相(胶体颗粒)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连续相(溶剂)中。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总结胶体的基本概念、性质、分类、制备和应用等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1. 分散相和连续相胶体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其中一个物质以颗粒形式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
分散相指的是被分散的颗粒,连续相指的是颗粒所处的介质或溶剂。
2. 胶体颗粒胶体的分散相是由胶体颗粒组成的。
胶体颗粒呈现小、均匀、不可见于肉眼的特点,其粒径一般在1纳米到1微米之间。
3. 胶体稳定性胶体的稳定性是指胶体颗粒保持在溶液中不聚集或沉降的能力。
稳定性主要受到胶体颗粒的表面电荷、吸附层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二、性质1. 光学性质胶体溶液呈现乳白色或半透明状态。
当胶体颗粒尺寸与可见光波长相近时,可散射光线,使溶液呈现乳白色。
2. 过滤性胶体溶液可以通过纸膜过滤,但无法通过常规滤膜。
这是因为胶体颗粒尺寸较小,无法被常规滤膜所阻截。
3. 扩散性胶体溶液具有扩散性,即胶体颗粒可以在溶液中自由扩散,但扩散速度较慢。
三、分类1. 溶胶溶胶是指分散相为固体的胶体体系。
常见的溶胶有胶体金、二氧化硅溶胶等。
2. 凝胶凝胶是指分散相为液体的胶体体系,呈现凝胶状。
凝胶在形成时,分散相之间形成了网状结构,使其呈现固体的性质。
3. 乳胶乳胶是指分散相为液滴的胶体体系。
最典型的乳胶就是牛奶,其中脂肪球是分散相。
4. 泡沫泡沫是指分散相为气体的胶体体系。
泡沫由一个或多个液滴所组成,如肥皂泡。
四、制备1. 机械制备法机械制备法是通过机械作用将固体或液体分散到溶剂中,形成胶体溶液。
常见的机械制备方法有研磨法、乳化法等。
2. 化学制备法化学制备法是通过化学反应将溶质转化为胶体颗粒分散在溶剂中,形成胶体溶液。
常见的化学制备方法有沉淀法、共沉淀法等。
五、应用1. 医药领域胶体在医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胶体药物输液、纳米载药系统等。
高考胶体一类的知识点
高考胶体一类的知识点高考是每个中国学生都将面临的一场考试,尤其是对于即将步入大学门槛的高中生来说,高考考试的成绩甚至决定了他们未来的人生轨迹。
而胶体一类知识点在高考化学科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胶体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和结构的物质,由于其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领域,因此对于高考生来说,理解和掌握胶体一类的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胶体的概念胶体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其中一个组成物是固体微小颗粒,叫做胶体颗粒,另一个或其它几个组成物是液体或气体,叫做分散介质。
在胶体中,胶体颗粒分散均匀地悬浮在分散介质中,形成一个稳定的体系。
胶体的稳定性是其最为重要的特性之一,它能长期保持其均匀的分散状态。
胶体的分类根据胶体颗粒的粒径大小,胶体可以分为溶胶、胶体与凝胶。
溶胶是胶体中胶体颗粒的粒径小于1纳米,溶胶的溶液通常是透明的。
胶体是胶体颗粒的粒径在1纳米到1000纳米之间,胶体的溶液通常呈现浑浊的状态。
凝胶是胶体颗粒的粒径大于1000纳米,凝胶的溶液呈现凝固状态。
胶体的性质和应用胶体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这些性质使其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 光学性质:胶体颗粒的尺寸与波长相当,因此胶体可以呈现出独特的光学性质。
例如,金胶体可以呈现出红色的颜色,在显微镜下观察,金胶体的颗粒呈现红色。
2. 稳定性:胶体的稳定性是其区别于其他混合物的重要特性之一。
稳定的胶体在长时间内能保持其均匀的分散状态,不易析出或沉淀。
3. 分散性:由于胶体颗粒的微小尺寸,胶体具有很强的分散性,可以均匀地分散在溶液中,例如,我们在调制药品时为了使粉末溶解更快,我们通常会将其制成胶体悬液。
4. 催化性:某些胶体颗粒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这使得胶体在催化反应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5. 荧光性:一些胶体颗粒对光线会发生不同的反应,例如荧光颗粒在受到激发光后会发出荧光,并且具有颜色可变的特点。
胶体的制备和应用胶体的制备通常有两种方法:乳化法和凝聚法。
乳化法通常通过机械破碎的方式将两种不溶的液体乳化在一起,形成胶体悬浊液。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全解: 胶体的性质和应用【核心突破、方法指导、详尽解析】
2020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考点全解:——胶体的性质及应用【核心突破】胶体知识“9”提醒(1)胶体区别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颗粒直径大小(1~100 nm)。
(2)胶体的物理性质:①丁达尔效应;②电泳现象;③介稳性等。
(3)胶体微粒一般是离子、分子或难溶物的聚集体,但有些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蛋白质。
因其分子非常大,其相对分子质量通常为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千万,因此一个分子就是一个胶体微粒,它们的溶液是胶体。
(4)区分胶体和其他分散系的最简便方法是丁达尔效应。
(5)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主要原因是胶体粒子带有相同电荷。
(6)胶体的电泳现象反映了胶体粒子带有电荷,但不能说成胶体带有电荷。
胶体与溶液一样是电中性的。
(7)在Fe(OH)3胶体中,Fe(OH)3胶体粒子的数目要远远小于原FeCl3溶液中Fe3+的数目。
(8)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强酸(如盐酸、硫酸)时,出现的现象为先沉淀后溶解。
其原因:开始时出现沉淀是由于胶体中加入了电解质发生了聚沉,后来沉淀消失是由于发生了中和反应。
(9)把握净水剂及其作用原理胶体粒子的直径一般在1~100 nm之间,它决定了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吸附力很强,能在水中吸附悬浮固体或色素形成沉淀,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这就是胶体净水的原理。
能在水中自然形成胶体,并且对水质无明显副作用的物质有KAl(SO4)2·12H2O、FeCl3·6H2O等,这样的物质被称为净水剂,其形成胶体的化学原理是Al3+、Fe3+发生水解反应生成Al(OH)3胶体、Fe(OH)3胶体。
【题组训练】1.对胶体知识的考查,往往把其渗透到某个选择题的选项中。
下面是高考题和各地模拟题的组合,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制备Fe(OH)3胶体,可以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2)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3)H+、K+、S2-、Br-能在Fe(OH)3胶体中大量共存(×)(4)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胶体:Al3++3H2O===Al(OH)3↓+3H+(×)(5)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的原理是加热促进了Fe3+水解(√)(6)将0.2 mol·L-1 FeCl3溶液滴加到沸水中,然后继续加热并不断搅拌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7)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8)处理河水时可加入明矾作为混凝剂,吸附水中杂质(√)(9)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别蛋白质溶液和食盐水(√)(10)PM2.5(微粒直径为 2.5×10-6 m)分散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2.(2019·福建永春县第一中学四校联考)分类是化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方法,下列对一些物质或化学反应的分类以及依据正确的是( B )A.H2SO4是酸,因为H2SO4中含有氢元素B.豆浆是胶体,因为豆浆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C.Na和H2O的反应不是离子反应,因为反应中没有离子参加D.燃烧必须有氧气参与,因而没有氧气参与的反应一定没有燃烧现象[解析] H2SO4是酸,因为H2SO4电离出的阳离子全是氢离子,故A项错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是胶体,故B项正确;Na和H2O的反应是离子反应,故C项错误;任何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是燃烧,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与,如铁能在氯气中燃烧,故D项错误。
胶体的定义高一化学知识点
胶体的定义高一化学知识点胶体的定义是高一化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胶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状态,介于溶液和悬浮液之间。
在胶体中,微粒的大小介于溶液中的分子和悬浮液中的颗粒之间。
一、胶体的组成胶体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连续相和分散相。
连续相是胶体组成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物质,常为液体。
分散相是被分散在连续相中的微粒,常常是固体或液体。
二、胶体的分类根据连续相和分散相的不同,胶体可以分为凝胶、溶胶和乳胶三种基本类型。
1. 凝胶凝胶是一种具有三维空间网络结构的胶体。
在凝胶中,连续相是液体,而分散相则形成了一个固体的网状结构。
凝胶的例子包括明胶、硅胶等。
溶胶是一种固体微粒分散在液体中的胶体。
在溶胶中,连续相是液体,而分散相是固体微粒。
常见的溶胶有胶体金溶液、银溶胶等。
3. 乳胶乳胶是液体微粒分散在液体中的胶体。
在乳胶中,连续相和分散相都是液体。
牛奶就是一个常见的乳胶。
三、胶体的特性胶体具有一些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而这些特性是由于其微粒大小和表面性质造成的。
1. 稳定性胶体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即微粒不易沉淀或聚集。
这是由于胶体微粒的表面带有电荷,使得微粒之间发生排斥导致的。
当两个带有同种电荷的微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的相互斥力会阻止它们的聚集。
由于胶体微粒的尺寸与可见光波长相当,当光通过胶体时,会发生散射。
这种散射使胶体呈现出特殊的光学效应,如乳光现象。
3. 水合性许多胶体微粒表面带有亲水基团,使得它们与水分子之间发生相互作用。
这种水合性使得胶体能够在水中稳定存在,并且能够吸附水分。
四、胶体的应用胶体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1. 食品工业胶体在食品工业中被广泛应用,如明胶用于制作果冻、冻糕等食品,乳胶用于制作巧克力、奶油等。
2. 药物制剂许多药物制剂中含有胶体。
这是因为胶体能够保护药物分子,延长其在体内的作用时间。
3. 化妆品胶体在化妆品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乳液、凝胶等化妆品中的胶体可以使得化妆品更易于使用和涂抹,并且对皮肤具有保湿作用。
高中胶体知识点
高中胶体知识点
1. 胶体到底是啥玩意儿呀?就好比牛奶,你看那牛奶,不是透明的吧,里面有很多小小的颗粒均匀分布着,这就有点胶体的感觉啦!
2. 胶体有丁达尔效应哦,哇塞,你想想,一束光射进去,能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像不像舞台上的聚光灯呀!比如清晨树林里的阳光,那就是丁达尔效应的完美呈现呀!
3. 胶体的稳定性很有意思呢!它不会随便沉淀下来,就像一群小伙伴紧紧抱在一起,不容易散开。
你说神奇不神奇?比如说豆浆,放那很久也不会出现明显分层。
4. 胶体还能发生电泳呢!那感觉就像一场小小的“粒子大迁移”,带电荷的胶体粒子会在电场中移动。
咱们常见的工厂里电泳涂漆不就是这样嘛!
5. 胶体也有凝聚的时候呀!就好比本来好好的一群人,突然有个力量让他们聚集到一起了。
像卤水点豆腐,卤水就让豆浆变成豆腐啦,这就是胶体的凝聚呀!
6. 哎呀,胶体的渗析也很重要哦!可以把胶体中的杂质给分离出去,这多厉害!就好像把好的留下,坏的赶走一样,比如血液透析不就是类似原理嘛。
7. 胶体的布朗运动可不能忽视呢!那些胶体粒子就像调皮的小孩子,不停地乱动。
你看花粉在水里飘来飘去的,不就是布朗运动嘛!
8. 胶体在生活中到处都是呀,你说咱们身边有多少东西和胶体有关呀,真是不可思议!所以胶体的知识点可得好好掌握呀!
我的观点结论:胶体真的太神奇太重要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定要把这些知识点学好呀!。
胶体-高考化学考点解析全程要点
高考化学考点解析全程复习:胶体1.复习重点1.掌握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的概念,区别及鉴别它们的方法;2.掌握胶体的本质特征及性质;3.了解Fe(OH)3、AgI、硅酸溶胶的制备方法;4.掌握胶体的凝聚方法2.难点聚焦(一)分散系的概念、种类1、分散系: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
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叫做分散质;另一种物质叫分散剂。
2、分散系的种类及其比较:根据分散质微粒的大小,分散系可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由于其分散质微粒的大小不同,从而导致某些性质的差异。
现将它们的比较如下:二、胶体:1、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2、胶体的制备与提纯:实验室制备胶体的方法一般用凝聚法,利用盐类的水解或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来制备。
例如Fe(OH)3、Al(OH)3胶体就是利用盐类的水解方法来制得。
利用胶体中的杂质离子或分子能穿透半透膜,而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的特点,可用渗析法来提纯、精制胶体。
3、胶体的分类:分散剂是液体——液溶胶。
如Al(OH)3胶体,蛋白质胶体(1)按分散剂的状态分分散剂是气体——气溶胶。
如雾、云、烟分散剂是固体——固溶胶。
如烟水晶、有色玻璃。
(2)按分散质的粒子分粒子胶体——胶粒是许多“分子”的集合体。
如Fe(OH)3胶体。
分子胶体——胶粒是高分子。
如淀粉溶胶,蛋白质胶体等。
4、胶体的性质与应用:(1)从胶体微粒大小,认识胶体的某些特征。
由于胶体微粒在1nm—100nm之间,它对光有一定的散射作用,因而胶体有特定的光学性质——丁达尔现象;也正是由于胶粒直径不大,所以胶体也有它的力学性质——布朗运动;胶体粒子较小,其表面积较大,具有强大的吸附作用,它选择吸附了某种离子,带有电荷,互相排斥,因而胶体具有相对稳定性,且显示胶体的电学性质——电泳现象。
(2)根据胶体的性质,理解胶体发生凝聚的几种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考点解析全程复习:胶体1.复习重点1.把握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的概念,区不及鉴不它们的方法;2.把握胶体的本质特点及性质;3.了解Fe(OH)3、AgI、硅酸溶胶的制备方法;4.把握胶体的凝聚方法2.难点聚焦〔一〕分散系的概念、种类1、分散系: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
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叫做分散质;另一种物质叫分散剂。
2、分散系的种类及其比较:依照分散质微粒的大小,分散系可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由于其分散质微粒的大小不同,从而导致某些性质的差异。
现将它们的比较如下:二、胶体:1、胶体的本质特点: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2、胶体的制备与提纯:实验室制备胶体的方法一样用凝聚法,利用盐类的水解或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来制备。
例如Fe(OH)3、Al(OH)3胶体确实是利用盐类的水解方法来制得。
利用胶体中的杂质离子或分子能穿透半透膜,而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的特点,可用渗析法来提纯、精制胶体。
3、胶体的分类:分散剂是液体——液溶胶。
如Al(OH)3胶体,蛋白质胶体〔1〕按分散剂的状态分分散剂是气体——气溶胶。
如雾、云、烟分散剂是固体——固溶胶。
如烟水晶、有色玻璃。
〔2〕按分散质的粒子分粒子胶体——胶粒是许多〝分子〞的集合体。
如Fe(OH)3胶体。
分子胶体——胶粒是高分子。
如淀粉溶胶,蛋白质胶体等。
4、胶体的性质与应用:〔1〕从胶体微粒大小,认识胶体的某些特点。
由于胶体微粒在1nm—100nm之间,它对光有一定的散射作用,因而胶体有特定的光学性质——丁达尔现象;也正是由于胶粒直径不大,因此胶体也有它的力学性质——布朗运动;胶体粒子较小,其表面积较大,具有强大的吸附作用,它选择吸附了某种离子,带有电荷,互相排斥,因而胶体具有相对稳固性,且显示胶体的电学性质——电泳现象。
〔2〕依照胶体的性质,明白得胶体发生凝聚的几种方法。
正是由于胶体微粒带有同种电荷,当加入电解质或带相反电荷的胶粒时,胶体会发生凝聚;加热胶体,胶粒吸附的离子受到阻碍,胶体也会凝聚。
假如胶粒和分散剂一起凝聚成不流淌的冻状物,这便是凝胶。
〔3〕利用胶体的性质和胶体的凝聚,可区不溶液和胶体。
1〕胶体有丁达尔现象,而溶液那么无这种现象。
2〕加入与分散质不发生化学反应的电解质,溶液无明显现象,而胶体会产生凝聚。
〔三〕胶体的制备方法制备溶胶的必要条件是要使分散质粒子大小在lnm~100nm之间。
由于溶胶是热力学不稳固体系,在制备过程中还要加入稳固剂〔如电解质或表面活性物质〕。
制备方法原那么上有两种,一是使固体颗粒变小的分散法,一是使分子或离子聚结成胶体的凝聚法。
常用的分散法有研磨法、胶溶法等。
研磨法是把粗颗粒的固体放在胶体磨中研细,在研磨的同时要加入明胶等稳固剂。
胶溶法是通过向新生成并通过洗涤的沉淀中加入适宜的电解质溶液作稳固剂,再经搅拌,使沉淀重新分散成胶体颗粒而形成溶胶,这种过程称为胶溶作用,如在新生成的Fe〔OH〕3沉淀中,加入少量FeCl3稀溶液可制得Fe〔OH〕3溶胶。
凝聚法有多种方法,应用也比分散法广泛,要紧可分为化学反应法、改换溶剂法等。
所有反应,如复分解、水解、氧化还原、分解等,只要能生成难溶物,都能够通过操纵反应条件〔如反应物浓度、溶剂、温度、pH、搅拌等〕用来制备溶胶,这些被称之为化学反应法。
例如:〔1〕利用水解反应教材中介绍的Fe〔OH〕3溶胶的制备,利用的确实是FeCl3的水解反应:FeCl3〔稀溶液〕+H2O Fe〔OH〕3〔溶胶〕+3HCl假如将碱金属硅酸盐类水解,那么可制得硅酸溶胶:Na2SiO3〔稀溶液〕+2H20H2SiO3〔溶胶〕+2NaOH〔2〕利用复分解反应可用稀的AgNO3溶液与稀的KI溶液的反应来制备AgI溶胶:AgNO3〔稀溶液〕+KI〔稀溶液〕AgI〔溶胶〕+KNO3〔3〕利用分解反应把四羰基镍溶在苯中加热可得镍溶胶:Ni〔CO〕4Ni〔溶胶〕+4CO〔4〕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把氧气通入H2S水溶液中,H2S被氧化,得硫磺溶胶:2H2S〔水溶液〕+O22S〔溶胶〕+2H2O关于改换溶剂法那么是利用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相差悬殊的性质来制备溶胶,如把松香的酒精溶液滴入水中,由于松香在水中溶解度专门低,溶质以胶粒大小析出,即形成松香的水溶胶。
不管采纳哪种方法,制得的溶胶常含有专门多电解质或其他杂质,除了与胶粒表面吸附的离子坚持平稳的适量电解质具有稳固胶体的作用外,过量的电解质反而会阻碍溶胶的稳固性。
因此,制备好的溶胶常常需要作净化处理,最常用的净化方法确实是渗析。
例题精讲例1以下物质中既属于无机物,又属于碱的是〔〕A.Na2CO3B.CH3OH C.CH3CH2OH D.Cu〔OH〕2解析:Na2CO3是无机物,但属于盐;CH3OH和CH3CH2OH为有机物;Cu〔OH〕2为碱且为无机物,故答案应选D。
答案:D例2用专门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nm~100n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
以下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的大小和这种纳米粒子大小具有相同的数量级的是〔〕A.溶液B.悬浊液C.胶体D.乳浊液解析:1nm~100nm确实是胶体分散系中粒子的大小,跟这种超细粉末粒子大小具有相同数量级。
答案:C例3用以下方法来制备溶胶:①0.5mol/L BaCl2溶液和等体积的2mol/L H2SO4相混合并振荡;②把1mL 饱和三氯化铁逐滴加入20mL沸水中,边加边振荡;③把1mol/L水玻璃加入10mL 1mol/L盐酸中,用力振荡。
可行的是〔〕A、只有①②B、只有①③C、只有②③D、①②③解析:①操作,能生成BaSO4沉淀,并得不到胶体。
②③是可行的。
故应选〔C〕例4 AgI胶体微粒能吸附I-离子。
在10mL 0.01mol/L KI溶液中,滴入8—10〔1滴是1/20mL〕0.01mol/L AgNO3溶液后,将溶液装入半透膜袋中,并浸没在蒸馏滴水里。
隔一段时刻后,水中含有的离子最多的是〔〕A、H+、OH-B、K+、NO3-C、I-D、Ag+、NO3-E、K+解析:制备AgI胶体的原理是:KI+AgNO3=AgI〔胶体〕+KNO3在制备过程中KI过量,由于AgI胶体微粒能吸附I-,故在溶液中含有较多离子的是K+、NO3-。
故应选〔B〕。
例5、以下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胶体区不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性是丁达尔现象B、利用半透膜可除去淀粉溶液中的少量NaClC、Fe(OH)3胶体带正电荷D、加入电解质,胶体能发生凝聚分析:此题要紧考查的是胶体的概念及其对性质的明白得与应用能力。
胶体区不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性是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胶粒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而溶液中的溶质分子或离子直径小于1nm。
因此当入射光线通过胶体时,光会发生散射,这时胶粒本身仿佛一个光源,而产生丁达尔现象。
当入射光通过溶液时,光发生透射,不产生丁达尔现象。
同样由于胶粒直径较大,它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中的离子或分子能透过半透膜。
因此可用渗析的方法来提纯淀粉胶体。
同溶液一样,胶体也是电中性的,因此,只能讲Fe(OH)3胶粒带电荷,不能讲Fe(OH)3胶体带电荷;依照分散剂状态不同,胶体可分为气溶胶、液溶胶、固溶胶三种,加入电解质只能使溶胶凝聚,其他溶胶那么不能。
因此在所列表达中只有B是正确的。
答:B例6、分不向Fe(OH)3胶体溶液中逐滴加入以下各种液体,将发生什么现象?什么缘故会发生这些现象?〔1〕蒸馏水〔2〕0.5mol/L MgSO4溶液〔3〕0.5mol/L H2SO4溶液〔4〕蔗糖水溶液分析:解答这类咨询题,既要考虑胶体特性,又要顾及加入试剂的某些性质。
例如关于向Fe(OH)3胶体溶液中加入硫酸镁溶液显现红褐色沉淀,有些同学片面明白得为Fe(OH)3与MgSO4发生了复分解反应,生成了难溶的Mg(OH)2沉淀。
这是对Fe(OH)3胶体特点不明白得的结果。
事实上Mg(OH)2的溶解度比Fe(OH)3大,因此Fe(OH)3与MgSO4之间不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再讲,Mg(OH)2是白色沉淀。
而向Fe(OH)3胶体溶液中加入MgSO4溶液,显现的是红褐色沉淀。
正确的讲明是Fe(OH)3胶粒带正电荷,MgSO4溶液是电解质溶液,溶液中SO42-带负电荷,它与胶粒发生电性中和,使胶体凝聚,从而显现Fe(OH)3沉淀。
解答这类咨询题,还要正确全面地分析可能显现的实验现象,不胡乱瞎猜。
如Fe(OH)3胶体溶液中逐滴加入0.5mol/L H2SO4溶液,有些同学只讲成依旧为澄清溶液,或者只认为产生红褐色沉淀。
明显这些结论是片面的错误的。
前者同学只考虑到H2SO4能与Fe(OH)3反应而未考虑H2SO4是电解质,它能中和胶粒由于吸附离子而产生的电性,使胶体发生凝聚;而后者同学只考虑胶体发生凝聚的一方面,而未考虑到随着H2SO4溶液的滴入。
溶液中H+浓度随之逐步增大,产生的Fe(OH)3沉淀又会溶解。
解:〔1〕向Fe(OH)3溶胶中逐滴加入蒸馏水,因水可不能与Fe(OH)3反应,因此无明显现象发生,也可不能阻碍胶体的稳固性。
〔2〕由于MgSO4是电解质,因此在Fe(OH)3胶体中加入MgSO4溶液后,使Fe(OH)3胶粒凝聚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
〔3〕H2SO4是电解质,当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H2SO4时,先使Fe(OH)3胶粒凝聚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但连续加入H2SO4溶液,溶液酸性增强。
H2SO4与Fe(OH)3沉淀反应,使Fe(OH)3溶解。
2 Fe(OH)3+3 H2SO4= Fe2(SO4)3+6H2O〔4〕蔗糖是非电解质,因此在Fe(OH)3胶体中加入蔗糖溶液无现象发生。
4.实战演练一、选择题:1、胶体区不于其它分散系最本质的特点是〔〕A、胶体微粒能发生电泳B、胶体微粒的大小在1nm——100nm之间C、胶体微粒带有电荷D、胶体有丁达尔现象2、以下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B、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C、一束平行光线照耀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看到光亮的通路D、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显现红褐色沉淀3、以下物质中不属于胶体的是〔〕A、云雾B、烟水晶C、石灰乳D、烟4、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的缘故是胶粒使光线发生了〔〕A、反射B、散射C、透射D、折射5、Fe(OH)3胶体和MgCl2溶液共同具有的性质有〔〕A、都比较稳固,密封放置不产生沉淀B、两分散系均有丁达尔现象C、加入盐酸先产生沉淀,随后溶解D、分散质微粒可通过滤纸6、以下几种情形下,硅酸胶体可不能发生凝聚的是〔〕A、加入CaCl2溶液B、加入乙醇溶液C、加热D、加入硫化砷胶体7、在水泥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电对气溶胶作用以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其对空气的污染,这种做法应用的原理是〔〕A、电泳B、渗析C、凝聚D、丁达尔现象8、现有甲、乙、丙、丁和Fe(OH)3五种胶体溶液,按甲和丙,乙和丁,丙和丁,乙和Fe(OH)3胶体,两两混合,均显现沉淀,那么胶体微粒带负电荷的溶胶是〔〕A、甲B、乙C、丙D、丁9、以下电解质中,能使Fe(OH)3胶体凝聚成效最好的是〔〕A、NaClB、AlCl3C、MgCl2D、MgSO410、将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装在羊皮纸做成的袋中,将此袋下半部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里,过一段时刻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以下现象能证明羊皮纸袋一定有破旧的是〔〕A、加入碘水变蓝色B、加入NaI溶液不变蓝色C、加入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D、加入溴水变蓝色11、以下各物质形成的分散系中,能产生丁达尔现象的是〔〕A、稀盐酸中滴入水玻璃溶液B、植物油溶于汽油中C、蔗糖溶解在水中D、硬脂酸甘油酯与NaOH溶液共沸后的溶液12、当表皮划破时,可用FeCl3溶液应急止血,其要紧缘故是〔〕A、FeCl3溶液具有杀菌作用B、FeCl3溶液能促进血液中胶粒凝聚C、FeCl3溶液遇血液产生了氢氧化铁沉淀D、FeCl3能氧化血红蛋白二、填空:13、有以下词语:①渗析②盐析③凝聚④溶胶⑤凝胶⑥布朗运动⑦电泳⑧丁达尔现象⑨中和⑩水解从中选出适当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入以下空格中:〔1〕在肥皂水中透过强光,能够见到光带,这种现象称为〔2〕在浓肥皂水中加入饱和食盐水,肥皂凝聚,这种现象称为〔3〕在肥皂水中加入酚酞变成红色,讲明高级脂肪酸根离子发生了〔4〕在Fe(OH)3溶胶中加入(NH4)2SO4溶液,产生了红褐色沉淀,这种现象叫做〔5〕用半透膜把制取的Fe(OH)3溶胶中的HCl分离去的方法叫做〔6〕不同牌号的蓝墨水混合后,有时会产生沉淀的,这是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