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孔尚任与《桃花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孔尚任与《桃花扇》

第一节孔尚任的生平与著作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又号肯塘,别暑岸塘,又号岸塘主人,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64代孙。曾以监生充讲书官,特授国子博士,经户部主事,升户部员外郎。1699年6月51岁时写成代表作《桃花扇》。

孔尚任著有《阕里新志》、《岸塘文集》、《湖海诗集》、《会心录》、《节序同风录》等诗文集,剧作有《桃花扇》传奇。另与顾彩天石合作有《小忽雷》传奇——康熙抄本题“梦鹤居士(顾彩天石)撰”,而《桃花扇》序说:“犹忆岁在甲申,先生指斋所悬唐朝乐器小忽雷,令余谱之。一时刻烛分笺,叠鼓竞吹,觉浩浩落落,如午夜联诗,而性情加畅。”又说是合作。孔尚任《燕台杂兴三十首》自注:“予《小忽雷》填词成,长安传看,欲付梨园,竟无解音。后得景云部,始演之。”《桃花扇本末》说:“前有《小忽雷》传奇一种,皆顾子天石代予填词。”作者“题识”说:“岁丙子九月退食之暇,贯联杂史,作为小传,顾子天石补以词曲。”两人好友吴穆序《小忽雷》:“孔门星座,立传周详;顾氏秀才,填词秀雅。”根据这些材料,一般以为两人合作(即孔构思立传,顾填词谱曲)。

第二节孔尚任的代表作——《桃花扇》

一、《桃花扇》的创作目的

《桃花扇本末》:“《桃花扇》一剧,皆南朝新事,父老犹有存者。场上歌舞,局外指点,知三百年之基业,隳(huī)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不独令观者感慨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矣。”(《桃花扇小引》)“南朝兴亡,遂系之桃花扇底。”

《桃花扇·试一出·先声》副末所扮老赞礼说,“昨日在太平园中,看一本新出传奇,名为《桃花扇》,就是明朝末年南京近事,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实人实事,有凭有据。”

可见,作者的目的是借明末的一段历史,来写其“兴亡之感”——即揭示南明覆灭的原因,表达作者对造成其“进声色,罗货利,结党复仇,隳三百年之帝基者”的“权奸”──“魏阉之余孽”(《桃花扇小识》)如马士英、阮大铖的谴责,达到“惩创人心,为末事之一救”的目的。

二、《桃花扇》反映的历史事实

《桃花扇本末》: “族兄方训公,崇祯末为南部曹。予舅翁秦光仪先生,其姻娅也;避乱依之,羁栖三载,得弘光遗事甚悉。旋里后,数数为予言之。证以诸家稗记,无弗同者,盖实录也。独香姬面血溅扇,杨龙友以画笔点之,此则龙友小史言于方训公者。虽不见诸别集,其事则新奇可传,《桃花扇》一剧,感此而作也。“南朝兴亡,遂系之桃花扇底。”

《桃花扇凡例》:“朝政得失,文人聚散,皆确考时地,全无假借。至于儿女钟情,宾客解朝,虽稍有点染,亦非子虚乌有之比。”

以上,从作者《桃花扇》所附《桃花扇考据》中也能看出。

而且,作者未出仕时,就打算作此传奇,但又“恐闻见未广,有乖信史”,因而仅画其轮廓,并未具体写作。十余年后,有人索观,方挑灯夜战,三易其稿而始成。

由于上述原因,除《却奁》、《争位》及《沉江》的一部分情节是虚构,剧中所写几乎都是有根有据的。就是《却奁》,也是依据侯方域《李姬传》有关情节点染而成。

三、《桃花扇》的艺术特色

第一、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剧作重视情节的历史真实性,如剧前有《考据》一篇,剧中人物、事件均具有很大程度的历史真实性等。因此,剧作较为真实地展现了崇祯灭亡前夕的1643年至弘光灭亡的1645年之间发生在以南京为中心政治舞台上的各种政治的、军事的斗争;而且,全剧所写人物,共有29人在历史上实有其人。当然,《桃花扇》又不拘泥于历史,也作了必要的艺术加工与提炼。比如《却奁》、《争位》及《沉江》等情节,就有虚构和点染。

第二、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李香君、侯方域等人。具体说:

李香君——尽管身为妓女,但却在爱情上忠贞不二并且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与爱情自由敢于同窃据高位的权奸做坚决的斗争因而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的青楼女子形象。《却奁》中,当他得知妆奁乃阮所送,目的是要拉拢侯方域时,他便毅然拔掉簪子,脱下裙衫,当着杨龙友的面将其扔之于地。在《拒媒》《守楼》中,杨龙友要她嫁给马士英同伙田仰,她很坚决地说自己要等侯方域三年、十年甚而一百年,并又说:“阮、田同是魏党,阮家妆奁尚且不受,倒去跟着田仰么?”当杨龙友要强拉她下楼时,她竟以头撞地,宁死也决不受辱于权奸。在《骂筵》出中,她置生死于不顾,当着马、阮之面,痛骂他们的倒行逆施的罪行。可见,李是一个爱憎分明,忠于爱情,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正因为此,吴国钦《中国戏曲史漫话》称其为“柔情似水,烈骨如霜”的人。

侯方域——忠于爱情,具有正义感,但较为软若的、在政治斗争中摇摆不定的性格较为复杂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一开始,就不是以嫖客对妓女的态度对待香君,两人定情后,他成了典型的多情公子,这在《逢舟》、《题画》中表现尤为突出。但在对待权奸的态度上,尽管他有正义感,但却较为软若。对于阮之交纳,他竟然说“可怜”、“不可绝之太甚”;吴次尾要去“采掉”阮的胡子,他劝说“不必为已甚之行”。在这一点上,他是比不上李香君的。

第三、严谨的戏剧结构:剧作以道具“桃花扇”为贯穿全剧的线索,以中间人物(杨龙友)穿针引线,借男女主人公的“离合之情”写作者自己的“兴亡之感”。

作者在《桃花扇凡例》中说,“剧名《桃花扇》,则《桃花扇》譬则珠也,作《桃花扇》之笔则龙也。穿云入雾,或正或侧,而龙睛龙爪,总不离乎珠,观者当用巨眼。”确如作者所言,作者抓住侯、李两人的定情之物──“桃花扇”这一全剧的关键线索,将与之相关的人事贯穿起来,于是便将“南朝兴亡,遂系之桃花扇底”了;而对于国家的“兴亡之感”,也便借侯、李的“离合之情”变现了出来。

具体说,《桃花扇》剧从侯、李以桃花扇定情开始,由于杨龙友的帮衬和阉党余孽阮大铖的妆奁促成了她们的结合,但是,阮送妆奁是一大阴谋,由此便引出李发现其阴谋而“却奁”。“却奁”惹恼了阮大铖,他便诬侯勾结左良玉,侯、李由此分离,线索一分为二。通过侯这一线索,引出史可法、左良玉、高杰等军国重臣,写出拥立福王,四镇内哄,高杰被谋杀、侯寻李不成反被阮大成拘狱等内容;通过李这条线索,又引出福王、马士英、阮大铖等昏君与奸臣,写出他们对李的迫害及偷安宴游的内容。其中,两线虽分,但又用香君面血溅扇,由杨文聪点染后“寄扇”,朝宗接扇后寻找香君的情节使两条线索不即不离,相互照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