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小课题研究
小学二年级数学《小探究》教案五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小探究》教案五篇小学二年级数学《小探究》优质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道一个个地数,10个一是十,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百,一百一百地数,十个百是千.2. 知道并能说出数位顺序表的排列及每位的实际意义.3. 会用正方体积木块.千数简图.人民币等不同方式表达数. 教具: 方块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 内容教师活动一.情境引入1. 出示多媒体花图师:这些花多美,想知道究竟有多少,可以怎么办? 根据学生回答小结: 一朵一朵地数用.表示十朵十朵地数用-表示一百朵一百朵地数用□表示这是上节课学习千数简图的知识.出示:□□□ 师:看简图你就知道花的朵数了,先写数再读数. (师出示答案校对)2. 揭示课题:数可以用千数简图表示,还可以怎样表示?今天我们继续探究千以内的数.(板书:小探究)二.探究过程1. 认识十进制数位表,会用正方体积木块表示数.引:我们先看看小丁丁在做什么? 演示媒体,提示学生轻轻地跟着数.问:看了电脑演示,你知道了些什么知识? 根据回答,小结并输入结果.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十个百是(千).小结:用正方体积木块也可以表示数.尝试表示数.A 板书:3_,要求:从学具中挑出合适的表示. (校对,说说你是怎么想的?)B 问:4种学具中还有一种未使用过的,让3_变大,并写出这个数.小结:(出示表格)通过动手摆学具我们已经知道4种学具各代表什么,请试着再说说.(输入结果) 针对练习:比比谁摆得又快又对? 2_ 出示答案(说说哪种学具未用到,为什么?哪一位上没有单位?板书:(个位.十位) 根据你所掌握的本领与刚才学到的结论,你能说说还有哪些数位吗?按一定的顺序说出. 出示数位顺序表,请学生提问.小结:从左到右变大,满十个千还有更大的,所以用省略号.2. 练习运用要求将引入题改为用正方体表示,并说组成,检验自己对否. 出示结果校对.A 完成书3(1),先说组成再写数.出示:243要求:用手中的学具或桌上的笔纸等材料,自己试着表示这个数. 出示媒体,看看你与谁的想法一致. 介绍人民币的表示法,想想怎样准备.小结:同一个数可以用多种方法表示.B 针对练习:书3(2)(3) 口头说说3_改用正方体表示如何改?230改用人民币表示如何改?5_改用千数简图表示如何改?小结:大家学得真不错.三.综合运用按1到4号编一题,考考其他3人,可以是读数.写数.分拆或说组成,也可以是今天所学的内容.四.课堂小结说说今天学到的本领.小学二年级数学《小探究》优质教案模板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十进制的数学建模能力,用自己喜欢的模型来表达数,建构适合自己的数世界.2.认识数位顺序表.3.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操作.探究,培养学生协作与交流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千数图的简图来表示千及千以内的数,你知道这张图表示哪个数吗?(出示图) 它表示( ),由(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 写作( ),读作( ).2. 能不能用其它的方法来表示千以内的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用其它的数学模型来表达数. 出示课题:小探究.二.探究新知1.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用小正方体积木块来建构千以内的数.(1)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能不能用桌上的学具小正方体来表示数呢?引导: 一个一个地数 10个小方块组成一条 10个一就是十十个十个地数 10个条组成一板 10个十是一百一百个一百个地数 10个百组成一大块 10个一百是一千多媒体演示,完成表格. 你们知道一块.一条.一板.一大块分别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吗?请你填入表格. 导出数位顺序表: 千位百位十位个位(2)练习:它表示哪个数?书最后一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2. 用货币来表示数(课前准备好面值一百元.十元.一元的人民币)(1)小朋友请你数一数学具中共有多少人民币?(2)你是怎样数的?个别交流.(3)你们小组一共有多少钱?它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三.综合应用1. 请小朋友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表达243. 你怎样表示243?学生交流. 多媒体演示.小胖:用货币来表达243. 小巧:用小正方体组成的块.条.板来表达243. 小亚:用千数图的简图来表示243.2. 现在我们来看图写数. 书第三题,个别完成后交流,并说说是怎么想的.3. 游戏:同桌互动,说说我摆的数或者我说数你来摆.4. 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四.拓展提高可以合成几(必须合成三位数)?比一比.赛一赛,你能写出几种?9 400 308 70 500小学二年级数学《小探究》优质教案模板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0.1与1之间的进率是10.2.使学生理解1.1只能是1+0.1,也即1+ 1/10.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再一次加深对0.1.0._.0.0_之间的进率认识,加强学生十进制的观念.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学过程:导入阶段:1.用小数表示数射线中的分数(p_/2)我们已经知道分母是10,100,1000, 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0.1,0._,0.0_, 都是小数的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教师直接告诉学生〝0.1,0._,0.0_, 都是小数的计数单位〞,开门见山地讲授知识.]中心阶段:利用导入阶段的数射线.(一)出示p_图1:提出疑问学生讨论汇总10个0.1是〝零点拾〞10个0.1是1请学生说说各自的理由.0.1就是1/10,10个1/10就是10/10,也就是〝1〞出示p_图2,引导学生理解.出示,提出下一个问题学生讨论汇总_个0.1就是10个0.1再加上1个0.1,就是1.1.(三)出示p_图3,引导学生理解[通过学生看图,同桌讨论,自己得出结论,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练习阶段1.P_试一试[在练习中,巩固知识点,帮助学习困难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总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小学二年级数学《小探究》优质教案模板四课题:小探究(分数墙)教材解读:〝分数墙〞是分数线型模型的一种发展,利用〝分数墙〞可以直观地将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和同分子)和分数的加减计算(同分母)知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复习,在接触分数的初步认识(二)的第一节课比大小,已帮助学生建立了简单的分数知识框架,在这,再次帮助学生建立起分数比较和计算的统一模型,也作本单元的一个总结.学生解读: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分数比较和计算的形式方法,对于小学生而言,直观具体的模型对于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都很有帮助,〝分数墙〞可以看作是分数的线型模型的推广,可以为学生进一步将分数进行抽象,将分数表示在数射线上做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对分数的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进行整理.2.以〝分数墙〞为依托, 发现和列举大小相等的分数.过程能力和方法:1.通过对〝分数墙〞的观察.探究,直观建立起分数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计算的统一模型.2.能够简洁.有条理地表达思考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分数大小比较.加减计算在具体情境中的实用性.教学重点.难点:在分数墙上比较同分母分数和同分子分数的大小. 做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开放式导入1.认识〝分数墙〞仔细观察交流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建立直观感受二.核心过程推进1.运用分数墙解决比大小问题(1)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利用分数墙比一比7/_与_/_的大小(2)比较分子相同的分数比较5/6与5/7的大小2.小结:分母相同.分子相同的分数在分数墙中也可以通过找到两个分数比较大小3.练一练(P36)_/_○_/ _,1/9○1/64/7○4/94.相同分母的分数加减计算加法(1)试一试:4/9+5/9(2)你怎么想的?减法(1)7/10-4/10(2)交流:类似于在数射线上做分数加减法.5.练一练(p37)2/7+4/74/_+7/_9/_-4/_6.相等的分数你能不能在〝分数墙〞上找一找,哪些分数是相等的?(1)记录(2)你是怎么找的?推出方法:画一条竖线设计意图:利用〝分数墙〞来比较相同分母的分数,可直观找到这两个分数进行比较.利用〝分数墙来比较〞来比较相同分子的分数,可直观找到这两个分数进行比较.相同分母的分数的加减法也可以在〝分数墙〞上直观地予以解决.三.拓展式延伸1.填入合适的数3/20+□=_/20□-5/_=5/__/_-□=8/_2.补充练习独立思考后完成练习设计意图:变式练习拓展学生思路反思与重建小学二年级数学《小探究》优质教案模板五【教学目标】1.对幻方有初步了解,知道幻方每行每列对角线和相等,三阶幻方有三行三列,每行,每列及每条对角线和为_.中心数是5,两头凑十. 四个角是双数.2.能根据幻方的规律来判断幻方,并能将不完整的幻填写完整.3.了解数学知识背后的文化,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教学重难点】1. 初步认识幻方,发现幻方的规律和特征.2. 运用幻方的特征,判断一个九宫格是不是幻方,填缺数.【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听故事〝夏禹与龟〞2.认识洛书和九宫格3.出示课题:幻方【设计意图】导入部分教师采用了创设情境的方法,通过听故事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认识洛书和九宫格并引出课题.二.探究学习,合作研讨(一)初步探究幻方的秘密出示1个幻方:1.观察数字特点:1.2.3.4.5.6.7.8.9不重复2.算一算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的和.3.归纳: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的和都是_.4.初步判断幻方5.评价:理解星(我会判断幻方)(二)深入探究幻方的秘密1.观察幻方,发现规律(出示4个幻方)(1)同桌讨论(2)交流反馈2.评价:探究星(我找到了幻方的小秘密)【设计意图】在整个探究环节分为初步探究和深入探究两个部分.在初步探究中 ,通过教师引导,运用观察法和计算的方法使学生发现幻方的数字特点和行,列对角线和的特点.而深入探究幻方的特征上对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大胆的将问题交给学生,采用同桌合作,交流探究的方式,共同找到幻方的特征.三.尝试迁移,练习巩固1.根据幻方的特征做填数练习(1)师生互动(完成第一个幻方)(2)小组合作(完成第二个幻方)(3)独立完成学习单第三题(4)交流反馈(5)评价:应用星(我会运用幻方的小秘密补全幻方)2.根据幻方的特征做选择练习(用手势表示它的序号)【设计意图】在内化新知的阶段,教师创设了填数练习和选择练习,练习题由浅入深,从师生互动到小组合作进而到独立完成,逐步学会运用新知来解决问题.四.拓展延伸,课堂总结1.出示:0.1.2.3.4.5.6.7.8提问:中心数是几?和是几?你会把这些数填入九宫格吗?2.欣赏幻方3.全课总结,集体评价【设计意图】全课总结的环节,教师以一道拓展题结尾 ,把问题留给学生,最后欣赏幻方,感知数学知识的博大与奥秘.【板书设计】:幻方1 2 3 4 5 6 7 8 9 不重复每行.每列.对角线三数之和为_中心数是5,两头凑十四个角是双数一元二次方程优秀教案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数学的主要内容,在初中代数中占重要地位.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动小学四年级数学备课教案一堂好的数学课,当然应当生动.有趣,课堂活跃,吸引学生的参与也是重要的.但这仅仅关于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合集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一起看看。
二年级数学课题研究
二年级数学课题研究一、数与代数。
- 解析: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是二年级数学的重要内容。
在生活中,例如购物找零、计算零花钱的收支等都会用到。
比如小明有30元零花钱,买文具花了12元,那么通过减法30 - 12 = 18元,就可以算出剩下的零花钱。
这一课题可以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实例,然后用所学的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进行解决,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解析:乘法口诀是二年级数学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需要熟练记忆乘法口诀才能快速准确地进行乘法计算。
可以研究一些记忆方法,如利用乘法的意义来记忆,3×5表示3个5相加或者5个3相加,结果是15。
还可以通过编制口诀表的规律来记忆,如竖着看,几的乘法口诀,每相邻两句的结果就相差几。
另外,还可以采用游戏记忆法,如对口诀游戏等,提高学生记忆乘法口诀的兴趣和效率。
- 解析:人民币单位有元、角、分,1元 = 10角,1角 = 10分。
在购物场景中,经常需要进行单位换算。
例如,一个笔记本3元5角,若用角作单位就是35角(3×10+5)。
让学生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体会人民币单位换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对人民币概念的理解。
二、图形与几何。
- 解析:长方形有四个直角,对边相等;正方形有四个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活动来识别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例如,给学生一些不同形状的卡片,让他们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说明理由。
通过这样的课题研究,能加深学生对这两种基本图形的认识,为后续学习周长、面积等知识奠定基础。
- 解析:角分为锐角、直角和钝角。
在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有角的存在。
如书本的角是直角,打开的剪刀口形成的角是锐角或钝角。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角,并用三角板等工具判断角的类型,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角的概念,同时提高学生观察生活、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 解析:平移是指物体在平面内沿着某个方向移动,形状和大小不变;旋转是指物体绕着一个点或轴做圆周运动。
二年级数学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二年级数学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一)课题研究的背景1、提出的原因《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因此;新课标实验教材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在我担任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近十年的时间里;我发现50%学生缺乏学习信心;数学成绩不理想;70%的学生认为数学缺乏吸引力;甚至认为枯燥乏味;不易学好。
这与数学课外作业题型单调有关;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除了完成一些练习性作业之外;没有养成思考与数学相关的生活问题的习惯。
小学生有时候有些话不敢直接对老师讲;小学数学老师一般都带两个班;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每一个学生面对面的交流。
因此;要想让学生和老师得到及时的沟通;既有利于老师的教;又有利于学生的学;给数学课堂增添一些活力;我们在借鉴国内外许多学校让学生写数学日记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在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引入“writing to learn”(写作学习)的一项实验研究——记数学日记的研究;通过研究给学生架起一座生活与数学联系的桥梁。
2、研究的目的意义(1)通过研究;总结小学生写数学日记的具体内容和方法;(2)通过研究;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
本研究力图通过撰写数学日记这一形式;丰富学生的课外作业、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网络;并掌握学习方法;力争为初中学校输送更优秀的人才。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采取减少一些机械性练习作业;改变过去多做习题的方式;腾出一些时间;让学生多反思学习过程;通过记数学日记;质疑问难;让他们能用细致的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去思考问题;让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从而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全面建构自己认知结构;使自身潜力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让学生更多地从生活、书本等渠道获取数学知识;增长了数学才能;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关心与热爱生活。
小学数学研究课题
小学数学研究课题从学习方式的角度来说,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区别于过去的全新的学习方式;而从课程的角度来说,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学习领域,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本文讨论的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经历数学知识“再创造”过程的学习方式。
现就研究性学习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展开讨论,并试提出相关对策。
一、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一)研究性学习课题存在的问题首先,课题不具有可研究性。
课题的选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于现实生活实际的课题,比如说“吨”的理解、统计等;二是来自于数学知识内部结构的课题,比如说图形的面积巧算、四则运算等。
有些人误认为研究性学习就是搞发明创造,评价研究性学习的标准就是学生研究报告的多少,这是不正确的。
许多研究性课题可以是本学科内部知识结构的,同样具有研究的价值。
心理学认为,知识可分为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一种静态性的知识。
它只是对事情的一种描述,不具动态性,因此往往不具有可研究性。
而程序性知识是一种具有动态性的知识,它往往关注“怎么做”,因此,具有可研究性。
例如,在学生学会计算圆柱体体积之后,就可以让学生探究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式,并且,适当提供给学生测量工具,让学生在具有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有一个理性的提高。
而对一些静态的概念或规律,就不具探究必要了。
其次,课题缺乏趣味性。
小学阶段的研究性学习的首要目标是激发观察生活、发现与探究问题的兴趣。
因此,教师在选择研究性课题时应注重课题的时代性,贴近学生的生活,并且内容新颖,能够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例如,在四年级《三角形的认知》教学中,教师选择实验操作的方式,运用多变的教具和学习,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动手操作中形成乐于研究、主动思考的情感和氛围。
(二)研究性学习形式存在的问题首先,把数学研究性学习等同于综合实践活动。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研课题
一、课题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图形与变换”部分,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几何直观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策略研究不足,导致学生在图形识别、图形变换等方面的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因此,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二年级下册数学“图形与变换”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课题研究目标1. 探索适合二年级学生认知特点的“图形与变换”教学策略。
2. 提高学生在图形识别、图形变换等方面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能力和创新思维。
4. 提升教师对“图形与变换”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三、课题研究内容1. 二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分析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二年级学生在图形与变换方面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为教学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2. “图形与变换”教学内容分析对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图形与变换”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梳理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
3. 适合二年级学生的“图形与变换”教学策略研究(1)情境教学策略: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游戏教学策略:利用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图形与变换知识。
(3)合作学习策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果。
(4)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策略: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图形变换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4. 教学策略实施效果评价通过课堂观察、学生作品分析、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教学策略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不断优化教学策略。
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教育理论、教学策略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图形与变换知识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效果。
3. 访谈法:与教师、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需求。
二年级研究课题
二年级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研究课题一、课题背景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实验是在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在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原来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已被打破,出现了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
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习实验假说是: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在现代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现行传统的集体教学形式的基础上,适当运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使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得以充分合作和互助,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业成绩,同时还能促进他们社会适应性的发展,合作意识、技能的提高以及健康个性的养成和积极情感的发展。
二、课题的目的、意义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师生单维交流中,教师垄断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发挥。
三、研究内容及目标:A、实验对象:所任学科B、实验时间:2014年9月至今C、实验目标(1)教师目标:更新教育观念,自觉地进行教学改革的尝试,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水平,与学生共同成长。
(2)学生目标:一是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性。
即能主动动脑思考问题;有主见,不盲从;能根据情况做出决定。
二是培养学生具有合作性。
即能虚心听取同学的意见,相互合作、取长补短。
三是培养学生具有探究性。
即能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能主动进行探究。
四、研究原则及策略:要遵循主体性原则、自主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和渐进性原则。
五、实验的具体做法(一)抓理论学习,提升教师理论素养我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领会新课程精神,把握新的教育动向,在课堂教学中融进课题研究,研教结合,使课堂教学不仅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生小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小课题研究方案下文是关于小学生小课题研究方案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帮助:第一篇:《《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小课题方案》《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研究》课题方案二年级数学组一、课题的提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兴趣是成才的起点。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和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兴趣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小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
它在人的生活中和学生智力开发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
”然而近年来,学生厌学情绪趋于严重,而数学本身又具有抽象性,因而大多数学生对数学这一学科非常不感兴趣,相对其它学科而言不愿学的学生多一些,因而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数学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
数学的基础性、工具性、应用的广泛性,给数学提出了艰巨的任务,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研究发展空间。
为此,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培养小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的研究》子课题。
二、研究目标、内容与对象1、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想学数学、爱学数学、学好数学。
2、内容:(1)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情况调查分析。
(2)学校、社会、家庭对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影响分析。
(3)小学生年龄阶段,性格差异与学习数学兴趣的研究分析。
(4)教师素质对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的影响分析。
3、对象:二年级学生三、具体措施:1、增强学习快乐感,培养直接兴趣。
快乐的事,大家都愿去做。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是这个道理。
只有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无比的事情,他才有可能被激发出学习的兴趣,才有可能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让孩子感到学习是一种快乐,要把握好以下三点:(1)正确引导。
让孩子认识到通过学习可以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明白许多自己现在不懂的东西,可以在学习中、探索中发现许多乐趣。
小学二年级数学《小探究》优质教案模板五篇
3、了解数学知识背后的文化,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1、初步认识幻方,发现幻方的规律和特征。
2、运用幻方的特征,判断一个九宫格是不是幻方,填缺数。
【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听故事“夏禹与龟”
三、综合运用
按1到4号编一题,考考其他3人,可以是读数、写数、分拆或说组成,也可以是今天所学的内容。
四、课堂小结说说今天学到的本领。
小学二年级数学《小探究》优质教案模板二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十进制的数学建模能力,用自己喜欢的模型来表达数,建构适合自己的数世界。
2.认识数位顺序表。
3.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操作、探究,培养学生协作与交流的能力。
3.练一练(P36)
11/16○15/16,
1/9○1/6
4/7○4/9
4.相同分母的分数加减计算
加法
(1)试一试:4/9+5/9
(2)你怎么想的?
减法
(1)7/10-4/10
(2)交流:类似于在数射线上做分数加减法。
5.练一练(p37)
2/7+4/7
4/12+7/12
9/16-4/16
6.相等的分数你能不能在“分数墙”上找一找,哪些分数是相等的?
总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小学二年级数学《小探究》优质教案模板四
课题:小探究(分数墙)
教材解读:
“分数墙”是分数线型模型的一种发展,利用“分数墙”可以直观地将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和同分子)和分数的加减计算(同分母)知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复习,在接触分数的初步认识(二)的第一节课比大小,已帮助学生建立了简单的分数知识框架,在这,再次帮助学生建立起分数比较和计算的统一模型,也作本单元的一个总结。
二年级数学小课题研究
二年级数学小课题研究如何巧记九九乘法表在这一学期,我们做了这样的一个小课题研究,如何巧记九九乘法表。
在小学二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中,表内乘除法是全册书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
在实际教学中,孩子们在背诵几遍乘法口诀之后,就不愿意继续去背诵。
经常是按顺序一个挨着一个背时,很熟练,随意抽出一个就得不出结果。
结果,有很多孩子在计算表内乘除法时,计算速度慢,经常出错。
所以这个小课题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那么如何提高孩子们背诵口诀的热情和兴趣,熟练掌握口诀呢?可以尝试以下方法:1、看口诀,明意义。
在让孩子们记忆口诀时,要让他们明确口诀的由来,知道乘法的基本意义,如2x3=6要让学生知道就是2+2+2=6这样,在孩子们实在记不清某句口诀时,可以用最原始的方法推导出最终的结果。
2、找规律,巧记忆。
在1-9这些口诀中,有很多都是有规律可寻的。
比如,任一句口诀,和其相邻的两句都有联系。
当五七多少想不出时,只要记得五六三十,再加上5就可以得出五七三十五;或者用五八四十减去5得出五七的口诀。
也可以用四七二十八加上7或六八四十八减去7得出这句口诀。
再例如,2的9句口诀,就是我们原来经常说的双数,两个两个数;5的9句口诀,就是我们平时5个5个数(这些在一年级认识100以内各数时,学生已经非常熟练)。
9的乘法口诀,更是成心思,在其口诀得数的数字中央就有规律,每句口诀的得数(9、18、27、36、45、54、63、72、81),数字拆开再相加,都等于9,并且前后呼应(18和81,27和72,36和63,45和54)。
更巧的是,9的口诀还可以用我们一个简单的"手指操"来表示。
如图:4x91,把你的双手举起来2,你的10个手指从左到右代表数字1到103,弯下左起第4指,表示4x 94,弯下手指的左边每个手指代表10,计:10,20,30;弯下手指的右边每个手指代表1,计:1,2,3,4,5,6(或计:31,32,33,34,35,36)4x 9=363、多形式,多练。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方案一、研究背景数学是一门基础必修学科,小学阶段是数学学科的初始阶段,为全面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提高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课题研究:数的认识、计算能力、几何图形的认识、数据的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二、研究目的通过小学数学教学的课题研究,旨在:1.针对小学生对数的认知不足的情况,设计一系列的认知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使学生对于数的认识更加深入。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设计出更合适的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和教导学生发掘计算的规律,科学的完成计算。
3.通过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理解,设计相关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描述几何图形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4.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纳入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实际问题的教学案例,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正确解题的方法。
三、研究内容本课题探讨如下几个方面:1.数的认识:设计符合年龄特点的数字排列、拼接数字、数字的比较、数数游戏等方式,扩大孩子对数字的认识面,逐渐掌握数字的大小、比较、计算方法等。
2.计算能力:设计数字分类、安排数据、拆分数据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逐步发现计算的规律和方法,掌握基本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3.几何图形的认识:设计绘图、剪纸、组合等活动,让学生从实物中观察、比较,学习基本的几何图形的名称和性质,提高学生的底层视觉和表达能力。
4.数据的分析:基于文化课的生活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可视化图表的形式进行数据分析,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针对教学对象实行教学调查,结合教学实际,了解教学对象的认知水平和学习习惯,为教学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2.观察法:对小学生的课堂教学进行观察,了解教学对象在数学学习的不同环节的思考和表现,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参考。
3.实验法:在教学中设计教学实验,探究教学方法创新,实验结果分析,对教学方法进行可行性和实用性的比较。
数学小课题研究教学案例乘法口诀表
---------------------------------------------------------------最新资料推荐------------------------------------------------------ 数学小课题研究教学案例乘法口诀表数学小课题研究教学案例乘法口诀表一、课题的确定乘法口诀表是在学生学习完所有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变换了形式的整理复习。
目的是通过研究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乘法口诀表,熟记乘法口诀,提高表内乘法计算的熟练程度;通过研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研究进一步拓展有关乘法口诀的知识,了解大九九的知识;通过研究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渊远的数学文化,激发数学兴趣。
本节课研究时注重了对学生研究的评价,但因二年级上学期的孩子年龄比较小,太细的评价方法比较抽象,不太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所以在评价时我采用了对研究组的整体评价和对学生个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采取得星的形式,对低年级孩子来说既有激励性,也比较容易接受。
二、课题的布置与指导课前,我在确定本课题之后,把它抛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想一想研究这个课题,应该研究哪些内容。
因为有前面学习乘法口诀的经验,孩子们说了许多想研究的内容,最后我从中选择了四个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1、自制乘法口诀表,2、乘法口诀表的规律,3、乘法口诀的由来,4、乘法口诀在生活中的应用。
分组安排:把四大排编成了四个大组,A 组、B 组、C 组、D 组。
把每个大组又划分成几个研究小组,如 A1 小组、A2小组、A3 小1 / 14组、A4 小组等,每个小组再分工研究不同的小课题。
三、课堂教学实录 (一)大组展示、交流研究成果师:小朋友,前面我们学习了 19 的乘法口诀,小朋友非常感兴趣,课下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内容去研究,今天就来展示你们的研究成果!下面请 A 组小朋友先来汇报! A 组:自制乘法口诀表。
大组长:大家好!我们组研究的是乘法口诀表,我们每个小组都自己制作了一个跟课本上不一样的乘法口诀表,下面先听第一小组的汇报。
数学小课题研究教学案例数学延伸性研究课
数学延伸性研究课数学延伸性课题,是从课本内容生发出来的课题。
由课本上的有关例题、小资料或练习题引发而来的,与学生当前所学的数学内容有紧密联系,不是教材内容,超出了教学规定的要求,但也是学生感兴趣的、有能力研究的数学内容。
(7)“+、-、×、÷”符号的来历执教日照市实验学校刘芸评析日照市实验学校邱冬梅一、课题的确立加减乘除等数学符号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熟悉的符号,不光在数学学习中离不开它们,几乎每天的日常生活也离不开它们。
二年级下学期在学习了这四种运算以后,有个学生问我:“老师,+、-、×、÷号是怎么来的?”其他学生也没有知道的,他们急切地说:“老师你快告诉我们吧!”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如何适应并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重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只有这样,学生的探究体验才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个性才能得到发展和张扬,创造潜能才会得到挖掘。
尽管这个知识在三年级教材才出现,但新课程要求老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于是,我告诉他们:“老师也不知道。
不如,咱们成立几个研究小组,分头查找资料怎样?”就这样,学生兴致很高地投入到这一课题的研究中了。
二、课题的布置与指导全班同学利用各种途径调查了解加、减、乘、除号的来历,并做好记录。
我在指导过程中发现还有小部分学生搜集了其他符号“=、>、<”的来历。
其间有一个学生提出疑问“这些符号都是外国人创造使用的,我国古代怎样运算的呢?”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再次发动学生查找资料进行研究。
根据学生研究的情况和研究成果分成5个研究小组,每一类为一个研究小组。
第一小组:“ +、-”的来历,第二小组:“×”号的来历,第三小组:“÷”的来历,第四小组:算筹,第五小组:“=、>、<”的来历。
各小组整理记录,我提示学生可以设计简单的图表说明或做成幻灯片展示自己的成果。
微课题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质量提升的实践研究
微课题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质量提升的实践研究一、构建教学情境,增加学生的参与教学情境的构建不仅能够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还能够焕发出课堂的无限生机。
因此,在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积极地构建教学情境,这样不仅能够将数学知识赋予上趣味化的特点,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乐趣,还能够将课堂呈现出更加生动的场景,以此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
以“买文具”教学为例,为了使学生结合具体的购物情境来认识小面额人民币笔者首先从钱包里拿出一些不同小面额的钱,以此揭示教学主题。
随后,笔者利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出示不同小面额的人民币,并引导学生根据数字、字样来辨别人民币。
在辨别的过程中,学生置于生活情境中。
同时,课堂呈现出活跃、轻松的氛围,使得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以此为后续“探究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做好了铺垫。
由此可见,通过教学情境的构建,不仅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新知的活动中,还进一步推动了教学活动的展开。
二、设置课堂问题,活跃学生的思维问题是数学的核心,也是活跃学生思维的推动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巧设课堂问题,既能够从学生的思维矛盾处设计问题,还能够从教学的重点处设计问题,进而使学生沿着问题的出现而产生探究意识,这样不仅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深入体会到新知识的形成过程,还能够强化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以此使教学活动真正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
以“谁的得分高”教学为例,为了使学生掌握连加的运算顺序和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笔者首先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设置趣味化问题,并提出:“你们玩过套圈游戏吗?“这一问题吸引了学生的无意注意。
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探究新知,与此同时,向学生分别展示淘淘和笑笑第一次、第二次以及第三次比赛的成绩,随后,引导学生以“猜一猜谁会获胜”这一问题作为探究的方向,以此让学生进一步列出三个数相加的式子,并紧接着引导他们进行竖式计算。
可见以问题为导向,不仅凸显了教学的重点内容,还给学生更多能动性发挥的机会,进而帮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跃其自身的思维。
二年级数学小课题研究总结报告
二年级数学小课题研究总结报告《运用学生研学材料对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初探》组员:李绮昭黎亚夫现在的学生自学能力差,老师讲什么,他学什么。
从来没有自己去看书学习的习惯。
然而,到了初中、高中、甚至是大学,我们这些过来人都知道想要学到真正的知识,光靠老师教是远远不够的,自己积累的知识更多的是靠自学得到的。
因此我们从二年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出发,从“课前小研究、课中练习、课后作业”三方面进行研究“运用研学材料对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初探”,重点研究课前小研究。
经过一学年的研究让我们真切地看到学生的进步,也感受到了自身的课题研究能力的进步。
每一次的活动都给我带来一份新的收获。
以下是我科组课题研究的一些做法和收获。
1、课前小研究使学生养成了课前自学的习惯。
全班学生具有自学能力的人数由原来的37%增加到9 7%,由此可得出结论,一年来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成功的,学生也掌握了一整套的课前研究方法。
由于我们确定的自学能力培养是建立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一系列方法上的,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且在实验过程中也是按照这一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对学生加以训练的,这就使学生的习惯与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成正比例增长。
最终学生不仅养成了良好的课前研究习惯,而且提高了数学学习的能力,从而使我们的实验达到了目的。
2、课前小研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要完成课前小研究必须先自学书本知识,那么自学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课前研究就是课前的自学。
课前自学的过程是学生自己根据教师布置的课前小研究,通过自己努力去回顾旧知识,自学书本新知识去完成课前小研究的题目,从而自主的去对新知识进行学习。
教师布置的课前小研究中的题目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学生在经过多次有目的的自学研究以后,就逐渐掌握了对新知识的一些学习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不会感到无从下手,而是“有章可循”了。
课前预习是学生独立地接触新知识,它要伴随着各种不同的思考,只要长期坚持预习就会逐渐掌握学习的方法,自学能力就会有显著提高。
小学二年级数学小课题研究题目大全低段
小学二年级数学小课题研究题目大全低段
1、小学数学教师课程实施水平评估模型的研究
2、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小学数学个性化校本作业开发研究
3、基于学情分析,小学数学高年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
4、单元整合视角下小学数学空间与几何模块练习设计探究
5、基于单元视角的小学数学整合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6、前后摄干扰: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典型错题的有效利用与研究
7、指向“数感”的小学数学评价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8、基于三阶问题驱动下小学数学小班化教与学的研究
9、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的实践研究
10、基于“Hands-on”的数学创意学具的开发与研究
11、基于学习路径分析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实践与研究——以“图形与几何”为例
12、苍南县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培养研究
13、基于图式的小学数学低段数与代数教学策略研究
14、结构化学习:小学生数学学力提升的路径与策略研究
15、基于多元表征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研活动主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研活动主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研活动的主题可以有多种选择,主要取决于教师们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主题:
1. “乘法基础教学研讨”:分享和讨论如何在乘法教学中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基础概念,掌握运算方法。
2. “生活中的数学”:探讨如何将日常生活实例融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应用能力。
3. “图形与几何的教学策略”:讨论如何引导学生认识、辨别各种图形,理解图形的性质和特征,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
4. “提高计算能力的有效途径”:分享提高学生计算速度和准确率的训练方法与技巧。
5.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讨论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6. “数学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探索如何利用数学游戏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7. “家长参与数学教育的策略”:研究如何引导家长支持孩子数学学习,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8.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分享和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优化数学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9. “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数学教学”:分析二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状况和心理需求,探讨如何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10. “数学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讨论如何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
以上主题仅作参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以确保教研活动的内容与教师们的教学实际紧密相关,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年级数学课题研究的最佳题目
数学核心素养下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运算能力培养的研究小学数学大班额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及其评价方式的研究以“智慧放手”的教学特色培养小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研究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低年级数学评价模式研究
小学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的培养与评价研究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整理和复习课的研究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实践研究
基于读懂学生错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实践研究
依托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的研究
在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开展游戏化教学的实践研究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融合实验与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建立模型思想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小学中年级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
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小学二年级数学随文写话的行动研究小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二年级数学随文写话的行动研究小课题开题报告1. 引言数学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之一,但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对数学的研究兴趣不高,难以真正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为了提高学生对数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研究选择了数学随文写话这一教学方法进行研究。
本文旨在介绍小学二年级数学随文写话的行动研究的课题开题报告。
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小学二年级数学随文写话教学方法的实施效果,以及对学生数学研究兴趣的影响。
通过分析学生在数学随文写话活动中的表现和研究成果,以及调查学生对数学研究的态度转变,从而为教师在数学教学方法上的选择和优化提供参考。
3. 研究内容及方法本研究将选择一所小学的二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计30名学生参与。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数学随文写话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以及对学生研究表现和态度的观察和调查。
3.1 数学随文写话教学设计在数学随文写话教学设计中,将选取一些与数学知识相关的寓言故事或生活场景,提供给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教师将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讨论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2 数学随文写话教学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将采用小组合作研究的方式进行。
每个小组成员将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在小组内分享、交流和讨论。
教师将充当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通过提问、讲解和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和写话。
3.3 学生研究表现和态度的观察和调查通过观察学生在数学随文写话活动中的表现,如思考、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记录学生研究过程中的变化。
同时,将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数学研究的态度转变和对数学随文写话教学方法的评价。
4. 期望结果本研究期望通过数学随文写话教学方法,改变学生对数学研究的观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研究积极性。
同时,期望学生通过数学随文写话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研究的效果和成绩。
5. 预期贡献本研究将为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方法的优化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小课题研究
如何巧记九九乘法表
在这一学期,我们做了这样的一个小课题研究,如何巧记九九乘法表。
在小学二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中,表内乘除法是全册书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
在实际教学中,孩子们在背诵几遍乘法口诀之后,就不愿意继续去背诵。
经常是按顺序一个挨着一个背时,很熟练,随意抽出一个就得不出结果。
结果,有很多孩子在计算表内乘除法时,计算速度慢,经常出错。
所以这个小课题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那么如何提高孩子们背诵口诀的热情和兴趣,熟练掌握口诀呢? 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看口诀,明意义。
在让孩子们记忆口诀时,要让他们明确口诀的由来,知道乘法的基本意义,如2x3=6要让学生知道就是2+2+2=6这样,在孩子们实在记不清某句口诀时,可以用最原始的方法推导出最终的结果。
2、找规律,巧记忆。
在1-9这些口诀中,有很多都是有规律可寻的。
比如,任一句口诀,和其相邻的两句都有联系。
当五七多少想不出时,只要记得五六三十,再加上5就可以得出五七三十五;或者用五八四十减去5得出五七的口诀。
也可以用四七二十八加上7或六八四十八减去7得出这句口诀。
再例如,2的9句口诀,就是我们原来经常说的双数,两个两个数;5的9句口诀,就是我们平时5个5个数(这些在一年级认识100以内各数时,学生已经非常熟练)。
9的乘法口诀,更是有意思,在其口诀得数的数字中间就有规律,每一句口诀的得数(9、18、27、36、45、54、63、72、81),数字拆开再相加,都等于9,而且前后照应(18和81,27和72,36和63,45和54)。
更巧的是,9的口诀还可以用我们一个简单的"手指操"来表示。
如图:4x9
1,把你的双手举起来
2,你的10个手指从左到右代表数字1到10
3,弯下左起第4指,表示4x 9
4,弯下手指的左边每个手指代表10,计:10,20,30;
弯下手指的右边每个手指代表1,计:1,2,3,4,5,6(或计:31,32,33,34,35,36)4x 9=36
3、多形式,多练习。
所有的乘法口诀全部学习完之后,我们要让孩子们熟练掌握,就必须多读多背。
但是,单一形式的读和背,学生势必感到无聊,我们必须想出多种有趣的方法,灵活的使用口诀,让孩子们背得高兴,掌握得熟练。
如:背诵口诀表有3种背法:①横着背、②竖着背、③斜着背、④拐弯背;在背的形式上有:①家长说前面半句,孩子说后面半句;②家长说得数,学生说出口诀。
如:家长:20。
学生:四五二十;③玩扑克游戏。
可以准备两份的1-9,家长和孩子各带一份。
家长和孩子同时出任何一张,直接背口诀计算。
如:家长4,孩子5,看谁反映最快说出四五二十。
4、想实物,编儿歌。
如:一只蝴蝶2根须,两只蝴蝶4根须……
一条红领巾3个角,两条红领巾6个角……
一只小狗4条腿,两只小狗8条腿……
一只手5根手指头,两只手10根手指头……
5、下功夫,多读记
有一句话叫笨鸟先飞,只要舍得花时间,勤加记忆,久而久之,就自然记住了。
对于实在记不住的孩子,家长每天让孩子读记10-30分钟。
暑假期间务必让孩子都能熟背口诀。
6、利用故事来记:唐僧历尽九九八十一难,孙悟空有八九七十二变,而猪八戒只有一半法力,四九三十六变。
7、利用同音来记:舅舅八十一岁了(九九八十一)
以上这些方法都能提高孩子们背诵口诀的热情和兴趣,只要多加练习,就能巧背九九乘法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