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主要精神疾病的临床用药
精神病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探讨
![精神病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15fd3a8583d049649b6658e8.png)
“on埘tII把sidual renBl缸ncti帆.Nephrol DiBl Tr锄叩l∞t,200l,
16:220r7—2213. B盯low
[7]
J,wHgllt c,sbe髓by J,et
cKrolIic
al
selfm蛐agement appm∞h嘲fh
EHuc
p∞ple with
c蚰dition5:A“ew.Patient
・118・
生国理垡荭堑廑旦!鲤!生!旦箜兰鲞箜!垒塑£蝤!』丛鲤Q型g纽!:型!Q堕:坠!:!:盟!:!堡
病等等药源性疾病。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开展精神治疗药物 药源性疾病的研究,可以为临床药学工作找到较好的科研 课题。 1.7开展药物经济学研究2006年10月10日卫生部公 布,神经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约占疾病 总负担的20%。药物治疗是精神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运用 药物经济学原理,提高药物治疗效果与成本的效率,可以减 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节约医药卫生资源忙J。开展药物经济学 研究是临床药学工作的必须内容,也是临床药师的使命。 1.8开展血药浓度监测 对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可以 监测到精神病患者是否顺从治疗,指导临床个体化用药,为 临床药师指导临床用药提供实验室数据支持,还可以为临床 药学工作带来经济效益。但开展血药浓度监测前期资金投 入较大,所需监测样本量要大,因此,要根据医院实际情况来 开展这项工作。 由于精神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甚 2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措施 2.1成立临床药学工作小组临床药学工作是跨学科的工 作,与临床工作是分不开的,因此,单靠药剂科的努力是达不 到开展临床药学目的的,必须要得到临床的理解和支持。成 立临床药学工作小组,南业务院长任组长,由医务科和临床 技术骨干及临床药师组成,定期召开临床药学工作小组会 议,让院领导和临床共同参与临床药学t作,争取他们的帮 助和支持。领导和临床的支持是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前提。 2.2制定临床规范用药制度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 导原则》、《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精神药品临床应 抗菌药物是 用指导原则》等临床用药的相关条例和规定,制定医院临床 规范用药相关规定,为临床药师指导临床用药做到有法可 依、有章有循,为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2.3出版《临床药学工作简报》 每季度出版一期《临床药 学工作简报》,介绍临床药学工作内容,取得的成效,存在的 问题,下一步工作计划,让院领导和临床充分认识和及时了 解医院临床药学工作内容和进展,从而支持临床药学工作。 2.4加强临床药师培训医院现有的药师只懂药,不懂医, 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与患者和临床的沟通技巧,需要经过2 —3年在临床一线的培训,才能为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提供人 才和技术的保障。 3讨论 临床药学在我院已开展了多年,取得了一些成绩,抗菌 药物不合理应用现象大幅减少了,精神药物联用减少了。尤 其是第二类精神药品滥用、乱用现象得到了纠正,药品比例 逐年降低,全院药品比例从2004年的56.5%下降到2007年 的30%,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专科医院药师技术水平普通 较低,知识结构不合理;医院对临床药学投入不足,临床药师 工作积极性不高;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没有精神专科临床 药师培训,精神专科临床药师的培训缺乏系统性、权威性等。 精神病专科医院患者服药时问长、病情单一、临床用药品种 少等特点,有利于临床药师向专科发展,有利于临床药师的 快速成长,开展临床药学可减少精神病患者因药物因素停药 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精神科临床药学有自己的 特色,发展前景可观¨J。相信随着卫生行政部门对临床药学 工作的推进,医院领导的重视,I临床药师自身水平的提高,精 神科临床药学水平将得到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中国国家处方集全集1-20章
![中国国家处方集全集1-20章](https://img.taocdn.com/s3/m/9784144e77232f60dccca108.png)
第1章神经和精神疾病用药1.1脑血管疾病及其用药 (9)1.1.1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其用药 (9)1.1.1.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药物治疗 (9)1.1.1.2脑血栓形成的药物治疗 (9)1.1.1.3脑栓塞的药物治疗 (12)1.1.1.4腔隙性脑梗死的药物治疗 (12)1.1.2出血性脑血管病及其用药 (19)1.1.2.2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药物治疗 (20)1.1.2.2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药物治疗 (20)1.2痴呆及其用药 (21)1.3帕金森病和相关疾病及其用药 (25)1.3.1帕金森病药物治疗 (26)1.3.1.1拟多巴胺类药 (26)1.3.1.2多巴胺受体激动药 (28)1.3.1.3单胺氧化酶-B抑制药 (29)1.3.1.4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药 (30)1.3.1.5金刚烷胺和抗胆碱药 (31)1.3.2特发性震颤、舞蹈病等疾病的药物治疗 (31)1.3.3变形性肌张力不全的药物治疗 (33)1.4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及其用药 (34)1.4.1脑囊虫病的药物治疗 (34)1.5急性脊髓炎及其药物治疗 (35)1.6多发性硬化病及其药物治疗 (36)1.7神经肌肉病及其用药 (36)1.7.1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药物治疗 (36)1.7.2重症肌无力的药物治疗 (36)1.7.3多发性肌炎的药物治疗 (38)1.8癫痫及其药物治疗 (39)1.8.1抗癫痫药的应用原则 (39)1.8.2癫痫持续状态的药物治疗 (39)1.8.3热性惊厥的药物治疗 (49)1.9头痛和神经痛及其用药 (49)1.9.1急性偏头痛及其药物治疗和预防 (49)1.9.1.1一般镇痛药 (51)1.9.1.2 5-羟色胺受体激动药 (52)1.9.1.3麦角胺生物碱类 (53)1.9.2紧张型头痛及其药物治疗 (55)1.9.3神经痛及其药物治疗 (56)1.10周围神经病及其用药 (56)1.11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抽动障碍及其药物治疗 (57)1.11.1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用药 (57)1.11.2抽动障碍用药 (58)1.12失眠症及其药物治疗 (60)1.13抑郁症及其药物治疗 (66)1.13.1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药 (67)1.13.2四环类抗抑郁药 (70)1.13.3三环类抗抑郁药 (70)1.13.4单胺氧化酶抑制药 (72)1.13.5其他抗抑郁药 (73)1.14焦虑障碍及其药物治疗 (76)1.15双相情感障碍及其药物治疗 (80)1.16精神病性障碍及其药物治疗 (81)本章包括下列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1缺血性脑血管病2出血性脑血管病3痴呆4帕金森病5特发性震颤、舞蹈病6变形性肌张力不全7化脓性脑膜炎8病毒性脑炎9脑囊虫病10急性脊髓炎11多发性硬化12低钾型周期性瘫痪13重症肌无力14多发性肌炎15癫痫16癫痫持续状态17急性偏头痛18紧张型头痛19神经痛20吉兰-巴雷综合征21面神经麻痹22注意缺陷多动障碍23抽动障碍24失眠症25抑郁症26焦虑27双相情感障碍28精神病性障碍1.1 脑血管病及其用药1.1.1 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其用药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特点,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不仅要追求急性期的安全、有效、及时,同时还要重视危险因素的干预,做好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工作。
17章 解热镇痛消炎药
![17章 解热镇痛消炎药](https://img.taocdn.com/s3/m/c8b035305f0e7cd1842536cd.png)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布洛芬有较强的解热镇痛及抗炎抗风湿作用,其抗炎作用强于阿司匹林, 主要用于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也可用于一般解热镇痛,如感冒 cin,消炎痛) 【不良反应与用药注意】
30% ~ 50% 患者在治疗量即可出现不良反应,约 20% 患者因不能耐受而停 药。 1. 胃肠道反应 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溃疡等,有时会起胃穿孔、出血, 与乙酰水杨酸等合用胃肠道反应明显增加。 2. 中枢神经症状 出现头痛、头晕、焦虑及失眠等,严重者可有精神行为障碍及抽搐等。 3. 造血系统 因造血系统受抑制可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等。 4. 过敏反应 常见皮疹、哮喘、血管性水肿及休克等,也可发生“阿司匹林哮喘”。
阿司匹林(aspirin,乙酰水杨酸)
3. 水杨酸反应
剂量过大(每日 5g 以上)时,可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视 力及听力减退等中毒症状,称为水杨酸反应。该反应是水杨酸类药物中毒的表现, 严重者可出现酸碱平衡失调、高热、精神错乱、昏迷,甚至危及生命。一旦发生 应立即停药,并静滴碳酸氢钠,以促进药物排泄。 4. 瑞夷综合征
尼美舒利
尼美舒利对 COX-2 有较高的选择性抑制作用,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和抗炎 作用,其抗炎作用较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强。常用于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发热、痛经、术后疼痛及其他炎症性疾病。不良反应较小,胃肠不良反应较其 他 NSAIDs 发生率低,但可致肝功能损伤。
三、常用解热镇痛抗炎药复方制剂
(新修)临床药理学复习
![(新修)临床药理学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bd04f42ddd36a32d737581c2.png)
临床药理学复习1、药物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ADE):药物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任何不利的医疗事件,该事件并非一定与该药有因果关系。
2、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排除用药过量、用药不当所致的药物反应3、A型不良反应:由于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而引起的不良反应,其轻重程度与用药剂量相关,一般容易预测,发生率高死亡率低。
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首剂效应、继发反应、停药综合症等4、B型不良反应:指与药物常规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通常难以预测,与用药剂量无关,发生率较低但死亡率高。
包括过敏反应和特异质反应。
5、C型不良反应:与药品本身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一般在长期用药后发生,其潜伏期长,药品与不良反应之间无明确的时间关系,机制不清楚。
6、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是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过程。
7、药源性疾病(DID,drug induced diseases):又称药物诱发性疾病,是医源性疾病的主要组成部分。
指人们在应用药物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时,因药物的原因而导致机体组织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引起生理功能、生化代谢紊乱和组织结构变化等不良反应,由此产生各种体征和临床症状的疾病。
8、信号(signal):是指一种药品和某一不良事件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联性的报告信息,这种关联性应是此前未知的或尚未证实的。
9、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研究:指病人同时或在一定时间内先后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所出现的复合效应。
广义上是指联合用药时所发生的疗效变化。
狭义上是指不良药物相互作用。
10、首关消除(First Pass Elimination):药物在肠道吸收后,通过肝门静脉进入肝脏,部分药物在通过肠黏膜及肝脏时被灭活代谢,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也随之下降的现象。
药理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浙江中医药大学
![药理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浙江中医药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de7054a1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81.png)
药理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章测试1.药动学是研究()。
参考答案:药物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谢规律的一门学科。
2.药理学研究内容包括()。
参考答案: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其动态变化的规律3.机体有病原体入侵时,药理学研究内容扩大到机体、药物、病原体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参考答案:对4.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四个过程。
()参考答案:对5.在药理学的学习中,代表药物至关重要。
()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消除半衰期(t1/2)是指()。
参考答案:血药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2.主动转运的特点是 ( ) 。
参考答案:通过载体转运,需要耗能3.大多数药物是按下列哪种机制进入体内? ( )参考答案:简单扩散4.对于同一个体,肝脏药物代谢酶的活性是固定不变的。
()参考答案:错5.肾脏是排泄的主要器官。
()参考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完全激动药是指与受体 ( )参考答案:有较强亲和力,有较强内在活性的药物2.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指 ( )参考答案:凡不符合用药目的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3.可用于药物安全性评价的参数是 ( )参考答案:治疗指数4.竞争性拮抗剂具有的特点是 ( )参考答案:可使激动药的量效曲线平行右移,最大效应不变5.药物的毒性反应包括 ( )参考答案:肾损害;骨髓抑制;致畸胎;呼吸抑制第四章测试1.胆碱能神经不包括 ( )参考答案:绝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2.有关毛果芸香碱的叙述,错误的是 ( )参考答案:可引起眼调节麻痹3.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的作用不包括 ( )参考答案:兴奋心脏4.阿托品的临床应用不包括 ( )心肌梗死5.治疗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是 ( )参考答案:肾上腺素第五章测试1.地西泮可用于()参考答案:抗癫痫和抗惊厥;麻醉前给药;抗焦虑;催眠2.氯丙嗪可用于()参考答案:药物中毒引起的呕吐;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呃逆3.阿片受体拮抗药为 ( )纳洛酮4.治疗帕金森病的抗胆碱药是 ( )参考答案:苯海索5.关于吗啡的叙述,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 ( )参考答案:禁止用于分娩止痛第六章测试1.阿司匹林的用途不包括以下哪一项?()参考答案:用于低温麻醉2.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的机理是()。
第十七章感染性疾病诺氟沙星(氟哌酸)答案:假如该病人用药周后,热逐渐下降,家属
![第十七章感染性疾病诺氟沙星(氟哌酸)答案:假如该病人用药周后,热逐渐下降,家属](https://img.taocdn.com/s3/m/9772e1f0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53.png)
第十七章感染性疾病A1型题1.鉴别格林一巴利综合征和脊髓灰质炎,最重要的体征为A.肌张力减低B.肌肉萎缩C.腱反射消失D.病理征阴性E.感觉异常答案:E[解析] 二者均可存在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消失,无病理征,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但格林一巴利综合征存在感觉异常,如疼痛、麻木或其他异常感觉,体检时可发现手套、袜套样分布的感觉障碍。
2.哪项符合格林一巴利综合征的典型脑脊液改变A.细胞数正常,蛋白增加,糖降低B.细胞数增高,蛋白正常,糖正常C.细胞数增加,蛋白增加,糖正常D.细胞数增高,蛋白正常,糖降低E.细胞数正常,蛋白增加,糖正常答案:E[解析] 格林一巴利综合征典型脑脊液改变为细胞蛋白分离现象,即细胞数正常,蛋白增高,糖正常。
3.接触流行性腮腺炎儿童后,应A.立即检疫3周B.不须检疫C.可用丙种球蛋白预防D.立即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E.检疫至腮腺肿大答案:A[解析] 流行性腮腺炎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隔离至腮腺肿大消退或发病后10d,接触者应立即检疫3周。
4.患儿2岁。
咳嗽10d,近3d咳嗽加剧,呈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鸡鸣样回声,以夜间为甚。
体检:体温正常,咽红,舌系带溃疡,两肺呼吸音粗。
X线胸片显示间质改变。
外周血白细胞16.0×109/L,中性粒细胞20%,淋巴细胞80%。
下列诊断中应首先怀疑A.支气管炎B.流感嗜血杆菌肺炎C.腺病毒肺炎D.百日咳E.支原体肺炎答案:D[解析] 百日咳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病程1周后进入痉咳期,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阵咳终末伴有鸡鸣样吸气声,昼轻夜重,舌系带与门齿之间摩擦产生溃疡。
外周血象总数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应选择D。
5.流行性乙型脑炎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型菌痢的主要区别在于A.皮肤瘀点瘀斑B.意识障碍C.发病季节D.脑膜刺激征E.脑脊液变化答案:E6.5岁患儿因头痛伴呕吐2d收治入院。
体检:神清,颈部略有阻抗,心肺无异常。
精神药品定义及分类标准
![精神药品定义及分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084cb8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c9.png)
精神药品定义及分类标准
精神药品是一类用于调节人类心理状态和行为的药物。
根据其作用机制和用途,精神药品通常被分为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抗精神分裂症药、镇静催眠药等几大类。
1. 抗抑郁药
抗抑郁药是治疗抑郁症的药物,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水平来减轻抑郁症患者的
症状。
常见的抗抑郁药包括SSRI类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等。
2. 抗焦虑药
抗焦虑药是用于缓解焦虑和焦虑症状的药物,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平静和放松。
常见的抗焦虑药包括苯二氮䓬类药物、丙戊酸盐类药物等。
3. 抗精神分裂症药
抗精神分裂症药是用于控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幻觉、妄想和情绪紊乱等症状的
药物。
常见的抗精神分裂症药包括典型抗精神病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等。
4. 镇静催眠药
镇静催眠药是用于治疗失眠和焦虑的药物,可以帮助患者入睡和保持睡眠。
常
见的镇静催眠药包括苯二氮䓬类药物、非苯二氮䓬类药物等。
总的来说,精神药品在医疗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改
善心理状态和行为问题。
然而,在使用精神药品时,需慎重选择药物并遵医嘱使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或药物滥用等问题。
17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ym
![17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ym](https://img.taocdn.com/s3/m/a832f64be45c3b3567ec8b5b.png)
【药理作用及应用】
抗帕金森病特点:
起效慢:用药2~3周获显效,1~6月 获最大疗效。
对轻症及较年轻患者疗效优于重症及年老 体弱者。 对肌肉僵直及运动困难疗效较好,对肌肉 震颤疗效差。 对抗精神病药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无效。
20
【不良反应】
胃肠反应:恶心、呕吐、食欲减退
心血管反应:体位性低血压、心律 失常、心动过速。
卡比多巴
carbidopa
外周多巴脱羧酶抑制药
与左旋多巴合用提高疗效,减少副
作用。
卡比多巴与左旋多巴(1∶10或1∶4)
心宁美(Sinemet)
24
视频
25
2.MAO-B
inhibitors 司来吉兰 selegiline
抑制脑内MAO-B,减少DA的降解,增 加纹状体内DA的含量
抑制黑质-纹状体内自由基形成
DA受体,疗效与L-DOPA相似。
减少催乳素及生长激素释放:用于回乳,
治疗催乳素分泌过多症与肢端肥大症等。
28
选择性D2受体激动剂
罗匹尼罗和普拉克索
患者耐受性较好。 作用时间长,不易引起开-关反应。
可出现突发性睡眠。
29
(四)促多巴胺释放药
金刚烷胺 (amantadine)
机制与促进多巴胺能神经末梢释放多巴
胺,抑制再摄取及抗胆碱作用等有关。
抗震颤麻痹作用,与其它药物合用产生
协同作用。
当患者不能耐受L-dopa时可选用本药。
30
二、抗胆碱药(Acetylcholine antagonists)
苯海索(benzhexol,安坦)
阻断中枢M胆碱受体,减弱纹状体Ach的作
药理学思考题
![药理学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ace36919b7360b4c2e3f6418.png)
思考题一、药理学总论第1章1、名词解释药理学药物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2、新药研究过程大致可分哪几步?第2章药动学名词解释:离子障首过消除肝肠循环生物利用度时量(药时)曲线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一级消除动力学零级消除动力学简答题:1.药物的转运有哪些类型?2.药物的体内过程有哪些?3. 试述溶液pH值对弱酸性药物跨膜转运(被动转运)的影响。
第3章药效学1、名词解释药物作用药理效应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副反应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量效关系半数有效量(ED50)效能半数致死量(LD50)效价强度药物作用的选择性量效关系构效关系量反应质反应治疗指数亲和力指数pD2激动药完全激动药部分激动药拮抗药竞争性拮抗药非竞争性拮抗药拮抗参数pA2受体调节向上调节向上调节2、不良反应包括哪些?什么是变态反应?什么是特异质反应?试举例说明。
二、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第5章—第11章1.传出神经系统药物有哪些类型?代表药物名称(通用名、商品名)?分别产生哪些药理作用?2.毛果芸香碱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3.新斯的明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4.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有哪些临床表现?如何解救?5.阿托品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6.比较除极化型肌松药和非除极化型肌松药的作用特点与应用。
7.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和麻黄碱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8.酚妥拉明和普萘洛尔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三、中枢神经系统类药物第15章镇静催眠药1、试述地西泮(安定)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2、简述地西泮(安定)的作用机制。
3、苯二氮卓类与巴比妥类相比,前者的镇静催眠作用有何优点?第16章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1、巴比妥类急性中毒时抢救可采取哪些主要措施?为什么碱化尿液可加快其排泄?2、试述苯妥英钠的体内过程特点、药理作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3、苯妥英钠有哪些主要临床用途?4、癫痫大发作、失神性小发和精神(神经)运动性发作各选用什么药物?5、简述硫酸镁的药理作用,硫酸镁急性中毒如何抢救?第17章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1、左旋多巴治疗震颤麻痹的特点有哪些?为什么常与卡巴多巴合用?2、应用左旋多巴治疗震颤麻痹时,如何提高疗效减轻不良反应?3、抗震颤麻痹药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发挥治疗作用?第18章抗精神失常药1、氯丙嗪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有哪些?2、氯丙嗪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哪些药理作用?3、中枢神经系统有几条多巴胺神经通路?4、与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比较,氯丙嗪降低体温作用特点有哪些?5、简述氯丙嗪阻断多巴胺受体与抗精神病作用及不良反应的关系。
第17章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ppt课件
![第17章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6ad49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fb.png)
(+)心脏β-R
二.长期反应
1.运动过多症 ←左旋千金藤啶碱
DA-R过度兴奋→手足、躯 体和舌的不自主运动
2.精神症状 10%~15%
←氯氮平
3.症状波动:40%~80%
“开-关反应”
开:活动正常或几近正常 关:突然出现严重的PD症状
≠BB
B
酪氨酸
酪氨酸
羟化酶 L-多巴
多巴脱羧酶
多巴胺
多巴胺β羟化酶 囊泡→
嗜铬颗粒蛋白 NA
ATP
〔体内过程〕
• po吸收迅速←胃排空延缓、胃液 pH↓、高蛋白饮食,均↓F
2. 1%左右→CNS 大部分被外周组织ADCC→DA
被摄取回DA能神经末梢 被MAO和COMT代谢由肾排泄
*〔临床应用〕
假说:
兴奋毒性 细胞凋亡 氧化应激
第一节 抗帕金森病药
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PD)
原发性 分类: 动脉硬化老年性
脑炎后遗症 化学药物中毒
病因
DA(-) ↓
Ach(+) ↑
△
正常人中脑有一条狭长的黑色素沉着部位,那便是正常数 量的黑质神经元聚集的部位。而在帕金森病人中脑的相应 部位则颜色浅淡,这是黑质神经元减少的缘故。
得到进一步改善
4.治疗抗精神病药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 有效
苯海索(trihexyphenidyl) 又称安坦(artane)
特点:
1.外周抗胆碱为阿托品的1/3~1/10 2.抗震颤疗效好,改善运动障碍和肌
肉强直
3.对PD疗效不明显,副作用较多 4.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者慎用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版)—抑郁障碍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版)—抑郁障碍](https://img.taocdn.com/s3/m/f326a2aba45177232f60a2d5.png)
(有特殊姿势、刻板运动、做作或怪相证据);⑤模仿言语或模仿动作。详见第三章第一节附录“紧张症”部分。
(7)围产期起病特征:围产期抑郁是指在整个妊娠期间至产后4周出现达到诊断标准的抑郁障碍,可伴或不伴精神病性症状。一旦患者产后有伴精神病性的抑郁发作,后续每次分娩的抑郁复发风险为30%~50%。
如灌铅样感觉;对外界评价比较敏感,人际关系紧张。对于具备上述特征的患者需要鉴别双相障碍的可能。
(5)精神病性特征:抑郁障碍有时会伴有幻觉或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可以与抑郁心境协调或不协调。与心境协调的精神病性症状内容多涉及无能力、患病、死亡、一无所有或应受到惩罚等,与心境不协调的精神病性症状则与上述主题无关。
4.其他临床特征
抑郁障碍患者除了出现上述主要症状外,还可能具有某些特定的临床特征。
(1)焦虑特征:抑郁发作的同时还存在显著的紧张不安,担心失控或发生意外等。常常因过度担忧而加重注意力不集中。严重的焦虑往往增加自杀的风险。
(2)混合特征:在抑郁心境背景下,患者出现心境高涨、自我评价过高、思维联想加速、精力充沛、参加高风险的活动、睡眠需要减少等表现(但症状的数目、持续时间均不能达到双相障碍的诊断标准),需考虑存在混合特征。混合特征是双相障碍的发病危险因素之一。
抑郁障碍单次发作至少持续2周以上,有反复发作的可能。经过规范治疗多数患者的病情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趋向慢性化,造成病程迁延。患者可存在严重的社会功能损害。在整个临床相中,不应出现符合躁狂、轻躁狂发作诊断标准的症状群,一旦出现,应诊断为双相障碍。ICD-10中抑郁障碍包括:抑郁发作、复发性抑郁障碍、持续性心境障碍(包括恶劣心境)等。
药理学资料最终版
![药理学资料最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97f3adb3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77.png)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1.药理学: 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和原理的一门学科。
2.药效学: 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和产生作用的机制, 包括药物作用、作用原理、临床用途、不良反应、适应症、禁忌症等。
3.药动学: 研究药物在机体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规律, 包括机体对药物的处置、体内过程、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第一节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1.药物的作用(因):药物进入体内后与机体细胞上的靶位结合时引起的初始反应。
2.药理效应(果):是药物作用的结果, 是机体生理生化机能或形态变化的表现。
3.治疗作用: 符合用药目的, 具有防治疾病效果的作用4、治疗作用可分为:(1)对因治疗:药物治疗的目的是消除原发致病因子, 彻底治愈疾病。
(2)对症治疗: 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
5、不良反应:凡不符合用药目的, 并给患者带来不适和或痛苦的反应。
6.副作用: 指药物在治疗剂量时与治疗作用同时发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7、毒性反应: 指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的机体伤害性反应, 一般比较严重8、变态反应:是指少数人对某些药物产生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只发生在少数过敏体质患者9、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原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而残存的药理效应。
10、继发反应:是指药物治疗作用发挥后所引起的不良后果。
11.后遗效应: 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物效应。
12.停药反应: 某药物治疗达到了很好的疗效, 突然停药, 导致原有的病症加剧。
13、最小有效量: 又称阈剂量, 刚引起药理效应的剂量14、最大有效量:极量, 引起最大效应而不出现中毒反应的剂量, 是临床上允许使用的最大剂量。
15.治疗量:常用量, 比阈剂量大而又小于极量之间的剂量, 临床使用时对大多数患者有效而又不出现中毒反应。
16.最小中毒量: 刚引起中毒反应的剂量17、安全范围: 最小有效量与最小中毒量之间的差距18、量反应:是指药理效应可用连续性数量值表示的反应。
药理学习题八(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药理学习题八(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68a9e01eb91a37f1115cb3.png)
第十七章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章节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⒈治疗震颤麻痹症可用 __________ 、 __________,但如为氯丙嗪引起的震颤麻痹症则不宜应用 _______________。
左旋多巴安坦左旋多巴⒉抗帕金森病药分为 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两类。
拟多巴胺药胆碱受体阻断药二、单项选择:A型题:⒈下列抗帕金森病药,哪个是通过在脑内转变为多巴胺起作用的:( A )A左旋多巴 B多巴胺 C苯妥英钠 D安定 E苯海索⒉治疗帕金森病时,下列哪种药物能增加左旋多巴疗效而减轻外周不良反应:( A )A色拉肼 B苯海索 C维生素B6 D利血平 E多巴胺3. 左旋多巴不良反应较多的原因是:( D )A 在脑内转变为去甲肾上腺素B 对α受体有激动作用C 对β受体有激动作用D 在体内转变为多巴胺E 在脑内形成大量多巴胺4. 苯海索治疗帕金森病的机制是:( D )A 补充纹状体中多巴胺B 激动多巴胺受体C 兴奋中枢胆碱受体D 阻断中枢胆碱受体E 抑制多巴胺脱羧酶活性5、卡比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机制是:( B )A 激动中枢多巴胺受体B 抑制外周多巴脱羧酶活性C 阻断中枢胆碱受体D 抑制多巴胺的再摄取E 使多巴胺受体增敏6、溴隐亭治疗帕金森病的机制是:( A )A 直接激动中枢的多巴胺受体B 阻断中枢胆碱受体C 抑制多巴胺的再摄取D 激动中枢胆碱受体E 补充纹状体多巴胺的不足7、卡比多巴与左旋多巴合用的理由是:( A )A 提高脑内多巴胺的浓度,增强左旋多巴的疗效B 减慢左疙多巴肾脏排泄,增强左旋多巴的疗效C 卡比多巴直接激动多巴胺受体,增强左旋多巴的疗效D 抑制多巴胺的再摄取,增强左旋多巴的疗效E 卡比我巴阻断胆碱受体,增强左旋多巴的疗效8、左旋多巴抗帕金森病的机制是:( D )A 抑制多巴胺的再摄取B 激动中枢胆碱受体C 阻断中枢胆碱受体D 补充纹状体中多巴受的不足E 直接激动中枢的多巴胺受体9、左旋多巴不良反应较多的原因是:( D )A 在脑内转变为去甲肾上腺素B 对α受体有激动作用C 对β受体有激动作用D 在体内转变为多巴胺E 在脑内形成大量多巴胺10、苯海索治疗帕金森病的机制是:( D )A 补充纹状体中多巴胺B 激动多巴胺受体C 兴奋中枢胆碱受体D 阻断中枢胆碱受体E 抑制多巴胺脱羧酶性11、卡马特灵抗帕金森病的机制是:( D )A 兴奋中枢α受体B 在中枢转变为去甲肾上腺素C 在中枢转变为多巴胺D 阻断中枢胆碱受体E 激动中枢胆碱受体12、苯海索抗帕金森病的特点:( A )A 抗震颤疗效好B 改善僵直疗效好C 对动作迟缓疗效好D 对过度流涎无作用E 前列腺肥大者可用13、金刚烷胺的英文名是:( C )A bromocriptineB kemadrinC amantadineD artaneE carbidopa14、下列哪项是溴隐亭的特点?( B )A 是较强的L-芳香酸脱羧酶抑制剂B 可激动中枢的多巴胺受体C 有抗病毒作用D 可阻断中枢胆碱受体E 不易通过血脑屏障15、将卡巴多巴与左旋多巴按1:10剂量合用,可使左旋多巴的有效剂量减少( D )A 10%B 20%C 30%D 75%E 90%16、左旋多巴是:( B )A 儿茶酚胺类化合物B 酪氨酸的羟化物C 一种半合成的麦角生物碱D 莨菪碱类化合物E 东莨菪碱类化合物17、关于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A 对抗精神病药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有效B 对轻症病人疗效好C 对较处轻病人疗效好D 对重症及处老病人疗效差E 对肌肉震颤症状疗效差18、关于卡比多巴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E )A 不易通过血脑屏障B 是芳香氨基酸脱羧酶抑制剂C 可提高左旋多巴的疗效D 减轻左旋多巴的外周副作用E 单也有抗帕金森病的作用三、多项选择:⒈抗帕金森病药包括以下几类:( BD )A多巴胺受体阻断药 B拟多巴胺类药 C胆碱受体激动药D中枢抗胆碱药 E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2.下列关于左旋多巴不良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ADE )A长期用药可引起不自主异常运动 B VitB6可减轻其不良反应C色拉肼可增强其不良反应D在外周转变为多巴胺是造成其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E治疗初期患者可出现轻度体位性低血压3、抗帕金森病的拟多巴胺类药物有:( ABCD )A 左旋多巴B 卡比多巴C 金刚烷胺D 溴隐亭E 苯海索4、抗帕金森病的胆碱受体阻断药有;( BC )A 金刚烷胺B 卡马特灵C 苯海索D 溴隐亭E 卡比多巴5、左旋多巴抗帕金森病的作用特点有:( ABE )A 对轻症病人疗效好B 对年轻病人疗效好C 对肌肉僵直者疗效差D 对肌肉僵直者疗效差E 起效较慢,但作用持久四、名词解释:1.开关现象( on-off phenomenon): 长期使用左旋多巴的病人可突然出现多动不安(开),然后又肌强直性运动不能(关),两种现象交替出现的症状。
精神药物的医院管理与使用
![精神药物的医院管理与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c73f114b59eef8c75fbfb3b6.png)
精神药物的医院管理与使用作者:黄桂芬林秀翘霍家永黄嘉伟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3年第17期【关键词】精神药物;医院管理;合理用药中图分类号 R9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7-0150-01精神药品(spirit drug)正常服用有利生命和健康。
精神药品不是毒品,但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极度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根据人体对精神药品产生的依赖性和药品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将精神药品分为一类精神药品和二类精神药品,精神药物的贮存、使用应认真管理,严禁滥用。
1 管理制度为加强精神药品管理,按照国务院关于特殊药品管理办法中《精神药品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根据精神药品对人体产生的依赖性和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将精神药品分为一类精神药品和二类精神药品。
药剂科对精神药品的采购、管理和使用,必须按照国务院《精神药品管理办法》严格执行[1]。
医生应当根据医疗需要合理使用精神药品,严禁滥用。
除特殊需要外,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每次不超过3日常用量,第二类精神药品的处方每次不超过7日常用量。
精神药品处方保存2年备查。
调配精神药品处方必须特别细心、准确、认真核对,禁止无方取药。
一类精神药品专人负责、专柜保存、专用账册、专册登记,并做好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的日清登记工作;二类精神药品专人负责、专柜保存、专用账册、按月盘点,做到账物相符。
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上级。
保管者调动工作时要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
精神药品的报损制度:如发现变质、破损的精神药品,由所在部门上报,当事人签字,一类精神药品经有关领导审批,二类精神药品经药剂科主任审批后按《药剂科医疗用废物处理规定》进行销毁,并做好记录。
2 药品使用管理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选择精神药品。
精神药物指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精神活动的药物。
广义的精神药物包括两类:拟精神药物和精神治疗药物。
前者是指能够引发精神症状的药物,也称致幻药。
第17章 主要精神疾病的临床用药总结.ppt
![第17章 主要精神疾病的临床用药总结.ppt](https://img.taocdn.com/s3/m/81fa2a6f08a1284ac85043d3.png)
可能病因:与脑内单胺类功能失调有关
5-HT缺乏 + NE功能不足
抑郁
优选文档
33
一、非选择性单胺再摄取抑制药
丙米嗪(imipramine,米帕明 ) 抑制NE和5-HT的再摄取,增高二者在突触间 隙中的浓度 • 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抑郁症,内源性、更年
少等造血系统过敏反应,偶见过敏性肝损害。
优选文档
21
6. 药源性精神异常:兴奋、躁动、抑郁、幻 觉、妄想意识障碍等。
7. 神经松弛剂恶性综合征:表现:为高热、 肌僵直、妄想、意识不清和循环衰竭;治疗: 可用DA受体激动药(如溴隐亭)及对症治疗。
优选文档
22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 I型精神分裂症(精神运动性兴奋和幻 觉妄想为主)的治疗,尤其对急性患者效果显著, 不能根治,需长期用药,甚至终生治疗。
优选文档
15
3. 对体温的影响: 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能随环境温度 而变化。 4. 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阻断下丘脑结节-漏斗DA通路之DA2受体,导致 催乳素分泌增多;卵泡刺激素、促皮质素和生长 激素分泌减少。
优选文档
16
不良反应
1.锥体外系反应:
震颤麻痹 急性肌张力障碍 静坐不能
阻断DA受体导致胆碱能 神经功能相对亢进
第十七章
主要精神疾病的临床用药
2020/8/12
优选文档
第一节 概 述
精神疾病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精 神活动障碍一类疾病的总称。
优选文档
2
发病机制
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与脑内神经递质的异常有关: 1. 精神分裂症:脑内DA、5-HT功能增强。 2. 抑郁症:特定脑区5-HT或NE功能减弱。 3. 躁狂症:特定脑区5-HT减弱的基础上NE增加。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伴发焦虑症的临床效果研究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伴发焦虑症的临床效果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fbee1f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eb.png)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伴发焦虑症的临床效果研究孟素华; 徐良雄【期刊名称】《《中外医学研究》》【年(卷),期】2019(017)024【总页数】3页(P55-57)【关键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米氮平; 抑郁症; 焦虑症; 治疗效果; 疗效分析【作者】孟素华; 徐良雄【作者单位】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湖北咸宁 437100【正文语种】中文抑郁症是我国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会使患者出现情绪低下、思维内容异常等临床症状,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出现自杀倾向,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抑郁症与焦虑症是两个互相独立的疾病,但是抑郁症患者常会伴发焦虑症,出现共病现象,通过调查发现,抑郁症伴发焦虑症的发病率在50%以上,当这两种疾病同时存在时,会使得患者的病情加重,增加治疗难度。
临床上在治疗抑郁症伴发焦虑症时,常采用药物治疗法,为了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在进行药物治疗时,要选择适宜的药物,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患者的自杀风险[1-4]。
本文主要对笔者所在医院医治的82 例抑郁症伴发焦虑症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并将其分为对照组(n=41)与研究组(n=41),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分析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伴发焦虑症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在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下,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 年9月-2018 年12 月收治的82 例抑郁症伴发焦虑症患者进行研究。
纳入患者均符合抑郁症伴发焦虑症的诊断标准,HAMA 评分、HAMD 评分分别在14、18 分以上,排除药物过敏、哺乳期及妊娠期患者。
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将82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2 例)与研究组(42 例)。
研究组男25 例,女17 例,年龄19~33 岁,平均(27.21±1.89)岁;对照组男23 例,女19 例,年龄20~34 岁,平均(29.13±2.10)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制】 通过抑制NE的再摄取,增高NE在突触间隙中的 浓度。 【作用特点】 见效较快,不良反应较弱。 【药物】 去甲米帕明、去甲替林、马普替林、阿莫沙平。
15.07.2020
实用文档
三、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药
【机制】 通过抑制5-HT的再摄取,增高5-HT在突触间隙
中 的浓度。 【作用特点】 不良反应较弱。 【药物】 15.07.20氟20 西汀、帕罗西汀、舍实用曲文档林、氟伏沙明
第十七章
主要精神疾病的临床用药
15.07.2020
实用文档
第一节 概 述
精神疾病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精 神活动障碍一类疾病的总称。
15.07.2020
实用文档
发病机制
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与脑内神经递质的异常有关: 1. 精神分裂症:脑内DA、5-HT功能增强。 2. 抑郁症:特定脑区5-HT或NE功能减弱。 3. 躁狂症:特定脑区5-HT减弱的基础上NE增加。
实用文档
3. 对体温的影响: 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能随环境温度 而变化。 4. 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阻断下丘脑结节-漏斗DA通路之DA2受体,导致 催乳素分泌增多;卵泡刺激素、促皮质素和生长 激素分泌减少。
15.07.2020
实用文档
不良反应
1.锥体外系反应:
震颤麻痹 急性肌张力障碍 静坐不能
➢主要用于 I型精神分裂症(精神运动性兴奋和幻觉 妄想为主)的治疗,尤其对急性患者效果显著, 不能 根治,需长期用药,甚至终生治疗。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较差 对II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效甚至加重病情
➢治疗精神病一般采用口服给药,剂量因人而异,从
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
15.07.2020
实用文档
一、吩噻嗪类 — 哌嗪类
氯丙嗪 氟奋乃静 奋乃静
抗精神病
300-800 1-20
8-32
剂 量(mg/d)
副作用 镇静作用 强
弱
弱
锥体外系反应 较多 多
多
降压作用 较大 弱
弱
镇吐作用
强
强
较强
15.07.2020
实用文档
二、丁酰苯类
氟哌啶醇(haloperidol)—第二代经典抗精神病药 选择性阻断D2受体
• 抗精神病和镇吐作用比氯丙嗪强(约50倍)。 • 锥体外系反应比氯丙嗪明显 。 • 一种非镇静作用的抗精神病药。
谢。
15.07.2020
实用文档
• 治疗躁狂症 • 精神分裂症的躁狂兴奋
15.07.2020
与抗精神病药合用,可减少后者的剂 量,又可缓解锂盐所致恶心、呕吐等 副作用
实用文档
【不良反应】 • 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与锂盐刺激
粘膜有关。 • 抗甲状腺作用:甲低(体重增加)、甲状腺肿。 • 锂盐中毒:治疗浓度为0.75~1.25mmol/L,
少等造血系统过敏反应,偶见过敏性肝损害。
15.07.2020
实用文档
6. 药源性精神异常:兴奋、躁动、抑郁、幻觉、 妄想意识障碍等。
7. 神经松弛剂恶性综合征:表现:为高热、肌 僵直、妄想、意识不清和循环衰竭;治疗: 可用DA受体激动药(如溴隐亭)及对症治疗。
15.07.2020
实用文档
临床应用
15.07.2020
实用文档
三、硫杂蒽类
氯普噻吨(chlorprothixene)又名氯丙硫蒽, 商品名泰尔登 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结构相似,有弱抗抑郁作用 • 抗精神病作用比氯丙嗪弱,但镇静、抗焦虑,
抗抑郁症作用较强。 • 锥体外系反应比氯丙嗪弱。
15.07.2020
实用文档
四、非经典抗精神病药
舒必利(sulpiride) 阻断DA2受体 • 对急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均较好。 • 不良反应较其它抗精神病药轻。 • 躁狂症、高血压、嗜铬细胞瘤禁用。
躁狂
• 抗躁狂药 碳酸锂(lithium carbonate) 抗癫痫药:卡马西平、丙戊酸盐
15.07.2020
实用文档
碳酸锂(lithium arbonate)
【机制】 • 抑制NA、DA从神经末梢的释放,并促其再摄取,使
突触间隙NA含量减少 。 • 干扰脑内磷脂酰肌醇系统的代谢。 • 影响Na+、Ca2+、Mg2+的分布,影响葡萄糖的代
阻断DA受体导致胆碱能 神经功能相对亢进
治疗
15.07.2020
苯海索 (安 坦)
实用文档
15.07.2020
实用文档
15.07.2020
实用文档
机制未明,用抗胆碱药反 可使其加重,目前尚无较 好处理方法
迟发性运动障碍
15.07.2020
实用文档
2. 内分泌紊乱:表现为催乳素增多而性激素减少。 3. 外周抗胆碱样副作用:阻断M—Ach受体的症状。 4. 心血管系反应:阻断α受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5. 过敏反应:皮疹、皮炎,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
主要阻断脑内多巴胺受体
是其抗精神病作用机理 也是长期应用产生不良反应的基础
15.07.2020
实用文档
15.07.2020
实用文档
多巴胺能神经通路及主要功能
• 黑质-纹状体:调控锥体外系运动功能 • 中脑-皮层: 调节认知、思想、感觉、
理解、推理能力 • 中脑-边缘叶:调控情绪和感情表达活动 • 下丘脑-漏斗柄-垂体: (结节-漏斗〕调控垂
肺的影响很小。 • 门诊多作首选,住院病人也常用。
15.07.2020
实用文档
一、吩噻嗪类 — 哌啶类
硫利达嗪 (thioridazine) • 抗精神病作用比氯丙嗪弱。 • 锥体外系反应比氯丙嗪弱。 • 适用于轻症精神病患者,门诊多喜用。
15.07.2020
实用文档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作用比较
药物
用药方便,锥体外系反应及抗胆碱反应轻,病 人乐于接受,目前已成为一线药物)。
15.07.2020
实用文档
第三节 抗抑郁症药
可能病因:与脑内单胺类功能失调有关
5-HT缺乏 + NE功能不足
抑郁
15.07.2020
实用文档
一、非选择性单胺再摄取抑制药
丙米嗪(imipramine,米帕明 ) 抑制NE和5-HT的再摄取,增高二者在突触间 隙中的浓度 • 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抑郁症,内源性、更年
15.07.2020
实用文档
15.07.2020
实用文档
分为两型:
Ⅰ型阳性症状为主(幻觉、妄想) Ⅱ型阴性症状为主(情感淡漠,主动性缺乏)
15.07.2020
实用文档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说
• 脑内5-HT能系统功能的缺损 • GABA神经元的退变 • NA功能的不足 • 脑内DA系统功能亢进 • 兴奋性氨基酸系统功能低下
体激素分泌 体温调节 • 延髓化学感受区(呕吐中枢)调控呕吐反应
15.07.2020
实用文档
作用与疗效
1. 抗精神病作用: 消除幻觉、妄想,生活能自理,主要与其阻断中 脑边缘系统及中脑—皮层通路的DA2受体有关。 2. 镇吐作用: 除对晕动病所致呕吐无效外,对其它原因所致呕 吐均有良效。
15.07.2020
15.07.2020
实用文档
四、非经典抗精神病药
氯氮平(clozapine)—属苯二氮桌类,广谱抗精
神病药
阻断5-HT2A受体和DA2受体 • 作用较强,其他药物无效常能奏效。
• 几无锥体外系反应,但可致粒细胞减少,一般不 作首选。
15.07.2020
实用文档
四、非经典抗精神病药
利培酮(risperidone) 阻断DA2受体和5-HT2受体 • 适用于急慢性精神分裂症(由于本药剂量小,
超过2.0mmol/L即可出现中毒。
15.07.2020
实用文档
第五节 抗焦虑药
【病因】未明 【治疗】 1. 心理治疗:消除诱因 2. 药物治疗:苯二氮桌类、
丁螺环酮等
15.07.2020
实用文档
抗精神病药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与作用机制
作用部位
作用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黑质-纹状体通路 锥体外系的运动活动的调控
15.07.2020
实用文档
抗精神病药
吩噻嗪类 二甲胺类 氯丙嗪* 哌嗪类 奋乃静
哌啶类 硫利达嗪 硫杂蒽类 泰尔登 丁酰苯类 氟哌啶醇 其他药物 五氟利多
15.07.2020
实用文档
一、吩噻嗪类 — 二甲胺
氯丙嗪(chlorpromazine)—第一代经典抗精神病 药
15.07.2020
实用文档
15.07.2020
实用文档
氟奋乃静(fluphenazine) • 抗精神病作用比氯丙嗪强(25倍),快,久。 • 锥体外系反应比氯丙嗪明显。
15.07.2020
实用文档
一、吩噻嗪类 — 哌嗪类
奋乃静(perphenazine) • 抗精神病作用和镇吐作用较氯丙嗪强(约6倍)。 • 对急性幻觉、妄想和情感淡漠效果较好。 • 主要不良反应为锥体外系反应,但对心、肝、肾、
15.07.2020
实用文档
药物治疗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躁狂症 焦虑症
抗精神病药 抗抑郁症药 抗躁狂症药 抗焦虑症药
15.07.2020
实用文档
第二节 抗精神病药
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也用于其他精神病的躁狂症状
15.07.2020
实用文档
精神分裂症
是以思维、情感、行为之间不 协调,精神活动与现实脱离为 特征的常见精神病。
锥体外系反应
中脑-皮质通路 中脑-边缘系统 结节-漏斗系统
下丘脑 CTZ 呕吐中枢
调解精神情绪及行为活动 治疗精神病